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形的名词解释

分形的名词解释

分形的名词解释

分形(Fractal)是一种几何形状,具有自相似性的特征。它在不同的尺度上,

其整体和局部布局类似,呈现出复杂性和美感。分形几何学的研究探索了自然界和科学领域中许多普遍存在的模式,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于形态学特征的关注,也为我们理解宇宙、数学和艺术之间的奥妙提供了新的视角。

1. 分形的发现与定义

最早对分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德国数学家高斯,他发现了卡尔内

莫林斯基(Karl Menger)继承并发展的自相似特性。然而,真正将分形的概念引

入科学领域的是波兰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布洛特(Benoit Mandelbrot),他于1975

年提出了分形几何学的概念,并正式定义了分形形状的特性。根据曼德尔布洛特的定义,分形是一种具有非整数维度的几何体,既不是简单的一维线段,也不是二维平面,更不是三维立体,而是介于整数维度之间的复杂形状。

2. 自相似性和迭代构造

自相似性是分形的核心特征之一。通过自身的放大、缩小或旋转,分形形状在

不同的尺度上都保持相似的整体结构。这种自相似性是通过迭代构造实现的。迭代构造指的是通过重复应用相同的规则或操作,不断生成更小规模的形状,最终得到完整的分形图案。典型的例子包括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科赫曲线和曼德尔布洛特集等。

3. 分形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分形形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美妙的几何特性被发现在各种事物中。例如,树枝和叶子的分支结构,云朵和山脉的形状,河流和血管的网络,都展现了分形的自相似性。分形形态也被观察到花朵的花瓣排列方式、蕨类植物的分叉结构,以及海洋中珊瑚的海绵样外观等。通过研究这些自然界中的分形形态,科学家们发现了普遍存在的模式,这些模式在进化、生长和自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分形几何学的应用

分形几何学的研究仅仅满足于美学和自然现象的描述,并不断拓展到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领域。在物理学中,分形理论被应用于描述复杂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如烟雾的形成和传播、山脉的地形研究等。在生物学中,分形模型被用于研究生物体的形态生成、生物网络的构建等。在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分形理论被应用于金融市场的预测和风险管理。此外,分形概念还影响了艺术创作、音乐构造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

5. 数学之美与分形

分形几何学的研究揭示了数学之美的另一个方面,数学不再被单纯地看作是抽象的符号和公式,而是融入到自然界和人文领域的创造中。通过分形几何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复杂性和混沌的本质,发现隐藏在自然和宇宙中的规律和秩序。分形的发现与研究推动了数学的进步,并丰富了人类对于自然界和宇宙的认知。

结语:

分形作为一种特殊的几何形状,具有自相似性的特性,吸引着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关注。它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揭示了普遍存在的模式和规律。分形几何学的研究不仅开拓了科学的新领域,也丰富了我们对于数学之美的理解。通过追寻分形的奥秘,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也能够更好地把握自然界和宇宙的深厚秩序。

计算机图形

第一章导论 1 计算机图形学是什么?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 答: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图形生成原理和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光栅化的计算机显示的学科。 答:计算机图形学已经在科学,艺术,电影,商业,广告,教学和培训等领域广泛应用。 2 名词解释:参数法、点阵、图形、图像 参数法:是在设计阶段采用几何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时,用形状参数和属性参数描述图形的一种方法。 点阵:是在实现阶段用具有颜色信息的像素点阵来表述图形的一种方法。 图形:一般用参数法描述的图形。 图像:点阵法描述的图形。 4 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这几门学科之间有何关系? 答: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根据给定的描述,用计算机生成相应的图形、图像,且所生成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屏幕上、硬拷贝输出或作为数据集存在计算机中的学科。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是从数据描述到图形生成的过程。例如计算机动画制作。图形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原来存在物体的映像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现图像。例如工业中的射线探伤。模式识别是指计算机对图形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描述,是从图形(图像)到描述的表达过程。例如邮件分捡设备扫描信件上手写的邮政编码,并将编码用图像复原成数字。 5 Ivan E. Sutherland对计算机图形学主要有哪些贡献? 答:证明了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是一个可行的,有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从而确立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学科的独立地位;并且首次提出对图形的存储采用分层的数据结构;还可以在头盔封闭的环境下利用计算机成像的左右视图匹配,生成立体场景,使人置身于虚拟现实中。 6 阴极射线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CRT的工作原理? (1)主要由电子枪,聚焦系统,偏转系统,荧光粉层和玻璃外壳 (2)CRT通电后灯丝发热,阴极被激发射出电子,电子受到控制栅的调节形成电子束。电子束经聚焦系统聚焦后以高速轰击荧光屏,荧光粉层被激发后发出辉光形成一个光点,偏转系统可以控制电子束在指定的位置上轰击荧光屏,整个荧光屏依次扫描完毕后,图像显示完成。 7 名词解释:分辨率、像素、走样 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内包含的像素点的数量 像素:光栅扫描显示器是画点设备,可看做是一个点阵单元发生器,并可控制每个点阵单元的亮度,这些点阵单元被称为像素。 走样:只有在绘制水平直线,垂直直线及45度线时,像素点集在直线路径上的位置才是准确的,其他情况下的直线均呈阶梯状,形成锯齿线,这称为直线的走样。 8 名词解释:光栅、荫罩板、三枪三束、扫描线 光栅:由于电子束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有规律的周期运动,在屏幕上留下了一条条的扫描线,这些扫描线形成了光栅。 荫罩板:是凿有许多小孔的热膨胀率很低的钢板。 三枪三束:对于彩色图像的显示,需要配备彩色的光栅扫描显示器。该显示器的

