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光的干涉-知识点总结

光的干涉-知识点总结

光的干涉-知识点总结
光的干涉-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光的干涉 知识点总结

2.1.1光的干涉现象

两束(或多束)光在相遇的区域内产生相干叠加,各点的光强不同于各光波单独作用所产生的光强之和,形成稳定的明暗交替或彩色条纹的现象,称为光的干涉现象。 2.1.2干涉原理 注:波的叠加原理和独立性原理成立于线性介质中,本书主要讨论的就是线性介质中的情况. (1)光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当两列波或多列波在同一波场中传播时,每一列波的传播方式都不因其他波的存在而受到影响,每列波仍然保持原有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动方向、传播方向等) (2)光波的叠加原理

在两列或多列波的交叠区域,波场中某点的振动等于各个波单独存在时在该点所产生振动之和。

波叠加例子用到的数学技巧: (1) A +iB =√A 2+B 2(A √A 2+B

2

+i B √A 2+B 2

)=A t e iφt

(2)e

iφ1

=e

i[(

φ12+φ22)+(φ12?φ

22

)] e

iφ1

=e

i[(

φ12+φ22)?(φ12?φ

22

)]

注:

叠加结果为光波复振幅的矢量和,而非强度和。

分为相干叠加(叠加场的光强不等于参与叠加的波的强度和)和非相干叠加(叠加场的光强等于参与叠加的波的强度和). 2.1.3波叠加的相干条件

干涉项:

相干条件:

(干涉项不为零)

(为了获得稳定的叠加分布) (为了使干涉场强不随时间变化) 2.1.4 干涉场的衬比度

1.两束平行光的干涉场(学会推导) (1)两束平行光的干涉场 干涉场强分布:

21

ωω=10200

?≠E E 2010??-=常数()()

21212

1212()()()2=+?+=++?I r E E E E I r I r E E 12102012201021212010212{cos()()()cos()()()}

?=?+?++-++-?+---E E E E k k r t k k r t ??ωω??ωω()()()

*

12121212,(,)(,)(,)(,)2

cos =++=++?I x y U x y U x y U x y U x y I I I I ?

亮度最大值处:?φ=2mπ

亮度最小值处:?φ=(2m +1)π 条纹间距公式

?x =λ

sin θ1+sin θ2

空间频率:

?=1?x ?

(2)定义

衬比度

以参与相干叠加的两个光场参数表示:

衬比度的物理意义

1.光强起伏

2.相干度

2.2分波前干涉

2.2.1普通光源实现相干叠加的方法 (1)普通光源特性

? 发光断续性 ? 相位无序性

? 各点源发光的独立性

根源:微观上持续发光时间τ0有限。

如果τ0无限,则波列无限长,初相位单一,振幅单一,偏振方向单一。这就是理想单色光。 (2)两种方法

◆ 分波前干涉(将波前先分割再叠加,叠加广场来自同波源具有相同初始位相) ◆ 分振幅干涉(将光的能量分为几部分,参与叠加的光波来自同一波列,保证相位差

稳定)

2.2.2杨氏双孔干涉实验:两个球面波的干涉 (1) 杨氏双孔干涉实验装置及其历史意义

)()(m M m M I I I I +-=

γ21212I I I I +=γ2

212

1

12?

?? ??+=A A A A γ()

)(cos 1)(0r I r I ?γ?+=1γ=0γ=01γ<< 完全相干 完全非相干 部分相干 ()

()110sin 11

,i k x U x y Ae θ?+=()

()220sin 22,i k x U x y A e θ?-+=()(1220(,)sin sin x y k x ?θθφφ

?=-++-(

)()

122010(,)sin sin x y k x ?

