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措施

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案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6-10-9 10:58:03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突现,教育将面临到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日益受到的关注程度日益突出。《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必需的生活技能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分科课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向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及合作学习。它在扩大学生视野,增长才干、发展个性特长、促进生动、活泼、主动和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往课程外活动的升华和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与学生自愿选修的学校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有机的构成活动教育系列。

可是,人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远不如对学科课程的认识来的深刻,尤其是农村小学中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把活动课程理解成“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或将其视为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且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无本可依,随意性较大,有名无实,时有时无,时间得不到根本的保证,内容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结合“八五”、“九五”劳技课题研究,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紧紧依托社区经济,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进行校本课程体系开发的实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课程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新型的课程,主要是体现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增强学生操作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它是各门课程的整合。以劳动与技术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材,是一套适合农村学生,具有界牌特色,学校特点的学校教材,能够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建立一套学校课程标准,开发一套适合本校实情、反映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学生以此教材为载体,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掌握技术,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

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多方面的直接体验,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

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自我能动性认识和体验,建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建立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职尽责的态度。

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从不同层次、角度提出问题。

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能提出比较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简单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在课程、教材的管理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校将在“九五”期间已经自编了八册劳技教材的基础上,注入时代活水,吸收他人成功经验,挖掘当地的人文教材,开发当地自然资源,增加专题研究性教案内容,让教材更具可读性,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成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小学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初步、家政、职业了解等方面。其中,技术初步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形成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在内的基本能力。其内容包括折纸、剪贴、泥塑、烹饪、三模制作、电工、金工、灯具、环保等内容,适度安排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以上教案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编排形式采用活动式,按需汇集。

1.技术初步

<2)通过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3)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能进行车模、船模、航模等作品的制作,并作必要调试,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5)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6)通过简单的折纸塑、剪贴、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7)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形式,认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获得积极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感受和体验。

<8)了解汽车、摩托车灯具及其它配件的基本知识,知道交通法规知识,初步领悟技术的神奇魅力和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2.家政

<1)学习简单菜肴制作,并作简单评价,体验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2)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3)学会使用家用电器,增强安全意识。

<4)通过调查、讨论、购物等活动,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

3.职业了解

<1)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活动,初步了解职业。

<2)通过讨论和思考等活动,产生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本实验本着培养个性鲜明、人格健全、特色突出的学生和挖掘学校、社区教育资源的目的,开发极富时代特征、界牌特色、界小特点的校本教材。

1、基础性原则:即教材所选内容有利于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发展性原则:即教材所选内容有利于让学生在思考、实践和创造性活动中成长。

3、教育性原则:即教材所选内容教育性强,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4、实践性原则:即教材所选内容操作实践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开放性原则:即教材开放度的内涵十分丰富,显示出时空上的多层次、多纬度开放的特点,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下,自主选择学习形式,课内外结合,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6、前瞻性原则:即教材所选内容适应时代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领先时代的超前意识。

7、综合性原则:即教材体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既以学生学会选样,自主学习的理念统帅三类基本课程<学科类、选修类、发展类)的教案思路,也关注各类课程知识的交互性。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七、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依据我校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资源、地方经济特色、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我校劳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作以下论证:

1.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

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3.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界牌地方经济特色亟需为本地服务的人才,因此,学校必须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

4.我校劳技教育课题经历了“八五”“九五”两轮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课题组成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开设校本化课程。

总之,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教育发展规定了方向,教育要发展,学校要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开发校本课程体系,合理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不断探索优质教育途径,势在必行。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实验分为准备阶段、前期阶段、中期阶段、总结阶段四个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2001.8~2001.12)

①组建研究队伍,加强学习、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方案。

②调查分析原编教材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③学习课程改革和校本开发相关理论。

2、前期研究阶段<2002.1~2002.12)

①进一步充实修改原有八本自编教材,并在使用中修改、在修改中生成校本课程的雏形。

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3、中期研究阶段<2003.1~ 2004.12)

①以《折纸》《剪贴》《泥塑》《烹饪》《三模制作》《电工》《金工》《灯具》《环境》等为主要内容,重新整合、编写综合性、发展性的校本教材。

②校本教材使用机制研究。

③校本教材评价机制研究。

④编写校本课程教案建议。

4、总结阶段<2005.1~2005.10)

