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间大大数据库建库复习资料

空间大大数据库建库复习资料

空间大大数据库建库复习资料
空间大大数据库建库复习资料

第一章

1.GIS的名词分析与推论

GIS概念:具有地理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表达能力,能为决策者提供有用地理信息的系统。

推论1:地理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空间数据,即具有空间位置,又具有属性特征。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因此又称为空间数据库。

推论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地理数据和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空间数据库建设和空间数据库的应用两个层次。

推论三:地理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但由于处理和分析的是地理数据,因此,在通用的硬件、软件基础上,还有体现专业特点的硬、软件。

2.GIS空间数据体系

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矢量有混合式、扩展式和开放式

矢量数据的空间数据组织:空间坐标数据的非结构化和属性数据的结构化

栅格数据:像元阵列

3.GIS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简单数据结构(面条结构):如Shapefile、拓扑数据结构:如Coverge、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如Geodatabase

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文件常用格式:*.tif,*.jpg,*.bmp等。GIS中的栅格格式:ESRI的Grid、Geodatabase的栅格数据集等。遥感图像的格式:PCI的* .pix,Erdas的*.img等。

4.空间数据库设计核心

将现实世界抽象为GIS数据模型,这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

5.名词解释:

面条结构:数据按点、线、面为单元进行组织,点、线、面都有自己的坐标数据。最典型的是面条结构。

拓扑数据结构:不仅存储空间位置,同时存储空间关系。

拓扑关联: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如结点与弧段、弧段与多边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数据词典:以词典的方式描述和定义E-R模型设计中出现和形成的实体、关系。数据模型匹配:实现将实体类型和特征类型(Coverage、Shapefile、Grid等)的匹配。

区:基于现有的面特征来描述复杂的区域如多个独立的多边形组成的区域、相互重叠的区域。

路径系统:提供一套用现有的弧段特征模拟线形特征的工具,可以支持沿着弧发生的任何线现象的定义。

空间数据分层:根据分层的基本原则,对数据模型匹配后的实体进行分层组织。元数据:空间数据集的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空间参照系统、内容信息、发布信息等。shp.xml存放的是元数据信息。

2.GIS数据库设计的三个步骤:概念、逻辑、物理

从概念到逻辑设计:定义实体与关系到数据模型匹配再到空间数据分层和属性表的设计。

3.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系统体系结构的确定

由需求分析确定系统实现的功能,再由功能确定所需数据,再组织数据,建立功能数据关系矩阵,拟定初步计划(数据获取可选方式、选择的数据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功能);简单说来就是确定数据到组织数据再到草拟初步计划。

4.数据库设计的数据模型匹配与空间数据分层

数据模型匹配:实现将实体类型和特征类型(Coverage、Shapefile、Grid等)的匹配。如行政区划是一个实体,其对应的ArcInfo数据模型就是Polygon也就是面。

空间数据分层:根据分层的基本原则,对数据模型匹配后的实体进行分层组织。分层基本原则有图形原则和对象原则,同时给每一个层一个名称。

第三章

1.资料收集与预处理

资料收集需考虑的问题:

资料内容:完备性、原始资料

资料精度:必须满足建库要求。(如图纸变形小,纠正后误差小于0.1mm)

资料现势性:与数据库建设要求的时期一致。

资料形式:优先选择数字形式的资料。

信息类别与输入方式;

从原始数据到目标数据的实现过程:

森林调查数据:扫描——空间参考——矢量化

小班卡片:格式转换

遥感数据:格式转换——空间参考

地形数据:扫描——空间参考——矢量化——格式转换

2.地理参考(空间参考)的概念、地理参考的必要性和大致过程(Georeferencing 工具的使用,以地形图为例)

地理参考:将图像数据嵌入到一个空间参照系中的过程。空间参照系可以是地理坐标系统,也可以是投影坐标系统。

关键技术:

–多项式次数:依图像确定

–控制点

?位置:精确

?最少控制点:(n+1)(N+2)/2,最少<>最好

?分布均匀,变形大的地方多选控制点

?保存控制点:View Link Table -Save –正确设置投影参数

3.空间数据的类型与采集方式、半自动矢量的概念

半自动矢量化:即人为给定初始点及其他初始要求,然后计算机自动完成数字化的过程成为半自动数字化。

4.林相图空间数据采集流程(从校正、矢量化到属性关联):看实验一

5.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利用ArcGIS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完整流程(从校正、矢量化、伪结点消除、到数字高程模型转换)

数字高程模型: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流程分两步:

1).等高线数据的后处理:常见的拓扑错误有悬挂弧段、不及弧段、错误弧段和伪结点

消除悬挂弧段与错误短弧段:基本思想:依据弧段长度字段进行选择(select 工具)

Coverage:固有的Length字段

Shapefile:如果无长度字段,可增加数值型字段并Calculate Geometry(Length) 融合弧段:Clean工具

使用Clean融合弧段的步骤:

转换手工编辑后的Shapefile为Coverage 在ArcMap中量测适当融合值

ArcCatalog-Coverage属性-Clean

消除伪结点:Dissolve

2)有等高线生成Grid

等高线Coverage转化为Grid表面命令:Topo to Raster工具

Grid表面转换为Tin:Raster to Tin工具

6.等高线伪结点的概念

等高线伪结点:即指不是真正的等高线上面的结点,由于输入数据的质量误差,而造成的非真正的结点。

7.空间数据拼接概念;矢量、栅格数据拼接流程;以国家标准的地形图为例,栅格底图拼接流程(先剪裁-再拼接)

空间数据拼接:将分散的矢量或栅格数据进行拼接的过程。

矢量、栅格数据拼接流程:

8.坐标系定义的概念;投影转换的概念;它们的区别;实验3

坐标系统定义:(通过使用投影文件给空间数据的坐标值进行定义;)GIS空间数据的坐标值通过文件方式存储。坐标值需要使用投影文件进行定义,才能与实际地面关联起来。对坐标值进行定义的投影文件反应的是该图层的文件坐标系统。空间数据的坐标值不可能丢失,除非将空间对象删除;但投影文件可能丢失。当对坐标值定义的坐标系统描述丢失后,坐标值就失去了与实地地面关联的信息。投影转换:将具有空间坐标系统的空间数据转换为另一个空间坐标系统,生成新的空间数据的过程。

从ArcGIS显示数据机制分析:

显示坐标系统:Layers的坐标系统

文件坐标系统:Layer的坐标系统

从ArcGIS显示数据机制分析

Layers显示坐标系统默认依据第一个导入的图层的文件坐标系统,也可修改

如果图层有坐标系统定义,图层自动转换文件坐标系统到显示坐标系统下显示实事求是的定义省会坐标系统:

方案1: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Define Projection

方案2:ArcCatalog:Layer Properties

转换矢量数据投影工具:ArcToolBox-Project

转换栅格数据投影工具:ArcToolBox-Project Raster

第四章

1.Geodatabase的概念、Geodatabase的特征

Geodatabase的概念及特征:简单说来就是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结构,是建立在DBMS之上的统一的、智能的空间数据模型;它将各个要素作为对象,支持自定义属性值范围和子类,同时扩展拓扑关系,支持图层和对象间的规则定义,将注记作为一个要素类

2.Geodatabase的类型

Personal Geodatabase

File Geodatabase

ArcSDE Geodatabase

3.讨论:两个同区域要素类导入前能在ArcMap正确叠放显示,导入到要素数据集后两新要素类却不能在ArcMap叠放,可能原因?

因为坐标系统未定义;

4.属性域的概念、要素类的概念、要素数据集的概念、关系类的概念、拓扑关系的概念

要素类:是具有相同几何类型的要素的集合。

要素数据集:是共享一个空间坐标系统的要素类的集合。

属性域:定义字段取值范围的要素;

关系类:要素类或表格对象类之间通过公共字段建立起来的关系;

拓扑关系:规定要素类内部或要素类之间的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等高线之间无伪节点;公交站点必须在道路线上;(设置拓扑规则:Must Not Have Pseudos)

5.在Geodatabase建库中,属性域、子类型、关系类和拓扑关系的应用、建立道路和路灯的关系类(道路移动,路灯也移动;道路删除,路灯也删除)、将道路分级,设置不同级别的规则如何实现?如何实现定义禁伐林面积不能小于10的规则?复习实验四

6.ArcSDE的概念,如何建立空间数据链接、空间数据库引擎的概念;

ArcSDE的概念(空间数据库引擎的概念):即数据通路,是ArcGIS的空间数据引擎,它是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存储和管理多用户空间数据库的通路。它允许用户在多种数据管理系统中管理地理信息,并使所有的ArcGIS应用程序都能够使用这些数据。

空间数据链接:

构建Geodatabase的步骤(以林业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在ArcCatalog建立一个空的数据库

建立要素数据集

添加数据集‘林业’要素类Feature Class

第五章

1.SketchUp简述

SketchUp是一个极受欢迎并且易于使用的3D设计软件,官方网站将它比喻作电子设计中的“铅笔”。它的主要卖点就是便用简便,人人都可以快速上手。并且

用户可以将使用SketchUp创建的3D模型直接输出至Google Earth里,非常的酷!

2.基于SketchUp和ArcGIS的三维建模完整流程

详见PPT第五章

3.导入3DS文件的坐标数据纠正方法,并分析与坐标系统定义的本质区别

导入3DS文件的坐标数据纠正方法:获取原图中心位置坐标,直接偏移,但提示超出原图范围,只能新建MultiPatch要素,将转换的要素拷贝至新图层中进行Move。

与坐标系统本质区别:数据纠正方法只是简单地把坐标直接偏移,并未改变坐标系统,而坐标系统定义则是将坐标系统定义为事实上的坐标系统。

空间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一、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管理阶段 注意了解各阶段的背景和特点 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面向全组织的复杂的数据结构 2、数据的冗余度小,易扩充 3、具有较高的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数据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三、数据结构模型三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约束性条件 四、数据模型反映实体间的关系 1、一对一的联系(1:1) 2、一对多的联系(1:N) 3、多对多的联系(M:N) 五、数据模型: 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数据库结构的基础就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数据结构)、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语义即数据操作,以及一致性(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工具的集合。 概念数据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ER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从计算机实现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层次、网状模型、关系 六、数据模型的类型和特点 1、层次模型: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支持的联系种类太少,只支持二元一对多联系 数据操纵不方便,子结点的存取只能通过父结点来进行 2、网状模型: 优点:能够更为直接的描述世界,结点之间可以有很多联系 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缺点:结构比较复杂 网状模型的DDL、DML复杂,并且嵌入某一种高级语言,不易掌握,不易使用

