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姓名:韩焦班级:09应数学号:200910010010

仡佬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是最早开发西南地区的民族之一,也是境内的土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仡佬族先后有过濮人、僚人、仡佬族之称。在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统称为仡佬族。而道真就是一个以仡佬族聚居的地方,仡佬族在这块土地上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迄今为止,仡佬族文化已成为了道真富有无穷魅力的特色文化之一。道真县成立二十年以来,高度重视仡佬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研究会。道真以仡佬族傩戏原生态元素编排而成的仡佬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曾在遵义市获得金奖。道真仡佬傩戏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因此,道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20多年以来,道真尽力收集各类仡佬文化实物,其中包括仡佬族傩戏面具、服饰、乐器、道具等,收集整理后编辑出版了《仡佬族故事集》,《仡佬族歌谣选》,《仡佬族哭嫁歌》等一大批仡佬族文化书籍,并且,仡佬族傩戏、仡佬族高台舞狮和仡佬族三幺台等已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三幺台”作为仡佬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也是道真仡佬族独有风味的食俗,浓缩了仡佬族食俗的精华。“三幺台”是道真仡家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种食俗礼仪。每逢嫁娶、寿庆、节日宴请等,都要用“三幺台”招待贵客,通过“三幺台”来互相倾诉交流,增加感情。办三幺台时,10人一桌,长幼尊

卑座次分明。席共分三台,即茶席、酒席和饭席。这一待客习俗表现仡家人的真诚厚道和注重礼仪、善于营造隆重氛围的能力。

仡佬族人的传统服饰也是很有特色的,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从唐宋到明清时期,仡佬族服装,男女都着“筒裙”为其突出特征,筒裙,用两幅横布“穿中而贯其首”,有的用一幅两端缝合而成。这种服饰无褶,夹层,前后幅当中两条直褊稍宽,褊间均镶有花纹。料由染色羊毛和麻编织而成;女子上着齐腰短上衣,绣着鳞状花纹,下着无褶长筒裙,以青、红、白三色分为三段,外罩前短后长的青色无袖长袍,头缠青布长头帕,脚穿钩尖鞋。到了民国时期,仡佬族男子穿“筒裙”已极少了,男子的服装多为对襟短衣,头缠青布或白布长头帕,常束腰带。

在佩戴装饰方面,早期仡佬族男子多以螺壳、虎豹、猿猴之毛及犬羊之皮作为装饰,女子一般用3寸长的细竹简斜穿于耳以为装饰。富有之家的女子则佩戴珠宝耳垂。以后仡佬族妇女大多喜戴饮食耳环,项挂银链。头包帕子如今仍是许多仡佬族妇女的喜好,尤喜包白帕子。贵州务川仡佬族妇女喜拴绣花围腰,走亲赶集,手握一尺见方的绣花手绢。如今在仡佬族地区,戒指、耳环、项链等饰物普遍为广大仡佬族妇女所喜爱。

在艺术方面,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谚语等,诗歌多为便于传唱的小调,分为三言、五言、七言等。仡佬族的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其他乐器合奏,音调十分和谐动听。唢呐是仡佬族喜庆佳节不可缺少的乐器,用唢呐吹出的《老灰调》、《过山调》、《过河调》、《过街调》、《迎亲调》等十余个曲牌,配合锣鼓一起吹奏,气氛更加热烈。生活在大山中的仡佬族,还以其多有技艺精良的石匠而远近闻名。他们在石墓、石碑、牌坊、桥梁、栏杆等用品和建筑上的石刻独具特色,采石场上常常传来他们那粗犷豪放、山鸣谷应的石工号子。

每逢佳庆节日的时候,仡家人都会组织起绚丽多彩的民间活动。仡佬族民间技艺以“神、奇、惊、绝”著称。如仡佬族“高台舞狮”,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高台是以8至1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的,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10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15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披盖在全身,

只露两脚;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孙猴”和“笑脸和尚”挥舞手帕逗引大狮子逐层攀上高台,直至顶端。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与“和尚”、“小狮”与“小狮”一正一倒向上;大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四脚踩桌腿表演,不带任何保险绳索。所表演的技巧,都有生动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身”、“蛤蟆抱崽”、“鳌鱼吃水”、“雏鹰展翅”、“鲤鱼晒肚”、“蜘蛛吊线”、“仙猴摘桃”、“滚龙抱柱”、“冲天倒立”、“靠背翻”、“踩高桩”、“叠罗汉”、“旋风车”等,一个舞狮班有时可连续表演四五个小时。有些动作使人屏息敛气,怦然心动,有些动作又滑稽可笑使观众忍俊不禁。另如上刀梯,即在一直柱两边排列36把或72把利刃,锋刃向上,其形如梯,表演者要赤脚踩在锋刃上,一步一步达到柱顶,做完法事后又一步一步退下来。而古朴幽深的仡佬族傩戏更是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始戏曲,俗称“冲傩”。傩坛多源多流多姿多彩,具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如《跑功曹》、《五岳归天》``````当那些头戴面具的法师兼民间艺人在台上说说唱唱,打打闹闹,演绎天上人间,海洋地狱里的悲欢离合故事,其剧目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仡佬族傩戏中各傩神各有面具,各配衣饰,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以锣鼓、牛角、师刀、带牌、朝筒、花旗等伴奏伴唱。