θθ

φφ

?=-++-

(2) 光程差分析(要会推导)

(3)干涉条纹分布

(4) 非近轴近似下的干涉条纹分布

亮条纹和暗条纹在空间形成一系列双叶旋转双曲面。在平面接收屏上为一组双曲线,明暗交

X

Z

(x,y)

2

222222221)2(,)2(由 D y d x r D y d x r +++=++-=)(2)(2),(),()(12122010r r R R t P t P P -+-=-=?λπλπ???xd r r 2得 2122=-xd r r r r r r r r 2))((212212122122=-+-=-, 由 x D d

D xd r r xd r r =≈+=-2221

2得 λ

π

?2,

),(=

=?k x D

d

k y x 当Q 位于Z轴上时,R 1=R 2,则

)

(2)(2),(),()(12122010r r R R t P t P P -+-=-=?λπλπ???)),(cos 1(),(0y x I y x I ??+=))cos(1(),(0x D d k I y x I +=()(

)

干涉相消,)12(2)(干涉相长,22)(1212πλ

π?πλπ?+=-=?=-=?j r r P j r r P )),(cos 1(),(0y x I y x I ??+=

错分布。干涉条纹为

非定域的,空间各处均可见到。 (5)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条纹间距:

(6) 干涉条纹的物理意义: 光程差

物理意义:

1、干涉条纹代表着光程差的等值线。

2、相邻两个干涉条纹之间其光程差变化量为一个波长l ,位相差变化2π。 2.2.3 其它分波前干涉装置(了解,见PPT )

2.2.4 光源宽度对干涉场衬比度的影响(学会推导,记住图即可) 扩展光源 (extended source of light) 具有一定的尺寸和体积 大量非相干点源的集合

多组干涉条纹的非相干叠加降低衬比度 1 两个分离点源照明时的部分相干场 (1) 计算思路:

i

ii 然后根据

算得各点光源在观察屏上的光强分布

iii 由于两点光源非相干,所以总的光强分布可以直接由两者场强相加得到。 (2)衬比度变化

2 线光源照明时的部分相干场 (1) 计算思路:

i 用到1中结论,I A =I 0(1+cos(2π?x +2π?0x 0))。

并且有

π

λπx j x D d x D d k x D d k I y x I ==+=得 22,))cos(1(),(由 0暗条纹;时)(亮条纹;时211212λλ+=-=-m r r m r r 000))

22cos(1(),(dx x f fx B y x dI ππ++∝

ii 对整个线光源积分:

(2) 衬比度变化:

3 面光源照明时的部分相干场 (1) 计算思路

与2接近,只是将线积分改为面积分。 (2) 方孔光源

与线光源照明时形式一样,区别在于方孔时常数项I 0=B(ab),线光源时,I 0=Bb (3) 圆盘光源

积分不能得到解析式 圆盘光源极限直径: 2.2.5光场的时间相干性 1.谱线宽度

光源有一定谱线宽度是光源发光的断续性造成的。 假设某一微观粒子辐射出的光波复振幅可表示为:

则广播强度随频率的分布:

当ω=ω0±?ω2?时,i (ω)=0,?ω=

2πτ

为该辐射光谱宽度。当τ取无穷大时,就对应理想

单色光的情况;当τ较大以致?ω?ω0时,就称为准单色光由?ω=2πτ

,ω=2πν可得:

这是一般情况下发光时间与谱线宽度的简单关系。 2.光源非单色性对条纹衬比度的影响 方垒型谱函数下干涉场的衬比度

??--++==2

/2

/0002/2/)22cos(1(B ),(b b b b dx

x f fx dI y x I ππu u b f b f sin sin 00==ππγb

R d d

R b d R b u λ

λ

γλπ=

===00 b 0

,d 双孔极限间隔下,

同理,给定光源极限宽度=此时下,时,对给定的当d

R b λ10.10=)

2cos sin 1(),(000fx b f b

f I y x I πππ+=b R d

b f u u u λ

ππγ===0,sin 0()exp(),

22()0

E t t t E t ττω?=--<

?=?i 其他时间[]220204sin ()2()()()i g ωωτωωπωω-==

-1

ντ??=L k v

v

I dk L k i I L I k k k k ?+

=?=???+?-)

cos sin 1()cos(+)(002

/2

/0

000

准单色光持续发光时间有限,因而发射的波列长度是有限的,相邻波列之间相位关系是随机的。

2.2.6光场的空间相干性

程度,其相干程度是由光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可以通过干涉场的衬比度γ

(1)相干孔径角:

