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全)

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全)

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全)
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全)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

一、何为社会学

1、吉登斯的解释:社会学是对人类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研究,是一门令人着迷而欲罢不能的学科。

2、波普诺的解释: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科学。

3、教材观点:社会学是关于社会世界(social world)的学说,是对人类生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变化进行整体研究的一门多范式的学科。

4、社会学精神:

1)科学实证:系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2)反思社会:社会形态eg.腐败

3)关注弱势群体:同性恋、农民工、下岗工人

4)质疑常识

5、社会学分析层次:

人际互动——群体——国家社会——全球

关系和互动阶层和利益群体社会结构和变迁

微观(心理)中观宏观

二、向社会学大师致敬

社会大背景:以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然而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大批劳动力从农业转入工业,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嬗变;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同期作为近代社会科学为解决社会转型的矛盾而涌现,许多思想家和学者的观点为日后社会学的出现打下基础:法国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等;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也为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1+3的异同:时代背景、地域、基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观点、倡导实证研究。

孔德:功能主义、实证研究

涂尔干:分工论、功能主义、集体意识、社会良知、唯实论(强调社会事实)

韦伯:冲突理论、理性化、宗教意识决定行为、唯名论(强调人的主观)

马克思:阶级冲突论、阶级意识、经济基础、物质决定意识、阶级分析方法

(一)孔德

1、简介:1798-1857 法国《实证主义概论》

时代:法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经历资产阶级大革命,拿破仑雾月政变,使得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共和主义理想破灭。启蒙思想风起云涌,寻求改革政治体制、社会转型的出路。

2、对社会的判断:

新社会是工业社会

旧社会是神学和尚武的社会

新社会秩序的基础是科学

社会改革的基本条件是智力改革

3、知识发展三阶段:

神学形式:万物有灵论,灵魂与上帝

形而上学形式:用抽象哲学思考来解释事务

实证形式:建立在观察、实验、比较基础上对事物的科学解释

4、科学发展的序列:

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5、实证主义社会学:

1)人按照必然规律,由内心趋势而行动

正确的政治目的不应当使人类徒劳行动,而应当为人类指明方向,使之便于行动

2)内容:

-社会秩序(静力学)

-社会进步(动力学)

6、对社会的改造:

1844年成立了人类教派,社会学教,自认教主,宣扬普遍的爱与和谐

对后代社会学的影响:社会学创始人,提出了学科研究对象和目标,还提出了方法论原则,开创了实证主义研究传统。

(二)卡尔·马克思

1、简介:1818-1883 德国《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时代:19世纪前半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阶级冲突。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发展到成熟阶段,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运动、德意志纺织工人起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时需要一种正确解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来指导。

2、对社会学的判断:

阶级冲突: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和企业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严重对立,必将导致革命。

经济基础:无产阶级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3、多米诺骨牌式社会

社会学意识

政治法律制度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生产力

4、阶级分析方法:生产资料占有

意识启蒙推动阶级形式使得社会分析加速是否必要?

5、阶级意识

6、评价:

1、利益分析。

2、基本概念模糊。

3、人如何能不异化?

4、国家真的能取消?

(三)涂尔干

1、简介:1858-1917 法国《自杀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年鉴》

时代:法国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失序:经济上工业革命大发展、政治上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巴黎人民抗战、建立巴黎公社;国际关系上:普法战争后对德复仇、殖民扩张。

2、社会分工论:“人的私欲只能在道德力量面前有所收敛”,强调“社会良知”

3、社会学的基本判断

工业社会;但要解决社会转型面临的社会秩序,即如何实现和谐社会。

——道德

4、一群人怎样组成社会?

1)分工论

2)社会需要协调一致,即“社会团结”,如何做到?

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契约?不,是集体良知(对共同体的情感)

*集体意识——社会唯实论:

把社会区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古代社会工业社会

不同的人可以互相替代不同的劳动分工导致不同个人差异

刑事法合作法

无论何种社会,起决定作用的都是“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人有这种意识而服从于社会,人的行为有人的社会性决定,社会实际上是一个信仰体系:一个精神的或者道德实体。

3)何以产生这种情感?

——互动仪式eg宗教祭拜。

5、《自杀论》个体梳理集体的表征:

利己型自杀:社会过分强调个人主义,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削弱,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拔,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

利他型自杀: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体把自杀看作是群体强加的义务,或自杀者队群体和任务的认同十分强烈,完全献身于群体。eg自杀性爆炸袭击。

失范型自杀:社会规范衰落或遭到破坏、社会失序、个人失去常规的行为准则导致的自杀。eg经济危机的高自杀率。

宿命型自杀:社会习俗。eg古代殉葬。

6、《社会学方法论》

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发生在社会集体层次上的现象,是“个人每时每刻都遵守的,存在于个人之外的集体行为和思维方式之现实”。1)物质性2)非物质性;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

社会现象的特征是能对个人产生强制作用。

原则:

坚持实证主义原则;

把社会事实看作物;

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个人);

