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法

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法

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法
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法

第三章文案调研——二手数据的收集方法

一、二手资料data

1 、原始数据——直接来源,第一手数据,专门收集,实验、观察、询问

二手资料——间接来源,文案调研,已有的数据资料

任何市场研究均不可能完全独一无二,或从未发生过,很可能有过类似调查

2、二手数据的优劣

(1)优点时效性

经济性——成本低,易获得

辅助性——确定研究的主题和背景

确定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确定研究的潜在问题和困难

(2)缺点测度标准不一致

分类标准不一致

数据更新慢

相关程度低

数据可能缺乏可得性,不充分

数据可能不准确

二、内部数据——内部数据库,会计帐目、销售记录、各类报告

外部数据——政府报告

官方统计资料:年鉴

行业协会资料

研究成果论文、图书

大调研公司数据

三、因特网资料

关键词搜索

大学网站及BBS讨论

* 官方及商业数据公司网站

出版公司

第四章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

第一节询问法

*调查方法:

我国政府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少量的全面报表综合应用。”

普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于收集重要的国情国力和重要的经济现象的全面资料,是最基础的参照资料。一般为定期调查。主要用于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现象的数量特点

时期指标:某一段时间内累积达到的总量水平,流量,可加性

时点指标:某一时刻、瞬间上的总量水平,存量,不可加性

抽样调查:从调查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对总体数量特征进行推断,是应用最广泛的非全面调查

分为:概率抽样:随机

非概率抽样:非随机,调查结果不能用于推断

统计报表

*数据收集的形式

一、传统的询问调查方法

调查者通过口头、电讯、网络或书面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收集数据、资料的方法。

1、面谈访问——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交谈而获得资料

问卷访谈与自由交谈;个别交谈与集体座谈

入户访谈:比较深入,样本代表性较好,不易控制调查者,调查者效应大,费用高,时间长

街上拦截访谈:不是随机抽样,样本代表性不足,环境差,拒访率高

现场拦截访问;中心地访问

普通人员访谈—计算机辅助人员访谈CAPI

2、电话访谈——问卷、样本抽取

费用低;样本质量较好;时间短,调查内容有限,不深入;互动性差;调查者效应较小;

抽样电话访谈: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计算机(非电话号码簿)随机生成访谈的电话号码

固定样本抽样电话访谈

3、邮寄访谈——出版业、直销企业

单程邮寄访谈(回收率5-20%)

固定样本邮寄访谈:回收率相对较高,但费用也大

方便,经济;无调查者效应;时间长;回收率低(5-20%);参与者与拒访者之间存在的的系统误差;

*提高回收率的方法:事前事后提醒致谢、物质奖励、方便、真诚请求、信誉高的联合机构、特别遴选的被调查者

4、网上调查——e-mail调查、在线调查

以各类社会调查为主

速度快(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保存、传输的一体化);经济、方便、范围大;容易找

到与相关问题联系紧密的人;样本代表性差;无法控制调查过程与被调查者;

5、留置调查

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后收回

三、影响选择不同调查方法的因素

抽样的精度;预算;数据质量要求;问卷长度及结构性程度;样本的发生率;时间

第二节观察法

不与被调查者发生直接接触,不通过提问或交流而系统地记录人、物体或事件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可由人员或机器进行

可以进行观察的条件:所需信息必须是可以观察到或能从观察到的行为推断出的

观察的行为必须是重复的、频繁的或者在某方面可以预测的——成本高

被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相对短期的

一、种类

1、结构性与非结构性观察——控制与无控制的观察

是否有统一的计划、观察内容、要求和手段,观察人员的自主度如何

2、连续的和不连续的观察

3、公开的和掩饰的观察

4、参与与非参与的观察

5、自然的和经过设计的观察——模拟环境

6、人员和机器观察

二、观察法的优劣

1、优点——真实、客观;简单、易行

2、缺点——只能观察公开、表面、目前的行为,无法探究动机、态度和未来的行为

对人员和方法设计有较高要求

成本相对较高

三、观察的内容

1、人员观察:顾客观察、神秘购物者;单向镜;购物形态和行为;审计

2、机器观察

第四节实验法

一、涵义和概念

1、方法的涵义

在实验法中,调研人员变为主动的参与者,通常称为“因果性调研”,研究人员改变一些因素(变量),考察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其他因素有什么影响。

