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

基础篇

一.认识脊柱内镜

1.脊柱内镜手术系统的组成

1.镜体:(连接成像、光源、冲水、手术通道)图片

2.冷光源(光源、光钎)图片

3.成像系统(摄像、传输、显示器)图片

4.等离子系统:发生器、消融电极图片

5.冲水系统

6.X光机或CT 图片

7.手术器械:1.建立通道的手术器械图片

2.镜下使用器械图片

8.神经检测仪,全麻或连续硬膜阻滞

2.脊柱内镜手术系统的工作原理

A:手术医生在X光机引导下,利用穿刺扩张及骨髂处理器械,由皮肤到达脊柱病变部位,建立一个通道。

B:内镜从通道中到达病灶区,

C:由光源系统提供照明,由摄像及成像系统将病灶区图像在显示器上显示并监视医生进入身体的手术工具及动作,医生利用镜下手术工具在直视下切除病灶,修复组织。

特点:①通道尽量在身体自然腔隙中通过以便减少出血及损伤组织,

②通道要避开重要组织,如神经、大血管、内脏等

③镜下工具精致细小,抗张力差,操作宜柔和。

④通道尽量对准靶点病灶区。

⑤镜下影像与实物放大约60倍。

⑥广角镜头提供宽广的视野常会出现“看到碰不到”现象。

⑦冲水系统通过水压可以减少创面出血提供干净清晰的手术视野。

⑧等离子刀头可以用于镜下出血或疏松软组织的消融。

3.内镜系统的清洗、消毒灭菌和维护

(1)清洗:

A.镜体单独清洗,清水反复冲洗,并用毛刷清洗官腔,然后酶洗,注意不能磕碰、折弯、单独包消,保护头端摄像头,

B.管道系统,要注意清洗中空的腔隙,清洗其中的骨和其他组织。

(2)消毒灭菌:

A.支持等离子灭菌

B.支持高温、高压灭菌(注意光钎传输不能高温)

C.支持戊二醛2%以上浸泡(消毒不低于20分钟,灭菌10小时以上)内镜必须灭菌,灭菌方法不宜交替使用,否则易出现镜体损害。

(3)养护:

A.内镜是贵重医疗器械,镜体要单独存放,忌磕碰与折弯、挤压。

B.内镜头部摄像头脆弱,术中切忌大的骨块或钳子碰撞。

C.镜下工具纤细精致,抗张力差,不宜使用暴力。

D.内镜器械要和其他手术器械分开存放运输

E.光钎切忌折弯、挤压。

4.腰椎内镜手术流程

①签署内镜手术同意书---------②进手术室摆正体位并适当固定----------③摆放X光机并利用定位器确定手术部位、进针点及必要的手术标示-----------④皮肤消毒铺无菌单------⑤麻醉穿刺,建立通道(在C臂机引导下进行)----------⑥安装内镜,光源,冲水装置,成像系统,射频刀头及电极开关-----------⑦镜下手术---------⑧缝合皮肤,结扎伤口。

5.脊椎内镜的特别属性

①:脊椎内镜是硬质同轴内镜,操作区周边多为骨性结构,自然腔隙狭小,这一点和其他内镜右明显的不同,镜下移动性小,视野内有很多“看到取不到的”地方,所以“精准和靶点”非常重要。

②:脊椎内镜通道周边多重要血管神经,而且可移动性小,缓冲余地不大,这就决定了手术者一定要耐心、细心、动作轻柔,一步三看,对局部解剖必须了然于胸,最好是做过开放手术的医生操作。熟练操作C型臂和标准的正侧位图像可以帮助手术医生更快捷的建立通道。

③:脊柱内镜镜下空间小,周边布满神经,手术器械纤细柔弱,所以手术医生必须动作轻柔。

④:影像提供镜下的平面图像,没有远近、深浅的概念,必须依靠手术者把平面影像转化为三维立体解剖。

重要提示:

1.耐心、细心、动作轻柔

2.精准和靶点意识

3.必须熟悉立体解剖

二.临床前的准备

1:与腰椎间孔镜手术相关的解剖概念

①椎间孔及周边解剖图片

②安全三角图片

③腰部动脉及分支

④腰椎X线解剖a.正位b.侧位 c.穿刺针在正侧位上深浅的判断d.

安全线

⑤手术区软组织

⑥平均深度

2:腰椎间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前待手术期可以用药控制症状

术前禁食水6小时以上,局麻不禁食。

锻炼手术体位

充分交流,力争让患者理解由内镜手术的优缺点并安心接受手术。

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或头孢曲松)

术后卧床2小时,视手术情况酌情延长卧床时间

残留症状的处理

A应用激素、脱水药、营养药

B小针刀、内热针、理疗的综合使用

C口服消炎镇痛药

D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F物理治疗

临床路径:

入院第一天:

1.长期医嘱:骨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禁食

卧硬板床休息

2.临时医嘱:明晨抽血检查

常规

凝血功能

传染病四项

肝肾功能及其他(根据病人情况补入)

胸片、心电图、彩超

补齐MRI和CT

腰椎动力位及标准正侧位片

尿、大便常规

(症状重患者酌情静脉或口服消炎镇痛药)

入院第二天:

1.临时医嘱:

拟于明日局麻下施腰椎内镜下---------手术

2%利多卡因针5ml*3支

生理盐水30ml

用法:局麻用

生理盐水2000ml冲洗用

生理盐水250ml

林可霉素0.6

用法:术前30分钟静脉点滴

(症状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入院第三天:

手术当天

更改长期医嘱为术后医嘱,术后卧床2小时

根据手术情况适当使用激素,脱水药,营养神经药及液

体冲洗

入院第四天:对症处理

三.腰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禁忌症

(1)适应症:

A.所有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进行手术

治疗者

B.腰椎管狭窄症

C.1度以内滑脱伴有椎管狭窄或腰突者

D.稳性滑脱的老年患者有神经根受压者

E.椎间隙感染、椎体结核。

(2)禁忌症:

A.中央型重度椎管狭窄

B.不稳定性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

C.脊柱肿痛

D.重症马尾综合征患者

E.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基础病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F.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G.影像与症状不符合

H.其他脊柱术后继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翻修手术

四.腰椎间孔镜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处理原则:

1.杜绝重大并发症(1.

