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坑监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数据分析和判读

基坑监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数据分析和判读

基坑监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数据分析和判读
基坑监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数据分析和判读

基坑监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数据分析和判读

一、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基坑监测工作实施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不同内容,会遇到安装、埋设、保护、测试、分析等各式各样的问题,而针对基坑的施工单位应着重关注监测点安装埋设过程中的配合问题和测点的保护问题。

(一)监测点安装埋设过程中的配合问题

在监测单位提供监测方案后,施工单位应组织项目部相关部门对监测方案进行仔细的阅读,并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结合施工方案、场地布置计划等对监测方案中监测点的布局的可行性进行评议,若有冲

突的地方应提前告知监测单位,以便进行调整、优化。

2、掌握施工各个环节、部位所涉及到的监测点安装和埋设内容及数量,合理安排工序和预

留安装位置。例如:围护墙(桩)施工期间,会涉及到围护体测斜管、墙(桩)身应力监测点的安装工作。在施工前,应提供墙(桩)的施工编号图,要求监测单位将需要埋设测点墙(桩)号列出并在图上作出标记,留下联系人员电话等。然后将图纸交底给施工班组,施工班组在对需埋设测点的墙(桩)施工前通知监测单位做好安装准备工作。

3、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强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监

测点安装,需给监测单位留出安装时间,并给予必要的配合和支持。如:支撑轴力监测点安装时,提供焊接设备、材料、人员等基本支持;测斜管安装时留出接管、绑扎固定、注水、密封等所需的时间等。

4、在监测单位进行坑外水位、土体测斜孔、地表深层沉降点布设前,应向监测单位进行场

地内管线交底,避免在布设测点时破坏管线。

(二)监测点的保护问题

监测点的正常使用状态是监测数据及时、连续、准确的基本保障,因此,监测点的保护工作是基坑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监测点的保护工作仅靠监测单位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工程各参建单位的重视和配合才能起作用。由于施工现场的掌控权在施工单位手中,且施工人员受施工单位直接领导,因此施工单位应承担监测点保护的主要责任。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求监测单位提供准确、详实的监测点布置图,并在实地对监测点进行明确、醒目的标

示。

2、根据监测点的布局,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确保监测点的安全。

3、要求监测单位定期对监测点的防护措施进行巡视,并对防护措施的现状提出意见或建

议。

4、针对监测单位的意见或建议,及时调整防护措施。

5、对施工负责人、施工班组进行认真的交底,反复强调监测点及监测工作对于工程安全的

重要性,提高施工人员对监测设施的关注度,落实监测点保护责任人,并制订相应的奖惩制度,切实有效地做好监测点保护工作。

二、数据分析和判读

(一)监测资料分析内容:一是初步分析,重点判识有无异常观测值,二是根据特定重点监测时段的共工作需要,开展较为系统的全面综合分析。

1、初步分析

初步分析是在监测资料整理中,应根据所绘制图标和有关资料,及时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各监测量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判断有无异常值。如监测数据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可视为异

常。

1)变化趋势突然加剧或变缓,或发生逆转,如从正向增长变为负增长,且从已知原因变化不能做出解释。

2)出现与已知原因量无关的变化速率。

3)出现超过最大(最小)量值,安全监控限值等情况。

2、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通过对监测资料进行较深入系统的综合分析,查找工程本身或周边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原因,分析监测资料变化规律和趋势,预测未来时段的安全稳定状态,为可能采取的工程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综合分析的常规方法有比较法、作图法、特征值统计法和测值影响因素分析法。

1)比较法

比较法通常由:监测值与技术警戒值相比较;监测物理量的相互对比;监测成果与理论的或试验的成果(或曲线)相对照。

①监测物理量的相互对比

该法是将相同部位(或相同条件)的监测量作相互对比,以查明各自的变化量的大小、变化规律和趋势是够具有一致性和合理性。例如,地铁车站基坑对称位置的两个测斜孔的监测数据,对比两个数值的最大变化值、最大位移点的深度位置、变形曲线的形状、同一深度位置的位移量等。

