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守儒家经典的章句,显得通脱而不拘泥。他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这与汉儒的态度很不相同。他赞扬孔子,但又有点将孔子道家化的倾向。他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庄》的典故,共77处之多;魏晋玄学对他也有影响。但人并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力耕,与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玄学家很不同。他住在庐山脚下,距离慧远的东林寺很近,他的朋友刘遗民与慧远关系密切;陶渊明的诗中偶尔也可见到类似佛教的词语,但他决非佛教徒,并且与慧远保持着距离。佛教是对人生的一种参悟,陶渊明参悟人生而与佛教暗合的情形是有的,但他是从现实的人生中寻找乐趣,不相信来世,这与佛教迥异。在不惧怕死亡这一点上,他和一些高僧虽然近似,但思想底蕴仍有很大的差异。他是抱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的态度对等死亡,与佛教之间向往极乐世界大相径庭。他所思考的都是有关宇宙、历史、人生的重大问题,如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上的贤良为什么往往没有好的结果?人生的价值何在?怎样的生活才完美?如何对待死亡?等等。他的思想既融会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而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广对疏受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

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捱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的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他求为彭泽县令和辞去彭泽县令的过程,对江州刺史王弘的态度,抚弄无弦琴的故事,取头上葛巾漉酒的趣闻,也是其艺术化人生的表现。而酒,则是其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风

流的杰出代表。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思想初探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初探 成员:方淑嘉 王纯纯 王喆 辅导老师:蒋同萍

【导语】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自成一家的伟大诗人,其对后代的影响力巨大而深远。本文介绍了陶渊明其人,并简单探讨了其思想性格特点。 【一】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传唱不绝的诗歌创作上,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十分巨大的文学遗产。更在于他在出世与隐逸的徘徊之间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思想境界,透过其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思想变化历程,展现了一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图画。使得其文学作品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为历代所称颂。陶渊明思想的形成及变化是复杂的,其总体趋势是从积极入世到淡然出世变化的。政治、社会环境以及陶渊明的个人性格及其价值观念是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化制度的影响等原因。从而使他的思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矛盾体。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其作品以农村自然风景及田园生活为主要特色,多表达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显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二】陶渊明的思想 1、积极的入世思想 首先,陶渊明形成积极入世的思想是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杂诗?其五》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写出了陶渊明少年时期对建功立业的渴盼之情。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八岁丧父,十二岁母亲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期间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陶渊明却得以接受良好的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渗入了儒家以建功立业作为自己读书目的及最高人生追求的理论基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行为准则在陶渊明的思想意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其走上仕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其祖父与父亲都曾做过太守。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由于早年丧父,因此陶渊明的早年生活在物质上是贫苦的,但他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在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有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济世之志。中年时当陶渊明在仕途上仍找不到出路时雄心壮志依然未曾消减,他曾写下“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及至晚年他仍热情地歌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可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想法一直都是陶渊明思

