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word版)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word版)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word版)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word版)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高层建筑、生态建筑、地下建筑及大空间建筑等技术的密集和复杂程度已今非昔比, 而建筑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实生活中由于在设计中轻视了建筑安全性问题而导致的建筑火灾事故频频发生,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难以弥补、所以建筑中的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 对建筑物防火知识的了解、建筑物疏散场所的安全设计的深入是十_大量堆积在库房里的油布雨衣, 因为通风不好, 雨衣内部发热, 以至积热不散发生自燃;还有, 几种化学物品相遇发生反应, 产生燃烧或爆炸, 以及机械设备摩擦发热, 使接触到的可燃物自燃起火等等都属于暗火引发的火灾。

一、关于燃烧和火灾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是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 缺一不可。

1、可燃物

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钠、钾、铝等金属单质, 碳、磷、硫等非金属单质, 木材、煤、棉花、纸、汽油、塑

料等有机可燃物。

2、氧化剂

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氧气是最常见的氧化剂, 其他常见的氧化剂有氟、氯、溴、碘卤素元素, 硝酸盐、氯酸盐、重铬酸盐、过氧化物等化合物。

3、点火源

具有一定能量, 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称为点火源, 有时也称火源。如明火、电火花、冲击与摩擦火花、高温表面等。

要使可燃物发生燃烧, 必须有氧化剂和点火源的参与, 而且三者都要具备

一定的“量”,

才能发生燃烧现象。若可燃物的数量不够, 氧化剂不足或点火源的能量不够大, 燃烧就不能发生。

(二)燃烧的种类

1、闪燃和闪点

一些液态可燃物质表面会产生蒸汽, 有些固态可燃物质也因蒸发、升华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汽。这些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可燃气体, 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 这种燃烧现象称为闪燃。能引起可燃物质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闪点。

2、着火与燃点

可燃物质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 当达到某一温度时遇明火可引起燃烧,

并在火源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 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所有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3、自燃与自然点

自燃是可燃物质不用明火点燃就能够自发燃烧的现象。可燃物质能引起自动燃烧和继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然点。自然点可作为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形成自燃危险性的数据。

4、爆炸与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和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发生爆炸时此浓度界限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界限称为爆炸下限;浓度最高的界限称为爆炸上限。

二、建筑防火的基本概念

(一)材料的燃烧性能

建筑材料一般可分为不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三种。

(二)火灾荷载

建筑物内的可燃物质种类很多, 其燃烧发热量也因材而异。为了便于火灾研究和采取防火措施, 在实际中常根据燃烧热值把某种材料换算成等效发热量的木材, 用等效木材的重量表示可燃物的数量, 称为等效可燃物量。把火灾范围内单位地板面积的等效可燃物木材的数量称为火灾荷载。

(三)耐火极限和耐火等级

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 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 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用小时表示。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 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屋顶等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按照我国建筑设计、施工及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 并参考国外划分耐火等级的经验, 将普通建筑是耐火等级划为四级, 高层建筑划分为两级, 参见表11-1:表11—1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构件名称耐火等级高层民用建筑普通民用建筑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防火墙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承重墙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00难燃烧体0.50楼梯间、电梯井、住宅单元之间、住宅分户的墙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难燃烧体0.50非承重外墙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燃烧体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房间隔墙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柱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00难燃烧体0.50梁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难燃烧体0.50楼板不燃烧

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燃烧体屋顶承重构件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燃烧体燃烧体疏散楼梯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燃烧体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不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不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不燃烧体0.15燃烧体(四)火灾的发展过程

1、初起阶段

此时, 火灾燃烧范围不大, 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度差别大, 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 室内平均温度低;火灾发展速度缓慢, 在发展过程中火势不稳定;火灾发展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通风条件影响, 长短差别很大。

从灭火角度看, 火灾初期燃烧面积小, 只用少量水或灭火设备就可以把火扑灭。所以,

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 也是人员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时机。

2、全面发展阶段

火灾范围迅速扩大, 当火灾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聚集在房间内的可燃气体突然起火, 整个房间都充满火焰, 燃烧猛烈, 温度升高很快。房间内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过渡的现象通常称为轰燃。轰燃标志着火灾全面发展的开始, 此时室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燃烧, 放热很大,

