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振源:从善政走向善治

张振源:从善政走向善治

张振源:从善政走向善治
张振源:从善政走向善治

张振源:从善政走向善治

(2011-05-20)

● 张振源

方向盘

我国本届大选,选情激烈,论政对决到尘埃落定,执政与在野双方各有斩获。选后,政治生态继续变化,两位资政宣布退位,政府内阁大改组,李总理选用新人掌政,为新加坡政局展开新的一页!笔者从宏观角度来解读今次大选的结果及内阁改组,同时探讨未来政治文化的走向。

投票前几天,我在国外从报界友人得知了各方布局与阵势。回友人的简讯里,已铁定预测阿裕尼选情,提出新世纪人心思变,“同质化效应”与“心理转移作用”的原因,会影响选战结果。

何谓“同质化效应”?20世纪后半叶,是一个消费空前膨胀,人类非常富裕的年代,比起从前,世界生产力增加五倍,全球贸易量增加20倍。全球化带来更自由的市场与更激烈的竞争。这样的结果,使到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加上资讯时代早已到来,新媒体使用率大增,消费者主宰市场,他们选择繁多,“同质化效应”是必然趋势;相同品质的产品与服务随处可见。

反映在这次大选中,过去执政党候选人的亮丽资历,不再形成优势,在野阵营里不乏光鲜背景的人才。选战开始后,正方显得难攻难守,反方由于民生课题的涌现,占尽天时,易攻易守。人们多数喜新厌旧,阿裕尼选区,在野党气势如虹,以理性实用主义治国的执政党,遇到拨动人民心弦,以感性诉求的在野党,“同质化效应”加上“心理转移作用”,换人替我做做看的想法滋生,执政党临阵改打向来所不熟悉的温情牌,为时已晚,大局已定。

其实,在这人心思变的大时代,执政党这次继续获得超多议席兼总理选区大胜,全民选票比上届流失不多,成绩已是斐然。在野阵营,数十年维护岛国自由民主主义,这次大选交出靓丽成绩单,可圈可点。

这场政治分水岭之役,使到人民政治冷漠症痊愈,政治细胞也被激活,年轻候选人的出现,让年轻选民更是兴致勃勃;而五年后的来届大选,将充满变数,可能影响我国未来政治文化生态,进而摇动国家根基。笔者认为这是隐忧。

“李显龙时代”完整降临

再看看李总理的新内阁,两位资政退役,部分部长让贤,留任部长换位,选用新部长掌政,体现了“李显龙时代”的完整降临。这支团队能否交出“牛肉”,满足人民现在与未来的需求,同时要面对世界局势的变迁来领导国家渡过险滩——包括经济问题,国家安全,国际关系,区域协作,教育方向等等——将是个严峻的考验。以目前选票比例来算,来届大选,每十人当中,执政党支持者只要一两人跳槽,新加坡马上由一群没有治国经验的在野党掌权,又或者变成两党或多党政体,增加国家政治成本,使未来发展充满变数。

笔者认为,这种以西方民主标准和比例为依归的政体,对一个民主进程不过四十几

年的东方小国而言,太过激进。西方民主有数百年历史,国民政治意识成熟,相对而言,虽能承受政治颠簸,不过也走得伤痕累累。

笔者认为,加速发展“公共治理”(Public Governance)的机制,方能解决政党政治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以及西方民主政体所带来的弊端。

冷战以后,全球化取代了国际化,跨国化和一体化。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反映在政治上,重心正在转移,从“政府统治”走向“公民治理”。从“善政”(Good Government)走向“善治”(Good Governance)。这是目前世界先进国家推行新政治的主导概念,是迈向“公民社会”的前奏。

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意味着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的结合,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也强化了人民的认知与共识。由于治理是共同目标制定后,通过多方协商和反思的过程,可弥补国家在宏观调控,政党政治在利益配置,以及民间民生课题协调的不足。

这种近似“还政于民”的新政治观,其实开明的执政党政府多年来已经在多个领域里实现。多个公共委员会,公共理事会以及由政府主导下所成立的民间组织,涵盖了民生,民权,民主等国家课题。然而,现在是要好好检讨并加速发展这些组织的时候了,检讨它们有没有真正的代表性,是否善用多方资源为民谋利,能否取得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中的平衡点。