改变的因素——自变量、解释变量、实验变量

受影响的因素——因变量、被解释变量

*相关关系——因果关系

2、基本概念

实验组——接受实验的被研究对象

控制组——不是实验对象,往往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也称为对照组

现场实验——现实情况下的实验

实验室实验——受控制环境下的实验

二、实验设计

1、非正规设计——

非随机性、成本高、易操作

*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

例:某鲜果汁的原包装为袋装,现要研究新包装对果汁的销售量的影响。

在实验设计中,A为自变量,代表果汁的包装,

A1——罐装

A2——瓶装

A3——袋装(原包装)

Y为因变量,代表果汁的销售量。在这个实验设计中,自变量只有一个,包装A,因此是一个单因子实验设计。如果同时还要研究价格B、促销方法C等因素对销售量的影响,就变为多因子实验设计了。

每组各选3个商店(超市)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使用3个商店的平均销售量进行对比。四种不同的非随机实验设计方法如下:

(1

12

装变动的同时销售量的变动,也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对销售量的影响,因此也无法肯定销售量的变动是否完全由包装变动所引起。

(2

和Y2—Y3来分别

13

确定与同期的原包装果汁相比,两种新包装罐装和瓶装对销售量的影响效应,即罐装效应= Y1—Y3、瓶装效应= Y2—Y3。然后比较Y1—Y3和Y2—Y3两种效应来判断哪一种新包装的效应更好。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将新包装与同期原包装的销售量比较,但是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对销售量的影响,尤其是不同组商店的不同地点、顾客偏好、收入等因素对销售量的影响。例如第一个实验组3个商店由于地点原因和顾客收入较高,顾客特别喜欢罐装果汁,罐装果汁销量特大。因此无法肯定果汁销售量的变动是否完全由包装改变所引起。

(3

*来分别确定改换包

1122

装前后,两种新包装罐装和瓶装与原包装相比对销售量的影响效应,即罐装效应= Y1—Y1*、瓶装效应= Y2—Y2*。然后比较Y1—Y1*和Y2—Y2*两种效应,来判断与推出新包装前相比,哪一种新包装的效应更好。

但是这种设计方法也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对销售量的影响,因此也无法肯定销售量的变动是否完全由包装变动所引起。例如,实验期间适逢节庆假期,各种商品包括果汁的消费量大增。即使实验结果表明换新包装后比原包装销售量增加,也无法肯定销售量的变动是否完全由包装变动所引起,还是由于节庆期间果汁的销售量增加所引起的

(4)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设计——有利于消除外来因素影响

共同影响,而控制组销售量的变动只受外来因素影响。因此,两种新包装与原包装相比对销售量的影响效应,罐装效应可以表示为(Y1—Y1*)—(Y3—Y3*),瓶装效应可以表示为(Y2—Y2*)—(Y3—Y3*)。然后比较(Y1—Y1*)—(Y3—Y3*)和(Y2—Y2*)—(Y3—Y3*)两种效应来判断哪一种新包装的效应更好。

2、正规设计——随机设计

方差分析

3、实验的有效性

*有效性——实际的测量与希望的测量十分一致

内部有效性——实验设计及环境的内部

外部有效性——现实,实验室外的人和环境

4、特点

强有力的研究形式和结论

成本高

保密度要高

严格的设计条件在实际中经常遇到干扰

第四节定性调研

一、涵义

1、含义

主观选择较小样本进行深度的、非正规的访谈,目的是要对感觉、动机、态度,也就是对“为什么”和“怎样”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未经量化或定量分析

*调查的初始阶段

*定性与定量——人的因素

*不可进行推断

2

二、方法——有很多方法借鉴了精神、心理医学中的研究方法

1、焦点小组座谈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以会议或座谈形式对特定主题进行集体讨论

——确定主题(座谈大纲)

——选择成员

——挑选主持人(控制、沟通、立场、专业)

——编制座谈正式指南(资料)

