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高科技工业区分布

全球高科技工业区分布

最新历史版本 :全球高科技工业园区分布 返回词条编辑时间:03-11 03:16 历史版本编辑者:admin 历史版本:
内容长度:51102 图片数:0目录数:0
修改原因:
2007年全球工业园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 第一部分 全球化工园区分析研究

?
第一章 世界传统工业区考察
第一节 世界几个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基本情况
一 德国鲁尔区
二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三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四 中国京津唐地区
第二节 鲁尔区的发展和转型研究
一 鲁尔区的区位特点与经济地位
二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及其之间的联系
三 鲁尔区发展历程
四 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改造措施和启示

?
第二章 世界著名化工园区
第一节 新加坡裕廊岛化工园区
一 工业园区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段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
2.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
3.知识经济主导阶段
二 开发运营模式和招商引资
1.政府主导的开发运营模式
2.石油化工发展战略
3.全球范围内的集中招商模式
三 裕廊岛的发展与建设
1.裕廊岛产业发展历程与目标
2.基础设施建设
3.园区研发及企业生态系统
四 裕廊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和启示
1.裕廊工业区的成功经验
2.对我国开发区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荷兰鹿特丹石化工业区
一 鹿特丹石化工业产业发展动向
二 鹿特丹石化工业区的优势
三 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
四 鹿特丹石化园区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节 荷兰切梅洛特化工园区
一 化工园区公共设施与区位优势
二 化工园区内产业集中情况
第四节 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
一 化工区临港工业的发展
二 物流模式与主要特点
三 物流模式与香港、新加坡的比较
第五节 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
一 化工区内产业集中度
二 区内主要企业及其成功要素
第六节 德国法兰克福-赫斯特工业园
一 区位与人才优势
二 赫斯特工业园区内投资与发展运营
第七节 美国休斯顿工业园
一 园区良好的物流条件与人才优势
二 园区国际地位与产业集群状况

?
第三章 我国主要化工园区
第一节 上海化学工业区
一 上海化工区发展概况与产业集聚
1.上海化工园区整体面貌
2.园区产业集聚状况
二 上海化工区的建设成就与招商引资
1.招商引资进展顺利
2.主体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3.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4.生态园区建设初显成效
第二节 惠安泉惠石化工业园区
一 石化园区内产业集聚情况
二 重点产业与产业链情况
三 招商引资情况
1.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2.招商引资项目
第三节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 建设规划与招商引资
1.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规划
2.园区招商引资
二 石化工业发展与产业集聚
1.石油化工产业
2.

电子信息产业
3.汽车产业
4.港口物流产业
5.旅游业
第四节 深圳精细化工区
一 园区规划与招商引资
1.化工园区建设规划
2.化工园区招商引资
二 支柱产业与集聚情况
第五节 镇江国际化工园
一 化工园区招商引资情况
二 园区产业集聚情况
第六节 珠海临港石化基地
一 石化基地总体规划情况
二 支柱产业与世界500强投资情况
第七节 齐鲁化学工业区
一 工业区主导产业与产业特色
二 招商引资情况
第八节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
一 园区主导产业与发展情况
二 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
1.良好的投资环境
2.化工基础与招商引资
第九节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
一 工业园区产业概况与发展动向
二 招商引资方向与引资项目
1.招商引资方向
2.主要引资项目

?
第四章 我国化工园区SWOT分析
第一节 Strength分析
第二节 Weakness分析
第三节 Opportunity分析
一 我国化工园区“十一五”期间面临的机遇
二 我国石化行业外商投资趋向
第四节 Threat分析

?
第二部分 全球生物技术园区分析研究

?
第一章 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第一节 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加快
第二节 生物医药发展呈现市场与产品集中的显著趋势
第三节 生物技术制药和天然药物前景广阔
第四节 发达国家已形成若干生物医药产业密集区
第五节 战略性技术同盟成为新药开发成功模式

?
第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第一节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第二节 欧洲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第三节 澳大利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第四节 亚洲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一 日本
二 韩国
三 印度
四 中国台湾

?
第三章 全球生物技术园区研究
第一节 全球生物技术园区总览
一 全球生物技术园区共同特点
二 生物技术产业的附加值解析
第二节 美国生物技术园区
一 美国生物技术发展情况
二 美国五大区、九大生物技术中心的产生
三 美国生物技术五大区崛起的原因
四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区运营特点及发展特色
五 北卡三角研究园的成功范例及启示
1.北卡三角园的创造性构想
2.北卡三角园成功实现了学研结合
3.北卡三角园的先进管理模式
4.对我国生物技术园区发展启示
第三节 德国法莱美经济区生物技术生产基地
一 法莱美经济区投资环境与科研情况
二 生物技术生产基地的产业集聚情况
第四节 台湾新竹生物技术产业区
一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二 新竹生物园区产业发展动向及经验
1.园区主要特色
2.园区发展情况与经验
第五节 台湾高雄生物技术园区
一 园区定位与优惠措施
1.园区定位与宗旨
2.

