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层混凝土规范

高层混凝土规范

高层混凝土规范
高层混凝土规范

3.2 材料

3.2.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构件内力较大或抗震性能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

3.2.2 各类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2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计时,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 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3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4 转换层楼板、转换梁、转换柱、箱形转换结构以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30;

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

6 型钢混凝土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7 现浇非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

8 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9度时不宜高于C60,8度时不宜高于C70;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60。

3.2.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及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3.2.4 抗震设计时混合结构中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 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3.2.5 混合结构中的型钢混凝土竖向构件的型钢及钢管混凝土的钢管宜采用

Q345和Q235等级的钢材,也可采用Q390、Q420等级或符合结构性能要求的其他钢材;型钢梁宜采用Q235和Q345等级的钢材。

3.3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3.3.1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区分为A级和B级。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1—1的规定,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1—2的规定。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最大适用高度宜适当降低。

3.3.2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3.3.2的规定。

3.4 结构平面布置

3.4.1 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3.4.2 高层建筑宜选用风作用效应较小的平面形状。

3.4.3 抗震设计的混凝土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3.4.3),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

3 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不宜过大、宽度b不宜过小(图3.4.3),l/B max、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

4 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

3.4.4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其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减少偏心。

3.4.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 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 l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注:当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本规程第3.7.3条规定的限值的40%时,该楼层

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可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6。

3.4.6 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时,应在设计中考虑其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酌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3.4.7 艹字形、井字形等外伸长度较大的建筑,当中央部分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措施,必要时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

3.4.8 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宜采取下列措施:

1 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2 洞口边缘设置边梁、暗梁;

3 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

3.4.9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设置防震缝。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

3.4.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二者均不宜小于100mm。

2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

3 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可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4 8、9度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沿房屋全高在缝两侧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5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6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7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否则应采取可靠措施。

3.4.11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本规程第3.4.10条关于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3.4.12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3.4.12的规定。

3.4.13 当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30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mm~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d后浇筑;

4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5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3.5 结构竖向布置

3.5.1 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收进。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

3.5.2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相邻楼层的侧向刚度变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框架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1可按式(3.5.2—1)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7,与相邻上部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于0.8。

3.5.3 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注: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是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上,该层全部柱、剪力墙、斜撑的受剪承载力之和。

3.5.4 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

3.5.5 抗震设计时,当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H1与房屋高度H之比大于0.2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B1不宜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B的75%(图3.5.5a、b);当上部结构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上部楼层水平尺寸Bl不宜大于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B的1.1倍,且水平外挑尺寸a不宜大于4m(图3.5.5c、d)。

3.5.6 楼层质量沿高度宜均匀分布,楼层质量不宜大于相邻下部楼层质量的1.5倍。

3.5.7 不宜采用同一楼层刚度和承载力变化同时不满足本规程第3.5.2条和3.5.3条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

3.5.8 侧向刚度变化、承载力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连续性不符合本规程第3.5.2、3.5.3、3.5.4条要求的楼层,其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乘以1.25的增大系数。

3.5.9 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时,宜进行弹性或弹塑性时程分析补充计算并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3.6 楼盖结构

3.6.1 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3.6.2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时,8、9度抗震设计时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6、7度抗震设计时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无现浇叠合层的预制板,板端搁置在梁上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

2 预制板板端宜预留胡子筋,其长度不宜小于100mm。

3 预制空心板孔端应有堵头,堵头深度不宜小于60mm,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的混凝土浇灌密实。

4 楼盖的预制板板缝上缘宽度不宜小于40mm,板缝大于40mm时应在板缝内配置钢筋,并宜贯通整个结构单元。现浇板缝、板缝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高于预制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5 楼盖每层宜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层。现浇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双向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00mm的钢筋网,钢筋应锚固在梁或剪力墙内。

3.6.3 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底盘顶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80mm,当板内预埋暗管时不宜小于100mm;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

120mm,宜双层双向配筋;转换层楼板应符合本规程第10章的有关规定;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3.6.4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厚度可按跨度的1/45~1/50采用,且不宜小于150mm。

3.6.5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板设计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小主体结构对楼板施加预应力的阻碍作用。

7 剪力墙结构设计

7.1 一般规定

7.1.1 剪力墙结构应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宜沿两个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

2 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

3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宜避免造成墙肢宽度相差悬殊的洞口设置;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上下洞口不对齐的错洞墙,全高均不宜采用洞口局部重叠的叠合错洞墙。

7.1.2 剪力墙不宜过长,较长剪力墙宜设置跨高比较大的连梁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各墙段的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

7.1.3 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设计,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

7.1.4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2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符合本规程第10.2.2条的规定;

