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中复合抗生素抑菌的实验研究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中复合抗生素抑菌的实验研究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中复合抗生素抑菌的实验研究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中复合抗生素抑菌的实验研究

糖蜜酒精废水处理

糖蜜酒精废水治理技术 糖蜜酒精废水是一种高化学需氧量(COD)、高色度的有机废水,属于处理难度较大的废水。本文分析了糖蜜酒精废水的特点以及其对环境的危害,综述国内外糖蜜酒精废水治理的多种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效果,并进行评价。 酒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它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军工、日用化工和医药卫生等领域;同时又是最有希望全部或部分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但同时酒精工业又是一个污染十分严重的行业,每产一吨酒精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约为14 吨—15 吨,含总有机物0.17吨—1吨[1],是造成水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轻工业废液之一。 1.糖蜜酒精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危害 糖蜜酒精废水是糖厂酒精车间用糖蜜发酵制取酒精之后排放出的高浓度高色度的有机废水[2],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它有机物,也含有较多的N、P、K、Ca、Mg等无机盐和较高浓度的SO42- 等。通常情况,酒精废水的pH 值为4. 0~4. 8、COD 为10~13万mg/ l、BOD为5. 7~6. 7万mg /l 、SS为10. 8~82. 4mg/ l [3]。此外,此类废水大多呈酸性,并且色度很高,呈棕黑色,主要包括焦糖色素、酚类色素、美拉德色素等[4]。由于废液含固体物约10% ,浓度低无法利用,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出江河、农田中,会严重污染水质、环境,或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农作物病长等。如何处理和利用糖蜜酒精废液是当前制糖工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环保问题。 2. 糖蜜酒精废水治理及利用技术概况

目前, 国内外对于甘蔗糖蜜酒精工业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理方法: ( 1) 农灌法( 2)浓缩法( 3) 厌氧—好氧法( 4) 生产生物制品(5) EM菌技术( 6) 其它方法, 如吸附法、化学絮凝法、磁处理法等。 2.1 农灌法 农灌法是最为简单的治理方法,由于糖蜜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成分以及氮、磷、镁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含大量钾盐。故经简单处理后可以用于灌溉农田,也可作为较好的肥料。一般,先将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降到 0.6%-1.0%[5],以免对农作物造成伤害。澳大利亚、巴西等在这方面已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他们根据不同的土壤成分,制定出不同的农作物生长期的施放量。一般灌溉前采用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稀释废液,使有机物含量降低到适宜的程度(一般是冲释10倍-15倍),然后再用来灌溉;用适量的碱进行中和,再经大型氧化塘存放自然发酵15天后,再灌溉农田。农灌法可充分利用糖蜜废水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6],可以形成自然循环过程,此外其投资少,操作简单也是其一大优势,短期使用确实能够增产,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方法。 但是农灌法也有着自身的缺点:需要大量的废液贮存池收集保存废液,费用较高;废液的施用要参考土壤的类型,如果长期不加区分的施用,由于养分单一,破坏土壤结构,容易引起土壤板结[7],而且引起甘蔗糖分下降和水稻疯长。巴西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且,当酒精产量高,废液排放大,厂址附近农田少时,农灌法不适宜。此外,使用此法,必须注意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2.2 浓缩法

酒精生产中常见的杂菌种类及其特性

酒精生产中杂菌的分析 一、酒精生产中常见的杂菌种类及其特性 1、杂菌定义 酒精发酵不是纯培养发酵,属于开放式发酵。因此,发酵醪中除酵母菌外,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其他微生,它们会对酒精发酵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其他微生物通称为杂菌。 2、杂菌种类 常见的杂菌主要有两大类:细菌、野生酵母。 1细菌 这类杂菌对酒精发酵危害最大是杂菌中的“主要矛盾”。 革兰氏阳性细菌:乳酸杆菌、小球菌、葡萄球菌、明串珠菌、丁酸菌、枯草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醋酸杆菌、大肠杆菌。 2野生酵母——假丝酵母、嗜杀酵母。 3、杂菌的形态与特性 1乳酸杆菌:形状为棒杆状、单生或呈短链状、不运动、不产孢子、厌气性、部分微需氧或耐氧、最适温度35—50℃,耐酸,最终产物主要是乳酸。 2小球菌:形状为卵球状,大部分互相连接成串球状或链球状、不运动不、产孢子、厌气性、部分耐氧、最适温度30—45℃、耐酸,终产物主要是乳酸、能产生不愉快的味道,具有与酵母粘连成团的性能。 3明串珠菌:形状为园柱状或球状、成对、成短或长链、微好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 度30—45℃,终产物为葡聚糖,具有与酵母粘连成团的性能。 4丁酸菌:形状为杆状、能运动和产生孢子、专性厌氧、最适温度30—40℃,不耐酸,以下停止繁殖、终产物为丁酸和少量醋酸、乳酸、丁醇。 5枯草杆菌:形状椭圆、圆柱状、好氧、最适温度35—50℃、终产物为淀粉酶和蛋白酶。 6醋酸杆菌:形状椭园或杆状、单生、成对或成链、有鞭毛、好氧菌、最适温度30—45℃、能耐10—13%V/V的酒精度,能将乙醇转化为乙酸。 7大肠杆菌:杆状、细胞短而直、无芽孢、以周毛运动兼性厌氧、最适温度30—35℃耐低pH,终产物为多种有机酸:包括乙酸、乳酸等。 8假丝酵母:细胞为圆形、卵形或长形、无性繁殖为多边芽殖、形成假菌丝、也有真 菌丝、无孢子、好氧、最适温度30—40℃,有产生酒精的能力,但主要是产菌丝体蛋白质和其他付产物。 9嗜杀酵母:嗜杀酵母能杀死同族及亲缘酵母、而不被同族酵母杀死、主要是分泌嗜 杀毒素、杀死酵母、形状与其他酵母无区别,其生活特性也相似,终产物是能致蛋白质变性的毒素。 二、杂菌的来源 1、原料污染 淀粉质原料:木薯(鲜、干)、玉米、红薯等带来大量杂菌,而部分生产厂家又采用低温液化工艺,蒸煮不彻底(夹生),淀粉糊保护了部分耐温杂菌。 影响工段:预糊化工段、糖化工段、发酵工段。 废糖蜜原料:甘蔗糖蜜、甜菜糖蜜、甜高粱糖浆由于贮存和运输与输送等环节造成污染。