园区发展项目
3.优惠措施
二 园区开发营运模式
三 园区发展方式—B2B两湾策略
四 园区五大生物技术群落及其技术支持
五 园区生物产业的BOT模式
1.园区企业在美国创业的原因
2.新创生物技术公司转回台湾的诱因
3.园区计划引进的技术项目

?
第四章 中国大陆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
第一节 Strength分析
一 低廉的人工成本
二 低廉的原料成本
三 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
四 生物技术研究样本充足
五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投入
第二节 Weakness分析
一 对药品的专利权认知度低
二 产业资金投入不足
三 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第三节 Opportunity分析
一 中草药发展前景广阔
二 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
第四节 Threat分析
一 药品专利权的影响
二 国外药品进口的增加

?
第三部分 全球电子技术园区分析研究

?
第一章 世界IT产业发展形势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IT产业发展
一 世界主要国家IT产业发展情况回顾
二 2007年美欧、日、韩IT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世界IT产业转移情况
一 全球IT产业转移
二 全球IT产业转移的中国机遇
三 世界IT产业的金字塔结构

?
第二章 国外主要软件科技园研究
第一节 美国“硅谷”软件园
一 硅谷IT产业发展状况及国际地位
二 硅谷成功的多方面原因分析
三 风险资本已成为硅谷产业结构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英国M4走廊
一 M4走廊发展过程中的成本优势
二 高科技产业的集聚
第三节 德国IT基地—巴伐利亚
一 巴伐利亚在高技术领域成就
二 “德国硅谷”的主要情况
第四节 法国索菲亚-安提波利科学园
一 索菲亚-安提波利科学园产业发展壮大
二 索菲亚-安提波利科学园成功经验
第五节 爱尔兰国家软件园
一 爱尔兰国家软件园概况
二 爱尔兰国家软件园发展特点
第六节 瑞典西斯塔—移动谷
一 移动谷是瑞典IT产业的密集区
二 园区产业链带来的集聚效应
第七节 芬兰赫尔辛基
一 芬兰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 园区发展特色
第八节 印度班加罗尔—全球软件外包及服务中心
一 班加罗尔的奇迹
二 班加罗尔IT产业不断壮大的原因
第九节 韩国首尔
一 韩国提升IT产业竞争力举措
二 韩国软件产业的集聚区域研究
第十节 日本筑波—科学技术新城
一 筑波科学城在日本高技术领域的地位
二 筑波科学城发展历程

?
第三章 世界主要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研究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子信息业发展举措
一 欧洲主要国家电子信息业发展举措
1.英国
2.德国
3.芬兰
二 美国电子信息业发展举措
三 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子信息业发展举措
1.韩国
2.印度
3.日本
第二节 全球电子信息

产业发展趋势
一 产业分工全球化
二 产品生产规模化及个性化
三 企业模式网络化
四 技术创新一体化
五 竞争核心技术化,竞争领域集中化
第三节 日本九州硅岛
一 九州的研发能力分析
二 硅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与分布
三 九州硅岛产业优势与集中程度
第四节 日本福冈及环海硅产业带
一 良好的发展条件与优势
二 信息通信基础与产业集中度分析
第五节 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
一 发展现状与产业动态
二 发展特色与经验借鉴
三 马来西亚电子产业发展瓶颈及未来走向
第六节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技园
一 新西伯利亚科技园概况
二 新西伯利亚科技园科研实力及发展情况
三 新西伯利亚地区的优惠扶持政策
第七节 亚洲硅谷—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光电子产业
一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二 新竹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三 台湾光电子产业发展趋势

?
第四部分 全球生态工业园区研究

?
第一章 全球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背景及特色
第一节 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二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三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和启示
第二节 全球生态工业园区特色
一 欧洲地区
二 美洲地区
三 亚洲地区

?
第二章 世界生态工业园区主要发展模式
第一节 杜邦化学公司模式
第二节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模式

?
第三章 世界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情况
第一节 美国生态园区发展模式与经验
一 美国生态园区行业分布与特色
二 美国德州Brownsville生态工业园区
三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Choctaw生态工业园
第二节 日本生态园区发展模式与经验
一 日本生态工业园发展历程
二 日本藤则生态工业园
三 日本山梨生态工业园
四 日本北九州岛生态工业园
第三节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第四节 中国台湾生态工业园区

?
第四章 中国大陆生态工业园建设
第一节 我国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及规划
一 2006年我国发布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二 我国生态园区建设系统规划
三 我国建立生态园区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
第二节 山东鲁北生态工业模式
一 山东鲁北生态工业模式简介
二 山东鲁北生态工业系统特点
第三节 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
一 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发展情况
二 天津泰达生态园区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一 生态园发展情况
二 生态园循环经济的运作模式

?
第五部分 世界主要高技术园区发展研究

?
第一章 美国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美国高技术增长中心的形成
第二节 美国主要高技术园区

?
第二章 英国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英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分布
第二节 英国主要科

技园区
一 剑桥科技园
二 苏格兰硅谷

?
第三章 日本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筑波科技城
第二节 日本高技术城市

?
第四章 韩国高技术产业园区—大德科学城
第一节 园区管理机构重组
第二节 通过国家立法保障园区发展
第三节 10年打造世界产业集群中心
第四节 创建世界级的投资环境

?
第五章 澳大利亚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澳大利亚高技术园区区域分布
第二节 澳大利亚高技术园区概览
一 悉尼—澳大利亚科技园
二 布里斯班科技园
三 西澳科技园

?
第六章 台湾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台湾高技术产业现状
一 产业规模情况
二 产业集聚情况
第二节 新竹科技园发展概况

?
第六部分 世界主要工业园区比较分析

?
第一章 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研究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群化
一 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及内在机制
二 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特性
三 产业集聚对高技术园区的发展绩效分析
四 我国工业园产业集群发展取向
第二节 高技术园区产业集群研究
一 高技术园区集群创新的模式与优势
二 世界典型高技术园区集群创新分析
三 传统产业的集群情况
第三节 剑桥与硅谷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一 发展模式差异与成因分析
1.产业结构上的差异
2.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差异
3.大学与工业界有效互动上的差异
二 硅谷和剑桥两大高科技园区得失分析
1.硅谷成功的启示
2.剑桥失败的原因