最高可达1100℃左右。此时, 人员很难逃生。

为减少火灾损失, 针对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采

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 控制火灾蔓延;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 确保建筑物不倒塌, 为人员疏散、消防队扑救、火灾后建筑物修复、继续使用创造条件。

3、熄灭阶段

在火灾发展阶段后期, 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减少, 燃烧速度递减, 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80﹪时, 则认为火灾进入熄灭阶段。随火势减弱, 可燃物减少, 室内外温度趋于一致, 宣告火灾结束。

(五)火灾的蔓延方式

1、火焰蔓延随表面火焰使可燃物燃烧的同时, 将火灾蔓延。

2、热传导火焰热量经过建筑构件或设备将火灾蔓延至相邻或上下层房间。

3、热对流建筑物内火灾蔓延的一种主要方式。火灾燃烧产生的烟气热而轻, 容易上窜升腾, 而燃烧又需要空气, 这时, 冷空气就会补充, 形成对流。它可以把高温燃烧产生的产物带到远处, 造成火灾扩大。

4、热辐射相邻建筑之间火灾, 蔓延的主要方式, 应考虑建筑的防火间距。

此外, 如果建筑内未设防火分区或洞口分隔不完善, 可造成火灾水平方向

蔓延;火灾还

可通过楼梯间或电梯井等进行竖向蔓延;空调管道系统也可使火灾蔓延。

(六)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法把火焰与氧气隔离起来, 使可燃物停止燃烧。

2、窒息法用二氧化碳、氮气等灭火剂冲淡空气, 使燃烧物获氧不足而熄灭。

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到燃烧物上, 使其温度降到燃点以下, 燃烧停止。

4、抑制法用化学措施抑制游离基的产生, 破坏游离基的连锁反应, 使燃烧停止。

三、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措施

(一)防火间距

1、多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物着火后, 火焰不仅会在建筑物内蔓延扩大, 而且在建筑物外部还会因强烈的热辐射作用, 对相邻建筑物造成威胁。所以, 建筑物之间应有一定的防火间距。

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1-2要求:

表11—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79三级7810四级91012在执行上表规定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两座建筑物相邻, 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的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屋面15m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且不开设门窗洞口时, 其防

火间距可不限。

②相邻的两座建筑物, 当较低的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屋顶不设天窗, 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h, 且相邻的较低建筑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

③相邻两座建筑物, 当较低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和防火卷帘时, 其防火间

距不应小于3.5m。

④相邻两座建筑物, 当相邻外墙为不燃烧体且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 每面外墙上未设置防火保护措施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 且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

墙面积的5﹪时, 其防火间距可按上表的规定减少25﹪。

2、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高层民用建筑的底层或周围, 大多设置一些附属建筑, 为了节约用地, 使高层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有所区别, 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如表11-3所示:

表11—3 高层建筑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建筑类别高层建筑裙房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13991114裙房96679注: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

(1)在设计中, 当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 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的建筑屋面高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 当较低的建筑的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h, 且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 但不宜小于4.0m。

(3)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 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h, 墙上开口部位设有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时,

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 但不宜小于4.0m。

(二)消防车道

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 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 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 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m。

2、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 其间距不宜超过80m。

3、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 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4、建筑物的封闭内院, 如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 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5、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 应设置消防车道。

6、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 其净高不应小于4m。

7、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5mx15m。

8、如高层建筑内有内院或天井, 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 距离在80m内。

(三)消防水源

消防水源是为灭火系统提供消防用水的储水设备, 如天然水源、市政给水管网和消防水池都可作为消防水源。

(四)建筑防火分区

建筑物内某空间发生火灾时, 及时阻止火灾蔓延, 把火势控制在着火区域内, 最大程度的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 是极其重要的。控制火势蔓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划分防火分区, 即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分隔物对空间进行划分, 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蔓延, 为消防扑救、人员疏散提供有利条件。

1、水平防火分区

是指在同一水平面(同层)内, 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体、门、窗等水平防火分隔物, 将该层分隔为若干个防火区域, 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划分的原则应按照规定的建筑面积标准和建筑物内部的不同使用功能区域设置防火

分区。

2、竖向防火分区

主要是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层与层之间的竖向火灾蔓延, 沿着建筑高度划分的防火分区, 其主要是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下楼层之间的窗间墙等构件进行防火分区。

3、防火分区的要求

从防火的角度看, 防火分区划分的越小, 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但划分得过小, 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