园林工程名词解释

园林工程名词解释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花木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的环境和休憩境域。 园林工程设计:综合考虑艺术、生态、技术等各个层面,研究风景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和造景技艺的一门学科。 风玫瑰图:根据某一地区气象台观测的风的气象资料绘制出的图形。 竖向设计:在园林设计中为了满足地面排水、道路交通、建筑场地布置、植物生长和视觉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进行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规划设计。 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础面,并作零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绝对高程/海拔:地面点高出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假定水准面:如果在某一局部地区,据国家统一的高程系统水准点较远,也可选定任意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的基准面。 相对高程/相对标高:地面任意测点与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高程系统:以某一地区选定的基准面所测出的地面点高程。 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象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两者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间距,两者和垂直距离称为等高距。 首曲线:按相应比例尺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图上用细线表示。 计曲线:为了方便参看等高线的高程,规定从零米算起,每隔4条基本等高线加粗成粗实线。 间曲线:按等高距的1/2测绘的等高线,用与首曲线等宽的虚线表示,补充显示局部形态。 助曲线:按等高距的1/2测绘的等高线,用与首曲线等宽的虚线表示,补充显示间曲线无法表述清的局部形态。 坡度系数:坡的水平值与垂直高度值的比值。 插值法:通过已知点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求出在他们之间的其他点的高程。 隆起的山脊为地表径流的分水线,凹陷的谷地为地表径流的汇水线。 坡级法:用坡度等级表示地形的陡缓和分布的方法。 安息角/自然倾斜角:松散状态下的土壤颗粒,自然滑落而形成的天然斜坡面,叫土壤自然倾斜面,该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土壤的自然倾斜角。 箭头法:利用场地四角标高,推算室外四角标高,应略高于相邻场地四角标高,并以入口为最高点。对称等高线法:在推算出建筑室外四角标高后,增设四个红线标高点,使建筑南北场地单坡排水,分别从东西两边北段角排出。 平曲线: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为了使车体顺利转弯,保证行车安全,要求弯道外侧部分应为圆弧曲线,该曲线称为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小于6. 曲线加宽:为了防止后轮驶出路外,弯道内测需要加宽。

生物分子网络 第二章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全局耦合网络:任意两个点之间都有边直接相连,完全连接。 2.最近邻耦合网络:每一个节点只和它周围的邻居节点相连。 3.星形耦合网络:有一个中心点,其余N-1个点都只与这个中心点连接 4.均匀网络:当k >> 时,度为k的节点几乎不存在。因此这类网络也成为均匀网络或指数网络 5.无标(尺)度网络:由于这类网络的节点连接度没有明显的特征长度 6.随机网络:节点度的分布将遵循钟形曲线分布。按照这种分布,大多数节点拥有的连接的数目都相差不多 7.鲁棒性:如果移走少量节点后,网络中的绝大部分节点仍是连通的,那么称该网络的连通性对节点故障具有鲁棒性或者稳健性。 8.脆弱性:蓄意去除少量度最高的节点就可破坏无标度网络的连通性 9.设计网络:随机网络中节点总数N是预先给定的,所以它们是静态的、固定的、平衡的网络,也有称为设计网络 10.演化网络:若网络模型的节点总数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逐步增减的,则它们是动态的、增长的、非平衡的网络,或者称为演化网络(evolving network) 11.马太效应:新的节点更倾向于与那些具有较高连接度的“大”节点相连接,这种现象也称为“富者更富(rich get richer)”或“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12.分形几何:普通几何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整数的维数,比如,零维的点、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立体、乃至四维的时空。分形几何(fractal geometry)是研究具有不一定是整数的维,而存在一个分数维数的空间。 13.适应度:在许多实际网络中,节点的度及其增长速度并非只与该节点的年龄有关,有时是与节点的内在性质有关的,Bianconi和Barabasi把这一性质称为节点的适应度(fitness)14.模块:模块(model)是指一组物理上或功能上连接在一起的、共同完成一个相对独立功能的节点。 15.模体:具有高聚类性的网络在局部可能包含各种由高度连接的节点组构成的子图(subgraph),如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角形,其中一些子图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同一网络的完全随机化形式中这些子图所占的比例,这些子图就称为模体。 16.等级网络:又称分级网络(Hierarchical Network ),是各网络节点(物理的或逻辑的)按特定规则划分为不同从属等级的网络。 17.超家族:具有相似TSP(三元组重要性剖面)的网络组成了一个网络超家族(superfamily)。 18.自相似性:客观事物具有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局部与整体在形态、功能、信息、时间、空间等方面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似性,称为自相似性。 二.简答题 1.规则网络的分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度分布都有哪些特点? 答:规则网络分3类,全局耦合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为L=1,聚类系数为C=1,度分布:Delta 函数。最近邻耦合网络:聚类系数C~3/4,平均路径长度L~无穷大,星形耦合网络:聚类系 数定义为1.,平均路径长度: 2.随机网络图具有的性质?随机网络模型的拓扑特点? 答:ER随机图具有的性质:涌现或相变性质,ER随机图的许多重要性质都是突然涌现的。 拓扑特点:随机网络的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平均度:k=p(N-1)~p*N,平均路径长度