2.

3.

4.5)

2.及时处理常见并发症

3.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保持镇定,及时有效的处理。

没有一个外科手术能完全避免并发症,有了并发症不代表手术就一定失败了,通过对并发症的积极处理,大部分病例一样可以获得好的疗效。如果拖延或把慌慌张张的情绪传达给病人,并发症导致的病残和对病人的心理伤害会抵消最初获得的手术疗效。

五.腰椎间孔镜手术的麻醉及麻醉前准备

(1)建议腰椎间孔镜手术采用麻醉手术

A.优点:①术中和病人交流互动减少神经损伤机会和利于术后康复

②局麻能满足大多数病人的手术要求,个别病人需要少量全

身镇痛或镇静处理。

③局麻对病人生命体征干扰小,特别适合老年体弱患者。

B.缺点:特别敏感病人或麻醉部位不准时,病人会出现疼痛不适

C.技术要求:

0.5%利多卡因40ml(10ml 2%利多卡因+30ml生理盐水)

皮肤:5ml

深筋膜肌肉10ml

关节、关节突10ml

椎间孔内10ml

(2)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全麻

A.需神经监测

B.对身体影响大,不适合老年体弱者,增加了并发症发生机会(没有循证依据)

C.舒适感好,对手术医生及医院设施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六.椎间盘造影与染色

(1):造影的意义

①明确责任椎间盘及纤维环的完整性

②造影染色后镜下易于辨识突出骨髓核

③有专家认为美兰注入椎间盘有治疗意义(有循证)

(2):造影染色的特点

①增加手术程序的时间

②有过敏反应或其他药物反应风险。

③美兰使用说明没有”注入椎间孔或椎管内的用法”一旦进入神经或蛛网

膜下腔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有循证)

④增加感染机会(没有循证)

(3):造影染色剂配制

欧乃派克:美兰=9:1

每节盘内注射2ml以内

(4):技术要点

A.尽量不要在纤维环上反复穿刺

B.术中如怀疑有神经刺硬或是蛛网膜暴露者禁用造影染色

C.进盘后先注入0.5-1ml纯造影剂,椎间盘显影,确认针尖位置后再注入混合造影

D.完全脱出的硬化髓核镜下不一定被染色。

七.椎间孔入路腰间盘髓核摘除手术讲解

(1)体位:侧卧或平卧,以病人能耐受的体位为准,适当固定。

(2)术前测量定位:用记号笔在体表予以标示,

A.进针点

B.安全线图片

C.髂脊

D.病变间隙

(3)消毒铺无菌单

(4)局麻穿刺到达靶点,置换导丝,切开皮肤0.8cm用扩张管道逐级扩开软组织,用磨钻或环锯作关节突打磨椎间孔成形,放入导杆到靶点,沿导杆导入工作通道,以上操作均在X线光机引导下操作,使工作通道最后的位置在突出物靶点上。

(5)安装内镜,连接导光束及冲水管,接通影像系统并调试,接通等离子电极及开关。镜下尖突出物压迫神经,神经根充血水肿或苍白无搏动感,取出致压物,神经松弛,恢复血运和归位,搏动好,滑动不受限,电极止血,清理残存碎裂组织块,拔出内镜,切口缝合图片(接视频)

八.参观手术必备常识和观摩手术要点

(1)病人体位的摆放(重病人术前是否处理?怎么处理?)

(2)体表定位和C型臂如何摆放及操作要求

(3)局部麻醉的几个节点,麻醉药的配比及用量

(4)穿刺过程中对穿刺位置的调整,X光透视的控制和运用。

(5)软组织扩张的技巧和扩张管道位置。

(6)椎间孔成形的过程怎样使用环锯和磨钻。

(7)工作套筒怎样安放?

(8)镜下界面的辨识图片

头端、尾端、背面、腹面、对侧、近侧

黄韧带的位置和形态

关节突磨削面的形态和位置

突出物和后纵的位置形态

神经根的位置和形态

结束手术的标准

(9)镜下髓核钳咬切钳剥离子电极等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九.怎样配合老师完成内镜手术

(1)主动接送病人图片

(2)尽快学会C型臂操作

(3)尽快掌握摆放正确体位和体表定位

(4)熟练手术步骤,为老师提供各步操作工具和空间

(5)熟练消毒,铺巾,贴膜,接水袋和导光束,内镜电源线与内镜连接的方法和操作

(6)熟练手术区及台布上各种器械电极的最佳摆放方法

(7)逐渐形成本院内镜操作的团队和流程,做到标准、流畅

(8)熟练掌握内镜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包装及运输

(9)熟练掌握病人围手术期的管理,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和病人有效的沟通交流,形成椎间孔镜的临床路径。

