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集团统计指标体系

集团统计指标体系

集团统计指标体系
集团统计指标体系

集团统计指标体系

某集团公司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说明

,中车公司正式与铁道部脱钩,重组为南北集团公司。两个集团公司将不再向铁道部报送报表,而改为直接向国家统计局和劳动部报送。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有关从业人员、主业用工、分离分立情况、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同时结合北方集团公司改革的实际,制订出北方集团公司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一、指标解释及有关规定

㈠指标解释

1、某统劳1表

①科学研究:指某集团所属研究所、电力机车研发中心。

②制造业:直接从事机车车辆及配件产品的制造、修理单位。

③教育业:企业所属各类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中学、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文化宣传机构及其它教育机构。

④企业所属各类医院、门诊部(所)、专科防治医院、疗养院、康复院、卫生防疫站及其它医疗卫生机构。

⑤其它行业:统计入企业从业人员但在上述行业之外的其它行业。

其它报表划分各行业的定义和口径与此相同。

息工:企业因一时生产任务不足或其它原因而有组织地安排职工定期或不定期停工休假。

2、某统劳3表

①单位使用的临时职工和大中专、技校毕业生见习期间,按报告期

末实际从事的工作进行岗位分组。

②多经人员岗位分组为其它人员。

3、某统劳3-1表

①非在岗职工生活费:指待(下)岗人员、内退人员、集体外出劳务人员、因病伤休长假人员在原单位领取的生活费。不论资金来源如何,只要经过原单位发放的都应统计。

②重新上岗人数:指本期减少的待岗职工中重新返回原单位上岗工作的人数。

4、某统劳8表

①生活服务人员:指服务于职工生活的单位的人员。包括食堂、哺乳室、托儿所、浴室、招待所、单位自设房管和维修等人员。

②厂派劳服企业人员:指与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或保险关系,但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劳服企业工作,且工作期限在1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的人员。

③厂派多经企业人员:指与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或保险关系,但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多经企业工作,且工作期限在1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的人员。

④其它到外单位工作人员:到本单位劳服、多经企业之外的其它法人单位工作的人员。

⑤多经人员:分立的多经单位的人员。

㈡有关规定

1、从业人员由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进行统计,即单位只要用

工就必须统计,无论是否签定劳动合同。

2、助勤人员的统计规定:原单位按劳动关系统计为在岗职工,新单位只统计所发生的费用。

3、离休、退休等自然减员,以人事通知生效之日起计算减少人数。

4、月平均人数计算方法,规定为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除以2,累计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月份数。

5、工资总额应以实际发放数为准,但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为其代扣代缴的社会保险费、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各类代扣款,不包括病、事假扣款。

二、数据间的平衡关系

㈠表内平衡关系

1、某统劳1表:

①对于宾栏01、02、03、04、06、07、08、10、11、12,

主栏01=02+03+04+05+06

②宾05=宾04×1000/宾03

宾09=宾08×1000/宾07

宾13=宾12×1000/宾11

③宾栏07-2≤主03宾03

2、某统劳3表:

①对于主栏01、02、03、04、05、06,宾栏

01=03+04+05+06+07+08

②对于宾栏01、02、03、04、05、06、07、08,主栏01=02+03+04+05+06

3、某统劳3-1表:

①01=17+18-19=20+21+22+23+24=25+26+27

②19=28+29=28+30+31+32

③04=03×1000/02

08=07×1000/06

12=11×1000/10

16=15×1000/14

4、某统劳5表:

①对于主栏01、02、03、04、05、06,宾栏01=02+03+04+05+06

②对于宾栏01、02、03、04、05、06,主栏01=02+03+04+05+06

5、某统劳6表:

01=02+03

04=05+16

05=06+….+15

17=18+31

18=19+….+30

32=1+4-17

33=2+5-18

34=3+16-31

6、某统劳7表:

二、(二)统计指标、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二)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以与现象有关的各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数学的理论阐述为依据,使指标的涵义、计算单位、计算方法的确定符合科学的要求。 2、目的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是为了满足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的需要。不同的统计工作工作要求和研究目的的决定着统计对象的不同,这就必然要求设计不同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用不同的尺度来进行不同的测度。例如,为了反映企业利用工作劳动时间状况生产效率时,应设计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标进行度量,为了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生产效率,应设计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进行度量。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即便是性质相同的现象,当目的不同时,尚且需要设计不同的统计指标。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就更需要设计各种不同的统计指标了。 3、联系性或适应性原则 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适应现象所处的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现象的性质往往可以由不

