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环境条件,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本文正是从正反两方面辨证地论述这种影响的。

关键词: 网络社会化青少年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社会化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途径。传统社会里青少年社会化主要依靠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大板块。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对个人的成长都有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越来越广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一次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大陆“上网人口”约5370万人,其中53.7%的是24岁以下的青少年。这表明,青少年是网络使用、交往的重要主体。网络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网络空间中,青少年作为新生事物的易感人群,其所受到的影响尤为巨大,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性。

一、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一)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在影响青少年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的诸多因素中,人际交往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大量事实证明,青少年要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成员,就必须与社会其他成员进行交往,否则其社会化进程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的发展,突破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能在有限的时空里与广泛的社会成员发生联系,从而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通过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青少年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青少年不仅能与他们的同辈群体和同地域的人相互交往,而且也能与不同辈和不同地域的、不同阶层的人建立联系,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讨论,还有许多网站专门提供各种类型的交友服务,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交到在物理空间无法交到的朋友。这些做法就改变了原始的点对点的交流方式,使青少年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中与更多的人交往,都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

(二)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社会化的目的是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最终能够承担社会角色。由于网络具备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因而对无数青少年产生着极强的吸引力,增强了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主动性。网络突破了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全方位、快速、即时地把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成果图文并茂地传输给青少年,使他们可以在较之以前更广泛的社会化环境中获得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网络技术,以其在信息处理、信息传播方面独有的优势,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多姿多彩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望,为青少年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独特视角和方法。青少年知识的极大丰富,改变了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创新观念。

(三)网络让青少年学会认识社会和扮演社会角色。

网络空间中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有助于青少年通过虚拟社会了解社会现实,认识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及价值体系,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网络中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也有助于青少年掌握相应的生活技能和专业技能,并从中获得生活经验,为社会角色的扮演打下基础。

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社会给青少年提供了扮演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使青少年在这种情境中尝试扮演多种现实社会中向往却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有助于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与领悟,为社会角色的扮演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也有助于摆脱物理空间中各种权威的束缚。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并由此构建成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的构成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社会等级、区位空间以及年龄差异。而在网络社会的匿名性环境交往中,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不明确的,社会身份是隐蔽的,社会差异是不存在的。这种开放性扩大了人们进行平等、自由交往的范围和互动机会,使人们可以在忽略角色、地位差异的前提下进行自由交往与互动。这一方面对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相互了解起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青少年可以在匿名情境中尝试扮演多种在现实社会中向往却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有助于青少年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与领悟,为社会角色的扮演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四)网络创造了青少年自我实现的机会。

在网络空间中,青少年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网络空间是青少年自己开辟的世界,青少年成为网络世界的主人。有利于为青少年创建新型成功模式。网络科技的发展,中断了传统社会中晚辈向长辈学习社会生活技能的文化模式,大量的网络精英、网络富豪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成功模式受到质疑和强有力的挑战。可以说,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知识、信息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谁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谁就会成为业界的宠儿,年龄、身份、经济地位等评价标准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摒弃了在社会资源先天占有的先赋角色的差异,从零做起、白手起家的网络创业方式,为更多的青少年所崇拜、模仿,为青少年开创了新型的、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新的成功模式,这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①。应该看到,青少年群体对技术的追求,对“知识英雄”的崇拜,既有利于我国高科技人才和“知本家”队伍的培养,也有利于青少年创业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崭新的自我实现之路。在网络中,青少年的自主性、自我选择能力增强,使青少年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他们自我实现的力度。网络全新的发展空间,给青少年一代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新领域。起点的一致性、机遇的均等性,减少了创业的不平等性和进入的障碍。

(五)网络有利于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在现实社会的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面对的往往是所属群体的权威。青少年进行社会教化的内容也受制于实施者。在家庭社会化中面对的是家长,在学校社会化中面对的是老师。权威们往往从其自身角度和好恶出发,过多地干涉青少年的学习范围和喜好,或硬性规定什么可以学,什么不应该掌握。这使青少年获取知识的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也压抑了青年的个性,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①徐瑞萍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4期

和潜能不能得到发挥。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出现虽然拓宽了人们接受社会化教育的范围,但仍具有深深的权威的烙印。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是开放的、共享的,网络使人们的社会化空间得到扩展,网络社会成员身份是匿名的,社会化的接受者可以相对自由地、不受社会权威约束地从网络中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和信息,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资源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状况,使得对人才的培养,不再像流水线上制造的‘标准件’,改变了传统的同质化培养模式,代之以独立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①。青少年就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创新,自力更生,减少对父母、朋友和他人的依赖。这的确提高了个体接受社会化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脱离社会权威独立地对事物进行判断,有助于个性的培养,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了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网络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从传统的社会教化向自我教化转变。

