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NYT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NYT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NYT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NYT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N Y T1948-2010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前言

本标准遵照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京、关云涛、王君玮、吴东来、刘伟、王宏伟、杨汉春、郭昭林、梁智选。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基本要求、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原则、安全保卫、生物安全报告、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兽医实验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2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

根据生物安全方针,不断促进和提高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保证的过程。

3.3危险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4生物因子biological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3.5危险识别hazardidentification

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6事件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7兽医实验室veterinarylaboratory

一切从事动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教学、研究与使用,以及兽医临床诊疗和疫病检疫监测的实验室。

3.8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biosafety

为了避免各种有害生物因子造成的实验室生物危害所采取的防控措施(硬件)和管理措施(软件)。

3.9生物安全管理体系biosafetymanagementsystem

实验室系统地管理涉及生物风险的所有相关活动,控制、减少或消除实验室活动相关的生物风险,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3.10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PPE)

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危险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3.11风险risk

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

3.12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4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实验室建立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应与实验室规模、实验室活动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相适应。

4.1组织机构

4.1.1实验室设立单位应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和任命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为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

4.1.2应明确生物安全委员会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的职责。

4.2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a)生物安全管理的方针、目标和承诺;

b)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描述(组织机构、人员岗位及职责、体系文件架构等);

c)文件控制;

d)外部服务和供应;

e)安全及安保要求;

f)样品和菌/毒种管理;

g)废弃物处置;

h)应急处置;

i)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

j)安全检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k)记录。

4.2.2实验室应编制程序文件,明确规定实施具体安全要求的责任部门、责任人、责任范围、工作流程、任务安排及对操作人员能力的要求、与其它责任部门的关系、应使用的工作文件等。制订的程序文件应考虑以下内容:

a)人员培训、考核、监督程序和健康监护程序;

b)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及记录管理程序;

c)供应品(如消毒剂、仪器设备、个人防护装备)控制程序;

d)样品管理程序;

e)菌/毒种管理程序;

f)废弃物处理和处置程序;

g)安全检查、内审和管理评审程序;

h)生物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4.2.3实验室应根据开展的实验活动和使用的设施、设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4.2.4实验室制定的安全手册(快速阅读文件)应考虑以下内容:

a)实验室平面图、紧急出口、撤离路线;

b)实验室标识系统;

c)紧急电话、联系人;

d)生物安全、化学品安全;

e)低温、高热、辐射、消防及电气安全;

f)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

g)事件、事故处理及工作区撤离的规定和程序。

应要求所有员工阅读并在工作区随时可用。

实验室管理层应至少每年对安全手册进行评审和更新。

4.2.5实验室应对所有与生物安全有关的活动进行记录。

5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要求

5.1风险评估

实验室应在建设和开展实验活动前组织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并持续进行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编制的报告应至少考虑以下内容:

a)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

b)已发生的事故分析;

c)实验室相关所有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

d)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

e)实验动物相关的风险;

f)人员相关的风险,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

g)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来风险的

评估;

h)应急措施及预期效果评估。

5.2标志的使用

实验室应正确使用各种标志,见附录A。

5.3样品的管理

样品的采集、运输、使用、保存和销毁应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5.4菌/毒种管理

菌/毒种的使用、保藏、运输和销毁应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5.5人员管理

5.5.1实验室组成人员的资质和数量应能满足所开展工作和生物安全的需要。

5.5.2所有人员都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5.3实验室应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与其从事实验活动相关的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5.6文件控制

管理体系文件应能唯一识别、受控并现行有效。

5.7安全操作

应保证所有实验活动按附录B的要求开展。

5.8实验动物

应保证所有涉及动物的实验活动按附录C的要求开展。

5.9废弃物处置

应符合GB19489的要求。

5.10设施、设备

实验室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5.11档案管理

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应符合附录D的相关要求。

6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应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参照附录E要求编制。

7安全保卫

实验室应制定安保措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8生物安全报告

实验室应将工作情况、实验活动情况、关键人员变动情况和事故等报告有关部门,具体见附录F。

9持续改进

实验室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兽医实验室标志规范

A.1设置原则

兽医实验室使用的标志分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标志设置应遵守“安全、醒目、便利、协调”的原则。

A.1.1标志设置后,不应有造成人体任何伤害的潜在危险及影响开展实验活动。

A.1.2周围环境有某种不安全的因素而需要用标志加以提醒时,应设置相关标志。

A.1.4标志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要根据周围环境因素选择标志的材质及设置方式。

A.2设置要求

A.2.1便于视读

A.2.2应将标志设在明亮的地方。如在应设置标志的位置附近无法找到明亮地点,则应考虑增加辅助光源或使用灯箱。用各种材料制成的带有规定颜色的标志经光源照射后,标志的颜色仍应符合有关颜色规定。

A.2.3设置地点

A.2.4设置禁止标志时,标志中的否定直杠应与水平线成45°夹角。

A.2.5局部信息标志的设置高度可根据具体场所的客观情况来确定。

A.2.6布置要求

a)箭头指左向(含左上、左下),图形标志应位于右方;

b)箭头指右向(含右上、右下),图形标志应位于左方;

c)箭头指上向或下向,图形标志一般位于右方。

a)箭头指下向(含左下、右下)时,图形标志应位于上方;

b)除a的情况,图形标志均应位于下方。

与某个特定图形标志相对应的文字应明确地排列在该标志附近,文字与图形标志间应留有适当距离。不得在图形标志内添加任何文字。

A.3标志规范

A.3.1标志的制作

不渗水、不易燃、耐化学品和消毒剂腐蚀的材料制作。有触电危险的作业场所应使用绝缘材料。

红色——表示禁止和阻止;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A.3.2固定规范

各种方式设置的标志都应牢固地固定在其依托物上,不能产生倾斜、卷翘、摆动等现象。

A.3.3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或操作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害的图形标志。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见附件《警告标志》。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B.1基本要求

B.1.1实验室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危险物质操作的危害等级划分、防护要求以及危害性评估,制定标准操作规程。

