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论语_与_中庸_圣人观之比较

_论语_与_中庸_圣人观之比较

_论语_与_中庸_圣人观之比较
_论语_与_中庸_圣人观之比较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Xiamen Municipal Committee (总第118期)

General No.118

[收稿日期]2011-03-01

[作者简介]陈荣佳(1965-),男,福建安溪人,中共厦门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室副教授,厦门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生。①可以说,《论语》更像孔子的格言集,而不是论文,所以,要归纳作者的思想,必须打乱书本的编排顺序,重新整理其逻辑脉络。

《论语》与《中庸》圣人观之比较

陈荣佳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室,福建厦门361027)

[摘要]《论语》和《中庸》都有丰富的圣人观内容,两者的相同点是都讲究修己治人、内圣外王,不同点主

要在内圣方面:《论语》提出内圣的一些德能标准,但没有说明这些标准的哲学依据,《中庸》在这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和、诚等概念,以及人道合乎天道的思想,推进了儒学的哲学化。

[关键词]圣人观;论语;中庸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684(2011)02-0049-05

儒家讲究修平之治,政治伦理化,希望通过加强人格修养,提高德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圣人是儒家憧憬的理想人格,圣人之治是儒家憧憬的理想政治,圣人观是儒家的重要观点。历史上,儒学是显学,其思想源远流长,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本文拟对《论语》与《中庸》的圣人观进行比较研究,以图发现儒家圣人观在早期的发展变化。

一、《论语》圣人观

《论语》是孔子学生记录和整理的孔子与学生的问答录,因此它反映的主要是孔子的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源头,其圣人观也主要代表孔子的圣人观。

人格修养是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能达到的德能境界也是不同的。在《论语》中,孔子讨论了圣人、仁人、善人、有恒者、贤人、君子、成人、小人等多种人格。不过,这些人格概念,并没有被集中在一起明确定义它们的内涵,而是分别在《论语》一书的各篇各章多处出现,多次被讨论;有时从某一个角度谈,有时又从另一个角度谈。所以,在归纳《论语》圣人观的内涵时,不能单看几段引文,而必须全面把握,抓住其精神实质。

另外,这些人格,有高低之分,高位人

格必然包含低位人格的优点,所以,在归纳圣人观的

内涵时,也不能单看有关圣人字样的引文,而是必须对各人格概念进行综合比较。

从《论语》全书看,其圣人观大体包含如下两方面的内涵。

1.圣人必须外事功业,造福百姓

在孔子眼里,圣人不能只顾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还必须利用这些学问道德造福百姓。目睹春秋乱局,孔子忧心忡忡,热切希望加以改变,所以孔子对圣人的功业是很看重的,这从《论语》第六篇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可清楚看出。

在第六篇,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1](P72)即如果一个人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能不能算得上仁呢?孔子认为,“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P72)即何止是仁,一定是圣了,连尧和舜这样的人要达到这一标准都有困难,因为仁只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不必做到博施于民又济众。

要理解这段对话,关键的是要弄清楚什么是“人”,什么是“民”和“众”。根据李零先生的说法,在孔子那里,“人”与“民”、“众”含义是不同的:“人”是

上流君子,“民”、“众”是下层百姓或大众。①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就仁人来说,爱的范围较小,只要推己及人,把对自己的爱推广到身边,如父母、兄弟、妻子、朋友,即上流社会②的“人”即可,不必推广到普通的“民”和“众”;而圣人呢,爱的范围要宽得多,必须扩大到普通民众,即“施民”和“济众”。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哪怕圣人的爱范围较广,但仍属于仁爱的范畴,是有差等的,不同于墨家的无差等的博爱。

可见,圣人必须施民济众,造福百姓,使天下百姓过好日子。而仁人,尽管其恩惠所及较窄,但也必须造福他人,因为仁人必须立己又立人、达己又达人。

所以,不管是圣人还是仁人,都必须建功立业,造福百姓,即儒家所说的“外王”。这显然必须有权位,而孔子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尽管祖上也曾荣光,自己学问道德也都很好,但显然无位就无为。怪不得当弟子们要把他抬为圣人时,他怎么也不敢接受。

