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动力分析的两岸持续合作机制建构

基于动力分析的两岸持续合作机制建构

基于动力分析的两岸持续合作机制建构
基于动力分析的两岸持续合作机制建构

基于动力分析的两岸持续合作机制建构

王鹤亭曹曦

2013-01-18 11:47:30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南京)2012年03期第131~

144页

【作者简介】王鹤亭,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E-mail:hting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8868362.html,(河南新乡453007);曹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内容提要】两岸持续合作逐步成为普遍的政治共识和社会共识,深入发掘和培植合作的动力,并进而构建两岸持续合作机制,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关键之一。两岸关系中多元的两岸行动者,包括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等,是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主体,不同主体在各层次、各领域两岸合作上的力度与向度各有不同,通过自身的行为能动地影响着两岸持续合作的范围、深度、历程和方向;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来源于两岸行动者的意愿和行动,最终体现为政治领域的公权力和非政治领域的社会力两种形式,两者间交互影响;两岸主体间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两岸社会力与政治力的博弈,持续合作的动力能够传导,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得以实现,推进两岸持续合作的媒介不仅包括利益和权力,更依赖于情感和信息。两岸应深化和拓展“一个中国”框架下两岸的国际性共同事务合作,为持续合作开创新的增长空间;拓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促成两岸各主体间的直接互动乃至合作,提升频率与效率;优化并合理配置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媒介,使两岸合作的动力传导更加协调均衡。

【关键词】两岸持续合作/动力/机制

当前两岸关系正稳步和平发展,两岸互动也由文化交流深化到经贸、文教等

领域的合作,ECFA的签署和落实则“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从此进入常态化、机制化发展的新阶段”①。胡锦涛强调,“我们将继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②,马英九也呼吁,“两岸当局应以和解消弭冲突,以合作取代对抗”③,两岸持续合作逐步成为普遍的政治共识和社会共识。面向未来,两岸当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增进两岸人民福祉,乃至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而深入发掘和培植合作动力,并进而构建持续合作机制,则成为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关键之一。本文拟从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分析入手,探讨两岸持续合作的战略和策略,并尝试提出当前较具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以求教于方家。

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主体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多元的两岸行动者,包括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等,不同主体在各层次、各领域两岸合作上的力度与向度各有不同,而且主体(行动者)之间也存在着互动,通过自身的行为能动地影响着两岸持续合作的范围、深度、历程和方向。

1.个人

“两岸的分或合,是一个极高度复杂、庞大的工程,牵涉到两岸整体的互动发展,更取决于各自内部多数人民的意愿。”④包括2300万台湾民众在内的中国人民,是推动两岸持续合作的基础动力,两岸民众间血缘、民族、文化、利益等方面的联结构成了持续合作的纽带。但两岸人民在主体作用发挥的向度和力度上却未必具有同一性和同等性,呈现多元化特征,这在台湾内部尤为显著。造成两岸民众主体性歧异的因素较多,如大陆民众比较多的受到“民族意识”、“爱

国主义”的驱动,从国家、民族、政治利益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两岸合作,台湾民众则有利益和安全的忧虑,即使在两岸经贸合作领域,伪“经济民族主义”的意识仍有一定的市场,更有“悲情意识”的历史沉淀。两岸个体民众在主体作用发挥方式和效能上也存在差别,中国大陆民众影响中央政府对台政策的渠道相对较少,而台湾民众则积极参与和影响两岸事务,实践中逐渐增强的主体意识极大程度地影响政府的两岸政策。

虽然两岸个体在主体作用发挥上不具有一致性,但是两岸民众在日益密切的互动、交往过程中主体作用却是相互影响的,形成一定范围的主体间性,会出现一种利益和情感共生的局面,这种水平的关系有利于弥合主体间的歧异性,以及弥补垂直性权力结构的缺失。当然,因当前政治分歧、互信不足等,两岸民众间合作意愿的提升面临诸多瓶颈,“两岸民众互动已经近二十年,分歧还是相当深,虽然在各自存活的社会中批判自己的政府,但是对自己所在政权的相信力远远大于对方,要如何形成双方民众的越界结盟确实是难的问题”⑤。

2.团体

“人类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以团体的形式活动是人们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两岸关系中的政党、族群、地方派系、基金会、NGO组织等各种团体,也或多或少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影响着两岸持续合作。团体拥有资源集聚和组织动员能力,“一切集团和组织是积聚的、综合的集体资源的动员”⑥,其中,两岸的政党无疑是两岸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团体,如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民进党等均有着较为严密组织结构和独特意识形态,能够凝聚共识、引导民意,中国大陆也曾经将“国共”两党互动作为解决两岸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现在则以两岸政党平台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渠道,更有学者以两岸三党

“红绿蓝”三角互动模式⑦来解释与分析两岸关系;同时团体也是一种利益组织,两岸人民借助于各种团体作为自己利益表达的管道,如从业者通过行业组织和学术团体开展相关领域两岸合作的探讨、尝试或运作;两岸的团体还具有把各种要求转变成政策选择的利益综合功能,在获得相当程度的资源支持、具备足够权力影响时,这种政策选择就会有相当的现实影响力,甚至直接成为推动两岸持续合作的政策;团体具有一定的为成员所遵守的制度和互动规范,规定着个人的角色期待和行为模式,进而影响更微观层面的个人的合作意愿和行为。总体而言,团体可以成为推动两岸合作的有效管道,在当前则更发挥着中介、枢纽的作用。

3.政府

“政府是两岸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和最主要的施动者,作为各自效力范围内的规则制定者和最大资源拥有者”,可以制定和执行系列推进两岸合作的政策,能在一定权限内对个人和团体行使约束性、稳定性的权威去推动两岸持续合作,并为个人、团体层面的两岸合作提供具有稳定性的权威架构。“当前两岸政府均无法建立同一宪政体系内覆盖全体中国人民的政治权威架构”⑧,因此,政府层面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根本。当然,由于当前两岸政治对立下的互信不足、政治定位分歧等影响,两岸政府在合作“标的”上存在的不稳定性和潜在冲突,可能导致推进持续合作的“合力”不足,合作层次升级的潜力不够,政策优先性不充分。综合来看,两岸政府在规划两岸持续合作的问题上,虽然可能存在若干方向性的差异,但在路径选择上确有相当多的共识,如“由易到难”、“先经后政”等。

总体而言,“两岸关系不是一种纯粹以国家或政府为中心的结构,而是国家和民间社会一起参与的多行动主体的结构”⑨,未来两岸间的持续合作也将是两

岸关系中政府与非政府主体之间的交互影响的结果。

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形式:政治力和社会力

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来源于两岸行动者的意愿和行动,这最终体现为政治领域的公权力和非政治领域的社会力。政治力包括了反映政府自身利益、民众意志或公共利益的动力,社会力包括了来源于经济、文化等领域体现民间利益、情感、价值的驱动力,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适用“政治—社会”分析架构,也因两岸关系特殊性而具有独特内涵。

