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设计史资料整理

中国设计史资料整理

中国设计史资料整理
中国设计史资料整理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一、设计的起源与石器的制作设计

“一切人造物即意味着设计”,人类在制造第一件石器时,也就完成了设计。由此可见,设计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石器的制作设计:

在考古学上,人们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占人类历史的99.8%,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至一万年前为止。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

二、陶器的制作与器型的设计

?(一)彩陶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彩陶的分布地区很广,以黄河中上游最为发达,以下按着年代的发展先后及艺术特点的不同,介绍彩陶工艺的几种主要类型。

1.半坡型

半坡型彩陶首先发现于西安东部半坡村,主要分布于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西达甘肃的陈东地区,距今约六七千年。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鱼纹具有代表性,多分布于卷唇圆底盆的内壁,鱼纹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所谓复体鱼纹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构成一组。鱼纹早期多为写实,以后逐渐演变为鱼体分割或重新组合,并形成几何化抽象化。此外,有代表性的还有人面形花纹。

半坡型彩陶一般运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 2.庙底沟型

?是在半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陕西的关中地区,豫西、晋南一带,庙底沟类型的彩

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庙底沟型彩陶的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其装饰花纹以回旋钩连纹最有特色。

?鸟纹应用较多,有的观望停立,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啄食状庙底沟彩陶多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

构成曲边三角形。

? 3.马家窑型

?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晚于半坡和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螺旋纹最为出色,具有强烈的动感,点的应用也很成功,使装饰面产生定

点和核心的效果。马家窑彩陶的内彩特别发达,所谓内彩,就是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从器口到器足布满全身,有丰满繁缛之感,还有一代表著作→舞蹈纹彩陶盆,另具匠心。

? 4.半山型

?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半山型以直颈广肩、鼓腹罐

最有代表性、罐体近于球形,器高与腹径形成恰当的比例,十分优美。

?半山型彩陶的装饰花纹除黑色外,还运用红色,使产生对比变化,锯齿纹在此期流行。

?图案组织常见有旋涡纹和葫芦纹。

?半山型彩陶的装饰精巧工整,是彩陶工艺中最精美的一类。

?半山型彩陶的装饰运用形的双关和多效装饰效果,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

? 5.马厂型

?马厂型是继半山型之后发展的另一种艺术风格的彩陶。由于发现在青海乐都马厂沿而得名。

?马厂型彩陶造型渐为丰富,增加了盖、流、提梁和纽,以提高器物的使用功能。在装饰上则趋向于

简略,具有刚健粗犷的艺术特色,装饰花纹有四大圈纹、回纹等,而以人形纹最为流行。

?马厂型彩陶多运用直线,并在装饰上注重大效果。

?

?彩陶的装饰纹样,从艺术的表现来分析,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

?(1)编织纹的模拟

?(2)自然物象的抽象化。原始人们对于自然物象的观察注意物象的个性和主要特性,从而在艺术

表现中,从写实的描写到高度概括,进行抽象化,构成各种几何形图案,如水。

?(3)劳动的节奏感。几何图案的有规律批组织和劳动的节奏感有着内在的联系,人们在劳动的过

程中,为了动作的一致以集中并增强力量,要求统一而产生的节奏感。劳动的节奏感和图案的节奏感的这种“异质同构”的现象,在人们的感觉心理上取得一致的效果。

?(4)图腾的表号化

?原始人们为了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懂得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因而十分重视血缘关系,

逐渐形成部落,各个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产生图腾崇拜。图腾一词是印第安语,意即“他的亲族”,相信是一种动物或植物是某一部位的保护者,并以此作为该部落的象征和标志,据闻一多先生研究,黄河上游诸部落为龙图腾,东方商民族为鸟图腾。如半坡型彩陶之大量采用鱼纹可能与图腾信仰有关。

?

?彩陶的装饰部位,一般与器皿的使用条件相适应,注意视线接触面的最佳效果。例如,壶或罐一类

的装饰多在肩部,而广口的盆或钵则装饰在内侧。

?彩陶装饰的形式法则:

?(1)对比法。

?是彩陶图案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它用曲直、横竖、大小、长短、黑白、虚实、动静等多种对比手

法,使其产生丰富多彩的装饰变化。

?(2)分割法。

?分割法主要用于装饰面的定位分割,以取得变化中的统一。半山型彩陶不只应用形的分割,如旋涡

纹和葫芦纹;也应用红线和锯齿线,以取得分割的效果。

?(3)双关法:

?双关法是彩陶工艺中一种具有卓越成就的装饰法,庙底沟型彩陶应用色彩的黑白的双关,使纹样和

地色形成产生交替效果的双关花纹;半山型彩陶则多用形的双关,使单位轮廓形成倒顺的双关变化。

?(4)多效法:

?多效法是指在器皿的装饰上取得侧视和俯视等多角度的装饰的效果,半山型彩陶对此取得了巨大成

功。如壶的侧面是红黑相间的波纹,而俯视则如同一个盛开的花朵。

?(二)黑陶

?因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今章丘)龙山镇,也称“龙山文化”。黑陶文化和彩陶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两

个不同阶段,距今约4000多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

?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从考古发掘看,分为四个类型:

? 1.早期龙山文化;

? 2.河南、陕西龙山文化;

? 3.典型龙山文化→陶器的制作以轮制居多,蛋壳黑陶大量出现

? 4.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黑陶工艺的特点:黑、薄、光、纽。

?黑是指它乌黑如漆的色彩,薄是指器壁很薄,如上面所提到的蛋壳陶;光是指它具有平滑的光泽,

纽是指在造型上具有鼻、耳、盖纽以及流、足、把手等适于使用的各种饰件和功能体。

?彩陶是以装饰取胜,而黑陶工艺则是以造型见长。

?三、纺编织物的产生与设计形式

?有关原始社会的纺织和衣着,从古籍记载来看,开始人们只是用动物的羽毛和兽皮来遮身和御寒,

夏天还有树叶或野草等披身。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开始有了纺织和丝织的衣料,尤其是黄帝、尧、舜时代已有了成型的衣服。服

装形式已定为上衣下裳,最初大概是围裙和披肩。

?四、原始居住设计的雏形

?原始人的住所,先是以天然洞穴作为安身之处,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后逐步过渡到半地穴式

的一种泥木房屋,这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使用的房屋样式而。

?生活在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人们,则设计制造了下层架空,上层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并且采用

了榫卯结构。这些早期的原始木构架建筑,奠定了未来木构架建筑的雏形,揭开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序幕。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

?概说:

?夏朝作为中国文明史的开端,即意味着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而演进至商代和西周,则是中国

奴隶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正是依靠广大奴隶和平民的辛勤劳动,夏、商、周时期才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取得了原始社会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发展,尤其出现了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产生了“士”阶层,发明了文字,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始发期和科学技术的萌发期。

?此一时期也是继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之后被称作第三个时代的“青铜时代”。

?一、青铜器的出现与形制设计

?1、出现

?中国的青铜器发源于黄河流域。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特点,青铜器的合金成份,

视用途与器类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如用于利器的刀剑和用于照看形象的镜子就有较大的差别。

先秦时代的《考工记》中所谓的“六齐”,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比配剂表。

?2、发展

?中国的青铜时代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达到发展的高峰,即使进入春秋晚期的铁器时代,青铜技术仍

有新的发展,直至战国晚期,由于铁器工业的飞跃发展,青铜的历史地位才逐渐被铁所取代。

?(1)夏:夏代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期,也是青铜器时代初期。这时出土的青铜器有戈、戚、爵、铃、

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饰牌等,种类不多,器形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

?

?(2)商代: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除制造工具、武器

外,还制造大量青铜礼乐器,此时期,超出实用功能之上的审美追求表现得非常强烈。但缺乏统一标准,显得没有规律。在同样表现威严的基础上,一部分作品给人以凝重、浑厚之感,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龙虎尊”等。另一部分作品造型和装饰被夸张到怪诞的程度,给人以神秘、恐怖之感,如“食人卣”、“人面纹铜钺”等。同时,在一部分作品中考虑到实用的功能,而另一部分作品则不予考虑。例如同为饮酒器,五爵中的爵和觯,造型既美观又实用,而觚和角虽同样给人美感,但并不实用……

?

?(3)周:西周以后,日用青铜器作为礼器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两周统治者表达观念较为理性,

而且处理实用和陈设的关系也表现得较为成熟。他们更多地通过铭文陈述自己的意志,而不完全靠造型和装饰的夸张表现。

?

?3、制作方法

?(1)陶范法:

?制范是用泥土塑出一个模子,有装饰花纹的,还要在模片上雕刻花纹,这是外范;外范的

中心,需要有一个内范。外范和内范之间有一定空间,就是所制铜器的厚度,铜液便是浇注在这内范与外范之间的。这种用泥作范的方法,称为陶范法。

?(2)失蜡法:

?是用蜡制成模型,内外用泥填充和包紧后,灌注铜液,有蜡处即为器形。又称为蜡模法。

可以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的各种造型和装饰。

?

?4、形制设计

?按不同用途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日用杂器,其中以食器和酒器为主。

?(1)食器:分为煮食器和盛食器两种,煮食器如鼎、鬲、甗等,盛食器如簋、簠、豆等。

?(2)酒器: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两类,盛酒器有尊、彝、壶、卣、罍(lei)、盉等,饮酒器有爵、

斝、角、觚、觯等。

?(3)水器:这一时期的水器有鉴,盘,匜(yi),盂,缶,瓿(bu)等

?5、青铜器的装饰

?(1)饕餮纹

?饕餮纹是殷商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一个兽面,大眼,有鼻,双角;饕餮纹的含义,一般根据《吕

氏春秋》和《左传》的解释,是一种凶贪的怪物,商代的青铜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用的,这种装饰就和祭祀有关,它的社会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2)夔纹

?这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或以两夔相对,组成一个饕餮纹;或仅作饕餮

纹的附饰。通常只是作侧面描写。《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

?(3)龙纹

?龙纹,是我国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久的一种,最早见于青铜器。它作巨首而有两角,身有鳞,成盘曲

的形状。《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实际是将它神化了,它只是一种综合创造的装饰纹样。

?(4)凤纹

?凤纹,也是一种吸取各种鸟禽的特点而组成的图案,应用很广。在青铜器上,有的凤尾还明显地看

出孔雀尾羽的翎眼。

?总的来说,为了适应奴隶社会的生活要求,此时期的青铜工艺反映了一种神秘的,威严的,庄

重的气氛,也体现了奴隶社会的人们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不能解释的精神面貌。

?二、原始陶瓷器的形成与实用设计

?夏、商、西周时代,除青铜顺制造业外,其它手工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由于青铜器十分贵重。

除用来制造必要的生产工具和武器外,大量青铜铸造的生活用具实际上只能供少数,奴隶主贵族享用,一般平民和奴隶大量使用的器物仍是成本低廉,取材容易的陶器。

?(1)夏代陶器制作水平有所发展。如陶瓮的底由平底改为凹形,这有助于陶瓮中的食物或水在加

温时热力得以提高。由此可见,当时工匠们的设计意识已经逐步成熟。

?(2)商代制陶业虽然没有专业作坊,但其内部却有固定的分工,当时工室的制陶作坊规模很大。

?瓷器的发明是我们的先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项重大贡献: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我国在商代中期已经发明了瓷器。这些原始瓷与陶器比较已有质的区别。它是用高岭土作胎,烧制温度高达1100~1200℃,表面有一层在高温下烧成的与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胎质坚硬细腻,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属声。因为在工艺上还比较原始,远落后于后来的瓷器,所以称之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3)西周制陶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产品趋于规格化,形制承袭商代,生产趋向于专业化,制陶