同的测度特征来体现,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计量标准和不同的计算方法。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某些原有的统计指标也将因不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而需要增删修订,重新设计。设计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还必须考虑与党的政策、国家的体制相适应,与当前企业的管理水平相适应,与计划指标、会计指标以及各种业务指标相一致,使统计指标对现象总体数量的测度切实可行。 4、统一性或全局性原则 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还必须从定量分析的全局出发,根据现象在特定活动中的作用来进行设计,使所设计的各种统计指标在定量分析时能够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形成有机的体系。 首先,应考虑怎样从各个不同侧面来设计统计指标,配合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来全面地测度活动的成果。例如,仅仅依赖对利润总量的测度,而不能全面的认识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还必须设计产量、质量、品种等各种统计指标,从不同侧面来度量企业的生产成果,才能满足对这一活动的定量分析的需要。 其次,应考虑在对某一活动进行分析时,一个统计指标与其它统计指标在测定上的相互联系。例如,产量指标是测度企业生产成果的尺度,又是测度企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依据。因而,当设计产量指标时,除了应从产量本身的涵义考虑外,还应考虑产量指标与劳动消耗量、生产费用、资金占用等指标在分析经济效益时的联系。 最后,应从各种指标的纵向、横向、上层、下层等交织的关系中对于统计指标相互衔接的要求来进行设计。例如,产品价值量指标,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首先,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其次,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有对它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成统计指标。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的名称; 随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标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 统计指标分类与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方面的数量。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的数量。二者的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群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调查的一般概念及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与一般的社会调查一样,同属于调查研究活动,但它以搜集数字信息为主要特征。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按照所确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具体的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总体各单位有关标志的标志表现。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及时性。这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同属非全面调查,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选出来的,不授人的主观因素所影响。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抽选出来的。 (2)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统计意义上的典型调查,其目的类似于抽样调查。 (3)推断总体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要以部分单位调查的结果推算总体指标,由于二者调查单位选择的方法不同,其推算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也不同。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因而在给定

能源统计 指标体系讲解 (张凡讲稿 )

能源统计指标解读 能源统计是认识能源经济现象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国情国力的现实与未来看,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已由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物资,提升到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历史高度。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各个时期“节能”工作的开展,能源统计由来已久。 一、首先,我谈谈能源统计的沿革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项专门统计。早在1982年3月,为了解重点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促进和加强“节能”工作,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重点工交企业建立能源季报的通知”,建立起了改革开放后最早的《能源进、消、存季报》统计制度。在随后的两年中,能源统计的范围和指标不断扩大,1984年,又增加了《重点工业企业能源消耗表》。1985年10月,国家统计局正式建立了《地区综合能源平衡统计报表制度》;同年12月,为适应能源供求平衡和节能的要求,又建立了能源加工转换统计制度。到1990年,国家统计局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包括工业企业能源进消存统计、重点工业企业能耗统计、工交及邮电业分行业能源消费统计、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统计、地区工业部门节能量统计和地区能源平衡统计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能源统计制度。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客观、真实地做好节能降耗统计工作,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进程和数据质量的监测,是各级政府及其统计部门的神圣职责,是扎实推进节能降耗的重要基础,是科学评价节能降耗工作的基本依据。 根据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的要求,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提出了《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为了满足各级政府指导、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需要和考核工作对能耗数据质量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提出了《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 《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的实施对象是全国统计系统和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全国和区域性大型能源生产经营公司;统计对象涵盖全部能源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用能单位。方案内容包括:一是建立健全能源统计指标体系。重点是建立健全从供应角度核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所需要的地区间能 源流入与流出统计指标,流通企业能源商品的批发、零售、库存统计指标,同时健全能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统计指标。二是健全能源统计调查体系。重点是健全规模以下工业能源产品生产调查,流通企业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步骤

?标度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标度划分 考评标度,是考评对象在考评标志上表现不同状态与差异的类型划分。就实际情况来说,考评对象在每个标志上的变化状态与差异状态都是无限多的,但这无限 多种状态中实质差异的却是有限的几种,作为考评员实际可以辨别与把握的也只能 是少数几种,如何把这少数几种的状态类型与差异类型予以确定的过程便是考评划 分的实质工作。 考评标度的划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与技术。 1.习惯划分法。这是一种依据考评实践中人们对考评对象区分的心理习惯而划定 标度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等级一般是3至9级,等级过少例如考评者容易操作区分, 但对象差异区分不明显且评判结果相对集中,等级过多可以展示不同对象的差异, 评判结果相对分散,但考评者不便把握与操作。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9个级别, 考评者往往就难以把握与平衡了,一般来说3、4、5三个等级标度较为合适。 2.两级划分法。所谓两级划分法,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标志上正反两种极 端的表征,把每个指标度划发为2至3个等级。 这种划分法便于操作,但中间状态不好评判,因此又有人在两级划分基础上增设中间一档,成为三级标度。 3.统计划分法。所谓统计划分法,就是考评指标标度的等级划分并不是事先主观 规定,而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标志上的实际表现统计,来确定等级的一种方 法,例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划分。 4.随意标度法。所谓随意标度法,就是在每个指标内容中,考评的标志是考评对 象最佳状态或最优水平的描述,标志实际上是一种最高级的标准特征表述,考评者 考评时可以根据考评对象与这一标准的差异程度酌情给以不同的分数或等级。 评价指标体系 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的表达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就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评价系统的内容经过层层分解而形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例如,干部素质的测评,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进行:

