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模板工程

3.5.1、模板施工前未编制施工方案;模板及支架固定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电梯井侧壁不顺直,施工缝部位漏浆、错台、蜂窝

原因分析:未按照要求编制方案或方案中未进行详细规划;工程施工前未对技术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者技术交底流于形式,不具有可操作性;电梯井模板加固不符合方案和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前未对模板进行验收,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旁站不到位;

防治措施:电梯井模板施工前,应编制电梯井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模板配模:相邻两模板拼缝严密,外侧采用一根刨平方木钉牢,防止模板拼接处错台、漏浆;

阴角模板采用刨平50×100cm 木方和模板按照下图方式拼接,并设置通长阴角木方,保证电梯井阴角处顺直,无漏浆现象;

阴角处采用50mm 宽1.2mm 厚铝合金(或镀锌铁皮)板材固定,固定点间距

不大于250mm 。保证电梯井阴角顺直,无错台漏浆现象,提高模板周转次数;

内侧模板上部采用通长横向木方固定,确保模板上口顺直;模板采用对拉螺

A

B 铝合金板

阴角方木

模板

栓加固,加固点间距按照模板施工方案的计算确定

电梯提升操作平台施工

电梯井剪力墙施工前,剪力墙上部两侧预埋4根Φ75PVC 套管,预埋位置为剪力墙内侧500mm ,预埋标高应一致。剪力墙模板拆除后,采用两根Φ48.3╳3.6钢管通长安装,并用直角扣件在两端剪力墙外侧固定,用做提升操作平台的支撑;

提升操作平台采用16#

槽钢整体焊接,提升操作平台具体形式见下图。提升

横向方木

操作平台顶部焊接4根吊环,方便吊装。提升操作平台底部和上部均满铺50mm 厚木脚手板;

提升操作平台平面图

提升操作平台立体图

模板安装

先将电梯井内侧模板吊装到操作平台,再吊装电梯井外侧模板;采用U型顶托配合钢管固定内侧模板下的垫木,然后将电梯井内侧模板整体吊装固定在垫木上,电梯井模板加固完成后拆除垫木;下层电梯井剪力墙浇筑前,在剪力墙顶标高以下100-150mm预埋对拉螺栓,对拉螺栓横向间距不得超过0.5m。模板安装前,在下层剪力墙上口粘贴双面胶或钉海绵条,防止漏浆;

上层模板安装加固时,将竖向方木延伸至预埋螺栓以下,并用钢管水平固定在预埋螺栓上;模板安装时采用线坠或铅垂仪校正模板垂直度,电梯井内每面剪力墙检查两边和中间等三处,确保模板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模板校正完成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

电梯井模板的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集团《电梯井模板施工工艺标准》、国家各项规范、规章制度及工程所在地的地方规定

3.5.2、楼梯施工缝留设位置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夹渣;楼梯踏步平整度差,存在吃模现象,混凝土养护措施不到位;楼梯模板安装措施不符合要求,踏步尺寸不标准;

原因分析: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踏步挡板方木与混凝土粘连,不能完全分离,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发生吃模现象;楼梯施工前交底不明确,施工缝留设位置不符合要求且施工缝位置未设清扫口;楼梯模板安装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养护措施不合理,水分蒸发较快造成楼梯踏步表面龟裂;

防治措施:工程施工前组织人员编写模板、混凝土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并对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工人进行楼梯踏步专项施工交底;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措施:施工缝留置

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上三步处,施工缝要留成90度直槎(垂直于梯板);

施工缝清理:在楼梯侧模施工缝处设置一块150mm宽独立模板作为清扫口,待梯段下部混凝土浇筑后,拆除独立模板,在梯段上部混凝土浇筑前,设专人对楼梯施工缝进行凿毛清理,清除松动石子、软弱混凝土层和杂物并浇水充分湿润后,封堵楼梯侧模清扫口;

楼梯抹面处理:楼梯踏步模板安装采用“1cm”工艺(如下图),下部的方木离开混凝土面,便于工人将抹压工具伸入到楼梯踏步模板下方抹面,可以将阴角抹压到位;上部下降同样是减少混凝土的粘连,在抹压上部面层时,首先将模板上端的灰浆清理干净,并用铁抹子将混凝土抹压到位。注意的是,模板的高度一定要和构件尺寸一致,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如下图: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初凝后,应安排专人进行养护,楼梯踏步养护可采用洒水养护或使用毛毡及薄膜进行覆盖养护,并确保在楼梯踏步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允许上人;