3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宜延伸到计算嵌固端。7.1.5 楼面梁不宜支承在剪力墙或核心筒的连梁上。

7.1.6 当剪力墙或核心筒墙肢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楼面梁刚接时,可沿楼面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扶壁柱或在墙内设置暗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沿楼面梁轴线方向与梁相连的剪力墙时,墙的厚度不宜小于梁的截面宽度;

2 设置扶壁柱时,其截面宽度不应小于梁宽,其截面高度可计入墙厚;

3 墙内设置暗柱时,暗柱的截面,高度可取墙的厚度,暗柱的截面宽度可取梁宽加2倍

墙厚;

4 应通过计算确定暗柱或扶壁柱的纵向钢筋(或型钢),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不宜小于表7.1.6的规定。

5 楼面梁的水平钢筋应伸入剪力墙或扶壁柱,伸入长度应符合钢筋锚固要求。钢筋锚固段的水平投影长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0.4l ab,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0.4l abE;当锚固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可将楼面梁伸出墙面形成梁头,梁的纵筋伸入梁头后弯折锚固(图7.1.6),也可采取其他可靠的锚固措施。

6 暗柱或扶壁柱应设置箍筋,箍筋直径,一、二、三级时不应小于8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小于6mm,且均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4;箍筋间距,一、二、三级时不应大于150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大于200mm。

7.1.7 当墙肢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4时,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

7.1.8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B级高度高层建筑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布置短肢剪力墙,不应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当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2 房屋适用高度应比本规程表3.3.1—1规定的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适当降低,7度、8度(0.2g)和8度(0.3g)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80m和60m。

注:1 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2 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结构。

7.1.9 剪力墙应进行平面内的斜截面受剪、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平面外轴心受压承载力验算。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墙内无暗柱时还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7.2 截面设计及构造

7.2.1 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符合本规程附录D的墙体稳定验算要求。

2 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160mm 一字形独立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22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180mm。

3 三、四级剪力墙:不应小于160mm,一字形独立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尚不应小于180mm。

4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60mm。

5 剪力墙井筒中,分隔电梯井或管道井的墙肢截面厚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160mm。

7.2.2 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除应符合本规程第7.2.1条的要求外,底部加强部位尚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180mm。

2 一、二、三级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分别不宜大于0.45、0.50、0.55,一字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应相应减少0.1。

3 短肢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应按本节7.2.6条调整剪力设计值,其他各层一、二、三级时剪力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1.2和1.1。

4 短肢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7.2.14条的规定。

5 短肢剪力墙的全部竖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一、二级不宜小于1.2%,三、四级不宜小于1.0%;其他部位一、二级不宜小于1.0%,三、四级不宜小于0.8%。

6 不宜采用一字形短肢剪力墙,不宜在一字形短肢剪力墙上布置平面外与之相交的单侧楼面梁。

7.2.3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不应单排配置。

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大于400mm时,可采用双排配筋;大于400mm、但不大于700mm时,宜采用三排配筋;大于700mm时,宜采用四排配筋。各排分布钢筋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7.2.4 抗震设计的双肢剪力墙,其墙肢不宜出现小偏心受拉;当任一墙肢为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

7.2.5 一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以上部位,墙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和组合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弯矩增大系数可取为1.2,剪力增大系数可取为1.3。

7.2.6 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截面的剪力设计值,一、二、三级时应按式(7.2.6—1)调整,9度一级剪力墙应按式(7.2.6—2)调整;二、三级的其他部位及四级时可不调整。

7.2.14 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二、三级剪力墙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大于表7.2.14的规定值时,以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应符合本规程第7.2.15条的规定;

2 除本条第1款所列部位外,剪力墙应按本规程第7.2.16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3 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剪力墙,宜在约束边缘构件层与构造边缘构件层之间设置1~2层过渡层,过渡层边缘构件的箍筋配置要求可低于约束边缘构件的要求,但应高于构造边缘构件的要求。

7.2.15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可为暗柱、端柱和翼墙(图7.2.15),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 c和箍筋配箍特征值λv应符合表7.2.15的要求,其体积配箍率ρv应按下式计算: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 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没有离析现象,实测塌落度符合要求,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严禁私自加水。 二、墙柱烂根、蜂窝麻面等通病的防治 2.1墙柱模板支设完毕,瓦工及时用水泥砂浆堵缝,严禁使用木板、水泥袋塞缝。混凝土浇筑完毕拆模后清理干净。 2.2混凝土浇筑前墙柱根部应先铺设30~50mm后同混凝土标号减石子砂浆,并用铁斗存放,随时用铁锹入模,确保新旧混凝土充分连结,防止跑浆。 2.3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超过2米,超过2米时应使用串筒。 2.4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0mm,浇筑时应使用划好高度的皮数杆。 2.5加强振捣振捣时应插点均匀,一般间距小于500mm,洞口两侧内外墙交接处等要振捣密实,每次振捣时间为15s左右,在振动过程中,混凝土翻浆和不再下沉及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泛起,方可将振动棒缓慢上拔,并且控制二次布料时间,严格控制在2h以内。快插慢抽,振捣上一层混凝土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洞边浇捣时应距洞边300mm以上,同时注意不要碰撞各种埋件,棒头不要顶在模板上。三、墙顶标高控制