②监测成果与理论的或试验的成果相对照

比较其规律是否具有一致性和合理性。例如,采用地下连续墙+钢管支撑的地铁车站基坑,在坑内土方开挖过程中,围护墙的最大位移点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渐下移,在该层土开挖结束,围护墙变形基本稳定时,最大位移点基本在开挖面以下2~3处。且墙体的位移曲线应为平滑的连续曲线。

③警戒界线法

技术警戒值是工程建筑在一定工作条件下的变形量,在施工初期可用设计值作技术警戒值,或由足够的监测资料时经分析求的的允许值。根据警戒值可判定监测物理量是否异常。2)作图法

根据分析的要求,画出相应的过程线图、分布图以及综合过程线图等。由图可以直观的了解和分析观测值的变化大小和规律,影响观测值的荷载因素和其对观测值的影响程度。3)特征值统计法

可用于揭示监测物理量变化规律特点的数值称特征值,借助对特征值的统计与比较,辨识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是否合理并得出分析结论的方法称为特征值统计法。

基坑工程问题监测统计中常用的特征值一般是监测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化趋势和变幅,一级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工况、部位和方向。

4)测值影响因素分析法

在底下工程监测资料分析中,事先搜集整理开挖施工、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各类不良地质条件、地下水作用、围护形式及加固措施等各重要因素对测值的影响,掌握它们单独作用下对测值影响的特点和规律,并将其逐一与现有工程监测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综合分析。该方法有助于对现有监测资料的规律性、相关因素和产生原因的认识和解释。

(二)监测数据的判读

监测数据的判读应遵循先分后整、先简后繁、先直观后间接的原则。

1、先分后整

先分后整是指先分项、分区域阅读监测资料再从整体判读。例如,收到监测报表后首先

应该先看有施工工况的区域监测数据,若该区域各项监测数据正常,那么其他区域的监测数据可以粗略翻阅即可,最后再从整体判定基坑变形及安全状况。

2、先简后繁

先简后繁是指先从计算过程、计算数据相对较少或以文字或图表表示结果的内容看起,再看数据量大、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的内容。例如,拿到监测报表后,首先应看监测数据汇总表,通过该表可以看出各监测内容的最大变化速率、累计变化量、各区域的施工工况、监测数据的概括性总结以及监测单位对施工提出的意见或建议。通过第一步的阅读,可以有针对性的阅读较为关心的同一监测内容不同部位的具体监测数据。

3、先直观后间接

先直接后间接是指先阅读直接量测所得的监测数据再阅读通过实验室给定系数再经复杂计算所得的监测数据。在不同的监测内容中,通过直接量测所得的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度相对较高,例如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和测斜等;而支撑轴力、墙身应力等监测内容的理论、测试元件、计算过程均较复杂,甚至是不够成熟,其监测结果往往作为参考和辅助分析使用。

