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的变化

论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的变化

论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的变化
论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的变化

论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的变化

————————————————————————————————作者: ————————————————————————————————日期:

摘要

新中国外贸成长的历史已近30年。经过这些年的苦心经营,中国的外贸规模已今非昔比。到2004年末,中国的进出口总值已突破亿万美元大关,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3亿美元,已连续6年稳居第三位,成为世界瞩目的贸易大国。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世界贸易强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要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进入到一个大调整阶段,今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保持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已有规模的同时,将商品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张的着眼点置于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上;要实现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必须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本文分四部分来分析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演变。第一部分从出口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例变化,阐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演变历程及其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出口商品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产业结构升级和外商投资企业;第三部分探究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瓶颈,最后提出建议意见及总结全文。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升级

ABSTRACT

History of new China's foreign tradegrowth is nearly 30yea rs. After yearsof painstakingefforts, thescaleofChina'sforeign trade hasbeen a greatchange.The endof 2004, China's import andexportvalue has exceed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U.S.do llars.In2007, China import and exportvolume reached$ 2,173,830,000,000,hasranked third forsix consecutive years, become the w orld's major trading power.China hasdeveloped into the world trading power,but itisnot really a world trade power, compared witht heworld trade power,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IfChinawantstobecomea reallyworld trade power,thereisstill a lon gway to go.China'sexport structure has entered a majoradjustment period. China'smerchandise exportsin thefuture direct ionofdevelopment shouldbe in keepingthe scale of unskil led labor-intensive exportswhile the further expansionofexport sof goodsfocused on capital, technology andknowledge-intensiveproducts. To achieve the upgradingof Chines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wehaveacompetitive advantageas the guidance;translatethe potentialcomparative advantageintoreal competitive advantag e.Thisarticle consistsof four part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of China'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The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evoluti onofChina's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its present situation,according to theexport proportionof primaryproducts and manufactured goods andlabor-intensive productsandcapital-intensive products; the second part analyze themain factorsof the upgraded export commodities(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foreign-investedenterprises);the third partexplorethe bottleneckoftheupgradedstructure of export commodities;finally, make recommendations and summarizethe fulltext.Keywords:Str

ucture of ExportCommodities;factors;Industrialrestructuring.

引言

2010年以来中国外贸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开拓市场的成效明显,结构调整在稳步推进,促进平衡的进展顺利,进出口规模均已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全年进出口约为2.8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左右。然而,中国人均外贸额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出口的增长方式粗放,并不是贸易强国。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商品在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调整的同时,出口结构总体层次仍然偏低,出口贸易量虽然可以与发达国家相比,但出口商品结构却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似,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出口份额中所占比例大,又发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遭遇了门类众多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了巨大的贸易损失,而且恶化了贸易条件。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国内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的出口贸易发展模式必须调整。

基于中国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现状如何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寻找应对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国家间的竞争愈加残酷和激烈,中国已成为世界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尽管产品出口数额急剧增长,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进入到一个大调整阶段,今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保持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已有规模的同时,将商品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张的着眼点置于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上;要实现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必须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水平尚不高,尤其是结构仍比较落后,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来看,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合理与否,不再局限于其对外贸易出口商品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关键要考察其出口商品中所含的各种要素的密集程度和在目前新型国际分工中

的地位。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低附加值的最终消费品阶段,资本品阶段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高附加值的零部件阶段仍处于比较劣势,专业化生产流程集中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

一、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这类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出口利润也较低。尽管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说明我国对“高、精、尖”技术产品的出口还缺乏一定的实力。虽然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生产的产品所含技术含量普遍偏低,大部分企业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出口商品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能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寥寥无几。这样中国的产品就很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难以应对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

二、加工贸易附加值低且贸易保护严重?加工贸易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很大一部分,是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的主要来源。它不仅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还能够拉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的状况尽管有了一定改善,一部分企业开始逐步从事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但总体而言,其劳动密集度仍然较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仍然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加工企业只是赚取很少的加工费,处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最末端。而在很多加工贸易中,资金雄厚的外商企业控制了产品的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

我国的加工企业扮演着加工工厂、制造基地的角色,只参加其中简单的加工环节。更有一部分加工贸易产品为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量大(两高一资)的产品,虽然有一定的外汇收入,但污染环境,耗费能源、资源,破坏生态,更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我国加工贸易的一大部分利益被外商所得,我们能得到的实际利?益十分有限。而随着世界各国都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价格低廉的中国出口产品越来越成为反倾销和贸易保护的对象,低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断被削弱,利润越来越少,使得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市场需求越来越少。?