当人民投下了神圣的一票后,执政党马上检讨并自我革新,多位领袖无私引退,新内阁重新出发,以李总理为核心,迈开改革的一大步!这点赢得民心!倘若将来能集思广益,少统治多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使到社会管理过程带来公共利益最大化,提升公民意识,增加人民共识,达到和谐和睦,共融共和,这是选后新政局带来的新契机。

法治和善治对于当代社会主义重要意义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级)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期中论 文 题目:法治和善治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的影响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班级序号:1班 学号:201321011586 学生姓名:朱世明 论文字数:3700字 2015年04月20日

法治和善治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的影响 朱世明201321011586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 116029)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到了善治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理念,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何为善治?何为法治?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改革和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本文从分析法治和善治基础上研究法治和善治的区别和联系,分析社会主义法治和善治对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意义,同时如何让中国社会从法治走向善治给予积极的意见。 关键字:法治、善治、社会主义、政府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上升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大大丰富,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急待解决,我们的社会两大矛盾依旧存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当然还有物质和精神需要相协调1,社会服务不全面,人民幸福指数有待提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真正解决关系到政府改革的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从法治社会到善治社会的转变,如何真正做到约束政府的权利,务实的简政放权放,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关系到我国政治体制的真正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发展的前途。 法治和善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充分了解法治和善治的真正内涵,在完善法治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善治的向前发展,贯彻落实真正以人为本精神,才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活的更加幸福。 一、法治和善治的区别 法治和善治都是治国的方式,也是不同时期对于治国理政的一种理念,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一)提出的背景不同 法治在我国提出的背景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法治的提出是对封建制度下人治的更改,也是新的社会制度下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法制化,制度化、。目前,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法律在治理国家和保障人民合法正当权利都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善治是1990年提出的新概念,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法治模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和推广,由于各国经济和现实国情各不相同,法治模式的施行能力和影响也十分有限,于是一个新的概念“善治”被提出,在中国社会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善治的含义和内涵,用于解决法律无法解决的新的手段。 (二)参照物不同 法治的参照物是封建皇帝专制制度,专制和暴政是对民主的践踏,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让这种所谓的“奴性”深深的埋藏在人民的心中,民主制度的实施是对人民利益的保障,也是解放人民心底奴性的重要措施。 1庄福龄.毛泽东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M] 2010-06 (164)

善治与善政

1.一个进取的角色:评价地方政府改革创新 《21世纪》:在中国现有的政治空间中,政治创新的标准还未成定论。那么你们关于地方政府创新的评价体系是如何构建的呢? 俞可平:我们在建立这套评估体系时考虑的因素有三个:第一,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是如何评估其政府绩效的;第二,中国有自己具体的实际情况,有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一定要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第三,应该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首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标准有6项:创新程度、自愿程度、效益程度、重要程度、节约程度、推广程度。第二届标准调整为:创新性程度;参与程度;效益程度;重要程度;持续程度和推广程度。 至于这些标准的具体“权重”,标准的细化量化指标,现在这些已成为我们的“专利”,在此我不一一细说。在过去几届评选中,我们还引入了西方最时髦的“协商民主”方式。在专家投票计分的基础上,再根据“协商”来决定结果,但“协商”也是量化的。 《21世纪》:地方政府创新需要有内在的动力,您认为这种动力主要是什么?现在两届已经评选出很多优胜奖,还有鼓励奖,似乎现在地方政府创新很活跃,但为什么我们普通大众或舆论界不是很明显地感受到呢? 俞可平:我们研究中国政治的人,既要从横向的比较看现实,也要从纵向的历史看问题。从20多年的长镜头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想大家都公认中国政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许多重要的进步。 至于你说到的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我觉得不少地方政府及地方官员确实有一种干出政绩,为地方做贡献的冲动。毕竟做出政绩,使地方和群众受益,得到人民的拥护,对于一个高素质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其次,是环境所迫,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不改革不行。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动力因素,如通过改革创新得到晋升、博得声誉、获取名利等等。 至于每个创新项目的具体的动力,那就五花百门了。例如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推行的乡镇长选举改革实践和民主选举,有的是因为乡镇的财政困难,财政危机,有一些地方则是因为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传统的任命方式群众不服气,有的是因为感到周围环境的压力,还有的是由于个别领导人的推动。 《21世纪》:其实每个人,包括地方行政官员,也都是所谓的“理性人”,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不会干。当然最好的状况是,做的事情既对自己有好处,也对整个社会有好处。要他改革,动力是有的,但对地方官员个人来说,要看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还要看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俞可平:政治改革的风险很大,但它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也特别大。所以,我们对那些真正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公众的利益而进行改革创新的政府官员,应当心怀敬意。对他们的可能失败要给予充分的谅解,而对他们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则要特别地加以鼓励。 真像你所说的那样,要是单纯从官员个人的利益来考虑,他就很难有改革创新的冲动,因为改革的风险预期要比收益预期大得多。我们设立这一奖项的初衷之一,也正是考虑到了旨在增进公共利益的政府创新具有很大的风险,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鼓励。 《21世纪》:据说,在你们所评的获奖项目中,其中不少创新者得到了提拔,从某种意义上对地方官员来说是不是一种政治信号?一般说影响力决定了权威性,如果创新奖影响力大,地方政府会重视。因此有人甚至担心,牵涉到利益之后,会促使地方政府以某种方式来影响创新奖的评选。同时,你们又希望他们重视。这之间的博弈关系如何处理呢? 俞可平:这之间有一种“张力”:一方面我们希望地方官员重视,并且希望他不是考虑个人升迁才重视;另一方面地方官员也有自己的现实考虑,要他真正重视又与其个人升迁不可分割。 我们当然希望地方政府重视创新奖,但我们也不希望把创新奖和个人职务升迁挂起钩来。这个导向非常明确,我们要让越来越多的官员明白:个人升迁固然重要,但博得群众的爱戴和社会的声誉,可能更重要。其实这也是邓小平同志

