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_徐晨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_徐晨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_徐晨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_徐晨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 年 2 月第 22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22 No.1 February,2012 唇腭裂(cleft lip and palate,CLP)是常见的先天

性发育畸形,全世界发病率为 1/500~1/1 000。我国

为唇腭裂高发国家,发病率高达 1.82‰,总发生率占

我国出生缺陷的 14.01%。先天性唇腭裂常分为综合

征型唇腭裂(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cleft lip, SCL/

P)和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or palate,NSCL/P)。由于遗传学与胚胎学上的不同

机制,NSCL/P 又分为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 CL±P)和单纯腭裂(cleft palate

isolated,CPI)两类。与主要为单基因影响的 SCL/P 不

同,NSCL/P 是受多对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复

杂疾病,约占整个唇腭裂的 70%。本文对国内外非

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基因的研究做一综述。

1

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相关基因

1.1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

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1q36

MTHFR 是叶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编码

该酶的基因至少有 2 个已知的功能性多态位点:

C677T 和 A1298C。

van Rooij 等

[1]

对荷兰人群进行的研究没有发现

这两个多态位点与唇腭裂发病的相关性,但孕期摄

入叶酸不足,后代患病风险增加,尤其是基因型为纯

合的母亲,其后代发病风险分别为 10 倍(677TT)和

7 倍(1298CC),他们认为 MTHFR 的这两处多态性

并非独立的风险因素。 Pezzetti 等

[2]

在意大利人群中

的研究肯定了 MTHFR 基因多态位点不管是在散发

的还是有家族史的唇腭裂患者中的作用,C677T 位

点 T 等位基因在患者母亲中出现频率较对照组有统

计学意义。该小组后续研究表明,叶酸代谢途径中的

TCN2 (钴胺素转运蛋白 2)基因 c.776C>G 位点与

CL/P 具有相关性。国内研究中,万伟东等

[3]

的研究结

果显示 MTHFR 两个多态位点与 CL/P 相关;Zhu 等

[4]

对 C677T 的研究则反映了中国南北方的遗传异质

性,他们发现该位点在北方人群中有相关性,而南方

人群中没有统计学意义,北方地区杂合子父母将 T

等位基因传递给后代的几率,是南方地区父母的 2

倍多。

1.2 干扰素调节因子 6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6,IRF6)基因:1q32.3-41

IRF6 基因变异可以导致 van der Woude 综合征

(van der Woude syndrome, VWS)和 popliteal

pterygium 综合征(popliteal pterygium syndrome,

PPS),两者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徐晨

综述

吕燕

杨育生

审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

[

关键词

]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基因;位点

[

中图分类号

] R782.21; R782.22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4979(2012)01-0068-05

doi: 10.3969/j.issn.1005-4979.2012.01.018

Recent Advances on Susceptible Gene Loci Involved in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Palate

XU Chen, LV Yan, YANG Yu-sheng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College of Stomatology, 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200011,China)

[Key words]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palate (NSCL/P); genes; locus

收稿日期

: 2011-06-07

作者简介

:徐晨(1987—),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

E-mail: xuchen19870123@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4580321.html,

通信作者

:杨育生,副教授. E-mail: yysdj4829@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4580321.html,

· 68·徐晨,等.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XU Chen, et al. Recent Advances on Susceptible Gene Loci Involved in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Palate

Zucchero 等

[5]

收集来自亚洲、欧洲和南美洲的

1 968 个唇腭裂家系,共 8 003 人(其中 6 755 人来

自有家族史的家庭,1 248 人无家族史)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IRF6 基因 1 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 V274I

与 NSCL/P 明显相关。之后,Scapoli 等

[6]

在意大利人

群中进行的传递不平衡分析,支持 IRF6 多态位点在

唇腭裂发病中的作用。 Blanton 等

[7]

检测了相同的多

态标志位点,得出了相似结论。国内研究中,沈亚等

[8]