基坑工程施工工况、监测工作重点、需施工单位协调配合的内容对照表

基坑监测方案

哈工大研究院怀来商住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项目 (2) 2.1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2) 2.2监测工期 (2) 3.基坑监测项目管理机构 (2) 3.1项目组责任划分及成员选用原则 (2) 3.2设备配置表 (3) 4. 执行规程、规范及监测流程 (4) 4.1执行规范、标准及文件 (4) 4.2监测前准备 (4) 4.3监测工作基本流程 (4) 5. 基坑支护监测方法 (4) 5.1基点布设 (4) 5.2水平位移观测 (5) 5.3竖向位移观测 (6) 5.4巡视监测 (6) 6 .监测频率、报警值 (7) 6.1监测频率 (7) 6.2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8) 6.3警戒值的确定 (8) 6.4报警 (9) 6.5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9) 7.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9) 7.1基本要求 (9) 7.2当日报表 (10) 7.3监测周报告 (10) 7.4总结报告 (11) 7.5信息反馈 (11) 8.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11) 8.1领导责任分工 (12) 8.2监测措施、报警 (12) 8.3监测人员、监测仪器、材料及其他物资准备 (13) 9.监测工期保证措施 (13) 10.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14) 10.1质量保证措施 (14) 10.2安全保证措施 (14)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哈工大研究院怀来商住项目总承包工程,由高层住宅楼、合院、高层办公楼、低层商业、地下车库工程组成,建筑面积约190419.09 平方米; 低层写字楼6栋:(T1#-T6#楼),建筑面积约7260.45;高层写字楼2栋:(T7#、T8#楼),建筑面积约为19495.9平方米;地下车库二约8027.89平方米;合院16栋:(S10#-S25#楼),建筑面积约为14965.86平方米。 高层住宅楼9栋:(S1#-S9#楼),建筑面积约为113680.99平方米;S27#大门,建筑面积约为60.4平方米;低层商业(S26#楼),建筑面积约为2896.08平方米;地下车库一约24031.52平方米。 本工程基础类型: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8度;防水等级:屋面I级、地下II级;合同质量等级:合格。 建设单位:怀来京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廊坊轩辕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张家口市京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北方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兴产业园内,南临葡萄大道。

基坑监测分析报告(月报等)编写教程 - 施工设计 - 东南西北人 - 国际工程技术交流网站

基坑监测分析报告(月报等)编写教程- 施工设计- 东南西北人- 国际工程技术交流网站... 各位监测朋友大家好,好久没有写东西了哈,今天突然想着写点东西,来这里的朋友很多都是从事施工监测或者设计工作的,很少有人去从事理论研究,比如说经典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等,这部分东东由于涉及理论知识较多且难度较大,一般都交给了那些科研工作者去研究,比如说高校,但是我们在从事监测工作又想学点高深的东东去忽悠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现在监测人涉及最多的就是监测数据,现场需要出周报、月报、年报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数据分析,所以学好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报告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下面我就利用监测人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3405314.html,这个平台,在这里简单的说说在监测资料定检分析中常规分析的内容,由于月报、年报要求比较简单,如果都按照定检分析的水平去做的话,那样的报告质量就相当高了。 在监测资料定检分析中的的常规分析,主要包括:过程线分析,的特征值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比情况分析,分布状况分析。 我本人在做定检分析中涉及比较多的就是过程线分析,的特

征值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分布状况分析。下面我们来一一说明。 常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监测效应量的变化是否正常,找出监测效应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初步判断异常测值产生的原因,其实这也是周报、月报、年报的目的。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过程线分析 监测资料过程线是指一个或数个效应量(含环境量及效应量)在一段监测时内的所有测值按时间顺序及比例连接起来的折线。通过绘制监测效应量的过程线,主要了解该效应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包括:判断该效应量是否存在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是否合理;直观判断整个过程的效应量变幅、各年的变幅,以及变幅是否合理、协调;判断变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尖点、突变,以及尖点、突变的大小和类型;判断该效应量是否存在趋势性变化,以及趋势性变化的速率;当与环境量绘制在同一过程线上时,可了解监测效应量与各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否相对应,周期是否相同,滞后变化时间多长,变化幅度是否大致成比例;当多个测点的监测效应量绘制在同一幅图上时,还可判断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否相似,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或异常状况;当不同监测效应量的过程线绘制在同一幅图上时,还可判断这些效应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关系的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一个项目的测点往往会很多,比如有的项目