仡佬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很好玩的体育游戏,比如打篾鸡蛋、打花龙、打鸡毛球、赛马、跳筋舞、磨猫等。打篾鸡蛋,是用楠竹或金竹细篾编织成一个鸭蛋大的球,球内塞满稻草或碎布旧棉做成,在平坦地上划出分界线,参赛两队各自进入自己的半场。比赛开始,甲方用手把“蛋”拍击到乙方场地,乙方再打过来,或用脚踢过来。蛋被打出界外,或没有接住,或触到了手足之外的身体部位,对方便可得分,以得分多少计胜负。“花龙”是在蔑编的球中装了些铜钱和碎磁片,拍打或投掷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比赛时不分队,先由一人抛掷“花龙”,参赛者去抢接,接到手后再抛,并喊叫自己要抛“花龙”了,谁接抛的次数多,谁就是优胜者。因为争抢激烈,又没有固定的场地范围和比赛时间,所以很热闹,也很容易看出谁最机敏,最有耐力。

各个名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崇尚之物,而仡佬族崇尚的是竹子,仡佬族称竹子为“仡佬”,“仡佬”族意译为竹族是准确无误的。以竹来作为人名并不奇怪,但是以竹来作民族名称肯定给第一次听到这个意译的人以新鲜感,哪怕这是一个很

古老的民族,同样让人感到新奇,就像冬天看到春笋出土一样令人振奋。中国人赋予竹子很多美德,耐寒、正直、虚心、坚韧、有广泛的用途等等,所以用竹子来作民族自称实际上是很文雅,很有内涵的。关于仡佬族崇敬竹子的习俗,早在1600多年前成书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和1500多年前成书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都记载有如下传说:夜郎者,早先有一女子在遁水(今贵州西部北盘江)洗涤,有一段三节长的大竹筒漂流到女子两足之间,推之不肯漂走。听到筒中有小孩的哭声。剖开竹筒,见一男婴,抱回养大,有才有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在抛弃破竹筒的地方,生长出茂盛的竹林,后人建竹王祠祀奉。关于竹王的传说,以及崇敬竹子的习俗,至今仍广泛留存在各地的仡佬族民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梅家寨的仡佬族,在生下第一个男孩时,父母要将其胎盘和一些鸡蛋壳埋入竹林地下,以祈得到竹王护佑。春节,家家户户要到竹林去供献竹王钱。有不少地方以竹筒装米祭祖或求丰收。有学者认为,对竹子的尊崇源于竹图腾崇拜,而这种崇拜又源于竹子对仡佬族先民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仡佬族的婚礼是非常热闹有趣的。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哄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拦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隆重的婚礼宴席分二台或三台,即要连续吃二三道不同的席。第一台是茶席,只吃茶、油炸食品及干鲜果品。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种凉拌拼盘。第三台是正

席,除必有的两碗扣肉外,还得有各种烹炒的民族风味。婚宴中,仡佬族还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将酒酿好后密封于外抹柴灰拌黄泥的坛中插上两根竹竿,一弯一直,竹节没有完全打通。饮用时打通竹节,直管进气,弯管咂吸而饮,饮酒时有专门唱“打闹歌”的歌手助兴,使客人感到一片温馨。

仡佬族有着自己特有的节日,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还有一些地区会“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供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道真仡佬文化

道真仡佬文化 我的故乡位于贵州省最北部,是遵义市的一个自治县。该县位于北纬30度,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平均气温26℃,平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8000以上,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得天独厚。这里素有“神秘仡佬、养生天堂”之称,并获评“中国最佳环境生态宜居县”称号,“三幺台”、傩戏,神秘的仡佬文化,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与古代僚人有渊源关系。仡佬族旧称“鸠僚”、“葛僚”、“革僚”,南宋以后始称“仡佬”。仡佬族现有人口四十余 万,除部分散居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 云南文山自治州,贵州遵义、织金、仁怀、 黔西、安顺、普定、正安等县市外,主要 聚居在黔北的务川和道真两个自治县。仡 佬族有语言无文字,除了广西隆林,贵州 安顺市的西秀区、普定县,遵义市的遵义 县,仁怀市等地有六千多人会说仡佬话之 外,绝大部分通用汉语,风俗习惯与汉族 也基本相同。但在一些山寨和村落里面,家人和亲友之间的称谓与汉族习惯称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持了本民族古朴的生活习俗。 仡佬族的民族文化“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道真县成立以来, 高度重视仡佬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研究会。道真 以仡佬族傩戏原生态元素编排而成的仡佬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曾在遵义市 获得金奖。道真仡佬傩戏包 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因此,道