认为该基因可能是中国华东人群 NSCL/P 的易感基

因之一;马坚等在中国西部人群中的研究认为:IRF6

基因 V274I SNP 位点 G 等位基因与非综合征型唇腭

裂存在强相关性,而与单纯腭裂没有相关性;其小组

近期研究

[9]

进一步证实在中国西部人群中 IRF6 基因

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生存在强相关性。

1.3 转化生长因子α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α,

TGF-α)基因: 2p13

TGF-α 基因有 2 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s)酶

切位点: TaqⅠ和 BamHI。

1989 年 Ardinger 等

[10]

首先报道了 TGF-α 基因

RFLP 与 NSCL/P 具有相关性。 Scapoli 等

[11]

对 40 个

意大利唇腭裂家系进行了连锁分析研究,排除了

TaqⅠ位点与疾病的紧密连锁关系(LOD<-2);有趣

的是,同一研究小组后来利用其研究 6p23 基因的

38 个唇腭裂家系样本对 TGF-α 基因进行连锁分

[12]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他们对 6p23 的分析结

果亦为阳性。据此,他们认为 TGF-α 基因或其附近的

位点与 NSCL/P 发生相关,并推测 6p23 与 2p13 两个

基因位点在疾病发生中具有相互作用。国内研究中,

袁奎封等

[13]

以山东汉族人为研究对象,结果有统计学

意义,且有家族史者相关性更为显著;李志萍等

[14]

用单链构像多态性(single strande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SSCP)方法,发现 TGF-α 的 3 种等位

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 NSCL/P、CPI 和对照组之间无

统计学意义。

1.4 肌肉片段同源盒 1 (muscle segment homeobox

1,MSX1)基因: 4p16

MSX1 基因敲除小鼠有腭裂、牙发育不全、颅面

骨畸形。人类中有相似表型的家系也相继被报道,尤

其是 1 号外显子存在突变(ser104stop)的一个荷兰

家系中,12 个受累者有牙发育不全和/或唇腭裂

[15]

Lidral 等

[16]

和 Fallin 等

[17]

在美国高加索人中、

Vieira 等

[ 18 ]

在南美国家人群中的研究结果支持

MSX1 与唇腭裂发生相关。 Vieira 等

[19]

后来还在菲律

宾唇腭裂人群中检出 MSX1 的一个错义突变:P147Q。该突变位点在先前 Suzuki 等

[20]

对越南人的

研究中也被发现,他们认为有 2%的患者是这一突

变导致。基于以上原因,MSX1 基因被看作是人类颅

面裂候选基因中相当有代表性的一个。国内研究中,

吴平安等

[21]

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关联分析,认为 MSX1

基因与湖南汉族人唇腭裂发生相关;张力等

[22]

采用

SSCP 的方法分析 1 号外显子,没有发现多态性。

1.5 类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 1 (poliovirus receptor like-1,PVRL1)基因: 11q23.3

唇腭-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cleft lip/palate- ectodermal dysplasia, CLPED1)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有 65%的可能出现唇腭裂

和宽而平的人中。 Suzuki 等通过对该病高发的Margarita 岛上患者的 DNA 检测,鉴定相关致病基因

为 PVRL1

[23]

,其无义突变,W185X 的纯合子患有

CLPED1。此后,他们在北委内瑞拉人群中发现

W185X 突变杂合子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显著相关。Scapoli 等

[24]

在意大利人群中的研究则描述了新的

PVRL1 基因突变位点,认为该基因确实在 NSCL/P 的

发生中起作用。Avila 等

[25]

在不同地区人群中的研究证

实该基因变异在散发型唇腭裂中起到了部分作用。

1.6 转化生长因子β3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3, TGF-β3)基因:14q24

Noriko 等

[26]

将上颌突与鼻突融合前的小鼠胚胎

局部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证实,TGF-β3 确实可以促进

唇部融合,并且在分子水平上提出该基因是通过增

强 Flk-1、CyclinD1 和 CD31 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

的表达起作用。最近 Brown 等

[27]