浅谈基坑监测数据处理

浅谈基坑监测数据处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基坑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并且举例介绍基坑监测中沉降监测,变形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阐述了数据处理对于工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基坑监测数据处理剔除粗差 0引言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修建了许多大型建筑,如高铁、轻轨、地铁、地下商场、大型桥梁工程等。这些工程项目中除了前期要做许多详细的勘查测量和结构设计之外,由于岩土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周密的监测,即对周边环境即房屋沉降、房屋倾斜及裂缝、地面沉降、顶部垂直及水平位移、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信息进行监测。而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来反应该工程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主要讲述基坑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1、数据前处理 由于受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测量仪器常常会伴随系统误差,并且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际量测到的数据是带有随机误差的离散型数据。假如对收集来的监测数据直接用于分析处理和计算则具有一定的局限和缺陷,因为,在获取监测数据的时侯,受着许多非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影响着我们收集到的数据的精确性,从而影响预测预报及其他工作的可靠性。于是,我们必须要把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消除系统误差,剔除观测粗差,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1.1VBA技术 该算法是运用计算机VBA编写程序对报表中的监控量测数据进行直接处理,先浏览所有的工作报表,查找出并属于同一监测项目的工作报表,然后对这些工作报表中的指定数据进行进一步计算和处理,最后统计出我们需要的各种最大变化量[1],以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的变化。工作流程图:监测数据→查找→显示结果→筛选→汇总→登成果表。 1.2小波分解技术 小波理论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晶,它在被广为研讨和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中[2]。小波技术是建立在Fourier分析、泛函分析、样条分析以及调和分析基础之上的新的分析处理工具,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征,经常被称为信息分析的“数学显微镜”。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有噪音,无论是其本身施工过程中产生或者外部环境产生的,或多或少都会印象到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这些因素使监测到的数据呈离散型分布,利用小波分解的多分辨技术,可以去除这些噪声

基坑工程监测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坑工程的综合监测 学院名称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年 5 月 6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基坑开挖监测 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理论研究其它√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20m多。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监测在取得大量测试数据同时对工程总结经验、完善基坑的支撑、提高设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我市周边地区的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可知,由于部分单位不重视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工程事故,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事故。如基坑围护结构的失稳,周边建筑的裂缝及地下设施的破坏。因此,当前对于我基坑开展监测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 基坑工程 监 测 方 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一九年一月

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工程地点:泰兴市虹桥镇虹桥大道北侧,飞虹路东侧 建设单位:江苏凯地置业有限公司 编写: 校对: 审核: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01月25日

目录 1. ...................................................................................................................................... 工程概况4 2. ..................................................................................................................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4 2.1. ........................................................................................................................... 监测目的4 2.2. ........................................................................................................................... 编制依据4 3. ..................................................................................................................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5 3.1. .......................................................................................................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5 3.2. ....................................................................................................................... 基准点布设5 3.3. ....................................................................................................................... 监测点布设6 4. .......................................................................................................................... 监测方法及精度9 4.1. ...............................................................................................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11 4.2. ................................................................................................................... 观测注意事项11 4.3. ............................................................................................................... 数据处理及分析11 4.4. .......................................................................................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12 4.5. ...........................................................................................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13 4.6. .......................................................................................................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14 4.7. ...........................................................................................................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14 4.8. ........................................................................................................................... 锚杆内力14 4.9. ........................................................................................................................... 巡视检查15 5. ..................................................................................................................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15 6. ...................................................................................................................................... 监测频率16 7. ......................................................................................................................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17 7.1. ........................................................................................................................... 监测报警17 7.2. ................................................................................................................... 监测报警措施17 8. ......................................................................................................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17 8.1. .......................................................................................................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17 8.2. ...................................................................................................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18 8.3. ............................................................................................................... 监测数据的反馈18 9. .............................................................................................................................. 技术保证措施18 9.1. ........................................................................................................................... 测试方法19

浅谈深基坑测斜技术

浅谈深基坑测斜技术 浅谈深基坑测斜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深基坑的发展,并且介绍了测斜仪监测的一些理论知识,测斜管的安装和监测原理,以及如何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与整理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测斜;监测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主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尤其在城市密集生活区,由于场地的限制,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的增加,基础的埋深也不断加深,而且有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距离近、场地下方地下管线复杂、场地周边环境对基坑工程的影响明显的特征。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或地下建筑在施工时需开挖的地坑,即为基坑。一般认为深度在5m及以上或者地质条件复杂,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影响毗邻建筑物安全的基坑即为深基坑。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问题,有明显的区域性,已经成为近年岩土工程中建设的热点。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而实际上基坑开挖后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相当一部分地下的土体在工作荷载状态下仍处于小应变状态。工程实践证明在设计中变形和时间效应必须给予充分考虑,但在目前的设计计算中却常被忽视。随着土工试验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监测技术的应用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设计方法不断革新,施工工艺也日益完善,深基坑工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迫切要求深基坑工程的理论研究与施工方法要进一步革新。 测斜仪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传统的手记录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全数字化模式,测量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技术的进步并不能保证测量结果完全满足监测的需要,在整个测斜工作实施过程中,无论从测斜管埋设还是最后的数据处理,每一步都是“细致活”。 2.测斜管的安装及监测原理 2.1测斜管的安装

