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北川羌族的主要特点

浅谈北川羌族的主要特点

浅谈北川羌族的主要特点
浅谈北川羌族的主要特点

浅谈北川羌族的主要特点

北川羌族自治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谢兴鹏

羌族是华夏大地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为中华文明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时代变迁,民族大融合,目前全国羌族总人口大约为30万,其中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西北部的北、茂、汶、理等县。2004年底北川实有羌族人口91458人,约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003年7月6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研究北川羌族的源流及其特点,是地方史志工作者,尤其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人员的重要职责。本文仅就北川羌族的主要特点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供相关研究人士参考。

一、北川羌族的汉化程度相对较高

北川(古石泉)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东接江油,南邻安县。既是川西平原西北部的重要屏障,也是西北少数民族进入川西平原必须通过的要塞。《四川通志》云:“两水合流,四山环拱,控制西夷,藩篱内郡。”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臵,因而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多种手段控制境内的少数民族,就是要使这一番、汉结合部成为“藩蓠”,以保蜀地安全。

1、军事弹压是统治者实行强制汉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清乾隆年间石泉县令姜炳璋主纂的《石泉县志》对自唐以来历代统治者与聚居在石泉(今北川)一带的少数民族的军事冲突作了详细记述:

自唐初,吐蕃“陷维、嶲”,直抵县境,此后百余年屡屡征战。唐贞元十九年(803),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率兵3万,“分出九道,攻占吐蕃维、保、松州及鸡栖老翁城(石泉县城治城)”。由于“石泉地逼诸夷,金汤之固尤所宜求”,遂于县城西北15里(一说县城北一公里)臵威蕃柵,设重兵守之。

北宋政和初,“夷人寇边”。政和七年(1117),蜀帅孙羲叟采纳知县张上行的建议,上奏朝廷,升石泉为军“以重其权”。又沿石泉县边境要地构筑9个军事城堡,驻军防守。此后“边境帖然,蜀赖其惠”。南宋嘉熙二年(1238)、宝祐四年(1256)、宝祐五年,少数民族武装多次攻击石泉县城,均被击退。

元代,统治者大量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以土官治土民”,以致“佩金玉印者相望于道”。加之实行安抚政策,县境民族关系缓和,社会相对安定。

明代,县境少数民族甚为活跃,加之朝廷采取军事镇压手段,致使县境少数民族与朝廷的冲突异常激烈。朝廷动用武装力量少则数千,多则达四万之众,对县境少数民族进行残酷镇压;在县境先后修筑关、堡、墩、台等军事城堡及防御设施数十处,几乎是步步为营,常年驻守的军队就达数千人之多。

明成化十二年(1476),四川巡抚张瓒兼理边务,“令设副总兵尧彧军松潘,参将孙暠军威、叠,为夹攻计。修河西旧路”。于十四年“攻白草坝西坡,禅定数

十寨,斩获无算。徇茂州,所过降附。抵曲山三寨,攻破之。再讨平白草坝余孽。先后破灭五十二寨,贼魁皆歼。余一百零五寨,悉献马纳款,诸番尽平。留兵戍要害,臵墩堡”。

明正德年间,朝廷多次对境内的少数民族用兵。嘉靖二十五年,曾议用兵四万人,粮四十万石,对境内少数民族进行镇压。二十六年,何卿裁撤冗兵,“提锐卒九千人”,“以三路进兵:一由龙州,一由石泉,一由坝底。卿乘雾直趋走马岭,大破之,擒渠魁黑煞、李保、白石儿、撒哈等,俘斩九百七十有奇,克营寨四十七,毁碉房四千八百七十”。县境番民遭受重创。后经朝廷强制汉化,番地收入石泉县版籍,番民“愿为编氓”,“变易番姓,从习汉仪”。此后百余年,县境民族关系趋于缓和。清代,县境少数民族与官府发生过一些矛盾冲突,均在官府软硬兼施政策下解除武装。

从上述军事斗争中可以看出,一度时期境内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势力相当强盛。在明成化十四年的军事行动中,“先后破灭五十二寨”,“余一百零五寨,悉献马纳款”,可见当时县境的少数民族寨子至少有157个,其人口应当在2万人以上;据明成化十四年朝廷军事行动中“抵曲山三寨,攻破之”的记载可知,当时少数民族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曲山关(石泉县境南端,与安县相邻)一带,也就是说当时石泉县的绝大部分地区已属少数民族的势力范围。经过朝廷的多次征剿,才将其弹压在县境西北一带。

2、文化侵蚀是统治者实行强制汉化的又一手段。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驯化、控制,而最终统治这个民族的重要手段则是文化。明代的统治者正是一面实施军事打击,一面进行民族同化。该志“边防”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记述:明万历年间“通判李茂先仍以都司职衔管坝底事,专一抚化番夷。其风村、白草,收入石泉版籍。当番人之请降也,副使邑令李茂元受之。番俗囚首无冠,茂元具汉冠,易其姓名,书汉冠间。届日,启军门,铙吹数部,枞树鼓、大钲。令诸番鱼鳞入。羌闻鼓钲,望见汉冠及朱杆彩旗,乃大喜,举足盘跳舞,欢呼震天。茂元出汉冠冠诸羌,诸羌跪,起,各互视其首,踊跃东西走。既而又跪,捧其首以谢。愿岁输蜡,元日、长至,赴县庭朝贺。寨树白臶,削木祝圣寿。”这里把朝廷“以冠赐姓”进行汉化和羌民向往先进文化、心悦诚服的情态勾画得栩栩如生。《四川通志》云:“乃二百年间,驯服王化,渐染华风。”可见,自明代以来,朝廷对羌民的同化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已经大见成效。

3、“移民填川”是北川羌族加速汉化的催化剂。在明代至清初的长期战乱中,四川是重灾区,而北川因其在军事上的特殊区位,又成了重灾区中的重灾区,加之战后四川境内发生的一场大瘟疫,形成了十室九空,百里无人烟,大片田园荒芜。清康熙年间颁布了“移民填川”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移民优惠政策的同时,又颁发了大倡“湖广填四川”的诏令。入川移民一部分直接进入北川定居,一部分是先进入四川的其他州、县,后因多方原因迁入北川定居。不同地区的移民,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文化的并存和相互碰撞、融合,优胜劣汰,