的研究则认为基质

金属蛋白酶-25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5,MMP- 25)是 TGF-β3 下游作用靶点。 Vieira 等

[18]

以南美人

为对象的研究得出 MSX1 与 TGF-β3 之间相互作用

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他们还提出 TGF-β3 与 CPI 而

非CL±P 相关。 Ichikawa 等

[28]

在日本人中发现该基因

SNP 位点与 NSCL/P 显著相关。而 Scapoli 等

[29]

没有

发现 TGF-β3 与疾病连锁的明显证据,Jugessur 等

[30]

则认为该基因与CL±P 相关而与 CPI 无关。国内研

究中,焦晓辉等

[31]

将患病组与对照组、有家族史与无

家族史进行比较,结果皆有统计学意义,认为该基因

多态性与中国人群 NSCL/P 发生相关。

· 69·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 年 2 月第 22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22 No.1 February,2012 1.7 维 A 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

基因:17q21.1

维 A 酸是一种已知的啮齿类动物致畸剂,其致

畸表型包括腭裂。 Chenevix -Trench 等

[32]

研究比较了

病例组和对照组 RARα 基因PstⅠRFLP, 结果有统

计学意义。 Peanchitlertkajorn 等

[33]

在中国上海 36 个

唇腭裂家系 17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筛查,支持该基因

在疾病中的作用。然而,Mitchell 等

[34]

未发现有相关

证据。国内范国正等

[35]

以 D17S579 作为标志在湖南

汉族人中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为阳性,该位点等位基

因 A6、A9 可能为畸形发生的危险因子。

1.8 B 细胞淋巴因子 3(B—cell leukemia / lymphoma

3,BCL3)基因:19q13.1-13.2

Stein 等

[36]

在 17 个唇腭裂家系中研究发现:该基

因在有家族史的部分家庭中有一定作用。 Wyszynski

[37]

在散发唇腭裂患者中的研究证明,BCL3 等位基

因与疾病之间具有连锁不平衡。 Blanco 等

[38]

在智利

人群中也发现该位点的阳性结果。国内静广平等

[39]

的研究显示:该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在单纯唇裂与单

纯腭裂患者中不同,其多态性与家族史有相关性,而

与唇腭裂的发生无相关性。

1.9 全基因组扫描的提示

Prescott 等

[40]

首先采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在

92 个唇腭裂受累同胞对中得出 9 个阳性位点,之后

学者们纷纷在不同人群家系中采用此种方法,总体

上说,阳性位点有意义的程度并不显著(如 LOD 不

超过 3.0),并且不同研究位点也有差异。比较一致

的位点是:2p13(TGFA)、2q35-q37、3p21-p24、4q32- q33、6p23-p25、9q22-q33、14q12-q31、18q11-q12 [41]

Marazita 等

[42]

对该类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据此提出

2q32-q35 和 9q21 两个新的有显著意义的位点。最

近,有学者

[43]

对印度 2 个呈现显性遗传特征的多代唇

腭裂家系进行基因扫描,发现了新的连锁位点

13q33.1-q34。 Mangold 等

[44]

在中欧 91 个唇腭裂家系

中发现 4q21-q26 和 1p31-p21 的连锁证据,并且位于

1 号染色体上的该位点显示出男性遗传效应倾向。

2

单纯腭裂相关基因

Braybrook 等

[45]

研究指出:X 染色体连锁遗传的

腭裂(cleft palate chromosome X-linked, CPX)是由于TBX22 基因 (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X49.0 突变造成。近期 Marcano 等

[46]

收集菲律宾、北

美和巴西人群样本,研究显示 TBX22 突变可以导致

单纯腭裂、单纯舌系带过短或者两者同时发生,据此

他们指出该基因突变是一部分腭裂发病的原因。

Suphapeetiporn 等

[47]

对泰国 53 例非综合征型腭裂患

者该基因编码区检测,发现了 4 个突变位点,而在正

常对照人群中没有,结果支持该基因突变是泰国人

群单纯腭裂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有 TGF-α、TGF-β 和 MSX1 与单纯腭裂