基坑监测工程测斜技术的探讨_蔡干序

[文章编号]1002-8528(2009)11-0099-04 基坑监测工程测斜技术的探讨 蔡干序(南京地铁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南京210012) [摘 要]基坑监测工程中测斜有着重要的意义,测斜监测可以量测挡土墙板、排桩变形后的形状;计算不同深度土体(桩体)位移,监测是否有土体失稳的预兆及现象;总结坑边垂直剖面上的位移随坑边距离变化的规律。目前测斜的测距对量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较小,且存在争议,此外,测斜测试过程中需注意起算点与位移方向等问题。本文针对测距、起算点及位移方向,对测斜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基坑监测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基坑监测;测斜仪;导轮距;破坏模式;位移[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B Research on Lateral Movement Monitoring Techniques during Deep Excavation CAI Gan -xu (Nanjing M etro Science &Technology co nsulting Co .,Ltd .,Nanjing 210012,China ) [Abstract ]Lateral movement monitoring is of importance to the foundation pit .With the help of the lateral movement monitoring ,we can measure the deformed shape of retaining wall board and piles ,calculate the displacement of soil (pile )of different depths ,monitor any early sign of unstable soil ,as well as summar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isplacement on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foundation pit side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foundation pit side .At present ,there is rare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the lateral movement ranging on measurement results ,and controversy exists .In addi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isplacement direction ,and s o 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lateral movement monitoring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ranging ,starting point and d isplacement direction ,and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onitoring works . [Keywords ]monitoring foundation pit ;inclinometer ;guide track distance ;failure mode ;displacement [收稿日期]2008-12-17[作者简介]蔡干序(1969-),男,硕士,高级工程师[联系方式]creccai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3405314.html, 1 引 言 基坑监测工程中测斜有着重要的意义,测斜监测可以量测挡土墙板、排桩变形后的形状;计算不同深度土体(桩体)位移,监测是否有土体失稳的预兆及现象;总结坑边垂直剖面上的位移随坑边距离变化的规律。在实际基坑监测工程中,关于测斜的测距存在争论,上海地区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1] 认为斜测的测距可以选用0.5m 或1.0m ,而高俊合等[2] 对应变式测斜仪进行相关的研究,认为测点距应定为导轮距;测试起算点规定不明确,并缺乏理论依据;基坑的侧向位移方向并不是全部垂直指向基坑。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对测斜测试过程中测距、起算点、位移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对基坑监测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工作原理 图1为测斜仪量测的原理图,图中探头下滑动轮作用点相对于上滑动轮作用点的水平偏差可以通过仪器测得的倾角φ计算得到,计算公式为: ΔX i =L i sin Δφi (1)式中,ΔX i 为第i 量测段的相对水平偏差增量值;L i 为第i 量测段的垂直长度;Δφi 为第i 量测段的相对倾角增量值。 将每段间隔L i 取为常数,则水平偏差总量与水平位移X 仅为Δφi 的函数,同时计入管端水平位移量值X 0,可得: X =X 0+∑n i =1 L sin Δφi (2) 2 正反向的确定 当测斜仪按图2a 所示方向旋转时,向基坑内倾斜读数为负,向坑外倾斜读数为正;按图2b 方向测 第25卷第11期2009年11月 建 筑 科 学 BUILDING SCIE NCE Vol .25,No .11Nov .2009 DOI :10.13614/j .cn ki .11-1962/tu .2009.11.005