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道真仡佬傩戏 傩戏——这一种神秘、古老的文化,由道真农民千百年传承到今天,道真从此获得了“傩戏王国”的美誉。“傩”本是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吕氏春秋·季冬“云:命有司大傩”。高诱 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 也”。“大傩”在古代皇宫 里举行时是十分隆重的,《后 汉书·礼仪志》说:“先腊一日曰 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 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 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 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 执戈扬盾;十二兽衣毛角;中黄门 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中黄门倡,侲子和曰:“……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肉,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驱逐疫鬼仪式不仅在皇宫举行,乡下也有类似活动,《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那场面虽然比不上皇宫的豪华,热闹的程度是一点也不逊。 千年以降,今天的“傩”已远非古时的模样,就如同人的饮食、服饰演变到今天与古人早已大相径庭一 般。但正如食饱衣暖的基本功能没有 变化一样,“傩”也仍保持着驱逐疫 鬼的职能。“傩”在当今学术界谓之 “傩戏”,那是学者看重“傩”的表 演成份。人类重功利,驱逐疫鬼迨非 人力能为,只好假之神力。而神又并 非一请即动,古人于是以娱神的方式,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姓名:韩焦班级:09应数学号:200910010010 仡佬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是最早开发西南地区的民族之一,也是境内的土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仡佬族先后有过濮人、僚人、仡佬族之称。在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统称为仡佬族。而道真就是一个以仡佬族聚居的地方,仡佬族在这块土地上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迄今为止,仡佬族文化已成为了道真富有无穷魅力的特色文化之一。道真县成立二十年以来,高度重视仡佬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研究会。道真以仡佬族傩戏原生态元素编排而成的仡佬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曾在遵义市获得金奖。道真仡佬傩戏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因此,道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20多年以来,道真尽力收集各类仡佬文化实物,其中包括仡佬族傩戏面具、服饰、乐器、道具等,收集整理后编辑出版了《仡佬族故事集》,《仡佬族歌谣选》,《仡佬族哭嫁歌》等一大批仡佬族文化书籍,并且,仡佬族傩戏、仡佬族高台舞狮和仡佬族三幺台等已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三幺台”作为仡佬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也是道真仡佬族独有风味的食俗,浓缩了仡佬族食俗的精华。“三幺台”是道真仡家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种食俗礼仪。每逢嫁娶、寿庆、节日宴请等,都要用“三幺台”招待贵客,通过“三幺台”来互相倾诉交流,增加感情。办三幺台时,10人一桌,长幼尊

仡佬族的民风民俗

仡佬族的民风民俗 仡佬族的民风民俗分为生活习俗、结婚习俗、食俗、节日习俗。 生活习俗 仡佬族生活习俗等方面和当地汉族相似。仡佬族的禁忌有: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门口;有分娩或有丧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内;妇女生孩子未满40天地,不能跨门槛,也不能到井边挑水。仡佬族热情好客,亲戚朋友相聚,都要以酒为礼,遇到喜庆或节日,必不可少。 结婚习俗 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须请媒人携带鸡、酒等物送给女家,如礼物被女方接收,就表示婚姻已经缔结。居住在道真等地的仡佬族,在娶亲嫁女或宴请宾客时还要办”三么台”酒宴进行款待,即按特点顺序共分三台,第一台称茶席,喝清茶辅以各种糖果点心和香香(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 ;第二台称酒席,渴白酒,拌以各种凉菜及酸、咸、辣腌菜和香肠、盐蛋等;第三台称正席,上饭菜,菜中有扣肉吃"大菜”,招待客人时,客人不放筷,主人必须陪到底。在婚嫁期间,親要把自家酿制的”爬坡”酒装坛,贴上红条,作为礼品,置于门外,内插长粽叶茎一根,男女客人可随意以茎为管吸吮。 食俗

习惯日食三餐,早餐稀饭或酸汤烫饭,中餐和晚餐多为大米干饭或玉米干饭。糯米食品,是仡佬族最喜食用的食品之一。糯米般都用来制作糯米粑,因制作方法不同,各具不同的风味。食用时,常配以蜂蜜、红糖、白糖、芝麻、苏子等。仡佬族大都喜欢把鲜菜做成酸菜和腌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姜混合腌制的酸辣菜,用香椿芽腌制的腌香樁,不仅可以凉拌,单独作菜,而且还可用来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肉类主要有猪肉、肉和牛肉、马肉,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菜肴是用猪骨头、鸡肉加大量的辣椒粉舂碎,加各种佐料做成的辣椒骨,食用时既可单独做汤,可与其他菜相配,制成各种风味菜肴。仡佬族很喜欢吃辣食,吃法很多,如:将嫩辣椒放在干锅内爆成半熟,然后用油炒糊;或将嫩辣椒煮成半熟,晒干,吃时再用油炸,直接用来下酒。 节日习俗 大年 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晚上插天香,追虫虫蚂蚁,追亮火虫,第二日(正月十五)凌晨早上,倒静茶,抢银水,吃汤圆,献饭。大年重在灯。 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头天,

道真仡佬族高台舞狮现状调查

道真仡佬族高台舞狮现状调查 道真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深受人们喜爱。高台舞狮是仡佬族的一项重要传统表演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高台舞狮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对道真仡佬族高台舞狮现状进行一次调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高台舞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高台舞狮的历史和发展 道真仡佬族的高台舞狮起源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是仡佬族人民祈神祈福、祈求丰收的一种传统舞蹈表演。高台舞狮不仅在宗教仪式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还成为仡佬族民间娱乐和社交活动的一部分,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台舞狮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富有观赏性和艺术性的表演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看和学习。 二、高台舞狮的传承现状调查 在对道真仡佬族高台舞狮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现象。 高台舞狮的传承人群日渐减少,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随着城乡发展的差异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减弱,很多年轻人没有接受传统的高台舞狮技艺教育,导致高台舞狮的传承人群日益减少,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高台舞狮的表演场地和活动平台受限,发展受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道真仡佬族的传统表演场地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高台舞狮的表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人们更加倾向于追求时尚、流行的娱乐活动,高台舞狮的表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高台舞狮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器材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高台舞狮的表演需要传统的狮子模型、道具以及舞台制作,受制作工艺和材料条件所限,一些高台舞狮的制作工艺和器材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影响了高台舞狮表演的质量和水平。 高台舞狮的传统价值和文化内涵需要更好的弘扬和传播。高台舞狮作为仡佬族的一项重要传统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对高台舞狮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表面认知阶段,需要深入挖掘和传播。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道真仡佬族的高台舞狮,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 加强高台舞狮传统技艺的教育和培训。应当加大对青少年的高台舞狮传统技艺教育力度,培养更多的高台舞狮传承人才,保证高台舞狮的传统技艺能够得以传承。

