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w最新 2015思修课实践教学 手册03版(1)

w最新 2015思修课实践教学 手册03版(1)

w最新 2015思修课实践教学 手册03版(1)
w最新 2015思修课实践教学 手册03版(1)

南阳师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实施手册

学院:

专业:

班级:

上课时间:星期第节

第组

南阳师院思政部思修教研室制

二〇年月日

教学目标:

在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理性思维去观察和思考我们的生活世界,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课外实践的行为体验中实现养成教育,使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合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教学内容:教材各章节

教学方式方法:1、学生全员参与,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网络课程互动及答疑。网址:http://115.158.18.67/sxdd/

一课内教学操作流程

(一)教师

事先设计好课本各个章节的实践教学课题或项目,并将学生参与课题或项目的方式方法及要求布置给学生。

(二)学生

1、分组

以“专业班级”为单位,以每8-10人为标准将“专业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再分为A分组和B分组。

操作模式:

2、选题

“小组”同学根据老师给定课题,选定其中一个作为“小组”的研讨课题。全班“小组”之间选定的课题不能重合。

3、论证与讨论

“小组”选定课题后,严格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A分组同学——课题的“主题论证组”。(A分组组长主导开展工作)

①A分小组成员根据“小组”课题,写出自己的“论证报告”;

②成员持“论证报告”参与A分组讨论;

③A分组从讨论中集体得出结论,形成“讨论报告”。

④在课堂上,A分组将课题讨论结果以PPT形式展示,由专人向全班同学讲解。

B分组同学——课题“问题质疑组”。(B分组组长主导开展工作)

①B分组成员根据“小组”课题,写出自己的“问题质疑意见”;

②成员持“问题质疑意见”参与B分组讨论;

③B分组从讨论中集体得出结论,形成“讨论报告”。

④在课堂上,A分组PPT展示、讲解完成后,B分组成员进行质疑,A分组与B

分组成员之间要形成充分互动,并以此引发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和质疑。

⑤课后,B分组根据自己的“问题质疑意见”撰写关于小组课题的个人论证报告。

4、注意事项:课堂上,小组以外的同学整个学期参与课堂讨论不得少于3次。

二课外社会实践教学操作流程

各专业班级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小组形式(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是参与社团、协会、学生会、团委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但小组必须有“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并于开学前三周内提交。每位同学一学期社会实践不少于3次。

三考核内容及办法

1、考核内容:

分小组“讨论报告”

个人“论证报告”

社会实践计划

个人社会实践感想

课堂讲解及讨论质量、出勤率、课堂表现。

2、考核办法

讨论报告20分。分小组“讨论报告”的分数是每一个成员分数。

论证报告20分。每位同学提交一份。

课堂讲解、讨论质量10分。(其评分结果属于每一位同学)

出勤率10分。(记录为依据)

课堂表现10分,参与其他组同学的讨论的情况。(记录为依据)

有意义的实践活动30分:其中个人社会实践计划占10分(社会实践计划评分结果属于每一位活动成员)。每位同学的实践活动感想一份占20分(附活动内容的照片或简单的电子录像。)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专业班级班长:负责督促本专业班各小组组长的工作,负责小组材料的收集和上交,负责与老师、其他班级班长的沟通协调工作。负责督促本班级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工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其他工作。

小组组长:负责督促本小组A、B分组组长的工作,负责填写《操作手册》相关表格信息的工作,负责分组材料的收集和上交,负责与老师、班长的沟通协调工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其他工作。

分组组长:负责督促分组成员撰写课题个人材料,负责组织分组成员讨论小组课题,组织分组成员完成分组团队材料。完成老师布置的其他工作。

附件

附件一:《小组成员表》

附件二:《论证报告(个人)》

附件三:《讨论报告(分小组)》

附件四:《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附件五:《社会实践活动感想(个人)》

附件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成绩评定表》

附件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成绩评定表》

附件八:大学生思想教育导读书目推荐

小组成员表(小组组长用)

