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

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3、教学重、难点:求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

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数”的方法不同,弄清“全部数据的总和”与“全部数据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在学生计算出平均数的基础上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定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 (2)

《平均数的再认识》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思路说明 “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 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优秀说课稿

八、3 《平均数的再认识》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2、说学生: 3、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数”的方法不同,弄清“全部数据的总和”与“全部数据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在学生计算出平均数的基础上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定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3、教学重、难点:求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数”的方法不同,弄清“全部数据的总和”与“全部数据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在学生计算出平均数的基础上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定为: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 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及其实际意义)

振新小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记录(第一稿) 第16周星期五地点高年级办公室高年级备课组成员陈丽芳黄振庆蔡淑贤全雅枝中心发言人:叶莉霞内容:平均数的再认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及其实际意义)备课组教师建议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 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 教学目标的建议: 教学重难点建议: 课前1分钟建议: 教学环节建议: 教学分析重点:认识平均数的代表性,体会一个数变化引起平均数的变化。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 关键:理解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教具课件教时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小练: 4/1+(15/4-6/1)8-9/5+9/4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 1、计算某学习小组的期中数学平均分。 2、根据淘气的平均分算出英语科绩 学生独立计算工,集体订正答案。 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求出期中数学平均分和淘气的英语平均分,这 节我们再来认识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再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例1: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 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 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说一说你的看法。 (3)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 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 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 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教 学 过 程 出示统计数据:“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 119.3cm,女同身高平均值为118.7cm。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揭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平均数是有代表性,能帮我们解决问题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加表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 然后再次排出名次。 (4)你觉得哪一次排名更公平,为什么? 3、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 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去掉最主分和最低分的平均数。 (1)观察比较:与上面的条件与问题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思考并解答:你能联系上面例题的解题思路计算出这题的 结果。(98+94+96)÷3=96(分)97+99+95)÷3=97(分) 90+87+90)÷3=89(分) 名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 5.小结: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 都有反应。(板书)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88练一练1-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完成《能力训练》75页 教学、学法建议: 课外作业建议: 板书建议: 板 书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代表数据的中集中趋势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的特性:灵敏性

平均数再认识教案

平均数再认识(教案) 三原县陂西镇大门小学:赵小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教材五年级下册第87页到88页 技术技能 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就会受到影响。 教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通过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认识平均数的灵敏性。 教法 引导、合作探究式相结合 学法 讨论、合作、自主探究式相结合 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平均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均数的代表性,体会一个数变化引起平均数的变化。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陂西镇

大门小学的一个数学老师,我的名字叫赵小军,我的介绍完毕,我的讲课开始。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以前学习了小马过河,今天小马又要过河,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小马的身高是1.5米,而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2米,大家说小马过河有危险吗?有、为什么呢?大家说得非常好,因为1.2米是小河水深的平均高度,它并不代表所有的地方都是1.2米,有些地方可能是1.5米,有些地方可能是0.8米,所以小马过河有危险,那么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它是个平均数问题,我们今天就继续来研究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再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例1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免票乘车,即一个成年人购票后可以携带一个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可免票乘车。 大家在看题或读题的过程当中,讨论、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学龄前儿童指? ②、其中1.2米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呢? 同学们讨论,然后把自己的讨论结果说出来?题中所说的学龄前儿童指的是0到6周岁的儿童,那么1.2米这个数据是怎么又是怎么得来的呢?他是不是把所有学龄前的儿童的平均身高?还是抽一部分进行调查?那如果是抽取部分,应该选择哪一部分呢?好有些同学说得非常好。可以调查六周岁的儿童的平均身高作为代表,那也许有些同学会问为什么调查六周岁呢,怎么不调查五周岁四周岁呢?因为学龄前儿童,六周岁是最大的,六周岁的儿童的平均身高代表免票乘

小学数学平均数再认识优质课说课稿

平均数再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仁: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平 均数的再认识》。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 向大家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四年级下册学习了平均数 ,初步感受了平均数的意义,利用移 多补少来求平均数。本节课再此基础上,继续认识平均数,使学生明白三点: 一是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是具有代表性;二 是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会因为某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 灵敏性;三是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 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初步感受平均数具有代表性,知道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应用价值,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平均数不是一个孤立的数据,而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理解平 均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二、教法学法