2011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教案(新补2·治理)(拷贝版)

新补2治理理论1 自从世界银行1989年在讨论非洲发展时首次提出“治理”一词以来,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适用广泛的理论,并在许多国家是政治、行政、社会管理改革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不仅如此,许多西方国家在行政改革中直接以“良好治理”为口号,探索新的公共管理运行模式。 第一节治理理论产生的根源和背景 治理(governance)一词是相对于传统的统治(government)而言的。“治理”概念之所以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在许多学者看来,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的政治生活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人类政治过程的重心正在从统治走向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从政府的统治走向没有政府的治理,从民族国家的政府统治走向全球治理。因而,治理、善治和全球治理不仅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也为政治家和政治组织所关注。 分析一下治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历程,可以归纳出该理论产生和发展的一些条件和诱因:(1)国际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对社会带来的全面影响,尤其是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影响;(2)工业主义和理性主义对于公私管理的共同启示;(3)治理理论的产生受惠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4)治理理论的出现是一种对国家传统的官僚制和市场形式的批评的回应;(5)世界各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市民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治理理论的产生。 第二节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所谓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公众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2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3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看,治理理论则强调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非意识形态化的公共行政。4 从治理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和所强调的重点来看,治理理论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1)治理意味着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2)治理强调国家与社会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关系;(3)治理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4)治理强调政府除了采用原来的手段之外,还有责任采用新的方法和措施,以不断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因此,治理理论打破了原来传统上的公共与私人、国家与市场的两分法,模糊了国家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分界线,在管理的主体、方法、职能等各方面都作了扩展。治理理论比原来的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理论也具有更为广泛的涵盖面,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第三节“统治”与“治理”的比较与联系 治理,作为统治一词的替代,与统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联系,这种变化也反映了 1本部分内容参阅:1、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2、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3、胡仙芝:《治理理论与行政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1 年第1期。 2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3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4张璋、治理:《公共行政的新理念》,《公共行政》,2000年第3期。