学院:专业班级:学期:第小组组长成员数人选定主题:

论证报告(个人用)

学院专业班级第小组分组学期姓名学号

讨论报告(分小组用)

学院专业班级第小组分组学期

注:此表为分小组讨论报告模板格式。

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学院专业班级组织者学期

注:此表为学生集体课外实践活动计划模板。

社会实践活动感想(个人用)学院专业班级组织者学期

姓名学号

注:此表为学生个人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感想模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成绩评定表

学院专业班级第小组组长学期

注:1.平时表现即平时参与其他小组课堂提问或回答问题情况。2.讲解讨论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题项目的质量和氛围情况。3,讨论报告、论证报告由老师打分,其他考核项目由老师与小组组长协同打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教学成绩评定表学院专业班级组织者学期

大学生思想教育导读书目推荐

1.《大学生成材修养》徐长松编

索书号:G41/6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2

2.《大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学生能力培养讨论会秘书组

索书号:G4-53/4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01

3. 《大学生深造与成才必读》马文祥等主编

索书号:G41/27 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04

4.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百部名著导读》本书编写组编

索书号:G40-012/4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08

5.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学说》赵秀臣编著

索书号:G40-012/28:5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04

6.《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一种促使心理健康的模式》杨眉等著索书号:G479/6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0

7.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刘亘编著

索书号:G40-012/28:4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04

8. 《大学生的情操》辽宁省学生联合会编

索书号:G40/214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05

9. 《大学生深造与涉世指南》马文祥等主编

索书号:G41/58 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03

10. 《励志人生》林语堂著

索书号:I266.1/23:4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11. 《励志人生:故事中的成功学》柯君编著

索书号:B848.4/890 新世界出版社2011.04

12. 《励志修身》谢冕主编

索书号:I26/39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13. 《励志大全》张弘,杨超著

索书号:B848.4/204 蒙古学出版社2004.04

14. 《思想教育心理学》武怀堂主编

索书号:B849:G44/20 华夏出版社1990.05

15. 《思想教育的科学新视角》赵世信等主编

索书号:G41/11 人民出版社1991.12

16. 《李嘉诚为人处事之道》炎林编著

索书号:K825.38/8=2:1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7. 《李嘉诚人生哲学书》予思主编

索书号:B821/1319 金城出版社2011.05

18. 《李嘉诚财智人生》炎林编著

索书号:K825.38/8:2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04

19. 《孔子》杨雪舞著

索书号:I247.53/664 新世界出版社2010.02

20. 《孔子回答人生的108个感悟》王爽著

索书号:B222.25/38 新世界出版社2010.01

21. 《老子《道德经》释解》王凯著

索书号:B223.15/47 人民出版社2012.12

22. 《老子传:励志精编版》秦新成,刘升元著

索书号:B223.15/44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23. 《道德建设与青年人格塑造》邱玉霞,王章煌主编

索书号:B822/2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05

24. 《富兰克林自传》(美) 本杰明?富兰克林著;李玉香等译索书号:K837.12/238:1 远方出版社2004.01

25. 《依靠自我》(美)爱默生著

索书号:I712.65/8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0

26. 《自己拯救自己》(英)塞缪尔?斯迈尔斯著

索书号:B848.4E/2 新疆科学出版社2003.07

27. 《伟大的励志书》(美)奥里普?马登著;吴群芳,余星译索书号:B848.4/33:2 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01

28. 《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著;赵立光,艾柯译

索书号:I712.6/13 哈尔滨出版社2002.05

29. 《思考致富》(美)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著

索书号:B848.4/939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0. 《积极思考的力量:80思考/20行动》