世人评价陶渊明美文

各界名人对陶渊明的评价有哪些?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这是名人对他的评价,陶渊明是大隐士,而我在陶渊明的归隐中看到了诗化的归隐,归隐如诗般有意境和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在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仕隐情结一直是很多古代文人难解并深为之扰的一个情结。作为他们中的一员,陶渊明自不例外,且体现在他身上的这种独特、鲜明又执着的仕隐观是后代文人所不可企及的。 据说他最后一次从官场辞职时已经四十二岁了。这就是那一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著名行为。从此,他就彻底回到田园之中了。但陶渊明并没有从现实中抽身退出,从而成为一个虚无主义的隐士,相反,他更加真实的热爱着具体的生活,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没有遗忘他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陶渊明只是从仕途中退出,而不是从生活中退出,或者说,他从仕途之中退出,转身回到了自己更加个人化的生活之中。也正如木斋先生说的“出世但不离世”。这样,陶渊明才成为了陶渊明。只有我们置身于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之中时,我们才有可能成为我们自己。 陶渊明归隐后在他的诗上赋予了鲜活的自然气息,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仿佛在告诉世界他的归隐像他的诗一般素雅而义无反顾。 也许说陶渊明是寂寞的,但寂寞也是一种美。他隐中恋仕,仕中恋隐,归依于隐。这也标志着他仕隐观的成熟。“真”可以说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全部,没有矫饰,没有虚伪,没有违心。自然本真、生活本真、人性本真本来就是美。因为独具慧眼,对生活进行哲学思考,认识到真就是美,陶渊明才能将平凡生活艺术和美化。也正是“真”的显现。 陶渊明活在诗意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陶渊明陶然期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所以才会"欲辨已忘言"。 而除去陶渊明本人的品格操守不谈,除去陶诗的哲学佛理不谈,单单是他词句间独特的语言美,就让我钦慕不已。很难想像陶渊明是属于东晋那个朝代的人,当时的东晋文坛雕砌浮华之风盛行,而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完全与之相反,甚至比后世唐宋田园诗歌更为朴实自然。东晋时期产生的那些作品,早已经不住历史的考验而消声匿迹,唯有陶渊明,在千年的文学长河里闪烁着耀人的光辉。他的诗歌辞赋早已超越时代的束缚,由他的思想驭驾着自由驰骋。 再读陶渊明,领悟着他让千百年来人们称颂的情操与文采,自己好像成了林语堂语中“自惭形秽”的人般自嘲。陶渊明在归隐的诗上施上了丰厚的肥料,长出了茂密的意境。他的归隐如诗,诗显归隐让他成为了独一无二的隐士,也让我们千年传颂。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喜欢他所创造的那种意境,五柳树下,八仙桌前,与无怀氏与葛天氏对饮,任酒杯中飘出一朵朵纯朴的菊花,高吟:“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然后则醉卧于菊花丛中,吟诗一曲,却给后世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飘然而至。各界名人对陶渊明的评价有哪些?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 《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礼记·礼运篇》则描绘了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这种“自然”的社会,是陶渊明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并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来歌颂。关于此,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他的这一社会理想: 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的远古社会,是陶渊明所景仰的。《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陶渊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贤人社会”完美境界的向往。《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以此感叹上古社会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和谐田园如《劝农》诗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熙熙令音,猗猗原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实际上呈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农作图,是陶渊明把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式的特质加以美化而成的结果。《和刘柴桑》诗:“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再次表达自耕自织以求暖衣足食的愿景。《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飓开我襟。”也描写了陶渊明所向往的夏日乡居的淳朴、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下面和小编一起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吧! 读《论语》感悟到儒家文化贯穿两千多年历史,辉煌古代,如今《论语》借助电视、网络、讲座向国内外传播,为建设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做出了贡献。我从养生的立场思考儒学关于人生的基本准则。 1.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的思维敏捷,会学习,学的程度在于“习”,学后会用,必然产生喜悦。“习”是深入体会、反复练习,如弹钢琴,一个指法就练许多天,体育运动每个项目都要天天拼搏。习的目的在于升华,古儒叫格物,真明白了它的意义必然“悦”之。朋友来了可切磋,可升华,可传播,其乐大矣。孔子指出:人要通过学与习去追求人生的最高极点,是内悦;朋友互访,可以从中交换、互补、提高、借鉴、增强气场,使蓬荜生辉、信誉远播;君子应该有内心中的恒定地位,人不知道你的胸襟作为,又怎能生气呢?做人不是给人家看的,而是要担负起为国为民为人类的使命。圣人的这三句话是人生指南针。 2.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语。忠、信、习三者是人永远应对照的镜子。子贡问孔子国家安定政治平稳之道。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国家要强盛,经济要繁荣,人民要信实。三股力量齐备,才能使国安定政治平稳,当力量达不到时,先去兵,经济力达不到可去食,但必须让老百姓对国家有坚强的信仰力。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28年中,经艰苦奋斗,缺兵缺粮食,但人民对党坚信不移,终于建成了中华民族人民民主共和国。 3.天道: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无言”也是一种教育。“道法自然”,神接近天,圣接近地,人要开天辟地,一日九变。既要有理想主义,又要有现实主义。只有理想没有土地者是梦想主义者;只有土地没有天空是务实主义者,二者都不能得到开拓。上天给人自强不息、从容不迫的大气度:地给人以生生不息、温柔敦厚和谦仰的态度,加上人之理想与适应实践创新的摸索,成为伟大的力量,天人合一,与时俱进,一种完美的力量凝聚在心中,即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4.“安贫乐道”:子曰:“贫而乐,富而好礼”。古有愿安贫乐道、寻找心灵的家园的人物如陶渊明。而今小康世界,物质极大丰富,全国老年人老有所养、有所学、有所用,更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对陶渊明的历史评价素材1