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耐火等级、高度、火灾危险性以及消防扑救能力等因素

①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 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

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1-4要求:

表11—4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备注

一、二级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0.2条规定

2500⒈体育馆, 剧院观众厅, 展览建筑的展厅, 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

筑面积可适当放宽;

⒉托儿所、幼儿园儿童用房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3层, 或四层及以上楼层和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

三级

5 层

1200⒈托儿所、幼儿园儿童用房等儿童活动场所、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室内。

⒉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四级 2 层600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等不应设置在二层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

按上表增大一倍;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应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 其面积不应超过500㎡;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如有困难时, 可采用防火卷帘(耐火极限≥3.0h)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②高层民用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按表11-5的要求:

表11—5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建筑类别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备注无自动灭火系统

有自动灭火系统

一般建筑一类建筑10002000一类电信楼可增加50﹪二类建筑15003000 地下室5001000 裙房25005000裙房与主体必须有可靠防火分隔大型公共

建筑

商业营业厅

展览厅地上部分4000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设有自动灭火系统;

2.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装饰。地下部分2000③厂房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1-6要求:

表11—6 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

生产类别

耐火等级

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厂房的地下、半地下室甲一级、二级除生产必须采用多层外, 宜用单层4000300030002000————乙一级、二级不限6500040004000300020001500——

丙一级、二级三级不限不限2不限8000300060004000200030002000—500500—丁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40001000不限2000—4000——1000——戊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50001500不限3000—6000——1000——甲类厂房, 除生产必须采用外, 一般宜采用单层, 甲、乙类生产厂房不应设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内;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表增加一倍;丁、戊类的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局部设置时, 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五)建筑防火构件设计

1、防火墙

防火墙是阻止火势蔓延, 由不燃烧材料构成的分隔体(如砖体、钢筋混进混凝土墙等), 其耐火极限不低于3.0h。

输送燃气、氢气、汽油、柴油等可燃气体或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 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 当必须穿过时, 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 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用防火措施, 如膨胀型阻火圈等。

2、防火门窗

防火门窗按耐火等级可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级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2h, 主要用于防火墙和重要设备用房;乙级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9h, 主要用于疏散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的门洞口, 以及单元式高层住宅开

向楼梯间的户门等;丙级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6h, 主要用于电缆井、管道井、排烟竖井等的检查门。

3、防火卷帘

普通防火卷帘由单片金属板制成, 用于防火墙的开口部位, 其两侧应设自

动喷水系统, 两侧喷头间距不小于2m;复合型防火卷帘由两片金属板中间夹隔热材料构成, 当耐火极限满足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h)要求时, 可不设喷水保护系统。

4、楼面板和屋面板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应分别采用耐火等级为1.5h和1.0h以上的不燃烧体。如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 以阻止火焰向上蔓延。

5、窗间墙和防火挑檐

火灾时, 火焰可通过外墙窗口向上层延烧, 当采用具有耐火等级为1.5h或1.0h的楼板和窗间墙将上下层隔开, 上、下窗之间的距离大于1.2m时, 竖向的隔火效果较好。

6、管道竖井的隔火

竖向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作为井壁, 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各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 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 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实。

7、防烟楼梯和封闭楼梯

用于人员疏散, 同时也是竖向隔火构件。

(六)地下建筑防火

1、地下建筑火灾特点

①发烟量大, 温度高, 热烟很难排出, 散热缓慢, 房间内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浓度高;

②出入口少, 疏散距离长。在未设排烟设备的情况下, 出入口会成为喷烟口, 高温浓烟与人的疏散方向一致, 不利于人员疏散安全;

③室内无法自然采光, 火灾时一旦停电, 人员将很难逃离火场;

④扑救困难, 出入口易成为“烟筒”, 消防人员很难接近着火点。

2、防火设计

①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应设置在地下一层, 且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度差不应大于10m;

②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储存物品极易燃烧, 不应设在地下室内;

③地下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比地面建筑更严些, 视建筑的功能, 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不应大于500㎡, 当设有火灾自动灭火系统时, 可以放宽, 但不宜大于1000㎡;对于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地下建筑, 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

(七)汽车库防火

1、汽车库的防火分类

根据汽车库的不同种类和停放的车辆数, 汽车库的防火分类可分为4类:

表11—7 汽车库的防火分类

类别

种类ⅠⅡⅢⅣ汽车库(辆)>300151~30051~150≤50修车库(车位)>156~153~5≤2停车场(辆)>400251~400101~250≤1002、汽车库的耐火等级

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三级。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甲、乙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和Ⅰ、Ⅱ、Ⅲ类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Ⅳ类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3、一般规定

①汽车库不应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 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

②Ⅰ类修车库应单独建造;Ⅱ、Ⅲ类修车库可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的首层或与其贴临建造, 但不能与甲、乙类生产厂房或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贴临建造。

③防火间距

表11—8 车库之间以及车库与除甲类物品的库房外的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m)

车库名称

和耐火等级汽车库、修车库、厂房、库房、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汽车库、修车库一、二级101214三级121416停车场6810④防火分隔表11—9 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耐火等级单层汽车库多层汽车库地下或高层汽车库一、二级300025002000三级1000 注: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 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表增加一倍;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 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500㎡;修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0㎡,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修车库, 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倍。第四节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设施的建立, 可使人们当发生火灾时能从建筑内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 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 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力的灭火条件, 所以, 完善的安全疏散设施是十_大的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形式。同时, 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进入高楼灭火救人。

(4)避免火灾时疏散人员与消防人员的流线交叉和相互干扰, 有碍于安全疏散与消防扑救, 疏散楼梯不宜与消防电梯共用一个凹廊作前室。

(5)从水平疏散而言, 走道是第一安全区域, 它应该简捷顺畅并有事故照明、方向指示、排烟、灭火等措施。在布置疏散走道时, 不要使走道平面呈“S”形或“U”形, 也不要有变宽度的部位, 而且在行人高度即1.8m以上不设有防碍安全疏散的突出物, 以避紧急疏散时发生堵塞和造成人员伤亡。

(6)为有利于安全疏散, 应该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形字走道, 其安全出口的布置应构成双向疏散。

二、疏散安全分区

人员疏散的行为路线也基本上和咽气的流动路线相同, 即房间→走廊→前

室→楼梯间。因此咽气的蔓延扩散将对火灾层人员的安全疏散形成很大的威胁。疏散安全分区简称安全分区, 依次称为第一安全分区、第二安全分区等。走廊为第一安全分区, 前室为第二安全分区, 楼梯间为第三安全分区(有时也将前室和楼梯尖合称为第二安全分区)。当进入第三安全分区, 即疏散楼梯间, 即可认为达到了相当安全的空间。

三、疏散楼梯

每一幢公共建筑均应设两个楼梯。对于使用人数少或除幼儿园、托儿所、医院以外二、三层建筑符合的要求时, 也可以只设一个疏散楼梯。

(一)开敞式楼梯间

对标准不高、层数不多或公共建筑门厅的室楼梯常采用开敞形式,在建筑端部的外墙上常采用设置简易的、全部开敞的室外楼梯。该类楼梯不受烟火的威胁, 后者可供人员疏散使用, 也能供消防人员使用。此外, 侵入楼梯处的烟气能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标准版) 安全疏散设施的建立,其目的主要是使人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利的灭火条件等。因此,如何保证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建筑物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如楼梯、疏散走道和门等,是依据建筑物的用途、人员的数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和人们在火灾时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进行维护管理与检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主要的疏散设施和管理要点如下: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有疏散楼梯间和楼梯,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和疏散走道、安全出口以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

志、火灾广播、救生设施等。超高层建筑还应包括避难层(间)和直升机停机坪等。 一、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是建筑物中主要垂直交通设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疏散楼梯四种形式。 (一)一般要求 (1)楼梯间的设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尽量避免袋型走道。 (2)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便于双向疏散。 (3)楼梯间(除与地下室相连的楼梯、通向高层建筑避难层的楼梯外)竖向要保持上下直通,在各层的位置不能改变。 (4)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704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安全疏散设施的建立,其目的主要是使人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利的灭火条件等。因此,如何保证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建筑物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如楼梯、疏散走道和门等,是依据建筑物的用途、人员的数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和人们在火灾时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进行维护管理与检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主要的疏散设施和管理要点如下: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有疏散楼梯间和楼梯,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和疏散走道、安全出口以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广播、救生设施等。超高层建筑还应包括避难层(间)和直升机停机坪等。 一、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2020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2020新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2020新版)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生态建筑、地下建筑及大空间建筑等技术的密集和复杂程度已今非昔比,而建筑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实生活中由于在设计中轻视了建筑安全性问题而导致的建筑火灾事故频频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难以弥补、所以建筑中的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建筑物防火知识的了解、建筑物疏散场所的安全设计的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建筑物防火 建筑物起火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归纳为由于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生产活动中违规操作引起火灾、化学或生物化学的作用可燃和易燃物自燃,以及因为用电不当造成的电器火灾等。 在生产生活中,因为使用明火不慎而引起的火灾也是较多的,