(3) 以孔径角表示衬比度的形式:

(4) 相干面积

2.2.6 分波前干涉应用(了解) 2.3 分振幅干涉

薄膜干涉{等倾干涉

等厚干涉

λλππγ?=??=????=//2= 求得2/ 此时程差时的光程差称为最大光0第一次出现2k L L k L M M 0

0τc L =λ

θθλ

=??=?=0000 则,定义相干孔径角,b R

d

b

R d 000

sin sinc( f b f b πθγππθ?=?==

1.等倾干涉

光程差:

计算干涉场条纹分布时只考虑前两条光线是因为仅有前两条光线的强度较接近。 干涉条纹分布仅与入射光线的方向有关,同一干涉亮环对应的是同一入射倾角的光线在焦平面上的叠加,正因为如此这种干涉被称为等倾干涉。

定域条纹:在单设扩展光源照明平板的分振幅干涉中,干涉条纹的衬比度随观察屏的位置而变化,存在一个位置使衬比度达到最大值,这种衬比度与观察屏有关的干涉条纹称为定域条纹。

分波前干涉是非定域的。

等倾干涉第一级干涉条纹在最外面,越靠近中心处入射角越小,光程差越大,条纹级次m 越大。

2.等厚干涉

(1)光程差:

一般采用垂直入射:cos i ≈1

()

200

2()()1sin cos ()2cos nh L P n AB BP CP i i L P nh i ?=+-≈-?≈nh

P L 2)(0≈?

(2)等厚干涉条纹主要特点:

i 、表面条纹形状与楔形板或薄膜的等厚线是一致的。

ii 、相邻两个亮条纹对应点处的楔形板厚度差值。 (3) 等厚干涉条纹的应用

1) 测量细丝直径

2) 测量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

此图说明零件表面有凹陷。

3) 牛顿环法测量镜面曲率半径和表面形状误差。

轻压标准模板,可以观察条纹的吞吐,如果条纹扩大,则需研磨中央,否则研磨两边。 (4) 扩展光源照明下等厚干涉条纹的特点。

扩展光源各点源形成的干涉条纹不重合,所以扩展光源照明下等厚干涉条纹衬比度下降。 2.3.3几种分振幅干涉仪及其应用。 重点掌握Michelson 干涉仪

2.4多光束干涉

2.4.1 多光束干涉的形成

结论:

1、低反射率情况下,多光束干涉与双光束干涉接近。 2

、高反射率情况下,透射多光束接近

10020

32305340'(')'(')'(')i i i U rA rA U r tt e A U r tt e A U r tt e A δδδ==-==

=反射多光束10

220

42306340

''''(')''(')''(')i i i U tt A U r tt e A U r tt e A U r tt e A δδδ===

=透射多光束n h j nh 22 由0

λ=??=

不同光强反射率情况下的透射多光束干涉场强与相位差δ的关系

结论:光强反射率R影响光强曲线的峰值锐度,R越高,锐度越高

2.4.2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及其特点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是一种多光束干涉装置,主要用于超精细谱分析和激光器选模。(1)装置特点

定义相位半宽度:

始终ε为亮条纹的相位宽度

角度半宽度:

2

sin

)

1(

4

1

~

~

)

(

Re

1

1

)

(

~

'

~

)

(

~

2

2

*

1

δ

δ

δ

δ

δ

R

R

I

U

U

I

A

R

U

U

U

T

T

T

i

T

j

j

T

-

+

=

?

=

-

-

=

=∑∞

=

干涉场强

透射多光束干涉场

2

为光强反射率,

其中,r

R

R=

)2

/

(

sin

4

)

1(

1

)

(

透射场强推出反射场强

再根据光功率守恒,由

2

2

δ

δ

R

R

I

T

I

I

T

R-

+

=

-

=

2

2cos

nh

π

δθ

λ

位相差:

R 越接近1,亮条纹宽度越窄,条纹越锐。

(2) FP 干涉仪分辨本领

光谱仪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3) FP 自由光谱范围

2.4.3多光束干涉的应用 1.激光器选频

调节FP 腔的谱线间隔,使只有一条FP 的透射谱落在激光增益普之内,这样就刚起就只有一个谱线输出。 2.光学薄膜的制作

BY Luo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cos

2sin k

k

nh k k nh θλδλδθθ=≈由得双线角间隔R R k

R m c -==1的色分辨率为

FP πδλλnh

k k k m M m M 2 得 )1( 由2

λλλλλλ≈≈-+= k 2nh 或 2正入射,无干涉条纹,==k k k nh λλnh c v nh c k

c v k k 2 频率间隔2以光频表示,=?==λ2k )nm λ?≈被选中的谱线半值宽度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专第四章 光现象 1、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重点掌握以下三点: (1)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一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非作歹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常见的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3、光速 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规律总结: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光的反射现象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概念: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 反射光线:从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线 法线:经过入射点所做的反射面的垂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误区警示: ①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是有方向的,当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如入射光线为AO,反射光线为OB。 ②法线是为了科学准确地描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而引入的一条“辅助线”,本身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意义。 ③反射角与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关于该定律的几点拓展: A.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即三线合一。此时,入射角、反射角均为0度。 B.光路可逆原理 误区警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逻辑关系:因为先有入射光线,然后才有反射光线;同样的道理,先有入射角,然后才有反射角,也就是说,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决定反射角的大小,所以,在光的反射定律中,我们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要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回答问题时,不要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还要注意到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守反射定律的。 5、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 1、成像特点: 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光的干涉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光的干涉 知识点总结 2、1、1光的干涉现象 两束(或多束)光在相遇的区域内产生相干叠加,各点的光强不同于各光波单独作用所产生的光强之与,形成稳定的明暗交替或彩色条纹的现象,称为光的干涉现象。 2、1、2干涉原理 注:波的叠加原理与独立性原理成立于线性介质中,本书主要讨论的就就是线性介质中的情况、 (1)光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当两列波或多列波在同一波场中传播时,每一列波的传播方式都不因其她波的存在而受到影响,每列波仍然保持原有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动方向、传播方向等) (2)光波的叠加原理 在两列或多列波的交叠区域,波场中某点的振动等于各个波单独存在时在该点所产生振动之与。 波叠加例子用到的数学技巧: (1) (2) 注: 叠加结果为光波复振幅的矢量与,而非强度与。 分为相干叠加(叠加场的光强不等于参与叠加的波的强度与)与非相干叠加(叠加场的光强等于参与叠加的波的强度与)、 2、1、3波叠加的相干条件 干涉项: 相干条件: (干涉项不为零) (为了获得稳定的叠加分布) (为了使干涉场强不随时间变化) 2、1、4 干涉场的衬比度 1、两束平行光的干涉场(学会推导) (1)两束平行光的干涉场 干涉场强分布: 2ω=10?E E 20?-()() 212121212()()()2=+?+=++?I r E E E E I r I r E E 12102012201021212010212 {cos()()()cos()()()} ?=?+?++-++-?+---E E E E k k r t k k r t ??ωω??ωω()()() *12121212,(,)(,)(,)(,)2cos =++=++?I x y U x y U x y U x y U x y I I I I ?

光的色散知识点(试题复习)

光的色散1.色散: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2.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如图乙所示)。 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是光的三原色。 2.色光的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种色光合成。但红、绿、蓝三种色光却能够合成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只要适当调配它们之间的比例即可。色光的合成在科学技术中普遍应用,彩色电视机就是一例。它的荧光屏上出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色点组成的。显像管内电子枪射出的三个电子束,它们分别射到屏上显不出红、绿、蓝色的荧光点上,通过分别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强度,可以改变三色荧光点的亮度。由于这些色点很小又靠得很近,人眼无法分辨开来,看到的是三个色点的复合.即合成的颜色。 如图所示,适当的红光和绿光能合成黄光;适当的绿光和蓝光能合成青光;适当的蓝光和红光能合成品红色的光;而适当的红、绿、蓝三色光能合成白光。因此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光的色散现象得出的两个结论: 第一,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色光的混合:不能简单地认为色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过程。例如:红光和绿光能混合成黄光,但黄光仍为单色光,它通过三棱镜时并不能分散成红光和绿光。 物体的颜色: 由它所反射或透射的光的颜色所决定。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能留下红色,说明其他色光都被红玻璃吸收了,只能让红光通过,如图所示。如果放置一块蓝玻璃,则白屏上呈现蓝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果把绿纸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汇总:光现象

