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V(VQ)液压叶片泵

V(VQ)液压叶片泵

V(VQ)液压叶片泵
V(VQ)液压叶片泵

目录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2)

4、量、符号和单位 (3)

5、基本参数和标记 (3)

5.1、基本参数 (3)

5.2、标记 (4)

6、技术要求 (4)

6.1、一般要求 (4)

6.2、性能要求 (4)

6.3、装配要求 (7)

6.4、外观要求 (7)

7、试验方法 (7)

7.1、试验装置 (7)

7.2、试验条件 (8)

7.3、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9)

7.4、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 (12)

8、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 (13)

9、检验规则 (14)

9.1、检验分类 (14)

9.2、抽样 (14)

9.3、判定规则 (15)

10、标志和包装 (15)

附录(资料性附录)试验回路和特性曲线 (15)

A.1、试验回路 (15)

A.2、特性曲线 (16)

V(VQ)型液压叶片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V(VQ)型液压叶片泵(以下简称叶片泵)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和包装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液或性能相当的其他液体为工作介质的叶片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86.1 液压气动图形符号(GB/T786.1-1993,eqvISO1219-1:1991)

GB/T2346 液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GB/T1346-2003,ISO2944:2000,MOD)GB/T2347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GB/T2347-1980,eqvISO3662:1976)

GB/T2353 液压泵和马达的安装法兰和轴伸的尺寸系列及标注代号(GB/T2353-2005,ISO

3019-2:2001,MOD)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

GB/T2878 液压元件螺纹连接油口型式和尺寸(GB/T2878-1993,neqISO6149:1980)

GB/T7935-200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7936 液压泵、马达空载排量测定方法

GB/T14039-2002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ISO4406:1999,MOD)

GB/T1744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GB/T17446-1998,idtISO5598:1985)

GB/T17483 液压泵空气传声噪声级测定规范(GB/T17483-1998,eqvISO4412:1991)

JB/T7858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

3、术语和定义

GB/T17446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额定压力rated pressure

在规定转速范围内连续运转,并能保证设计寿命的最高输出压力。

3.2、空载压力derived pressure

不超过额定压力5%或0.5MPa的输出压力。

3.3、节流压力deadhead pressure

额定输出特性曲线上使输出流量为零的压力。

3.4、公称排量nominal capacity

液压泵几何排量的公称值。

3.5、空载排量derived capacity

在空载压力下测得的排量。

3.6、额定转速rated speed

在额定压力、规定进油条件下,能保证设计寿命的最高转速。

3.7、最低转速minimum speed

保证输出稳定的额定压力所允许的转速最小值。

3.8、额定工况rated conditions

在额定压力、额定转速条件下的运行工况。

4、量、符号和单位

量、符号和单位见表1。

表1 量、符号和单位

5、基本参数和标记

5.1、基本参数

叶片泵的基本参数应包括:

——额定压力:

——额定转速:

——公称排量。

5.2、标记

应在产品上适当且明显的位置做出清晰和永久的标记或铭牌。标记或铭牌的内容应符合GB/T7953的规定,采用的图形符号应符合GB/T786.1的规定。

6、技术要求

6.1、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商定。

6.1.1、压力等级应符合GB/T2346的规定。

6.1.2、公称排量应符合GB/T2347的规定。

6.1.3、安装连接尺寸应符合GB/T2353的规定。

6.1.4、螺纹连接油口的型式和尺寸应符合GB/T2878的规定。

6.1.5、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7935-2005中4.3的规定。

6.1.6、制造商应在产品制造样本及相关资料中说明产品适用的条件和环境要求。

6.2、性能要求

叶片泵的性能要求应包括:

a)排量;

b)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c)自吸能力;

d)噪声;

e)低温性能;

f)高温性能;

g)超速性能;

h)超载性能

i)密封性能;

j)压力振摆;

k)耐久性。

6.2.1、排量

空载排量应在表2规定的范围内。

表2 叶片泵的空载排量

6.2.2、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在额定压力、额定转速工况下,容积效率和总效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叶片泵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6.2.3、自吸性能

除特殊规定外,叶片泵吸油口的真空度测定值不低于16kPa。

6.2.4、噪声

在额定压力、额定转速工况下,噪声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叶片泵的噪声值

6.2.5、低温性能

在环境温度和进口油液温度最低为-20℃,或用户与制造商商定的低温条件下,叶片泵应能够在最大排量、空载压力工况下正常启动。

6.2.6、高温性能

在额定工况下,叶片泵进口油液温度达到90℃~100℃时,叶片泵应能够正常工作。

6.2.7、超速性能

在叶片泵驱动转速达到115%额定转速下,叶片泵应能够短时间正常运转。

6.2.8、超载性能

在额定转速和125%额定压力工况下,叶片泵应能够连续正常运转1min以上,无异常现象出现。

6.2.9、密封性能

a)静密封:各静密封部位在任何工况条件下,不应渗油;

b)动密封:各动密封部位在叶片泵运转5h内,不应滴油。

6.2.10、压力振摆

对额定压力p n≤6.3MPa的叶片泵,出口压力振摆值不大于±0.2MPa;

对额定压力6.3 MPa<p n≤25MPa的叶片泵,出口压力振摆值不大于额定压力的±2%(如小于

±0.2MPa,则按±0.2MPa)。

6.2.11、耐久性

6.2.11.1、耐久性试验方案可在下列方案中选择一种:

a)连续满载试验3000h;

b)连续超载试验600h后,冲击试验10万次;

c)连续超载试验360h后,冲击试验30万次。

6.2.11.2、耐久性试验后,容积效率不低于表3规定值3个百分点;零件不得有异常磨损或其他形式

的破坏。

6.3、装配要求

6.3.1、装配应按GB/T7935-2005中4.4~4.7的规定。

6.3.2、叶片泵内部清洁度应符合JB/T7858的规定。

6.3.3、装配后的叶片泵,在封闭的泵体内充入0.16MPa的气体,不应有漏气现象。

6.4、外观要求

产品外观应符合GB/T7935-2005中4.8~4.9的规定。

7、试验方法

7.1、试验装置

7.1.1、叶片泵试验应具备符合图A.1或A.2所示试验回路的试验台。

7.1.2、压力测试点的位置

压力测试点应设置在距被测泵进、出油口的(2~4)d处(d为管道内经)。稳态试验时,允许将测量点的位置移至距被测泵更远处,但应考虑管路的压力损失。

7.1.3、温度测量点的位置

温度测量点应设置在距压力测量点(2~4)d处,且比压力测量点更远离被测泵。

7.1.4、噪声测量点的位置

噪声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按GB/T17483的规定。

7.2、试验条件

7.2.1、试验介质

7.2.1.1、试验介质应为被试泵适用的工作介质。

7.2.1.2、试验介质的粘度:40℃时的运动粘度为42mm2/s~74mm2/s(特殊要求另行规定)。

7.2.1.3、试验介质的温度:除明确规定外,型式试验应在50℃±2℃下进行,出厂试验应在

50℃±4℃下进行。

7.2.1.4、试验介质的污染度:试验系统油液的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不应高于GB/T14039-2002规定的

