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1.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C.能量越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D.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

解析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或者说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

A、D说法正确;光的频率越高,能量越高,粒子性相对波动性越明显,B

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

答案 C

2.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将牛顿的波动说和惠更斯的粒子说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的

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现代物理学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不同于牛顿提出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是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和麦克斯韦的电磁说的统一.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

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B、D错误,C对.

答案 C

对物质波的理解

3.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要是运动着的物体,不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有相应的波动性,这就是物质波

B.只有运动着的微观粒子才有物质波,对于宏观物体,不论其是否运动,都没有相对应的物质波

C.由于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太小,所以无法观察到它们的波动性

D.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体上得到了电子束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德布罗意的假设是正确的

解析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只是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太短,无法观察到它们的波动性.

答案 B

4.若某个质子的动能与某个氦核的动能相等,则这两个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

().A.1∶2 B.2∶1

C.1∶4 D.4∶1

解析由p=2mE k及λ=h

p得:λ=

h

2mE k

,因质子与氦核的动能相同,所以

λ1λ2=m2

m1

4

1

2

1,选B.

答案 B

(完整版)光的波粒二象性教案

光的波粒二象性 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微粒说的基本观点及对光学现象的解释和所遇到的问题. (2)了解波动说的基本观点及对光学现象的解释和所遇到的问题. (3)了解事物的连续性与分立性是相对的,了解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4)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初步建立光与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以及用概率描述粒子运动的观念. 3.情感目标 理解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辩证发展的过程.根据事实建立学说,发展学说,或是决定学说的取舍,发现新的事实,再建立新的学说.人类就是这样通过光的行为,经过分析和研究,逐渐认识光的本性的. 二、重点、难点分析 1、这一章的内容,贯穿一条主线——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结合各节内容,适当穿插物理学史材料是必要的.这种做法不但可使课堂教学主动活泼,内容丰富,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唯物辩证思想教育.本节就课本内容,十分简单,学生学起来十分枯燥.课本所提到的内容,都是结论性的,加入一些史料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2、本节中学生初步接触量子化、二象性、概率波等概念,由于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中要重点让学生体会这些概念. 三、主要教学过程 光学现象是与人类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在对光学现象、规律的研究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光本性的探究. 到了17世纪,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两种学说.

(一)光的微粒说 一般,人们都认为牛顿是微粒说的代表,牛顿于1675年曾提出:“光是一群难以想象的细微而迅速运动的大小不同的粒子”,这些粒子被发光体“一个接一个地发射出来”.用这样的观点,解释光的直进性、影的形成等现象是十分方便的. 在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时,同样十分简便.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要发生反射和折射.在解释反射现象时,只要假设光的微粒在与介质作用时,其相互作用,使微粒的速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变化,但大小不变;水平分量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变化(因为在这一方向上没有相互作用),就可以准确地得出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与实验事实吻合的结论. 说到折射,笛卡儿曾用类似的假设,成功地得出了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为一常数的结论.但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发生的是近法线折射,即入射角大,折射角小.这时,必须假设光在光密介质的传播速度较光在光疏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才行. 一束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何种情况发生反射,何种情况下又发生折射呢?微粒说在解释这一点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此,牛顿提出了著名的“猝发理论”.他提出:“每一条光线在通过任何折射面时,便处于某种为时短暂的过渡性结构和状态之中.在光线的前进过程中,这种状态每隔相等的间隔(等时或等距)内就复发一次,并使光线在它每一次复发时,容易透过下一个折射面,而在它(相继)两次复发之间容易被这个面所反射”,“我将把任何一条光线返回到倾向于反射(的状态)称它为‘容易反射的猝发’,而把它返回到倾向于透射(的状态)称它为‘容易透射的猝发’,并且把每一次返回和下一次返回之间所经过的距离称它为‘猝发的间隔’”.如果说“猝发理论”还能解释反射和折射的话,那么,以微粒说解释两束光相遇后,为何仍能沿原方向传播这一常见的现象,微粒说则完全无能为力了. (二)光的波动说 关于光的本性,当时还存在另一种观点,即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围传播.其代表人物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他认为,光是由发光体的微小粒子的振动在弥漫于一切地方的“以太”介质中传播过程,而不是像微粒说所设想的像子弹和箭那样的运动.他指出:“假如注意到光线向各个方向以极高的速度传播,以及光线从不同的地点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地方发出时,光射线在传播中一条光线穿过另一条光线而相互毫不影响,就能完全明白这一点:当我们看到发光的物体时,决不可能是由于从它所发生的物质,像穿过空气的子弹和箭一样,通过物质迁移所引起的”.他把光比作在水面上投入石块时产生的同心圆状波纹.发光体中的每一个微粒把振动,通过“以太”这种介质向周围传播,发出一组组同心的球面波.波面上的每一点,又可以此点为中心,再向外传播子波.当然,这样的观点解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比微粒说的“猝发理论”方便得多,以水波为例,水波在传播时,反射与折射可以同时发生.一列水波在与另一列水波相遇时,可以毫无影响的相互通过.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与认识(毕业论文)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与认识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物理 08-8班 学生姓名:努尔麦麦提·阿不都克热木指导老师:巴哈迪尔老师 答辩日期:2013年5月11日 新疆师范大学教务处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与认识 摘要: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现代观察认为微观粒子,无论是光子,电子以及其它所有基本粒子,在极微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有时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不显著),有时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不显著).这种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为波动和粒子的性质,或者说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就称为波粒二象性(简称象性)。 波粒二象性理论的提出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人们对光本性的认识出发,到把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一切物质,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波粒二象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探索物理学与哲学的联系,并对其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做了尝试性总结 关键词:波粒二象性,波动性,粒子性,电子衍射,德布罗意波