2m 1m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汇总--光现象 知识点1: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应 用: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m/s ;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 ,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_____m 。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 .立竿见影 B .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C .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 D .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3、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 A .射击瞄准时使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直线传播 C .电灯一定是发光体 D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的路线会弯曲 知识点2:在光的反射中 角等于 角。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反射类 型分为 反射和 反射,他们都遵守 。能从各个方向 都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的表面发生了 。 应 用:1、下列相关光的现象中,准确的说法是: (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2、晚上,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 在纸上,熄灭室内灯光,用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 所示。从侧面看去:( )选择并说明理由。 A .白纸比镜面亮 B .镜面比白纸亮 C .白纸与镜面一样亮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立的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 距离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成像原 理:根据 成像。 “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应 用:1、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坚直放置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的像将(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大小不变 D .无法确定 2.利用平面镜能够: ( ) A .成缩小的像 B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 .成倒立的虚像 D .成正立的实像 3、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够节省空间. 如下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 A .3m B .4m C .5m D .6m 4、杨刚和程力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桌面上 竖一块玻璃板,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 一只没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根据实验 现象回答问题: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主要作用是

光的干涉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光的干涉 知识点总结 2.1.1光的干涉现象 两束(或多束)光在相遇的区域内产生相干叠加,各点的光强不同于各光波单独作用所产生的光强之和,形成稳定的明暗交替或彩色条纹的现象,称为光的干涉现象。 2.1.2干涉原理 注:波的叠加原理和独立性原理成立于线性介质中,本书主要讨论的就是线性介质中的情况. (1)光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当两列波或多列波在同一波场中传播时,每一列波的传播方式都不因其他波的存在而受到影响,每列波仍然保持原有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动方向、传播方向等) (2)光波的叠加原理 在两列或多列波的交叠区域,波场中某点的振动等于各个波单独存在时在该点所产生振动之和。 波叠加例子用到的数学技巧: (1) (2) 注: 叠加结果为光波复振幅的矢量和,而非强度和。 分为相干叠加(叠加场的光强不等于参与叠加的波的强度和)和非相干叠加(叠加场的光强等于参与叠加的波的强度和). 2.1.3波叠加的相干条件 干涉项: 相干条件: (干涉项不为零) (为了获得稳定的叠加分布) (为了使干涉场强不随时间变化) 2.1.4 干涉场的衬比度 1.两束平行光的干涉场(学会推导 ) (1)两束平行光的干涉场 干涉场强分布: 21ωω=10 200 ?≠E E 2010??-=常数()() 21212 1212()()()2=+?+=++?r E E E E I r I r E E 12102012201021212010212{cos()()()cos()()()} ?=?+?++-++-?+---E E E E k k r t k k r t ??ωω??ωω

亮度最大值处: 亮度最小值处: 条纹间距公式 空间频率: ? (2 衬比度 以参与相干叠加的两个光场参数表示: 衬比度的物理意义 1.光强起伏 2.相干度 2.2分波前干涉 2.2.1普通光源实现相干叠加的方法 (1)普通光源特性 ? 发光断续性 ? 相位无序性 ? 各点源发光的独立性 根源:微观上持续发光时间τ0有限。 如果τ0无限,则波列无限长,初相位单一,振幅单一,偏振方向单一。这就是理想单色光。 (2)两种方法 ◆ 分波前干涉(将波前先分割再叠加,叠加广场来自同波源具有相同初始位相) ◆ 分振幅干涉(将光的能量分为几部分,参与叠加的光波来自同一波列,保证相位差 稳定) 2.2.2杨氏双孔干涉实验:两个球面波的干涉 (1) 杨氏双孔干涉实验装置及其历史意义 2 12 12I I I I += γ2 212 1 12? ? ? ??+= A A A A γ() )(cos 1)(0r I r I ?γ?+=1γ=0γ=01γ<< 完全相干 完全非相干 部分相干 ( ) ()110sin 11 ,i k x U x y Ae θ?+=() ()220sin 22,i k x U x y A e θ?-+=()(1220(,)sin sin x y k x ?θθφφ ?=-++-( )() 122010(,)sin sin x y k x ? θθ φφ ?=-++-

