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教务处编印

目录

1.《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

2.《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

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9)

4.《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13)

5.《电子测量与产品质量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17)

6.《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0)

7.《电子线路CAD》课程教学大纲 (23)

8.《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8)

9.《电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2)

10.《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36)

11.《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39)

12.《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45)

13.《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48)

14.《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52)

15.《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55)

16.《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57)

17.《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60)

18.《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63)

19.《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67)

20.《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69)

21.《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 (73)

22.《3DSMAX》课程教学大纲 (76)

23.《ISO质量管理体系》课程教学大纲 (78)

24.《音响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81)

25.《智能卡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85)

26.《嵌入式系统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87)

27.《常用电器通用标准》课程教学大纲 (89)

28.《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91)

29.《电装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97)

30.《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99)

31.《电子线路CAD实训》实训教学大纲 (100)

32.《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02)

33.《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04)

34.《电子产品制作实训》实训教学大纲 (105)

35.《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108)

36.《顶岗实习》教学大纲 (110)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undamental Theor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

总学时数:

学分: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工基础与实验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方法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提供初步的电路理论知识。

二、课程教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电路的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电路及其它主要物理量.

电路的状态和电气设置额定值.

基尔霍夫定律.

理想电路元件及实际的电种电路模型.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2.难点: 基尔霍夫定律应用和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转换.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和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转换.

理解: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和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了解:电路状态和理想电路元件.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1、教学内容

支路电流法

叠加定理

戴维宁定理

网孔法

节点电压法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应用.

2.难点: 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各种电路分析方法的计算

第三章性正弦交流电路

1、教学内容

正弦量的基本特征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单一参数电路元件的交流电路.

RLC串联电路.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功率因数的提高.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2.难点: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理论.

了解:正弦交电路的基本特征,表达式,相量表示法.

第四章三相交流电路

1、教学内容

三相电源.

负载的星形联结.

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三相电路的功率.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三相交流电路联结方法及电压,电流相值和线值的关系和功率计算.

2.难点: 三相交流电路基本特征分析和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三相交流电路分析方法.

理解:三相负载联结方法及相量与线量关系.

了解:三相交流电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磁路与变压器

1、教学内容

磁路的基本知识.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磁路的基本知识,交流铁心线圈电路分析

2.难点:交流铁心线圈电路分析.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分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理解:磁路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异步电动机

1、教学内容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难点:工作原理分析.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数据.

建议使用教材:

《电工技术》席时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建议参考书:

《电工基础》王新新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3月

《电工基础》白乃平主编西安电子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

《电工基础》谭恩鼎瞿龙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实验20%、作业及平时测验2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总学时数:

学分: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是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的一门必修课,是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与重点。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前导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

它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C/C++语言的基本内容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语义和数据类型的使用特点,掌握最基本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掌握C/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及编程技巧,能正确使用C/C++语言编写程序;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及上机操作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C语言的特点;

第三节简单的C程序介绍;

第四节 C程序的上机步骤。

2、重点、难点

重点:C程序的基本结构与书写格式。

难点:C程序的书写格式。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以及C语言的特点;

(2)掌握C程序的基本结构与书写格式。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C的数据类型

第二节常量与变量

第三节整型数据

第四节实型数据

第五节字符型数据

第六节变量赋初值

第七节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第八节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第九节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第十节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2、重点、难点

重点: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算术和赋值表达式求解。

难点:自加/减运算和混合运算中的数据匹配问题。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数据类型的概念,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的运算;

(2)掌握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整型数据、实型数据、字符型数据,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的求值规则,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的求值规则,不同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第三章顺序结构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C语句概述

第二节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第三节赋值语句

第四节数据输出

第五节数据输入

2、重点、难点

重点:输入输出函数。

难点:输入输出函数。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字符输入输出函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掌握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3)熟练掌握输入输出函数。

第四章选择结构

1、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第二节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第三节 if语句

第四节 switch语句

2、重点、难点

重点:if语句、if-else语句。

难点: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switch语句、条件运算符;

(2)掌握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3)熟练掌握if语句、if-else语句

第五章循环控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goto语句以及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

第二节 while语句

第三节 do while语句

第四节 for语句

第五节循环的嵌套

第六节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2、重点、难点

重点:for循环、while循环、do-while循环。

难点:for循环。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goto 语句。

(2)掌握continue、break、return语句。

(3)熟练掌握for循环、while循环、do-while循环。

第六章数组

1、教学内容

第一节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第二节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第三节字符数组。