——/19/16。

7.2.2、稳态工况

稳态工况下,被控参量平均显示值得变化范围应符合表5的规定。应在稳态工况下记录试验参量的测量值。

表5 叶片泵被控参量平均显示值允许变化范围

7.2.3、测量准确度

测量准确度等级分为A、B、C三级、型式试验不低于B级,出厂试验不低于C级。各等级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

7.3、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7.3.1、跑合

跑合应在试验前进行。

在额定转速下,从空载压力开始逐渐加载,分级跑合。跑合时间与压力分级应根据需要确定,其中额定压力下的跑合时间应≥2mi n。

7.3.2、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7的规定。

表7 叶片泵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7.3.2、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8的规定。

表8 叶片泵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7.4、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 7.4.1、数据处理

利用实验数据和下列公式,计算出被试泵的相关性能指标。 容积效率: 2,2,2,2,100%e V e e

v i V i i

V q n V q n η=

=? (1)

总效率: 2,2,1,1,1

100%2e V e e V e

t e p q p q n T ηπ-=? (2)

输出液压功率(单位为KW ): 2,2,2,60000e V e

h p p p = (3)

输入机械功率(单位为KW ): 1

1,260000e m n T p π= (4)

式中

2,V i q ——空载压力时的输出流量,单位为L/min ; 2,V e q ——试验压力时的输出流量,单位为L/min ;

q——试验压力时的输入流量,单位为L/min;

V e

1,

n——试验压力时的转速,单位为r/min;

e

n——空载压力时的转速,单位为r/min;

i

V——试验压力时的排量,单位为mL/r;

2,e

V——空载排量,单位为mL/r;

2,i

p——输出试验压力,单位为kPa;

2,e

p——输入压力,大于大气压力为正,小于大气压力为负,单位为kPa;

1,e

T——输入转矩,单位为N·m。

1

7.4.2、结果表达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数据和相关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示例参见图A.3~图A.7.试验报告还应提供试验人员、设备、工况及被试泵基本特征等信息。

8、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

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按表9的规定。

表9 叶片泵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

9.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9.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系指产品交货时应进行的各项检验。

性能检验的项目和方法按第7章的规定,性能指标应符合6.2的规定;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按第8章的规定,质量应符合6.3和6.4的要求。

9.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系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按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全面检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性能检验的项目和方法按第7章的规定,性能指标应符合6.2的规定;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按第8章的规定,质量应符合6.3和6.4的要求。

9.2、抽样

产品检验的抽样方案按GB/T2828.1的规定。

注:质量监督检验抽样按有关规定。

9.2.1、出厂检验抽样

a)接收质量限(AQL值):2.5(6.5);

b)抽样方案类型: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c)样本量:五台(两台)。

注:方括号内的数值仅适用于耐久性试验。

按GB/T2828.1的规定。

10、标志和包装

标志和包装按GB/T7935-2005中4.8、4.10及第6章的规定。特殊要求可另行规定。

附录

(资料性附录)

试验回路和特性曲线

A.1、试验回路

A.1.1、开式试验回路原理图见图A.1。

A.1.2、闭式试验回路原理图见图A.2。

1——被试泵;2-1、2-2、2-3、2-4——压力表;3-1、3-2、3-3——温度计;4-1、4-2、4-3——流量计;5-1——溢流阀;6——加热器;7——冷却器。

图A.1 开式试验回路原理图

1——被试泵;2-1、2-2、2-3、2-4、2-5——压力表;3-1、3-2、3-3、3-4、3-5——温度计;4-1、4-2、4-3、4-4——流量计;5-1、5-2——溢流阀;6——加热器;7——冷却器;8——补油泵。