广西地方标准《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

XX地方标准《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 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第十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号)文件的通知要求,由广西壮族自治 区农业科学院提出的《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于年月获 得立项。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和南宁市英德肥业有限公司负责起 草。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和必要性 广西是甘蔗种植和产糖大省,在甘蔗产业链中,产生了大量的废糖液,利用糖蜜废液生产酒精又产生大量的发酵液,这些发酵液的排放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这是在甘蔗产业链中最让政府和企业极其难以处理的问题。由于这些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腐植酸、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这些营养成份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既可以充分利用了糖厂的废液,又免除了酒精发酵液排放环境造成的污染,真正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了废物的充分利用。真正实现循环经济。本标准就是利用南宁市英德肥业有限公司核心技术—发酵液发酵、烘干等先进的工艺技术,将废液用较低的成本,制成固体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较好地解决了以前在废液利用,运输和使用不便及成本高等问题,使广西的甘蔗产业链真正形成了完美的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圈。本标准制定主要为酒精发酵液干粉的生产技术指标提供技术依据。 三、标准前期研究工作基础 本标准提出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自年起,就甘蔗种植区土壤养分循环及酒精发酵液处理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年起,广西农业科学院多次在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和广西甘蔗协会的学术年会推介定量施用酒精发酵液的技术体系。广西、广东、云南等多个甘蔗主产区都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实验。经过近年的反复科学研究和实验,将酒精发酵液稀释后定量还田科研技术成为年度广西重点推广的蔗糖生产八大技术,属国内首创。先后在上思县昌菱农场,宜州博庆糖厂,右江糖厂、武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 水处理技术:一、玉米酒精的特性 每生产1吨酒精需3吨玉米,排出糟液约为12立方米。淀粉质原料(玉米)酒精发酵产生的废糟液COD,BOD5值相对较低,COD大约3~5万mg/L,BOD5大约2~3万mg/L。糟液污染重要指标之一是总固体,它包括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和胶体,它是由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菌体所组成。有机物的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含氮化合物、生物菌体和未完全分离出去的产品如丁醇,乙醇、丙酮等低沸点易挥发物;无机物主要来自原水(自来水)中各种离子和原料中的杂质、灰尘,如Ca2+、Mg2+、SiO2、HCO3-、CO32-、SO42-、Cl-、PO42-等。在总固体中悬浮固体(包括超胶体和部分胶体)约占60%~80%,溶解性固体和部分胶体(即粒径小于4.5um)占20%~40%。糟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较高的粘度。 二、玉米酒精糟液污染控制技术 玉米酒精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具有丰富的有机成分,是极好的畜、禽饲料,目前采用的主要污染控制技术有:玉米酒精糟制取全干燥蛋白饲料(DDGS);玉米酒精糟固掖分离、滤渣直接做饲料或生产DDG蛋白饲料、滤液稀释排放;玉米酒精固掖分离、滤渣直接做饲料或DDG蛋白饲料、滤液30%~50%回用于生产:玉米酒精糟固液分离、滤渣直接做饲料或生产DDG蛋白饲料、滤液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等四种。酒糟中存在的对酵母酒精发酵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大部分被湿渣带走,留下的只是极少部分,通过调整回流比完全有可能在回流系统中将其浓度控制在酵母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所以现在一般酒精厂所采用的酒精废糟液的综合处理工艺中都包含有将

部分或者全部返回生产系统作为拌料用水或液化、糖化添加水的回用路线。而且,若回流比恰当,酒精回流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影响酵母的酒精发酵,反而有可能会提高酒精产量。 (一)、膜过滤法处理酒精废糟液 膜处理技术由于操作简便、分离效果理想而得以广泛应用,同时也是污水深度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普遍应用与膜技术处理纺织、造纸废水、胶粘剂生产废水、含油废水以及味精生产废水等,其中不少单位也正尝试把膜技术应用于酒精工业废水的处理。 酒精废糟液先经离心分离去除粗渣,再经膜过滤,除去大部分对酵母生长和酒精发酵有抑制作用的大分子有机物,最后滤液全部回流。 应用膜过滤技术处理玉米酒精浓醪发酵酒精废糟液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玉米粉—→拌料—→低温蒸煮—→糖化—→发酵 ↑↓ 滤液←—膜过滤←—酒糟液←—蒸馏 ↓↓ 滤渣酒精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废糟液“全回流”工艺流程示意图 应用膜过滤技术能去除酒精槽液中主要的抑制副产物,大大降低了副产物对酵母生产及酒精发酵的抑制作用。在工艺上实现“全回流”是切实可行的。但在膜过滤过程中要注意膜的污染问题,以确保膜通量的稳定,并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酵母发酵酒精的研究进展