2、重点、难点

重点: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引用、字符串与字符数组的引用。

难点:字符串与字符数组的引用。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数组的概念、常用字符串处理函数;

(2)掌握数组的初始化。

(3)熟练掌握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引用、字符串与字符数组的引用。第七章函数

1、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第三节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第四节函数的调用

第五节函数的嵌套调用

第六节函数的递归调用

第七节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第八节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第九节动态存储变量与静态存储变量

第十节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2、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的调用。

难点:函数的递归调用。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函数的概念、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2)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型。

(3)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形式参数与实际参数、参数值的传递、函数的递归调用。

第八章编译预处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宏定义

第二节文件包含

第三节条件编译

2、重点、难点

重点:宏定义及其使用、“文件包含”的使用。

难点:条件编译的写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编译预处理的过程、条件编译的写法;

(2)掌握宏定义及其使用、“文件包含”的使用。

四、教材、教学参考书

建议使用教材:

1、《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建议参考书:

1、《C程序设计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C语言》《C语言》编写组编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7

3、《C语言程序设计》张强华、吕新平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8

4、《C语言程序设计》(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徐新华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7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操作考试。

2、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作业及平时测验:20%,期中考试:20%,期末上机实践考试:30%,期末理论考试:30%。

六、说明:

1、本课程课堂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要求在计算机机房进行,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并安装有Turbo C 集成开发环境。

2、本课程难点在于指针,重点在于选择、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和一维数组、函数与文件操作。

3、课堂教学中采用实例引导,加大学生的实践训练。

执笔:徐义峰

审阅:王真富

审定:余建军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s

课程编号:12314020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总学时数:80

学分:4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类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的测试手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应用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教学内容

1.1半导体基础知识

1.2半导体二极管

1.3半导体三极管

1.4场效应三极管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及其伏安特性、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管伏安特性

难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及其伏安特性。

理解: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管伏安特性。

了解:场效应管基本知识。

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

1、教学内容

2.1 放大电路的基础知识

2.2 放大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

2.3 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

2.4 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2.5 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2.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7多级放大电路

2.8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放大电路工作状态分析、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难点: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放大电路工作状态分析、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理解: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教学内容

3.1 零点漂移

3.2 差动放大电路

3.3 集成运算放大器介绍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差动放大电路

难点:基本差动放大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用途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差动放大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用途;共模抑制比的计算。

理解:零点漂移及抑制方法,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差模增益、共模增益的计算。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四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1、教学内容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3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4.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负反馈方式的判定;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改善

难点:负反馈方式的判定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负反馈方式的判定;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改善。

理解:闭环电压增益和反馈系数的估算。

了解:深度负反馈的分析方法、反馈深度的概念。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1、教学内容

5.1 集成运放应用基础

5.2 基本运算电路

5.3 有源滤波电路

5.4电压比较器

5.5 5.5 集成运放的使用方法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比例运算、加减法运算、微积分运算电路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难点:比例运算、加减法运算、微积分运算电路的原理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比例运算、加减法运算、微积分运算电路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理解:运放电路的应用。

了解: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波形产生电路

1、教学内容

6.1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6.2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6.3 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6.4 集成函数发生器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R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

难点:R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R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理解: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了解:集成函数发生器

第七章功率放大电路

1、教学内容

7.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7.2 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电路)

7.3 单电源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

7.4 集成功率放大器介绍

7.5 功率管的散热问题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OCL、OTL功放和复合管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组成、元件作用难点: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OCL、OTL功放和复合管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组成、元件作用。理解:集成功放的正确使用。

了解: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及输出功率、效率和管耗的估算。

第八章直流稳压电源

1、教学内容

8.1 概述

8.2 单相整流电路

8.3 滤波电路

8.4 稳压电路

8.5 三端集成稳压器

8.6开关型稳压电源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相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难点: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单相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了解:开关稳压电源。

建议使用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陈仲林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建议参考教材: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二版),华容茂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李源生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六、成绩考核大纲

1、考试目的: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学效果。

2、考试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晶体管和MOS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能应

用等效电路法分析三种基本组态电路、差分电路的性能指标;能正确判断电路的反馈类型;