躬耕垄亩吟咏田园——陶渊明与他的柴桑故里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东晋时浔阳郡柴桑县(今九江市西南人)。他生活在充满战乱的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他毅然作出这一抉择。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奉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据旧县志记载:彭泽县治在现今的湖口县江桥乡柳德昭村南的凤凰山下。当年城内有玩月台、九曲池、洗墨池等名胜。陶渊明常与江州名人在此吟风赏月,议论时政。后人在此建祠塑像,纪念陶渊明的高风亮节。故址现仅存玩月台遗迹。 当年,陶渊明是在“洋洋平津”的鄱阳湖上挂上归帆,回到柴桑故里的。归途中,他“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现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行船靠岸,他远远望见家门,就狂喜地“载欣载奔”,而后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他走进后园,看到“松菊犹存”,更为兴奋。于是他“携幼入室,有酒盈罇,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他甚至感到村子周围的树木和溪流也因为他的到来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他对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陶渊明饱蘸激情之笔所写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叙述了他辞官归里的原因和归途中的感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文情并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称赞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陶渊明刚回家时,由于有僮仆,只偶尔参加田间劳动,以消愁解闷。后来,家境贫困,雇不起僮仆,非亲自务农不可。他早出晚归,春种秋收,承担全部农活。对于读过书,当过官的封建文人来说,确是难能可贵的。他的妻子瞿氏,与他志趣相同,安贫乐道,励志耕耘。田野上时时出现“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情景,被当地人民传为佳话。 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当年所居的上京村,即现今星子县的玉京山,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地貌特征。从星子县城乘车至此只需半个小时。“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登东皋以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在诗中所写的“东皋”、“西畴”、“斜川”等遗址均存。东皋是一个石岗,这里有陶渊明的石刻。西畴是一片田园,至今庄稼茂盛。“斜川”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港,至今清流涓涓,流向鄱阳湖。鄱阳湖中有一座小岛——落星墩,是陶渊明吟咏过的“曾城”。 陶渊明在与乡邻“披草共来往”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家中场院,挈壶相至,只鸡相邀,谈天说地,“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这个时期,陶渊明写了不少描绘田园风光,抒发自己隐居躬耕愉快心情的诗文,如《归

论文-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目录 目录 (1) 摘要与关键词 (1)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1)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3)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与他的生活和思想 (4)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分析 (8) 参考文献 (12)