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一、指标体系编制的基本原则 指标体系的编制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确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活动范围为依据,并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指标体系立足于客观描述文化产业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服务的提供的全过程,反映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水平、结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二)为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文化产业涉及的部门多,统计内容繁杂,现行统计制度中实物量指标较多,价值量指标偏少,难以完整地反映文化产业发展全貌的不足,指标体系为界定部门统计范围、完善部门统计制度、建立文化产业综合统计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三)利于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开发 指标体系立足于各部门现行的统计制度,同时考虑多角度研究文化产业的需要,为全面收集开发文化产业信息提供基本框架,为其他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如对在现行统计制度中尚未包括的文化个体经营户的调查)的设计提供参考。 (四)反映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过程 指标体系反映的是当前对文化产业范围和各类文化活动的认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指标体系将逐步得到补充、修改和完善,以反映对文化产业认识的深入。二、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为全面反映文化产业的情况,指标体系从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就业人员和补充指标等四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描述。其中财务

状况指标和业务活动指标是指标体系的主体,用于反映文化产业的基本活动特点;就业人员指标用于反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补充指标用于反映政府和居民对文化的投入和需求等外部影响状况。设置就业人员指标和补充指标主要是出于统计分析的目的。 I. 财务状况指标 旨在反映文化产业的资产、收支和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指标包括四个部分:1.文化产品生产企业指标;2.文化产品流通企业指标; 3.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化服务企业指标; 4.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文化单位指标。财务状况指标按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及其财务状况指标内容设计,以系统反映文化产业经营和收支状况,同时满足增加值核算的需要。 II. 业务活动指标 旨在反映文化产业主要业务活动的状况和规模。业务活动指标按《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规定的行业顺序排列,以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现行统计制度为基础,力求全面反映文化产业活动的全貌,并尽量贴近部门管理工作实际。 III. 就业人员指标 旨在反映文化产业就业人员的数量、素质和结构情况。除就业人员总数外,还反映就业人员的性别、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状况等。 IV. 补充指标 反映政府文化事业支出、文化产业投资和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三、文化产业主要统计指标目录

3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计算

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 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主要有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主要产品的工序能耗、主要产品的实物单耗(如炼铁焦比、炼焦煤耗等)以及产值能耗、增加值能耗等等。能源分析评价指标中,包括企业内部能源加工转换指标和企业损失指标。 按钢铁企业能耗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可分为: (1)企业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损失率等。 (2)工序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炼钢工序能耗、炼铁工序能耗等。 (3)耗能设备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加热炉燃耗、高炉焦比、制氧机电耗等。 按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中能耗指标体系可分为: (1)综合性指标:如企业级能源消耗总量、工序级能源消耗总量、各类能源介质消耗总量、企业能源亏损量等指标。 (2)单耗性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3)经济性指标: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等。 2.能耗指标的范围及计算 钢铁制造流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生产工序组成的,前一道工序的产品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这是钢铁工业的特点,由于其复杂性,因此,统计范围和指标定义必须规范,以便于对标,找出节能潜力,提升企业效益。 (1)吨钢综合能耗范围及计算 综合能耗是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 吨钢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吨钢综合能耗是企业生产每吨粗钢所综合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也就是每生产一吨钢,企业消耗的净能源量。其计算公式为: 吨钢综合能耗=企业钢产量 企业自耗能源量(吨标准煤/吨钢,千克标准煤/吨;tce/t ,kgce/t ) 式中,企业自耗能源量即报告期内企业自耗的全部能源量。统计上报按企业全部耗能量。 企业自耗能源量= 企业购入能源量 ± 库存能源增减量 - 外销能源量 = 企业各部位耗能量之和 + 企业能源亏损量 作为行业对标,吨钢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可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的主体生产工序(包括原料储存、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轧钢、自备电厂、制氧等动力厂)、厂内运输、燃料加工及输送、企业亏损等消耗能源总量,不包括矿石的采、选工序,也不包含炭素、耐火材料、机修、石灰、精制及铁合金等非钢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量。 吨钢综合能耗指标一般不宜于企业之间直接对比,它主要用来考核和分析本企业历年能耗水平的变化,也可作为钢铁联合企业之间对比参考用。

