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高考热点素材及优秀作文

2019高考热点素材及优秀作文

最新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汇编

一、2019重磅热点:

“基因编码婴儿”事件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1月26日,我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她们成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里实现历史性突破。消息已经发出,招致,122位科学家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声明称:

“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这些不确定性的可遗传的遗传物质改造,一旦作出活人就不可避免的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人能预知。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强调:“在我看来,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进入人类世界,帮助我们战胜病痛,甚至是让自己更健康,可能都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这项技术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这项技术打开的到底是潘多拉魔盒,还是阿拉丁的神灯?我请你和我一起好好思考。”

读罢材料,说一说你的见解,不少于800字!

推荐立意一:有底线的人生才能更精彩

从本题来讲,科学研究需要底线,作为科学家心中要有道德底线,人类文明的列车在疯狂的前进时,也要知道刹车的作用……因而可以从立意的角度讲可以“有底线的人生更精彩”【审题】

1.什么是底线?

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人的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2.坚守底线的重要性。底线之上的就是道德的,底线之下的就是不道德的。

可侧重写道德底线的重要性。强调要信守爱国、忠诚、善良、守信、仁厚等为人的基本准则,否则,尚不是“人”,何谈“成才”。这一类的正面例子很多:屈原的正道直行,九死未悔;苏武的被扣异邦,坚贞不屈;……反面例子如秦桧、吴三桂等也很好找。

3.怎样确定底线?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受到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受金钱物质等的诱惑,把持不住自己的操守,迷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亵渎诚信,泯灭良知,甚至逾越了守法—这条道德的最后底线,丧失理性,践踏法律。以饮食业为例,饮食卫生状况,直接关乎群众生命安危。但就有人敢拿它当儿戏。媒体上不是时常刊播市场上查获出甲醛发泡的海产品,掺有工业用油的毒大米、毒饼干,矿物油加工的毒瓜子,工业乙醇配制的毒酒吗?留意我们的身边,不是也出现过掺了卫生纸的煎饼、洗衣粉洗过的桃子、用硫磺熏白的馒头吗?除此而外,在经济社会领域,像做假账、提供假证明、造冒牌货、坑蒙诈骗等事也并不少见。这种现象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以致有人利欲熏心,见利忘义,弃信离德,铤而走险,酿成惨剧。

残酷无情的事实提醒人们,现代平等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趋向于形成一个最小的共识圈。这

就是与历史上的道德相比,底线伦理接近于一个最小的同心圆,从而形成一种“道德底线”,也可以说是社会的基准线。各行各业、各种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底线,比如干部不能搞腐败坏了党风政风,教师不能误人子弟坏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荣誉,会计不能作假账坏了账目应有的真实,医务人员不能乘人之危吃拿卡要毁了白衣天使的形象,普通公民路见不平不能视而不见、见死不救而没了人味,造食品的不能掺杂使假坑人害人而丧了良心等等。

做人要有原则,要讲求职业道德,恪守法律法规,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这其中,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和处事之本,是公民都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的最后底线。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个不道德的人。当然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这个底线,而是要时时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处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慎独,慎微,慎行,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这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情趣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一个走向成熟的社会人。

推荐立意二:创新也要守规矩

人类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但是有好的创新,也有坏的创新。例如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进入人类世界,帮助我们战胜病痛,甚至是让自己更健康,可能都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有人利用创新,为了一己私利,而完全不顾创新的后果,给社会造成巨大的隐患,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所以,从材料看,我们可以立意为“创新也要守规矩”

优秀范文

创新也要守规矩

傅大利

正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两年,“创新”一词火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而举国上下,更时时、处处涌动着对创新的呼声与热情。

披着“创新”外衣的不良竞争要不得。

因为需要,所以重要。被提升到极为关键层面的创新,如今已经大行其道,而且前路宽广。但是,在这种繁荣和火热背后,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过程,创新亦然。正如“前要见古人,后要见来者”。创新,应该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一步编织出新的绚烂多彩。当然创新是可以“平步起波澜”的,但如若更好的创造及前行,有所遵循、有所坚守,是极其必要的。可是,就在现在,就在当下,却有人打着创新的旗号,忽视规则、漠视规程、忘记规矩。这样的创新,绝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也绝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随着“某宝”的快速崛起,林林总总的商务网站也遍地开花。很多人将其归结为创新,而且上升到颠覆传统、交易革命的高度。可是在其快速发展,看似光芒万丈的同时,不难发现给社会和正常的商业秩序带来的隐忧。因为个人、单个企业的所谓创新,确实把原本正常的市场生态搅得“风生水起”。但这种模式所衍生的“副产品”,消费者和政府却不得不为其买单。制假售假的泛滥、偷税漏税的常态化,这种创新不仅扰乱着市场的节奏,更在侵犯着受众的权和利。

