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经济失衡下我国经济发展研究

全球经济失衡下我国经济发展研究

全球经济失衡下我国经济发展研究
全球经济失衡下我国经济发展研究

全球经济失衡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失衡的情况,我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做好准备,以保护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01

所谓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美国作为当今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供给国,其国际收支与其他国家的美元储备资产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世界各国对美元储备资产需求的增加可能导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增加;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增加,也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储备资产被动增加。经济失衡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需要引起我国高度的关注。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解读

1.美国的储蓄率过低,消费过高

美国的贸易逆差根源于国民消费过高而储蓄过低,而这与美国人的消费观念相关联。美国是消费信贷十分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是使用明天的钱来进行今天的消费。这样,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终端消费市场,其消费能力远远超出美国的生产能力,两者

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s) 全球经济平衡增长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一种纠正和调整。 所谓全球经济失衡,是指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现象。从经济指标来看,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间的贸易顺差/逆差失衡、储蓄过剩/不足失衡以及国家债务/债权失衡。 世界经济失衡的最根本表现 目前,世界经济已形成了物质产品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等亚洲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而资本、专利、核心技术等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跨国集团纷纷将它的研发基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资金、财富则又以各种方式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这样一个新局面,从而导致全世界的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手里集中。 美国政府的平衡增长战略 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美国总统的换届选举从经济现实和政治条件两方面使得全球经济平衡增长成为新一任美国政府的优先战略选择。 内部平衡:旨在改善美国政府收支情况,这意味着增加储蓄和节约开支,降低我们的长期赤字。 外部平衡:奥巴马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作为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突破口。利用G20峰会等国际多边平台倡导平衡增长?±;着眼于减少贸易逆差而采取事实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实施强势美元口号下的弱势美元政策,即在不影响美元世界基准货币的基础上乐意让美元贬值而不采取措施加以阻止,这同样是为了促进出口、进而实现平衡增长战略。 平衡经济增长是中美两国的战略共识 中国对美国的真正不满主要有三点: 其一,美国试图把全球经济失衡归罪于中国,甚至认为是中国?°蓄意而为?±,从而推卸属于自己的根本性责任。其二,美国更多地要求中国单方面采取措施来实现平衡,而不愿意自身努力进行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 其三,在具体操作上,美国不是进行国家之间的平等协商与合作,而是过分采取单边性的贸易保护政策和不负责任的汇率政策。 中美平衡增长的核心目标 美国平衡增长的核心目标是要减少国内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和降低财政赤字、减少贸易赤字,增加出口。 中国平衡增长的目标是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国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 这些目标如果得以实现,中美经济相互依赖模式将难以为继。 中美经济相互依赖是一种失衡而非平衡的相互依赖 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看,主要是中国对美国市场的需要。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离不开对美出口。然而对美国而言,在现阶段,美国固然希望扩大对华出口,但并不依赖中国市场。 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主要表现为对中国资金的需求,希望中国用巨额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以弥补其巨额财政赤字(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外国政府债权人。但同样,中国并不依赖美国的资金。 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 提出了诸多理论,包括孪生赤字假说、汇率贬值效应假说、全球储蓄过剩假说、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假说、美国金融优势假说以及资产组合供求均衡假说等等。 总体而言,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既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也同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各国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从根本上看,失衡根源是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 在经济学意义上,失衡代表资源错配和扭曲。如果一国不主动采取措施校正其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套利资本的自由流动就可能对其结构失衡进行强制校正,而这种强制校正往往是以国内经济的破坏性回归为代价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正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强制纠正,是当前国际分工体系内在矛盾发展的内在结果。 当前世界经济秩序的不合理。跨国公司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要求为其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需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低廉劳动力和原材料进行低成本的生产,并更多地占领国际市场。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必然的选择。 石油价格的波动汇率的波动 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原因:他认为一方面可能是美国过度的消费,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这样一个角色加剧了这个问题。同时世界其他国家过度储蓄也是一个根源。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增长模式可能导致全球失衡的根源。方法:要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可能是需要提高更高的生产力,循环地利用储蓄。另外还应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的储备体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其现象,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 盘点一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的经典案例吧。 1.博弈论与追女生。 如四个男生都去追一个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答理;这时男生再去追别的女孩,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当次品。但是,如果他们四个先追其她女生,那个漂亮女孩就会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简单多了。 这就是数学家纳什,关于博弈论最简单表述。 2.交易学与择偶观。 假如把男人、女人分为ABCD四种优秀程度,那现在的现状就是,A男想找B女,B 男想找C女,C男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反之,女人方面却不同,即是, ABCD女 都想找A男。最后结果是剩下A女和D男。 经济学里有个案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那么对手不会是熊!只要比另一个人快一步就胜利。 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由来 这句话最早由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来。它的本义是即使您不用付钱吃饭,可您还是 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您吃这顿饭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比如谈一笔 100万的 生意,您把时间用于吃这顿饭,就失去了这些本来能有的价值。 这,就是对于机会成本朴素的概念。 4.笑话经济学