①改进、完善开发的校本课程体系。

②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③课题结题工作。

九、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成立课题研究专家指导组

江苏省教科所、南师大教科所、镇江市教科所、丹阳市教科所、丹阳市教研室、丹阳市少科站

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负责课程规划、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材编写与管理、教师校本培训等工作,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健康发展。

组长: 李强

副组长: 张江

组员:倪春梅、李美玉、王海燕、冯俐、俞建兰、陈卫东

3.课程必须在充分调查受教育者需要的基础上,认真审查修改后设置,并纳入学校课程总表统一管理。

4.学校建立校本课程教案工作评估制度,该项评估将纳入教师教案工作年度考核之列。

依托劳动与技术教育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

青岛富源路小学

青岛富源路小学位于市北浮山新区,1999年建校,现有教师60人,20教案班,800多名学生,是一所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作为新建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教案质量有显著提高,并取得了诸多市级以上的称号,被誉为青岛市东部窗口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它承载了教育的理想,其四大领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提供了平台。它的开放性、包容性为学校课程整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空间。我校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参加国家“十一五”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为抓手,进行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研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发展,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一、构建课程体系,谋求学校特色发展

我校综合实践课题的研究实施经历了:思想建构——个性化设置——课题引领实施——发展性评价这一过程。

1.课题引领,探索实践。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办学、教师特色风格和学生特色发展等方面因素,申报承担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之子课题《依托劳动与技术教育,深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达到科研引领,规范管理,以点带面的目的。课题研究围绕着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个大主题深化实施,各项活动的开展彼此渗透,形成整合,在纵横交错的实践中,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校劳动技能培养的研究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深化课题的实验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实施。

2.科学规划,思想构建。课程一向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载体,办学理念的体现。因此我校确立了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育学校特色的思路,探索出“依托劳动与技术教育,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

的课程开发模式,不断完善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规划、课程实施的管理流程,逐渐构建了相对稳定的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框架和课程内容,将学校的隐性资源提升到显性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走上了一条“以劳动与技术为切入点,以三级课程为主渠道,以培养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为目标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对近年来开发的课程如《陶艺》、《扎染》《动漫》《纸模》《串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评估,发现这些课程都包含劳动与技能的元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开设是对学科课程最好的补益,是学生非常需要,也感兴趣的课程。同时弥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相对固定教材的不足。我们大胆创新,提出课程整合的理念,既:打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逐渐形成:以办学理念为引领,课程整合为特色,课程模块为载体,凸显劳动技能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探索之路。

3. 整合课程,个性设置。“快乐学习”必须源于“快乐体验”,学校结合实际,分析整合学校各方资源<生源、师资、社区),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生活技能:<缝、制、烹饪、养殖)培养学生学会自理、自立,学会生活的能力,具备劳动技能。艺术技能:<泥塑、形体、声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彩塑、泥塑、面塑)。科学技能:折纸、剪纸、纸模。运动技能:篮球操的全面普及。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打通使用,各年级有分解探究的目标,做到层层落实。

4.发展性评价,促进成长。学校出台了《富源路小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从评价目的,形式、内容、方法入手,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赏识与激励、方式是多元评价,为师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乐趣,感受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最好的自己。学校建立一套评价机制、奖励机制,与“富源之星”评比紧密结合,例:爱心奖、爱清洁、爱公物、爱劳动、爱研究、科技小巧手、体育小健将、读书小博士、艺术小天使……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个性提供展示舞台,体验成功喜悦:“包饺子PK”、“我行我秀”劳动竞赛、篮球联赛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二、强化课程管理,谋求稳步发展

1.强化组织管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涉及地方校本课程、科技、体育、艺术和德育、少先队主题活动等多领域,学校的组织协调就格外重要,尤其是前期的规划和准备过程,所以学校课程整

合由校长挂帅,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直接负责,组织协调学校各个部门,下大气力抓整合的交叉点的和工作的难点。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管理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等配套的课程开发、教研、备课、评价等系列制度和奖励措施,以制度规范课程实施的进程,避免实施的随意性。