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分开。

7、影响和评价

1、方法上,确立社会学研究方向和范式:社会现象的定量研究。

2、理论上,批判的继承了社会有机论,成为功能主义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

3、唯社会论:太强调社会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

(四)马克思·韦伯

1、简介:1864-1920 德国《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社会学》

时代: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在西欧各国发展成熟开始资本主义扩张阶段;德国社会经济体系、价值体系及社会结构之间明显割裂,经济结构越来越受到工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文化价值体系和政治结构仍受传统的半封建社会价值观和官僚保守主义的支配。

2、主要思想和研究:理性化、合法性、科层制、理想型、价值关联、价值无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卡里斯玛型领袖

3、对社会的判断:趋于理性化

1)个体行为趋于理性:经济企业、官僚治国——理性化的牢笼

2)神灵无处不在(多神)——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分离(一神)——世俗世界理性化

3)理性:调查、研究、预期、反思、控制

4、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

question:为何资本主义率先出现在西方?

answer: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精神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世苦行精神。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从而成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宗教观念:仅仅有条、系统安排的入世禁欲主义、在世苦行、积极进取

资本主义精神: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理想的资本主义是有严格限制的,以合理地计算收支,有条理的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为特征。

命题:宗教观念影响人的经济行为。

[反]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

5、科层制

理性组织结构的普遍化;

科层制首先在政治组织形式中发展起来

6、合法性

三种:传统型、魅力型(christma)、法理性

7、社会分层:阶级、权力和地位

*分析单位不是个体、也不是整个社会、而是生活在社会秩序中不同层次的群体。

8、责任道德和信念道德

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告诉人们该怎样生活

任何一门科学都无法指出人类会有怎么样的前途

9、社会学应该如何研究社会?

1)唯名论:社会现象是不同个人之间的互动结果,而人的社会行动时社会学分析的最基本单位;社会学是关于人的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的科学(动机、意愿)。

2)理解社会学:理解人们行动的意义;

3)理想型:目的的理性的、价值合理的、情感的、传统的行为

传统社会中后两者主导;工业社会中前两者主导。

“目的理性行为”是一种绝对合理的社会行为——带动理性化、合理化。

4)价值无涉和价值关联。

价值无涉:研究时,选课题可以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研究内容;但是一旦进入研究之后,研究者不能应遵循科学原则、不能有任何偏见,就按对象的本来面目、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

价值关联:选择和组织客观科学的手段。

三、社会学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

(一)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1、社会是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2、有机体的类比。

3、结构研究和功能研究:

1)结构研究: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社会整体的相互关系。

2)功能研究:分析社会实践或制度对社会延续所起的作用。

4、强调道德共识:认为秩序和平衡是社会常态。

5、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帕森斯;默顿

1)帕森斯:整体论、唯意志行动论

社会行动理论:动机、价值;行动者、目标、状态(环境)、规范取向

在行动过程中行动者是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的,但是这些选择受到生物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支配社会结构的各种规范和价值观的限制。

社会系统:行动体系;agil四功能模式(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

当各种倾向的行动者互动时,他们逐渐形成了协定,并确立互动模式,这一互动模式变的制度化,即一定地位的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制度化是社会结构得以建立和维持的过程,制度化了的角色丛——或称为稳定的互动模式——构成了社会系统。

行动体系: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文化系统。

模式变量理论:价值取向、影响行动价值取向的变量(评判、义务、情感、地位、自我-群体取向)

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功能是理解所有生命机体的中心概念;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类型是和它们必须满足的系统功能要求相联系的;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社会变迁尽管存在,但是它总是处于稳定和和谐的。

对社会的功能分析:适应(经济制度)、达鹄(政治制度)、整合(法律与宗教)、维模(保持和传递社会基本价值)

2)默顿:角色丛、地位丛、显功能、潜功能、反功能;中层理论;强调功能主义的经验性,确立功能分析的具体范式——经验功能主义。

显功能:被社会系统内的参与者所认识到的,并有意造成的客观作用。

潜功能:不是由社会成员有意制造,并未认识到的客观作用。

正负功能:社会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对于社会调整与社会适应是起帮助作用还是削弱作用。

功能替代:是指某一结构组成部分可以具有多种功能,而同一功能也可由系统的不同部分所实现。

相对剥夺理论:当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其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发现处于劣势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这种剥夺因人们不是与某一绝对的或永恒的标准相比,而是与某一变量相比、因此这种剥夺是相对的,这个变量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体,也可以是过去的自己。有时,即使某一群体本身的处境已经有所改善,然而改善程度低于其他参照群体的改善程度,相对剥夺感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会带来:压抑、自卑,引起机体暴力行动、甚至是革命。

条件:自己没有而他人有;期望拥有;期望合理。

6、批评

过分强调有助于社会整合的因素,忽视了导致分裂和矛盾的因素,而且也不够重视社会内部的创造性社会行动的作用。

(二)冲突理论(conflict perspectives)

1、强调社会分化的重要性,拒绝接受功能主义对共识的强调。

2、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

3、基本观点: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不仅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

4、理论价值:打破功能主义一统天下局面,提出社会安全阀体制、冲突调节机制、冲突干预变项

5、人物:马克思、韦伯、科塞

1)马克思的冲突理论:——经济基础不平等。

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关注的是阶级冲突,阶级和阶级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一直贯穿于马克思的理论当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且剥削其他阶级,但是,被统治阶级发现,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革命方式来推翻统治阶级,建立一种更加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社会秩序。