课堂上,教授讲授经济学:“何谓第一产业?喂牛,养羊。何谓第二产业?杀牛,宰羊。何谓第三产业?吃牛肉,喝羊汤。”有学生问:“那么,文化产业呢?” 教授眼睛一亮:“问得好!不愧是俺的好学生。”然后回答:“所谓文化产业,就是吹牛皮,出羊相!" 5.有个说法叫“穷人税” 最典型的是买彩票的人大多都是穷人(经常买彩票的人请不要介意),这是他们承受能 力和支付能力范围以内能够实现财富剧增的少有机会,但中奖毕竟是小概率,长期以往,细水长流(不过是往外流),出得多、进得少,就权当缴税了。 6.帕累托分布 把全世界每个人拥有的财富从大到小排起来,一边是一个纤细但高耸入云的头,另一 边是漫长的一望无际,低矮的让人绝望的尾。 这样的分布,在经济学里被灌名为“帕累托分布”。 7.无利润投资 请举例说明什么叫无利润投资,经济学教授提问。 “带自己的妹妹出去玩!”,一个男学生抢答道。 8.幸福公式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近几百年的发展史,既有英国的盛极一时、美国的独霸世界、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前苏联和我国大上海的短期繁荣,也有英日经济的长期萧条、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前苏联的解体.国家的兴亡盛衰,展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衰落与崛起的关键,在于一国能否认识和把握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研究、正确认识和运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长足发展有着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以美国财政、外贸“双赤字”为主要标志的世界不平衡现象是确实存在的。克林顿政府任期最后一年,财政盈余达1250亿美元,而到2005年已转为财政赤字4270亿美元。美国经常项下的赤字,2004年已经达到6681亿美元,2005年到了8049亿美元。这种状况,令人怀疑美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目前,世界经济已形成了物质产品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等亚洲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而资本、专利、核心技术等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资金、财富则又以各种方式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这样一个新局面。从而导致“南北”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在发达国家内部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全世界的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手里集中。这就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根本表现。由此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涌现,在国际经济上则表现为贸易摩擦和其他一些争论的加剧。这种不平衡状况若不采取有力措施而任其发展下去,不仅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发展下去是一个问题,而且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造成这样的原因包括: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差别、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距、市场供需能力差异、人口数量的差异、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等都是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主要原因是,除了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平衡的因素外,还包括发展中国家消费市场被发达国家侵占,自然资源被发达国家掠夺、经济上受到发达国家侵占、政治上受到发达国家的干预等,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和政治上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发展中国家内政不稳定、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科