B.1.2操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运行的一般规则,掌握相应仪器、设备和装备的操作步骤与要点,熟悉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和相关危险物质操作的可能危害。

B.2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基本规范

B.2.1BSL-1和BSL-2实验室

服离开实验工作区域。

用作移液器或其他用途。

B.2.2BSL-3实验室

B.2.3BSL-4实验室

B.3生物安全柜

B.3.1操作准备

滑动窗移到了不当位置,应将滑动窗移到适宜的位置;当气流警报器报警时,表明安全柜的正常气流模式受到了干扰,操作者或物品已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停止工作,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B.3.2物品摆放与污染物预防措施

一消毒剂浸湿的毛巾或纱布,但不能盖住生物安全柜格栅。

B.3.3明火的使用

禁止在柜内使用本生灯,因其产生的热量会改变气流方向和可能破坏滤板。可使用微型的电烧灼器进行细菌接种,但最好使用无菌的一次性接种环。

B.3.4消毒与灭菌

工作完成后,应至少让安全柜继续工作5min来完成净化过程。在操作结束后,使用适当消毒剂擦拭生物安全柜的台面和内壁(不包括送风滤器的扩散板)。

B.4实验室仪器设备

B.4.1吸管和移液器

机械移液装置。

对移液器或吸球的污染。在BSL-2及以上级别实验室中,尽量减少使用玻璃吸管。

B.4.2离心机

离心桶并便于进行更换转头、放好离心管或离心桶、拧紧转头盖等操作。

操作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必须使用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

腔每次用后都应进行消毒。每次用后,应该把离心桶或转头倒放,以排净离心配平的液体和防止冷凝水残留。

离心也无负压罩,则必须将密封的转头在安全柜内打开。所有的离心管必须带盖密封,其开启应在安全柜内进行。

B.4.3搅拌器、振荡器、混匀器和超声波破碎仪

破碎仪处理感染性物质时,应有防护装置,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尤其是使用涡旋振荡器时,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并且操作的容器必须为密闭的,以避免产生气溶胶和发生液体溅洒。

破碎仪时,应佩戴耳部听力保护装置。

B.4.4组织研磨器

B.4.5冰箱和液氮罐

B.4.6冻干机

B.4.7冰冻切片机

使用冰冻切片机时,应罩住冷冻机。操作者戴防护面罩。每次实验结束后,应对切片机进行消毒,消毒时仪器的温度至少应升至20℃。

B.5感染性物质

B.5.1样本的采集、标签粘贴及运输操作

B.5.2实验室内样本

B.5.3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

消毒与终末消毒。

B.5.4避免吸入或接触感染性物质

B.5.5避免传染性物质接种

B.5.6血清分离

B.5.7开启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安瓿

当开启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的安瓿时应注意,因其中的内容物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空气的突然涌入会使内容物的一部分扩散到空气中,所以安瓿应始终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采用下面的步骤:

一划痕。

塞仍然留在安瓿上,则用灭菌镊子将其除去。

悬内容物,要避免产生泡沫。残余瓶体应按污染锐器处理。

B.5.8含有感染性物质的安瓿的储存

含有感染性物质的安瓿不要浸入液氮,以防止破损的或密封不好的安瓿在移动时可能会破裂或爆炸。安瓿应保存在液氮上面的气相中。实验室人员在从冷藏处拿出安瓿时,要佩戴手和眼睛保护装置,并对安瓿外表面进行消毒。

B.5.9对可能含有朊病毒材料的预防措施

朊病毒的实验室应使用专用的设备,不能和其他实验室共享设备。所有的操作都应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一次性的实验室保护服(罩衫和围裙)和戴手套。用一次性的塑料器皿取代玻璃器皿。

朊病毒的组织应使用1mol/LNaOH,次氯酸和132?C4.5h高压蒸汽灭活。

B.6危险化学品的使用

B.6.1实验室对剧毒、爆炸性物品应作好领用和使用记录。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应保持最低数量,暂时不用的和使用后剩余的危险化学品,须及时归橱上锁,不准私自保存,不准随意丢弃、倾倒,更不准转送其他部门和个人,严禁把危险化学品带出实验室。

B.6.2危险化学品保管人员和使用人员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购买数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或者误用。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用时,必须立即通过本单位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B.6.3为了避免发生火灾和/或爆炸,应特别注意不相容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安全。

B.7放射性核素和紫外线及激光光源

B.7.1辐射区域

B.7.2实验区域

联锁、报警及工作信号装置。工作人员应经常对防护设施,报警系统进行检修,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B.7.3放射性废弃物区域

B.7.4紫外线和激光光源

其时刻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动物实验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C.1基本要求

C.1.7严禁在动物实验室内饮食、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等。

C.2动物实验操作

C.2.1动物实验室的进出

室内。如果遗忘物品,必须服从既定的传递程序。

C.2.2动物实验室内操作

特殊危害的动物房必须在入口处加以标识。

C.2.3动物室消毒操作

C.2.4实验废弃物处置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兽医实验室档案管理规范

D.1基本要求

D.1.2兽医实验室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兽医实验室各部门的档案,应当按照本规范规定时间移交档案室,并办理移交手续;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弃或据为己有。

D.1.3兽医实验室档案管理应当严格遵守相关保密规定。

D.2归档范围

D.2.1诊断监测

动物疾病诊断、监测过程中,涉及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样品采集、实验室检验等相关内容的各项原始记录和结果报告单等。

D.2.2科学研究

从事科学研究中,准备阶段、试验阶段、总结鉴定验收阶段和成果奖励申报阶段的所有相关资料。

D.2.3计划总结

兽医实验室工作计划、报表、大事记及工作总结等;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分析、预警预报等形成的相关总结材料;为防控动物疫病和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形成的相关总结材料。

D.2.4技术培训

兽医实验室工作有关的标准、规范、文件和技术资料等;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会议等相关活动获取的资料;兽医实验室举办技术培训班(通知、教学计划、讲义、现场音像等)和培训人员(名单、试题、分数单、证书编号等)资料。

D.2.5生物安全

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中的相关记录资料。菌毒种的采集、分离、引进、移交、保存、使用和无害化处理等记录资料;污水、废弃物处理等记录资料;安全事故处理记录、报表和报告等。

