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数学《常量与变量》教案

初中数学《常量与变量》教案

初中数学《常量与变量》教案
初中数学《常量与变量》教案

7.1 常量与变量

学情简析:

常量与变量,是变量数学的基础概念,尤其是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及描述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方式,是认识函数概念的重要基础.经验告诉我们:八年级学生理解“固定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相对地存在.

2.能在具体数学情境与现实情境中,会在简单的过程中辨别常量和变量.

3.在简单的变化过程中,体验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4.在简单的变化过程中,认识描述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三种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4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范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视频.

2.圆的面积.

3.小车下滑的时间.

二、归纳提炼

时间t 半径r 时间t

距离t 面积s 速度ν

常量:停洎距离π板长1m

体验:举出几个常量与变量的实例.

三、巩固拓展

1.桔子的单价为2.5元/千克,记买a千克桔子的总价为m元,则有m=2.5a.

(1)请说出其中,常量是,变量是;

(2)当a=2时, m= ; 当a=4时, m= ;

(3)随着a逐渐变多,m会怎样变化?

2.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ν与温度t之间有关系式ν=331+0.6t.

(1)请说出其中,常量是,变量是;

(2)当t=10时, ν= ;当t=20时, ν= ;

(3)随着t逐渐变高,ν会怎样变化?

思考:上述两例用什么方式表述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3. 某人持续以a米/分的速度,经t分时间跑了s米,其中常量是,变量是.

4. A,B两地相距s米,不同的人以不同的速度a米/分,各需跑的时间为t分,其中常量是,变量是.

说明:在不同的条件下,常量与变量是相对的.

四、深入理解

1.小车下滑的时间.

王波学习小组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小车从不同的高度下滑的时间,得到如下数据:

(1)支撑物高度为60cm时,小车下滑的时间是多少秒?支撑物高度为90cm呢?

(2)支撑物高度为多少cm时,小车下滑的时间是2.45秒.

(3)支撑物高度h从30cm升到40cm时,小车下滑的时间t从几秒减到了几秒?减少了几秒?当支撑物高度h从70cm升到80cm呢?

(4)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世界人口组织公布,地球上的人口变化,如下图:

(1)在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变量?

(2)说说世界人口是怎样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3)增加第一个10亿用了多少年?再增加一个10亿又用了几年?你估测一下,地球上人口哪一年会到达70亿?100亿呢?

思考:上述两个问题中,用什么方式表述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五、总结

关于常量、变量,你明白了什么?

六、作业

1.课本P1443、4

2.对于小车下滑的时间,请估计当h=110cm,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

型 二、常量与变量 程序执行过程就是数据处理过程,有些数据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不变的,而有些数据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可变的。 不变的数据是常量,可变的数据是变量。 例1:根据输入的圆半径计算圆面积。 解题思路: 找到根据圆半径求圆面积的公式,面积=π×半径2 将面积、圆周率、半径用C语言表示出来 面积(area)、圆周率(PI)、半径(r) 输入半径r,根据公式(area=PI*r*r)求解area,输出结果 例2 将华氏温度转变为摄氏温度输出。 解题思路: 找到根据华氏温度求摄氏温度的公式, 将摄氏温度、华氏温度、、32表示出来 摄氏温度(C)、华氏温度(F)、、32 输入华氏温度F,根据公式C=*(F-32)求解C,输出结果 例3 根据银行年利率计算一年的本息和 解题思路: 输入存款本金p和利率r 根据公式计算本息和sum 输出本息和 变量:程序运行期间,值可以改变的量。 常量:程序运行期间,值不变的量。 三、变量定义语言C为什么要定义数据类型 用客人订酒店比喻数据存储 常量与变量概念的引出 举例 动画演示 动画演示 重点:

用酒店和内存类比,引出变量名、变量值和变量地址的概念。 1、变量定义的作用 指定变量名和变量的数据类型。 例1:根据输入的圆半径计算圆面积。 输入r的值 area=PI*r*r 输出area的值 #include "" main() { float area,r; printf("Input r:"); scanf("%f",&r); area=*r*r; printf("area=%f\n",area); } 例2 将华氏温度转变为摄氏温度输出。 输入F的值常量的数据类型 重点: 变量要先定义后使用。 重点 N-S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程序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法》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法》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法》教案教学设计 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和探寻用更简单的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应用因式分解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重点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 让学生通过比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题更简便.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师点评: (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12,12的一半应为14,因此,应加上(14)2,同时减去(14)2. (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各题. (老师提问) (1)上面两个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 (2)等式左边的各项有没有共同因式? (学生先答,老师解答)上面两个方程中都没有常数项;左边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两个方程都可以写成: (1)x(2x+1)=0 (2)3x(x+2)=0因为两个因式乘积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个因式要等于0, 也就是 (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实现降次的)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两个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 解方程: (1)10x-4.9x2=0 (2)x(x-2)+x-2=0 (3)5x2-2x-14=x2-2x+34 (3)(x-1)2=(3-2x)2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解:略 (方程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 练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m (a +b )=ma +mb B .a 2+4a ﹣21=a (a +4)﹣21 C .x 2﹣1=(x +1)(x ﹣1) D .x 2+16﹣y 2=(x +y )(x ﹣y )+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 【详解】 A 、是整式的乘法,故A 不符合题意; B 、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B 不符合题意; C 、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C 符合题意; D 、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判断因式分解的标准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 2.已知实数a 、b 满足等式x=a 2+b 2+20,y =a(2b -a ),则x 、y 的大小关系是( ). A .x ≤ y B .x ≥ y C .x < y D .x > y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判断x 、y 的大小关系,把x y -进行整理,判断结果的符号可得x 、y 的大小关系. 【详解】 解:22222202()x y a b ab a a b a -=++-+=-++20, 2()0a b -≥Q ,20a ≥,200>, 0x y ∴->, x y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差法比较大小、配方法的应用;进行计算比较式子的大小;通常是让两个式子相减,若为正数,则被减数大;反之减数大. 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 A .()x a b ax bx -=- B .()()222 111x y x x y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因式分解教案

14.3因式分解 第1课时提公因式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因式分解公因式等相关的概念及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2.能找出多项式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简单的多项式. 教学重点 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准确找出公因式.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下面两个问题: 1.630能被哪些数整除,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3,5,7,9,10等) 2.当a=101,b=99时,求a2-b2的值. 对于问题1我们必须对630进行质因数分解,对于问题2,虽然可以直接代值进行计算,但有没有简单的方法使计算变得简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114页至115页,思考下列问题: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是互逆变形的关系. 3.公因式确定的方法是:①系数是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②因式的字母取各项都含有的字母;③因式的指数取最低次数.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因式分解的定义 活动一:填空并观察: (1)计算: x(x+1)=________; (x+1)(x-1)=________. (2)请你将下列各式写成乘积的形式: ①x2+x=________; ②x2-1=________; ③am+bm+cm=________. 展示点评: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