本次讲座所引用的数字和观点以及手术图片,引用已经出版的学术文献,未一一标明出处,敬请谅解,所参阅文献来自于以下书籍和杂志。

《椎间盘》《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

《脊柱外科临床手术必读》

《脊柱外科手术图谱》

《脊柱外科内固定技术》

《脊柱手术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外科手术技术》

《内镜脊柱外科学》《脊柱外科治疗原则》

《Ao脊柱手册上下》

《微创脊柱外科学》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学》

《老年脊柱外科学》

《临床骨科解剖学》《脊柱外科技术和应用原则》

《微创脊柱外科学---技术,循证与争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法》

《椎间盘疾病》

《脊柱内镜手术技巧及演示》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精要》

《Beis技术应用规范》《疼痛介入治疗》

《镇痛注射技术图解》

《病理性神经痛》

注:以上书籍均可在淘宝,亚马逊,京东等网上购买,有兴趣的同事可以选购。

1,《椎间盘疾病》

2,《Ao脊柱手册上下》

3,《临床骨科解剖学》

4,《微创脊柱外科学---技术,循证与争论》

5,《脊柱内镜手术技巧及演示》

6,《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精要》7,《Beis技术应用规范》

8,《病理性神经痛》

9,《镇痛注射技术图解》

国家诊疗要求规范手术分级

一、鼻科内镜 四级手术: (一)鼻颅底相关诊疗技术 1、鼻颅底肿瘤手术 (1)鼻内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 (2)鼻内镜下经鼻前颅底肿瘤切除术 (3)鼻内镜下鼻窦骨化纤维瘤切除术 (4)鼻内镜下骨纤维异常增殖切除术 (5)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6)鼻内镜下翼腭窝病变手术 (7)鼻内镜下斜坡肿瘤切除手术 (8)鼻内镜下鞍旁肿物切除术 (9)鼻内镜下岩尖病变手术 (10)鼻内镜下鼻窦骨瘤手术 (11)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侧颅底手术 2.鼻颅底重建手术。 (1)鼻内镜下脑膜脑膨出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2)鼻内镜下经翼突入路蝶窦外侧隐窝脑膜脑膨出切除及颅底修补术 (3)鼻内镜下额隐窝及额窦脑膜脑膨出切除及颅底修补术 (4)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二)鼻眼相关诊疗技术 1、鼻内镜下眶内异物取出术 2、鼻内镜下眶内肿瘤手术 3、鼻内镜下经鼻眶减压术 4、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 5、鼻内镜下眶壁骨折整复术 6、鼻内镜下鼻颅眶沟通肿瘤切除术 7、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三)鼻腔鼻窦诊疗技术 1、鼻内镜下全组鼻窦开放FESS手术 2、鼻内镜下DrafⅡB、DrafⅢ型额窦开放术 3、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4、鼻内镜下鼻中隔及鼻畸形整复术 5、鼻内镜下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Krous分级3级以上) 6、鼻内镜下翼突入路侧颅底手术 7、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病变切除术

8、鼻内镜下鼻窦恶性肿瘤手术 三级手术: (一)鼻内镜下颌内动脉栓塞(用于鼻衄) (二)鼻内镜下鼻腔内肿瘤切除术 (三)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四)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五)鼻内镜下鼻腔病变射频消融术 (六)鼻内镜下额窦囊肿切除术 (七)鼻内镜下鼻窦探查术 (八)鼻内镜下筛窦开放术 (九)鼻内镜下蝶窦探查术 (十)鼻内镜下蝶窦病损切除术 (十一)鼻内镜下上颌窦病损切除术 (十二)鼻内镜下筛窦切除术 (十三)鼻内镜下筛窦囊肿切除术 (十四)鼻内镜下筛窦切开异物取出术 (十五)鼻内镜下蝶窦囊肿切除术 (十六)鼻内镜下鼻窦瘘修补术 二、妇科内镜诊疗 四级手术: (一)腹腔镜诊疗技术 1、子宫体积≥10孕周的全子宫切除术 2、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 4、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5、子宫体积≥12孕周的多发肌瘤剔除术或直径≥8cm的肌壁间肌瘤剔除术 6、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8、大网膜切除术 9、广泛子宫颈切除术 10、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 11、膀胱颈尿道旁组织悬吊术 12、各类生殖道畸形矫治/成形术 13、剖宫产术后憩室/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 14、中孕期腹腔镜手术 15、输卵管吻合术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时间:2018-07-27T16:42:37.8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作者:罗健[导读] 对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罗健 (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德阳 618100) 【摘要】目的:对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选患者均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34例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腰椎键盘突出症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开放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135-01 在临床脊柱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以腰部疼痛为主,有些患者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1],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则需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接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探究内容以如下报告形式呈现。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选患者均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的比值是18:16,年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63岁和18岁,均值为(42.15±6.35)岁;研究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的比值是19:15,年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61岁和19岁,均值为(43.63±6.52)岁,组间基础资料经P值检验后,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经过X线以及CT等检查之后被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此次所选人员均在自愿的前提下签署了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①重大心理以及精神疾病患者;②伴有心脏、肝脏以及肾脏等严重器官性疾病患者;③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1.2.1经皮椎间孔TESSYS技术本次研究系统为Thessys椎间孔内镜系统和低温消融射频系统。患者选取俯卧体位,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对穿刺方向以及穿刺点进行明确,然后将标记做好,使用1%利多卡因进行麻醉操作,麻醉位置由皮下到肌层穿刺位置,根据Thessys椎间孔技术进行常规穿刺操作,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在椎间盘内部刺入造影针,然后将1~3ml的混合造影剂注入到椎间盘中。将造影剂退出,并插入导丝,然后将穿刺针退出,在穿刺点位置作一切口,长度大约为8mm,根据导丝的方向将套管插入其中。将椎间孔镜置入其中,然后连接40万U的庆大霉素以生理盐水3000ml,对压力以及水流量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显著效果,在明确硬膜囊、纤维坏以及髓核等组织之后,采用髓核钳将椎间盘后侧退变的髓核组织以及突出髓核全部摘除,利用射频电极消融将髓核碎片清除,然后对硬膜囊出口神经根以及行走神经根进行观察,在对创面进行清洗之后,采用射频方式进行止血,采用电凝方式对受损的纤维进行修补,将工作套管拔出,并缝合切口,采用无菌敷料对切口进行覆盖。 1.2.2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技术使用系统为脊柱内镜系统和低温消融射频系统。首先进行硬膜外麻醉,帮助患者选取俯卧体位,使腹部处于悬空状态,在C形臂X线机透视的前提下,对病变椎间隙的体表投影进行明确,然后在平椎间隙旁边大约0.5cm的部位作一切口,长度大约是0.8cm,将导棒置于椎板间隙,根据透视状况对工作通道进行明确,然后将工作通道置入其中,并连接注水管道和内窥镜,将硬脊膜和神经根全部显现出来,牵拉硬脊膜和神经根,使椎间盘全部暴露出来,并将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摘除,最后松解神经根。 1.2.3传统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进行常规的后路小切口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然后将相关资料用数据表示出来。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均需要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其统计和处理,两者的表示方法分别是(均数±标准差)和率,前者采用t值进行检验,后者则应用χ2进行检验,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则表示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2.结果 组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果如下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腰椎键盘突出症,其是由于腰椎间盘多个位置,特别是髓核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引起的[2],再加之外力作用,使得椎间盘纤维化受到损伤,髓核突出出来,使得周围脊神经受到压迫,进而引发疼痛症状。现阶段,对于严重患者通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速度快等特点[3],而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现象,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组在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两个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长出许多,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胃镜知情同意书

