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传播学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传播学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传播学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传播学概论》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一、简答题:

1. 信息的特征?

答:1共享性,2扩散性,3传递性,4扩充性,5浓缩性,6替代性。

2. 拉扎斯菲尔德通过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调查,写出了《人民的选择》,其中提出一系列理论的假说,这些假说都是什么?

答:《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个竞选过程中间,改变了原来投票意向的人只占8%,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因素。

研究者通过这项研究否定了早期魔弹论的效果观,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包括: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或迄今所持有的政治态度)2选择性接触假说(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可能产生的三种效果:1强化效果2“结晶”效果3“改变”效果)

3.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区别?

答:批判学派和传统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差异表现在:前者是哲学思辨的,后者是科学实证的。具体地说,批判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总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之和,总体包含着部分所没有的东西。用总体的眼光审视传播,才能洞察其内在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联系。传统学派采用的是实证方法,以“科学性”见长。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等研究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一项理论假设,去寻找有关的实际数据,然后据此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证明或否定这一理论假设,简单地说,就是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4. 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5. 报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长处:1信息容量较大2保存信息的能力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强;报纸信息容量虽然受到篇幅的限制,但可以通过扩版增张扩大信息容量。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和查阅。读报的时间,读报的方式都任由读者决定。

短处:1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如电子传媒,因而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2传播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节目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节目来的新切3读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6.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播学虽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新闻学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传播学的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2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新闻学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

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的引入与探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7.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信息”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的。消除或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而讯息(或消息)则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用以负载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新闻的特点: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新闻信息要求公开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8. 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答: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9. 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5w”理论。

答: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这个模式。由于这一模式各个五一节的第一个英语字母都是w,故称5w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这一模式的贡献:它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什么理解传播过程的

结构和特性提出了具体的环节(或要素),从而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一次为传播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

10. 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

1语言是静态的,而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抽绎”是指经过选择和舍弃而从中引出头绪来

11. 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答: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因而决定了它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而且受众成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而不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表现出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3分散性,大众传播要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的接触,不能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受众与传播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而且,受众分散各处,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互不联系,处于分隔状态。

4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即使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些主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也难以确知受从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受众处于隐匿的状态。

《传播学概论》简述题第二部分

12.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承蚧虮硐纸锥慰梢苑治霾忝妫?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3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认知和心理,态度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也有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13.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为之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

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

总之,可能与需要相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14. 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又称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 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而“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个性结构”,二是组织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伴,受传者所在的“受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会环境”

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16. 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

这些控制如一张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17.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

答: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18. 新闻工作中,如何提高可读性?

答:1. 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就广播的可听性来说,要求重视广播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做到通俗,简明,易懂。

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则应以视觉感觉为主,加强图像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使用口语直接形式,形成视听兼备,声色并茂的综合效果。

19. 四大传媒在竞争中采取什么对策?

答: 1. 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

2. 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3. 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受到观众青睐。

20. 简述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答:1. 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2. 选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 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

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 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3. 可获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21.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答: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

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

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2. “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系?

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或作为“载体”,或作为“喉舌”,或作为“公众的精神纽带”,发挥着合理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里,作为“民意”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正是从这个角度研究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把舆论看做是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23.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

答: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

发展趋势,必然会引起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课题的转换。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认为,未来的传播效果研究将会是对整个信息社会的研究,除了大众传播的一些传统课题将会继续受到重视对,对“新传播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的,行为的,心理的影响”将成为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

另一位传播学者萨尔瓦焦认为,新媒介研究与传统媒介研究对“效果”和“影响”的把握上是不同的。具体地说,传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态度或行动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由于新媒介的使用本身就意味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其普及过程所需时间又极为短暂,因此,传播学者所直接面临的,是新技术,新媒介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宏观效果问题。

新课题研究应包括:

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

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3“住处沟”“知识沟”与社会平等

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

5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24. 电脑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

答:电脑联网业即构成对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挑战和冲击,又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总体来看,电脑联网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大众传媒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作为信息高新科技产物的国际互联网,具有先进性,互动性,

一、论述题:

1. 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1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

闻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价值观的教育功能4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2. 控制论模式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问题:1). 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

2). 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 “知识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答:“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4. 概述“议程功能设置”假说?(2002曾考理论要点)

答: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

⑴“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5. 概述传播的五个层次?