两岸持续合作的政治力活动空间受限于两岸关系的国际大环境、两岸政治对立及岛内政治生态的内部环境;并受社会力的驱动,或反作用于社会力;在推动两岸持续合作方面多采用半官方的形式,或者对两岸社会力的合作采取默许的形式,或者对对方政治力推动合作的行为实现不否认的态度。以台湾方面为例,虽然目前两岸当局没有直接的互动合作,但是台湾内部政治体制和政策机制以及两岸间多元主体的多维互动,却为两岸间持续合作提供了可用的渠道和机制,包括两岸民众对民众与团体对团体的社会互动、大陆政府对台湾民众与团体的互动等,这些互动“与台湾内部的权力互动相连结”,使台湾的两岸关系政策“暴露于多元政治的影响”⑩,最终影响到台湾当局的决策。相对而言,两岸持续合作的社会力则较为丰沛,具有广域性和灵活性,不断推动两岸朝向更高领域的合作,但却受限于当前两岸政治对立的格局,社会力形式的合作一定程度上缺乏权威性保障。而未来两岸能否实现“由易到难”、“由经到政”,甚至破解两岸政治难题,将决定于两岸间政治力与社会力的博弈。

在两岸民间个体互动层次上,对两岸政府来说,“跨越海峡的民众关系是利大于弊的,无论两岸最终政治关系如何,持续发展的两岸民众和团体联结网络有助于增进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共存的愿景”(11)。民间关系的发展会增进了解,衍生共同利益,民众会对决策者施加影响,如由“中华搜救协会”推动的“金厦小三通联合搜救演习”就创造了“民间推动、政府同意、人民得利”的“三赢”局面(12);民间的社会力能制约官方的负面干预与阻扰力量,使两岸关系走向合作而非对抗、前进而非倒退,例如,“两岸直航是关键的突破,不只是日常生活的便利,也加速了民间的相互认识,如果再次政权更替后政策倒退,必然会遭来强烈的民怨,因而会制约政权采取行动的正当性”(13)。

在两岸间团体互动层面,两岸政党关系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就大陆而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具有较大的能量和主导空间,而在台湾基本上是两党政治,两岸三党对于民众、政府的影响力自非其他团体所能比拟。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享有较高程度的共识,而国民党与民进党间有着利益鸿沟,共产党与民进党在“主权”与“一个中国”问题上,缺乏交集,双方转化现实政治困境的动能较为欠缺(14),民进党内不少人也支持加强两岸社会力的交流与合作,但对社会力所产生的政治影响或所谓政治力的“操弄”存有疑虑,如担心“以民逼官”、“以商围政”、“以通促统”。三者间的互动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两岸政府互动和两岸持续合作的未来格局。

在政府与民众、团体的互动上,中国政府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政策不动摇,以“利益”、“情感”等为媒介,使台湾民众产生倾向“合”的社会力,累积相应的政治力。“针对台湾各个不同行业、阶层、族群释放符合其个别利益与需要的优惠政策,甚至在经济利益之外将交流的范围延伸到两岸县市、乡镇之间的对等交流,寻求‘入岛、入户、入心’的效果”。在此过程中,两岸政府间

竞争的焦点将集中于对“民意”的竞逐,而过去居于较为次要、弱势地位的民间,可望拥有越来越充足的能动性,由下而上,“一改过去两岸政策几乎是完全由上而下、执政党主导而在野党制衡、官方拟定而民间遵行的政策决策模式”(15)。

在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两岸政府与团体及个人之间必然产生日益复杂而深入的互动,并因相应的分歧与合作,产生相关的政治力与社会力,两类力量之间亦是相互影响。在两岸各主体变得更为自主的时候,相互间会更加依赖;同时,处于其间的行动者也势必主动或被动地在某种程度调整其结构位置、规范角色与策略作为。当然多元主体的多维互动并不意味着其结果是平面化、去中心化、无等级、无差异化的链条或网络,而各主体的动力发挥是存在着能量、方向、路径差异的,如政府仍然居于核心地位,通过一定的引导或影响,也一定能够促使两岸多元主体的多维互动趋向有利于持续合作的方向,政治力在两岸合作中仍具有权威性的位阶。

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媒介:利益、权力、信息、情感

两岸主体间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两岸社会力与政治力的博弈,持续合作的动力能够传导,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得以实现。两岸关系不仅是一种物质结构,更是一种理念结构,推进两岸持续合作的媒介不仅包括利益和权力,更依赖于情感和信息。

1.利益

利益体现的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主体活动的内在动力,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决定着主体活动对象的选择(16),利益的驱动使两岸

不同的个人、不同的集体结成“利益共同体”。两岸合作以经贸为先,主要就是因个体受经济利益驱动而开始的(17),如果“取消了个人正当的利益追求,缺少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再正确的计划也得不到正确的执行”(18);在两岸各行动者在迈向相互合作的努力中,要建立“相互合作”较“相互对抗”为佳的共识,“而转换能否成功,又系于彼此主观自我利益认定与客观环境中自我利益的改变”

(19)。两岸整合进程中的利益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当前,物质的、经济的利益是较为重要、直接、可操作性较强的媒介。两岸利益关系也较为复杂,共同利益和利益分歧或冲突共存,有着同质性或互补性的共同利益,利益分歧有着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之分;存在着不同主体间在实现自身利益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冲突、同一主体实现不同利益时的冲突以及不同性质的利益冲突等;两岸间形成了一个利益联结和冲突的网络,构成形式包括纵向上的个人、团体、族群、国家、社会等不同层次上的利益联结和冲突,以及横向上的两岸个人之间、团体间、政府间、社会间的关系。两岸合作中利益媒介功能的发挥,综合来看,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方面:主体的利益需求与利益满足的供给矛盾,即是否有足够的利益加以分配;不同利益之间矛盾的协调,包括不同主体间利益矛盾和同一主体各种利益间矛盾;共同利益的增加问题,也涉及分歧转化的问题。

2.权力

权力(20)能够以强制或诱导的能力驱动着主体的合作,而且两岸合作往往也需要公权力来进行制度创新和效力保障。两岸行动者通过各种渠道调配各种资源作用于他者的认知、偏好与行为等,最后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力量或能力最终发挥着推动持续合作的媒介作用。权力作为一种动力媒介,首先是两岸行动者从各自内部发挥,但主要还是两岸之间的权力作用,而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主体在推动两岸持续合作上往往居于积极态势,如台湾大型企业相较于中小企业、传统

产业更倾向于推进两岸经济整合。而最终,在把权力作为一种媒介的视角下,从微观上看,两岸持续合作,可以说是一个逐步将经验性、行为性的权力发展过渡为规范性、结构性权力的过程。权力在推动两岸持续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以不同面貌出现,随着两岸关系的新变化,非政府主体的权力活动空间和积极性逐渐增加,权力逐渐由集权进入分众时代;在权力操作层面,逐步注重合理配置“硬权力”与“软权力”(21),以政府互动为例,硬权力行动成本收益比的提高使得软权力在两岸关系中越来越重要,军事行动、经济制裁、外交压制等代价逐步上升,且效果也有待商榷,随着两岸关系走向和缓,软权力自然是较为理想的媒介。

3.信息

真实而充分的信息能够减少和消除两岸关系中的不确定性,能够增进两岸互动的理性,增加合作的可能性和效率。两岸互动不能建立在主观臆测之上,行动者基于对自己及他者、环境的信息获取与理解而采取行动,使得两岸合作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客观实践和主观需求相契合,减少不稳定性。行动者追求利益和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计算”、两岸间市场配置等,都依赖于客观而充分的信息支撑。完善的信息使得两岸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而信息垄断的被打破,决策透明度增加,使政府的两岸决策也更加民主化。作为特殊的媒介,两岸关系中的信息还具有权力属性,或者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权力资源,因权力正在从“资本雄厚型”向“信息丰富型”转化(22),随着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信息的生产、传播与获取变得越来越便利和平等,多中心的信息网络加速了传统权力等级结构的瓦解,未来两岸分布式信息网络因其开放、多元、自由、创造、共享等属性也将为两岸持续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助力。

