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休憩空间

公共休憩空间

公共休憩空间
公共休憩空间

目录

绪论 (1)

1公共休憩空间概述 (3)

1.1公共休憩空间概述 (3)

1.1.1休憩空间的定义和特点 (3)

1.1.2公共休憩空间的种类与特点 (5)

1.2我国公共休憩空间现状 (8)

1.2.1公共休憩空间的现状 (8)

1.2.2公共休憩空间现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9)

2公共休憩空间的行为研究 (10)

2.1公共休憩空间的行为心理认知 (10)

2.1.1人类行为的普遍心理需求 (10)

2.1.2人类在休憩空间方面的心理需求 (11)

2.2公共休憩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 (15)

2.2.1行为研究方法 (15)

2.2.2人的行为模式 (16)

2.3休憩空间定位的基本法则 (19)

2.3.1人群在休憩空间中的分布特点 (19)

2.3.2休憩空间定位的三个行为原则 (20)

2.3.3利用边缘效应定位休憩人群 (21)

3公共休憩空间的调查分析与管理机制 (25)

3.1公共休憩空间的调查与分析 (25)

3.1.1休憩空间改善的社会背景 (25)

3.1.2城市居民休憩活动的需求情况 (26)

3.1.3休憩空间使用状况调查 (26)

3.2城市公共休憩空间的评价 (30)

3.2.1评价基础 (30)

3.2.2设计评价表 (31)

3.3公共休憩空间的规划管理机制 (33)

3.3.1整体规划控制 (33)

目录第1页

3.3.2引入新的实施机制 (35)

3.3.3群策群力 (36)

3.3.4鼓励公众参与 (36)

3.3.5遵循休憩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7)

4公共休憩空间环境设计 (39)

4.1公共休憩空间设计的基本特征与创作原则 (39)

4.1.1公共休憩空间设计的基本特征 (39)

4.1.2公共休憩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40)

4.2优秀休憩空间的场所特性 (42)

4.2.1休憩空间的区位条件 (42)

4.2.2空间形态与氛围 (43)

4.3公共休憩空间的界面设计 (46)

4.3.1底界面 (46)

4.3.2侧界面 (49)

4.3.3顶界面 (51)

4.4休憩空间的整体环境设计 (51)

4.4.1休憩空间的剖面设计 (51)

4.4.2人性化休憩空间的整体环境设计 (53)

4.4.3实例 (56)

5公共休憩空间中的非建筑要素设计 (58)

5.1人工设施设计 (59)

5.1.1“坐”的设计 (59)

5.1.2公共艺术品 (66)

5.1.3市政服务设施 (67)

5.2自然景素设计 (69)

5.2.1绿化 (69)

5.2.2水面 (71)

5.3休憩空间设计的其他影响因素 (71)

5.3.1气候 (71)

5.3.2色彩因素 (72)

5.3.3无障碍设计 (73)

目录第2页

绪论

一个城市,甚至城市中的某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从很多方面分析:

其形态构成、空间模式等等,但最基本的依据是人们在其中的“生活质量”。所谓“生活质量”其实是人们的主观印象和亲身体验,由一系列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具体的印象和经验积累而成。

公共休憩空间是为人们提供休息环境的场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城市的重要片断。休憩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社会政策和国民消费水平的反映,休憩已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我国正处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休憩”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居民公共闲暇生活时间增多要求城市提供相应的休憩空间,而现有的城市休憩空间的不足和分布构成比例不够合理已影响到市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公共休憩空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为了遮风蔽雪、趋利避害,更有进一步的社会、心理需求。“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三十五章》关于城市公共休憩空间的“道理”就象老子所说的“道”: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却不为我们所知;但到需要时,却发现我们所知道的是那样的贫乏。因为休憩空间的质量是多方面因素统一形成的结果,除了建筑学意义上的物质环境质量外,还有社会、经济等许多制约因素。所以今天我们要把这些“道”汇集起来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用它来指导我们对公共休憩空间的建构活动。

正文第1页共74页

为详尽地阐述这一问题,论文将采取以下三种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纵深分类法

即通过有关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相关的人文类、艺术类著作的阅读,深入地研究这些文献的理论框架与中心思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2、实例汇集分析法

即采用先收集资料、再具体分类的研究方法,使所阐述的内容翔全面,并形成序列,有利于进一步对实例进行分析和概括。

3、调查记录分析法

即通过对公共休憩空间的使用者的调查,观察他们对于城市休憩空间的适用特性,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

正文第2页共74页

1公共休憩空间概述

1.1公共休憩空间概述

1.1.1休憩空间的定义和特点

1、公共休憩空间的定义

(1)定义

休憩的内涵:休是停止、罢休(事情)的意思,《说文》曰:“休,息止也,从人依木”。甲骨文中的“休”字像人在树旁休息。

狭义的休憩是相对忙碌来说的,多指脱离了紧张忙碌的状态,而置身于轻松、舒适、自在的环境中,更强调一种恬静、怡然的精神状态。休憩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它存在于自由时间和人的所有活动形式之中,它的目的是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

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疲劳与休息是能量消耗与恢复相互交替的肌体活动。

疲劳与休息的合理调节,可以使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肌体得到锻炼和提高。休憩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追求轻松、闲适。就业、生活的生理和精神疲劳有赖于休憩活动缓解、消除,使人恢复体力和精力。人体如果长期缺乏应有的休息,将会引起肌体内部活动的失调,因此人需要的是动态的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休息。休憩是人们所追求的获得身心放松的一种方式。

休憩空间是指人们在业余生活中按自主、自发方式所进行的,旨在缓解疲劳、随机交往等多种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场所。目前,休憩的各种功能和形式反映在空间环境中各自独立,没有形式统一的系统。应该创造一种

正文第3页共74页

满足休憩多功能要求的物质空间环境,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独处与旁观,又要体现社会行为中的公众参与,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良好的休憩空间能使人心神愉快,又能提供与人交往,获取信息、强化自身的场所,对促进社会整合有着积极作用。

公共休憩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本文所讨论的公共休憩空间的内容只涉及城市中户外休息的部分(包括局部有遮蔽的空间),能给人们提供休憩场所,并具有缓冲城市公共空间关系等功能。

(2)休憩空间的组成

硬质因素(建筑物、铺地、小品、服务设施等)和软质因素(动植物、水、人)两大部分。因此,公共休憩空间不同于广场、公园,它是以休憩为主要目的、为大众服务的场所,且应是开放的、非赢利的。

1)它是一个空间体的概念,具有空间体的形态特征(如围合、界面、比例等)。

2)它是一个公共场所,“公共性”决定了休憩空间和市民及市民生活是相联系的,它要为城市中广大阶层的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当然,“公共性”还意味着利益和所有权上的共享,说明它是被法律和社会共识支持的。

2、职能

公共休憩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提供公众休闲场所,平衡区域发展,调节土地使用密度等多项功能。在休憩空间中,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沟通。

舒适的休憩场所,适合倾诉与谈心的角落将会促进人与人之间消除隔膜,达到沟通理解,缓解由工作带来的紧张、疑虑、恐惧等“生态应激”。休憩空间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在其中活动的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

正文第4页共74页

以,营造一个丰富而有序的公共休憩空间,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城市中,优秀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优秀的休憩空间是城市的骄傲。因此,不能不重视此类空间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1.1.2公共休憩空间的种类与特点