巴蜀文化、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逐步改造了北川土著文化中的陋习、陋俗。客家人到北川后,组织民众凿岩修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路难问题;土著羌民与客家移民的相互通婚,逐步改变了土著羌民类似童养媳和女子年龄大于男子且年龄悬殊很大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俗;客家人带入的重视文教,延师课读的风尚,大大促进了先进文化在北川羌民中的传播,促进了土著民族文化知识素养的提高;广大移民还将小麦、大豆、玉米、红苕、水稻、花生等农作物优良品种,以及竹类、麻类、蔬菜类种子带到北川,改变了此前北川以种植青稞、荞麦、莜麦、杂豆为主的农作物品种单一的问题;移民中土、木、泥、石、铁、篾等工匠带来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妇女带来了纺织、刺绣等女工,儒生带来了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医生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寨房、碉楼逐步被吊脚楼、四合院等建筑取代,生病求神逐步被生病求医取代,御寒的麻布、毡子、毪子逐步被有刺绣工艺点缀的棉织品或其他纺织品取代;雕梁画栋、石刻、书画、楹联、匾额等高雅工艺逐步进入羌族民居;单纯的崇拜“白石角角神”逐步被供奉“天地君亲师”和各种祭祀庙宇所代替。各地移民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先进文化带到北川(古石泉),对北川羌民的汉化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4、渴求先进文化是北川羌民自觉接受汉化的内在力量。据民国21年版《北川县志》载:“清初,北区一带均属番(羌、藏)地。……有界碑一面向(以前)竖大鱼口(今开坪乡境)山侧。距城(治城,今禹里)45里。清道光时,有白草坝(今片口乡境内)番民刘自元者,幼读儒书,慕中原文化,游历川中各州、县。乃延师课读,习八股、诗、赋,欲应童子试。当时地方制度:唯汉民方可与考,对于番民则加限制。某年,当县试时,自元欲入考,乃豫为之。报名时,众童以自元为番民白县试官,不准入场。自元声称世居汉界地内,已系归化之民,何为见拒之甚也。试官问其何所凭藉而为汉民耶?自元曰:…有界碑可查。?试官当派员查勘界碑,明日起行,自元次日同行。至白草坝以上10里片口之北,地名那纳怕地方(今北川、松潘交界之垭口),界碑在焉。当报试官,自元遂得入场。相传当派员勘碑之夕,自元星夜将大鱼口碑自行移负垭口,又复入城。往返一百余里乃为神助。至今此碑尚竖于那纳怕地方,已为北川与松潘之界之古迹矣。视其碑重凡200余斤,岂可一夜遂能负至百里远之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北川羌民对中原及其他民族文化渴求之情切。清道光年间,片口场就开始兴办义学,私塾、族塾之类的教育形式估计比这更早。清末、民初,北区(今小坝片区)是全县小学堂较多的地区,民国时期,片口建立了继县城建立县立第一小学校后的县立第二小学校。北川羌民自觉接受教化之心可略见一斑。

统治者的军事弹压和文化侵蚀,对境内少数民族的强制汉化,广大移民带来的先进文化对土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外因;土著少数民族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和主动学习、吸收,是内因。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相互碰撞、交流、

融合,汉民族的先进技术、先进文化和好的风俗习惯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是北川境内少数民族比其以西、以北的少数民族的汉化程度更高的主要原因。

二、北川羌族独特的民族民间风俗

乾隆版《石泉县志》“风俗”中,对县境少数民族的婚、丧、祭礼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对淳朴的民风给予了充分肯定,“石泉风俗,君子亟称之”,“人性质直,俗尚刚劲”;龙安之属县四,“其淳朴石泉为最。民无告讦之习,工无淫巧之技,女无艳冶之妆,士无是非之智”。“俗质而人尚俭,事简而赋易供,庶几有夏后之遗风焉”。这里经济文化落后,“婚姻、交易少银钱,用牛羊布匹,木刻为信”。这里的羌民有原始崇拜风习,“家有祖堂,立石插小幡,谓之家神,有事誓焉”。这里的番民婚姻习俗尚简,礼品均为当地自有之物,“行聘大抵马、牛、三脚大锅(亦称…锅庄?)”,“贫家杂粮数斗而已。无交拜合卺礼”。衣着服饰近汉,“男子衣冠如汉人,女子剃头留细辫,近亦多卷发如汉妆者”。良好的殡葬习俗,“死丧无孝服,殡不用棺椁。男女亲故罗拜,臵尸于龛,焚而埋焉”。因被当时的统治者视为弊俗而汉化,“茔域相望,火葬之弊渐息”。迷信神灵,“疾病不服药,或用艾灸,或卜祈灶神、山水之神,祷用牛”。古朴的节日,豪爽的性格,“冬至,家宰猪、羊,作蒸饼,具酒肴相酣饮,谓过大年”。少数民族男女各有一技之长,“其男能版筑鼓吹;女能织毯,胜于石泉内地”。如今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古羌碉楼是羌民高超建筑技艺的重要见证,羌族女子至今仍擅长刺绣等手工工艺,应当说是生活在这一带的少数民族妇女传统工艺与先进文化相结合的形成的民间技艺的继承和发展。自明代以来实行的强制汉化政策,使县境少数民族风俗大大改变,“迩来通汉人语者几半。白草之番,日染华风,延师课读,间有知书识字者”。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独特的管理模式,“一寨设牌头一人,犹华之保正也”。

以语言为重要标志的民族特色在明末清初时还比较明显,“设通事一人,讼狱令其通上下之语,且以稽察非常,犹华之乡约也”。乾隆版《石泉县志》“番译”一则用了近600字的篇幅收录了大量当时境内少数民族的日常用语及其相对应的汉语译音,不仅为此后为政者提供了现实服务,而且对于研究境内少数民族语言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北川羌族具有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性格

乾隆版《石泉县志》“物产”中记载,县民“以荞为粮”,也种“油麦”、“燕麦”,“又有蕨面、葛粉”;蘑菇(一名羊肚)、花椒、黄蜡等则为特产,形象地反映出这里物产贫乏。“七分石,三分土,两度荞,耕作苦”的民谚,形象地勾画出这一贫困山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该志“户赋”按语云:“川省正供薄矣,而边鄙郡县则更薄焉。至于石泉,石乱土浮,霪潦半月,山水骤泛,苗与土俱随波去。宰斯土者,尚其轸念于斯,而无轻议补升科也。”这段文字把这里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等恶劣的自然条件描绘的十分逼真;就连封建统治者都不忍心丈量土地,增加赋税。而北川羌民就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奋斗,从而造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番汉结合部的特殊

的地理位臵,使石泉(今北川)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使朝廷“以夷制夷”、“以夷治夷”的方略得以实施,不仅有利于安定地方,更在于使县境番地成为“藩篱”、“障蔽”,有利于朝廷达到“控制西夷,藩篱内郡”之目的。县境少数民族在经受了无数次战争或武装冲突的洗礼后,最终放弃武装对抗,“愿为编氓,而变异番姓,从习汉仪”,形成了“人性质直,俗尚刚劲”的石泉风俗。

综上所述,北川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特殊的区位特点及其与众不同的遭遇和经历,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点。汉化程度相对较高,民风淳朴,性格刚直,应当是北川(古石泉)羌族与众不同特点主要特点。

2005.7.18.