4.情感

情感是主体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是社会得以运作的媒介之一,而且在普遍意义上,“人类的决策依靠情感”,因“理性依赖于选择的效用评价(或者说处理积极情感的能力)”(23),而且中国人社会心理特点及两岸关系的特殊性更使得情感在两岸主体的行动模式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中国人社会行动思维注重“面子”、“人情”、“关系”、“报”等,基于“自己人/外人”的“差序格局”建立社会信任关系(24)。两岸关系中民众往往是在“理性自利”与“感性认同”的综合影响下作出选择,台湾内部及两岸的互动至少也是基于一种“情感与利益的加权关系”(25),这都使得情感成为推动两岸持续合作进程中具有独立主体性的媒介和纽带,更是推进合作的触媒、能量和催化剂。两岸关系中的情感有与生俱来的原生型情感,如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亲情,这种超越政治阻隔的先天情感联系无疑触动了两岸开放交流,也有后天交往互动形成的社会性情感。虽然数百年不同的历史生活和百余年的分隔经历,使得台湾社会产生了一些与大陆人民不同的情感,而两岸情感互动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两岸情感差异甚至使得原本合理的“民族”、“同胞”、“血缘”的道德与情感诉求显得苍白无力,但随着两岸交往与合作的深化,两岸各主体间后天形成的交往情感将在促进两岸持续合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两岸持续合作的机制建构

基于对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及媒介分析,两岸持续合作的机制建构,在宏观的战略层面应是权力制衡、权利契约、社会支撑三种路径和谐互动的结果,而在中观的具体策略层面,则要建立起结构上相互协调,在功能上相互耦合互补的动力、激励、整合、协调沟通等具体机制。

1.战略层面

(1)权力制衡。即两岸依靠力量制约、权力博弈而推进合作,较多地强调或倚重两岸关系中的政治力。海峡两岸通过增强各自的实力和权力或能力,并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在两岸各方权力的消长、竞争、妥协与合作中争取实现自身目标和利益维护。这种思维强调权力制衡或实力的重要性,源于“现实主义”的互动模式,比较缺乏动态发展的质变空间。从两岸实际来看,虽然在两岸权力结构中大陆处于绝对优势,但是在两岸议价能力结构中台湾却占有一定的优势和主动性;然而单一力量制衡、权力博弈结果下的两岸合作,过多地依赖政治力,也并不能必然保证可长可久,而且还可能承担较高的维持成本。

(2)权利契约。两岸各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逐步达成“合则两利”的认知,可以将合作过程中较为成功的互动模式固定化、制度化,逐渐确定各自的行为边界和权利空间,并借助于契约、协议、法律等来规范相互关系,在平等协商、合理安排的基础上,保障两岸持续合作的稳步发展,如ECFA的作用等,这是两岸合作进程中制度创新的结果。目前,两岸各方已逐步形成一些共同遵守的协议和规则来保障和推进两岸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未来则期待能够克服两岸政治定位分歧等难题,在政治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两岸民间的协议或共识,也有待于官方的保障和认可。

(3)社会融合。随着两岸交流的全面深入,两岸合作的活力被激发,交流合作的主体逐渐由以往的“金字塔塔尖”式的精英阶层扩展到“金字塔塔座”般的普罗大众,而且台湾对大陆的逐步开放使得两岸关系进入双向交流时期,同时互动的领域涉及两岸整个社会领域,各主体之间互动的维度不断增多,两岸“社会一体化”或者说构建两岸“社会共同体”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空间、物质和心理基

础。经由两岸的“社会融合”,能够创造出促进两岸政治系统互动的良性环境社会基础;“社会融合”所带来的最具原生性的动力,可以逐渐消除以往政治隔绝的“后遗症”,甚至“由下至上”地化解两岸政治对立。可以说,“社会融合式”路径将会促使两岸合作生产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广泛性、持续性以及创造性。

综合而言,三种路径之间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权力机制为两岸持续合作“提供效力——通过权力制约来实现,权利机制提供形式——以规范、制度、契约或法律形式来约定,而社会机制则提供内容——以社会的具体要求和支持来构建”

(26),最终形塑一种全面的、发展的、多元的两岸持续合作机制。

2.策略层面

(1)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发掘与培植机制。就国际环境而言,应积极创造并利用有利条件和机遇,如美国对当前两岸间合作表示“乐见其成”;两岸政府对于以合作代替对抗、共同结束政治敌对的诉求一直不断,社会层面的呼吁不绝于耳,应将这种认知和意愿转换为实践的动力;而两岸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贸往来,所延伸和编织的利益网络更是持续合作往来的最具活力的动力源泉;就两岸民众层次,先天的文化、血缘、民族感情的纽带以及后天交往形成的利益与关系,则为两岸未来合作孕育着方向和动力。提升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一方面是不断发现、发掘既有资源和空间,另一方面更要开拓、培植新的方向和领域,进而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更加充沛的能量和坚实的基础。

(2)两岸持续合作的激励机制。不可否认,两岸关系中各方行为者的利益、情感等需求并不必然一致,但两岸持续合作却也需要激励各方主体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趋向于两岸合作的方向及目标。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实际而言,物质性

的激励较为充足,如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企业等能从中获取市场空间和经济利益,但精神性的激励则相对不足;一方面两岸政府借助于公权力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进而激励两岸合作,如“惠台”措施等,另一方面市场和社会舆论等自发式的价值尺度也在激励各行为主体,但两种方式及两岸政府之间仍存在着行动“无序”的问题。未来应促进两岸政府的协作,使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政府与社会激励相促进,并营造一种合作的文化,逐步建构涵盖“器物”、“制度”和“文化”的激励机制。

(3)两岸持续合作的整合机制。只有形成两岸各主体间利益、功能、文化、组织等方面的广泛而持久的联结纽带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乃至于达到各领域的“一体化”,才能使得两岸合作具有可持续性。应推动两岸合作从特殊化到常态化,经由广泛的具有自发性、个案性、即时性、特殊性的合作,发挥“扩溢”效应,并借助于政府、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实体,实现各领域的功能整合,形成两岸合作过程中的同构型整合与互补性整合的相互促进,以及“由下至上”与“由上至下”的协调,逐步使得两岸合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还应注重将整合过程落实于日常生活化,借助于具体的社会生活场域来发挥作用,有助于多元的社会主体切身感受到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会大大削弱两岸政治对立的社会和心理基础。

(4)两岸持续合作的沟通协调机制。系统的无序与高度的不稳定是两岸关系的最大特征(27),两岸关系中存在很多分歧和突发事件,两岸社会子系统自发性的合作往往存在自身无法解决的缺陷,需要制度的协调、诱导与创新。两岸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问题意识后,首先可以搭建沟通、协商或谈判的平台,如常设性的“两会”,还包括一些以“区域对区域、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企业对企业、单位对单位”的方式建立的协商平台;其次,按照双方认可的

程序和议题进行具体协商、对话与沟通,就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凝聚共识;最后,双方达成制度性安排或协议。而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机制建设可以以三种形式进行:建立能够规范双方的统一的制度或协议、达成合作相关各方的不同规范之间的对接与整合以及具有联动性的不同领域间规范的协调。