武警西藏总队医院 胃镜检查及治疗同意书 检查日期:年月日时检查序号: □电子胃镜□经鼻胃镜□无痛胃镜□超声胃镜□内镜下治疗 1、检查日禁食、禁水,除降压药外,其他药物禁服。 2、60岁以上(含60岁)患者请自带心电图报告(我院一周之内),陪人一名。 3、利多卡因胶浆(胃镜胶)一支备用;纸巾或毛巾一条。 4、按预约时间到达内镜中心候诊室。 电子胃镜:听到屏幕呼叫检查序号时请到胃镜室报到。 其他项目:在指定地点排队报到或等待呼叫姓名。 5、请携带以往内镜检查报告,一边医生对照确诊。 6、经鼻腔插入胃镜检查若因鼻、咽部病变而插入失败,须改为经口插入已完成 检查。 7、检查完毕1消失后可进水,2小时后可进易消化食物。 ※检查费为1000元的超声胃镜检查需要准备纯净水2000ml(4瓶)。 ※无痛胃镜:麻醉有一定风险,请您慎重选择。进行该项检查时,请自带心电图、胸片检查报告(我院一周内)及陪人一名。 医生: 请患者及家属认真阅读下列同意书并签字 胃镜是针对食道、胃、十二指肠等疾病的一种先进诊疗手段,医生根据我的病情已告知作这项检查的必要性,也告知该诊疗技术在一般情况下是安全的,但由于疾病及个体原因,有时也可能出现咽喉肿痛、出血、感染、腹痛、穿孔、心跳呼吸骤停及其他难以预料的并发症。如果发生并发症,一方面医院有责任积极治疗甚至抢救,另一方面经慎重考虑我同意支付由此产生的相关治疗费用,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后表示愿意与医生合作,接受该项检查或相关治疗,并授权医生根据检查中情况决定诊疗方案(如活检、止血及特殊细菌如HP监测等)。 患者签名:联系电话: 家属签名:与患者关系: 20 年月日

脊柱内镜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一、技术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脊柱关节外科疾病诊疗规范、脊柱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2.本院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开展由具有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在职医师决定,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在职医师决定,术者必须符合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术前要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3.实施脊柱内镜手术前,要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加强脊柱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脊柱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二、质量保障措施 1.对于行内镜手术医师,严格控制准入制度,对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的医师,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与开展脊柱内镜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具有5年以上骨科疾病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脊柱内镜技术的适应证选择符合要求。近3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与开展脊柱内镜手术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2.对内镜手术,要严格遵从脊柱内镜治疗操作规范和治疗指南,严格控制适应证的禁忌症,术前相应告及示识需明确详细。 (1)严格遵守脊柱关节疾病诊疗规范、脊柱内镜诊疗技术操作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对有疑难病例可全科讨论或清专家会诊后再统一制定手术方案。 (2)完善相应必备检查,术前需有血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胸片及心电图及相应专科检查,如缺少,则需补足;在发现有检查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可请专科医师会诊,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

医疗应知应会

★89. 医疗十四项核心制度有哪些? 答:首诊负责制度;医生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病历管理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0. 首诊负责制概念? 答: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91. 手术分级管理分几级? 答: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四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92.什么是“危急值”? 答:是指当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并迅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失去最佳抢救时机。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检验结果称为“危急值”。 ★88. 在诊疗活动中,如何识别患者身份? 答: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病历号、床号等(我院实行患者姓名、ID号)。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9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念? 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过失,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94.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哪个部门统一收集和管理? 答:由质控科负责收集和管理。 97. 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请问分为哪几级? 答: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三级。 ★15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

胃镜(无痛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胃镜(无痛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门诊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告知我目前诊断考虑为,根据病情诊治的需要,有必要进行胃镜(无痛胃镜)检查,建议我认真了解以下相关内容并做出是否接受检查的决定。 胃镜检查的适应证: 1、凡有上消化道症状,疑及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 2、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 3、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 4、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需胃镜随访复查者。 5、怀疑上消化道异物患者。 6、有胃癌家族史,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者。