者称为“土工”。

?三、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规范

?车→作为中国古代器具设计的品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并开启了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的大门。夏

代不仅有车,而且车战已成为一种作战形式。

?古代一辆战车共三人,左持弓,右持戈,中驾马,称为“甲七”,车下跟随的步兵称“徒卒”,甘泽之

战是世界史上最早的车战。商汤来夏,其主力是“良车七十乘”,车战的规模已不算小。由全木的辁发展到有辐的车轮,是造车史上的大变革,为后来商周造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商代舟车制造较之夏代已有相当进步,商代车已使用畜力。

?为了战争和运输、乘坐的需要,造车已成为专门的行业。我国春秋以前的马车都是独辕。车辕前部

向上昂起。前端设衡轭以驭马,这种轭革引式的系驾法较当时西方颈式系驾法先进的多。商代还有一种人力挽的车,称“辇”。西周,车的种类有路车、戎车(战车)、舆(牛车)、辇(人力车)等,车的形制与商代大致相同,都是双轮、独辕、方车厢、辕前有衡(横木)、两边各缚人字形轭以驾马。但西周的车制作更加精致,车的部件、马饰更复杂。如在轴头上增加了铜辖以防车轮脱出,有的还有金银丝镶嵌着美丽的纹饰,在衡和轭上增加了铜銮(铃)。

?造车水平的提高反映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与分工的细密,也表明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建筑设计

?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当时已开始出现。夯土技术萌芽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已经趋

于成熟。

?现已发掘的殷墟,就是晚商都城殷的所在地,也是商代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中心。面积约24

平方公里,有人工挖成的巨大壕沟,建筑群以王宫为中心,规划布局采用东西南北屋两两相对,中为广庭的四合院布局。

?商代房屋的墙和城墙是用板筑法夯筑的,建筑中的一项新技术是筑墙时使用了土坯,土坯是砖

的前身。

?由于周王和诸候大力营建都邑,建筑业发展较快,而平民奴隶居住的仍是简陋狭小的半地穴式

房屋。

?建筑的发展,必然带动制造砖瓦技术的发展,制造砖瓦的历史始于西周,实质上是制陶技术的

延伸,也是古代建筑技术的重大进步。

?制作方法是先用泥条盘筑法拍制成筒形的陶坯,然后刻开坯筒,入窑烧制。四或六剖为板瓦,

对剖为筒瓦。

?砖的制造和使用也开始于西周。

?五、丝纺织物与服饰艺术设计

? 1.丝纺织物

?进入夏、商、周以后,丝织物的品种大为增加,青铜器上也常有蚕的纹样出现。

?据《周礼》记载,周代就有“染人”和“掌染草”等词,用以表示从事印染和染料生产的人,《周礼·考

工记》还记载了缫丝、漂白、晾丝等操作方法。

?商周时期,有关织、染、绣制品的间接形象也很多,因为当时很多青铜顺和玉器是用丝织物包裹后

入葬的,当丝织物腐烂后其印痕就留在了器物上。

? 2.服饰

?周代已采用“深衣制”,所谓深衣,就是在“上衣下裳”的基础上将上衣和围裙连接起来,这种形式成

为我国历代服装的基本特征,直至近代男子的长衫,女子的旗袍,连衣裙都可说是深衣制的延续。

?在古文献中还记载着奴隶主阶级专用的服饰纹样。即所谓冕服。12种纹样的服饰是西周统治者的礼

服,为历代封建帝王所沿用。课本P36图。

?结语

?周代灭商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吸取了商代灭亡的教训,在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方面都有所不同。

?商代特别迷信,表现为宗教迷信思想,同时也崇高武力。而周代则提出了“德”的观念,所谓“皇天无

亲、唯德是辅”。同时也比较看重现实,强调“礼治”。礼的特点是等级和秩序,它反映在周代的各个方面。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青铜器的制作,玉器的使用,都是反映等级差别,适应礼治的需要。

因而工艺制作的式样,常有固定的规格,而在装饰上,则反映出显著的秩序感。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

?概说:

?从公元770年周平王东迁安都洛阳后,各地诸候相继纷争九州,列国战事频繁,形成了一个大动乱、

大转变的时期,史称春秋战国。不过,这次大动乱、大转变却促进了社会进步。奴隶制逐步衰落、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在社会生产中,冶铁业逐渐兴起,取代了冶铜业,铁器具被广泛应用;手工业工人从奴隶的奴役下

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兴趣和劳动生产率。

?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人才自由交流,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形成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使得社会思潮与文化也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许多工艺文献中,大量地表达了中国艺术设计的科学精神。

?一、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

?到春秋中期,我国已发明生铁铸造技术。春秋末年,冶铁炉已使用了巨大的鼓风设备——排橐

(tuo)。大的冶铁炉“鼓橐装炭”要用300人。冶炼温度的提高,使生铁冶铸的效率和质量都大大前进了一步。

?到战国中期,冶铁业已成为各诸侯国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主要铸造农业生产工具。

?二、青铜工艺

? 1.装饰设计的进步

?商代的青铜器是酒器的组合,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周代则重视食器的组

合,以礼器为主,而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已失去祭祀和礼器的特性,而向生活日用器物方面发展。

?商代的装饰样式是单独纹样,而且运用中轴对称,周代则进而为左右连续反复的二方连续纹

样;到了春秋战国则是构成上下左右连续反复的四方连续纹样。

?从装饰手法来看,有模印、线刻、镶嵌、金银错、鎏金、失蜡法等多种。

?模印纹:就是用一块印花的模子、刻出基本花纹,然后趁铜胎尚未全干时,用印模在上面盖出花纹,

一模多用,连续运用,这样继省工省时,又取得统一的艺术效果。

?线刻:是运用钢刀在铜器表面刻出纤细的花纹。

?镶嵌:是在铜体上刻出线槽后,嵌以红铜丝或宝石。在商周时青铜顺已开始镶嵌绿松石。

?金银错:是最华贵的一种,在刻线处用细金银丝进行镶饰,一般构成斜线和涡线相结合的几何纹,

产生金与银的金属光泽的对比,曲线和直线的对比,和虚实交替的对比,具有韵律的美。

?装饰题材上: 逐渐摆脱宗教神秘的气氛,使传统的动物纹进一步抽象化,变化为几何纹,并新出现

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如宴乐、射猎、战争等。

?艺术风格上:春秋时期比较疏简,而战国时期则趋于繁缛。

? 2.器形的变化

?鼎:鼎的式样,在春秋战国时期变化很大。春秋早期,鼎腹多为宽而浅,立耳,微向外张,马蹄足。

春秋晚期至战国,鼎多有盖,这是一种新式样。盖上通常有三环纽。附耳,即耳在鼎腹的两边,而不在口缘上。战国晚期楚国的鼎更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直耳微倾,高足。鼎的造型是在曲线中间有直线,显得刚劲有力。

?鬲。春秋战国时期的鬲,其特点是平沿口,无耳,足逐渐变矮,这大约和灶的改进有关。

?甗。甗的造型由商周以来的甑、鬲合体,改为分体,即甑和鬲进行分铸,即便于制作,也便于使用。

?簋。春秋时期的簋加了方座,在造型上,形成圆与方的对比。

?敦。成黍稷的食器,这是战国时期新创的一个品种。由两个半圆组成,合之成为一球。敦的三足和

盖的三纽也都是圆形。整个器体构成一个圆的统一体,别具风格。

?簠。春秋战国的簠,在菱形斜壁体的中间,增加了直壁,扩大了容量。

?豆。此时期的豆,把手细而高,便于拿取。并增加了盖,盖翻置时可当盘使用,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豆的造型亦为曲线的球体所组成,形式优美。

?壶。壶在春秋战国时期式样繁多。最早的壶作为提携用,所谓“箪食壶浆”。以后除发展为多种用途

外,也代替尊的地位,作为礼器。春秋时期的壶形态美丽,多用莲瓣作为壶的装饰。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战国时期的壶,一般壶体的最大直径在腹的中部,两边有兽面衔环的耳。这种格式,形成了汉壶的

基本式样。此外有提梁壶,加以链条,便于提携。除圆壶外,还有扁壶,以区别所装流质的不同品种。

?代表作:宴乐水陆攻战铜壶

?钫。是战国末期创造的一种新形式,壶体正方,故名钫,实即方壶。它常用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

案进行装饰。

?鉴。战国时的大型铸品。和钟、鼎、壶四器并称,在当时极为流行。除作为实用器皿,也有作为嫁

具。盘。在战国后期已演变为无耳充足,成为汉洗的前身。

?案。1977年,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1号墓出土了错金银龙凤鹿方案。

?三、陶瓷工艺

?春秋战国的陶瓷比西周时期更为发展。战国的陶瓷,一般仍以灰陶为主,但这时期又发展了几种具

有特色的陶瓷。如北方的暗纹陶、铅釉陶;南方的印纹陶、原始青瓷以及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等。

?1、暗纹陶

?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坯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纺深度不大,仅在有

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为砑花陶。

?2、彩绘陶

?彩绘陶是战国时期较为杰出的一种陶器。它不同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因而在名称中加一绘字以

区别之。彩陶是在陶胎上画花后再进行烧制,而彩绘陶则是在烧成了的陶坯上画花,因而花纹易于脱落。它始于春秋时期,到战国得到发展,一直延续到两汉时代。

?3、几何印纹硬陶

?几何印纹硬陶是我国东南地区长期流行的一个品种。胎骨坚硬,呈紫色或紫黑色,用泥条圈叠

法成型,器体外面拍饰各种几何形花纹。常见的有米字纹、回纹、编织纹、粗布纹、筛网纹、田字纹等。

?4、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或原始瓷是指大约在商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带青色釉的器物。它的烧成温度已达到1200

摄氏度左右,比通常的陶器更坚实,但尚未达到真正瓷器的程度。

? 5 、建筑陶瓷

?瓦当是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战国时期由于城市建设的日益发达,随之而起的是砖瓦制陶工艺

的发展。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於檐端,瓦瓦相值,故有当名。”瓦当是瓦的头端。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建筑的美观。战国瓦当一般呈半圆形,上面用印模印有装饰花纹。主要有涡状纹、r形纹、对鸟兽纹、树木纹、几何纹、星云纹、饕餮纹等。

?四、印染及服饰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农村种桑植麻,纺纱织造,已较为普遍,染织工艺也迅速发展。

?当时最著名的,要数齐鲁地区。所谓“齐纨”、“鲁缟”,已是全国闻名的产品。齐国的染织生产量最

大,有“冠带衣履天下”的比喻。

?《韩非子·说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徒於越。或谓之曰:子必穷

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这不仅反映了战国时期鲁、越地区的不同服饰,而且也反映了鲁地染织工艺的发达,及染织工艺发展的地域性。

?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都是用辫绣针法。针法主要为辫绣,局部间以平绣。当时

社会上盛行的是最有代表性的深衣服饰,《五经正义》中说:“此深衣裳相连,被体深邃。”

?而当时女子的服装面貌,应是五颜六色的。

?五、漆器工艺与设计

?漆工艺在战国时期开始发展起来,在生活用具中广泛采用漆器,轻便轻巧,美观豪华的彩漆器,已

部分取代了粗笨的青铜器。

?(一)漆器的制作

? 1.木胎。是用木材作成器型,再进行髹漆。

? 2.木片卷粘胎。为了使器体更加轻便,必须减薄器体,于是发明了用木片卷粘,就是将木材制成薄

片,卷成筒状然后粘结,胎薄必须加固,又往往贴以麻布。

? 3.夹纻。是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用漆灰作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夹纻可以使器型增加变

化,比木片卷粘获得更多的造型。这种作法就是现今所称的脱胎。

? 4.皮胎,是用牛皮制作,然后加以装饰。取其坚韧轻便,多制成漆盾。

?大体上,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漆器制作的木胎较厚。一般是在用木料制成的器物上加以

漆饰。战国后期则多用薄木卷胎或外贴麻布,胎体更加质薄轻巧,并且往往用金属制成纽、耳、足等附件以作为装饰,更显得精巧华美。

?

