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选择¢25mm克氏针沿锁骨髓腔方向钻入远侧,至骨折断端时,用两把巾钳或点式复位钳夹持骨折两端复位,复位成功后,进针直至接近锁骨肩峰端。拔出此克氏针,更换¢30尖端带螺纹的螺纹针,穿过髓腔,直至锁骨肩峰端,折弯针尾并剪断,埋入皮下。结果32例接受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气胸、骨不连等并发症,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5周,平均12周。其中5例患者表现有针尾刺激症状;1例患者在术后4周针尾部皮肤出现破溃现象,在术后8周骨折愈合后拔出螺纹针,一周后愈合。所有患者都能够在术后4周内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参考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这些患者的术后患肢功能评估取得942±36分。结论闭合穿针内固定手术未剥离骨膜,能提供较可靠固定强度,术后患者能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学习,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较好选择,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锁骨;骨折;外科手术;微创;内固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4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79-01

髓内锁骨骨折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1]。手术切开复位钢板或钢针内固定是当前主要采用的内固定手术,这种手术会伴有骨不连、感染等一些并发症,并且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高

锁骨手术记录

上肢手术: 0.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于今日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锁骨中外3分之1处为中心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暴露骨折断,见粉碎性骨折,远端有一3*1.5cm2大小形骨块,清理骨折端、复位固定,以6孔重建钢板固定。术中满意后反复冲洗切口注入2ml生物蛋白胶,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缝合切口,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术后抗炎、补液、止血、对症治疗。 患者于今日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锁骨中外3分之1处为中心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暴露骨折断,见粉碎性骨折,远端有一3*1.5cm2大小形骨块,清理骨折端、复位固定,以6孔重建钢板固定。术中满意后反复冲洗切口注入2ml生物蛋白胶,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缝合切口,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术后抗炎、补液、止血、对症治疗。 臂丛神经探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左肩部垫高,左上肢颈胸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取左侧锁骨表面约8cm皮肤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暴露锁骨,见锁骨外侧斜形骨折,对位对线可,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刮净骨折端血肿及嵌入骨折端的软组织,用复位器骨折解剖复位后先用2枚AO20mm钛钉固定骨折端,再用AO六孔钛钢板2枚18mm、2枚20mm的钛钉固定。固定复位满意。沿上臂近端取切口于锁骨切口呈T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别暴露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和腋神经,见神经质地,颜色正常,此五大神经支弹性差、较松弛,刺激神经见正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支配区域肌肉收缩满意,腋神经、桡神经支配区肌肉收缩稍差,未见明显断裂。冲洗切口,彻底止血后逐层闭合切口,置乳胶负压引流管一根。术毕,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30ml,未输血。麻醉清醒后,安返病房。 患者于今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内固定取出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沿原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右锁骨钩钢板,取出5枚螺钉和钩钢板,仔细止血,反复冲洗伤口,清点四械及纱布无误后。手术顺利,病人安返病房。术后给予抗炎、止痛、对症治疗。 01.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左尺桡干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于今日在臂丛麻醉生效后,“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左尺桡干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臂丛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左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头静脉,顺三角肌纤维走向切开筋膜,在此分开三角肌,头静脉连同一起内侧牵开,显露骨折部,清除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及肉芽组织,然后在牵引和对抗牵引下使骨折复位,复位后用持骨器临时固定,复位满意后,用“万方公司”提供的6孔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牢固固定,内固定满意后冲洗伤口,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第二步。驱血带驱血左上肢,在上臂用驱血带当止血带用,取桡骨背外侧入路,长约13cm,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肌间隙进入,显露桡神经深支,给予保护,显露骨折端,清除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及肉芽组织,使骨折复位,用6孔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牢固内固定,冲洗切口,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取骨折线中心尺骨背侧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尺侧伸腕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间隙显露骨折,处理骨折断端后,使骨折复位,在背侧放DCP接骨板牢固内固定,冲 推荐书籍