目录 1.引言 (4) 2.光的波粒二象性 (5) 2.1光的波动性. (5) 2.2光的粒子性. (6) 2.3光的波粒二象性. (8) 3电子衍射实验 (10) 3.1.电子衍射实验 (10) 3.2实验数据与处理. (14) 4.波粒二象性的意义和后期成果 (15) 5.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引言 1801年,杨氏进行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实验所使用的白屏上明暗相间的黑白条纹证明了光的干涉现象,从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1882年德国物理学家施维尔德根据新的光波学说,对光通过光栅后的衍射现象进行了成功的解释。 1887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光电效应,光的粒子性再一次被证明! 二十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学说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在新的事实与理论面前,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落下了帷幕。即:光既是一种波又是一种粒子!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从十七世纪初笛卡儿提出的两点假说开始,至二十世纪初以光的波粒二象性告终,前后共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牛顿、惠更斯、托马斯.杨、菲涅耳等多位著名的科学家成为这一论战双方的主辩手。 二十世纪来临之时,这个观点面临了一些挑战。1905年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的光电效应展示了光粒子性的一面。随后,电子衍射被预言和证实了。这又展现了原来被认为是粒子的电子波动性的一面。这个波与粒子的困扰终于在二十世纪初由量子力学的建立所解决,即所谓波粒二象性。它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使得任何物质在一定的环境下都能够表现出这两种性质。量子力学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电子或是原子,都能用一个微分方程,如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个方程的解即为波函数,它描述了粒子的状态。波函数具有叠加性,即,它们能够像波一样互相干涉和衍射。同时,波函数也被解释为描述粒子出现在特定位置的几率幅。这样,粒子性和波动性就统一在同一个解释中。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和认识_光学小论文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和认识 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黄金 PB11210054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光就伴随着我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有了光,才有了我们色彩斑斓的生活。人们对光学最初的研究,也是从“人类为何能看到周围的物体开始”。经历了半个多学期的光学学习我对光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学以前,我们接触到的主要是几何光学,它让我们对光有了最初的认识。它让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同时又引出了光的反射、折射等基本性质。费马定理更是让我们对光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我们似乎觉得这好像就是光的全部。其实不然,大学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光,了解光。 光的干涉衍射让我们知道了光是一种波。而对于光电效应和黑体辐射等问题的研究又让我们看到了光的电磁性!既能像波浪一样向前传播,又表现出粒子的特征,我们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到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也是一段无比辉煌的阶段。光一直被认为是最小的物质,虽然它是个最特殊的物质,但可以说探索光的本性也就等于探索物质的本性。历史上,整个物理学正是围绕着物质究竟是波还是粒子而展开的。17 世纪以前,人们对光的认识只停留在简单的几何光学的层面上,例如光的反射、折射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这也是光学的初期发展。十七世纪初期,人们逐渐发现了与光的直线传播不完全符合的事实,意大利人格里马第率先观察到了光的衍射现象,接着1672-1675 年间胡克也观察到了光的衍射现象,并且和波意耳互相独立地研究了薄膜所产生的彩色干涉条纹,衍射现象,简而言之,就是光波遇到小障碍物或小孔时,绕过障碍物进入几何