21世纪的公共治理_从_善政_走向_善治_

2011年10月刊 改革与开放 21世纪的公共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 杨宇(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进入21世纪公民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善治”也因此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话语,实现从“善政” 到“善治”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Abstract:Enter twenty-first Century citizens against government abi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good governance"has also become the important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implementation from"good government"to"good governance"change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公共治理善政善治 Key words:public governance good government good governance 作者简介:杨宇(1984-),男,黑龙江庆安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识别码】E【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070-01 1989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此后治理一词便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后治理成为学术界最流行的理论之一。从政治学意义上讲,治理指的是公共权威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公共治理就是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去意识形态的公共行政,强调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共同作用。公共治理是公共权力向社会的一种回归,它代表着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社会之前的一种良好合作关系。公共治理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社会。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相比,公共治理不再仅仅指望政府去做什么和提供什么,而是希望政府能充分挖掘各种管理和统治工具的潜力;不要求政府整天疲于应付,而希望政府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做和能够做的事;不强求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社会秩序,而重视网络社会各种组织之间的平等对话的系统合作关系。它强调的是主体多元、方式民主、管理科学的多方互动的新型治理模式。公共治理的核心就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增进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福祉。 一、善政与善治 公共生活领域存在着对善的追求,存在着对“善”与“恶”等行为的评判标准,公共生活领域的善就是公共价值。正如政府的统治有“善政”与“恶政”之分一样,治理亦有“善治”与“恶治”之别。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罗西瑙认为,“尽管治理与政府统治两者都涉及目的性行为、目标导向的活动和规则体系的含义,但政府统治意味着由正式权力和警察力量支持的活动,以保证其适时制定的政策能够得到执行。治理则是由共同的目标所支持的,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规定的职责,而且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量克服挑战而使别人服从”[1]。政府存在的目的是要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国家和政府出现以后,“善政”便成为人们所期望的理想的管理模式,是公民对政府的期望和理想。“善政”可直译为“良好的政府”、 “良好的统治”或“良好的管理”。它要求领导干部具有高尚的执政道德、科学的执政理念、较强的执政本领和良好的执政作风。领导干部能够行善政,于国于民于己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古今,善政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法度严明、官员清廉、行政高效、服务完善。但实际上,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存在许多限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善政”在世界各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挑战,挑战的核心便是“善治”。俞可平教授认为,“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进而提出了“善治”的六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2]。 二、从“善政”走向“善治” 各国政府都希望有更好的治理,实现最大程度的“善治”。实现“善治”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追求的目标,但是“善治”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善政”便是通往善治的关键所在,“善政”是政府转型不可逾越的路径选择,想跳过“善政”直接实现“善治”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政府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善治”。“善治”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不仅要求要有负责任的政府,也要求政府转变执政理念,同时还要求政府与公民社会积极并且合乎理性地协作和互动。在中国要想最终实现“善治”的目标,就是要求政府与公民社会协调合作、积极互动、风雨同舟、共担风险,对社会公共生活实施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管理,进而保证政府提供最大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公民获取最大公共利益。这也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转型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所在。 在实现“善治”的过程中,“善政”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善政”体系是走向“善治”的关键。中国政府当前正处在转型时期,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善政”与“善治”的动态平衡。在中国无论进行怎样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无论在未来会形成何种治理模式,实现从“善政”到“善治”转变基本思路是不能改变的。只有把握“善政”这条主线,在“善政”中谋求“善治”,才能从根本上妥善化解和处理诸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俞可平教授给描绘了中国治理变革的主要路线: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同时,也指出治理改革的重点领域:社会公正、公共服务、社会和谐、生态平衡、官员廉洁、政府创新、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3]要实现“善政”与“善治”的协调发展和动态平衡,对于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来说,已经十分清楚,这就是要做到:民主、法治、公平、责任、透明、廉洁、高效、和谐。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 [3]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0 --

社区花园实践手册摘要(1)

社区花园实践手册摘要

社区花园是社区民众以共建共享的方式进行园艺活动的场地,其特点是在不改变现有绿地空间属性的前提下,提升社区公众的参与性,进而促进社区营造。(1)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共建的综合型社区花园; (2)居委主导、居民参与的社区花园; (3)培训社区领袖,带动片区参与型社区花园; (4)社区自主提案、营建与管理的在地共创小组型社区花园; (5)社会广泛参与的普惠型社区花园。 上海的社区花园是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生产和运维方式反思的存在,实验了景观的社会价值:回归日常生活的景观,居民深度参与自己所在社区的空间更新和社区建设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趋势。 这个趋势也是景观文化的发展趋势,即走向善治的景观。 社区花园参与式微更新微治理同样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难点,就是民间力量的可持续性及多元利益相关的协同性,这也是一个漫长的社会教化的过程 回归日常生活的景观,居民深度参与自己所在社区的空间更新和社区建设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趋势。这个趋势也是景观文化的发展趋势,

调研 设计 建造 管理 元素:一米菜园 WIFI花园 锁孔花园 螺旋花园 昆虫箱 蚯蚓塔 厚土栽培 雨水收集 北方社区花园的设计可以用小灌木和有高度的植物式景观元素,在空地上做出有结构性的框架,这样即使在地被层的花和蔬菜没有长出来,结构性的框架依旧可建构出美丽的景象

