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景观设计概论复习

景观设计概论复习

景观设计概论复习
景观设计概论复习

景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狭义的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园林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组成景观环境要素的地形、山石、水体、植物、构筑物、环境设施等进行整体考虑和综合性设计。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各自代表

园林按照占有者的身份把园林景观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如中国北京的故宫,法国的凡尔赛宫等,私家园林最为著名的就是苏州园林,如留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上海豫园等。

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定义和各自包括的类型

按照景观要素分类通常把景观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两类。

硬质景观主要指景观环境中,材质比较硬。可变性较小的人工设施。如建筑、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等;

软质景观主要指景观中相对建筑、硬质铺装而言,材质比较软、可变性比较大富于自然变化的植物、水体等造景要素。美的形式

设计的元素主要包括:点、线、面、形体、色彩等5个方面。各要点参考课本。其中特别提到

线:不同的线型给人的空间感受有很大差异,水平的线给人相对稳定、平衡的感觉,垂直的线条给人以庄重、严肃、挺拔和向上的感觉,倾斜的线具有较强的动感,也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感。曲线给人柔和、放松和柔美的感觉,可以让人放慢速度、放松心情。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定性和共同性。包括对比与协调、

对称与平衡、韵律与节奏、多样与统一)1、对比与协调对比是把两种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来突出各自的特点,同时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

协调是指设计中的各个元素的和谐和统一关系,协调设计的原则会影响到设计的每一个元素,当空间中的各个元素建立起良好的协调关系后,会让人觉得整个空间浑然一体2、对称与均衡(1)对称平衡(2)不对称均衡3、韵律与节奏

4、多样与统一(包括这3种形式)形式与内容的变化与统一、风格与流派的变化与统一、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景观空间塑造

景观空间的边界:(景观空间边界的构成有很多种方法,如道路、绿化、铺装材料和高低变化都会形成边界,同时产生空间感。由边界形成景观空间可分为,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开敞空间人们视野开阔,令人振奋,能给人带来壮观、宏大的感觉;闭合空间相对封闭,令人感到安静、安全。

闭合空间封闭性的强弱还可以使空间相互隔断、互相穿插渗透,增加空间层次和引导性

路径,具有连续性、方向性和引导性,此外还具有空间限定功能。景观造景手法1、主景与配景

2、借景(借景可分为远借、邻借、俯借、仰借、应时而借等类型)

3、前景与背景

4、对景与框景(对景通常处在某个终点,又可分为正对和互对,对景常用于纪念性或者大型公共建筑景观的设计中,以使人产生秩序感和肃穆感。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结构,并引导游人通过框洞欣赏景色,如中国古典园林墙面上

开船、门洞)

5、分景与隔景(分景是将较大的景观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的区域,这些分割后的区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着,增强景观空间景观。

隔景是在分景的基础上运用具体的物质手段来实现分景的意图,隔景有实隔和分隔之分。虚隔是以植物、长廊、水体等相对具有一定通透性的隔断分割空间,虚隔的空间之间隔而不断,互有渗透和层次。)6、俯景与仰景地形地貌分类

1、平坦地形

2、凹地形

3、凸地形(在自然环境空间中主要表现形式有土丘、丘陵、山峦和小山峰)

植物景观要素

植物造景是指通过艺术手法将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花卉植物进行景观艺术手法处理和造景,以体现植物的形态、线条、姿态、色彩和组合美。

1、乔木:一般来说按照乔木的高度分,分为大乔木(高20m以上)、中乔木

(8-20m)、和小乔木(8m以下)

乔木是景观设计中骨干树种,它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形成绿荫,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同时由于乔木的种类繁多,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色叶树种,即便在冬季一些落叶乔木也能展现出美丽的树干姿态。

2、灌木灌木按照高度可以分为大灌木(高度在2m以上)、中灌木(1-2m)、和小灌木(高度不足1m)

灌木在园林景观中可以起到美化空间的作用,遮挡不良景观和视线。灌木常与乔木、草坪配合形成柔和过渡,丰富景观轮廓。灌木种类繁多,尤其是开花灌木观赏价值最高,用途最广,起到点缀美化环境的功能和作用。3、藤本

藤本植物可以美化墙面,形成季节性色叶、花、果和光影效果,是景观设计中垂直绿化的首选植物。同时藤本植物可用作于廊架、拱门、棚架的美化和绿化。植物作用(选择题)美化环境

红色系:蔷薇、石榴

黄色系:迎春花、金钟花、黄刺枚紫蓝色:紫藤、紫玉兰、日本鸢尾白色系:白玉兰、广玉兰

红色枝干:红瑞木、野蔷薇、杏金黄色枝条:金枝国槐、金丝垂柳白色树干:白桦

在果实方面主要有红色果实和黄色果实两个类别。红色果实有珊瑚树、南天竹、火棘等,黄色果实有枇杷、佛手等。生态作用

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树种有:悬铃木、垂柳、银杏、柳杉等;丁香、旱柳、连翘等对氯气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降音效果较好的树种:悬铃木、水杉、雪松

常见的防风固沙植物有沙柳、沙枣、胡杨、银白杨、樟子松、油松等。植物配置形式

孤植(1)体型大(2)姿态美(3)色彩美表3-4-1 喷泉景观的分类

给出“主要特点”,选出喷泉景观名称小品设施要素小品设施类型

其中主要包括建筑小品——雕塑壁画、亭台、楼阁、牌坊等;

生活设施小品——座椅、电话亭、邮箱、邮筒、垃圾桶等;道路设施小品——车站牌、街灯、防护栏、道路标志等。

在景观中置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有哪些特点)1、特置……2、对置……3、散置……4、群置……

一、分析苏州园林(江南园林)的美学特征

比例处处皆是画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色彩静态色彩静态色彩的存在载体色彩在苏州园林中最容易被人感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粉墙、黛瓦、褐色的窗、柱、门,灰色的路面和假山构成了苏州园林中的静态色彩。这简单的色彩,看似单纯,却以不变应万变,衬出了满园的风光无限

材料细节的美广漆,又称赛霞漆,由生漆或熟漆加入熟桐油调制而成,棕黑色。这种颜色与周围颜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

造型典雅别致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有着浓重的江南建筑特色,十分幽雅,门窗都有雕花装饰,做工精细,玲珑别致。由于苏州园林多数都是古时的官宦人家所建,因此建筑给人一种大气,沉稳的感觉,并且透露出浓浓的文人气息

功能传播文化苏州园林不仅具有其独特的无以伦比的美学价值,而且具有中国传统的艺术价值。苏州园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各种传统艺术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技术花般精美花墙,苏州园林的大师们为了能让苏州园林更接近自然,所以把苏州园林的花墙雕的更有层次感,把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都映在墙中,更融景与自然,所以叫花墙二、常用造景手法(一)主景与配景

⒈景,也称中景。是园林绿地的核心,一般一个园林由若干个景区组成,

每个景区都有各自的主景,但各景区中,有主景区与次景区之分,而位于主景区中的主景是园林中的题和重点;

⒉⒉配景,起衬托作用,像绿叶与红花的关系一样。主景必须要突出,配景则必不可少,但配景不能喧宾夺主,能够对主景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二)借景与对景

