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练习题

第五单元从国

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达标练习】

1.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A.蒋介石

B.孙中山

C.周恩来

D.叶挺

2.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袁世凯

3.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A.地主阶级的利益

B.资产阶级的利益

C.帝国主义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学习了“北伐战争”一课的内容后,请你帮助历史兴趣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补全上面知识结构示意图。

(2)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能力提升】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B.新三民主义

C.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D.国民党的新党纲

2.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其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建立人民政权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3.在一家博物馆里,讲解员向参观者生动地讲解道:“这里是北伐的主战场,盘踞在这里的军阀是吴佩孚,后来叶挺独立团攻克了此城,消灭了吴佩孚主力。”此博物馆坐落在() A.长沙

B.武昌

C.南京

D.南昌

4.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国共合作()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发动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 某校八年级(1)班在学习“北伐战争”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是为什么却说国民革命失败了”,下列同学们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 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B.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 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D.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次大会中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主席并致开幕词,他说:“此次国民党改组,有两件事:第一件,改组国民党;第二件,就是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材料二得到全国工农群众支援和苏联帮助的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

势的发展。

材料三“……4月12日,蒋介石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1)材料一中的此次大会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北伐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除材料中所提及的北伐胜利进军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你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破裂的因素有哪些?

【达标】

1.A 2.D 3.D

4.(1)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国民党右派

(2)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能力提升】

1.B 2.B 3.B 4.B5.B

6.(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推动;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4)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是国共合作最终破裂的根本原因;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 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3年6月。 (2)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背景: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时间:1924年1月。 (3)地点:广州。 (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5)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6)意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相关链接】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的建立 (1)背景: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2)创建: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3)军校领导人的任职情况: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4)贡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相关链接】

这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著名的军校。在此军校门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 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 【相关链接】 北伐的对象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三派军阀,目的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北伐战争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5.过程: (1)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2)军阀实力: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十万部队。 (3)北伐军的作战概况: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接连遭遇吴佩孚的重兵抵抗。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相关链接】 叶挺独立团 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的部分共产党员及从各地调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铁甲车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两广地区军事部决定扩大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建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以共产党员叶挺为团长,铁甲车队全部作为独立团骨干。周恩来还从黄埔军校调来不少共产党员到独立团担任各级领导工作,强调要把独立团培养成为一支可靠的有战斗力的革命军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以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涌动、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破裂为主要内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本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才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所以,在单元教学中,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收集和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系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了解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史实,使学生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难点: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黄埔军校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二)教师引领,探究新课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中共三大的召开 时间:1923年6月 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为国共合作提供了条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北 伐战争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 第11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读图析图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整合教材全程分析辛亥革命缺陷→孙中山创黄埔军校→国共紧密合作→北伐胜利进军→陈独秀“右倾”危害、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讨论探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思想意识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2、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

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终于形成国民国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布置学生阅读50——5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黄埔军校的建立 1、根据50页“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他接受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落入北洋军阀手中的教训,希望创造一支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2、革命军与北洋军有哪些区别?(启发学生运用“导入框”和51页小字部分提供的资料,从军队的任务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小结、过渡:袁世凯等人利用北洋军队作为自己独裁专制的工具,继续祸国殃民。所以,要想挽救国家危亡,就必须针锋相对,动用枪杆子来解决问题。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推翻北洋军阀的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课时练

第15课北伐战争 选择题 1.《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 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A.1912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7年 3.小明学习了“黄埔军校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后,老师问他:“学完了这一知识点后,你会想起哪些历史人物?”对于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①周恩来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蒋介石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4.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5.“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即孙中山。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6.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 蒋介石 B. 李宗仁 C. 叶挺 D. 彭德怀 7. 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8.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9. 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的是() A.黄埔军校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分共会议”的召开 B.张学良改易旗帜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D.北伐战争失败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最新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北伐战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2.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 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提示: 时空1924年,广州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参会人员 领导和组织工作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等。 2.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国民革命歌》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 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 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中国共产党的党纲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其中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导学案)

第15课北伐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2.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3.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4.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学习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学习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形成。 3.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辽宁省鞍山市朝鲜族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 目标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对象。 基础知识 一、黄埔军校建立 1、背景: (1)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2)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时间:1924年5月。 3、地点:广州黄埔。 4、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5、目的:通过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6、领导人: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7、意义: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二、北伐胜利进军 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时间:1926—1927年。 4、领导者:广东国民政府。(总司令:蒋介石) 5、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6、重要战役:叶挺独立团在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中表现神勇;武昌战役后吴佩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然后,北伐军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7、战果: (1)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 (2)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3)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4)1927年4月,北伐军又挥师北上进攻张作霖的军队。 8、失败标志: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