有关的报道。

3

小结

目前,在如 NSCL/P 这样的多基因遗传病易感

基因定位研究中采用的策略主要有候选基因法和全

基因组扫描。前者的候选基因包括已知的参与面部

以及唇腭部胚胎发育的基因,已知与单基因遗传病

有关的、有唇腭裂表型的致病基因,动物研究中发现

的有关基因等。全基因组扫描则是选取人类基因组

范围内的遗传标志,用数个大家系或几百个受累同

胞对组成的样本进行连锁分析,从而将疾病的易感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某些区带上,再进行下一阶段的

精细定位,最终分离并克隆出某种多基因遗传病的

易感基因。这两种策略在以上综述的文献中皆有所

体现。具体的遗传分析方法有关联研究和连锁不平

衡、连锁分析、受累同胞对和受累家系成员分析,以

及动物模型的多基因分析。在唇腭裂研究中应用较

多的是前两种。同胞对和家系成员主要受符合要求

的样本收集和足够样本量的限制。而在动物模型方

面,尽管观察到的一些小鼠的表型能够给我们一些

启示,但是尚没有一种唇腭裂的理想动物模型,并且

在小鼠中导致腭裂的基因,在人类中往往与唇裂伴

或不伴腭裂有关,反映了动物和人类之间胚胎发育

时空方面的差异。

综上所述,唇腭裂的性状和发病受多对基因以

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有着人种和地域的差别,加

上样本量和遗传异质性差别,各研究机构的结果不

尽一致。但是,针对某一人种、某些易感人群或某一

地区的易感基因的鉴定和后续功能研究依然是有意

义的,这必将为唇腭裂这一出生缺陷的预防、检测、

治疗带来福祉。

参考文献

[1] van Rooij IA, Vermeil-Keers C, Kluijtmans LA, et al. Does · 70·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ternal folate intake and the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polymorphisms affect

the risk of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J]. Am J Epidemi- ol, 2003,157(7):583-591.

[2] Pezzetti F, Martinelli M, Scapoli L, et al. Maternal MTH-

FR variant forms increase the risk in offspring of isolate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J].

Hum Mutat,2004,24(1):104-105.

[3] 万伟东, 王丽君, 周小平,等. MTHFR 基因 C677T 和

A1298 C 多态与中国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

关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1):8-11.

[4] Zhu JH, Ren AG, Hao L, et al. Variable contribution of

the MTHFR C677T polymorphism to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palate risk in China[J]. Am J Med Genet A,2006,

140(6):551-557.

[5] Zucchero TM, Cooper ME, Maher BS, et al. Interferon reg- ulatory factor 6 (IRF6) gene variants and the risk of iso-

lated cleft lip or palate[J]. N Engl J Med,2004,351(8):769-

780.

[6] Scapoli L, Palmieri A, Martinelli M, et al. Strong evidence of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etween polymorphisms at the

IRF6 locus an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in an Italian population[J]. Am J Hum Genet, 2005,76(1):180-183.

[7] Blanton SH, Cortez A, Stal S, et al. Variation in IRF6 con- tributes to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palate[J]. Am J Med

Genet A, 2005,137(3): 259-262.

[8] 沈亚,程璐,万伟东,等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干扰素调节

因子 6 和转化生长因子α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12):1349-1353.

[9] 黄永清,马敏,马坚,等.中国西部人群 IRF6 基因 SNPs

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性的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

志,2010,26(2):227-231.

[10] Ardinger HH, Buetow KH, Bell GI, et al. Associa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lpha

gene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J]. Am J Hum Genet,1989,

45(3):348-353.

[11] Scapoli L, Pezzetti F, Carinci F, et al. Lack of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etwee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

Taq I polymorphism and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in families from Northeastern Italy [J]. Am J Med

Genet,1998,75 (2):203-206.