楼梯模板安装:

楼梯段斜板底部支架搭设: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

支架立柱:

以楼梯间斜板设计净宽度1200mm为例,立杆横向间距为800mm(考虑留出梯段中间的人行通道),每侧距墙200mm,纵向间距为1200mm,在楼梯梁处间距600mm。

布设水平杆:

以楼梯间设计层高3.0米为例,纵向离地200 mm设第一道扫地杆,以上分别在距地面高度1400 mm、1800 mm、2600 mm各设一道,上部预留300mm操作空间。

横向水平杆离地1800mm高度范围内不设(考虑通道的通行畅通),其余主节点处均设置横向水平杆。

铺设主龙骨

主龙骨采用50×100mm的方木,水平放置在立杆顶部的可调托撑上。

铺设次龙骨

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垂直铺设在主龙骨上面,方木净间距为200mm,与主龙骨之间的夹角采用直角木楔可靠固定,使主次龙骨连接成可靠整体。

铺楼梯段底模板:

底模板铺设是在平台段底模板和楼梯梁靠楼梯段侧模板已铺设完毕,要先在两端拉线将次龙骨面调整平顺后,再钉楼梯段底模板。

楼梯段侧模板安装:

楼梯段侧模板安装采用底模包侧模的方法安装,并在侧模与底模交界处外侧钉设方木,方木应与侧模及底模用铁钉同时固定进行限位加固。

楼梯段踏步模板安装:

梯段踏步模板安装前应按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绑扎完斜板钢筋,踏步模板安装时要紧靠楼梯段侧模板所锯出的凹槽里。全部安装完后用方木将两侧上口固定并用镰刀钩进行横向拉结,每跑梯段不少于3道。

楼梯侧模支设时,要考虑到装修厚度的要求,使上下梯段之间的梯阶线在装修后整齐,确保梯阶尺寸一致。

筑混浇凝土时,应控制坍落度≤140mm ,严禁加水,由低处向高处浇筑。振捣时,注意每个踏步均振捣到位,不能漏振;振捣时溢出的水泥浆应随时清理,收集到未浇筑的踏步面,振捣过后,采用木抹子搓平,并清理干净踏步立面处的余浆。踏步面混凝土初凝后,采用木抹子进行抹面(抹面应特别注意清理干净角部余浆及突出表面的石子),并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模压,采用铁抹子压光,并按照要求进行养护。

楼梯施工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集团《楼梯间模板施工工艺标准》、国家各项规章制度及工程所在地的地方规定

3.5.3、①模板拼缝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清砂、石子,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原因分析:阳角配模不合理,出现缝隙;加固不牢靠;模板制作尺寸不准确,造成模板拼缝不严密;

防治措施:阳角采用企口配模,阳角拼缝避免出现直缝,应至少作90度弯;

模板整体加固完成后,剪力墙模板阳角部位在两道对拉螺栓中间采用一道镰刀卡加固,间距不得超过500mm ,离地面高度不应超过200mm ,并在墙端部加固架杆与墙端模板使用锲形木块塞紧;模板切割应采用高速轮锯,不得采用手提锯,切割应弹线,切口要顺直、方正,模板拼缝严密,重点检查梁、柱、墙节点模板拼缝质量;梁、柱、墙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可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及时校正,墙模板拼缝处设置木方压缝处理;

②外墙、楼梯间及电梯井上下接茬处不平整,出现错台,导致漏浆严重; 原因分析:下层模板上口不顺直导致混凝土接茬部位不平整,模板无法封闭密实;下层墙体上未预留对拉螺杆,设置的对拉螺杆间距过大;

防治措施:在模板上口设置锁口木方,锁口木方应顺直,支设模板时应严格

钢管

木模

方木

框架柱配模

控制上口的平整度及接缝高低差,使下包模板能贴紧混凝土墙面。浇筑下层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施工缝的平整度及顺直度,支设模板前,对接茬处的混凝土进行弹线修整、凿毛,并在施工缝处粘贴密封胶条,防止漏浆;下层墙体必须按技术要求预埋对拉螺杆,间距不大于500mm,模板下包不小于100mm;接缝处垃圾应提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③模板内杂物清理不干净,造成接茬部位形成夹渣、裂缝;