——是否需要多次座谈

——分析结果,正式报告

优点:成员之间的互动性;容易观察;比较容易执行;可以了解较详细的调查内容

缺点:设计方法和确定人员的难度;成员不具备代表性,有误导;

2、深度访谈——

调查者与非调查者一对一的深入交谈与访问,可以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态度、意见、动机等,尤其对敏感性问题效果较好

特点:开放性、非结构性、成本较高、调查者参与水平低、对面谈者的要求高,不能进行推断,结论不能量化

自由式访谈

半控制性访谈

3、其他技术

映射技术(心理学):词汇联想、语句完成、图画完成、照片归类、叙述故事、第三人称

4、定性调研方法的优劣

优点:成本低、灵活多变、范围广

缺点:样本小,代表性差、误差大,不能推断

第五节资料收集中的误差

调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各种误差由于来源不同,可控情况也各不相同

1、二种误差分类

系统误差:有倾向性

测量误差: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会产生随机误差:偶然、无倾向性

系统误差:有倾向性

代表误差:

非全面调查方法本身所产生的误差随机误差:无倾向性——抽样误差

*一般情况下,系统误差可以可以消除,随机误差不能消除

2、在数据收集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抽样调查)

随机测量误差:处理过程误差——偶然的登记误差,数据登记或录入中产生的误差。

如:漏填错填数据

随机抽样误差:偶然的代表误差,可以事先进行计算和认定

系统误差:由于调研设计或抽样设计中的错误或问题而产生的误差,有倾向性

系统的测量误差

系统的代表误差(抽样设计误差)

(1)系统的抽样设计误差:实际上违反随机原则——抽样的等可能性原则

抽样框误差:抽样框是调研对象的总体清单,抽样框误差是由于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抽样框而引起的误