北川概况

北川概况 2009年2月6日,民政部以民函[2009]41号文批复,同意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并建立永昌镇,意欲永远繁荣昌盛。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永昌镇。此次调整后,北川羌族自治县面积增加215平方千米、人口增加7.8万余人。人口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共有44343户、161107人,其中男84333人,女76774人;非农业人口18500人,占总人口的 11.5%。羌、藏、回、苗、壮、土家、满、黎、维吾尔、基诺、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共有人口81370人,占总人口的50.5%,其中羌族人口7724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9%; 一. 自然地理 1.地形: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最高点插旗山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宝河、平通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插旗山,又名“桐子梁”,原属“李子沟”村,农业学大寨时期,从此划归独立村,由当时的“二道公社”管辖。插旗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名的由来还有一段佳话.据说当年张飞曾经率部由此到巴中,遭到惨败(在插旗山,有一个名叫“关山岭”的地方),后来为了纪念在此遇难的弟兄,曾经多次来到此地,在离开之后,特命人在此树立一面彩旗,以慰弟兄在天之灵,故而得名“插旗山”。1933年,徐向前率领的红军在此与国民党军队发生了数十次激战(战场主要是现在的插旗山和东求寺),最后才得立足。此段历史早已记入仪陇史册。它是插旗山人民的骄傲,也是朱德总司令故里另一片风景。 2.水力资源:县境年均降水量28.76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2 3.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5.6亿立方米,容水径流量18.08亿立方米,减去重复水流量,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96亿立方米。有一江(湔江)五河(白草河、青片河、都坝河、苏宝河、平通河)四大沟(小寨子沟、太白沟、后园沟、白坭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9万千瓦,可开发量3 4.86万千瓦;已开发4.12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12% 。河流落差大,但丰、枯季节明显,调节性能能差。 3.矿产资源:县境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可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黄金(包括砂金和岩金)储量11.82吨,赤铁矿C级储量283万吨、D级储量339万吨;重晶厂37万吨、石灰石10亿吨、白云岩1亿吨、板岩1亿立方米、机砖页岩255万吨、硅石数千万吨,煤 C级储量81.7万吨、D级储量83.3万吨、地质储量113.3万吨。 4.土地资源:全县4303776.4亩(国土详查数)土地中,农耕地占7.7%,园地占1.3%,林地占80.0%,牧草地占1.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1%,交通用地占0.6%,水域占2.5%,未利用土地占 5.1%,农耕地中26度以下占31.7%;25度以上耕地占68.3%。土壤质地以砾石土为主,次为壤土、粘土,粗骨性很强;酸碱度适中,有机质会含量较高,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5.生物资源:县境有森林面积134660.22公顷,森林覆盖率4 6.93% ,活立木蓄积量2124.4万立方米。粮食作物有9科4属34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其中已知的树木有83科176属327种。牧草61科174属243种,药用植物549种。已知的野生脊椎动物5纲29目90科355种;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0种,马熊、黑熊、黄喉貂等二级珍稀保护动物36种。家养动物有猪、牛、羊、鸡等73种;有农作物害虫7目23科52种,农作物害虫天敌(昆虫)8目22科57种。植被呈带状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黄壤和常绿阔叶林,黄棕壤和常绿落叶混交林、暗棕壤和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草甸土和亚高

[民间舞蹈,根性,底蕴]“根性”文化:民族民间舞蹈的底蕴简析

“根性”文化:民族民间舞蹈的底蕴简析 摘要:各民族民间舞蹈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凝结为民族生产生活、思想信仰的交织综合体,体现出一种“根性”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民间舞蹈体现出民族特色,传承了民族精神,是文化内涵的厚重载体。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分析之后不难发现,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性”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贯穿于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表现于艺术风格,蕴含其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性,需进行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根性”文化;民族民间;舞蹈 0 引言 民族民间舞蹈表现一个民族的生产劳作、传统风俗、个人生活情感和社会生活状态,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性格特点和道德观念,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那些曾经为祈求丰收、唱诉历史、教育后代、歌唱家乡的舞蹈,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经过千年的演进,凝结为民族生产生活、思想信仰的交织综合体,体现出一种“根性”文化。 1 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性”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 民族民间舞蹈最早可以追溯到洪荒时期,这一时期,超越了人类文字的记载时间,人们通过身体动作展现民俗活动的全貌,其“根性”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结晶。 这些来源于人们日常劳作、交往、祭祀的舞蹈,展现出人们生产生活的过程,具有浓厚的民族性,是生活的精炼缩影,其所包含的内涵韵味,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民族民间舞蹈多数涉及对生活状态的展现,通过个体或是集体的呈现,表现出地域文化模式,其所具有的质朴、生动、形象的特性,利于记忆,易于传播,且舞蹈的内容多半和现实的环境相结合,如藏族舞蹈“弦子”中含胸前倾的基本体态、连绵起伏的步伐特点、优美舒展的姿态动作,充分体现出了藏民的民族性格及生活习性。 民族民间舞蹈表达质朴生动、形象简练,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能够融合现在的艺术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汇集了民族的共同特性,通过不断地改变,不断融入、积淀新的舞蹈元素,展现出各民族的生活状态。 2 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性”文化,贯穿于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 用通俗的话语来说,民族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展现出了人们生活的情态。例如,蒙古族的《牧马舞》、壮族的《扁担舞》、布依族的《织布舞》、黎族的《打柴舞》等,均源自人们的劳作中,代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的舞蹈具有浓厚的地域代表性。 民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多生根于远古时代的祭祀活动。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通过祭祀祈求上天的保佑,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舞蹈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未消失,如今仍遗存在民族信仰中的祭祀歌舞,如壮族的《师公舞》、侗族的《多耶舞》、瑶族的《盘王舞》等,都承载着人们对鬼神的信仰、对生活的领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又如彝族的《阿细跳月》,具有浓烈的宗教体验,表现彝族人民对未来生活的寄望。