(美)阿贝?迪迈特著;汪洋译

索书号:B804/27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11

31.《人人都能成功》拿破仑?希尔;杨超,张书森译

索书号:B848.4/276 远方出版社2003.07

32.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美)奥格?曼狄诺著;安辽译

索书号:K825.31/16=2 海天出版社2002.01

33.《人性的弱点》(美)戴尔?卡耐基著;汝敏译

索书号:B848.4/134:3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

34. 《唤醒心中的巨人》(美)安东尼?罗宾著

索书号:B848.4-49/220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02

35.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美)博恩?崔西Brian Tracy著;关小众译

索书号:B821/173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

36.《阿甘正传》(美)温斯顿?葛鲁姆著;于而彦译

索书号:K837.12/13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08

37. 《平凡的世界上》路遥著

索书号:I247.5-51/6:18(1)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07

38. 《肖申克的救赎》(美)斯蒂芬?金[Stephen King]著;施寄青等译索书号:I712.45/16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7

39. 《心灵鸡汤全集:白金版》李宏编著

索书号:B821-49/401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08

40. 《狼图腾》姜戎著;译

索书号:I247.57/337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思修课程实践教学实施设计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育部在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该门课程核定为36学时,按照教育部教改的新要求,其中理论讲授为24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特制定如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一方面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以健康向上的道德、法治精神实践人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生活体验,感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1.与理论教学形成良性互动,增强教学实效性。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行”统一。 2.充分体现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个性的彰显、主体能力的提升、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人格的完善,自觉地对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调控,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 3.丰富人文社科知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从而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4.通过实践教学,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感染力、说服力。通过教改,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集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课后学习思考答案

序章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2) 2.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P12)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P17) 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在成长成材中给大学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2.当遇到困难挫折时,给大学生以鼓舞和支持。3.当身处优越环境时,它对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提醒作用。4.它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总之,它提醒我们只有努力,端正自己的不好态度,才能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P29) 3、谈谈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P21)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P4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P41)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4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P44) 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55)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1)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方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第四部分:附件(封面和记录表)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修”课 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院“思修”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除课堂理论教学外,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力度。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走正确成长的道路,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二、基本原则 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实践内容 1、开展科技服务、协助实践单位解决科研、生产中的某些技术或管理问题等。 2、开展人员培训或进行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 3、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查,了解国情,接触工农,向工农学习。 4、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革命胜地、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

四、注意事项与要求 1、选题要切合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2、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提高实践报告质量。 3、利用好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4、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意选择交通工具和实践地点。 五、成绩考核 1、2016年12月递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 2、成绩评定:百分制; 3、经过老师催交而不交,取消考试; 4、若有雷同、抄袭的,按作弊处理。 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思修”课社会实践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真实、准确地反映其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要求学生认真填写《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课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并对以小组形式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出以下具体要求: 1、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以小组为单位向指导老师上交集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组织者、参加者、可行措施、有利条件等),得到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进行集体活动。 2、实践报告上交时一并上交集体合作的有力证明(集体实践活动的标志性照片、车票、门票等),证明实践报告是集体合作成果。(车票、门票,以及拍照、洗照片的费用由小组自己负责) 3、指导老师有权抽查小组全体成员,或以答辩的形式证明实践报告真实性。 七、参考选题(也可自行选题): 1.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学习、生活、安全) 2.农村独居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3.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4. 农村看病情况调查 5民众幸福感状况调查 6.家乡村容村貌状况调查 7.家乡社会治安状况调查 8.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状况调研 9.改革开放30多年家乡巨变调查 10.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

思修复习重点(笔记)2015修订版

大一思修复习重点(笔记)2015修订版 回归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一、绪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5、人才素质是什么?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确立独立自 回归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与现实既对立有统一。其统一性表现在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理想的类型:①、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规定和制约其他方面的是社会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