答:人类传播主要有五个传播层次或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是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传播三种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特点:1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牟,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微观系统)

第一节:人内传播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和结构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的概念:伴随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

1、“大众”观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大众社会

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大众传播的发展→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大众

2、与“大众”有关的概念:

(1)初级群体或小群体:成员之间保持面识关系,共同目标或价值,时间上具有一定稳定性

(2)群集:集合状态下的人群。局限于一定的物理空间内;匿名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染性;从事一定集合行为;由临时参加或卷入事件的人组成,不具备稳定的社会构成体条件

(3)公众:社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或问题,通过公开、合理的讨论形成的能动社会群体,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行为具有理性。

3、大众的主要特点:

(1)规模的巨大性:人数上超过其他群体

(2)分散性和异质性:分布于各阶层,不同的社会属性

(3)匿名性:互不面识

(4)流动性:范围依对象问题而变化,成员流动

(5)无组织性:缺乏自我意识和约束,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自主运动,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6)同质性:有同一的社会倾向,易受外力操作和影响

4、大众社会理论中,现代社会分为两部分:

(1)广泛的大众:被动,数量庞大→多数压力和力量

(2)权力精英:政治、经济、传媒;控制和影响大众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一)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对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劳动大众登上政治舞台→恐惧、危机,在贵族主义立场上批判

19世纪上半叶:法国,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制》

19世纪末:法国,勒朋,群集理论

20世纪:西班牙,奥特伽,1930年《大众的造反》

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偏见。

(二)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1、20世纪30年代以后,批判法西斯极权主义制度的武器,代表人物:卡尔·曼海姆

2、基本理论:

(1)大众社会产生的基础:工业革命→产业化,资产阶级革命→平权化、民主化,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2)产业化→人的活动的功能合理性:现代官僚组织是就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功能合理性的社会形态→降低了一般大众的本质合理性:一般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责任能力→将思考和责任交给精英人物,扩大了大众和精英人物的社会差距→大众:异化感、不安感、绝望感

(3)民主化→大众:参与政治的权力和机会;大众传播→精英控制大众的可能

→精英集团别有用心→巨大破坏力的大众行动

(1)评价:主要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大众的异化和社会结果,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三)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50年代

1、密尔斯:大企业增多、组织官僚化→旧中产阶级(农场主和中小企业家)衰落,新中产阶级兴起(管理人员、专业和事务人员、推销人员为主的白领阶层)→白领不拥有资产,机械承担作业→失落感、无力感,对政治不感兴趣,逃避于大众传媒提供的各种消遣和娱乐→被排斥与统治势力之外,与蓝领构成“大众”。

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少数居支配地位的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的重要原因

2、李斯曼:从社会性格、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

人口的增加→社会适应方式:传统到内向到外向,外向型是现代人的典型性格(估计周围的状况和他人的看法)→趋同倾向→自主性的降低和均质性的增加

1、孔豪瑟:双重性:大众受操控,精英受压力和影响

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群体的衰退,人际关系淡漠孤立、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文化均一性和流动性

(一)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1、不是严密的理论体系,只是一种视角或方法:都把社会看做原子化的大众社会,但是立场和观点不同

2、一个主要问题是精英史观:精英——批判对象又是历史的主导者,大众——被动接受操纵

3、触及了现代社会许多重要课题

4、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产业化→大量生产和消费;社会的平权、民主化;大众传媒的发达→大量

信息和娱乐产品;生活水平的提高;旧中产阶级衰落,新中产阶级扩大;组织官僚化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受众观——清水几太郎)

大众传媒的发达、信息的大量生产和提供时大众社会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

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受众观:

1、大众社会论受众观的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大众本身,具备大众的一切特点,在本质上是被动的

2、清水几太郎:

(1)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拷贝支配”社会

环境的扩大和间接化→实物不可触及,了解实物,依靠二手信息(拷贝)→拷贝不是实物,但被当作实物的代替物→大众传媒的发展,现代人被包围在“拷贝”之中

(2)拷贝的支配→心理的暴力:发生依据两条“抽象原理”

A、利润原理:

两种做法:为特定受众提供特定拷贝;提供满足广泛兴趣的拷贝→满足受众需求→争取最大多数受众→获取利润

其中,最普遍的兴趣往往是“最原始的兴趣”,存在于人的本能之中;在这种“拷贝”面前,一般人无力抵制诱惑

B、政治或宣传原理:通过“拷贝”的选择和加工活动来潜移默化地进行,更具有一种麻醉“效果”

(3)心理暴力带来的影响

现代人屈服于大众传媒机构的垄断地位;对来自传媒的刺激放弃批判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4)评价:

揭示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和它的社会影响力

把“受众”看作绝对被动不准确:接触大众传媒不是人的全部活动,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现实社会关系,这些活动和关系能对传媒产生能动的影响。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

“受众”按其规模,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一定范围内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最大规模的受众