?
第二章 科学园区的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第一节 区域创新环境的基本构成与形成机制
一 基础设施环境
二 社会文化环境
三 制度环境
四 学习环境
第二节 硅谷与新竹区域创新环境比较
一 硅谷自下而上市场自发形成
二 新竹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形成
第三节 国内在区域创新环境中的探索

图表目录

?
图表 2006年新加坡各行业GDP构成
图表 裕廊岛鸟瞰
图表 新加坡主要产业群
图表 跨区域的公司税率比较
图表 跨地区的个人税收率比较
图表 2006年全球大中型公司资本边际有效税率对比
图表 在新加坡签署的主要知识产权协定
图表 驻新加坡的主要的外国商业孵化中心
图表 国际孵化中心在新加坡设立的情况
图表 英国中部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状况
图表 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图表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图表 鲁尔区的经济地位(鲁尔区全年生产总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图表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
图表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
图表 鲁尔区发展历程
图表 中国主要化工园区一览
图表 上海化工园区招商引资项目
图表 深圳精细化工区鼓励的招商引资项目
图表 深圳精细化工区拟重

点引进的部分招商引资项目 单位:万吨/年
图表 齐鲁化学工业区主要招商项目 单位:万元
图表 南通化工产业结构解析
图表 生物技术产业的微笑曲线
图表 德国生物技术的使用范围
图表 美国9大生物技术中心
图表 美国生技园区与聚落
图表 台湾与新加坡生物产业之比较
图表 2006年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图表 台湾利用区域优势开发生物技术园区协助产业发展的构想
图表 台湾经济的SWOT分析
图表 台湾广义与狭义生物技术产业的内涵
图表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
图表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图表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
图表 台湾规划开发的生物技术技园区示意图
图表 台湾研发中心的地域分布
图表 2006年新竹园区各类人才就业比例
图表 新竹科学园区历年生物技术产业产值 单位:新台币亿元
图表 新竹工业园内的重要生物技术企业
图表 高雄生物技术园区的定位
图表 高雄生物技术园区覆盖的范围
图表 高雄生物科技园区计划架构
图表 高雄生物技术园区开发运营模式
图表 高雄与美国生物谷互补图
图表 高雄生物技术BOT模式
图表 中国大陆生物技术园区分布图
图表 中国大陆地区主要的中草药
图表 IT产业国际转移路径
图表 由注重成本到注重创新的转变
图表 电子信息类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图
图表 世界IT业的金字塔结构
图表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布
图表 九州的研究开发潜力(占全国市场份额)
图表 九州的TLO 设立情况
图表 九州主要IC相关企业的分布情况
图表 福冈3小时之内可以抵达的亚洲的主要城市
图表 与东京相比所具有的成本优势(福冈/东京)
图表 福冈高速网络
图表 环海硅产业带福冈项目的具体工作
图表 马来西亚政府的十点保证
图表 MSC公司数及控股情况
图表 MSC公司技术类型
图表 1362家公司按技术类型分类
图表 多媒体走廊发展长期计划
图表 马来西亚电子产业发展瓶颈与走向
图表 台湾的创新研发在国际上的名次
图表 跨国企业在台湾设立的研发基地
图表 国外研发中心在台湾的分布
图表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图(以平面显示器为例)
图表 电子信息类企业在台湾的分布
图表 2005-2006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产业分类统计
图表 2005-2006年台湾新竹园区集成电路成长情况
图表 2005-2006年台湾新竹园区计算机及外围产业成长情形 单位:新台币亿元
图表 2005-2006年台湾新竹园区光电产业成长情形 单位:新台币亿元
图表 2005-2006年台湾新竹园区通讯产业的成长情形 单位:新台币亿元
图表 新竹园区的经济状况
图表 台湾电子产业未来发展策略与行动方


图表 台湾电子产业未来的发展重心
图表 新竹园区SWOT分析
图表 工业生态园区的界定
图表 传统工业区与生态化工园区的区别
图表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运作模式
图表 欧洲及其它地区生态化工业区
图表 美洲地区生态化工业区
图表 亚太地区生态化工业区
图表 美国循环性产业的发展背景与产业特色
图表 日本发展生态园区的学术支持
图表 日本发展生态园区的构想与实证
图表 日本制品资源化连锁管理
图表 支持北九州岛国际技术支持协会的培训团体
图表 台湾出台的若干环保法规
图表 生态工业园区系统框架规划
图表 贵港生态园循环经济的运作模式
图表 大德科技园管理机构组织结构图
图表 亚太产业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
图表 集群竞争优势四要素图
图表 集群动力机制及对应竞争优势结构图
图表 产业集群的竞争压力机制
图表 产业集群的互补性合作机制
图表 产业集群的交易费用机制
图表 产业集群的知识外部性机制
图表“第三意大利地区”部分产业集群一览表
图表 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集群









2008年全球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第一篇 化工园区

第一部分 世界重要化工园区动态考察

第一章 世界典型的石化园区——新加坡裕廊岛

第一节 工业园区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段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1961-1979年)
二、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1980-1989年)
三、知识经济主导阶段(1990年以来)
第二节 开发运营模式和招商引资
一、政府主导的开发运营模式
二、石油化工发展战略
三、全球范围内的集中招商模式
第三节 裕廊岛的发展与建设
一、新加坡产业发展历程与目标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三、研发与企业生态系统
第四节 裕廊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和对我国开发区的启示

第二章 世界其它著名的化工园区

第一节 荷兰鹿特丹石化工业区
一、鹿特丹石化工业产业发展动向
二、鹿特丹石化工业区的优势
三、鹿特丹临港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荷兰切梅洛特化工园区
一、化工园区公共设施与区位优势
二、化工园区内产业集中情况
第三节 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
一、化工区临港工业的发展
二、物流模式与主要特点
三、与香港、新加坡的比较
第四节 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
一、化工区内产业集中度
二、区内主要企业巴斯夫(BASF)及其成功要素
第五节 德国法兰克福-赫斯特工业园
一、区位与人才优势
二、工业园区内投资与发展运营
第六节 美国休斯顿工业园
一、工业园区内良好的物流条件与人才优势
二、国际地位与产业集群状况

