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案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案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案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3学时)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1 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 研究主要方面:

1)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公布的合理化

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发展

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核心:人地关系

李旭旦、吴传钧、张文奎等先生都有论述。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人文化的倾向愈益明显;应用得到了加强。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1949——1978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197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

一传统方法

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利用和编制地图

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二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方法论。

上述方法论中,一是注重区域和空间的概念并结合实证进行研究,二是注重人地关系的传统研究内容,即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3学时)

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0.5学时)

一文化概念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指广义的文化概念。

我国《周易》中对文化的概念即有阐述:以文化教是中国传统的对“文化”的定义。

西方到了19世纪文化才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

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结构*

关于文化结构,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第一,物质文化的物质性。

第二,物质文化的基础性。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制度文化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误解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0.5学时)

一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适应

2、文化适应

二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2、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5学时)*

一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

依据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乔丹的分类,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都认可的文化区可分为:

1、形式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1、环境决定论

2、可能论

3、适应论

4、生态论

5、环境感知

6、文化决定论

7、和谐论

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文化景观

第四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0.5学时)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二马克斯 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4学时)

第一节人口分布(2学时)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一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测量人口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前述的人口算术密度(亦称粗密度)。此外,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提出了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指标。

法国地理学家还提出了比较密度的概念。比较密度指单位面积农田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

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三中国人口分布—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人类周围自然因素的总和即为自然环境,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类创造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自然环境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可以说,自然因素始终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体。

5.矿产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2.经济发展水平。

3.经济活动方式。

4.交通输条件。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第二节人口移动(2学时)

一概述

(一)概念

对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但这样的定义无法涵盖通勤、季节工、旅游者、游牧民族等暂时性或不定期的人口移动。故许多学者倾向于采用内涵更为广泛的人口移动(population movement)概念。

(二)重要性

人口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区域人口动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人口移动的形式、动机多种多样。

(三)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到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二人口迁移的形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有史以来,不仅人口迁移的规模在扩大,而且迁移的距离也在扩大。

1.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一般又有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迁移之分。

2.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居现象。其形式有三种,即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和城市间迁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组织协调能力的增强,世界上国内人口迁移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在加强。

3.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了他的7条迁移法则(包括几个空间取向)。

(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1.居住历史分析。居住历史分析可以看作是对个人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行为的研究。它记录了个人或一群人在其一生或两地间迁移时间内的居住地点。

2.随机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与居住史分析并行的是日益增多的地理学家,他们更多地涉足用更综合性和预测性的方法研究时间和迁移。随机方法主要关注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三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政治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第四章人口与发展(4学时)

第一节人口增长过程(1学时)

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一是极低的人口密度。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

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

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就像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样,工业革命也对人口产生了类似的空间和生态上的作用。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

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过程只用了15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2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第二节人口转变模式(1学时)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二)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无疑给其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它们的转变历程可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具有许多独特性,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状况,可将中国人的转变模式划分为6个阶段。

1.加速增长阶段。

2.负增长阶段。

3.高速增长阶段。

4.减速增长阶段。

5.波动增长阶段。

6.持续增长阶段。

(二)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

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

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

第三节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1学时)

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人口过程的特点和运动方式,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

2.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

3.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一)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

(二)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

第四节人口与发展(1学时)

一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二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为突出。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工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4学时)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2学时)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的。宴享说是海登(B.Hayden)提出的,其说法与人口压力说相反。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C.O.索尔的推论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形成

(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1.埃及。2.巴比伦。3.印度。4.中国。5.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2学时)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二传统农业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subsistence agriculture)。

(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

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为四种类型。

1.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4.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三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在,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

(二)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8学时)

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1.5学时)工业生产是生产上的一次比农业生产更深刻的变革。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我工业革命。

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一)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二)钢铁工业

(三)采煤工业

(四)运输业

(五)机械工业

(六)化学工业

(七)食品工业

第二节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2学时)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一)向欧洲的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是法国。

(二)向北美的扩散

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三)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般称之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气时代。