思修课实践教学活动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教学活动内容 【实践主题】大学生与大学生活 【实践方式】小组完成:10人一组,自愿组合,组员分工合作。【调查参考主题】: 1、本校一年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本校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上网络情况调查与研究 6、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分析 7、本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 8、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与分析 【实践步骤】: 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内容、制作调查问卷。 分小组开展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考核方法】各组小组在课堂上就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报,教师与各组小组长组成评委,现场评定各组实践教学排名。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撰写的调查报告、汇报排名及其他相关材料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践学时】:本学期本课程教学实施计划中共安排实践教学6课时。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撰写的调查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提交材料】调查问卷、调查报告、活动照片以及其他相关真实材料。 任课教师:郭秋玲 2016年10月17日

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一、标题要求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xx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及分工: 三、报告正文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附:调查问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方案(讨论稿)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发[2005]5号)明确规定的一门必修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干课程。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材统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专家审定的统编版本,全部内容由绪论、三个主题部分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 绪论部分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学习意义和方法、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长目标和应有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思想篇,内容包括理想和信念、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是道德篇,内容包括道德的一般原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第七章、第八章是法律篇,内容包括法律的一般原理、我国主要法律制度。 结束语是鼓励新世纪的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2、学时安排: 新课程方案设计学时为68课时,一般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其中课堂教学20课时,校内实践教学16课时,校外实践教学32课时。 三、课程方案改革原则: 1、针对性。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 求,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 2、实践性。减少理论说教,大幅增加校内和校外实践活动的比重,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3、灵活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主体广泛。在教学时间上课内时间 与课余时间相结合、在教学环境上校内小社会与校外大社会相结合、在 教学形式上专题讲座与实践学分相结合,使思政教学真正与生活相融合、与社会相融合。 四、具体安排

标准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纲_(完美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1、大学生活的变化 ①学习要求②生活环境③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①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 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与法律 关系。。。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2.法律素质是指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4字方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②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注重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特征 ①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③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④理想是多方面的和多类型的 ⑤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定义: 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 信念具有高于一般知识的稳定性 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二、理想信念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④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⑤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⑥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使命的实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思修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案例分析” 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一、理论指导(2学时) 理论指导环节关系到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以及最后实践成果的质量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活动宗旨、基本要求、实施流程,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热情参与,认真完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一)活动宗旨 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统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认同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理解并掌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律信仰,增强法治价值的认同感,正确行使公民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争做法治先锋。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 (二)方法指导 1. 案例选取的原则 围绕道德和法律两个主题挑选案例,案例的来源必需真实合法,尽量体现时效性和思辨性,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身边的实际问题,不能杜撰虚构。 2.挑选案例的渠道和方法 通过网媒、杂志、报刊、社会调查等多渠道收集案例,然后按照案例选取的原则精选案例,既能反应社会现实又能结合我们的课程内容的案例作为首选。 3.案例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 (1)封页: 注明案例分析的题目,参与人员等必要事项。 (2)主题: 第一,案例分析概述 案例本身的特点,经过深刻领悟、仔细研究分析的关键点。 第二,案例陈述 案例全盘陈述和删节陈述,但是,要严格保留案例的真实性。要全面、翔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是真实情景中的关键因素不可遗漏,特别要突出情境中的要素间的冲突——人物间的冲突、行为与结果的冲突、决策中的困境和困惑。 第三,案例分析的策略方法 案例分析是案例写作中的关键部分,要注意由案例透视理念的冲突与变化,