《科技英语阅读》课后名词解释和翻译

Unit1 mathematics 名词解释 绝对补集absolute complement / 代数algebra /代数式algebraic expression / 代数方程algebraic equation / 代数不等式algebraic inequality / 任意常数arbitrary constant / 数组array / 底数;基数base number / 连续函数continuous function / 函数function / 复合函数function of function / 函数记号functional notation / 集合aggregate / 子集subset /迭代函数iterative function/优先权之争priority battle/分形特征fractal properties/有意义make sense/以越来越小的规模重复同一模式patterns repeat themselves at smaller and smaller scales/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季刊a quarterly journal/数学界the mathematics community/波纹线crisp lines/会议公报proceedings of a conference 翻译 3. Translate the sentences into Chinese. 1)他主要是因为用分形这个概念来描述(海岸线、雪花、山脉和树木)等不规则形状等现 象而闻名于世,这些不规则形状在越来越小的规模上不断重复同一模式。 2)如果再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集的边界并没有呈波纹线,而是像火焰一样闪光。 3)但是,克朗兹在这场辩论中引入了一个新东西,他说曼德布洛特集不是曼德布洛特集发 明的,而是早在“曼德布洛特集”这个术语出现几年以前就已经明确地在数学文献中出现了。 4)曼德布洛特同时也暗示即使布鲁克斯和马特尔斯基的论文先于他发表,但因为他们没有 领会到其价值,仍然不能将他们看作是曼德布洛特集的发现者。 5)对胡巴德和杜阿迪指责他对论文中材料来源的说明上做得非常少,曼德布洛特回应说也 有人也指责过他过分引用别人的成果。 4. Translate the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Like the geometry that he made famous, both his life and the course of his work was neither linear nor simplistic in shape and form 2)Mandelbrot says he spent the next two years groping, exploring first one field and then another, without any clear sense of the connecting thread. 3)Stranger still, he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periods of noise to periods of clean transmission remained constant, regardless of the scale of time used to plot the phenomenon. 4)Using records dating back to 1900, he began to perceive an astonishing pattern – one that hearkened back to his work on line noise a decade earlier. 5)Although price changes were erratic in terms of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no one could predict the exact amount of any particular price change, the changes themselves followed

《教学系统设计》名解

1 名词解释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 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同,前者关心的是设计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具体教学问题。 .这个目标可高可低按需而定(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 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选出来的课件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达,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到达的丙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对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最为直接意义的因素。 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广义: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人物,而采用的一切手段、途径和办法的总称。即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时间的统称。 狭义: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所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教学媒体: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 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对教学系统设计成果的诊断性评价阶段。设计人员往往需要3名或者3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学习者一起工作,从耽搁的学习者身上采集数据并修正教学材料,其目的是确定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明显错误,并从学习者那里获得对教学内容最初的使用数据和反馈。 由8-20个目标人群的典型代表组成学习小组,利用教学材料自行学习,然后通过对他们的测试来采集所需要的数据。 在教学实施后,就教学对学习者的学习、工作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效果所进行的评价。 原有含义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物的无序性、复杂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混沌理论有3个关键概念:蝴蝶效应、分形和奇异吸引子。 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 绩效技术是一种改进人的绩效水平的多学科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绩效进行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来解决人在绩效提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善个体和组织的行为,最终提高绩效水平。