第三节产业类型和工业区(2学时)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一)伐木业

(二)捕捞业

(三)采矿业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一)北美工业区

1.新英格兰区。

2.中大西洋工业区。

3.摩霍克河谷区。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

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

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

(二)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

2.莱茵-鲁尔工业区。

3.莱茵中部工业区。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

1.中央工业区。

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四)日本工业区

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

1.京滨工业区。

2.阪神工业区。

3.中京工业区。

4.北九洲工业。

(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

2.亚洲工业区。

3.非洲工业区。

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三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原来的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

1.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2.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这些部门的情况也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3.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是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例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第四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1.5 学时)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

(二)资源条件

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

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

(三)能源条件

(四)市场条件

(五)劳动力条件

(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一)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二)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三)微电子工业

(四)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

第五节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1学时)

一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

(一)需求不旺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总是需求更多的工业产品。过去,工业发展的重要促进条件就是需求。二战后,工业生产的繁荣是人们需求兴旺的结果。

(二)生产能力过剩

现在工业化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

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

(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

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给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超过了过去人类的发展历史,所以人们称我们的时代为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为工业社会,我们的文化为工业文化。

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5学时)

第一节种族与地理人种(2学时)

种族和民族仍然是人们在进行文化景观区的研究中划分不同的人类集团的重要概念和方法。种族和民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民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与种族和民族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民俗也是文化景观的构成因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内涵十分丰富,它往往能综合地体现出一个文化景观区的许多“个性”特征。

一种族的起源

(一)种族的起源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

1.多源论。

2.一源论。

(二)种族与环境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

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种族的划分

(一)划分种族的标志

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郭、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

(二)世界种族划分

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三类:黄种、白种和黑种。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

1.白色种族群。

2.黄色种族群。

3.黑色种族群。

4.棕色种族群。

三地理人种

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在地理人种以下又分地域人种和小人种。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

(一)亚洲地理人种

(二)欧洲地理人种

(三)非洲地理人种

(四)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五)印度地理人种

(六)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其余的三个地理人种为美拉尼西北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四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类,有权统治其它种族。

第二节民族(2学时)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民族的形成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

(二)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

(4)共同心理素质。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一)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

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

(二)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民族自形成时就发生着不断的迁移和集聚。

(一)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二)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三)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五)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二)西班牙人在垃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第三节民俗与文化(1学时)

民俗即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我国古代称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做“俗”。

一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一)民俗的形成

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二)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

二民俗与环境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一)民居

1.建筑材料。

2.建筑布局。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二)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三)服饰民俗

三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

就国际经济文化而言,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

第八章语言地理(6学时)

第一节语言的起源与发展(1.5学时)

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

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一语言的产生

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

二语言的本质特征

(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三)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四)语言是符号系统

三语言的发展

(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二)汉语的发展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一发展。

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1.5学时)一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

(一)语系

(二)语族

(三)语支

(四)语种

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一)印欧语系

1.日耳曼语族。

(1)英语。(2)西日耳曼语。(3)北日耳曼语。

2.罗曼语族。

(1)法语。(2)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3)意大利语。(4)其它语言。

3.斯拉夫语族。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507608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英文名称: Human Geology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学时: 64 讲课学时: 64 实验学时:0 学分: 4 适用对象: 地理科学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 执笔人:林英华审定人:陈诗越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人文地理学有初步了解,明确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人地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表现,能胜任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任务。 2、掌握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运用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时间分析、综合分析、社会生态分析等方法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了解人文地理学各主要分支学科尤其是比较重要的分支学科如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维护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地关系理论、区位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掌握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掌握人类经济、文化、政治、旅游、宗教、聚落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改基本要求: 1、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理论通常比较抽象,联系具体的实际讲授人文地理学理论,可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 2、应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区域环境转化为具体的区域景观,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联系更加直观、具体; 3、应用启发式教学、开展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4、加强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人本主义方法论和经验主义方法论; 难点: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云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较高思想品德,得才兼备的人文地理学高级专业人才。具体体现在: 政治与思想品德目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体系;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团结友爱的科学合作境界; 业务目标: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高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清楚地了解当今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和最新科研动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当今人文地理学的最新理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科研实验技能,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创意;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融宽广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全面的素质于一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从事人文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科学研究和相应专业的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脱产方式培养。通过以下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1)课堂授课与讨论;(2)撰写读书报告;(3)学术交流,包括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形式;(4)科研实践。 2、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三年。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学习硕士学位课程,通过考试。一年半到两年从事科学研究,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视学位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完成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半年至一年)毕业。 三、研究方向简介 1.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 该研究方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1)区域旅游规划的理论与“范式”建构研究;(2)旅游目的地开发规划与管理研究;(3)旅游地形象策划与营销管理;(4)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5)基于3S技术的区域旅游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2.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以下领域的研究:(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2)企业区位选择和区位结构问题研究;(3)区域形象策划与营销管理研究;(4)区域经济规划及发展