差。

如:电话号码簿抽样、选举民意调查抽样

调研对象范围误差:调研对象范围限定不准确或相关群体的不恰当限定而引起的误差。如:居民收入

或消费水平的限定、广告目标群体的界定

抽选误差:不完整或不恰当的抽样过程,或正确的抽样程序未能保证执行而产生的误差。可能是有意

识或无意识的。

如:人为挑选或放弃调查对象、与某种规律吻合

(2)系统的测量误差:全面或非全面调查均可能产生测量误差,这里指的是系统的测量误差

替代信息误差:因实际需要的信息与调研人员所收集的信息之间的差距所产生误差。一般与调研设计

的主要问题有关。

如:食品的调研只注重口味、洗涤用品、电脑产品

访谈人员误差: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误差。访问人员的衣着、年龄、性别、气

质、面部表情、形体语言、语气语调等都可能会影响被访问者全部或部分的回答。还包括伪造调研记录的可能

如:语气或表情的倾向、不恰当的引导性提问

测量工具误差:测量工具或问卷所产生的误差。由于提出的问题或问卷设计中的某些因素而导致回答

的偏差或使回答容易产生偏差。

如:倾向性的问题、不完全的备选答案、措辞不准确

回答误差 拒访误差:接受者与拒访者之间的差异导致的误差。主要由于无法找到被访者;特定环境

下被访者不能或不愿回答;被访者拒绝回答所造成。调查形式也影响拒访率 如:邮寄调查或网上调查中回答者与不回答者的特点

答案偏差:被访者回答特定问题时有特定的偏向;有意或无意;问题的敏感性、过于详细

或笼统的问题、问题的格式

如:隐私性的问题;较长时间内的消费数据

3、解决办法——

扩大样本容量;尽量不改变样本;提高回答率

误差类型定义例解决办法随机

抽样误差抽样代表误差

由于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完全

所引起,由方法产生的误差

样本值与真实值之

间的差异

改变样本容量;改

变抽样方法

随机

测量误差处理过程误差

偶然的登记误差,数据登记或录

入中产生的误差。

漏填错填数据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

制体系

系统抽样设计误差

抽样框误差

抽样框是调研对象的总体清单,

抽样框误差是由于不正确或不完

整的抽样框而引起的误差

电话号码簿抽样、

选举民意调查抽样

完善抽样框和质量

控制体系

调研对象范围

误差

调研对象范围限定不准确或相关

群体的不恰当限定而引起的误差

居民收入或消费水

平的限定、广告目

标群体的界定

更仔细的对象限定抽选误差

不完整或不恰当的抽样过程,或

正确的抽样程序未能保证执行而

产生的误差。可能是有意识或无

意识的

人为挑选或放弃调

查对象、与某种规

律吻合

严格的随机性和质

量控制体系

系统测量误差

替代信息误差

因实际需要的信息与调研人员所

收集的信息之间的差距所产生误

差。一般与调研设计的主要问题

有关

食品的调研只注重

口味、电脑产品

改进调研设计,确

定调研的主题

访谈人员误差

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相互作

用产生的误差

语气或表情的倾

向、不恰当的引导

性提问

细致地选择和培训

访谈人员;建立专

门的质量控制体系测量工具误差测量工具或问卷所产生的误差

倾向性的问题、不

完全的备选答案、

措辞不准确

改进问卷设计;预

先测试

回答

误差

拒访误差

接受者与拒访者之间的差异导致

的误差

邮寄调查或网上调

查中回答者与不回

答者的特点

回访;改进问卷;

物质刺激答案偏差

被访者回答特定问题时有特定的

偏向

隐私性问题;较长

时间内的消费数据

事先调整问题;改

进问卷

信息系统开发(实施)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案

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信息的整合处理,而信息的载体和表达都要通过数据完成。对项目实施来讲,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难度最大。 首先,基础数据涉及面广,涵盖了企业中所有可见信息和不可见信息。物料基本信息,产品结构数据,会计科目,供应商客户信息,部门、工厂、仓库、车间信息等等属于可见信息,这些信息在手工作业中也会用到。不可见信息如单据类型、仓库性质、计划参数等,这些信息在手工管理信息时是不会涉及到的,它们会影响到系统计算。 另外,基础数据准备的工作量大,以上各类信息的记录数从几个到几十万都有,而每条记录包含的字段又可多达上百个,两者的乘积简直是天文数字,通常造成项目延期的原因有90%来自于基础数据整理。 数据的正确性是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是许多程序正确运行的基础,如物料计划和生产计划就是根据物料文件设定的提前期、库存量、BOM结构等计算得到的,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数据与实际不符,计划结果就将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正是因为基础数据具有这些特征,从而造成了收集准备工作量大、难组织,一般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投入的人力和时间都比较多,见效周期长,因此阻力也是很大的。 为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施ERP,下面谈一下如何快速、低成本、低错误率地完成基础数据准备。 第一步:确定工作范围 首先根据ERP项目范围确定哪些数据需要准备,然后确定参与部门和人员配备,进而确定工作计划,切记不可将所有工作只交给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做,必须对此项工作的艰难程度有充分的认识。工作计划中还要注意安排定期的会议,以方便工作人员之间沟通。 第二步:建立必要的编码原则 ERP软件对数据的管理是通过编码实现的,编码可以对数据进行唯一的标识,并且贯穿以后的查询和应用,建立编码原则是为了使后面的工作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原则,也为庞杂的数据确定了数据库可以识别的唯一标识方法,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切不可急于求成,忽略了这些重要的工作。 另外,编码原则的制定属于企业级标准的建立,应该按照ISO9000的标准制定和管理,尤其对于量大的基础数据(如物料主文件的编码)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确定方案。 第三步:建立公用信息 建立的公用信息包括公司、子公司、工厂、仓库、部门、员工信息、货币代码等基本信息。这些数据会在其他基础数据中被引用,并且数据量不大,可以利用较少的时间和人力完成。如果整理其他数据的时候发现缺少公用信息再补的话,整体效率和进度会大打折扣。 第四步:BOM结构的确定(根据企业情况可选) 如果企业应用生产系统、计划或产品研发模块,BOM就是必须的基础数据。这里首先应该明确原料到半成品、半成品到产品的级次关系,这步工作的难点是半成品设定的问题。如果