墙体混凝土浇筑标高为顶板底标高向上20mm,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标高为梁下口标高向上20mm,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交底仔细测量确保标高准确,上口应拉线找平直。 四、楼板厚度控制 4.1楼板模板支设标高准确、梁板钢筋不超高。 4.2水电预埋的木盒高度同顶板厚度,铁套管在板厚高度焊接短钢筋头控制板厚。 4.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电预埋的木盒上口及铁套管上的焊接的钢筋头都是控制板厚的依据,使用专门制作的板厚控制尺控制板厚,混凝土振实、刮平后每块板至少检查5个点(中间和四角),高处把混凝土铲运走,低处补浇混凝土,直至符合板厚要求。 五、楼板面层控制 5.1支布料机处是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出现浮浆、漏筋、凹坑等缺陷的地方,施工中应注意:①洗泵水应注入斗中吊走,不能直接打在楼板上。②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及时把布料机吊走,瓦工及时整平、振实。 5.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使混凝土表面析出水泥浆。 5.3混凝土浇筑铝合金刮尺整平后,瓦工使用木抹子搓毛、脚塘整平一遍,尔后使用铁抹子压光、塑料扫把扫毛,应保证拉毛纹路方向一致、深浅适宜。施工中应根据气温控制好搓毛、压光拉毛的时间以及劳动力的合理组织、调配。 六、混凝土养护

高层住宅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

东山国际新城H1-2区一标段工程 高层泵送 混 凝 土 施 工 方 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 中铁二局东山国际项目经理部 二o—年十月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3) 三、泵送砼的选择 (3) 四、机具设备与劳动力组织 (7) 五、施工准备 (8) 六、泵送混凝土的供应 (8) 七、泵送混凝土的运送 (9) 八、混凝土泵送设备及管道的选择与布置 (10) 九、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1 4 十、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1 9十^一、泵送结束清理工作。......................... 2 0十二、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2 0十三、混凝土的养护................................ 2 2十四、质量控制.................................... 2 3十五、安全措施..................................... 2 3 编制依据 1.1《东山国际新城H1-2区一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四川省天拓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场区总平图及地下室设计施工图。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1.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东山国际新城H1-2区一标段 建设单位:成都华信天宇实业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 该工程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山国际新城,西边为东山国际会议中心,北边为H1-3区、H1-1区、水体中心,东面临45米规划道路,南边为拟建成简快速通道,建筑面积111259.33平方米,共计10栋 楼,地下室一层。其中10#?11#楼为17层一类高层商住楼下带2层商业,建筑高度:58.75m;12#?13#楼为24层一类高层商住楼下带2 层商业,建筑高度: 78.60m;23#?28#楼为5层住宅楼,建筑高度:20.8m。 三、泵送砼的选择 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从混凝土集中预拌的配制生产、 运输到泵送、布料的全过程而形成的成套技术,因此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掺合料的合理使用、混凝土的可泵性(流动性与稳定性)均有着特殊的要求,根据工程性质及特点、工程量的大小、泵送高度等要求而对机具配备、布管工艺、布料、浇筑人模直至养护等亦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这项技术带来了缩短工期、节约材料、保证混凝土质量、减少施工用地、降低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5 多层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5.1结构体系的选择 常用的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和板柱-剪力墙结构。各种结构体系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见表5.1-1~表5.1-4。 表5.1-1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注: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2. 表中框架不含异形柱框架结构。 3.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4.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Ⅳ类场地上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5. 甲类建筑,6、7、8度时宜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符合本表要求。 表5.1-2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注:当房屋高度超过表中数值时,结构设计应有可靠依据,并采取有效措施。

表5.1-3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表5.1-4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5.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1.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2.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 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 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 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3)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 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 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5)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g地区内的建筑,除特别规定外,