?(二)漆器的造型

?战国漆器的品种很多。

?生活器皿:

?羽觞,杯体成椭圆形,双耳,故又称耳杯。《楚辞》:“瑶浆密勺,实羽觞些。”一般是作饮器。

?豆和笾(bian),两者近似,豆体较深,多有盖;笾体浅平如盘,无盖。还有盘、盒、奁等。有案,

形似今天长方盘。

?家具: 几、床等。

?此外还有武器,如盾。乐器,如漆瑟、钟鼓架等。大体在中原地区多为壶、盒、鉴等,而南方则多

为杯、盘、案、几等。

?(三)漆器的装饰

?战国漆器的装饰方法:1.描绘。用笔在漆器上画出花纹。2.针刻。用针刻划出纤细的花纹。3.银扣。

是用银片镶口或嵌成花纹。4.描金。

?漆器的装饰纹样:1.动物纹。有龙、凤、鹤、虎、鹿、猴、鱼、牛等。2.云气纹。3.几何纹。4.社会

生活题材,包括车马、舞蹈、狩猎等。

?漆器的色彩,一般是黑和红两色。而以黑地红纹为多,这两种色彩的配合,形成一种明快的对比,

在朴素中显现华美。

?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无论品种、制作、艺术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具有它自己的特点

和时代风貌。

?(一)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这时期,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官营手工业,也有私营

的个体手工业。由于各国的各自独立生产和发展,所以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工艺美术制作的地方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所出现的“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的局面,体现在工

艺美术制作方面,形成巧思、清新、活泼等特色。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改变了商代的中心对称,单独适合纹样的图案组织,也改变了周代的

反复连续,成为带状的二方连续的图案组织,而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即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的图案组织为主要骨骼,它布满全身,不分主次,而以蟠螭纹、蟠虺纹为其主要装饰花纹。

?(四)工艺美术在美学理论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与工艺有关的学术观点,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

工艺制作设计理论。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概说: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建立和巩固时期,也是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的重要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文化,综合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

?秦政府为了加强统治,巩固国家的统一,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还没

收全国民间的兵器,运到咸阳销毁。秦政府不仅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而且修筑了非常豪华的宫殿和坟墓。这种集权的政治制度,反映在工艺生产上是它的统一性和巨大性。从始皇陵出土的大量陶俑看,制造宏伟,规模庞大。

?一、秦代的艺术设计

?(一)青铜器:

?秦代青铜器的出土,反映了两种情况:

?一是秦代早期,有一些器物是从别的国家转运来的,因秦并六国,六国王室贵族的器物,也成为秦

的战利品,归其所用。

?二是秦统一以后,秦代制作了具有时代共同特色,而又具有秦国地方风格的青铜器皿。

?秦鼎的造型、腹浅,矮蹄足,腹间有一道弦纹。

?簋的造型是口敛,小耳,没有垂饰。

?蒜头瓶和鍪(音谋)则是秦代具有浓厚地方艺术特色的品种。蒜头瓶是在壶的近口处鼓大如蒜头,

通常作六瓣形。鍪是一种锅,扁圆腹,圜底,敛颈而口沿外张,流畅的曲线轮廓,造型优美。鍪的肩腹交接处附有环耳,变化多样。耳上常饰以叶脉纹。

?(二)漆器

?秦代漆器多为木胎。用挖制或刮削成型,由于商品生产的管理,漆器上大都用书写、针刻或烙印文

字和符号。如“威亭”、“亭”、“亭上”“朱三”“陬(zou)里”“郑亭”“许市”等,其中有地名,有工匠姓名,也有官方机构的名称。

?(三)陶器

?秦代陶器也同漆器一样,多印有文字,以表示产地、工匠的籍贯和姓名。

?秦代的陶塑十分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举世闻名的始皇兵马俑所见的大量的陶俑陶马,充分

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的卓越技艺。

?在陶器工艺中,还有久负盛名的秦代砖瓦。秦砖的质地坚硬,有“铅砖”之称。砖坯用模制成后,还

用花模印花进行装饰。常见的有菱形纹、方格纹、回纹、卷云纹、三角云纹、S纹、圆壁纹、绳纹、粗布纹等多种。而秦瓦则是以卷云纹为主,变化多样,风格秀丽。

?总结:秦代早期吏治清明,民俗淳朴,崇尚务实精神。反映在文学风格上,是语意平直,不重文采。

而音乐也是击瓮叩缶,“呜呜快耳”。所以,秦代的工艺美术,也如其它文学艺术一样,是以重实用,富有憨厚质朴的艺术特色。器用造型洗练,一般只以几道弦纹为饰,反映出一种质朴的美。

?二、汉代的艺术设计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的纺织、铜器、漆器、陶

瓷等较发达。西汉时期,设立了庞大的手工业管理机制。中央、地方都有专官管理生产。汉代手工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西汉初期,这是手工业的恢复时期。

?第二阶段:西汉中期至东汉前期。汉武帝时,国势强盛,经济发展,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

发展和繁荣。生产力很高,工人数量也大。如采铜,每年即有十万人以上。

?第三阶段:在东汉末期,是手工业的衰落时期。

?汉代的装饰题材,大量的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图案花纹,有宴饮、舞乐、狩猎、攻战以及生产劳动如

耕种、收获、冶炼、煮盐等。

?也有用以“成教化、助风俗”的一类内容。

?神话题材如东王公、西王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以及祥瑞龙凤和珍禽异兽等也较

流行。

?其表现手法,多采用平面的剪影式的,同时注意到把握物象的动态和典型特征,极富图案的装饰味。

以下对各类工艺品种作分别介绍。

?(一)铜器

?汉代的铜器已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制作特点上不如商、周、战国时期的多饰花纹,而以素器

最为流行。或仅有简炼的弦纹,或仅饰以铺首。比较华贵的,则施以鎏金,或装饰以金银错。

?铜器的品种很多,除一部分传统器皿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品种。铜器中的灯、炉、奁、壶、洗、

镜等是产量较大,制作精美的主要品种。

? 1 汉代铜镜

?汉代铜镜的特点是:体薄、平边、圆钮,装饰表现了程式化的特征。但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特色。

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前期,即西汉时期。铜镜的制坐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单,或用连弧纹作边饰。铜镜的种

类主要有螭形镜、草叶镜、星云镜等,汉武帝以后又有日光镜、昭明镜等。

?螭形镜的镜纹由四条S形的螭龙组成,中间配四乳钉。

?星云镜实际是由蟠螭纹演化而来,乳钉甚多,故又称百乳镜。此镜均用连弧纹做边饰。

?草叶镜的钮座为方形,四周配以图案化的草叶。

?日光镜和昭明镜均以铭文作为主要装饰。

?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当时流行规矩镜。王莽篡取皇位后,铸镜以弦耀其政绩,曾制作了

一批华美精巧的作品。所以有人评论认为:“汉镜的精巧作品,似乎要算新莽时代为最盛。”

?规矩镜。因镜纹有规则的TLV形装饰格式而得名。外国学者也称之为TLV镜。在这类铜镜上,一

般都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作装饰,所以也称规矩四神镜。这时期在镜缘上有着复杂的装饰,常见的锯齿纹、卷云纹或卷草纹等。方座钮,八乳丁。由于方与圆的对比,形成了一个优美的图案结构。

?关于TLV,实际上是古代六博的棋格。

?后期,即东汉时期。

?此期镜面微凸,便于照出人面的全部,更接近科学原理。圆纽甚大,并多柿蒂纹纽座。与前期相反,

连弧纹多在内区。流行吉祥语字铭。后期还创造了浮雕式作法,纹饰较高。主要的有双夔纹镜、云

雷纹镜、蝙蝠纹镜、画象镜、方铭镜(神兽镜)、阶段式镜(建安式)等。

?透光镜。在汉代铜镜中,还有一种奇特的铜镜,即所谓透光镜。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铜镜外形

和普通镜一样,并不是真正透光。但当光线照在镜面上时,镜面相对的墙上,会反映出镜背花纹的影像。

? 2 汉代铜灯

?汉代,灯的应用已很普遍,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从各地汉墓中,也出土了各种式样的铜灯,为

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古代灯具形象资料。

?汉代铜灯的形式,可分以下几类:

?(1).盘灯。这种铜灯有灯盘,一般和高足豆相似。但也有许多象生的盘灯,设计十分巧妙。如朱

雀灯,灯体为鸟形,嘴衔灯盘。

?(2).虹管灯。也称钅工(音工)。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溶

于水中,这是利用科学原理以防止空气污染。如河北满城出土的著名的长信宫灯,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得十分自然。长沙出土的牛灯,灯体为牛形,以两角顺背向上作成虹管,有一向下的碗状灯罩以吸收灯烟。

?(3).筒灯。灯为圆筒形,有盖,中有圆孔装置铜管,下有三足座,

?(4).行灯。行灯是用以拿着行走的,灯盘附有长长的柄,以便手持,下有三足,也可以放置。

?(5).吊灯。灯体有链条可以悬挂。湖南省博物馆有一人形吊灯,表现人体作俯卧状,头仰起,双

手前前伸托灯盘,这是一件具有巧思的铜灯作品。

?汉代铜灯的燃料是用膏脂。《楚辞》:“兰膏明烛”,就是指一种油脂。

?汉代的铜灯造形丰富多彩,灯体优美。既适应实用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的原理;既可作灯,又可作

为室内陈设品。作到了工艺品的多用化,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意匠和艺术构思。

? 3 汉代铜炉

?铜炉,在汉代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品种。按其不同用途,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薰炉。烧香料用,又名香薰。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雕镂成山形,象征海上的仙

山“博山”。因此,又通称博山炉。

?(2).温手炉。取暖用的,炉体侧壁和上部有镂孔,以散出热气,有柄可持。

?(3).温酒炉。炉体多作长圆形,上可置耳杯以温酒。炉体上部有镂孔,有的还雕镂四神或其他动

物,有柄。

? 3 其他

?此外,汉代还产生了一批优秀的青铜雕塑品,如甘肃威出土的铜马群(其中包括“马踏飞燕”:高

34.5厘米,1969年出土,为甘肃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铜塑,也称铜奔马。它抬头扬尾,三足腾空,作飞奔状。右后腿集全身之力,踏着一只飞燕。体态优美,富于浪漫主义设计意匠。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青铜工艺品。此物已成为中国经典青铜艺术、动物雕塑艺术的象征),广西合浦出土的铜屋模型,河南偃师出土的铜奔羊,甘肃灵台出土的铜俑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陶瓷工艺