第三章 世界传统工业区考察

第一节、世界几个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基本情况
一、德国鲁尔区
二、英国中部工业区
三、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四、京津唐地区
第二节、鲁尔区的发展和转型研究
一、鲁尔区的区位特点与经济地位
二、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三、鲁尔区发展历程
四、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改造措施和启示
第二部分 中国国内化工园区动态考察及SWOT分析

第四章 上海化学工业区

第一节 上海化工区发展概况与产业集聚
第二节 化工区的引资策略与招商项目

第五章 惠安泉惠石化工业园区

第一节 石化园区内产业集聚情况
第二节 重点产业与产业链情况
第三节 招商引资情况

第六章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一节 建设规划与招商引资
第二节 石化工业发展与产业集聚

第七章 深圳精细化工区

第一节 园区规划与招商引资
第二节 支柱产业与集聚情况
第八章 镇江国际化工园
第一节 化工园区招商引资情况
第二节 园区产业集聚情况

第九章 珠海临港石化基地

第一节 石化基地总体规划情况
第二节 支柱产业与世界500强投资情况

第十章 齐鲁化学工业区

第一节 工业区主导产业与产业特色
第二节 招商引资情况

第十一章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

第一节 园区主导产业与发展情况
第二节 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

第十二章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

第一节 工业园区产业概况与发展动向
第二节 招商引资方向与引资项目

第十三章 国内化工园区SWOT分析

第一节 Strength 分析
第二节 Weakness 分析
第三节 Opportunity 分析
第四节 Threat 分析

第二篇 生物技术园区

第三部分 世界生物技术及生物园区深度调研

第十四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第一节 美国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第二节 欧洲国家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举措
一、英国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二、法国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三、德国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四、瑞典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第三节 澳大利亚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第四节 亚洲国家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举措
一、日本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二、韩国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三、新加坡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四、中国台湾促进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举措

第十五章 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第一节 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第二节 生物医药发展呈现市场、产品集中的显著趋势,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节 传

统医药产品仍居主导地位,生物技术制药和天然药物前景广阔
第四节 发达国家已形成若干生物医药产业密集区
第五节 战略性技术同盟成为新药开发的成功模式

第十六章 各国和地区生物技术园区总览

第一节、各国和地区生物技术园区的共同特点
第二节 生物技术产业的附加价值解析

第十七章 德国法莱美经济区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 法莱美经济区投资环境与科研
第二节 生物技术生产基地的产业集聚情况分析

第十八章 美国的生物技术园区

第一节 美国生物技术发展情况及五大区的产生
第二节美国生物技术在五大区崛起的原因
第三节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区运营的特点及发展特色

第十九章 台湾新竹生物技术产业区

第一节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机制及在世界生物界中的地位
第二节 新竹生物园区的发展动向与经验
一、园区主要特色
二、园区主要发展情况、产业动向与经验

第二十章 台湾高雄生物技术园区

第一节 园区定位与优惠措施
第二节 园区开发营运模式
第三节 B2B两湾策略-高雄生技园区的发展方式
第四节 五大生物技术群落
第四节 生物技术产业创业的BOT模式

第二十一章 中国大陆生物技术及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

第一节 中国大陆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的Strength 分析
第二节 中国大陆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的Weakness 分析
第三节 中国大陆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的Opportunity 分析
第四节 中国大陆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的Threat 分析
第三篇 电子技术园区

第四部分 全球软件园区考察

第二十二章 世界IT产业发展与金字塔格局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IT业的发展回顾
第二节 世界IT产业的金字塔结构

第二十三章 国外典型软件园介绍

第一节 美国“硅谷”软件园
第二节 爱尔兰国家软件园
第三节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
第四节 芬兰软件园发展状况与芬兰科学园成功的启示

第二十四章 世界主要IT产业基地

第一节 美国硅谷——IT圣地
一、硅谷IT产业发展状况及国际地位
二、风险资本已经成为硅谷产业结构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德国IT——巴伐利亚
一、巴伐利亚在高技术领域内的成就
二、“德国硅谷”的主要情况
第三节 法国索菲亚-安提波利科学园
一、索菲亚-安提波利科学园产业的不断壮大
二、索菲亚-安提波利科学园远离科技产业的萧条的原因
第四节 韩国:汉城(首尔)
一、提高IT产业竞争能力的举措与成效
二、软件产业的集聚
第五节 英国:M4走廊
一、M4走廊发展过程中的成本优势
二、高科技产业的集聚
第六节 瑞典西斯塔——移动谷
一、移动谷是瑞典IT产业的密集区
二、产业链带来的集聚

效应
第七节 芬兰赫尔辛基——通信巨人
一、芬兰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园区发展特色
第八节 日本筑波——科学技术新城
一、筑波在日本高技术发展领域中的地位
二、园区的成长历程
第九节 印度班加罗尔——全球软件外包及服务中心
一、班加罗尔的奇迹
二、班加罗尔IT产业不断壮大的原因

第五部分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动态研究

第二十五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促进电子信息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第一节 欧洲主要国家促进电子信息业发展的举措
第二节 美国促进电子信息业发展的举措
第三节 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和地区促进电子信息业发展的举措
第二十六章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趋势
第一节 产业发展梯次化、产业分工全球化
第二节 产品生产规模化,产品设计个性化
第三节 主导企业国际化,企业模式网络化
第四节 产业界限模糊化,技术创新一体化
第五节 竞争核心技术化,竞争领域集中化