由于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知错不改,或者纠错能力有限,在这些企业任其扩张的同时,市场没有因此而繁盛,民众在看似获得短期利益的同时,却在逐步丧失对产品质量、个人维权等等的坚守。还有,几年前风靡各大城市的两款打车软件,起初是斗得乌烟瘴气,让人简直眼花缭乱。可在基本形成垄断的同时,却使得一些由于客观条件制约,无法及时跟上节奏的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遇到招手车不停、打车无处寻的尴尬。

这样的事例,其实盘点起来,太多太多。这种披着“创新”外衣而引发的商业竞争,促成的看似一场全民狂欢和盛宴,终了却是受众被控制、被牵制,乃至它垄断着行业,建立自己的

规则。这种所谓的“创新”,这种不良竞争的恶行,是不科学的,更是要不得的。

创新的目的和本源,应该是让社会和民众受益,但现在某些“创新”,由于逐利的劣根性,不仅给民众造成损失,还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比如,当年靠跑江湖讨饭的某地游医,在监管间隙发现了生存和野蛮生长的空间。这些既不是学医的,又不懂医的人,越漂越白,靠不正当渠道占据众多“三甲”大医院的科室,诱惑不明真相的患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隐患!他们的这种美其名曰的“创新”,不仅称不得是“创新”,反而成为麻烦的制造者。类似群体,他们把创新和创意没有用在明处和当处,反倒是靠着小聪明、小把戏,摆脱监管,肆意闯荡,非但没有因为自己的创举造福社会,却成长为毒瘤,为害世人。

时文欣赏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科技进步,还是哗众取宠?

今天的朋友圈,被一则“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的消息刷屏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问一个问题:这究竟是值得国人骄傲的科技进步,还是个别科学家不顾伦理与法律法规约束的哗众取宠?

……

而就在笔者完成这篇评论的同时,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回应:“这件事不属实,我们没有接受过相关信息。”这更让整个事件变成了扑朔迷离的罗生门。

不管真相如何,这一事件提示我们关注两点。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跑在伦理研究和法律法规的前面,是不是应该尽快在国家层面组织科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尽快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可能影响人类的科学研究进行规范?第二,这项研究即便经过了医院的伦理审查,在程序上看似是合理的,但在涉及重大伦理实验的决策上,一家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是否有能力、有水平进行审查?我国是否应尽快建立不同层级的科学伦理审查规范?

这项实验,究竟是科技的进步,还是哗众取宠?这样的实验该不该进行下去?这个问题需要科技界来回答。但无数的事例已经告诉我们:掌握了尖端知识和技术的科学家,不仅需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更要有对生命的敬畏心、对社会发展的责任心,才能造福人类。(柯济)时文欣赏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人类需警惕“技术报复效应”

11月26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了。这是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双胞胎,在受精卵时期,通过基因编辑手术,对他们的一个基因进行修改,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 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HIV 病毒。

自从人类科学进步进入到基因领域,就拥有了造物主的能力。对于这样创造或者毁灭一个物种的能力,人类应当保持谦卑的态度,小心翼翼进行探索。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的已知总是远远小于未知。我们自以为能够掌握某种科学技术来改变世界,却常常被随之而来的后果打脸。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纳指出,技术具有极大的“报复效应”。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是一回事,比如抑郁症可以通过抗抑郁药得到缓解,但服药之后容易引起腹泻,这是副作用。但患者一旦开始服用抗抑郁药,有可能加重药物依赖,反而更加抑郁,这就是报复效应。为了灭杀美洲火蚁,美国政府曾经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DDT等剧毒农业,30年过去了,美国人惊讶地发现,DDT消灭了火蚁的天敌,火蚁却更加茁壮了。

更著名的是抗菌素的发明,曾经一度让人们乐观认为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将会彻底消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