2)韦伯的多元分层冲突理论:权力、财富、声望——社会流动

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不同群体以及个人利益都能够形成人类社会中的冲突关系,而不仅仅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单一的冲突。韦伯强调的是,社会分层的多维层面,尤其是阶级、地位和权力组织等维度。在韦伯看来,冲突关系的基础可以来自于很多不同的利益类型,包括社会的、物质的和政治的。而其中对社会系统的解释最为重要的利益类型,是政治的或者组织的冲突和统治。

韦伯同时强调冲突的缘起与政治权威合法性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被统治者撤销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他们更有可能寻求冲突”。由于社会缺乏有效的流动机制,主要是缺乏向上流动的机制,一小部分人掌握了权力、财富和声望,而作为被统治者的绝大部分人则被排除在外,而被统治者拒绝

合法性来自于整个社会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于是他们怀疑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一旦他们当中少部分人利用自身的魅力将被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调动起来,冲突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3)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权力与权威取代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但是这种阶级结构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划分,而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阶级划分的新基础即权力的占有与否(是否拥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由于权力和权威必然引起竞争、社会冲突、社会变迁,所以权力和权威就成了解释人类一切事务的关节点。

社会冲突的条件:准群体、显群体。当群体以显在利益为基础时,群体中的人们便产生了共同的阶级意识,觉知了共同利益,组织起来追求这些利益,这时,“准群体”也就变成了“显群体”。一旦冲突形成,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

4)科塞的冲突功能主义

冲突原因:社会资源、权力分配不平等;疏导不满的渠道不足;向优势地位的社会流动率很低

不平等系统中被统治者对现存稀缺资源分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时,更有可能发起冲突;被统治者的相对剥夺感与不公正感上升时,更有可能发起与统治者的冲突。

冲突功能:不是所有冲突都对社会有害,社会冲突能否起到促进社会整合作用,取决于冲突的主题和社会结构性质。不涉及基本价值观念的冲突有整合作用;当社会结构比较开放时能承受比较大的冲突,适当的社会冲突能够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其机制即“替罪羊机制”。

内部冲突功能:在压力状态下,通过排除反对者来避免群体的解体。

外部冲突功能:各个群体对独立性的意识、明确群体之间的界限、在群体内部强化共同意识,增强认同感;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反面参照群体,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同一性,增强了群体整合力度,推动各个群体进一步发展。

社会安全阀:各个社会都存在这样一类制度或习俗,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将平时积蓄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eg.原始人有节制的复仇制度、西方决斗、共同性娱乐活动。

5)米尔斯

重视权力结构,而不是经济和声望。“权力精英”的左右。

(三)互动理论

1、社会互动:社会主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主体之间必须有建立在信息沟通基础上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借助符号);互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2、互动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认为人类互动主要依赖符号的互动理论又被称为符号互动论。

3、人物

1)米德

观点:人类的社会互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根据客观事物的意义决定对其采取行动;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要经历一种内部解释的过程,

“和自己对话”,目的是给环境确定意义并决定怎样行动。其中,人类心智、社会自我、社会制度的产生与社会互动紧密相连。

2)戈夫曼:拟剧论

观点:认为人总是在演戏,行为句子是为了在与我们有重要关系的人的交往中,给他们留下一个可以接受的印象,于是把对方不能接受的一面隐藏在“后台”,把对方乐于接受的一面呈现在前台,这种设法塑造形象,以便留下深刻印象的方法就是“印象管理”。

分析:社会机构内的互动和机构外互动

机构内:经常性、持续性;机构外:无界限、临时性

角色距离:人在某总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3)舒茨:常人方法学

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

认为把社会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是人们明显与不明显的创造社会秩序的假定的方法,这些方法赋予行动者一个共同的现实感。

4)芝加哥派(布鲁默)和爱荷华派(库恩)

共同点:人类创造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世界,人类的独特性在于他们创造与使用符号的能力。不同点:

芝加哥派爱荷华派

社会互动带来客体意义核心自我塑造客体意义

社会互动是符号的直接沟通

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

4、批判

忽视权力和结构,及其对个体的限制。*霍赫希尔德:“人类情感商业化”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

1、问题:

1)事实性问题:发生了什么?

2)比较性问题: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吗?

3)发展性问题:这种现象随时间发展了吗?

4)理论性问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5)解释性问题:为什么?

