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理论前沿06作业

金融理论前沿06作业

金融理论前沿06作业
金融理论前沿06作业

金融理论前沿06作业

说明,《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目前新旧教材并行使用,学生根据自己教材情况完成相应试题。

一、旧教材试题

从银行系统看,目前总体资本金严重不足,即使不考虑准备金缺口,依然是不足的。如果按照五级贷款分类足够的提取准备金,缺口会更大。我们银行贷款原来的财务系统是一逾两呆体制。原来是提取到1,就不提了,所以使整个准备金严重不足。1998年开始尝试推动贷款的五级分类,就把贷款分成五种类别,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个级别,这五个级别通常的国际惯例不能为分类而分类,主要原因就是针对不同级别偿还能力为了保障银行系统的稳健性,保障我们公众存款人的资金的安全,所以必须非常保守和稳健,在它出现不良的时候,哪怕还没有违约就要提取足够的准备金。从海外的经验看,例如香港,如果出现第五级的不良资产了,就要提取100,的准备金。如果是四级,将提取不低于75,的准备金,第三级则是至少提取25,。如果准备金足额提取,这样一个银行系统相对来说就是比较稳健的的系

统。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到网上查一下,比如香港银行业这几年的年报,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商业银行的年报比一个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书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是鲜活的东西。香港的金融市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所以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是太充足,但是它的银行系统赢利状况近几年回升非常快,存款没有什么增长、贷款没有什么增长,盈利从哪里来,按

照我们内地的银行经营收入,90,的收入来自于存贷的利差。仔细看,由于在经济调整时期,根据资产质量状况,足额的提取了足够的准备金,所以当整个香港

经济出现了复苏,楼价开始回升,以楼价做抵押的贷款,原来因为楼价的下跌,使价值下降,准备金可能由25,到50,,现在上升,又重新从四级回到三级,准备金就可以节省一部分,回拨回来,这就形成了香港市场赢利的非常主要的来源。因此,一个真实意义的资本充足率,必须充分考虑资产负债表上的真实状况。我们提取的准备金不足,所以很多海外的学者耸人听闻的讲中国银行业已经破产,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在目前环境下,实际上国家承担了整个最终的风险,国家成为一个隐含的担保者。所以这个问题当时的不良资产导致的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并不明显,如果我们要真正实行开放下的金融监管的话,资本充足率会成为非常充分的指标,如果我们要从资本充足这个角度考察,从理论视角来切入的话我们会发现,实际上我们的国有银行的改革,几乎所有的思路,基本上都

可以说是围绕着资本充足率来做文章的。

要求:试根据以上材料以“资本监管的重要性”为题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短文。

分析思路:

1、说明对银行进行资本监管的原因;

2、概括资本监管的主要内容;

3、参考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情况;

4、阐述提高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的主要措施。

答: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资本监管是提升银行体系

稳定性,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监管资本规定了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增强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使商业银行能够及时的冲销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从而保护存款人,降低银行清算破产的概率,并且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银行监管是促使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监管手段。监管的理由在本质上都是由于市场机制失效,需要由政府主导、实施的监督管理行为,

监管部门通过制定法律、制度和规则,实施监督检查,促进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有交保护存款人利益。一方面,银行提供流动性服务的功能使银行自身面临挤提的风险,因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一般都低于负债的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款人预期其存款价值取决于他们取款时的先后顺序,则即使没有出现关于银行资产不利的消息也可能出现对银行的挤提,这样健康的银行也会被迫倒闭。另一方面,对银行进行监测有很高的成本,而且要能够获得所需的信息。银行债务持有人主要是普通存款人,而这些存款人无法掌握监测银行所需的信息。而且由于存款人只持有很少的存款,所以他们也没有动力去行使监测银行的职能。因为存在这种普遍的搭便车的问题,所以就产生了对存款人代表(监管当局)的需求。因此, 政府有必要对银行资本进行监管。

巴塞尔委员会2004年6月26日公布的新资本协议,延续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突出强调国家风险的监管思路,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充约束,转向依靠最低资本充足比率、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三个支柱的共同约束,进而提出了衡量资本充足

比率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资本充足率和各项风险管理措施更能适应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资本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银行业的准入。对银行业准入进行监管是各国政府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最初手段,目的是防止银行业的过度集中、限制社会资金过度流入银行业而降低经济运行效率。

2.银行资本的充足性。一般而言,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均按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比率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

3.银行的清偿能力。银行清偿能力监管包括负债和资产两个方面。在负债方面,要考虑存款负债的异常变动,利率变动对负债的影响,银行筹集和调配资金的能力等;在资产方面,主要检查资产的流动性状况。

4.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主要是指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混业与分业经营的问题。

5.贷款的集中程度。对贷款的集中程度进行监管是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需要。从技术操作上来说,就是规定个别贷款对银行资本的最高比例。

我国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与《巴塞尔协议》基本一致,但有几点不同。一是我国至今没有混合债务工具和次级债券,所以允许将符合条件的普通长期金融债作为附属资本。二是我国一直没有实行一般和特殊损失准备金制度,所以允许银行现有准备金作为附属资本,直到2002年才区分一般和特殊准备金,并明确规定只有一般准备金才能作为附属资本,三是我国现行的资本规定仍然仅仅涉及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我国监管当局没能根据不同银行的状况要求保持更高资本充足率的做法。在目前环境下,国家承担了我国商业银行整个最终的风险,国家成为一个隐含的担保者,不良资产导致的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并不明显。如果我国真正实行开放下的金融监管,资本充足率会成为非常充分的指标。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监管的逐步加强,资本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硬约束条件。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正式颁布,明确了资本充足率是银行业监管的核心指标,要求商业银行重视风险的管理和研究,促使各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的国际标准。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银行业监管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手段管理,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与法律手段管理,同时更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将从不考虑风险成本、追求短期收益向建立完善的资本约束机制转变。新资本协议的创新点就是建立了“三大支柱”的新资本监管制度: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银行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本,以应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第二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第三支柱:信息披露。要求银行对其风险概况和资本进行严格的信息披露。

