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一、关于立体化学

「1?无对称面

1?分子手性的普通判据 ’ 2?无对称中心

L 3?无

S 4反轴

注:对称轴Cn 不能作为判别分子手性的判据

2.外消旋体(dl 体或+/-体)基本概念 1J 绝对构型与相对构型 ” 2?种类:外消旋化合物/混合物個体溶液

*

基本理论卩非对映体

I 差向异构体 --------- 向异构体

内消旋体(meso-) e.g 酒石酸

举例名词解释可能考察的:相对 /绝对构型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潜不对称分子/原手性分

子差向异构体

3.立体异构部分

⑴含手性碳的单环化合物:

判别条件:一般判据 无S i S 2 S 4相关:构象异构体 ee —fra ea ae>

构象对映体

主要考查:S i =对称面的有无

相关实例:1.1,2-二甲基环己烷1,3二甲基环己烷1,4二甲基环己烷

⑵含不对称原子的光活性化合物

* N 稳定形式 I S P 三个不同的基团

⑶含手性碳的旋光异构体

C~c~c,

丙二烯型旋光异构体

1.狭义 条件:a b 两基团不能相同

、入=

I 2.广义:将双键看成环,可扩展一个或两个

&

联苯型旋光异构体(阻转异构现象-少有的由于单键旋转受阻而产生的异构体 )

1,小基团为2.另一环,大集团为 3,将其小基团转到环后

⑷含手性面的旋光异构体

分子内存在扭曲的面而产生的旋光异构体,

e.g 六螺苯

有机化学

-考研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第一篇基础知识

构型命名方法:选定一环,大基团为 最远处。

4?外消旋化的条件

⑴若手性碳易成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等活性中间体,该化合物极易外消旋化。

⑵若不对称碳原子的氢是羰基的-H,则在酸或碱的作用下极易外消旋化。

----- 不对称碳原子时,若只有其中一个碳原子易外消旋化,称差向异构化。

5?外消旋化的拆分

化学法酶解法晶种结晶法

柱色谱法

不对称合成法:

1. Prelog规则一一个分子得构象决定了某一试剂接近分子的方向,这二者的关联成为Prelog规

则?

2?立体专一性:即高度的立体选择性

6?构象中重要作用力

非键连的相互作用:不直接相连的原子间的作用力。(由于受别的相连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而造成

空间上的限制而引起的范德华力)

扭转张力:偏离最稳定形式而存在,具有恢复构象的能力----源于范德华力

转动能垒:稳定构象变成不稳定构象所需要的能量。

7?典型有机化合物的构象分析

厂0°极限构象I ---------------- 构象

乙烷J-60 °扭曲型构象

60°极限构象II 交叉型构象*■

伞形式锯架式纽曼式

环形有机化合物

角张力:由键角的屈饶引起。

大环化合物易稳定(原因):非平面结构

环丙烷:键角香蕉键H-C-H 115 ° > 109° C-C-C 105 ° < 109°

键长151pm < 154pm

分析[保持轨道109°(电子云重叠很差) -------------- 、六个氢呈重叠型且均等

〔保持电子云最大重叠(电子排斥大)/

、关于自由基取代的一些理论和机理

1.基本理论

⑴①沸点

影响因素:

分子质量分子间作用力

烷烃:有瞬时偶极距

作用力:色散力分子间范德华力

结论:分子接触面越大,相互作用力越大,沸点升高。叉链分子有叉链位阻作用。分子间作用力环戊烷: ’信封型

〔半椅型

L小了平面型的扭转张力

小,沸点降低。 分子接触面升高-一 析正烷烃的沸点,随分子质量而升高的原因

②熔点

影响因素:分子质量 分子间作用力 晶格中排列情况---分分子对称性高,排列比较整齐,分子间 引力大,熔点高。 结论:双数碳原子彼此靠近,熔点升高值(

2n+2,2n )较单数(2n+1,2n-1)碳链升高值大一些。

同碳原子数,环烷烃较链烷烃熔点、沸点、密度均高一些。 ⑵?有机反应

A ?自由基反应:

均裂产生:自由基或游离基 实质:电中性 多数仅有瞬时寿命 活性中间体 离子型反应:

异裂 产生:正负离子 实质:电性 仅有瞬时寿命 活性中间体 协同反应

环状过渡态基元反应

B ?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过渡态:极不稳定 反应中间阶段 反应能势图 中间体:处于势能谷底 为稳定物种 有一定寿命

