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用过的体温计应消毒。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

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搏。

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

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

14.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并计数。

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16.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

1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19.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0.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

21.将测量结果告诉患者/家属。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

2.记录准确,对异常情况沟通及时。

四、导尿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导尿,患者能够知晓导尿的目的,能够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尿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导尿目的、合作程度、膀胱充盈度、局部皮肤等。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4.导尿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保护患者隐私。

5.为男性患者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

6.插入导尿管后注入10-1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妥。

7.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8.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液体入量,预防发生感染和结石。

9.嘱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

10.嘱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11.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操作满意。

2.操作规范、安全,未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尿管与尿袋连接紧密,引流通畅,固定稳妥。

五、胃肠减压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置胃管,患者能够了解有关知识并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胃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患者鼻腔、有无分泌物阻塞、是否通畅,以及患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以往插管的经验。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

4.准确测量胃管插入的长度。

⑴由耳垂到鼻尖再到剑突的距离。

⑵前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成人45-55厘米,儿童14-18厘米)。

5.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安全顺利地插入胃管。

6.昏迷患者应先将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7.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8.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

9.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

10.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

11.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12.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13.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14.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处理与引流管相关的问题。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巧,患者配合。

3.确保胃管于胃内,固定稳妥,保持有效胃肠减压。

六、灌肠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安全地为患者灌肠;清洁肠道,解除便秘及肠胀气;降温;为诊断性检查及手术做准备。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有无烦躁、焦虑、及配合程度,有无灌肠禁忌症, 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

2.告知患者及家属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

3.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浓度、剂量、温度适宜。

4.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5.按照要求置入肛管,置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6.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保持10-2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7.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嘱患者尽量坚持到有强烈的便意感。

8.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发生意外。

9.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时,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

10.清洁灌肠应反复多次,首先用肥皂水,再用生理盐水,直至排出液澄清、无粪便为止。

11.操作结束后,做好肛周清洁,整理床单位。

12.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及排便次数。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患者排空大便及肠道内积气,无并发症发生。

七、氧气吸入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治疗,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确保用氧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呼吸状态、缺氧程度、鼻腔情况。

2.告知患者安全用氧的重要性,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告知患者不能自行调节氧流量。

3.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氧疗方法。

⑴鼻导管或鼻塞:适用于低流量吸氧、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⑵面罩:

①普通面罩:适用于高流量吸氧,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②储氧面罩:可以提供较高的吸氧浓度。

③Venturi(文丘里)面罩:可以提供控制性氧治疗。

⑶氧气帐或头罩:主要适用于儿童。

4.遵医嘱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5.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6.密切观察患者氧气治疗的效果。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的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八、雾化吸人疗法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提供剂量准确、安全、雾量适宜的雾化吸入。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给药的原则。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用药目的、患者呼吸状况及配合能力。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告知患者治疗目的、药物名称,指导患者配合。

4.按雾化吸入的目的和要求准备药物和雾化装置,并检查装置性能。

5.给患者戴上面罩或口含嘴,指导患者吸入。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直接将面罩置于气管切开造口处。

6.观察患者吸入药物后的反应及效果。

7.雾化吸入的面罩、口含嘴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染。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安全,达到预期目的。

九、血糖监测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测量患者血糖,为治疗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监测血糖的目的,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状况。

3.确认血糖仪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正确安装采血针,确认监测血糖的时间(如空腹、餐后2小时等)。

4.确认患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采血量充足,应使试纸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5.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1-2分钟。

6.将结果告诉患者/家属,并通知医师。

7.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穿刺部位应轮换,并指导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结果准确。

十、口服给药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3.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5.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6.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7.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不可以服用。

8.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帮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十一、密闭式输液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

3.选择合适的静脉。老年、长期卧床、手术患者避免选择下肢浅静脉穿刺。

4.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5.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配制化疗和毒性药物时应在安全的环境下配置。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

6.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调节输液速度。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速度,嘱患者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7.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及有无输液反应,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对于特殊药物、特殊患者应密切巡视。

8.拔除输液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十二、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正确安全地静脉输血,操作规范,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输血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输血史、输血目的、合作能力、心理状态和血管状况。告知患者输血的目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包括取血时核对,输血前、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血袋完整性和血液的外观。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

4.建立合适的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5.血制品应在产品规定的时间内输完,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

6.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滴速调节至要求速度。

7.输血完毕,贮血袋在4℃冰箱保存24小时。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妥善处理。

十三、静脉留置针技术

(一)工作目标

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评估患者病情、治疗、用药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