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小组讨论: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关系? 反思小结:因式分解是由一个多项式到几个整式积的变形,整式乘法是几个整式的积到一个多项式的变形,它们之间是互逆变形.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公因式 活动二:填空: ①6与9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 ②多项式ma+mb+mc的公因式是________. 展示点评:公因式的定义:组成多项式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小组讨论:归纳确定公因式的方法 【反思小结】确定公因式的方法:(1)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2)因式取各项相同的因式;(3)因式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三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活动三:1.把多项式ma+mb+mc写成两个整式积的形式是: ma+mb+mc=m(a+b+c),其中m是组成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另一个因式a+b+c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2.一般的,如果多项式的各项都有公因式,可以先把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将多项式写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取公因式法.3.分解因式: (1)8a3b2+12ab3c; (2) 2a(b+c)-3(b+c) 小组讨论:应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其关键是什么?另一个因式如何确定? 展示点评:关键是确定公因式;另一个因式就是所要分解的多项式除以公因式所得的商解答过程见课本P115例1,例2 【反思小结】(1)应特别强调确定公因式的三个条件,以免漏取,即系数、所有相同的字母、指数;(2)当多项式的某一项恰好是公因式时,这项应看成它与1的乘积,提取公因式后剩下的应是1,1作为项的系数时可以省略,但如果单独成一项时不能漏掉.提取公因式后的项数应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等,这样可以检查是否漏项.(3)提取公因式时应先观察第一项系数的符号,或是负号时应用添括号法则提出负号,此时一定要把每一项都变号,然后再提取公因式.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之间的关系:整式乘法互逆变形因式分解; 2.确定公因式的方法. 3.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应注意:①找公因式,提公因式,注意符号及不要漏项;②分解结果到每个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为因式分解的是( C ) A.(a-2)(a+2)=a2-4 B.m2-1+n2=(m+1)(n-1) C.8x-8=8(x-1) D.x2-2x+1=x(x-2)+1 2.多项式8a3b2-12ab3c+16ab的公因式是__4ab__.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难题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难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实数a 、b 满足a+b=5,a 2b+ab 2=-10,则ab 的值是( ) A .-2 B .2 C .-50 D .5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b ,整理后再把a+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当a+b=5时,a 2b+ab 2=ab (a+b )=5ab=-10,解得:ab=-2.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2.若()()21553x kx x x --=-+,则k 的值为( ) A .-2 B .2 C .8 D .-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十字相乘法化简()()253215x x x x -+=--,即可求出k 的值. 【详解】 ∵()()253215x x x x -+=-- ∴2k -=- 解得2k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问题,掌握十字相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3.已知12,23x y xy -==,则43342x y x y -的值为( ) A .23 B .2 C .83 D .163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因式分解以及积的乘方的逆用将43342x y x y -变形为(xy)3(2x-y),然后代入相关数值进 行计算即可. 【详解】 ∵12,23 x y xy -==, ∴43342x y x y - =x 3y 3(2x-y)

=(xy)3(2x-y) =23×1 3 =8 3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代数式求值,涉及了提公因式法,积的乘方的逆用,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a2﹣2a+1=(a﹣1)2B.a(a+1)(a﹣1)=a3﹣a C.6x2y3=2x2?3y3D.mx﹣my+1=m(x﹣y)+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因式分解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解:A、a2﹣2a+1=(a﹣1)2,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符合题意; B、a(a+1)(a﹣1)=a3﹣a,从左到右的变形是整式乘法,不合题意; C、6x2y3=2x2?3y3,不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不合题意; D、mx﹣my+1=m(x﹣y)+1不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注意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的区别. 5.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是( ) A.(m-n)(m+n) B.(-x-y)(-x-y) C.(x4-y4)(x4+y4) D.(a3-b3)(b3+a3) 【答案】B 【解析】 A.(m-n)(m+n),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B.(-x-y)(-x-y),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C.(x4-y4)(x4+y4),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D. (a3-b3)(b3+a3),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故选B. 6.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常量与变量说课稿 浙教版〔优秀篇〕

《常量与变量》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本着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理念,对本节课的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从而达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这节课是浙教版八年级第七章一次函数的启蒙课,为以后学习函数以及不等式的内容打下基础。所以我认为本课内容它不但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有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一定的帮助。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从丰富的实例中体验在一个过程中有些量是固定不变的,有些量却在不断地变化着; (2)让学生在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是相对存在的; (3)使学生会在简单的过程中辨别常量与变量。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是通过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过程,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第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经历对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探索,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会合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良好的自信; (2)进一步加深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