分形的名词解释

分形的名词解释 分形(Fractal)是一种几何形状,具有自相似性的特征。它在不同的尺度上, 其整体和局部布局类似,呈现出复杂性和美感。分形几何学的研究探索了自然界和科学领域中许多普遍存在的模式,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于形态学特征的关注,也为我们理解宇宙、数学和艺术之间的奥妙提供了新的视角。 1. 分形的发现与定义 最早对分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德国数学家高斯,他发现了卡尔内 莫林斯基(Karl Menger)继承并发展的自相似特性。然而,真正将分形的概念引 入科学领域的是波兰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布洛特(Benoit Mandelbrot),他于1975 年提出了分形几何学的概念,并正式定义了分形形状的特性。根据曼德尔布洛特的定义,分形是一种具有非整数维度的几何体,既不是简单的一维线段,也不是二维平面,更不是三维立体,而是介于整数维度之间的复杂形状。 2. 自相似性和迭代构造 自相似性是分形的核心特征之一。通过自身的放大、缩小或旋转,分形形状在 不同的尺度上都保持相似的整体结构。这种自相似性是通过迭代构造实现的。迭代构造指的是通过重复应用相同的规则或操作,不断生成更小规模的形状,最终得到完整的分形图案。典型的例子包括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科赫曲线和曼德尔布洛特集等。 3. 分形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分形形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美妙的几何特性被发现在各种事物中。例如,树枝和叶子的分支结构,云朵和山脉的形状,河流和血管的网络,都展现了分形的自相似性。分形形态也被观察到花朵的花瓣排列方式、蕨类植物的分叉结构,以及海洋中珊瑚的海绵样外观等。通过研究这些自然界中的分形形态,科学家们发现了普遍存在的模式,这些模式在进化、生长和自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枝角度的名词解释

分枝角度的名词解释 引言: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分枝角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植物学、数学、物理学 等多个学科中都有广泛涉及。分枝角度是指从一个中心点或者一个主干延伸出去的分支与主干之间的夹角。本文将通过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分枝角度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在生物、数学和物理等领域中的应用。 一、植物学中的分枝角度 在植物学中,分枝角度是指植物分支与主干的夹角。这个角度对于植物形态的 研究和植物生长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植物的分枝角度,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的生长方式、生长速度和排列规律等信息。例如,分枝角度小的植物往往更加紧凑,生长比较缓慢,而分枝角度大的植物则呈现出较为开散的生长方式,并且生长速度相对较快。 二、数学中的分枝角度 在数学中,分枝角度是指由一根线段向两个或多个方向延伸而形成的角度。这 个概念在几何学中有广泛应用,尤其在分形图形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科赫曲线是一种分形图形,它的分枝角度始终保持一致。每一次分形操作都是将线段按照同样的分枝角度分为三部分,从而生成越来越复杂的几何图形。通过改变分枝角度,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形状和结构的分形图形,这对于理解分形的特性和性质至关重要。 三、物理学中的分枝角度 在物理学中,分枝角度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及电磁学等领域。在流体力学中,通过研究分枝角度,我们可以了解到流体在管道或者河流等通道中流动的规律。分枝角度对于流体流速、流量和压力分布等都有重要影响。在结构力

学中,分枝角度也被用来分析建筑物和桥梁等结构的荷载分布和强度等问题。此外,在电磁学中,分枝角度在天线和光纤等设备的设计和优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 分枝角度作为一个概念,涉及了多个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在植物学中,分枝角 度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在数学中,分枝角度对于分形图形的生成和性质研究至关重要;在物理学中,分枝角度帮助我们理解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和电磁学等各个领域中的问题。通过对分枝角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机制,推动科学的发展。因此,分枝角度的研究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根三表法名词解释

培根三表法名词解释 培根---三表法 引自《外国哲学大辞典》: 【三表法】英国F·培根哲学用语。指真正的归纳法步骤。 认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进行大量的观察和实证,尽可能地收集各种各样的例证事例,并运用分形、比较方法把收集来的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分别列入三种例证表内,即本质表或具有表;接近中的缺乏表;程度表或比较表。三表法所列举的各种不同例证为归纳法提供材料。 培根的三表法运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创立起归纳法,以区别亚里士多德的归纳逻辑,即简单枚举法。 【本质表】亦称“具有表”。指给理智提供同一性质的例证。【接近中的缺乏表】指给理智提供缺乏所研究的性质的例证。【程度表】亦称“比较表”。指收集具有同一性质,而在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中出现各种不同的程度、可加以比较的例证。 三表法是一种归纳法。从逻辑原理角度分析,所谓三表法,就是由三种例证表对各种例证材料的规定表。其中: 本质表或具有表,是例证表对同一性例证材料的肯定表; 接近中的缺乏表,是例证表对缺乏的例证材料的规定表; 程度表,是例证表对具有同一性的不同例证材料的比较表。