1、休憩空间的种类

(1)沿步行道的休憩空间

1)餐饮座。一般均为沿街餐饮店外伸的露天或半露天的坐席。常用花坛、栏杆限定出范围,也可以根据营业需要摊出或收起。它既为行人提供休息点,也为商店增加营业面积,使街道极富生活气息,所以在国外颇为普遍,国内也日渐流行。

2)候车处。常与车行道相邻,主要供候车之用。一般均结合行道树、路灯等统一设计。有的设施考究,品位较高;有的略加修饰,简朴实用。

(2)开敞的柱廊、架空层、中庭

此类空间本是建筑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向室外开敞,并为行人提供休憩场地,因此也是室外空间的渗透。它们最主要的特征是有屋盖,是半露天的,既是室内也是室外的“灰空间”。这一特征决定了它们在使用上是“全天候”的,在使用时与露天休憩空间相比,使人更聚安定感和舒适性。

(3)向公众开放的内院

沿街及邻近街道的几栋建筑常围合成内院,作为公用的室外活动空间。当此内院同时向公众开放时,则成为室外空间的延伸,为行人提供别有洞天的休憩场所。这种内院至少有两个以上的通路与街道相连,也有的索性将沿街建筑的底层架空,使内院与街道之间更加贯通。

(4)零星休息点

它们常常被“随意”地布置在沿街建筑的入口旁、步行道的灯柱下、

正文第5页共74页

绿篱边、大树下、过街天桥旁,特别是在雕像或纪念物的附近。虽然仅设二、三坐席,却可供人随时驻步小憩,令人倍感方便与温馨。

(5)休闲广场

它是室外休憩空间系列中,最重要和最精彩的一员。

1)位置重要。多设在街口转角处或沿街建筑的凹入部分以及重要的建筑物前。它是该街景观序列的重心和高潮,也是行人的主要休息处。

2)面积较大。常具有较大面积以便与街道形成空间上的对比,构成收与放、狭窄与开敞的变化,取得丰富的街道景观,同时也可以布置较多的休息设施。但它毕竟是以休闲为目的的广场,因此也不需太大,否则在使用范围和空间形态上将与街道脱节,一半多在50×50 米以内,25×25 米较佳。

3)内容多样。布置有较大面积的铺地、

绿地或水池,较多的休息座和餐饮座。空间层次较多,人们在其中的活动也多种多样。而雕塑小品在其中往往必不可少,成为点睛之笔。

2、休憩人群的种类

根据人们所坐的位置,城市中至少有五类休憩人群:

(1)为等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而短暂停留的人。

(2)坐在广场边界、观看过往车辆交通和人行道活动的行人。

(3)那些只想静悄悄地走进并坐在广场中看热闹的人。以上这三类人多表现为个体而非群体。因此,座位的布置应该使人并肩而坐,而不应太亲密。

(4)绝大多数使用者不愿坐得太靠近道路交通和人行道及建筑入口。群体和个体都是如此,两种类型都倾向于首先去边界地带或岛状的坐处,就像在餐厅用餐的人首先选择沿墙或位于屋子角落的桌子。

正文第6页共74页

3、现代公共休憩空间的特点

优美的城市公众休憩空间之所以吸引人,关键在于空间环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点:

(1)艺术性

当今人们更多地从城市的美观、文化氛围等方面来评价一座城市。艺术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当然,艺术是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广场、绿化,也包括休息设施等等。同时,各种建设要素——如建设材料、技术等的艺术表达构成了景观设计,使生活、活动在其中的人获得艺术享受。

(2)亲和性

现代社会的高科技、高选择使人们的情感趋于封闭,而城市中的孤独者越多,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就越高。休憩空间中的交流和沟通能使人们增进了解,加强信任。良好的休憩环境为人所设,符合人的尺度,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此类空间具有个性特征,易于识别,并形成场所。同时环境压力小,有视觉趣味和人情味,环境优美卫生,使人身心轻松安逸(3)休闲性

近来,人们对休闲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人们对一座城市环境的评价标准之一。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年过度的商业开发和流动人口增加,导致人均休憩空间减少。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更需要通过休闲活动来缓解精神压力。第三方面是人们交流的需要。

(4)适用性

即空间的形式和功能与环境相互协调,能够容纳公众多种活动,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引导市民的日常生活。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提

正文第7页共74页

供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开敞的休憩空间和各种功能设施,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性,同时也为各种材料、技术的多样性表达提供空间。

1.2我国公共休憩空间现状

1.2.1公共休憩空间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成就喜人,城市公共休憩空间也有很大的改观,但就整体而言,城市中大量缺乏休息设施、缺少绿地、缺少一切赏心悦目的小品和铺地。休憩环境质量不高,设计缺乏个性和人情味,布局无序,缺乏艺术深度和经典作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建筑实体建设,忽视公共空间尤其是休憩空间的开发,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只建房不留空地,致使城市中公共用地特别是公共休憩用地不足。

2、建筑前无休息、交往的场所,即使是美术馆、博物馆这些文化性极强的建筑也是如此。作为城市商业街更是如此,北京市百货大楼前,购物者只有在入口台阶上席地而坐,才能得到暂时休息;上海南京路和天津和平路上长街购物的疲劳战,早已是人们所共知的商业街弊端。这些与现代推崇的“购物是享受”这一原则是相悖的。

3、追求大尺度,大气魄而忽视宜人的舒适环境建设。商业建筑的入口广场虽然开放,却基本上被停车场所占据,环境不佳,难以成为舒适的休憩活动和交往空间。尤其是我国早期的商业建筑,缺少开放休息空间和设施,导致购物环境质量难以提高,这与当时的经济状况不无关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4、大型建筑及沿街建筑的外部休息场地日常不向公众开放;开放的的休憩空间也未能充分利用,已建设施常遭破坏。休憩空间内的设施、雕塑、小品等艺术水平低而且缺乏完整的构思与设计。

正文第8页共74页

1.2.2公共休憩空间现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1、管理的误区

(1)未建立起系统而严格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制度,对于公共环境及设施的控制指标还不健全,或有法不依、以权代法。另外,规划部门制定的规划多注重空间环境物理质量,而较少关心空间艺术效果,尤其对于休憩空间这样“不起眼”的地方。

(2)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不足等客观因素进一步加大了完善公共休憩空间的难度。有些休憩场所的维护无人负责,建成后迅速地老化、废弃。

2、情感的忽视

(1)缺乏“城市设计”环节,休憩空间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有待提高。休憩场所的积极性减弱,缺乏多功能和综合性,不能将室内外的活动联系起来,减少了人们积极使用参与的可能性。

(2)受传统的陈旧的城市建设观念约束,从领导者到设计师均缺乏以“人”为主导的城市环境观念。不少的建筑师和规划师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为市民规定活动场所,对人的环境行为心理考虑较少,未能营造出富有人情味的休憩空间;对公共空间规模过度追求,没有适合人体尺度的休息环境和雕塑小品,缺乏必要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不能真正构建市民喜爱的日常休憩活动场所。

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人民生活、文化、教育、道德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公共休憩空间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设计水平也因设计观念和方法的更新而有所突破,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休憩空间走入城市,走进人们的生活。

正文第9页共74页

2公共休憩空间的行为研究

城市设计理论的引入、完善及法制化趋势,使提高公共休憩空间品质及舒适度成为可能,并使主体人的因素在设计思维中被空前的重视。既然人的意识形态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要真正使公共休憩空间适应人的需求,就应该着重分析现代人的心理特征,考察人的行为规律及其特性,从而采取适宜的相