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难点:较复杂问题中常量与变量的识别; 关键:弄清常量和变量是相对存在的。 三、说教法 本节的教学,以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并通过动手实验,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静态的方式动态化,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法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本节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主,引导学生亲身实践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 五、说教学程序 1、教学流程 情景屋(引出课题)实例库(形成概念)快乐套餐(巩 固练习)互动乐园(理解应用)点金帚(归纳小结) 沉思阁(课后拓展) 2、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1)情景屋(引出课题) 用弹簧秤做测力实验。 具体操作:实验可以请两位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来演示。一位同学拿弹簧秤,另一位同学在弹簧秤上加钩码。(指出:弹簧秤的原长固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回答“你发现了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这一问题。这个实验与“科学”的知识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既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发现问题,即如何从数学的角度来刻画这些变化,从而引出课题(常量与变量)。 (2)实例库(形成概念) 小故事:星期天,阳光明媚,小明和几个同学约好去龙山公园游玩。 情景一:小明先来到了超市,他挑了一根火腿肠,标价1.5元,他准备付钱,可一想,应该给别的同学也买一些,于是他又拿了5根,他应该付多少钱呢? 请问: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因式分解》复习教案

第四章因式分解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复习因式分解的概念,以及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概念,能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分解因式. 2.熟悉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知识结构图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在例题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因式分解综合练习,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应用因式分解方法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复习综合应用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利用分解因式进行计算及讨论.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学习了因式分解概念,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并做了一些练习.今天,我们来综合总结一下. Ⅱ.新课讲解 (一)讨论推导本章知识结构图 [师]请大家先回忆一下我们这一章所学的内容有哪些? [生](1)有因式分解的意义,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的概念. (2)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3)分解因式的方法. [师]很好.请大家互相讨论,能否把本章的知识结构图绘出来呢?(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给予帮助)

[生] (二)重点知识讲解 [师]下面请大家把重点知识回顾一下. 1.举例说明什么是分解因式. [生]如15x3y2+5x2y-20x2y3=5x2y(3xy+1-4y2) 把多项式15x3y2+5x2y-20x2y3分解成为因式5x2y与3xy+1-4y2的乘积的形式,就是把多项式15x3y2+5x2y-20x2y3分解因式. [师]学习因式分解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式分解是一种恒等变形,即变形前后的两式恒等. (2)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应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2.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有什么关系? [生]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两种方向相反的变形. 如:ma+mb+mc=m(a+b+c) 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 3.分解因式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生]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可以分别用式子表示为: ma+mb+mc=m(a+b+c) a2-b2=(a+b)(a-b) a2±2ab+b2=(a±b)2 4.例题讲解 投影片(§4.6 A)

初二数学因式分解精选100题

初二数学因式分解精选100题

提升课堂托辅中心 初二数学因式分解精选100题 2013年1月25日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a +3)(a -3)=a 2-9 B x 2+x -5=(x -2)(x +3)+1 C a 2 b +ab 2=ab (a +b ) (D)x 2+1=x (x +x 1) 2.下列各式的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 A -a 2+ab -ac = -a (a +b -c ) B 9xyz -6x 2y 2=3xyz (3-2xy ) C 3a 2x -6bx +3x =3x (a 2-2b ) D 21xy 2+21x 2y =2 1xy (x +y ) 3.把多项式m 2(a -2)+m (2-a )分解因式等于( ) (A)(a -2)(m 2+m ) (B)(a -2)(m 2-m ) (C)m (a -2)(m -1) (D)m (a -2)(m+1) 4.下列多项式能分解因式的是( ) (A)x 2-y (B)x 2+1 (C)x 2+y +y 2 (D)x 2-4x +4 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 (A) 412m m ++ (B)222y xy x -+- (C)224914b ab a ++- (D) 13292+-n n