思修实践教学任务及要求

实践教学任务及要求 一、写观后感 1.认真观看《复兴之路》。 2.根据所看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的观后感。 3.字数不少于1000字。 4.根据时间安排,由班长或学委收齐上交。 二、撰写课程论文 1.认真听老师讲授课程论文的撰写要求、规范与选题。 2.结合教材所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题目,并撰写论文写作提纲。 3.撰写不少于3500字的课程论文。 4.根据时间安排,由班长或学委收齐上交。 论文写作技巧 一、选择题目 要写一篇好论文,首先要选择一个好题目,“选择一个好题目是写好论文的一半”。可是什么样的题目才算是好题目呢? 首先,一个好题目应该是有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的题目。一篇文章,如果题目本身完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那么,即使文字很好,最多只能算是文章习作,甚或只是文字游戏,是根本不能算作论文的。当然,对刚刚开始学写论文的同学而言,对于有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不能有过高的要求。 其次,对于写论文的人来说,一个好题目必须是自己能够提出新见解的题目。一篇论文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能否提出新的见解。什么样的题目才是自己能够提出新见解的题目呢?第一,自己所熟悉的问题。你经常和某个问题打交道,你就了解它的底细,知道它的短长,因而也就有可能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二,具备一定的资料。写文章除了要有正确的观点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论据进行论证,这样就需要有丰富的资料。没有材料,两手空空,或者到处挖掘也找不到应有的材料,单凭自己苦苦思索,搜肠刮肚,那是写不出好文章的。第三,发现矛盾。选择某个题目,一定是你发现了有关这个题目的现行理论中有些什么矛盾,或者是理论内部之间有矛盾,或者是理论与实际之间有矛盾,或者是有关这一问题的各个学派之间有矛盾,等等。发现了矛盾,如果你能提出一种看法解决了这个矛盾,也就是提出了新的见解了。具备了上述几个条件,选择这样的题目,才可能真正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出有价值的论文。否则,要写出好的论文,是很难的。 二、准备材料 选择好了题目,千万不要马上动手写文章。在动笔以前,一定要为写文章准备充分材料。充分材料准备应该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搜集材料。在写文章之前,第一步就是搜集有关这个题目的全部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有关这个问题的重要代表人物的论文、原著,有关这个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材料搜集可上网或到图书馆,上网可利用百度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超星图书馆,到图书馆先查看目录索引再到书架上找数目。 第二,阅读材料。对于有关这个题目的重要材料一定要全部阅读,不能遗漏,尤其要尽量阅读原著,不要仅阅读二、三手材料的有关引证,因为许多印证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曲解的。不掌握这些全部材料,你就根本不知道在这个问题方面前人已经说了些什么,哪些说的是对的,哪些说的是不对的,哪些说的虽然大体不错但有待充实,哪些当时看来是对的而现在看来是需要修正、发展的,也就不可能提出新见解。当然,阅读材料要有所区别,主要代表人物的论著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著作是重要的,一定要精读,要全面阅读,认真理解;一般人的一般论著则不必精读,只是浏览一下,注意作者在著作中提出的新的东西即可。 第三,整理材料。阅读材料的过程,也就是整理材料的过程,要随看随记(记笔记、抄卡片等等),千万不要只看不记。记笔记或抄卡片也要分类:一是记正面材料,就是你认为正确的,将来可以作为自己论文的论点、论据的材料;二是记反面材料,即你认为是错误的,将来可作为自己论文批评靶子的材料;三是记在读各种资料时自己脑际闪现的个人的想法。这些想法有些是对正面观点的补充、修正和发展,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案与实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案与实施 天津职业大学社科部德育教研室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改革 一、基本信息 学时:16(总学时50) 授课对象:各专业一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二、时代背景及目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适应高职示范校建设对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增强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社科部德育教研室在教学设计上加大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力度,以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增强其职业素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项目安排

四、考核要求 突出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包括以下三部分: 平时成绩:1/3,进行动态考核,包括出勤、平时作业和笔记; 社会实践成绩:1/3,主要包括社会调研参与情况、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参与程度等(由各院系书记或辅导员出示证明); 结课实践论文:1/3,针对社会热点进行调研,并结合大学生实际,按照发表论文的格式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心得文章。