第二,对特定传媒或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

第三,接触了媒介内容且在态度和行动上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大众社会理论的“子弹论”、“皮下注射论”、“靶子论”

1、受众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并不孤立存在,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受到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

群体背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不同的群体属性对信息的需求、接触和反应方式不同

2、IPP指数分析:拉扎斯菲尔德,20世纪40年代,美国

(1)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根据当时美国政治力量的分布状况,给予具备共和党背景的人较低得分,具备民主党背景的人较高得分的方法来计算。

(2)“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对政治问题做出决定之际,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而政治倾向,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3)“选择性接触”假说:既有的政治倾向不但决定着人们的政治选择,也制约着人们对大众传媒内容的接触。受众更愿意选择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的内容加以接触,对相反的内容保持回避。

这种现象并不仅存于政治领域,在消费、文化、娱乐领域,这种机制是普遍存在的。

选择的依据:兴趣爱好、群体价值、群体规范

说明在大众传媒面前,受众具有能动性。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1、19世纪30年代,大众传媒向企业形态转变时提出

2、基本观点: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受众可以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

3、理论基础:

(1)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把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2)产品和服务必须具备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各传媒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对象是消费者

4、历史演变:

80年代以前,大众市场未分化,有效获利方法:生产满足普遍需求的信息产品

80年代以后,媒体丰富化,大众市场饱和,有效获利方法:准确受众定位,开拓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

5、评价:

(1)反应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揭示了受众的某些行为特点

(2)缺点和问题:不能简单等同,由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特性所决定

A、固定传受关系为买方卖方关系:传媒负责提供,面对如何“营销”的问题;受众在有限范围内选择,面对如

何“消费”的问题

B、着眼于受众的购买力以及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特性,忽视受众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C、把“销售量”作为衡量传媒的标准,忽视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

D、传媒的观点,传媒的立场,“受众”并不单纯是消费者,更是公共事务的参与者和传播权利的主体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把受众看成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一)、传播权和知晓权:

1、传播权:表现并加以传播,具体见P178

2、知晓权:获得有关、有用信息的权力,是生存权的基本内容;狭义,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权力。具体见P178

3、起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学说,在现代社会成为普遍的人权和民主原则。

4、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拥有光斑的新闻和出版自由权利,成为传播特权的拥有者。

但是,权利建立在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基础之上。传媒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实现自己权利的工具的时候,才能享有这些特权;如果拒绝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义务,谋取私利,就失去了其权利的法律依据。

(二)传媒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依次,传媒则承担向“受众”开放的义务。

1、提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1967年,巴隆

2、反应了资本主义媒介制度下,社会成员的表现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与媒介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3、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传媒向公众开放

4、影响:

第一,反论权:社会成员或群体受到传媒供给或歪曲性报道时,有权要求刊登反驳声明;

第二,意见广告

第三,在电视领域,出现了“开放频道”的附加要求。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对受众心理和受众行为进行的微观考察,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一)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赫卓格,1944年

三种基本心理需求:

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心理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二)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贝雷尔森

(1)《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归纳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读书动机:

实用动机: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休憩动机:揭晓疲劳、获得休息;

夸示动机:谈论读书内容获得他人称赞或尊敬

逃避动机:转移生活烦恼

(2)报纸:

获得外界的消息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憩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三)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1、历史发展:

40年代,简单:仅仅归纳了基本类型,没有理论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以访谈为主,没有形成严密的调查分析程序;

50年代,停滞期;60年代,复兴;

2、麦奎尔,1969年,对电视节目的调查

研究采用一套严格的程序。调查范围:新闻、知识竞赛、家庭连续剧、青年冒险电视剧。

四种基本类型:

(1)心绪转换效用:消遣娱乐、逃避压力和负担,解放情绪

(2)人际关系效用:一是拟态人际关系,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二是现实人际关系,谈论→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

(3)自我确认效用:通过比较,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4)环境监测效用:获得信息,把握环境变化

3、方法更为严密,但结论与40年代的结论没有大的区别。说明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的需求进行

的:信息、娱乐、社会关系、精神、心理需求。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成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1、卡兹:1974年,《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使用与满足”的基本模式:“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

2、竹内郁郎:图和详细内容见P184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1、从受众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

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2、意义:

(1)受众基于需求的选择——能动性,纠正大众社会理论的“绝对被动论”

(2)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3)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校友,纠正了“有限效果论”

3、缺陷:

(1)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2)脱离了媒介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行为,不能全面解释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3)所揭示的能动性范围有限,在“有选择接触”的范围内,因为不能梵音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追所具有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一)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

1、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说服性传播: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

是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2、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有意无意、直接间接、显在潜