掌握集成运放组成的常用功能电路;掌握整流滤波及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3、题型比例及难易程度:

难易程度分布:易30%,中50%,难29%。

4、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计算,60分为及格。其中平时作业占10%,实验占20%,期中测

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

5、考试时间:120分钟。

七、说明:

1、本课程课堂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要求在实验室进行。

2、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基本电路的分析和应用,对器件内部的物理过程不作过多的讨论

3、在教学中注意将分立组件电路分析与集成电路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分立组件电路立足于过渡,教学应侧重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应侧重于外特性和应用。

4、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电路和应用电路的能力。同时要注意与相关的实验课、实验与课程制作协调配合。

执笔:毛玉青

审阅:王真富

审定:余建军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lectron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课程编号:12314030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总学时数:64

学分:3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应用操作,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规范,能够进行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基本的工艺技术管理,逐步成为能组织电子产品生产、能解决电子企业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技术骨干。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企业实际条件决定生产工艺方案的管理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电子工艺技术入门、安全操作教育

教学内容:

1、电子工艺课程研究的范围。

2、电子工艺技术人员的工作范围。

3 、电子工艺安全操作的必要性、电子企业用电及其他安全常识。

4 、电子产品的形成和基本制造工艺流程。

教学要求:

1 、了解电子工艺课程研究的基本范围和电子工艺技术人员的工作范围。

2 、了解电子工艺安全操作的基本内容、电子企业用电及其他安全常识。

通专结合点:

1 、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二)从工艺的角度认识电子元器件

教学内容:

1、常用元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构造特点,直标、色标和数标的识别。

2、根据不同用途对元器件进行选用。

3、常用元器件的监测仪器和检测方法。

4、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实验、实训。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各种标示的意义和相互转换。

2、能使用相应的仪器(电桥、耐压仪、电容测试仪等)、仪表测试元器件。

3、能根据不同用途选用元器件。

通专结合点:

1、在选用元器件时要兼顾质量和成本。

(三)制造电子产品的常用材料和工具

教学内容:

1 、简要介绍导线和绝缘材料的种类、指标和用途。

2 、印制板的种类、性能和选用,观看 DVD 影片 PCB 板生产的工艺流程。

3 、焊锡的成分、性质和使用方法,无铅焊接的基本知识。

4 、助焊剂种类、性质和选用原则。

5 、电子工业用电烙铁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电子工业用的线材、绝缘材料、焊料及助助焊剂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

掌握电烙铁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通专结合点:

1 、逐步树立产品生产的质量意识。

(四)电子产品焊接工艺

教学内容:

1 、焊点的质量要求和手工焊接基本技巧

2 、浸焊技术和方法;

3 、波峰焊接设备构造和焊接技术;

4 、回流焊接设备和焊接技术。

5 、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制作出产品万用表 ( 电子产品制作实训 ) 。

教学要求:

1、掌握焊点的质量要求。

2、几种焊接技术的工作原理、设备构造、基本操作和质量特点。

3 、按要求制造出合格的产品万用表。

通专结合点:

1 、培养学生按规程操作,耐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集体精神。

(五)电子产品焊接工艺

表面组装技术

教学内容:

SMT 工艺特点、基本设备及生产线的组成。

SMT 元器件的特点、外形、封装和使用。

讲述贴片机构造、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基本操作。

贴片机工作演示, SMT 生产线工作方式和基本操作;

SMT 印刷机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观看电子产品 SMT 装配流程 DVD 录像。

教学要求:

1 、了解 SMT 元器件的外形构造、封装特点及使用知识。

2 、了解 SMT 贴片机、印刷机构造、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

3 、了解 SMT 技术的工艺特点及 SMT 生产线组成。

通专结合点:

1 、逐步树立产品生产的技术、质量和成本的综合意识,树立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技术的提高的观点。

(六)电子产品生产中的检验、调试与可靠性试验

教学内容:

1 、电子企业检验的基本概念、作用、类型及依据。

2 、 ICT 检测技术原理和设备操作介绍。

3 、功能、性能检测原理及测试工装、测试针床的设计方法;

4 、电子产品调试方法简介;

5 、产品老化和可靠性实验的基本概念。

6 、观看有关产品检验和可靠性试验的 DVD 影片。

教学要求

1 、了解电子产品检验和调试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检验依据。

2 、了解 ICT 的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

3 、了解测试针床、工装的构造、原理及制作方法。

4 、了解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的基本内容。

通专结合点:

1 、从产品生产的可靠性出发,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七)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

教学内容:

1 、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的分类和技术文件的作用。

2 、主要设计文件的内容、电子工程图的绘制要求和图形符号的标注要求。

1 、电子产品工艺文件及其编制原则。

2 、插接线工艺文件的编写方法;

3 、根据空调控制板的设计文件和资料编制生产用工艺文件。

教学要求

1 、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设计文件的内容。

2 、理解电子工程图的绘制要求和图形符号的标注要求。

3 、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原则和插接线工艺文件的编制方法。

通专结合点:

1 、工艺文件的编制要结合企业的设备、人员素质和环境,培养理论结合实际的工作作风。(八)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产品认证

教学内容:

1 、产品认证的基本概念和认证类型

2 、介绍 3C 认证的流程和要求。

3 、介绍国外的几种产品认证:UL、CE、GS。

4 、 IECEE-CB 体系的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1 、了解产品认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了解产品认证的基本内容、基本步骤和应做的工作。

3 、了解 IECEE-CB 体系和国际相互认可制度。

通专结合点:

1 、认识产品认证是安全的需要,国际竞争的需要。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制普通中专)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 电子技术应用 091300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2、学制 三年(2.5年在校、0.5年顶岗实习期)。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一般电子产品生产、应用的一线操作人员、销售与服务人员(从事安装和调试无线电通信、传输设备、广播视听、表面贴装技术等电子产品的中级技能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装配、调试、贴装技术、维修和检测等技术工作,从事SMT技术与管理、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上的操作、监控及测试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的采购、销售和服务工作。 四、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 (一)职业素质 遵纪守法,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和敬业奉献、吃苦耐劳品质;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了解企业生产流程,遵守各项工艺规程,具有安全生产意

识,重视环境保护,并能解决一般性生产问题。 (二)职业能力 1.具有安全生产、节能环保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能识读工艺文件、装配工艺规范和印制电路板装配图。 3.能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绘制简单的电子线路原理图。 4.能正确使用工具焊接印制电路板。 5.能判断常用电子元件的质量。 6.能检查印制电路板元件插接和焊接工艺质量,检查和修正焊接和插装的缺陷,并能拆焊。 7.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子电工类仪器仪表进行元件质量鉴别和电子产品的功能调试。 8.能维护、保养电子产品,完成简单电子电路的维修。 9. 能对数字电子产品及设备进行调试、运行、维护,并能解决简单的技术问题。 10. 能从事一般及数字电子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三)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1.对应职业工种: 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器件检验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音响调音员、电源调试工、表面贴装技术人员。 2.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元器件检验员、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音响调音员、贴装技术工程师。 (四)升学

电子技术应用技术专业(中专)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11年6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 0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0 三、招生对象 0 四、学制 0 五、人才培养目标 0 六、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 0 七、教学进度安排 (2) 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3) 九、典型工作任务 (6) 十、实践环节安排 (6) 十一、毕业条件 (8) 十二、教学团队保障 (9) 十三、教学条件保障 (11) 十四、机制与制度保障 (12)

一、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 三、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 四、学制 三年 五、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胜任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的生产、检测、维修与管理以及电子产品采购、销售与服务等电子及相关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六、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服务面向

