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面包制作工艺及操作流程 【详细文本讲解】

面包制作工艺及操作流程 【详细文本讲解】

面包制作工艺及操作流程 【详细文本讲解】
面包制作工艺及操作流程 【详细文本讲解】

面包制作工艺及操作流程【详细文本讲解】

绿微康钟咏春

面包是许多国家的主食,在我国也是重要的面制食品之一,年产量为80万吨左右。面包的种类按质地可分为软质面包、硬质面包、介于二者之间的脆皮面包和内部分层次的丹麦酥皮面包;按食用用途可分为主食面包和点心面包。我国内地则接配料分为普通面包和花式面包。目前,面包生产的趋势为品种向点心化发展,规模向中小型发展,前店后厂的面包店有利于产品销售。

(1)原料和辅料面包的基本原料有面粉、酵母、食盐和水,其余的则为辅助原料。

①面粉生产面包宜采用筋力较高的面粉,我国面包专用粉的主要要求:精制级—湿面筋

≥33%,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0分钟,降落数值250~350秒,灰分≤0.60%,普通级—湿面筋30%,粉质曲线稳定时间7分钟,降落数值250~350秒,灰分0.75%。

②酵母现在广泛采用即发活性干酵母进行面团发酵,早期的老面发酵和液体酵母已少见。

③食盐应选用精制食盐。

④水要求卫生、可饮用,中硬度(8~10度)、微酸性pH5~6)。

⑤糖、油脂、蛋品、乳品、果料普通面包一般只添加适量的糖和油脂,花式面包除糖、油脂外,还应使用一定的蛋品、乳品和果料。从油脂的工艺性能来有,固体油脂(如起

酥油和人造奶油)要比液体油好。

⑥面质改良剂主要有氧化剂、还原剂、乳化剂、酵母食物、酶制剂、硬度和PH调节剂等,常配成面包改良剂供应市场。

(2)工艺流程面包生产工艺有一次发酵法、二次发酵法、速成发酵法、液体发酵法、连

续搅拌法和冷冻面团法等,现代面包制作工艺虽然很多,但都是在传统发酵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国内外通常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

一次发酵法(直接法):调制面团→发酵→分割搓圆→中间醒发→整形→入盘(听)→最后醒发→烘烤→冷却→包装。

二次发酵法(中种法):调制种子面团→发酵→调制主面团→延续发酵→分割搓圆→

以后工序同一次发酵法。

速成法(不发酵法):调制面团→静置(或不静置)→压片→分割搓圆→以后工序同

一次发酵法。

(3)面团基本配方。

一次发酵法和速成法的基本配方:一次发酵法—面粉100%,水50~65%,即发酵

母0.5~l.5%,食盐l~2.0%,糖2~12%,油脂2~5%,奶粉2~8%,面包添加剂0.5~1.5%;速成法—面粉100%,水50~60%,即发酵母0.8~2%,食盐0.8~1. 2%,糖8~15%,油脂2~3%,鸡蛋1~5%,奶粉1~3%,面包添加剂0.8~1.3%。

二次发酵法的基本配方如下:种子面团—面粉60~80%,水36~48%,即发酵母0.3~l%,酵母食物0.5%左右;主面团—面粉20~40%,水12~14%,糖10~15%,油脂2~4%,奶粉5~8%,食盐l~2%,鸡蛋4~6%。具体使用时,各原料的用量应根

据不同品种调整。

(4)技术要点。

①调制面团

一次发酵法和速成法的投料顺序为:先将水、糖、蛋、面包添加剂在搅拌机中充分搅匀,再加入面粉。奶粉和即发酵母搅拌成面团。当面团已经形成,面筋尚未充分扩展时加入油脂,最后在搅拌完成前5~6分钟加入食盐。搅拌后的面团温度应为27~29℃,搅拌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

二次发酵法的投料顺序为:将种子面团所需的全部原辅料于搅拌机中搅拌8~10分钟,面团终温应控制在24-26℃进行发酵。再将主面团的水、糖、蛋和添加剂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加入发酵好的种子面团继续搅拌使之拉开,然后加面粉、奶粉搅拌至面筋初步形成。当加入油脂搅拌到与面团充分混合时,最后加食盐搅拌至面团成熟。搅拌时间一般为12~15分钟,面团终温为28~30℃。面团搅拌成熟的标志是:表面光滑、内部结构细腻,手拉可成半透明的薄膜。

搅拌机:小型厂一般采用立式钩叉型和螺旋型,大中型厂一般采用卧式X型、Y和S型,均以能变速为好。

②面团发酵

发酵室的理想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为75%~85%。一次发酵法的发酵时间约为2.5~3小时,当发酵到总时间的60%~75%(或体积达到原来的1.5~2倍)时进行翻面。发酵成熟度的判断可采用手按法,用手指轻轻按下面团,手指离开后面团既不弹回也不下落,表示发酵成熟。二次发酵法的种子面团发酵时间为4~5小时,成熟时应能闻到比较强烈的酒香和酸味。主面团的发酵时间从20~60分钟不等,成熟时面团膨大,弹性下降,表面略呈薄感,手感柔软。

③分割最好在20分钟内将一料面团分割完毕,方法有手工或活塞式分割机。

④搓圆一般用手工或伞形搓圆机。

⑤中间醒发温度27~29℃,相对湿度70%~75%,时间12~18分钟,醒发程度为原来体积的1.7~2倍,设备有箱式醒发机等。

⑥整形用手工或机械将面团压片、卷成面卷、压紧然后做成各种形状。手工适于制作花色面包,机械适于制作主食面包,整形机有直线形、直角形等。

⑦入盘或装听花色面包用手工装入烤盘,主食面包可从整形机直接落入烤听。要注意面坯结口向下,盘或听应预先刷油或用硅树脂处理。

⑧最后醒发在醒发率(箱)内完成温度38~40℃相对湿度85%左右,时间55~65分钟,醒发程度为原来体积面包烘烤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膨胀阶段:上火略小,下火强,时间占总烘烤时间的25%~30%。

定型阶段:上火及下火都强,时间占35%~40%。

上色阶段:上火下火均弱,上火高于下火,时间占30%~40%。

烘烤温度和时间与生坯重量、体积、高度和面团配方等因素有关,很难作统一规定。掌握的一般原则是:体积小、重量轻,配方中糖、蛋、乳用量较少,坯形较薄的应采用高温短时的烘烤。反之应进行低温长时间的烘烤。

以隧道炉为例,烘烤条件参考如下:上火—前区170~190t,中区210~230t, 后区160~1 80t;下火—前区200~220t,中区210~230t,后区140~160t;面包重—前区50~80克,中区100~150克,后区500克;以上烘烤时间—前区10~15分钟,中区20~25分钟,后区

30~60分钟。

对能控制上、下火的层式烤炉,应按三段温区的原则分阶段控温。旋转炉和有些烤箱不能控制上、下火,可按温度均衡法、前低后高法或前高后低法进行烘烤。

炉内湿度对面包烘烤质量有重要影响,如湿度过低,面包皮会过早形成并增厚,产生硬壳。因此宜选择有加湿装置的烤炉。

冷却与包装烘烤完毕的面包,应采用自然冷却或通风的方法使中心温度降至35℃左右,再进行包装销售。

目前面包的制作基本为三种:

一、中种法:是分两次搅拌的方法,即先搅拌中种面团,使其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再与其他部分混合搅拌形成制作面包的面团。

二、宵种法:是中种法的一种,指在第一天下班前搅拌好中种面包,第二天上班时使用。

三、直接法:是直接进行一次搅拌的方法。

现在市场大部分采取“直接法”工艺流程如下:一、面团的搅拌:面团的搅拌主要是面粉等干性物质得到完全的水化,加速面筋的形成的过程。

一、面团的搅拌有四个阶段:

1、水化物质和水性物质充分混合所形成的粗糙的且粘湿的面团,整个面团不成型,无弹性,面团粗糙。

2、成团阶段(又称面团卷起阶段)面团中的面筋开邕形成,面粉中的蛋白质充分的吸水膨胀,由于面盘的形成,已形成面团,这时面包已不再粘连搅拌缸的缸壁,用手触摸面团时仍然会粘手,没有弹性,且延伸性也不好。

3、面粉充分形成阶段(也叫面筋扩展阶段)随着继续搅拌,面团逐渐变软,面团表面逐渐干燥而有弹性,且表面有光泽,有延伸性,但面团用手拉时易断。

4、面团搅拌成熟阶段(又叫面筋完成阶段)这时面团很快变的柔软,不易粘手,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弹性。表面干燥而有光泽,用手拉面团能拉成薄片且拉破的口边整齐(不显锯齿状)。

二、基础醒发:

基础醒发是面包整个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环,面团在基础醒发的过程中,面筋得到充分的氧化(面团在搅拌时其实也是一个充氧的过程)面团的延伸性更好,面团的发酵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的过程,糖类物质被分解转化。所转化的葡萄糖和果糖与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麦香味。基础发酵对面包的作用很大,如:对面包的保鲜期,面包的口