2007年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明确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目标、指导原则、实施范围、实施方法及时间表,构建了未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的总体框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由于不良资产导致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已越来明显,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的主要

措施:

1、控制、盘活不良资产——减少风险资产总额。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其内在机制上的原因,导致了大量不良贷款的发生,背上了沉重坏账、呆账负担。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快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加快对坏账、呆账的核销。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还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对信贷行为的监管,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形成不良贷款的机制,防止新的坏账、呆账的发生,从而减少风险资产数额,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真实资本充足水平。

2、调整资产结构——降低资产风险权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扩大股票、债券、同业拆借、投资等风险权数小的资产比重,缩小信贷比重,增加抵押、担保贷款比重,以及其他方面的资产调整,已达到降低资产风险权数、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目的。

3、实施资产证券化——降低资产风险水平。资产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将持有的同质、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的贷款、租赁、应收账等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要素进行分割和重组,将其转变为具有投资特征的可销售证券,以此回收资金的过程。通过实施资产证券化,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把具有较大风险的抵押贷款转化为零风险的资产,从而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二、新教材试题

材料1、在《新巴塞尔协议》下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

约束监管,将会产生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其原因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在银行和存款人之间将会产生道德风险,这将影响到银行从存款人那里吸收存款,进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因此,在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公开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关键信息的情况下,当银行的资本越充足时,在银行和存款人之间产生的道德风险越少,银行就会越容易从存款人那里吸收到资金,进而会发放更多的贷款。反之,则相反。材料2: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包括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管制等原因,中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传导。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金融制度改革和信贷需求萎缩影响,信贷渠道受阻,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货币政策效应下降。——摘自徐倩“小议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一文要求:在阅读上述材料及教材相关章节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写一篇学术小短文,题目自拟,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写作思路:

1、说明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及其主要理论解释;

2、说明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贷款渠道两种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3、可以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说明金融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4、可以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进行实证分析

答: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实现其职能的核心所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实现的整个过程,与中央银行的职能实现密切相关。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还不完善,滞后的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货币政策传导主体和传导客体尚未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及宏观外部环境的不利都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在我国金融市场对世界的全方位开放之际,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1年我国加入WTO,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开放的五年中,我国顺应国际经济大潮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国有银行的改制上市初见成效,银行从分业到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步加强,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一行三会的金融管理体制正式形成,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草案》和《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更成为中国金融法制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2006年12月11日,我国金融市场全方位开放,在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的强大压力下,我国金融机构真正体会到竞争的激烈程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顺利而稳妥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原理

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

运用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过程。西方学者形象地将它比喻为“黑箱”:货币政策操作?,?宏观经济变动。对“黑箱”观察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观点。Mishkin根据这些观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通过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国际贸易起作用。本文以第一类的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是利率渠道(Interest Rate Channel),其二是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Other Asset Price Channels),其三是信用渠道(Credit Channels)。以下分别说明它们的传导机理。

(一)利率渠道。这是传统的凯恩斯学派观点(Keynesian View),即由于利率的变动而对投资产生相应的影响。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渠道的作用机制集中体现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应(M)影响利率(i),利率通过资本成本效应影响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对总产出或总支出产生(E)影响。即:货币政策操作?M??r(市场利率)??I??E??Y(收入)?。

(二)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该渠道是对利率渠道的一种扩展。托宾q理论、财富效应以及汇率渠道等都可以归为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

1.托宾q理论。该理论由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提出,即货币政策通过对普通股价格的影响而影响投资支出。他把q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q>1,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此时,对企业而言,新厂房和生产设备比较便宜,它们能通过发行少量股票而进行大量投资。用这种机理来解释货币政策的

传导(紧缩时)可得到:M??i??PS??q<1?I??Y?(其中PS为股票价格)。

2.财富效应。佛朗哥?莫迪格利亚利用他著名的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假设对这类传导最早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消费者的支出取决于其毕生资财;金融财富是毕生资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货币紧缩时,就有:M??PS??金融财富??毕生资财??消费??Y?。

3.汇率渠道。该渠道描述的是国际收支理论的一种标准模式,货币紧缩时,M 下降导致国内利率i上升,本币的需求增加,本币升值,净出口下降,产出Y下降。

从以上对利率渠道与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的作用机理都是考察货币供给变化如何引起利率变化,再通过资金需求者的投资和消费行为来影响实体经济,因此,被统称为货币渠道或“货币观”(Money View)。

“货币观”是以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信息对称作为分析的前提,并假定贷款和债券可完全替代。但这些假定和前提显然与现实的经济状况有些不符。因此,用它很难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做出全面的解释,于是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

(三)信用渠道。信用渠道以金融市场不完善作为分析的前提,认为信息是不对称的,金融资产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可以通过市场对特定借款人

(如中小企业、个人)的受信能力及受信条件的约束而得到强化。信用渠道的传导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银行贷款渠道(Bank Lending C

hannel)和资产负债表渠道(Balance-Sheet Channel)。

1.银行贷款渠道。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非完全替代,特定类型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得到满足,从而货币政策除经由一般的利率机制传导外,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进一步得到强化。即:M??银行储备??可贷资金??银行贷款??I??Y?。

2.资产负债表渠道。它在表现形式上与银行贷款渠道非常相似。即同样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可以经由特定借款人受信能力的制约而得以强化。但前者着重强调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后者却着眼于特定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机制如下图所示:

总括以上货币传导机制的几种途径,可以看出每种传导机制都是通过相应金融市场的相关指标的变动来体现的。因此,有效的传导机制是与各金融子市场的市场化与有效性相关的。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展及问题