图A.2 闭式试验回路原理图

A.2、特性曲线

A.2.1、功率、流量、效率随转速变化曲线见图A.3。

A.2.2、功率、流量、效率随压力变化曲线见图A.4。

A.2.3、瞬时压力和时间曲线见图A.5。

A.2.4、冲击波形见图A.6。

图A.3 功率、流量、效率随转速变化曲线图A.4 功率、流量、效率随压力变化曲线

图A.5 瞬时压力和时间曲线图A.6 冲击波形

液压油泵性能参数

液压油泵性能参数 液压泵是靠密封容腔容积的变化来工作的。如何为机械选择适合的液压油泵?首先我们要了解液压油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中,下面由金中液压系统厂家设计部告诉大家液压油泵的性能参数: 工作压力指液压泵出口处的实际压力值。工作压力值取决于液压泵输出到液压系统中的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阻力(负载)增大,则工作压力升高;反之则工作压力降低。 额定压力指液压泵在连续工作过程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压力。额定压力值的大小由液压泵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来决定。超过这个压力值,液压油泵有可能发生机械或密封方面的损坏 排量V指在无泄漏情况下,液压泵转一转所能排出的油液体积。可见,排量的大小 只与液压泵中密封工作容腔的几何尺寸和个数有关。排量的常用单位是(ml/r)。 理论流量qt 指在无泄漏情况下,液压泵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油液体积。其值等于泵的 排量V和泵轴转数n的乘积,即qt=Vn(m3/s) 实际流量q指单位时间内液压泵实际输出油液体积。由于工作过程中泵的出口压力 不等于零,因而存在内部泄漏量Δq(泵的工作压力越高,泄漏量越大),使得泵的实际流量小于泵的理论流量,即 q=qt-△q 显然,当液压泵处于卸荷(非工作)状态时,这时输出的实际流量近似为理论流量。 额定流量qn 泵在额定转数和额定压力下输出的实际流量。 输入功率Pi 驱动液压泵的机械功率,由电动机或柴油机给出,即pi=ωT 输出功率po液压泵输出的液压功率,即泵的实际流量q与泵的进、出口压差Δp的乘积po=△pq 当忽略能量转换及输送过程中的损失时,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应该等于输入功率,即泵的理论功率为pi=△pq=△pVn=ωTt 式中, ω—液压泵转动的角速度;Tt—液压泵的理论转矩 际上,液压泵在工作中是有能量损失的,这种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 容积损失主要是液压泵内部泄漏造成的流量损失。容积损失的大小用容积效率表 征,即 实际上,液压泵在工作中是有能量损失的,这种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 容积损失主要是液压泵内部泄漏造成的流量损失。容积损失的大小用容积效率表 征,即 式中取泄漏量Δq=klp。这是因为液压泵工作构件之间的间隙很小,泄漏液体的流动状态可以看作是层流,即泄漏量和泵的工作压力p成正比。kl是液压泵的泄漏系数。 机械损失指液压泵内流体粘性和机械摩擦造成的转矩损失。机械损失的大小用机械 效率表征,即 式中,ΔT是损失掉的转矩。 液压泵的总效率泵的总效率是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即 液压泵的总效率、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得。图3.2给出了某液压泵的性能

VP叶片泵

本系列泵专为低噪声工作而开发的高压高性能叶片泵,独特的设计、高精蜜加工及材料的合理选择,保证了其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的优势,最适和现代液压系统的需要。用在注塑成型机、压力压铸机、金属切削机械、工程机械等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上海永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1]专业生产液压油泵,变量叶片泵,双联叶片泵,中压叶片泵,子母叶片泵,定量叶片泵,柱塞泵,齿轮泵,中压泵,50T 叶片泵、150T叶片泵、电磁阀,叠加阀,顺序阀、压力阀,方向阀,流量阀,转子叶片等产品的工厂。 其输出功率与负载工作速度和负载大小相适应,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可靠、价格优惠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作容积调速的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源,如金属切削机床、压力机械、皮革机械、液压站等。VP变量叶片泵机组具有压力调整和流量调节装置,当系统压力高于叶片泵调定的压力时流量会减少,使功率损失降为最低,效率高,安全可靠,侧板采用液压平衡,可获得更好的容积效率,采用数种隔音防振的机构,低噪声,无振动。 1、设计合理,加工精密的圆弧叶片,降低了叶片对定子内曲线的压应力,提高了定子和叶片的使用寿命; 2、定子采用先进的高次方无冲击过渡曲线,使叶片具有良好的运动和受力状态,保证了叶片与定子间的良好接触,并使得流量损失,压力和流量脉动为最小,噪声更低,寿命更长。

3、采用插装式结构,主要内脏零件做成组件形式,泵心更换可在几分钟内完成 1. VP变量泵轴上不允许直接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以免造成油泵异常损坏。 2. 安装时需仔细擦清孔和被连接轴的表面,以减小由振动引起叶片泵轴端表面的微动磨损,从而长期保持配合轴径尺寸精度。 3. 注意区分进油口和出油口。通常进油口大、出油口小、切勿颠倒,当验证液压叶片泵转向符合标牌箭头的方向时,才能启动电机,至叶片泵排油正常后再正式启动。 4. VP变量叶片泵机组的吸油高度一般不超过500mm,泵吸入口压力在 0.02~0.025MPa之间,液压叶片泵的排量越大要求吸入压力越高。 5. VP变量叶片泵的进油口,管接头直至油箱油面以上的整个吸油管道和附件的接合必须严格密封,任何部位不得漏气,否则将在油箱内产生大量泡沫,空气吸入还会使油泵产生气蚀,引起油泵噪声,损坏和引起液压系统的振动。 6. 为防止油泵吸入杂物,减少磨损,叶片泵的进油口应装置100~180um 的滤油器,其过滤能力应不小于泵流量的三倍,同时推荐在排油管道油口处安装精度30~50um的滤油器,以确保油液的清洁度,提高液压系统稳定性和液压元件的工作寿命。 7. 为确保高压变量叶片泵机组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液压叶片泵系统应使用抗磨液压油,推荐选用N46号抗磨液压油,长期工作油温宜在10℃~65℃范围内。液压叶片泵机组油箱设计宜采用封闭型,需定期清洗滤油器与检查油的品质,就实际情况更换工作油液。

齿轮泵及叶片泵

液压泵拆装实训 1.1实训目的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实训以达到下列目的: 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1.2实训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 1、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2 台、叶片泵2 台、轴向柱塞泵1 台。 2、工具:内六方扳手2 套、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3、辅料:铜棒、棉纱、煤油等。 1.3实训要求 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 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构的作用。 1.4实训内容及注意事项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观察、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4.1齿轮泵 型号:CB-B 型齿轮泵。 结构:泵结构见图2-1 及图2-2。 1.4.1.1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图1-1 外啮合齿轮泵结构示意图 图1-2 齿轮泵结构示意图 1-后泵盖 2-滚针轴承 3-泵体 4-前泵盖 5-传动轴1.4.1.2拆装步骤

1、拆解齿轮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在对称位置松开6个紧固螺栓,之后取掉螺栓,取掉定位销,掀去前泵盖4,观察卸荷槽、吸油腔、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并分析工作原理。 2、从泵体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 3、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此步可以不做) 4、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1.4.1.3拆装注意事项 1、拆装中应用铜棒敲打零部件,以免损坏零部件和轴承。 2、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决。 3、装配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正确合理的安装,脏的零部件应用煤油清洗后才可安装,安装完毕后应使泵转动灵活平稳,没有阻滞、卡死现象。 4、装配齿轮泵时,先将齿轮、轴装在后泵盖的滚针轴承内,轻轻装上泵体和前泵盖,打紧定位销,拧紧螺栓,注意使其受力均匀。 1.4.1.4主要零件分析 轻轻取出泵体,观察卸荷槽、消除困油槽及吸、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 1、泵体3 泵体的两端面开有封油槽d,此槽与吸油口相通,用来防止泵内油液从泵体与泵盖接合面外泄,泵体与齿顶圆的径向间隙为0.13~0.16mm。 2、端盖1与4 前后端盖内侧开有卸荷槽e(见图中虚线所示),用来消除困油。端盖1上吸油口大,压油口小,用来减小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径向不平衡力。 3、油泵齿轮 两个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相等,齿轮与端盖间轴向间隙为0.03~0.04mm,轴向间隙不可以调节。 1.4.1.5思考题 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 3、图2-2 中,a、b、c、d 的作用是什么? 4、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5、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 6、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7、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叶片泵有哪些优缺点