7、有其它系统疾病或临床其它发现,需要胃镜检查进行辅助诊断者。 胃镜检查的禁忌证: (一)相对禁忌证:1、心肺功能不全。2、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血压未平稳者。3、有出血倾向,血色素低于50g/L者。4、高度脊柱畸形,巨大食管或十二指肠憩室。 (二)绝对禁忌证:1、严重心肺疾患,如严重心律紊乱、心肌梗塞急性期、重度心力衰竭、哮喘发作期、呼吸衰竭不能平卧等患者。2、疑及休克、消化道穿孔等危重患者。3、严重精神失常不合作的精神病患者(必要时可进行无痛内镜)。4、口腔咽喉急性炎症患者。5、食管、胃急性腐蚀性炎症患者。6、明显的主动脉瘤、脑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7、烈性传染病患者。 无痛胃镜: 无痛胃镜是指患者在接受胃镜/肠镜诊断检查和(或)治疗期间,应用适当的麻醉药或/和镇痛药,使患者得到适当镇静或/和镇痛,减轻检查和(或)治疗期间的痛苦及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胃镜检查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胃镜(无痛胃镜)检查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检查方案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检查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该项操作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在实施过程中/后可能出现下列并发症和风险,但不仅限于: (1)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2)咽喉部损伤、感染、吸入性肺炎 (3)食道贲门撕裂 (4)食管胃肠穿孔 (5)出血 (6)原有食道胃静脉曲张,诱发大出血 (7)各种严重心律失常 (8)急性心肌梗死 (9)脑血管病 (10)下颌关节脱臼 (11)除上述情况外,该医疗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后可能发生其它并发症或者需要提请患者及家属特别注意的其它事项,如: 。 2、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检查中或检查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或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死亡。 3、我理解如果我选择普通胃镜检查,可能会因为我机体抵抗或耐受性差而导致检查无法进行,或转为无痛胃镜检查,这样有可能导致费用额外增加。 4、我理解如果我选择无痛胃镜,可能发生一些目前难以完全避免的全身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具体情况麻醉医师会与我详细沟通。 特殊风险或主要高危因素 我理解根据我个人的病情,我可能出现未包括在上述所交待并发症以外的风险: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

基础篇 一.认识脊柱镜 1.脊柱镜手术系统的组成 1.镜体:(连接成像、光源、冲水、手术通道)图片 2.冷光源(光源、光钎)图片 3.成像系统(摄像、传输、显示器)图片 4.等离子系统:发生器、消融电极图片 5.冲水系统 6.X光机或CT 图片 7.手术器械:1.建立通道的手术器械图片 2.镜下使用器械图片 8.神经检测仪,全麻或连续硬膜阻滞 2.脊柱镜手术系统的工作原理 A:手术医生在X光机引导下,利用穿刺扩及骨髂处理器械,由皮肤到达脊柱病变部位,建立一个通道。 B:镜从通道中到达病灶区, C:由光源系统提供照明,由摄像及成像系统将病灶区图像在显示器上显示并监视医生进入身体的手术工具及动作,医生利用镜下手术工具在直视下切除病灶,修复组织。 特点:①通道尽量在身体自然腔隙过以便减少出血及损伤组织, ②通道要避开重要组织,如神经、大血管、脏等 ③镜下工具精致细小,抗力差,操作宜柔和。 ④通道尽量对准靶点病灶区。 ⑤镜下影像与实物放大约60倍。 ⑥广角镜头提供宽广的视野常会出现“看到碰不到”现象。 ⑦冲水系统通过水压可以减少创面出血提供干净清晰的手术视野。 ⑧等离子刀头可以用于镜下出血或疏松软组织的消融。 3.镜系统的清洗、消毒灭菌和维护 (1)清洗: A.镜体单独清洗,清水反复冲洗,并用毛刷清洗官腔,然后酶洗,注意不能磕碰、折弯、单独包消,保护头端摄像头, B.管道系统,要注意清洗中空的腔隙,清洗其中的骨和其他组织。 (2)消毒灭菌: A.支持等离子灭菌 B.支持高温、高压灭菌(注意光钎传输不能高温) C.支持戊二醛2%以上浸泡(消毒不低于20分钟,灭菌10小时以上)镜必须灭菌,灭菌方法不宜交替使用,否则易出现镜体损害。 (3)养护: A.镜是贵重医疗器械,镜体要单独存放,忌磕碰与折弯、挤压。 B.镜头部摄像头脆弱,术中切忌大的骨块或钳子碰撞。 C.镜下工具纤细精致,抗力差,不宜使用暴力。

7--医疗技术与风险管理与持续改进1

沭阳县人民医院骨三科医疗技术及风险管理 2014年上半年持续改进 2014年上半年我科在医疗技术方面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技术,降低手术风险及医疗技术损害。上半年共完成脊柱手术147例,其中近100例为四级手术。其中脊柱内镜诊疗技术通过二类技术验收,其中椎间孔镜技术已经开展40例,技术越来越成熟,手术时间也由一开始的时候3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多。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为再有越级手术的现象。手术申请单签发和审批程序逐步好转。术前讨论内容较前丰富,有个体化的治疗措施。但是仍有一些不足,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上半年仍有2例非计划重返住院患者和1例非计划再手术患者。 二、分析原因: 2例非计划重返住院患者均为钢板断裂,分析其原因有患者自身因素:如骨折未愈合前,早期、过度活动导致内固定松动、断裂;执行出院医嘱,未定期复查,错失补救的最佳时机;者年龄大、吸烟、贫血等自身因素;折粉碎较重。也有手术原因如过分剥离软组织,破坏血运;折复位不佳,影响愈合;内固定选择欠妥。 1例非计划在手术患者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术后症状残留,分析原因为患者的过早下床活动、术中对髓核处理不干净。术中止血不彻底,二次手术补救患者治愈。 三、整改措施

组织全科医生开科会,结合科室特点,讨论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要求: (一)严格实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制定与每位医师手术权限与资格、能力相符的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将手术分级授权管理落实到每一位手术医师。列出本院开展的二、三、四级手术的目录。 (二)实行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订诊疗和手术方案,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再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并记录在病历中。 (三)患者手术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术前诊断、手术目的和风险、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以及其他可选择的诊疗方法等。 (四)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手术及时与安全。 (五)按照要求进行出院指导,并定期督促患者复诊,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在患者出现并发症前及时干预。 (六)手术的全过程情况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术中严格遵循诊疗操作规范,骨折患者避免过多剥离骨膜,骨折粉碎患者同时给予植骨治疗。 (七)做好患者手术后治疗、观察与护理工作,并记录在相应的医疗文书中。对骨关节与脊柱等大型手术、高危手术患者有风险评估、有预防“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