4.选择弹性适当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

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6.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7.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四、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采集静脉血标本,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采血后指导患者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6.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不发生溶血,抗凝标本无凝血,符合检验要求。

十五、静脉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静脉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

3.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4.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6.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必要时使用微量注射泵。

7.静脉注射过程中,观察局部组织有无肿胀、严防药液渗漏,观察病情变化。

8.拔针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六、肌内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肌内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5.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患者注射时勿紧张,肌肉放松。

6.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7.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七、皮内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进行皮内注射;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备好相应的抢救药物与设备并处于备用状态。

5.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

6.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远离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7.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过敏反应。

8.正确判断试验结果。对皮试结果阳性者,应标记,并将结果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八、皮下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皮下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6.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九、物理降温法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安全地为患者实施物理降温,减轻患者不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局部组织灌注情况、皮肤情况、配合程度、有无酒精过敏史。

2.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嘱患者在高热期间摄入足够的水分。

4.操作过程中,保护患者的隐私。

5.实施物理降温时应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重点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如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

6.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7.记录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严格交接班。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

二十、经鼻/口腔吸痰法

(一)工作目标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如有义齿应取出。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2、咳嗽能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分钟。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成人为<200毫米汞柱。

7.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间歇3-5分钟。

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三)结果标准

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并配合操作。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

二十一、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一)工作目标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呼吸机的参数、SpO2、气道压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分钟。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成人为<200毫米汞柱。

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8.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三)结果标准

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并配合操作。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

二十二、心电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动态评价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状况。

2.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3.正确选择导联,设置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4.嘱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嘱患者电极片处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9.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10.停用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

二十三、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年龄、病情、心功能等情况及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患者的合作程度、输注通路的通畅情况及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3.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4.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目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过程中不可自行调节。

5.妥善固定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按需设定参数。

6.随时查看工作状态指示灯。

7.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 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 入院告知:向患者/ 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 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 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 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 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 治。

2. 患者/ 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 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 2. 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 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 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 患者/ 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 2. 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包括哪些? 答:1)、患者入院护理2)、患者出院护理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4)导尿技术 5)胃肠减压技术6)灌肠技术 7)氧气吸入技术8)雾化吸入技术 9)血糖监测10)口服给药技术 11)密闭式输液技术12)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13)静脉留置针技术14)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5)静脉注射技术16)肌内注射技术 17)皮内注射技术18)皮下注射技术 19)物理降温法20)经鼻/口腔吸痰法 21)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22)心电监测技术 23)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2、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包括哪些? 1)整理床单位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4)会阴护理 5)足部清洁6)协助患者进食 7)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8)协助患者床上移动 9)压疮预防及护理10)失禁护理 11)床上使用便器12)留置尿管的护理 13)温水擦浴14)协助更衣 15)床上洗头16)指/趾甲护理 17)安全管理 3.、特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及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4 、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与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5、生活部分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协助面部清洁1次/日 ②、协助会阴护理1次/日 ③、协助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最新版_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常用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一、手卫生 1、一般洗手 (一)操作要点 1.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 (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二)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 (一)操作要点 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 (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者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 (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二)注意事项 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一、护患沟通规范化:要求应做到“五个主动” 1、主动介绍:①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10分钟内完成入院介绍和安全教育(急诊24小时内),并自我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病友,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包括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洗漱间、厕所、开水房等具体位置。②护士长在半小时内到病人床前做自我介绍 2、主动宣传:主动宣传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实力、设备和科室特色住院须知、探视陪伴制度等医院有关规章制度。 3、主动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以《专科健康教育》及《护理临床路径》为指导及时向病人介绍疾病及康复、饮食、活动等知识,特殊治疗及检查、手术前、中、后均有介绍相关配合知识,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病人掌握用药知识。 4、主动解答疑问:①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当病人来院就医、咨询、投诉时,首位接待人员为“首接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到底。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能够马上解决的,要立即给予答复。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讲明原委,并在3日内答复。非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要将病人引导至责任科室,并负责督促责任科室尽快解决。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详细解答,如病人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 5、主动沟通:巡视病房,减少呼叫次数。①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并尽量使用通俗语言,对部分理解能力差的病人,要耐心地反复进行。②对所有病人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程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解释和心理疏导。 二、礼仪服务规范化:基本要求是应做到“六个规范” 1、迎接病人规范标准是: (1)新病人入院时,实行零分钟接待制。值班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迎接病人,责任护士帮助病人到床前,做好五测,10分钟内通知医生诊治。 (2)危重病人立刻接诊,快速完成急诊病人安置,协助病人卧床,并查看病人治疗、各种管道及皮肤情况,迅速协助医生诊治。