在。

3、1是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2是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前者研究具体效果,后者研究综合

效果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方面:

1、三个层面:

外部信息作用于引起的变化结构效果层面

知觉和记忆系统知识量增减或只是构成变化认知层面

观念或价值体系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心理和态度层面

上述变化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行动层面

2、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视野制约效果”,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2)价值形成于维护效果:通过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出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通过舆论监督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1、效果的类型:戈尔丁,英国,时间和意图相结合。四种,详见P190—191

2、研究的课题:

微观:传播主体、内容、载体、技巧、对象与传播效果

宏观:大众传播与人的社会化、大众传播对社会的认知、心理行为的导向,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三、传播效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它们产生的过程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来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来加深我们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

实践意义: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麦奎尔认为关于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

1、常识理论:定义P192, 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2、现场理论:定义P192, 直接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社会科学理论:定义P192, 既避免了“常识理论”的直观性和零碎性,又与“现场理论”的业务主义、商业主

义保持距离

影响的对象包括三个部分:

(1)影响公众,推动社会舆论监督

(2)影响传媒工作者,促使增强社会责任感

(3)影响传播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为传播管理和有关法规政策的指定提供科学依据。

基本观点: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主要指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研究,为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构成了它的主要领域

三个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末;40年代——60年代;70年代至今

效果观、媒介观、“受众”观明确变化——时代演进、媒介环境变迁、效果研究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的改变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1、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强大力量。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像被子弹击中或药剂被注入皮肤一样,能够

产生直接速效的反应了能够左右态度和意见,支配行动

2、背景:

(1)传媒发展的迅猛势头→巨大的社会冲击力: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在社会中有普遍渗透力(2)各种社会组织对传媒的利用达到空前的程度,人们被包围在各种宣传或说服活动的传媒信息的洪流中(3)一战的宣传战史以及宣传技巧研究→“子弹论”,带上了强烈的唯意志论色彩: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为单位动员大规模力量进行全面宣传战和心理战的战争。

在这些研究中,宣传成了左右战局的决定因素

(4)西方流行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本能心理学、大众社会论

3、评价:

错误的,是一种唯意志论的观点,(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影响传播的客观因素),否定受众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对传播过程的描述过于简单:一方,媒介全能,发送信息;另一方,大众分散,等待接受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

方法: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进行实证考察

三个主要领域:“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

“传播流”研究: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性成果: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的影响》、罗杰斯《创新和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一)《人民的选择》

1、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期,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早俄亥俄州伊里县,又称“伊里调查”:大众传播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的因素。

2、一系列的假说: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2)选择性接触假说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有一些对大众施加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并不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的产生。

4、对大众效果类型的概括:五种

强化:对既有效果的巩固和加强,主要效果

结晶:使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

改变:受传者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不常见

另:无变化、小变化

5、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1、《个人影响》:

(1)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购物、流行、时事等领域的研究,发现既有倾向、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以及两级传播现象在这些领域也广泛存在。1955年出版

(2)提出了“中介因素”:制约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

A、选择性接触机制: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上那个层次,对某些内容、媒介回避,回避后很难产生影响

B、媒介本身的特性:渠道不同,效果不同

C、讯息内容:语言、表达等

D、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社会关系和意见领袖的作用

2、《创新与普及》:

(1)1962年,罗杰斯,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

(2)对两级传播概念进行了修正:

大众传播的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作为效果和影响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

前者一级,信息可以直接流向大众;后者多级,经过人际传播的许多环节

小综:三本书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中存在很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的态度。

正面否定了子弹论的观点;

集中阐释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

(三)《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克拉帕详P198

(四)说服性传播的效果:耶鲁大学,霍夫兰

研究揭示了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各种条件的制约。

采用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包括前后比较法和控制对照法,与拉扎斯菲尔德的抽样调查法,成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理论

1、“传播流”研究的缺陷:效果观和理论框架整体

(1)认知、态度、行动三个效果曾民,只探讨了后两者,忽略了大众传播在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2)只考察了微观、短期的效果,忽略了宏观、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宏观效果理论及其共同特点:沉默的螺旋、知沟、议程设置、培养分析、编码与译码

(1)共同点:

第一,焦点集中于综合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第二,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

第三,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

(2)产生的原因:

对“有限效果论”的反思;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电视的出现

(3)与子弹论的不同:

虽然都强调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有力性,但是前者主张一种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后者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对传播效果和影响做出重新评价

3、90年代以后:探讨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内容易懂:略

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和特点:

1、提出:麦库姆斯和肖《舆论季刊》 1972年《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对1968年美国大选期间就传播媒介对选民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报告,