初二物理光的色散知识点

初二物理光的色散知识点 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就和丁博士一起来看看初二物理光的色散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 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光现象 知识点一:光源 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果介质是不同种或不均匀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大气稠密,越到高空越稀薄,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如图所示。 ②能传播光的介质必须是透明的,如水、玻璃、空气等。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3、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b.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像。 △当物体到小也孔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等大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子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阴暗区域即影子)。;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影子小孔成像 不同点“影子”是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1 2 3

多彩的光知识点总结

《多彩的光》知识点总结 总结人:汪老师 总结日期:2015年1月26日 1、光源: 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待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一种物理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 (3)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 注: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一样,与小孔的形状五无关,可以有缩小的、放大的和等大的像。 (4)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的速度小。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一部份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 所有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 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 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光路图: 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NO 入射角:∠i 反射角:∠r (3)光的反射定律:共面,异侧,等角 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统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注: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 (4)反射分类:

镜面反射: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能把平行的光线也沿平行的方向反射出去。 漫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都很粗糙,存在许多微笑的凹凸不平,平行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注: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成像特点:等大、对称的虚像 应用: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2、利用平面镜 成像。 4、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如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 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空气中的角总是大角。 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便弯折了、海市蜃楼、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在水中的位置变浅了、游泳者从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5、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1)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2)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的通明体能透过所有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色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6、透镜

(完整版)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第二章光的传播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 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 常见的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二、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 (3)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 (4)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随之增大。 (5)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相等都等于0度。 4、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光污染也是镜面反射) 6、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正立的虚像, ②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③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 ④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距离相等; ⑤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像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物体远离或靠近镜面像的大小

第五节光的色散5知识点

第五节光的色散 【基础知识】 1、色散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 这个现象的产生表明:第一,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例1】自主探究 在深盘中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子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水面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白墙或白纸上的反射光的颜色。即可看到彩虹。 原因是:太阳光照射到斜放在水中的镜子时,斜放的镜子和水相当于一个三棱镜,将白光分解为七色光。 2、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三色光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种色光合成。但红、绿、蓝三色光却可以合成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只要适当调配它们之间的比例即可。色光的合成在科学技术中普遍应用,彩色电视机就是一例。它的荧光屏上出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色点组成的。显像管内电子枪射出的三个电子束,分别射到屏上显示出红、绿、蓝色的荧光点上,通过分别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强度,可以改变三光荧光点的亮度。由于这些色点很小又靠得很近,人眼无法分辨开来,看到的是三个色点的复合,即合成的颜色。 适当的红光和绿光能合成黄色;适当的绿光和蓝光能合成青色;适当的蓝光和红光能合成品红色的光;而适当的红、绿、蓝三色光能合成白光。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例2】如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2应标色。 3、物体的颜色 在光照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都消失,只留下红色光。这表明,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现蓝色光。 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它地方是暗的;如果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这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例3】戴蓝色镜片的人看红色的纸,看到的颜色是() A、红色B、蓝色C、黑色D、白色 【例4】在无其它任何光源的情况下,如果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射到穿白上衣、红裙子的女演员身上,则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4、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 自然界的色彩种类繁多。人们可以用红、黄、蓝颜料调出其它色彩,而不能用其它颜料调出这三种色彩,因此,红、黄、蓝称为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混合从体质上说是色光的相减。例如,黄色颜料是从白光中减去了蓝色而留下了红色、绿色成分;紫色颜料是从白光中减去了绿色而留下了红色和蓝色;当黄色和紫色颜料混合在一起时,就只剩下了一种都不吸收的光――红色,因此颜料的混合是运用了减色法。颜料的合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物理讲义复习提纲(3. 4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做光的折射。 注: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2、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④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 逆的。 分界面 注:右图中光线从一种介质“空气”射入另一种介