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9-23 8:36:58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②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彼此平衡.轴承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 ③容积效率较高,可达95%以上。 ④工作压力较高。目前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压力为6. 86~ MPa,有 时可达 MPa。 ⑤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且排量大。 双作用叶片泵的缺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叶片易咬死,工作可靠性差,对油液污染敏感,故要求工作环境清洁, 油液要求严格过滤。 ②结构较齿轮泵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③要求吸油的可靠转速在8. 3—25 r/s范围内。如果转速低于 rls, 因离心力不够,叶片不能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不能形成密封良好的封闭容积, 从而吸不上油。如果转速太高,由于吸油速度太快,会产生气穴现象,也吸不 上油,或吸油不连续。 叶片泵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主要优点: (1)输出流量比齿轮泵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2)工作压力较高,容积效率也较高。 (3)单作用式叶片泵(Tokimec东京计器叶片泵)易于实现流量调节,双作用式叶

片泵则因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平衡,使用寿命长。 (4)结构紧凑,轮廓尺寸小而流量较大。 主要缺点: (1)自吸性能较齿轮泵差,对吸油条件要求较严,其转速范围必须在 500~ 1500 r/min范围内。 (2)对油液污染较敏感,叶片容易被油液中杂质咬死,工作可靠性较差。 (3)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价格较高。 叶片泵一般用在中压MPa)液压系统中,主要用于机床控制,特别是双作用式叶片泵(东京计器SQP叶片泵)因流量脉动很小,因此在精密机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叶片泵运行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2-09-03 09:58:30 浏览次数:127 作为泵产品,叶片泵更多地指滑片泵,例如:东京计器SQP叶片泵,油研PV2R叶片泵,丹尼逊T6叶片泵,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空度过大外,还应注意: 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调反。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因此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 2、叶片泵装配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3、拆装注意工作表面清洁,工作时油液应很好过滤。 4、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漏泄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 5、叶片泵的轴向间隙对ηv影响很大。 a)小型泵~

液压齿轮油泵品牌国内前十名企业排名

1.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阳光泵业是集设计/生产/销售泵、给水设备及泵用控制设备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泵业集团,是中国泵行业的龙头企业。总资产达38亿元,在上海、浙江、河北、辽宁、安徽等省 市拥有7家企业,5个工业园区,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上海阳光获 得了“上海市质量金奖”、“上海市科技百强企业”、“上海市名牌产品”、“中国质量信用AAA级”、“全国合同信用等级AAA级”、“质量、信誉、服务三优企业”、“中国最具竞争 力的商品商标”、“五星级服务认证”等荣誉,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机械500强。高端人才和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阳光发展的动力。集团现有员工45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00多名,主要由国内知名水泵专家教授、博士硕士、中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师组成,形成了具有创新思维的梯队型人才结构。科技创新,是阳光基业长青的生命之源。集团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上海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每年以销售总额的5%,用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 2.天昊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天昊泵业集团是经工商总局批准成立的集团公司,位于京津冀一体化的青县经济开发区南区,是专业生产水泵和控制柜的大型厂家。从设计、研发、铸造、精加工、装配、试验全部自己生产完成。 主要产品:全贯流潜水电泵(单向、双向排水)、QZ/QZB潜水轴流泵(下吸、中吸、井筒式、卧式等)、QJ深井泵、矿用潜水泵(含浮箱、箱式)、不锈钢泵、ZLB立式轴流泵、污水泵等上 百种规格型号。 研发中心具有几十年水泵设计丰富经验的专业研究人员,又有年轻的本科毕业生的新生力量和操作能力较强的技术工人。集团研发设备先进、研究方法科学,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试制、测试能力,测试中心的测试水池总容积达200000m3,测试能力:口径Φ32-Φ3000mm,流 量0-200000m3,压力0-10MPa,功率0-600kw/380V,200-3000kw/6KV-10KV。测试系统精度达 到GB/T32-2005《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实验1级和2级》。集团生产的产品广泛用于农田 灌溉、抗旱排涝、市政工程、电厂、工矿、冶金等行业。 3.上海丹天泵业有限公司 上海丹天泵业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泵类,给排水设备及相关电气控制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丹天泵业在中国。企业位于上海市奉贤区,通过iso9001、14001、18001国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一流的测试中心,全面引进德国技术,充分

变量叶片泵

变量叶片泵 金中液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中国制造业名城广东省东莞市,总部工厂位于厚街。系中国液压行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最具实力品牌的企业。 公司生产的主要(系列)产品有:变量叶片泵、定量叶片泵、变量柱塞泵、方向/压力/流量控制阀、比例阀、叠加阀、逻辑阀以及新开发产品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配套产品液压泵、马达及多路阀等,并承揽各种液压系统/液压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变量叶片泵是导叶可改变角度的泵,来改变流量的泵。可以节能,改变流量。 产品使用的范围: 注塑机,油压机、工程机械、塑胶机械、制鞋机械、压铸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金属切削机床以及其它各类液压系统。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叶片泵)。当泵工作时油液对定子内环侧表面会产生一个斜向上的不平衡径向液压力F0,该力的水平分力F2由调压弹簧2承受,当泵的工作压力升高到水平分力F2超过弹簧预紧力时,定子将向左移动,则偏心量减少,从而减小泵的排量。工作压力越高,泵的排量越小,直至为零。这类泵实现变量运动的方法是直接利用泵工作容积

内压力对定子的作用来产生变量运动所需的操纵力,所以国内习惯称为内反馈式 变量叶片泵液压系统动力组合: 1.油箱; 2.加油口; 3.油网; 4.油尺; 5.电机; 6.油泵(叶片泵); 7.单向阀;8.压力表开关;9.压力表;10.电磁换向阀;11.油路板; 变量叶片泵系统特点: 1.节约用电,减少升温,稳定性高; 2.省略了压力阀,低噪音大流量; 3.有压力补尝,流量和压力都同时可变;高输出力,高效率,体积小,构造简单,低周波音,低噪音。使用压力范围:0-70KG/平方CM。