1.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激起学生思维碰撞 的火花。学生将采用观察法、分析法、总结归纳进行学习。 2.读中学:探索发现;问中学:思考质疑;动中学:锻炼能力;练中学: 巩固提高。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有没有坐过公交车,在公交车上有没有看到过这个? 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费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 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1.2米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呢?(独立思考) (3)出示老师收集的6岁儿童身高统计图,感受平均数具有代表性。 (设计意图:创设“1.2米免票线”这一情境,通过交流1.2米这个数据的得出和解释1.2米免票线规定的合理性,引导学生经历数据统计的过程,使学生有 知识经验,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直观的统计图,借助直观图像演示,让学生关注数据分布特点,直观感受集中趋势,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代表性,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比赛中的平均数。 话说比赛中,我们常常用到平均分。一起来看: (1)(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 (2)引导比较前后两组数据的特点。(通过对两组数据的观察、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背后不同的数据特征,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积 累分析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平均数的再认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平均数的再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概述 平均数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平均数是一种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组数据。 三、教学内容 3.1 平均数的定义 平均数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 例子:计算 2、4、6、8、10 的平均数。 平均数 = (2+4+6+8+10)/5 = 30/5 = 6 3.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除法运算是平均数计算的关键。在计算平均数时,需对一组数据进行求和,然后再除以该组数据的个数。例如: 例子:计算 3、7、10 的平均数。 平均数= (3+7+10)/3 = 20/3 ≈ 6.67 3.3 平均数的应用 平均数常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数量级或趋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应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子1:某班共有20名学生,其中18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80分,另外两名学生成绩分别是75分和90分,求全班学生的平均分。 解答:全班学生的平均分= (18×80 + 75 + 90)/20 ≈ 79 例子2:小明这个月的日常消费情况如下:100元、80元、120元、110元、90元。求小明这个月的日均消费。 解答:小明这个月的日均消费 = (100+80+120+110+90)/30 ≈ 10 3.4 平均数的特点 1.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代表值; 2.平均数比较易于计算和理解; 3.平均数易受极端值影响,因此需注意平均数的局限 性。 四、教学方法 4.1 情境引入法 老师询问学生日常消费情况,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4.2 讲授法 讲解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4.3 解决问题法 结合生活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平均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个课 题。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为此教科书安排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利用北京市6岁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解释1.2M免费乘车的合理性;第二个问题是体会极端数据(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对平均数的影响;第三个问题是谈对平均数的新认识。目的是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不是一个孤立的数据,而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应用需要平均数的知识。 “练一练”一共有3道题。第1题配合着问题串,鼓励学生根据平均分去作出判断,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第2题则鼓励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计算出平均年龄,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第3题是一道拓展题,侧重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过程。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为: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四、说教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目的是丰富学生学习统计的现实背景,体会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列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平均数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主要采取以下学习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和“人人学不同的数学”进行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约5分钟) 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第1个环节是“说一说平均数有哪些特点?”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通过回顾,说出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能很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平均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 (6)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平均数的再认识》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87。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据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教材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是利用北京市6岁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解释 1.2米免费乘车的合理性;第二个问题让学生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认识到平均数不是一个孤立的数据,而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学情分析】平均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新增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的实用价值,体会到它是一个灵敏的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初步感受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了解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经历观察、交流等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以及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习单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情境引导法 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三、作业布置 四、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再认识(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平均数再认识》 教学目标: 1 在平均数原有认知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平均数的意义、算法。 2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悟到极值对平均数的影响。 3 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师:大连市的地铁在经过了几年的修建之后,终于要开始运营了,前不久面向广 大群众发了试乘的体验票,有同学乘坐过吗?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地铁或者公共汽车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儿童身高测量标志。知道是干嘛用的吗?(出示乘车标准) 生: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回答。 师:(出示规定: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 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的儿童免费乘车。) 提问: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各种猜测 师:出示北京统计的6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数据,从数据中你们又能知道什么呢? 小结:米可以代表6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平均数(学生说完就板题),也就是说平均数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板书) 师:其实,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平均数,说说对平均数的了解。(学生讲过的不重复)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的认识还真不少,也会计算平均数了,为了考察大家对平均数的掌