例如在公共场所乱丢烟头、在厂房内不顾周围环境随意动火焊接、烘烤物品过热、熬油溢锅等等。这些火灾多数都是因为缺少消防知识或防火意识不够造成的。除明火以外,暗火引起火灾的情况也有很多,其中有的是有火源的,如炉灶、烟囱的表面过热烤着附近的易燃结构;也有没有火源的,如大量堆积在库房里的油布雨衣,因为通风不好,雨衣内部发热,以至积热不散发生自燃;还有,几种化学物品相遇发生反应,产生燃烧或爆炸,以及机械设备摩擦发热,使接触到的可燃物自燃起火等等都属于暗火引发的火灾。 一、关于燃烧和火灾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是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1、可燃物 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钠、钾、铝等金属单质,碳、磷、硫等非金属单质,木材、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米,住宅为1.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 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 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 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 2.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人计算。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 3. 4.1.1的要求 3.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其厅内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按通过人数 0.8/100人计算,且不宜小于1m;其厅内疏散走道为边走道时,不宜小于0.8m;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 设计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516-49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大体量的综合性的高层建筑,这对改善城市景观和人民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建筑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作用,除了合理的功能分区之外,还必须有合理的安全疏散和交通组织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多样,交通路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安全疏散设计成了高层建筑中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从已有的火灾案例来看,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的火险隐患,特别是在安全疏散方面问题突出,其防火设计必须受到重视。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在满足《高规》规定的基础上,还应有其更严格和具体的要求。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发布时间:12-04-13 10:36:12阅读次数:126编辑:灰色银币来源: 摘要 当建筑发生火灾时,为保障建筑物内人员迅速、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有关疏散问题如建筑的安全出口的数量、布置,不同情况下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疏散门的宽度,走道的宽度,疏散楼梯的宽度以及形式等做出了规定。 关键词:火灾防火安全疏散 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蔓延 火灾发展的阶段初起、猛烈燃烧、熄灭三个阶段。建筑防火主要是针对前两个阶段采取限制或控制火势的措施。初起阶段(5-20分钟)局部、不稳定、温度不高、可能被扑灭猛烈燃烧阶段:已经蔓延、室内温度1000度、燃烧已经稳定、不易扑灭、燃烧时间根据可燃物的多少。火势的蔓延途径有很多,如直接燃烧、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等。势蔓延的途径是建筑物中划分防火分区、设置防火分隔物的依据。 二、防火与防烟分区 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防火分区按其作用,又可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 防烟分区是火灾发生时烟气温度很高.是火灾蔓延的因素之一.另外.烟气妨碍人体正常呼吸以及人尽快疏散.因此高层民用建筑中应布置装有排烟设备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米的房间.应设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厘米的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三、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发生火灾时人流能迅速而有秩序地通过安全地带疏散出去。须在建筑物中组织若干安全的疏散路线.并提供足够的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和安全出口。 3.1 安全疏散路线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路线应尽量连续、快捷、便利、畅通无阻地通向安全出口.设计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在疏散方向上疏散通道宽度不应变窄.二是在人体高度内不应有突出的障碍物或突变的台阶。 3.2安全出口 为保证使用人的安全.建筑物应设置是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建筑设计中应密切结合安全疏散的路线布置安全出口。全出口应分散设置.易于寻找.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剧院、礼堂、体育馆的观众厅等公共建筑以及多层通廊式居住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及半地下室等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当建筑物层数较低(3层及3层以下).占地面