感,柔软度和形状等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基础醒发的理想的湿度为27C相对湿度7 5%,时间最少也要30分钟以上。

三、分割:

就是通过称量把大面团分割成所需要重量的小面团。

四、滚圆(搓圆)

分割后的面团不能立即成型,必须要搓圆,通过搓圆使面团外表形成一层光滑表皮。利于保留新的气体,而使面团膨胀。光滑的表皮还有利于以后在成型时面团的表面不会被粘连,使成品的面包表皮光滑,内部组织也会较均匀。搓圆时尽可能不用面粉,以免面包内部出现大空洞,搓圆时用力要均匀。

五、中间醒发:

中间醒发就是指通过搓圆后的面团到盛开之间的这段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具体要看当时气温和面团松弛的状态,看面团的状态显示是适合所做面包的成型要求。中间醒发的目的是为了使面团产生新的气体恢复面团的柔软性和延伸性,便于面团产生新的气体恢复面团的柔软性和延伸性便于成型,中间醒发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在暖房里进行,如在室内进行要注意不要便棒表面结皮,如果在暖房里进行也要防止醒发箱湿度太大,而使面团表面发粘,中间醒发的相对温度是70%~75%湿度为27~29C。

六、成型:

成型也叫整形,就是把经过中间醒发后的面团做在产品要求的形状。一般主食面包的整形比较简单,有整形机就方便了。用手工操作,通过二次擀开卷起后放入模具压实就可以了。花色面包的成型就比较复杂了。这里就没法一一述说了。

七、最后醒发:

最后醒发就是把成型好的面团放入暖房,使面团中的酵母重新产生气体使面团体积增大,最后醒发的温度为35~38C。相对温度是为80~85%,如果温度过高面团内外的温差较大,使面团醒发不均匀,会引起内部组织不好。过高的温度还会使面团的表皮的水分蒸发过多,过快面是造成表面结皮,成品表皮会很厚。温度如超过40C,还会使面包产生酸味,只是因为乳酸最佳的繁殖温度是40~45C,如果在这温度下醒发,乳酸菌会迅速殖而使面包变酸。温度过低则醒发过慢,时间较长,还会便产品扁平。醒发时要注意,不要使面包的醒发过度,醒发过度的面包内部组织粗糙,形状不饱满等,其实面包的烘烤:体积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醒发到成品体积的80~90% 。有些产品醒发到70%就可以了。

八、烘烤:

烘烤是把面团变成成品的一个过程,整个过程很复杂。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活动被制止;微生物和酶被破坏,淀粉充分的糊化;同时糖类物质及蛋白质发生美拉反德反应而产品

香味及色泽。面包烘烤综合了物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反应的变化,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九、面包的冷却和包装:

面包冷却不可少,因为面包刚出炉时表皮干脆而内心柔软,还要让其在常温下自然散热。如果用电风扇直接的吹,会使面包表皮的温度急速下降,面内部的水分不能自然排出,水分就会回流而使底部含水量不定期度,最终会合面包粘牙及保质期变短(底部发霉)。当面包充分冷却后就要及时进行包装。一是为了卫生避免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二是可以防止面包的水分过分损失,防止面包老化,合面包保鲜期延长。三是美观漂亮的包装也能增加消费者的食欲。

十、制作过程:、搅面--------松弛---------》分割----------》搓圆---------?整形--------〉醒发---------》烘烤。

面包技术疑问?

1、什么是面包直接法、中种法?区别在什么地方?

答:直接法又称一次发酵法,是指面包生产工艺流程中经过一次发酵程序的操作方法。中种法又称二次发酵法,是指生产工艺流程中经过二次发酵阶段的方法。面包经过发酵阶段能令面团形成较好的网络组织,及产生特有的面包发酵香味,二次发酵法因有较长时间的发酵而令面团之效果及特性更为成熟。

2、冬天因天气冷,可不可以把吐司方包放进28度的烤箱中醒发?

答:应放在28度,湿度75-85%的醒发柜内醒发。不应放在烤箱中,因烤箱没有相应的湿度。

3、为什么盐及奶油在搅拌到最后加入?

答:因为盐和奶油与干性酵母同时加入会直接抑制酵母的生长,且盐最后加入能缩短搅拌时间减少能源损耗。

4、氧化成份添加剂能否和乳化成份添加剂同时使用?

答:因添加剂是针对面包某一方面特性不足而添加的辅助材料。氧化剂和乳化剂都是针对不同特性而使用的,不应混合使用。

5、高糖酵母和低糖酵母有何区别?

答:高糖酵母和低糖酵母是根据酵母对原材料的适应能力而生产的。高糖酵母是在配方中含糖量10%以上时使用的;低糖酵母则是在含糖量10%以下时使用,其效果更为理想。

6、卧式和面机和立式和面机有何区别?

答:卧式和面机因其搅拌速度较慢及物理作用不同,因而难以将面筋充分扩展,故通常再经过压面机压面的方式帮助面筋结合。立式和面机其搅拌速度及机械结构能直接令面筋在搅拌中充分扩展。

7、夏天温度太热,搅拌时能否加入冰粒?

答:可以,应在搅拌时用慢速与原材料搅拌至溶解后才改用快速搅拌。

8、快速法生产为什么需要加入氧化成份添加剂?

答:因快速法没有经过正常的发酵阶段,故需要加入氧化成份的添加剂帮助面筋氧化成熟及缩短发酵时间。

9、面包烘烤后,为什么表面会下塌?

答:A、醒发过度。B、烘烤不足。C、面团操作时已经老化。D、操作时没有经过必要的排气。均会令烘烤后,表面下塌。

10、吐司烘烤后,为什么会收腰?

答:A、面筋度过强。B、成型时面筋松驰不足及成型过紧。C、烘烤后,未有及时脱模,均会导至收腰。

11、面包扫蛋水烘烤后,为什么光亮不足?

答:面包醒发后,表面水份未干即扫蛋水会令烘烤后,表面缺乏光泽。

12、面包烘烤后,为何表皮下有大气泡的现象?

答:醒发时温度过大,令表面产生糊化现象,故烘焙后表皮下容易形成气泡。

13、面包制作中糖的用量应在多少?

答:糖的用量可在0-25%的范围内。

14、鲜酵母和干酵母有什么区别?

答:鲜酵母又称压榨鲜酵母,含水份较大,需在低温下保存,保鲜期3个月,用量为一般干酵母的2-3倍;干酵母是经脱水干燥处理程序,真空包装后能保存2年左右。

15、面团搅拌后,为什么表面会出水?

答:水份加入过量面粉蛋白质含量低面筋不足,面粉生产后,未经过氧化期立即使用,及搅拌过度,均会令面团保水性降低而出现表面出水现象。

16、面包醒发不足有何现象?

答:烘烤后,起发体积不足。组织粗糙,有焦味。

17、面包烘烤后,皮厚是什么原因?

答:醒发时湿度不足,没有相适应的烘烤温度及时间,令水份挥发过多。

18、为什么包装面包保鲜期短?

答:面包烘烤后,没有充分冷却,水份容易附于包装上,均会令面包易于受细菌感染发霉。

19、面包表面起绉是什么原因?

答:面包成型时,松驰不足;最后醒发阶段水份过大;出炉后冷却温差过大,均会使面包表面起绉。

20、面团搅拌后,理想温度是多少?怎样掌握?

答:一般面团搅拌后,理想温度在26-28度最为适宜,可用水温来控制。

油脂的选择

“吐司面包”

产品特色:凡经过吐司模具烤焙的面包通常被称为吐司面包。此类面包讲究式样美观,组织柔软细腻,表皮颜色为金黄色,内部颜色洁白或为浅乳白色(除特殊吐司以外),有天然发酵的麦香味,咀嚼时容易嚼碎且不粘牙。

品评标准:一款好的吐司,体积必须十分饱满,表皮颜色呈金黄色,内部组织细腻

,除了各种不同风味的吐司外,天然发酵的麦香味是其最吸引人的风味特点。

适用油脂特色:除了要选择比较好的面粉之外,制作吐司时油脂的选择也相当重要,如果使用的油脂风味过强就会掩盖掉吐司面包天然发酵的麦香味,失去吐司面包的特色。所以,乳化性佳,风味良好的油脂最为合适不过了,这样,吐司的组织才能均匀

细腻,柔软好吃。

“酥皮面包”

产品特色:凡采用裹油(roll-in),折叠擀压的方法制作的层次感强的面包统称为酥皮类面包,具体而言,有丹麦面包和起酥类面包。丹麦面包质地松软、爽口、味道香醇、且富有层次美感的外观,以搅拌好的面团,另外再裹入奶油,然后再经过压面擀薄、折叠的操作过程后才能形成。起酥类面包与丹麦类面包的操作程序类似,具有酥松、富有层次等特性,这主要由擀压而成的丰富油层膨胀形成。与丹麦类面包最大的

