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雷电监测原理

雷电监测是指利用闪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放电参数(时间、位置、强度、极性电荷、能量等。)云闪(IC)和地闪(CG)发生时辐射频谱范围极大地电磁场,地闪回击辐射电磁波的功率频谱密度峰值在(4-10)KHZ 之间,云闪主要在1MHZ以上。在初始击穿和通道建立过程中,主要产生甚高频辐射LF和甚低频辐射VLF,电磁辐射覆盖整个放电过程,排除地面传导率、电离层变化,以及地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距离上采用不同的频带探测闪电过程是空间极轨卫星和声学传感器进行探测。

局域的闪电监测系统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闪电探测探头和一个定位监控中心组成。闪电监测系统是一个网络系统,它覆盖的区域范围越大,信息传输的技术和方式越先进,定位精度就越高。从闪电监测资料的应用考虑,地闪监测精度对于雷电防护非常重要,在云闪监测系统中,根据雷暴过程的发展趋势做出临近预报。

雷电定位

雷电定位主要利用闪电回击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回击放电参数,确定雷击点位置和相关参数。确定落雷点位置一般有三种方法:定向定位(DF)、时差定位(TOA)和近几年发展的综合利用DF和TOA的复合定位方法。

定向定位是利用2个及以上探测站以正交环形磁场天线同侧定落雷点,2个探测站获得2个方位角,用球面三角交汇确定落雷点;时差定位又称基于GPS

同步的闪电三维时差定位技术,它通过检测落雷点电磁波信号峰值到达探测站相对时间差,在球面上建立双曲线3个探测站能产生2条双曲线,其交点即为落雷点。此方法精度高,但当监测站小与3个时它却无能为力。为了既保证定位精度又对与监测站多少无限制,出现了时差磁方向综合定位方法,其原理是2个测站时差确定1条曲线,任一站的磁方向给出1个磁场方向,交点决定落雷点。随着微处理存贮技术以及GPS和数字处理技术DSP的发展,闪电定位也从单一采用定向法(DF)单站定位发展到采用定向和时间差(TOA)联合法(MPACT)的多站定位,对地闪的定位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对甚高频段闪电(云闪)的探测一般采用窄带干涉仪定位法(ITF)或者三维时差法。

当探测站既能测量雷电方向角,又能测量雷电波到达时间称为综合定位系统,又称闪电探测和测距系统(缩写为LDAR)。采用雷电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及时、直观地检测到雷击点,准确有效地对雷电进行定位、定性、定量。该系统是一个大面积、全自动、实时性雷电监测网,它由雷电探测站(DTF)、中心处理

站(PA)、用户终端站(NDS)和通讯网络组成雷电探测站探测和处理雷电电磁波脉冲信号,并采用GPS技术对雷电脉冲进行高精度(ns级)时间标定。中心处理站高速处理各探测站传送的雷电原始信号,并将处理好的雷电信息立即发送给用户终端站,用户终端站根据拥有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力系统观测目标数据库(ODS)和雷电信息数据库(LDB),将雷电的发生、发展以及雷击事故分析迅速展现在生产调度与分析人员面前,为雷电的监测和防治提供高新技术手段。

雷电监测的意义

开展雷电监测的意义是,通过建设全国雷电监测网实时监测雷电的发生、发展及消亡过程,提供雷电灾害预警信息,服务于雷电灾害的防护。通过统计我国雷电日、雷电密度分布图,为我国雷电防护工程提供科学参数。

雷电监测的方法

雷电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目测、照相、电场仪、闪电计数器、光谱仪、脉冲电压记录仪、卫星闪电探测器、声探测器、雷达探测等

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的一种:闪电的照相观测方法

由照相观测可以测量闪电的时间、闪电的速度和闪电的结构。早在19世纪后期,Hoffert (1889)就利用照相摄影方法观测闪击,他将照相机作水平快速移动,获取闪电照片,观测闪电变化情况,发现闪击是有分枝的,并且闪击之间有连续发光存在。并测量两闪击的时间间隔为1/5~1/10秒,这个时间显然是过大了。到20世纪初,法国Walter(1902~1918)利用一由钟控制的可移动照相机,他精确地测出了闪击之间的时间,并拍摄了第一次闪击之先导,并观测到第一次闪击是向下分枝的,但是他没有发现先导是梯级的。同时,美国Larsen(1905)也进行了类似的闪电观测,测量了闪击之间的时间,并记录到一次由40次闪击组成的闪电,但是分不清箭式先导

闪电的高速旋转照相法

直至1926年博尹斯(Boys)设计的一种旋转式相机,后来称之Boys相机,如图

9.1,其结构是将两个照相机的镜头分别安装

在一旋转圆盘的一条直径的两端,镜头随圆盘高速旋转当观测闪电时,闪电成像于两镜头后面的静止底片上,由于圆盘快速旋转,两镜头各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于镜头的高速移动,闪电光不是同时到达底片上,使得照相底片上感光的闪光发生畸变,但是这畸变方向是以直径为对称的,镜头的旋转速度是已知的,所以通过将两幅图的比较分析,及一系列处理后,就可以推断出闪电的方向和速度;