不同方法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

不同方法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7-07-20T16:48:23.0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作者:张洪臣1 姚啸生2(通讯作者)[导读] 对于锁骨中段骨折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可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损伤程度、功能要求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摘要: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 2015年4月收治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患者80例,分两组,非手术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横“8”形绷带外固定;手术治疗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肩关节功能。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低于手术治疗组。短期内对肩关节功能手术治疗组优于非手术治 疗组,两组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可快速恢复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短期内肩关节功能优于非手术治疗组,但两组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最为多见,是指锁骨中1/3段的骨折,约占 80%[1],多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其因肌肉重力牵拉移位大多是锁骨内侧段向后上方移位,外侧段向内前下方移位[2]。锁骨骨折的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3],为了探讨锁骨骨折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随机抽取了 80例有移位锁骨中段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与分组患者为2014年 4 月- 2015 年4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锁骨骨折患者中诊断为有移位锁骨中段骨折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研究。非手术组共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25~65( 38.12 ±3.12)岁。骨折类型:斜型21例,横行14例,粉碎性5例。手术组共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0~ 67 (40.17 ± 3.23)岁。骨折类型:斜型17例,横行16例,粉碎性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按照《实用骨科学》对锁骨骨折诊断与分型;诊断标准:锁骨中1/3骨折诊断为Craig I 型。入选标准:①由外伤所致单一新鲜骨折;②锁骨有移位的 Craig I 型骨折;③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横“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②复合伤、多发伤患者;③合并有其他科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①非手术治疗组患者取抬头挺胸位,双手叉腰。需一助手双手抓住患者两上臂上端,一足立于凳子上,用膝盖顶住患者脊柱处,用手向后、外方牵拉两肩胛,术者面向患者而立,一手按住骨折近端向下,另一手向上提托骨折远端,使断端对合。于骨折处放置压垫,在腋窝处放棉垫。用绷带按横“8”形从患者肩前部到背部-健侧腋下-健侧肩前向上横过背部-患侧腋下-患侧肩部-骨折处至背部,如此反复缠绕10层。②手术治疗组采用全麻或颈丛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肩垫高。术区常规消毒、铺巾,以骨折为中心沿锁骨上缘做5~8厘米斜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尽量保护骨膜及锁骨下缘组织情况下对骨折断端进行复位。选择6孔或8孔的锁骨解剖钢扳,断端两侧分别3枚或4枚螺钉固定。冲洗伤口,逐层缝合,3天后指导患者肩关节功能训练。 1.4疗效指标所有患者均门诊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价。所有患者术后(固定后)1、2、3、6、12、24 个月摄 DR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固定后)6、12 和24 个月,分别行 Constant-Murley 评分。 1.5统计学方法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 2 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的方式表示,t 检验用于计量资料比较。检验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病例均获得24 个月随访。住院时间:非手术组( 3.12±1.51)天,手术组(10.32±2.64)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t=8.35 )。住院费用:非手术组(1000±80)元,手术组:(1800±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t =8.015 )。X 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非手术组除1例骨折不愈合外,余在6个月内均愈合,其中畸形愈合8例,平均愈合时间(183.2±29.3 )天;手术治疗组无骨折不愈合患者,无内固定并发症,平均愈合时间(159.3±32.5)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t=2.03 )。 表1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比较

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53例

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53例 目的探讨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8月本院采用锁骨解剖钢板治疗53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6~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优46例,良6例,优良率达98%。无感染、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内固定物松脱折断。结论锁骨解剖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固定确切牢靠,可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式。 标签:解剖钢板;锁骨骨折;粉碎性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6.0%[1],尤其以锁骨中1/3及中外1/3骨折最为常见,多为粉碎性骨折[2-3]。以往对锁骨骨折的治疗多采用石膏、绷带、锁骨固定带、“8”字绷带等固定的保守治疗[4]。本科于2009年7月~2012年8月应用解剖钢板对53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治疗,取得了优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3例,男性34例,女性19例;年龄19~78岁,平均43岁;右侧骨折17例,左侧骨折36例,均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骨折移位明显,并且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开放性及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跌伤19例,运动伤1例,重物砸伤1例,撞击伤1例,其他外伤4例;合并伤:肋骨骨折15例,气胸2例,肺挫伤3例,脑外伤10例,颌面部骨折4例,四肢其他部位骨折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行锁骨多排CT及三维重建检查,了解骨折的位置、粉碎程度、移位情况。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16 d,平均6 d。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采用颈丛或全身麻醉,患者采用沙滩椅位,患肩垫高,沿锁骨方向以骨折为中心,在锁骨前方偏下作一个长切口,逐层切开至锁骨断端,尽量不剥离骨折端骨膜,清除断端凝血块及嵌插软组织。尽量保留骨碎块上的骨膜和软组织,先将移位的大骨块对位于骨折远近端,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较小的骨折块,用可吸收缝合线沿锁骨紧贴骨面连同部分骨膜和软组织行两道捆扎,以复位钳复位,拉紧可吸收缝合线,使其与主干骨折固定。通过上述2种方法,使粉碎性骨折变成一般骨折,再次用复位钳钳夹骨折远近端牵拉复位,使骨折达解剖复位,复位后,选择长度合适的“S”形解剖钢板(普通或锁定),尽量不折弯,放于锁骨上方固定,钻孔,测深,骨折远近段至少3枚螺钉固定。去除临时固定大骨块的克氏针,改为拉力螺钉固定。较小的骨折块保留可吸收缝线。根据骨折粉碎情况,可以考虑行人工骨植骨。C型臂X线透视下,证实骨折对位对线及内