2.科学安排课时。课时安排采取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集中安排在星期三下午。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学校对三级课程统一管理,适合三级课程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便于学校和教师组织实践活动。

3.课程和非指定领域的学校活动相结合。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体育节、科技艺术节、春游活动、采摘活动、劳动比赛等,学校把这些活动内容纳入到三级课程中,以课程形式整合文体活动、少先队活动、校级的科技、艺术、体育训练团队,晨练、大课间兩操等,使学校活动与三级课程双轨同步。

4.扎实开展了教案研究。成立综合实践教研组,由四个模块教研组长和三个级部组长组成,间周开展教研活动,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全程参加,研究综合实践教案的有效策略。邀请专家深入课堂听课,帮助教师解决教案中的问题,提高教案效率。形成:从教材研发,到内容实施,和课后评价的研究体系,使综合实践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三、深入实施课程,谋求和谐发展

1.构建常态化的课堂。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四大领域相互融合,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例如低年级开展的彩塑、绒纸塑、花馍等课程,将技能学习和主题研究相结合,作品有奥运主题系列、动物植物、传统文化等,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四大领域有机整合。学校还专门建设泥塑陶艺教室、加大投入保证泥塑实践的广泛深入持续的开展。为了使泥塑教育走向常态化,美术组多方论证请教,建立了《泥塑》课程相关的资源包,建成“泥塑实践网”,尝试运用网络化资源指导学生开展泥塑实践活动,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

科技课程,以“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为主题开展了环境保护教育。各个年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特点,利用易拉罐、饮料瓶、旧布线头废纸等,进行科技制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2.营造生动开放的课堂。在充分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社会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和学校特色。积极吸收家长暨社会人士参与到开发课程当中,既丰富课程资源,又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系数,融洽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调动了家长和社区力量参与学校发展的积极性,营造了生动开放的课堂。

——走向生活化的课堂。生活技能的培养广受好评。例如高年级实践活动主题《面食的制作》,各个年级都进行面食的了解和制作。饺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六年级重点对饺子的研究上,学生兴趣盎然,多渠道学习饺子文化。面食的了解和制作改正了许多学生偏食的不良习惯,也促进其他家务劳动的开展。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得到提高,生活的情趣更加文明健康。家长反映热烈,许多主动要求参与到活动中来,指导学生包饺子的技能技巧。教师也从不会包饺子到会包成长为饺子专家了。

——走进大自然的课堂。大力开展登山活动培养运动技能。与青岛星云户外运动俱乐部合作成立“富源路小学阳光运动训练营”,开展登山和拓展工程的训练,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五年级级部110多名同学在星云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教练带领下,进行戴家山登山活动和速降训练,没有一人掉队,全员完成登山活动。活动还开展了齐眉棍、解手链、生命之旅等丰富多彩的户外拓展活动。在登山与拓展训练中,还注重环境保护,组织学生沿途捡拾垃圾袋,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老师和家长纷纷表示收获很大,非常愿意继续参加登山活动,阳光运动训练营第一次户外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09年继续开展户外运动,星云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教练们在三月下旬持续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运动救生常识的培训,还进行了CS打靶等国防教育。

——走向社会的课堂。08年4月四年级师生抓住机遇,承接退休高级工程师李馨老先生坚持50年的剪报成果,开展剪报活动,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整理信息的分类,丰富写作的素材,锻炼动手能力,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剪报室对家长、社区开放阅览,让积累50年的报刊资料发挥应有的历史价值。08年4月学校承办了市北区校本课程开发现场会暨《富源文摘》启动仪式。

每学期都开展的“素质教育开放日”,课堂向家长志愿者开放,家长走上讲台,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参观污水处理厂、消防中队、汽车修理厂……使学生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劳动者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情况,知道劳动技能的重要性,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每学年在读书节期间举行图书交易大集。学校通过在社区的富源广场举办读书节的方式,推进读书活动,扩大学校影响力。图书交易大集社区居民和家长也积极参加,学生把自己剩余的图书、玩具、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制器具带到学校义卖,筹集班级活动基金,学生兴趣盎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班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很好的拓展延伸了读书的内涵,受到家长和社会、媒体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已经举行了3届。