政策建议:合作空间、主体互动、媒介配置

首先,深化和拓展“一个中国”框架下两岸的国际性共同事务合作,为两岸持续合作开创新的增长空间。刘国深教授将两岸共同事务形象地划分为三种类型:“面对面”、“背对背”及“肩并肩”(28),两岸已经在“面对面”的两岸间事务上展开了诸多合作,后两类则属于国际性的共同事务。“背对背”的共同事务指两岸在国际场域各自代表中国而且不同时在场的情况下牵涉两岸人民福祉的事务,如在利比亚撤侨期间,大陆表示,将全力提供协助帮助台湾同胞撤离利比亚,在利比亚的台胞若需援助,大陆将不遗余力(29)。“肩并肩”的共同事务是指在国际环境中两岸共同在场加以处理的事务,面对共同的压力、困境或竞争者以及利益的情况下,两岸相关主体携手合作,在推动两岸共同事务进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增益,如两岸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合作(30)、曾经在西沙保卫战和南沙保卫战上的合作默契、合作开发东海南海油气资源(31),还可以多方面共同增进中华民族利益,例如合作在国际社会推展中华文化,维也纳大学的孔子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办)和台湾研究中心(政治大学联办)就在同楼、同层、并列挂牌办公(32)。毫无疑问,两岸在国际性共同事务领域的合作,将创造新的公共空间和增长极。

其次,应拓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促成两岸各主体间的直接互动乃至合作,提升频率与效率。长期以来,两岸各主体间尤其是基层民众层面缺乏直接有

效的互动管道,更谈不上深入交流乃至合作,“隔空喊话”效果不障,以至于两岸间的意图甚至是“善意”也可能会被误读或扭曲。就大陆而言,对台交流与合作应逐步达到“入岛、入户、入心”的状态,这包括政府和民间层面的行为,如陈云林经贸之旅,与台湾中南部中小企业、农渔会干部及农企直接面对面座谈,“让利自己来,不假他手”,“直接把资源下放到台湾中南部、农渔民手中”,“就经济效益而言,更直接也更全面”(33);在两岸政党层面,应加强交流,在某些问题上形成合作共识或默契,“现今‘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可说是绿、蓝、红三方的最大公约数”(34),大陆与民进党正式对话是必由之路,民进党也应该认识到追求两岸和平和维护台湾人民福祉是自己的责任及利益,适当区隔政治议题与经贸议题等,对于两岸合作,可以考虑由反对制衡到监督再到有意义参与的转换;就台湾而言,应逐步放开限制,加大大陆民间与台湾各层面的交流互动,赋予两岸民间更多的选择权和合作空间,促成双方民间更多认识和信任基础,是互利双赢的选择,“未来如何循序渐进,由‘菁英’扩及到‘庶民’,而且善用陆客和陆生一致认同的台湾‘软实力’,以落实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所提及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35),是值得期待的。最终,只有逐步建立有效的管道,并使两岸政府、团体、个人之间能形成无障碍、常态化的交流互动,两岸合作的动力和空间才会持续增加,而两岸合作才会趋于完整和完善。

第三,应优化并合理配置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媒介,使两岸合作的动力传导更加协调均衡。在利益媒介功能发挥上,应扩大利益媒介作用的范围和终端,使利益调配或利益输送真正发挥实效;适当扩大文化的、精神的、低阶政治的利益往来,实现利益媒介配置的多元化;注意两岸利益互动的平等互利性;同时利益只有在与其他媒介如情感、信息和权力等交互配合作用时,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在权力互动上,注重“软权力”,发挥在文化、观念、知识、信息等方面具有优

势地位的资源的影响力;对对岸的公权力予以适当的认可,并逐步探讨两岸间权力空间的分配与对接等。在信息传导方面,多中心的信息网络并不意味着每个节点都是同等分量的,政府比较有能力和责任去获取、筛选、识别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仍可能获得权力优势,两岸政府应当立足于对受众的客观分析,生产、获取、鉴别并发布客观而透明的信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两岸社会网络,构建广播、窄播、人际等多元化的两岸信息通道。在情感互动方面,应避免将彼此情感的差异解读为差距或敌意,以“同情的理解”达成和解;注意保障两岸在其他媒介传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传递的平等性;同时,情感并不超然于利益,避免单纯空洞的利益输送、道德说教和权力强制;注意将情感发生和传递的中心扩散和点对点互动相结合。只有合理发挥各种媒介的功能并优化配置,才能使两岸合作由单纯的“物质化”到全面的内在结构提升,推动由共同利益到共同价值、共同情感的愿景转换。

【注释】

①刘红,王淼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概述.统一论坛,2010(4)

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胡锦涛同奥巴马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发展提5点建议.2011-01-2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8868362.html,/speech/speech/201101/t20110123_1724083.htm,20 11-02-26

③华夏经纬网.马英九发表元旦祝词:壮大台湾振兴中华,2011-01-0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8868362.html,/xw/twxw/2011/01/2241070.html,2011-01-02

④田弘茂,张显超.两岸交流二十年:变迁与挑战,[台北]名田文化,2008:

40

⑤陈光兴.白乐晴的“超克‘分断体制’论”:参照两韩思想两岸.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9-06, 74: 27

⑥[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75

⑦余莓莓.破冰与决堤:国共扩大接触对两岸关系的冲击.[台北]晶典文化专业出版社,2009

⑧王鹤亭.“交叉压力”与两岸关系和谐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1)

⑨李英明.重构两岸与世界图像.[台北]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163

⑩包宗和,吴玉山.争辩中的两岸关系理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 22

(11)Clough R N. Cooperation or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 Rowman & Littlefield, 1998: 69

(12)搜救演习:为军事互信迈出首步.中国时报,2009-02-23: A8

(13)陈光兴.白乐晴的“超克‘分断体制’论”:参照两韩思想两岸.台湾社

会研究季刊,2009-06, 74: 3-47

(14)余莓莓.破冰与决堤:国共扩大接触对两岸关系的冲击.[台北]晶典文化专业出版社,2009: 118

(15)同上书.109

(16)高岸起.利益的主体性.人民出版社,2008: 62-63

(17)Clough R N. Cooperation or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 Rowman & Littlefield, 1998: 52

(18)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 84

(19)包宗和.台海两岸互动之和平机制.远景季刊,2000, 1(1): 4

(20)本文主要从操作性、行为性的权力概念出发,显示为权力主体在议题设置、议程设定或思想控制等方面,干涉了权力客体的自由行动,使其改变行动并符合权力主体的预期目标,这包括达尔所定义的“甲能够促使乙去做一件原本不愿做之事”;或彼得·巴克莱奇(Peter Bachrach)和摩尔顿·拜拉茨(Morton Baratz)所认为:“操纵社群中占据优势的价值、信念、仪式及制度程序,而将实际的决策范围,限定于一些‘安全而无害于’既得利益者的议题上”,将利益要求加以化解或压制;或斯蒂文·卢科斯(StevenLukes)强调的权力主体建构“虚假共识”或“操纵共识”,“运用诸如社会化的控制方式,孕育权力客体的偏好或需求,俾使他们接受社群中各种既定秩序,并将之视为自然的、有益的、不必更动的、

甚至是神圣的固有秩序”。参见郭秋永.权力的概念.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6, 18(2): 231-239

(21)引入“硬权力”和“软权力”,并非认为两岸之间权力竞争是国家间的竞争,而是强调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架构下两岸权力竞争的标的是民众的认可与支持。

(22)Nye J S,Jr.,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Fall, 1990: 164