应对策。空间中行为的研究对公共休憩空间的认知和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索默认为:环境中每个人所处的空间位置是与那里的人们相互作用的方式相对应的。而且人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由其空间(或环境)的设计来决定的。空间的设计也就是人的行为的设计。同时他还指出通过设计物理环境能影响人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人所进行相互联系的方式。”

2.1公共休憩空间的行为心理认知

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研究人类的行为、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对环境的认知和评价等方面问题,从而创造出真正符合人们心愿的空间环境。

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空间环境,相应地,良好的空间环境也能使处在其间的人们具有良好的心理感受,并诱导更有意义的行为的发生,由此产生—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空间的最终目的是为人,而不是物,环境中的休憩空间作为整体的一个元素,当然要考虑人的因素。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了B=P E的函数关系(行为等于人和环境的函数),较好地阐明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2.1.1人类行为的普遍心理需求

对休憩空间的分析和认识有普遍性的要求,这是基于人的心理需求的

正文第10页共74页

五个层次。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即“生理、安全、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大需求层次是承前启后呈递进关系的。

在公共休憩空间中,如何使环境体现与满足人的需求层次是很重要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安全和交往的需求,在休憩空间中这些要求应首先被满足。在休息区域内人们环坐而憩,这是生理需求;同时各人均拥有独立的空间,与其他空间隐隐分离,从而满足了人对安全的心理需求;而休息区域仅是通过地面材料的变化或略微抬高,或者通过座位围合来达到空间的划分,空间限定度较低,与周围空间联系十分方便,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交往行为的潜在的心理需求,故而这种休憩空间既静谧又富有活力,逐渐成为现代休憩场所设计的一种模式。

2.1.2人类在休憩空间方面的心理需求

人类的行为是与人类的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人类有关休憩空间方面的心理需求:

1、基础性心理需求

停留在感知和认知心理活动阶段的心理现象、需求都属于基础性心理需求,诸如休憩空间给人的开敞感、封闭感、舒适感、可识别性等。

2、高级心理需求

(1)领域性与场所感

1)所谓领域(Territory),就是人所占有与控制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可以是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如个人的座位,房间一角,可以包含若干建筑空间,如一幢建筑物,一组建筑群,也可以是一个空间系统,如一个公园,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等等。领域可以象建筑空间那样有围墙等具体限定边界,也可只存在象征性的、而又为其他人所识别的边界标志,如牌楼,界碑之类。领域性是与领域有关的行为,指的是个人或人群为了满足某种

正文第11页共74页

合理需要,要求占有或控制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及空间中所有物的习性。

领域的主要功能是为个人或人群提供了对空间的控制。占有特定空间范围的人群及其主要行为模式是划分领域的依据。领域肯定了一个人的身份,肯定了他在一群人中的地位,使邻里之间相互了解。领域还使各占有成员增强了从属于同一空间范围的“认同感”,进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该领域的管理与建设,而这又反过来加强了领域的完整与统一,加强了外来者对该领域的尊重。关于个人空间领域,每人都有亲身体验。在电线上停歇的小鸟,各个之间都保持一定距离。在酒吧的吧台前,互相不认识的人们总是先选择相间隔的位置,后来的人因为没有其他选择,才会去填补空出的位置;公共汽车上,先上来的人总是各自占据双排座位其中的—个,很少有人不去坐两个都空着的座位而去与陌生人并肩而坐。顾客在餐厅中总是尽可能错开,在公园里如果还有空的座椅,就没有人愿意夹在两个陌生人中间。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与他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人们用它来调整与他人交往的程度,所以个人空间领域是人们在环境中使用的一种行为机制。通常它是隐含的不显眼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它使用它。不同的个体和群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对领域性也有不同的要求,具体地分析每一休憩空间,尤其是不同空间中的不同个体组成部分,是进行公共休憩空间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因社会风俗差异,东方人好静,西方人好动,所以通过用地分块,设施分类,使得相互分隔,又通达方便,有利于道德文明。

2)英国人戈登·库伦(Gordon Cullen)在他的著作《城镇景观》中详尽地描述了“场所感”的概念。他指出一种特殊的视觉表现能够让人体会到一种场所感,以激发人们进入空间之中。空间是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

正文第12页共74页

间产生相互关系时产生的。场所之有意义,是因为人的行为所赋予的,没有人的作用,就谈不上场所。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而言,“场所”就是要强调人在其中感知、行动,场所具有一种内在的力度,吸引和支持人的活动。休憩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场所,同时也具有有围合的特征,有某种安定性。在功能、空间、实体与行为活动上协调平衡,并取得完整的意义,这是应具有的场所精神。

(2)安全感与依托感

人类的下意识总有一种对安全感的需要,例如悬挑长度过大的雨篷下,尽管人们知道它不会掉下来,却也不愿在其下久留。另外,从人的心理感受来讲,空间也不是越大越好,空间过大会使人觉得很难把握,而感到无所适从。通常在这种大空间中,人们更愿意有可供依托的物体。例如建筑的门厅空间,虽然很大,但人们多半不会在其间均匀分布,而是相对集中地散落在有能够依靠的边界的地方;在地铁车站也是同样,当车没来时,候车的人们并不是占据所有的空位置,而是愿意呆在柱子周围,适当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尽管他们并没有阻碍交通。人类的这种心理特点反映在空间中可称之为边界效应,它对于休憩空间的分隔、组织等方面都很有参考价值。此外,人们常常还有一种尽端趋向。仍以餐厅为例,人们对于就餐座位的选择,经常不愿意在门口处或人流来往频繁的通道处就座,而喜欢带有尽端性质的座位。人类的这种尽端趋向就要求进行休憩空间设计时,应该多创造一些尽端空间,尽量减少穿越交通。

(3)交往与联系的需求

1)交往需求:人不只有私密性的需求,还有交往与联系的需要。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与联系,完全封闭自我的人心态是不会健康的。社会特征会给人带来新的审美观念,如今的时代是

正文第13页共74页

信息的时代,更需要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在沟通与了解中不断完善自我。人际交往的需要对休憩空间提出了—定的要求,要做到人与人相互了解,则空间必须是相对开放的、互相连通的,人们可以走来走去,但又各自有自己的空间范围,也就是既分又合的状态。

2)交往距离:人的交往距离根据对象、事件以及场所的不同,会有所调整。这种距离对交往的空间形态又会产生影响,直接影响整个公共休憩空间的设计。爱德华·T·霍尔(Edward T. Hall)在《隐匿的尺度》中定义了一系列社会距离,这是根据人们在各类活动中所保持的距离设定的,它们也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心理习惯距离。

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相距0—0.45米,是指父母爱抚子女和恋人之间的距离,表示爱抚、体贴、舒适等强烈感情的距离,不保留个人空间;

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在0.4—1.3米之间,是亲朋好友之间进行各种活动的距离,非常亲近,但又保留个人空间;

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在 1.3—3.75之间,是同事之间,一般朋友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进行日常交流的距离,一般是群体的交流。

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3.75米以上的距离,适合讲演、集会、讲课等大型活动,也是彼此不相干的人之间的距离,是一种单项交流的距离。四种距离方式决定了空间内的布局,如一对恋人在相爱时,仅需一个双人椅和一个较为隐蔽的环境,这个小尺度空间就是亲密距离决定的。性别、年龄的差异,对个人空间与交往距离的影响也很显著。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个人空间小;儿童之间的接近距离较小,到了8~10岁,儿童才开始出现明确的个人空间反应;到了老年,个人空间又趋于缩小,这一特点,对于空间中老年人的聚集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正文第14页共74页