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全球经济失衡是长期形成的,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调整是一个极其困难和缓慢的过程,然而它已经并将长期影响到世界及各国的均衡性和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问题。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贸易顺差;贸易逆差一、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首先是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美国经济在平衡中强劲发展,与日本和以德国为例的欧洲国家经济低迷的经济发展形成对照;其次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发展快速,而拉美、非洲等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却极为缓慢;最后则是美国经常财政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顺差多以国债方式资本输出到美国,由此形成世界经济的“双循环”。然而,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相对很缓慢,我国也将面临风险。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问题。 1.对世界经济与发展的影响这一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失衡,不同于第一次全球经济失衡,汇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的主要手段失灵了,美国一边扩大贸易逆差,一边让美元贬值,造成全球的“流动性过剩”。虽然不平衡下的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并没有如人们预计的那样悲观,前三季度美、日、欧投资消费形势乐观,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全球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和并购投资也有所增长。但这轮全球经济失衡的领域很广,原因多样,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定性,复杂性超乎想象,其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2.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目前全球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是不明显的,但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当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资源、能源、市场、技术和人才及世界现有的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约束下,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高的不确定性风险。二、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分析 1.全球性原因从全球范围看,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来自现有的世界经济、贸易、货币金融等格局的失衡。首先,全球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是根本性原因。一方面,美国经济出乎意料地增长强劲,而日欧近年一直处于经济缓慢增长期;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率超过西方国家的同时,两者总体经济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其次,近年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变化是不平衡产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和服务转移或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其国内转而生产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服务,以促进经济结构提升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这一过程往往滞后一段时间,加上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往往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高新产品,为此贸易不平衡日益扩大,而各国的贸易、汇率政策等多种因素往往助长了这种趋势。最后,全球性的储蓄投资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内在根源,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由于经济体制、消费习惯、人口结构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原因有着非常高的储蓄率,加上国内投资途径少、效率低,过多的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对应为贸易顺差;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扩张性政策下消费经济的趋向不断加强,使得逆差不断扩大。 [!--empirenews.page--] 2.美国方面的原因美国经常项目巨额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国内政策。首先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前美国经济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近年政府大规模减税、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以及个人收入和资产价值快速增长等因素都极大地刺激了个人消费增长;而美国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霸权,其公共开支一直是天文数字,而且不断扩大。其次是储蓄不足。在消费不断扩大的同时,美国个人储蓄率即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降。1995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大约在4%~5%,而从2005年开始降至负数,这表明消费者不仅将全部可支配收入用于开支,而且还动用了储蓄或进行贷款消费。最后,为自身利益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施加影响。一方面,把劳动密集型及环境破坏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把产品由这些国家出口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美国大量进口消费品以满足本国市场巨大需求的同时,却对出口设置各种障碍,阻止本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美国巨额的商品贸易逆差。三、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建议 1.全球性对策建议全球失衡的调整,需要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

2020年(发展战略)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如何见待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如何见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即将过去的2005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展望能够预见的未来,不少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仍将突出,而且普遍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且不能得到纠正。这给今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把第13届国际论坛主题定为“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我们今天的论坛,将具体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和调整的方向;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从壹定意义上讲,这些于理论和政策上均是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重视和抓紧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从壹定意义上讲,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工作。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80%左右。重视和抓紧这方面的研究,壹是有助于正确处理和世界的经贸关系,正确应对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趋利避害,于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和国际竞争和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是有助于弄清世界各大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项政策的实质和走向,正确认识正于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妥善处理中国和美国等各大国的关系,积极绸缪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所以说,对此跟踪研究,再难也应该做;而且,迫于眉睫。 近年来,世界经济壹波三折,起伏跌宕,甚至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于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种力量和因素互动、博弈,更使世界