(23)[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8

(24)周晓虹.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79-289

(25)陈介玄.协力网络与生活结构.[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239

(26)王鹤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机制探析.台湾研究集刊,2010(2)

(27)刘国深.两岸关系不稳定态与制度刨新.台湾研究集刊,2000(3)

(28)刘国深.试论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两岸共同治理.台湾研究集刊,2009(4): 6

(29)2011年2月23日国台办新闻发布

会.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8868362.html,/sp/fbh/201102/t20110223-1760437. htm, 2011-12-05

(30)林红.论两岸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合作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10(1)

(31)孔艳杰,隋舵.海峡两岸合作开发东海、南海油气资源探析.学术交流,2008(11)

(32)驻奥地利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文化组.奥地利大学生上课态度.“教育部”电子报,第384期.2009-11-1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8868362.html,.tw/windows.aspx? windows_sn=4577, 2010-1-31

(33)绿学者洪财隆.陈云林访台意义不容小觑,2011-2-27.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8868362.html,/doc/1016/1/1/6/101611692.html?

coluid=19&kindid=O&docid=101611692&mdate=022*******, 2011-12-05

(34)洪财隆.民进党必须直视两岸,2010-05-07.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8868362.html,/doc/1013/O/3/7/101303758.html?

coluid=93&kindid=293l&docid=101303758&mdate=0507003156, 2011-12-05

(35)陈小红.对陆生层层设限显示台湾信心不足,2011-03-09.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8868362.html,/doc/1016/2/1/7/101621746.html?

coluid=46&kindid=0&docid=101621746&mdate=03090)04129, 2011-12-05

海峡两岸之间签订的十九项协议

海峡两岸之间签订的十九项协议 道桥3122班杨晓霖120190240 1、《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暂简称ECFA)原称为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或称两岸综合经济合作协定(英文简称CECA,即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2010年1月26日,ECFA第一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在北京举行。 2、《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之际,两岸食品安全新机制将在7天内启动,这也是本次陈江会签署的四大协议中生效最快的一个。根据签署的《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两岸将对涉及影响民众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讯息及突发事件,进行实时通报,并且提供完整讯息。 3、《海峡两岸空运协议》 两岸客运周末包机将扩大为平日常态化包机,并将航路“截弯取直”。开放客运包机的大陆城市,由原来的5个增至21个。与此同时,两岸海上直航也全面启动。 4、《海峡两岸邮政协议》 届时,包括平常、挂号函件、包裹等在内的邮件,都将实现直接通邮。此前,两岸间的这些邮政业务,都需要通过第三方转运。 5、《海峡两岸海运协议》 两岸海运直航开放港口74个: 6、《海峡两岸空运协议》 (2008年11月4日签署为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便利两岸人民往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两岸空运直航事宜,经平等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空中航路,二、承运,三、直航航,四、定期航班,五、货运包机,六、客运包机,七、公(商务)包机,八、准用条款,九、联系主体,十、协议履行及变更,十一、争议解决,十二、未尽事宜,十三、签署生效 7、《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英语: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或简称《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8、《两岸服贸协议》 或“服贸”。 9、《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ECFA)第四条所签署的服务贸易协定。 10、《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两会在台北签署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范文最新推荐------------------------------------------------------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序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遵循平等互惠、循序渐进的原则,达成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意愿;双方同意,本着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标本协议目标为:一、加强和增进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二、促进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三、扩大经济合作领域,建立合作机制。第二条合作措施双方同意,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加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一、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二、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三、提供投资保护,促进双向投资。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贸易与投资第三条货物贸易一、双方同意,在本协议第七条规定的“货物贸易早期收获”基础上,不迟于本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就货物贸易协议展开磋商,并尽速完成。LocAlHoSt 二、货物贸易协议磋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关税减让或消除模式;(二)原产地规则;(三)海关程序;(四)非关税措施,包括但 1 / 5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1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城市化的各个过程总结出来政府政策、工业化、要素集聚、外资和信息化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由近及远、以小见大。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而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可具体表述为;( 1 )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的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城市化;( 3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过程。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城市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中国城市化最早开始的地区之一,也是如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1年苏州市的统计数据城镇化率已超过百分之七十。 表1. 年份人均GDP(元)GDP(亿元)城市化率(%)三产结构2001 30000 1760 54.2 5.3:56.7:38 2002 35700 2080 58.1 4.4:58.2:37.4

2003 46793 2802 62.3 2.8:63.1:34.1 2004 56992 3450 63.3 2.2:65.7:32.1 2005 66826 4026.52 65.4 2.0:66.8:31.2 2006 78308 4820.26 66.5 1.9:65.4:32.7 2007 91346 5700 67.3 1.7:63.7:34.6 2008 106412 6701.3 67.8 1.6:62:36.4 2009 116850 7400 68.7 1.8:58.8:39.4 1.城市化进程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苏州城市化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洪银兴陈雯把江苏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镇化;二是城镇城市化;三是城市现代化[1]。本文根据其定义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了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发展时期。八十年代初,在农村联产承包制推行和乡镇工业兴起的双重作用下,苏州出现了农村劳力大规模转移的高潮,120余万农民进厂进镇。乡镇工业产值成为全市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小城镇也随之迅速扩张。但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建设时期。九十年代初,苏州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形成,标志着苏州进入了城市现代化的新阶段。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进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共识,竞相进行老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两岸关系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两岸关系 近期以来,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是个频繁见诸报端的词语,这反映出近期两岸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是海峡两岸早有的共识和一致的要求。早在2009年12月下旬,海协会和海基会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在台湾台中结束时双方还明确把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作为2010年上半年第五次两会会谈的重点议题,并为此尽快启动两会框架下的专家级磋商。胡锦涛主席的新年致辞中也强调要在2010年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以推动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扩大两岸经济、文化、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同胞,更好维护台海和平。 为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海基会与海协会先后进行了三次谈判,终于商定了最后的签署时间,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就要破茧而出了。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关系率先在两岸经贸关系上有了制度性突破,这将为日后两岸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极重要的基础,更将大大推动两岸各自经济增长和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订,无疑将极大地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对两岸关系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将极大地扩大两岸经济上的往来,推动双方特别是台湾经济的复苏和发展。ECFA将会给台湾民众带来切切实实的经济利益。两岸经贸合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在国际产