高层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

古交市火山片区整体回迁安置楼 高层泵送 混 凝 土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一三年七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3 三、泵送砼的选择 (3) 四、机具设备与劳动力组织.................................................................. 6 五、施工准备 ............................................................................................ 7 六、泵送混凝土的供应 (8) 七、泵送混凝土的运送 ............................................................................ 8 八、混凝土泵送设备及管道的选择与布置...................................... 10 九、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 13十.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18) 十一.泵送结束清理工作。 (19) 十二、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20) 十三、混凝土的养护 ............................................................................ 20十四、质量控制 .................................................................................. 21十五、泵管脉冲动力的控制措施........................................................ 22十六、安全措施 .................................................................................... 22 一、编制依据 1.1《古交市火山片区整体回迁安置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上海某高层住宅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花园二期B块5#、6#、7#楼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花园 B块工程,位于花木路南侧,由2幢(5#、6#楼)地下一层、地上30层高层住宅楼及1幢(7#楼)地下一层,地上33层住宅楼组成。地下室层高为4.55、4.65m(7#楼),标准层层高3.0m (其中7#楼标准层层高为2.95m)。 ±0.0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6.25米,地下室底板厚度1600MM(7#楼1700MM),侧壁厚度350MM,剪力墙厚度为250mm,顶板厚度为180mm,地下室均采用C35、P6商品混凝土浇捣。标准层剪力墙厚度为250,楼层厚度为120mm左右,采用C40、C30商品混凝土。 地下1层—地上5层结构,采用混凝土汽车泵浇筑;5-33层采用固定式混凝土泵浇筑。 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 本工程外墙采用爬升脚手架。 垂直运输:5#、6#楼设置QT80塔吊一台,7#楼设置QT80塔吊一台,各号房设置人货两用电梯一台。 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5#、6#、7#楼均为优质结构。7#楼争创上海市“白玉兰杯”称号。 主体结构施工时间:2002年9月——2003年6月。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施工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二、编制依据: (1)****花园二期B块5#、6#、7#楼设计图纸。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2001) (4)沪建建(2001)第0907号文。 (5)****花园二期B块《质量计划》。 (6)****花园二期B块《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准备:

(1)工程材料: B块5-7#楼砼均采用“上海****浙工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混凝土,该拌站位于浦东新区三林镇。准用证编号:JC-01-128。 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为C20,地下室底板、墙板、顶板均采用C35、P6(基础混凝土内掺加UEA-H外加剂),上部标准层结构均采用C40、C30商品混凝土。 5#楼混凝土数量约为7033 M3, 6#楼混凝土数量约为 7030 M3, 7#楼混凝土数量约为7640 M3。 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3cm。 (2)原材料质量要求: 1.水泥:±0.00以上结构,强度不低于4 2.5强度等级,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地下室底板1600厚混凝土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本工程使用的水泥必须具有准用证、质保书,按规定进行复试,合格产品方可使用。 2.砂、石:技术指标除应符合(JGJ52-79)和(JGJ53-79)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砂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且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得大于1.5%。砂不得采用细砂,(细度模数大于2.3)。 3.掺合料:粉煤灰品质在II级以上,掺量经试验确定(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粉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20%)。 4.外加剂: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减水剂、膨胀剂等。冬期施工期间考虑掺加早强抗冻剂。 5.水: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控制用水量不大于180KG/M3。 6. 选定配合比时,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试验确定,设计等级应提高0.2MPa,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 6.1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小于280kg/m3。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 点(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20d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完成拟使用的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并提供包括7d、14d和28d龄期的试验成果资料,报监理站审批。试验中所用的所有材料来源应符合合同文件要求或事先得到监理站批准。 2.混凝土工程开工前20d,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通知、技术要求)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报监理站审批。 3.混凝土工程浇筑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砂石骨料、止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同时施工单位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检测计划中规定的数量和批量进行抽样检验。所有这些资料必须于施工开始前10d报送监理站审查认可。 4.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的出厂检验报告和施工单位的复检报告。试验检查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水泥标号(水泥强度等级)。 (2)凝结时间。 (3)水泥安定性。 带装水泥贮运时间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5.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或检测报告。使用前应做拉力、冷弯等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应做焊接工艺试验。刚号不明的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得用于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以另一种钢号或种类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规定的钢筋时,必须征得设计、监理和项目法人单位的书面同意。 6.对钢筋的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污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和表面裂纹,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长度的1%,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应矫正后,才能使用。 7.因设计要求或施工的需要,必须在混凝土中掺用减水、缓凝、引气、调稠等外加剂剂其他胶凝材料和掺合料时,其掺量及材料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的规定,并经过试验确定后报监理站批准。 8.混凝土开仓浇筑前,施工单位应对各工序质量进行自检,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础面或缝面处理。 (2)钢筋布设。 (3)模板安装。 (4)止水安装及伸缩缝处理。 (5)观测仪器、设备及预埋件安装。 (6)混凝土生产与浇筑准备。 (7)其他必须检查检测的项目。 在开仓前3~10h通知监理工程师对上述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并在认证合格后办理混凝土浇筑开仓签证手续。 9.模板安装,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测量放样,确保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加强检查与维护,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模板变形走样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停止混凝土浇筑。 10.钢筋的接头应尽量采用闪光对头焊接。焊接前,应将施焊范围内的浮锈、漆污、油渍等清除干净。