特殊疾病门诊认定标准和诊疗范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

特殊疾病门诊认定标准和诊疗范围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治疗、非透析治疗) (一)认定标准: l.各种长期慢性肾脏疾病(CKD)病史; 2.肾小球滤过率(GRF)<60ml/分; 3.肾脏体积缩小或弥漫性损害; 4.贫血,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二)认定有效期限:一次认定,长期有效。 (三)门诊透析的治疗用药范围: 1.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透析器,透析用管路; 2.抗贫血药,除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外,其他限口服常释剂型; 3.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可以输压积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4.循环系统药物限三种以内; 5.药用炭; 6.动静脉造瘘术,腹膜透析置管术。 (四)门诊非透析的治疗用药范围: 1.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压积≤30%时,可使用抗贫血药,除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外,其他药品限口服常释剂型; 2.循环系统药物限两种以内;

3.药用炭; 4.尿毒清颗粒; 5.中草药。 (五)糖尿病肾病、风湿类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使用原发疾病特殊门诊所允许用的药物限两种。 (六)化验检查项目:肾功能、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浆蛋白。 (七)定额标准:透析病人暂不定额,非透析治疗统筹基金限额每月480元。由风湿类疾病引起的肾衰非透析治疗统筹基金限额每月600元。 (八)特别说明:①按照国际肾功能损害的分期,此项特殊疾病门诊仅包括Ⅲ—Ⅴ期的病人,GRF>60ml/分者,可以以原发疾病申请特殊门诊,不属于此项特殊疾病门诊范围。②急性肾功能衰竭应住院治疗。③一旦认定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治疗,不再享受原发病的特殊疾病门诊待遇,如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 二、恶性肿瘤(化疗、放疗) (一)认定标准:肿瘤的住院病史,手术病史,病理诊断,典型影像学诊断。 (二)认定有效期限:自确诊之日起五年,五年后再次申请,须提供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证据。 (三)化疗的治疗用药范围:化疗包括常规静脉化疗、介入化疗和灌洗灌注化疗。 1.以下药物可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

脊柱内镜诊疗规范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1.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严重,腿痛重于腰痛,经严格的保守治疗6~8周无效或已造成急性神经功能障碍者,包括旁中央型、外侧型的突出、破裂、游离的椎间盘,最佳适应证为单节段的外侧型突出。 2.尽管保守治疗有效,但症状很快复发,且反复发作两次以上,发作时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者;或者虽然症状体征都不十分严重,但病史较长,诊断明确,患者有手术治疗要求者。 3.无论病史长短,一旦出现神经根麻痹损害者,如拇趾伸肌肌力Ⅳ级以下。 4.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害,如大小便功能障碍,CT显示椎间盘或后纵韧带无明显钙化者。 5.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椎间盘突出。 6.突出物有钙化的椎间盘突出。 7.有神经根受压的阳性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拇指伸屈试验(+)、膝或跟腱反射减弱等。 8.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 9.愿意接受椎间孔镜手术并承担穿刺失败需转行开放手术风险者。 二、【禁忌症】:

1.有脊柱畸形、肿瘤或曾行化学溶盘术以及腰椎滑脱等节段性不稳定表现者。 2.合并有严重内脏功能异常或其他身体状况异常不能承受手术者。 3.有严重肌力下降、足下垂或马尾综合征者。 4.出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或正使用抗凝药物者。 5.妊娠妇女以及女性月经期间者。 6.术前感染者 (1)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切口及附近(15cm内)有感染; (2)非手术部位的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常通过血运发生椎间盘炎及硬膜外感染; (3)潜在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4)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7.有严重心理障碍、手术恐惧等心身性疾病者。 8.症状、体征表现与影像学检查不一致者。 9.期望值过高术前经过充分的交流沟通,患者及家属期望值仍过高者。 三、【操作方法】: 第一步:病人体位 如果采取侧卧位,则患侧朝上,背部朝向术者,在腰部放一个枕头或支架,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如果采取腑卧位,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文件精选.doc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脊柱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新#*新@^版] (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病房。每年收治脊柱疾病患者不少于200例,完成脊柱疾病手术不少于1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有不少于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4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C臂X线机。[新@版~版新%] (2)有满足开展脊柱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

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脊柱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脊柱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2名经过脊柱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新%&版@版^]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开展脊柱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年累计完成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

基础篇 一.认识脊柱内镜 1.脊柱内镜手术系统的组成 1. 镜体:(连接成像、光源、冲水、手术通道)图片 2. 冷光源(光源、光钎)图片 3. 成像系统(摄像、传输、显示器)图片 4. 等离子系统:发生器、消融电极图片 5. 冲水系统 6. X 光机或CT 图片 7. 手术器械: 1.建立通道的手术器械图片 2.镜下使用器械图片 8. 神经检测仪,全麻或连续硬膜阻滞 2.脊柱内镜手术系统的工作原理 A:手术医生在X光机引导下,利用穿刺扩张及骨髂处理器械,由皮肤到达脊柱病变部位,建立一个通道。 B:内镜从通道中到达病灶区, C:由光源系统提供照明,由摄像及成像系统将病灶区图像在显示器上显示并监视医生进入身体的手术工具及动作,医生利用镜下手术工具在直视下切除病灶,修复组织。 特点: ①通道尽量在身体自然腔隙中通过以便减少出血及损伤组织, ②通道要避开重要组织,如神经、大血管、内脏等 ③镜下工具精致细小,抗张力差,操作宜柔和。 ④通道尽量对准靶点病灶区。 ⑤镜下影像与实物放大约60 倍。 ⑥广角镜头提供宽广的视野常会出现“看到碰不到”现象。 ⑦冲水系统通过水压可以减少创面出血提供干净清晰的手术视野。 ⑧等离子刀头可以用于镜下出血或疏松软组织的消融。 3.内镜系统的清洗、消毒灭菌和维护 (1)清洗: A. 镜体单独清洗,清水反复冲洗,并用毛刷清洗官腔,然后酶洗,注 意不能磕碰、折弯、单独包消,保护头端摄像头, B. 管道系统,要注意清洗中空的腔隙,清洗其中的骨和其他组织。 (2)消毒灭菌: A. 支持等离子灭菌 B. 支持咼温、咼压火菌(注意光钎传输不能咼温) C. 支持戊二醛2%以上浸泡(消毒不低于20分钟,灭菌10小时以上)内 镜必须灭菌,灭菌方法不宜交替使用,否则易出现镜体损害。 (3)养护: A. 内镜是贵重医疗器械,镜体要单独存放,忌磕碰与折弯、挤压。 B. 内镜头部摄像头脆弱,术中切忌大的骨块或钳子碰撞。 C?镜下工具纤细精致,抗张力差,不宜使用暴力。 D. 内镜器械要和其他手术器械分开存放运输