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1-02-17T11:20:45.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5期供稿作者:刘洪海 [导读] 术后患肢悬吊保护,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骨折愈合后方允许患肢持重。 刘洪海(吉林市医院吉林吉林 132000)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222-02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64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治愈19例,好转10例,未愈3例,好转率为90.6%;对照组32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未愈8例,好转率为75.0%。治疗组的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作具有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的特点,是一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多为斜形或横行,其部位多见于中段移位,如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外力自前臂或肘部沿上肢向近心端冲击,肩部着地更多见,撞击锁骨外端造成骨折。已往认为多数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便可达到满意效果,近年来发现许多患者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后出现了锁骨短缩,骨折部增粗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12月分别应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取得了不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7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4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15-82岁,平均35.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0例,坠落伤30例,其他伤4例;受伤距手术时间1-8d。所有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患处肿胀、疼痛,患肢外展无力,上举活动受限,肩锁关节处压痛,与健侧对比可见明显脱位畸形。把上述64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 1.2.1 手术治疗 全麻,肩胛间区垫枕使患肩自然后垂,上半身抬高30度,锁骨外端弧形切口,显露骨折端及肩锁关节,清理骨折端及关节间隙内血肿及嵌人的软组织,较大的骨块可先用克氏针或螺钉临时固定,将锁骨钩板钩端插入肩峰下,插入点应在肩锁关节后方的肩峰下,近端将上翘的锁骨外端或骨折近端压下,并用螺钉固定。术后患肢悬吊保护,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骨折愈合后方允许患肢持重。 1.2.2 非手术治疗 术前评估全身及下肢肌力情况,提出相应的康复计划,使患者预先了解并掌握锻炼方法。术后1-3 d患者可屈膝45度抬高患肢,切口处予以冰袋冷敷,每3 h更换1次冰袋。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足趾主动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等锻炼,一般2-3次/d,20-30 min/次,以达到有轻微肌肉酸痛、疲乏感为宜,同时为患者作肌肉按摩。术后维持三角巾悬吊2周后指导患者进行耸肩、患肢外展、划圈等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定 治愈:关节结构恢复正常,症状与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能从事体力劳动。好转:关节结构恢复正常,症状改善,或肩关节轻微疼痛,肩关节活动大部恢复正常,尚能从事体力劳动。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32例治愈19例,好转10例,未愈3例,好转率为90.6%;对照组32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未愈8例,好转率为75.0%。治疗组的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好转率比较(n)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未愈好转率 治疗组 32 19 10 3 90.6% 对照组 32 14 10 8 75.0% 3 讨论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 5%-10%[1]。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临床上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或有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如骨折移位并有重叠,肩峰与胸骨柄间距离变短。伤侧肢体功能受限,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幼儿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显,且常不能自诉疼痛部位[2],但其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向健侧,此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有时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可刺破胸膜发生气胸,或损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3]。 传统观点认为,锁骨骨折即使发生畸形愈合对功能的影响也很小,只是影响美观而已,不具有临床意义,只有不稳定型骨折或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才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4]。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5]。从目前国际上的经验看,对于开放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漂浮肩、移位的病理骨折等神经精神疾患的患者,手术治疗远远优于非手术治疗[6]。本组应用锁骨钩钢板对不稳定的肩锁关节脱位与移位型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的治疗,其手术操作简单,术者容易掌握;内固定物设计合理,利用杠杆作用,使脱位的肩锁关节复位,同时可利用钢板体部对锁骨远端骨折部分复位后固定。术中可一期修复断裂的肩锁韧带、喙锁韧带,为二期取出内固定物后,增加肩锁关节的稳定创造了条件,减少了肩锁关节再脱位的发生。本组结果显示,采用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可以使骨折获得满意的复位,好转率为90.6%,同时骨折固定牢固,患肢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总之,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作具有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的特点,是一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