实际上,孔子不仅不敢当圣人,连仁人也不敢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1](P86)即他只是不断学习和教书育人,不知疲倦而已,无法施民济众,无法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因此不够仁人标准。可见,在孔子的圣人观里,事功是很重要的,这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也可以得到印证。当子路请教,齐桓公杀了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老师之一召忽自杀了,而另一个老师管仲不仅没有自杀,反而辅佐齐桓公,那么管仲是否不仁?孔子却认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使诸侯停止了战争),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P170);“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1](P170)虽然管仲在道德上不够完美,但他有大功业,能辅佐帝王,造福百姓,所以,在孔子眼里,管仲是仁人。

孔子的这种思想,还可以从他对善人的讨论看出。他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1](P83)即圣人、善人标准都很高,很难见得到,现实中只能见到君子和有恒者。那么什么是善人呢?大体指:一是不因循别人,但还没进入圣人之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即“不践迹,亦不入于室。”[1](P132);二是实行仁政和教民,即“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即实施仁政替代暴政)。”[1](P154)、“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即训练人民参与战争)。”[1](P161)

2.圣人必须内事修学,提高德能

圣人既然要事功造福百姓,那么必须有好的德能。德不好,可能危害人民;能不好,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德能是事功的前提,事功是德能的结果,这是儒家修平之治思想的集中表现,《论语》第十四篇有一段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P179)这里,对于子路关于什么是君子的追问,孔子做了递进的回答,首先是把自己的道德学问修养好,这是对一般君子的要求,即只要修己、立己、达己就可以;其次是还要安人,这是较高的君子标准,相当于前面讲的仁人,即除了修己、立己、达己外,还要立人、达人;而最高的君子标准,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还要安百姓,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是圣人标准了,连尧舜要达到都有困难。

在第五篇孔子与子产的对话中,也可看出类似的观点。“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P53),即君子不仅要修己,还要事上、养民、使民。

从这两段对话,我们也可看出,高位人格包含了低位人格的优点;在归纳《论语》圣人观的内涵时,不能单看有关圣人的引文。

所以,圣人要事功,必须先修己,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和道德水平。

从学问角度讲,孔子是非常重视的,这从他重视学习、教育,花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教书育人就可直接体会到。除了生而知之的天纵圣明者,都得依靠学习,但这种生而知之者是很少的,连孔子也不敢当。孔子认为,自己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只是中人中的好学者,向往圣人生活的古代并努力追求而已,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1](P81)

①参看李零:《丧家狗——

—我读〈论语〉》(附录),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②因为孔子的仁爱乃至整个礼乐制度主要是对上流社会统治者讲的,对普通民众主要是“施”和“济”,即给点恩惠、不那么残忍就好了,故仁

人的爱主要集中在上流社会的小圈子里。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Xiamen Municipal Committee

(总第118期)General No.118

所以,学习就非常重要了。通过学习提高了知识能力,有机会可以直接事功,没有机会,但提高了自己,也是一种间接的事功。①因此,《论语》中列举了学习的多种功能:可以获得知识能力,可以习礼求道,可以从政,可以获得快乐,等。比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P208)即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锻炼合群性,学习讽刺方法;近可侍奉父母,远可辅佐君主,而且可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这里说的学习的功能包含了获得知识、技能和事功多种,是比较全面的;“博学于文,约(约束)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不会叛乱)矣夫!”[1](P144),“百工居肆(制作场所)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P226),这是说的学习的习礼求道功能;“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1](P227),即读书有余力可以做官,是说的学习的事功功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1](P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P79),这是说的学习的快乐功能。