2、研究程序:

1)研究问题:颇论

2)回顾文献:已有研究

3)提出假设:变量关系

4)研究设计:具体研究方法

5)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6)解释结果:变量关系及背后的意义

7)报告研究成果:研究意义、与以前研究的关系

8)研究的学术影响:引起学术圈的注意

3、具体研究方法

民族志:参与观察和访谈

问卷调查:抽样

实验法

生活史

历史分析

四、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概念,不仅包括人类创造并赋予意义的全部制品,还包括抽象创造物(语言、思想、信仰、规范、制度),其核心是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其本质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是对生活意义的创造、交流、理解和解释。

(二)文化的构成

1、符号—意义体系—价值观

萨皮沃夫假设:语言间的区别对于言语者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影响。

2、价值观(概念)

人们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的共同看法。

特点: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正当性和合法性;通过符号系统传递;往往正面和负面成对出现;价值观之间可能是彼此支持,也可能是冲突或者无关的;价值观和行动之间互相转换。

3、规范(具体指导的行为准则)

违反规范——越轨

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

肯定的与否定的规范;

大部分社会规范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当;

“规范”不同于“正常的”,eg.左撇子

4、物质文化

eg.机器、工具、书籍

(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总概念,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成就;文明是一个分概念,指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任何时代和地域的民族、部族或群体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一定都有文明,或者说文明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四)文化多样性

1、主流文化: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2、亚文化: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既包括主流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众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的群体文化。eg.杀马特、头上草、二次元

eg.杀马特:杀马特一词源于英文单词smart,在中国正式发展始于2008年,是结合日本视觉系和欧美摇滚的结合体,喜欢并盲目模仿日本视觉系摇滚乐队的衣服、头发等等,看不惯的网友们将他们称为“山寨系”,“脑残”划上等号脑残族并列。

原始的大部分杀马特都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画着很浓的妆;穿一些很个性的服装,戴着稀奇古怪的首饰;喜欢自拍,在网吧的摄像头前做些奇怪的动作;自称是:一个集潮流、视觉、杀马特为一系的群体。至于中国的“杀马特”家族,已与摇滚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喜欢模仿视觉系的服饰、化妆罢了;而真正视觉系的FANS们又不屑于与“杀马特”为伍。所以中国的“杀马特”演变至今,既不是VR,也不是纯粹的视觉系。而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一种生活形式和一股文化潮流。杀马特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另类甚至是怪诞的青年形象,这群另类青年正不停不断挑战大家的审美神经,他们被称为“杀马特家族”。

3、反文化:从根本上与主流文化相对立。

eg.嬉皮士,颓废派作风,“无为而治”,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世俗社会的物质主义和竞争是一个陷阱和骗局,必须予以避免:人不应该强加意志,应该做自己的事情。

4、文化冲击(休克)

跨文化的社会心理问题。

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5、文化冲突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五、社会与社会结构

(一)结构:

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有秩序的、模式化的相互联系方式。

——保持了群体和社会的稳定和延续性。

——以适度的效率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限制自由。

(二)单位:

1、地位:社会位置

1)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个人努力获得。

2)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生来具有的,通常无法被改变的地位。

*为何社会学关注先赋地位?

A:因为这些地位往往反映出一个人是特权阶级还是被统治、被支配的阶级和阶层的成员。

关注不平等(资源分配问题)。

3)地位丛:一个人同时拥有很多地位,其中只有一个地位最为重要、其他地位则显得比较次要,这个地位一般称为:首要地位,通常是职业地位。

2、角色

1)定义:与地位相应,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

2)角色学习:领会某种特定身份地位被期待的伙食必须的行为。

3)角色定义和再定义。

4)角色丛:与某一地位相联系的角色的集合。

5)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eg.大学教师搞科研还是重教学?女性顾家还是事业投入?

6)角色距离: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存在差距。

7)角色与自我认同:

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自我认同;个人与角色的混同。(人格同一性:底色)3、社会群体和组织

1)社会群体:>=2 个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偶遇群体、统计群体(男性、28岁以下的人);社会群体(成员按一定社会关系组成的彼此有共同行为模式的共同体)

特性: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相对稳定的结构存在;多数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2)群体的结构水平:社会类属(eg.老人、大学生、男人、女人)、集合、集群、群体、组织 3)群体的亲密程度: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家庭、伙伴、邻里。相互影响较为直接、密切和持久,互相熟识、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交往。个人性质、自发性

次级群体:关系不依赖于个人的吸引力和亲密程度的永久,往往是为了某一目的的暂时组合,互相影响较短暂,互不相识或至多知道彼此担任的某种正式角色。非个人性、强制性

4)内群体与外群体

内群体:一个人所属的,对其有认同感和忠诚的群体;

外群体:非内群体成员组成:界限:肤色、服装、语言、成员资格

5)群体与社会的不平等:种姓、等级、阶级、族群等

6)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指人们对自己本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制导的群体。对象可以是内群体;可以是外群体。

*应用:剩女群体:内群体即为剩女一族;外群体为其他有伴侣的/已婚妇女。

本宁顿大学时英格兰的自由主义女子学院,大部分学生来自保守主义家庭,学生们在校时间越长,其中大部分就变得越趋于不受传统清关戒律束缚,也有少数保持早先的保守主义观点。变自由的人是以新伙伴或全体教员为参照群体;而保持了保守主义的学生是继续以自身家庭原有价值和标准为自我评价的基础。

7)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

从众实验:“游动错觉”;卡片等长直线挑选

从众原因:1、判断歪曲:意识到自己的不同,总觉得多数人比自己正确;

2、行为歪曲:明知他人错了依旧这样做。

8)群体功能: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eg.教授独立办公、公司员工共用办公室——看任务性质,如何完成

*群体决策的极化现象:比个人决策更易倾向冒险或保守,向某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冒险者更冒险,保守者更保守。