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计划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政府主要通过控制现金投放和信贷规模来调节经济,是银行信贷渠道在起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央行开始逐渐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传统的贷款规模转向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并于1998年取消信贷计划。由此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和居民?国民收入”的间接传导体系。目前可以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与信用渠道共同传导的,且货币渠道与信用渠道相对独立。信用渠道对于产出的影响更有效,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对物价而言,货币渠道更值得关注。

在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方式、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工具的品种和数量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中央银行根据变化的实际,适时作出相应的货币政策。从1993年开始,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实现了国民经济“软着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结构失衡,而不是货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有效防止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又开始热起来,物价开始上涨,人民银行(2004)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央行不断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2005年,仍面临着潜在的通货紧缩和投资增长速度反弹的双重压力,因此,继续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货币政策由2004年的偏紧转向中性。2006年上半年,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超越了日本,在世界排名第一。为缓解外汇储备过高的压力,央行采取加息等紧缩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却并不明显。

中央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之多,力度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实践证明,货币政策导向是正确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出台的信贷政策也是适当的,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货币政策尚未达到其预期效果。两个方面影响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

第一方面,从货币渠道上看,利率非市场化形成机制和经济主体

对利率敏感性反应的迟缓制约了利率渠道的作用;资本项目严格管制,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使汇率渠道丧失了发挥作用的基础,利率与汇率之间无良性互动;资本市场狭小,运作不规范,使得资产价格变化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并不大,当然对于财富和托宾q效应大打折扣。由于各方面利益的分配和调整,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地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自主决定,其结果大大降低了利率机制的有效性,甚至有可能导致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反的政策效果。

第二方面,从信用渠道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贷款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对称。一般情况是,对国有大中企业的贷款发放激励机制较强,而对非国有中小企业贷款发放则缺乏积极性,信贷审批过程使中小企业处于不利位置,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新增贷款。这种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不对称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

三、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根据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际,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以下建议:

(一)疏通信用渠道传导的阻梗

由于近期内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宏微观环境不会有根本性改变,所以信用渠道的主导地位在一段时间内会仍旧存在,此时要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依靠疏通信用渠道的阻梗,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和辅助设施,调整信用等级评定标准,重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

具体的措施可考虑:(1)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信用知识,逐步提

高社会信用意识;(2)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进一步充实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3)为打击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应出台一部保全银行贷款资产的法规;(4)尽快建立起由政府出资、多方人入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5)商业银行在贷款评审过程中,应根据国家新的《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评级灵活处理,使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更趋合理、公正。

(二)发挥货币渠道传导的优势

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的改革深化,我们要加快改革,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为货币渠道最终成为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推进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利率渠道调控作用。我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以信用关系为基础的多样化利率体系,形成利率的市场决定机制。为此,应逐步放开利率管制,形成完整的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体系;然后放开属于直接融资方式的债券利率;再按照央行的改革思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再放开贷款利率,最后放开存款利率;逐步取消对利率变动的行政性限制,完善利率在调节银行、企业、个人资金运用方面的杠杆作用。

2.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建议由几家主要商业银行根据当日外汇市场供求,参考前一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买卖的汇率浮动幅度;银行与客户间的限期买卖汇率可在公布的市场即期汇率的一定幅度内由银行直接确定;而客户与银行间的大额买卖,汇率可由客户与

银行自由议定。央行可根据国际市场情况调整汇率,放宽汇率波动幅度,增强名义汇率的灵活性,从而减少央行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压力。

3.完善货币市场,强化货币市场与其他金融子市场的关联。中央银行在利用好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贷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调控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对中小银行的再贷款,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开发新的交易工具,允许承兑贴现票据、CD、大型企业债券进入市场流通。金融当局应把工作重点转向培育市场机制上,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使货币政策能得到充分扩散。

4.增强商业银行对宏观形势反应的灵敏度,提高风险定价水平,落实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商业银行要与央行上下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便于克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控制新增贷款的质量,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和扩大银行信贷的关系,在保证本息归还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效率;充分利用贷款风险定价机制,区别对待客户,既要争取高端客户,也要帮助成长中的企业。

5.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带动个人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努力改善消费环境,通过发展对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扩大居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鼓励金融创新,增强居民收支活动对利率的弹性,使货币政策产生预期功效。

(三)强化央行货币政策运作的独立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前

瞻性

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和及时性,货币调控权应相对集中于中央银行总行,坚决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按季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讨论和研究与货币政策有关的经济金融问题,保证货币政策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同时,应该在法律上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独立于地方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受其干扰。一方面,改变中央银行行长的任免程序,将目前中央银行对国务院的隶属关系改变为对全国人大或人大财经委负责;另一方面,应将货币政策委员会从目前的“咨询议事机构”提升为“决策机构”,将货币政策的决策程序规范化、科学化,并适当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能够保持中国货币政策及金融市场的稳定,可以采用渐进方式加以推进,即逐步调整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比例,初期以政府代表为主,待条件成熟以后再逐渐减少政府方面的代表比例,相应增加市场方面代表的比例,既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效率,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中央银行应充分利用其分支行掌握当地情况的优势,不仅搞好金融监管,也有责任为促进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作贡献。可考虑进一步从法规上明确央行分支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地位、权责和作用,督促其充分发挥窗口指导的功能。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教学实施细则

更多资料请访问.(.....)