人们的社交距离是公共休憩空间的设计的基础。休憩空间设计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使用人群,对满足各种距离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分布,形成有序的整体,并且获得各种形式的交流。

2.2公共休憩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

人是空间活动的主体,是空间的“主宰”。

正如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所言:“我们必须首先学会一种告诉我们环境与我们自身之间真正关系的方法”。

研究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规划师、建筑师、人类学者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人性化休憩空间的创造,使空间具有宜人的尺度、比例,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同时要求空间的设计发展为设计一种公共及社会交往方式。其中一切设计手法及空间操作介质都是手段,是为这种活动方式服务的。但前提是必须对人的行为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否则将成为武断的设计。靠使用者改变习惯去适应不科学的设计,往往是徒劳的。

2.2.1行为研究方法

1、行为的预测

掌握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明确行为模式,对于制定设计计划和空间利用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在设计进行的同时,预见空间建成后使用者在什么地方会滞留,对于提高空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大有裨益的。

人是生物的个体,也有社会性的一面,公共休憩空间通过正确地考察不同场所里任何人群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进行评价和预测,是成功计划的重要前提。

正文第15页共74页

2、研究行为模式的近似方法

对人进行行为预测,并不意味着按照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完全一样的反应进行设计,而是根据现象尽可能简化,使之成为近似状态。

2.2.2人的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指个人或群体活动时的时间特点和空间特点,即使用者或空间占有者进行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常常伴随着比较固定和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通过对特定的场所进行观察和调查,可以发现,人们对休息场所的使用是有时间特征的。当然,对不同形式的休憩空间,可以有不同的活动模式,时间的分布也有不同的特点。

1、看与被看

(1)“人看人”原则

“人看人”,其乐无穷,也是人的天性。人是一个特殊的景观,在广场、街道、游乐场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在休憩时都是选择面向人群活动的方向。这些活动或是游戏,或仅是过路的人流。

当座椅不朝向人的活动时,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被人以一种反常的方式使用。人们常在身边环境里寻找丰富的视景和能吸引他们的“抛锚点”,无论是身体上的(坐、斜靠)还是心理上的(站在附近,欣赏观看)。认识到这一点,可以使我们的休憩空间的设计向细微迈进一大步,也即向“人的空间”迈进一大步。

在笔者进行的王府井商业街调查访谈中了解到,有65%的人会驻足观看商家举行的咨询、表演活动;而几乎没有人表示将积极地参加这些活动,因为活动的参与者往往会成为人们观看的中心。这说明人们在公共活动中的活动心理更倾向于看,而不是被人看。因此,建造商业步行街,不仅仅是为了商业行为,同时也是建造城市休憩场所。

正文第16页共74页

其作为公共活动中心,可以满足人看人的需求。巴黎香舍大街两侧的室外咖啡座是成功的范例,人们懒洋洋地、无所顾忌地坐在那里,观看街景,注视熙来攘往的行人。虽然人倾向于看别人的活动,但同时也有“被看”的愿望,即通过吸引周围人的注意来得到一种心理满足。社会学家赫伯特盖斯(Herbert Gans)的研究指出在娱乐消遣中,“人们总想扮演某一个角色,并以种种幻觉来陶醉自己,以致最后自身下意识地表现出倾向性的举动”。这使得人们休憩活动中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看或被看这两个方面上。因此,才使得户外活动场所成为一个个潜在的舞台,城市居民则成为了表演者和观众。

(2)“看”的条件

1)所谓看的条件实际上就是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之间的距离问题。如果休憩空间太大,人们从某处看空间和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机会就多少有些丧失。因此,决定休憩空间尺度时根据人视野的极限是一种合理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同时地综合研究各方位的视野。

一般情况下,人们看到事物的最大距离经验上是70~100 米,而辨别面部表情的距离是20~25 米。

2)“看”实际上也是视野或者说无阻挡视线范围的问题。在剧场或电影院中,观众坐席往往设计为半圆形;在演讲厅中讲台往往升高,使每个听讲者都能看到;而在公共休憩空间设计中,相同的原则同样适用,即给每个人看到空间中发生的事件与活动以最理想的条件。

(3)研究“看与被看”的意义

研究“看与被看”的行为特征对休憩空间建设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料并把握每一个可能的人群集驻点,如售票口、自动售货亭、

正文第17页共74页

小吃部、报刊亭等。对于这些地方,因人群相对密集,停留时间较长,故应在这些地方(而非其他随意的地方)提供人们的歇息处。

2)坐憩设置应该朝着活动及景观的方向设置,以满足人们观看的需求,并应考虑夏季遮阳、冬季避风等。

3)考虑一些措施开发场地的利用潜力。如在步行街的两侧,设置一些高台阶,吸引人们去那儿坐躺,居高临下;同时,也给远处的看客提供观看条件,将休息处安置在远处的最佳视点上,才是理解行为心理的最细微的考虑。

4)设计中还应注重人们偶然而随意的活动。因为户外的大部分时间,大多数人所进行的是表面上看起来属于偶然和随意的活动。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考虑这些随意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和影响。

2、私密与防卫

如果说领域性是人对自己周围空间范围的保护,那么私密性则是进一步对相应空间范围内其他因素更高的隔绝要求,诸如视线、声音等。人类的生活活动中有许多内容具有私密性要求,无论是起居、工作,甚至是在公共场合。

私密性也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有属于群体的,他们自成小团体,而不希望外界了解他们。

个人私密意味着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纯粹的、旁人无法进入的空间,使使用者得到对环境的控制,这就是可防卫空间和安全点设立的依据。安全点是既能让人观看他人的活动,又能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从而使观看者感到舒适泰然。

如果将观看者置于他人的视野中,观看者一定会感到心神不宁。表现在具体的休憩空间设计中,设计者应注意以下一些有关私密性的问题:

正文第18页共74页

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与管理实践——以深圳为例

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与管理实践 ——以深圳为例 刘冰冰,洪涛 摘要:深圳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成就得益于深圳规划与建设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对公园、广场、绿道、公共设施等公众可活动场所的规划控制与建设引导。作为第一个在规划管理组织机构中设立建筑与城市设计处并承担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编制行政管理的城市,深圳在2006年组织编制了全国第一个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建立了初步的框架体系。多年的规划与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建立起政府、市场、民众等多方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并不断创新尝试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建设管理的手段,特别是非独立占地公共开放空间的引导和制度化建设等方面领先全国,使得深圳“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协作管理,公共使用”的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管理思路值得总结与推广。 关键词:深圳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管理非独立占地公共开放空间多元化 1 引言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具有包容性的“公共开放空间”象征着市民在城市生活中的民主参与和使用城市设施的自由权利,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深圳全市600多个公园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不仅为欣赏和感受这座独特的现代都市提供了丰富的视角、添加了生动的表情,表达了包容与平等的深圳精神,更使每一个移民而来的“外地人”愈发留恋这座城市,萌生浓浓的幸福感。 深圳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成就得益于深圳规划与建设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对公园、广场、绿道、公共设施等公众可活动场所的控制与建设引导。首先,深圳市规划局的是全国设有“城市与建筑设计处”的规划管理部门,该部门负责拟订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相关政策与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重点(节点)地区城市设计、详细蓝图和公共空间、公共景观规划等工作,机构的设置使得“公共开放空间”在行政管理层面有了明确的主体。其次,深圳以前瞻性的视野最早编制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2006年,深圳城市建设由追求规模和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规划管理向精细化发展,公共开放空间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管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主管部门面前,因此深圳市规划局城市设计处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要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 1. 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3 ] 。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 4 ] 。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 [5 ] 。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杨晓春 周晓露 万 超
【摘要】公共开放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共
开放空间也由最初的平面衍化出地上、地下等多种形式。然而,公共开放空间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其可达性, 可达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是否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诸如此类问题在国内还鲜少引起关注。目前,我 国仅偏重于物质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已无法真实反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可达水平,因此本文试图 建立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在基于 2SFCA(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空间可达 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空间可达性因素作为调校以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深圳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例,将 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对照验证。期望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做 出的综合客观评价,能引导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推进,并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 开放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供支撑。
【关键词】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2SFCA,非空间因素,综合研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及文脉,市民的生活和大众的文化需求。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公共开放空间也日趋重视。 在近年来提 出的可持续性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以及绿色城市理念中, 公共开放空间都是至关重要的衡量 指标之一。如深圳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就明确规定:为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建议到 2015 年城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大于等于 7.4 ㎡/人,到 2020 年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 大于等于 10 ㎡/人。 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性越发突显, 而其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却不尽完善, 已有的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指标,诸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等,在宏 观尺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或城市地区的整体公共开放空间的配置和均衡状态,但在中、 微观尺度仍难以反映城市内部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拥有及使用水平, 而建立于不同空 间尺度和多种维度的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则可弥补相关不足。 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核心指标,广泛应用于如学校、医院、消防站、避难 场所和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目前在可达性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物 理距离和时间”可达(即空间可达)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单个对象进行 研究(俞孔坚,1999;周廷刚等,2004;胡志斌,2005;马林兵,2006;李博,2008;尹海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17999971.html,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方法 作者:王艺霖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7期 摘要: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的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写的《回归公共空间》一书,研究了 30 年间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的发展和转变,并提出了适合当代都市公共空间设计的PSPL调研法。结合课文分析PSPL调研法,解读其中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关系,以及城市生活与空间质量的关系。阐述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与公共生活相关的数据。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此课题的研究为我们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中心;公共空间;PSPL调研法;公共生活 本文以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设计为例,利用PSPL调研法对我国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风景园林师、城市设计师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一、哥本哈根公共空间的变化 本文分析丹麦哥本哈根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建设,随着二战以后工业增长迅速,城市发展水平和速度都越来越快。市中心的规划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建筑杂乱、交通混乱、环境影响等。这些问题与民众要求的高水平生活愿望相差较远。1962年在众多意见和争论中,斯 特勒格步行街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建成。 (一)减少机动交通 中世纪的街道格局仍然保持在哥本哈根的市中心,古老建筑仍然占主导地位。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及机动交通工具的激增,导致一系列影响城市交通的问题。比如市中心步行环境迅速恶化,所有的广场都被用来当做停车场。而斯特勒格步行街的建立,改变了这一状况。为了不占用步行者的空间,城市广场从被汽车占领变成人们的活动空间。机动交通工具的减少,这就说明人们的公共空间就越多,城市的魅力也就越能被人们所感受到。 (二)增加步行系统 哥本哈根的交通政策一直是鼓励人们步行。步行是最保护环境、最便宜也是最低噪音的交通方式,街道可以容纳更大的交通容量。步行不仅意味着一种交通方式,它更代表着锻炼身体,散步和场地空间的增多。步行中有着很多的乐趣,城市能够改变的关键因素在于此。另一个关键是城市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渐变的。当更少的机动车辆出现时,街道和步行广场是增多的。在城市的其他地区,这种方法同样适用。每当一项成功的措施被执行后,人们

低碳理念下公共开放空间优化研究

低碳理念下公共开放空间优化研究 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理念的引导下进行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在公共开放空间内涵阐释的基础上,研究公共开放空间和低碳城市建设之间的有机联系,分析传统的公共开放空间所存在的低碳缺陷,并据此提出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实现路径。结论认为通过空间结构的优化,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碳排放的降低;能将公共开放空间的“碳汇”作用予以充分发挥,增强城市的“碳汇”能力。 标签:低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规划;低碳理念 1 引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消耗了世界67%的能源,排放的CO2占到占全球总量的75%。城市化过程的人口聚集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必然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在此过程中伴随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方向。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刚刚过半,学者们分别从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方式和政策制度等战略层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低碳城市的部分实现路径。然而,有关公共开放空间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关系,及其如何实现却鲜有涉及。 低碳城市是指在保持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城市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因城市扩展、土地利用规划等引起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物质分布形态,而且由于城市空间结构的锁定作用,城市未来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水平在规划营建时就已成型。公共开放空间的合理组织与营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全民共享的城市空间,人们习惯上更多地从休闲、审美、社会、文化等方面强调了公共开放空间不可或缺的功能。然而,从城市人工系统和自然相互作用关系来看,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最具生态性的方式,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社会活动的空间,而且还是城市“碳汇”的重要贡献者,为城市提供正向的环境能量汇入,因此注重公共开放空间低碳性是提升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2 公共开放空间与低碳城市的关系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模式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低碳的内涵体现,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也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城市空间布局与低碳城市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Serge Salat 和Caroline Nowacki认为,仅城市形态的智能型设计就可以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一半。赵鹏军通过构建“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综合模型,对北京城市形态对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紧凑城市形态能有效抑制交通能耗和碳排放增长;TOD是区域综合交通发展的最优目标模式;超高密度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负面影响。并且,由于空间形态的锁定作用,城市的空间形态一

第四章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清楚地将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素区别于其它。公共空间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城市的品质和秩序,不论是设计或管理,公共空间这一系统如同城市的脊梁一般,有“纲举目张”之效。 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一、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即规划区为公众开放的空间,按所有权可分为:

政府所有和其他开发商所有。 政府所有部分包括公园、广场和绿地、区内的步行道系统用地和其他公众可使用的设施(如公交车站,公共停车场等);开发商所有部分包括建筑退后红线及底层墙面退后红线外的部分及建筑室内的公众通道或空间。 二、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为了将购物、居住、休闲、观景等城市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特制定如下原则:1、利用预留的绿化广场用地,创造大型的开放空间,强

调地标性,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 2、组织空间,形成视觉景观轴线。 3、创造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街道空间,并提供文化表演的活动空间。 4、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联系区内外各街坊和功能区,并以此系统组织展示环境品质的空间序列。 5、运用绿化种植或建筑的使用功能,塑造街道的个性。 第二节城市街道空间设计

1、综述 1)基本要求:满足交通需要,恢复街道的城市生活功能,实行综合开发,强化街道空间的特性与艺术效果,突出绿化在街道中的地位,重视街道夜景。 2)街道空间类型: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设计中城市轴线、活动路径、视线走廊的主要载体,性质明确的街道空间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基本骨架。根据交通特征,城市的街道空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车行为主导、人车都是主导、人行为主导的线性街道空间。每一种街道空间对应不同的景观界面,他的建筑尺度、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1、概述 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观光旅游、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有的,也是城市的精华和本质,既可以满足人与自然和社会交流的高层次需要,也可以增强城市软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1)展示城市形象、特色与文化的窗口 不同城市的公共空间形态特征分布格局代表了不同城市的特色和品位。优美的空间景观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和享受,而特色鲜明的空间景观为人们营造出特有的归属感与亲切感,增添了城市的魅力,富有历史内涵的公共空间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强化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认同。城市公共空间在创造了宜人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往往形成地域景观鲜明地场所,成为体现城市形象与特色的“橱窗” 。