能是事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德则是事功的另一必要条件,《论语》中这方面的论述也很多。比如,在言行方面,孔子更看重行动:“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P44);在义利方面,君子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P4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P41);在义勇方面,君子必须以义统勇:“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P214)在人际关系方面,君子讲团结、和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即团结而不勾结)。”[1](P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P14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P159);在名实方面,君子更看重实:“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P187),即君子惭愧自己没有本事,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在功名与道义方面,君子更看重道义:“直(正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像箭一样直);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出来当官);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收藏自己的本领)。”[1](P183)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君子更看重精神:“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1](P190)这些引文,虽然是关于君子方面的讨论,但正如前面孔子与子路关于君子的对话中所说的,最高层次的君子即圣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论语》圣人观包括两方面,一是要修己,提高德能;二是要事功,造福百姓,两者缺一不可。德能是事功的前提,是内圣;事功是德能的结果,是外王,而作为圣人,必须既内圣又外王,是两者的统一体。修己安人、内圣外王正是儒家的政治诉求,但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外王必然要求内圣,但内圣不一定能外王。所以,尽管孔子做到了内圣,但他无法做到外王,所以孔子认为自己不符合圣人标准。孔子的圣人地位,一方面是他去世后弟子造圣使然,另一方面是汉武帝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造圣使然,当然这种圣人已经不是孔子所说的圣人了,因为标准降低了。②

二、《中庸》圣人观

《中庸》的作者,按朱熹的说法,为孔子的孙子子思。[2]因此,研究《中庸》的圣人观,可以了解儒家早期思想的发展变化。从全书来看,《中庸》主要涉及的人格概念有圣人、君子和仁人,较《论语》少。与《论语》一样,这些概念也没有被明确定义内涵,而是在该书各章多处出现,分别从不同角度讨论。所以,要归纳《中庸》圣人观的内涵,也必须综合比较这些人格概念,分析其精神实质,而不能单看有关圣人的引文。综观《中庸》全文,其圣人观大概包括以下内容。

1.圣人必须修己治人

《中庸》第32章讲到,圣人必须是至德,能制定大小礼仪:“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即微小)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3](P33)礼仪,是用以别人伦、理国政、安百姓的;圣人制定礼仪,就是为了治人。而作为圣人胚子的君子,必须努力修己,往圣人方向靠拢:“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即背)。”[3](P33)

第37章谈到了大体相同的观点:“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叡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

①孔子认为能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也是为政。参看《论语》第二篇第二十一章。

②参看李零:《丧家狗——

—我读〈论语〉(修订版)》,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13页。

足以有别也。”[3](P37)也就是说,圣人要有足够的智慧和道德,足以临民、理政。

圣人治人的实质,是以人治人,而不是宗教的以神治人。而且,圣人的治人,还要使人民发自内心尊敬、信服:“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通悦)。”[3](P37)所以圣人治人必须知人:“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3](P19)。另外,圣人的治人还要“配天”[3](P37),符合天道,所以还必须知天:“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3](P25)而治人,实质是制定礼仪处理好各类人际关系:“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3](P25)为了实现五达道,就要做到三达德:“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3](P25)从修己到治人,共有九经:“‘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3](P26)

《中庸》也继承了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P95)的思想:“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3](P34),君子无位时,要安心修养,以待天时,而不能为了事功铤而走险:“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3](P20)而且,《中庸》认为只要修养足够了,就会有位有为:“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3](P22)所以,君子必须安于淡薄,不事张扬:“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表面暗淡而日益彰明),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表面漂亮而日益消亡)。”[3](P38)

《中庸》也认为,孔子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尽善尽美之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交替)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3](P36)

2.圣人行为必须合乎天道

上面讲到,圣人治人,必须得到人民拥护,真正造福百姓,因此圣人必须知人、知天、配天,使人道合乎天道。①那么,怎样才算合乎天道呢?《中庸》提出了“中”的思想;怎样合乎天道呢?《中庸》提出了“诚”的思想。

关于中。《中庸》开篇就讲到,人类得自于天的叫性,循性而行叫道,修道叫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3](P14)那么,这种性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中。中即人类性情未发状态,性情发了又得到节制不走极端叫和,中和是人道的最高标准;做到了中和,就符合了天道,就可使天下万物欣欣向荣:“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P1~2)