仡佬族“三幺台”民俗的当代德育价值探究

仡佬族“三幺台”民俗的当代德育价值探究 摘要:“三幺台”是仡佬族一直沿续至今的民族习俗,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成为了 今天仡佬族人的一种独特的待客礼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当代德育价值。即与人为善的文化价值, 感恩文化价值和崇尚勤劳的文化价值。总之,仡佬族“三幺台”民俗,其间包含着 仡佬人的认知、信仰、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即祭祖感恩意识,尊重有恩于自己 的人,传达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这对我们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借 鉴意义。 关键词:“三幺台”民俗当代德育价值 “三幺台”是仡佬族一直沿续至今的民族习俗。“幺台”是仡佬族人的方言,“台”表示“程序”,一道程序称为“一台”,结束一道程序,称为“一幺台”。仡佬族“三幺台”习俗分为茶席、酒席、饭席三部分。先喝茶、次饮酒,后进餐,三道程序环环相扣、流水进行。三道程序结束,待客礼仪完成,因此仡佬族的待客礼仪称为“三幺台”。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仡佬族人传承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际交往中,推崇谦恭礼让、热情大方。仡佬族“三幺台” 待客方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成为了今天仡佬族人的一种独特的待客礼仪,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 在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今天,传承“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也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当代德育价值。 首先,“三幺台”民俗仡佬人体现与人为善的文化价值。孟子曰“爱人者,人恒 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知敬爱他人,方得他人之敬。“三幺台”民俗所蕴含的 热情好客、懂敬知和,就是一大德育价值。仡佬人推崇与人和善,当远方客人到来,主人首先献上一碗清澈的山泉水,为客人解渴,拿出家中珍藏的熟食招待客人,让客人先垫垫肚子。然后安排饭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仡佬族人有自己 种茶、酿酒的习惯。客人到来,主人端上一碗自己烹制的茶给客人解渴,拿出自 己的佳酿让客人品尝,待客方式有了新的发展,就形成了今天的“三幺台”习俗。如 今三幺台第一台“茶席”又称“接风洗尘”,第二台“酒席”又称“八仙醉酒”、第三台“饭席”又称“四方团圆”。一场隆重的三幺台,既表达主人对客人的高度重视和高 度热情,又表达主人的大方舍得,珍视情感。充分体现了与人为善,和和美美的 处世观,这种“和合”思想值得推崇。 其次,“三幺台”民俗中富含感恩文化价值。仡佬族人开荒造田,学会种庄稼,后来迁移过来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各种民族都来这里居住。为了纪念仡佬族人的 祖先开荒造田种谷子的艰辛,仡佬族人在春节和重要的摆起“三幺台”。前人开拓 牺牲,后人不忘感恩。在开始“三幺台”之前,要举行祭拜活动,以此表达对大自 然的最虔诚的感恩以及对未来的祝福。“三幺台”第二台以酒食为主,叫八仙醉酒。摆好杯子,主人上香拜祭,一是不忘祖先造福后人之功德福祉,二是恭请神灵共 享佳肴,三是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和来客。一杯敬客,二杯祝福,三杯孝敬。再比 如在《饭歌》中所唱“好坝谷子黄沉沉,大仓装满小仓装。家家煮出白米饭,先敬祖先后才尝”。在《粑粑歌》中所唱“白如雪,白如霜,老远闻到喷喷香。大人娃 儿莫动手,粑粑要让先人尝。”等等,无不体现这一感恩价值。这些感恩价值,就

道真仡佬族高台舞狮现状调查

道真仡佬族高台舞狮现状调查 高台舞狮是中国少数民族仡佬族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起源于云南省元阳县,是仡佬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高台舞狮在仡佬族群体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对高台舞狮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助于了解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一、高台舞狮在仡佬族群体中的传承情况 1. 仡佬族高台舞狮的传承主要是在家庭和社区中进行,通过父辈传授给子辈。但由于现代生活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导致舞狮技艺无法传承下去。 2. 一些由有舞狮技艺的老人组成的表演队伍仍在传承和表演高台舞狮,但缺乏年轻一代的参与和支持,队伍的规模和表演活动的频率有所减少。 二、高台舞狮在社区和乡村中的表演情况 1. 高台舞狮是仡佬族群体中传统的节日表演活动之一,例如婚礼、祈雨、祭祀等。在这些场合,表演者将高台搭建在村庄的广场上,进行精彩的舞狮表演,吸引来自附近村庄的观众。 2. 高台舞狮也在一些旅游景点和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以吸引游客和宣传仡佬族文化。这些表演往往不再是传统的庆典形式,而是刻意为游客而设计的演出。 三、高台舞狮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 人才传承问题: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年轻一代对娱乐方式的多元化需求,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面临很大的困难。缺少年轻人的参与和学习,导致高台舞狮技艺的传承逐渐中断。 2. 资金和场地问题:高台舞狮表演需要搭建高台和购买舞狮道具,并需要适当的场地进行表演。但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有些仡佬族群体无法承担这些费用或找到合适的场地。 3. 文化冲击问题: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年轻人也更倾向于追求现代的娱乐方式,高台舞狮在他们心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和重要性。 四、保护和发展高台舞狮的建议 1. 传承机制:建立起继续传承高台舞狮技艺的机制,包括设立专门的培训学校或班级,吸引年轻人学习和参与。