业链条中形成共同合作环节,相互影响至深。无论依据一体化理论还是实践,两岸都已具备建立更紧密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消除迄今两岸经贸关系还存在的障碍,走向更开放更紧密的两岸经贸合作关系已经势在必行。签署了ECFA后,享有关税优惠与排除非关税障碍,将使台湾的众多产业借助大陆内需市场的力量整体受惠,由此所推动的庞大产业链,对台湾经济无疑是极大利好。由此,台湾的实际GDP可提高1.65%-1.72%;总出口量则可望上升4.87%-4.99%;总进口量亦上升6.95%-7.07%;总就业人数可望实际增加25.7万人-26.3万人。也正因为此,签署ECFA得到的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订,将进一步扩大两岸各界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为两岸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经济上往来的密切,必定可以增加双方在政治上的共同点,增加双方政治上的互信,为以后政治上的谈判打好基础。同时伴随着密切的经济往来,双方在文化、教育上的往来也必将大大加强,将增强两岸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帮助岛内群众树立起祖国统一的观念,从思想文化角度压制“台独”主义思潮。总之,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订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将为今后两岸协商政治和军事安全等问题预做准备、创造条件。 然而,尽管如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过于乐观,两岸关系友好发展的阻力仍然很大,岛内“台独”势力仍很强大,“台独”活动仍很活跃,国际上反华势力仍然会利用台湾问题来牵制中国,近期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就是一个例子。ECFA仅是架构协议,未来还有持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建设背景 创新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学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迫切要求,是珠三角轨道交通及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动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建设基础 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五年来,学院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政府支持重视的双重优势,坚持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的发展路子,积极与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校企携手育人基础优 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成立28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共同实施教学及考核、共同管理,为广铁集团、省铁投、广深港地铁等企业订单培养学生3270人。中铁电气化局捐赠价值78万元的DA8型电气化轨道作业车共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文舟公司、鸣虹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学院设50万元“文舟”奖学金、“鸣虹旅业奖学金”等。校企合作育人呈现良好局面。 (2)合作办学机制绩效佳 2009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在广州花都区“粤宝丽工业园”共建工学结合基地,紧密联系毗邻基地的广州铁道车辆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应用电子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办学模式与成效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2008年着手筹建“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做实为主的原则,广泛联系行业企业,现有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92家规模企业签约加盟,为紧密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3)市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力度大 市政府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09年,市政府拨资金、出政策支持学院以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高职院 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版专”)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适应需求”的办学模式,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指导下,在印刷、出版等行业协会支撑下,组建由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系部与企业共同实施,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1. 发挥部市共建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 学校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进一步完善校、专业群、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从校企合作组织结构、资金和制度保障、政府支持等方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 2. 坚持“二+五”原则,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牢牢把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等关键点,进行实质性合作。理事会日常运行中坚持“二+五”原则,即“二个建设”和“五个环节”,切实把合作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和项目上。“二个建设”是“校企合作理事会科学化机制建设”和“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通过“二个建设”,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打造出版印刷高端技能型人才。“五个环节”即:分析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的背景和基础;明确理事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路及原则;确立理事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制定理事会建设的内容和步骤,并组织实施;提供理事会建设的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建成高效运行+关键绩效管理模式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架构。 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1. 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与行业企业逐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上海印刷集团、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烟草印刷厂、苏州日报社、深圳雅昌印刷有限公司、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日本小森印刷公司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践、实习签约基地113个,并与500多家行业企业建立了联系,开展多方位、多样化的校企合作。

城市化机制

城市化机制

城市地理学作业一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中国城市化内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规律 姓名:亢姝 学号:1012093073

班级:城市规划1002 指导老师:李涯丽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机制——本义是指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借用来指有机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工作方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现泛指事物的组织及其运行变化规律。 一、中国城市化的内在机制 城市化的引力机制包括效益引力机制和社会引力机制。 其中效益引力机制是城市化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动力机制。 马克思一直把物质利益看作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如果离开对人类活动的比较效益的分析,就很难令人信服地说明城市化的根

本动因。从人的活动动机上去挖掘城市化的根源和形成机制,此种方法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方法。只有从这一方法入手,才能找出和发现城市化最深层的秘密正确说明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在国外,英国——依靠其军事、政治力量、现代交通工具,而日本则靠贸易发展;在中国,粮食基本自给,耕地数量,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现状)耕地减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城镇、交通建设、农民建房等。逐渐的,农村是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的劳动力来源地,城市化本身就包含着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的过程。只有当农业生产发展到能将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流入城市Ⅱ、Ⅲ产业的行列中来,城市化才能发展。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一大批农业劳动人口从农村转人城市工业部门。到年解放前夕,中国已拥有一支几百万人的产业大军,城市化程度已达到。解放以后,由于“左”的干扰,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几起几落的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才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逐渐进人正常发展轨道,到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左右。认真研究一下这段城市化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比较效益机制在吸引农业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中起了多么大的作用。从投人产出效益比较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条约》全文.doc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序言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遵循平等互惠、循序渐进的原则,达成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意愿; 双方同意,本着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标 本协议目标为: 一、加强和增进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 二、促进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 三、扩大经济合作领域,建立合作机制。 第二条合作措施 双方同意,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加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一、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二、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 三、提供投资保护,促进双向投资。

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贸易与投资 第三条货物贸易 一、双方同意,在本协议第七条规定的货物贸易早期收获基础上,不迟于本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就货物贸易协议展开磋商,并尽速完成。 二、货物贸易协议磋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关税减让或消除模式; (二)原产地规则; (三)海关程序; (四)非关税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 (五)贸易救济措施,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保障措施协定》规定的措施及适用于双方之间货物贸易的双方保障措施。 三、依据本条纳入货物贸易协议的产品应分为立即实现零关税产品、分阶段降税产品、例外或其他产品三类。 四、任何一方均可在货物贸易协议规定的关税减让承诺的基础上自主加速实施降税。 第四条服务贸易 一、双方同意,在第八条规定的服务贸易早期收获基础上,不迟于本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就服务贸易协议展开磋商,并尽速完成。 二、服务贸易协议的磋商应致力于: (一)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

合作协议

产业经济信息交流平台合作协议 甲方: 乙方: 双方同意以共同建立中国产业经济信息交流平台为原则,经协商签订如下合作协议并承诺共同遵守协议中各项条款。 一、合作期限 经双方协商,合作期为年,即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双方中任何一方均有权在本协议到期前一个月内向对方提出续约通知,否则协议到期后将自行终止。 二、合作方式 甲乙选择通过方式进行合作。合作主要内容包括: 1、 2、 3、 4、 5、 三、双方义务与权利 (一) 甲方义务在本协议规定期限内甲方履行如下义务 1、提供具有甲方自有版权的行业信息及数据,并授权乙方作为 用途 2、为乙方在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频道页发布企业logo并提供链接服务 3、其他: (二) 甲方权利 1、在同等条件下甲方可拥有乙方产品销售优先代理权并授权甲方分支机构或经销商销售乙方产品 2、双方合作开发产品及服务项目甲方可享有联合冠名权利 3、其他 (三) 乙方义务在本协议规定的期限内乙方履行如下义务 1、根据甲方的需求提供拥有自主版权的信息及数据,并授权甲方作为 用途 2、为甲方在发布规格企业广告 期或在乙方网站频道页发布企业logo并提供链接服务 3、其他: (四)乙方权利 1、在同等条件下乙方可拥有甲方产品销售优先代理权并授权乙方分支机构或经销商销售甲方产品 2、双方合作开发产品及服务项目乙方可享有联合冠名权利 3、其他 四、利润分配 (一) 产品代理折扣 双方代理对方产品销售根据不同产品类型依照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分别制订折扣制度,但折扣不低于市场价格的 %。 (二) 合作项目利润分配 1、双方项目合作应根据项目分工各自先行承担成本