⒊1、借景根据园林周围环境特点和造景需要,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借景能扩大空间,丰富园景,一般借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1)远借2)邻借(近借)3)仰借4)俯借

⒋2、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三)抑景与扬景

⒌传统造园历来就有欲扬先抑的做法。在入口区段设障景、对景和隔景,引导游人通过封闭、半封闭、开敞相间、明暗交替的空间转折,再通过透景引导,终于豁然开朗,到达开阔景园空间,如苏州留园。也可利用建筑、地形、植物、假山台地在入口区设隔景小空间,经过婉转通道逐渐放开,到达开敞空间,如北京颐和园入口区。(四)夹景与框景

⒍2、在人的观景视线前,设障碍左右夹峙为夹景,四方围框为框景。常利用山石峡谷、林木树干、门窗洞口等限定视景点和赏景范围,从而达到深远层次的美感,也是在大环境中摘取局部景点加以观赏的手法。(五)前景与背景

⒎任何景观空间都是由多种景观要素组成的,为了突出表现某种景物,常把主景适当集中,并在其背后或周围利用建筑墙面、山石、林丛或者草地、水面、天空等作为背景,用色彩、体量、质地、虚实等因素衬托主景、突出景观效果。在流动的连续空间中表现不同的主景,配以不同的背景,则可以

产生明确的景观转换效果。白色雕塑易用深绿色林木背景,水面、草地衬景;

而古铜色雕塑则采用天空与白色建筑墙面作为背景;利用背景突出表现前景的手法(六)俯景与仰景

⒏园林景观利用改变地形建筑高低的方法,改变游人视点的位置,必然

出现各种仰视或俯视视觉效果。创造制高点给人的俯视机会则产生凌空感,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的视觉效果。创造峡谷迫使游人仰视山崖而得到高耸感;创造制高点给人的俯视机会则产生凌空感,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的视觉效果。(七)实景与虚景

⒐园林景观或建筑景观往往通过空间围合状况、视面虚实程度形成人们观赏视

觉清晰与模糊,并通过虚实对比、虚实交替、虚实过渡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

(八)季相造景

利用四季变化创造四时景观,因蒙山地处中国北方,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蒙山的海拔及茂密的森林覆盖,使得蒙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

三、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例子可加可不加)

1、主景升高: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高程上加以突出。升高的主景一般可以蓝天或远山作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以升高主体,降低视线法来突出主体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园林中常把主景放在视线的焦点处,或放在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来突出主景,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

3、中轴对称:在规则式园林和园林建筑布局中,常把主景放在总体布局中轴线的终点.而在主体建筑两侧,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中轴对称强调主景的艺术效果是宏伟、庄严和壮丽的

4、对比与调和:配景经常通过对比的形式来突出主景,这种对比可以是体量上的对比,也可以是色彩上的对比、形体上的对比等等,如释迦牟尼青铜像

5、重心处理:在园林构图中,常把主景放在整个构图的重心上,例如中国传统假山,就是把主峰放在偏于某一侧的位置,主峰切忌居中。规则式园林,主景放在几何中心上,例如天安门广场的纪念碑就是放在广场的几何中心上。

6、动势集中: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例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色要有动势,趋向一个视线的焦点上,例如西湖中央的主景“孤山”就是放在园林构图的中心上。

7、抑景: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是反对一览无余的景色,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先藏后露的造园方法。如苏州的拙政园(进了腰门以后,对面布置一假山,把园内景观屏障起来,通过曲折的山洞,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别有洞天之界,大大提高了园内风景的感染力。)

四、地形的处理原则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2、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3、满足景观的要求

4、符合景观工程的要求

5、创造景观植物的种植环境五、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

1、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景观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2、考虑景观艺术的需要(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

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2)考虑四季景色变化景观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为单调。(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4)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看近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姿态。更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庭园种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种植。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3、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得到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选择植物应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也可采用引种驯化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或能够创造满足所要求生态条件的外地植物。4、种植的密度和搭配

树木种植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如想近期就取得好的绿化效果,种植距离可近些。一般常用快、慢长树适当配置的办法来解决远近期过渡的问题,但是树种搭配必须合适,要满足各种树木的生态要求,否则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六、乔木种植的基本组合形式(要有分析)1、孤植

孤植是指乔木的孤立种植类型。此树又称孤立树,有时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是两株到三株,紧密栽植,组成一个单元。但必须是同一树种,株距不超过1.5米,远看起来和单株栽植的效果相同。孤立树下不得配置灌木。孤立树的主要功能是构图艺术上的需要,作为局部空旷地段的主景,当然同时也可以蔽荫。孤立树作为主景是用以反映自然界个体植株充分生长发育的景观,外观上要挺拔繁茂,雄伟壮观。2、对植

对植是指用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入口,同时结合蔽荫、休息,在空间构图上是做为配置用的。3、行列栽植

行列栽植是指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的种植,或在行内株距有变化。行列栽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气势大。行列栽植是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应用最多的基本栽植形式。在自然式绿地中也可布置比较整形的局部。行列栽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4、丛植

丛植通常是由二株到十几株乔木或乔灌木组合种植而成的种植类型。配置树丛的地面,可以是自然植被或是草地、草花地,也可以配置山石或台地。树丛是园林绿地中重点布置的一种种植类型。它以反映树木群体美的综合形象为主,但这种群体美的形象又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组合来体现的,彼此之间有统一的联系又有各自的变化,互相对比、互相衬托。选择作为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条件与孤植树相似,必须挑选在蔽荫、树姿、色彩、芳香等方面有特殊价值的树木。5、群植

组成群植的单株树木数量一般在20-30株以上。树群所表现的,主要为群体美,

树群也像孤立树和树丛一样,是构图上的主景之一。因此树群应该布置在有足够距离的开朗场地上

如靠近林缘的大草坪、宽广的林中空地、水中的小岛屿、宽广水面的水滨、小山山坡上、土丘上等。树群主要立面的前方,至少在树群高度的四倍、树群宽度的一倍半距离上,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欣赏。6、林带

林带在园林中用途很广,可屏障视线,分隔园林空间。可做背景,可庇荫,还可防风、防尘、防噪音等。自然式林带就是带状的树群,一般短轴为1,长轴为4以上。

自然式林带内,树木栽植不能成行成排,各树木之间的栽植距离也要各不相等,天际线要起伏变化,外缘要曲折。林带也以乔木、亚乔木、大灌木、小灌木、多年生花卉组成。7、林植(树林)

凡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林地或森林景观的称为林植或树林。林植多用于大面积公园安静区、风景游览区或休、疗养区卫生防护林带。树林可分密林和疏林两种,密林的郁闭度达70-100%,疏林的郁闭度在40-70%,密林和疏林都有纯林和混交林。密林纯林应选用最富于观赏价值而生长健壮的地方树种。密林混交林具有多层结构,如林带结构,大面积混交密林多采用片状或带状混交,小面积混交密林多采用小片状或点状混交,常绿树与落叶树混交。密林栽植密度成林保持株行距2-3米。七、孤立树应选择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的树木:

1)植株的形体美而较大,枝叶茂密,树冠开阔,或是具有其它特殊观赏价值的树木;2)生长健壮,寿命很长,能经受信重大自然灾害,宜多选用当地乡土树种中久经考验的高大树种;3)树木不含