阴影区继续传播,并在障碍物后的观察屏上呈现出光强的不均匀分布的现象。所有这些现象的发现都为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 世纪下半叶,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开始了对光学的研究。通过白光实验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他提出了光是微粒流的理论,然而他的这一理论因无法解释光在绕过障碍物之后所发生的衍射现象,遭到了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学说的强烈反对。光的研究在18 世纪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发展,由于牛顿在学术界的权威和盛名,大多数科学家仍在支持光的微粒学说,不过笛卡儿学派中瑞士的欧拉和法国的伯努利却捍卫并发展了光的波动理论。 人们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息。到了十九世纪,初步发展起来的波动光学的体系已经形成。杨氏(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的著作对光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试验”还第一次成功地测定了光的波长,光学界沉闷的空气再次活跃起来。后来菲涅耳用杨氏干涉原理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形成人们所熟知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1800年光的偏振现象的发现,更证明了光是横波的事实。1845年,法拉第发现光的振动面在强磁场中的旋转,从而揭示了光现象和电磁现象的内在联系,同时使人们认识到在研究光学现象的时候必须把光学现象同其他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考虑。后来麦克斯韦在1865 年的理论研究中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这一结论后来被赫兹用试验所证实。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光的研究深入到光的发生,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微观体系中,然而光的电磁理论却不能解释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的某些现象,例如黑体辐射中能量按波长的分布的问题;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等。

光电效应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高中精品试题 高中精品试题 光电效应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 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 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 ,则它的极限频率h W v 0 B.光电子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k E =hv -W 知,B 、C 错误,D 正确.若k E =0,得极限频率0v =h W ,故A 正确. 答案AD 2.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 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 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性质. 干涉、衍射、偏振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只有光电效应现象和康普顿效应都是光的粒 子性的表现,D 正确. 答案D 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 解析: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知,A 、D 正确,B 、C 错误. 答案AD 4.当具有 5.0 eV 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 动能是1.5 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 ( ) A.1.5 eV B.3.5 eV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作为被列入世界上十大经典物理实验之一的双缝实验,让很多物理学家和科学家们伤透脑筋。双缝实验是一种光学实验,大家一起往下看吧。 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同时通过两条路径或通过其中任意一条路径,从初始点抵达最终点。 这两条路径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观物体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发生相移,因此产生干涉现象。另一种常见的双路径实验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验。双缝实验还被列入了世界十大经典物理实验之中,但是有人却认为双缝实验十分的难以理解。如果电子是互不干涉地运动,穿过双缝落到黑板上是两道痕迹。如果电子是以波的形式运动,由于波之间存在干涉,穿过双缝落到黑板上是一道道痕迹。一开始实验表明电子以波的形式运动。即使一个个电子发射,黑板上还是一道道痕迹。于是科学家想知道为什么一个个电子发射也会有波的现象,于是将高速摄像机对准双缝以便观察。重点来了:当想进一步观察时,粒子却是是互不干涉地运动,穿过双缝落到黑板上是两道痕迹!!!双缝实验,著名光学实验,在1807年,托马斯·杨总结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讲义》,里面综合整理了他在光学方面的工作,并在里面第一次描述了双缝实验: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点光源(从一个点发出的光源)。现在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不同的是第二张纸上开了两道平行的狭缝。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双缝干涉条纹。 试验本身没什么问题,证明了光有波粒二象性,但是科学家们想观察清楚如何会这样,于是他们在微观层面上来观察,架设高速摄像机,观察光子是如何一个一个通过缝隙形成波干涉的,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光子波的特性消失了!又变成人类最容易理解的粒子,只出现了两条条纹。这才引出了超级可怕和诡异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和后来石破天惊的的“延迟选择实验”,给整个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单光子双缝干涉实验现在有一种仪器,每次只发射出一个光子,这时如果遮板上仍然有两个缝隙A和B(遮板与上述传统实验一样)。依照传统理论,该光子每次有且仅有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一种:被遮板挡住、通过A缝、通过B缝。 因为要观察投射面的光斑分布,所以不必考虑第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只要光子通过了遮板,要么从A缝通过,要么从B缝通过。按照这种传统理论推导,在投射面会形