6.多项式4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则加上的单项式不可以是() (A)4x(B)-4x(C)4x4(D)-4x4 7.下列分解因式错误的是() (A)15a2+5a=5a(3a+1) (B)-x2-y2= -(x2-y2)= -(x+y)(x-y)(C)k(x+y)+x+y=(k+1)(x+y) (D)a3-2a2+a=a(a-1)2 8.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A)-a2+b2(B)-x2-y2(C)49x2y2-z2 (D)16m4-25n2p2 9.下列多项式:①16x5-x;②(x-1)2-4(x-1)+4;③(x+1)4-4x(x+1)+4x2;④-4x2-1+4x,分解因式后,结果含有相同因式的是()(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10.两个连续的奇数的平方差总可以被k整除,则k等于() (A)4 (B)8 (C)4或-4 (D)8的倍数 11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A a(a+b-1)=a2+ab-a B a2 –a-2=a(a-1)-2C- 4 a2+9b2=(-2a+3b)(2a+3b) D.2x+1=x(2+1/x) 12下列各式分解因是正确的是()

初中数学整式与因式分解教案

学生教师课题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1 对 1 个性化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 授课日期授课时段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重点:掌握整式的乘除方法及因式分解 难点:幂的乘方运算、因式分解的方法 一、知识梳理 1. 幂的运算性质: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a m a n a m n(m、n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 m a n a m n(a≠0,m、n为正整数,m>n);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b)n a n b n(n 为正整数); ④零指数: a 0 1 (≠);⑤负整数指数: a n1(a≠0,n 为正整数); a0 a n 例 1: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A.3 x2·x 2 x2 B .x3·x5x 15 C . x4÷x x3 D . ( x5 2 x7 4=12==) = 例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2a3a6 B. (a+b)(a-2b)=a2-2b 2 C. (ab3) 2 =a2b6 D. 5a—2a=3例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3a2a6B. ( x3 )3x6C. x5x5x10D. ( ab)5( ab) 2a3b3例 4: 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 .a5a52a5B.2a232a6 C .2a2a12a D. 2a3a2a22a 1 2.整式的乘除法 : (1)几个单项式相乘除 , 系数与系数相乘除 , 同底数的幂结合起来相乘除 .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 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个项 .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 用一个多 _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 将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 . (5)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 即 ( a b)( a b) a 2 b 2; (6)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 2 倍,即 ( a b) 2a22ab b2 例 6: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a2a3a5 B (a b)2a2b2 +=+= + ab2)3a3b6 D (x - a)(x b) x2(a b)x ab C (2=6-= -++例 7: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 .a5a52a5B.2a232a6 C .2a2a12a D. 2a3a2a22a 1 例 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C.x 2 x2y2B.x 2 x22xy y2 y y x2y x 22 D . 2 x 22 2 y x 2 y x y2xy y 例 9: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 A. x 2 y 2 (x y)( x y) . x 2 6x9( x 3) 2 B C. x 2 xy x( x y) . x 2 y 2 ( x y) 2 D 3.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例 10:分解因式: 2 x28 =. 例 11:因式分解:a2b+2ab+b. = 例 12:因式分解x32x2 y xy2 =.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24(4)x x x x -+=-+ B .2()x xy x x x y ++=+ C .2()()()x x y y y x x y -+-=- D .244(2)(2)x x x x -+=+-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步骤: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法分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分解要彻底. 【详解】A. ()244x x x x -+=-- ,故A 选项错误; B. ()2 1x xy x x x y ++=++,故B 选项错误; C. ()()()2 x x y y y x x y -+-=- ,故C 选项正确; D. 244x x -+=(x-2)2,故D 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注意因式分解的步骤: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法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 2.已知a 、b 、c 是ABC V 的三条边,且满足22a bc b ac +=+,则ABC V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等式左边分解因式后,利用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得到a=b ,即可确定出三角形形状. 【详解】 已知等式变形得:(a+b )(a-b )-c (a-b )=0,即(a-b )(a+b-c )=0, ∵a+b-c ≠0, ∴a-b=0,即a=b , 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3.若多项式3212x mx nx ++-含有因式()3x -和()2x +,则n m 的值为 ( )