?汉代的陶瓷,有进一步提高,并有所创新。后汉时期更得到普遍发展,各类陶瓷已取代了一部分铜

器和漆器的地位。陶瓷的品种有灰陶、釉陶、彩绘陶、原始青瓷,以及砖瓦、陶塑等。装饰方法丰富多彩,有印纹、划纹、堆贴、彩绘、雕镂等多种。

?1、釉陶

?釉陶,是指涂有黄绿色低温铅釉的一种陶器,因而又称铅釉陶。

?2、彩绘陶

?彩绘陶自战国流行以来,到汉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分布地区更为广泛。彩绘陶主要作为明器。汉

代厚葬之风盛行,因而彩绘陶的制作达到了极盛。

?汉代彩绘陶的装饰,有几何纹、人物、动物等题材;色彩更加丰富,除红、黄、黑、白等色外,还

出现了橙、青、绿、灰、褐等多种色彩。彩绘陶的造型,常见的有壶、盒、盆、碗、炉、奁等各种生活器皿,而以壶最常见,仅洛阳烧沟汉墓出土,就有壶式达八种之多。

?3、砖瓦

?汉代的砖瓦应用极广,除宫室所用外,民居也已广泛使用。作为建筑居室用的,有壁砖、铺地砖等。

此外,还大量应用于墓室。最有特色的是画象砖和瓦当。

?(1).画象砖。

?所谓画像砖,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

?画像砖起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

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

?画象砖艺术性较高,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

?空心砖,又称圹砖。流行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空心砖是一种大型的长方形陶砖,这种砖由于

中空,因此易燃,体轻,并可防潮。河南南阳地区出土最多。

?砖的装饰,一般是用几何纹作边饰,中间用几种纹模印出花纹,如树、鸟、虎、马、人物、楼阁等。

或在砖的中区用方块模印作棋格状的连续花纹。一种花纹用同一模印出。花纹作阴线状。也有表现主题内容的,其内容大体与汉画象石相同。

?(2)瓦当

?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为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圆形。汉代则主要流行圆瓦当。

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汉代瓦当的装饰,可分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文字等几种。

?(一)卷云纹。是瓦当纹饰中常见的一种,一般在圆形上作四等分,各饰一卷云纹。变化较多:有

的四面对称,中间以直线相隔,形成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有的作同向旋转形。此类瓦当,富有规律的美。

?(二)动物纹。有鹿纹、燕纹、鱼纹等。

?(三)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这几种动物合成一组的图案。四种纹

在汉代极为流行,在铜镜、漆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被广泛应用。汉代把四神看成与僻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这四种动物,以玄武比较奇异,它是龟和蛇的合体。

?(四)文字。汉代的瓦当十分巧妙地应用文字作为装饰,具有图案美。

?4、陶塑

?汉代的陶塑,主要是用作明器。有专门的生产作坊,设专官管理。

?在汉代,陶塑的题材更为扩大,除了战国时期所流行的各种器皿外,还有用具、建筑、人物、动物

等多种。其中最传神的是说唱俑,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墓出土。它十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说唱艺人的表演形象。汉代陶塑的艺术成就,在于表现各种物象的主要特征,形象生动简练,装饰性很强。

?(三)漆器工艺

? 1.造型:

?汉代漆器的造型,比战国时期更为丰富,战国时期多为小件器皿,汉代则增加了大件物品,如漆鼎、

漆壶、漆钫以及礼器,并代替了铜器。

? 2.装饰

?汉代漆器的装饰花纹,主要有:

?(1)云气纹。这是一种主要的纹样,形式的变化有十几种之多。

?(2)动物纹。有虎、羊、獐、鹿、猪、猫、鼠、鸟、鹄、鱼、龟、蛙、龙凤以及怪兽纹等。

?(3)人物纹。有狩猎、舞蹈、仙人等。

?(4)植物纹。这类题材较少,主要有卷草、四瓣花纹等。四瓣花纹,也称柿蒂纹、四叶纹。这是一种

历史悠久的传统图案,在装饰上应用很广。

?(5)几何纹。有圆圈纹、涡纹、方连、锯齿、棋格等。

?总的来说,汉代的装饰花纹,不如战国时期以描写为主,而是更加程式化、图案化,注重装饰

效果。它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工整、精致而又富有韵味。

?三、秦汉的染织及服饰艺术

?秦汉时期,丝织业的成就与技术进步最为显著。汉代织锦图案有云气纹,鸟兽纹,文字,几何纹,

人物骑猎纹等。

?秦汉时期的服饰,男子以袍为贵,袍已成为国服。秦始皇在位时,不同等级的官员穿着的袍颜色亦

不同,汉代四百年间,一直以袍为礼服,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称之为祛,全袖称之为袂,因而宽大衣袖常夸张为“张袂成荫”。领口,袖口处绣夔纹或方格纹等,大襟斜领,衣襟开的很低,领口露出内衣。

?汉代的服色带有政治意义,服色的等级制度从此形成。

?西汉纺织业发达,官营丝绸作坊生产规模很大,能够织造出多种精美华丽的丝织物,除供国内使用,

还远销国外,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乘云绣”黄棕绢等大量丝织品,包括了目前所知汉代织物的大部分品种,色谱全,纹样鲜艳繁缛,制作工艺精良,是考古发掘中的稀世珍品,充分体现了汉代丝织技术的高度成就。

?四、秦汉的建筑设计和木作业

?秦代宫殿建筑

?秦始皇的好大喜功在建筑上表现得十分显著。秦都咸阳,是现知始建于战国的最大城市。它北依毕

塬,南临渭水,咸阳宫东西横贯全城,连成一片,居高临下,气势雄伟。解放后在接近宫殿区中心部位发掘出了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

?"一号宫殿"遗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高出地面约6米,它利用土塬为基加高夯筑成台,形

成二元式的阙形宫殿建筑。它台顶建楼两层,其下各层建围廊和敞厅,使全台外观如同三层,非常壮观。

?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

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至今没有发现一座汉代木构建筑。

?汉代起,台榭建筑渐次减少,楼阁建筑开始兴起。木构楼阁的出现可谓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成熟

的标志之一。东汉中后期的墓中,炫耀地主庄园经济以及依附农民、奴婢的成套模型和画像砖、陶制楼阁和城堡、车、船模型大量出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结语

?(一)汉代初期,由于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汉武帝时,进入了鼎盛时期。在汉代前后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工艺美术有着空前的全面发展。青铜器时代已经过去,青铜工艺只转入一部分生活日用品;许多铜器已被漆器、陶瓷所代替。工艺美术的品种增多,在艺术上、在技术上、在材料上,都有许多新的创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二)汉代儒学的宗教化,谶纬神学的兴起,厚葬之风的流行,反映在工艺美术的装饰题材上,羽

化升仙,祥瑞迷信等一类内容占有极大比重。而画象石,画象砖,以及陶塑明器等,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

?(三)在艺美术设计上,取得实用和美的统一,并向一物多用化发展。例如,铜器多安置把手,以

利提取。铜灯既便于使用,又可作为装饰品。漆器中的多子套盒,充分考虑节省空间容积的组合。

这些设计意匠是极为巧妙的,为我们展示了良好的实例。

?(四)汉代的装饰风格,可以用质、动、紧、味四字来概括。质,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但古

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陋。动,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的变化。生动的飞禽走兽,富有颈健的生命力。漆器、织锦、金银错等的装饰,都使人产生一种动感。紧,汉代的装饰是满而不乱,多而不散。它是密中求疏,疏中有密。画象石的布局是满的,也是多的,但运用多层分割,运用云气纹的穿插,使它联系并统一起来。紧凑而不是繁缛,填充而不是堆砌。味,这里指的是装饰味。汉代的纹样具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样式化的装饰美。这种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韵味。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

?概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长期分裂战乱——社会动荡,各族人民被迫四处迁徙——增加了相互交融的机会——各民族之间的

交流,促进了手工技艺的发展。

?最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的完成,它替代了传统的铜器而制作出各种生活器皿。

?多年的混乱局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精神上的苦闷给佛教以兴起和传布的机会,

北方大凿石窟,南方则广建寺院,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反映了当时佛教流行的盛况。在艺术设计上,体现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宗教的时代。

由于佛教的盛行,促进和扩大了国外的交往,印度僧人和西域工匠纷纷来到中国,为工艺文化带来了新的成分。

?一、陶瓷工艺

?东汉后期,烧制青瓷的技术已基本成熟,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黑瓷的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

展。南北朝时期制瓷技术的突出成就是,北齐时北方成功的烧出了白瓷,以后又出现了彩瓷。

? 1.青瓷

?最早的瓷器是青瓷。

?因为瓷的呈色,一方面由于釉的成分;一方面也由于烧制的温度影响,使釉中含有较多氧化金属物

氧化铁,在氧化焰中烧制成黄色,在还原焰中烧制成青色。

?六朝的青瓷产地,主要以浙江地区为中心。但它仍形成了南北生产的两个体系: 南方瓷秀丽,北方

瓷浑朴:南方瓷轻巧,北方瓷厚重;南方瓷釉色清脆,北方瓷青中泛黄等等。

?

? 2.黑瓷

?黑瓷:黑瓷始创于汉代,到晋代更趋成熟。其中以浙江德清黑瓷最负盛名。黑瓷胎色砖红,或浅

褐或紫色,釉色乌黑发亮,滋润如漆。着色剂主要是含铁量较高的氧化铁。

?

? 3.白瓷

?白瓷:北齐发明的白瓷,是使用低含铁量的(1%)釉胎烧制而成,胎料较为细腻,釉薄而滋润,

呈乳白色,釉厚处则泛青。

?

? 4.画像砖

?画像砖:六朝时期的画像砖,继承了汉代的艺术传统,但较汉代更富于人间的生活情趣,也渗入了

佛教的宗教色彩。六朝画像砖和汉代有很大区别:

?(1)汉代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而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的大型砖印壁画,一个题材往往用

几十块砖或几百块砖组成。

?(2)题材内容的发展。六朝画像砖除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等题材外,还表

现了圣贤高士,更具有现实生活气息。

?(3)除动物纹外,还有莲花卷草,山石树木等。

?(4)六朝画像砖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各种形象,并多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

?(5)它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而是具有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

?

?二、纺织服装业的设计特色:

?1、纺织印染业:

?由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的战乱,以致影响到从前纺织业发达的齐鲁地区,致使那里的纺织业

衰落了,而在社会较为稳定的四川和江南地区,织锦工艺有所发展。

?三国时的染织工艺,以四川生产的蜀锦最著名。六朝时期的丝织纹样,在继承

汉代传统的基础上,并有所发展变化,改变了汉代云气纹高低起伏的不规则变化的格式,构成了有规则的波状骨架,而更加样式化,形成几何分割线。这是它主要的艺术特点。

?2、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

习俗。本图穿对襟、窄袖、袒胸衣的男子(北朝加彩陶俑实物)。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

一时的风尚。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

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此图为穿汉化衣裙的贵妇。

?三、金属工艺

?六朝时期的金属工艺,从发展历史看,是处于一个衰落时期。这时期的日用铜器出土较少,大体上

继承汉代的传统,变化不多。

?铜器中日用器皿生产的衰落,大体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六朝时期青瓷已经发展起来,取代铜器

制作出各种生活用品。一是佛教的兴起,大量的铜用于铸造佛像。所以,这时期铜佛的制作,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一个品种。

?