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书

XX省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技术审核申请书 医疗机构名称 申请技术 医务处联系人姓名职务 电话手机 传真邮箱 核发执业许可证的部门 申请日期 XX 省医院协会制

填报须知 一、本省辖区内凡符合《XX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办法》第二、八、九和二十七条规定,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机构均应填报本申请书。 二、申请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内容真实,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若有弄虚作假、舞弊将取消审核并备案。 三、表中填写的技术人员必须是取得执业资格,执业范围(专业)与《规范》要求一致,并经卫健行政部门注册在本单位的在编或正式聘用人员。 四、申请书一式四份,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进行网上申请。 五、申请书应附以下资料: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医疗机构公章); (二)具备开展该技术资格的专业人员相关证书(包括执业证书、职称证书、培训证书或上岗证等)复印件; (三)该项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措施和风险防范预案; (四)省卫健委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 六、申请书须经省辖市卫健局医政处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省管医疗机构除外)。

一、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二、科室基本情况

三、技术人员情况 (一)从事内镜诊疗医务人员总体情况(包括助手和护士)

(二)申请单位推荐符合《规范》要求、(独立)开展本技术的专业人员表: 科主任确认后签字(手签)日期 注意事项: 1、*按照规范要求,普通外科内镜、胸外科内镜及妇科内镜按照近3年总数填写;关节镜、脊柱内镜及小儿外科内镜按照按照累计总数填写;其余均按照近5年总数填写。

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学习参考资料2020

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 学习参考材料 (内部交流) 中国癌症基金会 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委员会上消化道癌专家组 2020年2月22日

目录 第一部分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 第一节筛查人群 第二节筛查方法 第三节筛查程序 第四节筛查流程图 第五节内镜检查技术说明 第六节标本处理与病理诊断 第七节治疗原则 第八节随访原则 第九节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节筛查用表 第十一节筛查工作主要内容及组织实施 附录 附录1 1.2%碘液配方 附录2 0.2%靛胭脂配方 附录3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17版) 附录4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 附录5 肿瘤病理规范化诊断标准 附录6 上消化道内镜规范检查标准图像与流程 附录7 机会性筛查数据管理、质量控制、评价指标 附录8 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2019版)附录9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7版) 附录10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第二部分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

第一节筛查人群 第二节筛查程序 第三节筛查流程图 第四节内镜检查技术说明 第五节标本处理与病理诊断 第六节治疗原则 第七节随访原则 第八节并发症及处理 第九节数据采集、管理和安全 第十节质量控制 第十一节评价指标 第十二节筛查用表 第十三节进度报表 附录1 1.2%碘液配方 附录2 0.2%靛胭脂配方 附录3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17版)附录4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 附录5 肿瘤病理规范化诊断标准 附录6 上消化道内镜规范检查标准图像与流程

第一部分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 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是将日常的医疗服务与目标疾病(即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和十二指肠癌)患者的筛查和早诊早治结合起来,在患者就医和体检过程中进行目标疾病筛查及早诊早治的一种疾病筛查方式,其优点是无需额外的检查与费用,被检查人群顺应性好,是迅速扩大我国上消化道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途径。以我国县级医院为基础,在规范诊疗流程的基础上,严格培训与准入,在日常医疗服务中规范开展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提高我国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早诊率,有效降低死亡率。本筛查技术适用于在我国开展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的地区。 技术的核心内容是,针对来自乡镇/社区、体检机构和医院就诊的目标人群开展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的评估与识别,高危人群进行内镜检查,对发现的可疑病变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在一次内镜检查中可发现上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管、贲门、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使筛查及诊断一步完成。内镜检查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去除黏液与气泡,必要时辅以色素内镜、电子增强内镜、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等检查。对发现的上消化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患者行内镜下微创治疗,对癌前病变及内镜下微创治疗后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所有病变诊断及转归的判定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依据。本技术的重点是针对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早诊,对发现可干预的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及时予以内镜下微创治疗。 技术的工作目标为:围绕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内镜检查率、高危人群内镜检查年增长率、内镜规范检查达标率、诊疗时效达标率、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及癌前病变与早期癌内镜微创治疗率等核心指标,建立工作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医院信息化系统、肿瘤随访登记系统、死因监测系统等,收集上消化道癌发病及死亡数据,做好上消化道癌患者及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机会性筛查工作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对患者的筛查依从性、筛查效果及干预措施等进行评价。 技术方案工作考核指标为:针对来自乡镇/社区、体检机构和医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内镜诊治人数中随机抽查至少5%,要求上消化道内镜规范检查达标率≥95%。