仡佬族文化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荣婷婷,是07级中文<1>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木叶传情,歌为媒——仡佬族“木叶”情歌及其民族性格浅论》。论文是在胡洁娜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在座不辞辛劳参加我们论文答辩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将写作本论文的背景、目的、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木叶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不解之缘,然而历经千年在仡佬族文化中木叶不仅作为一种仡佬人民喜闻乐见的天然乐器联结着仡佬族青年男女的爱慕,在表情丰富的仡佬族情歌中,木叶更是作为一种表意鲜明的意象传递着青男女的情思,由此产生的“木叶”情歌作为仡佬族抒情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仡佬族人民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在诸多方面都反映了仡佬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因为民族性格恰恰是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所以本文意在通过对仡佬族“木叶”情歌的分析来探究仡佬民族所彰显的民族性格。可以说民族性格是保持一个民族一体感和认同感得标志。 可以说对仡佬族“木叶”情歌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仡佬族“木叶传情,歌为媒”的传统婚恋观念,有利于我们对仡佬人民追求婚恋自由、重情尚义、安于农家生活、性情恬淡等民族性格的探究。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共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木叶传情情满天”主要论述“木叶”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内涵以及吹木叶与传递感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部分“一曲木叶一首歌,情歌情妹唱情歌”这部分对仡佬族情歌进行分类,并作以相应的文本举例分析。 第三部分“木叶情歌情系个性仡佬”明确木叶情歌所体现出的仡佬族人大胆奔放、重情尚义、性情恬淡、安于农家生活等民族性格。 再次,谈谈这篇论文的创新之处: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从“木叶”这一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却又不被重视的物象入手,以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吹奏节奏明快、情绪欢乐的乐曲,也可以吹奏曲调悠扬、深情委婉的抒情歌曲来展开论述,以小见大,生活气息浓厚,进而展开对仡佬族木叶情歌以及这种情歌所体现的民族性格的研究能引人入胜,颇具新意。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特别是本人理论水平所限,使得本论文对仡佬族婚恋观的现实意义及,仡佬族与他民族相比较所具有的更为独特的民族性格的认识仅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面,尤其是理论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探索。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谢谢!

仡佬族的民族简介

仡佬族的民族简介 仡佬族的民族简介 1 仡佬族的民族简介 1 仡佬族,现有159328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仡佬族自治县。“仡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壮语和侗语的侗水语支,与毛南语和侗语非常接近。由于仡佬族与汉族、壮族等民族交往密切,仡佬族语言吸收了大量汉壮词语,大部分汉语流利,部分还会说壮语。 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佬族山乡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仡佬山乡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素有“小桂林”之称。 仡佬族历史 仡佬族人和中国古代“僚”人(音老)有密切关系。大约在2000年前,古代僚人就在贵州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后来不断迁徙散布到其他地区。自明代以来,许多史籍上都记载着:“仡佬,古称僚”。仡佬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玉米为主,其次还产稻、麦、薯等。早在清代,仡佬族人中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铁匠,铸犁、制作鸟枪,被人们称为“打铁仡佬”。仡佬族人因为长期与汉族人杂居在一起,所以生活习俗等方面已和当地的汉族相似,但至今仍保存一些本民族特有的

文化活动、节日庆典、饮食习惯。因为仡佬族人数少又居住分散,所以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就连语言也有很大差别,往往分散居住在一个县内的族人也不能通话。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人过着贫困悲惨的生活。解放后,仡佬族人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利,生产水准不断发展,生活水准不断提高。 仡佬族音乐 仡佬族有5.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仁怀、遵义、安顺、镇宁、大方、金沙等县,少数在广西、云南两省的部分地区。他们信奉多神教,普遍讲汉语,使用汉语。 音乐以歌唱为主,有山歌,儿歌,酒歌等。著名的『地戏』是仡佬族人民所喜爱的表演形式。『打花龙』是仡佬人喜爱的娱乐活动,乐曲描绘了这一欢乐热烈的场面。 仡佬族礼仪 仡佬族礼仪是不成文的规矩,是仡佬族千百年来在人际交往中自然而然建立起来的行为准则。 嫁取礼仪仡佬族有接亲“打新郎”礼仪。当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门口时,久候多时的女方家亲朋邻里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抡着青杆柴围打新郎,可怜的新郎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任由他们乱棍抽打。民间认为,打亲能打掉新婚夫妇的是非口角,使他俩后恩爱相处,白头偕老。 丧葬礼仪仡佬族把葫芦作为祖先的象征,放在神龛里供奉。老人死后,死者的指甲被剪下,放进葫芦里,放在屋后的庙里。这样,仡佬族以为逝者会回归他们的图腾。 其他礼仪在宴会和某些公共场合,按辈分坐位,小辈不能与长辈同坐上方。若青年人与老年人同席,须坐得端正,言归