D.2.6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

兽医实验室土建、改建和维修,包括准备、施工、验收全过程的相关资料。配套设施的建设、改造、维修和维护,包括准备、实施、验收、日常维护,以及报废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D.2.7仪器设备和器械器材

购置仪器设备的调研及计划文件、合同、协议书等;随机文件,如安装说明书、图纸、操作指南、合格证书、装箱清单等;安装、调试、验收记录、报告等;使用实效记录,维护、维修记录,事故记录及处理报告等;仪器设备报废技术鉴定材料、报告及主管部门批件、处理结果等。器械器材的采购、保管和使用等记录。

D.2.8试剂药品和耗材

试剂药品和耗材,尤其是剧毒品、放射品、危险品和菌毒种等的申请、采购、保管、领取、使用、销毁等记录。

D.2.9认定认可

兽医实验室认定、认可和考核等相关资料。

兽医实验室人员简历、培训、考核和健康状况等个人资料。

兽医实验室历史沿革、对外活动、相互合作、内部管理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

D.3分类与保管

D.3.1检验报告资料在异议期(15d)过后及时归档;其他各种资料随时归档。

D.3.2兽医实验室档案每年集中整理一次,按年度、事件、保管期限分类编号。

D.3.3兽医实验室档案保管期限,根据保存价值分为10年、30年和永久。

D.3.4案卷目录采用簿式目录,编写科技档案分类目录和专题检索目录。应当使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利用检索工具进行专题检索。

D.3.5科学保管,消除损坏档案因素,降低档案自然损坏率,维护档案完整和安全,延长档案寿命,保证档案的利用。

D.3.6档案室有防火、防虫、防潮、防尘、防光、防盗等措施,保持清洁卫生,严禁吸烟。

D.3.7定期对档案保管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D.4档案的借阅

D.4.1借阅档案应当办理借阅、归还手续。档案借出一般不超过3d,继续使用应当办理续借手续。

D.4.2密级档案借阅应当遵守相关规定;非相关部门借阅档案,需经主要领导批准。

D.4.3借阅人不得私自将档案转借他人,更不能转借其他单位。

D.4.4借阅人应当保持借阅档案的原样,严禁拆散、涂改、乱划和私自翻印。

D.4.5对归还的档案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5档案的销毁

D5.1定期对已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分析、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鉴定由主管领导、鉴定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共同进行。销毁由主要领导批准。未经鉴定和批准的档案不得任意销毁。

D5.2销毁档案现场应当有两人以上监督实施。

D5.3要建立销毁清单,注明销毁目录、日期、地点、方式并签章。销毁清单要永久保存。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兽医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编制规范

E.1应急组织体系建立的基本要求

由于存在仪器设备或设施出现意外故障或操作人员出现疏忽和错误的可能及工作人员情绪变化因素的影响,兽医实验室发生意外事件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兽医实验室在其建立之初或从事某项危险实验活动之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处置意外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体系,制定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并不断修订,使之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并定期演练,使所有工作人员熟知。

E.1.1应急指挥机构

E.1.2专家委员会

兽医实验室所在单位应组建应急处置专家委员会。

E.2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时应考虑的问题

E.2.1明确实验室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

E.2.2高危险等级动物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E.2.3高危险区域的地点。

E.2.4明确处于危险的个体和人群及这些人员的转移。

E.2.5列出能够接受暴露或感染人员进行治疗和隔离的单位。

E.2.6列出事故处理需要的免疫血清、疫苗、药品、特殊仪器和其他物资及其来源。

E.2.7应急装备和制剂,如防护服、消毒剂、化学和生物学溢出处理盒、清除污染的器材和供应。

E.2.8制定的预案中应包括消防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的工作,应事先告知他们哪些房间有潜在危险物质。

E.3应急物资储备

E.3.1急救箱。

E.3.2灭火器或灭火毯。

E.3.3防护服(依据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类别而准备)。

E.3.4有效防护化学物质和颗粒的全面罩式防毒面具。

E.3.5房间消毒设备。

E.3.6担架。

E.3.7工具,如锤子、斧子、扳手、螺丝刀、梯子和绳子等。

E.3.8划分危险区域界限的器材和警告标志等。

E.4日常应对措施

E.4.1在设施内显着位置张贴以下电话号码及地址:

E.4.2菌毒种和样品保存

E.5各类意外事故的处理原则

E.5.1溢出

溢出的危害取决于溢出材料本身的危险度、溢出的体积、溢出影响的范围等因素。溢出发生后,应立即由专业人员对溢出事件进行危害评估,并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所制定的溢出处理程序采取相应的措施。没有产生气溶胶的少量危害材料的溢出,可用含有化学消毒剂的布或纸巾清洁。大面积的高危险感染材料并产生气溶胶的溢出,则需要专门人员穿上防护服和呼吸防护装置来处理。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溢出时,采用感染性材料溢出处理的一般原则即可

a)保持生物安全柜处于开启状态;

b)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向布或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根据溢出物而定,不得使用有腐蚀性的消毒剂)并作用适当时间后将溢出材料清理掉;处理溢出物时,不得将头部伸入安全柜内;必要时,用消毒剂浸泡工作表面以及排水沟和接液槽;

c)处理完毕后消毒手套,并在安全柜内脱下手套;如防护服已经污染,应先脱下消毒。重新穿上防护服和新手套后进行下面的清洁工作;

d)用适当的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安全柜内壁、工作表面以及前视窗的内侧,作用一定时间后擦干消毒剂并将擦拭物置于生物危害收集袋中;

e)如溢出流入安全柜内,如需浸泡接液槽,不要尝试清理接液槽,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需对安全柜进行更为广泛的清除污染处理‘

f)将所有清理用物品以及脱下的防护服高压消毒。用杀菌肥皂和水洗手和暴露皮肤。

a)人员迅速撤离房间,通知实验室及相关人员,并在溢出房间门口张贴禁止进入的警告,至少让通风系统运行30min以清除气溶胶;

b)脱掉污染的防护服,将暴露面折向内置于耐高压袋中;

c)用杀菌肥皂和水清洗暴露皮肤。如果眼睛暴露至少冲洗15min并进行进一步的医学评估;

d)通风系统运行30min后,由实验室主管安排人员按感染性材料溢出处理的一般原则清除溢出物;

e)所有用于清除污染的物品和防护服置于耐高压袋中,高压消毒。

5.1.4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溢出的处理原则

述方法处理即可;