总之,网络缩短了青少年社会化的时间。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物理空间中,青少年的社会化一般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跨度,但网络空间的出现却加快了这一过程。网络的虚拟性使虚拟学习成为可能,通过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青少年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感性体验;网络的开放性使青少年与成人世界不再截然分开,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意识的形成;网络的平等性和知识更新的快速性,使青少年与成人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来获取信息和知识。所有这些,都大大缩短了青少年社会化的时间。

二、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给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网络的飞速发展给青少年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式,但单一的网络人际交往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对青少年走向社会、接受社会规范造成一定阻碍。随着网络交往的深入,有些青少年甚至渐渐沉迷到由网络所建构的虚拟氛围中不可自拔。这种行为依赖将会导致青年社会化的延缓甚至是中断。

(一)网络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冲击

网络中的文化冲突,给青少年带来了心理上的困惑及行为上的障碍。由于网络文化是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的不同的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生活习俗和伦理价值观念的融合,五花八门的网络文化造成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甚至出现是非善恶标准模糊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民族认同感的冲击。据统计,网络中95%信息是英语中文不到1%。网络中的信息大多数来自西方国家,必然裹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对于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一个冲击,对传统文化也是一个挑战。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进程中,可塑性强,面临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青少年容易消解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模糊对我们自己文化的确认,转而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将可能弱化青少年一代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淡化了身上的本民族的烙印。从而弱化了青少年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网络传播的是以美国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它所宣传的民主与法制,人权与自由,创新与开放的思想充满了感染力,因而掩盖了其背后的某些文化侵略主义、极端主义,使处于非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一部分人逐渐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进而否定自己的文化,甚至摈弃自己的优秀文化。

①宋一栋信息社会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3 月第2 期第20 卷

对不同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网络空间中形形色色的思潮和观念充斥其间,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网上交往中多元文化价值的共存以及网上生活对技术价值的极度崇拜,容易动摇现实社会主导价值在青少年心理上的权威地位,就会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年陷入价值选择的困惑,导致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错位。网络中传播的内容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网站的社会背景不同,网民的异质性使他们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相差悬殊, 这会造成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当这些内容与现实社会中社会教化机构给青少年提供的正面教化内容相佐或产生矛盾时, 会使青少年产生认知

模糊, 选择困难, 出现认知偏差, 而不利于青少年将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社会规范进行个体内化。

行为取向方面的冲击。由于网络的匿名化和责任的分散化,青少年通过网络发泄自己心中的积郁与不满,任何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在虚拟社会中行为取向方面的新倾向——无政府主义。更多青少年,由于在学校接受的是现实社会主流文化的正统教育,在个人上网时,又接触到与社会主流文化不相一致或者有些相互抵触的文化,对于怎样选择取舍这些文化,孰优孰劣就成了一种选择困惑,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宜和行为上的一些偏差障碍。

(二)人际互动的异化。

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但网络的虚拟性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网络交往的单一性、弱社会性、弱规范性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在电子空间里,有些青少年以符号身份与他人进行的成功交往,与在现实世界中老是碰壁无法得到认同而产生的心理反差,可能会将他们推向逃避现实的境地。加上自控能力差,他们极易沉湎于网络而无法自拔,以至于对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社会漠不关心,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导致生理、心理疾病。这也导致了青少年人际沟通困难。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面临的情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现实社会人际互动所面临的复杂情境,具有不可选择性,青少年不得不面对现实互动中所有的阻力;而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互动具有很强的主体能动性和选择,青少年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交往的对象。网络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关系的平等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对交往的需求,网络中使青少年即使独处居室也能与社会发生广泛的联系,人们的交往不再受制于空间和时间,也可以在没有老师、家长、同学监督的更大范围内随心所欲地寻求思想和情感交流。由于其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安全感,使青少年感觉无比自由、安全、舒适,避免了现实世界中的利益和压力危机,因而使青少年更加喜欢利用虚拟的人机交往替代实体的人际交往,在家中与父母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课外与同学之间的互通也越来越少。使其在交往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感觉,且这种理想化的感觉非常容易上瘾。这样,久而久之,青少年就会只热衷于网络交往,而忽视物理空间中的现实交往。青少年宁可向网上的陌生人倾吐心声,也不愿向近在咫尺家人同伴吐露。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沉溺网游的青少年会导致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紧张。在网络特殊的人机互动的条件下,部分青少年由于先天社会化不足自我约束力不够,从而出现对网络的过分依赖,造成人际互动的异化。青少年迷恋虚拟网络社会将造成青少年现实人际互动的虚伪、简单化和片面化,会淡化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人际互动。对