光的波粒二象性

1.了解事物的连续性与分立性是相对的. 2.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3.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 【教材内容全解】 光电效应以及以后发现的康普顿效应都证明了光是一种粒子,但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的衍射现象又表明光是一种波.我们可以看出,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是一种粒子,它和物质作用是“一份一份”的,但我们无法用宏观世界的规律来描述这些粒子的运动规律,当光子数很少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光子的痕迹,但光子的数量很多时,我们就无法把它们区分开,看起来就是连续的,正如沙堆是一颗颗沙粒组成的,但是建筑工地上的一堆沙子包含的沙子太多了,测量沙堆的体积可以认为它们是连续的.从波动性来看,单个光子的运动无法预测,但大量的光子就有了规律,它们出现在某个区域内的可能性就能看出来,这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这样的现象表明,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单个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以用波动的规律来描述,物理学中把光波叫做概率波. 光既然是一种概率波,但它和水波、绳子上的波等机械波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决定光子在空间不同位置出现概率的规律表现为波的规律.课本图21-3的实验中,光子在和感光胶片作用时的表现和通常的粒子一样,在通过狭缝时却和我们印象中的波一样,正如光子的能量E=hv 和动量λ h c hv p ==,等式的左边表示粒子性,等式右边表示波动的性质,这两种性质通过普朗克常量h 定量地联系起来,这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体现,但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光子以波浪式前进.从波的特性可以看出,光子波长越长,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波动性越明显;光波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穿透本领越强. 【难题巧解点拨】 例 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光子说并没有否定光的电磁说 B .光电效应现象反映了光的粒子性 C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综合了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得出来的 D .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 解析 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但这两种特性并不是牛顿所支持的微粒说和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它体现出的规律不在是宏观粒子和机械波所表现出的规律,而是自身体现的一种微观世界特有的规律.光子说和电磁说各自能解释光特有的现象,两者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微粒说和波动说是互相对立的. 答案 A 、B 点拨 本章主要是对微观世界的规律进行了讲解,要对微观世界了解,就不能再以宏观世界的规律进行理解.我们的经验局限于宏观物体的运动,微观世界的某些属性与宏观世界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量子力学 题目: 专题理解:波粒二象性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 工程技术学院 2016 年 1 月

专题理解:波粒二象性 前言: 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有时会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较不显著),有时又会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较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波动或粒子的性质。这种量子行为称为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但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微粒”和“波”是相互排斥的概念,或者说“波”与“微粒”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存在。一个东西要么是波,要么是微粒,即“非此即彼”。那么究竟自由理解波粒二象性呢?通过对量子力学课程的学习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对其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做了以下整理与总结。 一、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发展简述 较为完全的光理论最早是由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展成型,他提出了一种光波动说。稍后,艾萨克·牛顿提出了光微粒说。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争论从未平息。十九世纪早期,托马斯·杨完成的双缝实验确切地证实了光的波动性质。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光波动说开始主导科学思潮,因为它能够说明偏振现象的机制,这是光微粒说所不能够的。同世纪后期,詹姆斯·麦克斯韦将电磁学的理论加以整合,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应用电磁波方程计算获得的电磁波波速等于做实验测量到的光波速度。麦克斯韦于是猜测光波就是电磁波。1888年,海因里希·赫兹做实验发射并接收到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证实麦克斯韦的猜测正确无误。从这时,光波动说开始被广泛认可。 为了产生光电效应,光频率必须超过金属物质的特征频率,称为其“极限频率”。根据光波动说,光波的辐照度或波幅对应于所携带的能量,因而辐照度很强烈的光束一定能提供更多能量将电子逐出。然而事实与经典理论预期恰巧相反。1905年,爱因斯坦对于光电效应给出解释。他将光束描述为一群离散的量子,现称为光子,而不是连续性波动。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爱因斯坦推论,组成光束的每一个光子所拥有的能量等于频率乘以一个常数,即普朗克常数,他提出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916年,美国物理学者罗伯特·密立根做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光电效应的理论。物理学者被迫承认,除了波动性质以外,光也具有粒子性质。 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一个“物质波”假说,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质子、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他把光子的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式p=h/λ推广到一切微观粒子上,指出:具有质量m 和速度v 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的波长等于普朗克恒量h 跟粒子动量mv 的比,即λ= h/(mv)。这个关系式后来就叫做德布罗意公式。根据德布罗意假说,电子是应该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1927年,克林顿·戴维森与雷斯特·革末设计与完成的戴维森-革末实验成功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 2015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成功拍摄出光同时表现波粒二象性的照片。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和认识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与认识 摘要:光的波粒二象性被发现之后,德布罗意由此得到启发,大胆地把这二象性推广 到物质客体上去,提出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本文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波粒二象性发展的简单梳理,阐述了目前自己对其的理解与认识。 引言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两者都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 本认识并对20世纪的科学技术、生产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相对论以相对时空观取代源于常识的绝对空观, 量子力学则用以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为基础的 概率来描述物质粒子的行为, 使物质粒子的行为具有了神秘的不确定性。经过课本 上的知识的学习,我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总结与思考。 1.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这个问题涉及对光的本性的不同认识。1672年,牛顿向英国皇家学会递交了一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的论文。他认为光是由许多机械微粒组成的,提出了光的微粒说。19世纪托马斯·扬和其他一些人决定性的证明了, 光的粒子理论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光更应该是一种波。关于波,我们熟悉的一种特性是,干涉。托马斯·扬利用他的著名的双缝实验装置制造出两个光波源, 并观察到光也 有类似的干涉图案。这样,在19世纪下半叶,光的波动说占了统治地位。 但是,没有过多久,19世纪末进行的一些实验,发现了一些新的实验现象,不能用光 的波动理论解释。这些实验里面最著名的就是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而爱因斯坦在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基础上提出的光量子假说,对光电效应成功地解释,又复兴了以前的光的粒子论。但这一次并没有否定波动说, 而是由此得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 结论。 2.物质波 1923 年, 德布罗意在光有波粒二象性的启示下, 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 假说。德布罗意认为, 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伴随着一种波动, 而且不可能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 这种波称为相位波。存在相位波是物体的能量和动量同时满足 量子条件和相对论关系的必然结果。后来薛定愕解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时称为,物 质波,。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是在没有得到任何已知事实支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所 以还只能是一种假说。1 927 年初, 戴维孙和革末通过电子束在镍单晶体表面上散射的实验,观察到了和X射线衍射类似的电子衍射图像,首先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的正确性。同年G. P. 汤姆逊用多晶体薄膜做电子衍射实验,也观察到了和X射线衍射类似的电子衍射图像,实验观测和由德布罗意理论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 这充分证明 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再一次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人们展示了德布罗意理论是正确的。 以后, 人们通过实验又观察到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实验证明了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 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 而且为