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方案

XXXXXXX 二标段工程 (7#、8#、车库、人防及S2、S3楼) 砼施工方案 XXXXXXXXXXXXXXXX公司 XXXX年XXXX月XXXX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4) 1.1、设计图纸 (4) 1.2、现行的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4) 2、工程概况 (4) 2.1、工程总体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砼强度等级及相关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部署 (5) 3.1.商品混凝土 (5) 3.1.1.供应商的确定 (5) 3.1.2.商品砼原材料技术要求 (5) 3.1.3. 商品砼供货 (5) 3.1.4、保证混凝土质量措施 (6) 3.2.砼浇筑方式 (6) 3.3、砼泵的施工部署 (7) 3.4、浇筑前的准备 (7) 3.5.浇筑砼的器械准备 (7) 3.6.砼浇筑各项工作的人员安排 (8) 3.6.1、管理人员安排 (8) 3.6.2、施工人员的安排 (8) 3.7、技术交底 (9) 4.砼浇筑施工条件 (9) 4.1、前期工序通过隐检、预检验收 (9) 4.2.浇筑高程控制 (9) 4.3.砼开盘鉴定与浇灌申请 (10) 5. 混凝土试验 (10) 6、混凝土浇筑 (11) 6.1、砼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11) 6.2、进场砼质量的控制 (11)

6.3、浇筑方法 (11) 6.3.1、墙、柱砼浇筑 (11) 6.3.2、梁、板砼浇筑 (12) 6.4.混凝土的振捣 (14) 6.5、砼表面处理 (14) 6.6、砼的养护 (15) 6.7、特殊情况应急预案 (15) 6.7.1、冬、雨季施工措施 (15) 6.7.2、砼浇筑连续性 (15) 7、质量标准 (16) 8、安全与环保措施 (16) 8.1、塔吊使用主要安全措施 (16) 8.2、砼泵送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 (17) 8.3、用电安全 (17) 8.3、环保措施 (18)

个分项工程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个分项工程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对进场的每车混凝土在浇筑前进行塌落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混凝土塌落度实地检测 2.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在现场设置技术人员进行和易性的及时调节,严禁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工人加水。 3.要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技术合同》,合同中要按照现行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商品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做明确的约定。其目的是确保商混厂家供应的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项目部还要不定期派人去搅拌站抽查,搅拌站各种原材料的质量与检验合格证。 1.混凝土浇灌申请:提前与搅拌站联系好,确定混凝土供应的时间、发车间隔时间、发车数量。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外加剂以及浇筑时间等。 2.机具和人员:施工用的机具、人员、水电准备充分,同时配备一名电工准备对出故障机械随时检修。 3.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相应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的规定。班组间形成交接检查记录并办理完成隐检、预检手续。 1.基础混凝土施工 1)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面高度如超过2m,应使用串筒、溜槽下料,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 2)浇筑台阶式基础,应按每一台阶高度内分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均匀摊铺,振捣密实。每一台阶浇完,台阶部分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

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1.1、设计图纸 (3) 1.2、现行的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3) 2、工程概况 (3) 2.1、工程总体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砼强度等级及相关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部署 (4) 3.1.商品混凝土 (4) 3.1.1.供应商的确定 (4) 3.1.2.商品砼原材料技术要求 (4) 3.1.3. 商品砼供货 (4) 3.1.4、保证混凝土质量措施 (5) 3.2.砼浇筑方式 (5) 3.3、砼泵的施工部署 (5) 3.4、浇筑前的准备 (6) 3.5.浇筑砼的器械准备 (6) 3.6.砼浇筑各项工作的人员安排 (7) 3.6.1、管理人员安排 (7) 3.6.2、施工人员的安排 (7) 3.7、技术交底 (8) 4.砼浇筑施工条件 (8) 4.1、前期工序通过隐检、预检验收 (8) 4.2.浇筑高程控制 (8) 4.3.砼开盘鉴定与浇灌申请 (8) 5. 混凝土试验 (8) 6、混凝土浇筑 (9) 6.1、砼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9) 6.2、进场砼质量的控制 (9)