[12] Pezzetti F, Scapoli L, Martinelli M, et al. A locus in 2p13- p14 (OFC2), in addition to that mapped in 6p23, is in-

volved in nonsyndromic familial orofacial cleft malforma-

tion[J]. Genomics,1998,50(3):299-305.

[13] 袁奎峰,来庆国,李德仁,等. 转化生长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与山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J].华西口腔医

学杂志,2006,24 (6):533-536.

[14] 李志萍,孙宏晨,欧阳喈. TGFα 和 TGFβ3 基因多态性与

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关系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

杂志,2006,22(5): 667-671.

[15] van den Boogaard MJ, Dorland M, Beemer FA, et al.

MSX1 mu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orofacial clefting and

tooth agenesis in humans [J]. Nat Genet,2000,24 (4):342- 343.

[16] Lidral AC, Romitti PA, Basart AM, et al. Association of MSX1 and TGFB3 with nonsydromic clefting in humans

[J]. Am J Hum Genet,1998,63(2):557-568.

[17] Fallin MD, Hetmanski JB, Park J, et al. Family-based analysis of MSX1 haplotypes for association with oral

clefts[J]. Genet Epidemiol,2003,25(2):168-175.

[18] Vieira AR, Orioli IM, Castilla EE, et al. MSX1 and TGFB3 contribute to clefting in South America[J]. J Dent Res,2003, 82(4):289-292.

[19] Vieira AR, Avila JR, Daack-Hirsch S, et al. Medical se- quencing of candidate genes for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palate[J]. PLoS Genet,2005,1(6):e64.

[20] Suzuki Y, Jezewski PA, Machida J, et al. In a Vietnamese population, MSX1 variants contribute to cleft lip and

palate[J]. Genet Med,2004,6(3):117-125.

[21] 吴平安,李运良,范国正,等. MSX1 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

志,2007,24(3):325-327.

[22] 张力,唐君玲,梁尚争.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同源异型盒

基因 1 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26(3):256-261.

[23] S觟zen MA, Suzuki K, Tolarova MM, et al. Mutation of PVRL1 is associated with sporadic, non-syndromic cleft

lip/palate in northern Venezuela[J]. Nat Genet,2001,29(2): 141-142.

[24] Scapoli L, Palmieri A, Martinelli M, et al. Study of the PVRL1 gene in Italian nonsyndromic cleft lip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J]. Ann Hum Genet,2006,70(Pt 3):410-413.

[25] Avila JR, Jezewski PA, Vieira AR, et al. PVRL1 variants contribute to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palate in multi- ple populations[J]. Am J Med Genet A, 2006,140(23):2562- 2570.

[26] Muraoka N, Shum L, Fukumoto S, et 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 promotes mesenchym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ngiogenesis mediat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cyclin

D1,Flk-1, and CD31 gene expression during CL/Fr mouse

lip fusion [J]. Birth Defects Res A Clin Med Teratol,2005,

徐晨,等.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XU Chen, et al. Recent Advances on Susceptible Gene Loci Involved in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Palate

· 71·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 年 2 月第 22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22 No.1 February,2012 73(12):956-965.

[27] Brown GD, Nazarali AJ.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5 has a functional role in mouse secondary palate development

and is a downstream target of TGF-β3 *J+. BMC Dev Biol,

2010,10:93.

[28] Ichikawa E, Watanabe A, Nakam Y, et al. PAX9 and

TGFB3 are linked to susceptibility to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in the Japanese: popula-

tion-based and family-based candidate gene analyses[J]. J

Hum Genet,2006,51 (1):38-46.

[29] Scapoli L, Martinelli M, Pezzetti F, et al. Linkage disequi-

librium between GABRB3 gene and nonsyndromic familial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J]. Hum Genet,

2002,110 (1):15-20.

[30] Jugessur A, Lie RT, Wilcox AJ, et al. Variants of develop-

mental genes (TGFA,TGFB3,and MSX1) and their associ-

ations with orofacial clefts: a case-parent triad analysis[J].

Genet Epidemiol,2003,24(3):230-239.