握情况,让我们在竞赛中考考自己吧!】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竞赛中的平均数】 1师:竞赛的话,就要有竞赛的规则,仔细读一读。(出示规则,同步播放) 师:准备好了吗?竞赛开始。(出示一组数据,学生完成竞赛,其余人做答题卡上,组长填写在活动板贴上,收集排放在黑板上) 师:(学生的记录有顺序地贴在黑板上)通过计算的平均数,我们很快知道哪组同学的记忆力最强?冠军产生了!(掌声送给他们)看来,平均数可以——平均数可以代表这组同学记忆力的平均水平。 【师过渡:如果我们对这些平均数再继续进行分析的话,还会有新的认识,愿意吗?接下来就让我们对平均数进行一次再认识吧】板书课题——平均数再认识 2师:如果老师也想加入你们,我记对了15个,你们同意吗?为什么?平均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收集相关信息,并相机作出指导)(时间:2分钟左右) 师:引导学生回答出增加的这名同学记得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同学,平均数会变大,对其他组不公平。(板书:极大值) 师:如果如果老师只记对1个,你们同意吗?为什么?平均数会怎样变化?(引导学生回答出增加的这名同学记得数量远远低于其他同学,平均数会变小,对这个组不公平。)(板书:极小值) 【过渡:同学们,生活中也有很多非常正式的竞赛,在竞赛中平均数的计算也是很有学问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活动二: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出示“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请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学生用手中的答题卡来完成,学生书写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 》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学术语“平均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掌握数值型数据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情感态度: (1)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实践的能力; (2)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3)树立学生面对数学问题的「勇往直前」的态度,鼓励学生的尝试精神; (4)了解和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掌握数值型数据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掌握数学术语“平均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以一定的任务引导学生活动,在探究、互动中实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问答法:通过讲解课文中关于平均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答疑解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讨论法: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开拓思维,扩大视野,探究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 1.教师引导: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画图、说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复习,引出计算平均数的重要性。 3. 团队活动:分组活动,分解数据,完成应用题,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4. 巩固性训练:设置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计算平均数的掌握。 5. 综合检测: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测学生运用计算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采用模块式活动、讨论,练习问答,试题分析等方式,以个体化及团体化为形式,以认知程度、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为内容进行课堂评价。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教学年级:五年级(下) 工作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 ****** 、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为了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校开展的一系列的“玉兰杯”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每学年会选择不同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本学年的主题是统计与概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十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中的《平均数的再认识》。而这一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平均数教学也存在着问题,比如,有人做过调查,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会进行计算,但当遇到真正的数据需要分析时,他们却很少想到用平均数,所以说,平均数教学关键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他们想到用平均数,愿意用平均数来刻画数据。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能解释统计结果,能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研读课标,我们认识到在第二学段,要引导学生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并能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结合对课标的理解,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把握平均数的这四个特点,平均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是一个“虚拟的数”,有一定的区间范围,并且平均数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平均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内容,属于四大领域中的统计与概率部分。 走进教材,进行横向梳理,不管是苏教版,人教版,对于平均数的教学,都是一次认识,运用个数不等的两组数据,重点介绍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详案

平均数的再认识 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吕珊珊教学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7-8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就会受影响。 2、通过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认识平均数的灵敏性。 3、通过学习平均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认识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体会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 教学过程: 一、讨论1.2米免票线的合理性,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创设免费乘车的情景,激活孩子的生活经验。 出示1.2米公交车免票线。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在公交车上见过这个标志吗?你知道这个身高1.2米的标志表示什么吗? 生:身高低于1.2米的儿童不用买票。 师:你真是个富有生活经验的孩子。下面是我国有关免费乘车的规定。 出示课文情景一: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1)说说1.2米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

师:学龄前儿童指的是6周岁以下的儿童。根据这个规定,身高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乘车? 生: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才能免费乘车。 师:你认为1.2米这个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呢? 生:可能是先进行了调查,然后求他们的平均数。 师:是的,要先进行调查。那要调查几岁儿童的身高呢?是不是0-6岁的儿童都要调查呢? 师:调查得来的数据有很多,这些数据有大有小,我们应该用什么数来代表这些6岁儿童的身高呢? 生:平均数 师:是的,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认识了平均数,知道平均数能够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集中趋势,具有代表性。 板书:平均水平 代表性 集中趋势 (2)解释免票线的合理性。 北京市有关部门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并求出平均数。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统计结果。 出示课件: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厘米,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厘米。 师:119.3和118.7分别表示什么? 生:男童的平均身高和女童的平均身高。 师:这两个数和1.2米相比较,大小怎样?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87-88 教学目标: 1.经历再次认识平均数的过程,理解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感受平均数的灵敏性。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趣味故事导入 课前故事:(马小跳找工作的故事:) 1.师:同学们,平均工资1200元与马小跳的800元相差甚远,是什么原因 造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再次来探究平均数,板书大家就会对它有新的认识。平均数呀他就在我们身边,大家在6岁前就已经享受过平均数带来的好处。我们先来看一段社会热点问题。播放!说了一件什么事?生:国家对学龄前儿童1.2米的免票政策,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能享受了。 2.关于这个社会热点问题,你怎么看待?你觉得1.2米免票线对于现在的6 岁孩子还合适吗?生:不合适,应该调查师:你真有想法!多名孩子说