并且可以判断闪电发展的连续相位,从而得到闪

电的结构和发展过程。如图9.1c中,假定一个镜头垂直地位于另一个之上静止观测,则得到一个向下伸展的闪电放电图像;而当两镜头以相反方向快速移动时,就会形成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对于止方镜头,其闪光成像向右移,对于下方镜头的闪光成像向左移。为精确测量这些位移,在图中画直线q-s-p,然后将照片的两部分画成如图那样的排列,并使通过直线的q-s-p相应部分彼此平行,测出位移a~b (图9.1b) 和p~q,并将p~q减去a~b,得它们之差,然后除以镜头运动的速度的2倍,就得闪光由a到p的实际时间。由此可以画一张闪电发展的时间表。博尹斯相相的时间分辨率可以达到微秒量级,利用该相机成功地获取了大量地闪结构的照片。由于该相机获取的闪电照片结构呈波纹状,所以时常将这种相机称为波纹状相机。至1929年博尹斯又对他的相机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9.2 ,

他将转动相机镜头改为两镜头固定不动,而照相底片作快速旋转。这有利于提高观测的稳定性,同时提高观测的精度。

大气电场监测与雷电预警系统(NetStorm Manager 2.0)

雷电的预警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中将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雷电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

●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

●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雷电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防御指南: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

●人员应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

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视、电话等。

雷电+预警技术在电网领域首次试点应用

7月26日,江苏电网公司雷电预警监测站投入运行,标志着雷电预警技术在我国电网领域实现首次试点应用,填补了雷电预警技术在电网领域的应用空白。项目的建成为实现电网雷害的主动性防御提供技术参数,帮助检修人员提前做好应急抢修准备,降低雷害损失,对保障坚强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武汉南瑞自主研发的集监测、通讯及GPS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全天候野外连续运行、功耗低、结构简单及外观新颖等特点的雷电预警监测站,形成了小尺度高精度的雷电预警模型和算法,将雷电预警准确率提升到70%以上。小尺度高精度的雷电预警技术有别于公共服务天气预报的雷电预警技术,在航天、农业、石化、铁路等其他行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武汉南瑞肩负着国网公司第一批试点建设的雷电预警监测站预警装置的生产、工程实施和安装调试任务。历时两个多月,从选站设计到产品投运,技术人员顶着酷暑,圆满完成江苏电力公司5座雷电预警监测站的建设工作。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的定义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雷电监测原理 雷电监测是指利用闪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放电参数(时间、位置、强度、极性电荷、能量等。)云闪(IC)和地闪(CG)发生时辐射频谱范围极大地电磁场,地闪回击辐射电磁波的功率频谱密度峰值在(4-10)KHZ之间,云闪主要在1MHZ以上。在初始击穿和通道建立过程中,主要产生甚高频辐射LF和甚低频辐射VLF,电磁辐射覆盖整个放电过程,排除地面传导率、电离层变化,以及地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距离上采用不同的频带探测闪电过程是空间极轨卫星和声学传感器进行探测。 局域的闪电监测系统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闪电探测探头和一个定位监控中心组成。闪电监测系统是一个网络系统,它覆盖的区域范围越大,信息传输的技术和方式越先进,定位精度就越高。从闪电监测资料的应用考虑,地闪监测精度对于雷电防护非常重要,在云闪监测系统中,根据雷暴过程的发展趋势做出临近预报。 雷电定位 雷电定位主要利用闪电回击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回击放电参数,确定雷击点位置和相关参数。确定落雷点位置一般有三种方法:定向定位(DF)、时差定位(TOA)和近几年发展的综合利用DF和TOA的复合定位方法。 定向定位是利用2个及以上探测站以正交环形磁场天线同侧定落雷点,2个探测站获得2个方位角,用球面三角交汇确定落雷点;时差定位又称基于GPS同步的闪电三维时差定位技术,它通过检测落雷点电磁波信号峰值到达探测站相对时间差,在球面上建立双曲线3个探测站能产生2条双曲线,其交点即为落雷点。此方法精度高,但当监测站小与3个时它却无能为力。为了既保证定位精度又对与监测站多少无限制,出现了时差磁方向综合定位方法,其原理是2个测站时差确定1条曲线,任一站的磁方向给出1个磁场方向,交点决定落雷点。随着微处理存贮技术以及GPS和数字处理技术DSP的发展,闪电定位也从单一采用定向法(DF)单站定位发展到采用定向和时间差(TOA)联合法(MPACT)的多站定位,对地闪的定位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对甚高频段闪电(云闪)的探测一般采用窄带干涉仪定位法(ITF)或者三维时差法。 当探测站既能测量雷电方向角,又能测量雷电波到达时间称为综合定位系统,又称闪电探测和测距系统(缩写为LDAR)。采用雷电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及时、直观地检测到雷击点,准确有效地对雷电进行定位、定性、定量。该系统是一个大面积、全自动、实时性雷电监测网,它由雷电探测站(DTF)、中心处理站(PA)、用户终端站(NDS)和通讯网络组成雷电探测站探测和处理雷电电磁波脉冲信号,并采用GPS技术对雷电脉冲进行高精度(ns级)时间标定。中心处理站高速处理各探测站传送的雷电原始信号,并将处理好的雷电信息立即发送给用户终端站,用户终端站根据拥有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力系统观测目标数据库(ODS)和雷电信息数据库(LDB),将雷电的发生、发展以及雷击事故分析迅速展现在生产调度与分析人员面前,为雷电的监测和防治提供高新技术手段。 雷电监测的意义 开展雷电监测的意义是,通过建设全国雷电监测网实时监测雷电的发生、发展及消亡过程,提供雷电灾害预警信息,服务于雷电灾害的防护。通过统计我国雷电日、雷电密度分布图,为我国雷电防护工程提供科学参数。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ADTD 雷电探测仪 用户手册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ADTD雷电监测定位系统课题组 二○○四年十月