第二十七章 主要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运营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日本的九州硅岛
一、硅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与分布
二、产业优势与集中程度
第二节 日本福冈及环海硅产业带
一、良好的发展条件与优势
二、信息通信基础与产业集中度
第三节 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MSC)
一、MSC发展现状与产业动态
二、MSC发展特色与借鉴
三、马来西亚电子产业发展瓶颈与未来走向
第四节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技园
一、新西伯利亚科技园的科研实力和发展情况
二、政府的扶持策略
第五节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光电子产业发展
一、新竹光电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成就
二、台湾光电子产业发展的趋势

第四篇 生态工业园区

第六部分 中外生态园区发展模式与成功实践

第二十八章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生态园区(EIP)的兴起

第一节 世界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与经验积累
第二节 EIP的兴起

第二十九章 当今世界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

第一节 美国的循环经济实践——杜邦化学公司模式
第二节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模式
第三十章 世界生态工业园背景与特色总览
第一节 欧洲地区生态化工业区
第二节 美洲地区生态化工业区
第三节 亚洲地区生态化工业区

第三十一章 各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情况

第一节 美国生态园区发展模式与经验
一 美国EIP行业分布与特色
二 美国德州Brownsville生态工业园区
三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Choctaw生态工业园
第二节 日本生态园区发展模式与主要经验
一 日本的生态工业园发展历程
二 日本制品资源化连锁管理
三 日本藤则(Fujiaswa)生态工业园
四 日本山梨(Kokubo)生态工业园
五 日

本北九州岛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经验
第三节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战略与主要经验
第四节 中国台湾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实践

第三十二章 中国大陆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实践

第一节 生态工业园区系统框架规划
第二节 山东鲁北生态工业模式
一、山东鲁北生态工业模式简介
二、工业模式简介运作方式
第三节 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
一、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发展情况
二、布里斯班与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一、生态园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生态园循环经济的运作模式分析

第五篇 比较与借鉴

第七部分 世界主要高技术园区发展历程考察与借鉴

第三十三章 美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和科学园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高技术增长中心的形成
第二节 美国主要高技术园区
第三十四章 英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与发展模式
第一节 英国高技术产业集中区域分布
第二节 主要科技园区
一 剑桥科技园
二 苏格兰硅谷
三 M4走廊地带

第三十五章 日本高技术产业区的发展

第一节 筑波科技城
第二节 日本高技术城市
第三十六章 韩国高技术园发展与布局
第一节 大德科学城——不断创新的园区
第三十七章 澳大利亚科技园分布与发展状况
第一节 高技术园区区域分布
第二节 澳大利亚科技园概览
一 悉尼——澳大利亚科技园
二 布里斯班科技园
三 西奥科技园

第三十八章 台湾科技园区分布与发展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现状研究
第二节 新竹科技园的发展情况
第八部分 世界主要工业园区成败经验与比较分析

第三十九章 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

第一节 集群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与理论基础
一、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现象
二、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及内在机制
(一)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
(二)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图解
1、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2、产业集群的竞争压力机制
3、产业集群的互补性合作机制
4、产业集群的交易费用机制
5、产业集群的知识外部性机制
三、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特性
四、现代产业集聚对高技术园区发展的绩效分析
五、产业集群的成功例证——新加坡裕廊开发区
六、高技术园区多维制度创新
七、我国科技工业园产业集群发展取向
第二节 高技术园区集群创新
一、高技术园区集群创新的模式与优势
二、世界典型高技术园区集群创新分析
(一)美国硅谷集群创新
(二)台湾新竹工业园集群创新
(三)我国高技术园区集群创新面临的问题与选择
三、传统产业的集群情况
(一)“第三意大利

”基本情况
(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

第四十章 剑桥与硅谷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第一节 剑桥与硅谷发展模式差异与成因分析
第二节 硅谷和剑桥两大高科技园区得失分析

第四十一章 区域创新环境

第一节 区域创新环境的基本构成与形成机制
第二节 实例解析:硅谷与新竹科学园区区域创新环境比较
一、硅谷:自下而上市场自发形成
二、新竹: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形成
第三节 国内开发区在区域创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探索

部分图表

图表 新加坡的国际地位
图表 裕廊岛鸟瞰
图表 2005年新加坡各行业GDP构成
图表 新加坡主要产业群
图表 跨区域的条件比较
图表 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图表 裕廊岛历次填海情况
图表 国际孵化中心在新加坡设立的情况
图表 中国主要化工园区一览
图表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招商引资项目表
图表 世界IT业的金字塔结构
图表:全球与欧盟IT产业发展示意图
图表 生物技术产业的微笑曲线
图表 美国生物技术园区的发展与集聚效应
图表 台湾与新加坡生物产业之比较
图表 1999-2003年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成长率国际比较
图表 1996-2003年台湾经济成长来源
图表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构成图
图表 台湾建设生物技术园区规划
图表 中国大陆主要药用植物分布图
图表 全球主要地区生物技术产业市场发展趋势
图表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范畴
图表 高雄生物科技园区计划架构
图表 高雄生物科技园区含盖范围
图表 高雄生物科技园区五大聚落
图表 台湾IT产业发展趋势
图表 IT产业之国际竞争
图表 台湾产业之升级与转型
图表 2005年台湾两兆双星产业的发展情况
图表 台湾产业发展历程(生产因素密集度的变化历程)
图表 2004年台湾排名全球前三大的产品(不含海外生产)
图表 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图表 全球经济版图消长
图表 东亚经济版图的消长
图表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
图表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图表 德国生物技术的使用范围
图表 台湾规划开发的生物技术技园区示意图
图表 新竹科学园区历年生物技术产业产值
图表 九州的研发能力
图表 九州IC相关企业分布图
图表 福冈成本优势图(与东京相比)
图表 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数及控股情况(数据截止2005年7月)
图表 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技术类型及数量
图表 马来西亚电子产业发展瓶颈与未来走向
图表 2004年新竹科学园区光电子产业发展成就与成长率
图表 台湾电子产业未来发展重心
图表 台湾创新研发机制
图表 亚太产业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
图表 2005年亚洲进入全球百大品牌企业
图表 台