五、说明 (一)课程组织形式 “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引领教学,理论知识融入行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之中,尽可能减少理论知识的单纯讲述和单向灌输,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突出职业道德素质等现代公民素养的培育,实现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期高职就业的需要。 (二)实践基地 本课程实践基地分为虚拟实践基地和现实实践基地。 1.虚拟实践基地指的是各大优秀网站,尤其是和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比如中国大学生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等。 2.现实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部分。 校内实践基地:学生校园活动的各种场所和各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要求学生务必参加学生社团,在社会活动中锻炼自己;与各院系相联系,共同开发其专业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天津各种纪念馆(如周邓纪念馆、天津市烈士陵园、平津战役纪念馆等)、各种历史古迹、滨海新区、新农村示范区、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等。

思修实践

贵州财经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方案及实施细则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通过实践教学课的实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这次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是: 1、要使全体学生都行动起来,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过自由组合划分小组,要使学生学会相互沟通的技能;通过小组内部的分工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养成交流协作的良好习惯。 3、通过指导手册的填写、评审,使学生初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5、通过制作ppt和课堂内汇报调研成果,培养学生制作课件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大胆汇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原则 1、针对性:即必须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搞好社会实践,不搞形式主义。 2、时效性:即实践教学要讲求时效性,要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 3、实效性:即实践教学必须始终围绕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内化为自身的品行等问题来展开。 三、实践教学的要求 1、总体要求是:实践教学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应确保学生都能得以参与并得到有效锻炼。整个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在任课教师的统一组织、指导下进行。各实践教学小组负责人必须保持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以便教师掌握活动进展情况,进行指导和管理。 2、具体要求是:(1)任课教师在本学期内在同一班上至少搞一项实践教学活动;(2)实践教学活动必须有详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案,包括操作步骤,活动目标、后勤保障和评分细则等;(3)实践教学活动应有记录、图片、视频或音频、活动总结、调研报告等支撑材料;(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综合成绩采取100分制,期末考核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教学成绩占20%。 四、实践教学的形式 学生每10人左右组成一个的活动小组,每个活动小组推选出1名负责人。根据活动小组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必须围绕本门课程相关知识点展开,实践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社会调研、志愿者服务、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参观革命基地等形式,鼓励教师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每个小组必须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整个活动在任课教师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进行,最终必须在班内以多媒体课件或其他形式进行公开展示、交流,以便对活动进行评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方案知识讲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方案 20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活动方案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实践学时:20学时 实践学期:一年级 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 一、课程实践目的与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解决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的基础。本课程组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本学期实践教学方案。 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同时,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进行道德和法律修养,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避免学生脱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而空谈,使其学习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知”的层面和环节上,力争通过实践来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与“行”统一。 2、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丰富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保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

《基础》课(2015年修订版)思修部分教材解读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论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教材解读 武汉大学沈壮海 我的介绍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修订背景、修订过程、新增内容、建议思考。 第一部分:修订背景 概括而言,修订的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的新发展、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一、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与定力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所有这些,都对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敏锐把握,及时反映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 二、青年成长的新特点 当前的青少年(即将进入高校或已经进入高校的青少年)呈现出一系列的成长特点,向教育者提出了应当客观面对的一系列教育新课题,需要认真对待。 三、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的新部署。这些新的论断、要求和部署,需要我们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之中。从本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来看,尤其需要关注并在教材与教学中予以充分反映的,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关于“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 并阐述了“中国梦”的问题。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论述了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力量等问题。关于中国梦的论述,还体现于习总书记的许多讲话与答问中。这些讲话说明,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志向,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需要在直接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对思想道德修养为教学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予以鲜明而具体的贯穿、体现。 (二)关于“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精神的内涵、特征、意义及其弘扬路径等问题作出了深刻论述。其理论要点,主要包括: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3、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