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例1 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宏观层面主要是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循环发展的综合评价。微观则是侧重对企业循环生产经营状况的描述。(一)宏观层面的设计要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入手 一级指标:具体指标名称 经济发展:经济净福利指标,社会生产物耗率 社会人口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业劳动力 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化率、失业率、居住质量指数、养老保 险覆盖率、贫困人口比重、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等指标构成。 资源环境情况:环境投资占GDP的比重、环境治理指数、空 气质量指数、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臭氧层 耗竭物质消费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木材采 伐量、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受荒漠化影 响的土地面积、原料使用密度、年人均能源 消耗量、能源使用强度、农药使用量、化肥

使用量、能源使用密度、工业固体废弃物排 放、有害废弃物排放、放射性废物排放、废 物循环和再利用、废水处理率、广播电视覆 盖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资金利润率、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指标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设置以经济净福利指标为中心指标,以反映优质生产、提高效益、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等内容的资源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经济净福利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中加上环境改变人们所获得的福利,减去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减去自然资源超过正常耗减而造成的损失,再加上自我服务的价值。这个指标能综合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间的协调关系。另外,社会生产的物耗率应该是该体系的重点指标。因为这一指标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物质消耗所占的比重。社会生产物耗率和净产值率是互相消长的,社会生产物耗率下降,净产值比重上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社会生产物耗率上升,则净产值比重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因此,节约物质消耗,降低社会生产物耗率,可以增加更多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从另一个角度能反映循环经济的内在本质。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 A ) 一、填空题 (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1. 标志按其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 ________ 。 2. 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 ________ 。 3.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 ________ 。 4.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标志总量和 ________ 。 5. 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________ 。 6. 测定循环变动的常用方法称为 ________ 。 7. 如果用的是各年份季度资料,应采取 ________ 移动平均。 8. 三个或三个以上在经济上有联系,数量上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指数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 ________ 。 9. 就方法来说,参数估计的基础是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和 ________ 。 10. 估计标准误差愈小,根据回归直线方程式计算的估计值就 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 社会经济统计学属于社会科学的 ( )

A. 实验论和理论性的学科 B. 方法论和应用性的学科 C. 系统论和全面性的学科 D. 信息论和社会性的学科 12. 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 A. 职工的工龄 B. 职工的性别 C. 职工的政治面貌 D. 职工的籍贯 13. 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 ( )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统计总体 D. 总体单位 14. 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 ( ) A. 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B确定统计分析的方法 C.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 D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 15.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 ) A. 调查对象 B. 调查项目 C. 调查单位 D. 填报单位 16. 对连续型组距数列,凡是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 D. 另立一组 17. 某校 2001 年在校学生人数 6000 人,毕业生人数 1400 人,上述两个指标是 ( ) A. 均为时期指标 B. 均为时点指标 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18. 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6 年,第二组为 8 年,第三组为 10 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 30% ,第二组占 50% ,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 ) A.8 年 B.7.55 年 C.32.5 年 D.7.8 年 19. 某企业有三个流水连续作业车间,某月份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 95% , 90% , 85 ,全厂平均合格

关于能耗统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能耗统计的几点思考 牛红兵 一、能源统计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能源统计,成立了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设置了能源的基本统计指标并开始编制我国的能源平衡表。到20世纪90年代初,从国家到地方,建立了适应当时需要的相对完善的统计机构和统计指标体系。随着我国能源供应形势的逐步好转和几次大的统计改革与调整,能源统计工作有所削弱,但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及网络还是基本建立,重点工业能源消耗单位己被纳入重点监测范围,能源统计数据也能较准确地反映重点耗能单位的能耗水平、结构及趋势,为科学制定节能降耗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1能源消耗统计逐步受到重视。随着能源问题被社会各界关注程度的提高。能源消耗统计也正逐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提出建立“单位GDP综合能耗公告制度”、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家发改委制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经贸委出台《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l各省、市、地区也试图在节能降耗上做出大文章。各种“节约能源办法”、“节能降耗目标”、“加强能耗监测”等文件规定层出不穷。就专业层面讲。能源统计已经不再是一个附属于大工业统计下的“小专业”了。而是被高度重视的相对独立的重点“专业”,各地也相继成立“能源处”、“能源办”等专门从事能源宏观监测管理工作的机构。