设计思考 一、1谁来参与2如何参与 二、设计原则 分类 基本态度设计原则结果 社区 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智慧鼓励支持每一位居民的参与,为他们赋能激发居民对公共环境参与的积极性和提 高参与能力分享盈余开放分享的场所氛围营造促进社区内部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 分享和互动发扬社区本土文化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展示保留社区记忆,培育社区认同感 提倡减少对环境造成负担的生活方式在花园建设中对社区居民进行自然教育居民意识到应承担的责任,并能影响更 多的人 花园 向大自然学习模仿大自然的生存规律提高观赏性、生产力和适应力 恢复土地健康在无农药、化肥的前提下种植加速环境复育 保护植物多样性建立层次丰富、物种丰富的植物群落提升群落的稳定性,保持土壤肥力保护动物多样性为动物提供食源、水源、庇护所等促进完整的生态循环,提升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资源 零废弃物建立循环系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垃圾减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收集并储存能源将水、风、光照纳入设计的考虑中建立一个具有持续性的回馈圈

善治是一种最好的治理方式

善治是一种最好的治理方式,其本质特征就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它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进一步法治化的进程。学者一般认为,善治的基本要素有以下五个:(1)合法性(legitimacy),即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2)透明性(transparency),即政治信息的公开。立法活动、政策制定、法律条款、政策实施、行政预算、公共开支以及其他有关的政治信息,公民都有权获得,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3)责任性(accountability),它指的是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由于其承担的职务而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公职人员和管理机构的责任性越大,表明善治的程度越高。(4)法治(ruleoflaw),其基本意义是,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的直接目标是规范公民的行为,管理社会事务,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但其最终目标在于保护公民的自由、平等及其他基本政治权利。法治与人治相对立,法治既规范公民的行为,但更制约政府的行为。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程序,就没有善治。(5)回应(responsiveness),这一点与上述责任性密切相关,实际上是责任性的延伸。它的基本意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6)有效性(effectiveness)。这主要指管理的效率。他有两方面的基本涵义,一是管理机制结构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二是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成本。善治概念与无效的或低效的管理活动格格不入。善治程度越高,管理的有效性也就越高。 善治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而善治的构成要素无一不是以民主政治为基石、以政府行为的法制化为基础的。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合作。善治有赖于公民自愿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不会有善治。所以,善治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或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民间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社会是善治的现实基础,没有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善治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参与政治管理的权力。公民必须具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才能促使政府并与政府一道共同形成公共权威和公共程序。显而易见,保证公民享有充分自由和平等的政治权力的现实机制只能是民主政治和法制,这样,善治与民主法制便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善治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没有民主,善治便不可能存在。而这一切,都是以法治为基础限制政府权力的产物。

以和为贵在在现代中国的利于弊

以和为贵在现代社会的正负面意义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治世方略:管子提出“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老子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时至今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饱含传统“和文化”意蕴的用语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命题,是正确认识、科学运用我国传统的“和文化”。 传统“和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恒产与均平的经济公平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国家统一、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等。这其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通过扬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用。在实践路径与方法方面,儒家以“中庸”的思想方法认知和谐,通过培养造就“君子”来促进和谐,用伦理道德维系和谐等,在今天也有可借鉴之处。 两千多年来,传统“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人才的造就、政德政风的淳化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到今天,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等价值取向,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 韩国、日本、新加坡等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改造和利用,二战后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和谐。1991年,新加坡以儒家“和文化”为基础,对“亚洲价值观”进行了典型表述:“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助,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1994年,李光耀在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大会上说:“要不是新加坡的大部分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困难和挫折的。”美国学者赫尔曼·卡恩认为,儒家价值观中包含的强烈的奉献精神、对政治群体的认同、内在责任感等,使现代东亚社会达到了比西方社会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高的经济效率。