原因分析:模板安装过程在模板操作面上切割木模板,产生锯末、板条等垃圾;钢筋绑扎完毕,模板内未用吸尘器、压力水枪清扫;封模前未仔细检查和进行清理;混凝土浇筑前未检查验收;

防治措施:禁止在操作层上制作模板,防止锯末、板条等杂物进入模板内;绑扎钢筋前应对梁板模内清理干净,钢筋绑扎完毕,再用吸尘器或压力水清除遗留在模板内杂物;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杂物清除干净;混凝土浇筑前,有专人检查验收模板,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④墙柱根部漏浆,导致烂根,影响混凝土观感质量;

原因分析:墙柱根部抹面不平整;根部未采取防漏浆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当;高低跨根部模板不在同一标高,加固不牢;根部钢筋偏位,使模板底部拼缝不能闭合,拼缝不严;墙柱模板根部预留尺寸过大,封堵不严;墙柱脚清理不干净;

防治措施:墙柱根部混凝土收面时应采用铝合金杆子刮平后再抹压收面,平整度控制在5mm内;设置压脚条并依线钉牢;高低跨根部设对拉螺杆,将低跨模板收紧;避免钢筋移位现象,使根部模板封堵严密;墙柱模板根据楼层净高下部预留不超过10mm;支模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留设清扫孔,浇混凝土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待无积水后再封闭;

⑤剪力墙拆模后,根部不平整,表面呈出现起伏状;

原因分析:次背楞间距过大;次背楞采用方木、钢管混合使用,模数不一致;根部主背楞离地面高度超过200mm;模板受水浸泡变形;根部主钢楞与顶板支撑体系之间未进行拉结;对拉螺栓间距过大或螺栓加固时,松紧不一致,导致砼浇筑时受力不均匀;

防治措施:模板竖向次背楞净距不大于100mm;次背楞厚度应一致;根部第一道加固螺栓距地面高度不得超过200mm;当模板变形严重,影响剪力墙截面尺寸时,应更换模板;剪力墙加固校核完毕,应采用脚手架杆与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拉结限位;模板对拉螺栓纵横向间距不得超过500mm;

3.5.4、剪力墙预留洞口变形内陷的预防措施;

原因分析:施工前未做技术交底,或者技术交底没有针对性;操作工人未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未严格执行集团《剪力墙预留洞口施工工艺标准》,预留

洞口模板制作不规范、固定不牢固等导致变形内陷;混凝土操作工人未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组织施工,预留洞口两侧未采取同时浇筑,振捣棒扰动预埋模板等导致变形内陷;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前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针对性要强。技术交底重点要包括以下内容:预留洞口定位,预留洞口模板加工制作,预留洞口模板的安装固定,混凝土浇筑等;严格要求操作工人按照技术交底及集团剪力墙预留洞口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并且要求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预留洞口模板的加工制作:对于混凝土剪力墙预留洞口,选择有较大刚度的覆膜板,覆膜板的厚度一般不小于15mm ,严格控制下料尺寸并保证模板的方正及平整。

对于截面小于等于300mm 的预留洞口,要在其阴角加设50*40的木方,对于剪力墙预留洞口在其两面用覆膜板将盒子两面封堵,这样既能增加盒子的整体刚度,又可防止混凝土流入盒子内。见下图:

对于截面大于300mm 小于等于800mm 预留洞口,要在其阴角加设50*80的木方,同时在水平及竖向部位采用50*80木方对顶加固,木方的间距不大于300mm ,见上图。

对于大于800mm 的预留洞口必须在阴角加设用角钢制作的转角模,在水平及竖直方向采用50*80木方或者采用钢架管对顶加固,竖直方向木方间距不大于400mm ,水平方向间距不大于500mm ,同时需要加设剪刀撑以防止变形;在底部中间部位预留200mm 振捣口,振捣完毕后及时封堵。见下图:

800mm

300mm 长度剪力墙洞口大于300mm小于等于800mm

800m m

300m m 高度50*80方木

两道

50*80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

50*80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 m

现浇

剪力墙厚度

1-1剖面图

1

1

2

两侧用覆模板封堵剪力墙厚度

1-1剖面图剪力墙洞口小于等于300mm

50*40木方

上侧用覆模板封堵

覆膜板

22

现浇板厚度

宽度2-2剖面图

300mm

长度300m m

现浇面洞口小于等于300mm

15mm覆膜板

50*80方木竖向两道

铁夹具转角模木方或架管间距不大于400mm

预留洞口高度

木方或架管间距不大于500m m

预留洞口模板安装固定

对于小于等于800mm 的洞口,在其上下用Ф12 的钢筋头焊在钢筋骨架上,固定盒子的上下位置;在盒体的左右两侧焊接钢筋头,固定盒体的左右位置,墙

体模板支设好后从墙体模板外侧确定好洞口的位置,然后用钉子将预埋盒体与墙

体模板固定,进一步防止盒体的位移。

对于尺寸大于800mm 的大型洞口,将墙体模板在洞口相对应的位置挖空,

盒体单独支设且与模板支撑整体固定,在盒子中间采用木方或架管对顶加固,同

时需要加设剪刀撑以防止变形。

剪力墙模板支设与校正

预留洞口盒体固定之后,开始支设两侧剪力墙模板之前,在大于800mm洞口

的阳角部位对应的模板上粘贴双面胶条,剪力墙模板支设校正完毕以后,再在洞

口四周采用镰刀卡进行加固,间距不大于400mm。

严格要求混凝土操作工人按照技术交底施工,预留洞口模板两侧同时浇筑,振捣时严禁振捣棒碰撞预埋盒体,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混凝土对模板侧向

压力不均衡导致模板移位、变形,同时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时方可拆除模板。

其它规定

剪力墙预留洞口变形内陷的预防处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集团《剪力墙预留

洞口施工工艺标准》、国家各项规范、规章制度及工程所在地的地方规定

3.5.5、填充墙遭到破坏,墙体裂缝;构造柱顶部混凝土不密实;马牙槎不清晰;

原因分析:模板加固措施不符合要求;马牙槎部位无挡浆措施;顶部模板支设不到位;

防治措施:为了保证构造柱的外观质量,降低二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难度,在主体施工时,对于门洞口处不大于240mm的砖垛,随主体一次性施工,配筋按照构造要求进行; 构造柱模板支设前,沿马牙槎边界弹线,并沿控制线贴吹塑纸或海绵条,保证黏贴牢固、顺直;构造柱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加固,在两侧墙体设置螺栓孔,加气砼砌体采用电钻钻孔,其他不宜钻孔墙体可采用预留的方式留置;加固措施如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构造柱模板顶部在模板一侧设可拆装的楔形(牛腿)模

板;顶部楔形模板拆除后,对多余的混凝土块先剔凿,预留2cm后用剁斧剔除,并与构造柱面一致;构造柱与梁底的连接方式,当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施工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常见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

常见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这里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组合胶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 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轴线位移 (一)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二)原因分析: 1. 模板翻样错误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就位; 2. 构件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 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 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 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造成模板位移; 7. 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三)防治措施: 1. 要求施工单位将复杂部位的模板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以此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相关人员要审核模板加工图及技术交底; 2. 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同意模板安装。 3.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模板底部位置准确; 4.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 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一)现象:测量检查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或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二)原因分析: 1. 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 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或标记有误差; 3. 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 楼梯踏步或降板等部位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等。 (三)防治措施: 1. 每层要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 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要经常对标高标记进行复核,严格按标记施工; 3. 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 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积误差,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3 个(可按实际情况增加),以便复核; 4. 楼梯踏步或降板处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三、结构变形 (一)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模板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模板工程一般质量通病、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一、模板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一)轴线位移(二)标高偏差(三)结构变形(四)接缝不严(五)脱模剂使用不当(六)模板未清理干净(七)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八)模板支撑选配不当(九)梁模板缺陷(十)柱模板缺陷(十一)板模板缺陷(十二)墙模板缺陷(十三)楼梯模板缺陷 (一)轴线位移 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梁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组合时末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梁、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末及时纠正, 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末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末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末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一定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说图并注明各部位轴线位置,几何尺寸、 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作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采用现浇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内部底焊梯子底筋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能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1、现象: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末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 (3)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末固定牢,施工时末重视施工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通病防治手册(近300页)