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二节光的波粒二象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事物的连续性与分立性是相对的; 2.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3.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 二、能力目标 1.能自己举出实例理解连续性与分立性是相对的; 2.能通过日常和实验事例理解概率的意义; 3.能领会课本的实验意义。 三、德育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领会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会我们唯有敢于打破旧的传统的经验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教学重点:1.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光是一种概率波。 教学难点:1.概率概念;2.光波是概率波。 教学方法:在学生阅读课文及《康普顿效应》材料的基础上对分立性和连续性、概率、光波是概率波等问题展开课堂讨论,由学生回答课本提出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归纳,统一认识。 教学过程: 一、引言: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现象又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这使人们感到困惑,光的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好象很难在脑子里描绘出光既是粒子又是波的图景。所以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光是什么的课题光的波粒二象性。 二、布置学生阅读课本,同时思考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及练习二的(1)、(2)、(3)。 三、课堂讨论: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实验基础。 2.分立与连续是相对的 老师问:谁能仿照课本的例子举例说明分立性与连续性是相对的? 例子: a.在地上撒一把米,这些米看起来是分立的,如果直接倒 几筐米组成米堆时,测一堆米的体积可以认为它是连续的。 b.下雨天,一开始是雨点,是分立的,下大了以后,就变 成连续的了。 c.课本中的实验,当曝光量很少时,在胶片上是一个一个 的点,这时光看起来是分立的;曝光量多的时候就变成亮带了, 这时又是连续的。 引导学生回答出:当通过狭缝的光很少时,这时它们就像撒在地上的一把米,表现出粒子性;当曝光量很大时表现出连续性。 说明:当曝光量很大时出现的干涉亮条纹的地方和利用机械波的干涉公式计算的结果刚好又是相符的,正是某种波通过双缝后发生 干涉时振幅加强的区域。故说明光是一种波,具有波动性。 教师归纳:少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 3.概率概念 教师:我们现在来讨论概率的意义,概率表征某一事物出现的可能性。 让我们来看看课本的思考题,你们能否举例说明有些事件个别出现时看不出什么规律,而大量出现时则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子: 在热学中研究分子热运动的速率。温度升高时,不一定每一个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每个分子速率的变化没规律,但多数分子的速率在某一个值附近。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一值会向速率大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个别分子的运动是完全无规律的,但对大量分子所做的统计分析却表现出一种规律概率规律。 教师引导回到课本上来:当曝光量很大时,实验就得到了丁图,那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本章总结 一部光学说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认识光本性的认识史。让我们再次作一个简略的回顾,肯定比第一课有更深刻的理解。 光的干涉、衍射有力地证明光是一种波。但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波泥? 两种不同的光波理论 1、惠更斯的波动说──把光看作是某种在介质中传播的波。这是一种典型的机械波观念,需借助介质,且波是连续的。 2、麦克斯韦的电磁说──把光波看作是一种电磁波。 两种观点的争论焦点是:光波传播是否需要介质?⑴、寻找这种介质“以太”的彻底失败(本来无一物,何来自寻烦?)。⑵、电磁波本身就是物质,自身携带能量,无须借助介质传播。⑶、但还有另一个主要问题还未解决,光波是否就是电磁波?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证明了电磁场的速度等于光速,并由此看到了两者间的联系。赫兹又从实验得到了证实,光的行为与电磁波的行为一致,从而在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光确实是一种电磁波。它揭露了光现象的电磁本质,把光、电、磁统一起来,加深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联系和认识。光的电磁说是对光的波动说的扬弃,保留了波的特质,抛弃了它机械振动、传播连续的成份。 光电效应现象对光的电磁说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再回到微粒说方面来。 3、牛顿的微说──把光看作沿直线传播的粒子流。它带有明显的机械运动的痕迹,也无法解释光的干涉、衍射这些现象。但这个学说中仍含有其合理的成份,这就是光的粒子性。 4、爱恩斯坦抛弃了牛顿微说中机械运动的成份,吸收了(对方──波动说)电磁辐射量子化的研究成果,把电磁辐射量子化转变、发展成为光行为的量子化,即光子说,重新恢复了光的粒子性的权威。 但是,光子的物质性、不连续性并非牛顿微粒说意义下的实物粒子,光子没有静止质量,就个别光子而言,它与宏观质点的运动不同,没有一定的轨道,因而无法对个别光子的行为作出“科学的”预测,它的行为不服从牛顿经典力学。光子说使光的粒子性有了新质的内容。 5、在对光本性的认识过程中,惠更斯的波动说和牛顿的微粒说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后来发展成为光的电磁说和光子说。人们发现,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彼此都含有对方的成份,无法划清界线,更无法绝对独立,谁都不能说自己就是客观真理。光学说发展到此,已无法逃避辩证的综合。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两极相通。人们终于明白,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不过是光这一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存于光这个统一体中,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彼此以对方存在为前提,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它排除了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观念(这正是形式逻辑的重大特征!),建立了亦此亦彼的辩证观念,即在一定条件下承认非此即彼,在另一条件下又承认亦此亦彼。对光来说,一定条件下(大量光子、传播过程、低频率光)波动性上升为矛盾主要方面,则波动性显著;而在另一条件下(个别光子、光与物质作用、高频率光子)粒子性上升为矛盾主要方面,则粒子性显著。所谓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在微观世界里也存在着。在宏观物体来说不可思议的波粒二象性,在微观世界里却是真实的图景。矛盾啊!然而是事实。只有辩证思维才可以把握。恩格斯曾经指出:“常识在它自己的日常活动范围内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遇到惊人的变故。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