[摘要]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古典诗歌题材。他的创作,与其所处时代、家事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思想密不可分。陶渊明在其独特的以自然为核心的思想引导下,运用质朴的诗歌语言,描绘躬耕自资的劳苦与欣悦,冲淡自然的表现田园生活的淳真与美好,既抒发个人的志趣(《归园田居》),有寄托社会的理想(《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意象的塑造和意境的高远,对后世诗人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新自然说意象意境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一名潜,字符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魏晋南北朝时代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里,所处时代,是南渡的东晋王朝末期过渡到刘宋,形成南北朝的乱世分裂时代。随着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解体,专权乱政,军阀征战,生灵涂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道家、玄学、佛教等各种思想逐步兴盛,影响到文学方面,“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的《诗品》)的玄言诗赋大盛其时。 青少年时期,陶渊明过着“少而贫病,居无朴妾,井臼不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①”的生活,但他博读书典,志向宽广:“读书敦宿好”(《辛丑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怀有“猛志逸四海”(《杂诗十二首》)的政治抱负,并且受到魏晋时期盛行的老庄思想、玄学清淡之风的影响,养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的品格,凭借其“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的自由个性,创作出了质朴自然,意境高远的田园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 陶渊明生于东晋兴宁3年(公元365年),他28岁以前的经历已经难以考证,只从《五柳先生传》的自述中推想其于贫苦生活中读书不辍。太元18年(393年),于29岁时初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②”其后“躬耕自资”闲居五六年。隆安3年(399年),35岁,任刺吏桓玄属吏,两年后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桓玄篡晋后,刘裕出兵讨伐,陶渊明曾任刘裕幕下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年),41岁,为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同年8月改任彭泽令,但于11月,为官80余天即弃职返里,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词》及《归园田居五首》。自此以后,直至终老,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 ①颜延元.《陶微士谏》.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1. ②沈约.《宋书隐逸传》.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3.

试论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思想

试论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思想 晋代的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其诗文中的道家出世思想占了主流,他向往淡泊无争的世事,憧憬心中的理想世界,并且开创了中国历代文人承载思想的港湾——“桃花源”,在仕途不如意时即心向往之。其诗文中的这一思想已被历代评论家论述尽致,而其思想中蕴含的儒家入世思想却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家学渊源,少年时的读书经历决定了陶潜身上有浓重的儒家入世思想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地位显赫,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但是到陶渊明那儿,家运已经衰微,他九岁丧父,与母亲在外祖父——东晋名士孟嘉家里生活。孟嘉“少以清操知名”,对陶渊明影响很大。孟家藏书丰富,《庄》《老》和《六经》、神话之类图书一应俱全,为陶渊明从小接受儒道两种思想提供了可能。而陶渊明从小就“好读书”,从书中获取了丰厚的滋养。曾经显赫的家世,世代仕宦的家庭环境,奠定了他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基础。 陶渊明的家世背景让他认同儒家思想,而他年少时的读书经历让这种认同更加稳固。他在《饮酒》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他年少时的兴趣爱好是儒家经典,而我们知道,一个人少年时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何况,陶渊明读书非常刻苦,以至于废寝忘食:“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直至现在,这仍是一种读书的至高境界。那么,陶渊明这么用功读书,有什么收获呢?他又在《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还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志存高远、陶然自得而胸怀天下,这时的陶渊明,俨然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 二、陶渊明曾五次为官,又五仕五退,可见他想通过仕途实现他的理想 既然胸中怀有如此志向,陶渊明在青年时期开始还是为实现这一理想做过努力的。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出任江州祭酒。这是他第一次为官,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晋代,出身庶族的他很受轻视,于是他“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之后,直到公元400年,他才去桓玄手下当了个属吏。但是后来发现桓玄是个野心家,他不肯同流合污,在诗文中对这次仕桓玄心中有些后悔。如他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我想陶公此时的心境,与李白晚岁出仕永王李麟幕府当有相同之处。诗人鲜有仕途一帆风顺的,这可能和诗人本身的气质和清高情怀不适合官场有关。隆安五年冬天,陶渊明因母亲去世辞职还家。在此期间,桓玄举事,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即帝位。后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他投入刘裕幕下做镇军参军。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乔装私行,冒险去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全过程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同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在《荣木》第四章中对这次行动有所记载:“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他此时的心情是兴奋且怀着很多希冀的。他从刘裕身上看到了希望,但不久,刘裕的所作所为又让他很失望,然后辞官归隐。到405年,他又去江州刺史刘敬宣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整版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在南朝同时代人评价较低的原因试探》