湾创新系统的缺口
图表 德法英三国之技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领域(1999-2003)
图表 日、台、韩之技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领域(1999-2003)
图表 2004年高科技产业领域专利能量
图表 2003年环太平洋区主要国家前三大创投领域比较
图表 台湾全球第一的产品—多元发展趋势
图表 两岸经贸高依存与竞合关系
图表 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依存度(中国市场占台湾出口之比重)
图表 台商赴中国投资金额及规模变化
图表 台湾在中国设立企业出口实绩全中国排名
图表 传统工业区与生态工业园区运作机制的差异
图表 美洲地区生态工业区
图表 亚洲地区生态化工业区
图表 日本制品资源化连锁管理
图表 美国循环性产业的发展实例与运作计划表
图表 生态化工业区得成功因素
图表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模式运作图
图表 美国EIP分布与特色
图表 日本藤则(Fujiaswa)生态工业园运营图
图表 鲁北生态工业系统产业链之间共生关系图
图表 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
图表 集群竞争优势四要素图
图表 集群动力机制及对应竞争优势结构图
图表 产业集群的竞争压力机制
图表 产业集群的互补性合作机制
图表 产业集群的交易费用机制
图表 产业集群的知识外部性机制
图表 “第三意大利地区”部分产业集群一览表
图表 几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集群





2008-2009年全球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导 言
从1979年设立蛇口工业区算起,中国工业 园区建设已经走过近30年,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园区是聚集若干工业企业区域,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 级,发挥规模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发展工业,促进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建设工业园区也是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报告 首先对化工园区、生物技术园区、软件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进程与产业动向、招商引资策略与成果等问题依次做了深入分析,在细化分析 全球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对中外工业园区的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开发区的发展情况和产业政策,对我国建设工业园区提供了有用的经验借鉴。

报告中主要利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方法,翔实的数据和精致的图表将世界工业园的轮廓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为中国各地政府、开发区了解世界工业园区经营现状和发展动向、捕捉地区热点、考察世界竞争格局以及增强自身竞争力给予有力的策略参考。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全球化工园区分析研究

第一章 世界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第一节 化工产业化

进程加快
 第二节 化工产业发展呈现市场与产品集中的显著趋势
 第三节 化工园发展特点
一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设施提供发展的便利条件
二 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应明显
三 发挥自身优势,重视特色化建设
四 采用全方位一体化的建设和生产运行理念
五 投资主体之间以产业链和产业关系为纽带,合作关系长期稳定
 第四节 发达国家已形成若干化工产业密集区
 第五节 世界化学工业转移情况

第二章 世界传统工业区考察
 第一节 德国鲁尔区
一 德国鲁尔区基本情况
二 鲁尔区的发展和转型研究
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与经济地位
2、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及其之间的联系
3、鲁尔区发展历程
4、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改造措施和启示
 第二节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一 区位优势
二 发展历程
三 主要产业
 第三节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一 区位优势
二 发展历程
三 五大湖工业区
四 衰落的原因
 第四节 中国京津唐地区
一 区位优势
二 发展历程
三 发展现状

第三章 世界著名化工园区
 第一节 新加坡裕廊岛化工园区
一 工业园区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段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
2、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
3、知识经济主导阶段
二 开发运营模式和招商引资
1、政府主导的开发运营模式
2、石油化工发展战略
3、全球范围内的集中招商模式
三 裕廊岛的发展与建设
1、裕廊岛产业发展历程与目标
2、基础设施建设
3、园区研发及企业生态系统
四 裕廊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和启示
1、裕廊工业区的成功经验
2、对我国开发区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荷兰鹿特丹石化工业区
一 鹿特丹石化工业产业发展动向
二 鹿特丹石化工业区的优势
三 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
四 鹿特丹石化园区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节 荷兰切梅洛特化工园区
一 化工园区公共设施与区位优势
二 化工园区内产业集中情况
 第四节 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
一 化工区临港工业的发展
二 物流模式与主要特点
三 物流模式与香港、新加坡的比较
 第五节 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
一 化工区内产业集中度
二 区内主要企业及其成功要素
 第六节 德国法兰克福-赫斯特工业园
一 区位与人才优势
二 赫斯特工业园区内投资