毒素,没有带污染性并易脱落的花果,以免伤害游人,或妨害游人的活动。孤立树在园林种植树木的比例虽然很小,却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孤植树种植的地点应比较开阔,不仅要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且要有比较合适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点。八、绿篱作用和功能(简要说明)

A、范围与围护作用园林中常以绿篱作防范的边界,可用刺篱、高篱或绿篱内加铁刺丝。绿篱可以组织游人的游览路线,按照所指的范围参观游览。不希望游人通过的可用绿篱围起来。

B、分隔空间和屏障视线园林中常用绿篱或绿墙进行分区和屏障视线,分隔不同功能的空间。这种绿篱最好用常绿树组成高于视线的绿墙。如把儿童游戏场、露天剧场、运动场与安静休息区分隔开来,减少互相干扰。在自然式布局中,有局部规则式的空间,也可用绿墙隔离,使强烈对比、风格不同的布局形式得到缓和。

C、作为规则式园林的区划线以中篱作分界线,以矮篱作为花境的边缘、花坛和观赏草坪的图案花纹。

D、作为花境、喷泉、雕像的背景园林中常用常绿树修剪成各种形式的绿墙,作为喷泉和雕像的背景,其高度一般要与喷泉和雕像的高度相称,色彩以选用没有反光的暗绿色树种为宜,作为花境背景的绿篱,一般均为常绿的高篱及中篱.

E、美化挡土墙在各种绿地中,在不同高度的两块高地之间的挡土墙,为避免立面上的枯燥,常在挡土墙的前方栽植绿篱,把挡土墙的立面美化起来。九、水生植物在景观设计的要点

1)水生植物与环境条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水的深浅,在景观设

计中运用水生植物,根据其习性不同可分为:沼生植物、浮叶水生植物、漂浮植物。

2)在水体中植物水生植物时,不宜种满一池,使水面看不到倒影,失去扩大空间作用和水面平静感觉;也不要沿岸种满一圈,而应该有疏有密,有断有续。一般在小的水面种植水生植物,可以占1/3左右的水面积,留出一定水中空间,产生倒影效果。

3)种植水生植物时,种类的选择和搭配要因地制宜,可以是单纯一种,如在较大水面种植荷花等,同时可以结合生产;也可以几种混植,混植时的植物。

搭配除了要考虑植物生态要求外,在美化效果上要考虑有主次之分,以形成一定的特色,在植物间形体、高矮、姿态、叶形、叶色的特点及花期、花色上能相互对比调和。

4)为了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长,常需在水下安置一些设施,最常用的方法是设水生植物种植床。最简单的是在池底用砖或混凝土做支墩,然后把盆栽的水生植物放在墩上,大面积栽植可用耐水湿的建筑材料作水生植物栽植床,把种植地点围起来,可以控制植物生长。规则式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多用混凝土栽植台,按照水的不同深度要求分层设置,也可利用缸来栽植,在规则式水面上可将水生植物排成图案,形成水上花坛。十、地面铺装的设计原则

1.确保整个设计统一为原则,至少应有一种铺装材料占有主导地位。

2.除了以平面布置来探讨外,还应从透视的角度来研究铺装形式。

3.在景观中使用铺装地面时的另一原则,是在没有特殊目的的情况下,不能任

意变换相邻处的辅料及形式。

4. 使用铺装材料和其形式的最后一个设计原则是,光滑质地的铺料一般说来应占多数,这种材料经使用后,最理想的是不会使铺装地面有损于其它设计要素。十一、水景设计要点

(1)要注意水景的功能要求。(2)美观的考虑。

(3)注重水景的可参与性及安全因素。(4)水体尽量连通、循环。

(5)水景设计须和地面排水相结合。(6)注意水景的冬季处理。(7)考虑水景的夜间效果。

(8)注意不同水体形态之间以及水体和其它元素的结合使用,丰富环境的多样性。(9)注意水景驳岸的设计。十二、城市居民区水景存在问题1、水面设计过大,造成养护困难

2、水景设计形式化严重,忽略本身的内涵

3、居住区水景设计忽视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4、水景设计缺乏科学性,忽视水景的经济实用与后期维护治理

5、景观用水体系不完善,缺乏长远考虑十三、景观小品的作用

景观小品在园林景观中虽然不是主角,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景观小品在园林中主要有可观赏性和组景作用,及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明确的变化标志;更重要的是景观小品可渲染气氛,合理地将小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产生不同的效果,使环境更具感染力。景观小品和建筑一样,都为城市良好形象的建立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方便实用、美化环境和优化空间的功效。十四、景观小品特征

1. 整体性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景观小品设计是一种烘托环境整体效

果的艺术,对各个环境小品构成要素的创造都不能忽视。

2. 科学性景观小品创造是一门工程技术性科学,其空间组织的设计,需通过施工工艺和各种技术、材料的科学运用,才能圆满地实现。这里所说的科学性特征,包括结构、材料、工艺、施工、设备、光学、声学、环保等方面的因素。

3. 艺术性艺术性是景观小品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但艺术性应以满足功能为基本要求。这里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二者缺一不可。艺术性特征包含形体、材质、色彩等,一般表现为环境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及给人带来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与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

文化性景观小品设计的文化性特征应与使用者的文化层次、地区文化的特征相适应,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人性情趣的环境空间。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域广阔,南北差异大,各民族信仰各异,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居住环境千差万别,因此,景观小品的文化特性明显。

十五、景观小品设计要点

1、巧于立意景观小品不仅要有形式美,还要有深刻的内涵。

2、造型新颖景观小品具有浓厚的工艺美术特点,所以一定要突出特色,以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

3、人工与自然融于一体作为装饰小品,人工雕琢之处是难以避免的,而将人工与自然融于一体,则是设计者的匠心所在。

4、体量合适景观小品一般在体量上力求精巧,不可喧宾夺主,失去分寸,如园林灯具,在大型广场中,可设置巨型灯具,以起到明灯高照的效果;而在小庭院、林荫曲径旁,则只适合放置小型园灯,不但体量要小,而且造型要更

加精致。另外喷泉、花台的大小,均应根据其所处的空间大小确定其体量。5、功能与技术相符景观小品除满足艺术造型美观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的要求,如园林栏杆的高度,应根据使用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又如园林坐凳,应符合游人休息的尺度要求,园墙则应根据围护要求来确定其高度及其他技术要求。

6、地域民族风格浓厚景观小品应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其形式应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尤其是在旅游城市,建设新的园林景观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景观设计流程

1、项目接洽

针对接单项目召开项目论证会,分析项目可执行度,大致定位项目性质,提炼设计定位及目标准备项目概念方案设计。

2、项目概念方案设计:

(1)、现场踏勘(现场场地梳理、地形、现场构筑物、现场景观资源、可见因素、不可见因素及地下隐蔽项目等)

(2)、概念方案(包括风格定位及景观框架提炼)

①深度了解甲方要求,依据其提供相关资料展开设计分工。②制定概念方案设计构架3、项目扩初设计:

包括具体景观节点扩初、照明扩初设计、绿化扩初设计等。4、项目施工图设计5、施工配合指导

画图题

城市道路绿地布置形式要清楚举例断面图+分析优缺点

一板二带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与人行道分割线上种植行道树。其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景观比较单调,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又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交通管理。