开放教育(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经管导学部 2011年8月修订 本课程是开放教育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为搞好本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开放教育本科的培养目标,特制订出本专业《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一、课程性质、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与任务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金融学专业的统设必修课。该课程介绍了金融经济理论发展的前沿,论述金融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发展方向,为学生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前沿的金融经济研究理论和进一步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和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前沿理论性学科,具有理论性、专题性、研究性、方向性很强的特点。 作为对培养金融学专业人才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课程,《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经济工作发展需要的专门型人才提供前沿的系统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做到: (1)掌握国际上金融研究的前沿问题,把握学科发展的动态和方向,追踪学科研究的热点; (2)掌握现代金融学研究的方法,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们进入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树立全新的研究思维,用新的研究视角分析金融经济领域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审视金融前沿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并加以应用。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教学主要内容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为专题性质,3学分,开设一学期。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例,本课程主要设有10个专题,包括:银行业的股东掠夺与经理人掠夺、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危机、经济数据偏差与货币政策、金融资产膨胀与金融系统稳定、铸币税及其测算、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银行业的结构与竞争、银行绩效外部评价体系比较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跨国经营、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演变及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 (二)各章节教学要求 第一章论银行业的股东掠夺与经理人掠夺 1、理解:股东掠夺问题提出的背景。掌握:股东掠夺、非红利掠夺的概念。 2、重点掌握:金融危机前后的经理人行为分析。 3、重点掌握:对中国的金融业如何加强监管,要掌握这些政策的选择依据。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危机 1、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理解:国际金本位制、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沿革。 2、掌握:货币危机的涵义及判断指标、货币危机的类型。理解:货币危机爆发的基本情况。重点掌握:货币危机的本质和根源以及货币危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 3、掌握: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思路及现实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讲评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与《期末复习指导》第一、二、三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论银行业的股东掠夺与经理人掠夺 1.股东掠夺:定义以及内涵 包括股东对于债权人的掠夺和大股东对于小股东的掠夺。指(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制权地位,采取多种手段从公司获得巨大收益,超过企业价值本身的收益,侵占了债权人或者小股东的权益,给债权人或者小股东带来巨大损失。在金融领域,金融机构的所有者,利用金融机构破产牟利,获得了超过机构价值的巨大利益,却给债权人带来巨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股东掠夺来自于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大股东利益与小股东利益的不一致性,来自于貌似合法的不同决策方式,可以改变股东和债权人、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分配结构。 2.资本监管原则 资本监管原则是指,要求银行资本金必须达到一个一定的比例的规定。核心资本要达到4%,资本金比例要达到8%。资本监管原则并不是直接用于防止银行机构支付危机的,而是约束银行机构表内业务(贷款)的而过度扩张的,使得银行机构把所积累的风险控制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之内。当然,就资本监管而言,还应该把银行机构的表外业务,也纳入资本监管的麾下,以防止表外业务的过度扩张。 3.红利掠夺方式和非红利掠夺方式的区别 (1) 非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说通过掠夺利润分配之外的途径,获得超额收益,而给其他股东或者债权人带来损失。在银行机构中,大股东可以通过贷款方式获得非红利性的掠夺收益,带来“坏账”性收益,这是非红利掠夺方式的主要方式。而在上市公司中,操纵和控制上市公司,可以让“独大”的“一股”把上市公司变成自己的“金库”后者“提款机”,大股东通过占款,或者通过关联交易,可以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给小股东带来的损失。股票发行时的虚假或者误导性陈述、同业竞争、以不公开价格与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挤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有时通过合法程序掠夺总校投资者,比如管理层随意决策、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与关联企业进行资产替换、在企业管理职位上任人唯亲、过高地向管理层支付报酬等,实现额外的收益。 (2)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利润、税收以及坏账三种财务指标的当期和后期的分配结构的不同时性来实现的。利润是股东的,税收是股价的,下一期形成的“坏账”由谁承担?如果不能“利润冲抵”,那么只好由社会存款人和最后贷款人来承担。此时,通过分配结构的会计制度,而股东留下了“利润”留下,“税收”给当期政府拿走,但“坏账”转嫁给社会存款人和作为最后贷款任人的国家。 4.试论述股东掠夺对我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 (1)股东掠夺的定义和内涵(见第1题答案); (2)红利掠夺方式,表现在中国的银行机构在存在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的同时,银行机构却是盈利的,以至于股东分配的利润,而不良资产却留给了社会公众。 (3)非红利掠夺方式,使得大股东通过从自己参股的银行机构借贷,然后再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转移资产,当银行机构破产时,企业贷款也就成为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部分,而股东却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4)总的来讲,股东掠夺使得股东获得巨大收益,但造成了中国银行业的巨大不良资产漏洞,成为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转嫁给了社会公众。 (5)中国的银行机构的大股东掠夺,存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特征,该特征是由于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安排决定的。 5.治理股东掠夺、经理人掠夺的可行性与政策选择 对于股东掠夺、经理人掠夺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规避,但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消除。一般认为,治理股东掠夺的根本途径是加强监管。诸如,加强民主监督;对经理人等实施薪酬政策;完善制度,对于经理人的收益进行管理;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堵塞漏洞;对违规者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等等,都是治理掠夺的政策选择。