浅谈仡佬“和合”文化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

浅谈仡佬“和合”文化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 摘要:“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 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的精髓,经过历代传承,构成了仡佬族独特的“和合”文化。仡佬“和合”文化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仡佬民族的根魂,对于学生有 着重要的德育价值,能有效助力班级管理。首先,可用“和合”文化武装师生头脑,增强民族自信,丰富班级管理智慧。其次,可用“和合”智慧,加强班级管理的策 略指导。第三,可以加强“和合”文化的普及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总之, 活用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智慧,这对于班级的管理有很 好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仡佬“和合”文化班级管理促进作用 “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 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的精髓,经过历代传承,构成了仡佬族独特的“和合”文化。将现代教育思想和仡佬“六合”、“七规”(仁、义、礼、孝、忠、敬、让)文化有 机结合,能有效打造“和合”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团结、善处。仡佬“和合”文化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仡佬民族的根魂,对 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德育价值,能有效助力班级管理。 一、用“和合”文化武装师生头脑,增强民族自信,丰富班级管理智慧 仡佬族“和”文化是厚重而凝炼的,它突出人的地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 情感的联系,寄托着仡佬人的精神灵魂。“和”文化提倡不争之和,但并不排斥有为,是要告诫人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妄为。提倡的是顺势而为,即顺应自然,不刻意去改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一个班级,全体师生之间能建立 长期的和谐关系,这是管理好班级的一个基础,是班级管理的效益和目标之一, 也是一个优秀班级成熟的一种表现。但是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不同个性不同认 识的学生,这就要求班级的管理需要不同的方法。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中流砥柱,用“和”文化理念武装头脑,让其能应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学生,这是做好班级 管理的基础。 二、用“和合”智慧,加强班级管理的策略指导 仡佬民俗文化主要讲“和”,讲感恩,讲友善。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我力主 落实“和”文化,尊重学生个体,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当学生有违纪行为,可用“和”文化先平静心态,给予他们于真诚的对话空间。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利弊,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出口,再循循诱导,指出其存在的缺点,找出解决的办法来,使他们心服口服。其次,充分发挥“和”文化“以礼促和”思想,重视礼约学生。比 如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使他们一开始就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角色。《班规》一旦正式生效,便成了班级“法律”。在它面前,班上任何人既是守“法”者, 又是执“法”人。不管是学生干部,或是普通学生,平时的班内管理便是共同全力 保证《班规》的严格执行。面对《班规》,人人都有权利,同时人人都没有特权。对班主任来说,维护《班规》的权威,便是维护自己的权威;对学生来说,维护《班规》的尊严,使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尊严都已通过 《班规》转化为集体的意志。第三,当碰到一些荆手的、难缠的学生时,要善于 发展“和合”文化进行调理。给他们一个空间,来达到和而有礼,知错改错。用“和”文化思想,合力推进班级的管理,经验表明,此举甚好。

少数民族文化--仡佬族

少数民族文化--伤佬族 伤佬族,现有437997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伤佬族自治县和道真伤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少数散居在云南、广西地区。 伤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居全国平均数之首,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伤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份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伤僚"、"葛僚"、"(彳革)僚"、"伤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伤佬族。 伤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未定论。伤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伤佬语。 年节喂树 伤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别一个伤佬年。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而伤佬年则是农历三月初三,且有"喂树"的特殊内容。 "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伤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伤佬年的第一个虎日,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

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人"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给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风趣的婚俗 伤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天黑时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栏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说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轰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 感情 在黔西北的伤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栏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

仡佬族的介绍

仡佬族的介绍 仡佬族[gē lǎo zú] ,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 历史 学界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读音为老)人有关。在住房、服饰、饮食、丧葬和穿耳等风俗习惯上,也保留有大量与古代僚人相似的特征。比如贵州普定县窝子乡和高阳乡的仡佬族,到十九世纪末仍然还保留有“打牙”习俗。 古代僚人很早就在中国西南地区生存。在汉代建立牂牁郡以前,这里已有若干个部落集团,而以夜郎最为强大。公元3至5世纪时,由牂牁迁入四川的僚人,编入了封建国家的户籍,并且向封建王朝缴纳赋税。公元5世纪时,他们已能制造金属的矛和盾、刺鱼工具和铜爨等等,并用麻类纤维织成细布。7世纪以后,四川僚人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僚布的质量很好,成为必须上缴给封建王朝的贡品。直到宋治平年间(11世纪中叶),有的僚人领主还霸占大量土地,拥有数千户依附农民,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 文化 信仰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专司祭祀、祈福求寿、退鬼、超度亡灵的巫师。 仡佬族人创业、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衣食住行与山林息息相关,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有些人家对古树巨石顶礼膜拜,正月十四和三月初三皆献酒、肉、糍粑祭奠,祈保子孙安康。每逢旱、涝、病、虫灾,便挂善募捐,请道士设坛打醮作法事,祈祷诸神禳灾保平安。 住处附近山林中最大最粗的那棵古树常会被作为神树来祭祀和崇拜。一旦选定后,则要对该地区实行封山,禁止任何不当的行为,包括禁止砍树和放牧,这在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的植被资源,维持了生态环境。