C .过渡态假说Hammond 假说

针对过渡态,为解决过渡态的相关问题提出来的。

内容:在简单的一步反应中(基元反应),该步过渡态的结构能量与更接近的那边类似。 结论:放热反应,过渡态的结构与反应物相似。

吸热反应,过渡态的结构与生成物相似。

---- 步反应中反应物、中间体和生成物来讨论过渡态的结构。

2?烷烃

⑴结构与反应性:C (2.5) --H (2.2)电负性差别很小, 川不易偏向于某一原子,整个分子电子

分布较均匀—可用于偶极矩的分析

烷烃一亲电亲核无效(无特殊亲和力,即没有电子云密度很大或很小的部位)

--主要反应:加热或光照条件下发生自由基反应(须有引发剂)

引发自由基的几种方式:

1.

有些化合物十分活泼,极易产生自

由基,称引发剂,如过氧化乙酰

,过氧化苯甲酰。

烃基过氧化物 ROOH 或其他有-O-O-H 键,这是一个弱键,适当温度下易分解,产生自由基, 引发链反应。 促使反应很快进行(大量放热,过氧化物易爆原因)

2. 有时也通过单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自由基。如: H 2O 2+Fe 2+

+HO -+Fe 3+

RCOO -

- -e 「―? Rcoo*

电解

诱导期的产生:

55-85 C

PhH

o

1. 氧气或者捕获自由基的杂质可与自由基结合生成稳定的自由基。

02 + CH3 ?

CH3OO* 抑制剂的加入…待氧气消耗殆尽,自由基链反应立即开始。

断键,自由基反应原则:最弱的键较易断裂,最稳定的自由基较易形成。

2?自由基反应加入|2,可是反应终止。

3?碘自由基又容易自相结合成键,碘自由基与双键加成需要较大的活化能。见325页

自由基反应和协同反应:都没有明显的溶剂效应,酸碱等催化剂对反应没有明显的影响。

应用:

烷烃的卤代

基本概念:反应速率的快慢H活化能的大小过渡态势能/结构与形成的活性中间体有关

(如自由基更稳定,键解离能下降,活化能也就越小。反应也就越快)

如果一个反应可以生成几种生成物,则每一种生成物通过不同的过渡态生成,则最主要的生成

物,通过势能/活化能最低的过渡态形成。

自由基的稳定性:是指与它的母体化合物的稳定性相比较,比母体化合物能量高得多的叫不稳

定,高的较少的较稳定。

⑵自由基反应共性

链引发一转移链终止

链引发:需引发剂极易产生活性质点的自由基若体系中有氧气(抑制剂),会有诱导期。只要

有少量抑制剂存在,就能使反应变慢或终止。自由基反应中加入碘单质,可是反应终止。

大分子在中间断裂的稳定性更强,在中间断裂的机会是比较多的,如正丁烷。原因:产物自由基稳定性较高。

链转移:一个自由基变成另一个自由基

特点:没有明显的溶剂化效应,酸碱催化剂无明显影响。

链终止:自由基两相成键。

产生自由基反应(始)的三个条件:

光照或加热2.引发剂:如过氧化乙酰3.单电子转移

应用:甲烷的卤化

1. 不可用氟单质、碘单质卤化

用氟单质:大量放热,难以移走,破坏生成的氟甲烷,生成碳单质和氟化氢。

用碘单质:CH」+ HI C H4 + 12(易)

卤化反映逆反应容易进行。自由基链反应中加入碘单质,使反应终止。

R3C* + I2------------------ R3CI + 卜

注:碘自由基活性差。

1. 氯溴反应区别:

氯自由基活泼,过渡态的反应势能与反应物接近,中间体自由基的活性影响小,过渡态结构

类似于反应物。结论:产物受中间体影响小。

溴自由基次活泼,过渡态来得晚,过渡态的势能与中间体接近,活性中间体稳定。结论: 产物受中间体影响大。活性中间体稳定,过渡态势能低,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加快。

谨防:高温时该理论无效。如温度大于450C,有足够的能量,反应结果仅与氢原子的个数有关。

反应类型:

⑴烷烃的热裂热作用的自由基反应

热裂:自由基之间的相互结合。

如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温度,但反应机理就非自由基反应,而是离子型反应。

⑵烷烃的氧化:又叫老化自由基反应

R3CH + 。2 ---------------------------- R36 + ? OOH

R3C ? + °? ----------------------------- R3C OO*

R3COO* + R3CH ------------------- R3COOH + R3C,

烃基过氧化氢ROOH或其他过氧化物有-O-O-键适当温度易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链反应, 产生大量自由基,很快进行,大量放热------可用于解释:过氧化物易产生爆炸。

可与氧气发生自由基类型:1?烷烃的三级氢2?醛上氢3?醚的-i|

⑶气相硝化,磺化:高温自由基反应

与卤化反应不同的是,气相硝化,磺化要-C-C-键的断裂。(主要用于工业合成,实验室有很大

的局限性)

2. 小环烷烃

a与氢气反应(限三四元环)

反应原则:催化氢化在空阻小的位置发生

b与X2反应(限三元环)

Br2

C与HI反应(限三四元环)

原则:反应类型--离子型反应:极性大的键先断裂

〉—+ HI

三、关于亲核取代及消除反应

一.电子效应

1. 诱导效应(一般以氢为比较标准)也可以通过测量酸或碱的Ka获得或者通过测量偶极矩(强弱)获得。

a. 带带正电荷的基团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带负电荷的基团具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一般只考虑三根键的影响)

b. 烷基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和给电子的超共轭效应。

吸电子能力强弱比较:

NQ>CN>F>CI>Br>l>C二:>OR>OH>Ph>C=C

/ Pt/C,50C

+ H2 --------------------------

(书上讲,叉链化合物比较稳定)

+C12

d自由基反应(导致的手性

2. 共轭效应

a .有吸电子共轭效应的:NO CN COOH CHO COR

b. 有给电子共轭效应的:NH(R) NHCOR OH OR OCOR

c. 同时有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的,且异向的:

NH2(R)综合给电子效应给电子的共轭>吸电子的诱导

X 综合吸电子效应给电子的共轭<吸电子的诱导

3. 超共轭效应

a. 产生原因:烷基碳与极性小的氢相结合,对于电子云屏蔽效应很小,烷基上C-H的一对

电子,受核的作用相互吸引,到一定距离时,烷基上几个C-H键电子云又相互排斥,可

离域到邻近的n轨道上或者p轨道上(碳正离子或自由基)

b. 超共轭效应大小影响因素:由p轨道或轨道相邻碳上的-C-H键的多少有关:正相关

4. 场效应静电作用原子链起作用:诱导效应

空间传递:场效应

吸电子基团使附近的带正电荷的基团不易离去。

应用:影响电子云密度女口:影响酸性。

二.活性中间体

1. 键解离能:烷基形成自由基所需能量。

电离能:自由基形成碳正离子所需能量。

2. 碳正离子:3° >2 °,烯丙基>1°

a有关烷基的给电子作用的实现:sp3-c s 轨道成分少,离核远;sp2-c s 轨道成分多,离核

近。诱导效应也是sp2d的电负性强的原因。

b超共轭效应 --I- X ■- e

3. 手性碳构型保持与构型翻转(Walden转化)

构型保持:新键在旧键断裂的方向形成的情况

构型翻转:新键在旧键断裂相反的方向形成的情况

4.SN2 SN1

SN2反应通式:(自己补充)

a 亲核试剂是溶剂,即溶剂解。

b基本过程的描述:

c过渡态时SN2 SN1中心碳均为sp2-c

d成环的SN2

合适的位置,成环的难易:

五元环最易,其次是六元环。

三元环最有张力,但两个基团处于相邻位置,也较易。

(七八元环)大环:大环化合物对然没有张力,但更易分子间SN2o

降低反应物分子间距离,避免分子间接触,可分子内SN2高稀溶液中进行。

SN1

机理通式:

基本特征:1.中心碳手性,产物外消旋。 2.常常生成重排产物。

Winserin 机理:

RX ,二R+X-R+||X-R++ X-

内返紧密离子对溶剂分离子自由离子

离子对外返离子对外返

注:非极性溶剂,倾向于生成紧密离子对和溶剂分离子对。

强极性溶剂,倾向于生成自由离子。

-亲核试剂进攻紧密离子对,生成构型翻转的产物

-溶剂分离子对,消旋产物占多数

自由离子,完全消旋。

结果:构型转化的产物多于构型保持的产物,最终没有得到外消旋体。

应用离子对内返机理,如:ROH+SOCI _____ RCl

RCOOH+SOCI 二------- OOCI

I-的碱性

I-的原子半径大,负电荷比较分散,负电荷越分散,越稳定,越不易和质子反应。

F-原子半径小,负电荷比较集中,负电荷越集中,越易结合质子,碱性越强。

卩-消除反应

机理:反式消除「单分子E1机理

y双分子E2消除

匚单分子共轭碱消除Elcb

E2机理通式如下:

当连有醇羟基的碳原子与3° C或2° C相连时,酸催化脱水时,会发生E2消除反应成烯。

卤原子离去快慢对反应有影响RI>RBr>RCI

必须条件:碳氢键和离去基团(被消除的基团)必须处于反式共平面

分子去对交叉构象,反式消除(被消除的B -H C-H 键必须与a -C的p轨道平行,才能形成

n键)

分子取重叠构象,顺式消除

区域选择性:遵循Zaitsev规则增加碱的强度及体积,得到反Zaitsev产物。

(增大后,空阻较大的B -H不易进攻,进攻酸性强的B -H)

E2与SN2反应的并存与竞争:

区别:E2进攻B -H , SN2进攻a -C

试剂亲核性强,碱性弱,体积小时,利于SN2

试剂碱性强,浓度大,体积大,反应温度高时,利于E2.

E1消除反应(三级卤代烷在无碱存在时,的消除为E1)

E1机理通式如下:

特征:1.遵循Zaitsev 规则2.E式产物3.伴有重排产物(用氧化铝或硅酸盐表面脱水,此反应产物不重排)。

E1与SN1反应的并存与竞争:

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只影响反应速率,而不影响产物比例。试剂亲核性越强,空阻小,对SN1有利

试剂碱性强,空阻大,对E1有利。

在极性溶剂及没有强碱存在时,主要的取代产物。

-一级卤代烷:一般SN2,强碱存在E2.

二级卤代烷+B位有侧链的一级卤代烷(空阻增大,B -H增多),减小极性(溶剂)r强亲核试剂存在:SN2

高考化学必备—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备——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 (3)炔烃: A) 官能团:—C≡C— ;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 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 A) 通式:C n H 2n —6(n ≥6) 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子和6个H 原子共平面。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 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 隔绝空气 C=C CH 2=CH 2 + HX CH 3CH 2X 催化剂 CH 2=CH 2 + 3O 2 2CO 2 + 2H 2O 点燃 n CH 2=CH 2 CH 2—CH 2 n 催化剂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CCl 4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 化学键: 、 —C ≡C — C=C 官能团

有机化学考研资料

有机化学试题库(一)1. 试比较下面三种化合物与CH3ONa 发生SN 反应的相对活性。 A. NO 2CH 2Cl B. NO 2 CH 3 Br C. NO 2 CH 3 F 2. 比较下面三种化合物发生碱性水解反应的相对活性。 A. B. C. CH 3CH =CHCH 2Br CH 3CH 2CH 2Br CH 3CCH 2Br = O 3. 下面三种化合物一硝化时,所得间位产物的多少次序如何? A. B. C. C 6H 5CH 3 C 6H 5CHCl 2 C 6H 5CCl 3 4. 下面三种化合物分子的偶极矩大小的次序如何? A. B. CH 3 C. CH 3 2 Cl CH 3 5. 下面三种化合物与一分子HBr 加成的反应活泼性大小次序如何? A. B. C.PhCH =CH 2 p - O 2NC 6H 4CH =CH 2 p - CH 3C 6H 4CH =CH 2 6. 甲基环戊烷的一氯代产物中哪个有对映异构体? 7. 下面三种化合物发生消除HBr 的反应活化能大小次序如何? A. 3 B. C. Br 8. 下列各化合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是按SN1机理还是SN2机理进行的? A. C 6H 5CH 2Br B. (C 6H 5)2CHBr C. C 6H 5COCH 2Br D. 写出下面反应的反应机理: CH =CH 2 + =CH CH 33 H + 333 33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A. B. 2Cl C. D. E. F. 合成下列化合物: 由苯合成Ph2C =CH2(其它试剂任选)。 由甲苯合成2-硝基-6-溴苯甲酸。 完成下列反应: 1. 25。O 2 [ A ] PhCH 3AlCl 3 H 3O + [ B ] [ C ] 2.HCHO , HCl 2 [ D ] [ E ] H 2O 2+ + [ F ] 3.PhC + CH 3CH 2MgBr [ G ]PhCH 2Cl [ H ]Na , NH 3 [ I ] HBr [ J ] [ K ] (1) CO 23+ [ M ] 化合物A 、B 、C 、D 的分子式都是C10H14,它们都有芳香性。A 不能氧化为苯甲酸;B 可被氧化为苯甲酸,且B 有手性;C 也可氧化成苯甲酸,但C 无手性,C 的一氯代产物中有两个具有手性,分别为E 和F ;D 可氧化为对苯二甲酸,D 的一氯代产物中也有两个具有手性,分别是G 和H 。试写出A 、B 、C 、D 、E 、F 、G 、H 的构造式。