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

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17-03-31T14:05:12.5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作者:陈庭瑞[导读] 比较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摘要】目的:比较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分别接受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I级愈合10例,Ⅱ级愈合7例,Ⅲ级愈合1例,愈合优良率94.4%;对照组患者I级愈合8例, Ⅱ级愈合4例,Ⅲ级愈合6例,优良率66.7%;观察组患者愈合优良率优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手术;保守治疗【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149-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CT、X光片检查确诊为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成人锁骨中段有移位骨折诊断标准,均为外伤致骨折,单一新鲜骨折,锁骨移位。排除病理性骨折、复合伤、多发伤患者、陈旧性锁骨骨折以及合并其他科疾病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6.5±20.7岁;男12例,女6例;左侧8例,右侧10例;对照组18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35.7±19.6岁;男13例,女5例;左侧10例,右侧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常规麻醉,端坐高凳,双手拇指向前叉腰,助手与患者背后固定凳子,双手向后徐徐斜搬患者双肩过度挺胸,术者与患者手法复位畸形,置压垫,腋窝垫棉垫,∞字型绷带固定。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术前0.5h给予抗生素,常规麻醉,仰卧位,垫高患肩,消毒,铺巾,沿骨折锁骨上缘斜切7~10cm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保护神经,切开骨膜、剥离显露骨折断端,粉碎性骨折整复碎片,可吸收线固定、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贴于锁骨上方,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使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互制定的骨折愈合评价标准评价全部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 I级愈合:愈合时间<8周,解剖对位,骨折端稳固,肩关节无疼痛,活动正常; Ⅱ级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复位80%,移位低于骨干1/4,肩关节无明显疼痛,活动基本正常; Ⅲ级愈合:愈合时间12周以上,复位50%,移位1/4~1/3,肩关节有明显疼痛,活动受限。 优良率=I级愈合率+Ⅱ级愈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I级愈合10例,Ⅱ级愈合7例,Ⅲ级愈合1例,愈合优良率94.4%;对照组患者I级愈合8例,Ⅱ级愈合4例,Ⅲ级愈合6例,优良率66.7%;观察组患者愈合优良率优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成人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长期以来,关于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锁骨是上肢和躯干之间的唯一连接,为S型结构,中段是指锁骨中1/3位置,该锁骨段缺乏肌肉和韧带附着,是锁骨结构薄弱点,容易因为暴力而骨折,锁骨近端受到胸锁乳突肌肉牵拉向后方移位,远端在上肢重力下向前移位[1]。锁骨中段下方靠近锁骨下血管以及臂丛神经,之间仅隔着薄肌肉层和锁胸筋膜,复位治疗操作可能损伤附近血管、神经,关于锁骨自身性质的认识也长期以来未达成统一,多认为成年锁骨是皮质骨、蜂窝状松质骨结构,没有髓腔,而自身修复能力较强,骨不连风险较低[2]。成年锁骨中段骨折临床常见,间接暴力如运动、交通事故、上肢撑地暴力传导等都会造成骨折,在各类锁骨骨折中,中段骨折占到69~80%,男性患者更多。Robinson诊断分型中,锁骨中段骨折属于Ⅱ型和锁骨中3/5段骨折,并可细分为不完全位移、完全位移两个分型。锁骨骨折治疗的关键是骨折愈合、恢复功能和外形,控制并发症[3]。保守治疗的标准是肩部制动保守治疗,使用悬吊制动、8字绷带以及肩部人字石膏固定,早期文献显示愈合率比较理想,但是近期研究显示,锁骨中段明显位移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也因此,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闭合/切开髓内钉固定术等手术治疗方式得以发展起来[4]。成人锁骨中段有位移骨折保守治疗方法较多,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8字绷带和前臂悬吊制动,8字制动能够外展拉伸肩关节,有助于锁骨长度恢复,复位后固定坚强,早期双手就可活动,健侧肩关节肘关节自由,因此得以广泛应用,而近期研究结果则显示,8字绷带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血管神经压迫、前臂肿胀麻痹,因而一些研究人员推荐使用简单悬吊制动[5]。 4.结语