6年级地理教案

6年级地理教案

6年级地理教案 【篇一:六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六年级上学年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我是一名非地理专业教师,在学法和教法方面还欠缺一定的教学经验,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再就是有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好,加之有些班级纪律较差、学风不浓,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了,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能扬长避短取得更有成效的教学成果。 二、本期教学任务和目标 完成六年级下册各章节的教授,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3、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三、教学措施: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从帮助落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开展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难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六、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3第一周 第二节人文环境 2 第二周 单元复习、检测、讲评3 第三-四周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2第四周 第二节东南亚2第五周

2020-2021年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

2020-2021年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科目、复试分数线、 参考书目、考研经验! 一、学院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始建于1954年的地理专业,1957年建立地理系,2001年7月正式更名为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拥有“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首都圈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北京市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自然地理学”、“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旅游管理”;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和地理教育学4个博士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教育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旅游管理、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招收在职教育硕士。目前,在读博士生65人、学术型硕士317人、专业学位硕士115人、教育硕士31人。博士论文曾获国家百篇优博提名奖,在读博士生研究成果被SCIENCE LETTER报道。 办学六十多年来,学院培养各级各类人才7000余人,分布在首都的各条战线上,成为各行业的骨干。面向社会需求,学院将不断提升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发展优势学科,创建新兴学科,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与专业群。

二、2019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招生情况 070502人文地理学 01区域发展与调控 02旅游规划 03区域与城市规划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通用) ④834经济地理学 2019年本专业拟招收15人,含推免7人计划 三、2019年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参考书目 601 高等数学(通用)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五版)834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主编华东师 四、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102402人文地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管理专业

“人文地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执笔人:刘志刚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地理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基础 课程编号:102402 英文名称:Basis of Human Geograph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4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 学分:3 开设专业: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基础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在强调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围绕“空间”和“地方”这两个地理学的核心论题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近年来人文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经济、文化、聚落、地缘政治和人地关系等内容,主要内容按四条主线展开①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②人地关系。③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④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联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特性、类型和分布,建立人文地理学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能够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发展过程; 2.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主要人文地理要素的特征及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4.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能够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和旅游规划类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本项编写要求:以基本内容为主线,对各知识点分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要求,并说明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绪论 教学基本内容: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2.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起源、形成的时间和标志;不同时期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点、学术流派及主要地理学家;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2.理解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及学科特性。 3.了解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著作及其学者。 4.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2.人文地理学的学术流派及其代表学者,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难点: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前沿及其近代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 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共招生14人,下设4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学。 二、考试的科目 三、导师介绍 陶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旅游研究院院长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

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首师大考博英语 首师大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