独具特色的羌族碉楼

独具特色的羌族碉楼 羌族的建筑特别有特色。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那个地方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在岷山中穿行,不时能够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楼和石砌房。羌族建筑正是以碉楼、石砌房、索挢等享有盛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碉楼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的《后汉书·西南夷传》中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碉楼的修建让人惊叹,匠人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碉楼建成后稳固牢靠,经久不坏。1988年在北川县羌族乡水安村发明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现在羌区的碉楼虽能见到,但比往常少了特别多,许多地方也新修了一些碉楼,多为观赏用。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还有正在使用的碉楼,一般作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储粮食使用。 羌族民居多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在一些比较穷困的羌区,还有特别多民居是木房。木房的修建也特别有技巧,如何让房子更结实,通风性能更好,更能挡风遮雨。通过特别多年的探究,羌人差不多有了一套造木房子的方法。

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羌族文化是北川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对北川来说是极其珍贵和重要的资源,推进羌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北川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当前北川在推进羌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羌族文化资源优势对北川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 到充分发挥。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推进羌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北川,是大禹故里,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我国的革命老区之一,北川区位优势独特,境内山川秀美,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北川在推进羌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北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挖掘北川民族文化资源、凸显民族文化特色、整合各种资源优势,推动北川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推动北川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北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地区或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是北川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在北川县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6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25%、30.7%、44.3%[1]。由此可见,在北川的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最多、增长率最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而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产业在北川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数据显示,2013年北川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45.84万人次,比2012年同期增长42.5%;实现旅游收入15.04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69%[2] ,可见北川旅游产业增长迅速。 二、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文化资源 (一)旅游资源丰富 北川旅游资源丰富,是羌族文化旅游走廊、大龙门山旅游试验区和九环线、汶川地震遗址参观线三条精品线路的重要交汇处。目前北川已经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中国传统村落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羌族风情习俗简述

羌族风情习俗简述 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我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 今天的羌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区,以茂汶羌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四川西北部的羌族人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羌族人自称“尔玛”或“尔咩”,意思是“本地人”。羌族人使用羌语,大多数通汉语。 1、宗教信仰 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数与藏族人居住在一起的羌族人信仰喇嘛教。 2、节日 最隆重的是两个,“祭山会”和“羌年节”。 第一,“祭山会”(又称转山会)。祈祷风调雨顺。祭山会的时间各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三种。大典多在神树林一块空坝上举行。一些地方祭山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第二,羌年节(又称羌历年)。答谢天神赐予的五谷丰登。于每年家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在茂县一带,过羌年有特殊规定: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 其他节日还有:“牛王会”,羌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此日,要让耕牛休息,喂以面馍和麦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馍馍挂在牛角上,然后放其出圈自由活动。主人到牛王庙焚香烧纸,并宰羊一只、鸡一只,祈求牛王爷保佑耕牛平安不遭瘟疫。“颔歌节”,主要流行天茂县北部的羌族聚居山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只有妇女参加。“羌族端午节”,也是羌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这天,男女老少都要饮一点雄黄酒,并擦一点在耳边和鼻边,撒一点在门前和窗前,以防蚊蝇虫蛇及秽气进入,保佑家人无恙。凡能走动的人,尽可能到山上踏青踩青露,认为沾了端午露能强身健骨。 3、饮食 羌族饮食以自产的玉米、小麦、乔麦、豆类、土豆及蔬菜为主食,一日三餐。饮食主要有蒸蒸饭(面蒸蒸)、烧膜膜、刀片子膜膜、面皮子(面块)、麦拉子(面汤)、土豆磁粗等。 特色食品为蒸蒸酒、血膜膜等。普遍吸食自产的兰花烟。

羌族建筑

文:雄伟奇特的羌族碉楼(我所了解的羌族之二:羌族建筑) 赵亚辉摄/文 重要提示:衷心感谢您的关注!近期由于某种技术原因,本文图片可能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本文人民网镜像链接,即可正常浏览图文。 羌族碉楼的代表之作:黑虎羌寨

这个碉楼有30多米高 位于山崖之上的群碉 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在岷山中穿行,不时能够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楼和石砌房。羌族建筑正是以碉楼、石砌房、索

挢等享有盛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碉楼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碉楼的修建让人惊叹,匠人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碉楼建成后稳固牢靠,经久不坏。1 9 8 8年在北川县羌族乡水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现在羌区的碉楼虽能见到,但比以前少了很多,不少地方也新修了一些碉楼,多为观赏用。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还有正在使用的碉楼,一般作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储粮食使用。 碉楼是羌族民居的一部分

雄伟的碉楼 碉楼民居

碉楼的脊梁。羌人说:“做人要象碉楼一样,要有脊梁” 羌族民居多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在一些比较穷困的羌区,还有很多民居是木房。木房的修建也很有技巧,如何让房子更结实,通风性能更好,更能挡风遮雨。经过很多年的探索,羌人已经有了一套造木房子的方法。 羌族民居石板房

北川羌族自治县

北川羌族自治县 编辑 同义词北川县一般指北川羌族自治县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 44′~104° 42′,北纬31°14′~32°14′。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州区,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国土详细面积2869.18平方公里)。距绵阳市区42公里,距省会成都160公里,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 中文名称 北川羌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 Beichuan Qiang Autonomous County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四川省绵阳市 下辖地区 8个镇、15个乡 政府驻地 永昌镇 电话区号 0816 邮政区码 622750

地理位置 绵阳市西部 面积 2867.83平方公里 人口 20.32万(2013年常住) 方言 四川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九皇山猿王洞、药王谷、寻龙山 机场 绵阳南郊机场 火车站 绵阳站、北川站 车牌代码 川B 行政代码 510726 目录

.1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自治史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质地貌 .?植被 .4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5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6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教育事业 .8居民生活 .9风土人情 .10历史文化 .?大禹故里 .?革命根据地 .11旅游资源 历史沿革 编辑 建制沿革 5.12地震以前的北川老县城(1张) 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置北川县,因县西北有北川城而得名;一说汶川又称北川,因此得名。[1]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县入石泉县。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于石泉县置石泉军,辖石泉、龙安、神泉三县,隶成都府路。南宋理宗宝佑三年(1255),石泉军迁治龙安县。 元世祖中统五年(1264)升石泉军为安州,石泉县隶安州。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为安县,石泉县直隶成都府。