酵母发酵酒精的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专业) 前言 人类利用酵母菌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值得提出来的是,早在我国宋代的酿酒著作中,中国人已经明确记载了从发酵旺盛的酿酒缸内液体表面撇取酵母菌(当然不是纯粹的酵母菌)的方法,并把它们称为“酵”,风干以后制成的“干酵”可以长期保存。这种制造干酵母的原始方法说明,早在800年前,中国人已经意识到酒精发酵是由“酵”,即某种能生长的物质引起的。这种推断直到19世纪巴斯德才证明是酵母菌。明代末年出版的词书中记载有“以酒母起面曰发酵”,“发酵,浮起者是也”等解释。这说明至少在那时,一引起细心观察自然现象和注意比较的学者,已经认识到发面和酿酒有某种相同的因素在起作用。当时在欧洲虽然已经发现了酵母菌,但在200年后才知道酵母菌的作用。今天我们把这类微生物称酵母菌,正是以此为根据的。 酵母菌能够把糖变成酒精,是因为它的细胞里有催化剂,这些存在于生物细胞的催化剂在科学上叫做酶。虽然现在知道所有的生物都是靠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来生活的,但最早发现的酶,就是酵母菌的酶。酵母菌中最早发现的酶,是把糖变成酒精的一群酶,当时自然数酒化酶。由于这种酶的作用,使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利用酵母菌酿酒和发面包的原理。使面团产生许多空隙的就是二氧化碳。酵母细胞大小为2.5-10μm×4.5-21μm, 在加盖的玉米琼脂上不产生假菌丝或有不典型的假菌丝, 营养细胞可直接变为子囊, 每囊有1-4个圆形光面的子囊孢子, 在麦芽汁25℃培养3d, 细胞为圆形、卵形、椭圆形和香肠形。其菌落在麦芽汁琼脂上为乳白色, 有光泽, 平坦, 边缘整齐。菌体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 既可食用又可提取细胞色素C、核酸、麦角固醇、谷胱甘肽、凝血质、辅酶A、三磷酸腺苷等。该菌种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及蔗糖, 但不能发酵乳糖和蜜二糖, 不同化硝酸盐。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既可进行无性繁殖,如芽殖,又可进行有性生殖;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是一种兼性厌氧呼吸的真核微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基因组为12,068kb,比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和古细菌大一个数量级。酿酒酵母基因组共有5887个ORF,这比原核生物和古细菌要多很多。酿酒酵母的基因密度为1个基因/2kb,密度小于原核生物流感嗜血杆菌和尿殖道支原体等。酿酒酵母是最小的真核基因组,裂殖酵母其次,其密度是1/2.3kb,简单多细胞生物线虫的基因密度为1/30kb。第二、酿酒酵母只有4%的编码基因有内含子,而裂殖酵母则有40%编码基因有内含子。 1、酵母的生长条件 1.1 无机盐

2.1 发酵酒的基本知识

2.1 发酵酒的基本知识 发酵酒是以粮谷、水果、乳类等含有淀粉和糖的物质为原料,主要经酵母发酵等工艺酿制而成的。发酵酒酒度低,对人体的刺激性小。这类酒含有很多营养成分,适量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主要包括葡萄酒、啤酒、黄酒和清酒等。 2.1.1葡萄酒 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0(V/V)的各类酒的总称。研究证明,葡萄酒中含有2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多酚、无机盐等。 1.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1)世界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葡萄酒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酒了,它的历史超过10 000年。因为葡萄极容易自然发酵,人类的祖先依据葡萄的自然发酵发明了现代文明之一的发酵技术。据考古资料记载,大约在7000年前,葡萄开始在高加索、中亚细亚等地栽培,后来传至埃及、希腊。罗马帝国在扩的同时将葡萄的种植向北传播到欧洲各地。17、18世纪,商业的发展促成了中产阶级的兴起,也为高级葡萄酒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市场。19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葡萄树根不再受蚜虫的侵扰,使葡萄产量增加。20世纪,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酿造的过程更能被精确控制,而且发展出了各种新式的酿造方法,让欧洲以外的新兴葡萄酒产国在葡萄酒业快速成长,成为欧洲葡萄酒的主要对手。但另一方面,葡萄园的天然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国于1936年建立了AOC法定产区管制制度,奠立了欧洲葡萄酒业保存传统葡萄酒的基础,地方风味得以延续。 2)中国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葡萄酒的起源也很早。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人工种植的葡萄园了。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可见当时葡萄酒酿造的规模之太和酿造技术的先进。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 的发展。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走向民间。明朝时,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时珍说:“葡萄酒……驻颜色,耐寒。”就是说葡萄酒能增进健康、养颜悦色。我国葡萄酒虽有漫长的历史,但生产规模不大,产量不多。清光绪十八年,华侨弼士先生在省市成立了裕葡萄酿酒公司。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葡萄酒厂。公司引进了120多个酿酒葡萄品种,还引进了国外的酿酒工艺和酿酒设备,使我国的葡萄酒生产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1915年,裕葡萄酿酒公司的产品葡萄酒和白兰地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在裕公司之后,、、等地相继建立了葡萄酒厂,这些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也预示着我国葡萄酒工业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广大葡萄和葡萄酒工作者的努力,我国葡萄酒工业已具规模,形成了华东、王朝、长城等国际知名品牌。 2.葡萄酒的生产原料和酿造过程 1)葡萄的成分 葡萄梗:连接葡萄粒并使之成串的葡萄梗含有丰富的单宁,并且该单宁收敛性强且粗糙,常带有刺鼻的草味。通常,酿造之前会先经过去梗的工序将梗去掉。 葡萄籽:它的部含有许多单宁和油脂,但其单宁收敛性强且不够细腻,而且油脂会破坏酒的品质,所以酿酒时应避免弄破葡萄籽。 葡萄皮:虽然葡萄皮在比例上仅占全体的1/10,但对酒的品质影响相当大。它除了含有丰富的纤维和果胶,还含有单宁和香味物质。另外,黑葡萄的皮里还含有红色素,是红葡萄酒颜色的主要来源。