为什么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word版

为什么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_如何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如何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四川省冕宁中学刘彬学很多同学在学完光的本性——波粒二象性后,都觉得非常困惑无法理解光子为什么会具有波的特性?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微粒”和“波”是相互排斥的概念,或者说“波”与“微粒”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存在。一个东西要么是波,要么是微粒,即“非此即彼”。 那么究竟自由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呢?为了使中学生能够理解,又不失去其科学性。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解。 1、物体从宏观到微观,即物体由大到小改变时,量变将导致质变——使得微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不能用牛顿定律来描述。 (1)宏观物体的运动具有严格的决定性规律“一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或一种宏观物理现象的变化,只要知道了它的初始条件,原则上就能知道它以后的运动状态或变化状况。一个宏观物体可以在任何轨道上被连续跟踪。表示宏观物体各种物理性质的物理量原则上都可同时被确定”。 例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素为μ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 的作用,以初速度V0 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t 秒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多大?解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而f=μN=μ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a=(F-f)/m=(F-μ mg)/m 由运动学公式有s=V0t+at /2 =V0t+(F-μmg)t2/2m Vt=V0+(F -μmg)t/m 显然,只要知道了物体的初始条件初速度和始位置就可以预先确定物体在t 秒(任意时间)后的位置和速度及运动轨道等。即宏观物体的运动具有决定性的规律。 (2)微观物体的运动不具有宏观意义的决定论。当一个宏观物体用二分法不停分割时,最初的变化仅仅是量的变化,仍可用牛顿运动理论来解决其速度、位移等问题;但当分割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运动规律将发生质的变化,不能再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其规律。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一门测量基础上的科学而测量宏观物体的各物理量时,由于测量仪器对被测物体的影响相对于受到的其它力而言是很小很小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测量微观物体的各物理量时,由于测量仪器对被测物体的影响不满足宏观物体那样的条件,因此,测量仪器对被测物体的影响不能忽略,测量仪器和被测对象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即“观测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测结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2