四、搭建成长舞台,走上特色发展之路

1.课程实施获得广泛好评。

——学生喜爱。以评价改革为支撑点,体验成功喜悦,举办了“让巧手叩响智慧之门”学生实践作品展,琳琅满目的泥塑、纸艺、科技作品,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体现了不断深化主题下的实践过程,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包饺子PK”“我行我秀”劳动竞赛,将优秀实践活动成果制成展牌展览在走廊上等评价方式,让学生既学到了劳动技能知识,又有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学技术、爱劳动的热情,达到了润无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家长欢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生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参与兴趣和获得成功的自信,发展了特长,给了家长诸多的惊喜,纷纷表示给予大力的支持。今年某热点初中特长班招收的十名特长生中,6名来自我校的科技体育、艺术特长生,这是毕业生家长赠送沈老师的锦旗。

——同行肯定。2007年6月13日,学校成功承办了青岛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研讨会。青岛市普教研室教研员马伟林老师暨各区市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分管领导、骨干教师20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我校老师分别执教了《捏个福娃娃》、《包饺子》、《折龙舟》、《瓶子的妙用》四节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四节课分别以艺术技能、生活技能、科技技能为切入点,主题新颖,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从

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课堂。校长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校的课程实施得到与会的领导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专家好评。我校的课程整合开发模式、常态化实施的框架和课程内容,使学校走上了一条“螺旋循环发展”的内涵之路,凸现了学校的特色,这些做法和经验,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山东省教研员党好政、王秀玲老师到我校调研,认为学校能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课程开发思路清晰、目标定位准确,实践性、可操作性强。两位省教研员还对学校课程整和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入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程管理的做法给与充分肯定。对学校“依托劳动与技术教育,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将学校的隐性资源提升到显性的层面上加以整合,凸现了学校的特色,使学校走上了一条“螺旋循环发展”的内涵之路的课程开发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一台二台新闻台联播节目在世界地球保护日<07.4.22)对我校开展的废旧物品的制作和社会宣传作了报道。08年6.1和青岛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我和四川灾区的孩子一起过六一”联欢节目在中央台和省市电视台均予以报道。平日活动经常见诸报端,其中青岛财经日报连续两年专题报道特色发展之路。08年度获得市北区基层学校媒体宣传总分第一名。

2.课程整合形成发展特色。

——学生特长发展。教师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五年级学生制作的“蒸汽擦玻璃器”获得了山东省小发明作品一等奖。近两年在艺术、体育、科技领域在市级以上获奖300余人次,各项成绩突出。

——教师特色教案。近两年教师在综合实践领域获市级以上比赛课、公开课和研究课8节。王筱屏老师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市级公开课《行走大地……随探路者徒步墨脱》以及开展户外运动,其课程开发能力得到一致好评,被推选参加市北区名师培训学习。

——学校特色发展。学校以课程引领教育教案工作,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良好的办学声誉。2008年12月12日学校在青岛市教案工作会议上作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的经验交流;2008年12月29日市北区在我校召开全区课程实施总结交流会,校长再次发言全面介绍课程实施的经验,获得全区广泛的好评。09年4月分管校长在青岛市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并回答了与会各校分管领导的提问。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电教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等二十余项市级以上称号。

学校秉承新课程的理念和价值追求,真抓实干,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不断深入开展综合实践课题研究,积极拓展学生特色发展空间,促进教师教案特色,教育教案乘势而上,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方的和谐发展。

2009年4月16日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报告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报告 婺源县天佑中学高一(15)班 【课题】婺源县紫阳镇河流的水污染变化情况 【组长】周梦华 【组员】周梦华、王志成、马文佳、吴亚飞、叶文光、方振川、王易凤 【指导老师】程兆华 婺源县紫阳镇河流图 前言: 随着时间的兜转,我们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由于人们大量用水及排放废水,致使水资源污染日益严

重,社会各界纷纷为“保护水资源”这份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伸出援助之手。可是,值得深思的是,这真的能有效防止水资源不再受到污染吗? 不但仅如此,保护水资源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你试想过吗?我们人类每丢一块垃圾时,全世界都将变得忙碌和肮脏吗?让我们走近生活,走近勒流街道的河涌,让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勒流——我们这个需要保护的家吧! 一、问题的提出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它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的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它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近年来,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所谓的水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缘的正常见途,而且危害国民健康及人们的生活环境。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不但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