?四、石雕工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雕工艺成为宗教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成就,在这以前,汉代

的石刻多为平面的“影绘式”,而此时除了浮雕外,多用立体的圆雕。

?六朝石雕工艺制品,大量表现为石窟雕刻的石佛,以及陵墓前的各种石兽,石柱等。

?六朝时期的石佛特征是,顶有肉髻,花冠珠饰,袒胸露臂,细腰歪身,佩珠挂璧,立像少而坐像多。

石兽多为天禄、辟邪。天禄有角,立于墓前右方:辟邪有翼而垂舌,立于墓前左方。

?值得注意的是,石窟边缘常雕饰卷草花纹,这是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卷草纹的枝干成二

方连续的卷曲状,主要由叶子组成,叶子的变化和组织丰富多样。

?

?结语

?六朝时期,在我国艺术设计发展史上,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在哲学思想

领域里,玄学的流行,崇尚清淡,好放任无羁,超然物外。具有玄虚、恬静、超脱的特色。反映在装饰题材上,它开始打破了过去的神兽云气的传统内容,而出现了反映当时宇宙观的新的题材,这可以以竹林七贤砖画为代表。从整个风格来说,它具有清秀、空疏的艺术特点。

?长期的战乱——佛教兴起——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反映在艺术设计上,均多作佛教题材。作为

佛教象征的莲花,忍冬,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内容。因此,工艺美术制作的宗教化,和受外来形式与风格的影响,正是六朝时期的重要时代特色。

?

?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

《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

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其主要的思想基础和学术要旨是对道家的表达。可以说玄学是道家的一种分支或改进。

?

?第六章隋唐的艺术设计

?

?概说: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的社会特点,可以用“统一、上升、自信、开放、八个字来说

明。所谓统一,是指疆域的扩大和政令的统一。唐代是我国各民族大统一的发展时期,它重视民族间的和睦和合作。唐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期。唐人具有充满自信的思想观念。唐代对于人们的思想领域是比较开放的。如对于宗教,容许道、佛并立。

?一.陶瓷工艺

?唐代的陶瓷工艺有较大发展,《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这反映当时陶瓷生产已渐形成

不同的地方特色,唐代陶瓷的种类繁多,有青瓷,白瓷,花釉,黑釉,唐三彩等。

? 1.青瓷:最具代表性的是越窑。

?越窑的特点,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越窑青瓷,以瓷的青色为美,追求类玉的效果。

据历史学家研究,唐代由于铜料的缺乏,以及由于流行饮茶的社会风尚,因而也间接促进了瓷业的发展。越窑瓷器的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种。

?

? 2 白瓷:最具代表性的是邢窑。邢瓷类银类雪,釉白而微闪淡黄或淡青。它是先在胎上涂以护胎

釉,即化妆土,胎质厚而细洁,瓷质坚硬。器内满釉,外釉往往不到足。

?

? 3 彩瓷是指在唐代创造或发展的一些彩釉瓷,也包括釉下彩绘及绞胎等多种瓷器。绞胎是寿州

窑的创造。

?釉下彩绘指先在瓷器素胎表面涂一层白色底粉,然后绘各种图形,绘好后再在表面罩一层含氧化铜

或铁的淡黄色或青黄色透明的薄釉,使得所绘图纹清晰明亮。

?

? 4 唐三彩它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创,兴盛和衰落三个时期,初唐时期制作较为简单,品种也

比较少,多在挂釉后加以彩画,盛唐时期是唐三彩的极盛时期,品种丰富,制作精美,产量很大。

安史之乱以后,唐三彩的制作进入后期阶段,逐渐衰落。

?

?和六朝、隋代的陶器相比较,唐代陶瓷造型的明显变化,具有两个特点:

?(1)日渐向实用化发展

?(2)仿生器形的变化

?汉代六朝时期多模拟动物,如羊形灯,熊形足,蛙形水盂,兽形虎子等。唐代则向植物发展,仿制

成瓜形,花形。如壶体作成瓜棱,盘和碗作成瓣形等等。

?二、染织工艺

?1、丝织工艺

?李商隐的《隋宫》诗,“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一方面反应隋炀帝的豪侈腐朽,同时

也反映丝织生产的巨大产量。

?唐锦:唐代的染织工艺在努力追求华丽的色彩效果,丝织的很多,而以织锦最为著名,一般称唐锦。

?唐锦的艺术风格,以富丽绚烂,清新流畅为特征,图案花纹多以各种花草禽兽几何图案及文字为题

材,又可分为联珠纹,团窠(ke)纹,对称纹,散花,几何纹,晕繝等。

?2.印染工艺:

?隋唐时的印染工艺空前发展,官府掌管其事。唐代的印染方法很多,著名的有夹缬,蜡缬,绞缬,

碱印,拓印等钟。

?(1)夹缬,盛唐时期极为流行,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板,将布帛夹在中间,然后入染,

也有染成二,三种色彩的。夹缬的图案特点是花纹对称,具有均衡的美。

?(2)蜡缬,就是现在所称的蜡染,它是在织物上先用蜡画出图案,然后入染,蜡液浸入纤维后,

有防水作用,染液不能进。经过热煮脱蜡,形成色地白花地装饰。

?(3)绞缬,又称“撮缬”,民间的一种印染方法。分为两种:一是用线将布扎成各种花纹,然后入

染,由于钉扎部分不能染色,形成色地白花的装饰,花纹边缘,有晕染的效果,一是将谷粒包扎在钉扎部分,然后入染,是产生更复杂地花纹变化。

?(4)碱印,也可称碱缬。利用碱对织物的化学作用,经染后产生不同色彩的花纹。

?(5)拓印,则是刻出印花模,涂上染色象盖图章一样印出花纹。

?三、服装工艺

?1、男装:

?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圆领袍衫,小圆领,窄袖,袍长至膝下,以幞头袍衫

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分软脚幞头,硬脚幞头。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纱帽,在一般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

?唐代袍服的纹样,一般以暗花为多,脚上穿长靴,而传统的冠冕服装,只在隆重的场合或祭祀时

穿着。

?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

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lan),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2、女服:

?隋、唐时期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着襦、袄、衫,下身束裙子。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四、金属工艺设计

?隋唐时期地金属工艺,以金银器和铜镜两大类最为发达,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1、金银器

?唐代金银器制作于8世纪中叶进入全盛时期,其造型与纹样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但多为西方器型,

东方纹样,其品种有杯,盘,碗,筷,壶,罐,盒,熏炉和首饰等。装饰风格繁缛,富丽,多刻卷草,团花及龙凤纹。

?

?唐代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不同的时期:

?早期多用忍冬纹,做法工整精细,纹样程式化,富有装饰性。

?中期多以鸟或花朵组成团纹,四周围绕缠枝,具有繁缛,富丽的风格,反映出盛唐时期的华美和丰

满。

?晚期则多为单独的花枝或动物,常采用对称的风格,具有写实作风。

?

?2、铜镜

?铜镜的制作在唐代非常兴盛,其原因一方面是瓷器的出现,一般的铜器生产已趋向衰落,金属工艺

制作技术集中到铜镜上,因而形成唐镜装饰精美,丰富多彩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是由于唐代形成一种以铜镜作为献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

?唐代镜体厚重,并因锡的成分增多,形成使镜面均净如银,微向外凸的独特风格。在形式上,除继

承传统的圆形外,还创造了菱花式、葵花式及有柄手镜等新的镜式。

?唐镜的装饰,在图案格式上已有极大的突破,汉魏六朝以来的镜式主要以格律式,唐镜多采用自由

体,显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

?唐代铜镜的装饰花纹,早期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海兽葡萄镜,中期多为鸾鸟镜,花

鸟镜,人物镜,盘龙镜;晚期多为八卦镜,万字镜等。

?五、家具工艺

?唐代的家具,其品种和样式,正经历着自古以来人们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渡阶段。唐代以前,

人们的起居和坐卧的方式,大体上没有多大变化;到唐代后期,已经出现了桌椅,虽然还没有广泛的流行,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却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家具的变化,反映在生活器皿的造型方面,也随之产生变化。

?唐代家具的品种,有几、案、箱、柜、胡床、屏风、棋局,以及晚期出现的桌、椅等。

?六、建筑设计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成熟时期。隋代已经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唐代

的宫殿建筑设计气势雄伟,富丽堂皇,长安大明宫的遗址范围相当于北京故宫面积的三倍多,由三十多座宫殿组成。

?隋唐建筑设计强调艺术与结构的统一,没有华而不实的构建,建筑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

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后来宋元明清建筑所少见的特色。

?结语

?唐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鼎盛时期,大体是在初唐、盛唐时期,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工艺美术的生

产,几乎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点。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的高度发展。

?2、自信和开放的政策。

?3、中外工艺美术生产的交流。

?4、工艺美术生产的传统发展。

?唐代艺术设计的特色:

?1、从艺术风格看:唐代起,脱离了商周和汉魏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的特色,而具有近代装饰风貌

的因素。

?2、从题材内容看:原始社会的装饰纹样以几何纹为主,到商周以至六朝,装饰纹样以动物纹(包

括想象的动物)为主,自唐代开始,大量采用了花草等植物纹样,花卉纹组成S形波状的卷草,层次丰富,线条流畅,表现出生机勃勃,形态舒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牡丹花——卷草纹直到近代,在装饰内容上,也大都是以花草为主。

?3、从造型看:艺术设计制作的特点,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如陶瓷、金银器等造型近于球

体,人体也属于胖型,使人感到圆润丰满。

?4、从色彩看:多运用多彩,用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的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

?5、从装饰技法看:多种装饰技法的应用。如陶瓷工艺有多种釉色,染织工艺有蜡缬,夹缬,绞缬

等等。

?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

趣化,所以也可用“情”字来形容。唐代是一个繁荣昌胜的时代,它熔铸南北,渗用古今,融和中外,创造了灿烂的盛唐工艺文化。

?

?第七章宋代的艺术设计

?概说:

?宋代的手工业仍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官方手工业管理机构比唐代更为庞大。

?宋代工艺美术具有突出成就的是陶瓷,不论是生产规模,制作技术和艺术水平,都达到了较

高的水平。名窑遍布南北各地,其中如北方的磁州窑,南方的吉州窑,产量很大,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此外,缂丝也是这时期出色的产品。北宋时定州是缂丝的重要产地,南宋时云间(今松江)的缂丝艺人辈出。漆器生产形成了地方中心,如浙江温州。而戗金、犀皮等技法,都是这时新的创造。铜镜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进入后期阶段,但北宋时仍生产了一批制作精巧,图案优美的作品。

?一、宋瓷

?宋代的陶瓷,是工艺美术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种,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宋

代是“瓷的时代”,人们简称它为宋瓷。

?论瓷者往往把定、汝、官、哥、钧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一)宋代陶瓷的分类:

?按地区分1、北方地区

?(1)定窑:定窑在今河北曲阳灵山镇附近的涧磁村和燕山村,此地古属定州,故名定窑。这里

烧瓷历史悠久,从唐经五代,到北宋时,达到鼎盛时期。

?特点:定瓷胎质坚细,作乳白色。器物多碗盘杯盒等,瓶壶较少。定瓷早期多素地,北宋晚期多装

饰有精美的花纹,有莲花,牡丹,石榴,蟠魑以及游鱼等组成适合图案,或用分隔组织法,装饰以折枝花。

?定瓷的装饰:印花、刻花、划花。

?印花——是用刻有花纹的陶模,在瓷胚未干时印出花纹,一般多为模压阳文。

?刻花——纹样多为莲花,牡丹等,刻花所用工具主要是竹片或刀。

?划花——纹样多为鱼纹,水纹。它是运用梳栉状的工具,在瓷面上划出花纹,俗称“竹丝刷纹”,线

条整齐自然。

?(2)汝窑

?设在河南临汝县,是宋代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约发展在北宋初期,它是在越窑衰微后兴起的。

汝窑的产品由于铁的还原而呈葱绿色。

?