25.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_许宏贤

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 许宏贤,段钢 (杰能科(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亚太谷物加工酶应用中心,江苏无锡, 214028)摘 要 以全磨玉米为原料,研究了超高浓度条件下传统工艺与生料工艺的黏度变化。采用传统工艺,在超高 浓度条件下, 物料的糊化、液化会变得非常困难。而采用生料工艺,黏度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对高浓度传统工艺和生料工艺发酵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生料工艺可以产出更多的酒精;对超高底物浓度(35%绝对干物)生料发酵时采用温度梯度控制,使用市售酒精干酵母,在98h 内发酵醪液酒精浓度可达20%以上。关键词 玉米,浓醪发酵,黏度,酵母,温度梯度控制,生料水解酶,酒精 第一作者:硕士,高级工程师(段钢博士为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11-08-10,改回日期:2011-10-17 由于石油危机而造成的国家能源安全、农民收入 和环境等问题而使得生物酒精的生产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年发展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生物酒精生产国。现在工业上的生物酒精绝大部分属第一代燃料乙醇,即用淀粉质原料来生产 [1] 。据酿酒协 会酒精分会的统计, 2004年我国酒精生产玉米原料占50.3%,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玉米现在已经占到65%[2]。适度发展玉米燃料乙醇有益于粮食供需平衡, 依然可以起到玉米供需平衡蓄水池的作用。同时玉米也是深加工链条最长、产品系列最丰富的粮食品种 [3] ,因此相对于其他淀粉质原料,玉米酒精发酵的 研究意义更大。 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具有高发酵率、高转化率、 低残糖和节约能源等特点,可大幅度增加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3-4] 。据哈尔滨中国酿酒有限公司的 生产实践表明,按年产6万t 酒精计算,实施浓醪发酵后年节约一次水12万t ,吨酒精节电62.5?,吨酒精节约煤160kg ,年节约资金675万元,减排废水15万t [5] 。因此,酒精浓醪发酵是发酵酒精工艺的重大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酒精行业清洁生产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 中国开展生料酿酒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节能、减排、高出酒率、高浓度发酵为特点的无蒸煮生料发酵工艺是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 。近期的研究增多[6-12],商业化过程进展也加快 [10] 。但相对而言,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研究 并不多[11-12] 。 若采取传统的蒸煮工艺进行超高浓度酒精发酵, 由于黏度问题,在配料浓度很高的情况下,会造成液 化非常不彻底,并且浓醪的换热和输送在工厂会变得异常困难,同时也影响发酵体系的传质,而使过 程效率降低 [7-8] ;即便不考虑黏度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往往需要特别的耐高糖度、耐高酒度的酵母 [13-15] 。生料工艺除了可以节约能量外,由于整个系统中 温度远远低于淀粉的糊化温度, 没有剧烈的反应,体系黏度比传统过程低得多 [7-8] ,因此可以大幅提高发酵浓度而不必过分担心黏度问题。同时由于生料过 程中, 葡萄糖是逐步缓慢释放的,因此可以进行浓醪发酵而减轻高初糖浓度和高渗透压对酵母的生长抑制。 相关研究表明,传统的浓醪发酵温度对酵母的生 长和发酵效率非常重要 [16-18] ,采用温度梯度培养方式进行的研究近期有所报道 [12,19] ,而针对玉米生料 浓醪发酵过程中温度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对酵母在不同工艺中的数量和形态的研究也未见报道。本文以玉米为原料,对不同过程的黏度变化与酵母情况进行考察,同时研究不同温度控制方式对玉米超高浓度酒精发酵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全磨40目玉米粉,中粮肇东酒精厂试验室提供; 安琪牌酿酒高活性干酵母(耐高温型)。1.1.2主要酶制剂 颗粒淀粉水解酶(STARGEN 001),酶活力443GAU /g ;高温淀粉酶(SPEZYME ALPHA ),酶活力15170AAU /g ;糖化酶(GA-L-NEW ),酶活力100000wu /g ;酸性蛋白酶(FERMGEN ),酶活力