我国理论界提出了具体措施,改变坏账与利润分离的财务管理方式,分配利润必须要在以利润冲抵坏账后方能进行;严格执行资本监管原则,保证资本充足;通过资本监管,约束表内业务扩张,同时限制银行表外业务过度膨胀;增强银行业风险意识,防止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1■如何认识和测算通货膨胀税? (1)通货膨胀税是指当政府增长中央银行纸币并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时,经济单位 持有的中央银行纸购买力下降,如同政府对持有中央银行纸币者征收税收。(4分) dp/dt M (t)M (t) (2)通货膨胀税可用公式表示为S T=p p(t)=n⑴ 丽,其中n (t)为通货膨胀率。 M (t)为中央银行纸币数量,P (t)为一般价格水平。(3分) (3)从本质上说,通膨胀税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考虑的通货膨胀对货币持有者的影响, 是中央银行纸币持有者由于一般物价上涨所遭受的损失。(3分) 2■简述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1)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内为摸索阶段和不断完善改进阶段。(2分) (2)摸索阶段侧重于定量考核,从1994年开始,着手探索银行审慎监管新办法;1997 年出台了《商业银行资产比例管理办法》;2000年,制订了针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4分) (3)不断完善改进阶段注重定性考核,2003年中四证监会成立以后,积极探索并不 断改进和完善评级办法。2004年出台了《股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暂行)》、《外资银行风险评价手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暂行)》等若干风险评价体系;2005年未,出台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取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骆驼监管评级体系;2006年1月起试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4分) 3■概括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的方法及其呈现的特点。 (1)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使用了两种方法:机会成本铸币税测算、货币铸币税测算(5 分) (2)从测算结果看,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2001年以前,人民银行铸币税与GDP之比,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比较高,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比较高;二是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在1986—2008年有下降趋势, 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三是准备金存款的铸币税收入占铸币税的比例较低,货币 发行是人民银行铸币税的主要来源;四是在多数年份,货币铸币税对于机会成本铸币税。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基于网络考核试点课程考核方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基于网络考核试点课程 考核方案 (本方案仅适用参加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课程学生)一、考核改革的目的“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是金融学专业中一门专题性质的课程,原来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本学期开始,课程考核改革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改为完全的形成性考核,主要目的是:1.通过课程考核改革,深入探索既符合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学习特点,又兼顾课程性质的考核模式;2.通过课程考核改革,探索形成性考核的目标、形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切实发挥形成性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3.通过课程考核改革,进一步落实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把远程教育传统的考试从环节转化为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保证并提高学习质量。 二、考核目标通过考核改革,既检测学生对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又要检测学生对基本前沿课题运行规律和具体运作机制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这些前沿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作用、具体实践、发展变化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三、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完全的形成性考核方式。终结性考核形式为材料分析基础上的课程小论文。每学期共安排10次,或针对每个专题,或综合几个专题,每次最高计分为10分。第一次作业(10分):《分析材料》:索罗斯投资理论的重要实用价值在于发掘过度反应的市场,跟踪市场在形成趋势后,由自我推进加强最后走向衰败的过程,而发现其转折点恰恰是可以获得最大利益的投资良机。 过度反应的市场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顺势而动的跟风者所形成的主流偏见对市场所形成的推动,跟风者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却同样能使市场自身的趋势加强。由于市场因素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越多,随波逐流于市场趋势的人也就越多,这种顺势操作的投机行为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本身也成为了影响市场走势的基本面因素之一,风助火势,市场被投资者夸大的偏见所左右,二者相互作用令投资者陷入了盲目的狂躁情绪之中,趋势越强,偏见偏离真相越远,实际上也使得市场变得越来越接近脆弱。过度反应的市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盛衰现象的发生。要求:在认真阅读上述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阐述过度反应及其在证券投资市场中的应用。写作思路:1、依据行为金融学中过度反应理论的主要内容;2、分析产生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3、分析如何利用过度反应理论指导投资操作。第二次作业(10分):《分析材料》:专家认为,今天的亚洲不会再重复当时的危机。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Roubini认为,跟1997年可能不同的是,亚洲地区国际收支状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外汇储备位居全球前列;亚洲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金融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内部化理论: 2.骆驼评级体系: 3.垄断优势理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货币危机有哪些类型? 2.经济数据偏差有什么必然性? 3.如何测算商业银行铸币税? 4.如何衡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 三、论述题(20分) 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战略。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材料1: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自诞生以来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政策工具。半个世纪以来,菲利普斯曲线一直是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对曲线的评价也有很大差别。菲利普斯曲线曾经为正统凯恩斯主义干预宏观经济的“相机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使资本主义变成了“可调控的资本主义”;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又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成立,政府的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围绕经济理论史上的供求之争,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成为了各学 派争论的突破口和政策分析工具。 ——摘自李争宇“菲利普斯曲线的历史演变及政策意义”一文 材料2: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 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请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何在?