媒介的过分依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表现,所以他们大多向往虚拟社会中的间接交往,逃避现实世界里的直接交往,从而出现现实社会中人际互动受阻。而过分地迷恋其中会使青少年与现实社会相分离,人的社会性会被剥离。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和互动,而网络却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向以符号和机器为中介的方向发展,这会使人与人的亲和性进一步削弱,导致个体行为倾向孤独,回避现实社会,恐惧与真实世界的成员交往。这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三)自我角色的失调。

青少年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能担任一定社会角色的合格的社会人。网络的创造性催生青少年的现代观念,而网络的复杂性又易使青少年产生思想混乱。网络因其虚拟性、无规范性等特点,在给角色扮演提供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虚拟社会中,社会化不足的青少年会出现自我角色失调,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情感自我的迷失。青少年正处在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因此,青少年的社会化需要自我情感与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和场所,需要自我真实情感的表露与交流。这个过程是在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现实社会中进行的。而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使迷恋于其中的青少年远离了人世。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懒得表露自己的情感,更不愿意把自己的情感与他人交流,使得青少年逐渐沦为毫无情感的“机器人”,从而迷失了情感自我。在网络中,人们可以自由地来去,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切都是按照人的理念来组织,而完全绝对民主方式就只会导致观念冲突,意识的混乱、困惑和不确定。

第二,角色自我的迷失。现实社会结构的诸要素所结成的稳定的体系,调整着人们的相互关系,维系着社会的整体性,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客观和真实存在的。虚拟社会没有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更不可能按照一定的秩序形成稳定的体系,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虚幻的。它的存在随时会因各种原因而变得支离破碎,这会给网络社会成员造成精神打击和压力,情绪受到压抑。在虚拟社会中,尽管青少年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存在自我的角色定位,但他们却是在与现实社会截然不同的没有责任感的情境中表现自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如果不加分析地把这种心理带到更加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来,则会使他们对现实世界产生认同危机,从而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很可能他在虚拟世界里能够极为成功地扮演角色,而在现实生活中,其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往往还透着稚气,难以像在网络中那样得心应手。他们要在不同地点、同一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很可能造成角色意识混乱,在现实生活中角色扮演不成功,更有甚者,还会造成精神失控。

(四)网络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极大危害。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求知途径,过多的信息也易对青少年造成信息污染。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它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现实社会的社会秩序是靠社会控制机制维持的,社会成员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和控制,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者要受到相应的制裁。而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空前的开放系统,它超越国界,没有统一的管理者,因而无法受到来自社会控制机制的监督和制约。网络社会人们匿名性特点使我们无法对网络上精神污染的制造者进行有效的制裁。人们在网络中传播暴

力、淫秽、反动的信息,而且可以肆无忌惮地公然挑战法律而逍遥法外。社会目前尚无法控制人们接触信息的范围和种类,这必然会使暴力文化、淫秽制品等不健康内容通过网络图文并茂地传输给青少年。青少年的信息选择能力、是非判别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污染的对象。尤其是青少年们无法像成人那样根据自己的意识和经验能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自我,于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等认知活动,将不健康文化及价值观念内化,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偏差。

网络使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能很方便地隐匿或伪装自己的身份,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导致现实中的既有道德规范难以在网络中应用。面对新的网络领域,社会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大量网上行为处于不受既有道德规范制约、又无章可依的状态。在虚拟社会中,由于网络语言的符号化,互动过程中的匿名性,无形中增强了青少年猎奇的挑战自我的心理,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的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这在客观上导致青少年网上道德感的弱化。而这种弱化会有可能波及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使一些青少年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减弱,诱发了他们的违规意识,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使他们在网络中的外显行为表现为失范,甚至出现犯罪如网络色情、网络盗窃、网络传毒、网络黑客等。而高科技的发展也使得网上施行不道德行为变得十分容易,轻敲键盘、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攻击。网络的各种垃圾信息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造成青少年的人格异化。

三、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它既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但是,我们不应该回避网络的负面影响,而是应该积极地制定出可行的对策,发挥其正功能,抑制和减少其负功能的出现,以帮助青年顺利实现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宋一栋信息社会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3 月第2 期第20 卷

[3] 徐瑞萍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4期

[4] 孟永刘群浅谈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第22卷第3期

[5]朱婧:试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 2005 年3 月第1 期

[6] 龚慕霞,安中吉,李昕昌,陈爱东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山东省青年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 2003第6 期(总第106 期)