目录页号 一、概论 2 1.1 ADTD 雷电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2 1.2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构成 3 1.3 雷电探测仪的结构 4 二、ADTD 雷电探测仪的技术功能指标 11 2.1 每个雷电探测仪布站配置 11 2.2 雷电探测仪布站连接简图 11 2.3 雷电探测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11 三、雷电探测仪的安装 13 3.1 安装场地要求 13 3.2 安装基座 13 3.3 探头供电 13 3.4 探头接地 13 3.5 通讯标准及波特率17 3.6 探头与中心数据处理站间的通信 17 3.7 通讯电缆 18 3.8 探头的安装及水平调节 18 3.9 探头NS磁场天线环方位的调整 18 3.10 探头的初次通电 22 3.11 探头的密封 22 四、雷电探测仪运行设置和操作 23 4.1 DIP开关的设置 23 4.2 探头的运行方式 25 4.3 探头的数据输出及帧格式 25 4.4 自动自检 28 4.5 探头命令 28 4.6 CPU板、PDL板以及电源/接口板上的LED灯的涵义 39 五、雷电探测仪维修 41 5.1探头的检修维护 41 2维修程序设置及测试终端连接 44 5.3探头故障修理 47

一、概论 1.1 ADTD 雷电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闪电物理特性,探测原理,处理技术 大量的气象观测、卫星探测仪以及很多国家的电学测量等综合分析表明,全球在任一时刻都有上千个雷暴在活动,大多数发生在较低纬度地区,但两极地区也时有发生。由于雷电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威胁着森林、引燃火工品、造成人员的伤亡,对航天、航空、通讯、电力、建筑等国防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各国都很重视雷电的研究与防护。 闪电可以分为:云闪(包含云与云、云与空气、云放电)、云地闪、诱发闪电、球闪等多种,其中对地面设施危害最大的是云地闪电。云地闪电又可以细分为:正闪(正电荷对地的放电)和负闪(负电荷对地的放电)。目前,闪电探测仪主要用来探测云地闪,并且能区分正负极性。 一次闪电的放电过程如下所述: 云层荷电形成电分布—初始击穿—梯级先导—联结过程—第一回击—K过程—J过程—直窜先导—第二回击—………。 闪电的放电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回击过程,因为回击的电流大,辐射的电磁场强,是形成故障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回击的放电特征参量为: 1.回击的放电时间:指回击发生时的自然时间。 1.闪电的回击数:每次闪电的回击次数。 1.回击发生的位置:回击通道取垂直分量在地面或者在目标上的投影。 1.回击的电流值:指回击电流波形的峰值。 1.回击电流波形陡度最大值:指回击放电过程中单位时间电流变化的最大值,它反映了闪电回击放电最剧烈时的状况。 1.回击波形前沿持续时间:指回击电流波形中,从2KA到峰值电流的过渡时间。 1.放电电荷:指每次回击放电所释放出的电荷,即电流对时间的积分。 闪电监测定位系统从理论上讲,其核心是通过几个站同时测量闪电回击辐射的电磁场来确定闪电源的电流参数。Maxwell方程组和特殊路径上的传播影响,将两者联系起来。高精度雷电定位系统将测量每次回击放电辐射的电磁脉冲的下列参量: *回击的放电时间

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方案背景◆————————————方案提供商◆————————————系统介绍◆————————————系统架构图◆————————————典型应用◆————————————系统特点◆————————————系统推荐组配◆————————————设计依据 (一)方案背景 雷电是一种复杂的大气物理现象,它由带电荷的云-云(或云-地)或云内瞬时产生强大放电电流所产生。雷电灾害是全球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建设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雷电灾害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的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是从8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主要由气象、电力、电信、民航、部队等部门建设和使用,这些系统

在雷电及对流性灾害天气过程的监测、人工影响作业指挥、雷电防护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方案提供商 北京方大天云(fandasky)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气象与环境监测的行业领先者,方大天云具有深厚的硬件与软件技术示例。企业先后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北京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拥有多项产品专利与软件资质。公司以在线式监测系统为核心,研发、销售气象与环境传感器、自动气象站、环境监测站等设备,形成了“FAMEMS”、“FANDA”、“SKY”等核心系列品牌的在线实时观测系统产品,并为众多行业退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业务涵盖气象、环保、交通、航空、农业、林业、水文、电力及研究院所等行业。 (三)系统介绍 FAMEMS900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是一套基于地面电场仪和闪电定位网的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实时计算显示云对地雷击的发生时间、位置、雷电流幅值和极性等雷电参数,并以雷击点的分时彩色图清晰地显示出雷电的运动轨迹,有利于在大范围内实时监测雷电的发生、发展和成灾情况。 FAMEMS900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由中心站和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数个在线时差探测站组成。当被监视的区域内发生雷云对地放电时,中心站根据各时差探测站获得的闪电放电