序号就业岗位 1 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修、管理 2 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3 电子产品技术咨询与服务 4 电子设备维护、使用、检测 5 电子产品采购、销售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社会能力 (1)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2)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能力; (3)具有对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4)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6)加强素质教育,进行外语、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培养,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关证书。 2.专业能力 (1)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3)掌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能力; (4)掌握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管理与技术管理知识; (5)正确掌握电子线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6)具备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的能力; (7)具备熟练应用电子电路常用的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 (8)具备用传感器及传感技术对参数检测的能力; (9)能够识别和绘制电路原理图和零器件图; (10)具备分析电路,设计和实现简单电路的能力; (11)能够熟悉应用整流、稳压、放大、振荡电路与可控整流电路; (12)具备对常用模拟电路进行分析、调试能力;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培养方向 电子技术应用 代码:091300 培养方向:以工业控制、电子产品和对口升高职院校为主、以数字视听、 汽车电子为辅。 二、招生对象与基本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 三、毕业学分 170+3分(其中3分为技能学分) 四、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面向电子信息、电子电气等行业企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从事电子电工产品与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检测、使用、维修、营销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人才,兼顾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需求。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遵守职业岗位规范;树立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准备。 2.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独立思考、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6.具有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要求的质量保证意识和严格按照规章和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以及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8.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常用办公和工具软件; 2.学会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读懂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熟练进行电子电路基本实验操作,具备分析电子电路、使用常用电子工具、仪器和仪表的基本能力; 3.学会电工基础知识,具备电工操作基本能力,具备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能力; 4.学会电子产品装配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要求,熟悉电子产品装配的工艺与流程,具备装配、调试和检验常见电子产品、电子设备的能力;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年份总产值 (亿元) 增长 率 (%) 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 总产值 (亿元) 增长率 (%) 总产值 ( 亿元) 增长率 (%) 总产值 (亿元) 增长率 (%) 三大类产品总 产值比例(%) 表2 电子工业发展速度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职教中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子产品制造一线的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重点建设专业目录所规定的内涵,它包括了电子声像 设备、电子产品营销等若干个专门化课程。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电子工业总产值看,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 30%( 表1),预计在今后的五年内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电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 例也在逐年增加(表2),反映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表1 电子工业总产值统计表 1995 2 470.7 662.0 947.7 861.0 26.8 38.4 34.8 1996 3 042.5 23.1 1 016.7 53.6 1 081.2 14.1 944.6 9.68 33.4 35.6 31.0 1997 4 001.5 31.5 1 238.3 21.8 1 496.1 38.4 1 267.1 34.1 30.9 37.4 31.7 1998 5 482.3 37.0 2 013.8 62.6 2 045.1 36.7 1 423.4 12.3 36.7 37.3 26.0 年份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电子工业总产值(亿元) 100.2 286.4 698.1 2 470.9 5 482.4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2.02 3.45 4.9 4.2 7 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是以加工业或制造业为主,行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 的势头,一是合资企业的比例正在不断地增大,根据电子工业200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 000 亿元的目标,预计“九五”期间新增利用外资至少要在30 亿美元以上;二是电子整机产品加快国产化;三 是各企业都向专业化发展,以求取得规模效益;四是企业为技术改造投入的资金大幅度增长。 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人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近几年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各个行业中,电子信息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 电子产品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两方面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 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 区为例,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这些人员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 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0%以上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 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或职教中心办的 3 年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这些学校总体上看在职业教育 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比较强调技能训练,特别是技工学校,与企业结合比较紧密,有相当多的教师 直接来自企业或从企业聘请,这些教师从事一线工作的时间长,经验较丰富,比较适合职业教育。 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能在工业企业部门从事一般调试、运行、维修、维护、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人才使用规格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绘制电子电路图的能力;小型电子设备调试与维护能力;现代电器和办公设备检测与维修能力;音视频设备维护能力;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能力;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及技术管理能力。近几年形成了电力、机械、化工、钢铁、仪器仪表、家电、电子设备等多个行业的广泛就业渠道。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各机械、电子设备生产公司等,可从事电子技术支持工程师,电子技术员,电子工艺员,电子产品调试员、维修员,电子产品CAD绘图员和质量检验员等工作。 2.专业面向的岗位群 (1)机械、电子设备生产公司的岗位管理; (2)电子类产品生产、调试、维护、设计、开发岗位; (3)电子类产品的营销岗位;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岗位。 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根据市场调研确定的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以职业技术工作领域或岗位(群)的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行业、地区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构建本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如下: (1)知识结构 第一、电子专业核心知识,包括: 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知识;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知识;③机床电器知识;④PLC原理

电子信息工程简介.doc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注: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可能不同。 [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相近专业:通信工程 [编辑本段]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目标 (4)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 五、课程实施建议 (9) 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15)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学时:90 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部分,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 后续课程:电子CAD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女28汉族7年2个月工作经验已婚群众 户口所在地:四川省德阳市现居住地:成都市区 最高学历:大专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 最近工作:四川恩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行政主管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地区:四川省成都市 期望从事职位:1、行政人员/助理,2、人力资源主管/专员,3、出纳 期望月薪范围:3000-4000元 当前求职状态:目前正在找工作,可立即上岗 期望工作性质:全职 工作/实习经历 2009-09至2014-04四川恩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行政主管 工作描述:1、行政:协助制定、监督及执行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各部门的反映及时反馈,公司人工成本、行政费用的预算与管理,文件档案管理,公司证照 变更及年检,公司公章的管理,合同的制作和管理,固定资产购买、管理,以及办公用品采购。 2、人事:招聘及面试事宜,入职、离职手续办理,人事档案建 立与管理,社保办理,绩效考评,制定薪酬政策,制定公司福利政策,企业文化建设和推广(会务组织、年会安排等),制定年度员工 培训计划,人力成本管控和分析。