述方法处理台面,然后将安全柜内全部物品移出,处理安全柜接液槽,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视情况采用气体消毒。

E.5.2防护服被污染

应立即就近进行局部消毒,然后对手进行消毒,在实验室缓冲区,按操作规程脱下防护服,用消毒液浸泡后高压处理。更换防护服后,对可能污染的实验室区域消毒。

E.5.3皮肤粘膜被污染

应立即停止工作,撤离到实验室缓冲区,能用消毒液消毒的皮肤部位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15min~20min后立即撤离,视情况隔离观察。对可能污染的区域消毒。

E.5.4皮肤刺伤(破损)

应立即停止工作,撤离到实验室缓冲区,对局部进行可靠消毒。如果手部损伤脱去手套,由其他工作人员戴上洁净手套按规定程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用水冲洗15min~20min后立即撤离。视情况隔离观察,期间应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对可能污染的实验室区域消毒。

E.5.5离心机污染

发现离心机被污染应重新小心关好盖子,人员迅速撤离房间,通知实验室及相关人员并在溢出房间门口张贴禁止进入的警告。至少让通风系统运行30min,以清除气溶胶。脱掉污染的防护服,将暴露面折向内置于耐高压袋中。用杀菌肥皂和水清洗暴露皮肤。如果眼睛暴露,至少冲洗15min并进行进一步的医学评估。通风系统运行30min后,由实验室主管安排人员穿戴相应防护装备(应穿戴全面罩式防护用品)进入实验室,将离心机转子转移到生物安全柜内,用适当消毒液浸泡适当时间后小心处理脱盖或打破的离心管。用浸有适当消毒剂的布或纸巾小心擦拭离心机内部。用适当消毒剂喷雾消毒离心机内部。所有用于清除污染的物品和防护服置于耐高压袋中,高压消毒。

E.5.6发现相关症状

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被操作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类似的症状,应视为可能发生实验室感染,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特点进行就地隔离或到指定医院就诊。

E.6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

E.6.1实验室停电

要迅速启动双路电源或备用电源或自备发电机,电源转换期间应保护好呼吸道,加强个人防护,如配戴专用头盔;如停电时间较长,则停止实验,将正在操作的种毒/样品密封消毒后装入不锈钢容器中,密封容器,并在容器表面加以标记后放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最内侧,然后,对实验区域及房间消毒后按正常程序撤离实验室,按相关程序报告实验室相关人员处理。

E.6.2生物安全柜正压

若生物安全柜正压,应立即停止工作,将正在操作的种毒/样品密封消毒后装入不锈钢容器中,密封容器,并在容器表面加以标记后放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最内侧,消毒后缓慢撤出双手离开操作位置,避开从安全柜出来的气流,关闭安全柜电源。在保持房间负压和加强个人防护的条件下消毒安全柜和房间,撤离实验室,按相关程序报告实验室相关人员处理。

E.6.3房间正压而生物安全柜负压

对于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当出现房间正压而生物安全柜负压时视为房间轻微污染,应立即停止工作,将正在操作的种毒/样品密封消毒后装入不锈钢容器中,密封容器并在容器表面加以标记后放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最内侧,消毒后缓慢撤出双手离开操作位置,避开从安全柜出来的气流,关闭安全柜电源。在保持房间负压和加强个人防护的条件下消毒安全柜和房间,撤离实验室,按相关程序报告实验室相关人员处理。

E.6.4房间和生物安全柜均正压

对于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当出现房间和生物安全柜均正压时,视为房间发生污染,应立即停止工作,将正在操作的种毒/样品密封消毒后装入不锈钢容器中,密封容器并在容器表面加以标记后放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最内侧,消毒后缓慢撤出双手离开操作位置,避开从安全柜出来的气流,关闭安全柜电源。在保持房间负压和加强个人防护的条件下消毒安全柜和房间,严格对实验室房间、缓冲间及个人消毒后按程序撤离实验室,锁闭实验室门并标明实验室污染,按相关程序报告实验室相关人员处理。

E.6.5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

E.6.6火灾

实验室平时应加强防火。万一发生火灾,生物安全三级以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判断火势不会蔓延时,可力所能及地扑灭或控制火情,协助消防人员灭火。生物安全三级及以上实验室,首先要考虑人员安全撤离,其次是工作人员在判断火势不会蔓延时,可力所能及地扑灭或控制火情。消防人员应在受过训练的三级实验室工作人员陪同下进入现场,三级实验室区域严禁用高压水枪灭火,应指导消防人员先对三级实验室相临区域进行灭火工作,阻止火势的蔓延,待三级实验室火势减小到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或自然熄灭后再行救援。

E.6.7发生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后的紧急救援

E.6.8发生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后的危害性评估

E.7培训和演习

实验室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系统培训已制定的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每年要有计划地进行演练,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预案。

E.8应急处置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实验室制定的应急预案应上报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并定期评审,并根据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报告规范

F.1报告的范围

F.1.1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报告分为工作情况报告、实验活动报告、关键人员变动情况报告和事故报告四大类。

F.1.2根据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人员感染情况以及经济损失,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级别。

感染性物质洒溢在实验室的清洁区、工作人员的皮肤、黏膜等处,发生气溶胶外溢,但没有引起严重后果的事故。

F.1.3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应当将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向农业部报告。

F.1.4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泄露或者扩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F.1.5省级兽医实验室和高级别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发生变化时,应报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地)级兽医实验室负责人发生变化时,应报告所在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F.2报告的程序和报告时限

F.2.1省级以下的兽医实验室应当在每年1月15日前,将上一年度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等情况逐级上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将本辖区兽医实验室的情况进行汇总后,于2月15日前上报给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F.2.2省级以上兽医实验室、高级别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当分别在每年7月15日和翌年1月15日前,将半年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的情况以及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等情况上报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工作情况格式见表F.1,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报告格式见附表F.2。

F.2.3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格式表F.3.