中医治疗锁骨骨折

中医治疗锁骨骨折 发表时间:2010-09-16T16:32:01.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2期供稿作者:霍西武[导读] 锁骨骨折是一类很常见骨科疾病,传统治疗锁骨骨折往往采取非手术疗法 霍西武 (海伦市第二人民医院 152300) 摘要:锁骨骨折是一类很常见骨科疾病,传统治疗锁骨骨折往往采取非手术疗法,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往往会导致骨不连或者畸形愈合,本文试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能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锁骨骨折治疗的新动向。关键词:中医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间唯一骨性连接,骨干较细且又有弯曲,遭受外力后易发生骨折。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均可造成锁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临床症状和体征①局部肿胀明显,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甚至有皮下瘀斑,有移位骨折可见骨折处异常隆起。②患者多呈现出颈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③患侧上肢活动时疼痛加剧,疼痛局限于锁骨部。④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之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3.辅助检查 X线正位片可基本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若临床检查有骨折征象,但X线正位片未能发现明显骨折线者,可加拍锁骨轴位片及锁骨展开位片可明确显示骨折类型。 二、治疗 1.特色治疗 (1)保形固定 ①适应证:新生儿锁骨骨折、锁骨中段裂纹骨折、锁骨外1/3 I型骨折。 ②操作方法:新生儿锁骨骨折仅将上臂用绷带固定于躯干2~3周即可。无移位锁骨骨折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或用“8”字绷带、锁骨固定带固定即可。固定时先在两腋下各置一块厚棉垫,用绷带自患侧肩后起,经患侧腋下,绕过肩前上方,横过背部,经对侧腋下,横过胸前,再经患侧肩前至患侧腋下,如此反复包绕数层。 (2)手法复位外固定 ①适应证:大多数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8”字绷带外固定。但靠手法整复得到解剖复位常较困难,外固定难以维持有效的复位状态,易发生再移位。但对于轻度移位骨折,骨折愈合后不影响患肢功能,无需强求解剖复位。 ②操作方法:手法整复时可在麻醉下施行。患者骑坐在椅子上并面对椅背,两手叉腰,努力挺胸。助手站于背后,一足踏椅,膝顶肩背间,两手分置患者两肩峰部,力扳双肩向后,以纠正锁骨骨折重叠移位,术者用拇、示二指捏推骨折端,尽可能获得满意复位。然后“8”字绷带固定。 (3)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固定 ①适应证:锁骨中段横断骨折或短斜型骨折不稳定者。 ②操作方法:患者采用局部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自远端逆行穿人一枚克氏针,自远折端穿出,采用手法复位,透视下见对位满意后,将克氏针顺行穿入近端髓腔固定,术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 2.手术治疗适用于锁骨中段粉碎骨折、锁骨螺旋或横断骨折闭合复位失败者;锁骨外1/3骨折Ⅱ型、喙锁韧带断裂者;陈旧性锁骨骨折不愈合者;锁骨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首选锁骨解剖钉板固定;或用克氏针贯穿髓腔固定,较大碎块可用钢丝捆扎。手术适应证:成年人因暴力损伤我们遵循以下原则:①手法复位不满意或疑有骨断端软组织嵌入。②经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且绷带松紧不适可致双上肢肿胀、麻木、影响生活和工作者。③开放性锁骨骨折或骨折端于皮下有突破皮肤的风险。④合并神经血管损伤。⑤锁骨骨折不愈合、陈旧性锁骨骨折。⑥对多发创伤肢体需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时,肩胛骨骨折、漂浮肩。⑦某些特殊职业患者,其功能外形要求较高者。⑧不能长期耐受非手术制动时。 手术方法:患者术前30分钟常规应用抗生素,仰卧位,患侧肩部垫薄枕,颈丛加臂丛麻醉。以骨折处为中心,沿Langer's线做4~6cm 的切口,显露骨折端,清除积血及嵌插在骨端的软组织,骨膜稍作剥离,保护好锁骨下组织,电凝止血,复位骨折后稍作固定。 3.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骨折初期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可内服活血灵,外用展筋酊。中期瘀血肿胀消而未尽、骨折未连接,治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新。可内服三七接骨丸,养血止痛丸。后期宜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筋骨痛消丸及加味益气丸,外用展筋丹。解除固定后可用外洗药外洗。 (2)西药治疗: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及脱水药物,消除肿胀,术前30分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一般不超过3天。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6. [2] 谢庆德.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刺入肺内一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1)