6.3、浇筑方法 (10) 6.3.1、墙、柱砼浇筑 (10) 6.3.2、梁、板砼浇筑 (11) 6.4.混凝土的振捣 (12) 6.5、砼表面处理 (13) 6.6、砼的养护 (13) 6.7、特殊情况应急预案 (13) 6.7.1、冬、雨季施工措施 (13) 6.7.2、砼浇筑连续性 (14) 7、质量标准 (14) 8、安全与环保措施 (14) 8.1、塔吊使用主要安全措施 (14) 8.2、砼泵送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 (15) 8.3、用电安全 (15) 8.3、环保措施 (16)

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技术 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2289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Technical measures for high-rise residential concrete construction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高层住宅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混凝土工程概述 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部位见下表。 砼强度等级基础垫层为C15; 基础C30(S8); 剪力墙:4层以下为C45(S8),4层~7层为C40,7层~11层为C40,11层~16层为C30,16层以上为C25; 柱C35~C25; 梁、板C25、C30; 构造柱、圈梁C20; 车道C30(S8)、C30; 楼梯C25 主体结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采用运输

罐车运输运至现场,混凝土到工作面采用固定混凝土泵、汽车泵泵送和塔吊运输相结合。 2.混凝土材料、配比准备 混凝土搅拌站应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选择,保证按要求提供满足施工要求的合格混凝土。 为了预防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的损害,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粗骨料的选用除需满足泵送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外,选用B种低碱活性集料。水泥除满足混凝土中水泥的一般要求外,选用碱含当量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所有车辆进行编号,并在驾驶室中写明混凝土的标号及使用部位,使现场施工人员直观明了。现场调度与混凝土搅拌站调度随时保持联系,确保混凝土的类型及数量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4.混凝土现场输送 混凝土工地建筑物内输送主要采用地泵泵送,部分采用塔吊吊运。 5.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修订简介 徐永基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二○一○年九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修订简介 依照原建设部建标(2006)7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打算(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研、总结工作经验、地震震害经验和研究成果,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本规程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包括13章,6个附录,13章为: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结构设计差不多规定; 4、荷载和地震作用; 5、结构计算分析; 6、框架结构设计; 7、剪力墙结构设计; 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9、筒体结构设计;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混合结构设计;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共有三十一条强制性条文,即:3.8.1条;3.9.1条;3.9.3条; 3.9.4条; 4.2.2条;4.3.1条;4.3.2条;4.3.12条;4.3.16条; 5.4.4条;5. 6.1条;5.6.2条;5.6.3条;5.6.4条;6.1.6条;6.3.2条;6.4.3条; 7.2.17条; 8.1.5条;8.2.1条; 9.2.3条;9.3.7条; 10.1.2条;10.2.7条;10.2.10条;10.2.19条;10.3.3条;10.4.4条;10.5.2条;10.5.6条;11.1.4条。 本规程要紧的修订内容为: 1、修改了适用范围。 2、修改、补充了结构平面和立面规则性有关规定。 3、调整了部分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增加了8度(0.3g)抗震设防区房屋最大适用高度规定。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2

1、编制依据 1、重庆世纪城A区B组团施工组织设计 2、重庆世纪城A区B组团施工图纸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95) 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87) 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88) 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95)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504-2002) 10、《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2、工程概况 2.1重庆世纪城A区B组团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尨洲湾新区,西临龙海大道,交通便捷。总建筑面积.16平方米。地下室一层战时为人防地下掩蔽室,住宅之间为地下车库。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26层以上)、四级(26层以下),±0.00以上砼结构环境类别一类,地下室及屋面露天构件砼机构环境类别二类a。 基础形式: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及人工挖孔桩。 主体结构:剪力墙短肢结构 2.2施工各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见表2-1) 砼强度等级概况表表2-2

3、施工部署 3.1施工总部署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张,只有充分协调好结构期间的施工才能保证工期,而混凝土泵送又是结构施工中保证混凝土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工序。为 3.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3.3施工方法 3.3.1基础垫层及基础底板采用混凝土汽车输送泵; 3.3.2墙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地泵及布料杆,汽车输送泵配合使用; 3.3.3楼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地泵及布料杆,塔吊运输配合。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学习图纸、工程规范、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图集,加强对方案可行性的研讨,掌握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明确施工部位及质量标准。 4.1.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操作人员开交底会,进行上岗前培训,对方案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部位、施工工序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并对操作者进行书面交底。 4.1.3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员及其岗位职责,要认真执行质量“三检制”检验制度,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消除质量、安全事故。