中和即不走极端,故也显得平庸,所以中和表面看起来像中庸,但因它合乎天道,本质是强大的;不管顺境逆境,君子应矢志不移依乎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3](P18)君子依乎中庸,哪怕不被所知也不变节,是很难得的,是圣者了:“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3](P18)这种中庸之道,感知一下是很容易的,但要认识它的深刻道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依照执行,就不容易了,连圣人都有困难:“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3](P19)

关于诚。《中庸》提出了“诚者”和“诚之者”两类人。诚者,乃圣人之道,天然符合天道中庸,不用学习;诚之者,乃人之道,必须学习才能合乎天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P29)由诚而来自然明白天道中庸,是性;由学习而明白天道中庸,是教,也可达诚,两种途径相通:“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3](P30)做到了诚,就是明白了天道,依天道而行,就可以赞天地化育,与天地融为一体:“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

①因此,儒学没有发展成宗教,它以天道代替了神道,以人治人而不是以神治人。以人治人,人道合乎天道即最高标准。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Xiamen Municipal Committee

(总第118期)General No.118

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P30)那些通过学习的,也可做到诚,也可达到诚的功效:“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3](P30)而且,做到了诚,还有预测的神妙功能:“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故至诚如神。”[3](P31)诚,不仅成己,还成物:“诚者非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随时应用诚都适宜)。”[3](P31)诚既然如此神妙,故可久远高明:“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3](P32)所以,要经纶天下,最高境界是做到诚:“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3](P37)

三、结论:《论语》与《中庸》圣人观的异同

从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论语》和《中庸》中都有丰富的圣人观内容。这些关于圣人观的讨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有同也有异。

从相同点来讲。两者的政治主张是相同的,即修己治人、内圣外王,这是一种人治的思路,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法治思路。在这种政治主张下,理想的政治就是圣人之治,理想的人格就是圣人。而为了实现圣人之治,社会就要培养圣人,以及较低层次的仁人、君子、贤人等,因此,学习、教化就变得特别重要了。

从不同点来讲。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圣人之治的政治主张,也讨论了圣人、君子等应具备的德能标准,但是,为什么是这些标准?依据是什么?则缺少说明。《中庸》在这方面进行了发挥,提出了中、和、诚等概念,提出了人道合乎天道的思想,这就使孔子的思想有了理论依据,尽管这一依据并不一定站得住脚。可以说,《论语》像一本行为规范书,《中庸》则像一本哲学书了,《中庸》使儒学哲学化了。当然,《中庸》的这种哲学探讨仍是初步的,更为深刻的哲学探讨,则有赖于理学这一新儒学的诞生。

儒家的圣人之治,确实是一种理想的政治。首先,圣人知人、知天,知识完备,能力超群;其次,圣人道德完备,爱己爱人。圣人是尽善尽美的人,圣人治理的国家也是非常美好的。儒家的圣人之治,也是一种人治,而且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治,类似于柏拉图的哲学王之治。但是,现实世界中有圣人这样的完人吗?即使有,又怎么保证他们成为治理者呢?①如果小人爬上高位怎么办呢?这方面,儒家探讨得比较少,这是他们的局限性,尽管他们也知道“举直措诸枉(提拔正直的人放在邪曲的人之上),则民服;举枉措诸直,则民不服。”[1](P20)当然,这不是本文的主题,这里就不加以讨论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

[3]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责任编辑:杨正武)

①哲学王也是道德和智慧完美的人,柏拉图希望哲学家成为国王或者国王成为哲学家,以改善当时不理想的希腊城邦政治。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里的格言名句

大学里的格言名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7、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8、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0、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11、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12、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1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中庸里的格言名句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君子慎其独也。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4.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5.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6.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7.君子遵道而行。 8.君子依乎中庸,循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9.君子之道,费而隐。 10.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1.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12.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3.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4.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15.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16.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17.大德者必受命。 18.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19.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20.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21.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2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3.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24.至诚如神。 25.至诚无息。