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收集的方法 和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样,当我们选定了相应的研究设计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准确有效地收集数据,以客观而全面地反映所要研究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真实状况。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语义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等,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学校心理学研究通常也采用这些方法,特别是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研究等。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的心理特征。因此,观察法是学校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一)观察的类型 由于观察的目的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不同的类型。 1. 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根据观察的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的,还是在人为干预条件下获得的,观察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所谓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状态下,对儿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搜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收集到观察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典型、一般的行为表现,但这种方法使观察者比较被动,也难于揭示儿童的许多在自然状态下不易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实验观察法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心理和行为表现,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比如,要研究儿童的助人行为,单靠自然观察显然是很困难的,研究者常会创设一定的情境,观察儿童在这种情境下的助人行为的状况,实际上,实验观察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实验法。 2.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学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4、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图形卡片。 教学方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

数据采集方法有哪些

数据采集方法有哪些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DAQ),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 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比如摄像头,麦克风,都是数据采集工具。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量测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均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采集含义很广,包括对面状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或包括物理量,如灰度)数据。 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采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分布式领域,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分布式控制应用场合中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次,总线兼容型数据采集插件的数量不断增大,与个人计算机兼容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数量也在增加。国内外各种数据采集机先后问世,将数据采集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现在谈论大数据已经没有新意了,形形色色的产品、平台和公司都贴满大数据标签,但大数据却并没有掀起预期飓风,甚至还被冠以“伪命题”污名。 本末倒置,数据采集才是大数据产业的基石。都在说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价值挖掘,却不想,没有数据何来应用、价值一说。就好比不开采石油,一味想得到汽油。当然,石油开采并不容易,各行各业包括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都是封闭式进行,海量数据被封在不同

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

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 收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当对要求数据非常非常准确的时候可以采取普查的方式,如为了制做校服,要了解学生的身高,胸围,裤长等数据,而取得这些数据的方式应逐人调查,这就是普查方式,普查得到的数据比较准确。但是当要调查的总体比较多时普查又比较费时,费力,消耗大量财力,并且有时也是无法做到的,如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不可能将这批灯泡逐个使用到用坏为止。 因此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又一种方式。抽样调查就是在被调查的数据中随机地抽取一些数据组成一个样本,通过对样本中数据的分析去估计全体数据的情况。抽样调查是统计工作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是切实可行的,做好抽样调查的关键是“随机抽样”,也就是不要有目的地挑选数据,而是用某一规律在全体被调查的数据中取得数据。一般地抽取数据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统计数据不同,但是只要做到随机抽样,所得数据就具有代表性。 平均数的应用: (一) 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应用最广, 其原因在于在经济现象中, 总体的标志总虽常常等于总体单位的标志数量的总和, 算术平均数恰好适应这种情况。而且算术平均数可以使∑(X 一灭)∧ 2 为m i n V a lu e , 在一般情况下, 其数值代表性较好。 算术平均数虽然只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但可以通过组平均数、分组法、数列分布等方法 来弥补这一缺陷, 所以算术平均数在平均数中占主要地位, 只有在一些特定场合, 才用到其他平均数。 (二) 调和平均数X H 一般来说, 在需要计算倒数的平均数值时, 需要应用调和平均数。 在m = X f时, 如果已知m , 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 (三) 几何平均数了 几何平均数有一重要数学性质: 小于平均数的变量对jL何平均数之比的乘积等于儿何平均数对大于平均数的变量之比的 乘积。 这个性质表明, 当我们要表现变量与变量之间相对差异程度时; 用儿何平均数比用其他 一 平均数代表性更好, 而且, 儿何平均数在标志值平均数中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 几何平均数常用来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四) 平方平均数Xq 平方平均数适用于需要将变量平方以后再求平均数的场合。比如, 在农产量调查中, 求 面积因子的平均数时, 就要用平方平均数。又如标准差计算也要用平方平均数计算: (五) 中位平均数M e 卜位平均数适用性比较强, 对于两端开放的数列, 也可以计算中位平均数; 对于不带有 观测值的事物(品质现象) 也可以计算中位平均数, 而且中位平均数有习X 一M e卜m in V a lu e 的性质, 故可用于最佳地址选择问题, 中位平均数还可用于工厂质量检查和季节比率计算等方面。

第六章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方法教学

课题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方法 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 (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 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 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 (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 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 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 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 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