质“水”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这个过程其实还有一部分光线被水平面反射回去,这里没有画出反射线。折射中光路可逆的意思是:如果有一道光上图水中按折射光线向空气中照射,那么这道光会按上图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也就是光的路可以互相逆转。 4、光折射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②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质交界面会发生两种光现象:折射和反射。如果介质不是透明的,比如钢板等等,就只会发生“反射”。③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 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5、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②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0。④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学 1 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蜡烛,电灯… 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2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为3×108 m/s=3×105 k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 但可近似为3×108 m/s 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1光的直线传播 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孔应该适当小) 2.2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 (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 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平面镜成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 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 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像原理见图: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根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玻璃板必须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的 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通过玻璃板会看到两个像的原因:两个表面两次反射成像。 5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无法与A 的像重合: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 6不用厚玻璃板的原因:两个表面使光反射成两个不重合的像。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人造光源:电灯,蜡烛等(月亮,钻石不是光源) 2、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物体的颜色:我们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5、太阳能电池板:光能转化为电能植物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太阳能热水器:光能转化为内能 6、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红外微波炉)。 7、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灭菌(医用紫外线灯) 9、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应用: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 日食:月亮运行到了太阳和地球的中间 月食:地球运行到了太阳和月亮中间 小孔成像:①形成原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成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 ③小孔成像的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光屏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光屏位置不变,物到孔的距离越近(远)像越小(大),物位置不变,光屏到孔的距离越远(近)像越大(小)】(简记:像定物远像变大;物定像远像变大)。④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而与孔的形状无关。(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10、用带有箭头的直线来分别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一种模型,光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方法叫建立模型法。 1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①选择茶色玻璃板,在较暗的地方做实验的原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选用两个一样的棋子: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③用薄点的玻璃板原因:防止成两个像 ④无论怎么移动物体,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⑤成像特点:成正立的虚像物和像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⑥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比如潜望镜、反光镜、后视镜、水中倒影等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物体的颜色。 【教学难点】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三棱镜、档光板、白光屏。 学生:玻璃板、白纸板、盛水的碗、光碟、三棱镜、手电、各种颜色的颜料和透明光屏、调色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光和我们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 2.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比较哪组表现的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进行新课 1、光的色散 提出问题: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光的色散。引导学生观察自屏及彩色光带上颜色的排列顺序。 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或两次折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可能向尖端也可能另一端;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彩色的光。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 2、色光的混合 启发学生思考彩色光带再经过三棱镜后,又将怎样? 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七色光的混合。引导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讨论归纳实验结论: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光的色散和光的混合。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指导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三基色(课本图4—37)。认识红、绿、蓝被称为三基色。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色散 知识点总结