《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

《论语》比较阅读(含2019年真题) 一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2)学而不思则罔(3)可谓好学也已矣 【参考答案】(1)从:听从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每小题1分)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2)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答案】(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 16.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二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

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任 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

《论语》阅读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15.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2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 (3)不逾矩矩:___________ (4)静以修身以:_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 一个“”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 一个“”字,对比鲜明。(2分) 19.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 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4分) 答案: 15.(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各1分,多划不给分) 16.(1)坚定(2)疾行,指迅速逝去(3)法度(4)用来,表行为的目的(各1分) 17.(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 成就。(每句2分)

初中语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比较阅读及答案

《论语》比较阅读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赞》)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2)不能去云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不亦说乎) B.虽不能察,必以情(虽不能至)

C.入则无法家拂士(学而不思则罔) D. 此之谓失其本心(想见其为人)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4.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答案解析】 1、(1)(生气,发怒) (2))(离开) 2、D【解析】A项中的“说”前者读“yuè”,通“悦”,意思为“愉快”;后者意思为“讲,谈论,叙述”。B项中两个“虽”前者是“虽然”的意思;后者是“即使”的意思。C项中两个“则”前者是连词,可译为“就”或不译;后者表示假设,是“如果”的意思。D 项中两个“其”都是代词,代指“他的”。因此本题选D。 3、(1)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解析】第(1)句注意“善”在这里指优点,长处,“而”表顺承,一般不译。第(2)句为倒装句“礼其家”(状语后置),翻译时为

论语复习十中庸之道

《论语》选读高考复习 ——中庸之道 总的思想内容: 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过”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 中庸有原则,而非折衷主义。中庸的前提是义、礼,要达到“和”。“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中庸具体表现:中德、中行、中礼、中和。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本章内容是中庸是一种道德(中德)。 【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 要点: 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过”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 “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评析】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君子为什么是“和而不同”呢? 君子有与社会相协调的愿望,追求社会和谐。

君子“博学于文”,对各种事务有自己独到见解。君子虽然知礼,重协调人际关系,但不会消弭自己的思想信念,更不会随声附和。 君子人格正直,不会说假话,不会曲意违心地奉迎别人。因此,“君子和而不同”。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孔子认为言行都合乎中庸之道的人,是品德最高尚的人。 交朋友时,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也应该找狂与狷的人,因为狂者勇于进取,而办事不细,狷者为人耿直却不求有所作为。 没有“中行”之人,只好求其次。当然,求其次只是取他的长处而并非喜欢他的短处。在一个人的身上仍存在着取其优的问题。在不可求得最“中”的条件下,去求其相对的“中”,这本身仍是合乎中庸之道。 17.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评析】乡愿”这种人表面上“谨厚老实”,看不出什么毛病,但他处处讨好,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他心里缺乏真实,其言行都不是发自本人的真性情。这种人外博谨厚之名,实系与世俗同流合污、求媚于世的伪善者。 这种好好先生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因此像偷道德的贼一样。

四书之中庸原文及注释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和是天下的基础(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1),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职位地方焉,万物育焉。(第1章) 【正文】(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践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秘密色彩。(2)率:遵照本,率,遵照,凭据,(3)莫:正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义。见(xian):显现,明确。乎:于,正在这里有相比的意味。(4)中(zhong):相符。(5)节:节度法式。(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喊做“”,顺着本行事喊做“道”,凭据“道”的准绳修养喊做“教”。 “道”是不可以顷刻离开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没有人瞧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正在没有人闻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荫蔽的地方越是明确,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一人独处的时分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体现出来的时分,喊做“中”;体现出来卖前相符节度,喊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众遵照的准绳,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正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顷刻离开引进话题,夸张正在《大学》里面也论述过的“慎其独”标题,请求人们加强盲目,真心至心肠顺着天赋的本行事,按道的准绳 修养自己。 解决了上述思想标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进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种种百般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进,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凭据本章的意义,正在一个别还没有体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安静淡然的,所以喊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制止的,它们一定要体现出来。体现出来而相符常理,有节度,这就喊做“和”。二者,这即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众平心静气,社会序次井然,天下也就稳定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质,以下十章(2-11)都环抱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本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觉得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喊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喊孔伋,字子思。孔子走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瞧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瞧,子思学于孔子的自得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瞧点来瞧,也大要上是相反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变动,大抵写定于秦一致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核心内容为题了。 早正在西汉时代就有特地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卖前各代都相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尽。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正在一同,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代念书人求取功名的路径。 朱熹觉得《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正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夸张《中庸》是“孔门教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躲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擅长阅读的人只需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高考语文诊断与突破训练:《论语》经典阅读(含答案)