再谈酒精浓醪发酵

再谈酒精浓醪发酵 提高酒精发酵浓度是发酵工业技术革新的一个主要方面和简单有效的手段。多年以来酒精工业已经成功地将发酵浓度从5%提高到10%,再到目前的12%~13%。提高发酵浓度可以在基本不改动现有设备的情况下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人工和能耗,减少工艺用水量,缩短发酵周期,减少发酵罐清洁费用,减少DDGS蒸发量,从而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酒精浓醪发酵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 狭义的酒精浓醪发酵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酵母菌体浓度高--1x109~3x109个/ml (2)底物(淀粉糖)浓度--30~40% (3)产物(酒精)浓度--14-18%(V/V) 实现酒精浓醪发酵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1、提高发酵速度和设备利用率 在酒精浓醪发酵中,随着底物浓度(糖)的提高和细胞浓度的提高,促进了发酵速率增大,单位体积和时间内的酒精浓度提高(即发酵强度提高)。随着发酵强度的提升,相应的设备利用率自然提高。 2、分离费用低,节省能源 除原料消耗以外,能耗是酒精厂主要的支出之一,具体表现在煤和电的消耗上(如图1所示)。实行酒精浓醪发酵后,酒份提高,工艺用水减少,可以降低酒精蒸馏以及DDGS生产蒸气的用量,从而降低了煤或电的消耗!有经验证明,当发酵酒份从9%(V/V)提高到10%(V/V)时,可节约蒸汽消耗300kg/吨酒精,可降低生产成本约50元/吨酒精。 图1 一吨酒精的成本分摊 3、节水、减少废液排放和处理费用 目前,一般酒精厂的料水比为1:2.5~3.0左右,而采用浓醪工艺的料水比将为1:1.8~1:2.0,吨酒精用水节约1吨以上;同时可减少蒸馏损失,由于乙醇与水互溶,通过蒸馏方法提取,乙醇在糟液中必然有一定的残留,乙醇浓度越高,最终相对损失就越少。生产经验证明,在酒精生产中,发酵醪酒份提高1%(V/V)(比如从11%提高到12%),每吨酒精可节约工艺用水1.2~1.5吨、减少废液体积1.5~2吨、减少废液浓缩蒸汽消耗0.6~0.8吨,节约DDGS生产成本约80元/吨,提高废液厌氧处理时COD负荷10~13%。 但是,要实现酒精浓醪发酵,需要完成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发酵菌种(即酵母)方面的

探讨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 董克芝

探讨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董克芝 发表时间:2017-11-27T16:42:21.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作者:董克芝 [导读] 摘要:酒精浓醪发酵技术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该项技术的实施不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大的改造,而且还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肇东市 151100 摘要:酒精浓醪发酵技术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该项技术的实施不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大的改造,而且还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应用该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发酵水平低的问题,同时在节水、节能、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关键词:玉米;酒精;浓醪发酵 引言 酒精浓醪发酵工艺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利用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废物的排放并且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该项技术还具有原料上的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使用玉米作为原料进行酒精浓醪发酵已经较为普遍。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大幅度提升,玉米酒精的产量也获得显著提升。本文将对玉米酒精浓醪发酵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1我国酒精行业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1.1发酵浓度偏低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酒精工厂的发酵醪酒精含量己经增加到10%左右,但与国外发酵醪的浓度普遍在13%以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发酵浓度低不仅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增加了蒸馏和蒸煮的能耗,在DDGS回收时处理量也大大增加。 1.2酒精糟液的污染问题 酒精行业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每生产1t酒精产生12~15t的酒糟;一个年产80kt的酒精工厂每年产生的污染物质相当于一个140万人口的城市排放的全部生活污水负荷。而且酒精工厂废水的BOD和COD的指标都很高,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效地解决酒精糟的利用问题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而且直接关系到酒精企业的经济效益。 1.3能耗高 酒精生产是一项高能耗的产业,尤其是蒸煮和蒸馏两个环节,其能耗非常大。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能耗,同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工厂的发酵温度低,需要更多的能量将糖化醪冷却,发酵过程的冷却消耗能量和冷却水用量很大,这也是产生能耗的一方面因素。 1.4原料利用率低 对谷物原料来说,通过蒸煮和糖化工段的加工只利用了绝大部分的淀粉,还有一部分淀粉由于其被纤维素以及蛋白质包围,无法水解,而纤维素和蛋白质更是白白从系统内通过,而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不仅造成了原料的浪费,而且白白地消耗了加热、冷却和输送的能量。 2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工艺研究 2.1玉米湿法加酶粉碎液化糖化 将浸泡后的玉米米查醪液,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20U/g原料),送入粉碎机湿法粉碎。粉碎后的浆料属于粗粉碎,尚含有小颗粒(直径为2~3mm),之后进行二次粉碎磨细重复处理。最后将所得浆料置于恒温水浴中90℃液化至终点。液化终点用碘液显色呈棕黄色确定。所得液体用100目尼龙滤布过滤2次,所得滤液即为液化液。同时干法粉碎玉米米查至40目,加酶液化做对照实验。然后测定升温至90℃后的液化时间、液化液得率、黏度及颗粒分布指标。每个处理重复3次。液化液降温至60℃,加入糖化酶、酸性蛋白酶、木聚糖酶,再经均质化(边均质边糖化)处理1次,60℃条件下处理60min,糖化然后冷却到35℃,准备发酵。图1为具体流程图。 原料的选择和粉碎粒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各个工序的效率。原料粉碎粒度对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粉碎粒度小可以增加原料的比表面积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淀粉水解酶、糖化酶和活性干酵母活化的方法; 2.掌握双酶法糖化淀粉的方法; 3.掌握酵母发酵糖化液制取酒精的方法; 4.了解糖浓度和酒精含量的测定方法。 5.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糖的无氧酵解途; 二、实验原理 1.在无氧的培养条件下,酵母菌(或细菌)利用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此过程即为酒精发酵,反应式为: C6H12O6 2C2H5OH +2CO2 通过对发酵醪液酒精含量的测定,可以判断酒精发酵的程度。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糖代谢的产物不同(好氧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CO2,所以在酒精发酵时要杜绝氧气,否则酒精产率下降。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 1.实验材料:大米粉、玉米粉或甘薯粉等淀粉质原料,自来水,耐高温活性干酵母,耐高温α-淀粉酶,糖化酶,蔗糖,氯化钙,硫酸铜,亚甲基蓝,酒石酸钾钠,沸石。 2.实验仪器:铝锅,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酒精蒸馏装置,恒温水浴锅,蒸馏烧瓶,酒精计,糖度计,滴定管,温度计,pH计,三角瓶,容量瓶,石棉网等。 四、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自来水1000mL,按照1:4的料水比称取大米粉(250g),一起加入铝锅中,混匀,用盐酸将醪液pH调节到5.5-6.0,煮沸1h。注意不要煮糊,可适当补温水,不要骤然降温,避免“夹生饭”。 (2)糊化结束后,耐高温 淀粉酶,加入少量CaCl2 50-70mg/L,如果使用自来水也可以不加,冷却到85℃,按10U/g大米粉的比例加入活化好的淀粉酶酶液,90-93℃水浴保温。当DE值下降到20左右,结束糊化(一般糊化1个小时)。(3)用盐酸调节上述醪液至pH4.0-4.5,将醪液冷却到60℃,按150U/g大米粉的比例加入活化好的糖化酶酶液,60℃恒温箱或水浴保温6h以上(可放置过夜)。