3、财务:公司日常现金支出,做好现金明细账,员工薪资的核算和发放,报销费用审核,公司应收款和投标保证金的追回,发票购买及开具。 2009-03至2009-08北京建迅教育四川分公司行政助理 工作描述:主要负责检查员工的客服工作流程,确保服务质量;做好顾客投诉和接待工作;负责安排员工专业知识的训练及员工的业绩考核;文档管理工作,文书写作、文件打印;公司广告,印刷业务的联系等。 教育经历 2006-09至2009-06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应用电子技术 技能证书 2012-07取得会计上岗证 2012-02取得驾照(C1) 自我评价 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有很强的责任感,做事细心,踏实刻苦 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进取精神 自我调节能力较好,个人亲和力较好,善于沟通和交流 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XXX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清远身材:cm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岁

2016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培养方向 电子技术应用(代码:091300),培养方向:以工业控制、电子产品制造和对口升高职院校为主、以数字视听、汽车电子为辅。 二、招生对象与基本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 三、毕业学分 170+3分(其中3分为技能学分) 四、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面向电子信息、电子电气等行业企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从事电子电工产品与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检测、使用、维修、营销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人才,兼顾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需求。 五、职业范围 序号就业岗位课程开设职业资格证 1 电子产品装配员/维修技 术员 《电子设计自动 化》、《趣味电 子产品设计与制 作》、《数码电 子产品装配与检 修》、 维修电工(上岗证)(必考) 维修电工(中级证)(必考) 电子设备装接工(选考) 2 工业控制设备维修与保养《机电一体化设 备安装与调试》 和《智能控制装 置安装与调试》 维修电工(上岗证)(必考) 维修电工(中级证)(必考) 系统分析师(选考)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遵守职业岗位规范;树立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准备。 2.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独立思考、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6.具有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要求的质量保证意识和严格按照规章和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以及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8.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常用办公和工具软件; 2.学会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读懂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熟练进行电子电路基本实验操作,具备分析电子电路、使用常用电子工具、仪器和仪表的基本能力; 3.学会电工基础知识,具备电工操作基本能力,具备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能力; 4.学会电子产品装配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要求,熟悉电子产品装配的工艺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1006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学时:154学时+1周综合测评 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下学期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作为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三位一体、以赛促学”项目的重点改革科目,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以“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本课程工作任务的实施,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使用,理解典型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特性,了解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过程,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环节的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培养学生进行电气与自动控制设备技术改造、调试与维修的熟练技能打下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以典型电子产品单元电路的分析、制作、调试为手段,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数模电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技能,具备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了解从电子电路到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掌握电路设计制作技术报告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相关知识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知识目标 数字电路部分: 1)掌握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的方法; 2)掌握逻辑事件的基本描述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3)掌握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以及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13-08-28 13:11:59 来源:作者: 前言 电子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一直被称为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大国,包括电子产品设备的制造、电子元器件的制造、IC设计与制造、封装测试、消费类电子的生产等。近些年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业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生产规模已经据世界第三位,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十二五”期间,省将巩固发展电子产业链,相继落户的中芯国际项目和项目是建国以来可与神龙项目相媲美的重大战略性投资项目。根据项目规划,产业园将总共吸纳15—20万各类人员就业。省信息产业人才自今年起每年的需求将达到3万人,到2015年,全省信息产业人才总量将由去年的12万人增长至24万人,其中电子技术应用行业的技术蓝领需求最旺,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市作为鄂中重镇,下辖一市二县三区,常驻人口380万人,经济总量在省位居第7名,电子及相关产业是本市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推进经济增长和人民就业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推手。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电子专业在省外中职学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省、市级电子技能竞赛获得各级各类奖项40余人次。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及教材、“校企融合、教产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等方面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是省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 一、指导思想 本人才培养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电子行业当前发展的人才要求,注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代码: )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内容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教学内容调研报告 以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为精神,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准确把握并及时跟踪市场变化,调整专业建设方向,以教学内容改革促进学校的加速发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小组于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进行了教学内容改革调研活动。 一、调研目的 通过对行业、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全面调研,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具体体现为: 1、通过对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要求的调研,重新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确定专业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 2、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典型岗位的分析,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材建设机制,研发适应新兴产业、职业岗位、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理实一体教材和项目教材。 3、通过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和企业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确立动态设置专业及课程机制、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二、调研对象及企业 此次调研,共选取了21家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行业和企业,涉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近800名,在校生150名。 (一)调研对象 1.清远地区、珠三角地区的部分电子行业企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和部门主管;生产企业的一线工人、技术人员、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含在该企业的毕业生情况调研) 2.省内同行学校、专业同行;