《论语》阅读题 (用时:45分钟满分:4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①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 ②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①?(人由)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②,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天)命,故止也。”(《庄子·外篇》) 注①概:感慨。②偃然寝于巨室:偃然,安宁状;巨室,指天地。 (1)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孔子和庄子面对丧事的思想情感。(2分) 孔子:________________庄子: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和庄子对待丧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请简述之。(3分) 答: 答案(1)(孔子:)哀悯(庄子:)达观 (2)孔子有恻隐之心,哀人所哀,心有不安,所以食不甘味。仁是儒家思想的内核,推己及人乃是“仁之方”。庄子对夫人之死尽管内心悲哀,但表现的是一种达观的态度,因为庄子认为人死了,那是顺应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①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②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③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2分) 答: (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材料中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对你的启示。(不超过50个字)(3分) 答: 答案(1)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 (2)儒家价值观的核心——重义崇德。(1分) 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只要答一个方面就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读后感

读后感 《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在古代的水墨地图上,以青铜时代的东周王都洛阳为中心,东至齐鲁,西到关中,北抵燕赵,南达吴楚,驿道相通,四通八达。 长于说辞的谋士,带着鱼肠的剑,简朴的青衣,一骑绝尘,携着简书和符信,往来于诸候国的城池之间,穿山岭越栈道,快马加鞭。 原来在这样的流年里,还没来得及眨眼,便已然沧海桑田。我们被动接受世界的高速与冷漠,那些行为,已经是信笺时代的事了、我们在世界的不同半球,拥抱我们所不屑的世俗世界,便是这样,告别了我们的信笺时代。 但是过去的事物就注定被遗忘? 已然成旧的记忆飘转在杏花春雨里,沉默在月桥青石潮湿的肌理中,他们说流年如花,盛衰有季,抚琴为和,听泉作愉。于是一个朝代升起了莺啼燕啭,树影流动,泉声洗耳,跣足而歌。我们看见一个迷雾罩掩的时代,只留下影子、灵魂、人性与山水,对峙或是对话式的彼此相存,山水洗濯灵魂,抺去迷惘和喧嚣,影子映衬山水,阴影与光芒互补相视,分割山水。一把古琴纵是通月会泉也无法修饰人的感伤,倘若世俗不是陋恶无补何处不竹林?又何须呼山为伴、引林为友?于是又一个朝代便消亡了,流水依旧,人去山空。穿越2560年风云的光华,高贵悬在中国人额顶,尼山的月光。 纵观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从后世的一些伟大诗人、作家的身上和作品里,都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影子。例如:苏轼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了苏轼的人生观,同时对他的文艺观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即使平时很少接触,也还是了解苏轼对孔子“辞达”的继承和发展、打心底敬佩苏轼,也抱着就算不懂也要敢于尝试的心理去研究他的作品,他在《答王痒书》中说:“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辞止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儒家主张注重文章要反映社会现实,文要载道、诗要明志,苏轼在批评文学的思想和语言色彩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现实主义,儒家思想也塑造不少直率的伟人。 政治上学过,我国文化、教育正以一种独具特色的方式走向世界,我们把孔子学院建在了世界各地,让外界了解中国文化,在我国发展历程中,能减少对中国的猜疑,我们要认识孔子思想的时代价值所在。 他是一个理想坚定忠于使命的人,居庙堂爱其民,处荒野则忧其君,毫无保留地去施展他的思想,思想的力量源于道德,让混沌社会迷茫人性亮起文明的曙色,他是一座人文精神的高山,耸立在中国历史如铁的长风中。他指点了中华文明共有的圆心,也开辟了世界文明的东方原点,但许多文化不能由儒家独担,更不能让孔子全额买单。 天边如皱的霞光从古典走向忧伤,走进秋日哀婉的鸟叫声中,意识形态独特,一封暖暖的家属便是佳人鸿雁之约,纸鸢用的是红丝绦,青竹篾撑起骨架,纸鸢折断了羽翼,被正在