液压泵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液压泵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液压泵的分类 齿轮式 外啮合式 内啮合式 液压泵 (按结构) 柱塞式 轴向柱塞式 径向柱塞式 叶片式 单作用叶片式 双作用叶片式

齿轮泵 轮泵是液压泵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泵,它的抗污染能力强,价格最便宜。但一般齿轮泵容积效率较低,轴承上不平衡力大,工作压力不高。齿轮泵的另一个重要缺点是流量脉动大,运行时噪声水平较高,在高压下运行时尤为突出。 齿轮泵主要用于低压或噪声水平限制不严的场合。一般机械的润滑泵以及非自吸式泵的辅助泵都采用齿轮泵。 优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价格低,自吸性强。 缺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泄露大,容积效率低,径向液压力不平衡,流量不可调。工作压力:一般用于低压。 外啮合齿轮泵实物结构内啮合齿轮泵实物结构

叶片泵 叶片泵主要用于中压、中速、精度要求较高的液压系统中。在机床液压系统中应用广泛;在工程机械中,由于工作环境不清洁,应用较少。 优点:输油量均匀,压力脉动小,容积效率高 缺点:结构复杂,难以加工,叶片易被脏物卡死 工作压力:中压

柱塞泵 由于柱塞泵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流量调节方便,故在需要高压、大流量、大功率的系统中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如龙门刨床、拉床、液压机、工程机械、矿山冶金机械、船舶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优点: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容积效率高 缺点:结构复杂,价格较贵 工作压力:高压

轴向柱塞泵 径向柱塞泵

螺杆泵 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运转平稳,噪声小,使用寿命长,自吸能力强,容积效率高。 缺点:螺杆齿形复杂,不易加工,精度难以保证。 工作压力:4~40MPa

单作用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 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也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等零件组成。与双作用叶片泵明显不同之处是,定子的内表面是圆形的,转子与定子之间有一偏心量e,配油盘只开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单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转子、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区间,当转子按图示的方向回转时,叶片逐渐伸出,叶片间的工作空间逐渐增大,从吸油口吸油,这就是吸油腔。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工作空间逐渐减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这就是压油腔。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称单作用叶片泵。 排量计算:下图是单作用叶片泵排量和流量计算简图。定子、转子直径分别为D 和d,宽度为B,两叶片间夹角为β,叶片数为Z,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为e。当泵的转子转一转时,两相邻叶片间的密封容积的变化量为V1-V2。若把AB和CD看作是以O1为中心的圆弧,则有 所以,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为 泵的实际流量q为 式中,n—转子转速;ηpv—泵的容积效率。

为了使叶片运动自如、减小磨损,叶片槽通常向后(注意,这里与双作用叶片泵不同)倾斜20o~30o。下图为单作用叶片泵的配油盘和转子结构简图。 特点: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可以通过改变定子的偏心距 e 来调节泵的排量和流量。 叶片槽根部分别通油,叶片厚度对排量无影响。 因叶片矢径是转角的函数,瞬时理论流量是脉动的。叶片数取为奇数,以减小流量的脉动。 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 一:单作用 1、单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定子、转子和轴受不平衡径向力 3、轴向间隙大,容积效率低 4、叶片底部的通油槽采取高压区通高压、低压区通低压,以使叶片底部和顶部的受力平衡,叶片靠离心力甩出。 5、叶片常后倾(压力角较小) 二:双作用 1、双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定子、转子和轴受平衡径向力 3、叶片底部的通油槽均通以压力油(定子曲线矢径的变化率较大,在吸油区外伸的加速度较大,叶片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惯性力和摩擦力) 4、叶片常前倾(叶片在吸油区和压油区的压力角变化较大) 总结:叶片泵流量大,压力大、压力稳定、噪音小。缺点:工作时易发热。制作精度高,成本高。 它是目前液压系统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低噪音油泵。目前还没有能代替它的油泵,发展前景受到液压系统的限制,一般一套液压系统只用一台叶片泵。

叶片泵设计说明

叶片泵的结构设计及造型 叶片泵在液压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运转平稳、噪声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结构复杂、吸油性能差、对油液污染比较敏感等缺点。在此次课题设计过程过学习了解它的分类、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应用场合等,在对流量,压力等技术参数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运用UG软件完成了一种典型叶片泵的设计,包括实体造型、装配图、工程图。 第一章叶片泵概述 1.1 叶片泵的分类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装置,它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压力能。按不同的分类原则,划分如下: 1.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1)叶片式泵、容积式泵、其它类泵。其中叶片式泵有立式泵、高速泵等;容积式泵有往复泵,如活塞(柱塞)泵、隔膜泵等;回转泵如齿轮泵、螺杆泵等。 2.叶片泵按结构分为单作用泵和双作用泵。单作用式叶片泵主要做变量泵使用,双作用式叶片泵主要做定量泵使用。 1.2叶片泵工作原理 1.2.1双作用式叶片泵的原理 当电机带动转子沿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双重作用下向外伸出,其顶部紧贴在定子表面上。处于四段同心圆弧上的四个叶片分别与转子外表面、定子表面及两个配流盘组成四个密封工作油腔。这些油腔随着转子的转动,密封工作油腔产生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变化,可以通过配流盘的吸油窗口(与吸油口相连)或排油窗口(与排油口相连)将油液吸入或压出。 在转子每转过程中,每个工作油腔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所以称为双作用式叶片泵,由于高低压腔相互对称,轴受力平衡,为卸荷式。由于改善了机件的受力情况,

所以双作用叶片泵可承受的工作压力比普通齿轮泵高,一般国产双作用叶片泵的公称压力为5 1063 pa 。 图1.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 定子;2—压油口;3—转子;4—叶片;5—吸油口 1.2.2单作用叶片泵的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单作用叶片泵由转子1、定子2、叶片3和端盖等组成。定子具有圆柱形表面,定子和转子间有偏心距。叶片装在转子槽中,并可在槽滑动,当转子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壁,这样在钉子、转子、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空间,当转子按图示的方向回转时,在图的右部,叶片逐渐伸出,叶片间的工作空间逐渐增大,从吸油口吸油,这是吸油腔。在图的左部,叶片被定子壁逐渐压进槽,工作空间逐渐缩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这是压油腔,在吸油腔和压油腔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这种叶片泵在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因此称为单作用叶片泵。转子不停地旋转,泵就不断地吸油和排油。 图 1.2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液压泵的种类