[7] 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一版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的信息工具,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日益增多,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增大。文章对青少年上网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针对其不利影响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可以使网络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关键词:网络发展、青少年、影响、调查分析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的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使用的增加在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信息和内容等负面影响。如何在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其更加自主地使用网络,用好网络,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此,本调查报告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查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考察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家庭教育和引导子女上网行为,学校和政府管理部门指定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加强舆论监督等提供一定的支持,能够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打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一.调研范围及对象: 本次调研在郑州市在校青少年间展开,以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高中初中等中小学校22岁以下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 二.调研内容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性别,学历;调研对象的上网动机(是什么促使自己上网);调研对象的上网时间(每周的上网时间,在哪个时间段上网);调研对象的上网经历(是否接触到一些或有暴力内容的信息,是否传播一些虚假消息);调研对象对网络的认知(上网做些什么,带来的好处等);调研对象对网络的态度(怎么利用,如何鉴别信息真假等)。 三.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查阅已有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的方式开展调研工作。 四.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送50份问卷,收回48份问卷,有效问卷45份。 本次调查人群中上网人群当中大学生占87%,中学生占13%,其中男生占64%,女生占36%。 上网动机:调查结果显示83%的青少年用户上网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说上网已经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生活方式,而13%的用户是学习需要,4%的用户上网是感情交流需要。 上网时间:调查结果显示80%的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12-18个小时之间,如果平均到每日,约2个小时左右。75%的用户上网时间在晚上到凌晨这一时间段内,19%的用户上网时间在中午到下午这一时间段内,在凌晨以后上网的用户在2%左右。

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行学习成果报告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内容提要: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因一时的疏忽而影响了前途将是巨大的损失。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同学生家长一起教育好学生。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抵制诱惑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将全部精力用在学习和正当有益的特长爱好。万一学生不慎迷恋网吧,千万不要急躁和打骂体罚,要讲清道理,引导他们不沉迷于网上游戏和网上垃圾。 问题的提出: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表明,21世纪将是信息时代。有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较2009 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不容置疑,谁善于利用电脑和网络,谁才能立足将来。但始料不及和今人担忧的是电脑和网吧在都市风行之时,一些中学生不是用它来完善自己,而是沉溺到游戏或其他不良网上活动之中。网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有同学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信息。他们的理由是,虽然网上存在不良信息,但作为中学生,他们有辨别的能力。一位受访的同学表示:“网上存在有害的东西,学校和社会也存在有害的东西,我们能在学校和健康成长,为什么不能在网上健康成长?”大多数同学也表示,网上虽然存在有害信息,但我们不一定就会“学到”有害的东西。 研究过程:

本报告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现状,分析了网吧对中学生的各种影响,并分析了网络吸引中学生的原因,然后了解和梳理了当前学校,社会这方面已经做的工作。最后对家庭教育在预防中学生,沉溺网络和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调查结果 中学生上网情况的现状调查,我校附近分布着许多网吧,其中大部分为“黑吧”,因此来往的学生络绎不绝。 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一)、问卷: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经常上网的和不经常上网的)喜欢上网。 2、上网地点: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另外还有的学生在其他地方上网,这些都包括了父母或其他人的办公室,公共图书馆和亲朋好友的地方。 3、上网时间:每天去网吧3小时以上的平均不到十分之一,而周末则达到平时的两倍。大约四成的中学生几乎每天都在上网(包括在家里等其他地点上网)。 4、上网目的: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5、(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冯巧华 [摘要]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产生不仅受到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学校、家庭、同伴)的影响,还会受到个性心理特征,尤其是认知倾向和认知过程的影响。本 文基于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 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 同伴关系;青少年;社会化;影响 一、同伴关系的含义 同伴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Foot et a1,1990)。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功能 青少年正处于青少年的过渡时期,从心理生理角度而言,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关键、最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期。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同伴群体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这种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越父母以及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伴亲密关系在青少年的情绪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及其社会化的进程。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既有相当的可塑性,同时又充满了危机,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时时困扰着他(她)们,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发展,关注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有助于青少年平衡的度过“风暴期”。 (一)同伴关系的认知发展功能 心里学家皮亚杰强调了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同伴关系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个体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而同伴交往中的冲突将

青少年存在的社会问题研究

青少年存在的社会问题研究 【摘要】青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极大,稍有不适,便会引起青少年心理或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犯罪现象的产生。近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社会工作及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一些高科技技术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之我国在青少年管理方面,缺少制度的支持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青少年转型的这一关键时期,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变得突出,在社会外在环境转型期的青少年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及负面现象,因此研究青少年社会问题及相关应对措施有着较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存在社会问题研究 青少年期的含义一般指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段时期。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被称为少年期,高中阶段(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被称为青年初期。处于这两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时期,故又被称为青春发育期。青春是绚丽多姿的,好似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幅画卷,就可以领略到他们多彩的风姿。因此,我们将