两个部分:一是对选民进行抽样调查,对社会主要课题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与判断,二是八家传播媒介的同期政治报道的分析

2、基本观点: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的问题之间具有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的显著性,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判断。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

第一,着眼于认知层面的效果。它与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不同,后者是对“思想方式”的影响,前者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但是,认知阶段的效果可能对态度和行动产生连动作用。

第二,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的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着眼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提示了一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拟态环境、信息环境、拷贝)的机构。传媒对外部世界的报道是根据自己价值感和报道方针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活动。不管“再构成”的环境是否客观,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1、韦弗在1976年,竹下俊郎在1982和1989年的调查,

2、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细化:

(1)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

第一种:“0\1”效果或知觉模式,报道或不报道,影响公众对议题的感知

第二种:“0\1\2”效果或显著性模式,对议题的强调,引起公众对议题的重视

第三种:“0\1\2\……\N”效果或“优先顺序模式”,报道优先顺序,影响人们对议题重要性的判断。

三种模式和效果是依次累积的过程。

(2)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三种议题类型: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传媒对后两种议题的影响更大一些。这三种议题的含义和作用各不相同,但在传播过程中有融合为一的可能性。

(3)分析了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报纸——较长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电视——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提供“谈话议题”

3、将“议程设置研究”与受众的不同属性结合起来考察,包括:

(1)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

(2)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

(3)人际传播的频度

(4)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1、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揭示大众传媒的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和“传播流”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重提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对于如何设置议题的回答,“议程设置理论”考察了传播现象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信源操作信息的两种手段

4、议程设置功能对于我国向西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5、不足之处:只强调了行程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议题的一面。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要:

1、提出:诺依曼1974在《传播学刊》发表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2、假说的三个命题: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人从周围环境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个人在表明观点之际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

多数→倾向于积极表达;少数→倾向于沉默;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一方的沉默→另一方增势,优势意见显得更强大→更多不同意见者保持沉默

对舆论的双重定义:“围绕争论性问题,在没有孤立危险的前提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为使自己不陷于孤立而必须公开表明的意见。前者是围绕时事性问题的舆论;后者侧重于围绕社会传统、道德、行为规范的舆论。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对优势意见趋同的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意见环境的形成:

主要两个信源:所处的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传媒对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共鸣效果;累积效果;遍在效果;

3、假说的三个要点: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互相作用的结果

(2)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容易被认作多数意见

(3)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扩大时螺旋式扩展过程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1、舆论观:

舆论确切地说是“公开的意见”而非“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

舆论能够产生一种强制力,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双重意义:是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的皮肤;容器的皮肤,维持社会整合,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2、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涉及整个全过程。

意见环境未必反应如实,社会成员多元无知,传媒强调的意见即便不客观,也被认为是多数意见,从而推进“沉默螺旋”的始动。传播媒介因而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三、对“沉默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缺陷:

1、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存在争论:

(1)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制约的两个条件:一是没有来自他人尤其是来自所属群体的支持;而是个人对自己的见解或信念的确信程度低(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的不同而程度上不同:

在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问题上,有效;技术性、程序性问题上,未必有效

(3)多数意见的社会压力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2、忽略了舆论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表现出意志坚定、主张一贯性和表明态度的强

烈性之际,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甚至推动新的合意的产生。

意义:

1、对舆论形成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力,正确之处了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第三节:大众培养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1、60年代后期,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解决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

2、最初的着眼点:

一是分析电视中的凶杀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有“诱发效果”外,整体上没有必然联系

二是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增大了人们对社会环境危险度的预期和判断

——电视所传达的“象征性事实”与客观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

3、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事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倾向性,使得人们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偏离

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培养分析”

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1、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作用;

(1)社会观: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人们的认识和判断才有共同的基准,社会才能实现协调。

(2)传播观:社会传播的一项任务就是提供这种“共识”:

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方面,远远超越传统社会中的教育和宗教的作用。

传播学教程考前复习名词解释等

名词解释: 1,传播: 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符号: 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3,符号化: 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它符号的活动。 4,符号解读: 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5,意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6,传播情境: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7,讯息: 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8,反馈: 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9,人内传播: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 / 26 10,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11,群体: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2,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13,信息压力: 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会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为信任的态度。 14,趋同心理: 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15,下行传播: 有关组织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16,上行传播: 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