液压泵的种类 液压泵的种类 液压泵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机(如 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输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称为变 量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3种。 一. G e a r p u m p齿轮泵: 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 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电动机带动油泵齿轮旋转时,由于一对齿轮脱开,使泵体吸油腔容积逐渐增二、V a n e p u m p叶片泵: 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 音小,工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三、R a m-t y p e p u m p柱塞泵: 容积效率高,泄漏小,可在高压下工作,大多用於大功率液压 系统;但结构复杂,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贵,对油的清洁度要求高。一般在齿轮泵 和叶片泵不能满足要求时才用液压系统中:柱塞泵分为轴向柱塞泵和径向柱塞泵两种代表性的结构形式;由于径向柱塞泵属于一种 新型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高效泵,随着国产化的不断加快,径向柱塞泵必然会成为1、按流量是否可调节可分为:变量泵和定量泵。输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称为变量泵,流量不能调节的称为定量泵。2、按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 结构分为: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3种。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 漏较大。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柱塞 泵:容积效率高、泄漏小、可在高压下工作、大多用於大功率液压系统;但结构复杂,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贵、对油的清洁度要求高。一般在 齿轮泵和叶片泵不能满足要求时才用柱塞泵。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液压泵,如螺杆泵等,但应用不如上述3种普遍。特点铝合金制造、强度高、耐腐 蚀、重量轻、适合各种环境下作业。双速特性减少了打压次数,在低压室快速处于负载用功状态,立刻转换成高压,缩短每次作业周期。配有压力调节 阀,可调节控制及设定工作压力。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液压泵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液压泵的功能是把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液压泵工作原理 液压泵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输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称为变量泵,流量不能调节的称为定量泵。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三种,液压泵正常工作必备的条件是: 应具有密封容积。密封容积的大小能交替变化。应有配流装置。配流装置的作用是保证密封容积在吸油过程中与油箱相通,同时关闭供油通路;压油时与供油管路相通而与油箱切断。 1、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外啮合齿轮泵 当齿轮旋转时,在A腔,由于轮齿脱开使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从油箱吸油,随着齿轮的旋转充满在齿槽内的油被带到B腔,在B腔,由于轮齿啮合,容积逐渐减小,把液压油排出 利用齿和泵壳形成的封闭容积的变化,完成泵的功能,不需要配流装置,不能变量结构最简单、价格低、径向载荷大 内啮合齿轮泵 当传动轴带动外齿轮旋转时,与此相啮合的内齿轮也随着旋转。吸油腔由于轮齿脱开而吸油,经隔板后,油液进入压油腔,压油腔由于轮齿啮合而排油 典型的内啮合齿轮泵主要有内齿轮、外齿轮及隔板等组成利用齿和齿圈形成的容积变化,完成泵的功能。在轴对称位置上布置有吸、排油口。不能变量尺寸比外啮合式略小,价格比外啮合式略高,径向载荷大 2、叶片泵 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工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和两次排油 利用插入转子槽内的叶片间容积变化,完成泵的作用。在轴对称位置上布置有两组吸油口和排油口径向载荷小,噪声较低流量脉动小 3、柱塞泵 容积效率高,泄漏小,可在高压下工作,大多用於大功率液压系统;但结构复杂,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贵,对油的清洁度要求高。一般在齿轮泵和叶片泵不能满足要求时才用柱塞泵。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液压泵,如螺杆泵等,但应用不如上述3种普遍。 柱塞泵由缸体与柱塞构成,柱塞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在工作容积增大时吸油,工作容积减小时排油。采用端面配油 径向载荷由缸体外周的大轴承所平衡,以限制缸体的倾斜利用配流盘配流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轴径较小。由于存在缸体的倾斜力矩,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否则易损坏配流盘 4、螺杆泵 一根主动螺杆与两根从动螺杆相互啮合,三根螺杆的啮合线把螺旋槽分割成若干个密封容积。当螺杆旋转时,这个密封容积沿轴向移动而实现吸油和排油 利用螺杆槽内容积的移动,产生泵的作用不能变量无流量脉动径向载荷较双螺杆式小、尺寸

叶片泵有哪些优缺点(内容清晰)

叶片泵有哪些优缺点? 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9-23 8:36:58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②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彼此平衡.轴承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 ③容积效率较高,可达95%以上。 ④工作压力较高。目前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压力为6. 86~10.3 MPa,有 时可达20.6 MPa。 ⑤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且排量大。 双作用叶片泵的缺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叶片易咬死,工作可靠性差,对油液污染敏感,故要求工作环境清洁, 油液要求严格过滤。 ②结构较齿轮泵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③要求吸油的可靠转速在8. 3—25 r/s范围内。如果转速低于8.3 rls, 因离心力不够,叶片不能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不能形成密封良好的封闭容积, 从而吸不上油。如果转速太高,由于吸油速度太快,会产生气穴现象,也吸不 上油,或吸油不连续。 叶片泵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主要优点: (1)输出流量比齿轮泵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2)工作压力较高,容积效率也较高。 (3)单作用式叶片泵(Tokimec东京计器叶片泵)易于实现流量调节,双作用式叶片泵则因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平衡,使用寿命长。

(4)结构紧凑,轮廓尺寸小而流量较大。 主要缺点: (1)自吸性能较齿轮泵差,对吸油条件要求较严,其转速范围必须在 500~ 1500 r/min范围内。 (2)对油液污染较敏感,叶片容易被油液中杂质咬死,工作可靠性较差。 (3)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价格较高。 叶片泵一般用在中压(6.3 M Pa)液压系统中,主要用于机床控制,特别是双作用式叶片泵(东京计器SQP叶片泵)因流量脉动很小,因此在精密机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叶片泵运行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2-09-03 09:58:30 浏览次数:127 作为泵产品,叶片泵更多地指滑片泵,例如:东京计器SQP叶片泵,油研PV2R 叶片泵,丹尼逊T6叶片泵,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空度过大外,还应注意: 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调反。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因此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 2、叶片泵装配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3、拆装注意工作表面清洁,工作时油液应很好过滤。 4、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漏泄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 5、叶片泵的轴向间隙对ηv影响很大。 a)小型泵-0.015~0.03mm b)中型泵-0.02~0.045mm 6、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