有机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必记知识点 目录 一、必记重要的物理性质 二、必记重要的反应 三、必记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四、必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五、必记有机物的鉴别 六、必记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除杂) 七、必记有机物的结构 八、必记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九、必记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十、必记一些典型有机反应的比较 十一、必记常见反应的反应条件 十二、必记几个难记的化学式 十三、必记烃的来源--石油的加工 十四、必记有机物的衍生转化——转化网络图一(写方程) 十五、煤的加工 十六、必记有机实验问题 十七、必记高分子化合物知识 16必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一、必记重要的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苯酚在冷水中溶解度小(浑浊),热水中溶解度大(澄清);某些淀粉、蛋白质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 1、含碳不是有机物的为: CO、CO2、 CO32-、HCO3-、H2CO3、CN-、HCN、SCN-、HSCN、SiC、C单质、金属碳化物等。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常见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氟里昂(CCl2F2)、氯乙烯、甲醛、氯乙烷、一溴甲烷、四氟乙烯、甲醚、甲乙醚、环氧乙烷。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 ☆三硝基甲苯(俗称梯恩梯TNT)为淡黄色晶体; ☆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 ☆2,4,6—三溴苯酚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苯酚溶液与Fe3+(aq)作用形成紫色[H3Fe(OC6H5)6]溶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甲烷:无味;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乙炔:无味 ☆苯及其同系物:特殊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C4以下的一元醇:有酒味的流动液体;乙醇:特殊香味 ☆乙二醇、丙三醇(甘油):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苯酚:特殊气味;乙醛:刺激性气味;乙酸: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 ☆低级酯:芳香气味;丙酮:令人愉快的气味 6、研究有机物的方法 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量;红外光谱确定化学键和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确定H的种类及其个数比。 二、必记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有机化学知识整理 1.甲烷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型结构。 ⒉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起反应。 ⑴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如:Cl2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及HCl的混合物。 取代反应,包括硝化、磺化、酯化及卤代烃或酯类的水解等。 ⑵氧化:烷烃可以燃烧,生成CO2及H2O ⑶高温分解、裂化裂解。 ⒊根、基:①根: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SO42-,NH+4,Cl-。 ②基:电中性的原子或原子团,一般都有未成对电子。如氨基—NH2、硝基—NO2、羟基—OH。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判断方法:所含有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相同,但碳原子数不等。 ①结构相似的理解:同一类物质,即含有相同的官能团,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②组成上相差“—CH2”原子团:组成上相差指的是分子式上是否有n个—CH2的差别,而不限于分子中是否能真正找出—CH2的结构差别来。 ⒌乙烯分子为 C2H4,结构简式为CH2=CH2,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规律:碳碳双键周围的六个原子都共平面。 ⒍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中浓H2SO4与酒精体积之比为3:1。 ②反应应迅速升温至170C,因为在140℃时发生了如下的副反应(乙醚)。 ③反应加碎瓷片,为防止反应液过热达“爆沸”。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⒎烯烃的化学性质(包括二烯烃的一部分) ①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发生断裂,加进(结合)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Ⅰ.与卤素单质反应,可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CH2Br Ⅱ.当有催化剂存在时,也可与H2O、H2、HCl、HCN等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I.燃烧 II.使KmnO4/H+褪色 Ⅲ.催化氧化:2CH2=CH2+O2 2CH3CHO 有机反应中,氧化反应可以看作是在有机分子上加上氧原子或减掉氢原子,还原反应可看作是在分子内加上氢原子或减掉氧原子。以上可简称为“加氧去氢为氧化;加氢去氧为还原”。 ②聚合:小分子的烯烃或烯烃的取代衍生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成反应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⒏乙炔:HC≡CH ,键角为180°,规律:叁键周围的4个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⒐乙炔的化学性质:

江南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的重叠(从电子云的角度讲也可以说是电子云相互交盖的结果)或电子配对的结果,如果两个原子都有未成键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就能配对形成共价键。 1.1)共价键形成的基本要点1.成键电子自旋方向必需相反; 2.) 共价键的饱和性,形成八隅体稳定结构;3.)共价键的方向性——成键时,两个电子的原子的轨道发生重叠,而P电子的原子轨道具有一定的空间取向,只有当它从某一方向互相接近时才能使原子轨道得到最大的重叠,生成的分子的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才能形成稳定的分子。 2.由于电子云不完全对称而呈极性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可 用箭头表示这种极性键,也可以用δ+、δ-标出极性共价键的带电情况。例 3.★诱导效应产生的原因: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4.★诱导效应的传递:逐渐减弱,传递不超过五个原子。 5.★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一般以电负性的大小作比较 同族元素来说 F > Cl > Br > I 同周期元素来说 - F > -OR > -NR2 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来说 –C≡CR >–CR=CR2 > -CR2-CR3

(CH3) 3C– > (CH3)2CH– > CH3CH2– > CH3– 7.以I表示诱导效应, -I吸电子诱导效应,+I推电子诱导效应(具有+I效应的原子团主要是烷基,其相对强度如下: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1.构造异构体(Constitutional isomerism):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原子互相连接的方式和次序不同的异构体。这种构造异构体是由于碳架不同引起的,故又称碳架异构。P25表2-1 构象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构造式相同,因构象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构象:指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围绕s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列. ) 2.普通命名法: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目表示碳原子数目,正/异/新来区别, 甲烷 衍生命名法: 以甲烷为母体,把其他烷烃都看作甲烷的烷基衍生物,一般选择连接烷基最多的碳原子作为母体甲烷 系统命名法;支链烷烃的命名与普通命名法相同,支链看作是直链烷烃的烷基衍生物 3.★系统命名法:若主链上有几种取代基时,应按“次序规则”,较优基团后列出。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 + 2Ag(NH3)2OH 2 A g↓+ RCOONH4 + 3NH3 + H2O 【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 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过量)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 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 (4)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 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Cu(OH)2~? Cu2+(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2O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或 8.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酚类化合物。 9.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三、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类别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 通式C n H2n+2(n≥1) C n H2n(n≥2) C n H2n-2(n≥2) C n H2n-6(n≥6)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有机化学知识要点总结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 ①烃:分子中碳原子数n≤4(特例:),一般:n≤16为液态,n>16为固态。 ②烃的衍生物:甲醛、一氯甲烷。 2、烃的同系物中,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_ _____,密度增大。同分异构 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____________。 3、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同系物、萘、石油、苯酚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香味—----乙醇、低级酯 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苦杏仁味—硝基苯 4、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5、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苯及苯的同系物、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6、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苯酚:常温时水溶性不大,但高于65℃时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可溶于水的物质: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等于3的低级醇、醛、酮、羧酸等 7、特殊的用途:甲苯、苯酚、甘油、纤维素能制备炸药;乙二醇可用作防冻液;甲醛的水溶 液可用来消毒、杀菌、浸制生物标本;葡萄糖或醛类物质可用于制镜业。 8、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有:醇、酚、羧酸、葡萄糖、氨基酸、苯磺酸等含羟基的 化合物。 9、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0、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1、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NaOH水溶液:水解;NaOH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12、遇石蕊试液显红色或与Na2C03、NaHC0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类。 