3.在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二)调研行业名单 三、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需求情况分析 结合本次对15所企业公司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我们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的工作及应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及应具备的专项能力做了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一、目前学校技能训练目标实现情况 我们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技能基础处于同一起跑线,大多数学生对技能训练兴趣很浓,喜欢动手去做,是学校老师的共识,但学生缺乏自觉性,学校又缺乏这方面的严格管理,缺乏对老师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不像普通教育那样,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成绩可以比较,一个学期结束,或者一个课题完成,仍然以理论成绩考核为主,不重视操作成绩的考核,既无纵向比较又没有横向比较,奖惩机制不健全,让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达到预期技能训练目标,一个人会做和二十个会做是一个心太,只看技能训练任务的完成,不重视结果的考核,结果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压力,这与我们学校没有制订严格的技能训练目标的量化考核制度、考核标准有直接的关系。 二、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技能训练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实现“模块”技能训练的高目标,我们的技能训练指导老师是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牺牲很多的休息时间,加大了工作力度和工作量,同时对指导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是理论教学老师,实习指导老师,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我们学校的专业老师面临向“双师型”老师过渡。我们老师应立足学校现有的实验实习设备和场地制订各“模块”技能训练任务、目标、量化考核标准,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励机制,酝造好的教学氛围,当我们的指导老师完成各“模块”技能训练教高目标并达到规定的量化考核标准时,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相应的“技能训练目标实现班级”等称号,如没有达到规定的技能训练目标,应给予适当的物质惩罚,设立模块技能训练量化考核达标奖,以提高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技能训练教学中老师的动力。做到奖惩分明,体现能者多劳多得,这样既给老师动力又有压力。 三、制订合理的“学期”或“月”技能训练目标 我们每个专业各“模块”的技能训练目标,有的是一个月可以完成,有的是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我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电子技术应用、推广、产品生产、维护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初步的社会创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社会活动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简要说明 1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 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 电子整机中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功能与性能; (3) 各种常用功能电路的组成原理及性能; (4) 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5) 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6) 电子产品营销。 2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1) 准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2) 收集和处理本专业相关的信息的能力; (3) 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择业和创业能力; (4) 电子整机装配、调试、维修及电子产品检验能力; (5) 系统安装、调试及使用管理能力; (6) 电子整机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 (7) 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8) 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9) 简单的英语专业资料阅读能力。 四、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就业岗位 (1) 电子整机产品装配、调试与检验; (2) 电子整机设备维修; (3) 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操作与维修; (4) 电子整机产品生产工艺管理;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分析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分析报告 (初稿) 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2012年12月5日至12月14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部张立炎、郭达恩、朱儒华、吴峰良、陈春明、黄晓欣、雷彦维等七位老师先后赴清远欣强电子有限公司、伟易达(东莞)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深圳中宇元一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光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良好合作企业的生产主管、工程师、技术员、维修员、人事部主管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访谈,调查的目的是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工作,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进行准确定位,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做好铺垫。 一、调研目的 通过此次调研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具体体现为: 1.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分布的调研分析,了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服务岗位群,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目标。 2.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确定学生文化基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 3.通过对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要求的调研,确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 4.通过对中职生就业典型岗位的分析,创新教学方式。建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材建设机制,研发适应新兴产业、职业岗位、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理实一体教材和项目教材。 5.通过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和企业对毕业生的社会能力、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的调研分析,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确立动态设置专业及课程体系、创新教材使用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市经济贸易学校毕业论文 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学生:腾 学号:142023 专业:应用电子 指导老师:卫宏 完成时间:2016.04.17