二板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分车绿带分隔,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由于各种不同车辆,同向混合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

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行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故称三板四带式。此种形式占地面积大,却是城市道路绿化较理想的形式,其绿化量大,夏季庇荫效果较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互相干扰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更为适宜。

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辆均形成上行、下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若城市交通较繁忙,而用地又比较紧张时,则可用栏杆分隔,以便节约用地。行道树种植方式

树带式: 即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有利于行道树的生长

1)行道树树种选择原则:冠幅大、树叶密;抗性强、耐瘠薄;耐寒、耐旱;耐修剪、落果少,没有飞絮;发牙早,落叶晚。2)合理的株距3)合理的定干高度

树种相对比较单一、开发利用工作薄弱树种的选择上地方特色不够明显常绿树作为行道树存在一定缺陷

景观设计重难点要点

含义 meaning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version softhesa me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关键字:景观 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专业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园林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和环境;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教学教材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作为一名景观爱好者,或许你会对景观设计巨擘们的名字很熟悉。我指的是那些在 景观设计史中留下足迹而家喻户晓的人——例如勒?诺特、万能的布朗、奥姆斯特德及布雷?马克斯等,均是过去几个时代里行业中极为睿智优秀的设计师。如果你对这些名 字不熟悉,那么你应该了解下! 但谁是当代景观设计行业的领导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请关注下面这些人的名字,他们多拥有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作家和教授的多重身份,他们是当今世界 景观设计学领域里最优秀的10个人物或团队。 1. 戴帆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景观设计集团) 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景观设计集团)是世界知名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集团之一,工作领域涉及土地规划、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工程设计、战略研究等方面。共振在城市规划、建筑理论与设计语言 创新方面的贡献是21世纪世界建筑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集团一直站在世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最前沿,代表着当今国际最先端的设计思潮。自成立以来,它已经 在亚、欧、美多个国家完成了城市设计和规划、旅游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新兴商 业区规划、美术馆、博物馆、商业综合体、音乐厅、城市交通枢纽设计、住宅、园林 景观、桥梁、广场、宗教教堂等一系列极具革新性的工程项目。事务所的规模逐步扩大,拥有300多名城市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共振进入中国已 经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正在中国飞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建筑事业方兴未艾,建筑师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探求自己的建筑之路。

2.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 悉尼邦迪到勃朗特滨海步行木栈道,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 作为一家澳大利亚的公司,澳派提供创新的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服务,在阿德莱德、墨尔本、悉尼和上海均设有办事处。他们最近通过悉尼中心城区巷道改造项目获得了澳大利亚城市设计国家奖。每隔一两年,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甚至会进行公益性服务工作——同具有相同想法的、希望积极影响他们社区的人们进行合作。如果你住在澳大利亚,快去了解他们吧! 3.Pok Kobkongsanti–TROP:terrains+open space景观事务所

园林景观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核心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属于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必修课,与学生今后的毕业就业紧密相关。 景观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美学、建筑学、生物学、材料学、历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本课程是在室内外观赏植物及环境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初步、图形图象设计软件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学生对景观设计领域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在不同教学阶段分别在设计的范围上从小到大;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由浅入深地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二、课程设计理念 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本课程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景观设计的要素及工作过程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

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3.课程教学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岗位要求,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针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项目的整个制作运行流程,强化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角色扮演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园林景观设计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质的能力。共分为六个项目,共设计了十五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典型案例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典型案例为基础。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景观设计有个初步的认知印象,对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轮廓的认识,为深入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于景观设计职业的要求和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技能与知识目标 (1)了解景观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改善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意义; (2)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 (3)掌握景观设计表现方式、制图规范以及景观设计所设计到的基本原色的平、立、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表现。 3.能力与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以及按照规范要求制图的能力;通过实地参考,使学生对造景要素的各种常用材料及其特性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其在环境景观中的合理应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方案的比较与推敲,并掌握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完美地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 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缜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应用现代技术的兴趣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俞孔坚教授作为土人景观的创始人,是世界顶尖的优秀设计师。他的“功能性景观”的概念与当代瑞士对农业的定义惊人地一致,在瑞士很久以前农业就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农产品而存在。我们的文化景观,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其生态和保护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更加重要。 “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报”——这是对如诗般的“红飘带公园”最为贴切的描述。 俞孔坚教授从回顾个人经历开始,展开了他在苏黎世市政厅的演讲。俞教授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来自农村。这样的背景影响了他对自然和景观的培育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他相信,景观的培育只有适应自然条件才会有好的收益,这种生态经济的方法,成为了他规划设计中最明显的特色。 俞孔坚曾经是全中国几百候选人当中60个得到学习园林设计机会的学生之一,讽刺的是,他之前那些在植物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与其说是为了志趣更不如说是为了谋生。直到后来在完成学业后的一次旅行当中,他忽然意识到环境状况的重要性,并从此投身其中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来他得以带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这个谦逊有礼的中国人怀揣着不亚于发起一场“大脚革命”的决心,踌躇满志地回到了祖国。

红飘带不仅仅是装饰性的设施,其目的不是去征服和禁锢自然,而是更醒目地呈现自然之美。 镶嵌在长椅内的灯具在晚上不仅可以渲染出浪漫的氛围,同时也保证了步道的安全。 “大脚革命”是一种借喻,取自中国妇女解放以后破除缠足陋习这一史实。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压制自然的文明发展意味着对资源的浪费和挥霍。相比之下,融合了生态学原则,并顺应自然法则的文明发展则会更加繁荣、多产。

俞孔坚教授开创了一条简单但是革命性的解决之道:运用生长于当地“繁殖力旺盛的植物”进行大面积的造景。这些俞孔坚教授以“杂乱无序”形容的植物无需修剪和灌溉,它们却有着天然的美。向日葵和稻谷则有着象征性的特质,它们的果实可以被收获。 红飘带公园:上千米长的长椅甚至可以从空中看到。 堤岸和河道被修建成公园,并为水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沼泽植物比如莲花、芦苇、水稻等,可以为河堤提供自然灵活的防护。对于土人设计如此大尺度的项目来说,这种“自然的手段”可以用很短的时间使大面积被遗弃的土地重焕生机。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 在沈阳建筑大学项目中,土人设计运用多产景观、自然水灌溉的理念,在六个月内就完成了校园