两种方法治疗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的疗效对比

两种方法治疗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方法与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Constant肩关节评分(CSS评分),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 评分)和肩关节外形满意度三个评价标准评价保守治疗方法与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C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DA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肩关节外形满意度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7.27%)。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钢板固定手术方法在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好,非常值得在本医院或其他医院推广。 标签:保守治疗;钢板固定手术治疗;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 保守治疗在对锁骨中段无移位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但临床实践表明其在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患者的肩部功能恢复效果和治疗后的肩关节外形满意度并不理想。而相关研究指出钢板固定手术方法在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治疗中治疗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保守治疗方法与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效果的差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征求其同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女14例,男8例,年龄15~74岁;实验组女13例,男9例,年龄16~7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進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钢板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取沙滩椅位,患侧垫高,取锁骨上斜切口。显露锁骨骨折端,保护神经血管,直视下复位,将锁定解剖钢板适当塑形置于锁骨上方,螺钉固定,确保骨折远、近段各有3枚螺钉固定。术后用三角巾悬吊1周,并进行常规术后康复锻炼。 1.3 评价标准 为有效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本研究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CSS评分),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评分)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对比观察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应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114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三组各38例。分别为克氏针组,解剖型接骨板组,锁定加压钢板(LCP)组。统计三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治疗后,其中LCP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最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与解剖型接骨板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克氏针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低于解剖型接骨板组和LCP组,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骨中段骨折应用解剖型接骨板和LCP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具体使用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标签:克氏针;解剖型接骨板;锁定加压钢板;锁骨中段骨折 锁骨中段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损伤之一[1]。临床研究发现锁骨中段骨折应用克氏针、解剖型接骨板和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具有有一定的疗效[2,3]。本研究旨在探讨锁骨中段骨折应用以上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通过临床症状与常规检查确诊的114例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其中克氏针组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34.62±3.25)岁;解剖型接骨板组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34.17±3.75)岁;LCP组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34.73±3.46)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同一种麻醉方式,选择臂丛加颈丛麻醉或全麻,使患者处于高半坐位,将患者的侧肩胛骨下方使用软垫垫高,使患者的肩部自然后坠,头部转向健康方向。以骨折处为中心,在锁骨前上缘做弧形皮肤切口,切开筋膜层、皮肤、颈阔肌及皮下,显露骨折端。随后按照不同方法进行固定手术。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根据锁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疗效判定如下[4]: ①优:肩关节活动正常,骨折处愈合正常且无局部畸形;②良:肩关节活动正常,骨折愈合且局部无明显畸形或稍增粗;③差:肩关节活动受限,骨折处出现畸形愈合或再次骨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锁骨骨折切开复内固定护理常规

锁骨骨折切开复内固定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 1.根据术前访视单填写情况,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全身情况、配合程度, 术前准备情况及物品带入情况等 2.评估锁骨骨折切开复内固定手术需要准备的器械、物品将其合理放置 3.按常规手术准备手术房间 4.按常规手术的消毒方法消毒手术间 5.根据手术间安排评估手术间环境及电刀、吸引器、手术床、无影灯等仪器的情况 二、操作要点 1.再次进行手术患者的信息核对(手腕带及与患者交谈)和评估,并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2.常规检查手术间环境,保证所有电源、仪器、接线板、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准备扩创包、内固定包、大单包、手术衣;一次性物品:10号刀片,4、1号丝线,消毒小 方纱、纱布、手套数双、吸引器管、吸引器头、电刀手柄、引流条、X光机套伤口敷贴等 4.根据医嘱,选择患侧对侧,上肢建立静脉通道 5.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核查,确认患者身份及手术部位 6.协助麻醉医师完成全身麻醉 7.正确摆放平卧位,保护患者隐私,减少非手术、非消毒部位的暴露;电刀负极片安全放置 8.确保静脉、尿管等各种管道的通畅,使用约束带约束,防止病人从手术床上坠落 9.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10.按照物品清点制度要求,在手术开始前、关闭切口前、关闭切口后、术毕,共同查对手术 器械、敷料的数量无误,并准确记录 1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积极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做好各种手术意外,紧急情况 的抢救工作的准备 12.手术结束,再次评估,保证各种管道的正确连接、固定牢固、通畅;伤口有无渗血;包扎 是否妥当;受压皮肤是否完好 13.手术结束,按术后器械处理流程,正确处理手术器械 三、指导要点 1.对患者介绍手术间环境,简单介绍麻醉方式和手术过程 2.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 四、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电钻的装、拆,提前安装好备用。 2.正确识别内固定钢板的类型,螺钉的类型及型号 3.麻醉头架可安装半边或不安装,以便于手术医生使用电钻 4.冲洗切口时,注意观察床单敷料是否潮湿,预防电刀灼烧 5.术中透视时,整理手术区域,避免器械污染及金属器械影响透视;术中透视前用无菌敷料 遮盖切口,预防污染切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