?(3)官窑

?北宋官窑是在汝窑影响下产生的另一青瓷窑。宋代官窑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

爪纹等开片。器形以洗,碗为多,且有直径大过一尺的大型产品。

?紫口铁足

?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特征之一。由于施有乳浊性厚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泛出比黑胎稍浅的紫

色;底足无釉处则呈现胎的颜色。它和青釉配合,既能衬托青釉和美,又使厚釉产品具有挺拔秀丽的质感。瓷器上口沿薄釉处露出灰黑泛紫,足部无釉处呈现铁褐色的现象,称谓“紫口铁足”。“紫口铁足”给人以稳重,朴雅之感。“

?(4)耀州窑

?耀州窑在陕西同官县黄堡镇,因以前同官属耀州,故名耀州窑。根据元代《辍耕录》记载,耀州窑

是“仿汝而色质均不及汝”。其釉色青中微带黄色。耀州窑所产器皿,以碗为最有特色,碗的造型一般呈喇叭型,外型作莲瓣状。

?耀州窑是继汝窑之后的又一著名青瓷窑,它吸收了汝窑,定窑的特点,既有越窑的影响,也

采用了龙泉窑的制瓷方法。如荷叶边碗,以及印波涛游鱼,这都是龙泉窑常见的装饰题材。

?

?(5)钧窑

?均窑在河南禹县,金代称为钧州,故名均窑。

?钧窑虽属北方青瓷系,但产品属青瓷的特殊品类。后人对钧窑的评价极高,近人刘子芬在《竹园陶

说》中说:“钧窑一枚,价值千金……”。人称“家有黄金万两,不如有钧瓷一片”。

?其基本色釉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

称为月白。这几种色釉都有莹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在基本色釉上施以铜红釉料,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如蓝天中的晚霞。使在青釉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是陶瓷工人的一大贡献。诗人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十分形象的描写了钧瓷的艺术特色。

?(6)磁州窑

?宋代具有突出成就而富有民间特色的是磁州窑系,遍布于中原地区的大河南北各地。磁州窑系乃是

运用黑白对比的装饰方法,其中以画花和雕釉两种最为流行。画花是在白釉上画出黑色的花纹。在黑釉上画褐色花纹的,称为铁锈花。笔力豪放洗练,别具一格。雕釉是在瓷胎上先施白或黑釉,然后按花纹的要求剔刻去花纹以外的空间,露出瓷胎,使形成胎与釉的色泽对比。

?2、南方地区

?(1)景德镇窑

?景德镇自唐以来烧制青瓷。宋代景德镇瓷最富有特色和具有突出成就的,要算影青器。所谓影青,

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陷处微呈淡青色。影青又称“映青”,“隐青”,“罩青”。

?景德镇影青的品种有碗,盒,盘,瓶等。其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常见的花纹有

牡丹,莲,芙蓉,梅,卷草,凤,鱼,婴戏等。在造型上,常做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

?(2)龙泉窑

?龙泉窑是继越窑衰落之后,南移以龙泉为中心的一个宋代南方青瓷产区。

?《饮流斋说瓷》:“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

之哥窑即其兄也。哥窑其胎质细性竖,其体重多断纹,隐裂如鱼子,亦有大小碎块文即开片。以米色豆绿居多。弟窑无纹,有粉青、翠青深浅不一。

?哥窑主要特征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这种裂纹,是由于釉和胎的收缩率不同而在冷却过程中形成

的。根据开片的不同形状和大小,又赋予它们以各种名称。例如,纹片极细小如鱼子的,称为鱼子纹;纹片大而呈弧形的,称为蟹爪纹;纹片大小相同的,称为百圾碎。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翠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的转折处,往往露出胎的

色泽,称为“出筋“。龙泉窑的瓷釉厚润,在装饰上多不用刻花或划花,而流行用堆贴、浮雕等方法。

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堆贴出缠枝牡丹图案。还有在青瓷上装饰出铁褐色的斑点。

这种方法,在六朝时期就已流行。

?龙泉窑的品种,有瓶、壶、罐、盘等多种。瓶的式样很多,用双鱼或双凤为耳的盘口瓶,是龙泉窑

的典型作品。

?(3)建窑

?建窑黑釉瓷器型以碗类占绝大多数,宋代文献帝称之为瓯或盏,统名“建盏”。

?由于宋代斗茶风尚盛行,建盏颇受文人喜爱,宋代人喝发酵的茶,茶有白沫,用黑釉茶盏,斗茶时

容易检验,故以建窑茶具为珍贵。

?建盏胎体厚重,色黑坚致;盏内外施釉,外壁釉不到底且近足部,有明显垂流现。釉色乌黑晶亮,

亦有深褐色。由于黑釉属铁结晶窑变釉,结晶形成各种各样花纹。呈条状晶纹的称“兔毫”,有黄白两色,故又有金兔毫、银兔毫、玉毫、兔斑等别称;也有呈油滴结晶状,宋人称“鹧鸪斑”;铁结晶呈油珠状的称为“油滴”;更有少数窑变花釉,在不规整的油滴周围出现窑变蓝色,尤为珍贵。

?

?(4)吉州窑

管理经济学主观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名词解释 稀缺:资源不能满足特定人群的所有需求的情况。 理性:在若干个方案里,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 机会成本:为了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的次优方案的数量或主观价值。是稀缺条件下经济决策必须考虑的成本。 资源:又称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第二章企业及其目标 名词解释 企业:将资源转化为消费者所需产品的组织。 经济成本:不仅包括显性成本和历史成本,还包括隐性成本和重置成本。 论述 公司存在的原因:交易成本决定由企业生产还是市场生产。企业与其他企业发生往来时,会产生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很高,那么企业就会选择自己来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而开展内部经营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包括雇佣劳动力,员工激励等。这时出现了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经营成本的权衡,公司会选择在外部交易和内部经营之间分配资源,以实现总成本最低。随着内部经营替代外部交易,总成本先降低,越来越多经营内部化导致效率损失,总成转而上升。随着内部经营成本远超外部交易成本,这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就可以由新企业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活动,新的企业或者行业就出现并存在了。 描述“委托-代理”的含义:在现代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公司并不是由所有者(股东)经营,而是职业经理人。股东通常更关注股东收益最大化,经营者更倾向于保守稳健的决策。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分歧成为委托-代理问题。 第三章供给和需求 名词解释 供给:在短期,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出售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 需求:在短期,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 论述 影响需求的因素:1.偏好和趣味2.收入3.相关产品价格4.未来预期5.买者数量影响供给的因素:1.技术和成本2.天气3.其他产品价格4.未来预期5.卖着数量价格的配给功能:短期 价格的指导功能:长期 第四章需求弹性 名词解释

中国艺术设计史试题整理

填空(每空格1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2.古代陶瓷的专著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著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著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有关漆器的专著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著有《竹人录》,园林专著有《园冶》, 刺绣专著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 工艺专著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 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细色)、(贴金)4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15、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15.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16.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 斯市。 17、维也纳分离派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8、《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19、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造型美, 四是注重装饰美。21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12—15世纪的西欧、中欧。 22、在西方被称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的是莫里斯 23罗马式艺术设计是封建王权与宗教神权相结合的产物。 24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25风格派是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2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 “风格派”运动。

管理经济学详细复习资料

绪论 1、管理经济学的定义(名词解释) 管理经济学从微观经济理论中吸取概念和方法,运用经济分析工具和技术来解决管理的问题,使决策者高效率地配置组织资源。 2、管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选择/判断)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它们都是以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及其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 管理经济学承袭了微观经济学的诸多假设和前提。 2、区别 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是抽象的企业,管理经济学的是现实的企业。 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微观经济学的是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是短期目标多样化,长期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对企业环境的假设: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外部环境消息已知,管理经济学假设企业消息,特别是环境消息不确定。 研究目的:微观经济学研究目的是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企业决策。 3、边际思想、“无约束最优化的决策准则”以及“有约束最优化的决策准则”,请结合后面的章节学习(计算) 用边际分析法来衡量一个方案或一个项目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比较。 借助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存在的某一因变量依存于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说得通俗点,就是指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 边际产量=总产量变化量/某投入要素变化量 ? 边际收入=总收入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 边际利润=总利润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 解决无约束最优行动决策准则是: 边际利润﹦0 或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MRA=MCA, MRB=MCB, MRC=MCC, … 对于有约束情形可以获得如下最优化法则 法则1:边际效益相等 (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业务量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 ( ) ( ) ( ) 边际成本 边际收入 产量变化量 总利润变化量 边际利润 - = ? ? = Q TR TR ()()()X TP MP ??=某投入要素变化量总产量变化量边际产量()()() Q TR MR ??=产量变化量总收入变化量边际收入()()() Q TC MC ??=产量变化量总成本变化量边际成本

中国设计史之简述

中国设计史之简述 中国设计史之简述(上) 设计艺术学09研陈百超《中国设计史》是一本以全新的视角,全面而有系统的讲述和研究中国设计 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一本书。作者高丰先生,现为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并担任中国工业设计理事会理事。 该书共分为九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序论,探讨了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及设计史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若干规律,另外八个章节分别叙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不同种类的设计,以及不同时期的设计思想及变化。 在序论中探讨了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及设计史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若干规律。学习设计,必先要了解设计的历史,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接设计历史中一些好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的传统,把这些运用到我们现行的设计当中,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设计更有底蕴,才能逐渐形成中国的设计特色。中国设计史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但其不同于过去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设计史侧重于设计的研究,而工艺美术史则偏重于工艺方面,而工艺只是设计的一个部分而已。设计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各个时代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各种设计作品,是评价一个时代艺术设计的主要标准。 设计的起源和发生,是从人类为了生存而劳动,为了劳动而制作工具开始的。从打制石器开始的旧石器时代到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不只是一个时代的变换和石工具加工技术的进步,更是原始工具设计的一个重大飞跃。不仅石工具的使用功能大大的扩大,又使石工具的形体趋于规范化,具有了形式美。原始人的造型设计观念由此而逐步产生,而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原始人对设计的造型、装饰、色彩和工艺审美因素的考虑。七空刀石这种收割工具可堪称是新石器时代工具的杰作。其七个石孔通过穿绳使石刀牢固的捆缚在木柄上,便于使用和携带,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七孔整齐有序的排列,也使造型产生了点、面组合的形式美感和节奏韵味,也达到了艺术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实用性和审美性。 原始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原始陶器的设计。其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火的利用;二是丰富的黏土资源。把黏土经水湿润后,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即烧结成坚固耐用的陶器。根据原始陶器的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炊煮器、饮食器、盛储器、水器、酒器、杂器等六大类。原始陶器的成型工艺主要分为手制法、模制法和轮制法三种。手制法是最为普遍的使用方法,其又可以分为手捏法、泥片贴筑法和泥条盘筑法。原始陶器的设计,为我国古代产品造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开创的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原则,成为历代产品设计所沿用的一条重要准则,从设计的意义来说,原始陶器的设计是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商周时期,从社会学叫顾看,称为奴隶社会;从物质文化史角度看,叫做青铜时代。因此,青铜器即是奴隶社会的时代象征,也是青铜时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青铜,主要是指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它与纯铜相比,