分组收集景观设计大师的作品

分组收集景观设计大师的作品,适当的点评和分析,主要内容应包括:人物简介。设计哲学(设计思想),代表作品等。 劳伦斯:哈普林(美国) 上交格式:PPT,文件命名格式:大师姓名_(组员姓名) 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 1916--2009)1970年代,其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纪念堂所做的设计,更打破了仅用碑石纪念伟人的传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让人们可以感知并经历的景观。 然而,哈普林与其公司将被永远铭记更是因其在城市所开展的先驱性事业。在一个大部分建筑师与规划师深感“翻新”只能通由推土机实现的时代,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 Square)-其因地制宜地对旧金山一座旧厂区的改造利用,展示了对现有城市结构肌理重新定位的潜能。公司为爱悦广场的设计则重新点燃了遍及全美的对于广场与公共喷泉的关注。而哈普林呼吁,将高速公路整合融入都市的规划理念,也在其许多项目中得到了具体化的呈现,其中最为出名的则是西雅图高速公路公园。 哈普林也绝非一个独行的艺术家。团队协作遍及事务所内外。提供机会给有才能的年轻设计师们去发挥新的想法理念,是其公司作品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部分原因。哈普林对于促进“共创性”(Collective Creativity)的关注与兴趣延伸到了公众自身。在一个很多人都对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持冷淡甚至强烈反对意见的时期,哈普林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创建性的工作坊,不同的团体因此汇聚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仅以一篇文章来描述哈普林所有的贡献,诚然近乎不可能。此文将他一生中的亮点列出,包括哈普林本人的著作及其职业生涯。 7月1日,1916:劳伦斯·哈普林出生于布朗克斯(译者按:Bronx,纽约市最北端一区)并在布鲁克林(Brooklyn)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家科学仪表公司的经理,母亲是犹太复国主义的一名领军人物。 1933-1935:哈普林协助了海法(现以色列)一个集体农场的建立。 1935-1939:在体验了两年群居生活并接触了多样工作后,他回到美国并希望可以学习到一些能在荒漠上经营农场的技术。哈普林后来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录取,在此取得了植物科学学士学位,并学习了生态学理论。 1940:在威斯康辛大学农学硕士学习期间,他遇到了安娜·舒曼(Anna Ashuma),一个舞者,然后二人相爱结婚并各自成为了其领域的革新者。之后的岁月中,两人经常应用对方学习领域的知识来开拓自己学科的邦界。 1940:在造访了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塔里艾森工作室和阅读了唐纳德的《现代景观花园》后,哈普林决定学习风景园林。 1942:他获得了去哈佛设计研究院学习的奖学金,在此,他师从当时的先锋现代主义者包括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唐纳德(Tunnad), 和莫霍利·纳基(Laszlo Moholy Nagy)。他的同学包括贝聿铭(I.M. Pei),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 和飞利浦·约翰逊(Phillip Johnson)。德国包豪斯(Bauhaus)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对哈普林影响尤其之大。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老师比用教案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 老师常用教案 第一章本章将通过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例使学生对“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和“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第一节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对于规划设计师,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字,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图1.1)。追根寻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据考证是圃在先。什么是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为家养,人们可以在囿中打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形成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景观。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图1.2也是一种景观,园林的一些基本成分已尽在其中。景观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不必急于对景观下定义,还是先看看景观规划设计师具体做的东西。第二节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图1.3所示是一个小项目,基地30m×40m见方,可以称为街头小绿地,或小游园。从材料、功能、形式等来看,这样一个项目中包含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道理。这是为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海展区作的一个方案,题为“上海花园”。中间是“好大一棵树”,把树拿掉后可以看清平面布局。(图1.4)。另一个已建成的项目是同济大学校园一角——黑松林的改造。这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景观设计,基地范围不大,规划手笔不多,但却包含了不少景观设计的原理与追求。概括地说,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尽管树木不是很大,但是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从一个垃圾山变成今天的样子(图1.5)。景观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头,这方面,与建筑和城市相比,景观更为专长。尽管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是它们最基本的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景观设计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小尺度的范围内,偏重于艺术性和精神活动,一切建造与布置都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透过这一片“欧化”的墙,看到的是一个“中国式”的未完成的亭,其寓意是:一片墙代表西方文化的框架,亭则代表东方文化,这一作品意在强调东、西文化的交流,寓意着同济大学这样一所高等学府,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场所,有意将亭设计成未完成的形式,寓意是让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把知识学到手,再去把它补全(图1.6)。图1.7时芝加哥的一个带状的河畔公园设计。芝加哥与上海的格局有相似之处,有一个很大的湖——密歇根湖,另外有一条南北向的河——芝加哥河穿越而过。公园基地位于芝加哥河南端沿河分布的一块空地处,此地原来是铁路战场,旁边有中国城,在基地的远景中可以看到西尔斯大厦。此外,公园基地中部上空被一高架交通桥所分割。在这个方案中,作者也强调东、西方园林的交融,但要比这幅水彩画复杂,它包括交通组织、人流排布、意义创造,而意义又是要通过形象来说话的,不能仅仅停留于言语文字。其特点是:以高架交通桥为界,将全园分为西方园和东方园两部分,沿一个东方的长城逐渐转换为一个罗马的大台阶,东方文化自然而然向西方文化转型,而这也正好符合功能上的要求,城墙将铁路、中国城等划在界外,而一个颐和园式的长廊实现了虚实对比。事实上,这个设计,尚未动手之前,总平面还未成形之初,作者脑子里已有了那幅水彩画的景象。搞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需要这样的意念和意象。这一点与城市规划不一样。城市规划拿到一个项目之初,最先关心的是经济情况、人口情况;园林则不一样,园林最先关心的是“立意”。建筑也强调立意,但建筑或者是建筑群的艺术发挥跟景观的艺术发挥相比是大大受限制的,工业建筑也好,商业建筑也好,哪怕是最具艺术性的大歌剧院,还是有功能要求的限制。悉尼歌剧院已经不错,但它仍不如景观建筑来得自由。景观尤其是园林,应该当作艺术品来作,从这方面讲,景观设计和其他艺术创作都是一脉相

听评课读书心得教学文案

《听特级教师讲评课》读书心得 焦虎一中熊永娜 这本书汇集了等19位特级教师的经典作文讲评课实录,分五个专题,向我们介绍了各种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如:王崧舟老师的“让习作回归生命的原点”,窦桂梅老师的“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个水”,宋运来的“漫画作文,寓意人生”于永正老师的“作文课不能‘一本正经’”,蒋军晶的“别样的设计,别样的味道”等等,很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学习借鉴。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作文讲评课,这节课在假期学习时武安市中山小学牛秀芳校长曾给我们介绍过,很不错的一节课。首先王老师让学生在白纸上工工整整写下自己最爱的五个人名字。师生似乎在进行一场有趣的游戏,写出世上自己最爱的五个人,说说理由,显得轻松而理性。然后让学生看着五个人名字,看十秒钟时间,接着让学生在五个人当中划去一位。在四个人里面,接着再选择两位,把他们划掉。可继续,接着把最后两位划掉。测试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学生们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挣扎和感情的抉择。每划去一位亲人,就意味着失去一位亲人的关爱和呵护。随着亲情强度的递增,每次失去亲情后的体验也变得愈加沉重、愈加