城市公共空间中承载的社会生活是形成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过去的社会生活积淀形成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社会生活方式特征形成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当代城市中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因素投影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不同的物质形态特征表现出来,人们通过这些表象的特征可以体会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承载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舞台 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表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及公共空间产生的认同感。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前者是后者的容器,后者又是前者的内容。公共开敞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和休憩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精神体验和情感交流的场所。舒适的开敞空间给人的身心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可以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绿色城市的公共开放性空间

绿色城市的公共开放性空间 董高翔(武汉大学建筑系 武汉430072) 【摘 要】 本文主要论及公共开放性空间与绿色城市的概念,并结合武汉市东湖湖滨 改造建设的实察,提出对绿色城市公共开放性空间的开发以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 公共开放空间 绿色城市 可持续性发展 引 言 随着世界性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浪潮的掀起,“绿色”也随之进入人类生活领域蔚成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绿色环境的建设。正如1992年美国畅销书《濒临失衡的地球》(Earth in the Bal 2ance ,作者戈尔,美国副总统)中所言:“人类已成为自然界共同的建筑师”。 与此同时,建筑界似乎也面临着绿色城市建设的大革命。实际上,早在19世纪,美国景观建筑师唐宁(Downing 1815~1852)就已指出城市的公共绿色空间的重要性,并提出“城市的公共绿地是城市的肺”的观点,而且得到了建筑界人士和公众的支持。同时,西方城市设计建设者们也给世人留下不少公共绿色空间的不朽作品,如纽约市面积达830英亩(约332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波士顿市面积达50英亩(约20万平方米)的中央绿地,以及圣安东尼内城中圣安东尼河域生态、景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等。 笔者认为唐宁(Downing )先生谈到的观点实际上隐含有城市建设的两个概念:(1)公共开放空间;(2)绿色城市。在当前绿色建筑设计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产生新的城市建设作品,应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1 概念的浅析 111 公共开放空间 林奇教授曾描述过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 公共开放空间顾名思义,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公共可达性,即非少数人而是社会公众均可以方便 地进入到达;开放性,即空间的非封闭性,应和周边环境区域相融通。 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有着重要作用: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有机组织城市空间与人的行为,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改善交通,提高防灾能力;改变城市面貌,体现都市风采;维护生态环境等。 112 绿色城市 目前,国内外的不少学者对绿色城市体系的研究已取得可喜可贺的成就。由于学科侧重点的不同,对绿色城市体系的明晰定义似乎还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前瞻性。 城市的自然生命系统应包括土地、空气、水域、太阳能等非生物系统和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系统要素。绿色是生态系统的本色,是生命之色。而绿色冠于建筑,冠于城市体系,正是意在将自然生命力赋予人类生活的城市空间。绿色城市似乎比“山水园林城市”的含义更广泛,它应以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为原则,使城市建筑体系成为生物圈内能量与物质运动中的一份子,从而达到人工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统一、和谐共存,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环境体系。 2 开发绿色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的实践 著名建筑师E 1D 1培根说,“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造成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变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公众感受到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性,他们需要在户外空间环境中去休息、交流、锻炼,或者去感受大自然的风韵。如何创造良好的公共开放空间,以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总是成为现代城市建设者的工作重心之一。 2 ?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 四川建筑 第21卷2期 200115

2107.钱江新城CBD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及实践

2107.钱江新城CBD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及实践 俞顺年陈松 [摘要] 本文以杭州钱江新城CBD的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实践为例,通过系统研究成果总结,从多学科的视角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空间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一整套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法及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新条件下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钱江新城CBD 公共空间管理法规奖励机制 1. 公共空间的概念及国内规划实践 1.1 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主要载体,涉及全体市民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广大市民规划、设计、管理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由公共产权用地上相对独立完整的公共空间和非公共产权用地上的附属公共空间构成。前者包括街道、广场、河道、公共绿地等,后者主要指建筑后退红线形成的临街空地、小广场、街区内院、底层架空的骑楼空间,以及跨越不同用地范围通向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或重要城市公共设施节点的空中连廊、地下通道和公共垂直交通空间等。 1.2 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规划领域的局限性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进步,建设了大量公共空间,大量实践也促进了公共空间的研究。然而,绝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设计。事实上,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受到多方面要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规划设计问题,因此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必须采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城市学等各方面的视角进行横向综合研究,而不能局限于物质设计的层面。 从规划理论的角度,传统对公共空间的研究有何启示?在投资多样化、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确定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谁是公共空间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公共空间的建设如何

骑楼空间形态:共享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骑楼空间形态:共享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水平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需求 不断增加,但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城市盈利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的矛 盾日益突显,并已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之一。骑楼是集商住和公 共开放空间为一体的岭南特色建筑,是将盈利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共享共存的城 市空间形式,可通过规划控制的方式,加强规划指标控制、空间管理、政策保障等,加大骑楼空间形态的推广利用,以期缓解城市盈利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之间 矛盾。 关键词:骑楼共享公共开放空间 2017年5月26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黄奇帆在复旦大学专题讲座指出,2015年我国土地供应量从每年的800万亩下降到770万亩,2016年供应量为700万亩,2017年计划供应量为600万亩[1]。我国建设用地供应量减少,城市营利 空间呈紧张状态,城市空间寸土寸金,但是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市民 对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则越发强烈。提出了促进土地节约利用的举措,逐 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利用“共享”方式为城市提供 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当代城市建设用地恒定的情况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城 市营利空间形成了此消彼涨的空间关系。以“共享”方式开放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无 疑是解决这种矛盾的创新方式。 1骑楼空间形态建设困境 骑楼空间形态在上世纪初在曾很好地平衡了城市市政道路和城市发展用地紧 张的需求,是南方地区公共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力量。但随着人们出行方 式的改变,以汽车出行替代步行出行,骑楼空间形态变成了城市空间的“鸡肋”——低矮地楼房、狭窄的道路,街道空间不能满足过往车流的需求,商业静态人流 形成了道路堵点,于是骑楼空间形态不再能满足城市空间发展的需求,从而失去 了城市生存空间。 2骑楼空间形态的发展历史及其特征 由于骑楼空间形态既可以解决通行问题又可以遮阳挡雨,同时又可以兼具商 业特质等,在骑楼空间形态形成之后,各大城市开始纷纷推广建设骑楼公共开放 空间,1878年香港制定的骑楼规则,1918年广州的都市改造计划到1923年上海 的公馆马路柱廊章程[8],都是对骑楼公共空间进行探索利用。 骑楼空间形态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拥有城市公共开放 空间的特性外,同时还兼具了骑楼建筑形态的特性,道路空间与骑楼商业空间相 互“交融”,相互共享空间,通过“共享”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空间经济价值。 3骑楼与公共开放空间的国内研究 在城市建设用地紧缺而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却又日益增长 的形势下,深圳市、杭州市、温州市等多个城市近几年已经开始对城市公共开放 空间进行系统研究,还制定了相关的公共空间系统规划,根据城市本身的实际情 况提出了适用的增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做法:深圳市提出了免费开放非独立占 地的公共空间,杭州市提出了空间复合利用、增加等级较少的小公共开放空间等 做法。 梧州“骑楼城”[3]、北海老城项目的骑楼街区保护利用实践中可以得出,要骑