建筑防火分区及疏散距离

建筑防火分区及疏散距离 高层商业建筑 1、防火分区 营业厅地上:4000m 营业厅地下:2000m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1 防火和防烟分区 5.1.2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 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m2;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 地下车库:400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5.1 防火分隔 5.1.1 汽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 积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地下汽车库或者高层汽车库2000M 注:①敞开式、错层式、斜楼板式的汽车库的上下连通层面积应叠加计算,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规定值增加一倍。 ②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汽车库净高1/3且不超过净高 1/2的汽车库,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500m2。 ③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本表规定值减少35%。 5.1.2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表5.1.1的规定增加一倍。 2、疏散距离: 1、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且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2007-01-01实施) 2、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 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1.7)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设施的建立,其目的主要是使人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利的灭火条件等。因此,如何保证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建筑物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如楼梯、疏散走道和门等,是依据建筑物的用途、人员的数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和人们在火灾时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进行维护管理与检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主要的疏散设施和管理要点如下: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有疏散楼梯间和楼梯,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和疏散走道、安全出口以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广播、救生设施等。超高层建筑还应包括避难层(间)和直升机停机坪等。 一、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是建筑物中主要垂直交通设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疏散楼梯四种形式。 (一)一般要求 (1)楼梯间的设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尽量避免袋型走道。 (2)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便于双向疏散。 (3)楼梯间(除与地下室相连的楼梯、通向高层建筑避难层的楼梯外)竖向要保持上下直通,在各层的位置不能改变。 (4)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人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5)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安全疏散的突出物。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及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二)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是指用规定耐火极限的墙体等分隔成的不封闭空间,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无防烟功能,在人员安全疏散方面其安全度是最低的一种楼梯,只允许在层数不多的建筑物中使用。 (三)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规定耐火极限的墙体与其他使用空间进行分隔,在楼梯间与走道之间有一道双向开启的弹簧门,火灾初期能防止烟热进入楼梯间。. (1)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当不能采用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2)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应设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4)检查中还应注意闭门器和顺序器安装是否正确,能否正常工作。 (四)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用规定耐火极限的墙体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且具有防火防烟功能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或用阳台、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以及符合疏散要求的室外防烟楼梯等。 防火管理中的一般管理重点: (1)楼梯间人口处的前室(合用前室)、阳台或凹廊等,根据规范要求是有一定的面积要求,因此在管理中需注意,不要在前室内堆放杂物,以免影响人员的疏散和阻碍防火门的正常开启和关闭。 (2)对于前室内正压送风口、排烟窗应注意保护,不要被杂物遮挡,以免影响正常的送风和自然排烟,同时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正式 版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安全疏散设施的建立,其目的主要是使人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利的灭火条件等。因此,如何保证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建筑物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如楼梯、疏散走道和门等,是依据建筑物的用途、人员的数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和人们在火灾时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国家有关消

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进行维护管理与检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主要的疏散设施和管理要点如下: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有疏散楼梯间和楼梯,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和疏散走道、安全出口以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广播、救生设施等。超高层建筑还应包括避难层(间)和直升机停机坪等。 一、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是建筑物中主要垂直交通设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上)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上)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上) 文章导读 “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米,住宅为1.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安全疏散距离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 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 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

安全疏散和避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GB50016-2014

5.5 安全疏散和避难 Ⅰ 一般要求 5.5.1 民用建筑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5.5.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5.5.3 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5.5.4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5.5.5 除人员密集场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500 ㎡、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埋深不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当需要设置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5.5.6 直通建筑内附设汽车库的电梯,应在汽车库部分设置电梯候梯厅,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汽车库分隔。 5.5.7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 Ⅱ 公共建筑 5.5.8 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1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 2 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表5.5.8规定的公共建筑。 表5.5.8 可设置1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 5.5.9 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2 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1个; 3 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其按本规范第5.5.21条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的30%,建筑各层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按照本规范第5.5.21条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 5.5.10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 散设计(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新 版) 摘要: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的安全性,现代建筑必须要对防火与安全疏散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商业建筑的建筑特点以及这种特点下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可行性方案,接着讨论了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防火设计与安全疏散设计方案。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安全疏散 一、前言 商业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社会经济水平与科学进步的前提下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商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商品、娱乐、休闲、餐饮等的多种需求,因此现代的商业建筑发展为能为消费者提供多种体验的服务性建筑,备受喜爱。因此商业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它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业要不断地完善,才能保证发生