2、赢利性项目完成后应先行扣除双方总计成本(包括合作第三方的分配利润)后按比例进行分配。原则上甲方不低于 %;乙方不低于 % 五、免责条款 1、双方应对自己所提供的信息、数据的版权负责,因版权问题发生的法律纠纷由提供方承担 2、因不可抗力导致的责任,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六、协议生效与终止 1、协议生效: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即可生效 2、协议中止:本协议遇下列情况发生时可由任何一方中止 1) 任何一方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2) 任何一方未按照协议履行义务,对方有权中止本协议。 3) 任何一方有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对方及相关联用户权益的行为,对方有权中止本协议。 七、争议处理 1、本协议双方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双方协商解决 2、协商未果最终由北京市仲裁委员会裁决。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书 序言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遵循平等互惠、循序渐进的原则,达成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意愿; 双方同意,本着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标 本协议目标为: 一、加强和增进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 二、促进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 三、扩大经济合作领域,建立合作机制。 第二条合作措施 双方同意,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加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一、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二、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 三、提供投资保护,促进双向投资。 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贸易与投资 第三条货物贸易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选择及制度框架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选择及制度框架 海峡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在民间自发力量的推动下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优势互补、不可分割的局面,但由于两岸尚处于政治对峙状态,特别是台湾当局长期推行限制性的两岸经贸政策,使两岸的经济合作受到人为的阻隔,两岸经贸进一步整合的内在需求受到压制,目前,两岸共同加入世贸组织所呈现的无限商机及带来的全球性的竞争压力,迫切需要两岸携起手来,提升经济合作的层次,由自发的功能性的合作转为由两岸共同参与推动的建立起经济合作机制,为促进双方经济的共同繁荣和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服务。为此,建立什么样的合作经济机制?其基本的框架如何?则成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两岸经济建制性的问题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因此本文拟通过借鉴世界经济合作的实践,探寻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选择和定位并对其制度框架做一初步设想。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与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选择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目前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的、正在建立或拟建立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组织有三四十个,参加国多达140多个,(注:朱孟楠、郑毓丹:《区域性金融合作面临问题与解决途径》,国研网区域金融合作面临问题与解决途径.htm.)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前全球区域组织中规模最大、对全球经济影响最深的区域经济

组织,在思考两岸经济合作的机制、模式之前,我们有必要考察这些区域经济组织的概况,探寻其可资借鉴的合理之处。 (一)欧盟实践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1、欧盟实践对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两岸经济合作借鉴欧盟经济一体化实践,不仅在于欧盟经济一体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还在于欧洲统一的历史与寻求统一的梦想,这是两岸经济合作有必要借鉴欧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基础。实现欧洲统一的梦想是欧洲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传统。在欧洲的历史上,用武力将欧洲人强行统一在一起的、或由某个国家出面将欧洲统一在一个旗帜下的战争随处可举。罗马帝国是第一个可能也是一个比较成功地用武力实现欧洲统一、建立一个多民族统一欧洲的国家。罗马帝国崩溃后,虽然欧洲被分成了许多国家,但是直到16世纪,欧洲人还一直统一在“基督教”的宗教信仰之下。(注:宫占奎、陈建国、佟家栋:《区域经济组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欧洲统一的历史与寻求统一的梦想,应该可以说是欧洲各国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因为欧盟的发展进程表明,经济一体化不但能把15个成员分散的独立的国内市场连接成一个按统一规则运作的单一的大市场,使成员国的生产要素(商品、资本、人员、劳务)得以在这个统一大市场内自由流通、使资源在15国统一的经济空间优先组合,同时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政治的一体化。这向我们昭示推行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产地证书填写范文

附件5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产地证书 正本 第页,共页

填写须知 第1栏:应填写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在双方注册登记的海峡两岸双方出口商详细名称、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如无传真或电子邮件,应填写“无”。 第2栏:应填写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在双方注册登记的海峡两岸双方生产商的详细名称、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如无传真或电子邮件,应填写“无”。如果证书包含一家以上生产商,应详细列出所有生产商的名称、地址,如果证书填写不下,可以随附生产商清单。如果生产商和出口商相同,应填写“同上”。若本栏资料属机密性资料时,请填写“签证机构或相关机关要求时提供”。 第3栏:应填写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在双方注册登记的海峡两岸双方进口商的详细名称、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如无传真或电子邮件,应填写“无”。 第4栏:应填写运输方式及路线,详细说明离港日期、运输工具(船舶、飞机等)的编号、装货口岸和到货口岸。如离港日期未最终确定,可填写预计的离港日期,并注明“预计”字样。 第5栏:不论是否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进口方海关可在本栏标注(√ )。如果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请在该栏注明原因。该栏应由进口方海关已获授权签字人签字。 第6栏:如有需要,可填写订单号码、信用证号等。 第7栏:应填写项目编号,但不得超过20项。 第8栏:应对应第9栏中的每项货物填写《协调制度》编码,以进口方8位编码为准。 第9栏:应详细列明货品名称、包装件数及种类,以便于海关关员查验。货品名称可在中文名称外辅以英文,但不能仅以英文填写。货品名称应与出口商发票及《协调制度》上的商品描述相符。如果是散装货,应注明“散装”。当本栏货物信息填写完毕时,加上“***”(三颗星)或“\”(结束斜线符号)。 第10栏:每种货物的数量可依照海峡两岸双方惯例采用的计量单位填写,但应同时填写以国际计量单位衡量的数量,如毛重(用千克衡量),容积(用公升衡量),体积(用立方米衡量)等,以精确地反映货物数量。 第11栏:应填写唛头或包装号,以便于海关关员查验。 第12栏:若货物符合临时原产地规则,出口商必须按照下列表格中规定的格式,在本证书第12栏中标明其货物申报适用优 此外,如果货物适用的原产地标准依据“累积规则”条款、“微小含量”条款或“可互换材料”条款,亦应于本栏相应填写“ACU”、“DMI”或“FG”。 第13栏:应填写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海峡两岸双方出口商开具的商业发票所载明的货物实际成交价格、发票编号及发票日期。 第14栏:应由出口商或已获授权人填写、签名,并应填写签名的地点及日期。 第15栏:应由签证机构的授权人员填写签证地点和日期,并签名、盖章。同时应提供签证机构的电话号码、传真及地址。 证书应以中文填写,必要时辅以英文,但不能仅以英文填写。所有栏目必须填写。证书如有续页,亦按照本须知填写,续页也应填写同一证书编码。同时请在证书下方填写“第X页,共X页”。如果证书仅有1页,亦应填写“第1页,共1页”。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突破校企合作瓶颈(1)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蔡新良 我校办学规模大,专业门类全。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50人,2010学年注册在校生5300多名,下学年在校学生将达到5500人。开设有服装设计、商务外语等涉及九大类16个专业,因此毕业生就业面广,涉及的行业、企业多。不同的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大量需要一线技术工人,有的企业需要少量技术与管理业务骨干,所在按照学校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此,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多渠道、多形式地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孜孜以求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得到应用和提高的关键环节。学校一贯重视这一环节的工作。几年来,学校不断通过走访调研、洽谈,逐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到2009年底,学校已有由市教育局发文公布并挂牌的校外实训基地24家。合作关系稳定、涉及行业门类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2.实施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一直是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中一棵“常青树”,从“一舟”班到“芽芽”班再到“桐昆”班,订单式培养一路走来。2008年秋,我校又应乌镇旅游公司的要求,与之签了订单培养的“乌镇旅

游”班,学校每年为乌镇旅游公司专门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的班级。“乌镇旅游”班学生由乌镇旅游公司承担学费,公司和学校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育教学,毕业后直接到公司相应岗位上岗就业。 3.发挥职校优势,尝试产教结合。 由于有良好的服装产业环境为背景,我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该专业拥有600万元的实训设备和二十多人的专业课教师,良好的软硬条件是该专业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为使服装专业技能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于2004年8月投入近70多万元建立了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桐乡市嘉艺服装研究所”。服装研究所这一平台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学校与当地行业企业的联系,研究所成立以来,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服装设计、打样及制作等服务,完成新款设计与制作约5000余套件,完成服装配件制作65000多个。更多的在于通过这一平台为服装专业师生提供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得了锻炼和提高。 4.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任务。 为解决实习实训耗材成本大这样一个实际困难,学校积极向合作企业承接生产加工任务,作为专业技能实训的阶段性训练项目。由于企业生产任务不仅有质量上的高要求,还有工时上的高要求。为让学生在校教学实习期间能更好地感受到这两个高要求,在服装专业的教学实习中,我们积极承担部分合作企业的小规模生产加工任务。2009年中完成三个项目数千件产品的生产加工任务。使承接生产加工任务