语言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在语音系统上接近苗语,在语音、语法上有个别现象又近壮、侗语。它与苗瑶语族语言和壮侗语族语言都有少量的同源词。 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把仡佬语族看成汉藏语系中一个独立的语族较合适,其名称可以叫僚语族或仡佬语族。仡佬语分四个方言,习惯上称为“稿方言”、“哈给方言”、“多罗方言”和“阿欧方言”。仡佬语的各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并呈现犬牙交错的方言土语分布。一个县往往有几种仡佬语方言并存。 在语言使用方面,只有贵州省的平坝县大狗场、安顺市西秀区的湾子寨、黑寨、普定县的新寨、关岭县的麻凹、六枝的居都、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云南省麻栗坡县月亮湾和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三冲仡佬族语言较为完整。 据调查,当前完全或部分地以仡佬语作为母语的仡佬族最多不超过6000人,大约只占仡佬族总人口的1.1%。绝大多数的仡佬族使用汉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有少数成员会讲当地的苗语、布依语等。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普遍使用汉文。 建筑 仡佬族的居住依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同宗聚族居住,一个宗族的各个家户毗邻建房形成村寨。住房构造形式及建筑材料,则视其经济条件、人口多少,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一般较高;居住在高山的仡佬族群众,通常选取向阳避风处建造,房屋大多比较低矮。往往注重房屋地址的选择,有“山管人丁水管财”之说。 建筑房屋时,房屋的高度喜欢选取尾数为八的尺寸,以中柱为例,取一丈六顶(尺)八,其余依次类推,其实是选取谐音,表达对家庭的美好愿望。房屋的式样有独间、二间、长三间、长五间、两重堂、三重堂、三合院和四合院等。除独间、二间外,其余的房屋都是以位于正中间的一间作中堂,设家龛,专门用于祭祀、会客,一般不铺设楼板。两侧的房屋称为“小二间”,通常分隔为前后两间,前面一间

仡佬族傩文化你知道多少(传承傩戏艺术)

仡佬族傩文化你知道多少(传承傩戏艺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探寻非遗脉搏宣传实践队于2021年2月2日开展了“传承傩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系列活动,深入的了解了傩戏文化。 队员们首先在网上查询资料了解到傩戏是仡佬族所特有的传统 戏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仡佬族傩戏在元明时期传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由此开始在当地流传。它以巫为内核,与贵州地域文化和仡佬族文化合流,形成佛巫或道巫、清巫、儒巫合一的特殊坛门形式。道真仡佬傩戏以祈福迎祥为目的,由民间称为“道士先生”的艺人组班表演,有歌有舞,或说或唱,庄谐交作,文武并重,整个演出过程呈现出娱神和娱人结合、祭祀与艺术交融的特征。其在民间有“跳大牙巴”的俗称,虽然吸收、融合了儒释道三教和汉族的很多文化,但仍然保留了仡佬族本民族原始巫教的特征。如清代《遵义府志》引《峒溪纤志》说:“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则此相沿苗风也。”遵义府学、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岁贡生胡端《禁端公论》云:“吾尝观其歌舞,跳跃盘旋,苗步也;曼声优雅,苗音也;所标神号,苗祖也。是盖苗教耳。”2008年6月7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傩戏(仡佬族傩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部分实践队队员在初步了解傩戏之后也亲自来到了位于贵州省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中国傩城深入探寻傩文化,中国傩城是中国傩戏学会唯一授牌的傩戏文化研究中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傩文化古城。其整体布局契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原理,融入福、禄、寿、喜、财祥瑞元素。在继承和发扬原始文化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以科学的规划和精心的打造,集中展示出了傩文化的精髓。其中有傩城人气聚焦点之称的“傩戏王国”、傩城重点打造的家庭亲子主题乐园“魔幻岛”、汇聚了各地知名餐饮的竹王古街、致力打造文创主题的山王古街、夜生活区仡佬古街、福、禄、寿、喜四大人气广场。在这里,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傩文化的内涵,再一次对傩文化的精彩而感到震撼。