13、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 14、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 15、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6、羧酸酸性强弱: 17、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物质有:醛、甲酸、 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凡含醛基的物质。 18、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有机化学基础方程式总结(重点)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方程式总结 一、脂肪烃: 1.烷烃【C n H2n+2(n≥1)】化学性质: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反应,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取代反应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 (光照条件)(2)氧化反应—可燃性C n H2n+2 + (3n+1)/2O2→ nCO2 + (n+1)H2O (点燃) (3)分解反应:烷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或加催化剂可发生裂化或裂解。C8H18→ C4H10 + C4H8 , C4H10→ CH4 + C3H6 2.烯烃(CH2=CH2)【C n H2n (n≥2),二烯烃C n H2n-2(n≥4)】(1)烯烃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使溶液褪色 (2)催化氧化2CH2=CH2 + O2→ 2CH3CHO (催化剂,加热) (3)可燃性烯烃燃烧火焰明亮,伴有黑烟C n H2n + 3n/2O2→ nCO2 + nH2O (点燃) (4)烯烃与H2,X2,HX,H2O发生加成反应①氢气(H2) CH2==CH2 + H2→ CH3—CH3 (催化剂,加热) ②溴水,卤素单质(X2) CH2==CH2 + Br2→ CH2Br—CH2Br 常温下使溴水褪色 ③水CH2==CH2 + H—OH → CH2(OH)—CH3或CH3—CH2OH (催化剂,加热,加压) ④氯化氢CH2==CH2+ HCl → CH2Cl—CH3或CH3—CH2Cl (催化剂,加热) 3.炔烃(HC≡CH)【C n H2n-2(n≥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特殊难闻臭味. 化学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聚合反应。但比烯烃困难。 (1)乙炔的制取CaC2 (俗名电石)+ 2H2O → Ca(OH)2 + C2H2↑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可燃性2C2H2 + 5O2→ 4CO2 + 2H2O (点燃)火焰明亮,伴有浓烈黑烟(4)加成反应氢气:HC≡CH + 2H2→ CH3CH3 (催化剂,加热) 水:HC≡CH + H2O → CH3CHO (催化剂,加热) 卤素:HC≡CH + 2Br2→ CHBr2—CHBr2 (1,1,2,2 –四溴乙烷)(5)加聚反应n HC≡CH → [CH==CH]n 二、卤代烃【R—Br】 1.物理性质(1)气味:具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且蒸汽有毒。 (2)沸点①卤原子种类及个数相同时,卤代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升高;②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随烃基中支链的增加而降低;③同一烃基的不同卤代烃的沸点,随卤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3)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些卤代烃本身就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等。 2.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CH3CH2Br +NaOH → CH3CH2OH + NaBr (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2)消去反应(邻碳有氢)CH3—CH2Br + NaOH → CH2==CH2↑ + NaBr + H2O (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补充: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①C原子数目≥2②与—X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C上有H原子③与苯环上的H不能消去三、醇【R—OH】 1.醇的物理性质低级饱和一元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往往有特殊气味,能与水混溶。十二个碳原子以上的高级醇为蜡状固体,难溶于水。 2.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燃烧C2H6O +3O2→ 2CO2 + 3H2O 乙醇与钠反应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1)消去反应CH3—CH2OH → CH2=CH2↑ + H2O(浓硫酸.170℃,乙醇:浓硫酸=1:3)浓硫酸作用:催化剂,脱水剂(2)脱水反应C2H5—OH + HO—C2H5→ C2H5—O—C2H5 + H2O (浓硫酸,140℃) (3)取代反应←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逆反应)C2H5—OH + H—Br → C2H5—Br + H2O (加热) (4)氧化反应乙醇使酸性KMnO4,K2Cr2O7溶液褪色 CH3CH2OH →(氧化)CH3CHO(乙醛)→(氧化)CH3COOH(乙酸) 在Cu作催化剂时醇被氧化为醛或酮现象方程:CuO + 2CH3CH2O H → 2Cu + 2CH2CHO + 2H2O 总反应式:2CH3CH2OH + O2→ 2CH2CHO + 2H2O (条件:Cu,加热) 必须有—CH2OH才能被氧化,若没有则只能生成羰基。 四、醛【R—CHO】【还原反应:加氢去氧;氧化反应:加氧去氢】 1.氧化反应(1)银镜反应注意:a.试管必须洁净 b.水浴加热,使其受热均匀 c.实验完毕后,用稀HNO3清洗试管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2Ag↓ + 3NH3 + H2O (加热,用于检验醛基) (2)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用于检验醛基) CH3CHO + 2Cu(OH)2+ NaOH → CH2COONa + Cu2O↓(砖红色沉淀) + 3H2O (加热) (3)与空气氧化2CH3CHO + O2→ 2CH3COOH (催化剂,加热) 2.加成反应CH3CHO + H2→ CH3CH2OH (催化剂,加热)