痛苦,终至于触及到学生心灵最深处的那份沉睡的生命意识和潜能。就在那一刻,在一股难以抗拒、难以遏制的情感力量的驱使下,学生的言语生命欲求被充分地激活和唤醒。他们有话跟每一位亲人说,更有话要跟过去那个对亲情习焉不察、无动于衷的自己说,这种言说的欲求像汹涌的浪潮,一波一波地击打着学生的心扉。这时他提示学生把真实准确表达此时此刻心情的词句立即记下来,已经为习作做准备了。最后写下感受,交流习作。把你最爱的五个人的名字写下来是何等的难,但是把其中的一个人的名字划去更难。划去了一个“姑姑”,我好像把姑姑给我的全部的关心和珍爱遗失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再划去一个!”老师无奈地说,“必须划去,必须划去”。面对剩下的四个人:亲爱的爸爸、妈妈、奶奶、同学,我该怎么办?握着的笔无从下手,含泪划去“爸爸”。顿时,热泪直下,手中的笔就像个“刽子手”,斩断了我对已经逝世的爸爸唯一的挂念,斩断了我唯一的无价的父爱。我的泪奔腾而下,止也止不住。“再划去一个!”我不禁有些怨恨老师竟如此残忍如此狠心。提起笔,无奈划去“奶奶”,昔时奶奶对我的关爱爱抚一下子全消失了,我的世界失去了重心,颠倒了。“划去全部,全部!”最爱我的和我最爱的五个人全没有了。我的世界一片寂静,我把我那充满爱充满友情的属于我的世界给弄丢了。我被世界遗弃了,我是个没人爱的孩子了。我仿佛原来是在天堂快乐生活的天使,一下子被抛到寒冷的低谷。不,是地狱!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回忆就像打开的大闸门,记忆霎时间全涌出来。不停冒泪珠的眼睛前涌出了一幅幅画面……

景观设计学习心得

景观设计学习心得 现代景观设计学的经典之作,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里这样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人们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设计的是用途和体验——首先是确定用途和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欲设计的体验。” “公众参与”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对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强调对话与沟通,协调公众各方利益,力求实现规划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世界范围内公众参与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已开始进入了成熟期,基本上完成了从1960年代的社会运动化向1990年代的理论化和制度化方向的迈进。 公众参与方法以其追求公平、讲求沟通、公正客观的本质特点应当作为有效推动大学校园面向信息社会、可持续地、和谐地发展的重要规划策略。而在我国,尤其是大陆地区,这种方法在大学校园规划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非常欠缺。立足我国国情,基于信息社会,针对大学校园规划,对公众参与方法展开深入地专门研究,不仅有可能深刻变革我国的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方法,创建出支持创新的、生态和谐的校园环境,而且也将有可能对国际公众参与研究领域作出有益的补充和发展。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事物”,传统的大学校园总体规划显得过于主观、武断和僵化。实践证明,往往一个小小的改动就会导致整个规划不可行。这就意味着要频繁地修改规划甚至完全重新规划。 使用公众参与的方法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将规划视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让大学校园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参与、决策和管理这一过程,在专家的引导和协助下共同制定控制性的原则、条例,提出详尽的说明和建议,避免非使用者主观的、武断的错误决策,由不同时期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提出的局部项目取代僵化笼统的蓝图,逐渐形成整体。这种方法将创造的是有机秩序而不是极权秩序。使用公众参与的方法将避免校方陷入疲于应付地反复立项、重复建设等困境,避免花费大量心血获得的规划图纸很快成为过时的废纸,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无论在规划、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将显示出灵活经济、资源高效的策略优势。 由此可见,在我国现代大学校园规划中使用公众参与的方法,将直接关系到大学校园环境发展的生态可持续性。 大学校园的城市化是指当前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校园迅速集聚并形成城市化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大学园区或称为大学城的现象。具体主要表现为居住、游憩、文化、教育、科研及产业等功能和空间的城市化。大学校园的城市化不仅自发而且自觉地迅速推进。这一进程在城市范围内对教育资源进行重组与开发利用。 上述方面都使得大学校园规划的相关利益群体从以前局限于学校师生拓展到政府、校方、合作办学的开发商、社区公司、社区居民以及在校或“在线”师生等。这使大学校园规划的内涵大大扩展,也增进了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复杂性。如何使众多相关利益群体高效共享大学资源,和谐共生?使用公众参与的方法将从根本上帮助协调各方利益,合理配置资源并根据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使校园规划真正有助于建设信息社会的和谐校园。 信息社会的基础是连接,人人共享的广泛连接的实现将提供前所未有的技术平台,有可

景观各阶段设计工作内容

XXX景观各阶段设计工作内容 一、景观概念方案 A、现场踏勘 合同签订后,乙方将派设计师对现场进行考查。现场考察的主要目标是加深对用地及周围环境的理解,协助甲方确立设施的配备及相互之间的功能关系。乙方设计师将结合甲方提供的现有图纸对场地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市政配套设施等周边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在与甲方及规划设计方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后开展 景观概念设计工作,以ppt演示形式向甲方进行汇报。 B、设计内容 1)确认设计范围和设计标准; 2)与甲方及其他相关专业进行整体规划审阅,针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详细的讨论; 3)就用地界限、用地性质、当地规划要求、场地分析、土地利用、建筑物位置、分期开发、交通组织及停车、低碳资源分析、周边生态环境调研、根据建筑规划布局分区域进行景观规划。确定景观主题、风格、功能、交通、竖向、植栽、本等概念设计;提出初步概念设计方案,由主创景观设计师与甲方进行设计交流并明确设计方向。 C、设计成果 1)景观概念性方案总平面图; 2)各类相关分析图(包含现状分析、功能布置、空间及场所分析、交通分析等内容);

3)表达设计意图的各类示意图片。 D、提交成果 乙方将以电脑演示的方式向甲方进行草案汇报。 二、方案设计阶段 通过与甲方充分交流,乙方进一步对概念方案交流成果进行修改、整理并做进一步深化完善,形成最终的景观方案。 A、设计内容 1)设计说明; 2)确定景观设计之原则、基本策略及整体环境主题; 3)景观方案总平面、总体鸟瞰图; 4)分析图(包含景区分布图、功能布置、空间及场所分析、交通分析等内容); 5)主要区域景观方案设计图; 6)主要景观透视图; 7)确定初步植栽构想及园林小品示意图; 8)景观设计示意图; 9)重要景观功能分区剖、立面图; 10)绿化总平面图; 11)确定初步灯光照明构想及景观灯光意向图; 12)灯具及室外设施选型; 13)主要景观设施物示意图; 14)园林小品示意图片;