如何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如何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四川省冕宁中学:刘彬学 很多同学在学完光的本性——波粒二象性后,都觉得非常困惑:无法理解光子为什么会具有波的特性?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微粒”和“波”是相互排斥的概念,或者说“波”与“微粒”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存在。一个东西要么是波,要么是微粒,即“非此即彼”。 那么究竟自由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呢?为了使中学生能够理解,又不失去其科学性。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解。 1、物体从宏观到微观,即物体由大到小改变时,量变将导致质变——使得微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不能用牛顿定律来描述。 (1)宏观物体的运动具有严格的决定性规律:“一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或一种宏观物理现象的变化,只要知道了它的初始条件,原则上就能知道它以后的运动状态或变化状况。一个宏观物体可以在任何轨道上被连续跟踪。表示宏观物体各种物理性质的物理量原则上都可同时被确定”。 例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动摩擦因素为μ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 的作用,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t秒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多大? 解: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而f=μN=μ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 a=(F-f)/m=(F-μmg)/m 由运动学公式有: s=V t+at2/2 =V t+(F-μmg)t2/2m V t =V +(F-μmg)t/m 显然,只要知道了物体的初始条件:初速度和始位置就可以预先确定物体在t 秒(任意时间)后的位置和速度及运动轨道等。即宏观物体的运动具有决定性的规律。 (2)微观物体的运动不具有宏观意义的决定论。当一个宏观物体用二分法不停分割时,最初的变化仅仅是量的变化,仍可用牛顿运动理论来解决其速度、位移等问题;但当分割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运动规律将发生质的变化,不能再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其规律。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一门测量基础上的科学:而测量宏观物体的各物理量时,由于测量仪器对被测物体的影响相对于受到的其它力而言是很小很小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测量微观物体的各物理量时,由于测量仪器对被测物体的影响不满足宏观物体那样的条件,因此,测量仪器对被测物体的影响不能忽略,测量仪器和被测对象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即:“观测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测结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展与唯物辩证法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展与唯物辩证法 08013338 黄威龙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在探索自然地真谛,试图搞清自然现象背后的秘密。而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两者就不可避免的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其中,对于光本质的探索的过程更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完美诠释。 光一直被认为是最小的物质,最特殊的物质,探索光的本性可以说就等于探索物质的本性。 十七世纪中期格里马第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不久后,胡克通过对肥皂泡沫颜色的观察,提出了“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也就是认为光是一种波。1672年,伟大的牛顿发表了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并用微粒说阐述了光的颜色理论,这也成为了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的第一次争论的导火索。荷兰科学家惠更斯通过仔细研究钻研,提出了较完整的光的波动学理论,并顺利的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双折射等现象。而同期的牛顿也不甘示弱,修改和完善了他的著作《光学》,并对惠更斯的波动理论提出两点批驳。在此对光本质的探索就以两条矛盾的主线分别发展着。 有矛盾并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毛泽东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两大水火不容学说的矛盾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在两方学说初步建立后,许多杰出科学家比如:菲涅尔、托马斯·杨、马吕思等又各自提出理论支持波动学说,粒子学说。无数纷争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一位科学巨匠兼哲学大师站了出来,1905年,他在德国物理年报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的论文,他认为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性;对于时间的瞬时值,光表现为粒子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的统一,及波粒二象性。他,就是爱因斯坦。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在此之后,德布罗意将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一切物质,提出了物质波的假说。这体现了辩证思维法中的归纳与演绎,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 具体的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而唯物辩证法又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7、光的波粒二象性