从大家熟知的一些文学经典、教育经典作品中对青少年的描写人手,从现代生活现象中青少年的心语心声人手去认识、了解与感悟青少年期。 青少年是其个人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有着两端兼备的优势和缺点。青少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强烈。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2)青少年认知很旺盛。不仅记忆力越来越好,求知欲也比较强,接受新事物快。(3)青少年不仅情感丰富,而且还不稳定。在青春期的阶段,因为发育不成熟,遇事容易激动,情感比较强烈,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对外界及自身易产生怀疑、不信任感,会存在着多种情绪状态。 青少年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原因总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问题,与社会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外在环境的变化较快,经济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造成青少年应接不暇,不能很好的适应和融入这种环境;其次,作为青少年自身角度,属于生理及心理成熟期,属于个人审视外在世界的价值观、社会观及生命观的建树期,可塑性强,受外在影响变化较大,容易受到外来社会负面信息及现象的误导及影响;第三,是社会高科技产品等技术的渗透,影响了青少年的生活,甚至相关产品占据了青少年成长的相当部分时间,对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对青少年群体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青少年是网络使用、交往的重要主体。就网络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但另一方面,网络也带来了阴暗的一面,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青少年身心发育和社会化尚未完成,他们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的甄别往往缺乏深刻的认知。因此,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及稳固时期,在网络文化充斥的环境中,对网络文化缺乏辨别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针对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现状,应采取构建文明的网络文化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对策,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对策研究 网络真正向大众开放, 只有短短的十几年。. 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网络惊人的发展速度以及对人们的影响。网络早己经并正在继续逐渐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影响力早已超出了人们的预想。像曾经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体一样,互联网同样也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体,在我国近些年来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引人瞩目的。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网络毫不例外要被广大青少年学生所认知、所接触。那么,他们除了在学校按照课程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网络之外,在课余时间是否也在使用互联网?他们在使用网络做什么?现有的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利?会给他们带来哪些有益的和不好的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近期, 我对我校青少年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作了一系列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有其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但也确实存在着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有的还直接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到他们思想道德意识及人生观的形成,很多问题都不容小视。 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结题报告

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班级:高一(6)班 课题小组组长:吴晓晨 课题小组成员:王奎钞宁泽源承鑫卢海秋雨琛 课题指导老师:军 导航目录 封面 (1) 导航目录 (2) 结题报告 (3) (1)附件一:开题报告表 (13) (2)附件二:小组活动记录表 (15) (3)附件三:自评与互评 (16) (4)附件四:学生自我总结表 (20) (5)附件五:指导老师评语 (26) (6)附件六:师大附中中学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表 (27) 结题报告 师大附中中学吴晓晨 当今时代在发展,世界上的科技不断的进步,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方便快捷,特别是网络的建立更是使人们可以“面对面”的交谈。 但有利就有弊,网络对我们中学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在我们的身旁出现了许多沉迷网络的中学生。为了让中学生能正确地认识网络,我们小组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对于网络的相关情况及网络对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影响,研究和探讨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中学生在网络上的安全性;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或者避免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对网络的认识与理解 网络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促进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网络使中学生不断接触大量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著名心理学家中芳教授认为:互联网除非法黄色和暴力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远要比负面的多得多。并且,对当代中学生而言,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注定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禁止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益处呢? 一、拓宽视野 因特网是一部信息极其丰富的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网络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学生通过因特网以最快的速度随意获得自己的需要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等等,极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号称“虚拟世界”“虚拟天地”。首先,在虚拟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自由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面对面直接交流时可能产生的摩擦与伤害,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 其次,现代家庭都是“四二一”结构(祖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四人,父母二人、辈一人),独生子女为多,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孩子与长辈往往存在着“代沟”,不易沟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网络则给了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因特网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及其对策

(2011 至2012 学年度第 1 学期) 题目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及其对策科目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姓名常悦 专业现代教育技术 入学年月2011年9月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及其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常悦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对于网络应用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分析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并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了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积极作用的基本思路和克服网络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对策 引言 当今世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青少年以巨大的热情置身于网络之中,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交友、娱乐和学习,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不论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还是它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和参与平台,都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成为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青少年当今上网现状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群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高学历未婚男性青少年。 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调查报告还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 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2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318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的调查报告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 二、调查地点: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青少年 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共青团xx区委日前完成的“xx 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研”显示的状况却并不乐观:xx青少年社会教育总体上存在资源不足、经费缺乏、设备老化、师资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据调研组组长、xx民族大学教授郭云