浇筑混凝土规范

混凝土浇筑规范 一、混凝土浇筑振捣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砼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 4、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6、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休整完好。 二、柱的混凝土浇筑 2、柱高在4.5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4.5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4.5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3、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四、梁、板混凝土浇筑 1、梁、板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既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 m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精品结构设计知识】 高层混凝土结构和高层钢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学习!此行文字可以删除。 【精品结构设计知识】高层混凝土结构和高层钢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高层混凝土结构和高层钢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钢结构自重小,延性好,但耐火性差,易受外界腐蚀,密闭性差。混凝土结构自重大,刚度大,地震作用下震害比较明显,但抗压性、整体性比较好,不易受外界侵蚀,密闭性好从多个角度比较分析和比较了高层混凝土结构和高层钢结构的异同点,加以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展望。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莫不致力于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高层建筑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利用空间,能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增加建筑面积,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同时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的竞争也反映了国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而先如今,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比较多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并且高层钢结构发展仅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较成熟。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高层混凝土结构和高层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试图能为高层结构的发展大概地指出一个方向,并为之努力。 1.从定义方面进行比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世界高层建筑委员会1972年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9层和9层以上的建筑定义为高层建筑。当然主体用的钢筋混凝土的是高层混凝土结构,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而主体是刚结构的是高层钢结构,目前主要用于轻钢厂房,大跨建筑,高层建筑和嗦膜结构等。 2.从二者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首先谈谈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优点:(1)可模性好。(2)整体性好。(3)耐久性好。(4)耐火性好。(5)易于就地取材。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下述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性质脆。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多于其缺点。

桥梁墩台施工过程及混凝土浇筑要点

桥梁墩台施工过程及混凝土浇筑要点 本章知识点 1混凝土墩台的主要施工过程: 2. 模板的类型: 3. 混凝土浇筑的要点; 4. 石砌墩台对石料、砂浆与脚手架的要求。 墩台是桥梁的重要构件,其作用是承受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并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桥 墩除承受上部结构的竖向压力和水平力外,墩身还受到风力、流水压力以及可能发生的冰压力、 船只和漂流物的撞击力。桥台设置在桥梁两端,作用是支承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和连接两岸道路, 并在桥台后填土。因此,在墩台的施工时,应保证墩台位置正确,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 性。 桥梁墩(台)主要由墩(台)帽、墩(台)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本章主要介绍墩 (台)身、墩(台)帽施 工,基础部分施工不作介绍。 桥梁墩台按其施工方法分为整体式墩台和装配式墩台两大类, 相应的施工方法也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整体式墩台的现场就地浇筑与砌筑;一类是装配式墩台的拼装预制类施工。 第一节圬工墩台施工 现场浇筑墩台按材料分可分为混凝土墩台与石砌墩台,以下分别介绍。 、混凝土墩台施工 1. 墩台范本 I )墩台模板的基本要求 模板是使钢筋混凝土墩台按设计所要求的尺寸成形的模型板,一般用木材或钢材制成。木 模板质量轻,便于 加工成墩台所需的尺寸和形状,但较易损坏,使用次数少。对于大量或定型的 混凝土结构物多采用钢模板。钢模板造价较高,装拆方便,且重复使用次数多。 钢筋混凝土对模板的基本要求与预制混凝土受压构件相同,其轮廓尺寸的准确性由制模和 立模来保证。墩台 范本形式复杂、数量多、消耗大,对桥梁工程的质量、进度、经济技术的可靠 性均有直接影响。它应能保证墩台的设计尺寸;有足够的可靠度承受各种荷载并保证受力后不变 形,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拆卸容易。 2)常用模板类型 (1)拼装式范本:各种尺寸的标准模板利用销 钉连接,并与拉 杆、加劲构件等组成墩台所需形状 的范本,如图7-1所示。拼装式范本在厂内加工制 造,板面平整、尺寸准确、体积小、质量轻、拆装快 速、运输 方便,应用广泛。 (2)整体式吊装范本:将墩台范本水平分成若 干段,每段范本组成 一个整体,在地面拼装后吊装 图1 墩台模板划分示意 安装时间短,无需施工接缝,施工进 就位,如图7—2,分段高度可示吊起能力而定。优点是: T 目:止」屮 1_心一孔I H ' r*~"T J — f_ _ 1 ——- T 二

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1.2主要规范、规程 1.3施工组织设计

1.4工程概况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先施工墙、柱分项,后施工梁、板分项,柱、梁、板、墙体采用泵送。 地下室及首层采用汽车泵浇筑。二层及以上结构混凝土采用HBT-60泵浇筑。HBT-60泵分别置于基坑主楼筒体部分,泵管随结构施工同步升高,与顶板用架子管顶牢并加固。泵送混凝土最大高度为65.4m。 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若混凝土浇筑最较大,白天不能浇筑完成不能留置施工缝时,现场管理人员分成两班,每班12小时,各专业有