光的色散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内容较简单,同学们多看几遍记住重点知识即可。 二、知识要点 1、光的色散: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出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三棱镜的色散实验使白光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该实验证明了:白光不是单一色光,而是由许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2)没有黑光的存在,白颜料也不能由其他颜料调配出来。 3、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白色的不透明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的不透明体吸收各种色光。 4、早晨和傍晚的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 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颜色的单色组成。如果射入人眼的光少了几种,我们感觉到的光的颜色就是由剩下的那几种光混合而成的颜色。 地球的大气层厚达几十千米,大气中漂浮着无数的尘埃、小水滴以及各种气体分子,阳光穿过大气层时,黄、绿、蓝、靛、紫等单色光在碰到大气层中的尘埃和小水滴时容易被散射开,而红色、橙色光则不容易散射掉。太阳升起或落下时,太阳光斜射入大气层后再斜射到地面,太阳光中的黄、绿、蓝、靛、紫等单色光几乎都被散射掉了,所以看上去太阳光是红色的了。 5、光谱 太阳光通过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6、红外线 (1)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到。 (2)红外线的功能 ①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②红外线的主要特性——热作用强; ③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 ④红外线具有可见光一样的特征,沿着直线传播,被物体反射。应用于加热物品、取暖、摇控、探测、夜视。 7、紫外线 (1)紫外线在光谱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紫外线的功能 ①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照射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③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可以用来进行防伪,鉴别古画等。 (3)紫外线的来源 ①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②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于太阳光,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 8、光的散射 (1)光是一种波,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光具有能量,就像水波能推翻渔船一样。(2)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 三、经验之谈: 本节中我们要多看书,早自习、做作业时都拿出来翻一翻。因为本章中记忆的知识非常多,多看几遍牢记于心,学习物理如果你理解了其中的奥妙,你读物理课本比读小说还有劲。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光现象 知识与技能: 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光具有能量;了解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光的色散实验探究白光由色光组成; 通过光的混合与颜料混合的实验,了解两种混合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让你欣赏一台晚会,但是晚会却没有灯光效果,你一定觉得很差劲,心想,要是配上五光十色的灯光该有多好啊!那么这些绚丽多彩的灯光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叫做光源,光源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生活中哪些是光源,各属于哪一类? 光源必须是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例如:蜡烛不一定是光源,但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二、分析太阳光 活动一光的色散 1、白光不是单色光; 2、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构成。 活动二() (1)猜想:当白光通过红色(或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2)用手电筒和红蓝绿玻璃纸证实自己的猜想。 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我们将红、绿、 蓝三色光叫光的三原色。 活动三颜料的混合 学生完成P57颜料的混合的活动; 学生对比色光和颜料的重叠区域的颜色。 学生总结结论:4、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情况不同; 5、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 多媒体演示:颜料的混合(教参所附的光盘上有) 三、光具有能量 6、光具有能量,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日能、化学能。 (1)激光切割 (2)用凸透镜汇聚太阳光点燃火柴 (3)利用太阳能工作的太阳帽 学生猜想:把色散后的白光再经过一次三棱镜会怎样? 多媒体动画演示(光盘) 总结新课 本节课学到了哪些东西?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检测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

光学总结-5

11周二:光学已复习过的:桥渡34(干涉),电气 波动光学 第一部分 光的干涉 一、基本要求 ⑴掌握光的相干条件以及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⑵掌握光程、光程差的概念以及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 ⑶掌握杨氏双缝干涉及薄膜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宽度等的计算。 (劈尖、牛顿环),注意有半波损失、浸入媒质等情况下的计算。 ⑷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搞清相关的计算。 二、主要内容 (一)光的相干基本知识 1.光的相干条件 光的干涉现象是指因两束光波相遇而引起光的强度重新分布的现象。两束光波相遇能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列光波的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满足相干条件的光叫做相干光,能够发出相干光的光源叫做相干光源。 2.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分波阵面法,如:杨氏双缝实验、菲涅耳双棱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等;二是分振幅法,如:薄膜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干涉、等倾干涉等。 (二)光程和光程差 1.光程 光程:L=nx 。引入光程的概念,是把光在不同媒质的传播都折算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这样就有了统一的客观尺度。从而可求得在不同煤质中传播的两束相干的光程差,使于讨论光的干涉。 2.光程差――两束光的光程之差 解题:1.确定两束光及光路各介质的n i ,再确定两束光的起、终点。 (起、终点:等相面――聚光点,或分光点――等相面) 2.再算两束光的光程差或位相差的具体式,下面的右边式要算! 两束光波到达空间某点的光程之差,叫做光程差,用δ表示,即 |???21(0,2,401,3,51) |2i i k k i k N N n x n x N =====-+? ∑∑()()λδ (16-1) 注意:光从光疏 光密,其反射光波才有半波损失。( ,2λπ) 两束光的位相差?Ф与光程差δ之间的关系为

光学知识点总结

光现象知识总结 一.光的产生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 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二.光的传播 1.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密度不均匀的液体或气体中传播会折射,比如海市蜃楼,星星闪烁,通过火苗看物体会晃动。 2、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法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 之一。 辅助线:法线和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实际光线:用实线表示,且带有箭头。 3、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站对看齐。 ②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 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日地月同线时,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在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 关。只与光源(亮物体)的形状有关。 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共同决定。 稍大的小孔成模糊的像,较大的大孔不能成像,只能形成与大孔相同形 状的亮斑。 4、光速: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可以传播)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三、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实验:光的反射定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