如何撰写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

融通理论与实践,不熬教研鸡汤,不求理论深度,适切就是专业 如何撰写小课题开题报告 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自己提出的课题得到上级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课题实施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

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课题开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其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方面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开题报告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开题报告的结构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后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调查问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调查问卷 学校:年级:班别:亲爱的同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等都较强的综合课程,越来越被各年级同学所青睐,它也作为我校的一门特色课程在正常有序地开展着,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对于此课程的认识和态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各种综合能力及情感态度,特设计此调查问卷,希望你能认真阅读并填写,谢谢你的配合! 1.你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感兴趣吗?() A.很有兴趣 B.一般 C.没有兴趣2.你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会让你:() A.学会更多知识 B.开拓视野,锻炼能力 C.学不到什么东西 3.你喜欢老师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4.在实践过程中,你喜欢哪种形式完成?() A.小组合作完成 B.独自完成 C.全班共同完成6.你愿意参加同学们的研究讨论吗?() A.不愿意 B.有时愿意 C.愿意 7.在讨论中,别的同学发言时,你怎样做?() A.不愿意听,没兴趣 B.想听就听,常开小差 C.认真听8.你会收集资料吗?()

A.不会 B.不太会 C.会 9.在课外实践调查等活动中,你是这样做的:() A.和小组成员一道做 B.喜欢自己一个人单干 C.希望老师陪着做 10.如果活动中遇到问题或困难,你的家长采取何种态度?()A.积极帮助 B.有时帮助 C.不理睬 11.对于老师布置的社会调查、收集资料,你是否积极完成?()A.积极 B.一般 C.不积极12.在查找资料时,你会选择哪些方式?() A.询问他人 B.看书 C.上网 D .其它方式 13.你活动时喜欢哪些活动方式?() A.参观 B.实验 C.调查 D.访问 E.宣传 F.义务劳动 G.其它 14.你的实践活动主题如何确立?() A.根据多数同学的兴趣 B.老师提供 15.你喜欢用什么方式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 A.交流 B.以报告等形式汇报 C.表演、操作 D.其它 19.你觉得上实践课对你的成长有帮助吗?() A.帮助很大 B.一般 C.没有帮助20.在你的成长记录袋中,你想搜集哪些东西记下你的实践过程?()

实施方案 2020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20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所以成为亮点,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承载了最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的精髓与理念。下面是有20xx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20xx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茶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实施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和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能,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办法 第一部分: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

然资源,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开展学习、研究。无论学生确立的探究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充分挖掘研究课题所具备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努力实现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整合。大概分类如下: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完整版)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研究的准备 1.确定选题 研究选题的确定包括研究内容与研究样式这两个方面。研究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不能太过宽泛,如果切入点很大,文章会变得泛泛而谈,就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相应的问题,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 好选题的基本标志为有价值、有创新。有价值体现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师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阅读能力如何提高?怎样有效运用多媒体?怎样增加英语课堂中的语言互动?此外还包括一些热点现实话题,例如:新课程标准、评价制度改革、任务型教学、教材评价、自主性学习、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有创新体现在理论新、视角新、对象新和方法新,“理论新”可以从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途径、认知学途径、社会学途径)、社会语言学分支理论、交际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等入手;“视角新”可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和学习者