陶渊明在南朝同时代人评价较低的原因试探 在整个南朝约300年时间里,人们对陶渊明的评价都低于谢灵运、颜延之。在钟嵘的《诗品》中,他认为:“……(陶潜)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风华清靡,岂直骂为田家语邪?”(《历代诗话》第14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诗品》将他列为中品,置于颜延之之前:比刘勰《文心雕龙》对陶渊明的只字未提的评价有所提高。宋代苏轼等人把陶潜的诗作和声誉抬到无上的位置(《诗薮》:“如苏长公谓……陶潜愈于子建”)。众所周知,在晋宋时代,两大诗人颜延之、谢灵运并途齐驱(《诗品》:“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各在创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就。钟嵘把颜延之放在中品,这当中暗示着某种变化。这个变化和到宋代的彻底转变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从中揭示出评价间变化的原因。初步的梳理的结论,就南朝来说,当时的审美标准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宋代的文学家所持的审美标准和对陶潜的重读的结论,至今仍是被我们认可的,于是由比较形成了差别而使问题出现;最后,类似于词体“自娱”的诗作面貌的出现,对当时诗坛来说,是一个异数。这三方面的原因,都是陶诗本身所具有的,是作品的总体构成所体现出来的。 一、钟嵘之前评诗无准的状况及《诗品》的标准对陶诗评价的影响 《诗品》说:“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这是钟嵘著《诗品》的当时评论界的概况。就当时而言,两种主要的诗歌流派大致形成,即颜延之的“雕绘满眼”“错彩镂金”的创作风格和谢灵运的“清新自然”“如出水芙蓉”的创作风格。颜氏向晚辈鲍照问自己和谢灵运的诗作优劣,鲍照的评语使颜“终身病之”,它反映了当时历史的大趋势:人们推崇谢灵运的风格,历史正在淘汰颜氏的风格。《宋书·颜延之传》:“延之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俱以词章齐名,江左称颜谢也。”同书《谢灵运传》:“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南齐书·文学传论》:“今之文章,作者虽多,总而为论,略有三体: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以绮,终改迂回,宜登古宴,本非准的,而疏慢阐缓,膏盲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此体之源,出灵运而成也。次则辑事比类,非蓄才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岖牵引,直为偶说,唯者见事例,顿失情采;此则傅咸五经,应璩指事,虽不全似,可以类从。次则发唱警挺,守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将《宋书》、《南齐书》、《诗品》对二人的评价进行比较,很明显,《南齐书》的传论指出的齐代“三体”没有包含颜延之的诗作风格面貌,而颜谢时代(晋宋之交),二人并驾齐驱,连鲍照、沈约都不易下断语,而今颜谢的风格只有谢氏的“一体”延续,“此体之源,出灵运而成”和《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华有因革,庄老告退,山水方滋”两句都说明谢诗为新兴起的一种诗作,这间接说明了颜作一直以来作为传统的创作道路,它在没落以至沉堙;而在晋宋之交,新的审美趣味使人们的评诗标准上更倾向谢灵运,《诗品》把颜延之列为中品更加表明了旧审美标准的没落;至少钟嵘和刘勰对这两个作家的评价是一致的。在最杰出的、时风所尚的两大诗人之间作出取舍,既持有非此即彼的思维,那么就极可能将陶作忽略或有意贬低。 在主要将批评范围放在五言诗的评价的《诗品》那里,我们得到对此体文学创作成就的较准确的评价。将对列为上品的作家的评语进行统计,他们的作品都得到了雅、清、怨的定位(有的此类评语没有直接出现,但可以从所“师承”的作家那里得到间接影响);而被列