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收集的方法 和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样,当我们选定了相应的研究设计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准确有效地收集数据,以客观而全面地反映所要研究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真实状况。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语义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等,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学校心理学研究通常也采用这些方法,特别是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研究等。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的心理特征。因此,观察法是学校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一) 观察的类型 由于观察的目的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不同的类型。 1. 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根据观察的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的,还是在人为干预条件下获得的,观察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所谓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状态下,对儿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搜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收集到观察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典型、一般的行为表现,但这种方法使观察者比较被动,也难于揭示儿童的许多在自然状态下不易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实验观察法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心理和行为表现,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比如,要研究儿童的助人行为,单靠自然观察显然是很困难的,研究者常会创设一定的情境,观察儿童在这种情境下的助人行为的状况,实际上,实验观察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实验法。 2.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进行的活动之中,观察法可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故又称之为局

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学目标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教学重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教学难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二、学习新课.(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

收集和整理)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摩托车:正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大客车:正正载重车:正正正正(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机动车种类辆数合计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2、学生练习.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年份1992 1993 1994 19951996增加人口数(万)三、巩固练习.拿一枚1角硬币,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

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1.(2015?徐州校级模拟)在“5?18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小明和他的同学为了解某街道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于是随机调查了该街道1000个成年人,结果有180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的方式是普查 B.该街道约有18%的成年人吸烟 C.该街道只有820个成年人不吸烟 D.样本是180个吸烟的成年人 考点: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解答:解:根据题意,随机调查1000个成年人,是属于抽样调查,这1000个人中180人吸烟不代表本地区只有180个成年人吸烟,样本是1000个成年人, 所以本地区约有18%的成年人吸烟是对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2015春?万州区期末)下面获取数据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班同学的身高用测量方法 B.快捷了解历史资料情况用观察方法 C.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次数用实验方法 D.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用访问方法 考点: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分析:根据实际问题逐项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我们班同学的身高用测量方法是长度工具,可信度比较高; B、快捷了解历史资料情况用观察方法的可信度很低; C、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次数用实验方法是事实事件,所以可信度很高; D、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用访问方法是事实事件,可信度很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本题也使学生了解了获得信息的方式方法. 3.(2015春?石家庄期末)某学习小组将要进行一次统计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活动序号,其中正确的是() A.实际问题→收集数据→表示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B.实际问题→表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C.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D.实际问题→整理数据→收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法

第三章文案调研——二手数据的收集方法 、二手资料data 1 、原始数据——直接来源,第一手数据,专门收集,实验、观察、询问二手资料——间接来源,文案调研,已有的数据资料任何市场研究均不可能完全独一无二,或从未发生过,很可能有过类似调查 2、二手数据的优劣 (1)优点时效性 经济性——成本低,易获得辅助性——确定研究的主题和背景确定研究的方向和范围确定研 究的潜在问题和困难 (2)缺点测度标准不一致 分类标准不一致数据更新慢相关程度低数据可能缺乏可得性,不充分数据可能不准确 二、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内部数据库,会计帐目、销售记录、各类报告—政府报告 三、因特网资料 官方统计资料:年鉴行业协会资 料研究成果论文、图书大调研 公司数据 关键词搜索 大学网站及BBS 讨论 官方及商业数据公司网站 出版公司 第四章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方法: 第一节询问法 我国政府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少量的全面报表综合应用。” 普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于收集重要的国情国力和重要的经济现象的全面资料,是最基础的参照资料。一般为定期调查。主要用于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现象的数量特点 时期指标:某一段时间内累积达到的总量水平,流量,可加性 时点指标:某一时刻、瞬间上的总量水平,存量,不可加性 抽样调查:从调查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对总体数量特征进行推断,是应用最广泛的非全面调查 分为:概率抽样:随机非概率抽样:非随机,调查结果不能用于推断统计报表 *数据收集的形式 一、传统的询问调查方法调查者通过口头、电讯、网络或书面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收集数据、资料的方法。 1、面谈访问——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交谈而获得资料问卷访谈与自由交谈;个别交谈与集体座谈 入户访谈:比较深入,样本代表性较好,不易控制调查者,调查者效应大,费用高,时间长街上拦截访谈:不是随机抽样,样本代表性不足,环境差,拒访率高 现场拦截访问;中心地访问普通人员访谈—计 算机辅助人员访谈CAPI 2、电话访谈——问卷、样本抽取费用低;样本质量较好;时间短,调查内容有限,不深入;互动性差;调查者效应较小;抽样电话访谈: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 ——计算机(非电话号码簿)随机生成访谈的电话号码 固定样本抽样电话访谈 3、邮寄访谈——出版业、直销企业单程邮寄访谈(回收率5-20%)固定样本邮寄访谈:回收率相对较高,但费用也大方便,经济;无调查者效应;时间长;回收率低(5-20% );参与者与拒访者之间存在的的系统误差;*提高回收率的方法:事前事后提醒致谢、物质奖励、方便、真诚请求、信誉高的联合机构、特别遴选的被调查者 4、网上调查——e-mail 调查、在线调查以各类社会调查为主速度快(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保存、传输