9、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主观原因是中共年轻、妥协退让,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10、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人要领导人民取得胜利,一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二是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11、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或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成立时间:1927年4月 2、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3、特点: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二、合作探究 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尤其是护法运动后孙中山先生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根本不行,必须创建自己的军队,于是建立了黄埔军校。 2.结合教材,请分析一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2、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 3、北伐官军浴血奋战,尤其是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4、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密切配合,积极支援。 3.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国民革命却最终失败了呢? 客观原因是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主观原因是中共年轻、妥协退让,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4.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5. 南京国民政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其反动政策有哪些表现?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读图析图再现情景联系当时三派军阀在中国统治的范围,达到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分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黄埔军校的门上有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下面看具体内容。[讲授新课]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成立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看完后请先复述国民党一大的情况。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 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这样,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教师过渡]国民革命运动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它的进行需要以武装力量为基础,而黄埔军校就是要为国民大革命培养军事干 部。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有关黄埔军校的内容。从中提炼出相关信息。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 1924年5月创办,地点在广州黄埔。 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希望在黄埔军校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教师过渡]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那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过程、结局怎样,这是我们这一节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学 习第二个大问题——北伐胜利进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北伐胜利进军一目中的相关信息找出来,复述北伐胜利进军的过程。 [学生寻找]…… [学生回答]北伐从1926年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 北伐的路线是从湖南进入湖北,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接着,沿江东下,直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导学案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黄埔军校建立的基本情况。 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3.知道国民党叛变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二、自主预习 1.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3.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它指导的革命运动叫什么? (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新航路后的历史感受。

四、随堂演练 1.下列与孙中山革命活动不相关的是() A.提出三民主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成立中国同盟会 2.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3.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4.1924年,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黄埔军校。兼任黄埔军校总理的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廖仲恺 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6.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7.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 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 五、课后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 本课是新人教部编第五单元第15课的内容。课标这样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它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从单元教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课:上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终于形成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二、进入新课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展示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检测题(有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检测题(有答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 1.下列对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联苏、联共、扶助农工 B.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联苏、联共、团结工农 2.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二大 B.中国共产党三大 C.中国国民党一大 D.黄埔军校的创办 3.(2018辽师大附中)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 A.同意改组国民 党 B.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4.如图是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的留影,当时他担 任军校的( ) A.总理 B.校长 C.党代表 D.政治部主任 5.(2018 泉州实验中学调研)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B.周恩来兼任 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奠定了基础 6.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 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 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最早开始传唱于( ) A.1924年 B.1926年C.1927年 D.1928年 8.战士们高喊“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奋勇杀敌,不到半年,革命的火焰就从珠江流域蔓延到长江流域。材料中“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 入斯门”的对联,在发生了一个事件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 A.誓师北伐 B.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C.北伐军攻克武昌 D.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0.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南北统一的历史 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宁汉合流”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 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 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导入新课: 有一所学校的门上贴着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哪所学校的对联?它是谁创办的?他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是谁?政治部主任又是谁?这所学校成立后做的一件大事是什么? 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在北伐战争中,先后进行过哪些激烈战斗?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 自主学习(自学15分钟,完成并掌握下列内容。) (阅读课本“黄埔军校的建立”一目,完成1—5小题。) 1、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是,地点在。创办者是。 2、黄埔军校是在和的帮助下建立的。 3、黄埔军校原名是。 4、任黄埔军校校长的是,政治部主任是。 5、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建立奠定了基础。 (阅读“北伐胜利进军”一目,完成6—16小题。) 6、北伐战争的组织者是,目的是,。 7、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8、北伐开始的时间是。北伐的总司令是。 9、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10、北伐的主要战役有、、。 11、北伐战争中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战争的是领导的独立团。 12、北伐战争中在湖北和湖南战场基本上消灭了的主力。。 13、北伐军在打败吴佩孚后,又集中力量进攻,消灭了的主力。接着,北伐军乘胜沿长江东下,直捣。另一路北伐军也从福建进入、。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一选择题 1、北伐战争的战略步骤是( ) A.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 B.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 C.消灭吴佩孚→消灭孙传芳→消灭张作霖 D.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 2、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的性质是( )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3、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发动了()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4、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5、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6、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7、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 D.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

8、影视剧中经常引用总理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们所说的总理指()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孙中山 D.周恩来 9、有一名黄铺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之初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的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李大钊 10、“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如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黄埔军校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办学宗旨B.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C.说明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忠于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 D.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办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 1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内部条件造成的。”其“内部条件”是指( )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了列强的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C.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当时中国各党派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12、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成立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②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③彻底地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④又是一个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纲领、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会”指哪一次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2)新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3)该大会的召开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民主革命纲领 D.民主科学 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5.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黄花岗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6.“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 ) 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北伐任务 B.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 C.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D.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佩孚一派军阀7.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8.1927年,宁汉合流后,新建立的国民政府定都在() A.北京 B.武汉 C.南京 D.广州 9.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10.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1.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