雷电灾害现状风险评估实施方案

雷电灾害现状风险评估实施方案 二〇一四年一月

1立项依据 1.1总体说明 雷电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和选择性等特点,会引发火灾、爆炸、建筑物损坏、信息系统瘫痪等安全事故。它可导致整个建筑物(其构成部分及内部装臵)和公共设施受到损害,同时也可以使设备发生故障,尤其是电气及电子系统,这些损害及故障甚至可能会影响建筑物周围及其附近区域。 为防御雷电造成的灾害,国家和各级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防雷减灾的法律法规,补充修订了多项雷电防护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油、气、煤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雷电防护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强化对雷电灾害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1.2油田公司现状 2013年新疆油田公司共检测防雷接地点34323个,接地电阻值不合格点191个,合格率99.44%;重点站库二次检测防雷接地点4871个,不合格点14个,不规范点61个,合格率99.71%。 现场发现的问题主要是: 1、检测的接地电阻值超标。 造成检测的接地电阻值超标是由于有些设施安装的防雷接地装臵使用的年限较长,接地体腐蚀老化严重,导致接地阻值超出最大允许值,如油罐、管道接地的阻值要求小于10欧姆。 2、设施无接地或接地不合规范要求 根据《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臵安全检查规范》(SY5984—2007)要求,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个别储油单罐

无接地或接地不合规范要求,如准东采油厂、采油一厂、彩南作业区的部分探井的60方储罐没有做接地或只做了一个接地点(规范要求:油罐必须作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3、设施接地装臵的引下线与接地体断裂 由于设施接地装臵受地质影响发生下陷、地面施工等造成接地装臵的引下线与接地体断裂。 4、引下线的断接卡螺栓尺寸小或单螺丝连接 部分油罐和计量站存在断接卡连接螺栓偏小和单螺丝连接问题(规范要求:油罐接地引下线应设臵断接卡,断接卡应用2个大于等于M10的螺栓连接)。 5、引下线的断接卡被封埋在不符合规范、断接卡。 6、各单位普遍存在油罐上罐扶梯入口、油罐采样口处、装臵区、泵房、罐区入口、进站口、天然气站等处设臵的人体静电消除器,不是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7、部分生产装臵中控制系统操作室没有设臵防静电地板,没有对仪器仪表控制系统采取综合的防雷措施。如在电源系统安装电涌保护器(SPD)。 1.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第三十四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广西雷电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文章编号:100125191(2003)022******* 广西雷电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刘世学,史彩霞,熊文兵 (广西气象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南宁 530022) 摘 要:通过对各时段闪电出现次数、强度、雷达回波强度及叠加图像的动态分析研究,实现对雷电天气的实时监测、定位和趋势预警作用。并且设计了对闪电历史资料查询的功能。关键词:闪电定位;雷达回波图;叠加;监测;定位;预警中图分类号:T P 393 文献标识码:B Real -ti m e D etecti n g and Warn i n g Syste m of L i ghtn i n g i n Guangx i L I U Sh i 2xue ,SH I Cai 2x ia ,X I O N G W en 2bing (GuangxiM eteo ro l ogical Infor m ati on Center ,N ann ing ,Guangxi ,530022) Abstract :T h is syste m con sist of the direct detecti on by ligh tning l ocalizer and indirect ,as w ell as indirect detecti on by Dopp ler radar on the p roducing p rocess of ligh tn ing ,and superpositi on of these two i m ages is po .T he real 2ti m e detecti on ,l ocating and trend w arn ing of ligh tning are realized th rough the dyna m ic analysis of num bers ,inten sity ,radar echo strength and i m age superpositi on of ligh tning in each ti m e peri od .M eanti m e ,the syste m is equi pped w ith the functi on of check ing the h isto rical ligh tning info r m ati on . Key words :ligh tning l ocating ;radar echo m ap ;superpositi on ;detecti on ;l ocating ;w arning 收稿日期:2003205226 作者简介:刘世学(19762),男,助理工程师,广西南宁人,从事专业气象服务工作。 1 系统简介 本系统是实现对雷电天气发生发展的监测、定 位、跟踪及趋势预警的作用,从局域网上读取最新的基础数据,录入已建的数据库,通过系统后台的分析、转换后,在系统前台界面可选择显示同一天的闪电定位信息或雷达回波图像,系统还设置了两者图形叠加的功能,显示界面含广西县、乡一级的地理信息,实现地理信息精细的雷电天气实时监测、定位和趋势预警作用,为准确的了解实时雷电信息、定性做出趋势预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系统建设采用W indow s 2000下的M acrom edia D rea mw eaver M X 可视化软件和V C ++进行开发, 对闪电信息和雷达资料进行可视化和自动化改造,生成以广西地、县、乡为底图的广西雷电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系统是一个集闪电历史资料查询、分析诊断及定性预报的可视化软件,系统操作方便,为预报服务提供可靠依据。 图1 广西雷电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结构图 系统配置:服务器:D ell Pow erEdge 600sc ,微 软○R W indow s ○R 2000Server 操作系统和W eb 服务器; 客户端:D ellD i m ensi on 4550,W indow s 2000操作系统,M acrom edia D rea mw eaver M X 、V C ++软件开发系统。 第24卷 第2期 广 西 气 象 V ol 124 N o 122003年6月 JOU TU RNAL O F GUAN GX I M ET EOROLO GY Jun 12003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x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x年,建成功能齐