火灾是能最快的将顾客疏散转移,确保安全。 二、地下商场建筑火灾的危险性 1、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地下商场内部建筑结构一般较为复杂,用电设备繁多,存在着多种隐形火源和大量可燃物,人流量较大,如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火灾。特别是一些建筑面积较大、有多层结构的地下商场,情况就更为复杂,存在大量的火险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2、烟气大温度高 地下商场空间封闭,排气通风条件较地上建筑较差,且易燃商品多,一旦发生火灾,商场内烟气很难及时向外排出,使得地下商场内烟气浓重,C0,SO:等有毒气体含量剧增,氧气含盆降低,商场内温度急剧升高,人员生存可能性降低。 3、疏散困难 地下商场通道多而窄且安全出口较少。疏散距离长而且容易出现拥堵情况。根据调查显示,当地下商场危险发生时,很容易找到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word版)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高层建筑、生态建筑、地下建筑及大空间建筑等技术的密集和复杂程度已今非昔比, 而建筑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实生活中由于在设计中轻视了建筑安全性问题而导致的建筑火灾事故频频发生,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难以弥补、所以建筑中的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 对建筑物防火知识的了解、建筑物疏散场所的安全设计的深入是十_大量堆积在库房里的油布雨衣, 因为通风不好, 雨衣内部发热, 以至积热不散发生自燃;还有, 几种化学物品相遇发生反应, 产生燃烧或爆炸, 以及机械设备摩擦发热, 使接触到的可燃物自燃起火等等都属于暗火引发的火灾。 一、关于燃烧和火灾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是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 缺一不可。 1、可燃物 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钠、钾、铝等金属单质, 碳、磷、硫等非金属单质, 木材、煤、棉花、纸、汽油、塑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

编号:AQ-JS-0705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and safety evacuation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生态建筑、地下建筑及大空间建筑等技术的密集和复杂程度已今非昔比,而建筑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实生活中由于在设计中轻视了建筑安全性问题而导致的建筑火灾事故频频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难以弥补、所以建筑中的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建筑物防火知识的了解、建筑物疏散场所的安全设计的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建筑物防火 建筑物起火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归纳为由于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生产活动中违规操作引起火灾、化学或生物化学的作用可燃和易燃物自燃,以及因为用电不当造成的电器火灾等。 在生产生活中,因为使用明火不慎而引起的火灾也是较多的,例如在公共场所乱丢烟头、在厂房内不顾周围环境随意动火焊接、

烘烤物品过热、熬油溢锅等等。这些火灾多数都是因为缺少消防知识或防火意识不够造成的。除明火以外,暗火引起火灾的情况也有很多,其中有的是有火源的,如炉灶、烟囱的表面过热烤着附近的易燃结构;也有没有火源的,如大量堆积在库房里的油布雨衣,因为通风不好,雨衣内部发热,以至积热不散发生自燃;还有,几种化学物品相遇发生反应,产生燃烧或爆炸,以及机械设备摩擦发热,使接触到的可燃物自燃起火等等都属于暗火引发的火灾。 一、关于燃烧和火灾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是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1、可燃物 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钠、钾、铝等金属单质,碳、磷、硫等非金属单质,木材、煤、棉花、纸、汽油、塑料等有机可燃物。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

建筑设计疏散门的规定 多规 5.3.8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该房间相邻2 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个疏散门: 1 房间位于 2 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 2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m、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 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 的房间。 多规5.3.9 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 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 人时,其超过2000 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 人。 多规5.3.12 地下、半地下建筑(室)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 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时,可设置1 个疏散门; 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其中每个厅室或房间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当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 5 人时,可设置1 个疏散门; 多规5.3.10 体育馆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

于2 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 人。 高规 6.1.12.3 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按1.00m/.百人计算。 高规6.1.7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高规6.1.8 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公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 高规 6.1.12.2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疏散;房间面积不超过50m2,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 疏散距离的规定 多规5.3.1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 5.3.13 的规定; 2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房 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3.13 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5.3.13 的规定减少2m;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技术(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28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技术 (正式版)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技术(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通道、出口、安 全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灯); (1)楼梯间为保证疏散的安全,疏散楼梯间的 平面和竖向布置应满足以下一般的要求: ①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并应设置 楼梯间,便于双向疏散。②靠近电梯间布置,将人们 经常使用的路线和应急路线结合起来,利于快速疏 散。③靠近外墙设置。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采取安全 性最大的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形式,并便于自然 采光、通风和消防队的救援行动。④楼梯间竖向要保 持上下直通,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⑤避免人流交