不同就是起酥面包的面团中不含酵母,并且折叠层次要比丹麦面包丰富。

品评标准:对于酥皮类面包而言,外表层次感强,挺立性好,内部组织气孔均匀,口感表皮酥松,内部柔软的面包就是一款质量上乘的酥皮类面包了。

适用油脂特色:考虑到酥皮类面包的特殊制作方法,具有可塑性范围大,熔点高等特点的油脂才能体现出酥皮类面包丰富的层状结构和松软的口感。

“甜面包”

产品特色:凡甜面包的面团性质十分柔软,依整形之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一为传统甜面包:一为美式甜面包。传统甜面包具有鲜丽外观,香甜可口,而美式甜面包常

需要冷藏后再整形制作。

品评标准:好的甜面包内芯柔软湿润,表皮呈金黄色,根据不同口味可添加不同的馅料。

适用油脂特色:因甜面包柔软香甜的特点,含有乳化剂并具有浓郁牛奶风味的油脂是制作甜面包的首选。

“调理面包”

产品特色:调理面包是运用甜面包或白土司面包的配方面团做成的,经最后发酵后在烘焙前,在面团表面添加各种调成的料理,然后进炉烘烤成熟。调理面包最大的特色,是涵盖了中国人特有的口味的品尝价值,它含有色、香、味俱全的美誉,尤其

是以趁热食用的味道最佳,完全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料理的摄取范围十分广泛,凡

有天然食物、蔬菜、葱屑、火腿、碎肉、红萝卜以及鱼、肉酱、玉米罐头等食品,都

是制作调理面包的好材料。

品评标准:一款好的调理面包除了具有一般面包所应有的组织柔软细腻的特点外,还应该特别表现出面包和调理色、香、味俱全的特点。

适用油脂特色:为了不掩盖面包料理的味道,制作调理面包所用油脂风味应较为清淡,不仅起到拌入空气的作用,同时也能让面包调理的味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欧式面包”

产品特色:欧式面包源自于欧洲古老的世纪, 原料皆来自于各式天然的素材,如小麦. 裸麦等传统农作物,是欧洲人的主食, 十分注重天然、低糖、营养、健康。北欧的面

包一般以黑麦为原料,烤出的面包颜色较深,表皮较硬,可以久置。中欧的面包以杂

粮面包为主,在面包中混合了大量的谷物、麸皮、黑麦、大豆等成分。这种面包营养

丰富,是一种有利健康的功能性食品。

品评标准:优质的欧式面包表皮较硬、颜色较深,具有天然谷物的香味,同时内芯相对比较湿润,组织颗粒大。

适用油脂特色:由于欧式面包采用的原料以各式天然谷物为主,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宜选择乳化效果好的油脂增加面包的柔软性。

“健康面包”

产品特色:健康类面包即为有益人体健康,具调理人体机能的一大类面包,立足于以天然健康为诉求点。其所涉及的健康配料一般有:小麦、燕麦、裸麦、黄豆、玉米

等各种五谷杂粮以及一些中药材,例如枸杞、灵芝、冬虫夏草等。另外还有一些具有

补血、补钙、补充各类维生素等营养强化功能的营养餐包。

品评标准:一款健康面包除了要有良好的挺立性、柔软的组织结构外,还要突出各种健康配料的风味。

适用油脂特色:为了突出各种健康配料的风味,在制作健康面包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油脂的选择,根据每一款面包的配料搭配不同风味的油脂,避免油脂的味道掩盖

配料的风味,或者与配料的风味相冲突。

“面包缺点分析”

⒈体积小

①酵母量不足或酵母量多糖少,酵母过于陈旧或储存温度太高,新鲜酵母未解冻。

②面粉储存太久或太新鲜,面粉筋度太弱或太强。

③面团含盐量、糖量、油脂、牛奶太多,改良剂太多或太少,使用了软水、硬水、碱性水、硫磺水,含有亚论摩尼亚气等等。

④面团用量和温度不当,搅拌速度、发酵的时间和温度过量或不足。

⑤烤盘涂油太多,温度、烤焗时间配合不当,或蒸气不足、气压太大等等。

⒉体积过大

①面粉质量差,盐量不足。

②发酵时间太久。

③焗炉温度过低。

⒊表皮太厚

①面粉筋度太强,面团量不足。

②油脂量不当,糖、牛奶用量少,改良剂太多。

③发酵太久或缺淀粉酵素。

④湿度、温度不正确。

⑤烤盘油多。

⑥受机械损害。

⒋头部有顶盖

①使用的是刚磨出来的新面粉,或者筋度太低,或者品质不良。

②面团太硬。

③发酵室内湿度太低,或时间不足,或缺乏淀粉酵素。

④焗炉蒸气少,或火力太高。

⒌表皮有气泡

①面团软。

②发酵不足。

③搅拌过度。

④发酵室湿度太高。

⒍表皮裂开

①配方成分低。

②老面团。

③发酵不足,或发酵湿度、温度太高。

④烤焗时火力大。

⒎表面无光泽

①缺少盐。

②配方成分低,改良剂太多。

③老面团,或撒粉太多。

④发酵室温度太高,或缺淀粉酵素。

⑤焗炉蒸气不足,炉温低。

⒏表面有斑点

①奶粉没溶解或材料没拌匀,或沾上糖粒。

②发酵室内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⒐表皮颜色浅

①水质硬度太低。

②面粉储放时间和发酵时间太长,淀粉酵素不足。

③奶粉、糖量不足,改良剂太多。

④撒粉太多。

⑤发酵室湿度不高,焗炉湿度太低、上火不足,烤焗时间不够。

⑥搅拌不足。

⑦表皮颜色深,原因与表皮颜色浅的刚刚相反。

⒑内部有硬质条纹

①面粉质量不好或没有筛匀,与其他材料如酵母搅拌不匀,撒粉多。

②改良剂、油脂用量不当。

③烤盘内涂油太多。

④发酵湿度大或发酵效果不好。

⒒内部有空洞

①刚磨出的新粉。

②水质不合标准。

③盐少或油脂硬、改良剂太多,或淀粉酵素不当。

④搅拌不均匀,过久或不足,速度太快。

⑤发酵太久或靠近热源,温度、湿度不正确。

⑥撒粉多。

⑦烤焗温度不高,或烤盘大。

⑧整形机滚轴太热。

⒓不易贮藏,易发霉

①面粉质劣或储放太久。

②糖、油脂、奶粉用量不足。

③面团不软或太硬,搅拌不均匀。

④发酵湿度不当,湿度高,时间久,或淀粉酵素作用过强。

⑤撒粉太多。

⑥烤焗出炉冷却太久,烤炉温度低,缺蒸气。

⑦包装、运输条件不好。

面团制做时水温的计算:

直接法(一次发酵法):面团制做时的水温计算

中种法:中种面团制做时的水温计算

Tw=3 (Td—Tm)—Tf—Tr

Tw:使用水的温度。

Td:希望的面团温度。

Tm:搅拌时面团的磨擦升温;随季节和制做面团的量、搅拌机型不同而不同。Tf:面粉温度。

Tr:搅拌锅内的温度。

中种法:主面团制做时水温的计算

Tw=6 (Td—Tm)—4Td‵—Tr

Tm:搅拌时面团的磨擦升温;随季节和制做面团的量、搅拌机型不同而不同。Td:中种面团的温度。

Tf:面粉的温度。

在夏季,使用水的温度有时为负值,没有零度以下的水,所以需加入一些碎冰。需要冰的量的计算:

1Kgcal/Kg度x使用水的量Kgx[使用水的温度—(—Tw)度]

1(Kg)=80Kcal/Kg

1:需要冰的量。

1Kgcal/Kg度:水的比热,1Kg的水温度下降1度需要1Kcal的热量。

80Kcal/Kg:0摄氏度的水凝固为0摄氏度的冰需要的热量。

文章来源:绿微康

面包生产全套工艺流程

面包生产全套工艺流程 一、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种子面团搅拌→发酵→主面团搅拌→延续发酵→分块→搓圆→中间醒发→压片→成型→装盘装听→最后醒发→烘焙→冷却→整理→包装→成品 二、面包的配方 种类原辅材料 标准粉酵母砂糖食盐植物油饴糖鸡蛋甜味料瓜条青梅果脯 圆甜面包1000.5120.31.51.90.60.021——— 主食面包1000.530.4———0.021——— 水果面包1000.5100.31.70.21—0.0221.67.96.3 种类原辅材料 特制粉白砂糖植物油酵母炼乳鸡蛋果脯奶粉核桃仁青梅葡萄干核黄素食盐