最新论语对比阅读答案版

一、《论语》四则比较阅读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2)学而不思则罔(3)可谓好学也已矣 【参考答案】(1)从:听从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每小题1分)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2)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答案】(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 16.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第②则:择友之道(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翻译】孔子参观周庙,看到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道:“哎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 【答案】(1)比得上;(2)愉快,快乐。这里的意思是“以(它)为乐”;(3)殆:迷惑;(4)覆:翻倒。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答案】)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 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案】—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___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 【答案】态度学思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 有一本书,如林间清风般拂醒人的善念;有一本书,似山涧泉水 般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它,告诉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它,对 我们诠释无数做人的道理。这本书便是国文经典——《论语》。 品读《论语》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那小小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用心去篆刻上去的,里面凝结了他们一生的心血,带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 《论语》一共短短二十篇,寥寥数万字,却出现了一百多遍“君子”。孔子不也正是这样的人么?他对学生们以身作则,不由半点虚假,游说列国。《论语》中还特别利用季氏之类的小人来衬托出 “君子”的高大。于是,“君子”成了《论语》中的主角。到底怎 样才算“君子”,这是《论语》中主要探究的问题。古人将“梅、兰、竹、菊”代表君子,这表示“君子”需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以 及傲视万物的气魄,这也是《论语》中主要推扬的精神。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也可以理解为君子。正如上面所说,“君子要有 坚韧不屈的精神。”君子不能不坚强刚毅,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不能只对眼前的小小成功沾沾自喜,人生的道路还很远,责任还很重。但是将“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会感到无比快乐。“君子” 正是如此,往往将仁义作为自己的原则,一直向前,不论路途多么 艰难,丝毫不退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说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就是他们所选择的路不同。“君子”为了道义而奋斗,小人却 只贪图个人利益,甚至不惜私下用一些阴谋诡计来夺取自己想要的,根本不在乎别人;而君子则为天下众生着想,用正义服人。在我们的 生活中也有这一些“小人行径”,在“不知不觉”的财富中塞满了 自己的腰包,却还说自己“为官清廉”,这是精神上的不道德。

论语对比阅读答案版

( 一、《论语》四则比较阅读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 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参考答案】(1)从:听从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 (每小题1分)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答案】(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 16.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 【参考答案】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第②则:择友之道(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翻译】孔子参观周庙,看到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道:“哎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 【答案】(1)比得上; (2)愉快,快乐。这里的意思是“以(它)为乐”; (3)殆:迷惑; (4)覆:翻倒。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答案】)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

大学中庸论语名句整理

大学中庸论语名句整理 霍海桐 1、三纲:明明德、新民、至于至善 2、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民) 4、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君子慎独(诚意) 5、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明,食而无味,此为修身在正心(正心、修身) 6、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者,天下鲜也 7、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之民之父母 8、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中庸 1、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2、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皓,反求诸其身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8、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论语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为正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该其乐。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论语》《中庸》《大学》经典语录 *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 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 禾苗的 茂盛。) 氐自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 人。”一《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 位姑娘 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雇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 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 表现出 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 自己的位置,万 物也就生长了。) 网^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中庸》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大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大学》 学 》 (自己有善 德,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F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一一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苛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苏教版五年级课外阅读理解题《论语》有答案