景观设计复习重点总结

《景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狭义的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园林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组成景观环境要素的地形、山石、水体、植物、构筑物、环境设施等进行整体考虑和综合性设计。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各自代表 园林按照占有者的身份把园林景观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如中国北京的故宫,法国的凡尔赛宫等,私家园林最为著名的就是苏州园林,如留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上海豫园等。 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定义和各自包括的类型 按照景观要素分类通常把景观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两类。 硬质景观主要指景观环境中,材质比较硬。可变性较小的人工设施。如建筑、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等; 软质景观主要指景观中相对建筑、硬质铺装而言,材质比较软、可变性比较大富于自然变化的植物、水体等造景要素。 美的形式 设计的元素主要包括:点、线、面、形体、色彩等5个方面。 各要点参考课本。其中特别提到 线:不同的线型给人的空间感受有很大差异,水平的线给人相对稳定、平衡的感觉,垂直的线条给人以庄重、严肃、挺拔和向上的感觉,倾斜的线具有较强的动感,也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感。曲线给人柔和、放松和柔美的感觉,可以让人放慢速度、放松心情。 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定性和共同性。包括对比与协调、对称与平衡、韵律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1、对比与协调对比是把两种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来突出各自的特点,同时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 协调是指设计中的各个元素的和谐和统一关系,协调设计的原则会影响到设计的每一个元素,当空间中的各个元素建立起良好的协调关系后,会让人觉得整个空间浑然一体 2、对称与均衡(1)对称平衡(2)不对称均衡 3、韵律与节奏 4、多样与统一(包括这3种形式)形式与内容的变化与统一、风格与流派的变化与统一、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 景观空间塑造 景观空间的边界:(景观空间边界的构成有很多种方法,如道路、绿化、铺装材料和高低变化都会形成边界,同时产生空间感。由边界形成景观空间可分为,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开敞空间人们视野开阔,令人振奋,能给人带来壮观、宏大的感觉;闭合空间相对封闭,令人感到安静、安全。 闭合空间封闭性的强弱还可以使空间相互隔断、互相穿插渗透,增加空间层次和引导性 路径,具有连续性、方向性和引导性,此外还具有空间限定功能。 景观造景手法 1、主景与配景 2、借景(借景可分为远借、邻借、俯借、仰借、应时而借等类型) 3、前景与背景 4、对景与框景(对景通常处在某个终点,又可分为正对和互对,对景常用于纪念性或者大型公共建筑景观的设计中,以使人产生秩序感和肃穆感。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结构,并引导游人通过框洞欣赏景色,如中国古典园林墙面上开船、门洞) 5、分景与隔景(分景是将较大的景观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的区域,这些分割后的区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着,增强景观空间景观。 隔景是在分景的基础上运用具体的物质手段来实现分景的意图,隔景有实隔和分隔之分。虚隔是以植物、长廊、水体等相对具有一定通透性的隔断分割空间,虚隔的空间之间隔而不断,互有渗透和层次。) 6、俯景与仰景 地形地貌分类 1、平坦地形 2、凹地形 3、凸地形(在自然环境空间中主要表现形式有土丘、丘陵、山峦和小山峰) 植物景观要素 植物造景是指通过艺术手法将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花卉植物进行景观艺术手法处理和造景,以体现植物的形态、线条、姿态、色彩和组合美。 1、乔木:一般来说按照乔木的高度分,分为大乔木(高20m以上)、 中乔木(8-20m)、和小乔木(8m以下)

整理:世界著名建筑景观大师

世界著名建筑景观大师 1、抽象艺术 它对20世纪所有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早期景观建筑物已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变化。结构主义大师马勒维奇 (Malevich)和罗德琴科(Rodch-enko)铸造了抽象的几何结构和硬边结构;迪澳.凡.兹泊格(Theo van Doesberg)和约瑟夫 .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实现了具体艺术;汉斯.阿尔皮(Hans Arp)和简.米洛(JoanMir6)则运用了抽象的松散结构,即生物形态。 2、概念艺术 这个词在20世纪60年代由艺术家苏?勒维特(Sol Lewitt)使用,它指出艺术作品的概念比其表现形式更为重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马塞尔?迪尚(Marcel Duchamp),20世纪极具影响的艺术家之一,其余两个是伊夫斯?克莱恩(Yves Klein)和皮埃尔?曼佐尼(PieroManzoni)。电视艺术和行为艺术是其附属品。在景观建筑中,最具灵感的概念艺术是大地艺术或泥土艺术。 3、立体主义 这一重要的现代艺术运动得名于法国画家马蒂斯,当时一位法国艺术评论家听说马蒂斯讥讽布拉克(Braque)的作品仅仅是一些“小方块”。毕加索和布拉克是最早的立体派艺术家,他们改变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主要绘画方法——透视法。在景观建筑中,立体主义表现为抽象概念和联合视点的产生。这一艺术手法首先在20世纪20年代由几个法国设计师——罗特.马利特一斯蒂文斯(Robert Mallet-Stevens)、安德列(Andre)、保罗.薇拉(PaulVera)和加布里埃尔.圭弗莱基安 (GabrielGuevrekian)用在庭园景观设计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美国景观建筑师如加勒特.埃克波、詹姆斯.罗斯和托马斯.丘奇,也都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园林规划设计概述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园林、园林绿地系统的范畴和 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园林规划设计 基本原理进行园林设计和创造 素质目标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原 则

目录CONTENTS 2.1 绿地的含义和范畴01020304 2.2 绿地的功能 2.3 绿地类型和特征 2.4 绿地指标 05 2.5 绿地规划与布局

2.1 绿地的含义及范畴 21 标题内容 “绿地”,《辞海》释义“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宜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植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城市绿地 ◆风景绿地 ◆其他绿地

6吸附粉尘,减低对人体的危害。7杀菌作用。植物本身的杀菌作用,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例如悬铃木、紫薇、圆柏等。8降低噪音。噪音会影响人体健康、情绪、听力,使人容易疲劳。林带可降低噪音8-15分贝,尤其叶茂植物。9净化水体。树木吸收雨水,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吸收污水池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化学元素等、水葫芦、水葱、荷花等标题容1调节温度。影响物体表面温度、气温、太阳辐射等 2调节湿度。调节绿地区域的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 3调节气流。带状绿地可以将夏季季风方向一致时可将城市气流引入城区,冬季可以减低寒风气流,改善气候 4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10净化土壤。吸收泥土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5吸收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等,净化 空气

1调节温度。影响物体表面温度、气温、太阳辐射等

(完整word版)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赏析

清河公园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 基地为杭州市城北某处的公共开放空间。 2、场地现状分析 基地总面积3.3公顷,呈倒“L”型,基地总体地势平坦,标高基本在34.04-34.10米之间,月牙河常水位33.50米,汛期标高为34.00米,旱期标高为33.00米,西北侧有一处水杉林,东侧有一条5.5米宽的小区消防车道,月牙河为城市非主要泄洪支流。 3、周边环境 基地北临月牙河,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艺术产业园区和写字楼,南侧为城市次干道路。 4、现状分析 根据基地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者人群、公园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公园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 基地设计主要满足周边居民休憩需要以及与西边艺术产业园区的相协调,同时满足人们的亲水感,所以设计主要解决问题即是公园的交通组织,艺术展区位置设置。 二、规划社计依据 1.清河公园规划设计条件。 2.1:1000场地现状地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三、规划目标(公园性质)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清水公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游人休闲、锻炼、游览的城市开放空间。 四、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锻炼、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 五、总体设计思想 1、核心设计思想 清水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游客的观赏心情,不同心情,观赏的区域,选择的区域,景点,道路不同,不同心情选择游览不同的景色。主要设计目的是缓解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焦虑,各个年龄层人们休闲娱乐,亲水的放松场所,公园设计了一些相对比较幽静,环境优美,可游可歇的场所,可以弥补现代城市休闲所欠缺的功能。同时公园在核心区布置了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中心设有2级抬升的圆坛,正中是一个大气古朴的的千手观音雕像,使广场可以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集散中心,平时可供大家参观游览,节假日可以举行一些大的集会演出祭祀活动等。总的来说清河公园定位是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中穿行,可以看看路边的风景,周边居民茶余饭后可以到其中歇息,清晨可以在公园小路上晨跑锻炼,假时可以在其中喝茶观景。本设计考虑到东边艺术产业园区的条件,在设计区域东边建立了一幢3层的艺术展览馆,艺术展览馆南面是一个小型观鱼广场,人们可以在此享受观鱼喂鱼的乐趣,艺术展览馆滨水过桥,可到东面运动场,运动场设置为四楼,主要提供一些室内健身器材,当然也包括茶咖一体的简单服务设施。