2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及网络已基本建立。企业是能源消耗的最基层单位。工业企业又是能源消耗的重要产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做好能源消耗统计是工业企业了解生产状况、进行技术改造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能源消耗统计要从企业基础工作抓起。现有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己对能耗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基层报表制度,统计网络基本建立,为及时、准确地采集能源消耗数据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重点工业能源消耗单位已被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在能源消耗主体行业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村等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占整个工业终端消费的70%以上,因此,中国高耗能行业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0%左右。科学地反映高耗能行业的综合能耗,促进节能降耗,对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除了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纳入到统计范围之外,对于高能耗行业年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的单位)又进行了重点2B踪监测,用统计数据有力地反映出重点耗能单位的能耗水平、结构及趋势,为科学制定节能降耗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能源统计存在的问题 1统计范围不全。仅统计工业能耗,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非工业企业、政府及住户能耗无法反映,就工业行业而言,仅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只反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情况,规模以下能耗无法反映。全社会综合能耗统计目前尚

指标体系及其指标解释说明

表1 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及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 标 三级指标单位 实际值 /目标 值 权 重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开发强 度 1、人口密度 万人/平 方公里 2、单位工业用地产值 亿元/ 平方公 里 3、人均GDP 元/人 4、第三产业占比% 5、城镇人口比重% 6、建设用地面积比重% 7、产业结构相似度% …… 土地集 约利用 度 8、人均道路面积m2/人 9、人均建设用地m2/人 10、建筑密度% 11、土地闲置率% 12、地均基础设施投入 万元/ 平方公 里 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 14、地均环保投入 万元/平 方公里 …… 生态开 发格局 15、林草覆盖率% 16、生态用地比例% 17、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 …… 农业开 发格局 18、人均耕地面积m2/人 19、地均农业产值 万元/平 方公里 …… 开发潜 力 20、公路网密度 千米/万 人 21、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22、污染企业入园率、淘汰率% …… 资源节约资源消 耗 23、单位GDP能耗 吨/万 元 24、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

…… 资源节约利用2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 的比例 % 26、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2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8、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29、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 30、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 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 环境保护环境保 护能力 31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吨/平 方公里 3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3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环境保 护水平 3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35、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3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 37、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 38、清洁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 39、污染土壤的修复率% …… 环境保 护潜力 40、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率% 41、生态环保投资占财政收入比 例 % …… “两型”制度建设政府执 政水平 42、基尼系数- 4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 比重 % 44、公众对政府满意度% 45、生态环保工作占党政实绩考 核比例 % 46、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的贯彻落实程度 % …… 制度制 定 47、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的完备度% 48、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率% 49、城乡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均等 度 % ……

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及建议

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及建议 能源问题近年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是空前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作为政府统计部门,切实的做好能源统计监测工作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如何运用准确、客观、真实的能耗数据,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做好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的关键和重点。目前国家和**省统计局已经制订了一系列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各级统计部门在坚决落实国家能源统计制度的同时,也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市当前的能源统计现状以及日常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分析和研究。 一、**市能源统计发展状况 **市能源统计的发展情况 80年代初期,在国家统计指标体系中设置了能源统计指标,当时能源统计隶属于物资统计;到90年代中期,能源统计作为工业统计的一部分,归属于工业统计管理;XX年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统计逐步进行了恢复性的调整、完善和加强。特别是XX年以来,能源统计调查工作由规模以上向全社会扩展,调查范围的扩大和指标的不断增多,与能源统计力量的相对薄弱形成明显的对照。在这种形势下,各省辖市以上统计部门相继建立了专门的能源统计机

构。XX年以来,各省、市两级统计局也设立了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目前我省11个地市基本上都成立了能源科,**市也于XX年下半年经编办批文正式成立能源科,专门负责全市的能源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制度和数据调查情况 近几年的能源报表范围 近几年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能源报表制度规定,**市统计范围包括:⒈辖区内一、二、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活动。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⒊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⒋规模以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⒌铁路、公路、运输企业。⒍主要能源生产和销售企业等。 近年**市能源消费现状 近几年来,**市在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重要抓手,使能源消费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水平呈现稳定下降态势,节能降耗取得初步成果。 一是总体能耗水平逐年下降。近两年,**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增速减缓、能源消费结构继续改善的态势,XX 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686.7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60%,低于GDP的增长速度2.2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为3.67吨标准煤,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8吨标准煤。XX年全年能