师:大家都认为不合适,国家对学龄前儿童1.2米的免票政策应该随着孩子们身高的增长而增高了。 3.(同桌交流)如果你是相关部门负责人,你觉得应该怎么调?具体怎么做?请同桌两人交流下想法。 4.分享:谁愿意来说说他的做法。生1 :调查6岁孩子身高求平均值。生2:调查6岁孩子身高求出平均身高,根据平均身高而定。师:为什么要求出平均身高呢?(平均身高能代表什么?)生:平均身高表示整体情况。生2:表示平均水平(多名学生回答,感受平均数的代表性) 师:平均数代表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说明了平均数非常有代表性(板书代表性) 6. ppt据调查,6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26.2厘米。根据这条信息,你觉得 免票线制定多少合适?生:各抒己见,师:制定130厘米,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记忆和操作,更是为了让超出平均身高的那部分6岁孩子也能享受到这项福利,同时也让惠民的范围更大了些。 7.师小结:大家结合生活实际,统计调查收集数据(收集),结合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数据(分析),制定出了更合理的免票线。(应用)解决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老师为你们的拥有这种解决问题的智慧而点赞。 【设计意图】:从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发现1.2米免票线不合适,假如你是部门负责人,要确定一个新的免票线,你会干些什么?孩 子们在讨论中感受统计与平均数间的关系,怎么求平均数?为什么要求平均数?

《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平均数的再认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平均数以及如何计算平均数; 2.学生能够将平均数的概念应用于实际中,能够解决简单的平均数问题; 3.学生能够进行分组,计算各个组的平均数,能够用不同方法求得一个序列的平均数。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平均数? 2.如何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的应用; 4.分组后的平均数; 5.不同方法求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例,告诉学生:“小明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的成绩是87分,在第二次模拟考试中的成绩是93分,那么他两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呢?” 通过提问以及举例的方式,让学生自然地想到平均数的概念,然后引入正式的定义。 2. 介绍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将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 教师通过数学公式,向学生阐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3. 平均数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以小组为单位或全班为单位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想出一些实际应用平均数的场景,以切实的例子来说明平均数的应用。 4. 分组后的平均数 如果面对的是一组很大的数据序列,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分组来进行计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来教授分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包括按等级分组、等距分组和任意分组三种方法。 对于每种方法,教师都可以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实例展开说明。 5. 不同方法求平均数 除了上述的方法,还存在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等。在最后一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其他的平均数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它们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等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平均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分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3.不同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六、教学评估 1.考察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2.开展一些小组或个人的练习,测试学生分组计算平均数的能力; 3.对于不同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问答或小测验。 七、板书设计 按等级分组等距分组任意分组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2·1·c·n·j·y 3、通过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五下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第四课时。是在第一学段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安排了三个问题,侧重点在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如何得到的平均数?为什么要用平均数即合理性问题?怎么用平均数更为准确?这些都从更深一个层次展现了平均数的实质,最终促使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来源:21cnj*y.co*m】学情分析: 平均数的再认识前测试卷

1、在一次测试中淘气语文得到了98分,数学92分,英语94分,用一个什么样得数可以代表这一阶段淘气学习的水平?这个数是多少?【出处:21教育名师】 2、笑笑统计学校小卖部三周冰淇淋卖的箱数,根据这个图表中的数据你能帮助判断一下,第四周进多少象冰淇淋合适吗?说明理由。【版权所有:21教育】 3、说一说通过你以前的学习你对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哪些想知道的?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学前测我们得到的数据是:题号知识性得分率理解性得分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 96% 88% 2 97.5% 64% 3 53% 得到的数据不难看出:五年级学生对于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是熟练的,同时有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了。已经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学生感知事物的目的性和准确性都有所增强,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来对平均数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有较为稳定的心理基础作为保障。同时,从数据中也能看出对于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并不很深入,所以脱离了现实情境的理解就空洞了很多,所以大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掌握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应用价值,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平均数的只是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活动一:人数相等的投篮比赛(课件出示三(2)班学生投篮成绩) 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上周,我们班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了一场投篮比赛,每队选出4名选手作为代表,看,这是男生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篮球个数的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 2、让学生读出统计图的数据:女生队几个队员,各投中几个,男生队几个队员,各投中几个,你觉得这两个队哪个队实力强,说说你的理由 女生队:4+5+4+5=18(个)男生队:7+3+5+9=24(个) 设计意图:在真实的情境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活动二:人数不相等的投篮比赛(课件出示) 师:刚才我们通过比总数知道了男生队获胜了,现在老师加入了女生队里(出示第二次投篮比赛的统计图),这一次你知道哪队获胜吗?学生会有争论,有的认为奖牌应奖给女生队组,因为女生队投中的总数多,有的认为女生队的人数比男生队多不公平,最后总结出了用每组投中的平均数来比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师:刚才同学们都认为应该用每组中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来比较,哪个同学来解释一下平均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有几种方法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方法1:移多补少(动态演示)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