3、关系模型: 特点: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定义、运算) 关系必须是规范化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检索操作不过是从原来的表中得到一张新的表。 优点:简单,表的概念直观,用户易理解。 非过程化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可以不指明路径。 数据独立性,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无须说明“怎么做”。 坚实的理论基础。 缺点:由于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存储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4、面向对象模型 5、对象关系模型 七、三个模式和二级映像 1、外模式(Sub-Schema):用户的数据视图。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模式的子集。 2、模式(Schema):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 3、内模式(Storage Schema):又称存储模式。数据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 4、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某一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外模式中。当模式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逻辑独立性。 5、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数据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结构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物理独立性。 八、数据视图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隐藏关于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某些细节,而为用户提供数据在不同层次上的抽象视图,即不同的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所得到的结果—数据抽象。 九、规范化 1、几个概念 候选码(候选关键字):如果一个属性(组)能惟一标识元组,且又不含有其余的属性,那么这个属性(组)称为关系的一个候选码(候选关键字)。 码(主码、主键、主关键字):从候选码中选择一个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候选码作为码 主属性: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字段) 非主属性:除了候选码中的属性 外码:关系模式R中属性或属性组X并非R的码,但X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则称X是R的外部码,简称外码。 2、函数依赖 (1)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X称为这个函数依赖的决定属性集(Determinant)。Y=f(x)

数据库课程设计大作业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071班 学号:200710402112 200710402115 姓名:杜文龙王京京 题目名称:物资管理系统 完成日期:2009年12月25日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09年12月

物资管理系统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中有关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和阶段性知识,光靠课堂讲授既枯燥无味又难以记住,但它们都很重要,要想熟练掌握,必须经过大量实践环节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2.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及步骤 数据库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开发一个数据库系统需要集理论、系统和应用三方面为一体,以理论为基础,以系统(DBMS)作支柱,以应用为目的,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实际需要开发一个真实的数据库系统,对于较大型的系统可多人一起完成,但无论如何都应完成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数据的分析与建模、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开发与运行等全部过程。在此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达到能够纵观全局,分析、设计具有一定规模的题目要求,基本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且做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 3.培养学生自学以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使同学能够主动查阅与数据库相关资料,掌握一些课堂上老师未曾教授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以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应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2.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 计理论、设计方法等。熟悉数据建模工具Visio与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 软件的使用。 3.按时上机调试,认真完成课程设计。 4.认真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需求分析 信息管理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工程,它能够使企业运行的数据更加准确、及时、全面、详实,同时对各种信息进一步地加工,使企业领导层对生产、经营的决策依据更充分,更具有合理性和库、科学性,并创建出更多的发展机会;另外也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企业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为企业持久、健康、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个物资管理系统是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信息管理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开发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编写应用程序的过程,而是以软件工程的思想为指导,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资料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1.什么是空间数据库?阐述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1)空间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空间数据的集合。(指某区域内以特定的信息结构和数据模型表达、存储和管理的空间数据的集合。) (2)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空间数据和空间关系的定义和描述,空间操作算子,空间数据索引,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几何完整性约束,长事务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2.阐述数据库系统的外部、内部体系结构。 答:(1)外部体系结构: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B/S结构 (2)内部体系结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3.什么是数据模型?阐述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 答:(1)数据模型: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2)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①层次模型是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一对多的联系。②网状模型是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多对多的联系。③关系模型是用二维关系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规范化的关系表格。 ④面向对象模型象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将客观世界的一切实