牛奶面包100151.50.65.4————3————————0.3 蛋黄面包10012——0.6——18——8.5——————0.0020.3 果子面包1002070.6——810 11.584———— 维生素面包1002050.6——7——3——————0.0090.15 三、调粉(面团搅拌) 面团搅拌也俗称调粉、和面,它是影响面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目的 1. 各种原辅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质量均一的整体; 2. 加速面粉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的速度,缩短面团形成时间; 3. 扩展面筋,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二) 面团搅拌的6个阶段 1.原料混合阶段 2.面筋形成阶段 3.面筋扩展阶段 4.搅拌完成阶段 5.搅拌过渡阶段 6.破坏阶段 (三) 面团搅拌工艺 1.原材料处理直接关系到面团调制、发酵,成品质量 (1)小麦粉的处理 在投料前小麦粉应过筛,除去杂质,使小麦粉形成松散而细小的微粒,还能混入一定量的空气,有利于面团的形成及酵母的生长和繁殖,促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 前言:下图为面包制作工艺流程图。本文仅就面包生产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作一详细的分析讲解。 酵母27—29% 盐、糖水相对温度75% 小麦粉—过筛油调粉面团发酵揿粉发酵 50min 30℃32—37℃ 相对温度75%--80% 温度85% 分割滚圆静置整型醒发装饰烘烤冷却 5—15min 30—60min 一、原料处理: 1、(1)面粉使用前必须过筛,混入空气和防止杂物和面粉结块; (2)高级的有安装磁铁除杂装置,以除掉铁屑金属等杂质。 2、酵母处理: (1)压榨酵母使用前,调粉时一般先用大部分或全部水将酵母化开再加入粉中,使其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2)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40℃左右的火,约酵母5倍的水化开,保置静止,使其活化再使用; (3)酵母在配料时不要与油脂、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1)加水量:加水量不仅决定着面团的软硬、伸展性、黏着性、操作性,而且还对成品的柔软性、抗老化性、保持期和成本等都有影响。加水量过多的面团,搅拌时间短,面团升温小,操作困难、发黏,成品口感不好,气泡膜变厚,组织不,体积变小,形状不一,易发霉,成本低。加水量过少的面团,搅拌时间长,面团升温大,成品体积小,组织酥松老化快。 (2)水的质量:制造面包用水的水质的硬度来判断,其硬度表示水中含碳酸钙的浓度来代表,面包用水的硬度应在40—120mg/kg,极软水15以下,软水15—20,稍硬水50—100,硬水100—200,极硬水200以上。

稍带酸性的水,PH5.2—5.6之间是制作面包最合适的水。 酸性PH〈5.2会使面筋溶解,面团失去韧性需要碳酸钠中和。 (3)奶粉:有奶粉加入时,可先和面粉拌匀,这样能防止奶粉结粒。 (4)油脂的硬度可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夏天溶点较高的,冬季则相反。 二、面团的调制 面团的调制对做好一个面包占25%的责任,发酵占70%,其它工序占5%,可想而知,面团的调制的重要性。 1、投料与面团形成原理 (1)原料的混合:面包原料分为大量原料,小麦粉和水,少量辅料(酵母、砂糖、奶粉、食盐、油脂、微量添加剂、酵母、维生素C、改良剂等)。 (2)投料顺序:可先将面粉、奶粉与酵母搅拌均匀,再加入改良剂拌匀后,加入白糖,拌至均匀后再加入湿性材料(水、牛奶、鸡蛋)食盐可放在中期加入,油放后期加入,调粉时的水温、材料的配比、搅拌的速度都会影响到吸水速度、水温低,吸水快,反之则相反。 (3)水和面粉的均匀结合、水化:高粉水化较慢,低粉水化较快。 盐有硬化面筋,抑制水化进行的性质,所以在工艺流程中,盐先不要加入。 水化作用与PH酸度有密切点关系,PH值越值,水化越快,所以速成法,加了加快面团的形成,常会添加乳酸来降低PH值。 (4)氧化作用:面团的调剂需要氧气的过程,也是面团进行氧化的过程,酵母的生长离不开氧气的存在。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价段:所有配方中的干湿原料混合均匀后,形成一个粗糙并潮湿的面团,无弹性和伸展性,水化只进行了一部分,面筋未形成。 (2)卷起价段:面筋开始形成,水份已均匀的吸收,整个面团结合在一起,产生强大的筋力,搅拌缸四周已元面团,面团表面很湿,无良好的伸展性、易断裂,缺少弹性,此时水化已完成面筋结合只进

焙烤工艺学知识点总结2015版

焙烤工艺学知识点总结2015版 名词解释: 1、面筋: 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泡在水中30~60min,将淀粉及可溶性成分洗去, 剩下的有弹性像橡皮似的物质,即为湿面筋,烘干后即得干面筋,其主要成分是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2、损伤淀粉:在小麦制粉时,由于磨的挤压、研磨作用,有少量淀粉的外被膜被破坏,即 为损伤淀粉。 3、吸水率是指面粉加水到粉质曲线到达500 Bu时所需的加水量,以面粉含水14%为基 础计算加水量。 4、面团形成时间:是指从零点(开始加水)直至粉质曲线达到峰值时所需搅拌的时间(PT) 5、稳定时间是指面团粉质曲线中心线首次到达500Bu和离开500Bu的时间之差(Stab), 主要反映面团的稳定性,既耐搅拌性能 6、弱化度指面团承受500Bu的阻力,与出现峰值12min后面团所承受阻力之差,用Bu 表示(wk)。弱化度表明面团在搅拌过程中的破坏速率,也就是对机械搅拌的承受能力,也代表面筋的强度。 7、降落数值:是反映小麦中α-淀粉酶活性的指标,以一定质量的搅拌器在面粉糊化液中下 降一段特定高度所需的时间来表示α-淀粉酶活性的。 8、反水化作用:糖含量超过20%,会形成高渗透压,不仅会夺走自由水,还会吸附淀粉与 面筋之间的结合水,使面筋不宜形成,使面团变软。 9、淀粉糊化:淀粉不溶于冷水,当淀粉微粒与水一起加热时,则淀粉吸水膨胀,其体积可 增大近百倍,淀粉微粒由于过于膨胀而破裂,在热水中形成糊状物,这种现象称为糊化作用,在65℃时开始糊化。 10、 填空题: 1、硬质红春小麦(hard red spring)、软质白冬小麦(soft white winter) 2、小麦粉蛋白含量:含量在8%~14% 3、面筋蛋白:麦胶蛋白、麦谷蛋白 4、搅拌好的面团应有以下特性:胶粘的流动性(Fluidity)塑性(Plasticity)弹性(Elasicity0 5、面粉的品质评价:粉质曲线、拉伸曲线、降落数值、面筋含量、烘焙品质与蒸煮品质 6、小麦粉品质的改善:溴酸钾、L-抗坏血酸(Vc)、偶氮甲酰胺(氧化剂) 谷朊粉(提高蛋白含量) 大豆磷脂、单甘脂、(乳化剂) 麦芽粉(0.2~0.4%)或α-淀粉酶(0.03~0.035%)(酶制剂) 焦亚硫酸钠(还原剂) 7、高筋面粉:蛋白含量11%~13%,中筋面粉:蛋白含量9%~11%,低筋面粉:蛋白含 量7%~9%, 8、奶油、黄油需18-21℃时加工 9、白砂糖精制的蔗糖晶体,纯度最高;饴糖:糕点中做抗晶剂淀粉糖浆:防止蔗糖结晶 返砂转化糖浆:主要利用其吸湿性 10、蛋白起泡性:30℃时

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生产工艺与组装

项目一: 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生产工艺及组装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内容 学习初电子产品的一个流水线过程就简单的记在了脑海里。从电子产品的技术设计(最初的定型)——工艺设计(生产)——生产(准备、PCB板安装、检查、机械安装)总装——总调——包装出厂的这么一个流水线过程展开第一个项目的学习。 学会识图是做电子产品项目的一个基础,能够通过印制板驳图画

出产品的电路原理图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要求。我们先通过驳图的基本方法并加之练习,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电路原理图运用A4的图幅将该项目的元器件明细栏、标题栏的一份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在我们课后的努力下很艰苦的完成了(驳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只是该项目的一个开始。 通过课后同学的资料收集与课上老师的讲解,我们对电话机的原理、组成、电路及每一部分电路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一些困惑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电话机中用的是永久性磁铁?什么是侧音?”解答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电话机的认识。一份有关《什么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调研报告》为我们这个做电话机产品的这个项目做了进一步的准备。 围绕电子产品设计技术文件这一核心我们了解了其分类与组成,工艺文件的编制(将组织生产实现工艺过程的程序、方法、手段及标准用文字及图表的形式来表示,用来指导产品制造过程的一切生产活动,使之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元器件的插接与焊接工艺(其中的焊接五步法对实操是个标准的指导与要求)。这些环节里我们对DY3A-2B面包式电话机做了相关工作,工艺流程图——元器件预成型卡片——导线及线扎工艺表——装配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机械装配工艺卡片的一系列过程。