根据形式逻辑和凡恩图原理,在三表法中:例证表为定义项,设为P;例证材料为被定义项,设为S。例证表与例证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为交叉关系。如上图所示: (1)本质表或具有表: 如图所示:根据凡恩图对三表法的表述,例证表P2对同一性例证材料S2的记录,即为本质表或具有表。在形式逻辑中,表示“例证表与同一性材料的全同关系”;其逻辑命题为特称肯定命题。 (2)缺乏表: 如图所示:根据凡恩图对三表法的表述,例证表P1对缺乏的同一性例证材料S1的记录,即为缺乏表。在形式逻辑中,表示“例证表与同一性材料的全异关系”;其逻辑命题为全称否定或特称否定命题。 (3)程度表:

虚拟现实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虚拟现实技术试题(一) 1、虚拟现实是一种高端人机接口,包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实时模拟和实时交互。 2、虚拟现实与通常CAD系统所产生的模型以及传统的三维动画是不一样的。 3、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备的三个特征:Immersion(沉浸) Interaction(交互) Imagination(想象) 4、一个典型的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头盔显示设备\多传感器组\力反馈装置 5、从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概念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技术在人机交互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常被称之为“基于自然的人机界面”计算机综合技术,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新技术。 6、根据虚拟现实对“沉浸性”程度和交互程度的不同,可把虚拟现实系统划分为四种典型类型沉浸式\桌面式\增强式\分布式。 7、有关虚拟现实的输入设备主要分为两类。三维位置跟踪器 8、在虚拟现实系统的输入设部分,基于自然交互设备主要有力反馈设备\数据手套\三维鼠标. 9、三维定位跟踪设备是虚拟现实系统中关键设备之一,一般要跟踪参与对象的宽度、高度、深度、俯仰角(pitch)、转动角(yaw)和偏转角(roll),我们称为6自由度(6DOF)。 10、空间位置跟踪技术有多种,常见的跟踪系统有机械跟踪器\电磁跟踪器\超声波跟踪器\惯性跟踪器\光学跟踪器。 11、所谓力反馈,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虚拟物体的空间无能运动转变成物理设备的机械运动,使用户能够体验到真实的力度感和方向感,从而提供一个崭新的人机交互界面。该项技术最早应用于尖端医学和军事领域。 12、立体显示技术是虚拟现实系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支撑技术。要实现立体的显示。现已有多种方法与手段进行实现。主要有互补色\偏振光\时分式\光栅式\真三维显示 . 12、正是由于人类两眼的视差,使人的大脑能将两眼所得到的细微差别的图像进行融合,从而在大脑中产生有空间感的立体物体视觉。 13、HMD(Head_Mounted_Display),头盔式显示器,主要组成是显示元件\ 光学系统 14、洞穴式立体显示装置(CAVE Computer Automatic Virtual Enviroment)系统是一套基于高端计算机的多面式的房间式立体投影解决方案,CAVE主要组成由高性能图形工作站\投影设备\跟踪系统\声音系统。 13、三维视觉建模又可细分为几何建模、物理建模、行为建模技术,分别是基于物体的几何信息来描述物体模型的建模方法、涉及到物体的物理属性,行为建模反映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及其内在的工作原理。 14、在真实感实时绘制技术中,为了提高显示的逼真度,加强真实性,常利用的方法有纹理映射\反走样 \环境映射。 15、在基于几何图形的实时绘制技术实现过程中,目前有下面几种用来降低场景的复杂度,以提高三维场景的动态显示速度的方法:预测计算法、脱机计算法、3D剪切法、可见消隐法、细节层次模型法。其中细节层次模型法应用较为普遍。16、为了保证虚拟环境的真实性,常需要对虚拟物体进行碰撞检测,实现方法有多种,但其中的层次包围盒法方法是碰撞检测算法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解决碰撞检测问题复杂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时绘制技术\场景简化\快速消隐\纹理化对象\限时绘制\ 17、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即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是一种用于建立真实世界的场景模型或人们虚构