金融学基础知识

金融学基础知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金融学专业 目录 金融学 培养目标 金融学历史起源 金融学学科分支 就业前景深入分析: 一、商业性质银行 二、保险公司 三、金融业相关委员会 四、政策性银行 五、证券公司 六、投资公司 七、基金公司 八、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及财务部 课程优势 主要课程

就业方向 入学条件 金融学 金融学:Finance: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 [1]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验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培养目标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金融前沿》期末要点重点整理

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表外业务 随着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无风险利率开始不断下降。在负债端,为了吸引客户资金,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维持了原有成本水平,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市场化的实质是市场来决定各类要素的价格,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资金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主体。因此,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商业银行在资金借贷中,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等情况,结合自身经营的实际,自主决定资金价格,调节利率水平。 利率的变化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变动的结果,利率水平应该由货币市场的货币流通量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罗伯逊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应该以贷放资金的供给及需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理论分析表明,资金价格应该由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银行面临的货币供给需求状况不同,每家银行可贷资金供给需求不同,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资金实际情况来决定资金价格。 利率市场化可以优化资源资金配置,提升金融效率金融最重要的作用是调节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才能达到优化资金配置的目的。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政府管制利率会使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发展中国家想要消除金融抑制现象,需要实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反映资金运用的真实成本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表明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各种金融资产通过不同的利率水平所表现出来的风险结构。主要由信用工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以及税收等因素决定。债券的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待遇,但期限不同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反映了期限长短对其收益率的影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各种债券的市场预期,市场供求(市场分割)和期限选择不同,这三个因素在利率的期限结构决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投资者的偏好,机构投资者的负债结构、以及就金融产品本身的期限等因素都会影响利率的高低和变化。 当利率受到政府管制时,政策因素和政府意志成为影响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而难以把上述各因素的影响反映在定价中,不能真实的体现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真实成本。各金融机构面临的具体经营条件和情况不同,资金成本不同,需要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价格的把握来确定自己的价格,以弥补资金运用的真实成本。 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上述分析表明,要保证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实现利率市场化。关键在于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发展不受利率波动影响的表外业务来应对利率风险在利率管制未放开时,商业银行可以在存贷差中求生存,谋发展。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利率上升,银行融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银行业间竞争加剧,存贷差会缩小,银行最重要的贷款业务带来的收入会下降。当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对利息依赖性较高时,面临利率市场化,必然会受到利率波动的>中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来规避利率风险。表外业务主要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为基础,服务于客户的金融和信息咨询需要,具有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取收入的特点。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使营业收入多样化,提高服务费收入占比,以此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贷利差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股东掠夺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1 1.股东掠夺:简单地说,股东掠夺就是股东利用破产牟利的行为。 2.非红利掠夺:非红利掠夺方式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贷款方式进行的掠夺。 假定E0为股东的投资额,C1是股东从本银行贷出款项的余额(包括股东自己的企业和关联企业),那么,当C1 > E0时,股东将不会认真关心银行的经营管理,而只想如何从银行取得更多贷款 3.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有关国际本位货币确定、国际储备货币选择、汇率及汇率制度选择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一整套规则和机制。 4.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是指对某种货币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贬值(或币值急速下降),或迫使当局投放大量国际储备急剧提高利率来保护本币。 5动态相关性: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就是动态相关性 6.V AR模型:又称向量自回归模型,不需要太多的经济理论假设,无需确定变量的内生性或外生性,根据KISS原则选取最优滞后阶数,估计简单,预测较好。 1.何谓红利掠夺方式与非红利掠夺方式?二者有哪些区别?(p1-9) 2.国际货币体系沿革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一、任何一种本身具有价值的实物商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即使其自身价值是稳定的,也无法解决其本身的稀缺性与国际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其供应的充足性之间的矛盾。第二、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要成为国际本位货币,必须要求其发行国在世界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具有绝对的实力,而一国法定货币取代另一国法定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是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实力较量的结果。第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都不可能是长久的,这是由全球经济不可能平衡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第四,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价值的不性与国际经济对国际本位货币价值稳定性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第五,从国际金本位制发展到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再从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发展到美元本位制,国际本位货币逐渐由本身具有价值的商品充当,转变为由公公具有法律赋予价值的法定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越来越虚脱为一种符号,而无所谓其本身是否具有价值。 3.简述货币危机的根源与本质。 货币危机的根源是国际货币体系不能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美元本位制下,货币危机的根源是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节制地供应美元。货币危机的本质:在美元本位制下,无论是表现为以非美元货币贬值为特征的货币危机,还是表现为以非美元货币升值为特征的货币危机,其本质上已经成为美国掠夺世界的一种手段,是美国政府挽救和强化其金融霸权的一种措施,同时也是美国政府惯用的一种赖账机制。 4.何谓GDP数据修正?有哪些主要的修正方法? 从本质上讲,GDP数据修正方法都是假设某些数据的质量高于GDP官方数据的质量,然后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前提假设,利用这些数据来间接地GDP的实际规模。根据估计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改进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根据所依赖基础数据的不同,计量经济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宏观数据的估计方法(宏观数据方法)和基于微观数据的估计方法(微观数据方法) 1.试论股东掠夺对我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第一章) 2.论述经济数据偏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辅导信用风险管理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辅导材料 (信用风险管理) (2007/9/14)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 关于信用风险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随着现代风险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定义已经不能反映现代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本质。 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讲,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可能性。 二、现代信用风险的成因 1. 信用风险的成因是信用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2. 不确定性包括“外在不确定性”和“内在不确定性”两种。 3. 信用风险也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和制约力量。 金融市场上有大量的信用风险客观存在着。谁能有效度量信用风险的大小并对其采取有效管理规避负面影响,那么谁就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三、风险度量的专家制度及其缺陷 专家制度的主要内容:专家制度是一种最古老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在该制度下,尽管 各商业银行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分析所涉及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大多集中在借款人的“5C” 上即: 1. 品德与声望(Character) 2. 资格与能力(Capacity) 3. 资金实力(Capital or Cash) 4. 担保(Collateral) 5. 经营条件或商业周期(Condition) 银行在信用分析中经常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 类型比率 经营业绩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 净收入/销售收入 实际有效税率 净收入/净值 净收入/总资产量 销售收入/固定资产 偿债保障程度息税前利润/利息支付 活动现金流量-资本支出/利息支付 活动现金流量-资本支出-股息/利息支付 财务杠杆情况长期债务量/资本总额 长期债务量/有形净值