酒精浓醪发酵检测项目与方法

酒精浓醪发酵过程检验方法 1.围:本标准适用于对酒精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目的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2.要求: 2.1给样工序 粉碎粒度≥85%(过20目筛)二期 粉碎粒度≥80%(过20目筛)一期 2.2液化工序 2.2.1糖浆PH值:回配5.3~5.8, 不回配6.0以上 2.2.2糊化率≥80~88% 2.3糖化工序 2.3.1糖化醪糖度 一期17~19oBX (清液不回配)18~22oBX (清液回配) 二期21~24oBX(清液不回配)22~26oBX(清液回配) 2.3.2糖化率:20~50%(二期) 30~40%(一期) 2.3.3PH值:4.0~4.5 2.4酒母工序 2.4.1外观糖:一期≤20oBX, 二期12~20oBX 2.4.2PH值 3.4~3.8 2.4.3酵母液: 一期≥1.5亿/ml 二期≥2.0亿/ml 2.4.4出芽率: 8~20%(一期) ,≥15%(二期)

2.4.5死亡率: ≤10%(一期) ,≤12%(二期) 2.5发酵工序 2.5.1发酵1#罐(二期)酒份9.0%以上, 挥发酸:0.2以下, 酵母数1.0亿/ml以上 2.5.2发酵2#缺罐(二期) 酒份9.0%以上, 挥发酸:0.25以下 2.5.3发酵成熟醪指标:外观糖≤1.0oBX 酒份:一期10.0%(V/V)以上,二期≥11.5%(V/V) 挥发酸:0.3以下(二期),0.25以下(一期) 残还原糖: ≤0.3g/100ml 残总糖:一期≤1.5 g/100ml二期≤2.5g/100ml 2.6蒸馏工序 2.6.1粗馏塔:废液含酒≤0.05(V/V) 2.6.2精塔:废水含酒≤0.05%(V/V) 2.6.3净化塔: 废水含酒≤0.05%(V/V) 3.测定方法 3.1糖浆的检验 3.1.1糖浆pH值测定 3.1.1.1测定仪器:PHS-25型酸度计 3.1.1.2先用PH值为 4.00和6.86缓冲校正液校正酸度计然后参照说明书测定即可. 3.2 蒸煮糊液的检验 3.2.1取样方法:每四小时从液化罐取样点取样.

乙醇的基本特性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俗称酒精、无水酒精、火酒、无水乙醇。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 乙醇的物性数据: 1.性状:无水透明、易燃易挥发液体。有酒的气体和刺激性辛辣味。 2. 密度:0.78945g/cm^3; (液) 20°C 3. 熔点:-11 4.3 °C (158.8 K) 4. 沸点:78.4 °C (351.6 K) 5. 在水中溶解时:p Ka =15.9 6. 黏度:1.200 mpa·s(cp),20.0 °C 7. 分子偶极矩:5.64 fC·fm (1.69 D) (气) 8. 折光率:1.3614 9. 相对密度(水=1):0.79 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11.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12.燃烧热(kJ/mol):1365.5 13.临界温度(℃):243.1 14.临界压力(MPa): 6.137 15.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2 16.闪点(℃,开口):16.0 17.闪点(℃,闭口):14.0 18.引燃温度(℃):363 19.爆炸上限%(V/V):19.0 20.爆炸下限%(V/V): 3.3

21.燃点(℃):390~430 22.蒸发热:(kJ/mol,b.p):38.95 23.熔化热:(kJ/kg) :104.7 24.生成热:(kJ/mol,液体):-277.8 25.比热容:(kJ/(kg·k),20°C,定压):2.42 26.沸点上升常数:1.03~1.09 27.电导率(s/m):1.35×10-19 28.热导率(w/(m·k)):18.00 29.体膨胀系数(k-1, 20°C):0.00108 30.气相标准燃烧热(kJ/mol):1410.01 31.气相标准声称热(kJ/mol):-234.01 32.气相标准熵(J/mol·k):280.64 33.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kJ/mol):-166.7 34.气相标准热熔(J/mol·k):65.21 35. 液相标准燃烧热(kJ/mol):-1367.54 36.液相标准声称热(kJ/mol):-276.98 37. 液相标准熵(J/mol·k):161.04 38.液相标准生成自由能(kJ/mol):-174.18 39.液相标准热熔(J/mol·k):112.6 乙醇生态学数据: 乙醇蒸汽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轻微的刺痛作用。皮肤长期接触可出现干燥、皲裂现象。