的角度这两个方面入手,教师(教学)行为如:教师提问(或反馈)方式、教师情感教学策略、教师课堂交际能力、教学活动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师角色等。学习者的角度可以选择像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性格,认知因素包括智力、学习风格、学习策略这些方面入手。 其次是研究样式的确定,研究样式的选择要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这三个原则。研究样式分为“写文章”与“做研究”两种,“写文章”是一种重理论轻实际的哲学思辨或者综述评论,它更多的是基于一些已有的理论基础进行评论或者提出改进的意见。“做研究”则是以实际的数据为支撑,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思考,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可供参考的有效对策。“做研究”包括描写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描写研究是对研究对象就某一研究项目在过去和现在反应出的不同状态的对比研究,比如“浅析阳光体育的实施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这一选题,研究对象为中学生,对比的内容为阳光体育项目实施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现阶段实施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对比,研究是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实验研究是就某一个理论基础,提出两种不同的理论假设,然后选取实验对象进行实验,从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 选题的方向来源于研究者长期关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献阅读中受到启发的问题、从教育部课题中派生出的子课题以及已经完成课题基础上产生的后续性课题。此外,选题的确定一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调查问卷法。我根据J公司员工是否愿意宣传自己的公司、员工是否自愿留在公司为公司效力和员工等方面设计问卷,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分析。 3.访谈法。我在J公司三个部门中各选取了1~2名员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文献等相关资料,丰富更多的理论知识,吸取宝贵经验,开拓研究分析思路。 2.调查分析。通过收集h公司管理人员针对工作压力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分析法分析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相结合,做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相对的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目标、任务、胜任力模型理论、结构化面试理论和人才测评,用以上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哲博百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和人才甄选的现状,对其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 文献阅读:阅读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研究相关知识理论,学习理论基础,并思考论文的内容核心和写作方式,寻找书籍间内容的相互联系,总结出共通点,加入自己的思考,打开思路。结合实际: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实际案例,跟阅读总结的文献理论相结合,同时积极做出个人思考,根据实例分析理论。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的结论,从不同方面进行优化和总结,加以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理论所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支撑。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从得到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分析问题。 3.总结分析。除了分析已知数据外还要对其提出建议和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一)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身生活中或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清晰地表述问题,具体地分解问题,运用基本的逻辑方法分析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核心,是研究活动始终应把握的基本要素。通过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尝试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体验研究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并不一定强调得出某些正确的、科学的研究结论,但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过程的完整亲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三,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无论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科学研究活动,都强调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都十分注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它的意义在于: 1.课程代表了新的课程设计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注重传授给学生规范的,系统的书本知识,它强调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掌握和运用生活知识、实践知识。 对于学生而言,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要解决实际问题,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生活知识、实践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与书本知识同等的价值。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也区别于学科教学,它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主张让学生自由、

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多次的尝试甚至是多次的失败当中自己“学”到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使之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次教 学改革,那就是新课程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根据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内容于实施方式的分析,就不难得出结论,该课程代表了新的课程设计理念。 2.该课程所倡导的课程发展方向,与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从上个世纪开始,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由过去对“百科全书式”人才的需要逐渐转变成对“创造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所以,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蓝领,有时候往往比初出茅庐的白领更受欢迎。人才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征:有较高的基本素质,有教强的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善于沟通合作,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里品质。人才观的变化带来了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为了增强综合国力,世界纷纷将目光投降教育改革,而改革的主流趋势,就是注重实践教育,而实践教育的本身就需要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所以教学走向综合、走向实践,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导方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恰好在于综合与实践,因此,该课程代表了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 3.该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及手段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及手段 导读:本文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及手段,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及手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及手段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佛山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鸿业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我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好象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后来我看了一下内容,知道是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研究,我想能不能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自从我进入国培综合实践班学习以后,就我们农村学校开展综合实践课作了一些调查,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周边的学校包括我校的同仁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现状都忧心忡忡,有些并且不知道综合实践课是什么、该上什么、什么内容属于综合实践课都不知道。为了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农村小学的开展情况和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同事们对于周边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希望通过我们的关注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了探索目标,我们主要采用访谈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多角度地了解该课程的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如下:此次共调查了二十所农村小学,对五十位教师和三百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一、学校方面 教师:专职的为0,兼职的18所,既无兼职又无专职的2所(属于偏僻村小); 课时安排:每周1节的2所,每周2节的16所,2所没开。 上课:按规定上课的为2所,有时改上其他课的12所,全改为其他课的4所,没有开设的2所 1、教师队伍的组建情况 在我们调查的周边二十所学校中,综合实践课的教师100%是由