治理理论2

治理理论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治理”(governance)一词十分流行。它表明,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政治过程的重心正在从统治(government)走向治理(governance),从善政(good government)走向善治(good governance),从政府的统治走向没有政府的治理(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从民族国家的政府统治走向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国家现在已经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解决所有问题了,国家的行动能力受到限制。 与统治(government)不同,治理(governance)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立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后者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不再是中央集权,而权力分散;不再是监督,而合同包工;不再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而是国家只负责管理;不再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而是根据市场原则的管理。 治理是一种政治管理过程,像政府统治一样,治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其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统治的权威主要源于政府和法规命令,治理的权威则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前者以强制为主,后者以自愿为主。即使没有多数人的认可,政府统治照样可以发挥其作用;治理则必须建立在多数人的共识和认可之上,没有多数人的同意,治理就很难发挥正真的效用。 我国古已称之的“善政”,大体相当于英语里所说的“good government”(可直译为“良好的政府”或“良好的统治”)。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善政的最主要意义,就是能给官员带来清明和威严的公道和廉洁,各级官员像父母一样热爱和对待自己的子民,没有私心,没有偏爱。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从全社会的范围看,善治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善治意味着国家与社会或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使用。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 从一定意义上说,全球治理是国家层面的治理和善治在国际层面的延伸。

现代慈善理念

现代慈善理念 爱心联盟网社工网梅明爱心联盟梅明社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中也涵盖了现代公益慈善事业,涉及立法、免税、注册、志愿服务、政府采购等多方面内容,全方位勾勒了一幅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蓝图。目前,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加快,社会对和谐包容的需求不断增大,慈善组织数量发展较快,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普遍提高,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有增无减,社会慈善文化氛围大为改善,全民慈善大环境正在形成。这里,主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慈善民情,从人文视角的多个维度,漫谈和梳理现代慈善理念,为营造我国发展现代慈善事业良好的人文氛围鼓与呼。 现代慈善理念较传统慈善认识,更多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更多体现了社会走向善治的时代内涵,更多体现了自愿平等的社会价值,集成了文化、信仰、精神、尊严、平等、自愿、爱心、互益、责任、和谐等多个人文要素,汇成了21世纪人类慈善文明的一道风景线。 慈善是一种文化,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文明符号慈善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实力的真实反映。慈善作为一种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社会文化,是人类宗教信仰和道德文明的精髓所在,它拥有一种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传统意义上,慈善文化更多是一种行为模式,通过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救灾、助学、助医等行为,传递着人间的平等互助和诚信友爱。在现代社会,慈善文化更多体现为公民参与公益、帮助弱者的渴望和完善自身道德的内在要求,它融合在宗教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消费文化等多种文化之中,并在与各种文化碰撞与磨合中凝成社会共识。而且,现代慈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已成为提升公民社会道德、促进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国自古就是慈善之邦,上至一国之君,下至普通民众,都秉有乐善好施的奉献精神。文献记载,“慈善”一词在南北朝时就较早出现,《北史.崔光传》有云:“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史书载有商汤为与夏桀争夺天下,格外重视扶危济困,“夷境而积粟,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此桀之所以失其天下也。”夏、商、周三代也常被后世视为充满仁爱之心的朝代。其中尤以周文王为胜,史称文王“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孟子释其“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四者”即现在所常指的“鳏、寡、独、孤”。顺流而下,汉唐寺院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的长盛不衰;宋代养老扶幼事业的勃兴;元医疗救助兴起;明清民间慈善群体在中国慈善史上也首屈一指。 追根溯源,中华慈善文化源远流长,流派众多,精彩纷呈。儒家倡导仁爱精神,推崇“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孟子释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道家主张“损有余,补不足”,遵从“知足不辱”、“知足常乐”、“知足者富”。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要“爱无差等”,“远施周遍”使“天下之人皆相爱”,达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境界。佛家主张“慈悲为怀”,宣扬摆脱轮回、出离三界、普度众生,实行“与乐、拔苦”