角色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

角色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从心理层面的自我意识不完全逐步转变为自我清明,从社会层面看,青少年通过把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规范模式内化到个人人格体系中去,最终转变为一个社会人。在这种剧烈的过渡、大量信息的转化整合、频繁急剧的蜕变使得青少年一方面有了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却又要经历前所未有的各种冲击。本文着力于社会角色对于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说明角色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关键词:角色社会角色社会化 一、角色、社会化的概念 “角色”原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戏剧中人物。关于角色的研究在学术上有两个传统,即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的传统。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首先把“角色”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后来,符号互动论在发展中广泛使用了“角色”、“角色扮演”等概念,而戈夫曼的拟剧论在发展角色理论方面更加突出;人类学方面,林顿把角色同人民在社会中的地位联系起来,即把角色同一定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中的社会地位的权利和义务联系起来,这种研究被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学家们推崇。 角色也称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整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地位的表征;角色是一套有关权利、义务的规范;角色是人们对处于特定位置上的人的行为期望。 社会化是指人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到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涉及个体及社会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及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指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即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生活的自理,如吃饭、穿衣、等人的基本生物需求;二是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不但是一个消费者也是一个生产者,不但要通过生产自食其力,还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三是学习社会行为规范,这是一个不断学习、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问卷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问卷调查 1、您的年龄是多少? A、10 岁以下 B、10~15 岁 C、15 岁以上 2、您的职业是? A、教师 B、学生 C、打工一族 D、其他 3、您第一次上网是什么时候? A、10 岁以下 B、10~15 岁 C、15 岁以上 D、没上过 4、您平均1 天上多久网? A、不到1 小时 B、1~3 小时 C、4~6 小时 D、6 小时以上 5、您一般在哪里上网? A、学校电脑室 B、网吧 C、家里有电脑 D、其他 6、您上网都做些什么? A、学习 B、打游戏 C、聊天交友、听歌 D、其他 7、您认为上网影响学习吗?

A、不影响 B、影响 C、无所谓 8、您认为上网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拓宽视野,有助学习 B、听歌娱乐,放松身心 C、打游戏 D、其他 9、您身边有多少人沉迷于网络? A、大多数人 B、少部分人 C、还没发现 10 、您认为您身边的人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是? A、网络游戏的吸引力,管不住自己 B、学习压力太大,而经常上网放松,久而久之便迷恋其中 C、受周围人的影响 D、其他 11 、您认为防止自己沉迷于网络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A、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自制 B、限制上网时间 C、家长的监督 D、其他 12 、您认为上网有什么好处? A、对学生的学业有促进作用 B、可以开阔视野 C、方便掌握最新消息 D、其他 13 、您认为上网有什么危害? A、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迷恋其中 B、影响身体健康,如视力等 C、网上不良信息对青少年成长有危害 D、其他 调查统计表 题号选项 第 1 题A、0 B、48 C、0

第 2 题A、0 B、48 C、0 D、0 第 3 题A、39 B、9 C、0 D、0 第 4 题A、10 B、24 C、14 D、0 第 5 题A、0 B、0 C、48 D、0 第 6 题A、10 B、18 C、9 D、11 第7 题A、24 B、24 C、0 第8 题A、10 B、11 C、14 D、13 第9 题A、5 B、26 C、17 第10 题A、11 B、13 C、10 D、14 第11 题A、30 B、0 B、5 D、13 第12 题A、15 B、10 C、8 D、15 第13 题A、20 B、8 C、9 C、11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摘要现在网络迅猛发展和普及,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眼下正以惊 人的速度在青少年中蔓延。青少年使用网络日益频繁,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不但给青少年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给广大青少年成长大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许多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有因上网聊天而上当受骗的,甚至有包宿猝死网吧的。因而在中小学生中展开相应的网络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本文主要是从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社会化的优点、缺点、采取措施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网络问题社会化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network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and it is brought a dramatic change to the human society. At the moment, Network spreads quickly in teenagers. They are using network that is frequent, which is more and more influence of the teenagers. It is not only bring positive effects, and give the teenagers’ growing big negative impact also not to ignorance. Many teenagers are addicted to the computer games and waste studies, because of internet chat and fraud. Even there is a bag of internet cafes in sudden death. So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of internet’s education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 Let the student to make clear what is right or not, and the criterion of behavior. It is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to correctly guide students treat network.. This essay is mainly discussed about the network to the influence of socialization of the teenagers’ advantages, shortcomings and taking measure . 前言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自网络诞生以来,它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渗 透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娱乐中。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同时他们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敢于挑战传统,渴望被认同,被肯定,渴望成就感。这种心理特征的存在与网络所具有的特点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在网络中,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敞开心扉与人聊天,也可以玩游戏,可以扮演心目中理想的角色……这一切在虚幻的的世界里从成功是他们摆脱了现实世界中可能有点自卑感,满足了自我追求,以至于陶醉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社会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青少年的社会化是指:青少年在一点点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来接受社会的同化,