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样本

惯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的 热情接待患者,协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测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服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依照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告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简介,妥善安顿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理解患者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有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简介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简介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关于管理规定等。勉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需要及顾虑。 5.完毕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拟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行有关治疗及护理。 6.完毕患者清洁护理。 (三)成果原则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的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引内容,掌握必要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状况进行出院指引,涉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引、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顿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成果原则 1.患者/家属可以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规定。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的 安全、精确、及时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断和制定护理办法提供根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伙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6、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9、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0、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3、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4、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5、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7、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8、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9、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1、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2、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3、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4、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体温表破损 1、预防 (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 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2、处理 (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 (2) 立即报告护士长。 (3) 嘱患者漱口、吐出。 (4) 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 1、预防 (1)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2)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3) 立即报修。 (二)、约束带过紧,肢体淤血,皮肤破损 1、预防 (1)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2) 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 (3) 注意约束松紧。 2、处理 (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3) 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

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txt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用情浅的会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用情深的会先放弃。╰︶ ̄—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男女授受不亲,中国哪来13亿人口。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 一、医院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2.院领导定期进行行政查房,及时听取意见,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二)制订并落实工作方案。 1.根据医院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方案,有明确的进度安排,各有关部门职责清晰、分工协作。 2.工作方案能够有效落实。 (三)加强培训工作。 1.全院各部门和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实质和具体措施等。 2.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相关文件、规范,组织开展全员培训,使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充分认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四)加强宣传交流。 1.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院营造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氛围。 2.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在全院推广,让更多患者受益。 二、临床护理管理 (一)健全并落实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制订并落实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及标准。中医医院和开设中医病房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探索实施护士的岗位管理。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标准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分级护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三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 第四条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分级护理原则 第七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第八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 重症监护患者

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 实施连续性肾脏代谢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第九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第十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第十一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第三章分级护理要点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题答案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护士应当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2、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 3、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4、给患者醇浴前应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局部组织灌注情况、皮肤情况、配合程度、有无酒精过敏史。 5、选择弹性适当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 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6、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包括取血时核对,输血前、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血袋完整性和血液的外观。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并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 7、患者入院时护士应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8、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

9、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10、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二问答题 1、简述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的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采血后指导患者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6.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标准

精心整理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资料。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依据。 5-10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

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 14.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观察棉絮吹动情况,并计数。 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16.选择宽窄度适宜的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 3.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作程度、膀胱充盈度、局部皮肤等。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4.导尿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保护患者隐私。 5.为男性患者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 6.插入气囊导尿管后向气囊内注入10-1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妥。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

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

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 一、医院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2、院领导定期进行行政查房,及时听取意见,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二)制订并落实工作方案。 1、根据医院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方案,有明确的进度安排,各有关部门职责清晰、分工协作。 2、工作方案能够有效落实。 (三)加强培训工作。 1、全院各部门与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实质与具体措施等。 2、根据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相关文件、规范,组织开展全员培训,使护理管理者与护士充分认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四)加强宣传交流。 1、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院营造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氛围。 2、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在全院推广,让更多患者受益。 二、临床护理管理 (一)健全并落实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制订并落实疾病护理常规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及标准。中医医院与开设中医病房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与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探索实施护士的岗位管理。 (二)落实护理管理职能。根据《护士条例》与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

理管理组织体系。护理部对护理工作质量与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并具备相应能力。 (三)合理调配护士人力。 1、护理部能够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对全院护士进行合理配置与调配。护理部掌握全院护理岗位、护士分布情况。 2、科护士长、病房护士长可以在科室、病房层面根据工作量调配护士,体现以患者为中心。 3、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建立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保证应急需要与调配。 (四)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1、根据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 2、将考评结果与护士薪酬分配、晋升、评优等相结合。 3、护士的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较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三、临床护理服务 (一)病房管理有序。 1、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安全、有序。 2、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陪护率明显下降。 (二)公示并落实服务项目。 1、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与服务项目,在病房醒目位置公示并遵照落实。 2、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与自理能力相符。 (三)护士配备合理。 1、依据护理工作量与患者病情配置护士,病房实际床位数与护士数的比例应当≥1:0、4。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 2、一级护理患者数量较多的病房,护士配置应当适当增加。 (四)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1、病房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与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职责,使其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2、每个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目录 1、患者入院护理 2、患者出院护理 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4、导尿技术 5、胃肠减压技术 6、鼻饲技术 7、灌肠技术 8、氧气吸入技术 9、雾化吸入疗法 10、血糖监测 11、口服给药技术 12、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 13、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14、静脉留置针技术 15、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6、静脉注射技术 17、肌内注射技术 18、皮内注射技术 19、皮下注射技术 20、物理降温法 21、经鼻/口腔吸痰法 22、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23、心电监测技术 24、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25、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