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墒情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要加密观测、滚动会商和准确预报,特别要针对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强化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对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研判,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要建立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陈家宏,童雪芳,谷山强,李晓岚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 摘 要: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 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 推荐的表达形式回归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性最好,其结果与IEEE 推荐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符合,与我国当前规程中推荐的曲线有交叉,小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高出规程值20%,大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略小,与高压架空输电线实际雷击绕击跳闸率比设计值偏高相符合。关键词:雷电流幅值;雷电定位系统;统计;累积概率;雷电监测;雷电流分布中图分类号:TM86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520(2008)0921893205 基金资助项目:2006国网公司科研项目(13070052512353)。 Project Supported by 2006Scientific Item of State Electric Grid (13070052512353).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Measured by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C H EN Jia 2hong ,TON G Xue 2fang ,GU Shan 2qiang ,L I Xiao 2lan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 ute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To satisfy the application demands of vast lightning current parameters in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adopted by IEEE working group and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in some typical areas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 data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tting expression format adopted by IEEE is better for cumulative probability curves gotten f rom lightning loca 2tion system than that adopted by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istical curves ac 2cord with that recommended by IEEE ,in two sides of the crossing point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smal 2ler currents are 20%higher than the latter ,and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higher currents are somewhat smaller than the latter ,which is accordant with that the actual shielding failure rates of high voltage overhead trans 2mission lines are higher than design values. K ey w ords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tatistic ;cumulative probability ;lightning de 2tection ;lightning current distribution 0 引 言 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一直是国内外防雷界非常重视的雷电参数之一,在绕击和反击防雷计算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内外使用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不同。国内在近30多年中对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进行过3次修改,目前使用的是电力行业规程《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21997)[1]中推荐的表达式lg P I =-I /88,它是依据新杭线1962~1987年的磁钢棒检测结果,用97个雷击塔顶负极性雷电流幅值数据回归得到的[2]。国际上,Anderson 2Erikson 、Popolansky 、Sar 2gent 等人先后对全球各地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进行了研究,归纳出相应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表达式[3],IEEE 工作组于2005年对全球雷电参数研究 进行回顾和总结,仍然推荐Anderson 依据Berger 等人的实测数据提出的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的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式[4,5]。日本为了监测雷电流参数,1994~1997年在60个1000kV 降压至500kV 运行的双回路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安装215m 长的引雷针[6],研究出自己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是一套全自动、大面积、高精度、实时雷电监测系统,采用遥测法依据M.A.Uman 提出的地闪回击场模型得到雷电流幅值数据。本文通过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的多年监测资料对全国部分地区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到一些典型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并将其与现行电力行业标准中推荐的雷电流幅值分布曲线进行了比较。 1 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的再认识 在我国线路防雷历史上,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进行的3次修订如表1[7]。 ? 3981? 第34卷第9期 2008年 9月 高 电 压 技 术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ol.34No.9 Sep. 2008

雷电预警方案

INEO Postes et Centrales Eurotect Electrical France 39 / 45, rue de la Soie 16,Chemin des Gorges 69627 Villeurbanne Cedex – FRANCE 69130, Ecully - FRANCE 静电侦测探头 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器 在雷闪之前预测雷击

雷电预警系统 技 术 方 案 上海晨长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

目录 一、概况 (4) 1.1需求背景与目标 (4) 1.1.1 背景 (4) 1.1.2 系统目标 (4) 1.1.3电场测量站点的布局 (4) 1.2AMEO340设备简介 (4) 1.2.1 AMEO 340功能 (5) 1.2.2功能实现原理 (6) 1.2.3 产品优势 (7) 1.3AMEO340系统组成 (8)

一、概况 1.1 需求背景与目标 1.1.1 背景 近年来,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极端天气或气候事件在全球大多数地方越来越频繁地发生,造成各种灾害,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每年4月以来,各地雷电天气明显增多,雷击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危及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1.1.2 系统目标 雷电预警系统是一种能在雷电电磁释放前提供有效的实时的安全决策的信息系统,能够对雷暴进行预防性侦测,并在第一次雷击前探测到雷击的发生并传输信息提示危险。不需要专门区分不同的雷暴活动。 雷电电场侦测预警系统AMEO340TM运用了测量环境静电场的原理来对雷云进行侦测。在任何时候,系统都可以根据对环境静电场的变化来侦测1-20公里以外靠近的雷雨云。当静电场的电场强度逐渐升高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在测量区域范围很可能出现雷电。AMEO340系统能够及时地在雷电产生之前发出雷电警报,让用户及时避免雷击伤害和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 1.1.3电场测量站点的布局 根据的需求,我们可以在工程中:安装2个地面电场侦测站(提高预警的准确度, 减少环境因素干扰)。这些侦测站的地理分布在最终安装前是可变动的,我们可以根据 环境的变化,能源的配置和联网方式来重新规划这些侦测站以获得更好的侦测效果。 1.2 AMEO 340 设备简介 它实时测量记录地面上的静电场值与变化率,电场障碍越少,则测量的精确度越高。数据采集控制器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处理,它是系统优越功能的关键,并能连续启动三级雷电报