第一周 一、数据收集整理 第1--3课时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感受统计表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理解统计表,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数据收集整理 第一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

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

四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一方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 一方法教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课题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方法 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 (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 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 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 (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 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 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 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 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一、一、填空题 1、调查表一般有和两种方式。 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和。 3、是一种间接取得统计资料的方法,它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较强的。 4、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调查;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调查。 5、调查人员亲临现场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清点和计量,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法。 6、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调查单位是 ,填报单位是。 7、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选取的。 8、抽样调查属于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特征的认识。 9、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单位。 10、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都要先制定。 11、重点调查实质上是的全面调查,它的目的是反映情况。 12、通过调查几个主要的产棉区来了解棉花的生长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属于调查。 13、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其基本形式有、、、 和。 14、人口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住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也是。 15、统计整理是对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16、在组距列数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叫。 17、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A、,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B、,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可以确定为,组中值为。 18、设考试成绩的全距为100,如果将60分以下为一组,其余按等距分成四组,则各组的组距为。 19、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各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

20、对于连续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习惯上规定各组不包括其的单位,即所谓的原则。 21、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这样的数列其组数等于。 22、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23、为了消除异距数列中组距不同对各组次数的影响,需要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 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A、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 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5、先对总体中的个体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类,再以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类型抽样 6、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7、调查时限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8、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 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 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 9、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 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 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 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

统计研究的程序与数据搜集方法

二、数据搜集方法 A、为什么要搜集数据: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B、什么是数据搜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 资料和次级资料。

C 、 数据来源 (一)原始数据的搜集方法 1、全面调查 (1)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严格的报告制度 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优点: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 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 缺点: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 有可能由于虚报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质量 (2)普查:指国家为详尽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宜经常进行 最近的一次普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我国人口普查: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 随机抽样调查:根据随机原则推算总体特征,又称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 特点: (1)按随机原则选样,即样本单位的抽取不受主观因素及其他系统性因素的影响,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均等的被抽中机会 间接来源

(2)能够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即样本单位和总体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 (3)调查目的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表现,它可以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4)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 优点: (1)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全面调查的目的 (2)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受人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小 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相等;选择一个受试对象对其他元素没有影响;使用随机数表,抽签等方式。 可以应用Excel中的随机函数rand()根据样本框安排随机样本 *样本框:抽样过程中抽取样本的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如,从全体学生中,直接抽取200名学生作为样本,那么,全体学生的名单(花名册)就是这次抽样的样本框。 例:在编号为1-100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随机编号=int(rand()*100))+1 学会查看Excel的帮助文件 (2)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常用于电话调查。 例如:从一个学生人数为200人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学生的学号排序,假定随机选取学号起点4,然后从总体中选取样点的学号为第4,第14,第24,… (3)类型抽样,又称分层抽样,把总体某种分类标准分为若干群组,这些群组满足互斥性、完备性、和相似性要求,然后在组中按照同样的比例随机选取样本。 特点:代表性高,抽样误差低。 例如:调查对象按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从每个阶层中或随机抽取 (4)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先对总体分类,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选类,最后对选中的类作普查或简单随机抽样调查。较为有效。 例如:按照家庭、宿舍楼或街区来抽取调查对象,对抽到的家庭、宿舍楼或街区再作全面或随机调查。 3、非概率抽样:不按照概率均等的原则,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它条件来抽取样本。缺点: (1)由于调查者的主观决策影响抽样的整个过程,因而不能保证样本是否重现了总体的分布结构,样本的代表性往往较小,用这样的样本推论总体是极不可靠的。