F.2.4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F.2.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卫生和环保部门:

F.2.6兽医实验室发生特别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后,应当在2h内将情况逐级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同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F.2.7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h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F.2.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h内报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F.2.9特别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表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验收标准 一、单位基本信息 1、单位名称:法人:电话: 2、实验室名称:负责人:电话:EMAIL: 3、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电话:EMAIL: 4、实验室性质: 5、实验活动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种,属级病原微生物; 6、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申请验收级别:级 二、一级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内容 1、生物安全手册 从实验室立项、建设、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均要纳入生物安全手册。(含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报告) 2、一级防护屏障 A安全设备:超静工作台、排风装臵、离心机要有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等。 B个人防护: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3、二级防护屏障 ⒈在出口处设洗手池;⒉门口处要有挂衣处,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内工作服要分开;⒊墙壁、开花板、地面要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消毒剂腐蚀,地面防滑、不铺地毯;⒋台面要防水、耐腐蚀、耐热;⒌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两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清洁; ⒍有专门放微生物废弃物容器;⒎有开启的窗户应设纱窗;⒏有保证

工作照明的电力、避免强光、反射光;⒐有适当的消毒设施。 4、安全操作规程 ⒈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⒉接触微生物后、脱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⒊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存放食品等非工作用具;⒋禁止口吸滴定管;⒌按尖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尽可能少的使用尖锐器;⒍按安全操作规程、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⒎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台面,活性物溅出要随时消毒;⒏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高压锅灭活,并放专用密闭容器中,由2人以上专运;⒐防虫、防鼠措施。 5、管理制度 A实验室布臵和准入:⒈实验室主工作区要合理设臵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⒉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外来实验者、进修、学习人员要经负责人批准;⒊禁止在主工作区饮食及其他非业务活动。 B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和培训:⒈固定的工作人员具备正规院校医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⒉经过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工作。 C工作人员健康管理:⒈上岗前应被告知有潜在危险,并接受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⒉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可能接触微生物免疫、并有记录。 D实验室各项制度、规定、操作规程 (A)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危害评估报告制度 (B)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C)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及职责

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及职责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 责任人: 主管领导: 实验室主任: 成员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1、组织完善、制定、审核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审核与完善菌(毒)种、实验动物使用及实验废弃物处理的操作指导书,制定应急处理措施、督导检查制度及菌(毒)种购买、使用、处理的审批程序,审核并批准风险评估报告。 2、组织落实与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北京市、中心及我院的各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 3、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实验环境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与维护,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环境条件及个人安全防护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和规定。 4、组织生物实验室专业人员的各种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决定进入生物实验室控制区工作人员的资格及菌(毒)种保管与使用人员资格。 5、组织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生物安全责任制。定期组织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督导检查。 6、负责生物实验室实验方法、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进行修改与更新及新安全防护设施、仪器投入使用前的安全性评价审核。 7、负责组织处理生物安全应急事件,及时了解应急情况事态,执行应急处理预案,发布应急命令,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8、负责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就医工作提供咨询,参加相关的督导和评估工作。 9、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职责 1、主管 (1)全面负责全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2)负责全院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及人力资源的统筹安排与管理。 (3)负责审批本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及风险评估报告。 (4)负责审批本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种处理决定。 2、主任 (1)具体负责分管范围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兽医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doc14)

兽医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 一、概述 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各类媒体,但国内对生物安全的见解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数是从某个专业或某个侧面定义生物安全的概念,阐述生物安全问题。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生物安全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与威胁。 第二,生物安全是指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研究、开发、应用及产业化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三,生物安全是特指致病微生物的实验室安全防护与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或意外泄漏导致环境污染和社区人群感染。 以上三种定义都是对生物安全某个方面的概述和界定,都不是全面的生物安全的定义。生物安全比较全面地可理解为国家安全的组

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外在表现(或称效应)。其中这里所讲述的与生物有关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 兽医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作为一门学科来讲,生物制品学融合了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工艺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内容。作为畜禽疾病预防控制的有利武器,兽用生物制品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兽用生物制品的技术进步,后者的进步又促进了畜牧业的繁荣。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兽药,其研究成果为动物与人类的健康、现代生物科学探索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生物制品本身的特性和安全防护方面的漏洞,也会出现某些生物灾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概括起来主要有相关实验研究人员的感染、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遗传性状不稳定。可以说兽用生物制品从研制开发到产品的应用,甚至可以延伸到应用之后的一定时期,都存在着生物安全方面的因素与风险。兽用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ZHCADC-PGC-2015 (第二版) 受控状态:Y □ N □ 受控编号: 持有人: 2015年1月11日发布 2015年1月20日实施 哈尔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修订表

目录 ZHCADC-PGC01-2010BSL-2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的总体要求ZHCADC-PGC02-2010实验室人员进出实验室 ZHCADC-PGC03-2010实验室检测样品采集 ZHCADC-PGC04-2010实验室检测样品包装和运送 ZHCADC-PGC05-2010实验室检测样品接收 ZHCADC-PGC06-2010样品检测操作规程 ZHCADC-PGC07-2010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ZHCADC-PGC08-2010实验室消毒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ZHCADC-PGC09-2010无菌间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ZHCADC-PGC10-2010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ZHCADC-PGC11-2010实验室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ZHCADC-PGC12-2010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 1 目的 个人防护装备是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气溶胶、喷溅物以及意外接种等危险

的一个屏障。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以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及实验室环境不被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选用个人防护装备(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与防护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实验室组织有关人员采购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且严格控制其质量。 4 过程要求 实验室所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在生物因子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防护口罩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选用P2级的防护口罩,必须满足GB 19083-2003以下条件: (1)长方形口罩展开后中心部分尺寸:长度不小于17cm、宽度不小于17cm;密合型拱形口罩尺寸:横径不小于14cm,纵径不小于14cm。 (2)口罩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口罩带应调节方便,应有足够强度固定口罩位置。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3)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不能从防护口罩中检出致病菌;口罩对皮肤无刺激。