思修实践活动策划书

思修实践活动策划书 ——道德篇 1 活动名称:校园文明,从我做起 2 活动背景:基于现在大学生频繁出现不文明行为,我们组成员也不例外,我们决定开展这次实践活动,发现身边不文明现象。 3 活动目的及意义: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活动,更是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找出身边不文明行为,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通过亲身的社会经历,感受文明带给我们的快乐,让自己逐渐培养讲文明的良好风尚。 4 活动目标:⑴文明是一个社会安定祥和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拥有的良好品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组成员虽不能立马上升到文明的层面上来,但能给我们心灵上的触动,激发我们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情。⑵次活动很值得实行且实际合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让我们在实践中感受文明。 5 活动开展:⑴星期六中午14:00~17:00 我们组所有成员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里捡垃圾。保持校园清洁,是我们学校所有人的义务,但很多人都没有尽责,我们要从我做起,爱护我们的校园。 ⑵星期日上午8:00~14:00 我们组所有成员在心悦老年公寓看望老年人,给他们洗洗脸、整理一下内务,给不能自己吃饭的老年人喂饭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孝”的真正内涵:从小事中彰显孝道。⑶星期日下午16:30~17:00 进行采访、调查与拍照,分三组进行,每组两人。①第一组成员采访大三学姐兼爱盟会会长——萨日楞,

地点约在麦琪尔西点屋。问题如下: A 学姐,身为爱盟会会长,你们每次招揽资助都是怎么做到的?或者说你们一般招揽资助时都会和赞助商说什么?怎么恰当的使用语言? B 招揽资助时,避免不了困难和麻烦。比如,商家不待见你们或冷言相对时,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 C文明用语是你们必不可少的一大争取资助的法宝,那你们有平时规定的用语没或常用的语言? D作为爱盟会会长,谈谈你的工作经验和对日后爱盟发展的期待 ②第二组成员在兴安南路十字路口做调查和采访。调查这段时间行人闯红灯的人数,并对其中五人进行采访,问题如下:A你好,我想采访你一个问题,可以吗? B你怎么看待你刚才闯红灯的行为? ③第三组在主楼和逸夫楼的教室里拍照,拍下教室的狼藉以及桌面上的乱写乱画。并大致做个统计,有多少教室是干净的,又有多少教室的桌面上没有乱写乱画。(反思这类行为) 6 经费预算:乘坐公交12+奶茶等30=42 7 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⑴捡垃圾时,要把垃圾和塑料瓶分开装,最后将塑料瓶送给收集瓶子的大妈。⑵乘坐公交时,在有座的情况下,要为老弱病残孕让座。⑶采访时,征得别人同意,在进行采访⑷拍照时,不能打扰到上自习的同学 8 活动参与者:姚星张娜钟艳张晓霞郭淏凝杨雪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方案教学文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活动方案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实践学时:20学时 实践学期:一年级 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 一、课程实践目的与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解决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的基础。本课程组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本学期实践教学方案。 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同时,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进行道德和法律修养,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避免学生脱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而空谈,使其学习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知”的层面和环节上,力争通过实践来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与“行”统一。 2、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丰富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保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 3、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素质、素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推动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的同时,还要利用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有

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P3 2、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理念P4 3、思想道德与法律P7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P8 4、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5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P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P11 (“四个方面”战略布局) 6、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P13 7、本课的学习内容P15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尚信念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P17-18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P18 3、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P20-21 4、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22 5、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P23-24 6、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P25-27 7、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P28-31(艰苦奋斗) 8、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P32-33 9、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P34-35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P37 (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 2、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P40 3、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P41 4、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P42-43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4-45 (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P46-47 7、国的内涵P44 8、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P48-50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拥护 祖国统一) 9、做忠诚的爱国者P52-56 (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P56) 10、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57-63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理解P66

思修课程介绍复习课程

思修课程介绍

《思修》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的知识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因此,它在高校育人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落实和现实体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经环节,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 1998 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要求把“两课”教育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 2006 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 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 [2005]5 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 [2005]9 号)的要求,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即“ 05 方案”。根据“05方案”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设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概论”课(简称“概论”课),其中,“基础”课是“ 05 方案”的开篇之作,从06年秋季开学起在大学新生中开始实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