善政之外还要有善治_约翰_密尔政治思想的一种解读

善政之外还要有善治 约翰 密尔政治思想的一种解读 马桂瑞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约翰 密尔是个转折性的人物。从寻求一种世俗化的新秩序的角度来看,他代表了一种 进步 的力量。他的贡献在于承接前人的人民主权原则,并通过自己的理论运思,把这个原则落实为可以操作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就是代议制。通过代议制,密尔解救了民主这种古老的思想,并为它在广土众民时代找到了实现形式。在密尔看来,与同时代的其他政体形式相比,代议制是一种善政。但是,密尔也看到,代议制有它自身的缺陷,为了补救这些缺陷,密尔想出了种种办法。但他认为,在代议制之下,完善民主政治,或者让民主政治永葆活力的最根本的措施是促进公民参与,使政府与公民都能够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有所承担,这样,密尔实际上提出了一种善治的观念。 一、代议制:一种可能的善政 密尔生活的年代,大众的势力正在兴起,传统贵族也在极力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西欧的政治秩序处在一个面临激烈重构的前夜。这时候,关于什么是最好的政府形式的争论此起彼伏。作为一位政治思想家,密尔显然也要对此做出明确回应。密尔认为,理想的政府形式既不是抽象思辨的结果,也不是自然生成的结果,而是人类智慧及实践创造的结果。 政治制度是人的劳作,它们的根源和全部存在均有赖于人的意志。 [1]一个国家的政府形式不可能是而且也不应该是惟一的, 不仅各个不同的民族可以有不同的好政府,而且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时代也可以有不同的好政府。 [2]那么,如何衡量政府形式的好坏呢?密尔认为,在好政府依赖的原因和条件中,主要的、超越其他一切的是组成作为统治对象的社会的那些人的品质。任何政府形式所能具有的最重要的优点就是促进人民本身的美德和智慧。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政府,就很可能在其他一切方面是最好的,因为政府的实际工作中一切可能的优点正是有赖于这些品质。但是,政府仅能造就优良品质的人还不行,它还必须能够使政府机器本身具有良好的构造,以便能充分利用社会中全部好的因素来帮助实现正当的目的。这样,评价一个政府或政治制度好坏的标准就是两个:一是看它 促进社会普遍的精神上的进步的程度 ,包括 在才智、美德,以及实际活动和效率方面的进步 ;二是看它 将现有道德的、智力的和积极的价值组织起来,以便对公共事务发挥最大效果所达到的完善程度 。[3] 明确了这个标准之后,密尔就为自己崇尚的代议制辩护了。他认为,一切旨在成为好政府的政府,都是由存在于社会各个成员中的一部分好的品质为管理集体事务而组成的。代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段,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的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并赋予他们以在政府中较之在任何其他组织形式下一般具有的更大的影响。因为在代议制政体下, 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这种权力在每一种政体都必定存在于某个地方。他们必须完全握有这个最后的权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高兴,他们就是支配政府一切行动的主人。 [4] 然而,任何政府都有脱离人民的危险倾向。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5]一个好的政府形式,也就是善政,必须防范这种倾向。而为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犯,就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密尔认为,代议制政体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尽可能防止权力腐化,保证权力为人民谋福利的有效机制。代议制政府是 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每个公民不仅对该最终的主权的行使有发言权,而且,至少是有时,被要求实际上参加政府,亲自担任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务 。[6] 同时,作为一种可能的善政,代议制政府的优点和好处还体现在议会的职能上:第一,监督和控制政府。议会决定政府组成,通过表决预算和拨款等控制政府行动,并监督和批评政府官员的行为。第二,议会既是国民的诉苦委员会,又是他们表达意见的大会。议会的作用就是表明各种需要,成为反映人民要求的机关和有关大小公共事务的所有意见进行争论的场所。第三,议会体现创设法律方面的 意志因素 ,任何法案在未经议会认可以前不成为法律。第四,代议制政府还应当成为国民教育机关,对人 1 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2008年专刊

从善政走向善治

从善政走向善治 ——县级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取向 王立京(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法所武汉430077) 摘要:治理是为了弥补国家和市场的失效,如何使治理更加有效,最好的路径是实行善治。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县级政府是靠近基层的一级政府,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县级政府从善政走向善治,不仅可以为国家各个层级的政府治理提供典范,也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善治;县级政府;改革;目标 “治理”问题是在全球化大前提下产生的国际通行的对话基础之一,高效率的政府治理对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提高中国各级政府的治理效率无疑是确保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所在。县级政府是靠近基层的一级政府,由于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其一举一动都会与本地百姓的利益相关联,县级政府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因此,县级政府的有效治理,不仅可以为国家各个层级的政府治理提供典范,也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crisisingovernance),此后“治理”一词便被广泛地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英语中的治理一词(governance)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义是控制、引导和操纵。长期以来它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交叉使用,并且主要用于国家的与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但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赋予“治理”以新的含义,不仅其涵盖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经典意义,而且其涵义也与“统治”相去甚远。西方学者,特别是政治学家和政治社会学家,对治理作出了许多新的界定。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并在该报告中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就其直接原因而言,西方的政治学家和管理学家之所以提出治理概念,主张用治理代替统治,是他们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既看到了市场的失效,又看到了国家的失效。正是鉴于国家的失效和市场的失效,愈来愈多的人热衷于以治理机制对付市场和国家协调的失败。