叉。⑥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割措施,且不宜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⑦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⑧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安全疏散的突出物。楼梯间及其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存室、可燃气体机甲乙丙类液体管道。⑨首层楼梯间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2)疏散走道安全疏散距离直接影响疏散所需要时间和人员安全。它包括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门或住宅户门的距离和从房间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为使室内人员能够迅速撤离,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或住宅户门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15m;对于底层民用建筑,根据耐火等级的不同,该距离可适当的放宽,但最大也不宜超过30m。 (3)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和直通室

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新编版)

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新编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22

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新 编版) 摘要: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的安全性,现代建筑必须要对防火与安全疏散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商业建筑的建筑特点以及这种特点下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可行性方案,接着讨论了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防火设计与安全疏散设计方案。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安全疏散 一、前言 商业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社会经济水平与科学进步的前提下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商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商品、娱乐、休闲、餐饮等的多种需求,因此现代的商业建筑发展为能为消费者提供多种体验的服务性建筑,备受喜爱。因此商业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它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业要不断地完善,才能保证发生

火灾是能最快的将顾客疏散转移,确保安全。 二、地下商场建筑火灾的危险性 1、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地下商场内部建筑结构一般较为复杂,用电设备繁多,存在着多种隐形火源和大量可燃物,人流量较大,如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火灾。特别是一些建筑面积较大、有多层结构的地下商场,情况就更为复杂,存在大量的火险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2、烟气大温度高 地下商场空间封闭,排气通风条件较地上建筑较差,且易燃商品多,一旦发生火灾,商场内烟气很难及时向外排出,使得地下商场内烟气浓重,C0,SO:等有毒气体含量剧增,氧气含盆降低,商场内温度急剧升高,人员生存可能性降低。 3、疏散困难 地下商场通道多而窄且安全出口较少。疏散距离长而且容易出现拥堵情况。根据调查显示,当地下商场危险发生时,很容易找到

建筑防火疏散问题的解答

防火与疏散 1、大型商业综合体,由众多几十至几百平方米的小型联营店铺组合而成(非大型商场),疏散模式为经过外廊或者内廊公共楼梯疏散,是目前较多的一种商业综合体模式。这种小型商业用房的安全出口数量(房门)、店铺内部疏散楼梯宽度、踏步尺寸以及疏散距离的控制,在现行《高规》、《商场》依据不明确。 答:会议对此讨论热烈,认为按江苏省的规定不妥,建议按以下规定执行: 1)、商业服务网点和小型商业并联店的建筑面积按300㎡执行,其他防火分隔、出入口等按商业网点的要求; 2)、室内一点至室外的距离,当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不应大于防火规范对袋形走道的距离要求;当设自动喷水灭火时,不宜大于30m; 3)、当疏散距离超过上述要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房间内一点至封闭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规范对袋形走道的要求,且首层楼梯间至外门的距离不应超过15m。 4)楼梯形式不限,梯段宽度商业服务网点不应小于1.1m,商业并联店不应小于1.2m。楼梯踏步最小宽度260mm,楼梯踏步最大高度170mm。 答:开向前室或合用前室的住宅户门一般应外开。开向走道的住宅户门方向不限,一般也是外开。 答:目前有三本规范对这个问题的规定不统一。 (1)、《高规》GB50045-95(2005年版)第6.1.1 条: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2)、《住宅建筑规范》第9.5.1条: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全出口,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 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O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3、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4、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5、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安装有门禁系统的住宅,应保证住宅直通室外的门在任何时候能从内部徒手开启。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6.2.3 条: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4)、合并后的《建规》第条: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上所述,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对于19层以上每个单元一个安全出口设连廊的情况,由当地消防部门认可。 4、塔式高层住宅设置剪刀楼梯间,其中一部楼梯经过户门外公共区域进入,另外一部楼梯分别从不同的户内进入,无法在公共区域寻找第二安全出口。---这种情况不符合疏散原理,但是地方消防局一直是同意的。期望达成行业共识。答:此问题常见于竖向设置的剪刀楼梯,通过阳台、凹廊兼做防烟前室,连通住户的门需做乙级防火门,且疏散过程中无任何一层可通过公共部位通到另一个楼梯,存在安全隐患,山东省公安厅消防局曾开过会议不予认可。如地方消防部门同意,尊重其意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