意义: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但会使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更趋于极端。

条件: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内容易产生。

eg.政治参与中的极化现象:韩国“牛肉风波”:在野党认为韩美牛肉协议不平等,认为李明博放弃了原则,韩国民众开始在首尔广场展开烛光示威,要求李明博总统和美国重新谈判。随着示威升级,越来越多的民众和团体参与到示威活动中来,部分韩国民众在示威中失去理智,展现出暴力倾向,政治运动演变为暴力冲突,最后演变为对李政府的清算,“倒李运动”,从牛肉问题演变为政治危机。极化原因:负面情绪的交换和加强、高涨的氛围和强烈的集体认同感。

4、社会制度

(三)社会类型

摩尔根:原始、野蛮、文明

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主义阶段

伦斯基:狩猎采集社会、园艺社会与游牧社会、农业、工业、后工业社会

滕尼斯:社会与社区

涂尔干:机械团结社会(传统的分离,家为单位,互不影响,不依赖)与有机团结社会(分工合作)

*用戈夫曼的拟剧论分析一个活动。

六、社会互动与日常生活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1、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回应

2、有时候不行动就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

3、社会互动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

(二)社会互动何以可能1:意义的重要性

1、符号互动论布鲁默,就人们之间的互动概括三条:依据意义采取行动;意义源于社会互动;内在阐释过程——自我交流。

2、情景定义:对行为意义的理解

托马斯认为,人们对某一行动或事件做出反应之前,都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对其所面临的情景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既定的情景意义。

(三)社会互动何以可能2:规则的重要性

共识和规则,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建构和形成;

隐含规则往往被人们忽视,一旦打破,误会就可能产生。

(四)社会互动何以可能3:拟据理论

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前台和后台相互转换;焦点互动和无焦互动;印象管理;互动策略(隐藏化、神秘化、印象整饰技巧)

(五)社会互动的结构条件——信任

eg.杀熟、杀生

(六)社会互动主体——数量

1、两人互动:最典型为情侣之间的互动

1)可以获得任何其他社会形式都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情感和独特性;

2)排他性;

3)发生冲突时,双方反映越强烈,伤害越大;

4)需花费大量精力维系双方关系。

2、三人互动:可表现出全部社会生活

中间人、渔利者、领导人

3、小群体和大群体之间的互动差异

小群体中,成员之间有机会直接相互作用,通过非正式的协调即可以维持秩序。

(七)互动媒介

1、有声语言符号:eg.暗语

2、无声语言符号:文字、哑语

3、非语言符号:语调、表情、语言、手势、体态、面部表情、触摸

社会交换理论:

(1)社会交换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1)社会交换:霍曼斯、布劳

自愿行动;

基本动力在于期望从他人那里获得回报;

回报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经济/物质利益or社会赞许。

2)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区别:用一交换的资源并非仅有物质

两者为包含关系。

(2)社会交换的基本过程

1)社会吸引:起点:资源占有

2)社会竞争:吸引能力

3)社会分化:横向分化(分工);纵向分化(分层)

4)社会整合:权力—权威的形成

eg.爱情、班级

(3)社会交换的公平性分析:

1)判断公平的标准:过去交换的经验;对同类交换的比较。eg.恋人之间公平游戏

2)对社会交换的总体公平分析:

就大范围、长时间的总体来说是大体公平的;

长期的多次的不公平交换结果有两种可能:a.交换中断;b.不平等交换的制度化,产生权威(4)缘于报:中国人的社会交换(翟学伟)

1)缘:先天注定、命中注定的神圣性的、神秘性的色彩

2)缺乏合理化:中断、终止——有缘无份:交换关系中断

3)“缘”与自我实现的预言:认为怎样——促成了事实

4)报:报仇;报恩

单位:家庭;家族等

(八)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

(1)对称性社会互动

1、合作

自发合作;传统合作;指导式合作;契约合作

*非合作博弈:囚徒困境

启示: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合作很难达成;公共物品难以提供出来;第三方存在的必要性。eg.军备竞赛、社区卫生

*智猪博弈

启示:在社会存在一定分化,资源分布相对不是非常均匀的条件下,合作时有可能的(一次性合作有可能转化为传统合作),公共物品可能提供出来。

*搭便车

2、竞争

理想竞争:a.明确目标;b.公平公正的原则;c.参与者是理性的;d.严密严格的程序。

3、冲突

1)基于稀缺物品或者某种价值的争斗,往往直接以对手为目标;

2)冲突可能具有一些正面积极的意义:非基本价值的冲突,可能促进冲突方的内部团结;可以使双方直面问题;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变迁。

3)安全阀:宣泄情绪

4、顺应:互动一方主动,自愿调整自己的行动。eg.男女朋友抢遥控器

*斗鸡博弈:你进我退eg.冷战、夫妻吵架

(2)非对称社会互动

1、暗示:在无对称条件下,人们对接收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行为反应。 eg.广告、法国革命(个体理性、集体不理性、因受暗示)

1)关于暗示的实验:瓶中的恶臭气体

2)影响暗示的因素:

受暗示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人们在疲劳、疾病和狂热状态下较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暗示的来源问题:暗示者个人的权利、威望及人格力量会对暗示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暗示的程度或质量:持久和反复的刺激容易加深暗示的程度。

暗示强度。

2、模仿

1)有意无意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内容广泛。

2)规律:下降率: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

几何级数率: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

3、感染

1)不自主的屈从:个体间;文艺作品;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

2)实际上是情绪的个体传递交流,相似性就称为感染的基本条件:

情景相似;态度、价值观相似;社会地位相同。

七、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社会分化与社会不平等

1、社会深刻特征:不平等

1)公平的不平等:依据学历录取职员

2)不公平、不能接受的不平等:从今天的视角看奴隶制

*放在社会框架下讨论何为不平等:eg.奴隶制曾为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想;种姓制度;等级制度;现代阶级制度。

3)现代社会的阶级(阶层)制度:主要以经济地位(权力和声望)

特征:较多社会流动,个人地位的获得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意识形态:社会地位与个人努力联系

2、社会分化:同质性—>异质性

水平分化:功能

垂直分化:地位高低

3、社会不平等的测量: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平等问题)

*经济学指标考量太单一

4、关于社会不平的的两种解释:

1)功能主义解释:占据社会重要职位的能人对社会发挥了比较多的作用,从而占有资源更多。 2)冲突论解释:占据社会最主要位置的人获得了对稀缺资源的垄断。权力决定。

5、为何研究社会不平等:

1)社会不平等作为衡量社会秩序的晴雨表

2)解释或建构社会运动,建构社会分歧和阶级分立的意识形态

(二)社会分层及其标准

1、阶级、阶层与分层

1)社会分层:对社会结构的一种描述方式。

2)分层特征:

社会成员根据获取有价值资源的方式来决定成员位置归属;

有层级化的相对低位;

层级化地位具比较稳定的模式。

3)阶层固化:层之间的边界明显,流动性下降。

2、马克思阶级理论及发展

1)阶级划分依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

2)阶级形成的关键:阶级意识(阶级认同)*强调剥夺感。

3、韦伯的分层理论:权利、声望、财富

财富和收入:生活机遇、用收入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能力

权力:行动者在遇到抵抗的情况下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声望

4、地位一致与地位不一致

1)一致:三个层次都高

2)不一致:某个维度地位较高,另外的维度较低

*到底应不应该地位一致?

(三)社会流动

1、含义:指社会成员由社会空间中的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的变动;

人口流动多指自然地理空间的变化,可能伴随社会流动。

2、类型:

1)垂直流动(阶级、地位)&水平流动(职业)

2)代内&代际(一两代人,几代人之间)eg.父母和子女在同一年龄段时期的事业地位的比较,尤为重视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对子代的影响。

3)结构性、非结构性流动:结构与大规模的社会结构变迁相关。

3、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

1)精英: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有杰出能力的成员。

类分:统治精英、非统治精英;掌权、不掌权

条件: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使执政阶层的力量、才干平均水平高于非执政层。

过程:非执政层中的精英上升为执政层中的精英人物,执政层中的庸才下降到非执政层。

功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使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不平等性从僵化向流动转变。

2)精英理论对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解释

社会分层基于天赋的自然能力为基础;

社会流动的动力也是天赋的能力,而这种流动可以打破阶层之间的壁垒,使社会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中。

精英循环的通道不畅通是社会冲突和革命的根源。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性别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九章性别社会学理论 29.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思潮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得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直接来自于女性主义理论。其中,对性别社会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流派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早期理论的表现形式。它的思想文化背景是资产阶级启蒙

运动,其政治社会背景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人权宣言》。代表人物有沃斯通克拉夫特、泰勒和米尔等人。 (2)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 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框架是理性与感性问题。诉诸于人的本质和理性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首要理论依据。尽管男女有先天的生理差异,但其社会差异绝大多数是由社会化过程造成的,而不是先天生物性差异的结果。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的规范和法律,它们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人生来平等,男女皆有一样的理性与能力,其地位权利均应平等,应该给予妇女全部的人权。 如: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她的代表作《为妇女权利辩护》一书中指出,女性在理性和智力上并非低于男性,而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平等造成的。 米尔,在他的著作《对女性的征服》中也写到,女性的屈从地位是人类历史的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压迫另一群人的结果,而不是一种自然的秩序,而是社会长期的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是压抑一方,激励另二方的结果。 ②主张纠正女性受教育的法律和制度的不公平,以法律为武器争取女性权利和男女平等。基于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提出的修改法律的要求。 首先,主张废除性别歧视的法律;其次,主张中性法律,要求在法律的制定上不分性别,对男女同样适用,不能因为性别而给予区别对待;再次,主张制定反歧视法律,用法律的力量规定不得有性别歧视;还有,她们主张用法律加速性别平等的实现。 2.激进的女性主义 (1)激进的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激进的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理论流派中发端较早的一种思想,但到20世纪60年代,它才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自我认定的理论。它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关于女性的理论,是由女性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社会学概论》笔记三