信息传达活动。 17,大众传播: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8,信息环境: 2 / 26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9,拟态环境: 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0,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就能理解的媒介。 21,IPP指数: 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人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3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22,知晓权: 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论述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论述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认真读材料,仔细审题目 论述题的设问方式一般是两种类型:“怎么办?”和“为什么?” 1.“怎么办?”型:常见表述有“运用政治(经济)常识的知识论述如何(怎样)??” 2.“为什么?”型:常见表述有“运用政治(经济)常识的知识论述??的重要性或必要性”、“请论述?? 的政治(经济)意义” 、“请运用政治(经济)常识的知识论述?? 对??的重要性或必要性或意义”等等。 二、搜索教材相关知识,根据设问归纳论点 1、“怎么办?”型 论点表述方式一般把设问的对象放在后面,根据教材获取的对象放在前面。基本格式 是:(教材知识点) +“可以、能够等” +(设问的对象) 例: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论述如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答:①扩大农民就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教材知识点) +“是” +(设问的对象) +“基础、保障、方式、环节、措施”等词 语 2.“为什么?”型 论点表述方式一般把设问的对象放在前面,根据教材获取的对象放在后面。基本格式 是: 1)问意义:(设问的对象) +“可以、有利于、有助于、能够”+(教材知识点) 2)问重要性或必要性:(设问的对象) +“是” +(教材知识点) +“要求、需要、体 现”等词语 三、寻找论据,围绕论点,适当展开论述 不管是哪一种设问方式,论述展开过程大致相似。论述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所归纳的论 点运用科学的原理或事实进行展开,最后又回到论点的过程。 例1:扩大农民就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出 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民就业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就业是民生治 本。扩大农民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广大农民 收入的普遍增长,从而形成收入增长→内需扩大→经济繁荣→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的良性 循环。 四、要注意的问题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论述题: 1、试论述蒙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贝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她的教育理论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她视教育委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班级教学统一,允许幼儿个别的学习。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她认为,幼儿的发展离开适宜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要具有以下特点:a、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b、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c、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可爱,毫不疲倦的生活,精神饱满的自由活动。d、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都是为儿童设置的,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3)教师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为幼儿精神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保证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教师通过“全神贯注的观察”去发现幼儿巨大的个别差异,对幼儿的不同需要做出恰当的反应,提供必要的帮助。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给予幼儿自由和教师对作业的组织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她说,理想的作业组织给予了幼儿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给予幼儿发泄能量的机会,才使每个幼儿获得了满足。没有作业组织的自由将是毫无效益的。没有作业手段、被放任自流的幼儿将一事无成。因此她认为,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当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5)重视感觉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她设计了一套教具。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学生板

历史论述题 备注:老魏的学生才有资格享用几点忠告:1.不拼不博,等于白活;高三不累,辛苦白费 2.一心力,惜时光;坚定力,戒浮躁。 3.今年学习努努力,明年湖大做兄弟,今年学习不努力,风里雨里,兄弟在工地搬砖等你! 解题方法: 步骤一: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步骤二: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思路五:以时间为线索选取史实论证。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步骤三:结论。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或评价性升华。(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题型一:提供观点型开放题 【设问方式】 …(材料)…,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基本方法】 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步骤】 (1)选择观点,从题目提供的观点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有力论证的观点。 (2)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例证观点的史实。 (3)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注意】 有的试题除了已列出的观点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提出其他的观点进行例证。只要言之合理,照样可以给分。 题型一【典例】 典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果,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欧洲人籍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家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败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请评论材料中近代西方文化对亚非国家(或者中国)和人民所产生的影响的观点。

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 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 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也要求您能对基本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这也是与你同行在我的学习经验中一再强调的观点,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相互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与这一个类似的还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等说法的辨析等。 3、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一个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能掌握好知识点,这是一个最大的优势。更何况,我们都过了10几年的学校生活,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交流中度过的,这也给你们对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联系实际的素材,要注意多挖掘一些。与你同行提示您,必要时的一些理想化的实例(甚至是虚构的,有说服力的)都可以写出来,增强自己在论述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去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当然,所有这些也必须符合现实,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4、对一种教育观点或新生事物作出评价,是论述题中最难的一类问题。要会分析,指出优点和可能存在的弊端。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好能自由发挥。当然,这种发挥要符合教育原理,不能偏离主题。还是离不了与你同行提醒您的,任何论述题都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做基础的。 (三)、实例分析 论述题,有的试题给出一个实例,要求用所学的某一理论去分析实例,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类题也是同学们感到最难以作答的。答这类题一定要把握住某理论的几个要点,有针对性地对实例进行分析。 例如:前不久,我在xx学校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分析这一实例,题中已明确提示,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考虑这位教师