阜阳城市化进程和动力机制研究

阜阳市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对阜阳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同时对其动力机制进行了概要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发现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动力机制、阜阳 1.前言——区域概括 阜阳,是皖西北重要的门户,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是淮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阜阳交通便捷,是华东二通道的起点【1】。阜阳市面积占安徽省的7%,共9775平方公里,人口占安徽省的15%,共947.3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90平方公里。阜阳市辖3个市辖区(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4个县(太和县、临泉县、颍上县、阜南县)、1个县级市(界首市)、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GDP)324.6亿元。处于淮北与淮南煤炭“金三角”板块地带中心的阜阳,地下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可采储量80亿吨,煤炭均为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煤,正崛起成为华东能源新基地。 2.城市化进程分析: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的不同的政治经济特点,自建国以来可大致划分为短暂发展时期(1949年~1957年)、起伏波动时期(1958年~1965年)、停滞时期(1966年~1976年)、过渡时期(1977年~1981年)和乡村城市化时期(1982年~1991年)、快速城市化时期(1992年~至今)。相应地,阜阳市的城市化进程也可划分为类似时期。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为界,介绍阜阳的城市化历史进程。 2.1改革开放前的阜阳城市化过程 1953年~1957年的短暂发展时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社会初步稳定,人民的生活环境逐渐恢复正常。阜阳处于中国中部安徽西北部,在国内稳定的同时,阜阳也有了一个良好的恢复发展环境,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受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影响,阜阳的工业开始了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

(1)原始社会有城市吗? 为什么?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不仅可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粮食和副食品,同时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2)城市是人类社会第几次社会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是什么? 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3)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是什么?为什么?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4)利用“城市人口比重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图”,引导学生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市化的过程正处于上升阶段;发达国家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图2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2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D)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分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40%多一点,线段MN中的N点城市化水平达50%以上,故选项A错;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达70%左右,a线城市化水平约63%,故选项B错;城市化速度在城市化水平较低阶段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也较高,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4.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C)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分析:我国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以青壮劳动力为主,使城市人口年龄结构较轻,故选项A错;我国东部社会经济发展快于西部,城市化速度也快于西部,故选项B错误;大城市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量工业和人口迁入周围卫星城市,卫星城市发展迅速,故选项C正确;大城市向乡村回流属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故选项D错。

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 议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原称为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或称两岸综合经济合作协定。2016年1月26日。ECFA第一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在北京举行。2016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合作协议。2016年8月17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它实质上是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初步框架安排。同时又包含若干早期收获协议。 中文名,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遵循原则,平等互惠。

循序渐进。目标,增进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交流。大事记,第一次两会商谈在北京举行。合作双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 产生背景。2016年1月26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次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专家工作协商在北京举行。 大陆方面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带队。台湾方面由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带队。成员包括两岸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人员。海峡两岸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名称。基本结构。建立协商工作机制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海峡两岸经过一天坦诚和善意的协商。取得了多项共识。 海峡两岸认为。海峡两岸研究单位关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研究的结论和建议。体现了海峡两岸经济的现状和特点。反映了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海峡两岸一致认为。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海峡两岸展开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有利于海峡两岸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挑战。有利于建立具有海峡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增进海峡两岸人民的福祉。海峡两岸同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基本内容涵盖海峡两岸之间的主要经济活动。 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今后将按业务议题进行协商。海峡两岸还交换了税则和有关经济管理规定与统计数据等。海峡两岸同意。应本着先易后难。求同化异。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和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尽快推动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程。 大事记。xx年4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历史性的会谈后共同发布的《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精编版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建设背景 创新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学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迫切要求,是珠三角轨道交通及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动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建设基础 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五年来,学院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政府支持重视的双重优势,坚持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的发展路子,积极与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校企携手育人基础优 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成立28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共同实施教学及考核、共同管理,为广铁集团、省铁投、广深港地铁等企业订单培养学生3270人。中铁电气化局捐赠价值78万元的DA8型电气化轨道作业车共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文舟公司、鸣虹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学院设50万元“文舟”奖学金、“鸣虹旅业奖学金”等。校企合作育人呈现良好局面。 (2)合作办学机制绩效佳

2009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在广州花都区“粤宝丽工业园”共建工学结合基地,紧密联系毗邻基地的广州铁道车辆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应用电子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办学模式与成效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2008年着手筹建“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做实为主的原则,广泛联系行业企业,现有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92家规模企业签约加盟,为紧密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3)市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力度大 市政府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09年,市政府拨资金、出政策支持学院以设备和师资等办学资源与花都企业共建花都工学结合基地;2010年市政府又积极向教育部申报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把建立校企紧密合作长效机制作为重要内容,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粤宝丽企业集团等具有良好合作育人基础的行业企业,校企共建多种形式企业冠名的4个合作学院,实行董事会管理机制。联合120余家企业组建轨道交通职教集团,实行理事会管理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在企业获利中求学院发展的紧密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城市化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及其政策影响分析 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格局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从动力机制上解读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规划的脉络,从而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更宏观的背景框架和更深刻的政策渊源。为此,本文以城市地理和区域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选取27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经济总量、投资额、政策、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测度指标的城市化动力框架和驱动模型,研究了城市化动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基于计量模型分析的结论,从创新规划的角度探讨了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表明,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城市化动力机制中最核心的元素因子,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驱动影响也远远大于第三产业,而科技创新的驱动特征尚不明显,这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区域职能分工体系和促进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城市化;驱动因子;规划创新 1 引言 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1]。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根源上把握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动力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当今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并由此提出推进城市创新规划的可行性对策,以促进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 2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框架 2.1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特征与选择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推动城市化产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2]。简单的说,就是指在城市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9月30日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指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并列出了“十大配套政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制度,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全面解决农民进城落户所要面对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同时要求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这将有利于重构城镇化动力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虽然滞后了两个半世纪,但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却很快,2015年达到56.1%。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城镇化的质量较低,大量农业人口转而不移,进城务工却没有迁移户口,以农民身份从事产业工人的职业,所以目前亟待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以提高城镇化质量。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之所以出现质量和数量不协调的问题,主要原因

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就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提高质量,重构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1亿人”进城问题。 从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看,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力,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随着其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更多的农业人口得以从传统生产中解放出来;工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农业人口进城首先要有就业岗位,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身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否则将无法立足,所以工业的加快发展为城镇化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生活生存支撑,成为拉动农业人口进城的巨大动力。服务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这是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效率的提高,工业就业岗位会相对减少,但同时经济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从而为城镇化人口提供更加充足的就业岗位,使得城镇化得以继续。当城镇化率达70%以上,就进入相对稳定期。 实际上,在三次产业发展作为基本动力推进城镇化迈向高级阶段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都出现过不同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拉美国家由于城镇化快于工业化导致的“贫民窟”问题、农业发展滞后问题等。我国的主要问题在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以至于曾经出现“民工荒”,产业工人供给不足。近年来虽然城镇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