体或现象模型化为一系列对象。每一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行为,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面向对象系统 4.什么是空间索引?阐述格网索引、四叉树索引、R树索引的基本思想。 答:(1)空间索引,也叫空间访问方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形状以及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括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2)①格网空间索引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区域按一定规则划分为大小相等或不等的网格,记录每一个网格所包含的地理对象。当用户进行空间查询时,首先计算出用户查询对象所在的格网,然后通过该格网快速查询所选的地理对象。 ②四叉树是一种对空间进行规则递归分解的空间索引结构,将已知范围的空间划成四个相等的子空间。如果需要可以将每个或其中几个子空间继续划分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基于四叉树的空间划分。 ③R-Tree是基于空间数据对象分割的空间索引方法,它采用空间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MBR来近似表达空间对象 5.如何扩展SQL语言,使其支持空间查询? 答:SQL的空间扩展,需要一项普遍认可的标准。OGC是由一些主要软件供应商组成的联盟,负责制定与GIS互操作相关的标准。在OGIS标准中,所指定的操作可分成三类:⑴用于所有几何类型的基本操作,⑵用于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操作测试,⑶用于空间分析的一般操作 6.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分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7.阐述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基本思想。 答:①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防范对象: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②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也就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正确的数据,防范对象:不合语义的、不正确的数据。 ③并发控制就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调度并发操作,使一个用户事务的执行不受其他事务的干扰,从而避免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实验1安装配置与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的安装配置方法。 2. 掌握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 实验环境 局域网,windows 2000 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实验内容 1. 在局域网环境下安装配置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 2. 练习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 1、将Oracle 9i的第1号安装盘放入光驱,双击setup,将弹出“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欢迎使用”对话框。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文件定位”对话框。 在路径中输入“E:\Oracle\ora92”,其它取默认值。 3、启动第1号盘的安装程序setup,具体方法同安装Oracle 9i服务器,不同的是在 选择安装产品时选择“Oracle9i Client 9.2.0.1.0”选项; 4、安装结束后,弹出“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欢迎使用”对话框。取 默认值。 5、登录Oracle9i数据库:选择“开始”→“所有程序”→Oracle-OraHome92→Enterprise Manager Console ; 6、系统出现“登录”对话框。选择“独立启动”。 分析与思考 (1)简述启动Oracle9i数据库的一般步骤。 (2)简述启动Oracle9i模式中三个选项的区别? (3)简述关闭Oracle9i模式中四个选项的区别?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摘要: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传统的以文件形式管理、存储地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应用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arcsde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使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在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中,实现统一、高效的管理。 关键词: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arcsde 围绕空间数据的管理,前后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空间数据管理模式:纯文件模式、文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模式和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模式。前两种方式都是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离存储,这样往往会产生诸多问题:1.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太弱,综合查询效率不高,容易造成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脱节;2.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不能统一管理,实质上是两套管理系统,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数据一致性较难维护;3.由于空间数据不能统一在标准数据库里存放,造成空间数据不能在网上共享。而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还不够成熟,并且价格昂贵,目前在gis领域还不够通用。所以在较长时间内,还不能完全脱离现有关系型数据库来建设gis空间数据库。arcsde是esri公司提供的一个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基础上的地理数据库服务器。同一些数据库厂商推出的在原有数据库模型上进行空间数据模型扩展的产品(如oracle spatial)不同,esri的arcsde 的定位则是空间数据的管理及应用,而非简单的数据库空间化。

1.系统目标 建成一个多级比例尺(100万、25万、5万、1万)矢量、栅格以及航空影像、遥感影像(tm,spot)的c/s结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便于对空间数据有效的管理、分发和应用。 2.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在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环境及应用需求的 基础上,结合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平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来完成。 2.1技术路线 空间数据库建设应放弃数据文件式的管理方式,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管理空间数据,arcsde作为sql server 2008和arc/info或其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接口, vb/vc/delphi/java/c#为前端应用开发工具。其中,空间数据通过arcsde存储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arcsde是基于c/s计算模型和关系数据管理模式的一个连续的空间数据模型,借助这一模型,可将空间数据加入到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去[1]。arcsde 融于rdmbs后,提供了对空间、非空间数据进行高效率操作的数据接口。由于arcsde采用c/s体系结构,大量用户可同时针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arcsde提供了应用程序接口(api),开发人员可将空间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集成到应用工程中去,以完成前端的应用开发,最终提供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发服务。如图1所示: 图1结构图