羌年简介

羌年简介 “十月过羌年”是羌民族的传统佳节。羌语叫Rrmea jea(日麦吉)相传羌历(夏历)最早为平阳历。古羌人以羊角卜推历时,计羌年,一年分为十个月,是根据羌人所居住的高纬度实际地理位置和实际气候制订的。所以,羌历法与羌族地区的实际气候和农时相符合的,故羌族人民自夏朝起沿袭了五千多年。 十月是羌族人民的金秋时节,粮食丰收,牛羊肥壮。为了庆祝丰收:定俗“十月过羌年”。为了答谢天神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举行“过羌年、祭山、还愿、放生”。为了给牛感恩,报答耕牛的辛勤劳作,让耕牛也过节。因此羌年也是“牛王会”,人畜同乐。九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三十曰,羌族人民以家族为单位吃团圆饭。这一天,羌寨张灯结彩,炊烟四起,烟雾缭绕,咂酒飘香,爆竹声声,鞭炮齐鸣,充满了节日气氛。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不出远门,不下地干活,团聚家中筹办年饭,用面粉制作半月形肉馅大蒸饺。有的家庭还用面粉做成牛、羊、鸡、、马等武装的祭品,祭祀天地、祖先。 吃团年饭是羌族人民最为隆重和讲究的场面,宴席前,先请神入席,主人手擎九品香烛,敬酒,刀头焚香。神台灯火通明,主人面对神台答谢天地之祖先赐给家人四季平安,风调雨顺,消灾祛祸,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今天家人团聚,庆贺丰年是托天神、祖先的福。天神、祖先在上,一如既往保佑家人安康,但愿明年又是一个好兆头……” 鞭炮声催促着家人入席就餐,第一轮是上糖食(用蜂蜜制作的五谷杂糖);第二轮上干盘(又名“下酒菜”,心、腰、肝、舌、凉拌猪头、耳

朵、香肠、肚条等);第三轮上荤菜(花碗、肘子、咸盐烧白、甜烧白、膀);第四轮上炖菜(排骨、蹄花、炖鸡),专为老者准备。吃完第二轮菜后,在老者们的提议下,高举酒杯,下桌围火塘一周,挪动脚步,边舞边唱“足索”(年歌),三圈后,继续回到原位连吼三声,同饮一杯酒,方才坐下继续用餐。先有老,后有小,儿女们依次给老人敬酒,用宏亮的嗓子唱起了酒歌,表达对老人的敬意,酒敬到哪里,酒歌就唱到哪里,祝老人们健康长寿。这种热闹的场面驱散了老人们的倦意,歌声振奋了他们的精神,老人们心情愉快,喝酒也就不在话下了。数小时后,大家酒足饭饱,扶老携幼,各自就寝。十月初一清晨,女性擎香背水,为感谢上天赐给寨人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四季平安,免受病痛之苦、灾害之忧。男性祭山杀羊还愿,祭山结束,羌人有放生的习俗,把鸡放回大自然,是古羌人保护动物,禁止打猎杀生的一种方式。通过祭山,保护野生动物,禁止乱采滥伐,充分表明古羌人十分懂得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羌人需要世事万物生生不息。 回到羌寨,男女老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庆祝羌年,喝团圆酒,团圆饭,举行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和体育活动。最令人赞叹的是舞草龙,舞龙是二人扛着祭山还愿的羊,走在草龙前面,草龙制作精美,舞龙手熟练自如,首尾呼应,动作优美整齐,显得栩栩如生,就像一条活龙。在舞龙的过程中,妇女们用锅烟灰抹在舞龙小伙子的脸上,把小伙子们打进草丛,变成草丛中的虫子,虫子会糟蹋庄稼,所以,妇女们看似打击,其实在共享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快乐。

羌族艺术

羌族艺术 羌族民间文学极为丰富,著名的叙事长诗《木吉珠与斗安珠》和《羌戈大战》,不仅是民族史诗,更是珍贵的文化瑰宝。《洪水朝天》、《开天辟地》等民间故事更反映出羌族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观。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莎朗舞和动人的山歌均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羌族的挑花刺绣工艺精湛,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逐水草而居”至“依山居之,垒石为室”羌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开发西南边陲,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羌族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在新的时代,羌族人民又赋予了羌族文化新的内涵。羌民族正立足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业、旅游业、农工商并举,林果畜齐上,羌区明天更美好。羌族文化将更加灿烂夺目。 (一)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反映天地形成和人类起源等内容,多以神话形式出现。如《开天辟地》《山沟和平坝的形成》《造人类》等,通过奇妙的幻想,把自然力人格化,对宇宙、自然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给予解释。 反映生产劳动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以民歌(山歌)的形式出现的。如《放羊歌》即诉说放羊人不分晴雨寒暑一年四季不停劳作的辛酸;《牛山歌》《拉石号子》《拉木号子》等则刻画和赞颂了劳动者的艰辛和勤劳。 反映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暴虐的故事,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占重要地位。如《花精女整县太爷》《长工和地主》《图吉利》《人心比天高》《走马庙的传说》《打猪的来历》,反映了白草河流域羌、藏人民对镇压他们的明王朝统治者的愤恨;《黑木耳的传说》(又名《黑娃和木儿的故事》)等,则表现出穷人民对当地土司、头人的憎恶。 大量的故事、歌谣,反映出青年男女追求美满婚姻的强烈愿望。如《口弦崖的传说》《香樟树的传说》《斗安珠和木姐珠》《十爱》《有今跟哥不怕苦》等等,热情地歌颂了纯洁忠贞的爱情。 在羌族民间文学中,有关大禹的传说和故事甚多,如《大禹出生的故事》《夏禹王的传说》《望崇岭和酉山》《金锣崖》《李白到禹穴》《端午节的来历》等,寄托了对大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此外,还有贬斥虐待老人行为的作品,如故事《秋娘》等;有赞颂妇女聪明才智的,如故事《聪明的么媳妇》《清和桥》《罗隐秀才》《登云桥》等。 1985年~1987年,县文化部门组织人员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收集整理,编印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北川县资料集》,其中收录羌族神话8篇、传说3篇、故事4篇、歌谣176首、其他文学形式8篇。