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 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 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试题及答案

《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基础知识问答集 广州护理学会 2010年1月

目录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单选题 (3) 第一章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3) 第二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的护理技术 (5) 第三章护理评估技术 (15) 第四章患者安全护理 (26) 第五章患者清洁与舒适护理 (34) 第六章给药法 (35) 第七章引流管护理 (44) 第八章气道护理技术 (51) 第九章营养与排泄护理技术 (59) 第十章标本采集技术 (67) 第十一章急救技术及护理 (74) 第十二章冷热疗技术 (83)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参考答案 (90)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单选题 第一章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1.实施护理操作前应遵循查对制度.核对患者的身份,不包括下列哪项(E) A姓名B年龄C.性别D.住院号E.血型号 2.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向患者/家属解释实施护理操作的是(E ) A目的B程序C.并发症D.风险E.以上都是 3.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D) A.胸部B.胸部以上C.头部以下D.腰部以上E.腰部 4.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D) A.环境清洁、干燥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C.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D.一份无菌物品未使用完毕时可以供他人使用E.无菌包在未被污染、未打开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 5.以下哪项情况无菌包可以继续使用(D) A.被无菌生理盐水打湿B.放在地面C.包装有霉点 D.密封容器的筛孔禁闭,在有效期内E.外包装指示带没有变色 6.无菌包的开启,应注意(E) A.检查有效期B.是否潮湿、破损C.打开包布时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v不可跨越无菌区E.以上都是 7.注射治疗时,抽出的药液必须在(A )内使用。 A.2h B 4h C 6h D.8h E.24h 8.无菌容器盛放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E) A 2h B 4h C 6h D 8h E.24h 9.根据灭菌技术原则,一般情况下选择灭菌技术时应优先选择(A) A.高压蒸汽灭菌技术B.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技术 C.2%戊二醛浸泡灭菌技术D.过氧乙酸喷雾E.辐射灭菌技术 10.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E) 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低温灭菌法D.辐射灭菌法E以上都是11.下列不需要灭菌处理的物品是(C) A.各类穿刺针B.口腔诊疗牙钻C.喉镜 D.硬式内镜、腹腔镜E.结核患者使用后的支气管纤维镜 12.病区盛放消毒溶液的容器灭菌时间是(C) A.每天灭菌1次B.每周灭菌1次 C.每周灭菌2次D.每2周灭菌1次 E.每月灭菌1次 13压舌板、开口器等用物,最好采用(B) A.环氧乙烷灭菌B.高压蒸汽C.2%戊二醛浸泡 D.煮沸消毒E.紫外线照射消毒 14.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 ) A.2 h B.4 h C.8 h D.24 h E.48 h 15.开启的无菌溶液需在(A )内使用。 A.4 h B.6 h C.8 h D.24 h E.48 h

常规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 一血压测量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血压高估/低估】1、血压计的高度、上臂的位置应与心脏的高度相同若血压计的高度高于心脏则血压值偏低。血压计的高度低于心脏则血压值偏高。高度每相差1cm血压值将相差0.7㎜Hg。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右心房水平可使收缩压和舒压增高反之如果上臂位置高于右心房水平则使收缩压和舒压降低。2、血压计袖带的宽度应以上臂围长的二分之一为宜血压计袖带过宽压力降低使收缩压值偏低袖带过窄压力升高使收缩压值偏高。3、血压计袖带的高度将袖带至于肘关节上2-3㎝袖带气囊的中央部置于肱动脉处。听诊器放在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注意听诊器不应与袖带相互挤压。因为互相挤压会产生杂音影响测量时的听诊效果。4、系血压计袖带的松紧度应以可以放入2-3个手指头为宜血压计袖带系得过松难以阻断血流使血压值偏高血压计袖带系得过紧则可使血压值偏低 并且因为静脉也同时受压引起前臂淤血影响搏动音的读取。注意袖口不可禁锢上臂。5、充放气系统测量血压时袖带逐渐充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至少再升高20㎜Hg放气速度应均衡。放气的速度以每次血管搏动水印下降2㎜Hg为宜。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 造成舒压读数增高。放气速度2㎜Hg/s时测得的收缩压偏低而舒压偏高。当心率很慢时推荐放气速度为2-3㎜Hg/s。6、为获取准确的血压读数应“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在测量完一次血压后应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两次