模具名词解释 简答题 答案

名词解释 1 .塑料: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而组成,在一定温度下可塑制成一定结构形状,能在常温下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 2、塑料模具:是指利用其本身特定密闭腔体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立体形状塑料制品的工具。 3、脱模机构答:模具中完成塑件推出的机构。 4、分型面: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5. 冷料穴:指直接对着主流道的孔或槽,用以储藏注射间隔期间产生的冷料头。 6. 最大注射量:指注射机的柱塞或螺杆在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装臵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出量。 7. 主流道:指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的接触部位起到分流道为止的一段流道。 8 . 塑料的流动性:在成型过程中,塑料熔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充填模腔有能力。 9 分流道:指介主流和浇口之间的一段通道,它它是熔融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的过渡度通道,能使塑料的流向得到平稳的转换。 10、塑料的相容性: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塑料,在熔融状态不产生相分离现象的能力。 11、成型零件:塑料模具上直接与塑料接触并决定塑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零件。 12、干涉现象:在斜销分型机构中由于滑块的复位是在合模过程中实现的,而推出机构的复位一般也是在合模过程中实现的,如果滑块先复位,而推杆等后复位,则可能要发生侧型芯等撞击推杆等和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干涉现象。 13、抽芯距:指将侧型芯从成型位置推至不妨碍塑件推出时的位置所需的距离。 14、注射压力:指注射机柱塞或螺杆头部对塑料熔体所施加的压力。 15. 应力开裂:指有些塑料对应力比较敏感,成型时容易产生内应力,质脆易裂,当塑件在外力的作用下或在溶剂的作用下即发生开裂的现象。 16. 浇注系统的平衡:各分流道的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都是对应相同的布置方式。 17. 三板式注射模:又称双分型面注射模,是在动模和定模之间增加了一个可定向移动的流道板,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从两个不同分型面取出的模具。 18. 背压:采用螺杆式注射机时,螺杆顶部熔体在螺杆转动后退时所受到的压力。 19 .降解:聚合物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大分子链断裂或分子结构发生有害变化的反应。 20. 熔体破裂:当一定融熔指数的聚合物熔体,在恒温下通过喷嘴时当流速超过某一数值时,熔体表面发生横向裂纹,这种现象称为熔体破裂。 21.流动比:是指熔体流程长度与流道厚度的比值 简答题 1.为什么塑件要设计成圆角的形式?(10分) 答:塑件的尖角部位在成型时会产生应力集中,当受到冲击振动时易开裂(4分);塑件设计成圆角,不仅避免产生应力集中,提高了塑件强度,还有利于塑件的充模流动(3分);同时模具型腔对应部位亦呈圆角,这样使模具在淬火和使用时不致因应力集中而开裂,提高了模具的坚固性(3分)。 2.塑料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答:塑料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树脂是其主要成分,他决定了塑料的类型和基本性能。添加剂的作用是改善成型工艺性能,提高塑件性能和降低成本等,。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增塑