[31] 焦晓辉, 王丽, 徐旭光. 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

TGFβ3 多态性的关系[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37

(5):415-418.

[32] Chenevix-Trench G, Jones K, Green AC, et al.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associations with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 and retinoic acid receptor loci [J]. Am

J Hum Genet,1992, 51(6): 1377-1385.

[33] Peanchitlertkajorn S, Cooper ME, Liu YE, et al. Chromo-

some 17: gene mapping studies of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in Chinese families[J]. Cleft Palate Craniofac J, 2003,40(1): 71-79.

[34] Mitchell LE, Murray JC, O’Brien S, et al. 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 gene variants, multivitamin use, and liver

intake as risk factors for oral clefts: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in Denmark, 1991-1994 [J]. Am J Epi-

demiol, 2003,158(1):69-76.

[35] 范国正,李运良,吴平安.视黄酸受体α 基因多态性与非

综合征性唇腭裂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J].中华医学杂

志,2007,87(6):396-398.

[36] Stein J, Mulliken JB, Stal S, et al.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evidence of linkage to BCL3

in 17 multigenerational families [J]. Am J Hum Genet,

1995,57(2): 257-272.

[37] Wyszynski DF, Maestri N, Mclntosh I, et al. Evidence for

an association between markers on chromosome 19q an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in two groups of multiplex families[J]. Hum Genet,1997,99(1):22-

26.

[38] Blanco R, Suazo J, Santos JL,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10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n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palate in the Chilean population[J]. Cleft Palate Craniofac

J, 2004,41(2): 163-167.

[39] 静广平,焦晓辉.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 BCL3 基因多态性

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5,21(2):156-159.

[40] Prescott NJ, Lees MM, Winter R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 out cleft palate in a two stage genome scan of affected sib- pairs[J]. Hum Genet, 2000,106(3):345-350.

[41] Lidral AC, Moreno LM. Progress toward discerning the ge- netics of cleft lip [J]. Curr Opin Pediatr, 2005,17(6):731- 739.

[42] Marazita ML, Murray JC, Lidral AC, et al. Meta-analysis

of 13 genome scans reveals multiple cleft lip/palate genes

with novel loci on 9q21 and 2q32-35[J]. Am J Hum Genet,

2004,75(2):161-173.

[43] Radhakrishna U, Ratnamala U, Gaines M, et al.

Genomewide scan for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palate in multigenerational Indian families reveals significant evi- dence of linkage at 13q33.1 -34 [J]. Am J Hum Genet,

2006,79(3):580-585.

[44] Mangold E, Reutter H, Birnbaum S, et al. Genome-wide linkage scan of nonsyndromic orofacial clefting in 91 fam-

ilies of central European origin[J]. Am J Med Genet,2009,

149A(12):2680-2694.

[45] Braybrook C, Doudney K, Marcano AC, et al. The 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TBX22 is mutated in X-linked

cleft palate and ankyloglossia[J]. Nat Genet, 2001,29(2):

179-183.

[46] Marcano AC, Doudney K, Braybrook C, et al. TBX22 mu-

tations are a frequent cause of cleft palate[J]. J Med Genet,

2004,41 (1):68-74.

[47] Suphapeetiporn K, Tongkobpetch S, Siriwan P, et al. TBX22 mutations are a frequent cause of non-syndromic

cleft palate in the Thai population[J]. Clin Genet, 2007,72 (5):478-483.