面包生产基础工艺知识

面包生产基础工艺知识面包生产工艺知识一——搅拌 面包生产从投料开始直到产品出炉,一般需四、五小时甚至更长。这是因为无论是手工操作或机械化生产,传统的面包生产工艺均要经过搅拌、分割、整形、发酵、烘焙等五个主要工序,还有冷却与包装等成品处理的工序。这些工序一环扣一环,每一环对产品品质都有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产品的品质除了原料本身品质的影响外,大多数的产品质量会受到下列二方面的因素的支配。第一方面为面包的产气能力;第二方面则为面团的保气能力。而面团产气和保气能力的好坏,除了搅拌工序中的机械物理作用外,最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其中尤其是面团发酵温度的影响。 可以说,面团的产气能力和保气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并同时达到最佳状态,这一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并决定面包产品的品质。当然,这一说法并不排除其他工序如醒发、烘焙也存在影响产品品质的可能性,下面介绍各工序的作用,特点和控制方法。 面团的搅拌是面包生产中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它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下的工序及影响成品的质量。 一、搅拌的功能 面团搅拌在生产中的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充分混合所有原料,使成为一个完全均匀的混合物——即每个部分都完全相同的面团。 (二)使面粉等干性原料得到安全的水化作用、加速面筋的忝。

当面粉与其他原料和水一起放入搅拌缸时,水湿润面粉颗粒的麦面部份,形成一层胶韧的膜如不搅拌,则面粉颗粒的中心部份很难受到水的湿润,使面粉水化不均匀。因为面团中水的分布决定面粉水化作用的速率,水在面粉颗粒的表面分布越均匀,则进入颗粒内部的速度越快,水化作用也越快,均匀的水化作用是面筋形成,扩展的先决条件,搅拌的目的之一是使所有面粉在短时间内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以达到均匀水化。 (三)扩展面筋,使面团成为具有一定弹性、伸展性和流动粘性的均匀面团。 二、面团搅拌的物理与化学效应 (一)物理效应 主要两个方面: ①是通过搅拌钩的不断运动,使面粉、水及所有原料充分混合。促使面料水化完全,形成面筋,并由于搅拌钩对面团的不断地得利推揉、迭叠、压伸等机械运作,使面筋得到扩展,达到最佳状态,成为既有一定的弹性又有一定的延伸性的面团。 ②是由于搅拌所生产的摩擦热,使面团的温度有所升高,随着搅拌的进行,面筋逐渐形成,面团变得较韧,搅拌机需要输入较大的功率才能使推揉等框框运作继续进行,此时,摩擦所产生的热比开始搅拌时要大得多。此后,继续搅拌达面筋扩展完成阶段后,会出现一段时间拌机功率保持不变,再过度搅拌,面筋将被打断,搅拌机输入的功率降低。 (二)化学效应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面包生产工艺的简易通用流程: 在一般的面包生产中,皆以直接法生产为主 其程序为:准备材料→搅拌→发酵→分割→滚圆→松弛→造型→最后醒酵→烘烤→ 冷却→包装 我国各地生产面包,使用鲜酵母者用二次发酵法,生产周期一般为6~8小时;用酒花生产面包多用三次发酵法,生产周期11~12小时,且生产出来的面包酸度大。为了提高面包生产效率,改进面包质量,北京食品研究所选育出良种面包酵母21396,制成液体酵母,并改革了面包生产工艺,面包的生产周期缩短至2.5~3小时,接近了世界上最快速的柯莱伍德法面包生产工艺(周期最短2小时),而且生产出来的面包酸度小,提高了面包质量。 新工艺的特点是以醒发为主的一次发酵法。 制作方法 1.调粉:调粉时先投入液体酵母、面粉,开动调粉机后,再加入用温水溶解的糖、盐等辅料。液体酵母的用量为面粉量的20~25%。当开始调粉,面粉吸水缓慢,面团显得稀而无粘性,这是由于蛋白质的吸水特征所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呈链状,由于链与链之间结构紧密和外部疏水基的分布,水分子不易吸收。当调粉进行一段时间后,随着蛋白质表面吸水,胶链便逐渐撒开,水分子便大量渗入到蛋白质胶边内部,这时蛋白质便形成了面筋,调粉浆对面团翻揉的越充分,面筋形成的也越快越好。在面粉的成分中,以蛋白质的吸水性最强,一份蛋白质大约可以吸收两份水。在调粉时所加入的水,约有60~70%被蛋白质所吸收,其余的水被淀粉等吸收。因此,用蛋白质高的面粉制面包需要多加水,并适当延长调粉时间。 随着水分被面粉吸收,酵母和其它辅助材料也就均匀地分布于面团中。调粉时间要适度,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由于面筋没有充分形成,使面团的工艺性能不良;过长则由于面

面包的加工工艺

面包的加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面包制作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了解面包制作原理。 3.掌握实验中大型设备的操作要点,并能够熟练操作。 4.观察实验过程中面团发生的变化及各项指标的确定。 二、实验原理 面包的制作离不开其各种原辅料之间的配合比例,而且要根据面包的色、香、味与营养成分、组织结构等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原辅料对面包加工工艺及成品质量的影响。面包以面粉为主添加水、酵母、食盐、和少量砂糖制成大众食品。面团经面团搅拌、面团发酵、成品焙烤三大基本工序,制成表皮硬而脆,瓤心松软可口的面包成品。 三、材料与设备 1、原辅料及配方 原辅料:高筋粉、砂糖、植物油、活性干酵母、盐、鸡蛋、面包改良剂等。 配方:高筋粉2000g、活性酵母40g、砂糖80g、黄油200g、食盐20g奶粉60g、鸡蛋6个、蛋糕油20g、水800-900g。 2、仪器设备 和面机、醒发箱、烤箱、烤盘、台秤、面盆、刷子、烧杯等。 四、工艺与操作要点 实验方法:一次发酵法 1、工艺流程图 原辅料→调粉→发酵→切块揉圆→成型→醒发→烘烤→冷却→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辅料选择及预处理 按实际用量称量各原辅料,并进行一定处理。用适量打粉水将酵母溶解,面粉需过筛,糖、盐必须用打粉水实现溶化,固体油脂需在电路上熔化。

2调粉 将除油脂以外的所有原料放入和面机中先低速搅拌4-5分钟,成团后将油脂加入,加油后中速搅拌7-8分钟,调至面团成熟。 3发酵 调好的面团在恒温恒湿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28-30℃、相对湿度80%-85%,发酵时间1-2h,发酵至成熟。 4整形、醒发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块,滚圆,成型,然后放入醒发箱中醒发50-80分钟,温度38-40℃,相对湿度85%。 5烘烤 烘烤温度180-200℃,时间15-30分钟。 6面包的冷却与包装 (1)冷却:冷却工序是面包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序。因为面包刚出炉时,温度较高,表皮干脆,包心则很柔软,缺乏弹性。此时如果立即进行切片,由于面包太软,没有一定的机械承受力,容易破碎,增加损耗,很难顺利进行,切好后面包两边也会凹陷,若立即进行包装,则因面包温度过高,容易结露,出现水珠,导致面包容易发霉。冷却后的面包,其中心温度要降到32℃,整体水分含量为38~44%。 (2)包装:面包是即可供食用的食品,为了保证食用品质的符合卫生要求,冷却后或切片后的面包,应以及包装,以免污染。 面包经包装后可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受污染,保障顾客健康。同时,可以避免水分的过多损失,较长时间地保持面包的新鲜度,有效地防止面包的老化变硬,延长货架寿命,还有美观漂亮的包装装潢,能增加产品对人的食欲,扩大销售的竞争能力,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五、国家标准 1、理化指标

面包制作工艺培训课程

第一篇面包制作工艺 第一章面包基本原料 第一节面粉 一、面粉的化学组成及烘焙工艺性能 面粉是由小麦磨制而成,小麦进入面粉厂后,经过清理除杂、润麦、研磨、筛分等工序,制得各种等级的面粉。 面粉是烘焙工业最主要的基本原料。其化学组成包括: 1.蛋白质 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按不同的小麦品种,由6%~18%不等。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一万至百万之间。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及硫、磷等,其基本形式是氨基酸,二十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组形式,组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这二十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部分氨基酸可在人体部自身合成,或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变而成。这些氨基酸叫“非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在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每日膳食中摄取一定的数量,这些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它们是亮氨酸、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婴幼儿还有组氨酸。 面粉是的蛋白质有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酸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五种,其中麦 胶蛋白和麦谷蛋白不溶于水。当面粉加水经过搅拌后揉搓后,麦谷蛋白吸水膨胀。在膨胀 过程中,吸收麦胶蛋白、酸溶蛋白及少量的可溶性蛋白,形成了网状组织结构,即面筋。 如把面团用水浸泡,并经水洗去大部分可溶性蛋白、淀粉及其它可溶性物质,剩下的就是 有弹性、性似橡胶的面筋。 组成面筋的各种含量如下: 湿筋干筋 水 67% / 蛋白质 26.4% 80% 淀粉 3.3% 10% 脂肪 2% 6% 灰分 1% 3% 纤维 0.3% 1% 面筋的的物理性质有弹性、延伸性、韧性等。 弹性:指面筋在拉伸或按压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弹性分强、中、弱三种,弹性强的面筋,不粘手,复原快。 延伸性:指面筋拉伸时所表现的延伸性,一般以长度表示。 韧性:面筋被拉伸时的抵抗能力。 按照面筋的弹性和延伸性的强弱,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上等面筋:弹性强,延伸性长或中等。 中等面筋:弹性强,延伸性短或弹性一般或延伸性长。 下等面筋:弹性弱或无,拉伸时易断或不易粘聚。 面筋蛋白质的吸水性很强,一般一份面筋蛋白质可吸收2份重量的水,故湿面筋重量的三分之一,便是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近似值。 影响面筋形成的只要因素有:面团温度、放置时间、水分、油、面粉本身质量等。 面团温度过底,会影响面筋的形成;静置,有利于面筋的形成,因为蛋白质吸水形成面筋需要一段过程,故