三、服务贸易比重有所增长但技术含量低?服务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一直具有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少的优点,而服务贸易的发展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服务贸易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主要以消费服务为主,其他服务为辅的结构发展。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远洋运输、旅游、劳务出口等传统的服务业方面,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咨询、保险、金融、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发展还比较缓慢。尽管近几年服务贸易的比重稳步增长,但服务的技术含量还比较低,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而像网上交易平台、跨境支付、电子商务等收支结算的服务贸易模式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

四、对外资依赖严重而抗风险能力不强?为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设厂从事加工贸易,利用劳动力价值便宜的优势吸引外来商品的加工,但由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加工大部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都牢牢的掌握在外商手中。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大量出口来赚取巨额利润,付给中国的只是一些原材料的费用和劳动者的报酬还有环境的污染,中国实际得到的贸易利益或收益十分有限,外商投资企业利用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把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加工组装环节移师中国,通过控制进口原料和出口成品两个环节来谋求利润。因此中国巨额外贸的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创造出来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增高,过度依赖外资无形中降低了我国抗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其对外商投资企业依赖过于严重。一旦外商投资企业发生任何风险,就会严重的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

五、出口结构受到发展阶段相同国家相似出口贸易结构的挑战

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亚非拉国家普遍实行开放政策,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均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参与国际分工,从而使国际市场上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我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和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相似。目前,我国与东南亚国家构成激烈竞争的出口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品、服装业和机电设备制造业。东南亚国家有的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有的凭借具有较高质量和附加值的产品而具有国际竞争力。相反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劳动工资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其他一些政策因素导致出口产品成本不断攀升,致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有时相对甚至绝对下降。如果现阶段不及时调整我国出口产品结构,那么我国原有的部分国际市场将很有可能轻易地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占领。

六、工业制成品科技含量不高且缺乏自主品牌?我国工业制成品就出口总额而言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绝大部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例如:我国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通过接受外商的委托生产来赚取一点加工费,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品牌都掌握在外商手中。而另一些企业尽管有自己的品牌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只能出口一些家用电器、一般机电设备、摩托车等产品,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还以出口手工具、机用工具等小五金、链条、轴承等基础件为主,而对于高科技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量很少甚至没有自己的品牌。尽管近几年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长较快,但大多以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为主,这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优化我国出口结构的路径和对策

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增加研发投入,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

只有拥有坚实的科技基础,才能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努力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机电产品的出口。机电产品是近年来我国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出口商品,是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机电企业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中国机电产品的技术特色和科技优势。同时还要加速推动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结合、生产企业和外经贸企业的结合,实现科工贸一体化,促进机电产品的高科技产业化。在形成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后,以更高的技术水准推动更多的机电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并最终实现以高科技、高技术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出口贸易份额中的主导地位。

2.抓住人民币升值契机,拉升出口结构层次

2007年起开始的人民币汇率缓慢升值,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抑制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鼓励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而提升出口结构层次。诚然,这对我国目前的低素质劳动力就业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如果我国的出口厂商利用这次汇率调整好契机,利用国家创造的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及时提高企业质量管理、品牌管理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仍会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可以化解国际贸易纠纷、平衡国际收支、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