《变量与常量》教学设计

19.1 变量与常量 年级八年级课题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 目 标知识 技能 1.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 2.能找出变量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 过程 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由熟悉的例子系统地认识常量与变 量,有助于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 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认识变量与常量 教学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观看视频,感受生活中的变量与常量。 二、探究新知 1.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①根据题意填表 t/时 1 2 3 4 5 s/千米 ②思考: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变的过程还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哪个量的值是不变的?哪个量的值是变化的?数值变化的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150张票,午场售出205张票,晚场售出310张票,则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思考:题中哪个过程是不变的过程?哪个过程是变化的过程?在变化的过程中,哪些量是变化的量?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如何用式子表示出来? 3. 什么叫变量?什么叫常量? 4.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三、课堂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多媒体出示问题,学 生观察,分析,讨论, 写出答案 学生观察分析,合作 交流后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 的答案,归纳定义 由实际问题引起 学生的好奇心 由熟悉的例子感 受新知,从不同 事物的变化过程 中寻找出变化量 之间的变化规律 加深对变量,常

数学f1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学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高作中学七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教学案---------因式分解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多项式的公因式。 3,公因式的确定:(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4,因式分解的方法:(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一般先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进行多项式因式分解时,必须把每一个因式都分解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1)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⑵括号内要合并同类项; ⑶括号内首项系数要为正;⑷括号内不能再分解; 【基础训练】 1、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 A 、22()a b +- B 、2520m mn - C 、22x y -- D 、29x -+ 2、能.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的是 ( ) A 、2224a ax x ++ B 、2244a ax x --+ C 、2214x x -++ D 、4244x x ++ 3、将多项式3222236312a b a b a b --+分解因式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 ) A 、3ab - B 、223a b - C 、23a b - D 、333a b - 4、下列各式不能.. 继续因式分解的是 ( ) A 、41x - B 、22x y - C 、2()x y - D 、22a a + 5、分解因式:2241 4y x -= ;2296b ab a ++= . 6、已知(x -ay)(x +ay)=x 2-16y 2 , 那么 a = . 7、如果,3,1-=--=+y x y x 那么=-22y x 8、已知68-1能被30~4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这两个整数是 . 【例题选讲】 1、x 2y -4xy +4y 2 、 3、(x 2-5)2+2(x 2-5)+1 4、81a 4-72a 2b 2+16b 4 5、(x 2+y 2)(x 2+y 2 -4)+4 6、若9x 2 +2(a -4)x +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的值是 . 7、甲、乙两同学分解因式x 2 +ax+b 时,甲看错了b ,分解结果是(x+2)(x+6),乙看错了a ,分解结果是(x+1)(x+16).请你分析一下a 、b 的值分别为多少,并写出正确的分解过程. 273 14-a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习题

数学因式分解习题: 1、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 () 2226m n mn -= (4)9123y 23--y =___________________ (6)x n x m 221624-- 2、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29a - = (6)22814y x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4)24129m m -+= (5) ________________102522=+-n mn m 4、利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 (8)256x x -+= (9)2412x x +-= 5、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2510a b abc - (2)81182+-a a (5)245a a -- (6)2441a a -+ (7)220m m -- (三)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3、2244y xy x -+- 4、212x x -- 7、-x x 253+ 8、 322344x y x y xy ++

9、2()10()25x y x y +-++ 10、22(2)(2)x y x y +-+ (四)用适当的方法计算: (3)22300600297297-?+ (4)22231019923?-? (五)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2、 ()()224a b a b +-- 解:原式= 3、 323412x x x +-- 解:原式=