浅析陶渊明的迷人魅力

浅析陶渊明的迷人魅力 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故有“文如其人”之说。 在距今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黑暗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火光和血污的时代,它酿造了空前的文化浩劫。大批的优秀人才饮恨死去,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多数文人借药、酒或佛家思想来麻醉自己,用似乎狂放、风光的外表来掩盖他们骨子里的悲哀。但是,在那黑暗的乱世里,却产生了一个千古传诵的魏晋风流,在这个风流中心,陶渊明是最完美的一个。一千多年来,陶渊明迷人的魅力,像一颗璀璨明珠,发出夺目的光彩。那么陶渊明有哪些迷人的魅力呢? 一、人格的魅力 1、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幼年丧父,青年时代,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官到彭泽县令,在官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据《宋书》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得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这就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最直接的原因,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因为家里有十斗米或更多的米而不折腰呢?据记载,他归隐前的家境就不好:“少年穷苦,每以家弊,东奔西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这些都说明他不是因为看不起微薄俸禄而辞官,相反“五斗米”对于他来说应是雪中送炭,但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自由,特别是心灵的自由,他宁愿归隐后忍受“饥米驱我去”的乞食日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流俗、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成为后代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的一块堡垒,用以保卫自己心灵的一块自留地。 2、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的两个结论,也是他人生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做人的准则、品德和节操。“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朝与仁又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土》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等安贫乐道的贫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品德节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存哲学。陶渊明依恋山水、旷性仁达,应该说是一种禀赋。他自己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于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

儒家思想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儒家思想总结 篇一:学习总结儒家思想 学习总结儒家思想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 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 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 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 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

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 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篇二:谈谈学习儒家思想的感想 谈谈学习儒家思想的体会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 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 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进取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九南)人。私谥靖节。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生平大体上可分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以前为居家读书时期;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为时仕时隐时期;四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为归隐时期。有《渊明集》。 2、思想:东晋末年的思想学术是以老庄思想为主体的玄学盛行,佛教、道教亦广泛流播,传统的儒家思想虽受到冲击,但并未完全泯灭。渊明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济世救民的入世精神、道德人格修养、安贫乐道的心态,在他的思想中均有所体现。而道家的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朴归真的思想,又深深地嵌入了他的灵魂之中。整个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渊明。 一、渊明的诗歌 1、思想容: 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咏怀诗和咏史诗: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诗的主要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其它: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此外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如《形影神》等。 2、艺术成就: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赞美陶渊明的作文8篇