武汉大学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整理

《空间数据库原理》 第一章数据库 1、空间数据库:①提供结构用于存储和分析空间数据②空间数据由多维空间的对象组成③在标准数据库中存储空间数据需要大量的空间,从一个标准数据库中检索查询空间数据需要很多时间并且很累赘,通常导致很多错误。 2、DBMS:(数据的操作系统)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SDBMS:增加了处理空间数据功能的DBMS。①在它的数据模型中提供空间数据类型和查询语言②至少在执行时支持提供空间数据类型:空间索引;空间链接有效的算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为什么要研究专门的空间数据库系统? 1.空间数据库能提供结构存储和空间数据分析 2.空间数据库包含多面空间的对象 3.在标准数据库中存储空间数据会需要过多的空间 4.标准数据库的查询反馈和空间数据分析会消耗过多时减并且留下大量错误空间 5.空间数据库能提供更多有效率的存储和空间数据分析 3、哈希(Hash)函数: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到某一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的函数。 质数除余法(直接取余法):f(x):=x mod maxM ;maxM一般是不太接近2^t的一个质数。 乘法取整法:f(x):=trunc((x/maxX)*maxlongit) mod maxM,主要用于实数。 平方取中法:f(x):=(x*x div 1000 ) mod 1000000);平方后取中间的,每位包含信息比较多。 第二章数据库基本原理 1、数据模型Data Model:关于数据基础或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抽象描述被表示在一个数据库中。 3、概念数据模型:也称语义模型,关于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抽象概念集,用统一的语言描述、综合、集成的用户视图。 2、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库的内容包括数据项和属性码定义,是元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Metadata:是描述数据的数据,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的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 3、数据库设计和实现:①需求分析②概念数据建模③逻辑建模(参考DBMS和基础数据模型)④物理建模或者实现(参考物理存储和电脑环境)。 需求调查:根据数据库设计的主题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用户特点和要求,取得设计者与用户对需求的一致看法。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创建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系统或产品时,确定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时所要做的所有工作。 4、E-R图:描述对象类型之间的关系,是表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式。 第三章基本空间概念 1、凸多边形:把一个多边形任意一边向两方无限延长成为一条直线,如果多边形的其他各边均在此直线的同旁,那么这个多边形就叫做凸多边形。 2、点集拓扑:一个基于相邻关系定义拓扑学空间的方法。 3、大圆距离:大圆距离指的是从球面的一点A出发到达球面上另一点B,所经过的最短路径(圆弧)的长度。 曼哈顿距离:两个点上在标准坐标系上的绝对轴距之总和。 4、欧式空间(欧几里德空间):空间的坐标模型。作用:能将空间属性转化为以实数为元组的属性;坐标系包括一个确定的原点和在原点交叉的一对正交轴线。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南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南 一、课程设计目的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学习完《powerbuilder &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管理与实现》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大型数据库课程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坚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因材施教、严格要求相结合,抓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结合,教书育人。 用powerbuilder和sql server 2000制作一个小型管理系统。所设计的小型管理系统应包含输入输出、查询、插入、删除等基本功能。根据课程设计1 周时间的安排选择适当大小的设计课题,课题的选择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虚构的问题。根据题目的基本需求,画出流程图,编写程序,并写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 四、课程设计分组 一人一组(每个人都不能重复) 五、课程设计课题 (见附件一) 六、课程设计课题选择 (1)具体课题题目附后 (2)一人一题,不允许重复。班长或学习委员进行协调 (3)如果对所给的设计题目不满意,可以自选题目(不能和其他人重复)。

但需要经过老师的最终确认。自选题目应该满足:所设计的数据库应 该具有添加、删除、编辑、多层灵活查询等功能。 (4)所有的题目都要在6月15日星期五下午四点前最后确认 七、课程设计具体时间安排 (1) 6月15日之前各班进行课程设计的安排(已经完成) (2) 6月18日12点之前完成计划制定。(包括在你的系统内主要实现的功能和每个功能你准备在那一天完成,并写成电子文档上交, 格式如图) (3) 6月18日至6月22日上午进行程序设计。19日下午、20日下午、21日下午对每个同学完成的功能打分 (4) 6月22日上午进行程序调试,并生成可执行程序 (5) 6月22日下午写课程设计报告和每天你所完成工作的日志记录和总结 (6) 6月22日下午四点之前,将课程设计报告和日志记录上传网络硬盘 八、课程设计的提交 (1)上交网络硬盘,网络硬盘地址为ftp://10.100.100.88用户名和密码都为自己在上面已经注册的 (2)要求提交的内容有: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课程设计报告(word 文档)和每天你所完成工作的日志记录、总结 九、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规范与写作框架 (见附件二)

人口分布空间数据库设计书

人口分布空间数据库设计书 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通过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的认识与抽象,最终形成空间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系统所需的模型。 具体是对需求分析阶段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确定地理实体、属性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各用户的局部视图合并成一个总的全局视图,形成独立于计算机的反映用户观点的概念模式。概念模式与具体的DBMS无关,结构稳定,能较好地反映用户的信息需求。 表示概念模型最有力的工具是E-R模型,即实体-联系模型,包括实体、联系和属性三个基本成分。用它来描述现实地理世界,不必考虑信息的存储结构、存取路径及存取效率等与计算机有关的问题,比一般的数据模型更接近于现实地理世界,具有直观、自然、语义较丰富等特点。 本设计书中的E-R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E-R模型 2)逻辑设计 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转换规则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DBMS支持

的数据模型的过程,即导出具体DBMS可处理的地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或外模式),包括确定数据项、记录及记录间的联系、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约束等。导出的逻辑结构是否与概念模式一致,能否满足用户要求,还要对其功能和性能进行评价,并予以优化。 2.1要素分类 我们制作、统计的地理信息数据应该提供准确、可靠、经得起专业部门检验的地理信息,这就要求测绘部门和相关专业部门应该有一致的地理要素的定义和分类体系。依据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将地理要素分为了地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 2.2 数据层设计 GIS的数据可以按照空间数据的逻辑关系或专业属性分为各种逻辑数据层或 专业数据层,原理上类似于图片的叠置。在进行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图形显示时,往往只需要若干相应图层的数据。 数据层的设计一般是按照数据的专业内容和类型进行的。数据的专业内容的类型通常是数据分层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数据之间的关系。如需考虑两类物体共享边界(道路与行政边界重合、河流与地块边界的重合)等,这些数据间的关系在数据分层设计时应体现出来。不同类型的数据由于其应用功能相同,在分析和应用时往往会同时用到,因此在设计时应反映出这样的需求,即可将这些数据作为一层。 本设计书中的数据层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数据层设计 2.3关系数据表 本设计书中的关系数据表如表3-表6所示:

空间数据库建库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 1.GIS的名词分析与推论 GIS概念:具有地理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表达能力,能为决策者提供有用地理信息的系统。 推论1:地理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空间数据,即具有空间位置,又具有属性特征。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因此又称为空间数据库。 推论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地理数据和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空间数据库建设和空间数据库的应用两个层次。 推论三:地理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但由于处理和分析的是地理数据,因此,在通用的硬件、软件基础上,还有体现专业特点的硬、软件。 2.GIS空间数据体系 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矢量有混合式、扩展式和开放式

矢量数据的空间数据组织:空间坐标数据的非结构化和属性数据的结构化 栅格数据:像元阵列 3.GIS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简单数据结构(面条结构):如Shapefile、拓扑数据结构:如Coverge、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如Geodatabase 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文件常用格式:*.tif,*.jpg,*.bmp等。GIS中的栅格格式:ESRI的Grid、Geodatabase的栅格数据集等。遥感图像的格式:PCI的* .pix,Erdas的*.img等。 4.空间数据库设计核心 将现实世界抽象为GIS数据模型,这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 5.名词解释: 面条结构:数据按点、线、面为单元进行组织,点、线、面都有自己的坐标数据。最典型的是面条结构。 拓扑数据结构:不仅存储空间位置,同时存储空间关系。 拓扑关联: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如结点与弧段、弧段与多边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数据词典:以词典的方式描述和定义E-R模型设计中出现和形成的实体、关系。 数据模型匹配:实现将实体类型和特征类型(Coverage、Shapefile、Grid等)的匹配。

大型数据库第三次实验

大型数据库第三次实验

————————————————————————————————作者: ————————————————————————————————日期: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大型数据库技术》 实验三:MySQL数据库进阶开发 姓名:??班级:??学号: 年月日星期 说明:斜体需要输出的部分。 1MySQL的存储过程和函数 1.1创建企业销售系统的数据库,命名为salesdb 1.2创建一张商品销售表,命名为salerecords,包括如下字段:商品ID,商品名称, 销售单价,销售数量。 以上不需要截图。 1.3创建一个存储过程,名称自订,通过输入商品ID,商品名称,销售单价,销售数量 往表中插入一条记录。 输出截图:(包括存储过程定义,调用三次存储过程,以及表的查询结果) 1.4创建一个存储过程,名称自订,通过输入商品名称往表中插入100条记录。其中,

所插入第一条记录的商品ID由现有表中商品ID的最大值+1构成,后续记录中商品ID依次递增1。所插入第一条记录的商品价格与现有表中商品价格的最小值相同,后续记录的商品价格依次递增1。商品销售数量随机生成。 输出截图:(包括存储过程定义,表中前10条查询结果) 1.5创建一个存储过程,名称自定,通过输入商品ID的最小值,最大值,将表中商品ID 处于(最小值,最大值)范围内,且为偶数的记录删除,包括最小值与最大值本身。 此处不考虑商品ID不存在的情况,在实验时请选择1.4中创建的商品ID范围的子集。 输出截图:

1.6创建两个事件调度器,第一个每3秒往1.2的表中插入一条记录,第二个每30秒清空1.2 的表中的所有记录。 输出截图:(只需要截取两个事件调度器的定义,以及在三个不同时刻查询表中记录count (*)的结果。)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机房管理系统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 题目:机房管理系统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1) 1.1 需求调查 (1) 1.2 系统功能分析 (2) 1.3 面对用户需求分析 (3) 第2章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4) 第3章逻辑结构设计 (6) 3.1 类和对象向关系模式转换 (8) 3.2 关系模式优化 (9) 第4章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9) 4.1 存取方法设计 (9) 4.2 存储结构设计 (9) 4.3 物理设计 (10) 第5章数据库完整性设计 (12) 5.1 主键及唯一性索引 (12) 5.2 参照完整性设计 (12) 5.3 Check约束 (12) 5.4 Default约束 (12) 5.5 触发器设计 (13) 第6章数据库视图设计 (15) 第7章数据库存储过程设计 (16) 第8章权限设计 (17)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8)