(生物科技行业)实验室与生物安全试卷类型A卷

学院: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博、硕士研究生)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实验室与生物安全》试卷类型:A 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2009年3月10 日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 1.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 2.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是指实验室内和实验室外的病原体使实验工作人员获得的感染。( ) 3. 对未知病原体的操作一律按HBV/HIV (乙肝病毒/免疫缺陷型病毒)处理。(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 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 ) 6. 在我国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 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 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 7. 我国将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 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 8. 目前有记录的国内外实验室相关感染事件,主要是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设施(硬 件)建设不合格,导致病原体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或泄露到周围环境而造成。( ) 9. 二级隔离(防护),又称二级屏障,是操作对象和操作者之间的隔离。通过生物安全 柜和各种个人防护装备等防护设施来实现。( ) 10. 气溶胶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μm ~100μm 的固体或液体微小粒子形成 的胶溶状态分散体系。其中微粒或粒子称分散相,分散相内含有微生物的气溶胶称为 生物气溶胶。( ) 11. 生物安全柜是防止实验操作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未知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 形空气净化正压安全装置。( ) 12. 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为确保移液准确,应将移液管内最后一滴 液体用力吹出。( )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有效地针对科室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为一级/二级生物实验室。 三、职责 3.1科主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运行。 3.2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生物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的安排。 3.3中心实验室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工作。 四、工作程序 4.1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 4.1.1科主任是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 4.1.2生物安全负责人: 4.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维护和检查 4.2.1生物安全负责人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4.2.2生物安全负责人会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形成《安全记录》。 4.2.3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 4.2.4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4.2.5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各种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进行培训。 4.2.6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4.3警告标记和标签的建立。 4.3.1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志。 4.3.2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贴危险公告。 4.3.3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容应详细。 五、安全操作规程 5.1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规程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所提供的工作服。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须挂在指定地方,不得在实验室外冼工作服。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掉并洗手。 5.2生物安全标准个人行为 5.2.1在实验室工作区禁止吸烟。5.2.2禁止在实验室放置食物、饮料及类似的存在有潜在的从手到口的接触途径的其他物质。禁止用实验室的冰箱(柜)储存食物。 5.2.3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应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他的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 5.2.4在实验室工作区,污染区应穿白大衣或隔离衣,服装应符合实验室设备的要求。 5.2.5应穿着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子。 5.2.6在实验工作区头发不可下垂,避免与污染物质接触或影响实验操作,有此类危险的饰物应避免带入工作区。不可留长胡须。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A.个人防护 一. 着装: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 修剪指甲, 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 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 要始终穿着实验服, 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 必须要配戴护目镜, 面罩( 带护目镜的面罩) 或其它防护用品。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二.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材料后, 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2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它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4.洗手池不得用于其它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 使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 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 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 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 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B. 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 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 马上洗净双手, 再换一双新手套。2.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它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3.严格禁止用嘴吸液。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3.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 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理。 3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doc

生物实验室工艺设计和要求 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工艺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包括制定实验楼每个部门、每个实验 室的面积和功能要求;制定生物实验室每间房的建筑、装修内容,门窗要求,环境控制、电力(照明、通讯及网络等)、气体管道、给排水、空调、消防控制、结构等工艺设计的要求;制定每间生物实验室所需固定实验设备清单。 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工艺设计 /设备规划,包括按照国际生物实验室标准及项目工 艺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生物实验室固定设备规划、工艺布置图、典型生物实验室放大 工艺平面图、主要立面图和主要剖面图;完成生物实验室固定设备厂商资料及工 程设计数据归总。具体地说,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建筑工艺设计的要求是: 1.基地环境方面 在对基地现状充分分析基础上 ,采用将建筑作为环境背景的设计理念,将单体建 筑包容于环境之中。 2.建筑方面 主要包括生物实验室建筑设计、室内装修材料要求等。 实验室基本工作区域尺度( ELM ),是为保证生物医学研究的安全运行,而对其所需工作区域尺度的规划。实验室的ELM 一般包括对操作台、实验设备(包括储藏柜)、工作台、化学排烟罩以及生物安全柜的长度要求。 实验室设计当前的趋势,已经开始朝着规划区域空间尺度的方向发展,而不 仅仅限于规划区域长度。这种趋势是起源于模块化实验室形式的采用。 建筑面积由于包括流通区域、建筑核心区域、墙体以及公共区域的面积,必 然在整体上大于特定功能区域的使用面积。参考根据AIA 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换算方式,实验室(包括内部流通和功能分配区域)面积的基本换算系数在 1.7 至 2.2 之间。换算出的工程总面积在实际规划时,还需要做相应调整。 实验室建筑的材料,应该选择耐用和易清洗的类型,并且应能有助于创造一 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材料设计的关键因素,在于易清洗、易维护、易储藏并且尽量减少毒害传播。所选材料作穿墙以及楼板处理时,还必须考虑到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完整版详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与规范

详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与规范 根据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等级不同,实验室需要不同的防护水平。实验室不同水平的设施、安全设备以及实验操作技术和管理措施构成了生物实验室的各级生物安全水平。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4个等级: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1)、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俗称分别为:P1、P2、P3和P4实验室(P是“物理防护”的英文physical protectio n" 的首字母)。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 平最低,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平最高。 一、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 动物疾病的微生物。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操作、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仅适用于进行基础的教学和研究,处理危害等级1的微生物。BSL-1是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水平,依靠标准的微生物操作来保证安全,缺少特殊的一级防护屏障或二级 防护屏障。一般来说,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仅能从事没有感染性的操作,不能满足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工作需要。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需满足如下设施和设备的要求: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 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实验室门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实验室的墙、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 腐蚀。地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实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前言 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了ISO15190: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 修订版),2003].本标准与ISO15190:2003(E)不同的是,本标准不仅使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生物因 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此外,增加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本标准吸纳了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进 行高危害生物因子操作实验室的有关内容,但考虑到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状况,增强了对该类实验室设 施的要求,以确保安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凤祥、李劲松、王秋娣、吕京、何铁春、林志雄、田克恭、翟培军、何兆伟。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得建设原则,同时,还规定了生物安全分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 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的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此类实验室还应同时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要 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术语与定义 2.1 生物因子 biological agents 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2 病原体 pathogens 可使人动物和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