考研资料有机化学复习重点归纳

考研资料有机化学复习重点归纳 通过2014年新大纲可知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 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化合 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典 型有机化学反应机制。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独立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1、有机化学概论 考试内容: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与反应特性。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准确理解概念。对价键理论的理解要结合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的特点,通过对立体 结构的掌握建立其与理化性质的联系。 2、饱和脂肪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 考试内容: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烯烃、二烯 烃和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芳香烃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理解化学结构原理、学会科学命名方法,这些知识点的考查掌握多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对物理性 质了解即可,重点在于深入分析各种烃类化学性质,并根据化学性 质分析产生化学反应规律,尤其对于各种烃类的特征反应要熟练掌 握并学会应用。 3、旋光异构 考试内容: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构型的表示及标记方法。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以旋光性、对映异构体等概念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旋光性,掌握旋光异构体构型的不 同表示方式,能根据要求灵活书写不同结构的化学式,对环状化合 物和不含手性碳的手性分子有所了解。

4、卤代烃、胺 考试内容:卤代烃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胺的结构、 分类、命名和理化性质、重氮盐的制备及应用、尿素的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结构、分类和命名做基础性把握,学会分析结构,在烃类命名的基础上能过准确命名卤代烃及胺类化 合物。对物理性质只做了解,注重同系物之间的对比,重点是化学 性质特点及化学反应机制的把握,掌握典型的反应现象及反应特点。同时根据亲核取代和亲电反应的机制,分析判断反应规律。在较难 的选择题、填空题中会出现,化学反应规律的考查多以分析和实验 设计题的形式出现。 5、醇酚醚、醛酮醌 考试内容:物质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物质结构、分类和命名的规律特点要做基础性把握,物理结构只做了解,重难点是化学性质的分析, 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是填空题和合成题常考知识点,一些特征反 应还有鉴定性反应会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 6、羧酸及衍生物、取代酸 考试内容:物质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与上一考点相似,对化学结构、分类规律及命名的考查是基础,能准确命名,物理结构只做了解,对该 类物质的亮点基团及其化学性质和特征反应要求掌握,是合成题等 大题中的常考知识点和主要得分点。 7、杂环化合物 考试内容:杂环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各类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是此部分的常考知识点,判断酸碱性、亲电反应、还原反应、吡啶侧链的氧化反 应等要求在掌握结构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判断方法。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 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 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 、—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O 3 + 6NH 3 + 2H 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 2O 4 + 6NH 3 + 2H 2O 甲酸: HCOOH + 2 Ag(NH 3)2OH 2 A g ↓+ (NH 4)2CO 3 + 2NH 3 + H 2O 葡萄糖:(过量)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2A g ↓+CH 2OH(CHOH)4COONH 4+3NH 3 + H 2O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对于化工、环境、农学、医药、生物的考生来说,有机化学在考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的基础,知识体系庞大,联系纵横交错,是一块很难啃好的硬骨头。 本文就拣块硬骨头啃,谈一谈有机化学的复习技巧。 一、教材 除了报考院校指定的教材(例如农学用汪小兰的,药学用倪沛洲的)外,以下几本Boss级有机化学教材至少选择一本常备手边,否则很难把有机化学学深学透。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纹《有机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积涛《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RT莫里森著,复旦有机教研组译,《有机化学》,科学出版社 除了教材之外,我们还要有习题集、相关复习资料、所报考院校的历年考试真题集、以及探讨有机化学某一个分支内容(有机合成、有机推断、立体化学)的书籍。笔者推荐几本。 1.习题集。建议使用考研指定教材以及以上四本教材的配套习题集。 2.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3.历年真题。有些院校真题不对外公布。另一些,如北大、清华、复旦、中山、中科院、中科大等,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正式出版的真题集。这些学校的真题集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 4.其他参考书。 Jie Jack Li著,荣国斌译《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在各高校的图书馆都可以找到。 斯图尔特·沃伦著,丁新腾译《有机合成切断法探讨》、《有机合成设计(合成子法的习题解答式教程)》,上海科技出版社。这两本书很老了。 薛永强等,《现代有机合成方法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军良等,《有机合成设计原理与应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巨勇等,《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有机合成的书细细读一本就足够了,关键是利用这本书把有机化学教材上零散的知识点综合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催化剂 加热、加压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 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 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 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 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 隔绝空气 C=C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 化学键: 、 —C ≡C — C=C 官能团 CaO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