北川古羌族风土人情

北川古羌族风土人情 北川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北川羌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据动物学家研究,早在1万多年前,羊就生活在甘、青草原上。由于羊性情温顺,易于驯服,肉食鲜美,皮毛又是御寒的最佳物品,具有多种实用价值,羌族先民们很早就开始驯化和饲养羊,从羊身上获取生活的必需品,并从中获得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力量。当时的羌人认为羊除了能提供日常生活的需要外,还具有灵魂能保护自己部族的成员,因此在众多的自然物中,羌族先民选出了与自己生存最密切、最亲近、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羊,将它放置在特殊的位置上,采用一定的专门仪式,经常对之崇拜,期望能得到它的庇护和好处。由此产生出羊崇拜。北川羌族先民在对羊崇拜过程中,逐渐将羊注入了人类特有的血缘和亲族的观念,羊开始显示出它从来没有过的神圣性,羊伴随着羌族人部落集团自身来源的传说、种的繁衍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组织和制度而发展起来,羊逐渐成为羌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继而演进到了一个独特的崇拜时期——羊图腾崇拜阶段。北川羌族自古以来对羊就有着特殊的感情。以羊祭山是古羌人的重大典礼,在一些羌人活动地区,羌民所供奉的神全是“羊身人面”,视羊为祖先。现在的羌族地区,

仍然存在许多视羊为血缘关系形式的崇拜。在羌人的日常生活中,羌人喜欢养羊、穿羊皮褂、用羊毛织线,祭祀活动中常用羊作祭品,羌族少年成年礼时,羌族巫师用白羊毛线拴在被祝福者的颈项上,以求羊神保佑。羌族巫师所戴的帽子有两个角,是用羊皮制成的,巫师所持法器,也全是用羊角、羊皮、羊骨等制成。传说羌族在向岷江上游迁徙途中,羌族巫师劳累过度,昏昏入睡,他们的经书掉落在地上被羊吞吃,后羊托梦给羌人说:“我死后,可将皮做成鼓,敲三下,经书就会道出来。”由此可以看出,羊被羌人赋予了高于巫师的地位,甚至成为了羌族文化的神圣传承者。羌人死后,要杀一头羊为死者引路,俗称为引路羊子。羌人认为,死者的病都可以在羊身上反映出来,杀死羊子后要寻找死者病根,并认为羊为人的一半,他们将羊血洒在死者手掌上,意为人骑羊归西。在一些羌族地区,还有用羊骨和羊毛线作占卜的习惯,以预测吉凶。羊图腾崇拜是羌族先民较普遍的一种崇拜形式,至今仍然在羌族聚居地存在有许多遗存,是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内容。民俗:搜山求雨羌族信仰习俗。若遇天旱,人们便举行搜山仪式,祈求降雨。届时,禁止人们上山进行打猎、砍柴、挖药等活动,违者将受谴责或遭痛打。若仍不降雨,再到高山之巅举持祈雨仪式。神林羌族信仰习俗。羌族每个村寨的山后都有一片神树林,被视为山神之所在。神林禁止砍伐,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6分) 1. (1分)(2020·广东模拟)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的正常体温是37℃,高于这个温度一定是发烧 B . 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量人体辐射的红外能量,来测定人体的表面温度 C . 使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易蒸发 D . 随着夏季来临,这种冠状病毒无规则热运动会更剧烈 2. (1分) (2017九上·彭水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B .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D . 玫瑰园花香阵阵,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1分) (2017九上·市北区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可以直接把电流表接电源两极,测得通过电源的电流大小 B . 电压表应和待测用电器串联 C .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时,都不能超过最大量程 D . 让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正接线柱流出 4. (1分)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核电站发电--核能转化为电能 B .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 汽油机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 5. (1分) (2019九上·京山期中) 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A . 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 .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温差大 C . 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 D . 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探访北川羌族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城乡建设学院2011级环境工程教育1班何婕 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这也就意味着再等到新学期开始我们就是学姐学长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不得不感慨时间飞逝。来不及多多回忆大一的生活,暑假伊始我就投入到另一种生活当中去了,说是辛劳却也充实,说是疲惫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享受,付出劳动后并有所得。我参加了“让羌族之花依然绽放”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现在羌族文化在我国的现状,增加了个人对羌族文化的了解。这次活动所选的地点是震后重建的羌寨,如汶川萝卜寨、北川吉娜羌寨等。虽然经历了“5.12”特大地震,但是这里依然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民风淳朴,安静自然的村寨。 这些天的接触让我对羌族文化遗产有了一些大概的认识:羌族自称“尔玛”,主要聚居在阿坝羌族自治州。羌语世代口口相传,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记载。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栈道为特色。羌族特色有锅庄舞、敬酒歌等。羌绣是民间传统工艺,以五彩丝线或有色棉线为料。 7月17日,我们冒着风雨探访了吉娜羌寨。她像地震后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展翅于山水之间。这个摘自是地震后党和政府为最大程度保持羌寨原生态风貌而建设,全部免费提供给当地村民进行旅游开发。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到北川视察的第一站就是吉娜羌寨。2009年的春节,温总理就是在这里和北川群众一起过新年,当地居民对此依然记忆犹新。 现在的吉娜羌寨,已经成为一个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北川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制品都能在这里找到,这里的建筑的外墙是用一片片扁平的石头垒成的,石青色,呈现了羌寨民风。在这里我们遇到了热情的村民,采访了爱唱山歌的爷爷,淳朴的乡民,是那么的真实亲切。 7月17日下午,我们乘车来到新北川县城进行采访了解北川重建情况。由于北川县城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到毁灭的打击,原址已经不再具有恢复重建的条件。新北川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胡锦涛总书记为北川新县城所在地亲自提名“永昌镇”,永昌镇寓意着北川新县城,永远繁荣昌盛。我们采访了北川旅游局的王主任,他谈到北川新建与山东人民的帮助密不可分。当地人肯定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做出的努力。并提到了政府出资修建的羌族商业街——“巴拿恰”。群众通过旅游业增加收入,创建民族特色的商业区。并赠送我们一些北川重建的材料。 在北川,我们看到了北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任何困难都难

西羌部落组合简介(1)