6、光的波粒二象性 Einstein多次强调:“物理学的目前局面可以概括如下:有一些现象可以用量子论来解释,但不能用波动说来解释,光电效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此外还有已被发现的其它的例子。又有一些现象只能用波动说来解释而不能用量子论来解释,典型的例子是光遇到障碍物会弯曲的现象。还有一些现象,既可用量子论又可用波动说来解释,例如光的直线传播。到底光是什么东西呢?是波呢,还是光子“雨”呢?我们以前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光到底是波还是一阵微粒?那时是抛弃光的微粒说而接受波动说的,因为波动说已经可以解释一切现象了。但是现在的问题远比以前复杂。单独的应用这两种理论的任一种,似乎已不能对光的现象作出完全而彻底的解释了,有时得用这一种理论,有时得用另一种理论,又有时要两种理论同时并用。我们已经面临了一种新的困难。现在有两种相互矛盾的实在的图景,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不能圆满地解释所有的光的现象,但是联合起来就可以了!怎样才能够把这两种图景统一起来。我们又怎样理解光的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呢?要克服这个新的困难是不容易的。我们再一次碰到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以前问过,光是什么?它是一阵波还是一阵粒子?现在我们又要问,电子是什么?它们是一阵粒子还是一阵波?电子在外电场或外磁场中运动时的行为像粒子,但在穿过晶体而衍射时的行为又像波。对于物质,我们又遇到了在讨论光子时所遇到的同一困难。” Einstein关于光的新理论,在哲学上从两个方面说来是重要的:其一,证明了普朗克在热辐问题上发现的量子现象并非是辐射现象所特有,而在一般物理过程中都有表现。这样,由于普朗克的发现而动摇了的旧的形而上学观念,即大自然不作飞跃的观点彻底垮台了。其二,Einstein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光的两重性。原来光既是微粒,又是波动。于是,光的辩证矛盾得以证实。Einstein的发现使惠更斯和牛顿彼此对立的光学理论统一起来,在更高一级上成为天才的假说。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理论揭示出光的微粒性,但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因为光的波动理论早已被干涉、衍射等现象所完全证实。这样,光就具有微粒和波动的双重性质,这种性质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在物理学中,对于光子可以用两个重要的公式进行描述,即λ=h/Ρ=h/mc与ε=mc2=hν,其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分别是:c为光速,λ为光子的波长,ν为光子的频率,m 为光子的动质量,ε为光子的能量,Ρ为光子的动量(mC)。且其中c、λ、ν的关系有:c=λν。这两个公式的发现应归于普朗克和Einstein。1924年,法国青年物理家德布罗意(£.debroglie),凭其独创精神把这两个公式推广到光子以外的实物粒子,认为质量为m,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一直被认为是最小的物质,虽然它是个最特殊的物质,但可以说探索光的本性也就等于探索物质的本性。历史上,整个物理学正是围绕着物质究竟是波还是粒子而展开的。 光学的任务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辐射、传播和接收的规律;光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如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光的机械作用和光的热、电、化学、生理效应等)以及光学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先熟悉一下有关光的基本知识。 几何光学 光学中以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及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为基础的学科。它研究一般光学仪器(如透镜、棱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的成像与消除像差的问题,以及专用光学仪器(如摄谱仪、测距仪等)的设计原理。严格说来,光的传播是一种波动现象,因而只有在仪器的尺度远大于所用的光的波长时,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才足够精确。由于几何光学在处理成像问题上比较简单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足够精确,所以它是设计光学仪器的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媒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因此,在点光源(即其线度和它到物体的距离相比很小的光源)的照明下,物体的轮廓和它的影子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用直线所做的几何投影。光的直线传播定律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直线这一概念本身,显然也是由光学的观察而产生的。作为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这一几何概念,也就是光在均匀媒质中沿着它传播的那条线的概念。所以自古以来,在实验上检查产品的平直程度,均以视线为准。但是,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如果我们使光通过很小的小孔,则光的传播不再遵守直线传播定律,如果孔的直径在1/100毫米大小我们只能得到一个轮廓有些模糊的小孔的像。孔越小,像越模糊。当孔的限度小到约为1/2000毫米时,人们就看不出小孔的像了。这是光的波动而引起的。 【光的反射】遇到物体或遇到不同介质的交界面(如从空气射入水面)时,光的一部分或全部被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由于反射面的平坦程度,有单向反射及漫反射(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因面上凹凸不平,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之分。 【光的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即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同在一平面内,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其中反射角是法线与反射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同一条件下,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意义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意义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说光有波动性,同时存在粒子性。正如物质元素的酸碱性,没有绝对的酸性物质,也没有绝对的碱性物质,强酸物质也具有碱性,强碱物质也具有酸性,任何物质都是酸性与碱性的“矛盾体”。所以,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是物理学的一个重大飞跃性发现,象征着我们的物理学即将彻底告别一切孤立的和绝对的事物。 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物质两种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特性。波动性表现的是物质的空间性和整体性,粒子性表现的是物质的相对性和孤立性,相对性必须存在于统一性之中。这就是说,空间物质与物体物质是连续的存在。 由于把空间视为绝对空间,爱因斯坦过于倾向于光的粒子性,忽略了光的空间性,他在对光电现象的解释中,把光线视为一粒接一粒以光速c运动的“光粒子”,显然存在一些瑕疵。既然把波传递的能量视为一粒接一粒的“光粒子”,那么传递能量的波就不是“真空”,根据波的产生条件,空间是可传递能量的弹性介质,就是说,在一粒一粒的“光子”之间存在着连续的“暗物质”,空间是连续的光物质空间, 把波动传播的能量直接视为质量的传播,而不考虑两种不同状态的运动所传播的“东西”不同,尽管物质的质量和能量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但这绝不意味着就可以“波”“粒”不分,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事物都有“两重性”而好坏不分一样。因为波传递的是能量,空间物质只存在震动和变形,不存在被传递,所以考虑“光子”运动速度方向的“动量”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光电现象中,就吸收波能量的自由电子的运动来讲,自由电子吸收了一个“光子”的能量不是顺光线方向而动,反是“迎光线而动”溢出物体表面,这也是一个难以解释的小瑕疵。 因此,我们可以把光线视为一粒接一粒以光速运动的“光子”,但由于光的波动性,频率为υ的单色光的平均能流密度S为: S = n hυ/2 式中n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子数n 。上式去掉1/2 ,就完全否认了光的波动性。所以,一个“光子”使自由电子的能量变化是周期性的,当“光子”接触到自由电子,前1/2周期使电子能量增加,达到最大增大值hυ后,在后1/2周期减小为原来状态的零增大,这样才不至于自由电子的能量持续增大。所以,光电子的产生于光照时间无关。 根据质能关系,单位时间的能流密度的变化也就是单位时间质量密度的变化,也是相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