与发展运营
 第七节 美国休斯顿工业园
一 园区良好的物流条件与人才优势
二 园区国际地位与产业集群状况

第四章 我国主要化工园区
 第一节 上海化学工业区
一 上海化工区发展概况与产业集聚
1、上海化工园区开发建设理念
2、园区产业集聚状况
二 2008年上海化学工业区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节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 开发区优势
1、地缘优势
2、港口优势
3、配套优势
4、市场优势
5、项目优势
二 开发区建设规划
三 开发区招商引资
1、投资环境
2、投资政策
3、跨国公司投资状况
四 石化工业发展与产业集聚
1、石化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分析
2、石化产业集聚情况
 第三节 深圳精细化工区
一 LNG石化基地一体化开发模式
二 招商引资
1、鼓励项目
①石油天然气化工
②精细化工及有机化学新材料
2、重点引进项目
三 支柱产业与集聚情况
1、三大支柱产业
2、六大系列产品链
3、八大产业集群
四 石化产业发展特色
1、LNG轻烃利用
2、LNG冷能利用
3、LNG绿色产品链
4、LNG热电冷化贮五联供,打造精品园区
5、深惠园区互补─构建世界级大亚湾石化产业带
五 2008年深圳精细化工区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四节 镇江国际化工园
一 化工园区招商引资情况
1、利用外资情况
2、跨国公司投资情况
二 园区产业集聚情况
 第五节 珠海临港石化基地
一 石化基地总体规划情况
二 珠海临港石化基地投资环境
三 支柱产业与世界500强投资情况
四 珠海临港石化基地产业集聚
1、石化上游产业
2、化工新材料及有机原料
3、石化下游产业
4、石化仓储业
五 2008年珠海临港石化基地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六节 齐鲁化学工业区
一 工业区主导产业与产业特色
二 招商引资情况
 第七节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
一 园区主导产业与发展情况
二 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
1、良好的投资环境
2、化工基础与招商引资
 第八节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
一 园区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
2、港口资源优势
3、功能设施优势
4、人力资源优势
5、产业集聚优势
6、服务环境优势
二 工业园区产业

概况与发展动向
1、主导产业
2、发展目标
三 招商引资方向与引资项目
1、招商引资方向
2、主要引资项目
3、跨国企业投资情况
四 2008年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五章 我国化工园区SWOT分析
 第一节 Strength分析
 第二节 Weakness分析
 第三节 Opportunity分析
一 我国化工园区“十一五”期间面临的机遇
二 我国石化行业外商投资趋向
 第四节 Threat分析

第二部分 全球生物技术园区分析研究

第一章 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第一节 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加快
 第二节 生物医药发展呈现市场与产品集中的显著趋势
 第三节 生物技术制药和天然药物前景广阔
 第四节 发达国家已形成若干生物医药产业密集区
 第五节 战略性技术同盟成为新药开发成功模式

第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第一节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一 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
二 政策、法律支持
三 促进合作研究开发
 第二节 欧洲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一 制定高技术计划
二 加强科技立法
三 发展风险资本,支持创新
四 促进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三节 澳大利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第四节 亚洲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举措
一 日本
1、政策、计划引导
2、从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支持
3、促进产官学合作
二 韩国
1、鼓励并支持对已有技术成果的应用,支持成熟技术的产业化
2、励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强化本国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
3、鼓励原始创新
三 印度
1、发展政策措施
2、印度生物技术园区发展模式
3、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特点
四 中国台湾

第三章 全球生物技术园区研究
 第一节 全球生物技术园区总览
一 全球生物技术园区共同特点
1、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2、研发经费投入加大,投资主体趋向多元
3、产业聚集度高,市场前景看好
二 生物技术产业的附加值解析
三 全球生物及技术发展中心向亚洲转移
 第二节 美国生物技术园区
一 美国生物技术发展情况
二 美国五大区、九大生物技术中心的产生
三 美国生物技术五大区崛起的原因
1、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2、生物技术产业起步早
3、具有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融合优势
4、资金优势、企业家文

化和人文文化
四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区运营特点及发展特色
五 北卡三角研究园的成功范例及启示
1、北卡三角园的创造性构想
2、北卡三角园成功实现了学研结合
3、北卡三角园的先进管理模式
4、对我国生物技术园区发展启示
 第三节 德国法莱美经济区生物技术生产基地
一 法莱美经济区投资环境与科研情况
二 生物技术生产基地的产业集聚情况
 第四节 法国里昂生物技术园区
一 园区优势
二 主要企业
三 人才资源
 第五节 台湾新竹生物技术产业区
一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二 新竹生物园区产业发展动向及经验
1、园区主要特色
2、园区发展情况与经验
 第六节 台湾高雄生物技术园区
一 园区定位与优惠措施
1、园区定位与宗旨
2、园区发展项目
3、优惠措施
二 园区开发营运模式
三 园区发展方式—B2B两湾策略
四 园区五大生物技术群落及其技术支持
五 园区生物产业的BOT模式
1、园区企业在美国创业的原因
2、新创生物技术公司转回台湾的诱因
3、园区计划引进的技术项目

第四章 我国主要生物技术园区
 第一节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一 园区概况
二 园区主导产业与发展方向
三 招商引资
1、园区引资现状
2、园区招商引资策略
 第二节 张江高科生物医药园区
一 发展概况
二 产业集群
三 2008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四 人力资源
五 园区孵化器
 第三节 武汉医药产业园
一 园区发展概况
二 主导产业
三 招商引资
 第四节 郑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一 园区优势
二 园区产业发展概况与发展方向
三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五节云南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
一 园区优势
二 园区产业发展概况与发展方向
三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六节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一 园区优势
二 园区产业发展概况与发展方向
三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七节 青海省生物科技产业园
一 园区优势
二 园区产业发展概况与发展方向
三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五章 中国大陆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
 第一节 Strength分析
一 制度
二 资源
三 人才
四 潜在市场
 第二节 Weakness分析
一 对药品的专利权认知度低
二 产业资金投入不足
三 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第三节

Opportunity分析
一 生物医药产销快速增长
二 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呈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度
三 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快速发展
 第四节 Threat分析
一 药品专利权的影响
二 国外药品进口的增加

第三部分 全球电子技术园区分析研究

第一章 世界IT产业发展形势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IT产业发展
一 世界主要国家IT产业发展情况回顾
二 2008年美欧、日、韩IT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世界IT产业转移情况
一 全球IT产业转移
二 全球IT产业转移的中国机遇
三 世界IT产业的金字塔结构