金融学必读书籍

金融学必读书籍 1.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 Darrell Duffie 动态资产定价理论 2.Asset Pricing John H.Cochrane 资产定价 3.Econometric Analysis (3'rd edition) Greene W.H. 中级计量 4.Financial Econometrics (problems, Models, And Methods) Christian Gourieroux &Joann JasiaK 金融计量经济学 5.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Campbell J.Y. Lo, A.W.& Mackinlay A.C 金融市场中的计量经济学 6.Theory Of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 Imgersoll J.E. 金融决策理论 7.Foundation For Financial Economics Huang C.F. & Litzenberger R.H. 金融经济学基础 8.Principles Of Financial Economics S.F. Leroy&Jan Werner 金融经济学原理 9.Continuous-time Finance Merton R.C. 连续时间金融 10.Fractals And Scaling In Finance Mandelbrot B.B. 金融中的分形与标度无 11.Mathematic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Salih1N.Neftci 金融衍生工具的数学理论(第三版) 12.Options,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 Securities Hull 期权,期货及其它衍生证券(第四版) 13.Options,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 Securities Hull J. 期权、期货及其它衍生证券的习题集 14.Investments sharpe W.F.Alexander GJ.&Bailey J.V. 投资学 15.Game Theory (3) FudenbeIB D.&Tirole J. 对策论 16.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conomists 应用经济学中的对策论 17.Time Series Analysis Hamilton J.D. 时间序列分析 18.Fixed Income Mathematics Fabozzi F.J. 固定收入的数学 1、兹维.博迪, 罗伯特.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兹维.博迪《投资学》或者《投资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的就好 3、《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货币金融学》弗雷德里克·米什金(Fredcric S.Mishki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公司理财》斯蒂芬·罗斯,机械工业出版社 6、看一下金融联考的教材, 7、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 8、网站:FT中文网、中国金融网、和迅网、人大经济论坛 辅助一: 1、《衍生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唐·M·钱斯(Don.M.Chanc),中信出版社 2、佛兰克.J.法博齐写的有关固定收益证券的书 3、股票投资分析,书太多了,找一本看上去精致一点的就好,包括基本面和技术面的 辅助二: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1. 试论经济数据修正的政策含义。 答: ⑴.由于数据偏差会导致货币政策的低效率,因此,对各种经济数据进行修正是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率的必要前提。影响的重要方面是中介目标选择、制度框架和价格指标选择。 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中介目标是否选择货币供应量?实证结论是肯定的;对GDP数据修正可能也会改变货币口径的选择;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还涉及货币统计范围及其调整的问题。(3-5分) ⑶.制度框架。中央银行根据GDP数据来制定货币政策,就会低估经济的波动性,从而延误货币政策时机或者减小货币政策力度;即使中央银行认识到GDP数据存在问题,试图及时采取适当力度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GDP数据的官方性质和权威地位,中央银行将很难说服政府、人大和公众从而实施其货币政策意图,特别是在中央银行独立性不足的情形下更是如此。(3-5分) ⑷.价格指标选择。价格指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和观测变量,主要包括核心通货膨胀率、广义的价格指数、资产价格。(3-5分) 2. 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战略。 答: ⑴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推动中国商业银行实施海外发展战略。 ⑵跨国经营始于大国还是始于邻国。向发达国家发展的“困境”;向邻国扩张是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优先发展战略。 ⑶由邻国向“南方国家”的发展。 ⑷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⑸保持母国风格还是努力成为当地银行。 ⑹国家应放松管制,采取实际政策推动商业银行走出去。 3. 试论利普斯曲线理论演变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 答: ⑴通货膨胀与失业两者之间短期内的替代关系取决于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当偏离公众预期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大。但是,如果中央银行为了系统地增加实际产出而不断地试图偏离公众预期,则公众的预期一定会随之改变。因此公众的预期与中央银行以往的业绩密切相关。中央银行的信誉度有助于以较低成本恢复到理想水平。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答案全面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答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作业1 1.股东掠夺:简单地说,股东掠夺就是股东利用破产牟利的行为. 2.非红利掠夺:非红利掠夺方式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贷款方式进行的掠夺. 假定E0 为股东的投资额, 是股东从本银行贷出款项的余额C1 (包括股东自己的企业和关联企业) ,那么,当C1 > E0 时,股东将不会认真关心银行的经营管理, 而只想如何从银行取得更多贷款 3.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有关国际本位货币确定,国际储备货币选择, 汇率及汇率制度选择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一整套规则和机制. 4.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 是指对某种货币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贬值(或币值急速下降) ,或迫使当局投放大量国际储备急剧提高利率来保护本币. 5 动态相关性: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就是动态相关性 模型:又称向量自回归模型,不需要太多的经济理论假设,无需确定变量的内生性或外生性,根据KISS 原则选取最优滞后阶数,估计简单,预测较好. 1.何谓红利掠夺方式与非红利掠夺方式二者有哪些区别(p1-9) 2.国际货币体系沿革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一,任何一种本身具有价值的实物商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即使其自身价值是稳定的, 也无法解决其本身的稀缺性与国际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其供应的充足性之间的矛盾. 第二,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要成为国际本位货币,必须要求其发行国在世界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具有绝对的实力,而一国法定货币取代另一国法定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是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实力较量的结果. 第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都不可能是长久的, 这是由全球经济不可能平衡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第四,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价值的不性与国际经济对国际本位货币价值稳定性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 第五,从国际金本位制发展到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再从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发展到美元本位制,国际本位货币逐渐由本身具有价值的商品充当,转变为由公公具有法律赋予价值的法定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越来越虚脱为一种符号,而无所谓其本身是否具有价值. 3.简述货币危机的根源与本质. 货币危机的根源是国际货币体系不能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美元本位制下,货币危机的根源是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节制地供应美元. 货币危机的本质:在美元本位制下,无论是表现为以非美元货币贬值为特征的货币危机,还是表现为以非美元货币升值为特征的货币危机,其本质上已经成为美国掠夺世界的一种手段,是美国政府挽救和强化其金融霸权的一种措施,同时也是美国政府惯用的一种赖账机制. 4.何谓GDP 数据修正有哪些主要的修正方法 从本质上讲,GDP 数据修正方法都是假设某些数据的质量高于GDP 官方数据的质量,然后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前提假设,利用这些数据来间接地GDP 的实际规模.根据估计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改进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根据所依赖基础数据的不同,计量经济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宏观数据的估计方法(宏观数据方法)和基于微观数据的估计方法(微观数据方法) 1.试论股东掠夺对我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第一章) 2.论述经济数据偏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及理论前沿

收稿日期:2002-08-07 作者简介:姜波克(1954,1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 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 2002年第9期 (总267期)金 融 研 究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N o.9,2002G eneral N o.267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及理论前沿 姜波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市 200433)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80年代以来,跨时均衡分析方法是国 际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即对国际金融问题的分析更多地融入微观基础。随着1995年 Obstfeld 和R og off 的著名的论文“再论汇率动态变化” (Exchange Rate dynamics redux )发表以来,开辟了“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 )的时代,成为国际金融学新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国际金融理论。 关键词:国际金融理论;跨时分析;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46(2002)09-0007-12 近年来国际金融学的理论发展很快,尤其80年代以来,跨时均衡分析方法的发展,导致对国际金融问题的分析更多地融入微观基础。随着1995年Obs feld 和R og off 的著名的 论文“再论汇率动态变化”(Eschange Rate dynamics redux )发表以来,开辟了“新开放经济宏 观经济学” (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 )的时代,成为国际金融学新的发展方向。现代国际金融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主流的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更多地应用到国际经济的背景中;第二,研究者用理论和经验方法更深层次的探讨国际经济的一些古典问题。 一、经常账户的跨时均衡分析 汇率理论的动态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经常账户的跨时均衡的分析,把最优的增长理论应用到开放经济中。在80年代早期,许多研究者建立了经常账户的跨时模型,其中储蓄和投资表示前瞻性的最优决策。在凯恩斯的分析方法中,净出口主要有当期的相对收入水平和对外净利息支付决定,在跨时方法中,忽略了这些因素。该模型不同于早期