能源统计

煤炭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填报讲解 1.能源统计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专业统计。其研究对象是由能源统计实践所决定的。可概括以下几方面: ①、研究经济系统运行的全过程以及相互联系的数量表现及其关系,揭示能源内部运行规律; ②、研究能源利用情况,挖掘节能潜力,促使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 ③、研究能源综合平衡状况及规律,反映能源资源的形成及能源使用方向,揭示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④、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源系统数量关系的方法论。 能源统计的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统计资料,如实反映能源经济的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效益、能源综合平衡状况等发展变化情况,为宏观决策和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和依据。 1.1 能源统计特点 能源统计是范围极广的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分支,其对象是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相当复杂,包括能源资源、能源生产、能源加工转换到最终用能等环节,并通过这些环节与所有的社会活动联系起来。能源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能源统计工作的一系列特点,使它和其他国民经济统计分支有很大的不同。 1.1.1 能源工业要把自己的产品分配给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包括能源工业自身在内),同时又要把产品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消费成员,其联系面之广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工业部门可以与其相比。

1.1.2 能源生产形态多样化:除了化工产品,没有一个工业的产品同时具有固、液、气三态,另外还有载能体。这些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控制和使用的难易程度均有很大差别,但同时又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能发热,而且某些产品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转换或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 1.1.3 能源统计对象——能源统计边界复杂;其中包括能源产品与非能源产品的边界,也包括能源工业与非能源工业的边界问题。能源统计对象不是一个相互孤立的燃料或动力系统,而是一个种类多、涉及面广、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系统。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国际上非常重视能源问题,有关能源的系统分析、能源模型、能源的生产需求预测、代用能源战略的研究等迅速展开。这些研究需要多方面的数据资料。数据的完备程度与质量好坏,是进行能源管理和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能源管理和研究工作对能源统计工作的要求,也推动了能源统计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从一次能源生产到加工转换,第二级为从加工转换到交付最终用户使用,第三次为能源在最终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用什么设施使用的?用什么工艺流程?“有效能”是多少?经济效益如何?第三级能源统计工作最为复杂,目前也是整个工作的薄弱环节。 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从一种能源的分别统计,向多种能源的综合统计的方向发展;从只注重生产量的统计,转向对节能潜力,确定节能投资方向,提高需求预测的精确性等方面的研究。 企业能源统计体系是属于第三级能源统计范围内,我们将对它进 行更加系统、更加详尽的讨论。 1.2使用单位 1.2.1原始单位

浅论构建合适企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浅论构建合适企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 系

浅论构建合适企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企业发展一靠“管理科学”,二靠“技术进步”。中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遵循的就是这两个原则,由此使得企业的统计指标、财务指标、产权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迫切需要设计出新的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 统计在市场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销售管理、产品价格管理、财务管理及经济效益管理等诸多领域中的正确应用能起到预测、分析、决策、监控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既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为此,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选择一套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所在公司建立了一套以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获利能力)、资金综合运营能力(营运能力)、偿付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发展能力)体现企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并经过这些能力的达到程度来综合评价本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这套体系摆脱了以资金利税率为核心的传统的考评企业模式的约束,而是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应具有的行为导向、基本素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一、选择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统计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

组成的一个反映总体现象的统计指标系统。一个企业如要全面反映其生产经营状况就需要设计和运用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也就是说经过用一系列的企业统计指标才能得以反映其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变化的整个过程。 在具体选择组成统计指标时我们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 1、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而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 2、规范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数据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 3、及时性原则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业务的不断出现,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统计指标的设置,应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发展部门的需求为主,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 二、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1、客观、公正、全面评价企业经济效益

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3.3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3.4.1 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环境现象的数量特征是多方面的,各类环境现象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方面的。此外,一个地区的环境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整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城市建设、卫生等各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中,这一现象往往是另一现象的结果,而另一现象往往又是这一现象的原因。例如,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是工业发展的结果,而工业发展则是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原因。一个环境统计指标只能从某一方面反映环境现象的某个特征,要全面反映环境现象的整体特征,就必须把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境统计指标结合使用。这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就构成统计指标体系。因此,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就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前面所述各项环境统计指标,除单项指标外,都是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起作用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实际上是环境统计指标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它的形成和具体内容是由客观环境现象所决定的。环境统计正是运用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来研究和反映环境现象的整体特征,从而揭示环境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发挥它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环境统计工作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到各行各业,而且涉及到许多科学,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确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国现行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各项指标,是根据我国环境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从相关注、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出发,经过多次的调整和修改而确定的。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环境统计的范围和内容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需要对环境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3.4.2中国现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现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工业污染与防治、生活及其它污染与防治、农业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环保系统自身建设等七个方面。 3.4.2.1工业污染与防治指标体系 (1)工业污染企业基本情况指标 企业基本属性:名称、登记注册类型、行业类别、隶属关系、规模、开业