第二章 国外主要软件科技园研究
 第一节 美国“硅谷”软件园
一 硅谷IT产业发展状况及国际地位
二 硅谷成功的多方面原因分析
三 风险资本已成为硅谷产业结构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英国M4走廊
一 M4走廊发展过程中的成本优势
二 高科技产业的集聚
 第三节 德国IT基地—巴伐利亚
一 巴伐利亚在高技术领域成就
二 “德国硅谷”的主要情况
 第四节 法国索菲亚-安提波利科学园
一 索菲亚-安提波利科学园产业发展壮大
二 索菲亚-安提波利科学园成功经验
 第五节 爱尔兰国家软件园
一 爱尔兰国家软件园概况
二 爱尔兰国家软件园发展特点
 第六节 瑞典西斯塔—移动谷
一 移动谷是瑞典IT产业的密集区
二 园区产业链带来的集聚效应
 第七节 芬兰赫尔辛基
一 芬兰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 园区发展特色
 第八节 印度班加罗尔—全球软件外包及服务中心
一 班加罗尔的奇迹
二 班加罗尔IT产业不断壮大的原因
 第九节 韩国首尔
一 韩国提升IT产业竞争力举措
二 韩国软件产业的集聚区域研究
 第十节 日本筑波—科学技术新城
一 筑波科学城在日本高技术领域的地位
二 筑波科学城发展历程

第三章 世界主要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研究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子信息业发展举措
一 欧洲主要国家电子信息业发展举措
1、英国
2、德国
3、芬兰
二 美国电子信息业发展举措
1、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作为政府的施政纲领
2、消除限制,倡导竞争,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3、制订一系列战略计划,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确立建设电子政府的战略目标,逐步完善各项服务
5、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6、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提高消费者对网络的信任度
7、加大知

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三 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子信息业发展举措
1、韩国
2、印度
3、日本
 第二节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一 产业分工全球化
二 产品生产规模化及个性化
三 企业模式网络化
四 技术创新一体化
五 竞争核心技术化,竞争领域集中化
 第三节 日本九州硅岛
一 九州的研发能力分析
二 硅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与分布
三 九州硅岛产业优势与集中程度
 第四节 日本福冈及环海硅产业带
一 良好的发展条件与优势
二 信息通信基础与产业集中度分析
 第五节 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
一 发展现状与产业动态
二 发展特色与经验借鉴
三 马来西亚电子产业发展瓶颈及未来走向
 第六节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技园
一 新西伯利亚科技园概况
二 新西伯利亚科技园科研实力及发展情况
三 新西伯利亚地区的优惠扶持政策
 第七节 亚洲硅谷—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光电子产业
一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二 新竹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三 台湾光电子产业发展趋势

第四章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园研究
 第一节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一 产业地位与产业格局现状
二 关键技术现状
三 存在的问题
四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战略与产业发展举措
 第二节 我国主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园
一 计算机产业园
二 通信产业园
三 视听产业园
四 集成电路产业园
五 显示器件产业园
六 电子元器件产业园

第四部分 全球生态工业园区研究

第一章 全球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背景及特色
 第一节 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二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三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和启示
 第二节 全球生态工业园区特色
一 欧洲地区
二 美洲地区
三 亚洲地区

第二章 世界生态工业园区主要发展模式
 第一节 杜邦化学公司模式
 第二节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模式

第三章 世界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情况
 第一节 美国生态园区发展模式与经验
一 美国生态园区行业分布与特色
二 美国德州Brownsville生态工业园区
三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Choctaw生态工业园
 第二节 日本生态园区发展模式与经验
一 日本生态工业园发展历程
二 日本藤则生态工业园
三 日本山梨生态工业园
四 日本北九州岛生态工业园
 第三节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第

四节 中国台湾生态工业园区

第四章 中国大陆生态工业园建设
 第一节 我国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及规划
一 我国生态园区建设系统规划
二 我国建立生态园区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
 第二节 山东鲁北生态工业模式
一 山东鲁北生态工业模式简介
二 山东鲁北生态工业系统特点
 第三节 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
一 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发展情况
二 天津泰达生态园区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一 生态园发展情况
二 生态园循环经济的运作模式

第五部分 世界主要高技术园区发展研究

第一章 美国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美国高技术增长中心的形成
 第二节 美国主要高技术园区

第二章 英国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英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分布
 第二节 英国主要科技园区
一 剑桥科技园
二 苏格兰硅谷

第三章 日本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筑波科技城
 第二节 日本高技术城市

第四章 韩国高技术产业园区—大德科学城
 第一节 园区管理机构重组
 第二节 通过国家立法保障园区发展
 第三节 10年打造世界产业集群中心
 第四节 创建世界级的投资环境

第五章 澳大利亚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澳大利亚高技术园区区域分布
 第二节 澳大利亚高技术园区概览
一 悉尼—澳大利亚科技园
二 布里斯班科技园
三 西澳科技园

第六章 台湾高技术产业园区
 第一节 台湾高技术产业现状
一 产业规模情况
二 产业集聚情况
 第二节 新竹科技园发展概况

第六部分 世界主要工业园区比较分析
第一章 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研究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群化
一 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及内在机制
二 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特性
三 产业集聚对高技术园区的发展绩效分析
四 我国工业园产业集群发展取向
 第二节 高技术园区产业集群研究
一 高技术园区集群创新的模式与优势
二 世界典型高技术园区集群创新分析
三 传统产业的集群情况
 第三节 剑桥与硅谷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一 发展模式差异与成因分析
1、产业结构上的差异
2、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差异
3、大学与工业界有效互动上的差异
二 硅谷和剑桥两大高科技园区得失分析
1、硅谷成功的启示
2、剑桥失败的原因

第二章 科学园区的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第一节 区域创新环境的基本构成与形成机制
一 基础设施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