经济波诡云谲,变数丛生。正因如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见法分歧很大,甚至迥然相异。尽管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前景的见法异彩纷呈,各种见法差别很大,但从整体上说,能够分为“乐观”、“悲观”俩派。 乐观派认为,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无异存于,但且不十分严重,无须“杞人忧天”。中美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因此世界经济不仅“失衡且增长着”,而且会逐渐走向更好的平衡。失衡是常态、动态,是有活力的表现;均衡是相对的短期现象。世界经济于历史上面临过几次大的失衡,经常和大的技术革命或者壹个大国的经济崛起有关。这类革命或者经济崛起要求利益重新分配。纺织机的发明及美国的经济崛起曾经引起棉花、纺织品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但世界经济继续甚至得到显著发展,人类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仍有学者认为,经济相对失衡帮助了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向新的更好的相对均衡的必要条件。 悲观派认为,尽管当下世界经济处于壹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状态,可是这种于刀刃上的平衡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可能无法维持,美元可能会大幅度贬值。壹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等高度依赖外需的这样壹些东亚国家,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有着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国家就会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等等问题,随之而来的事情可能是出口速度暴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等。当然这仅仅是壹种概率不高的可能性,可是这种可能性决不能排除。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种危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如果上述具有破坏性的“纠正”不会出现,如果不平衡中的平衡于表象上能够继续维持,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来说都是机遇和挑战,但在其进程中,各国得到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经济一体化无疑可以增进全球福利,但是这种福利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分配却是很不平等。因此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20世纪60年代,富国比穷国富30倍,而到了90年代差距却扩大到150倍。据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载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有10多个新兴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 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虽然世界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流入和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受国内自身条件的约束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一国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之外,还取决于其他因素。经济一体化虽然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快速地带来其欠缺的资本和技术,但它却不能快速地带来良好的制度、管理经验和知识。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疲于应付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第二,国际“游戏规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这些规则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制定的,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来的,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处于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第三,经济一体化使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进步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产品的技术梯度差异,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同时,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发达国家对高、精、尖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高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财力和能力有限,更是拉大了二者之间的距离。第四,经济一体化使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越来越“边缘化”,难以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无法在经济一体化中得到利益,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应成为全球必须解决的重大而严肃的问题。随着一体化的发展,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从而影响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应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建立法律框架,强化执行力度;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综合利用其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协调,有步骤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另外,还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密切协调和配合,以增强在国际中的地位和讨价还价的能力,争取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即将过去的2005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展望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少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仍将突出,而且普遍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并不能得到纠正。这给今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把第13届国际论坛主题定为“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我们今天的论坛,将具体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与调整的方向;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在理论与政策上都是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重视和抓紧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工作。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80%左右。重视和抓紧这方面的研究,一是有助于正确处理与世界的经贸关系,正确应对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是有助于弄清世界各大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项政策的实质和走向,正确认识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妥善处理中国与美国等各大国的关系,积极绸缪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所以说,对此跟踪研究,再难也应该做;而且,迫在眉睫。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甚至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种力量和因素互动、博弈,更使世界经济波诡云谲,变数丛生。正因如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看法分歧很大,甚至迥然相异。

尽管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前景的看法异彩纷呈,各种看法差别很大,但从整体上说,可以分为“乐观”、“悲观”两派。 乐观派认为,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无异存在,但并不十分严重,无须“杞人忧天”。中美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因此世界经济不仅“失衡并增长着”,而且会逐渐走向更好的平衡。失衡是常态、动态,是有活力的表现;均衡是相对的短期现象。世界经济在历史上面临过几次大的失衡,经常与大的技术革命或者一个大国的经济崛起有关。这类革命或者经济崛起要求利益重新分配。纺织机的发明及美国的经济崛起曾经引起棉花、纺织品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但世界经济继续甚至得到显著发展,人类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相对失衡帮助了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向新的更好的相对均衡的必要条件。 悲观派认为,尽管现在世界经济处于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在刀刃上的平衡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可能无法维持,美元可能会大幅度贬值。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等高度依赖外需的这样一些东亚国家,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有着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国家就会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等等问题,随之而来的事情可能是出口速度暴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等。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概率不高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决不能排除。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种危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如果上述具有破坏性的“纠正”不会出现,如果不平衡中的平衡在表象上可以继续维持,那么,矛盾经过多年甚至不必再需要多年积累,终有总体爆发的那一天。那时的世界经济,所受到的冲击、遭到的破坏可能会更大。 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世界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比如,既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失衡,也要研究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平衡;既要研究经济失衡这一表象,更要研究失衡表象下面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既要研究消极的失衡,又要研究积极的失衡;既要研究失衡的现状,更要研究失衡的可能趋势;既要研究世界各大国内部与各大国之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摘要:世界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近几百年的发展史,既有英国的盛极一时、美国的独霸世界、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前苏联和我囝大上海的短期繁荣,也有英日经济的长期萧条、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前苏联的解体。国家的兴亡盛衰,展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衰落与崛起的关键,在于一目能否认识和把握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研究、正确认识和运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促进中国经济长足发展。 关键词: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国经济 一、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虽然世界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流入和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受国内自身条件的约束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一国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之外,还取决于其他因素。经济一体化虽然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快速地带来其欠缺的资本和技术,但它却不能快速地带来良好的制度、管理经验和知识。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疲于应付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第二,国际“游戏规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这些规则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制定的,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来的,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处于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 第三,经济一体化使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进步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产品的技术梯度差异,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同时,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发达国家对高、精、尖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高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财力和能力有限,更是拉大了二者之间的距离。第四,经济一体化使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越来越“边缘化”,难以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无法在经济一体化中得到利益,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应成为全球必须解决的重大而严肃的问题。随着一体化的发展,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从而影响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以美国财政、外贸“双赤字”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确实存在。克林顿政府任期最后一年,美国财政盈余达 1250亿美元,而到 2005年已转为财政赤字 4270亿美元。美国经常项下的赤字,2004年已经达到 6681亿美元,2005年高达 8049亿美元。这种状况,令人怀疑美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中国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应对措施