班主任担任,全部为兼职教师,没有专职教师,班主任同时还担任着少先大队中队辅导员、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师领悟学科特点的能力很薄弱,故而工作收效不大,影响了教师组织主题活动的积极性。 2、学校课时安排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中小学平均每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但是实施起来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一所学校真正做到开设三节,而一节没开设的约占10%,开设一节的占10%,开设二节的约占80%,即便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是将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隔离开上课,只有15%的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程,80%的学校开设一节信息技术,100%的学校没有安排社会服务或研究性学习,没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性、系统性,大都把这四方面内容机械地分割与独立出来,形成了四门单一的学科,甚至是被肢解的缺胳膊少腿的。学校课程计划、课程表上最常见的做法是: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一节,即使有的课课表上排了,50%的学校形同虚设,不是被其它课代替,就是变成学生的自习课或写作业课。这一教学方法和国家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忽视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 二、对教师的访谈情况 1、遇到的主要困难:认为学校硬件设施条件跟不上的占80%,不懂得如何开展的占70%,没有现成和相应的教材的占60%,安全问题难以保障的占30%,家长和社会不支持的占30%。从这些数据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附件

附件1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 、活动方式学段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 信息技术 设计制作活动 劳动技术 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 1-2年级1.神奇的影子 2.寻找生活中的标 志 3.学习习惯调查 4.我与蔬菜交朋友 1.生活自理我 能行 2.争当集体劳 动小能手 3-6年级1.节约调查与行动 2.跟着节气去探究 3.我也能发明 4.关爱身边的动植物 5.生活垃圾的研究 6.我们的传统节日 7.我是“非遗”小传人 8.生活中的小窍门 9.零食(或饮料)与健康 10.我看家乡新变化 11.我是校园小主人 12.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13.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 介 14.学校和社会中遵守规 则情况调查 15.带着问题去春游(秋 游) 1.家务劳动我能 1.我是信息社会的“原住 行民” 2.我是校园志愿 2.“打字小能手”挑战赛 者 3.我是电脑小画家 3.学习身边的小 4.网络信息辨真伪 雷锋 5.电脑文件的有效管理 4.红领巾爱心义 6.演示文稿展成果 卖行动7.信息交流与安全 5.社区公益服务8.我的电子报刊 我参与9.镜头下的美丽世界 6.我做环保宣传10.数字声音与生活 员11.三维趣味设计 7.我是尊老敬老12.趣味编程入门 好少年13.程序世界中的多彩花 园 14.简易互动媒体作品设 计 1.我有一双小巧手 ――手工纸艺、陶艺 2.我有一双小巧手 ――制作不倒翁、降落伞、 陀螺等 1.学做简单的家常餐 2.巧手工艺坊 3.魅力陶艺世界 4.创意木艺坊 5.安全使用与维护家用电 器 6.奇妙的绳结 7.生活中的工具 8.设计制作建筑模型 9.创意设计与制作(玩 具、车、书包、垃圾箱 等) 1.队前准备 2.入队仪式 3.少代会 4.红领巾心向 党 12 1.今天我当家 2.校园文化活动我参与 3.走进博物馆、纪念馆、 名人故居、农业基地 4.我是小小养殖员 5.创建我们自己的银行” (如阅读、道德、环保) 6.找个岗位去体验 7.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国防教育场所 8.过我们10岁的生日 9.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10.来之不易的粮食 11.走进立法、司法机关 12.我喜爱的植物栽培技 术 58

浅谈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8、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 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9、个案研究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方案

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案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6-10-9 10:58:03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突现,教育将面临到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日益受到的关注程度日益突出。《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必需的生活技能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分科课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向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及合作学习。它在扩大学生视野,增长才干、发展个性特长、促进生动、活泼、主动和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往课程外活动的升华和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与学生自愿选修的学校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有机的构成活动教育系列。 可是,人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远不如对学科课程的认识来的深刻,尤其是农村小学中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把活动课程理解成“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或将其视为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且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无本可依,随意性较大,有名无实,时有时无,时间得不到根本的保证,内容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结合“八五”、“九五”劳技课题研究,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紧紧依托社区经济,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进行校本课程体系开发的实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课程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新型的课程,主要是体现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增强学生操作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它是各门课程的整合。以劳动与技术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材,是一套适合农村学生,具有界牌特色,学校特点的学校教材,能够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方法大全