血压读数的平均值。若两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压读数相差大于5㎜Hg则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皮下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1、血压计的袖带不宜系得过紧因为患者有出血倾向若患者的血小板在3-5万/μl时可造成皮下出血。2、密切观察皮肤的颜色等及时更换测量部位。二 冰袋冷敷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皮肤冻伤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2、确认冰枕无损坏或遗漏。 3、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 4、不能持续使用若需长时间使用至少间隔60分钟为宜。 5、加强巡视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有无融化、布袋是否潮湿必要时及时更换。 6、观察病人用冷情况尤其是意识障碍或感觉异常的患者 要随时对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确认如局部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7、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反应。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三热水袋使用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皮肤烫伤1、向患者解释使用热水袋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2、确认热水袋有无破损或栓口密闭不严。3、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确定水温。用于足部 橡胶热水袋以60℃为宜金属或塑料热水袋可设定为70-80℃用于背部温度以40-45℃为佳。4、根据病人的感觉、意识确定水温。对老年人、小儿、昏迷、局部感觉麻痹、麻醉未清醒者水温不超过50℃。5、热水袋应装入套子或用毛巾包裹。6、热水袋放置位置 用于足部应放于距足部10㎝处用于背部时应用枕头等物固定

实用临床护理三基习题A卷

护理三基考试卷—A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护理理念的基本要素是: ( D ) A.个人、家庭、社区、社会 B.人、健康、疾病、护理 C.健康、疾病、环境、护理 D.人、健康、环境、护理 2.依据赛里的压力学说,下列哪项不是人体对压力原的反应分期: ( B ) A.警觉期 B.否认期 C.抵抗期 D.衰竭期 3.下列哪项不属于纽曼的保健系统模式: ( C ) A.压力原 B.机体防御功能 C.物理治疗 D.预防性护理活动 4.属于主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 ( B ) A.体温39℃ B.胸闷、气短 C.呼吸急促 D.口唇发绀 5.属于客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 (C ) A.久疼痛 B.愉快 C.水肿 D.乏力 6.护理诊断中“S”的含义是: (D ) A.健康问题 B.诊断定义 C.相关因素 D.临床症状和体征 7.护士在制定计划中列出“3天内病人自觉腹胀症状减轻”,这是:( C ) A.护理诊断 B.护理措施 C.护理目标 D.护理评价 8.护理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 B ) A.护理目标 B.治疗方案 C.护理措施 D.护理评价 9.护理技术管理的先导是:(A) A.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B.基础护理技术 C.提高护理质量 D.提高护理技术 10.护理技术管理的目标是:(B) A.以病人为中心 B.提高护理质量 C.提高基础护理技术 D.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11.护理技术管理的前提是: ( C ) A.提高护理质量 B.提高基础护理技术 C.提高技术整体功能 D.提高服务质量 12.继续护理学教育是: ( A ) A.终身性护理学教育 B.护理学历教育 C.规范化专业培训 D.护理知识培训 13.下列哪项为护士再次注册的条件之一: (D ) A.取得护理专业培训结业证书 B.具备一定的护理工作经验 C.每年经过新理论、新知识培训 D.每年修满继续教育规定学分 14.下列哪项不会影响护士职业角色化的过程: ( D ) A.社会文化 B.职业教育 C.角色行为自我调控 D.年龄 15.处理护理纠纷时应做到: ( A ) A.实事求是 B.以病人利益为中心 C.以护士利益为中心 D.以医院利益为中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精品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情况、方法、质量、计划、监测、系统、有效、密切、主动、继续、充分、尽快、平稳、平衡、合理、良好、透明、健康、持续、加大、合作、配合、沟通、执行、保持、发展、提出、发现、掌握、了解、规律、位置、安全、稳定、情绪、意识、信心、需要、环境、项目、倾向、需求、制度、方式、作用、比重、水平、速度、增进、分析、吸引、调节、逐步、形成、保护、满足、严格、纠正、鼓励、保证、维护、确保、指导、帮助、发挥、教育、改善、方向、促进、加强、适应、提高、明显好转、实施、做细、规范、减轻、良心、有效性、积极性、针对性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① 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⑺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⑻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分钟。 ⑼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⑽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⑾如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胸件勿整个人塞入袖带内,胸件的整个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⑿打气不可太猛,放气不可太快或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如果听不清,应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四、患者入院护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