艺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艺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素来是学术界的“斯芬克斯之谜”,多数美学著作都归总为五种主要的说法: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艺术思潮的发展经历: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样式—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 艺术的发展经历:为神的设计—为人的设计 20世纪初,随着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在中国兴起了“东学西渐”之风,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图案”这个学科。20世纪中国的造物艺术走了一条“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道路。 艺术设计分为六大类,即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 洛可可是流行于18世纪法国宫廷建筑和工艺美术的一种艺术风格,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 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 1、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6、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新古典主义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代表是达维德。 洛可可风格原意为“贝壳形”.源于法语的“精巧”。18世纪路易十五时期的贵族崇尚纤巧轻佻、华丽繁褥。洛可可的室内装饰色彩明快,细腻柔媚,多用弧线,缠绵盘曲,以涡旋纹为标志。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提倡自然艺术,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和学院派的古典艺术相抗衡,追求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约翰·拉斯金: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的艺术设计思想和理论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新艺术运动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新艺术”运动放弃传统的装饰风格.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出生于英国,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被尊称为“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认为“美就是价值,美就是功能”,他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在装饰上反对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主张设计的城市、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最早的建筑实体之一“红房子”,是1859~1860年由建筑师菲利普·韦伯为莫里斯结婚而设计的私人住宅。 从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新艺术”和“工艺美术”的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强烈反应工业化风格,重视与热衷传统手工艺;其次,他们都反对繁琐矫饰和过分装饰的风格,他们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而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形式,比如以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新艺术”和“工艺美术”的不同之处:“工艺美

中国设计史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一、设计的起源与石器的制作设计 “一切人造物即意味着设计”,人类在制造第一件石器时,也就完成了设计。由此可见,设计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石器的制作设计: 在考古学上,人们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占人类历史的%,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至一万年前为止。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 二、陶器的制作与器型的设计 ?(一)彩陶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彩陶的分布地区很广,以黄河中上游最为发达,以下按着年代的发展先后及艺术特点的不同,介绍彩陶工艺的几种主要类型。 1.半坡型 半坡型彩陶首先发现于西安东部半坡村,主要分布于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西达甘肃的陈东地区,距今约六七千年。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鱼纹具有代表性,多分布于卷唇圆底盆的内壁,鱼纹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所谓复体鱼纹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构成

一组。鱼纹早期多为写实,以后逐渐演变为鱼体分割或重新组合,并形成几何化抽象化。此外,有代表性的还有人面形花纹。 半坡型彩陶一般运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 2.庙底沟型 ?是在半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陕西的关中地区,豫西、晋南一 带,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庙底沟型彩陶的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其装饰花纹以回旋钩连纹最有特色。 ?鸟纹应用较多,有的观望停立,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啄食状庙底沟彩陶多 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 ? 3.马家窑型 ?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晚于半坡和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螺旋纹最为出色,具有强烈的动感,点的应用也很成 功,使装饰面产生定点和核心的效果。马家窑彩陶的内彩特别发达,所谓内彩,就是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从器口到器足布满全身,有丰满繁缛之感,还有一代表着作→舞蹈纹彩陶盆,另具匠心。 ? 4.半山型 ?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半山型

管理经济学复习资料版终极

管理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第一章市场供求理论 1、什么是需求/供给,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需求 demand: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影响因素:(4条即可满分) ①该商品的价格 (price, P) ②消费者的收入 (income,I)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Pr) ④消费者的偏好(preference,Pf) ⑤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Pe) ⑥消费者数量(N) ⑦广告费用(A) 供给supply: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厂商供给量的因素:(4条即可满分) ①商品自身的价格(price, P) ②厂商的生产成本(C, cost)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Pr) ④生产的技术水平(T,生产函数) ⑤生产者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Pe) ⑥行业内厂商的数量(N) 2、市场均衡是如何形成的?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在当前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所有商品,即 此时,市场上此类商品的价格为“均衡价格”,销售量(产量)为“均衡产量”,Qd=Qs. 第二章需求理论 1、三种弹性的定义、计算公式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Ep=(dQ/dP).(P/Q) 需求的收入弹性 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收入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即需求量变化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Ei= =(dQ/dM).(M/Q) 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 xy=(dQ x/dP y)(P y/Q x) ※2、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商品对消费者的必要程度 ②替代品的可获得性:食盐与食糖 ③消费预算在总收入中的份额:火柴与汽车 ④所考察的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 ※3、需求价格弹性对销售收入的影响 总收益与其主导作用(占优)的变量(价格或产量)有着相同的变化方向。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了价格变化对总收益的影响。 当Ep>1时,产量效应占优势,价格提高,销量减少,总收益减少 价格降低,销量增加,总收益增加 当Ep<1时,价格效应占优势,价格提高,销量减少,总收益增加 价格降低,销量增加,总收益减少 当Ep=1时,没有效应占优,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没有影响 第四章生产函数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国史 1.制陶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2.彩陶以绚烂的色彩和精美的装饰取胜,称之为“彩陶文化”;黑陶以简洁优美的造型见长,称之为“黑陶文化” 3.原始彩陶种类: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这五大类。 4.黑陶“昙花一现”原因主要: 一、陶器的过度薄制违反了陶土的性能。 二、结构的不合理。 三、器物过分追求表面光泽,往往妨碍附件的牢实 四、器物壁体过薄、器鋬过细,难以负荷溶液的重量 五、划纹方法不易掌握得当,等等。 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论述器物设计与工艺的专门著作,记载了各种手工艺的分工情况,提出了朴素的设计观 6.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古代设计史上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商代后期作品。 7.商代青铜器是重酒器的组合,是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周代是重食器的组合,是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8.金银错: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产生了坚硬而锐利的工具,从而可以对青铜器进行更加细致的加工。它可在青铜器上划纹,使线条细如

发丝,也可以刻出阴文后,镶嵌红铜或金银细丝,再用错石(细岩石)磨错平滑。这种镶嵌工艺,称为“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技术的一种新创造。 9.玉璜形状:半圆形和窄弧型 10.秦陵铜马车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巨大、保存完整的铜铸马车。 11.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铜塑。(阅读P31第三段“除此之外”) 12.六朝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13.六朝青瓷,最具时代特色的是“莲花纹”和“忍冬纹(通称卷草)”。(详见P40) 14.莲花纹和忍冬纹在六朝的出现并非偶然。它预示着装饰设计视野的拓宽,这是古代设计在装饰题材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15.六朝漆器“夹纻像”的制法,就是以麻布粘贴在其他木、石、土的胎骨上,用胶漆做外壳的造像法。 16.越窑青瓷“似玉”“类冰”;唐代邢瓷“类银类雪”。 17.唐三彩艺术特点(详见P44 - P45)。 18.唐代漆器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既有发展也有创新。漆器新品种——雕漆。 19.缂丝(详见P58 - P59)“通经断纬” 20.戗金是宋代新创的一种装饰技法。 21.犀皮漆器(宋代独创),表面光滑,花纹由不同颜色的漆层构成。斑纹天然流动,色泽灿然,非常美观。

中国设计简史笔记(完整版)

一.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区别 1.设计服务与他人,工艺美术展示个性。 2.设计规模大,工艺美术规模小。 3.设计比较宏观,工艺美术比较微观。 4.设计是集体劳作实现,工艺美术是个体劳作。 5.设计讲究批量生产,工艺美术讲究少量生产。 二.工艺,设计,艺术,各自的范畴。 1.工艺注重材料,肌理,技巧的展示,有实用美的功能,是手工文化的典型形式。 2.设计注重实用功能的合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借助工业设计的手段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3.艺术有强大的主观性,注重艺术家的个性,人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展现。 三.设计,工程设计的区别 1.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汽车的安全性,美感与舒适性 2工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汽缸与活塞的关系 四.原始社会的设计 1.50万年以前在北京房山居住的北京人掌握了两样征服自然的武器;火,石器 新石器时代: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工具,加以磨光钻孔用来装柄或穿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 2.30万年以前山西襄汾的丁村人,20万年前河套人的石器有了固定的类型。 3.彩陶 五.彩陶起源。 ?起源于瓜果,如把西瓜,葫芦掏空 ?对女性乳房的模仿 ?源于编织 六.彩陶的制作方法类型。 1.削挖模制 2.盘筑捏塑 3.轮制拉坯 七.彩陶技术革新 1,快轮制造:一块泥巴不能太干或太稀,借助下面的快轮,快速转动,使其变薄 2,封窑技术:温度高陶的质量好,越高陶质越密,1200℃是陶和瓷的分水岭。 仰韶文化:彩陶发达 河姆渡文化:雕塑发达 龙山文化:黑陶发达 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陶器是我国最高的陶器。 *八.彩陶的类型 1.半坡型早期红陶为主,晚期黑陶为主:a.彩绘b.捺印c.划纹d.堆纹 2.堆纹:半坡彩陶的鱼形花纹最具装饰性的代表纹样分为单体和复体 3.庙底沟型:在半堆型基础上发展来的,庙底沟型是直线与曲线相结合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4.马家窑型:舞蹈纹的彩陶盆 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 5.半山型(1)旋涡纹装饰(2)用葫芦纹做面的分割 6.马场形:“成器之道:” *什么是彩陶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在河南仰韶发现,所以称为仰韶文化。 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距今80000年的陶器是我国的最早的,

《管理经济学》导学资料之三:问题(1)

导学资料之三:《管理经济学》问题答疑材料 第1章导论 1:简述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解答: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经营收入—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会计利润=经营收入—会计成本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内含成本(正常利润) 一般情况下,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可见,用会计利润进行决策是不可靠的。 2:简述最优化分析 解答: 1.最优化的含义:经济主体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最优化技术和工具:运筹学方法,极值原理。在管理经济学中,极值原理具体表现为边际分析方法和增量分析方法。极值原理:设函数为Q = f(L),则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为一阶导数dQ/dL等于零。极大值的充分条件是二阶导数小于零,极小值的充分条件是二阶导数大于零。设函数为Q = f(L,K)则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为一阶偏导数同时等于零。需求解方程组。 3.应用最优化方法要树立定量分析观念。 3:简述决策的过程 解答: 1搜集信息信息搜集活动,是决策科学性的前提。 2明确目标 3拟定方案 4方案选择在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加以实施,即“拍板”。 方案评价和比较的主要内容:方案实施所需的条件能否具备,筹集和利用这些条件需要付出何种成本。方案实施能够给组织带来何种长期和短期利益。方案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4: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主要有哪些? 解答:企业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联系实际从市场的内涵、市场的大小、市场的动态等方面加以说明。 5:简述经济模型的种类 解答:经济模型的种类:文字模型;数学模型;几何模型 6: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解答: 1.利润最大化假设:企业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 2、企业价值最大化假设:由于短期利润与长期利润不一致,企业追求未来预期利润的现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理解利润最大化目标? (1)功能:是市场经济的轮子:追求利润可以起到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鼓励创新等作用。 (2)约束条件:可用资源;法律环境和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利润最大化不是为所欲为 (3)谁关心利润:受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和企业制度(如产权、考核、提拔、奖惩)影响:国营企业----产量、产值、预算;集体企业----职工收入最大。是有代价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对经理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4)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目标:由于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困难,企业往往追求一个满意利润目标;利润也不是唯一目标:增长率、市场份额 (5)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合理假设,实证研究难以证明或推翻,在市场经济中对预测和解释企业行为具有普遍意义。 第二章市场供求机制 1:简述需求的条件 解答:作为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购买意愿;第二,要有支付能力。它是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消费者如果只有购买意愿而没有支付能力,或者有支付能力而没有购买商品的意愿都不会构成对某种商品的需求。 2:简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解答:商品本身的价格(P)相关商品的价格(PX)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期(PE)家庭收入(I)消费者偏好(T)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N)