第三章:文化 本章指导: 一、学习目的 文化是与社会紧密相联的范畴,文化为一个社会提供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团结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必须要知道它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以及它如何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本章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文化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理解和分析一个社会的文化。 二、课前准备 1、阅读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文化一章; 2、观看电影《刮痧》(导演:郑晓龙主要演员:梁家辉蒋文丽); 3、就你所了解的其他社会里人们的风俗习惯或日常行为包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是怎样的,试举一、两例; 4、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 三、学习建议 1、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不同社会状况来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 2、请尽量阅读本章的参考书目,这些经典著述将拓展我们的视野并提高我们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3、阅读参考书目,了解一些人类学的知识; 4、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文化②亚文化③种族中心主义④文化相对性 四、学习重点 1、掌握文化的界定、构成; 2、文化分析的三个理论视角:功能主义、冲突论和文化生态学; 3、文化的本质,文化变迁的方式; 4、亚文化。 重要概念 1、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中所体验到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就是说,我们之间存在着价值观方面的许多不同,而价值观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文化”的一种测试。 2、这里的文化有两个特点: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并为人类所共享。 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 3、请大家想想,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什么呢? 是语言,它是指人们所使用的口头和书面的交流方式。 4、那语言对于我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①通过语言,我们的价值观、思想观点以及文化的标准都能找到它们最完整的表达方式。 ②没有语言,大部分的人类思想将不复存在。尤其是对小孩而言,他们是通过语言了解了其父母、老师及朋友对他们的期待的,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期被置身于一个无人与其交流的环境中,他(她)就不会成为一名社会成员。 总之:语言对社会的建构而言是最重要的,它比任何其他符号体系都更为全面地使我们建设和传递文化。 5、物质文化能折射出非物质文化的意义。考古学家发现那些古代的人造制品,考古学家们就能重构当时社会中非物质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中的规范。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十一章【圣才出品】

第十章社会制度 10.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它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的活动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 2.社会制度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只得与不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每个具体的社会制度,都通过自身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社会成员做出符合社会运行总目标的行为选择。 (2)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规范构成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形式包括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 ①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它常常表现为岁时节令、婚嫁礼仪、社交庆典、饮食起居等。 ②规则 规则是一类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

a.规则是由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明确设定、明文规定的,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b.对规则的解释,往往以参与此类行动的人们的利益为依据。 c.规则对于行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一种外在的约束性。 ③道德规范或宗教 既可能表现为一种习俗,也可能表现为明文的规定。但是它与一般的习俗或规则的区别在于,道德规范或宗教带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 ④法律 法律的基本构件是规则,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汇篡。法律总是通过强制性的权威手段去仲裁和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利益冲突。 (3)权威与地位结构 ①权威指的是规范和准则所支持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力。权威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服从程度。 ②权威通常是某种社会制度的化身,是社会制度存在的重要基石。 ③权威一方面基于某种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它的存在监督着人们对于该种社会制度的遵从,从而维护着社会的运转与持续。 ④权威的贯彻与服从,依赖于一套对权利、责任与义务有明确规定的地位结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角色和角色集。 (4)社会机构与设施 社会制度的运转要凭借一定的条件与媒介,即机构和设施。机构和设施都是根据社会制度运转的需要而设立的。 3.社会制度的特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五、六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 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5-30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社会信任理论 25.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信任研究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家对信任的研究 (1)多伊奇 多伊奇(Deutsch)是研究信任问题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多伊奇对囚徒困境中的人际信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人际信任被看作是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多伊奇有关囚徒困境中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信任研究的先河。 多伊奇将信任理解为对情景刺激的反应,而情景刺激决定了个体心理与行为。他又将信任理解为一种心理预期或期望,一种非理性的风险行为,这一思想影响了以后学者对于信任的界定。在多伊奇之后,众多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将信任界定为一种心理期望或期待。 (2)罗特尔与赖兹曼 罗特尔(Rotter)与赖兹曼(Wrightsman)把信任看成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一种经过社会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罗特尔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赖兹曼认为,信任是个体特有的对他人的诚意、善良及可信性的普遍可靠性的信念。信任是对他人的动机、人格方面的信任。罗特尔与赖兹曼对于信任的看法不像多伊奇那样,认为信任是外在情景刺激的结果,而是内

在的个人经历、个人对人性的看法等使他(她)形成了对一般性的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一般性期望。信任只是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3)萨贝尔 萨贝尔(Sabel)对于信任的研究较早地涉及社会信任。在他看来,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双方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萨贝尔对于信任的这一界定,说明他将信任理解为基于人际交往双方共有的信心或认识(如共有的概念、观念,道德或法律共识),并且这种信任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萨贝尔所理解的信任就是一种相互信任。 (4)莱维斯和维格尔特 莱维斯(Lewis)和维格尔特(Weigert)等人对于人际信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它基于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他们依据人际信任的基础是理性还是情感,将人际信任分为认知性的人际信任与情感性的人际信任两种类型。前者是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人际信任,后者是基于与他人的强烈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人际信任。 2.社会学对信任的研究 社会学对于信任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纯粹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范畴,开始把信任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与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规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把信任本身看做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家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种意义上的信任理解为“社会信任”。 (1)卢曼 卢曼以新功能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信任,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信任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的个体信任或“私人信任”,而是宏观层面的“系统信任”。卢曼把行为者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埃米尔·涂尔千)【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 第三章埃米尔·涂尔千 埃米尔·涂尔干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涂尔干的生平与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理论的社会背景 和理解其他思想家一样,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所欲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 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以涂尔干自己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和材料来讲,这些危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当中最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激烈的劳资冲突。 (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2.涂尔干解决社会危机的的观点