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法

第三章文案调研——二手数据的收集方法 一、二手资料data 1 、原始数据——直接来源,第一手数据,专门收集,实验、观察、询问 二手资料——间接来源,文案调研,已有的数据资料 任何市场研究均不可能完全独一无二,或从未发生过,很可能有过类似调查 2、二手数据的优劣 (1)优点时效性 经济性——成本低,易获得 辅助性——确定研究的主题和背景 确定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确定研究的潜在问题和困难 (2)缺点测度标准不一致 分类标准不一致 数据更新慢 相关程度低 数据可能缺乏可得性,不充分 数据可能不准确 二、内部数据——内部数据库,会计帐目、销售记录、各类报告 外部数据——政府报告 官方统计资料:年鉴 行业协会资料 研究成果论文、图书 大调研公司数据 三、因特网资料 关键词搜索 大学网站及BBS讨论 * 官方及商业数据公司网站 出版公司 第四章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 第一节询问法 *调查方法: 我国政府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少量的全面报表综合应用。” 普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于收集重要的国情国力和重要的经济现象的全面资料,是最基础的参照资料。一般为定期调查。主要用于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现象的数量特点 时期指标:某一段时间内累积达到的总量水平,流量,可加性 时点指标:某一时刻、瞬间上的总量水平,存量,不可加性 抽样调查:从调查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对总体数量特征进行推断,是应用最广泛的非全面调查 分为:概率抽样:随机 非概率抽样:非随机,调查结果不能用于推断 统计报表 *数据收集的形式 一、传统的询问调查方法 调查者通过口头、电讯、网络或书面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收集数据、资料的方法。 1、面谈访问——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交谈而获得资料 问卷访谈与自由交谈;个别交谈与集体座谈

数据收集和整理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采集的方法有哪些

数据采集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 数据采集根据采集数据的类型可以分为不同的方式,主要方式有:传感器采集、爬虫、录入、导入、接口等。 (1)传感器监测数据:通过传感器,即现在应用比较广的一个词:物联网。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视频传感器等外部硬件设备与系统进行通信,将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传至系统中进行采集使用。 (2)第二种是新闻资讯类互联网数据,可以通过编写网络爬虫,设置好数据源后进行有目标性的爬取数据。

(3)第三种通过使用系统录入页面将已有的数据录入至系统中。 (4)第四种方式是针对已有的批量的结构化数据可以开发导入工具将其导入系统中。 (5)第五种方式,可以通过API接口将其他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到本系统中。

二、大数据技术的数据采集 (1)离线采集: 工具:ETL; 在数据仓库的语境下,ETL基本上就是数据采集的代表,包括数据的提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和加载(Load)。在转换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业务场景对数据进行治理,例如进行非法数据监测与过滤、格式转换与数据规范化、数据替换、保证数据完整性等。 (2)实时采集: 工具:Flume/Kafka; 实时采集主要用在考虑流处理的业务场景,比如,用于记录数据源的执行的各种操作活动,比如网络监控的流量管理、金融应用的股票记账和web 服务器记录的用户访问行为。在流处理场景,数据采集会成为Kafka的消费者,就像一个水坝一般将上游源源不断的数据拦截住,然后根据业务场景做对应的处理(例如去重、去噪、中间计算等),之后再写入到对应的数据存储中。这个过程类似传统的ETL,但它是流式的处理方式,而非定时的批处理Job,些工具均采用分布式架构,能满足每秒数百MB的日志数据采集和传输需求 (3)互联网采集: 工具:Crawler, DPI等; Scribe是Facebook开发的数据(日志)收集系统。又被称为网页蜘蛛,网络机器人,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它支持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或附件的采集。 除了网络中包含的内容之外,对于网络流量的采集可以使用DPI或DFI等带宽管理技术进行处理。 (4)其他数据采集方法 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数据上的客户数据,财务数据等保密性要求较高的数据,可以通过与数据技术服务商合作,使用特定系统接口等相关方式采集数据。比如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