深圳经济特区公共空间系统规划

2006年是市政府提出的“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也是深圳市城市规划建 设由抓重点、创品牌,切实转向关注城市整体环境、注重基层建设管理,为实现“和谐 社会”的目标而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和谐社会的营造离不开丰富的公共活动,而公共 空间是公共活动的主要载体。公共空间为所有市民公平的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它体现 了移民城市的宽容性,是营造和谐深圳、注入城市活力的实体之一。 为此,深圳市规划局本着统筹在先、行动跟进的指导思想,委托深圳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编制了《深圳经济特区公共空间系统规划》。本项目旨在城市规划的平台上,通过 剖析现状公共空间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研究深圳市民的需求,来制定公共空间建设的 标准和导则以及规划管理上的改进,并进而实现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2.1 因地制宜、明确概念 公共空间的概念在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含义,本规划根据深圳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明确提出:公共空间指 城市中室外的,面向所有市民的,全天免费开放的,经过人工开发并提供活动设施的场所 。 根据用地权属,公共空间可分为 2 类:独立占地和非独立占地。独立占地公共空间指具有独立的土地权属的公共空间。非独立占地公共空间指设在用地单位内部,通过建筑退线等规划控制而实现的公共空间。 根据表现形式,公共空间可分为 3 类:绿化空间、广场空间和运动空间。 规划以人均公共空间面积和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即 5 分钟路程步行可达范围与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两个基准指标来衡量公共空间的服务能力。 2.2 关注居民真实感受 项目组通过网络和学校回收了 1442 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分区和街道不同背景的居民,调查结果有很强的可信度。 结果表明: 47% 的居民对公共空间不满意,不满意的 意见中 51% 的居民希望公共空间能出现在 “ 小区周边 ” 。放弃户外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天气太热。 最需要的公共空间是运动场地和绿地公园。综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步行的便捷和优秀的环境设计(特别是适合炎热气候的设计)是市民最看重的。 2.3 着眼现实、客观评价 ( 1 )公共空间总量不足。现状特区内人均公共空间面积为 4.7 平方米 ,仅有 23% 的建设用地步行 5 分钟可到达公共空间。 ( 2 )市区级大型公共空间容量充足、环境优秀,而街道社区级小型公共空间无法满足需求。 ( 3 )运动空间明显不足。 ( 4 )居住区内的半私密空间较多,工作地和城中村则十分缺少公共空间。 ( 5 )交通屏障阻隔严重,步行可达性有待提高。 ( 6 )空间设计对炎热气候的适应性不强。

建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 提升城市品质

建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提升城市品质 摘要:通过对城市近郊老集镇实施旧城改造,打造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成为旧城改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南京江宁上坊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建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引导城市公共生活健康有序发展,创造生活性场所,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对城市近郊老集镇的改造进行了有益的技术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品质 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建设量的激增带来了诸多“城市病”,如交通拥堵、千城一面、绿地空间缺乏、生态环境和形象品质较差。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经验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重塑是改善城市品质的良方,以莱茵河畔一条长约1.5公里的河滨休闲大道改造为典型成功案例,“公共空间的品质是城市的基础”[唐闻佳:公共空间,给生病的城市扎“针灸”,《文汇报》2010年6月7日。]。当今,人们对日常物质生活追求的同时,对社会文明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如公共活动的参与度和社会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人们社会公共活动的物质空间,也是社会文化和精神的培育场所。从城市规划经济学来看,城市公共空间是由城市政府提供的开放性、社会共用的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规模及分布直接影响了人们生活品质的高低。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品质的基础,也是激发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社会公平的载体,成为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1、我国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较为关注,以政府行政办公楼前的市民广场、商业步行街最为突出,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整体性,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松散、分布不均、服务能力差、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 1.1结构松散、城市现代化水平低 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中,存在着“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结构特征,除了在规模、尺度上的区别外,开放空间所起的效用、各自要素特征和运行机制也不一样。从国外经验来看,优秀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能够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但是,当前城市建设决策者常常认为公共空间建设的直接经济利益微弱,忽视了其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更加忽视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发展触媒的辐射引爆作用,过多重视产业空间建设,如工业区、居住区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被边缘化,功能单一,结构松散,空间杂乱,

第四章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清楚地将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素区别于其它。 公共空间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城市的品质和秩序,不论是设计或管理,公共空间这一系统如同城市的脊梁一般,有“纲举目张”之效。 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一、公共空间的概念公共空间即规划区为公众开放的空间,按所有权可分为: 政府所有和其他开发商所有。 政府所有部分包括公园、广场和绿地、区内的步行道系统用地和其他公众可使用的设施(如公交车站,公共停车场等);开发商所有部分包括建筑退后红线及底层墙面退后红线外的部分及建筑室内的公众通道或空间。 二、公共空间设计原则为了将购物、居住、休闲、观景等城市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特制定如下原则: 1、利用预留的绿化广场用地,创造大型的开放空间,强调地标性,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 2、组织空间,形成视觉景观轴线。 3、创造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街道空间,并提供文化表演的活动空间。 4、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联系区内外各街坊和功能区,并以此系统组织展示环境品质的空间序列。 5、运用绿化种植或建筑的使用功能,塑造街道的个性。 第二节城市街道空间设计 1、综述1)基本要求:

满足交通需要,恢复街道的城市生活功能,实行综合开发,强化街道空间的特性与艺术效果,突出绿化在街道中的地位,重视街道夜景。 2)街道空间类型: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设计中城市轴线、活动路径、视线走廊的主要载体,性质明确的街道空间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基本骨架。 根据交通特征,城市的街道空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车行为主导、人车都是主导、人行为主导的线性街道空间。 每一种街道空间对应不同的景观界面,他的建筑尺度、街道断面、种植设计、街道设施,两侧建筑的用地性质上都存在着不同。 3)街道围合: 对街道空间的围合的控制主要考虑街廓(或者称为街道的轮廓,指建筑外壳对于街道空间的围合)高宽比的影响,其中“一次街廓”指以道路侧石线为起点和按特定的角度所确定的斜面、以及相应的高度限制所构成的建筑外壳。 “二次街廓”指以道路中心线为起点和按特点角度所确定的斜面、以及相应的高度限制所构成的建筑外壳。 4)建筑立面: 建筑物立面主要由建筑顶部、建筑中部和建筑基座三部分组成,对建筑界面的规划设计应通过对这三部分的控制来实现。 5)街道设施: 街道设施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功能性设施包括电话亭、候车廊、垃圾箱、邮筒、路灯等,一般应等距布置,以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信息性设施包括街区图和指示牌等,应设置在街道交叉口等人流集散点附近;休憩性设施包括座椅和凉亭等,应布置在人流较为集中的部位;观赏性设施包括花坛、喷泉、水池、雕塑和钟塔等,设置在空间节点处。

深圳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与分类

深圳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与分类 发布人:洪涛 | 发布时间:2007-11-12 | 来源:深规院 | 字体大小:大中 小 随着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的日趋精细化,深圳市规划局对与市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城市空间控制越来越重视。这种工作重心的转移不但体现在各阶段用地规划中,也体现在要求开发地块有提升城市空间质量的义务,包括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通道。为此深圳市规划局委托我院提供技术支持,编制《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1思路 由于公共开放空间不是一个独立的用地概念,它包含部分的R类、G类和GIC类用地。我们将先对公共开放空间做以强调本质属性的定义,而后利用分类方法对用地权属和表现形式等做出明确的界定。 2原则 (1)是基于管理需求的技术服务或准备,而不是学术探讨。定义与分类要简单清晰,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2)是为深圳准备的技术支持,国内外其它城市的探究成果照搬过来未必适用。要结合深圳的实际、解决深圳的问题。 (3)不能另起炉灶、另创概念,应根植于深圳现有的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中,并尽量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内容协调统一。我们是要整合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而不是增加新的工作。 3定义 广义上,公共开放空间就是容纳公共活动的场所。在深圳,公共开放空间指:城市中室外的,面向所有市民的,全天免费开放的,经过人工开发并提供活动设施的场所(见图1)。