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谈谈电视、网络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地作用. 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厂诞生.年月日是,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地序幕.电视作为一种在众传播工具,丰富了人们地业余生活. 年中国邮电部投资建设地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启动.为中国公众用户提供地各种服务,推进信息化产业地发展.据《广州日报》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截至年月,中国网民规模达亿.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地人群占比由年年底地提升至,手机网民人数达到亿.年全年中国共计新增网民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网民地主体是岁及以下地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地,超过网民总数地.对青少年而言,网络俨然已成为他们地“生活必须品”,为他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展现自我提供了一个绝好地舞台.网络上几乎可以获得人们想要地所有信息.比如:在电脑、手机上收看电视节目,和朋友聊天,查找需要地信息等等.自从有了互联网,中国人业余生活,人与人之间地沟通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复地地变化.而青少年是大从传媒受众中最为特殊地一个群体.他们正处于儿童向成人地过渡时期,社会化过程尚未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学习社会地各种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是他们地主要任务.他们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显著地一个特点就是模仿.如果没有正确地引导,随时可能造成青少年心理地不健康发展.比如:广告地直观动感,以逼真地表演、高超地动画设计、夸张地解说、奇妙地构思,将产品展现青少年眼前.网络对于青少年地影响重大,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地积极作用 、为青少年开拓了求知求学地广阔空间. 当代青少年生长于一个“信息爆炸”地时代,对各种信息具有一种天生地敏感.他们地关注点十分广泛,渴望通过捕捉身边地信息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网络地兴起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便利.网络使青少年放眼时间,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地各种需求,基本可以获得他们想要地所有信息.比如:作业不会做可以问网友,总有热心地网友为其解答,为他们开拓了一个无限地未知空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满足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地心理需求. 随着升学、就业、代沟等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地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倾诉地情况下,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个人情绪、探索自多认同、吸引别人注意地场所.在这里,青少年可以摆脱现实社会角色地束缚,可以舒张个性、大胆宣泄,尽情地挥洒自我,可以把平常生活当中不能与人诉说地个人秘密告诉不认识地人,不必担心影响到自己地日常生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扩展了青少年地社会交往空间. 网络地开放性、交互性、实时性为青少年提供了方便快捷地社会交往机会,使他们地社会性得到空前地延伸和发展.在网际交往过程中,青少年拓宽了眼界,树立了自信,打开了世界沟通地桥梁,逐渐形成一种独立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和世界各地地人进行沟通,就算不会外语,还可以利用翻译软件,为成长和意识打下一个良好地社会基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育地网络化、现代化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崭新地教育平台,使教育在时间、空间和观念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网络教育平台上,由于信息地快速传播,青少年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学习技能,极大提高了学习能力,也扩大了受教育地范围.比如:可以在网上获取到世界知名大学地公开课,演讲等等.同时,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不用再受传统地论资排辈地观念地影响,可以大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把自己地设想付诸实践,青少年地自主选择性达到了最大化.而在有规律地家庭生活中,在制度化地学校进里很难有机会来满足这样地心理需

材料2 青少年社会化问题

当前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早期社会化困境和无效文化传递的问题。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人类的发明与创造就应该服务于人类,网络使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变得更加快捷流畅,它的优势应该让青少年尽享,而不是沉迷其中。早期社会化困境问题是由于青少年在网络上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无法判断这些信息是否有用,且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形下,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导致青少年在内化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时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佩服的社会权威形象。无效文化传递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青少年过分依赖网络,导致对传统文化知识涉猎较少,因此上一代的知识和规范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由此形成了无效文化传递。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通过正确的教育导向,得当的教育方式,持续的教育过程,对青少年上网和学习知识进行有效地引导,并对其上网内容进行适当地控制。在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形成前期就着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社会形态,逐步接受差异,适应生存环境。 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化偏差和失败,主要表现为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这主要是由于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很多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为检验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将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生”,区别对待。这样一种社会化模式对“差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容易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应该适当加以引导,改变社会的这种观念。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不是青少年的问题,是国家教育机制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注重开发青少年发散性思维,把书本当做基础,而把综合素质培养当做目的,既然知道应试教育的坏处,应当避实就虚,避短扬长。 我认为要认识社会,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会及社会的含义。在社会学中,社会指的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社会的组成要素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有如下含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次原因。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联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生活的规范。 认识社会应该从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来认识。社会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体系,而社会关系只有靠人的行动才能表现出来,于是,社会是否是实在的就成为有争议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感知到社会对人们的客观约束。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上级和下级的关系等等,我们要遵守生活和工作中既有的规范,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对人的约束。这就体现的社会的强制性。社会唯名论则站在个人优先的立场上,认为人们的行为建构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这两种社会观各执一端,既有长处也有不足,在社会学研究中将两种观点综合利用会更有利于对社会的认识。社会还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调查报告 题目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 完成人姓名姚铸耘名倩文郭红岩初阳 赵丹丹穆坤凡 系别经贸系 专业工商管理(物流配送) 班级2011级02班 指导教师杜冰冰 完成日期2011年10月1日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姚铸耘名倩文郭红岩初阳赵丹丹穆坤凡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经贸系) 前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