建筑施工安全通病防治 手册 目录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通病防治 (二)高处作业防护安全通病防治 (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通病防治(四)模板支架(扣件式钢管)安全通病防治(五)模板支架(木支撑)安通病防治(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通病防治(七)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通病防治 (八)消防安全通病防治 (九)市政工程安全通病防治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通病防治 目录

1.安全生产责任制缺陷 2.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或安全管理人员(含项目经理、施工员等)不到位、不履职 3. 无安全管理目标或管理目标未落实 4.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缺陷 5. 安全技术交底缺陷 6. 安全检查缺陷 7. 安全考核制度和教育培训缺陷 8.班前安全活动缺陷 9. 特种作业和持证上岗缺陷 10. 安全标志缺陷 11. 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缺陷 12. 资料填写缺陷 13.分包单位安全管理缺陷 14.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缺陷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通病防治

1 安全生产 责任制 缺陷 1、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未 经责任人签字确认。 2、未落实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 3、工程项目部承包合同中未明 确安全生产考核指标,未制定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4、未编制安全资金使用计划或 未按计划实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 一条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 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 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 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 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 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 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 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 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 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 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 告生产安全事故。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 范》6.0.1建筑施工企业应以安全生产 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 (参考规范和书籍)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和缺陷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砼、钢筋砼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 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现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组合胶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 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 一、轴线位移 1 .现象砼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 原因分析 (1) 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 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⑶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 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 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 砼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 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 防治措施 (1) 严格将施工图中注明的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尺寸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 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砼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⑷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 根据砼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⑹砼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砼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1 .现象 测量时,发现砼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 .原因分析 (1) 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 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 (3) 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 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 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3.防治措施 (1) 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 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⑶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土0. 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咼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咼控制线,每层标咼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4)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1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15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

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2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五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五)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提要:梁模板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浇捣砼时要均匀下料,控制浇灌厚度。特别是门窗洞口两侧既要保证砼振捣密实精品源自保洁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模板支设偏位 预防措施: a 、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并将所有盘尺及仪器校验合格后使用,手续无误后才能支模。 b 、墙模板根部或顶部必须有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正确。 c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直位置准确。并按照吊盘的准确位置多方向排尺,确保半径准确。 d 、根据砼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e 、砼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f 、砼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2模板变形 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 预防措施: a 、梁底支模间距应能保证在砼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模底部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保证支撑不沉陷。 b 、梁模板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浇捣砼时要均匀下料,控制浇灌厚度。特别是门窗洞口两侧既要保证砼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c 、梁墙模板上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浇筑时上口宽度。 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 —3/1000。 (2)柱模板 a 、人字柱表面不光滑、气泡较多 预防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标准隔离剂(或脱 模剂),注意施工浇筑速度不可太快,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公分,插捣不得超过振捣棒型号,振捣时务必将气泡全部排出。出件时注意防止吊装时吊装位置 不要碰撞。 b 、涨模断面尺寸不准 预防措施: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截面柱使用穿墙螺栓和围檩,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

建继续教育 建设工程安全通病防治 施工机械

《建设工程安全通病防治施工机械》 考试时长:15 分钟,总分:100 分,合格分数:60分 ======单选题部分====== 1.圆盘锯安装完毕应按规定履行什么程序?()。 o?A 试运转 o?B 检查 o?C 验收 o?D 交接 2.圆盘锯的锯片后方离齿多少mm处必须安装弧形楔刀()。 o?A 10 o?B 10~15 o?C 10~20 o?D 20 3.潜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时,应先切断电源而后用什么提拉潜水泵?() o?A 出水管 o?B 提拉绳 o?C 电缆 o?D 直接提拉潜水泵 4.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如何存放?如何运输? ()

o?A 分别存放,分别运输。 o?B 分别存放,同车运输。 o?C 同处存放,分别运输。 o?D 只要防护装置齐全,可以同处存放和同车运输。 ======多选题部分====== 5.圆盘锯的机械安全装置主要有()。 o?A 分料器。 o?B 传动部位防护罩。 o?C 锯片防护罩。 o?D 锯片上方的保险挡板。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当佩带哪些安全保护用具?() o?A 安全帽 o?B 口罩、手套 o?C 护耳、护目镜 o?D 防砸安全鞋 7.氧气瓶运输与存放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o?A 应装有防震圈和安全帽。 o?B 可以与乙炔瓶同车运输。 o?C 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分别存放。 o?D 不得与其他气瓶同车运输。 ======判断题部分======