酒精浓醪发酵检测项目及方法

酒精浓醪发酵过程检验方法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对酒精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目的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2.要求: 2.1给样工序 粉碎粒度≥85%(过20目筛)二期 粉碎粒度≥80%(过20目筛)一期 2.2液化工序 2.2.1糖浆PH值:回配5.3~5.8, 不回配6.0以上 2.2.2糊化率≥80~88% 2.3糖化工序 2.3.1糖化醪糖度 一期17~19oBX (清液不回配)18~22oBX (清液回配) 二期21~24oBX(清液不回配)22~26oBX(清液回配) 2.3.2糖化率:20~50%(二期) 30~40%(一期) 2.3.3PH值:4.0~4.5 2.4酒母工序 2.4.1外观糖:一期≤20oBX, 二期12~20oBX 2.4.2PH值 3.4~3.8 2.4.3酵母液: 一期≥1.5亿/ml 二期≥2.0亿/ml 2.4.4出芽率: 8~20%(一期) ,≥15%(二期)

2.4.5死亡率: ≤10%(一期) ,≤12%(二期) 2.5发酵工序 2.5.1发酵1#罐(二期)酒份9.0%以上, 挥发酸:0.2以下, 酵母数1.0亿/ml以上 2.5.2发酵2#缺罐(二期) 酒份9.0%以上, 挥发酸:0.25以下 2.5.3发酵成熟醪指标:外观糖≤1.0oBX 酒份:一期10.0%(V/V)以上,二期≥11.5%(V/V) 挥发酸:0.3以下(二期),0.25以下(一期) 残还原糖: ≤0.3g/100ml 残总糖:一期≤1.5 g/100ml二期≤2.5g/100ml 2.6蒸馏工序 2.6.1粗馏塔:废液含酒≤0.05(V/V) 2.6.2精塔:废水含酒≤0.05%(V/V) 2.6.3净化塔: 废水含酒≤0.05%(V/V) 3.测定方法 3.1糖浆的检验 3.1.1糖浆pH值测定 3.1.1.1测定仪器:PHS-25型酸度计 3.1.1.2先用PH值为 4.00和6.86缓冲校正液校正酸度计然后参照说明书测定即可. 3.2 蒸煮糊液的检验 3.2.1取样方法:每四小时从液化罐取样点取样.

酒精发酵工艺

酒精发酵工艺 李洋41116115 摘要 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酒精发酵原料来源广泛,供应充足,推行乙醇汽油清洁燃料,可以解决国家石油短缺,粮食过剩及环境恶化三大热点问题。 正文 一.背景(全球能源短缺)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

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向发展。酒精就是一种良好的清洁能源。 近年来,世界酒精产量一直处在高速攀升中,2006年产量达4063万t,较2005年的3655万t,增加了408万t,增幅达11.16%。2006年世界酒精产量最大的三个国家,美国.巴西.中国,分别占世界份额38.37%. 33.55%. 13.54%。2007年中国酒精产量达到620万t,2008年超过700万t。(最新数据无法获取) 二.发展意义 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分子式为C2H5OH,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无水乙醇是无色透明,易挥发,具有特殊芳香和强烈刺激味的易燃液体。酒精的用途主要有三个方面:燃料酒精,食用品酒精,化工医药用酒精,而前者是酒精的主要用途。 燃料酒精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指向汽油或柴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无水乙醇作为燃料使用。酒精作为一种新能源,其优势在于发酵酒精是源于太阳能的一种生物质能转化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燃料酒精被认

广西地方标准《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

xx地方标准《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 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第十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号)文件的通知要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的《糖蜜酒精发酵液干粉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于年月获得立项。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和南宁市英德肥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和必要性 广西是甘蔗种植和产糖大省,在甘蔗产业链中,产生了大量的废糖液,利用糖蜜废液生产酒精又产生大量的发酵液,这些发酵液的排放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这是在甘蔗产业链中最让政府和企业极其难以处理的问题。由于这些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腐植酸、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这些营养成份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既可以充分利用了糖厂的废液,又免除了酒精发酵液排放环境造成的污染,真正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了废物的充分利用。真正实现循环经济。本标准就是利用南宁市英德肥业有限公司核心技术——发酵液发酵、烘干等先进的工艺技术,将废液用较低的成本,制成固体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较好地解决了以前在废液利用,运输和使用不便及成本高等问题,使广西的甘蔗产业链真正形成了完美的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圈。本标准制定主要为酒精发酵液干粉的生产技术指标提供技术依据。 三、标准前期研究工作基础 本标准提出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自年起,就甘蔗种植区土壤养分循环及酒精发酵液处理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年起,广西农业科学院多次在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和广西甘蔗协会的学术年会推介定量施用酒精发酵液的技术体系。广西、广东、云南等多个甘蔗主产区都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实验。经过近年的反复科学研究和实验,将酒精发酵液稀释后定量还田科研技