V(VQ)液压叶片泵

目录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2) 4、量、符号和单位 (3) 5、基本参数和标记 (3) 5.1、基本参数 (3) 5.2、标记 (4) 6、技术要求 (4) 6.1、一般要求 (4) 6.2、性能要求 (4) 6.3、装配要求 (7) 6.4、外观要求 (7) 7、试验方法 (7) 7.1、试验装置 (7) 7.2、试验条件 (8) 7.3、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9) 7.4、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 (12) 8、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 (13) 9、检验规则 (14) 9.1、检验分类 (14) 9.2、抽样 (14) 9.3、判定规则 (15) 10、标志和包装 (15) 附录(资料性附录)试验回路和特性曲线 (15) A.1、试验回路 (15) A.2、特性曲线 (16)

V(VQ)型液压叶片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V(VQ)型液压叶片泵(以下简称叶片泵)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和包装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液或性能相当的其他液体为工作介质的叶片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86.1 液压气动图形符号(GB/T786.1-1993,eqvISO1219-1:1991) GB/T2346 液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GB/T1346-2003,ISO2944:2000,MOD)GB/T2347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GB/T2347-1980,eqvISO3662:1976) GB/T2353 液压泵和马达的安装法兰和轴伸的尺寸系列及标注代号(GB/T2353-2005,ISO 3019-2:2001,MOD)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 GB/T2878 液压元件螺纹连接油口型式和尺寸(GB/T2878-1993,neqISO6149:1980) GB/T7935-200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7936 液压泵、马达空载排量测定方法 GB/T14039-2002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ISO4406:1999,MOD) GB/T1744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GB/T17446-1998,idtISO5598:1985) GB/T17483 液压泵空气传声噪声级测定规范(GB/T17483-1998,eqvISO4412:1991) JB/T7858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 3、术语和定义 GB/T17446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额定压力rated pressure 在规定转速范围内连续运转,并能保证设计寿命的最高输出压力。 3.2、空载压力derived pressure 不超过额定压力5%或0.5MPa的输出压力。

叶片泵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液压叶片泵的发展与应用 (2) 1.1液压叶片泵的发展史 (2) 1.2液压叶片泵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3液压叶片泵的应用领域及意义 (3) 第二章液压叶片泵的介绍 (4) 2.1液压叶片泵的品牌及型号 (4) 2.2液压叶片泵的分类 (5) 2.3液压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5) 2.4叶片泵的注意事项 (5) 2.5叶片泵的常见问题 (6) 第三章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1) 3.1单作用叶片泵构造 (11) 3.2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1) 3.3.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 (12) 3.4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12) 第四章双作用叶片泵简介 (14) 4.1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4) 4.2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5) 4.3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 (16) 4.4 提高双作用叶片泵压力的措施 (17) 第五章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 (20) 5.1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0) 5.2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 (21) 5.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 (21) 第六章推土机的工作原理 (23) 6.1推土机的发展史 (23) 6.2推土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4) 6.3推土机的转动系统 (25) 第七章叶片泵在推土机中的应用 (28) 7.1叶片泵在推土机中的正确使用 (28) 7.2叶片泵在推土机的安装与拆卸 (28)

……………………………………⊙……装…………………………⊙……订………………………⊙……线……………………………………… 7.3推土机叶片泵的故障检修...........................................28 结束语..................................................................31 致谢.. (32)

加油机叶片泵和组合泵的工作原理

加油机叶片泵和组合泵的工作原理 加油机的机械部分主要是一个液压系统,它包括电动机、叶片泵、油气分离器、流量计、电磁阀和油枪等。电动机是加油机的动力源,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传动装置把机械能传给叶片泵。叶片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油液压力能,它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从叶片泵出来的压力油进入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气体被排入大气,油液进入流量计进行计量。流量计一方面不断地排出固定体积的油液,另一方面将流量信号转换为输出轴的转动信号。经计量后的油液通过电磁阀、导静电胶管和油枪注入受油容器。 第一节叶片泵 一、叶片泵的结构: 叶片泵又称旋板泵。它结构简单,抗污染能力强,成本低,易维护。叶片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机的吸油与排油能力。叶片泵由铸铁泵体、铸铁泵盖、转子、叶片、弹簧(片)、溢流阀组件等组成。 铸铁泵体内分两部分,下部为泵腔,上部为溢流阀腔。泵腔为一空心圆柱体,其后端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三角口,右边三角口为叶片泵的进油口,左边三角口为叶片泵的出油口。泵腔左右两腰各开有一弧形槽,左弧形槽为正压过渡区,与叶片泵出油口相通,右弧形槽为负压过渡区,与叶片泵进油口相通。泵腔内偏心安装转子,转子沿圆周等距分布有七个径向槽,槽内装有弹簧(片)与叶片,转子旋转时,叶片能沿径向槽作往复运动。 溢流阀腔内装有溢流阀。溢流阀主要由阀座、阀芯、弹簧和调量螺钉等构成。阀座与阀芯将溢流阀腔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与泵的出油口及正压过渡区相通,右侧部分与泵的进油口及负压过渡区相通。 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A、B为相邻的两个叶片。转子和叶片A、B按顺时针转动。A叶片转动使低压过度区的容积不断增大,油液被吸入泵中。A、B两叶片所夹液体,因叶片的顺时针转动被带入高压过度区。在高压过度区,因叶片的转动,使容积不断缩小,油液在叶片的压迫下排出泵外。当转子连续转动时,油罐中的油液就被连续吸入泵内、排出泵外,使油泵形成一个稳定的流量。 泵腔圆柱体空间以其中心线为基准,可分为上密封区、下密封区、左过渡区和右过渡区四部分。转子与泵腔相切的部分为上密封区,与泵腔间隙最大的部分为下密封区,与出油口相通的左过渡区为正压区,与进油口相通的右过渡区为负压区。 叶片泵的泵腔上下两密封区的中心角为60°,两叶片间的夹角为51.43°(51°25′43″),故在密封区内有一个或两个叶片隔离了泵腔的两侧过渡区,使正压区与负压区之间的油液不能沟通。 当电机带动转子作顺时针旋转时,叶片在弹簧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贴紧泵腔(见图2.1.2),任意相邻的两叶片与转子、泵腔及端盖构成一个密封空间(在过渡区,各密封空间相通,形成一个大的密封空间)。右侧过渡区与泵的进油口相通,左侧过渡区与泵的出油口相通。转子顺时针旋转时,泵腔右侧密封容积增大,形成真空(负压),油罐内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泵的进油口进入叶片泵的负压区,达到吸油的目的;左侧过渡区的密封容积减小,油液进入左过渡区后油压升高,压力油通过出油口被排出。转子连续不断地旋转,叶