赞美陶渊明的作文 8 篇 篇一:归去来兮看陶渊明
喜欢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并非一两天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很羡慕。 原因在于他的淡,淡泊名利。想来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不然这一篇篇流 传千古的作品能如此声名远扬?但他却隐于田野乡村, 而并非像世人一样将光芒 放射得耀眼。仅从这一点便可以得知,于他而言,这名利不过是世人间互相争夺 来,争夺去的一个幌子罢了,是毫无意义的。 当一个隐者,这种感觉应该更不一般。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不需要看任何 人的脸色度日,那种悠然,那种坦然,自然也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他就有此先 见之明,远离那污浊不堪的俗世,来到这悠闲自在的世外,过着这样羡煞世人的 生活。果然乐极! 那就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心境了吧,也许在他心中,重要的 并不是居庙堂之高时的锦衣玉食,而是处江湖之远时的田野风情吧!作文 尽管陶渊明如此地想“独善其身”, 但他心中仍放不下“兼济天下”, 否则 它早已解脱,何苦又来“举杯浇愁”呢? 这样就是这个想满足于田园乐趣、而又企图帮助那些有着痛苦生活的人民, 的一个“大写的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苦闷。作文 即使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即使他远离这凡尘俗世, 他那颗“金子”般的心灵 却依然无法归于平静。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他始终无法极乐般逍遥自在,但率性自然,洒脱无羁的 陶渊明确实让人由衷羡慕的,在像我这样的后人心中也是不可磨灭的。 篇二: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 来第一人。 ——题记 家, 是安乐窝, 是避风港, 那里有天伦之乐, 有浓浓亲情。 你浪迹天涯海角, 不管是得志还是失意,家都使你魂牵梦绕。 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八十一天的官场生活后,亦然决 定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己那魂牵梦绕的家,享受天伦之乐。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快乐的,他归心似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 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他兴奋异常, “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 ”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 是悠闲的。 他悠然自得, 自娱自乐, “引壶觞以自酌,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一)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社会理想;“自然”社会模式构成Abstract:Overalongperiodoftime,expertshaveattachedagreatimportancetothestudyofTaoYuan-mi ng’sidealcommunity,butmostofthemexplainitfromaliteratureangle.Theauthorinthispaper,fromthestructureofsocialeco nomy,politicalsuperstructure,thesocialestateandfamilystructureandbyusingthestandpointofhistor yandsociology,triestoexplainTaoYuanming’sidealcommunity.Wehopethatinthiswaywecoulddiscove rthechangeofsocietyandthiswillplayanactivepartinruralityandincreaseitsreferencevalueandstudyv alue. Keywords:TaoYuan-ming;idealcommunity;patternofnaturalsociety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 《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礼记·礼运篇》则描绘了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这种“自然”的社会,是陶渊明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并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来歌颂。关于此,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他的这一社会理想: 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的远古社会,是陶渊明所景仰的。《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陶渊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贤人社会”完美境界的向往。《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以此感叹上古社会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和谐田园如《劝农》诗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熙熙令音,猗猗原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实际上呈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农作图,是陶渊明把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式的特质加以美化而成的结果。《和刘柴桑》诗:

从儒道思想谈陶渊明诗文美学思想

从儒道思想谈陶渊明诗文美学思想 摘要: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其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多用《老》、《庄》的典故。陶渊明在诗文中继承了儒家思想创造出“善”之美、劳动美、精神美三方面的美学特征,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儒家“三美”之作。陶渊明诗文自然、真、旷远的艺术特征是受道家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对其既是一脉相承又是发展。 关键词:陶渊明,美学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影响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生活在一个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下。陶渊明的性情与当时社会不投合,“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陶渊明说出了辞官归隐的原因,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表明了归隐的坚定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他在官场上无法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世俗与自己的性格本性相违背,他不能为了适应世俗而改变本性。他的行为体现了他的思想。在其佳作中蕴涵着他对自然、真实、直率、高远旷达美学思想的倾向。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在诗文中表现了善恶分明和严正精神。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泥儒家经典的章句,显得通脱而不拘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这与汉儒的思想态度有不相同之处[1]。另一方面,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多用《老》、《庄》的典故。老庄的自然观、求真贵真思想和天地赋命的旷达情怀对陶渊明产生直接影响,而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则实践了道家的美学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2]。 儒家思想 事情总是先有善,然后才可有美,美与善是密不可分的。陶渊明诗文体现出对“善”的向往,对“恶”的憎恶。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在诗中。陶渊明把田园看作是安身立命之所,与黑暗的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重归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陶渊明把“尘网”喻为仕途为官。他认为“误落”的“尘网”当指“违己交病”的“人事”,即仕途;“误落尘网中”即误入仕途为官。陶渊明对“善”的田园、纯朴的生活向往,对“恶”的黑暗社会的憎恶。他还有很多这样的诗篇,体现儒家思想中“善”与“恶”。 有些作品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朋友恳切、真挚的感情。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写稿日期:2005年12月8日 作者简介:廖秋霞(1984--),女,广东河源人,韩山师范学院2003级中文系汉语言4班学生 有一个突出的特征,这就是他能亲身体验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尤其是在当时社会士大夫鄙视劳动的社会背景下。这有着儒家博爱思想影子,具有进步意义。他在诗篇中表示亲自参加劳动,是尊重劳动人民,真正能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并且感到有很大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