【材料成型工艺学】金属工艺学-名词解释

铸造:将液态合金浇注到与零件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叫做铸造。充型: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流动性: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逐层凝固:纯金属或共晶成分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因不存在液、固并存的凝固区,故断面上外层的固体和内层的液体由一条界限(凝固前沿)清楚地分开。随着温度的下降,固体层不断加厚、液体层不断减少,直达铸件的中心,这种凝固方式称为逐层凝固。糊状凝固: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且铸件的温度分布较为平坦,则在凝固的某段时间内,铸件表面并不存在固体层,而液、固并存的凝固区贯穿整个断面。由于这种凝固方式与水泥类似,即先呈糊状而后固化,故称糊状凝固。中间凝固:大多数合金的凝固介于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之间,称为中间凝固方式。】收缩:合金从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称为收缩。【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到凝固开始温度(即液相线温度) 间的收缩。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到凝固终止温度(即固相线温度)间的收缩。固态收缩:从凝固终止温度到室温间的收缩。】缩孔: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若其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足,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些孔洞。【缩孔(集中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缩松(分散缩孔):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小缩孔。】热应力:它是由于铸件的壁厚不均匀、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 以致在同一时期内铸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机械应力:合金的线收缩受到铸型或型芯机械阻碍而形成的应力。热裂:是在高温(凝固末期)下形成的裂纹。冷裂:低温下形成的裂纹。气孔:由于金属液中的气体未能排出,在铸件中形成气泡所致。【析出性气孔: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过饱和析出—分子上浮受阻。侵入性气孔:砂型或砂芯在浇注时产生的气体聚集在型腔表层侵入金属液内所形成的气孔。反应性气孔:由高温金属液与铸型材料、冷铁(或型芯撑)、熔渣之间,由于化学反应形成的气体留在铸件内形成的。】【白口铸铁:碳全部以Fe3C形式存在,断口呈银白色,硬而脆。灰口铸铁:碳全部或大部以石墨形式存在, 断口呈灰色(灰、球墨、可锻、蠕墨铸铁)。麻口铸铁:Fe3C、石墨,断口呈黑白相间,硬而脆。】灰铸铁:金属基体(铁素体&珠光体)+片状石墨;相当于在钢的基体上嵌入大量的石墨片(缺口)。可锻铸铁:它是将白口铸铁经石墨化退火而成的一种铸铁。金属基体+团絮状石墨。球墨铸铁:金属基体+ 球状石墨。蠕墨铸铁:金属基体+ 蠕虫状石墨。铸造工艺图:是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符号及参数表示出铸造工艺方案的图形。模板:是将模样、浇注系统沿分型面与模底板连接成一整体的专用模具。浇注位置:指浇筑时铸型分型面所处的空间位置。分型面:砂相间的分形表面。机械加工余量:在铸件上为切削加工而加大的尺寸。起模斜度:为了使模样(或型芯)便于从砂型(或芯盒)中取出, 凡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在制造模样时, 必须留出一定的倾斜度。特种铸造:砂型铸造以外的铸造方法。熔模铸造(失蜡铸造):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在模样表面包覆若干层耐火涂料制成型壳,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壳外,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填砂浇注的铸造方法。金属型铸造:(永久型铸造):将液态合金浇入金属铸型,以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压力铸造(压铸):在高压下(比压约为5~150MPa)将液态或半液态合金快速地压入金属铸型中,并在压力下凝固,以获得铸件的方法。 塑性加工: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塑性变形,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料、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金属塑性加工,又称金属压力加工。轧制:金属坯料在两个回转轧辊的孔隙中受压变形,以获得各种产品的加工方法。拉拔:金属坯料被拉过拉拔模的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挤压:金属坯料在挤压模内被挤出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锻造:金属坯料在抵铁或锻模模膛内变形而获得产品的方法。板料冲压:金属板料在冲模间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加工方法。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滑移变形、位错运动。(传统理论:晶体内部滑移的结果。近代理论:位错运动的结果。)孪生: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发生切变,使晶体的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呈镜面对称,即形成孪晶。加工硬化:随变形程度增大,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下降的现象。回复:使原子得以回复正常排列,消除了晶格扭曲,致使加硬化得到部分消除。再结晶:金属以某些碎晶或杂质为核心,按变形前的晶体结构结晶成新的晶粒,消除全部加工硬化。冷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变形叫冷变形。热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叫热变形。纤维组织:基体金属的晶粒形状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形状都将沿着变形方向被拉长,呈纤维形状。金属的可锻性:材料在锻造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开裂的能力。锻造: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抵铁间或锻模中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件,这类工艺方法称为锻造。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两个抵铁之间产生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的锻件。自由锻工序【①基本工序:使金属坯料实现主要的变形要求,达到或基本达到锻件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序。②辅助工序:指进行基本工序之前的预先变形工序。③精整工序:在完成基本工序之后,用以提高锻件尺寸及位置精度的工序。】模锻:是使金属坯料在冲击力或压力作用下,在锻模模膛内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工艺方法。胎模锻:在自由锻的设备上使用胎膜生产模锻件的工艺方法。分模面:指上下锻模在模锻件上的分界面。板料冲压:利用冲模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加工方法。<基本工序:一、分离工序(使坯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互分离的工序);二、变形工序(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位移而不破裂的工序,如拉深、弯曲、翻边、成形。)>一、①冲裁(落料&冲孔):使坯料按封闭轮廓分离的工序。②修整:利用修整模沿冲裁件外缘或内孔刮削一 1

测树学_复习题_FXT332020_1112

林学专科《测树学》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2、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 3、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4、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5、连年生长量:树木调查因子某一年的生长量。 6、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7、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8、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9、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0m。 10、树种组成:组成林分树种的成分称作树种组成。 11、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平均胸径相对应的树高。 12、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称为胸高形率用q2表示。 13、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高直径是位于根颈的(B)处。 A、1.2m B、1.3m C、1.4m D、1.5m 2、伐倒木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C) A、V=1/6(g0+1/4g1/2+g n)L B、V=π/4*d1/22L

C、V=1/2(g0+g n)L D、V=1/3g’l’ 3、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称作(D)。 A、实验形数 B、绝对形数 C、正形数 D、胸高形率 4、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 B、1/2胸径 C、1/3树干中央直径 D、1/3胸径 5.某围尺径阶为2、4、6、8、10…。某树直径为3.8cm,则应该记录为(C) A、2.8 B、2 C、4 D、1 6、根据林分(D),林分可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 A、起源 B、树种组成 C、年龄 D、林相 7、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D、以上都不是 8、在林分中按照典型选样的原则,所设置的实测调查地块称作(A)。 A、标准地 B、样地 C、林地 D、立地 9、林分蓄积量计算公式M=GHF中的F代表(B) A、胸高形数 B、林分平均形数 C、林分形率 D、胸高形率 10、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与树木胸径相切时,记数为(B)。 A、1 B、0.5 C、2 D、0 1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 B、胸高断面积 C、胸高形率 D、树高 12、根据林分(C),林分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A、起源 B、树种组成 C、年龄 D、变化 13、一个由落叶松、云杉组成的混交林,落叶松占六成,则云杉占(A)。 A、4成 B、5成 C、6成 D、7成 14、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0.01056m2,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西北大学考研地理历年真题