网站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网站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转《商业数据分析》郑来轶 【编者注】网站流量统计,是指对网站访问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本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一份Word文档,主要介绍了网站分析的KPI指标、数据分析方法、网站分析工具介绍和对比等。 一、总论 1. 概念 网站流量统计,是指对网站访问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网站访问分析(有时也使用“网站流量分析”、“网站流量统计分析”、“网站访问统计分析”等相近的概念),是指在获得网站流量统计基本数据的前提下,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用户访问网站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网络营销策略等相结合,从而发现目前网络营销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修正或重新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2. 意义 ? 了解网站的目标人群特征,为产品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 了解网站关注行业用户量的潜在规模 ? 对比行业平均指标,作为评估自身网站发展的指标 ? 分析网站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用户重合度 ? 分析自身网站内部各栏目间的用户重合度 3. 分析报告 网站统计分析通常按日、周、月、季度、年或围绕营销活动的周期为采集数据的周期。当然单纯的网站访问统计分析是不够的,我们在分析报告中需根据网站流量的基本统计和可采集的第三方数据的基础上,对网站运营状况、网络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有效可行的改善建议才是网站访问统计分析报告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网站访问量信息统计的基本分析?网站访问量趋势分析

? 在可以获得数据的情况下,与竞争者进行对比分析 ? 用户访问行为分析 ? 网站流量与网络营销策略关联分析 ? 网站访问信息反映出的网站和网站营销策略的问题诊断 ? 对网络营销策略的相关建议 二、关键绩效指标(KPI) 1.常用指标 红色标记的指标是最为必要的KPI,对网站的统计分析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1.1. 网站流量KPI 网站流量统计KPI常用来对网站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的统计指标包括: 访问量(Page View):即页面浏览量或者点击量,用户每次对网站的访问均被记录1次。用 户对同一页面的多次访问,访问量值累计。 衍生出的指标: 日均访问量:指对应时间范围内,网站每日的平均访问量。 最高日访问量:指对应时间范围内,网站在某天获得最高访问量。 PV%:指选择时间范围内,某个类别的PV占总PV的比例。 独立IP:指在一天之内(00:00-24:00),访问网站的独立IP数。相同IP地址只被计算1次。 独立访客(Unique Visitor):将每台独立上网电脑(以cookie为依据)视为一位访客,指一 天之内(00:00-24:00)访问您网站的访客数量。一天之内相同cookie的访问只被计算1次。 衍生出的指标: UV%:指选择时间范围内,某个类别的UV占总UV的比例。 重复访客(Repeat Visitor):某个cookie的再次访问计为一个重复访客,它的数目即为重复 访客数量。 衍生出的指标:

能源消耗统计指标

能源消耗统计指标 各种运输工具在完成客货运输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节约能源不仅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而且具有重大的国民经济意义。运输业能源消耗统计要及时反映各种运输方式的煤、油、电力、油脂等的消耗情况,并与各类消耗定额进行比较,为制订能源供需计划及采取节能措施提供依据。(一)煤炭消耗统计1.天然煤消耗量是指机车、船舶实际消耗的各种天然煤的数量,要按不同矿区、煤种分别统计。它是考核煤炭燃料消耗的基础资料,也是计算标准煤消耗量的主要依据。2.标准煤消耗量由于煤的产地、品种、质量不同,各种煤的发热量也不同。为了计算能源消耗,需要将天然煤按发热量大小换算为标准煤。计算公式为:标准煤消耗量=天然煤消耗量×换算率换算率(换算系数)=每公斤天然煤发热量/每公斤标准煤发热量3.换算煤消耗量各型蒸汽机车的锅炉热效率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按标准煤的发热量和锅炉热效率将天然煤折算成换算煤以便相互比较,折算公式为:换算煤消耗量=天然煤消耗量×换算率×锅炉热效率=天然煤消耗量×技术当量式中:技术当量=标准煤换算率×锅炉热效率(二)燃料油(气)消耗统计燃料油(气)是内燃机车、燃油船舶、汽车、飞机和管道输送油品所消耗的燃料,但由于它们所使用的燃料油品不同,各种燃料油的热值也不一样。为了正确地反映燃油(气)消耗水平,也应按不同油品的热值换算为标准燃料,以便加总和比较。(二)电力消耗统计电气化铁路、管道等运输方式在运输生产过程中要消耗电力,而运输生产的实际用电量不应包括非生产用电量,其计算单位为度(千瓦小时)。能源消耗量只是反映运输业能源消耗的总量。为了说明能源的消耗水平,还需要计算单位产品或工作量的能源消耗指标。各种运输方式结合其自身特点制订了反映单位能耗量的指标,分述如下:1.铁路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燃料(电力)消耗量是指机车完成每万总重(包括货物、旅客重量和车辆自重)吨公里平均消耗的燃料(电力)数量。它按机车类型、运输种别(客运、货运、路用运输)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公式为:蒸汽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换算煤消耗量=换算煤消耗量(公斤)/蒸汽机车总重吨公里(万)内燃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耗油量=燃料油消耗量(公斤)/内燃机车总重吨公里(万)电力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耗电量=电力消耗量(度)/电力机车总重吨公里(万)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燃料(电力)消耗量指标是反映机车燃料(电力)消耗的综合性指标,可用来考核机车燃料(电力)消耗定额的完成情况。2.每千机车公里油脂消耗量是指机车完成每千机车公里平均消耗的润滑油等各种油脂数量。计算公式为:每千机车公里油脂消耗量=各种油脂的实际消耗量(公斤)/机车走行公里(千)该指标应按机车类型、油种分别进行统计,它是考核机车消耗油脂情况的指标,可用来制定和检查油脂消耗定额。3.汽车燃料实际消耗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营运汽车进行运输生产实际消耗的燃料数量。它应按不同的燃料种类、按载客和载货汽车以及不同的车辆型号分别进行统计。4.汽车燃料平均实际消耗量是指营运汽车行驶每百车公里或完成每百换算吨公里平均实际消耗的燃料数量。根据不同的考核需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平均每百车公里燃料消耗量(升/百车公里)=燃料实际消耗量(升)/汽车行驶总里程(百车公里)平均每百吨(人)公里燃料消耗量[升/百吨(人)公里]=燃料实际消耗量(升)/主、挂车换算周转量[百吨(人)公里]汽车燃料平均实际消耗量指标既按不同燃料种类,也按客、货汽车分别进行统计,以便反映客、货汽车的燃料实际消耗水平。平均每百车公里燃料消耗量取决于车辆和道路的技术状况以及司机的操作水平,适合于对营运客车进行考核,是制定和检查客车燃料消耗定额的依据;平均每百吨(人)公里燃料消耗量是反映营运货车及汽车运输业消耗燃料的平均水平。5.轮船燃料实际消耗量是指运输机动船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消耗的燃料数量。燃煤船消耗的煤以吨为计算单位,燃油船则以公斤为计算单位。在计算煤的实际消耗量时,由于煤的品种不一,所以,也应将各种天然煤的消耗量换算为标准煤的数量。把实际燃料消耗量与按消耗定额计算的应消耗燃料数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燃料节约或超耗数量。6.船舶平均燃料消耗量是指

城市建设统计范围及指标体系.doc

城市建设统计范围及指标体系 统计范围: 1.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市行政区,含市辖建制镇,不含市辖市、市辖县。市辖建制镇统计范围为 镇政府所在地设居民组建制的地区。 2.县级市:市政府所在地和规划区范围内的建制镇。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建制镇不予统计。市辖建 制镇统计范围为镇政府所在地设居民组建制的地区。 3.县城: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即城关镇 ),按设居民组建制的地区范围统计。 指标体系: 注:请在相应选择栏目中标注“” 市(县)综 1表设施水平 指标体系建议和意见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常用保留删除修改为人口密度人 /平方公里 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元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 用水普及率% 燃气普及率%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标台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路网密度公里 /平方公里 排水管道密度公里 /平方公里 污水处理率%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污水再生利用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绿地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粪便处理率% 水冲公厕比例% 建议增加指标: 市(县)综 2表人口与建设用地 指标体系建议和意见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常用保留删除修改为城市总户数户 城市人口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 城市面积平方公里

指标体系 指标名称 其中:建成区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特殊用地 本年征用土地面积 其中:征用耕地 规划管理从业人数 暂住人口 建议增加指标: 建议和意见 计量单位常用保留删除修改为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人 万人 市(县)综 3表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收支 指标体系建议和意见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常用保留删除修改为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收入合计万元 城市维护建设税万元 公用事业附加万元 中央财政拨款万元 地方财政拨款万元 国内贷款万元 其中 :地方财政转贷国债万元 利用外资万元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万元 债券万元 股票融资万元 水资源费万元 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万元 市政公用设施增容配套费万元 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费万元 其中 :过桥、过路费万元 污水处理费万元 垃圾处理费万元 土地出让转让收入万元 其他收入万元 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合计万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