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将越来越多,同时为了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需要,建造地下室也将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便是深大基坑的开挖与支护问题,尤其在软土地基中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给岩土工程师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引言 基坑变形监测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评价基坑当前的安全状况,对变形趋势作出分析,用于指导施土,是基坑工程质量保证的基本要素之一。基坑监测信息系统以工程化管理的思想对所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管理,可以为基坑工程的信息施工提供快速、准确、形象、直观的监测数据及分析与预测成果,能够较好地满足基坑监测数据快速处理、反馈的需要。 1、概述 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是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工作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设施施工的全过程。其监测项目主要有: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立柱竖向位移、支撑内力、地下水位、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周边建筑和地表的裂缝、周边管线变形以及周边建筑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倾斜等。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和了解监测目标当前的安全状态,需对每个监测项目由专人进行周期性的观测。 现场监测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并预测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而目前现场监测人员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对数据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现场监测模式大多仍停留在“测点埋设-数据监测-数据简单处理—报表提交“的阶段,面对大量的监测信息,监测人员很少对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预测下一步发展趋势及指导施工。数据处理方法也多由人工完成,处理效率低、反馈成果不及时、缺乏分析深度,影响工程决策的效率,且原数据、报表、日志等以简单的word或excel形式进行保存,不利于日后进行快速查询和分析。因此结合工程经验,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构建以数据库为基础的,集信息管理、报表输出、数据分析与预测为一体的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系统设计 针对变形监测工程中的信息管理需求,分析变形监测的原理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抽象为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的概念模型,以GIS为基础,将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变形分析等方法融合于信息管理系统中,设计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平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内容 四、监测依据 五、监测方法 六、监控报警 七、信息反馈八、 九、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及时程变化曲线 十、监测结论及建议 附: 一、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二、基坑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 三、监测项目时程变化曲线 监测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正弘空港花园项目6#地块基坑变形监测项目。 2、工程地点: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四街与郑港三路交叉口。 3、基坑工程周边环境 3.1、四周较为空旷 为保证基坑开挖期间基坑侧壁的安全和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需采用基坑变形监测措施,确保基坑在施工期间能够掌握及时的数据变化量,有效的信息化施工,有异常变化前期能够及时预报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总说明》做以参考,基坑开挖深度平均为-10.3米《JGJ120-99和GB50202-2002》的规定,基坑的安生等级为二级.结合基坑支护设计,考虑基坑开挖中对周边建筑物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基坑开挖中必须对基坑的安全实施基坑侧壁的位移和沉降变化等安全检测。 二、监测目的 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测定基坑及周边建筑物从当前状态起至变形稳定期间的绝对变化量,对基坑进行健康监测,对意外变形做出及时预报,确保施工和使用中的安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援程》JGJ8-2007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

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在对工程地基勘察报告及支护降水设计方案分析参考。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预测预报,为确保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三、监测内容 1、主楼基坑围护顶部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暂定38点)以现场实际布设为准; 2、基坑巡视;’ 四、监测依据 (1)参考基坑支护设计图纸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l、《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五、监测方法 沉降监测分为控制网和标示点监测两部分。控制观测内容包括水准基点设置和水准基点间的高程闭合观测;标志点监测包括周期性监测、数据分析以及结果整理等工作。