(完整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测试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B )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3.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 D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形式 B.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4.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C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5.教育通常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 D ) A.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文化教育; B.社区教育、校园教育、家乡教育 C.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D.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6.教育的目的是谁来决定的?( B ) A.父母亲;B.教师;C.教育部官员;D.执政党 7.现代教育最显著特征是:( D ) A.教育的法治化 B.教育的均衡发展 C.教育的公益性增强 D.教育的普及化 8.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可以说教育具有:( D )A.时代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9.学校教育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A )。 A.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 B.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C.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 D.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 1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 B )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2.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传播学教程各章节往届考研真题分布分析

传播学教程各章节往届考研真题分布分析 传播学教程》习题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传播学 4、信息 二、简答题 1、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2、简述人类传播的基本特点 3、如何理解传播的定义 4、传播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 1.试论研究传播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关系 2.从北京蓝急速网吧纵火案及此后的政府相关政策,谈一谈大众传媒与青少年问题。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市场引导下的传播业发展的利弊观。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简答题 1.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 2.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试简述之。 3.谈谈你对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的理解。 4.报纸会消亡吗,谈谈你的看法。 二、论述题 1.论述“全球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2.雪村的《东北人》绕过被音乐工业垄断的发行渠道,通过互联网和私人传播获得巨大的成功。请从传播主体多样化的角度谈谈这一现象所揭示的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工业体制造成的冲击。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编码和解码 二、简答 1.请以当代消费文化为例,谈谈社会象征文化的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共通的意义空间 三、论述 1.论传媒与文化 2.谈谈你对易中天现象的看法 第四章人类传播活动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受众 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3、线性传播模式 二、简答 1.你怎样理解媒介环境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它的提出者是谁?这个模式的局限性在哪里? 三、论述 1.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传播、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际传播 2.米德 二、简答 1.人际传播有那些基本功能 2.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名词解释 1、组织传播 2、群体压力 3、流言 二、简答题 1、什么是CIS战略? 2、流言及其传播特点是什么? 3、简述言语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有那些长处何短处? 三、论述 1、组织进行对外宣传时,可利用的传播手段技巧有那些? 2、组织和公关人员应如何建立健全的媒体关系。 第七章大众传播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 2、社会雷达 3、信息环境 4、信息过载 5、拟态环境 6、麻醉理论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 2、大众传播的四项基本功能 3、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 4、简述网络,手机,博客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5、为什么说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性的媒介。 6、大众传播的“大众”和网络传播的“网民”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怎样理解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公共基础知识论述题答题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论述题答题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论述题答题技巧一般来说,解答论述题应该抓住试题的中心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渐进深入地进行阐述。 重点是理解,考试一般是按关键词给分的,答题要条理清晰,不要写成一大段,能。分1,2,3是最好的。还有就是别曲解了题意,答非所问,不过这点一般不会出错吧 1、确立中心议题 确立中心议题,是整个解答过程最为关键的步骤。为避免跑题,考生在解答前一定要仔细推敲题意。对于试题的测试要求,应试者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使全文的论述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议题而展开。 2、辨别试题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论述题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主要有叙述式、说明式、评价式、分析式和批驳式这五种。叙述式论述题要求考生把某一事实或原理详细地记述下来;说明式论述题则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对某一事件或原理进行解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或理论对事物或人做出价值评定,是评论式论述题的重要特点。分析式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分解,然后找出这些独立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批驳式论述题要求应试者用某种观点对试题所展示的观点或立论进行反驳。题型不同,作答方

式也不同,考生一定要看清试题类型,按相应方式作答。 3、确立论点 中心议题和应答方式确定后,考生接下来就要根据试题的中心议题来确立论点。在确立论点时,考生应考虑到时间许可程度,论点数量不宜过多,安排也应有主次之分,尽量将重要的论点前置,不太重要的内容放在后面叙述,以免把时间耗费在意义较小的内容上。 4、选择论据 论据的选择是论述题解答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针对性是论据选择的首要准则和要求。考生应从说明或证明论点的需要出发,选取那些能够强化所提论点或对论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材料作为论据,使这些论据能有效地为论点服务。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考生往往不可能将所有符合要求的材料都选择进来,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对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依据代表性的大小来选定取舍。最终只将那些最有代表性或最有说明力的材料作为自己的论据,而不是毫无选择地堆砌材料。 5、论证充分、全面 应试者在具体论述过程中,要做到论证充分、全面。中心议题的内涵应该在论点中有完整的体现,而且,每一个论点也应有充分的论据为基础,论点应是对论据的正确概括。要注意说理的全面性,不能以偏概全。其次,表述上要注意逻辑,内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同时应避免层次不清、语无伦次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所述理论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实结合起来,运用这些理论来对现实事物做出解释。这一点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 (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和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七.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八.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20年整理).doc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横线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__B__。 A.卢梭B.杜威C.斯宾塞D.陶行知E.蔡元培 2.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__ABD_。 A.学校即社会B.教育即生活C.教师中心D.儿童中心E.书本中心 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 AE_。 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E.教育规律 4.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C__。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E.《教育漫话》 5.与当代社会发展和需要一致的现代教育观念包括__ABCDE__等。 A.终身教育观B.教育主体观C.教育民主观D.效益效率观E.整体优化观 6.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__E__的制约。 A.人口数量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平 7.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__AE__。 A.人口数量与增长率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平 E.多因素决定论 8.教育的目的主要受__D__因素的制约。 A.人口数量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 9.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各种观点中,中国俗语“龙生九子,各个不同”,所反映的是__BCDE__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决定论D.活动决定论E.多因素决定论 10.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B__。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E.不均衡性 1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等,都是指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的_D___进行教育。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 (书本课后复习思考题、湘潭教育学院练习册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答: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的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答: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教育观包含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大教育观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3.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答: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理论建设:第一,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第二,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第四,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应用:首先,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此外,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6.谈谈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答: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7.怎样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略) 8.怎样运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答:研究法:首先要获取有关凭证,也就是尽全面地搜索有关个案材料;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即对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最后提出治疗方案和改进意见。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传播学教程真题