2020年面试真题解析,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事缓则圆;从善如登等5道题

2020年面试真题解析 一、2020年山东面试真题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工作者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你们社区准备开展“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安排你负责这次活动,你如何组织和筹划? 【参考答案】 组织开展“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加强社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如果领导将这件事情交由我负责,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前期调查准备。首先,我会认真学习与学法用法以及依法行政有关的各项政策,了解上级机关的相关文件要求;其次,我会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与社区工作者进行沟通,了解目前社区工作者的法律知识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于法律知识学习方向的相关诉求,并加以详细记录;再次,我会跟本单位的相关领导深入沟通,了解领导对于本次法律宣传教育活动的看法,并且听取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记录工作。 第二,召开组织会议,讨论制定方案。我会在征得领导同意后于全单位抽调人手,选取了解法律知识,组织活动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工作小组,经小组共同讨论后,制定出本次活动的具体方案,并请领导给出关于本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

订完善后出台。 第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首先,将本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制作成漫画或小视频的宣传片,通过社区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推送,同时在社区内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营造本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热烈氛围。其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在讲座上,由业务骨干介绍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分享关于学法用法的相关经验,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讲解。同时,为了保证秩序,我会建议领导将这次讲座分批次,保证学习效果,在讲座的过程中,要求大家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做好笔记,以便在后期的培训中进行问题总结和研讨。最后,展开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培训班,可以以社区为单位举办一些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知识的社区干部培训课程,外聘精通专业知识的法学教授进行由浅入深的教学培训,培训采取分类理论教学和实操模拟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评结果可以作为社区工作者年度考核的组成部分。 第四,本次宣传教育活动结束后,一方面,我会让参加此次活动的社区工作者回去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并将此次活动的流程、具体内容以及心得体会的内容进行汇总并整理成册,以方便以后大家查阅学习;另一方面,我也会将这次学习中的照片和视频资料上传至社区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网站,起到二次宣传的作用。

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治理”(governance)一词十分流行。它表明,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政治过程的重心正在从统治(government)走向治理(governance),从善政(good government)走向善治(good governance),从政府的统治走向没有政府的治理(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从民族国家的政府统治走向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国家现在已经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解决所有问题了,国家的行动能力受到限制。 与统治(government)不同,治理(governance)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立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后者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不再是中央集权,而权力分散;不再是监督,而合同包工;不再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而是国家只负责管理;不再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而是根据市场原则的管理。 治理是一种政治管理过程,像政府统治一样,治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其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统治的权威主要源

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3818829.html, 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政治社会学论文选题参考 1、交换关系的断裂与重塑--关于"民工荒"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2、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争论的背后: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 3、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政治社会学的观察与分析 4、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 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5、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 : 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6、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政治社会学两种基本理论模式述评 7、当代中国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 8、政治社会学: 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 9、信访治理困境的政治社会学诠解 10、“国际政治的秘密”:对马克思国际政治观的政治社会学重读 11、公众舆论的政治社会学解析 12、信息决策的政治社会学原理思考 13、现代性与大众的逻辑——马克斯·韦伯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4、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 15、都市大开发 : 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 16、市民社会的利益冲突及其中国语境——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 17、政治社会学:主题、取向与学科 18、政治社会学概论 19、1947—1949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20、四清运动动员模式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3818829.html, 二、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1、论决策信息与信息决策的政治社会学原理 2、政治社会学走向善治的理由--社会资本在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渊源、成长及意义探析 3、“欧洲化”与政治社会学——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4、政治共识: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5、问题与根源: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6、家长参与教育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7、利益博弈与体制创新:“两个大局”思想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8、利益博弈与体制创新: “两个大局”思想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9、身份政治: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对土改时期阶级划分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0、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政治社会学遗产 11、和谐社区治理主体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2、国外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基于高校环境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3、国家、社会与官僚机器三维视野中的乡镇机构——以水利站与司法所为例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4、的后果与自由的条件——托克维尔的政治社会学思想述评 15、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16、政治社会学教程 17、刑事判决合法化的手段解读——在政治社会学视野中的分析 18、精英与群众的辩证法: 的政治社会学 19、国家与农村社会的权力与交换关系--对村民自治的政治社会学考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