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广义地讲,全球经济失衡可以指全球经济任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的差距、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等。不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失衡的时候,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作为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在核算意义上它总是平衡的: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储蓄不足,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储蓄过剩。正如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样一种现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失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

raydalio极简经济学:三十分钟看懂世界经济机器如何运转(完整中字视频)

Ray Dalio极简经济学:三十分钟看懂世界经济机器如何运 转(完整中字视频) 这是Ray Dalio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在Youtube上的分享的一个30分钟的视频「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已 经播放了超过3百多万次,比尔盖茨对这个视频的推荐语是这样的: 'This knowledge would help everyone as investors and citizens. Watching it for 30 minutes is a worthwhile investment.' 这些知识对每个人都有帮助,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普通人;看三十分钟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的投资。 如果你想对世界宏观经济的运转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如 房价上涨、银行的个人贷款增加、央行的降息等等,就请继续往下看。 经济就像简单机器在运行 经济这台机器的零部件是「交易」,交易是所有经济周期和 动力的来源。换句话说,经济就是无数交易的总和。 交易每天都在发生,所谓交易,就是用货币或信用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这里需要知道两个公式: 货币信用=支出总额 货币可以用于支出,这很好理解,那什么是用信用来支出呢?

比如你在一家熟悉的饭店吃饭,吃完饭赊账给老板;又比如你付了首付款,同时又通过银行贷款买了个房,首付款就是货币支出、贷款就是信用支出。支出总额/产品总量=产品价格 如果把国家比作超市,支出总额就是所有顾客可以通过货币或信用进行消费的钱的总量,当产品总量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支出总额增长的速度,货少钱多,产品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则产品价格下降。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参与者 经济发展有三股动力:生产率的提高、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 注意这里的用词是「发展」而不是「增长」,这里不仅包含经济增长的情况也包含经济衰退的情况。 市场(全部交易)是由买方和卖方共同构成的,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个人、企业、银行和政府,其中政府是最大的买方和卖方。 因为政府有控制收入的中央政府和控制支出的中央银行,中央政府的武器是调节税收,中央银行的武器是调节利率和发行货币。经济的重要组成——信贷 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信贷。信贷就是贷款人相信借款人的承诺,并和借款人发生的货币借贷行为,不是指的信用贷款。 有信贷就会产生债务,贷款人通过债务来挣钱或资产,借款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近年来,全球经济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成为世界经济金融最令人迷惑难解的现象。虽然不断有学者提醒,持续失衡的世界经济将面临崩盘的危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过去的四年里(2003年~2006年),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也表示,世界经济形势“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中发表“危言”呢?是居安思危,还是别有所图。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失衡就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来对这种以贸易失衡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2月23日,IMF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纠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避免相互指责》的主题演讲,才正式提出了世界经济失衡(Globalimbalance)的概念,随后国际经济学界即对这一问题展开热议。当下,主流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正在持续加剧,主要表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10篇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10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10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看懂,世界格局,第一,本书,读后感,10篇,看懂世界格局的第,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读后感中查看更多范文。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是一本由王伟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290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XX-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一):没有第一本好 内容少多了,而且很多都是第一本重复的观念。思路也一直没变,还是利益分析法至上,但牵强附会的地方也多了。 关于中国的部分,左的更厉害,感觉就像给政府唱赞歌了,从头唱到尾。 海洋法那一段还有点意思。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二):不客观 个人觉得这本书不够客观,只讲好的不讲坏的,敏感的话题一律不敢谈,大有特意取悦政府的感觉。有点像大陆的历史教科书那样,“和谐”地出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学估计就认为抗日战争只有共产党在“出力”,国民党是“打酱油”的,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远征军。此书的可读性不大,很多问题没有谈及太深,看了跟没看差不多……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三):观点不明确,内容有差池 看了作者的"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1"感觉对世界各国近期某些历史事件的评析还是有些见解的,1中就不乏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誉之词,抛开政治立场,书中潜移默化的对读者的政治倾向进行的影响。2中,新奇的观点寥寥无几,只是索然乏味的对现行制度进行赞扬,让人忽觉十分无趣。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四):世界格局2延续世界格局1的精彩,却给读者不一样的惊喜! 了解当前国际环境、中美国家安全战略、国内政策法规的必读书!本书资料翔实、数据准确、论述严谨,难得的是语言通俗流畅,摈弃枯燥的学术语言,用生动的案例把专业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是一本老百姓看得懂的时政书;本书披露了大量外界不知道的真实案例与经济数据,在内容的独家性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对20XX 年以后国家行政、金融政策、民生领域的预测尤为令人关注。