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

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 一、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种子面团搅拌T发酵T主面团搅拌T延续发酵T分块T搓圆T 中间醒发T压片T成型T装盘装听T最后醒发T烘焙T冷却T整理T包装T成品。 二、面包配方 普通面包配方 高级面包配方 三、调粉(面团搅拌) 面团搅拌也俗称调粉、和面,它是影响面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

O 1、目的 (1)各种原辅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质量均一的整体; (2)加速面粉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的速度,缩短面团形成时间; (3)扩展面筋,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2、面团搅拌的阶段 原料混合阶段-面筋形成阶段-面筋扩展阶段-搅拌完成阶 段T搅拌过渡阶段—破坏阶段。 3、面团搅拌工艺 (1)原材料处理:直接关系到面团调制、发酵、成品质量。 小麦粉的处理:在投料前小麦粉应过筛,除去杂质,使小麦粉形 成松散而细小的微粒,还能混入一定量的空气,有利于面团的形成及酵母的生长和繁殖,促进面团发酵成熟。在过筛的装置中要安装磁铁,以利于清除磁性金属杂质。 酵母的处理:压榨酵母、活性干酵母,在搅拌前一般应进行活化;压榨酵母,加入酵母重量5倍、30C左右的水,干酵母,加入酵母重量约10倍的水;水温40—44 C,活化时间为10 —20 min。活化期间不断搅拌;为了增强发酵力,也可在酵母分散液中加5%的砂糖, 以加快酵母的活化速度。酵母溶解后应在30 min内使用,如有特殊情况,溶解后不能及时使用,要放在0C的冰箱中或冷库中短时间贮存;使用高速成搅拌机时,酵母不需活化而直接投入搅拌机中。即发

活性干酵母不需进行活化,可直接使用。 (2)搅拌投料顺序 先将水、糖、蛋、面包添加剂置于搅拌机中充分搅拌,使糖全部溶化,面包添加剂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能够与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充分作用;将奶粉、即发酵母混入面粉中,然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面团;当面团已经形成,面筋还未充分扩展时加入油脂;最后加盐,一般在面团中的面筋已经扩展,但还未充分扩展或面团搅拌完成前的5~ 6 min 加入。 (3)面团温度的控制 适宜的面团温度是面团良好形成的基础,又是面团发酵时所要求的必要条件。因此应根据加工车间情况和季节的变化来适当调整面团的温度。 影响面团温度的因素:面粉和主要辅料的温度、室温、水温、搅拌时增加的温度等。面包面团的理想温度为26C -28 C。 (4)搅拌时间的控制 影响面团搅拌的因素很多,如小麦粉的质量、搅拌机的形状、转速、加水率、水质、面团温度和pH值、辅助材料、添加剂等等。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种类来确定:搅拌机不变速,搅拌时间15- 20 min ;变速搅拌机,10-20 min,防止搅拌不足和搅拌过度。 四、面团发酵 面团发酵是面包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1、面团发酵的目的

面包制作工艺流程

面包制作工艺流程 组建配方→材料秤重→搅拌→基本发酵→分割→面团秤重→滚圆→中间发酵→整形→装模→成形后发酵→入炉烘烤→出炉→涮上光剂→冷却→成品 1、面团调制 面团调制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中使面团延伸、折叠、卷起、压延、揉打,不断反复,使原辅料充分揉匀,并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尽量避免对面团有拉裂、切断、摩擦的动作。 2、发酵过程的控制 面团发酵时最重要的是控制发酵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发酵室的工艺参数温度一般为28—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一般为70%--75%。发酵时间应根据采用的发酵方法以及酵母用量而定。在发酵过程中,应通过对面团表面弹力的测试和膨胀程度的观察,正确判断面团的发酵程度,必要时需进行翻面操作以促进发酵。一般情况下,发酵好的面团体积应达到未发酵面团体积的2.5—3倍。 3、中间醒发 面团经搓圆后,一部分气体被排出,面团弹性变差,不宜立即整形。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中间醒发,使面团消除张力而松弛,使酵母重新产气,使面团表面光滑,不黏附在整形机的辊上。中间醒发的理想温度为28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为70%--75%。 5、成型

将发酵成熟的面团制成一定形状的面团坯。成型包括切块、称量、搓圆、静置、整形、入模、或装盘。在此期间,面团仍继续着发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使面团冷却和表皮干燥,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相对湿度调整为65%--70%。面包放入整形机做形,整形后需要装模。装模时要将面团合缝向下,放入模具里,光面朝上。为了防止面团粘连在模具上,通常在模具上涂抹植物油。 6、面团醒发 醒发室的温度以35—4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为85%--90%,以85%为适宜,不可低于75%。 7、烘烤 分为三个阶段:烘烤初阶段,面火不宜超过120摄氏度,底火一般为250—260摄氏度。第二阶段,当面包内部温度达到50—60摄氏度,便进入第二阶段,这时上下火可以同时提高温度,最高可达到270摄氏度,经过这一阶段,面包就定型了。烘烤第三阶段,面火可使用180—200摄氏度,底火可使用140—160摄氏度。 8、面包冷却 采用混合冷却。当车间温度较低时,采用自然冷却,当车间温度较高时,使用鼓风机适当吹放,加速面包冷却。通常面包中心部位冷却到35摄氏度左右时即可进行包装。 9、包装 这部分关系到保质期的问题。大家可以都查一下。

面包制作原理

第二节面包制作原理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1、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粉心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级面包都要用特制粉。 2、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小麦粉的处理 A小麦粉的贮藏与保存 B使用前必须过筛 C安装磁铁除杂装置 (2)酵母处理 A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把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B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约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C酵母不要与油指、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A加水量 B水质硬度稍高一些好,稍带酸性的水(pH5.2~5.6),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 (4)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 A砂糖 B食盐 C奶粉 D油脂 E添加剂 二、面团的调制 1、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4)拌入空气有利于酵母发酵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 (4)完成阶段 (5)搅拌过度 (6)面筋打断 3、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加水量 (2)温度 (3)搅拌机的速度 (4)小麦粉 (5)辅料的影响 (6)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 三、发酵 1、面团发酵的目的 (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和芳香。 (2)使团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 (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保留气体能力) (4)产生使面团膨胀的二氧化碳气体。 (5)有利于烘烤时的上色反应。 2、发酵中影响面团物理性质,尤其是气体保持能力的因素 要得到好的面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直到进烤炉,面团中的发酵都要保持旺盛地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个是面团必须变得不使气体逸散,即形成有良好伸展性、弹性和可以持久的包住气泡的结实的膜。影响面团保持气体能力,即胀发性能的因素如下: (1)面粉