2021兰州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的时光我永远铭记,今天我把考研经验和大家做个分享吧。 我政治一是11月份开始复习的,政治其实不用太早复习,10月份之后开始都可以。政治由于时间不够我是倍速看的李凡《政治新时器》一套,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熟悉知识点。11月份的时候,重点就是做政治里的选择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选择题研究透彻。12月份,背诵了《政治新时器》里的大题,大题一定要花时间背诵。虽然我政治准备的晚,最后我该花时间背诵的,我都背诵了,分数也达到预期的。 英语在3月份之前,我已经用《一本单词》将考研单词背了一遍,不是让你光记住单词,是单词的词性与用法。 3-6月看蛋核英语的长难句课程,背单词继续。 7-9月我开始用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最早几年的题型太老了,失去的价值,我把他作为长难句解析,一句一句的分析,用本子记下来后对答案,过程会很痛苦,但是这样四五年的真题后你会突然发现你都看得懂了。开学后我开始刷第二遍真题阅读+背作文。 11月份,我开始关注新题型+完形填空,看了老师的视频,把前面的新题型+完型做了两遍。然后复习到最后一个月,每晚睡觉前刷下木糖英语公众号和蛋核英语公众号里的推文,里面都是考研相关的文章,看了收获很大。 专业课: 首先大致浏览一遍课本,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大标题小标题小小标题这样,第一遍可以不细看,但要有个印象,知道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分几章,每章又在说什么,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出来。 第二遍开始仔仔细细地看课本,把这个知识框架逐步逐步地填满,不能有知识上的盲点,如果看书看不明白,就去问在校授课的专业课老师,老师会慈爱地给你详细解答。可以自己根据书本内容做笔记,做完笔记印象更深刻。 第三遍再返回去扫一下课本,可以结合真题去针对性地复习,真题的答案试着自己去总结,有个自己的答题思路是最好的。反反复复把课本多看几遍,做到尽可能的充分理解(不要觉得自己看过两三遍就能记得全部内容啦,指不定考试那天没睡醒或者天气太冷,脑袋短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就真的玩完了),看到考试前你都不记得你看过多少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发现(真的真的不骗你),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 我院人文地理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是我校六个重点学科之一。 一、学科建设的概况 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0年1月,我校组织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9月28日该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检查,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省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目前已经确定106个重点基地(相当于理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校的重点基地是全国唯一与海洋经济研究有联系的基地,也是唯一的以人文地理学为基础申报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 ●研究方向稳定――目前已经形成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逐步开拓海洋地缘政治与海洋地缘经济(海洋权益)的新方向。由韩增林、张永维、栾维新、张耀光、李悦铮、李靖宇等六位教授,和雷磊、安筱鹏等一批青年科研骨干共同组成了老、中、轻结合的学术梯队。 ●研究成果丰硕――先后承担"六五"期间《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七五"期间《辽宁省海岛调查》、"八五"期间《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九五"期间《辽宁省集装箱运输环境研究》等国家、省、部委海洋开发方面重点研究课题十几项;完成地方政府海洋和区域经济方面研究课题数十项;主持完成《辽宁省区域海洋经济布局机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项(到目前为止承担的地理学科海洋经济地理研究方向的基金课题是全国最集中的),主持完成《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的“瓶颈”与对策研究》等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目前在研的课题41项,经费总额近百万元。研究成果获国家、部、委、省、市科技进步奖和社会科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著十余部。 ●建立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1981年开始招收海洋经济地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初步建立了以海洋经济地理、沿海港口城市、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等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先后培养了50余名硕士研究生。历届毕业生中有12人分别考取北大、南大、中科院地理所和日本千叶的博士研究生,还有一批毕业生分配到国家海洋局、省市计委等研究和管理机构。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陆域所承受的粮食、资源、水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逐渐把拓宽生存空间的方向转向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成为必然趋势。未来学家和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