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经济 的影响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发展方向的争论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在2005年初确定《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报告的体系时就把“全球经济失衡与人民币汇率”列为一个热点问题讨论。年末再次就这一问题邀请国内学术界和有关政府机构代表进行探讨,其目的就是要把研究引向深入。迄今为止,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还远未取得共识。因此,我们在这里首先对全球经济失衡提出一些问题,以求教于各位与会代表。? 一、全球经济失衡只是经济学家的幻觉吗 ? 2005年美国贸易赤字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为7258亿美元,占GDP的%。目前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总额相当于全球主要顺差国顺差总额的四分之三。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美国经济的失衡称之为全球经济失衡。全球经济失衡本身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因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恶化(占GDP的比例最高超过了3%)而诱发了第一次全球经济失衡。众所周知,最终以“广场协议”的签署、美元贬值得到了解决。此轮失衡始于90年代,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从1996年的1202亿美元升至2004年的6659亿美元。与此相对应,美国的净对外债务余额(即海外净资产为负数)从3600亿美元升至25610亿美元。更为严重的是,美元的实际汇率在2002-2004年大幅贬值以后,其经

常账户逆差不仅没有改善,而且持续恶化;2005年在经常账户逆差创出新高的同时,美元汇率却稳中走强。汇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的一个主要手段失灵了。 日益恶化的经常账户收支状况与美元汇率、经济增长走势的脱节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失衡真实性的质疑。2005年两位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暗物质”假说(Hausmann,Sturzengger,2005)。他们的基本看法是,全球经济失衡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他们算了这样一笔帐:1980年美国的海外净资产为3650亿美元,投资收益为300亿美元。1980-2004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累计45000万亿美元,按理说美国的海外净资产应该为-41000亿美元,但统计显示美国的海外净资产只有-25000亿美元(为了方便说明问题选择了25610亿美元的近似值)。这两者之间的差额(16000亿美元)可以看成是美国对外投资的资本收益。 如果对海外债务每年支付5%的利息(美国国库券的利率),那么美国2004年应该支付2100亿美元利息。实际结果如何呢统计显示,2004年美国仍然有300亿美元净投资收益,和1982年相等!这意味着美国在免费使用这45000亿美元的债务。如果不考虑这16000亿美元的投资收益,那么可以说美国根本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经常账户赤字!现在美国仍然是债权国! 以300亿美元净投资收益为前提,以5%的利率为标准推算,美国现在应有6000亿美元的债权。那么,官方统计中的25000亿美元债务与6000亿美元债权之间的差额就被称之为“暗物质”。“暗物质”是借用天文学的一个概念,表示能够创造收益但看不到的一种东西。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中国的措施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111621163.html, 2012年10月 177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中国的措施分析 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杨凯栋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失衡现象也日益突出。现阶段,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全面影响的事态。引起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东亚储蓄率较高,美国的较低;美国经济的发展引起资产价格膨胀;美元在国际中的地位。全球经济失衡给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定要加快自身经济的发展,并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期提高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本文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字:全球经济失衡 原因 中国 措施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0(c)-177-02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不安。从广义上来说,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的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差距、贸易不平衡等。人们口中所讨论的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是指经常项目逆差和储蓄率问题。