一、填空题 1.德弗勒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明确补充了____的要素,还拓展了_____的概念。 2.大众社会传播效果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面。 2011 1.传播过程的特点。填3个空. 2. 哈特把传播媒介分为示现的媒介系统、______、_______ .2010 1.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又叫做 2.传播批判学派的几种类型2009 1.传播过程具有__、__和__特点。 2007 2、德弗勒德传播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___________的缺点,明确补充了___________的要素、环节和渠道,同时还拓展了___________的概念。 2006 1、在诗学和语义学中,符号的意义可分为___和___两种。 2 、西方新闻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主要有___、___、和___三种角度。 3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既是___又是___。 2005 1.传播环境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2.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鼓吹的概念是 ________,即“免于……的自由”;而社会责任论所追求的自由概念是________,即“有做……的自由”。 3.“魔弹论”又称_______、_______。这种理论认为,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 4.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确定为以下两点: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 2004 二、名词解释 1. 知沟理论 2. 媒体接近权 3. 受众期待2012 1.(传播学中的)符号 2.说服性效果研究 2011 1.社会传播中的意义 2. 两级传播2010 1. 警钟效果… 2. 媒介2009 1.多媒体 2.热媒体 2007 1.舆论 2.受众定位 3.大众传播 4.“意见领袖”和“两极传播” 2006 1 .传播 2.“知沟”假说 2005 1 .双重出售 2 .非群体化传播媒介 3 .舆论 2004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1.管理的基本职能并简要说明各个职能的含义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谋划和安排。包括选取合适的组织目标,制订战略方案以及实现这些目标。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任何管理都是从计划开始的。 组织职能指管理者有效地组织和调配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施计划任务。管理者建立组织结构来协调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职能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指导、激励和协调组织成员。控制职能指管理者按目标计划制定管理标准,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及时纠偏,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怎样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学习,可知道人们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的科学性强调人们必须按照管理科学规律进行管理,强调学习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者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还要灵活运用管理知识,讲究管理技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管理的科

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3.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管理者的基本技巧是指管理者将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用于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技术、知识、方法和程序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又称“人事技能”,是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主要包括理解、激励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和内容 古代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 ②工作定额原理。为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量定额。他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④标准化原理。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手法,而且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都标准化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⑤差别计件工资制。 ⑥职能化原理。主张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

(完整版)教育学原理之论述题及案例分析(全)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2.教育内容的确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结合实际论述某一因素的影响作用。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15分) 33.有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实验,其中心是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实验的核心为十六字方针:“学生主体,分层指导,激励评价,及时反馈”。此实验在初一年级选了一个学习成绩和班风都差的“双差班”进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十六字方针进行工作,使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到初中三年级毕业时,该班学习成绩及班风处于全年级领先位置,由“双差班”转变为“双优班”。 请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分析该实验成功的原因。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评述实验教育学。 2.论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史,从中得到什么经验,对我国现行学制改革有 哪些启示?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2.论述美育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3分) 32.经济基础对教育具有哪些制约作用?请联系实际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

教育学可能考的简答题与论述题

可能考的简答题与论述题 温馨提示:这些题目只是个人的观点,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按照上课时要求画的和重点注意的地方。只背这些题目,是有一定风险的。 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3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4.信息技术对教育有什么影响(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这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5.简述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3)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很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6.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8.简述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夸大。 9.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为个体提供了多种可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