我眼中的人文地理考研及就业

本人毕业于国家某重点高校人文地理专业,已工作一年有余,闲暇之余,看到论坛上师弟师妹的困惑,包括对考研,导师,就业等未来困惑,心有所感,因为自己走过同样的路,有过同样的担心,今天就整理下,以一个过来人,说下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下面部分内容来自于网上看的一个帖子,我觉得他写的很好,就班门弄斧了。 1、初试: 对于人文地理而言,师弟师妹们一般都是政治、英语+两门专业课或一门专业课+高数。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要重视历年真题,不管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花大把时间去研究它,琢磨它的规律、答题思路、出题重点,而后有重点和目的的去学习。但我觉得有一个不好的现象,或者说我当时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那就是对专业课不是那么的重视,平时花了很少的时间去复习,老想着英语呀,政治什么的,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有点后怕,因为我专业课分手才考了90多分,与对手差距太大,以致于花太长时间得到的公共课的分数优势也荡然无存,还差点没分配到公费名额。现在想明白了,公共课大家一般拉不开分数,你考55,我考65,能差多少?但专业课复习的好,就能考140左右,复习的不好,就像我一样,刚及格而已。而我们辛苦的准备考研,目的就是初试获取综合高分以便昂首进入复试,或复试取得高分,以期能获取公费或者一等奖学金,所以这里面一定要考虑各个科目的时间投入情况。 基于真题如此重要,我们就要想办法获取,获取真题的渠道很多。一是考研网、中国教育在线等等,均提供试题免费下载。不过他们提供的试卷年份一般不连续,不利于整体把握学校出题范围和重点。且有些只是粘了一些试题,说什么回忆版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二是向已考上的师兄师姐询问,这个就要靠个人关系和魅力了。三是研招办购买,但有些院校比如北师大、遥感所等就不提供真题,况且一般学校也不提供邮购业务。四是去淘宝网买资料,那些淘宝卖家一般都是在校学生或者已毕业的学生,几个人合伙,利用人脉和关系去搜集资料,因为他们是专业做淘宝,资料比较全,且有支付宝的支付中介,应该可以相信。但据我了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文科专业出身,做一个或几个学校所有学院和专业。而对于他们提供的人文和自然地理资料,质量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如专业背景相同的学长,他们所提供的资料和信息含金量应该会更高些。 2、复试 复试也很是重要,而且复试的笔试成绩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还是那句话,多重视历年真题。而对于面试,就要咨询下对应学院学姐或者师兄什么的,大概了解面试的题目和流程,已做到胸中有丘壑。面试时间有短有长,一般都是二十分钟左右,六七个老师轮流问问题,一般都是地理学的某个概念,或者你怎样看待地理学发展等某个问题的,还有地理学现在某些热门问题等等。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去一些论坛,如小木虫地学模板和考研模块、地理信息系统论坛等。还可以加入与专业相关的考研群,实时的获取考研信息。我记得有一个人文地理全国各重点高校的考研咨询群: 212750258,大家可以试下。 3、就业 随着国家前几年连续的扩招,硕士现在已经成了就业的主力,好的单位已经把硕士学历当成了最低要求。所以考研是一个还算正确的选择,对未来发展也非常有利。但这里面要解决二个问题,一个是行业问题: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行业,想干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对于人文地理而言,有两个,一个是教学,一个是去公司或设计院做规划。以前毕业的师姐们还可以去高校,现在不行了,一般都去高中或者去大中专院校,教授相应课程。如果师弟师妹们真要考的话,我倒建议大家考师范学校,不过如果喜欢规划的话,不妨试下中山大学的地规学院。想到哪说到哪,可能有点乱,有些问题并没有讲清楚,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直

人文地理学教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学教案 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家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了解并掌握人文地理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重点学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这些理论基础在主要生产部门中的应用。 本课程共54 学时。目前采用的教材是由王恩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本课程将采用对话式、讨论式、讲授式及CAI 课件等多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所授内容为今后学习部门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地理打下深厚的基础,并为应用遥感技术(GIS)打下地理基础。 二、正文 注: 加横线的是板书内容第一篇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人文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熟悉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象宣传一个英雄要从他的成长历程开始一样,我们学习人文地理也要从它的出身、家庭开始。我们先来看一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开始,处于生存的需要和好奇心的驱使,人类就开始试图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因此,地理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古人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地理简单的理解就是地的理论。而地就意味着空间,也就是研究空间的理论。而这个空间不是数学或哲学的抽象空间,是具体事项充填的地表空间,空间中有各种具体的事物,是人文和自然要素的复合空间。因此, 1、地理学:就是研究地表物质的空间(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从这个简单的概述我们也能发现 2、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地表物质和区域空间 日本地理学家千叶德尔于1966 年在《地域和自然》一书中对地表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见表1 可见在地表物质中,应该包括自然的地表物质和人文的地表物质. 这些研究要素与区域空间相对,我们称作物质要素;而区域空间我们则称作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自然要素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人文要素--- 生物圈、社会圈 非物质要素:空间------ 大小、形状、位置 时间--- 变迁、进化 从地理学研究的要素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跨学科的或学科间的一门学科,并自成一个独特的科学体系。在地理学研究的这些要素中,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 一定要明确: 3、对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明 A、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地表,不是任意抽象 的空间。 B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地表空间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 具有空间观点,要从区域入手,从局部到整体。 C由于这些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要强调人类与环

中国人文地理教案(二)