探讨基坑检测中测斜原理与误差

探讨基坑检测中测斜原理与误差 发表时间:2016-10-08T10:28:11.6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0期作者:马成玉 [导读] 基坑监测包括支护结构应力及变位的监测、周围建筑物及地下水位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即测斜),其中,深层位移监测能够综合反映基坑性状。地方法规已明确规定:较大深基坑施工中必须进行深层位移监测。 江苏地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基坑监测的内容及对测斜原理与误差做出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基坑监测;测斜;原理;误差 一、基坑监测概述 1.1基坑监测。基坑监测包括支护结构应力及变位的监测、周围建筑物及地下水位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即测斜),其中,深层位移监测能够综合反映基坑性状。地方法规已明确规定:较大深基坑施工中必须进行深层位移监测。 深层位移监测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测试项目,基坑支护测斜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基坑开挖产生的土体变形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情况,掌握基坑整体和局部的稳定和安全状况,指导基坑开挖施工,及时预警,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将测斜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基坑支护设计计算准确性,并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下一步的施工。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反推设计参数以优化设计,并总结工程施工经验,为以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1.2测斜仪器测斜原理。测斜仪是一种通过量测仪器轴线与铅垂线之间倾角θ 的变化量,进而计算基坑支护各垂直位置各点水平位移的专门仪器。 图1 监测原理图图2 位移累计示意图 如图1和图2为测斜仪量测的原理图,图中探头下滑动轮作用点相对于上滑轮作用点的水平偏差可以通过仪器测得的倾角θ计算得到,计算公式为: △δi=Li×sin△θi (1) 式中△δi—第i 量测段的相对水平偏差增量植;Li—第i 量测段的垂直长度,通常取为0.5m,1.0m等整数;△θi—第i 量测段的相对倾角增量值。 假设管端水平偏差为零,第n段深度测斜管的水平偏差总量为: (2) 如果将每段间隔Li取为常量,则水平偏差总量与δ仅为相对倾角增量△βi的函数,同时计入管端水平位移值δ0,则上式写为: (3) 根据工程需要,将 L 取定 0.5m,预先在测斜仪上设置好参数时,将测斜仪探头伸入测斜管上下滑移,即可在读得偏差总量。 实际量测时,可将测斜仪插入与桩墙铅直方向放置的测斜管内,并沿管内导槽缓慢下滑,按式(3)中取定的间距L逐段测定各位置处管道与铅直线的相对倾角,假设桩墙与测斜管挠曲协调,就能得到整个桩墙轴线的水平挠曲,只要配备足够多的量测点,所绘制的曲线是连续光滑的 由(1)至(3)式可知,测斜管的水平偏差总量δ 为各量测段的叠加,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以测斜管底端作为起算点还是以测斜管顶端作为管端起算点。正确的处理是根据现场施工过程中板墙的实际受力状况和桩墙端头约束条件具体确定。在监测过程中,应以第一次读数作为基准读数,而以后各次所得读数以此次读数为基准得累计位移量。 测斜管安装:安装测斜管时应该尽量让测斜管的凹槽的方向与预计的方向相同,这个方向通常称为 A 轴,与这个(凹槽)方向垂直的轴称为 B 轴。当测斜管在第一次检测完之后(例如基准读数),就应该选择一个测斜探头的安装方向。选定这个方向后即使重复的测量多次,探头在测斜管里的方位仍然是确定的。一般将探头上面的滑轮的方向作为定向,这样的话即使测试平面有位移时,滑轮也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图3说明了测斜管安装时凹槽与支护倾斜方向的关系。 实际上,要让测斜管的凹槽正确的定位定向通常很困难,通常选择预期的位移方向作为主要的参照方向来设定方位。一般建议将这个方向(A+)标记在测斜管上,这样每次测量的时候方向都会一致,而不会弄混探头的下放方向。测斜管凹槽方向的方位角可以参照方向

基坑监测总结分析报告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作者:————————————————————————————————日期: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工程名称:********项目基坑监测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开发有限公司 报告页数:共16页 检验编号: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二零****年三月

********项目基坑监测总结报告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 审核: 批准人: 声明: 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2. 单位名称与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 本报告无测量、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4.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5.如对本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委托方可在报告发出后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监测目的 (2) 三、监测依据 (3) 四、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3) 五、报警指标 (4) 六、监测历程及工作量统计 (4) 七、监测方法原理 (5) 八、监测频率 (6) 九、仪器设备 (6) 十、监测成果 (6) 十一、监测成果的分析 (16) 十二、附图 (17)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开发有限公司在襄州区航空路与西湾路交叉口西侧新征地范围内拟建世界城三期A6块项目,该项目由武汉和创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二期项目主要由2栋25层办公楼、4层商业用房及1层地下室组成,各建筑物类型结构特征见表(1)。拟建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4层商业用房及地下室相邻柱基的沉降差为0.002L;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为200mm,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倾斜60m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商业楼基础开挖基坑监测技术 总结报告 2017年7月 *******商业楼基础开挖基坑监测 技术总结报告 编写: 审核: 审定: 2017年7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简况 *************大街东段南侧,东侧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相望,西侧接近南联路,地势平坦。基坑东西宽约55米,南北长为米,开挖面积约亩。开挖深度在~米。