关领导及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同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主要机具准备: 3.1准备工作 3.1.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3.1.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3.1.3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 3.1.4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3.1.5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3.1.6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仔细检查井字架加固情况。 3.1.7各流水段结合部位施工缝均采用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分隔。 3.1.8提前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合同,签订时由技术部门提供具体供应时间、标号、所需车辆数量及其间隔时间,特殊要求如抗渗、防冻剂、入模温度、坍落度、水泥及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所需提供的资料等。 3.2主要措施 3.2.1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编制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必须确保20年内不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损害;浇筑每部位混凝土前预先上报配合比及所选用各种材料的

高层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

高层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泵送砼的选择 .................................................................................... 2 四、机具设备与劳动力组织 .................................................................... 6 五、施工准备 ............................................................................................ 7 六、泵送混凝土的供应 ............................................................................ 8 七、泵送混凝土的运送 ............................................................................ 8 八、混凝土泵送设备及管道的选择与布置........................................ 10 九、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 14 十、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 19十一、泵送结束清理工作。 ................................................................ 20十二、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 21十三、混凝土的养护 ........................................................................... 22十四、质量控制 .................................................................................... 23十五、泵管脉冲动力的控制措施........................................................ 23十六、安全措施 .................................................................................... 2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一、建筑物的分类(以按结构类型分为主) 注意其特点及应用高度 二、建筑高度的界定方法 1、防火规 2、结构规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提出: 10层及10层以上和房屋高度超过28m的建筑属于高层建筑 3、建筑规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规定: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三、建筑物的耐久等级(设计使用年限)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规定: 一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二类: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适用于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三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于普通建筑物和构筑物 四类: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适用于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四、耐火极限的定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中提出: 耐火极限的定义: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为止的时间。单位为小时。 五、有关耐火等级若干的问题 1.结构材料耐火等级的划分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取决于房屋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把材料分为不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和燃烧材料。用上述三种材料作成的建筑构件分别叫做不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构件若用可燃烧材料制成而用不燃烧材料作保护层的建筑构件亦叫“难燃烧体”。 2.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 多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是这样划分的。 多层民用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表21-3 注:①以木柱承重且以不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②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吊顶采用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变; ③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m2的房间隔墙,如执行上表有困难,可采用耐火极限 不低于0.30h的不燃烧体; ④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如执行上表有困难,可采用耐火极限0.75h的不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混凝土浇筑是建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混凝土由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但是,如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不到位就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甚至会使得建筑不能够正常使用。所以一定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浇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总结了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 关键字: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引言 现今,混凝土广泛应用与建筑行业,已成为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但这些都是以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为前提的,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与建筑整体的外观、强度都有关系。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对混凝土浇灌实施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这已成为建筑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混凝土浇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1、出现麻面现象。麻面就是在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麻点或者凹坑的现象,使得混凝土表面非常粗糙,看起来就像长了“麻子”一样。这种现象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没有将模板湿润,也有可能是湿润程度不够,混凝土在浇筑后会大量吸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被吸收,与模板接触的混凝土由于缺水出现马面现象。 2)模板的隔离层涂刷不符合要求,出现不均匀现象,使得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连,取下模板后造成麻面现象。 3)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中包含的气泡没有完全排出,最终聚集在混凝土表面,这是形成麻点的原因。 2、出现蜂窝现象。蜂窝是指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符合要求,石子过多,砂浆过少,使得石子之间出现窟窿,就像蜂窝一样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1)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砂、石子的量不合理,石子的量过多,砂和水泥用量不够,导致出现蜂窝现象。 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混凝土搅拌不充分,时间太短,使得大量石子聚集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现象。 3)下料不当。混凝土没有分层下料或者下料过高,也有可能没有设串通,导致石子与砂浆离析,大量的石子聚集在一起。 3、出现漏筋现象。漏筋是一种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部分裸露在混凝土表面的现象,出现漏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钢筋的保护层垫块位移。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保护层垫块来稳定钢筋,防止钢筋紧贴模板。但是有时候保护层垫块护发生位移,或者是保护层垫块数量不够导致钢筋与模板接触,出现漏筋现象。 2)钢筋过密。钢筋排列过密,截面太小,石子不能进入到钢筋内部,卡在钢筋上面,使得混凝土不能充分填充到钢筋四周,出现漏筋现象。 3)模板漏浆。模板固定不到位,有缝隙,使得砂浆漏出,钢筋没有被砂浆包裹,裸露在混凝土表面。 4、混凝土均质性差。混凝土均质性差的意思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的要求。混凝土均质性差主要是因为: 1)使用的水泥不符合要求。有的建筑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过期的或者质量差的水泥,或者水泥由于管理不当而受潮,使得水泥的活性降低,导致混泥土的均质性差。 2)混凝土配合比不恰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量过多,使得水灰比太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