神木市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的应用

神木市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10-14T09:07:22.73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8期作者:郭蕾 [导读] 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而保障神木市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神木市气象局,陕西神木 719300) 摘要: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是为雷电监测预警定位提供有效手段,系统的运行也将为雷电规律研究积累大量的原始数据资料,对此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区域雷电规律的掌握,提高防雷减灾的科技水平。因此,神木市气象局提出建设神木市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工程,以有效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所造成的危害,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而保障神木市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实施方案 引言: 神木位于陕西省北端,黄河中游,长城沿线,介于北纬38°13′—39°27′、东经109°40′—110°54′之间,受极地大陆冷气团控制时间长,受海洋热带气团影响时间短,加之深居内陆,地势较高,下垫面保温、保水性不好,所以大陆性气候显著。神木县为陕西省第一经济强县、中国第一产煤大县,境内煤矿、能化企业众多,煤矿企业大部分作业场所在井下,特殊条件的限制使矿井时刻面临煤尘、水、火、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因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神木县在榆林市范围内属于闪电密度较大的区域。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居民社区、学校、电力系统、户外作业等场所或领域,占雷电灾害比例90%以上。雷电预警作为国家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的内容之一,提高雷电监测准确性和预警预报服务的水平,将关系到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行业和人民生活的安全。因此,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刻不容缓。 1 神木市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①有利于全面获取雷电信息 工程建成后,可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全区雷电活动,获取雷电实时信息,为雷电预警预报、灾害防御、风险评估和特定区域现场防雷服务及雷电规律研究提供基本数据。 ②有利于提供雷电灾害防御服务 灾害防御是减轻自然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此举符合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符合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安全愿望。本项目为神木地区提供直接有效的雷电灾害防御服务,为防雷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和工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准确的雷电数据、雷电预警,使神木地区雷电防护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同时,项目建设将为次生气象灾害防御提供服务。雷暴通常伴随暴风雨出现,在预报雷电灾害的同时,也可以为预防洪涝、泥石流、冰雹等次生气象灾害提供技术支撑。另外,本项目建成后也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神木地区和中小学提供公益服务, ③有利于为雷电灾害应急管理提供科学数据 发生重大雷电灾害时,本项目可以提供雷电天气实况、发展趋势,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提供科学应对建议,为雷电灾害的勘察、检测、鉴定提供科学数据。 ④有利于提高雷电预警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 能准确监测雷暴活动和演变,提高雷电预警预报准确率,提前10~30分钟发出雷电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雷电避险措施,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 ⑤有利于提高神木市雷电防御现代化水平 依托雷电监测预警网络的建立,健全雷电灾害防御体系,积极开展特色防雷服务,快步提高防雷公共服务水平,并推动神木市雷电监测能力、预警预报能力和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⑥建设有利于实现全国雷电信息共享 神木市雷电监测和预警业务平台的建立,通过对闪电特征与天气过程关系的深入研究,发展可用于业务的诊断和预报技术,实现全国雷电信息共享,使得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索取闪电资料及其预报产品,为我国雷电监测和雷电预警预报提供业务服务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对雷暴和雷电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雷电和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短时预报业务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雷电防护技术服务业务的技术支撑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2 神木市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工程建设内容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是一套基于地面电场仪和闪电定位网的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神木市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工程主要依据《全国雷电监测系统发展规划》和《雷电探测网建设指南》,根据仪器设备的探测距离、满足探测效率和精度、覆盖全区的原则进行确定的。包括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的硬件设施建设及开发相应的配套软件。整体建设内容有:大气电场仪20套、闪电定位仪2套、市级雷电监测数据应用中心1个,开发大气电场及雷电预警相关数据处理软件1套、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平台1套(APP等)。 3 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的应用 3.1雷电定位系统的应用 闪电定位仪的主要原理是在出现闪电的过程中,会有强大的电流、电压和电磁辐射等连续性强且影响范围广的电磁辐射产生。利用闪电回击辐射的声、光、电磁特性和遥测放电参数,之后选择合适的监测定位法,如定向法、时差法、光学法和干涉法等,对雷电进行监测。以定向法为例,主要是在原双阴极示波器定位仪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磁方向闪电定位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通过宽波段VLF 信号可对闪电辐射进行接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窄信号引起的偏振误差和电离层反射造成的影响,该法还能有效减少测角方面的误差;干涉法则是在相位差的基础上对辐射位置进行确定,由于是直线传播,辐射波形、幅度、地面传导率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却有极高的定位准确率。在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中引入雷电定位系统,可实时监控雷电灾害重点区域状况,而通过雷电综合数据,则能有效预测重点区域出现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最终结合雷电信息开展雷电预警;而结合预警信息,通过远程控制相关单位内的重要设备防雷装置,将雷电电涌侵入通道切断。在解除预警信号后,这些设备就能自动恢复运行,使得雷电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 3.2雷电短时临近预警系统 对于雷电短时临近预警系统来说,在雷电出现前的较短时间内,对雷电信息进行探测并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有效降低了雷击造成