仡佬族文化

仡佬族文化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也是贵州的土著民族,它有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仡佬族的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仡佬族的社会历史、生产生活。《开天辟地》、《洪水朝天》、《竹王传说》等神话与西南诸民族同类神话大同小异。这些神话是原始初民对宇宙和人类社会认识的世代传袭。的有传说中描述了仡佬族与汉族、彝族交往的故事,从中反映出仡佬族与汉族、彝族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有关歌颂仡佬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揭露统治阶级奸诈、凶残的故事亦在民间普遍流传。 诗歌 仡佬族在秦汉以后,逐渐与其他民族杂居,民族民间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传入的影响,但仍保留着古老的民族特色。并在各民族长期发展、共同创造中,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仡佬族的诗歌有古歌、苦歌、打闹歌、哭嫁歌、情歌、山歌等类型。打闹歌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至今流传于仡佬族人民中的一种民间曲艺。于薅苞谷草时表演。表演通常两个人,也有多人表演的。他们大多是由薅草主人请来的职业艺人。其乐器有大锣、小鼓。表演时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唱腔高昂激越,朴实粗犷,类似民间号子。唱词六七十年以前用仡佬语,现已用汉语方言,质朴优美。演唱者每唱首完一段,用锣鼓过门,一张一驰,别有风趣。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轮唱、对唱等。有的还在唱段与唱段之间,加上朗诵式的说白,说唱相间。“打闹歌”的内容广泛,曲目众多,每个民间艺人大多能唱千段以上,而且曲目还在不断增多。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五类:开场白;演唱薅草程序;歌颂古代英雄豪杰文人武士,讲述本民族的变迁发展;编讲神话、传说和创作的新故事;传播科学知识等。此外,演唱者还可以即兴抒发自己的情感上。按照劳动进度的快慢和质量的好坏,编唱新的歌词。打闹歌的不少曲目,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感人,语言幽默含蓄,溶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在群众中流传甚广。 仪式歌:随民间风俗和礼仪的出现而产生,仅在特定的场合演唱,一般无伴奏。在民间有口头流传和文字相授,早已形成基本模式。在流传的过程中有新内容加入。因地域关系,县境各地,虽词内容有大同小异之处。仪式歌有婚礼歌、哭嫁歌、哭丧歌、立房上梁歌、钉门歌等。其中以哭嫁歌较为常见。 而居住在市南茅坝镇哑塘民族点的仡佬族人民中,风行着一种仡佬语和汉语混合演唱的民歌。这种民歌,或以仡佬语为基调,嵌入少量的汉语词句;或以汉语为基调,杂入少量的仡佬语词句。仡佬语、汉语大体相等的民歌,由较为少见。由于仡佬族从来没有文字,自古以来仡佬族人民都用汉语记录民歌。开始时只用汉字用记录民歌的音符,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译意的。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内容、形式、音韵等的限制和需要,以及两族人语言、文化不断交融等原因,便逐渐形成两种语言交错运用,相互夹杂的民歌,并作为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保留了下来。 戏曲 傩戏:由原始的巫术活动演变而来。务川傩戏,代有传人多为老君教派,属民间傩系列。既有宗教思想的成份,与傩祭关系密切,也融合了民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成份,傩戏在县境内相当普遍,以涪洋、大坪、镇南、青坪、镇江、石潮、蕉坝等乡最为突出。演出内容包括表现生产劳动、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范畴,并移植、改编其他剧种剧目。表演分脸子戏(戴木雕脸壳)和粉子戏(戏剧化装)或者兼有。演出时有帮腔和锣鼓等打击乐器,有的也加入唢呐、胡琴伴奏。必要时还放鞭炮,以烟雾烘托气氛。每“泼”傩戏有一法师(掌坛师),余为门徒和配角,少则5-7人,多则十数人不等。主要道具有戏装、脸子、兵器、供案等。演出时间,旧时一般半堂为7天,全堂为半月,也曾有多到1月或更长时间的。傩戏演出不择场地,室之大小内外皆可。多为白天念经,夜晚唱戏。如单独以念经做法事为内容的活动,谓之为“杠神”,时间1-2天。傩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有《龙三女》《罗通扫北》《赵氏孤儿》等。 高台戏:以搭简易高台演出而得名。演员身着戏装,化装上台。有的用丝竹打击乐器伴奏,有的无伴奏。内容有文戏武戏,又分正戏与小戏(小调)。正戏剧目较多,包括朝代戏、贺戏、花戏、扫台、打加官、孝戏等。主要剧目有《秦香莲》《双连帕》等。青坪、泥高、镇江、喻家等乡都有自己的戏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道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其中仡佬族为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道真地居“黔蜀门屏”,与蜀中文化交流频繁,考诸部分曲牌,民俗吹打最迟应在明代从四川传入道真,宗教吹打则更早,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仡佬族傩戏源流看,至少在元代即传入境内。可以肯定的是,虽有外来元素,但仡佬族吹打无论是曲牌还是乐技,都保存了自己民族的特色。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仡佬吹打音乐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有些甚至处于濒危状态。自2005年起,国家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仡佬族吹打在道真县文化馆的统筹下申报了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项目,开始纳入正规的国家保护体系。 一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历史渊源和分布区域 (一)道真仡佬族吹打的历史渊源 仡佬族吹打渊源甚早,《魏书·獠传》曾载:“獠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僚人是仡佬族先民,据考证是最早使用铜鼓的民族。现在道真仡佬族虽无铜鼓留存,但吹打中的打击乐器脚盆鼓则酷似铜鼓,可能是制作材料的变化。从现有的音乐形式看,仡佬族吹打分民俗吹打和宗教吹打两大类。考诸民俗吹打部分曲牌,可知最迟应在明代从四川传入道真;宗教吹打则更早,从国家级非遗项目仡佬族傩戏源流看,至少在元代即传入道真境内。可以肯定的是,其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虽有外来元素,但仡佬族吹打无论是曲牌还是乐技,在代代乐师的继承发扬下,保存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并最终发展壮大。 道真仡佬族吹打具有民间传承性、音乐多样性、功用全面性的特征,是仡佬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形式、最具象征性的民间礼俗形式、最具标志性的人文精神形式。该项目对于增强社区和村寨的凝聚力,提升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促进仡佬族繁荣进步,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道真仡佬族吹打分布区域 道真地处贵州省最北部,史称“黔蜀门屏”,县域面积2156平方公里,共有14个乡镇,东边与务川交界,南边与正安交界,西部与重庆武隆交界,北边与重庆南川交界。现有总人口35万,其中仡佬族17万多,苗族9万多。 仡佬族吹打在道真仡佬族社会普遍流行,境内现有民俗吹打坛班约20个,吹打师近200人,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各具特色,其中以旧城镇、棕坪乡、桃源乡、三桥镇几个乡镇保存最好。宗教吹打的宗教坛班全县14个乡镇均有分布,现全县共53个坛班,吹打师63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