羌族,一个曾缔造华夏文明的古老民族;一个保留着最原始民俗风情的民族;一个在碉楼里生活了千年的民族;它古老、神秘、又独具神韵。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使得民族文化受到未有冲击和挑战,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西羌部落组合:中国羌族第一支原创音乐男子组合,组建于2007年,2010年1月份发行首张组合专辑———《舞动山寨》,此张专辑将羌族最古老的音乐与现代流行完美结合,开辟羌族音乐通俗化、流行化。 组合成员简介: 余宗正(翔子)羌族、四川茂县人,从小酷爱音乐,2006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演艺和音乐创作。 赵忠(森格玛)羌族、四川茂县人,毕业于汶川威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三江艺术团当独唱演员,3年之后来到成都。。。。。。。。 在一次偶然的酒吧演出两人相遇本着对音乐的热爱两人不谋而合经常搭档演出,组建了西羌部落组合。然而在演出时发现一个问题:唱本土的羌族民歌很多人不是很喜欢,她们想听有羌族风味的通俗歌曲。于是两人找到音乐制作公司把自己写的歌曲《云朵上的歌谣》制作出来在酒吧演出时试着唱一唱,结果很多人很喜欢听这首歌。于是两人策划出张羌族通俗音乐唱片。于是去找川内知名的音乐人写歌可是创作费太高买不起名家大作。哪怎么办?两人决定开始采风!跋山涉水、走村访寨搜集了大量的羌族民歌进一步创作和整编。在2007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创作了近30余首歌曲。同时自筹资金找音乐制作公司进行制作和录音。为了让唱片的受众面更广一些决定制作成VCD。于是找到汶川三江风景区赞助拍摄外景。然而蹊跷的是接到景区领导电话同意赞助我们是在2008年5月11日。让我们第二天到办公室签协议书。可是第二天(5月12日)地震了!景区毁坏极其严重无能赞助我们,一切计划安排都停了下来。至到2009年6月份找亲戚朋友借钱完成了视频拍摄和制作。但是拿版号、做母盘、做封面、压光盘。。。。。。。的资金又怎么办????于是得到茂县古羌神韵大舞台赞助后期的经费,终于在2010年1月份这张耗资12万元羌族第一张通俗歌曲唱片隆重推出。很多音像店人满为患排队购买此专辑,场面极其的火爆!!!! 业内著名乐评人士纷纷发表言论:这张唱片在羌族音乐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羌族音乐开通了“国际航班”!!!!!!!!!

[羌族,舞蹈,特征]羌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研究

羌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研究 羌族至今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其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时代的变迁中得以保留。羌族舞蹈是民间的动态艺术,也是羌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羌族舞蹈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内容形式的不断丰富,对民族发展和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传承意义。羌族舞蹈具有神秘、远古、多元的独特魅力,是羌族人民利用舞蹈走向世界的形式。羌族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体系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通过对羌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冀以期待羌族民间舞蹈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一、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 羌族主要居住在阿坝州的汶理茂三县,位于岷江峡谷一带。此地是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区,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也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之地。由于多民族聚集,使得各民族文化间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交融,形成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和谐共生、独具特色的羌族多元文化特征。羌族的多元文化中还包含着许多融而未化的其他民族文化,他们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沉淀下来,成就了今天独特的羌族文化。羌族的民间舞蹈非常完整的保留了羌族祖先的文化习俗、歌舞技艺,在许多的羌族舞蹈中能看到古羌人农耕文化、民风民俗、祈福驱灾的文化遗存。羌族舞蹈极具丰富的历史底蕴,它在古朴典雅的艺术形式之中释放出典雅端庄、古朴神秘的艺术风格。由于羌族舞蹈与羌族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自娱性和宗教色彩十分浓厚,所以舞蹈所体现出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风趣诙谐、气势磅礴、震撼夺目。 (一)羌族民间舞蹈的宗教性特征 羌族因其自身悠久的历史性,受汉、藏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得舞蹈保留了对原始的崇拜并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了解羌族舞蹈,首先要了解羌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内涵,才能准确把握羌族舞蹈中独具特色的舞蹈韵律和风格,理解其民族信仰与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羌族是一个信奉万事万物有灵的民族,到今天仍然保留着万物有灵的多神宗教信仰及对原始自然的高度膜拜,这种宗教信仰在羌族人民生活观念及生活细节中被得到完全的渗透。在根深蒂固的虔诚心理下,羌族人民无论是在乔迁、生育、婚嫁、丧葬上,还是在丰收节令等大型集体活动上,都要举行隆重的庆典及祭祀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跳起有特色的羌族民间舞蹈。 羌族的主要传承人为释比,释比在羌族中即为巫婆的称呼,被羌族人民尊称为阿爸许,具有较高的威望和丰富的生活经历,是羌族人民精神及思想的象征,一般在举行祭奠、还愿、合婚、治病、丧事上主持活动。例如:在祭祀山神的还愿会上,以释比为主持跳起羊皮鼓舞,羊皮鼓舞是羌族祭祀中的代表性舞蹈,期间还可穿插群体萨朗舞。在舞蹈中人民展示对祭奠的虔诚,并向山神祈祷万物勃发、人畜安宁、风调雨顺。这种拜神、敬神的祭祀活动是羌族人民寄托希望、传达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将舞蹈艺术升级为具有娱乐、祭祀等多种功能的艺术表现形式。羌族舞蹈表现出了一定的神秘性、祭祀实用性,将古朴、优美的旋律在代代传承中得到发展。 (二)羌族民间舞蹈的民俗性

羌族的饮食文化介绍

羌族的饮食文化介绍 羌族的饮食主要是有玉米、小麦、青稞、胡豆、黄豆、碗豆、荞麦等;还有从川西平原运来的大米、面粉等。蔬菜有圆根萝卜、白菜、辣椒、莲花白等,常吃自己泡制的酸菜,每日以三餐为习。羌族的饮食文化是羌族的一些日常饮食习惯及饮食风俗,是羌族文化的主要代表。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羌族的饮食文化介绍,希望你喜欢。 羌族的饮食习惯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连(米+查)浆水发酵,蒸成豆泡子馍馍,或将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馍馍。用麦面片加肉片煮熟称为“烩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继续加玉米粉搅稠,以筷子可拈起为度,称为“搅团”,都是常吃的主食。 羌族常用玉米、小麦、豆类先炒熟,再磨制成炒面,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在食用马铃薯时,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 羌族的饮食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

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血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血馍馍食用。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椒等扎紧、风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坏。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 羌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有记载的历史已经4000多年,虽然羌族随着时代的变化风俗也有所变化,但是羌族的饮食一直都保留着最原始的味道,是羌族文化的一大分支。 羌族民族历史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频繁地提到“羌”这个字。 《诗地理考》曰:“羌本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舞蹈教学:高校羌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分析