现阶段,全球经济失衡呈现出这样一种现象:美国账户赤字庞大,债务迅速增长,亚洲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经常项目衡量主要指一国与别国商品、服务和资金来往情况。所谓的贸易逆差就是指一国的出口收入与其经常性收入不能够弥补本国的进口和其他经济支出,所产生的项目逆差。据统计,美国的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7257亿美元,占GDP 的比率为5.8%,而亚洲国家其出口和贸易的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尤为受关注。 1 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及特征 1.1 总量失衡 所谓总量失衡,就是全球性储蓄、投资、生产以及贸易失衡带来的名义上的总量失衡。比如全球利率、货币、价格等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波动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全球性的贸易失衡,主要是指美国贸易逆差和亚洲的贸易顺差。这种贸易失衡,对货币的汇率走势、资本流动等都会造成影响,进而破坏经济增长环境。另外一种就是美国的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持续增加,将会推动利率水平的上升,抑制美国的消费以及投资,对货币汇率和资本流动造成影响。1.2 系统性失衡 所谓系统性失衡,就是指全球化的经济利益以及压力的不平衡加大了系统风险。系统性失衡,包括科技全球化在知识积累、创新等方面对世界造成的破坏;服务全球化在推动金融市场和物流体系的时候,同样也对全球性的高端业务进行了进一步的控制和压制;大型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是在通过跨国投资带动产业、知识和作者简介:杨凯栋(1987-),男,山西长治人,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大 学本科,主要从事区域发展和生态经济研究。3.2 收集高素质人才 当代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依靠各种领域的专业人才提升竞争力,一个不懂行的人,一个半斤八两的人只能是社会的垫脚石,在社会中最终都会被他人打败,没文化真可怕是非常有道理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提供高的薪酬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提供给高素质人才具有发展空间的工作,让其在工作中切实得到锻炼,满足他的需求,现代社会中,金钱有的时候不是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得到能力的锻炼,让自己真正掌握技能才是在社会立足的关键,有了技能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技术才能为一个企业赢得利润。人才在自我充电的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利润,比如,一个企业花费两万元对一位职员进行了软件培训,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职员一个软件程序就会为企业带来数百万的回报,企业只有增强自己的能力,增大吸引力才能找到合适的人才。 3.3 同本土的经营保持一致 企业本土化能够降低本土政府对外来企业的限制,进入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经营模式来经营企业,适应当地人民的思维习惯,这样就不会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一些生存问题,比如,当地的员工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人们不会由于明显的排外而拒绝企业,这一种例子是,一个外来企业在当地几十年,产品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居然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外企,例如,康师傅矿泉水,方便面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日资,各个国家的消费者在各种领域的追求是不一样的,企业应该针对当地人的需求对产品进行不一样的设计来满足各种需求。 管理方面尽量聘请当地的人员,这样即可以方便快速的寻找到合适的人员,又可以解决企业对当地环境的不了解问题,这些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都是当地人的思想反映,并且这些人在社交方面存在着无人能比的优势,能够和政府人员进行好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对外企在当地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4 结语 中小企业的跨国发展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我们要走出去,引进来,这是中国加入世贸所带来的最大的好处,人们会在来来回回的交流中,受到先进科技、先进的管理方式、先进的思想的影响,可以从国外借经验,总结研究适合本国的发展策略,让自己的国家更富强。 参考文献 [1] 曾昊.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竞争战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2 (1). [2] 王志平.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 东纺织经济,2009(1). [3] 毕海霞,任倩.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比较优势及发展策略 [J].经济研究导刊,2010(1). [4] 张静.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网络财富, 2010(1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