2.3 危险废弃物 hazardous waste 有潜在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 2.4 危害 risk 伤害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性的综合。 2.5 气溶胶 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微米~100微米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6 生物安全 biosafety 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2.7 高效空气过滤器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HEPA) 通常以滤除大于等于0.3微米微粒为目的,滤除效率符合相关要求的过滤器。 2.8 安全罩 safety hood 置于实验室工作台或仪器设备上的负压排风罩,以减少实验室工作者的暴露危险。 2.9 生物安全柜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负压过滤排风柜。防止操作者和环境暴露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 2.10 个人防护装备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用防止人员受到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的器材和用品。 2.11 实验室分区 laboratory area 按照生物因污染概率的大小,实验室可以进行合理分区。 2.12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相临两区之间的缓冲密闭室,具有通风系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且不能 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13 气锁 air lock 气压可以调节的气密室,用于联结气压不同的两个相邻区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在实验室中用作特殊通道。 2.14 定向气流 directional airflow 在气压低于外环境大气压的实验室中,从污染概率小且相对压力高处向污染概率高且相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627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国家对生物安全的管理高度重视,各有关实验室也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有效监控和预防实验室生物污染,要定期检查和自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并处理解决。 2.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未经学习培训者,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3.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本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对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学生进行进行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 4.未经农业部或市农业局批准,不得擅自采集、运输、接收保存重大动物疫病病料,不得转让、赠送已初步认定为重大动物疫病或者已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的病料,不得私自将病料样本寄往国外或者携带出境。 5.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动物残体等)应用专用

NYT 1948-2010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NYT 1948-2010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前言 本标准遵照GB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京、关云涛、王君玮、吴东来、刘伟、王宏伟、杨汉春、郭昭林、梁智选。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基本要求、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原则、安全保卫、生物安全报告、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兽医实验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根据生物安全方针,不断促进和提高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保证的过程。 3.3 危险 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3.5 危险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6 事件 incident

202051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202051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一、准入制度 二、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三、健康监护制度 四、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五、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弃物处理程序 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一、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二、范围适用于进入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核医学科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1、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四、制度要求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

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⑴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⑵患发热性疾病⑶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⑷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⑸妊娠 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8、外单位来实验室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部备案。 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被危害性生物及物品所侵害,保证危害性物品不外泄,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进行评估,以鉴定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保证生物安全。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因我检验科只进行空气菌落数检测,评估仅有一般危险性,能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机会比较少,一般微生物实验室采用一般技术就能控制感染,或者存在对其有效免疫方法的菌种。评估我检验科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吸烟 (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 (2)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 (3)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2.食物、饮料及其它 (1)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口”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 (2)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3.化妆品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进行化妆,但允许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4.眼睛和面部的防护 (1)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3)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5.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1)应穿着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服装,工作服应干净、整洁。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 (2)采血员和其他需要接触病员的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员时需穿实验服或工作服。 (3)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4)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 6.鞋 在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帆布鞋可吸收化学物品和有传染性的液体,所以最好穿皮革或其它防渗漏的合成材料的鞋。 7.头发和饰物 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和避免人体脱屑落入工作区。头发不得垂肩,应与离心机、切片机等正在运转的器械保持一定距离 8.胡须 蓄有胡须的男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上项(7)的规定。

完整版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使生物安全实验室在设计、施工和验收方面满足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通用安全标准,切实遵循物理隔离的建筑技术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动物实验、基因重组以及生物制品等使用的新建、改建、扩建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1.0.3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应以生物安全为核心,确保实验职员的安全和实验室四周环境的安全,同时保护试验对象不被污染。在建筑上应以实用、经济为原则。 1.0.4 生物安全实验室所用设备和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检验单位的检验报告,并在有效期之内。属于新开发的产品、工艺,应有鉴定证书或试验证实材料。 1.0.5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施工、检测中采用的技术文件、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6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 术语 2.0.1一级屏障primary barrier 也称一级隔离,是操纵对象和操纵者之间的隔离。通过生物安全柜、正压防护服等防护设施来实现。 2.0.2二级屏障 secondary barrier 也称二级隔离,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通过建筑技术(如气密的建筑结构、平面布局,透风空调和空气净化系统、污染空气及污染物的过滤除菌和消毒灭菌直至无害排放)达到防止有害生物微粒从实验室散逸到外部环境的目的。 2.0.3气溶胶 aerosol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100μm的固态、液态微粒所形成的胶溶态分散体系。 2.0.4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 防止操纵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未知性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形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 通常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 2.0.5生物安全实验室 biosafety laboratory 具有一级隔离设施的、可实现二级隔离的生物实验室。 2.0.6主实验室 main room 生物安全柜或动物隔离器所在的实验室,或穿正压防护服工作的实验室。主实验室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污染风险最高的区域。 2.0.7缓冲室 buffer 的气闸式3m2有洁净度级别的且进出两门不同时开启的面积一般不小于 房间。