图1: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定义一个事物的目的无非就是将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公共开放空间与其它城市空间在物理划分和管理使用上都有区别:从遮蔽度来看,它应该是室外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建设的控制与引导》赵蔚,2000年,见图2);从使用上来看,它应该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是免费的;从侧重于市民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讲,它应该是公共活动强度较高的,为容纳市民每日进行的公共活动而准备的。 图2:城市空间分类(按空间的遮蔽及开敞程度) 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公共开放空间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五点: (1)室外——不包括室内空间和灰空间。 (2)所有市民都可使用——不包括在居住小区或楼盘内,仅供业主活动的内部空间。 这是对管理与使用的要求,为了解决目前深圳半私密空间泛滥的问题。目前深圳市的城市面貌呈现为:有楼盘而无社区,有私家花园而无公共开放空间。楼盘之间背靠背,毫无对话;私家花园往往精雕细琢,而楼盘之间却毫无公共活动的场所。

重庆市特色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重庆市公共空间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重庆市规划局 发布 2014年12月

前 言 为展现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和空间品质,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特编制《重庆市公共空间整治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 本导则依据《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年)以及其它相关规定与标准,在总结重庆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与建设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与公共空间建设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从山体空间、滨水空间和街巷空间等三方面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范围;2、术语和定义;3、总则;4、山体空间整治;5、滨水空间整治;6、街巷空间整治;7、规划实施机制;以及附录。 本导则由重庆大学编制,在实施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如有意见或建议请提供给重庆大学(单位地址:沙坪坝区沙坪坝北街83号;邮编:400045),以便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目录 1范围 (3) 2术语和定义 (4) 3总则 (6) 4山体空间整治 (7) 4.1山体空间的分类 (7) 4.2背景山体空间 (7) 4.3城区山体空间 (9) 4.4地形起伏山地建设空间 (10) 4.5“四山”地区空间 (13) 5滨水空间整治 (14) 5.1滨水空间的分类 (14) 5.2水体空间 (14) 5.3消落带 (15) 5.4岸线 (16) 5.5滨水建构筑物 (17) 6街巷空间整治 (20) 6.1街巷空间的分类 (20) 6.2车行道路空间 (20) 6.3步行巷(梯)道空间 (23) 6.4街头开放空间 (26) 7规划实施机制 (32) 附录A 条文说明 (33) 附录B 相关参考 (34)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发表时间:2018-12-24T16:51:17.1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袁浩谢鑫叶 [导读]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极其重要,合理的规划能展示城市形象和品质。 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极其重要,合理的规划能展示城市形象和品质。当前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及规划管控制度不健全,城市公共空间成了不易察觉而被吞噬的空间,造成城市特色与魅力丧失,“城市病”愈发凸显。文章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同时概述了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现状。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宜居性 1、概述城市公共空间 一般认为,城市里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用空间即城市公共空间,它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事业的室内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室外空间和政府机关、学校、图书馆、商业场所、办公餐饮娱乐场所、酒店民宿等室内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技、运动健身、观光旅游、节日聚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种活动。更广意义公共空间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以及展现在空间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日常文化休闲活动和自上而下宏大政治集会。 2、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和资源短缺是我国正面临严峻考验,城市作为资源、土地消耗中心,其发展模式也将迎来巨大改变。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均面临土地资源紧缺与需求扩张的矛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高强度开发土地与高效益配置的趋势。如何在城市增长中以最少土地利用来容纳最多城市人口、提高城市资源的开发效益、引导城市合理地设计利用公共空间将成为重点研究问题。土地资源和许多能源比其他一些国家更为紧缺对于中国来说已是不争事实,加强土地合理规划是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公共空间和城市建筑共同保存着城市的记忆,记录着城市过去文化和市民生活。城市不仅仅是由物质性建筑构成的,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和他们创造与传承下来的文化才是城市的灵魂。而城市公共空间正是展示城市灵魂的场所。一些传统建筑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传承文脉的重要载体,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精神载体,也为城市民众活动提供了平台,使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大大提升。 2.1城市公共空间——展示城市形象、特色与文化的窗口 公共空间形态特征、分部格局不同代表了不同城市的特色与品质。空间景观独具特色能给人营造出归属感与亲切感给人丰富的艺术感染和享受,增加城市吸引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强化人们对过去的认知和认同。城市公共空间在创造了宜人空间环境的同时,往往形成地域景观鲜明的场所,成为体现城市形象和特色的亮丽名片。 城市公共空间中承载的社会生活是形成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社会生活积淀形成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不同地区地方性社会生活方式特征形成城市的地域文化、当代城市中新社会生活方式反映了城市文化发展过程。这些文化因素投影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不同物质形态特征表现出来,人们通过这些表象特征可以体会其背后所包含文化内涵。 2.2承载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舞台 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表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的认同感。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前置是后者的容器,后者是前者的内容。公共开敞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和休憩的场所。舒适的开敞空间给人的身心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可以增进彼此相互理解,增强社会凝聚力。 2.3提高城市宜居性 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具备形态的开发和属性的公众性两个特征,其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城市广场、街道、公共绿带等。这些空间首先能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市区小气候,成为保持城市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次可以为城市生活提供各种活动场所;此外,可以提升周边地区土地和房产价值,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使城市建设具有更高的回报率,在多方面提高城市宜居性。 2.4完善城市功能、提供城市品质 有序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离不开科学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作为城市设计重要内容,是增强城市形态可识别的重要因素,是有效分割城市边界、区域和视觉中心的手法之一。就宏观尺度来说,公共空间可以是绿环、绿带、绿色走廊和开阔缓冲地带,成为引导城市形态发展的路径与边界;就中微观尺度来说,作为公共空间的街道、广场、绿地等,往往成为地域特色鲜明的节点标志,大大增加了城市可识别性。 3.城市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排他性、多样性和外部性等特性决定了其产生、配置、使用与一般空间不同,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制度、相关技术方法及理念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存在一定不足。 3.1对传统景观规划利用不足,城市失去特色 有些城市中公共空间建设不考虑城市整体发展需要,造成公共空间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之间明显脱节。另外,由于对城市公共空间缺乏整体研究,特别是对与市民生活密切、有保留意义的传统街区、建筑物和公共环境所存在价值认识不足,使公共空间系统同城市其他系统的衔接比较混乱,尤其是没有结合城市自然系统和城市结构体系,导致城市失去了原有特色,给城市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多从规划的角度出发,未能深入进行行为心理活动研究,对于公众多样化、经常性的文化、游憩活动未给予充分考虑和重视。从而造成功能过于单一,不适应现代城市和民众需求,缺乏必要服务设施和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有的甚至出现空间无环境、有环境无设施、有设施无活动的尴尬局面。 3.2城市公共空间有效供给不足、使利用率不高 在追求城市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物品其规划与建设并没有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城市经济发展载体的功能,而忽视城市居住和休闲功能,致使公共空间在城市用地中占比不高,且过于追求规模与气派,缺少对公共空间整体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