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 王海峰

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王海峰 发表时间:2018-12-18T09:30:16.5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王海峰 [导读] 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邯郸市雷电特征及其影响较大。 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局河北邯郸 056001 摘要: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邯郸市雷电特征及其影响较大。因此加强邯郸市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减少雷击事故出现率,保护国家以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地方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雷电灾害;公共气象服务;防御对策 引言 雷电灾害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现代化水平提高,城市规模扩展,高层化、智能化建筑大量涌现,各类电子信息系统也广泛运用于公众生产生活中,这些电子系统均属微电子设备,对外界因素敏感,极易受到雷电侵袭,一旦遭受雷电危害,会出现人员伤亡、火灾及信息系统瘫痪等不良事件。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东麓, 西面是太行山脉,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面则是华北平原,境内海拔落差较大,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受其地形地貌位置以及气候特征影响,邯郸市夏季常出现雷暴活动,年平均雷暴日数西部山区多于东部平原,有自西向东逐渐减少趋势,一年中以7月最多,一日中雷暴多出现在午后到前半夜发生,集中出现在16~21时,几乎每年都可能会因雷电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严重时甚至导致出现雷击伤人事故,如2004年7月14日邯郸市峰峰矿区及周围乡镇遭受雷击,致使5人死亡、9人重伤、7人轻伤。因此加强邯郸市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减少雷击事故出现概率,保护国家以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地方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邯郸市防雷减灾工作现状 近年来,邯郸市气象防雷中心坚持将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当作重点任务开展,严格贯彻落实《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河北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防雷减灾管理细则,强化雷电灾害防御组织管理,积极执行雷电监测、预报预警工作、雷电灾害调研鉴定及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结合当地雷电监测历史资料对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划分,向公众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同时深入各单位及社区、中小学校、农村等地方,积极开展防雷减灾宣传、防护、检测等工作。 邯钢是特大型钢铁企业,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是河北钢铁集团核心企业,被誉为“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生产、加工、存储等环节都属于易燃易爆危险环境,设施复杂,属于重点防雷安全单位。从2013年4月8日起,河北省邯郸市防雷中心开始对邯钢防雷设施进行年度春季安全检测工作,防雷检测人员克服困难,完成对能源中心、炼铁厂、炼钢厂、焦化厂、冷轧厂、热轧厂、大型轧钢厂、烧结厂等二十一个分厂建筑物、设备、管道、配电室、主控室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防雷隐患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及时复检,对检测合格单位发放了《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报告》,经过防雷中心检测人员的不懈努力,顺利完成了邯钢的年度春季检测工作,确保雷雨季节该类场所防雷安全生产工作不出纰漏,为企业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2邯郸市雷电灾害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公众雷电防护意识淡薄 邯郸市防雷减灾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纵观工作开展过程中,总结发现仍有一部分群众防雷意识还较为淡薄。近些年来,邯郸市防雷中心注重对地方群众开展防雷减灾知识宣传,但开展过程中缺乏长效机制,仍有一部分群众缺乏对防雷减灾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偏远且通讯、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农民居住分散,地形崎岖,防雷减灾知识宣传覆盖面落实不到位,加上村里大部分为年龄偏大的老人和年幼孩子,有的还长期存在封建迷信思想,认为雷电灾害属上天对个人的惩罚,对于雷电灾害预防措施毫不知情,这些因素均造成农村区域雷击事故频繁出现,且难以调查防御,需要不断提升防雷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及相关减灾技巧推广应用。 2.2防雷减灾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强 当前,邯郸市防雷中心人事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防雷专业性人才。特别是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管理人员大都身兼多职,职责分工不够明确,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相对混乱,日常工作开展难免有走过场现象,还有些人员防雷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对防雷减灾技术认识也不到位,制约防雷减灾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尤其是钢铁、化工等及等易燃易爆防雷隐患排查以及大型工程防雷安全监管工作,防雷减灾技术人员要求还跟不上。 3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对策 3.1加强防雷知识宣传 邯郸市气象局应加强防雷减灾科学知识宣传,以增强全社会对防雷知识认知度及防雷减灾意识,进行科学防雷、避雷,推动邯郸市防雷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由于偏远农村和中小学校对防雷知识认知浅薄,应加大学校和农村地区防雷知识宣传,各级政府部门应认识到防雷减灾重要性,为防雷宣传保驾护航。邯郸市气象部门可借助于报纸、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多渠道宣传防雷减灾知识,结合专题和专家讲座等,做好防雷减灾公共服务知识宣传和普及。 3.2建立和完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结合邯郸市雷暴特点、灾害发生、产业和行业分布等,同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同各地相符的防雷减灾方案,推动全市防雷监测网建设,完成闪电定位系统建设,借助于多普勒数字雷达和闪电定位仪对雷暴天气和闪电发生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加大研究闪电定位系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信息力度,对邯郸市雷电灾害加强监测,就实时监测资料的基础分析做好雷电灾害预警工作,利用现代化多媒体传播平台向全社会、尤其是雷电环境评价重点区域和雷电防护单位发布雷电预警信息,为当地政府部门的防雷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3加强部门联动,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积极开展面向不同行业雷电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防雷中心联合城建、安监、国土、农业等部门,做好沟通协作,共同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防雷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检测机构服务情况、被检单位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等进行检查,做好邯郸市雷电灾害调查工作,对全市防雷形式加强分析,做好全市易燃易爆、化工等危险场所、重点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防雷检测及雷击风险评估,降低雷电危害。