西北大学1999年GIS专业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16分) 1、地理信息 2、拓朴结构 3、空间数据编码 4、数字地形模型(DTM) 二、问答题(8个小题中任选7个,每小题均为10分,共计70分) 1、在栅格数据结构中的点、线、面状几何图形是如何表示的? 2、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包括哪些互相联系的方面?试举例说明。 3、什么是四*树(或四元树)编码?它有哪些主要的优缺点? 4、限制矢量数据结构表示身体图形精度的重要客观因素有哪些方面? 5、在GIS应用系统中,数字模型起着什么作用?都有些什么特点? 6、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能够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的原因。 7、建立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之初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应包括哪些工作? 8、什么是GIS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较,它有哪些特点? 三、计算(14分) 完成矢量数据到栅格数据的转换。已知转换图件的区域范围是Xmin=36589.41m, ymin=31324.51m;Xmax=40426.54m,ymax=31324.51m.全图网格矩阵总行数 I=400,总列数J=700,试求某点状要素P(37631.08,30319.81)所在网格的行位置i和列位置j. 西北大学2001年GIS专业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投影转换 2、空间数据拓朴关系 3、元数据 4、空间数据内差 5、TIN 6、ComGIS 7、缓冲区分析 8、NSDI 9、DEM分辨率 10、数字地球 二、问答题(70分) 1、试述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组织方式及特点。(15分) 2、属性数据编码的原则、内容与方法是什么?(15分) 3、说明GIS中多层面信息叠置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地学意义。(20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课程名称: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抽象派的代表人物是 。 ( ) A. 达利 B. 康定斯基 C. 马蒂斯 D. 毕加索 2、 立体主义画派代表是 。 ( ) A. 毕加索 B. 马蒂斯 C. 达利 D.康定斯基 3、 下面四幅作品中,选出“数学”艺术家埃舍尔的作品 。 ( ) A. B. C. 000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D.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4、 该作品的创作者是 B 。 ( ) A. 罗伊·阿斯科特 B. 白南准 C. 杜尚 D. 李素雅 5、英国数学家 A 于1975年出版了他的专著《分形、机遇和维数》,这是分形理论诞生的标志。 A. B.Mandebrot B. Frieder Nake C. Kenneth Knowlton D. Edward Zajec 6、代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三维动画水平的 B 影片,标志着以及计算机图形特技为代表的数字电影时代的开始。

A.《魔鬼终结者2》 B. 《深渊》 C.《泰坦尼克号》 D. 《星球大战》 7、第一个在专业刊物上提出“计算机艺术”的概念的人是 C A.Ivan Sutherland B. Be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9079085.html,posky C. Herbert W.Franke D. A.M.Noll 8、 D 标志着计算机首次介入电影特技的制作。 A.《骇客帝国》 B.《地狱神探》 C.《星球大战》 D.《2001:太空漫游》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 共10分) 1.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根据作品形态可以分为。( AC ) A. 静态数字媒体艺术 B. 平面设计 C. 动态数字媒体艺术 D. 虚拟现实技术 2. 数字媒体艺术的功能具有。( ABC ) A. 大众性 B. 社会服务 C. 娱乐性 D. 交互性 3.平面媒体的视觉传达有。( ABCD ) A. 广告 B. 插图 C. VI设计 D. 平面设计 4. 数字媒体艺术的三种创作方法是。( ABD ) A. 算法式 B. 借助软件实现 C. 模拟 D. 人工智能 5.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具有的特征。(ABCD ) A. 设计学 B. 媒体文化 C. 视觉艺术 D. 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 6、数字媒体含有的“金字塔”基本结构。(ABCD ) A、技术层面 B、艺术层面 C、传播层面 D、应用层面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网络数字媒体有共通性与再使用性等特色。

教学系统设计名词解释

1.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程序”。 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3.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的过程,以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4.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用现有技术手段能够测量的教学结果。 5.概念图就是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知识可以被看作是由各种概念和这些概念所形成的种种关系的组合,其组合形式是一种等级结构。 6.起点水平:指学习者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 7.ARCS动机模型:A为注意力、R为关联性、C为自信心、S为满足感。教学系统设计者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去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8.学习者特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以及学习风格等。 9.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常见的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0.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11.认知结构是指每个人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积累在大脑中形成的知识和经验系统。它由每个人能回想起来的事实、表象、概念、命题、观念等构成。 12.认知发展是人类个体的认知在婴儿至青少年时期的发展,它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 13.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形式。 14.教学策略一般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获得不同的教学结果,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15.教学方法通常是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而进行师生互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16.先行组织者是指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对当前所学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的一类引导性材料。这类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17.WebQuest模式是网络主题探究的典型模式,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导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与结论。 18.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组合,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