在如何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这个问题上,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人,涂尔干的观点总体上说属于孔德那一路。 (1)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一个“工业社会”的理论家,也是将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或自由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2)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 (3)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当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作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并且,可以说,涂尔干比孔德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4)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主要是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之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的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5)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既反对试图通过以阶级斗争改变财产制度的方式来解决现存各种社会危机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反对主张放任自流的各种自由主义学说,而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 (6)涂尔干与孔德之间的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叙述中将会随时指出。以下我们就以涂尔干几本最主要的著作为线索,围绕着“现代性的危机与处方”这个主题,来梳理一下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二、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涂尔干的理论关怀在他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1 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 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①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②社会条件: A.18、19实际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欧社会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C.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孔德,西方社会学,社会改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革命。③历史材料: A.历代思想家,社会思想。如孔德接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的思想。严复接受荀子的思想。 B.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C.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自然科学基础,也6 是孔德斯宾塞等人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D.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经验观察资料,为社会学成为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论自杀》是代 表作。 2.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①国外看法: A.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实证主义。 B.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韦伯。反实证主义。 C.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 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综合。 D.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 ②国看法: A.社会为研究对象。社会学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杭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大钊)。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费孝通)。 B.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本文)。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龙冠海)。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心恒)。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性事(庞树奇)。 C.第三种类型。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学群说,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调查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未定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尚未确定。

北大社会学考研笔记(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 1830-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德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的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实证方法:科学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能接受;实证:现实而非幻想;有用而非无用;可靠而非可疑;确切而非含糊;肯定而非否定;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研究宇宙现象可分为研究无机物的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有机物的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社会学),与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数理科学一起组成了实证科学体系;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 对于越复杂的现象就需要越高级的方法,社会学采用观察、实验、比较、历史的方法; 2、社会学产生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思想条件 (3)学术条件 3、马克思与社会学 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主张用经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其阶级理论、冲突理论、异化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形成 (1)孔德:提出社会学名词,提出了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2)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创始人,增长、分化概念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考察 (3)迪尔凯姆:研究社会事实,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用统计方法实证研究自杀现象,主张用社会事实说明社会问题 (4)韦伯: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方法论上提出“理性类型”和“价值中立”主张;社会行动的分类、权威的分类、科层制度论述、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 2、美国社会学发展 实用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帕森斯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和交换理论;注重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一、名词解释 1. 主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2. 亚文化:亚文化指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3. 反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4. 社会化:它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 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 社会群体:(广义上)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6. 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 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7.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 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8. 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 9. 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 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0.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 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11. 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 动。 12.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揩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 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13. 社会控制:(广义上)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 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上)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4. 社会问题:(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15. 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 为。 二、简答题 1. 集合行为的主要类型?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 规的行为。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 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2. 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广告学概论 期末考试笔记整理(详)

第一章广告概论 一广告概念的定义 1广义的广告,包括经济广告和非经济广告 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它所登载的是有关促进商品或劳务销售的经济信息,尽管内容多样,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 非经济广告是指除了经济广告以外的各种广告,如社会各团体的公告、启事、申明、寻人广告、征婚启事等 2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终,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现代广告的四大特征: (1)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2)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造的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带有科学性和艺术特性的信息传播活动 (3)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 (4)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传播活动,通过改变和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 二广告的构成要素 1,以广告活动的参与者为出发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代理商),广告发布者(广告媒介),广告的目标受众,广告文本。 2,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出发点,广告信源(广告信息的传播者),广告信息(广告传播的核心),广告媒介,广告信宿 三广告的分类 1 按诉求方式分:理性诉求,感性诉求 2 按媒介使用分:印刷媒介广告(平面媒体广告),电子媒介广告,户外媒介广告, 直邮媒介广告※(通过邮寄途径将传单、商品目录、订购单、产品信息等形式的广告直接传递给特定的组织或个人), 销售现场广告※(也称pop广告、售点广告,就是在商场或展销会上等场所,通过实物展示、演示等方式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 数字互连媒介广告, 其他媒介广告 2针对目标受众的活动区域分:家中媒介广告,途中媒介广告,购买地点广告 3 按广告目的分:产品广告(商品广告),企业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品牌广告,观念广告 4 按传播区域分:国际性广告,全国性广告,区域性广告 5 按传播对象分:消费者广告,经销商广告,工业企业广告(生产资料广告),专业广告 6 按广告的最终目的: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7 按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产品导入期、产品成长期、产品成熟期、产品衰退期 8 按广告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分:经济广告、文化广告、社会广告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性质:广告学是在许多的边缘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社会学科 广告的本质不是经济性的而是一种广泛的信息传达。广告实际上在做三件事:传播一种信息、提供一种服务、倡导一种理念 2 研究对象:广告活动和广告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