8.木工机械只准使用单向开关,闸刀开关是单向开关,可以使用。() 对?错 9.手持电动工具由作业人员自带,工具安全由作业人员自己负责。() 对?错 10.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且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不得卧放使用。() 对?错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本章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组合胶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 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根据目前**工程高层建筑地下室、主体模板制作安装质量的现状,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为保证砼、钢筋的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因此特编制以下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望引起各方高度的重视。 (一)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二)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3)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 2.原因分析 (1)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通病防治手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通病防治

建筑施工安全通病防治 手册

目录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通病防治 (二)高处作业防护安全通病防治 (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通病防治(四)模板支架(扣件式钢管)安全通病防治(五)模板支架(木支撑)安通病防治(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通病防治(七)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通病防治 (八)消防安全通病防治 (九)市政工程安全通病防治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通病防治 目录 1.安全生产责任制缺陷 2.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或安全管理人员(含项目经理、施工员等)不到位、不履职 3. 无安全管理目标或管理目标未落实 4.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缺陷 5. 安全技术交底缺陷 6. 安全检查缺陷 7. 安全考核制度和教育培训缺陷 8.班前安全活动缺陷 9. 特种作业和持证上岗缺陷 10. 安全标志缺陷 11. 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缺陷 12. 资料填写缺陷

13.分包单位安全管理缺陷 14.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缺陷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通病防治序 号通病现象防治措施 正确做法 1安全生产 责任制 缺陷 1、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未 经责任人签字确认。 2、未落实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 3、工程项目部承包合同中未明 确安全生产考核指标,未制定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 一条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 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 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 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 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 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 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 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 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 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

17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仃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十七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 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 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二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 象: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 且有垃圾夹杂物。

(2)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1) 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 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 100mm*100mmi 内垃圾 I 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 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 (2) 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3) 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 2. 原因分析 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 测放轴线不认真,梁柱接头处未按大样图安装组合。 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模板两侧松紧不一,未进行模板柱箍和穿墙螺栓设计。 3. 预防措施 (1) 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 (2) 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3) 成排柱子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 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 再立中间各根柱模。 箍,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栓,防止炸模。 四板模板缺陷 1.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2. 原因分析 (1) 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刚度及强度,底模未按设计 或规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度过大。 (2) 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 支撑下沉,板模下挠。 (3) (4) (4)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 500?800mn 应加设牢固的柱

模板工程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常见模板:木模板、组合胶模板、组合钢模板等,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整合篇如下: 一、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表面出现蜂窝、孔洞、露筋单位那个现象。 2、产生原因: (1)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编造成裂缝; (3)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 (4)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5)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6)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正确,认真制作定型模板;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 (2)钢模板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堵漏;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二、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轴线定位产生误差;

(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 (3)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4)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5)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6)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进行技术交底;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 (4)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5)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三、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模板质量通病: 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拆模不当,引起开裂;养护不好引起裂缝;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冬季施工时,拆除保温材料时温差过大,引起裂缝;当烈日暴晒后突然降雨,产生裂缝;主筋位置严重位移,而使结构受拉区开裂;混凝土初凝后又受到振动,产生裂缝;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基础不均匀正常引起开裂;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引起开裂等。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一)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梁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组合时末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梁、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末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末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末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末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一定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说图并注明各部位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作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采用现浇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内部底焊梯子底筋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能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十六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十六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二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 (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3)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 2、原因分析 (1)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 (2)测放轴线不认真,梁柱接头处未按大样图安装组合。

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

专业资料 西南电厂-崖城Ⅱ回220kV 线路新建工程 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

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西南电厂-崖城Ⅱ回220kV线路新建工程1标段项目部 目录 前言 (1) 一、高度重视施工现场安全通病防治工作 (1) 二、突出防治重点 (1) 三、确保通病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1) 四、加强对通病治理情况的考核评价 (1) 专业资料