· 72·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_徐晨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 年 2 月第 22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22 No.1 February,2012 唇腭裂(cleft lip and palate,CLP)是常见的先天 性发育畸形,全世界发病率为 1/500~1/1 000。我国 为唇腭裂高发国家,发病率高达 1.82‰,总发生率占 我国出生缺陷的 14.01%。先天性唇腭裂常分为综合 征型唇腭裂(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cleft lip, SCL/ P)和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or palate,NSCL/P)。由于遗传学与胚胎学上的不同 机制,NSCL/P 又分为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 CL±P)和单纯腭裂(cleft palate isolated,CPI)两类。与主要为单基因影响的 SCL/P 不 同,NSCL/P 是受多对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复 杂疾病,约占整个唇腭裂的 70%。本文对国内外非 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基因的研究做一综述。 1 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相关基因 1.1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 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1q36 MTHFR 是叶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编码 该酶的基因至少有 2 个已知的功能性多态位点: C677T 和 A1298C。 van Rooij 等 [1] 对荷兰人群进行的研究没有发现 这两个多态位点与唇腭裂发病的相关性,但孕期摄 入叶酸不足,后代患病风险增加,尤其是基因型为纯 合的母亲,其后代发病风险分别为 10 倍(677TT)和 7 倍(1298CC),他们认为 MTHFR 的这两处多态性 并非独立的风险因素。 Pezzetti 等 [2] 在意大利人群中 的研究肯定了 MTHFR 基因多态位点不管是在散发 的还是有家族史的唇腭裂患者中的作用,C677T 位 点 T 等位基因在患者母亲中出现频率较对照组有统 计学意义。该小组后续研究表明,叶酸代谢途径中的 TCN2 (钴胺素转运蛋白 2)基因 c.776C>G 位点与 CL/P 具有相关性。国内研究中,万伟东等 [3] 的研究结 果显示 MTHFR 两个多态位点与 CL/P 相关;Zhu 等 [4] 对 C677T 的研究则反映了中国南北方的遗传异质 性,他们发现该位点在北方人群中有相关性,而南方

我国南方非综合征性总唇裂的流行病学.

我国南方非综合征性总唇裂的流行病学 提要目的了解我国南方地区1988~1992年非综合征性总唇裂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基本状况。方法在1988~1992年期间,采用以医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对南方监测医院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及非综合征性总唇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88~1992年南方非综合征性总唇裂发生率为12.5/万,其中唇裂为4.1/万,唇裂合并腭裂为8.3/万。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和上海市的非综合征性总唇裂居前三位,分别为16.7/万、15.6/万、14.6/万;上海市和贵州省唇裂合并腭裂最高,均为10.4/万;西藏自治区和安徽省的唇裂分别为7.6/万、6.0/万。城乡无显著性差异。男性发生率为14.4/万,女性为10.4/万,性别比为1.5∶1。唇裂合并腭裂占总病例的67%。单侧病例占70%,左侧总唇裂为49%。结论南方各省(市)、自治区的非综合征性总唇裂发生率存在差异。发生率无变化趋势,城乡无差异,男性较女性易感。非综合征性唇裂合并腭裂较多发,单侧多于双侧,以左侧为主。 关键词唇腭裂非综合征性发生率 中分类号:R78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34(2000)02—0122—02 非综合征性总唇裂是人类主要畸形,在我国它的发生仅次于神经管畸形,居第二位。它是不伴发其他系统、器官畸形的、不在综合征之内的唇裂、唇裂合并腭裂的总称。很多研究表明,它的病因与环境和遗传两大因素有关[1~2]。国外学者研究唇腭裂病因及发病机理时,为了在条件一致的基础上比较,常常选择非综合征性病例,因为它的缺陷仅限于唇腭裂,不受其他非主要因素的干扰。我们拟报道我南方1988~1992年非综合征性总唇裂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率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今后研究该畸形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打下基础。 对象与方法 监测对象为孕28周至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非综合征性总唇裂指单发的唇裂、或(和)唇裂合并腭裂的病例,排除了其他系统畸形或综合征性内的唇裂病例,如神经管畸形伴发的唇裂。 南北方划分大体以北纬35°为界,北纬35°以南的省份为南方。北纬35°以北的省份为北方。采用以医院为基础抽样监测,监测对象使用统一的表格,每月审报。表格由三级监测网审查合格后录入电脑。监测质量控制见文献[3]。 统计学分析:χ2线性趋势检验分析发生率趋势变化,两样本率的检验采用二项分布的两样本率比较。 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