分式练习题 7.若关于x 的方程01 11=----x x x m ,有增根,则m 的值是( ) A.3 B.2 C.1 D.-1 8.若方程,) 4)(3(1243+-+=++-x x x x B x A 那么A 、B 的值为( ) A.2,1 B.1,2 C.1,1 D.-1,-1 9.如果,0,1≠≠= b b a x 那么=+-b a b a ( ) A.1-x 1 B.11+-x x C.x x 1- D.1 1+-x x 10.使分式442-x 与6526322+++-+x x x x 的值相等的x 等于( ) A.-4 B.-3 C.1 D.1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满足方程:2 211-=-x x 的x 的值是________. 12. 当x =________时,分式x x ++51的值等于2 1. 13.分式方程02 22=--x x x 的增根是 . 14. 一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v 1千米,t 小时可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驶v 2千米,那么可提前到达________小时. 15. 农机厂职工到距工厂15千米的某地检修农机,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40分钟后,其余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1课时 常量与变量教案

19.1 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1课时常量与变量 1.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 2.掌握在简单的过程中辨别常量和变量的方法,感受在一个过程中常量和变量是相对存在的.(重点) 一、情境导入 大千世界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如何来研究这些运动变化并寻找规律呢? 数学上常用常量与变量来刻画各种运动变化.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常量与变量 【类型一】指出关系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t h,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 量: (1)v=s 8; (2)s=45t-2t2; (3)vt=100. 解析:根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即可解答. 解:(1)常量是8,变量是v,s; (2)常量是45,2,变量是s,t; (3)常量是100,变量是v,t. 方法总结:常量就是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量,变量就是可以取到不同数值的量.

【类型二】几何图形中动点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的边长均为10cm, AC与MN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A点与M点重合,让△ABC向右运动,最后A点与N点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的面积y cm2与MA的长度x cm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解析:根据图形及题意所述可得出重叠部分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根据MA的长度可得出y与x的关系.再根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得出常量与变量.解:由题意知,开始时A点与M点重合,让△ABC向右运动,两图形重合的 长度为AM=x cm.∵∠BAC=45°,∴S阴影=1 2 ·AM·h= 1 2 AM2= 1 2 x2,则y= 1 2 x2, 0≤x≤10.其中的常量为1 2 ,变量为重叠部分的面积y cm2与MA的长度x cm. 方法总结:通过分析题干中的信息得到等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是解题的关键,区分其中常量与变量可根据其定义判别. 探究点二: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类型一】区分实际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 (1)球的表面积S cm2与球的半径R cm的关系式是S=4πR2; (2)以固定的速度v0米/秒向上抛一个小球,小球的高度h米与小球运动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是h=v0t-4.9t2; (3)一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这个物体运动的距离h m与它下落的时间t s的 关系式是h=1 2 gt2(其中g取9.8m/s2); (4)已知橙子每千克的售价是1.8元,则购买数量x千克与所付款W元之间的关系式是W=1.8x. 解析:根据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可得答案. 解:(1)S=4πR2,常量是4π,变量是S,R; (2)h=v0t-4.9t2,常量是v0,4.9,变量是h,t; (3)h=1 2 gt2(其中g取9.8m/s2),常量是 1 2 g,变量是h,t; (4)W=1.8x,常量是1.8,变量是x,W. 方法总结:常量与变量必须存在于同一个变化过程中,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需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它是否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二是看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取值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精品-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 概念,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感受其作用. 2.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 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2个问题: 问题1:720能被哪些数整除?谈谈你的想法. 问题2:当a=102,b=98时,求a2-b2的值.

二、丰富联想,展示思维 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 1.ma+mb+mc=()(); 2.x2-4=()(); 3.x2-2xy+y2=()2. 【师生共识】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 三、小组活动,共同探究 【问题牵引】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①(x+1)(x-1)=x2-1; ②a2-1+b2=(a+1)(a-1)+b2;

③7x-7=7(x-1). (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 ①9x2(______)+y2=(3x+y)(_______); ②x2-4xy+(_______)=(x-_______)2.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练习. 【探研时空】计算:993-99能被100整除吗?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提出如下纲目: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