课题研究方法大全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成长背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作为课程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研究探索为主要学习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校环境和资源分析 我校地处乡镇社区,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条件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广阔空间。 我校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班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校园文化节活动等活动类课程一贯开展得有声在色,再加上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以及构建浓郁的校园特色文化等方面,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与学校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各年级规划思路: 三年级 1、能力目标是:具有问题意识、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实验与观察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按计划完成一件事的好习惯,能够持之以恒。 3、三年级活动名称:《身边的零食》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从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设计调查研究计划,开展调查研究,向小伙伴进行展示。 选题可以是:《学习用具的调查》、《校园垃圾的调查》、《课间游戏研究》、《身边的食品安全》等。 四年级 1、能力目标是:总结与交流的能力、调查与访问的能力、实验与观察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他人——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的不足,设法改进。 3、四年级活动名称:走进县博物馆,感受历史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 2009-05-28 10:17:04 新闻来源: (一)选题 1.课题来自哪里? 2.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要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预期结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确严谨。 可行性: 创新性: 3.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 (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 (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4.选题的注意事项 (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二)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也就是设计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有利于协作研究。一般上级部门开展的课题研究都附有课题申报表。 1.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组成: (1)课题的表述与界定:课题的名称或题目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体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八年级历史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研究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

题,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外在目标(目的)、内在目标目的——学生发展)。 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围: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4)研究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项: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写详细些;不能滥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 实验研究: 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6)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7)研究程序(步骤):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8)预期成果的形式:①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②学生变化 (9)研究成员(及负责人、分工) (10)经费预算及其他所需条件 2.填课题申报表(立项论证) 3.填写课题申报表的注意事项 (1)认识填写申报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应付。 (2)一式几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电脑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

2020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的总结报告【精品】

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基础教育的内容必须来自于生动的当代生活,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走进社会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中,选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教育的要求而适时提出的。其研究目的是:研究收集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社会;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利用社会的有效途径及方法;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利用社会后,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了使课题得到有效地实施,我校从课程的设置、任课教师的安排、课题组主要成员、课题实施方案、阶段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都作了细致、深入的研讨与安排。从实验与研究阶段成果看,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可行的、有益的,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是可推广实施的。下面将我校对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相关工作及阶段研究内容和成果做扼要汇报,敬请教研室领导及相关活动课程专家、领导审阅。 一、简介活动课程开设及立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组织保障 葛洲坝西陵中学附小,现有25个班级,1148名学生,教师总人数62人,活动课专职教师3人,活动课兼职教师16人。20xx年9月1日,葛洲坝城区进入新课程改革试验,小学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西陵附小积极加入到课改的浪潮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来加以设计和实施,学校给予高度重视,不仅严格按葛洲坝教委相关规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专、兼职教师任教,而且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探索,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根据相应的课程,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力图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校还努力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定。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学校要求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已形成系列,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葛洲坝教委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肯定。 省立项课题《利用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得到了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刘立丹校长(省心理学会会员),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主任丁朴(省教学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共同担任此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负责人。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丁朴曾多次到我校莅临指导,参与课题的实施与督导。课题组主要成员囊括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它由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长,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和劳动课教师等7人组成。3—6年级学生是本课题实验与研究对象,3—6年级班主任也是本课题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学校70%的学生及教师加入到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此项实验与研究工作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中,为此学校拟定了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步骤,保证实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会,实验学生与教师汇报实验进展,提出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本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实施步骤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适合实施研究性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理论教育,最终使大学生成为品学兼优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课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知行统一,知识的识记只是其手段。而研究型教学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实践、探究、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并把所学知识内化。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目的是一致的。 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注重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 以求得到客观事实。定性研究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等。两种研究方法各有所长。本课题采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研究,以期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项目预期的成果形式为调查报告、论文。 拟用三年时间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实施范围为北海职业学院的在校生,收益学生估计为三千到四千人。 第一阶段为动员和调查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8) 推动研究性教学,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具有针对性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讨论。 课题组成员采用集中、分散、问卷、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本院学生。调查内容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实践训练、考核方式等六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法律意识等基本情况。收集第一手材料为研究作准备,此阶段拟用九个月时间。 第二阶段为教学环境现代化建设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8) 推动研究性教学,必须积极营造教学资源丰富的环境,特别是有信息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支持下的教学环境,具体包括立体化精品教材、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全球知识共享的校园网络以及有利于推动研究性教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等,为推动研究性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 课题组成员根据第一手资料的原始数据进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出改革策略。此阶段拟用九个月时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