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4T11:00:56.6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李晓斐王现海甘琨生[导读] 探讨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采用脊柱内窥镜治疗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李晓斐王现海甘琨生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骨科 102200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采用脊柱内窥镜治疗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8~71岁,平均41.21±3.35岁;病程3~17个月,平均8±1.63个月。术前及术后1天、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应用改良 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72.5min,C型臂X线机曝光频率13-26次,平均18.5次。术后卧床时间6h,住院平均时间3.5天,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6.30±1.04个月,术前VAS评分(6.18±1.15)分,术后1天(1.73±1.21)、术后2周(1.64±1.12)、术后1个月(1.51±1.17)术后3个月(1.33±0.94)、术后6个月(0.76±1.0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2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3.5.%。结论:脊柱内窥镜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关键词】脊柱内窥镜;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特别是脊柱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也得到患者和医生的广泛认可,已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主流技术[1]。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3月- 2017年9月采用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旨在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1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8 ~71岁,平均41.21±3.35岁;病程3 ~ 17个月,平均8±1.63个月。节段分布:L3-4 3例,L4-5 16例,L5?S1 12例,8例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椎板间入路,其余患者都采用椎间孔入路。术前均行腰椎正侧过伸过屈位X线片、CT 平扫+三维重建和MRI平扫检查,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确定责任节段,存在明显椎间不稳者不考虑内窥镜手术。 1.2手术方法椎间孔入路 ①体表定位穿刺点: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C臂机下正位透视标记腰椎棘突中线和中线垂直线,标出与垂直线向头侧15°角斜线为穿刺方向,中线为起点,沿斜线旁开11 ~ 13 cm为穿刺进针点。②麻醉:基础麻醉给予舒芬太尼注射液5μg,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75%10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15ml、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配成混合液,行皮肤、皮下组织和腰深筋膜浸润麻醉。③建立工作通道:18号穿刺针在已标记的穿刺点,沿标记的方向穿刺到达上关节突,行关节突周围浸润麻醉,调整穿刺针,侧位透视穿刺针经上关节突尖端指向下位椎体后上缘,然后将穿刺针固定于上关节突尖端关节囊处,切开皮肤7mm,插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插入Tom针,顶住骨质慢慢敲击至椎体后上缘,正位C臂透视达到或接近棘突中线。4.5、5.5、6.5、7.5mm骨钻磨掉部分上关节突骨质,放置工作通道,透视侧位见工作通道尖端到椎体后上角,正位到达或接近棘突中线。④镜下神经根减压:连接光源和显示器,打开光源调节白平衡,达到最佳显示效果。调节水压及流速,置入椎间孔镜,镜下射频电极头止血,探查黄韧带、神经根和椎间盘的位置,沿行走神经根腹侧寻找并消除致压因素,先摘除脱垂、游离的髓核组织,再切除部分硬化增厚的后纵韧带、纤维环及黄韧带,射频电极头镜下行纤维环成形,手术区严密止血,镜下再次探查见神经根腹侧充分松解,神经根表面受压的血管重新充盈,随着呼吸搏动。手术完成后,1ml得宝松与生理盐水配成10ml混合液,经工作通道注入椎管内,拔出工作套管,伤口缝合1针,无菌敷料覆盖切口,术后复查双下肢感觉、运动是否正常。间接椎板间入路:患者俯卧位。C型臂透视下定位手术节段及穿刺进针点,后正中线旁开 0~1 cm,穿刺点行皮肤、皮下组织和腰深筋膜浸润麻醉,向患侧椎板间窗穿刺,穿刺针到达黄韧带时停止穿刺,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皮肤切口长约0.7 cm,沿导丝依次置入各级导管,逐级扩张软组织通道,置入工作套管,正侧位透视确认工作套管置入椎板间窗、黄韧带外侧,放置内窥镜。在内窥镜直视下,咬除黄韧带,显露神经根、硬模囊,旋转工作通道至椎管内,于腋下摘除神经根、硬膜囊周围突出的髓核组织,射频电极头镜下行纤维环成形,手术区止血,镜下见神经根完全松解询问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撤除工作套管,缝合切口。 1.3术后处理及疗效评价术后使用激素、抑酸剂等缓解腰部疼痛不适,常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营养神经药物2周。嘱患者卧床6h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指导直腿抬高训练。相对卧床4周,避免久坐、久站及体力劳动,下床活动常规佩戴腰围,每日去腰围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术后记录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天、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下肢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采用 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偶有轻微疼痛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症状有减轻,活动受限,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差:治疗前后效果无差别,甚至症状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症状均有减轻或消失,术中无神经根损伤、大出血等,术后无感染、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每节段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72.5min,C型臂X线机曝光频率13~26次,平均18.5次。术后卧床时间6h,住院平均时间3.5天,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6.30±1.04个月。 2.2 VAS评分与MacNab疗效评定 VAS评分见表1。术后1天、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采用 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3.5.%。典型病例见图1、图2

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唐国柯裴世深李大伟黄庆华付军初李丰周文华吴罗根马远征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S (PoSteriOr ring apophysis SeParatiOn f PRA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诊断为腰椎PRAS并行全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1例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7例;年龄12 ~ 41岁,平均(26.6±4.8)岁。其中L 4 ~ 5椎间隙16例,L5 ~ Sl椎间隙15例;手术采用椎间孔入路21例,采用椎板间入路10例。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和腰椎活动度来评价临床效果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0 ~ 150 min ,平均90 min ,所有的患者均无硬膜或者神经根损伤,1例术后症状缓解不佳Z2周后给予椎间融合手术翻修。其余30例均进行了至少12个月的随访, 患者腰部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42±2.72)分下降至术后即刻的(2.78±1.21)分,术后3 个月的(1.78±0.56)分,术后12 个月的(1.56±0.36) 分;腿部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78±2.44)分下降到术后即刻的(0.78±0.32)分,术后3 个月的(0.65±0.12)分,术后12 个月的(0.71±0.45) 分,术后各时间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PRAS能够明显缓解症状,并完整保留患者腰椎的活动度,中短期恢复良好。 【期刊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年(卷),期】2019(008)010 【总页数】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