机场雷电预警系统方案书

机场雷电预警系统方案书 引言: 雷电灾害作为世界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全球各地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约为4000人左右,财产损失高达百亿元;而近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电子应用产品的增多,雷击灾害事故也有着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机场雷击灾害实例: 2012年6月9日南苑机场的供电线路遭遇雷击,导致机场停电近40分钟。受雷雨天气影响,大量旅客滞留。 2012年8月16日18时58分,榆林榆阳机场供电线路遭雷击,两路供电系统同时断电,机场自备电源设备也因雷击受损,导致机场全面停电,当日一架客机到达机场上空后,因雷暴天气无法降落,被迫返航西安。另有两架客机因雷暴天气取消飞行,致使163名旅客滞留机场。 2013年5月23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一架由海南岛飞到香港的航机22日下午接近香港上空时,疑遭到雷电击中,逾百乘客出现九霄惊魂,机长要求紧急降落,警方及消防员进行戒备,航机顺利降落赤鱲角机场,未有伤亡。天文台发出黑色暴雨警告,机场实施航空管制措施,航机须不定时暂停升降,令140班抵港航班延迟,6班取消;离港航班则有174班延迟,7班取消。 如何避免航空器受到雷电威胁是专 业人员努力的方向。由于航口业的特殊性、 传统的雷电防护手段,如避雷针,避雷器 等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无法完全的消除 上述隐患,因此只有提高气象观测预报的 准确性,才能更好的降低雷击风险

传统的雷暴天气监测手段:利用多普勒雷达系统对雷云的体积、运动速度、方向等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计算出分析出雷云到达本地上方的时间,预报时间及周期都是较长的,很难做到临近短时间预警; 基于场磨式大气电场仪测量原理而诞生的雷电预警系统,弥补了上述的缺陷。通过大气电场仪不断的对安装地点的大气电场进行采样,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地的电场强度情况,而当雷暴发生时,电场强度会急剧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这一特性,把握住雷电特征,即可对雷暴的发生进行雷电临近预警。 鉴于雷电预警系统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欧美的一些机场就开始应用,并取得了成效。 以下是来自于美国的一些背景资料: 在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之时,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场上,接连出现震惊世界的雷电事故。1987 年 3 月 26 日美国国家航天局的大力神/半人马座火箭升空不久,遭到雷击,火箭及携带的卫星均被炸毁。 两个多月后,在 6 月 9 日的暴风雨中,一声雷响,三枚小型火箭突然自行点火,升空而去。 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的事例当数 1969 年的事故。该年 11 月 14 日上午 11 点 22 分,“土星 5 号-阿波罗 12 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起飞后第 36 秒和第 52 秒两次诱发闪电,造成主电源失效,制导弹系统的电子系统暂时失灵,幸于后来又恢复了工作,才避免了一场灾祸。阿波罗系统的登月火箭前后共发生过七次雷害事故。 在上述前提下,为了确保飞行器的安全,除在发射场地和计划飞行航线的低空段地区布设先进的,综合性的雷电探测设备和采用完整的,严谨的防护措施之外,同时还要制定严格而细致的发射规范。任何航天活动在未得到明确的,令人信服的,能说明当时雷电环境参数 2符合规范条款的证据之前,不准进行。 美国国家宇航局和美国空军空间局,在大力神半人马座火箭及其卫星因雷击发生意外事故之后,又重新修订了防避自然闪电和飞行器触发闪电的发射规范,严格规定所有的航天活动必须遵循: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介绍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介绍 2012-09-21 12:53:53 雷电预警是近几年为了全方位实施雷电安全防护而研究开发的雷电防护新举措,得到各国雷电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雷电分会 T81)2009年3月在意大利的举行的年会上,开始关注雷电预警理论研究,并成立专门的分会负责,近几年取得较快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福建省区域雷电安全防护的研究,福建省防雷中心从2010年开始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有效合作,申报福建科技厅科研项目并通过验收投入业务运行,主要硬件采用上海晨长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大气电场探测仪,同时,利用我省气象雷达回波信息、闪电定位系统和卫星云图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开发出适宜我省雷电活动规律特点的福建省大气电场观测和雷电预警发布系统,并开始投入业务运行。 一、建设雷电预警的必要性 首先,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增加,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不断加大,损失逐年增加。因此,在一些重点场所和区域应该采用“主动防雷预警”与“被动雷电设计”相结合,当雷电临近该防护区域时,提前预警,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主动预防,可以大大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其次,雷电被动防护技术的局限性。雷电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的产生、发展、移动、消亡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也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学科内容之一,按目前现行国际IEC标准和我国国家防雷安全规范要求设计的防雷设施,不可能百分之百保护建筑或设施不遭受雷击,只能尽量减少或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第三,雷击风险概率较大。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我省雷击环境较恶劣,据统计,我省各县市年平均雷暴日数均达国家重雷区的标准,因此,对于一些重点区域和易燃易爆场所,虽然采取了相应的防雷措施,但由于雷击现象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仍有一部分雷击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的伤亡,存在一定的雷击风险。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采用“主动防雷预警”与“被动防雷设计”相结合,在做好现有场所的雷电安全防护被动防雷的同时,应采用主动雷电防护预警技术,当雷电临近监测站时,提前预警,并发出警报,减少雷击概率,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内容 安装一套由福建省防雷中心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福建省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用户子系统,该子系统与福建省防雷中心的“福建省雷电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公网实现有效连通,系统采用国内先进的大气电场监测仪、多普勒雷达回波、闪电定位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结合附近站点天气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组成的高智能的雷电预警预报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该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大气电场探测仪安装。在需地监测的地点或区域安装若干台大气电场监测仪,监测单点大气电场的变化,并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发送至福建省防雷中心福建省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和雷电预警用户子系统,一个大气电场仪探测半径为10公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