设计史(上下)__朱铭版笔记整理

设计史(上下) 第一章:设计史的对象——设计(3课时) 一:设计的故事起源于人类诞生。人类的设计史就是支持人类进化史和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什么叫设计。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设计以前本来是动词,后来被名词用。英语中设计长期作为动词。一战后。特别是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立,设计被用于某些课程名字(印刷设计、工业设计、金属设计)。成为名词。设计包括创造产品、产品为人类服务的双向过程。所牵涉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创造性操作实践的总合。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定义虽然西方有关设计的著作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但没有一致的观点。但设计的主体是人,面对的题目主要是:材料。技术。结构。功能。审美。评价技术美也正是:材料美,功能美。形式美。 设计的内涵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的产品的前期构想,以及使这种构想实现为产品的整个过程。(即:观念与操作) 三:设计史的五个时期:萌芽时期(新旧石器时代)、手工业(奴隶和原始社会)、前工业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后工业时期。 第二章:萌芽时期:造物的起源与设计的萌生 (公元前200万年----前3000年)(6课时) 艺术起源:劳动为前提(生理基础),情感为动力(冲动使艺术变为活动),巫术为中心(图腾),模仿为手段(自然和现实是艺术之源泉),集体为纽带(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设计的初始形态的造物活动伴着人类意识的产生。 旧时期. 人类制造器物已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但是器物带上美的要素,则是旧石器时代以候的事。自从公元前两万年以后,人类便开始在石、土、木、骨、角的器物上作了精细的加工,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不像历史文化,具有继承的累积性,随着各个时期的结束,文化活动亦随之消逝。 [ 生活方式]当时的人类主要以狩猎来维持生命,居住于洞窟(?)之中,且不定居于固定的地方,过着寻求住处与猎物的游牧生活。 [ 艺术造形] 雕刻表现人类的作品全为女性雕像,其裸体为一大特色,一般把这种女性雕刻像称为「石头的维纳斯」绘画绘动物和女性图像,形体以侧面方式绘出,而脚以正面角度画出。旧石器时代又称为洞窟壁画文化,壁画颜料成份为红土、木炭、脂肪、百奎土,且以西班牙的Altamira和法国Lascaux最有名。 1、洞穴壁画---生存愿望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描绘大量的公牛,线条洗练,造型精细,用巫术操纵现实 2、雕刻艺术---生殖崇拜 女性生育与生殖(法国劳塞尔浮雕。奥地利维林道夫母神雕像高11CM丰乳肥臀) 3、打造石器-----最早造物活动之代表. 4、装饰品----独立精神生活产品. 新石器 [ 时间] 约五千年前。 [ 生活方式] 渐渐变成集团定居,栽培谷物、饲养家畜,对于这种生活而言平地优于山地,在平地上选择有水利之便的土地,居住也走出洞窟而在地上盖起房屋似的东西。 [ 绘画造形] 新石器时代又称为「巨石文化」,以英国Salisbury石柱群、法国Carnac等遗迹最有名。 绘画─洞窟绘画以将复数的形式,化为形象安排在壁画的构图上,所以绘画技术高于旧石器时代。 陶器─陶器以手拉胚制作为主,用于贮藏烹调,美索不达米亚已有辘轳的使用。纹样多属于线条图案。 注:现代人们认为英国威德郡(Wiltshire)的Slisbury平原上,那些围成圆圈的巨形方石柱,是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开始建造的,约在大金字塔兴建后八百年。 过去一般人认为这些巨形方石柱,是督伊德(Druid)教徒所造,用来作拜日教堂和用活人作牺牲祭神的神殿。但是现代考古学的推断,认为这个神秘的建筑物,比督伊德教徒的时代早了一千多年。它是分三个阶段建造的,历时共约三百年。1963年,天文学家霍金斯(Gerald Hawkins)教授宣称,他已解开了巨形方石柱的谜。那是一个史前的计算器。它是推测日出和日落、月球的运转,以及日蚀和月蚀时,供作复杂计算之用 1,壁画---叙事性美术萌芽 2,陶器—原始装饰艺术诞生 3,巨石建筑---书写原始宗教 4,服饰设计---御寒安全图腾

中国设计史全解

中国设计史 我给谁,你懂得!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解释权归7-5-401 艺术设计是人类有意识,有艺术创造力所体现的造物活动 一切造物意味着设计 a、审美功能 b、使用功能 c、物质功能 d、精神功能 1、能有效解决人类的喝住穿着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即意味着设计 2、按美得规律来塑造物体标志着设计艺术的发生 P9 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舞蹈人文彩陶盆(青海大通出土)这件陶盆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定居生活而出现的器物,她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也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艺术品 P13 黑陶 新石器晚期,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采取轮制法制作,素面磨光最多带纹 饰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的几种。

黑陶鹰尊 P18 青铜器的纹饰 饕餮纹、夔纹和云雷纹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浑铸法分铸法失蜡法) P24 青铜礼器 食器和酒器的区分(水器和乐器老师好像没说)

食器:鼎烹煮食肉器酒器:爵 鬲盛粥器觯 甗蒸饭器觥 簋尊 簠卣 盨罍 敦觚 豆放腌菜肉酱和味品壶 斝 P42 《考工记》 不仅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手工艺技术文献,而且也是我国古代和文化史的重要著作。书中比较完整的记载了先秦时期大量手工艺生产技术资料和一系列生产管理及营建制度,反映了先秦时期我们祖先的造物思想观念。 今天所见的《考工记》应作为《周礼》的一部分。 《考工记》蕴含着丰富的工艺技术和工艺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器物制作规范的记载,分别就器物的功能,造型,材料,工艺等审美特征进行系统地阐述,概括总结出他的工艺观。审美观,设计艺术思想与基本原则。 《考工记》是我国最早提出关于工艺制作原则的著作,如“天时,地气,材美,工巧”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艺术学][设计学]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王受之教材) 【框架】 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 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 (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 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 (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 (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 (3)美国设计的兴起 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 (至20世纪50年代) 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 (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 (2)美国工业设计 (3)日本工业设计 【设计风格大事年】 〖设计萌芽以前〗

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 "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 "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 16世纪 "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 17世纪 "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 "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式居住环境 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 〖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 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1890-1905 新艺术运动 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 1925-1939 装饰艺术派 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 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 1975-至今当代风格

【知识点汇集】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注重质量与销路。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此时期尚属于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在产品设计上十分的混乱。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团体 世纪行会(阿瑟?马克穆多 1882)。2、艺术工作者行会(1884)。3、手工艺行会(查尔斯?阿什比1888)。

管理经济学知识课件资料 (1)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范围 管理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微观经济学)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一、问题的引出:企业的决策问题 [案例] 企业面临的基本决策:当一家企业决定要生产某种新产品之前,面临的基本决策问题如下: 1、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没有市场需求? 需求取决于哪些因素? 2、如何生产? 3、生产多少? 4、价格定多少?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思考上述问题就是管理经济学。 二、什么是经济学 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两大分支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主体和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需求、总产量、总就业量;、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等经济总量。 (一)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1、完全理性(经济人) 最有代表性的,是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后人称之为“经济人”(economic man)的理性人: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2、完全竞争 3、完全信息 (二)微观经济的基本框架 1.市场供求原理 2.家庭经济行为

3、企业经济行为· 4、市场竞争 三、从微观经济学到管理经济学 1.它们两者之间的目的是不同的,管理经济学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的决策问题而提供经济分析手段。微观经济学是为了揭示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理解价格机制如何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2.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各自的着重点不一样,管理经济学的着重点在于企业理论,微观经济学的着重点在于最后引申出整个经济的一般均衡构架,逐出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等福利经济学的结论。因而管理经济学是为企业服务的,微观经济学是为宏观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的,既可以为企业服务,也可以为其他经济行为人服务,同时也可以为政府服务。 四、管理经济学的地位与功能 1、管理经济学是企业管理人才(如MBA)培养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2、帮助决策 管理经济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学会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思考企业的决策。 1、理解经济问题; 2、运用经济原理进行企业决策。

2021届中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汇编: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特色

九年级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特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951年获得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

人民志愿军赴朝抗击美国侵略者。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口;邱少云严守纪律被烈火吞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1)1952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土地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2)意义: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内容。 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农业,商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6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中国设计史

中国设计史复习资料 1.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彩陶盆:彩陶又叫陶瓷绘画,它是“国粹”-陶瓷艺术 中的艺术,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马家窑文化中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又呈现出一幅图形优美的装饰画,陶盆内壁上有三组相同的无人集体舞蹈图像。人物的下方是横线的水波纹样,造型简洁,手法高妙,气氛热烈,是彩陶时期原始先民的生活娱乐的生动写照,也为现在舞蹈音乐武术杂技等艺术提供了源头。= 2.四羊方尊的时间、用途、造型特点:商朝晚期偏早期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瓷器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要熟记图片啊 3.《考工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重要的艺术设计典籍,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 专著,不仅记述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加以科学的总结。《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手工业技术的官书,反映了春秋以及以前许多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成果,也是先秦文明的灿烂篇章。专门讲述百工的职务工作,这是先秦漫长历史中的艺术设计思想形成的最初结晶。意义:《考工记》中的手工业生产管理制度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而艺术设计的思想亦为人们重视。而《考工记》对设计职业的要求,可见。先秦时期设计文化已进入一种艺术的层面。 4.长信宫灯:河北满城汉代中山王刘胜妻墓中出土了一件鎏金的长信宫灯,造 型是宫女跽坐手持灯具,左手托盘底,右臂的衣袖与灯体连体,中间空洞而封闭,利用虹吸的物理原理,将灯油的延期,排放到身体中贮存的水中,使烟气得以净化。在灯具部分,利用灯罩旋钮开合,调节光度,使灯光产生不同的变化效果,人工照明达到了超高的设计水平,整个宫灯是一种构思精妙、意味浓郁的史书设计作品,其设计思想超越了时空,是难得的超凡的佳作。 5.四大石窟艺术特色:莫高窟,此窟始凿于公元四世纪,今存洞窟492个,壁 画45000平方公尺,彩塑雕像2415尊,是中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三洞是开凿时间最长的,整个龙门石窟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云岗石窟建于公元453年的北魏时期,云冈石窟是一座中国石窟艺术宝库,它的艺术主体是东方体系的中华文化,但其身上也同时附着当时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系和以印度为代表的次大陆体系,是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瑰宝和人类古代文明的结晶。麦积山石窟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为其特色,塑像的大小于真人相若,被誉为“东方塑像馆”。 6.四大石窟的设计布局: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结构是中心塔柱式,窟壁均 为绘画,以描绘千佛为主,故有千佛洞之称。这种中心柱窟的形制与印度支提窟有渊源关系、北朝莫高窟汇集了中原木构建的特点、方塔形的意味、利用石质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