机房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 第1章需求分析 1.1 需求调查 针对一般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通过对各个用户的调查,该机房管理系统有如下需求: 1)机房管理:实现机房管理员对机房信息、计算机信息以及教学班上机相关 信息的管理。机房管理员可以对包括机房名称、该机房拥有的计算机数目、计算机编号、计算机上机费率在内的相关机房信息、计算机信息进行管理,也可以为教学班的课程分配上机时间和地点。 2)基本信息管理:实现对课程信息和教学班的基本信息的管理,包括课程的 教师、上机时间和上机地点等基本信息,以及教学班学生、课程和成绩等基本信息的管理。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机房管理员可以对上机时间和地点等进行管理,任课教师可以对教学班学生课程成绩进行修改。 3)查询:实现对机房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和教学班信息的相关查询。 机房管理员可以对机房各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学生可以对包括学号、姓名、民族、性别、出生日期、班级、系别、专业和卡号在内的学生个人基本信息,课程的教师、上机时间、上机地点和成绩在内的课程信息,以及包括上机收费和余额在内的充值卡信息进行查询,任课老师可以对教学班学生信息、课程信息、上机时间、上机地点以及成绩等基本信息进行相关查询。 4)充值管理:实现充值人员对学生充值信息的管理,包括卡号、充值时间、 充值金额以及余额等基本信息。学生通过充值人员为自己的卡充值,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充值卡余额。 5)上机管理:实现对学生上机信息和机房收费信息的管理。下机后,系统将 自动修改该学生的充值卡账户余额;通过机房收费信息可以统计各机房上机的费用。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1.什么是空间数据库?阐述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1)空间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空间数据的集合。(指某区域内以特定的信息结构和数据模型表达、存储和管理的空间数据的集合。) (2)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空间数据和空间关系的定义和描述,空间操作算子,空间数据索引,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几何完整性约束,长事务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2.阐述数据库系统的外部、内部体系结构。 答:(1)外部体系结构: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B/S结构 (2)内部体系结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3.什么是数据模型?阐述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 答:(1)数据模型: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2)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①层次模型是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一对多的联系。②网状模型是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多对多的联系。③关系模型是用二维关系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规范化的关系表格。④面向对象模型象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将客观世界的一切实体或现象模型化为一系列对象。每一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行为,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面向对象系统 4.什么是空间索引?阐述格网索引、四叉树索引、R树索引的基本思想。 答:(1)空间索引,也叫空间访问方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形状以及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括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 (2)①格网空间索引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区域按一定规则划分为大小相等或不等的网格,记录每一个网格所包含的地理对象。当用户进行空间查询时,首先计算出用户查询对象所在的格网,然后通过该格网快速查询所选的地理对象。 ②四叉树是一种对空间进行规则递归分解的空间索引结构,将已知范围的空间划成四个相等的子空间。如果需要可以将每个或其中几个子空间继续划分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基于四叉树的空间划分。 ③R-Tree是基于空间数据对象分割的空间索引方法,它采用空间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MBR来近似表达空间对象 5.如何扩展SQL语言,使其支持空间查询? 答:SQL的空间扩展,需要一项普遍认可的标准。OGC是由一些主要软件供应商组成的联盟,负责制定与GIS互操作相关的标准。在OGIS标准中,所指定的操作可分成三类:⑴用于所有几何类型的基本操作,⑵用于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操作测试,⑶用于空间分析的一般操作 6.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分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

大型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5)--实验指导讲义

实验一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服务器界面使用及数据库原理知 识的应用 1.实验目的 (1)通过使用SQL Server 2005的控制界面感受SQL Server 2005。 (2)熟悉SQL Server 2005所需的软、硬件要求。 (3)熟悉SQL Server 2005支持的身份验证种类。 (4)掌握SQL Server 2005服务的几种启动方法。 (5)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常规使用。 (6)掌握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方法——E-R图。 2.实验准备 (1)了解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常规使用。 (2)了解SQL Server 2005所需的软、硬件要求。 (3)了解SQL Server 2005支持的身份验证种类。 (4)了解SQL Server 2005服务的几种启动方法。 (5)了解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方法——E-R图。 3.实验内容 (1)分别使用“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SQL Server和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登录SQL Server 2005集成控制台。 (2)利用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配置SQL Server 2005服务器。 (3)利用SQL Server 2005创建的默认帐户,通过注册服务器向导首次注册服务器。 (4)试着创建一些由SQL Server 2005验证的账户,删除第一次注册的服务器后用新建的账户来注册服务器。 (5)为某一个数据库服务器指定服务器别名,然后通过服务器别名注册该数据库服务器。 (6)熟悉和学习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7)设计E-R图。参照书上19页的优化模式,要求注明实体的主码、联系的类型和主码。