高校羌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分析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风民俗、历史文明、经济生活、歌舞艺术等方面的宝贵遗产丰富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羌族舞蹈文化是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羌族舞蹈文化用形象的、动态的艺术形式,将其传统生活文化特征展现出来。羌族舞蹈除了在羌族聚居区活动频繁以外,高校教育是另一个重要的传播载体。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对羌族少数民族的歌舞艺术的开发,羌族舞蹈文化在艺术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羌族民族民间舞蹈高校教程已经初见端倪。羌族舞蹈文化已经从理论到实践、从民间到舞台、从大众走向高校教育的过度。笔者认为在高校羌族舞蹈教育中要着重点、循规律、找根源,科学有序的教与学,才能将羌族的舞蹈文化保留传承下来。 一、羌族舞蹈的教学重点 高校艺术教育相较于民间舞蹈来讲,高校舞蹈的教学更为规范性,更具有艺术审美;民间舞蹈更具有原生态,更具备民族特性。近些年来,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渐渐走向一种创作窠臼时,我们的艺术作品应该走向回归,倡导原汁原味。正如舞蹈家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展演,它的成果无异于给中国的舞蹈注入了新的血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何保持这一民族特色、如何得以艺术传承,是高校羌族舞蹈教学中应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正确把握民族风格、准确拿捏舞蹈动律特征是高校羌族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重中之重。 (一)掌握羌族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风格

羌族萨朗舞蹈的风格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战争、古代遗风等多方面因素催生、演化而来。大致概括为:载歌载舞、质朴典雅、粗狂健美、明快有力、热情豪放等西南少数民族特点。羌族作为最为古老民族的代表之一,它保留了能歌善舞、祖先崇拜、祭祀祖先等少数民族的基本属性。在不同的歌舞活动中,会有不同的舞蹈风格展现。羌族舞蹈按照基本属性可分为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其主要分类与职能本文暂不做深入探讨,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自娱性舞蹈中的萨朗。能歌善舞、歌舞相应是各少数民族中一个重要特征。羌族萨朗在轻快明亮的歌唱中,人们随着悠扬的旋律纵情起舞。萨朗是一种集体式舞蹈,先随欢乐的氛围舒缓悠扬,后随着人们情绪的高涨其舞步更为明快,歌声也伴有节奏加快、高亢,舞步将在兴奋、欢乐的氛围中结束。而后,人们相互觥筹交错、酣畅淋漓。酒、歌、舞是羌族少数民族中传统习俗中必可缺少的要素,正所谓有歌有酒必有舞,歌助酒兴群起舞。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歌与舞是两个互动的要素,兴致越高其歌舞样式越浓。羌族舞蹈中其载歌载舞、群体自娱特征赋予了本民族豪爽、热情的民族性格。遗风遗俗是先民留给羌族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民俗、礼仪、女性审美、生殖崇拜直接影响了羌族舞蹈特征。羌族的歌舞主要以本民族的历史和礼仪为主要内容,具有严格的程式,在边跳边唱、载歌载舞、节奏鲜明、旋律简洁流畅中,体现了羌人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羌族是一个保留了母系氏族遗风的民族,羌族萨朗多以女性舞蹈为主,其挺拔端庄、肩与胯部富有跳跃性的舞步、往复“S”型轴向转动等舞姿特征,体现了女性崇拜、生殖崇拜的古风遗俗,优美的韵律体现了羌族人妇女古拙质朴、健美性感的阴柔女性之美。羌族舞蹈的历史是羌民族的一面镜子,他们在长期与氏族以及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坚强、勇敢的民族性格。羌族聚居区主要集中于重峦叠嶂、悬崖陡峭的自然环境下,但正是靠着羌族先民们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实现了与大

羌族文化

《羌族文化》练习题 1.在羌族神话传说中,掌管婚姻女神“俄巴巴瑟”在人间设定男女姻缘的信物是 ______,因此也成为羌族姑娘送给心上人的“云云鞋”上的的典型纹样。 A、牡丹 B、羊角花 C、桃花 D、鸳鸯正确答案:B 2礼仪是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羌人世代相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整套的礼仪习俗,它们均是围绕着生活的大事而进行,反映出羌民族的仪规惯制,具有代表性的______,包括喝咂酒、挂红、宴饮、唱歌等礼仪程序。 A、年节礼仪 B、婚俗礼仪 C、婚俗礼仪 D、生子礼仪正确答案:B 3.羌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论思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_____。 A、女神崇拜 B、生殖崇拜 C、白石崇拜 D、酒神崇拜正确答案:C 4.“羌绣”色彩鲜艳彩,主要选用黑、白、红、黄、蓝、绿色,在色彩搭配上皆原色相配,无渐次色,民族特色浓郁。从这些色彩的使用和搭配之中,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解读出羌文化的信息: A、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历史 B、神话、考古、文献 C、生态、民俗、神话 D、历史、地理、风俗 5. 羌人工艺制作技艺精湛,尤其是刺绣,作为羌族民间工艺的代表,自______ 起,已在羌族地区十分盛行。 A、先秦时期 B、汉代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正确答案:D 6.“羌绣”以______为传承者,主要采取______方式进行传承。 A、女性,身体示范 B、男性,身体示范 C、女性,“口传心授” D、男性,“口传心授” 7.“羌绣”图案分为实物纹样和抽象纹样,其中实物纹样主要由花卉、瓜果、鸟兽、虫鱼等组合而成,其寓意传达出: A、羌人对自然的热爱 B、羌人对生存环境的艺术化再现 C、羌人原始的自然崇拜情结、神灵信仰和祖先崇拜 D、羌绣适用耐磨的功能 8.古羌人是古时中国主要居于______,从事______的族群。 A、北部,渔猎 B、南部,农耕 C、西部,游牧 D、东部,贸易 9.羌人的饮食有节令食俗、礼仪食俗和信仰食俗,其中______是羌民传统,在举行重要仪式时,用一根中空的麦秸或竹管咂饮而拒杯饮。 A、喝茶 B、吃酥油茶 C、喝醪糟 D、喝咂酒 10. ______是古羌游牧部落的主要生产资料,现代羌人虽转变为农业定居生活,但 他们对它一直都怀有特殊的感情,故在羌绣服饰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这种动物的纹样: A、牛 B、羊 C、马 D、猪 11. 羌人的巫师,又称“______”;尊称“阿爸许”或“许”,俗称“端公”。 A、祭司 B、释比 C、酋长 D、长老 12.羌族建筑技术高超,自古以来就有垒石筑屋的传统,《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记载“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十余丈,为邛笼”。“邛笼”为羌语音译借词,意为碉楼,是羌族最具有特点的建筑,碉楼的功能有______等。 A、储物 B、居住 C、防御 D、以上三项 13.羌人手工技艺精湛,尤其以______最具羌族传统风格,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剪纸和刺绣 B、羌笛和刺绣 C、挂饰和银饰 D、木雕和漆器 14.羌族历史久远,通过考古发现,在岷江上游和杂谷脑河沿岸,陆续发现了许多______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