中国人文地理(二)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

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南方地区 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复习笔记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复习笔记 论绪第1章 复习笔记 1.1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三部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1)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2)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3)经济地理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阐述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者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2)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出发,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3)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1)社会性 ①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②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各地区的人文现象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并不断运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研究不同发展实际和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2)区域性 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 (3)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材料教学文稿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材料

10资环《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材料 填空题10分;名词解释20分;单选题20分;简答24分;论述题26分 复习材料一 填空题 1.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心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 3.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4.德国地理学家冯?杜能在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一书,运用抽象法 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5.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创立的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 6.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生态论,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7.衡量人口迁移的指标通常有迁出率、迁入率和净迁移率等。 名词解释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1.人口转变:人口转变是指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再生产类型的过渡 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3.城市化: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4.文化景观:叠加在自然环境基础之上的人工创造物 5.功能文化区: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性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它不是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拥有中心、范围和确切的界线。 单选题 1.德国地理学家 B 冯·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 亚里士多德 B 冯·洪堡 C 卡尔·李特尔 D 哈特向 2. 法国地理学家 D P.维达尔·白兰士提出的可能论思想在于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必背70简答题(陈世超)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人文地理学必背70道题 (70道题=100分!)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编辑出版学陈世超 2015.11.07

【绪论】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2013) (1)地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 (2)社会性——由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 (3)综合性——由学科属性所决定 (4)复杂性——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人地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2009) (1)地理环境决定论 (2)可能论 (3)适应论 (4)生态论 (5)文化景观论 (6)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7)环境感知论 (8)文化决定论 (9)“天人合一”观 3.“地”的属性(2012) (1)数量上的有限性 (2)地域上的差异性 (3)制约性和可变性 (4)有限的稳定性 (5)层次性和复杂性 (6)整体性 4.人地关系的新实践特征 (1)人地关系的网络化 (2)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 (3)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 (4)全球的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 (5)区域因素由静态转变为动态 5.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2010)(1)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 (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6.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①土地②地形③土壤④气候⑤水 (2)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2008、2013) ①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 ②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③生产力水平高低 ④市场需求 ⑤交通运输 ⑥农业政策

7.工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 (1)无明显的季节性 (2)专业化与协作化 (3)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 (4)分布集中 8.工业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离不开能源和原材料 (2)工业集中分布有利于形成适度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3)工业生产过程易于分解,易于形成众多小部门乃至生产零部件部门。(4)工业各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生产和技术联系。 (5)工业集中分布,可以产生集聚效益。 9.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特点 (1)就业机会多 (2)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少 (3)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不高 (4)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产品成本低 10.资本密集型工业的特点(2015) (1)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投资较多 (2)技术装备程度较高 (3)用人较少的工业部门 (4)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5)物资消耗较少 11.工业布局原则(2013) (1)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动力产地和产品市场。 (2)确定工业基地的合理规模,防止工业过度集中或分散。 (3)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矛盾,推动落后地区的开发。 (4)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确定各自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实现优势互补。(5)充分考虑国家安全,合理布局工业。 12.工业布局类型 (1)资源型布局 (2)河湖水域型布局 (3)临海型布局 (4)临空型布局 (5)智力型布局 13.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①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②水③土地④动力⑤原料 (2)人文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交通运输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关联产业。 ③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是工业布局的前提。 ④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市场需求影响工业布局。

(精选)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人文地理学参考资料.doc

人文地理学参考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2.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主张从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上去阐明地理学的人文方向。 3. 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活动系统,其构成要素有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 4. 地理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5.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6. 为了探求人们日常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问题,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创立了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 7. 我国规定,可以设市的城镇聚集人口是10万。 1.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心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 3.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4. 德国地理学家冯·杜能在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一书,运用抽象法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5. 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创立的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 6. 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生态论,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7. 衡量人口迁移的指标通常有迁出率、迁入率和净迁移率等。 1. 文化生态学是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2. 德国地理学家冯·洪堡创立的因果原则、综合原则和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的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 3. 乡村聚落按其形态可分为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4. A.普雷德把决策者的决策描述为某种情况下有关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决策者信息的能力的函数,从而创立了行为矩阵模型。 5.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目前,国外大多数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 6. 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归纳为三种:运费、劳动成本和集聚、分散所带来的成本变化。 7. “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道教的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第一次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是德国地理学者(),他也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