目录 引言 (1) 1 单片机概述 (2) 2 芯片简介 (2) 2.1 MSC-51芯片简介 (2) 2.2 8255芯片简介 (5) 2.3 74LS373简介 (6) 3 系统硬件设计 (6) 3.1交通管理的方案论证 (6) 3.2系统硬件设计 (7) 结论 (13) 辞 (14) 参考文献 (15)

引言 在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1914年始安装于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 1 单片机概述

2020年全国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大学排名.doc

2020年全国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大学排 名_高考升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2020年全国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大学排名 更新:2019-12-10 07:47:11 全国共有8所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湖南科技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湖南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湛江师范学院。 一、教育部全国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大学排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湖南科技大学2湖南师范大学3湛江师范学院4云南大学5西华师范大学6河南科技学院7湖北第二师范学院8广西师范学院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相关介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电子与信息系统、通讯系统理论与技术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师范技能,受到严格的师范技能训练、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和普通中学从事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教学和研究的师资,以及能在电子与信息、计算机及相关领域和从事科学研究、

教学、科技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面向现代电子信息类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测控,在保持电子产品的制作维护的传统特色基础上,加强电子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测试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加强以微型单片计算机控制、集成电路及其元器件的应用和嵌入式系统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并在计算机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方面具有熟练的技能,本科毕业学生需具有电子设计与制作的技能等级证书。 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注重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本专业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学生毕业的均实行“双证制” 即学生在获取毕业证的同时,还要经技能培训,经考核获取与其专业相对应的“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三、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探讨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探讨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其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中等职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在创新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创新教学;探讨 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曾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实施创新教学,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未来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创新型人才。 一、专业课教学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学校,难以长远健康发展”。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家的创新能力上。我国目前很多企业亏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人员素质低、创新意识差。目前在我们的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维持,轻创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旧思维方式,学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没有主见,不敢想更不敢为,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创新教育薄弱导致创新素质差。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民族进步的需要,是国家振兴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专业课教学必须与时代相适应,专业课教学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二、要创新教学内容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它要求受教育者最终应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1.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把握理论上的度. 现用的中职教材并不是一本就完全适用于中职生,中职的学生,一般其文化课基础本身就比较差,而进入中职所学的专业课都是些以前完全没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对于教材必须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 专业代码:590202 (二)教育类型、学历层次及招生对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全日制专科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 学制:基本学制三年,弹性学制二至五年 毕业学分:最低毕业学分是120学分 (四)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子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维修、管理及设计能力,具有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单片机原理与技术、电视原理与技术、电子仪器及测量、电子技能实训、传感器技术。 就业方向:大中型机电企业、军工企业、电子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事电子电器产品的开发、装配、检验、工艺编制、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的应用等。 二、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大中型机电企业、军工企业、电子产品生产经营等企

业,从事电子电器产品的开发、装配、检验、工艺编制、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的应用等岗位,具有电子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维修、管理及设计能力,具有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艺型、复合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群)能力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大中型机电企业、军工企业、电子产品生产经营等企业;其岗位(群)的主要职业能力范围是电子电器产品的开发、装配、检验、工艺编制、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的应用等。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评价制度体系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评价制度体系 为了深化我校电子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如何构建与之适应的新的评价体系,首先要认真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其次在构建评价体系时一定要体现新的评价理念、内容、方法和标准,建立和逐步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学习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既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关注学生的自评、互评。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发挥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体现其激励与教育功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特制定“连云港市职教中心电子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一、电子课程评价方案的目的与依据 电子专业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体现电子专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电子专业技能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电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建立自信,促进观测、现场操作、工件制作、等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教学水平,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本方案制定的依据为:连云港市职教中心《电子课程标准》。 二、评价原则 依据《电子课程标准》要求,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事求是,公正严谨地进行评价。 (1)明确评价的主体与责任 学生是评价的对象,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活动中,应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权利和评价他人的责任,让学生更多地发挥主体的作用。 (2)把握评价的依据与内容 评价的依据是课程目标。应对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运用程度、发展水平;学生的职业规范、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学习的潜能,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作出评价。 (3)实施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是指实施主体多元、形式多元、内容多元和目标多元等评价,实施时应根据评价的目的和内容进行选择。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职业技能鉴定评价相结合,通过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等形式,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不同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