高浓度酒精发酵 摘要

高浓度酒精发酵 摘要:高浓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酒精。影响高浓酒精发酵的因素有:葡萄糖浓度、酒精含量、溶解氧浓度、酵母菌细胞密度、发酵温度和副营养物匮乏等。提高高浓酒精发酵的方法有:改良筛选优良酵母生产菌株、改进发酵系统、利用复合酶添加工艺和提高营养限制因子利用。 关键词:高浓度发酵;酒精;酵母菌 Abstract: high-gravity alcohol fermentation by raising the per unit volume of starch content in beer, in moderate amounts of wine under the action of yeast, in time to get the maximum amount of alcohol. Factors affecting high-gravity alcohol fermentation: glucose concentrations, alcohol content,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yeast cell density, temperature and under lack nutrients, and so on. There are ways to improve high-gravity alcohol fermentation: improved screening good strains of yeast production, improvement of the fermentation system, using compound enzymes added and improved nutrient limit factor. Key words:high consentration; yeast ;alcohol; 酒精作为食品和化工原料,一直是我国发酵行业的主要产品,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酒精的历史在我国历史悠久。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给酒精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酒精作为一种清洁的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许多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开始致力于应用生物技术开发酒精发酵的新菌种、新工艺的开创性研究,而酒精浓醪发酵作为解决当前实际生产的可行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当前酒精行业研究的热门课题。 1.高浓度酒精发酵 所谓的高浓度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的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力求得到最多的发酵终产物——酒精。现在,一般的酒精生产企业淀粉质原料糖化醪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25%(w/v),因此有人将高浓度酒精发酵定义为每1L发酵液中含300g或者更高的可溶性固形物的酒精发酵。而在理论上当发酵醪液葡萄糖浓度达到28%左右时(相当于1L发酵醪液中含固形物300g),发酵成熟醪中酒精浓度可达18%。 与传统的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高浓度酒精发酵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①单位设备的生产率提高:例如若要在发酵成熟醪液中的酒分达到12.5%,如果发酵罐体积为一千立方米,则发酵罐中酒精的量为:1000*12.5%*0.7893=99.125t;如果采用高浓度醪液发酵,发酵成熟醪中酒分达到18%,则最终酒精的量可以达到124.074t。在基本相同或接近的发酵时间情况下,高浓度酒精发酵可以明显地提高单位设备的生产率和利用率。②降低能耗:高浓酒精发酵因为增加了单位体积醪液中淀粉的含量,增加了单位体积醪液中酒精的含量和其他固形物的含量,减少了拌料过程中水的投入,可以大大降低蒸煮、发酵、蒸馏和DDGS浓缩干燥过程。 2.影响高浓度酒精发酵的因素 2.1酵母菌的产酒机理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处于主体地位。研究发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酵母细胞产生酒精的能力是稳定期的酵母细胞产酒能力的30倍,而处于稳定期的

发酵酒的基本知识

发酵酒的基本知识 发酵酒是以粮谷、水果、乳类等含有淀粉和糖的物质为原料,主要经酵母发酵等工艺酿制而成的。发酵酒酒度低,对人体的刺激性小。这类酒含有很多营养成分,适量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主要包括葡萄酒、啤酒、黄酒和清酒等。 葡萄酒 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0(V/V)的各类酒的总称。研究证明,葡萄酒中含有2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多酚、无机盐等。 1.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1)世界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葡萄酒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酒了,它的历史超过10 000年。因为葡萄极容易自然发酵,人类的祖先依据葡萄的自然发酵发明了现代文明之一的发酵技术。据考古资料记载,大约在7000年前,葡萄开始在高加索、中亚细亚等地栽培,后来传至埃及、希腊。罗马帝国在扩张的同时将葡萄的种植向北传播到欧洲各地。17、18世纪,商业的发展促成了中产阶级的兴起,也为高级葡萄酒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市场。19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葡萄树根不再受蚜虫的侵扰,使葡萄产量增加。20世纪,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酿造的过程更能被精确控制,而且发展出了各种新式的酿造方法,让欧洲以外的新兴葡萄酒产国在葡萄酒业快速成长,成为欧洲葡萄酒的主要对手。但另一方面,葡萄园的天然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国于1936年建立了AOC法定产区管制制度,奠立了欧洲葡萄酒业保存传统葡萄酒的基础,地方风味得以延续。 2)中国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葡萄酒的起源也很早。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人工种植的葡萄园了。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可见当时葡萄酒酿造的规模之太和酿造技术的先进。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 的发展。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走向民间。明朝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李时珍说:“葡萄酒……驻颜色,耐寒。”就是说葡萄酒能增进健康、养颜悦色。我国葡萄酒虽有漫长的历史,但生产规模不大,产量不多。清光绪十八年,华侨张弼士先生在山东省烟台市成立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葡萄酒厂。公司引进了120多个酿酒葡萄品种,还引进了国外的酿酒工艺和酿酒设备,使我国的葡萄酒生产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1915年,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产品葡萄酒和白兰地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在张裕公司之后,青岛、北京、通化等地相继建立了葡萄酒厂,这些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也预示着我国葡萄酒工业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广大葡萄和葡萄酒工作者的努力,我国葡萄酒工业已具规模,形成了华东、王朝、长城等国际知名品牌。 2.葡萄酒的生产原料和酿造过程 1)葡萄的成分 葡萄梗:连接葡萄粒并使之成串的葡萄梗含有丰富的单宁,并且该单宁收敛性强且粗糙,常带有刺鼻的草味。通常,酿造之前会先经过去梗的工序将梗去掉。 葡萄籽:它的内部含有许多单宁和油脂,但其单宁收敛性强且不够细腻,而且油脂会破坏酒的品质,所以酿酒时应避免弄破葡萄籽。 葡萄皮:虽然葡萄皮在比例上仅占全体的1/10,但对酒的品质影响相当大。它除了含有丰富的纤维和果胶,还含有单宁和香味物质。另外,黑葡萄的皮里还含有红色素,是红葡萄酒颜色的主要来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