如何学习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在国内原本也是新兴学科,未免在学科教育上也些不足的地方,在很多院校景观设计学科还没有形成教学系统和体系,从而也导致了学生们的学习不知道如何着手和深入,在学习方法和认识上有些茫然。如何学习景观设计 很多的同学都是痴迷于电脑效果图的制作学习中,觉得那就是他们在本科最应该学习到的“一技之长”。而很多的同学大学生活都已过半了,也还没有了解到什么是景观设计,以为就是广场的设计、小区的绿化就是景观设计;更不知道该如何真正去设计、根据的是什么?理论,对他们来说那只是书本的东西——不实用。“以后就业的时候公司要的是实践的东西” 笔者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对这些现象有些个人的看法: 景观设计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也就是由于它的概念决定了景观设计以后以后工作的范围,小到庭院,甚至室内绿化空间设计,大到国土与区域规划设计;从纯自然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到城市中心地段的空间设计。特别是现代景观设计更注重生态性和地域性,对我们的要求更为苛刻了,综合、丰富、全面的知识体系是我们必备的要求。理论和个人素质修养的储备直接影响我们将来的设计作品。 笔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我们端庄自己对学习的态度,米卢曾说过的“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态度端正了,对景观设计学科富有了情怀而感兴趣了,才有可能静心去认识和研究它。 明白了这神圣的学科,利用一切资源去学习。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和网络资料是最好的学习资源,但在认识专业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去补充其他学科的知识,因为景观设计是最为综合的一门艺术,相关知识的选修课是不错的选择。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汇集设计学、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知识于一体,要学好景观设计、学懂景观设计,必须具备上述学科的扎实的基础知识,综合和专业理论知识是基础,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有理论支撑的,只有对这些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才有“法”可依,才明白为什么大师要这样设计,怎么才可以设计好。要多读书,如《景观设计:专业、学科和教育》、《“反规划”途径》、《景观设计学》、《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生存的艺术》、《生命的景观》等,同时要广泛的涉猎各有关内容的书籍和各类杂志。并养成写总结的习惯。有意的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是十分必要的,设计不能光考虑美学上的东西,应该对场地规划、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全面关注。要了解规划、设计、建筑、植物、工程、环境、历史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不要只局限于某个方面,要多角度地学习和思考,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我们的知识面越广,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会越缜密。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想设计出好的作品,就一定要平时多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积累,就一定没有设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设计就像是写文章,你只有积累的词汇、语句、段落等足够多,才能出口成章。这就要求大家平时要多看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规划设计作品,分析它们,理解它们,分类进行记忆。平时的案例积累就是词汇语句的积累,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可能将它们加工之后再利用,从量变到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 2.总体规划的四大特色设计在线.中国 (1)中央生态景观核 将原有湖面改造并延伸,形成别墅区的中央景观核。中央景观核是一个由乔木、灌木、各种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景观区,也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自然景观核。 (2)人车完全分流的交通系统 别墅区采用环路加尽端路的系统,将别墅区的车行和人行完全分开,实现行车的快捷,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和私密。 (3)景观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 由中央景观轴衍生出指状绿地,打破了以往住宅区中大片绿地的做法,将绿地水体引入别墅区深处,使每一住户都能获得最佳景观,形成“水溪

——树林——院落——人家”的景观结构模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与共生。 (4)总体布局体现土地的开发价值 由南向北,依次是商业建筑、会所和居住建筑(别墅),南入口为主要的出入口。临街结合大门的设计做商业建筑,使其成为别墅区与外部城市主干道之间的一种界面。会所结合整个别墅区的格局布置在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之间,靠近主入口(南入口)。会所的建筑设计要结合所在位置的外部环境,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 3.环境设计—自然、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溪谷概念 将现状水系延伸并改造,形成一个低于场地近两米,贯穿南北,联系后院水溪的指状“溪谷”。在这个谷中,有瀑布、跌水、卵石滩、花溪、木步道、亲水平台、多功能活动广场等,是整个别墅区的连续生态的景观走廊。

①水际、林下形成一条连续的生态康体走廊。 ②保持中央绿地两侧别墅的私密性,使人流聚集在绿谷中,减少对周边住户的不良影响。 ③溪谷中大量的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的湿地景观,是多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 ④每个组团的别墅如手指般伸入谷中,形成别墅前院高,后院低的空间格局,丰富建筑的空间,有效减少建筑给人的逼视,使整个建筑镶嵌于绿谷中。 (2)指状渗透的生态景观格局 沿着水溪将中央绿地南北延伸,并和组团绿地相连,在别墅区中形成有机渗透的生态格局,使每一住户最大限度的享受景观。 (3)别墅庭院设计体现“前厅后院”的思想别墅的前院地势较高,为公共区域,设计手法简洁,景观形象恒定;后院地势较低,和水系相连,为每一住户的私家空间,设计手法丰富,景观形象多变。整个景观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前厅后院”的思想。

城市居住区级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居住区级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软质景观设计) 学期: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专业:景观学时:64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城市居住区级公园的规划设计,使学生熟悉、掌握城市公 园的基本规划设计要求及其规划方法与步骤。 2.通过对公园绿地的种植设计,了解及熟悉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 内容及方法,掌握运用植物造景的一般规律。 二、设计要求: 1.分析基地现状条件及区位环境特点,了解、收集相关环境背景 资料,对交通、功能、景观、文化等方面做出综合分析并以文 字和图式的方式提出结论。 2.公园主要功能设置包括:安静游览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 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在上述主要功能要求范围内,自 行确定及布置各类活动用地及完成景区划分与组织,并完成公 厕、电话亭、服务点等公用设施的布点。 3.规划设计总用地:5.73公顷,其中含城市高压走廊:1.34公顷; 4.园路及铺装场地占地:〈15% 5.管理建筑占地:〈1.5% 6.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占地:〈4.5% 7.绿化用地:〉70% 8.综合考虑人流、交通、功能分区等条件,在满足交通性、游览 性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公园交通组织,区分各级园路,确定公 园主入口、次入口、专用入口的位置及数量,并合理组织入口 广场、人车疏散及安排停车。(车位数:30) 9.在公园各功能区中,结合现状条件及各景区构想,运用风景造 园手段,合理利用及改造地形,创造多个具有独特风格、引人 入胜的景点,对其进行艺术布局,并选择其中1-2个重要景点 进行详细设计。 10.完成重要景点的详细设计。(包括植物种植设计及主要小品建筑 设计) 11.图纸内容及要求: 分析图(比例自定):区位分析、地形及主要现状条件分析、交通分

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类必读书

景观建筑类必读书清单 古典类: 《园冶》计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 生态类: 《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 (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 设计理论类: 《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 《景观科学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苏)阿尔曼德著李世玢译 (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数字化景观的。) 《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等著索靖之等译 (虽然老了点,但对于设计细节的探讨仍然是最好的。) 《总体设计》凯文.林奇等 《风景建筑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Michael Laurie)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 (经典的“人看人”在这本书里论述得是最为透彻完善的。)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孙筱祥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 评:适用于初学者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国 历史类: 《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图解人类景观」译著者:刘滨谊,(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 210.00 《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技出版社 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