vi1[经济学]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六次作业

vi1[经济学]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六次作业新教材试题 材料1、在《新巴塞尔协议》下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将会产生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其原因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在银行和存款人之间将会产生道德风险,这将影响到银行从存款人那里吸收存款,进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因此,在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公开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关键信息的情况下,当银行的资本越充足时,在银行和存款人之间产生的道德风险越少,银行就会越容易从存款人那里吸收到资金,进而会发放更多的贷款。反之,则相反。 材料2: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包括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管制等原因,中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传导。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金融制度改革和信贷需求萎缩影响,信贷渠道受阻,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货币政策效应下降。 ——摘自徐倩“小议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一文 要求:在阅读上述材料及教材相关章节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写一篇学术小短文,题目自拟,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写作思路: 1、说明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及其主要理论解释; 2、说明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贷款渠道两种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3、可以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说明金融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4、可以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实现其职能的核心所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实现的整个过程,与中央银行的职能实现密切相关。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还不完善,滞后的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货币政策传导主体和传导客体尚未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及宏观外部环境的不利都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在我国金融市场对世界的全方位开放之际,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1年我国加入WTO,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开放的五年中,我国顺应国际经济大潮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国有银行的改制上市初见成效,银行从分业到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步加强,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一行三会的金融管理体制正式形成,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草案》和《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更成为中国金融法制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2006年12月11日,我国金融市场全方位开放,在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的强大压力下,我国金融机构真正体会到竞争的激烈程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顺利而稳妥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原理 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过程。西方学者形象地将它比喻为“黑箱”:货币政策操作?,?宏观经济变动。对“黑箱”观察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观点。Mishkin根据这些观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通过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国际贸易起作用。本文以第一类的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是利率渠道(Interest Rate Channel),其二是非货币资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美元危机: 2.经济数据偏差: 3.核心通货膨胀: 二、简答题 4.货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5.经济数据偏差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6.伯南克对信贷渠道作了哪些解释? 7.简述财政部银行绩效外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三、论述题 8.简述金融危机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启示。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9. 材料1:列数当今全球范围内的顶级私募,百仕通集团绝不会排出前三。而放眼金融危机风雨洗礼后的华尔街,在仍可挥斥方道的金融大鳄中,百仕通首席执行官(CEO)史蒂芬·施瓦茨曼亦是个中翘楚。 施瓦茨曼最近一次登上头条是因为其不菲的薪酬。借助百仕通的成功上市,施瓦茨曼在2008年赚得了高达7亿多美元的薪金(包括工资和股权收益在内),一举摘得全美最高薪CEO的桂冠。由于其持有的47亿美元百仕通股权收益权中,尚有75%的部分需在未来四年内分批解禁,机构预测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排在高薪CEO榜单的前列。 当然,若仅是以薪酬来衡量这位顶级私募掌门人对企业和行业的贡献度未免有些片面。从百仕通24年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位驾驶着投资航母大举开进的领军人物最为人称道的,还是其精准独到的眼光和坚守原则的执着。 ——摘自中国证券报一中证网 2009年8月20日 材料2:大量事实表明,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必然诱发种种弊端,妨碍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一股独大,或者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合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非法掠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对公司治理绩效损害很大,中小股东权益受损更为明显。我国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基本上是第一大股东,由于国有股的行使主体——政府部门具有特殊的地位,往往导致政府与企业角色错位,国家作为“大股东”对企业的监督和控制,演变成为行政干预,而且第一大股东的持股份额远远高于其他股东的持股份额,使国有股一般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据统计,2003年全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占公司总股本超过50%的占上市公司总数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金融行为学: P1是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它分析人的心理、行为、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 也是心理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P2人们新增收入中用于新增消费的比重, 此比重趋于递减之中, 也就是说, 随人们收入的增加, 增量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在减少。 3.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P2资本边际效率指新增单位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递减是说随着投入的增加, 每单位投资的收益在减小。 4.流动性偏好: 人们对现金具有特殊的偏好, 是因为现金的流动性最强; 偏好的理由在于提取现金为了交易, 或投机或才防患于未然——谨慎。 5.选择性偏差: P5指人们常根据自己对特定事件的代表性观点, 来估计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6.锚定效应和调整: P5投资者在进行金融决策时, 对新的信息没有做出足够的调整, 而被锚固在以前的信息上进行决策的现象。 7.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P12是解释投资者行为对新增信息反应程

度的两个概念。投资对收益的过度反应, 是股票价格暂时偏离其基本价值的结果; 投资者对极端收入的过度反应, 是因为投资者不能认识到极端收入回复到平均水平的范围和程度。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当对新信息重视不够时, 各种收入为正投资, 当过度看重信息时, 为负投资。 8.动量效应: P13市场价格的惯性趋势, 是投资者在投资期内对信息反应不足够导致的投资行为惯性的结果。 9.魅力股与价值股: P14是LSV使用的两个描述股票特征的两个概念。前者指过去业绩颇佳。预计未来业绩也好的股票; 后者指业绩相反的股票。 10.DHS模型: P16是Daniel; 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等19 98年对于短期动量和长期反转问题提出的一种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解释。在分析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程度时更强调过度自信和有偏差的自我归因。 11.可变性研究: P22行为金融学对可变性的形容主要指利率期限结构的可变性研究和股票市场的可变性研究。 12.金融脆弱性: 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 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 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风险。简单而言是金融业容易失业的本性。 13.金融脆弱性假说: P32是指明斯基1985年关于金融脆弱性的阐述。认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它投资贷款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