《论语》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按时复习)之 2.有朋自(从)远方来 3.人不知(了解)而不愠(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 5.吾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乎 7.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11.温故(学过的知识)而知新(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可以)以(凭借)为(做,当作)师矣 15.人不堪(忍受)其忧 16.知(懂得)之者(代词,……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以……为乐趣)知者 18.饭(吃)疏食(粗粮)饮水(冷水) 19. 曲肱(弯曲胳膊)而(承接连词)枕之 20.不义(不正当的手段)而富且贵 21.于(对于)我如浮云 22.三人(泛指多个,几个)行必有我师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好的方面,优点)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河边)曰 25.逝(流逝)者如斯(这,指河水)夫 26.不舍(舍弃)昼夜 27.三军(军队的通称)可夺帅也 28.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忠实,坚守)志 30.切问(恳切地提问)而近思(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大学、中庸、论语 名句赏析

◆◆1经典文库开卷有益四书五经名句 ◆◆2经典文库开卷有益《大学》名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选自《大学》第一章。道:宗旨,纲领。明: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显发。德:德行。亲:更新。止:有达成和维持之意。至善:最完善圆满的境界。定,心志的定向。本:原指树根,末:原指树梢。【译文】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1经典文库开卷有益【赏析】在《大学》的开头,便阐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齐:管理。修:修养。正:端正。致:推极,获取。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2经典文库开卷有益【赏析】治国、齐家、平天下都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修身的问题。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体表现在行为、节操之中,可行为节操由意念志向所决定,如果意念志向夹杂着私情物欲,表现在行为节操不符合道德规范。所以只要思想志向真诚,心灵自然能够体现在各种行为事物之中,心志不为物欲所诱惑,道德人格就由此建立。其实道德的修养前提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掌握做人道理。由此在推到这段话的前部分,要平治天下,开创一个道德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国家,国家由家组成,家由个体的人组成;最终归结到人的德行和道德人格。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 ◆◆3经典文库开卷有益【译文】对事物深入研究以后,知识就能丰富,知识丰富以后,诚意就能证实,诚意证实以后,心志就能端正,心志端正以后,身心就能修养,身心修养以后,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好以后,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就能太平。【赏析】这段话是对上一段话相对的复述。上一段话说明要明明德平天下,最终推到人要学习,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而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修养学问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养的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两段话在说理逻辑上只是修辞手法上的先后而已,都阐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

人性的弱点与论语对比阅读

《人性的弱点》与《论语》对比阅读 读完《人性的弱点》,我觉得在与人的相处上确实有许多地方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但是由于出书的目的不同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卡耐基告诉我们,要杜绝批评,杜绝斥责杜绝抱怨,因为做的人很难意识到自己是错的并且即使意识到了也不一定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批评是无济于事的,宽容反而会是我们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尊敬。并举了试飞员胡佛的没有责怪机械师的疏忽的例子和林肯没有责怪将军错失良机的例子,让我们更好理解他的话。《论语》中也说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些都表达我们对其他人的错误不要批评,要宽恕。"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讲我们要有大的气量,学会宽恕别人。 《人性的弱点》告诉我们要避开争论,永远不要指责别人说‘’你错了‘’,要间接的指出别人的过错。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人性的弱点》比较偏重别人错了要间接的指出,并没有说别人不改怎么办,《论语》中说出不改也不必要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但是《人性的弱点》讲领导者要间接指出错误,不改,肯定是不能就这么算了。《论语》面对朋友的时候应该做的。 《人性的弱点》告诉我们要批评别人指出别人的过错要先反省自己。孔子也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两个本书变达了相同的意思,是可以相互补充的。看见别人犯错了,先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然后才能够批评别人,批评别人要从自己的错出发,提及别人的错,让他人乐意接受一些。 从两本书整体对我的感觉来看,《人性的弱点》跟功利一些,《论语》更高尚一些。我觉得《人性的弱点》与《论语》的目的或者说思想境界不一样。《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所举的例子让我感觉《人性的弱点》很侧重于利用人,比如宽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