液压题目

2009春液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执行元件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而系统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 2: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实现能量传递与控制;液压功率的表达式是P=pq 。 3:定量液压泵的理论流量决定于泵的排量和转速,与泵的工作压力无关,实际流量随着工作压力增大而降低。4:32号液压油在40°C时,运动粘度为32mm2/s;在光滑金属圆管内流动,已知,管内径d=16mm,管内流速 v=2m/s,则其雷诺数为1000,管内液体流态为层流。 5某容积腔中的真空度是0.66×10(5)Pa,其绝对压力是0.35×10(5)Pa,相对压力是-0.66×10(5)Pa。(大气压力是1.01×10(5)) 6:如图,管内输入γ=9000N/m3液体,已知h=15m,A 点的压力为0.4MPa、B点压力0.45MPa。则管中油流的方向是A流向B,管中流体流动压力损失是0.085MPa。7:组合机床液压系统液压泵常选用叶片泵;压力机液压系统液压泵常采用柱塞泵。 8:影响泵吸油口处真空度的主要因素有泵的安装高度,吸油口流速,压力损失。 9:容积泵是靠其密封容积的变化进行吸压油的,且主要条件是邮箱必须是通大气的,而泵正常工作时,是希望吸油腔真空度越小越好,以免出现空穴现象。 10:液压泵正常工作时,为避免空穴现象,希望其吸油腔内的真空度越小越好,因此其吸油管路上允许流速低。11:液压设备中,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宜选用牌号高的油,而当执行机构(缸)运动速度大时,宜选用牌号低的油,其目的是为了减小沿程压力损失。 12:在进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并联在泵出口的溢流阀起溢流稳压作用,采用先导式(直动式,先导式)溢流阀,若在进油节流阀调速回路中串联一个溢流阀,其目的是提高运动平稳性。 13.对于直轴式轴向柱塞泵靠改变斜盘倾角α改变流量,对于单作用叶片泵是靠改变定子的偏心距e来改变流量。14:在CB-B型齿轮泵中(端盖上)开卸荷槽,是为了解决困油现象,而出油腔减小是为了解决径向不平衡力。15:利用换向阀H型中位机能实现液压缸浮动,液压泵卸荷。利用换向阀Y型能实现液压泵不卸荷 16:在液压马达为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中,已知V(M),η(Mv),η(Mm),若马达进油压力为P1,出油口压力为P2,供油流量为q,则马达输出转速为qη(Mv)/ V(M),输出转矩为(P1-P2) V(M) η(Mm)/2п。 17:双作用叶片泵叶片对于转子回转方向前倾一个角度,单作用叶片泵叶片对于转子回转方向后倾一个角度。18:46号液压油牌号46的含义是:46mm(2)/s。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油的粘度会减小。 19:电液动换向阀中的先导阀是电磁阀,实现主油路换向的是液动换向阀;电液动换向阀代替电磁换向阀用在流量大冲击小场合。20:一般单杆活塞差动连接时比其非差动连接同向运动获得的速度快,推力小。因此,在液压系统中常用其实现运动部件的空行程快进。 21:双泵供油回路中,若测得快进时,系统压力为P1.工进时系统压力为P2,则阀1的调定压力为>P1,阀2的调定压力为>P2。 22:在调速阀中,用定差减压阀控制节流阀进,出口的压力差为定值,调速阀流量与调速前后压差关系为 ________。 23.为了便于系统中的某一支路上得到比主油路压力低的而且稳定的压力油,一般在该支路上串联定差减压阀来实现,此泄露阀油需直接回油箱。 24.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而成,利用调速阀代替节流阀主要是其速度负载特性好。 25.在进油、回油、旁油三种节流调速回路中,回油节流调速运动的稳定性好,且能承受负值负载;旁路节流调速在低速时承载能力低,调速范围小。 26图示回路,已知泵供油流量为q,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马达参数为v,若测得泵工作压力为P1,则马达输出转速为q/v。输出转矩为(p-p1)v/2п。回路最大承载能力取决于溢流阀调定压力。 27:单向阀中的弹簧意在克服调芯的摩擦力和惯性力使其灵活。当做背压阀时,应改变弹簧的刚度。 28: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是指溢流阀流过额定流量时所对应的进口压力值。溢流阀调压偏差是指开启压力与调定压力的差值,直动式的比先导式的偏差大,作溢流稳压用时选先导式。 29.液体在管道里流动时,在通流截面大的位置压力大,速度小。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常用的调速方式有:节流调速、容积调速、节流容积调速。 二.是非题 1:工作时,液压泵,液压马达可正反转而不影响工作性能。2:液压泵与水泵工作原理相似,两者可通用。 3:电液动换向阀的中位机能是指其先导阀的中位机能,期一般用O型,因为这样能够制油具备一定压力。 4:液压泵吸油管内允许流速较高,通常管内液体呈紊流。5:O型机能的调芯是常用的换向阀调芯,它可以用于中位卸荷。 6:液体作用在曲面上某一方向的力,等于液体的压力该曲面面积的乘积。 7:液压缸中常用的缓冲装置有间隙缓冲,可变节流缓冲,可调节流缓冲。T 8:调速阀进出油口反接并不影响其工作性能。 9:液压系统工作时,液压阀突然关闭或运动部件突然制动,常会引起液压冲击。T 10:液压传动系统因其工作压力提高,因而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结构紧凑,能传递大的转矩。T 11:压力阀,流量阀均可作背压阀用。 12.压力继电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压力控制阀。T 13.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用电磁换向阀实现主油路换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