《空间大数据库》复习

《空间数据库》复习 1、空间数据具有哪些特点? 空间特征空间关系非结构化抽象特征多时空性特征分类编码特征海量数据特征 多尺度与多态性 2、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 (1)传统数据库管理的是不连续的相关性较小的数字或字符,而空间数据是连续的,并且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 (2)传统数据库管理的实体类型较少,并且实体类型间关系简单固定,而GIS数据库的实体类型繁多,实体间存在着复杂的空间关系; (3)传统数据库存储的数据通常为等长记录的数据,而空间数据的目标坐标长度不定,具有变长记录,并且数据项可能很多,很复杂; (4)传统数据库只查询和操作数字和文字信息,而空间数据库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操作和查询。 3、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㈠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方案 用一组文件形式来存储地理空间数据及其拓扑关系,利用通用关系数据库存储属性数据,通过唯一的标识符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连接。 优点:⑴GIS 可通过DBMS提供的高级编程语言的接口,直接操纵属性数据,查询属性数据库,并在GIS的用户界面下,显示查询结果。⑵在ODBC推出后,GIS软件商只需开发GIS与ODBC的接口软件,就可将属性数据与任何一个支持ODBC的RDBMS连接。这样用户可在一个界面下处理图形和属性数据。 缺点:⑴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通过ID联系起来,使查询运算,模型操作运算速度慢;⑵数据发布和共享困难;⑶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分开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以及数据损坏后的恢复方面缺少基本的功能;⑷缺乏表示空间对象及其关系的能力。㈡全关系式数据库管理方案 基于关系模型方式,将图形数据按关系模型组织。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在通用关系数据库中,即将图形文件转成关系存放在目前大部分关系型数据库提供的二进制块中。将图形数据变长部分处理成Binary Block字段 优点:⑴在全关系型数据库中加入了二进制数据块形式省去大量关系连接操作,可提高查询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所属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题目超市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与实现 院(系)电信分院 班级09本科电子商务(2)班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2012年1月2日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安排计划 班级: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及应用开发工具,规范、科学的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并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1.根据所选课题,设计并构建一个数据库(用MS SQL SERVER 2005实现);基于上述数据库设计实现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系统开发工具不限) 2.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方面(课程设计重点) (1)数据库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概括,要求设计科学、规范、合理符合实际情况与需求购 (2)数据表的设计要求:每个关系至少要满足3NF,既要有较低的冗余度,又具有较高的访问效率,每个系统最少应有5个以上的表,并根据实现需要定义索引。 (3)数据库设计的安全性要求:配置MS SQL Server2005,根据实际需要定义合理的用户权限及用户视图。

(4)数据库设计的完整性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定义合理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以及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等)(5)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合理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3、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面 (1)要求实现所选课题的基本功能,界面美观、大方、实用。 (2)课题基本功能应符合实际系统的需求,一定要先做需求分析,再编写代码。 (3)应用系统开发工具不限,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 4、课程设计报告方面 (1)课设报告杜绝抄袭和下载。 (2)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 a.前言:主要对自己的课程设计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在对所选题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明确该选题要做什么。 b.需求分析: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数据库及应用系统进行分析,列出系统功能模块,并画出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写出数据字典,并画出数据流图。 c.概要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画出E-R图(E-R图必需规范合理) d.逻辑设计:把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并进行规范化,最

数据库设计各阶段word版本

数据库设计各阶段

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按规范设计的方法可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数据库物理设计; (5)数据库实施;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第一阶段。明确地把它作为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阶段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和一组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ˉgram———DFD)是下一步设计概念结构的基础。概念结构对整个数据库设计具有深刻影响。而要设计好概念结构,就必须在需求分析阶段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及其处理。如何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呢?在众多的分析方法中,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方法)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SA方法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描述系统。然后把一个处理功能的具体内容分解为若干子功能,每个子功能继续分解,直到把系统的工作过程表达清楚为止。在

处理功能逐步分解的同时,它们所用的数据也逐级分解。形成若干层次的数据流图。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处理过程的处理逻辑常常用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则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尽描述,是各类数据属性的清单。对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通常包括以下5个部分: (1)数据项,是数据最小单位。 (2)数据结构,是若干数据项有意义的集合。 (3)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表示某一处理过程的输入输出。 (4)数据存储,处理过程中存取的数据。常常是手工凭证、手工文档或计算机文件。 (5)处理过程。 3.概念结构设计 如同软件工程中重视需求分析与规范说明的思想一样,数据库设计中同样十分重视数据分析、抽象与概念结构的设计。概念结构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之一。概念结构独立于数据库逻辑结构,独立于支持数据库的DBMS,也独立于具体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归纳总结,其主要特点是:

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Java实现)

) 一、课程设计目的 在数据库原理课程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据库知识的能力。学会数据库的设计、规划以及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使学生掌握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学会大型数据库的工作模式。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存放于服务器,数据库放在服务器上,学生在客户机上开发应用程序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并完成应用系统所要求的各项功能,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采用当前流行的新软件。 二、课程设计内容 1.数据库的设计 根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经过调查研究,构建合理的数据库。首先构建基本表以及表和表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视图和索引表。 2.服务器的组织 根据建立的基本表、视图和索引表搭建服务器。 3.】 4.前端开发工具:java学习并完成编写程序。 服务器端:SQL Server2012 5.开发应用程序 利用所学的新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 6.连接、调试。 三、软硬件环境及系统所采用的体系结构 系统的体系结构为C/S结构,具体开发工具为Ecplise ,前台为Java,后台数据库一般为SQL Server2012。 【 四、需求分析 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的了解,确定本系统具备一下功能。 多用户账号登录 只要通过用户登录验证后,能对学生的记录信息进行修改,增加,删除等操作。 五、系统设计 1.系统结构图 $ ?

a.功能模块图 》 | * 2 .数据库设计 学生包含的信息: !

" 》 N M ! ( Login表 USE[Student] * GO SET ANSI_NULLS ON GO SET QUOTED_IDENTIFIER ON GO ~ 学生 宿舍 住址 电话性别学生课程 选择 用户 用户名密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