初二数学因式分解讲解

十字相乘法 一、导入 二、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x2+(p+q)x+pq这类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这类式子的特点是: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是两个数之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之和。 因此,我们得到x2+(p+q)x+pq=(x+p)(x+q). 课前练习: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x2+2 x+15 2.(x+y)2-8(x+y)+48; 3.x4-7x2+18;4.x2-5xy+6y2。 答:1.-(x+3)(x-5);2.(x+y-12)(x+y+4); 3.(x+3)(x-3)(x2+2);4.(x-2y)(x-3y)。 我们已经学习了把形如x2+px+q的某些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也学习了通过设辅助元的方法把能转化为形如x2+px+q型的某些多项式因式分解。 对于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如何因式分解呢?这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即把某些形如ax2+bx+c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 二、新课 例1 把2x2-7x+3因式分解。 分析:先分解二次项系数,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再分解常数项,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右上角和右下角,然后交叉相乘,求代数和,使其等于一次项系数。 分解二次项系数(只取正因数): 2=1×2=2×1; 分解常数项: 3=1×3=3×1=(-3)×(-1)=(-1)×(-3)。 用画十字交叉线方法表示下列四种情况: 1 1 1 3 1 -1 1 -3 2 × 3 2 ×1 2 ×-3 2 ×-1 1×3+2×1 1×1+2×3 1×(-3)+2×(-1)1×(-1)+2×(-3) =5 =7 = -5 =-7 经过观察,第四种情况是正确有。这是因为交叉相乘后,两项代数和恰等于一次项系数-7。 解2x2-7x+3=(x-3)(2x-1)。 一般地,对于二次三项式ax2+bx+c(a≠0),如果二次项系数a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a=a1a2,常数项c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c=c1c2,把a1,a2,c1,c2排列如下: a1c1 a2×c2 a1c2 + a2c1 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得到a1c2+a2c1,若它正好等于二次三项式ax2+bx+c的一次项系数b,即a1c2+a2c1=b,那么二次三项式就可以分解为两个因式a1x+c1与a2x+c2之积,即 ax2+bx+c=(a1x+c1)(a2x+c2)。 像这种借助开十字交叉线分解系数,从而帮助我们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通常叫做十字相乘法。 例2把6x2-7x-5分解因式。 分析:按照例1的方法,分解二次项系数6及常数项-5,把它们分别排列,可有8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其

19.1.1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9.1.1 变量与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变量、常量.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分析、思考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 2.逐步感知变量间的关系.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变量、常量 2.用式子表示变量间关系 教学难点 用含有一个变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量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图片欣赏 1.加油站的三个量的变化 2.汽车行驶路程随时间变化 3.树高随树龄的变化 活动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1. 2._________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问题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票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若设一场电影售出票x 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问题3: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cm,20cm,30cm 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怎样用半径r来表示面积S? 问题4:用10 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m,3.5m,

4m,4.5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如何用一边长x来表示它的邻边长y? 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完成. 结论:1.S=60t; 2.y=10x; 3.S=兀r2;4. y=5–x. 问题升华 提问1:分别指出思考(1)~(4)的变化过程中所涉及的量,在这些量中哪些量是发生了变化的?哪些量是始终不变的? 提问2:在思考(1)~(4)的变化过程中,当一个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量是否也随之发生变化?是哪一个量随哪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提问3:在思考(1)~(4)的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量有限制条件吗?如何限制? 活动三形成概念 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问题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理解变量、常量的关键词是什么? 指出: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理解变量与常量的关键词分别是:发生了变化和始终不变. 问题2请指出上面各个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变量。 活动四辨析概念 解:略 补充练习: 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 (1) y=5x -6;(3)y=4x2+5x - 7; (2) y =6 x; (4)S=兀r2 . 解:(1)5和-6是常量,x和y是变量. (2)6是常量,x、y是变量. (3)4、5、-7是常量,x、y是变量. (4)兀是常量,s、r是变量. 活动五理解概念 问题探究: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自己设计一个变化过程,指出其中的变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