周边环境 本工程基坑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地上无建筑物、构筑物,地下无管线等。地质概述 详见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基坑围护 本基坑根据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及土层情况,选用土钉墙挂网锚喷的支护形式。 2监测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4)《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7) 8)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坑围护设计方案、保护对象权属部门对监测的技 术要求等。 9)同类工程实践经验。 3 工程地质概要 本基坑地下水埋藏较深,不考虑地下水变化监测。 拟建场地浅层土层成份复杂,观测点和基准点应充分考虑其稳定性和可使用性。 4、监测内容: 本工程布设的监测系统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施工中围护体及周边环境的动向。根据现场的周边环境情况及设计的常规要求,本项目完成了以下监测内容: 1、护坡的水平位移监测 2、竖向位移监测。

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布置及埋设 3个基准点。基坑北面的南联路为A 、B 两点、基坑南侧C 点。具体布置如下图: 基准点的埋设和观测 监测控制网分两种:平面控制网用于水平位移监测;水准控制网用于垂直位移监测。 1) 控制点布设 平面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为同点,现场布设3个点,用于控制整个监测区垂直及水平位 移。 2) 控制网联测 水准控制网采用水准路线测量,2017年5月20日进行首次测量和复核测量,线路闭合差分别为和,满足规范要求。 水准控制测量技术指标表 表1 平面基准点采用导线法测量坐标,坐标系统采用假设独立坐标系统,按二级导线测量要求进行测量。于2017年3月25日、2017年5月20日进行首次测量和复核测量,导线点点位中误差分别为和。满足规范要求。保证平面测量资料可靠性。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指标表 表2 1) 垂直、水平位移 ◆测点布设:在基坑四周共布设14个监测点 ◆布设方法:直接在道路路面设定位置冲击钻孔,并打入测量专用道钉,并

基坑基坑监测方案教学内容

圣悦新都工程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单位 二O—三年二月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重庆春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圣悦新都”工程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郊 路(毛线沟),由一栋塔式高层及配套工程组成,二层地下车库,基坑开挖平均深度 8米左 右。基坑南侧,有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东西向通过,轨道交通设施距离建筑物边缘 15m 放坡开挖后柱墩距离基坑边缘处最窄为 13m 该基坑属川类边坡岩体,岩质坑壁经赤平投 影分析为机构没有外倾结构面,岩壁稳定性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无不利结构面。由于基 坑周边有建筑物和轨道交通设施,基坑开挖采用凿岩机、石料切割机和人工凿打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施工。 为了及时掌握在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对轨道交通高架桥墩柱的影响情况,在发现基坑 异常后,以便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安全,特需对该基坑进行变形监测。基坑周边 的轨道交通设施专项 监测方案同步实施。 C D E 拟建车库边线 基坑开挖线 F B 基坑开挖线 临时车行通道 G 拟建车库边线 拟建车库边线 H JK-3# 挖控制线 JK-4#■6# JK-5# D213-16右 路 I30L3-D213-17 1c 面 03 co 路 化 硬? 砼- 基坑开挖线 JK-2 # D213-18 主入口 D213-15右 D213-15左 后沿既有建筑物 图1.1圣悦新都工程基坑与轻轨墩柱平面示意图

图1.2基坑开挖前现状图 2监测依据 2.1 “圣悦新都”工程设计施工图、施工方案等; 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2.3《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548-2008 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9《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3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临轨道交通设施一侧的基坑(A-J-I段)的变形情况,确保周边轨道设施(D213-15左右墩柱、D213-16左右墩柱、D213-17墩柱、D213-18 墩柱)的安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