焙烤工艺学

1焙烤基础原料:包括谷物粉(以小麦为主)及水;辅助原料:包括糖、蛋品、乳品、油脂、改良剂、甜味剂、酵母、盐各类馅料、装饰料、营养强化剂、保健原料等。 2淀粉糊化:淀粉在冷水中吸水膨胀,遇热后(大于55度),水分子进入淀粉粒内部,使淀粉粒继续膨胀,其体积可增大几倍至几十倍,最后破裂变为黏稠的胶体溶液。 3淀粉老化:也称回生,聚集。糊化的淀粉经冷却后,已经展开的的散乱的胶束分子会收缩靠拢,于是淀粉制品由软变硬。 4碳水化合物占面粉中的75﹪,淀粉占面粉中的67﹪,分为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其性子水解作用。 5淀粉在焙拷中作用:①淀粉与面筋形成一个完整的面团②淀粉是面筋的稀释剂③淀粉水解发酵,产生气体,使面包等发酵产品体积膨大④决定焙烤期间产生糊精的度⑤决定焙烤时的吸水量。 6小麦中的Pro分为麦胶蛋白、麦谷、麦球、麦清、酸溶五种,前两种形成面筋,后三种麦谷Pro,分子较大,具有良好的弹性,延展性交差,麦胶与其相反。 7麦谷与麦胶Pro的区别:①麦谷Pro趋向于形成分子间的二硫键,而麦胶Pro的二硫键主分子内形成②麦谷Pro分子结构比较松散,而麦胶Pro呈结构紧密的球形分子,这是麦谷Pro吸水能力远大于麦胶Pro的原因。 8面粉的烘焙品质是由Pro的数量、质量两方面决定的,一般来说,面粉所含Pro越高,则做出的面包体积越大,反之,越小。 9麦胶Pro形成的面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但缺乏弹性,有利于面团的整型操作,但面筋筋力不足,很软很弱,使成品体积小,弹性较差。如果含量过多,则造成面团太软弱,面筋网络结构不牢固,持气行差,面团过度膨胀,导致产品出现顶部塌陷,变形的不良结果。 10麦谷蛋白形成的面筋则有良好的弹性,筋力强,面筋结构牢固,但延伸性差。如果麦谷蛋白含量过多,则造成面团弹性、韧性太强,无法膨胀,导致产品体积小,或因面团韧性和持气性太强,面团内气压大而造成产品表面开裂现象。 11在面粉蛋白质数量相差很大时,以数量为主;在数量相差不大时,以质量为主,这是面团的选择原则。 12.面筋主要由水、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所组成 13.根据湿面筋含量及工艺性能,将小麦粉分为4等:高筋粉(>30%)、中筋粉(26%-30%)低筋粉(<20%) 14蛋白质的水溶液称为胶体溶液或溶胶,溶胶性稳定,不易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如溶胶浓度增大或温度降低,蛋白质溶胶失去流动行而成为软胶状态,这个过程叫蛋白质的胶凝作用,所形成的软胶叫凝胶,进一步失水成为固态的干凝胶,面粉中的蛋白质即属干凝胶。15.面筋的形成机理:面筋的形成主要是面筋蛋白质吸水膨胀的结果。当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后,由于面筋蛋白质不溶于水,其空间结构的表层和内层都存在一定的极性基因,这种极性基因很容易把水分子先吸附在面筋蛋白质单体表层,经过一段时间,水分子便渐渐扩散渗透到分子内部,造成面筋蛋白的体积膨胀,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吸水膨胀。 16影响面筋形成的主要因素:1温度 2放置时间3面粉的质量 17 面筋的工艺性能:1延伸性2可塑性3弹性4韧性5比延性 18.α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支链淀粉分子中的α-1.6糖苷键。其是从分子内部进行水解的属内酶。 19 β-淀粉酶.是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末端开始,属外酶。 20测定面团延伸性的一起主要有拉伸仪和吹泡仪 21.面团吹泡仪:P和W数值越小,面团的劲力愈强。 22面粉吸水率是检验面粉焙烤品质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强调单位质量的面粉或面团所需的

面包理论

面包生产方法 面包的生产制作方法很多,采用哪种方法主要应以制作的设备、空间、原料的情况甚至以顾客的口味要求等因素来决定,所谓生产方法不同是指发酵工序以前各工序的不同,从整形工序以后都是相同的。目前世界各国普通使用的基本方法共有五种,即一次发酵法或称直接发酵法,二次发酵法或称中种发酵法,快速法,基本中种面团发酵法、连续发酵法(液体发酵法)等,其中以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为最基本的生产法。 一次发酵法 或称为直接法。这种方法被使用最普通,无论是较大规模生产的工厂或家庭式的面包作坊都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各种面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1.只使用一次搅拌,节省人工与机器的操作; 2.发酵时间较二次发酵法短,减少面团的发酵损耗; 3.由此法做出的面包具有更佳的发酵香味。 一、搅拌 把配方内的糖,盐和改良剂等干性原料先放进搅拌缸内,然后把配方中适温的水倒入,再按次序放进奶粉和面粉,然后把新鲜酵母弄碎加在面粉上面,就可将搅拌缸升起,启动开关先用慢速搅拌,使搅拌缸内的干性原料和温性原料全部搅匀成为一个表面粗糙的面团,才可改为中速继续把面团搅拌至表面呈光滑状,这表明所有原料已经均匀分布在面团的每一部分,就可将机器停止,把配方中的油加继续用中速搅拌至面筋完成扩展,搅拌中延迟配方中油的加入,是因为防止油在水与面粉未充分均匀的情况下,首先包住面粉,造成部分面粉的水化作用欠佳。如果是使用乳化油或高速搅拌机,则无须延迟加油,全部原料一起投入即可。 搅拌后面团的温度对发酵时间的控制以及烤好后面包的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在搅拌前就应根据当时的室温和面粉等原料的温度,利用冰或热水来调整适当理想的水温,使搅拌完成后团温度为26-28℃。如果搅拌后面团温度太高,不但使烤后的面包的味道不正,而且发酵速度难以控制,往往造成面团发酵过头,但如果面团温太低,则易造发酵不足,面包体积小,内部组织粗糙等不良毛病。 二、基本发酵 搅拌好后的面团应进入基本发酵室使面团发酵。良好的发酵不仅受搅拌后面温度的影响,同时也与搅拌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搅拌未达到面筋完成扩展阶段的面团,就会延缓发面筋软化的时间,使烤出来的面包得不到应有的体积,其次发酵室的温度和湿度也极为重要,理想发酵室的温度应为28℃,相对湿度为75~80%,盖发酵缸或槽的材料宜选择塑料或金属,不宜用布。这是因为如果布太干,则会吸去面团的水份,太湿则易引起面团表面凝结成一层薄膜。 三、翻面

蛋糕理论知识培训教学内容

蛋糕烘焙理论知识 第一节蛋糕的分类及性质 蛋糕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一、乳沫类,又叫清蛋糕 它又分为蛋白类和海绵类两种 1、蛋白类—天使蛋糕,主要原料为蛋白、砂糖、面粉。特点:洁白的,口感稍显粗糙,味道 不算太好,但外观漂亮,蛋腥味脓。 2、全蛋类—海绵蛋糕,主要原料为全蛋、砂糖、面粉,蛋糕油和液体油。特点:口感清香, 结构绵软,有弹性,油脂轻。 二、戚风类 在九十年代初,随着台资烘焙企业进入大陆市场,他们制作的戚风蛋糕也就逐渐流行。 其实戚风蛋糕的历史并不短,至少已有三、四十年了,所谓戚风,是英文CHIFFON译音,该单 词原是法文,意思是拌制的馅料向打发的蛋白那样柔软,而戚风的打发正是将蛋黄和蛋白分开 搅拌,先把蛋白部分搅拌的很蓬松,很柔软,再拌入蛋黄面糊,因而将这类蛋糕称之为戚风蛋 糕。它面糊稀软,蓬松,产品特点:蛋香、油香、有回味,结构绵软有弹性,组织细密紧韧。

三、面糊类—重油蛋糕 它是利用配方中之固体油脂在搅拌时拌入空气,面糊于烤炉内受热膨胀成蛋糕,主要原料是 蛋、糖、面粉和黄油。它面糊浓稠,膨松,产品特点:油香浓郁、口感深香有回味,结构相对 紧密,有一定的弹性。又称为奶油蛋糕,因为油的用量达到了100%。 第二节蛋糕的原料 一、鸡蛋 鸡蛋是蛋糕制作的重要材料之一,在蛋糕中的成本占到 1/3—1/2。 1、鸡蛋的化学成分: 鸡蛋中含有蛋清、蛋黄和蛋壳,其中蛋清占60%,蛋黄占30%,蛋壳占10%。 蛋白中含有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蛋白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卵白蛋白、 卵球蛋白和卵粘蛋白。 蛋黄中的主要成分为脂肪、蛋白质、水分、无机盐、蛋黄素和维生素等,蛋黄中的蛋白质主 要是卵黄磷蛋白和卵黄球胆白。 2、鸡蛋的主要功能: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1、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粉心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级面包都要用特制粉。 2、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小麦粉的处理 A小麦粉的贮藏与保存 B使用前必须过筛 C安装磁铁除杂装置 (2)酵母处理 A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把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B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约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C酵母不要与油指、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A加水量 B水质硬度稍高一些好,稍带酸性的水(~),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4)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 A砂糖 B食盐 C奶粉 D油脂 E添加剂 二、面团的调制 1、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4)拌入空气有利于酵母发酵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 (4)完成阶段 (5)搅拌过度 (6)面筋打断 3、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加水量 (2)温度 (3)搅拌机的速度 (4)小麦粉 (5)辅料的影响 (6)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 三、发酵 1、面团发酵的目的 (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和芳香。 (2)使团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 (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保留气体能力) (4)产生使面团膨胀的二氧化碳气体。 (5)有利于烘烤时的上色反应。 2、发酵中影响面团物理性质,尤其是气体保持能力的因素 要得到好的面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直到进烤炉,面团中的发酵都要保持旺盛地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个是面团必须变得不使气体逸散,即形成有良好伸展性、弹性和可以持久的包住气泡的结实的膜。影响面团保持气体能力,即胀发性能的因素如下: (1)面粉 (2)调粉 (3)加水率 (4)面团温度 (5)面团的pH (6)氧化程度 (7)酵母量 (8)辅料影响(糖、牛奶、蛋、食盐、酶制剂) (9)前处理工序 3、发酵中影响气体产生能力的因素 (1)酵母的量和种类 (2)温度的影响 (3)酵母的预处理 (4)翻面的影响 4、翻面作用 (1)使用面团的温度均匀,发酵均匀; (2)混入新鲜空气,以降低面团内二氧化碳浓度; (3)促进面团筋的结合和扩展,增加面筋对气体的保持力,这是翻面的最重要的作用; 5、面团成熟 面团发酵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达到制作面包的最佳状态,称作成熟。面团的成熟与成品品质的关系如下: (1)成熟的面团聚成品皮质薄,表皮颜色鲜亮,皮中有许多气泡和有一定脆性。内部组织,气膜薄而洁白,柔软而有浓郁香味,总体胀长大。 (2)未成熟的面团成品皮部颜色浓而暗,膜厚,强力粉时,皮韧性较大,表面平滑有裂缝,没有气泡。如果烘烤时间稍短一些,胀发明显不良,组织不够