五、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 (2) 专业资料

前言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总结以前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频发的安全违章现象,依据及行业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2010年版)》,编制本措施。 一、高度重视施工现场安全通病防治工作 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通病(下简称“安全通病”)是落实公司开展“抓基础、控风险、防事故”基建安全主题活动的具体手段,是加强基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治理安全通病工作将作为公司投资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项长期、日常性工作。施工项目部结合实际,开展安全通病治理工作。 二、突出防治重点 安全通病防治工作执行重在现场、突出重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消除原则。从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出发,扩大安全通病防治围,推动安全通病治理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 三、确保通病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治理安全通病作为安全的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动态调整的安全策划方案和基建安全主题活动中,结合工程建施工进展情况,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责任,加大检查、考核力度。施工项目部建立治理安全通病的奖惩机制,细化各施工阶段重点防治容,在具体作业中,落实相关安全通病防治工作。 四、加强对通病治理情况的考核评价 专业资料

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砼、钢筋的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二)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3)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 2.原因分析 (1)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2)测放轴线不认真,梁柱接头处未按大样图安装组合。 (3)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轴线位移 (一)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二)原因分析: 1.模板翻样错误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就位; 2.构件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造成模板位移;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三)防治措施: 1.要求施工单位将复杂部位的模板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以此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相关人员要审核模板加工图及技术交底; 2.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同意模板安装。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模板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一)现象:测量检查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或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二)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或标记有误差;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楼梯踏步或降板等部位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等。 (三)防治措施: 1.每层要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要经常对标高标记进行复核,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积误差,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3个(可按实际情况增加),以便复核; 4.楼梯踏步或降板处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三、结构变形 (一)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1)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2)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 (3)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4)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 二)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1)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 (2)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单根柱高度不超过4m时,宜采用木材、钢管或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高度超过4m,应采用?10~12工具式拉筋,用花篮螺栓收紧,邻近柱模板之间可用水平连杆、剪力撑、或交叉拉筋相连。边柱要求3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设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支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 (3)优先采用柱、梁同时立模的方案。此时,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顶部水平连杆的作用,同时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撑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4)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 三)标高不正确的预防措施 (1)楼梯模板踏步标高应根据楼梯粉刷层及上、下平台楼地面的不同厚度进行调整,防止起步、收步与其他踏步高度不同。 (2)正确进行水准测量,严格控制柱、梁、楼板的标高。 四)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1)柱模外应设围檩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大于40cm),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榫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柱边中部加拉螺栓。柱箍相对两边应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刚度。柱上留设混凝土浇灌孔时,门子板应支撑牢固,必要时另加柱箍或斜撑。

二建继续教育建设工程安全通病防治施工机械

二建继续教育建设工程安全通病防治施工机械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建设工程安全通病防治施工机械》 考试时长:15分钟,总分:100分,合格分数:60分 ======单选题部分====== ? 1.圆盘锯安装完毕应按规定履行什么程序()。 o A试运转 o B检查 o C验收 o D交接 ? 2.圆盘锯的锯片后方离齿多少mm处必须安装弧形楔刀()。 o A10 o B10~15 o C10~20 o D20 ? 3.潜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时,应先切断电源而后用什么提拉潜水泵() o A出水管 o B提拉绳 o C电缆 o D直接提拉潜水泵 ? 4.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如何存放如何运输() o A分别存放,分别运输。 o B分别存放,同车运输。

o C同处存放,分别运输。 o D只要防护装置齐全,可以同处存放和同车运输。 ======多选题部分====== ? 5.圆盘锯的机械安全装置主要有()。 o A分料器。 o B传动部位防护罩。 o C锯片防护罩。 o D锯片上方的保险挡板。 ?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当佩带哪些安全保护用具() o A安全帽 o B口罩、手套 o C护耳、护目镜 o D防砸安全鞋 ?7.氧气瓶运输与存放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o A应装有防震圈和安全帽。 o B可以与乙炔瓶同车运输。 o C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分别存放。 o D不得与其他气瓶同车运输。 ======判断题部分====== ?8.木工机械只准使用单向开关,闸刀开关是单向开关,可以使用。() ? 对错 ?9.手持电动工具由作业人员自带,工具安全由作业人员自己负责。() ? 对错 ?10.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且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不得卧放使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