(生物科技行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培训教材 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沅江市疾控中心沈吟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在开展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的实验室研究中,为了防止生物因子(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毒剂泄漏逃逸到实验室外环境,研制了一系列的防护装备和设备,如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生物安全柜等;建设了BSL-3实验室和BSL-4实验室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发展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发展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调查 美国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Sulkin and Pike调查了5000多个实验室,发现: ——累计实验室相关感染3921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 肝炎、布氏菌病、肺结核、野兔热(土拉弗氏菌)、斑疹伤寒、 委内瑞拉马脑炎(Ven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原因 在3921例实验室感染中,对导致感染的原因分析发现: ——低于20%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与已知的事故有关; ——80%与实验室工作人员暴露与感染性气溶胶有关。 ——80% 是不明原因的感染。 ——20% 感染的原因是明确的。 其中80% 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20% 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原因 在3921例实验室感染中,对导致感染的原因分析发现: 导致感染最多的4种实验室事故 ——溢出和泼洒; ——针头和注射器; ——锐器、碎玻璃; ——动物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咬伤或抓伤。 案例一 ——新加坡实验室人员感染SARS(2003年) 案例二 ——国内实验室人员感染SARS(2004年) 早在1979年,美国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Pike在他的一篇评论中指出: ——"生物安全知识、防护技术和设备对防止大多数实验室感染的发生是非常有用的"。 病原微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定义 为了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中有害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和管理措施(软件),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 什么是实验室生物安全? ——当标准实验室操作或操作程序不能有效控制生物因子可能带来的相关危害时,必须采取其他的措施来弥补。 必要的措施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 1 总则 1.0.1 为使生物安全实验室在设计、施工和验收方面满足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通用安全标准,切实遵循物理隔离的建筑技术原则,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动物实验、基因重组以及生物制品等使用的新建、改建、扩建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1.0.3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应以生物安全为核心,确保实验职员的安全和实验室四周环境的安全,同时保护试验对象不被污染。在建筑上应以实用、经济为原则。 1.0.4 生物安全实验室所用设备和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检验单位的检验报告,并在有效期之。属于新开发的产品、工艺,应有鉴定证书或试验证实材料。 1.0.5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施工、检测中采用的技术文件、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的规定。 1.0.6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标准、规的要求。 2 术语 2.0.1一级屏障primary barrier 也称一级隔离,是操纵对象和操纵者之间的隔离。通过生物安全柜、正压防护服等防护设施来实现。 2.0.2二级屏障 secondary barrier 也称二级隔离,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通过建筑技术(如气密的建筑结构、平面布局,透风空调和空气净化系统、污染空气及污染物的过滤除菌和消毒灭菌直至无害排放)达到防止有害生物微粒从实验室散逸到外部环境的目的。 2.0.3气溶胶 aerosol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100μm的固态、液态微粒所形成的胶溶态分散体系。 2.0.4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 防止操纵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未知性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形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 通常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 2.0.5生物安全实验室 biosafety laboratory 具有一级隔离设施的、可实现二级隔离的生物实验室。 2.0.6主实验室 main room 生物安全柜或动物隔离器所在的实验室,或穿正压防护服工作的实验室。主实验室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污染风险最高的区域。 2.0.7缓冲室 buffer 有洁净度级别的且进出两门不同时开启的面积一般不小于3m2的气闸式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924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 度标准版本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 一、为加强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实验中心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合格迎评”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办法及其配套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卫生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指《名录》中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一类和

第二类,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章实验室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A.个人防护 一. 着装: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二.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2012年1月1日发布 2012年1月1日实施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批 准 根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照国家标准《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及农业部相关管理规定,我实验室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编制了《___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本手册具体描述了我中心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是实验室做好生物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依据。 本手册现已批准,并予发布,自发布之日实施。实验室全体成员及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确保实验室每个环节的生物安全都有效控制,防止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扩散,保护实验室人员和公众健康。 主任: 2012年1月1日

目录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生物安全方针与目标 第三章术语与定义 第四章组织 第五章管理体系 第六章文件 第七章安全计划 第九章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控制 第十章纠正措施 第十一章预防措施 第十二章持续改进 第十三章内部审核 第十四章管理评审 第十五章人员管理 第十六章材料管理 第十七章活动管理

第十八章内务管理 第十九章设施设备 第二十章废物处置 第二十一章危险材料运输 第二十二章应急措施 第二十三章消防安全 第二十四章事故报告 订 页

发 放 控 制本手册共印制8本,实际发放5本,报省疫控中心1本,剩下2本由--负责保管。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是受控文件,手册和电子档的持有人、保管人有责任妥善保管,除监督评审部门检查外,未经实验室主任许可不得将手册(或电子档)外借和赠送非本实验室人员。 发放人名单 第 一 章 前 言简介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心)是依法成立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主要职责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组织实施全区动物防疫工作,调查

各级兽医实验室建设标准规定

各级兽医实验室建设标准 1. 县(市)级兽医实验室 1.1 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等应当符合BSL-1 实验室的要求。 1.2 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不低于200 平方米。 1.3 实验室应当分别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档案室等。 1.4 应当配备的仪器设备有:酶标仪、自动洗板机、微量震荡器、生物安全柜、真空检测仪、普通离心机、磁力搅拌器、生物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超声波清洗器、纯水仪、酸度计、高压灭菌器、普通冰箱、冰柜、恒温水浴锅、干热灭菌器、通风橱、电子天平(0.001g )、多道移液器、单道移液器、紫外灯等。 2. 地(市)级兽医实验室 2.1 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等应当符合BSL-2 实验室的要求。 2.2 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不低于300 平方米。

2.3 实验室应当分别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仪器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和档案室等。 2.4 在配备县(市)级兽医实验室所应有的仪器设备基础上,还应当配备有:PCR 仪、电泳仪、凝胶电泳成像与分析系统、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Ⅱ级生物安全柜、组织匀浆机、涡旋混匀器、超声波裂解器、超纯水仪、自动高压灭菌器等。 3. 省级兽医实验室 3.1 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等应当符合BSL-2 实验室的要求。 3.2 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 平方米。 3.3 实验室应当分别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处理室、样品保存室、档案室、仪器室、试剂室、血清学检测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病毒检测室、细菌检测室、寄生虫检测室、病理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实验准备室、菌(毒)种保藏室等。 3.4 在配备地(市)级兽医实验室所应有的仪器设备基础上,还应当配备有:梯度PCR 仪、荧光PCR 仪、多功能电泳仪、恒温振荡摇床、细菌过滤器、小型冻干机、小型孵化器、细菌鉴定仪、自动组织脱水机、石蜡包埋机、自动染色机、倒置显微镜、多功能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全自动高压灭菌器、超低温冰箱(-86 ℃)、制冰机、电子天平(0.0001g )、电动移液器等。冷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石蜡切片机、消毒液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