烘焙食品工艺标准学实验讲义

烘焙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李秀娟、蒋志红编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二0一一年一月

目录实验一、海绵蛋糕的制作 实验二、饼干的制作 实验三、面包的制作

实验一蛋糕制作 一、实验目的 1、蛋糕制作,要求学生通过本实验掌握蛋糕制作各工序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 2、要求以鸡蛋、白糖、不同筋力的面粉、油、改良剂等为原料制作蛋糕,由学生分组设计一种配方,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种类型蛋糕的制作实验。实验中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和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预习与参考 1、教材: 1)、李里特等,2000年,《焙烤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李秀娟,蒋志红烘焙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2008 校内印刷 2、参考书 1)、景立志,1997年,《焙烤食品工艺学》,中国商业出版社。 2)、薛文通,《新版蛋糕配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郑桑妮,《西点面包烘焙》,许洛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食品工业》等食品刊物 三、设计指标 蛋糕的质量指标:色10、香15、滋味25、质构50 四、实验要求(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配方 2、自行拟定制作方法 3、自行选定设备 4、自行完成产品制作 5、根据设计指标对实验结果作出评价 五、实验(设计)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1、台秤、红外线烘烤箱、小型打蛋器,照蛋器、蛋糕模具、直尺、刮板、裱花器具 2、低筋粉、淀粉、塔塔粉、吉士粉、奶粉、幼砂糖、色拉油、奶油、蛋糕油、鸡蛋、浓缩橙汁、浓缩柠檬汁等各种原辅料 六、调试及结果测试

糕点工艺流程图车间布置图

蒸煮类糕点生产工艺流程图 (GB317-2006、GB1355-1986、GB2748-2003 GB 9683-1988、GB 9687-1988) **原辅料、包材验收 打蛋 废弃物 蛋处理 低筋粉、白糖、牛奶、色拉油、泡大粉等 (搅拌机、电子秤:满足GB2760、及工艺配方要求) **配料搅拌 入库配送 备注:**标注为关键控制工序;()为关键设备及参数.

小西饼生产工艺流程图 入库配送 备注:**标注为关键控制工序;()为关键设备及参数.

蛋糕生产工艺流程图 (GB317-2006、GB8608-1988、GB2748-2003 GB 9683-1988、GB 9687-1988) **原辅料、包材验收 废弃物 蛋处理 打蛋 面粉、白糖、牛奶、 泡打粉、塔塔粉等 **配料搅拌 (打蛋机、 电子秤:满足GB2760、及工艺配方要求) (成型操作台、蛋糕坯模:根据不同工艺规范书) 成型 (电热平炉:温度120--200℃、时间10--45min 根据具体产品规格不同而制定不同工艺规范书) **烘烤 自然冷却 脱模 入库配送 备注:**标注为关键控制工序;()为关键设备及参数. 摊凉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图 (GB317-2006、LS/T3201-1993、GB2748-2003 QB/T1501-1992、NY479-2002、GB 9683-1988) **原辅料、包材验收 备注:**标注为关键控制工序;()为关键设备及参数. (电子秤、分割机) (搅拌机) (电子秤:依据GB2760及工艺规范书) 计量、自动分割滚圆 搅拌和面 面粉、白糖、酵母、 酥油、面包改良剂等 **配料

食品工艺学焙烤考试重点

1.简述糖在焙烤食品中的主要作用 答:(1)改善烘焙食品的色、香、味、形;(2)作为酵母的营养物质;(3)作为面团改良剂---糖的反水化作用;(4)对面团吸水率及搅拌时间的影响;(5)抑制细菌增殖,防氧化作用,提高制品的贮存寿命;(6)提高营养价值。 2.简析面筋蛋白的种类及性质。 答:面筋蛋白可分为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其性质如下:(1)结构上,麦胶蛋白为单链,通过肽链内-S-S氢键形成球状;麦谷蛋白为多链,通过分子内- S-S和分子间-S-S形成线性结构;(2)对流变性影响:麦胶蛋白提供粘性、延伸性、但缺乏弹性;麦谷蛋白提供弹性,但缺乏延伸性;(3)溶解度:麦胶蛋 白溶于70%酒精;麦谷蛋白溶于稀酸或稀碱,及表面活性剂SDS。 3.试比较酥性饼干面团与韧性饼干面团的调制方法的不同。 答:(1)原料配方:1)油与糖的比例、油糖与小麦粉的比例各不相同;2)酥松剂用量:酥性饼干大于韧性饼干;3)面团改良剂种类:酥性饼干为乳 化剂、卵磷脂;韧性饼干为焦亚硫酸钠、蛋白酶或半谷氨酸;(2)加水量:酥 性饼干加水量少;韧性饼干加水量的多;(3)温度:酥性饼干为冷粉;韧性饼干为热粉;(4)面团的形成过程:酥性饼干为一步法;韧性饼干为二步法;(5)投料顺序:酥性饼干在调粉操作前要先将小麦粉以外的原辅料混合成浆糊状的混合物,称为辅料预混;韧性饼干可将水、面粉、辅料一次性投放搅拌;(6)搅拌工艺:搅拌桨、搅拌桨转速、搅拌时间各不相同;(7 )面团静置时间:当酥性饼干面团的结合力/弹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不静置,否则需静置;而韧性饼干一般需要静置;(8)面团的辊轧:韧性饼干辊轧次数一般为9-13 次,辊轧时多次折叠并旋转90 度;酥性饼干不应多次辊轧,更不要进行90 度转向,一般单向往复辊轧3-7 次;(9)饼干的成型:酥性饼干为辊印成型;韧性饼干为冲压成型;(10)饼干的烘烤温度:酥性饼干的烘烤温度随其类型不同而不同;韧性饼干一般采用较低温度烘烤。 4.简述饼干辊轧操作的意义及韧性饼干、苏打饼干面团辊轧的目的。 答:意义:辊轧就是将调粉后,面团的杂乱无序的面筋组织,经过反复辊

实验四 甜面包的制作

实验四甜面包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面包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以酵母、水、蔗糖、食盐、鸡蛋、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经过面团的调制、发酵、醒发、整形、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面团在一定的温度下经发酵,面团中的酵母利用糖和含氮化合物迅速繁殖,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面团体积增大,结构酥松,多孔且质地柔软。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甜面包制作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通过实验了解并熟悉糖、食盐、水等各种食品添加剂对面包质量的影响; 3、初步学会鉴别面包常见的质量问题并能找出原因所在,同时制定纠正办法。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原材料:高筋粉、砂糖、油脂、活性干酵母、盐、鸡蛋、面包改良剂、奶粉等。 2、仪器设备:和面机、醒发箱、远红外线烤箱、烤盘、台秤、面盆、烧杯等。 四、实验方法及内容 1、甜面包配方(g):高筋粉2000;干酵母25;砂糖500;全蛋200;奶粉60;水700;起酥油160;面粉改良剂10;盐20。 2、工艺流程 原辅料→面团搅拌→发酵→切块→发酵→成型→醒发→烘烤→冷却 3、操作要点 (1)面团搅拌:也叫调粉或和面,先将活性干酵母用30℃的水溶解活化,调成无颗粒均匀的酵母液;然后将面粉、砂糖、鸡蛋、奶粉、面粉改良剂等放入搅拌缸中,最后按量加水进行搅拌,先慢速搅拌2-3min,再改中速搅拌,3-4min 后加入油脂和食盐,再中速搅拌约6-8min;等待面团面筋扩展,形成薄膜状,面团表面干燥且有光泽,细腻柔软,不粘缸。 (2)发酵:将调好的面团放入不锈钢托盘内在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27℃左右,相对湿度75%,发酵时间约30min,面团膨发,产生发酵香气,膨发面团顶部正中央部位开始往下回落即为发酵成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