负面的。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100份,获得有效样本94份,有效问卷率为94.0%。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 年级结构:高一占68%,高二占32% 。 性别结构:男生占66%,女生占34%。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的影响,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网络导致的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象,对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解决办法及对于网络犯罪的相应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相对比较全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我国在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提出要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因此,我们试从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网络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

网络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 太和大庙中心校刘森[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网络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并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了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积极作用的基本思路和克服网络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儿童;影响; [正文]: 当今世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青少年以巨大的热情置身于网络之中,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交友、娱乐和学习,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不论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还是它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和参与平台,都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成为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我国在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提出要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因此,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1、网络的创造性催生了青少年的现代观念。 网络是体现时代的标志、了解时代的窗口、改造时代的工具,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网络的这些特征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全球观念等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不可能再是一劳永逸的事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点在网络世界体现的更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硬件、软件的更新时代都很快,青少年为了与其保持同步发展,只有不停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 互联网是世界性的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便捷、迅速。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常常访问国外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友、聊天或是探讨问题,这对青少年一代形成全球意识起着积极作用。 2、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 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及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青少年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为青少年现代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世界,不仅要求青少年自己动手操作,而且相互沟通交流,为提高青少年的

青少年社会化

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

引言:截至2011年10月独生子女已达一亿人,占当今青 少年总人数的94.6%,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独生子女已 成为一个新的群体出现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一般认为,独生子女健康、活泼、聪明、,争胜心强,其中不少孩子 受到较好的学前教育,而且个别儿童已具有一些专长。但是,独生子女从成年人那里得到了过分周到的照顾和过分 的娇宠,加上家庭教养方式又很少注意给他人施爱的机会 和学校、社会无法对此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调节。使 得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锒铛入狱,这 样的结局是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有人曾经对全国范围内 的企业管理层做过一个抽样调查,超过70%的企业管理人员对现在的独生子女员工感到普遍的不满,结论是:独生子女 员工过于自我、追求享受、怕吃苦,缺乏责任感。存在如此 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又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成长,

确应引起重视。因此本文以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影响的青年早期及以前阶段的社会化为重点,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以此来找寻独生子女的成长之道。

社会化(Socialization):意指学习、继承各种社会规范、传统、意识形态等周遭的社会文化元素,并逐渐适应于其 中的过程。对个人来说,社会化是学习同时扮演社会上不 同的角色过程。个人社会化受到地区文化的影响,因个人 的成长背景,社会化的过程、内容也会随之改变。促进社 会化的社会组织包括:学校、青少年中心、教堂等社交场合。协助社会化的媒体包括:杂志、电影、电视等,因为他 们传播着一些普遍的价值观念。社会化总是随着人们各自 所具备的不同条件,有选择性地形成的。由于人们在性别、年龄、智力、体质、遗传特性、生理状态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其社会化过程的内容是不同的,即使生活在同一个社 会环境里,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也不会完全一样,这一方面是由于人的素质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对 个体的行为范围和要求完成的活动所容许的内容不同。因此,每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都是不同的。此外,社会化的目 的总是要求每个人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成员。社会化就 个体来说首先必须是一个精神健康的人,不仅具有能够适 应外界情境变化的独特人格和行为方式,而且还必须能够 积极地支配环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社会化 过程,也是其个性化的过程。按照传统的观点,人的社会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正以其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几年来,中国的因特网蓬勃发展。青少年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上网对青少年的心理有何影响,是利多是弊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网络的过度使用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心理学家愈来愈多地关注于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主观报告的互联网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上。如造成学习成绩下降,降低青少年的社会能力,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等,特别是网络过度使用造成和网络相关的心理障碍。 研究显示,网络依赖行为和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而与性别和种族关系不大。在青少年中,网络交友十分时髦和普遍,这也加重了对网络的过度使用。目前对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研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学家正在从越来越广泛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而不仅仅是病理性的诊断和矫治。 如将网络成瘾看作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将互联网和青少年的生活、人生发展任务联系起来考虑等,都体现了从更宏大的视野看待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 二、面对网络应加强青少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各种新生事物及复杂的社会现象对青少年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进入了网络时代,青少年被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但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对社会道德的冲击,网络对人类生活的改变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思考。面对现代技术的新发展和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教师应怎样教育学生? 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的使命,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我们的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 社会的现代化要求人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在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面临着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教育的现代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