3.引进外资的同时更应理性对待外资

首先,在今后的引进外资过程中要提高FDI的质量,鼓励外商加大对技术研发方面的直接投资,加强内资企业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加强他们与跨国公司在新技术、管理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从而使其带来更多的溢出效应,逐步改善我国在世界经济环境中分工下端的地位。其次,一方面激励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建立分包商或供应商关系,以这种方式加强两者之间的前后向关联,以实现跨国公司对内资企业的人员培训和技术转让,另一方面组建内资企业集团,集中国内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各个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人才优势,鼓励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进行多方面的竞争,促使其提高对华投资的技术含量。可以通过引资方式的创新引导外商向有利于出口结构优化的工业投资,限制外商直接投资向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张。大力引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FDI,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本质上的优化。最后,应该从思路上明确,增强自身出口竞争力是我国利用外资改善出口结构的真正目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过分依赖外资有它本身的缺点。因此我国在利用外资的时候必须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借助外资发展主导产业,增强自身出口竞争力才是我国利用外资改善出口结构的真正目的。

4.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加强对出口商品的宏观调控

(1)财税政策协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对各类商品的出口实施退税政策,在这一优惠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许多企业都将国家退税看成是一种正常利润而不考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在这种不分重点的“平均主义”的关爱之下,一方面外贸企业往往缺乏成本-收益约束,另一方面,国家的产业政策不能得以有效实施。因此,出口退税的调整已势在必行。2005年-2008年间财政部对我国出口退税率进行了5次调整,

调整的总体方向是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在提升出口结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力度仍然不够,我国现在的出口退税率仍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原料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应降低出口退税率;以此严格控制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盲目出口,而对于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大的出口商品可实行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另外对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其出口产品的所得税,降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成本,扩大出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金融政策协调。市场机制对于出口商品结构的调节(主要是价格机制)常常由于一些经济因素(例如竞争国的补贴)和非经济因素(经济主体对于政治风险的预期和规避)而遭到扭曲。后果是许多具有潜在出口优势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等因素,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而得不到有力的资金支持。为了体现国家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必要运用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度调整,譬如为鼓励某个产业产品的出口,我们可采用的金融工具有: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设立各种专项研究基金和健全保障制度。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和优惠,增加出口商品中的技术含量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锦明,陈卉娟.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评价[N].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

[2]汪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2001年-2010年一季度[J],2010

[3]世界银行编写组.2007年世界发展指标[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

[4]程治,黄惠萍.能源约束条件下我国贸易出口结构的调整[J].当代经济,20

06,(9). [5]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李舒妍.我国贸易品结构分析与优化建议[J].对外贸易,2004,(3).

致谢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我的老师。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成绩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 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一大出口项目,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呈现出极大竞争劣势的态势 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逐步上升,却没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上升,但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4.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有最大出口比例,加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加工程度低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在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单一,出口贸易渠道结构不畅,出口贸易经营主体失衡,贸易体制结构不完善等。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加大对农产品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指导;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战略;完善多元化市场格局;提高渠道效率;开展多样化经营等。本文运用数据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理论,并从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应该如何解决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Abstract 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has grown,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the single export market, the weak export trade channel, the imbalance export trade operating subject, the incomplete trade structure system, et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survival of material, a stabl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face of all these problems, China should give agricultural support,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djust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strategy, perfect diversified market patter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annel and establish various management. The paper uses data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and states how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Structure

我国商品贸易结构变化

中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化分析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也日益明显。因此,对进出口商品的构成以及各商品在进出口总贸易中所占比重以及其比重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将其发展与变化与本国国内产业结构变化等想结合思考,可以更清楚的探究引起外贸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从而给进出口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简单的参考。 出口商品构成分析 出口商品构成 中国出口商品构成分为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其中初级产品包括: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X1 ;饮料及烟类X2;非食用原料X3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X4;动、植物油脂及蜡X5。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X6;轻纺织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X7;机械及运输设备X8;杂项制品9;未分类的其他商品X10。 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分析 1980年时,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大半的比重。然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稳步上升。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上升幅度最大,2009年为1980年的620多倍;动、植物油脂及蜡,非食用原料以及饮料及烟类上升幅度也很大,分别为30多倍、50多倍以及30多倍。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上升幅度最小,仅为5倍多1。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表1 1980年-2003年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及所占比重单位:亿美元 1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1980一1989年数据来自外经贸部统计数据,1990一2003年数据来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4年 表2 1980年-2009年初级产品中各类产品占出口额比重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我国在2001到2010年间都出现了顺差,即商品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在2001到2008年间顺差逐渐增加,尤其从2005年开始顺差增长速度加快。但是在2009年滑落。具体数据如图一所示: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总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在2001-2004年间呈上升趋势,在2004年以35.358%的增长率达到顶峰。在2004到2008年略有下降,尤其是2008-2009年度下降严重,甚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增长情况如图二所示:

在2002到2009年间中国进口总值持续增长,其中2002-2003年增长率升高,随后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数据如图三所示: 进口初级产品基本都是上升趋势,其中非食用类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明显但是在2009年仍有所下滑。具体数据参照图四:

出口初级产品也都是呈上升,但是动植物油脂及蜡和饮料烟类并不明显,较为稳定,视频活动类的出口表现活跃,其中矿物类在2007-2008年有个突跃,在2009年回落。具体数据参照表五: 进口工业制品方面,其他商品较为平稳,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势头明显,在2008年到达顶峰。其他类别基本涨幅在500左右。

具体数据参照表六: 出口工业制品依然是机械及运输类上升较快。与之不同的是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制品涨幅也都分别达到2500和2000。其他商品依然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具体数据参照表七:

2001年进口商品分布与2009年相比基本相同,其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类比率提高,按原料分类的制品和化学品的比率下降。9年间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一直是进口商品的主要成分。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Analysi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trade. 13203233 吴丹丹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对外贸易结构是衡量已过进出口贸易状况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对一国的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的国民经济从封闭型逐渐向开放型进行转变,对外贸易额也在不断上升。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我国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的同时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增长趋势,出口产品分类变化趋势,出口地区结构变化;与此同时,也对近年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出口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应对策略

Abstract 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and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untries’ research, which is important for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Since 1978, Chinese reform has been opening expanding, Chinese domestic economy gradually be converted to open from closed, the foreign trade volume is also rising. The early 1990s, China put forward strategy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at that tim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dispers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isks and avoid the dependence from a few countrie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by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in the market, market diversification has made new progress. With China joined in WTO, the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rapidly wi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growing rapidly.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untries which ar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in the world. China became the major processing base places in the world, while the share of services is also rising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otal exports, export growth trend, exports classified trends, the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export sinc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trad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he reasons for recent changes in export are analyzed on the challenges that China fac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response measures.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of export Solution strategy

中国-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比重

越南: 越南出口中国的商品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15.1% 11.9% 15.4% 11.6% 12.4% 饮料和烟草0.6% 0.7% 0.8% 0.6% 0.6% 原材料,燃料31.5% 27.5% 20.0% 22.3% 29.4%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26.8% 28.3% 29.0% 22.3% 28.0%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5% 0.7% 0.4% 0.2% 0.4% 化工及相关产品 5.0% 4.3% 5.3% 6.3% 4.7% 制成品 5.9% 8.4% 9.7% 14.1% 12.0% 机械和运输设备 6.1% 9.0% 9.1% 13.6% 8.7% 杂项制品 3.6% 3.9% 3.5% 4.0% 3.3% 越南进口中国商品的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 2.8% 2.4% 2.6% 2.0% 2.4% 饮料和烟草0.2% 0.2% 0.5% 0.3% 0.3% 原材料,燃料 1.2% 1.2% 1.1% 1.6% 1.3%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 6.3% 6.2% 10.6% 8.6% 10.4%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0% 0.3% 0.0% 0.0% 0.1% 化工及相关产品12.6% 12.7% 11.6% 11.6% 12.3% 制成品39.6% 34.4% 23.7% 29.5% 33.2% 机械和运输设备31.6% 36.4% 43.5% 39.6% 35.1% 杂项制品 4.2% 4.3% 5.0% 5.7% 4.8%

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点

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点 郭伊心 外语系602班 2009130602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特色,随着出口比例的变化,产品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从而带动出口行业的全方位发展。而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摆脱了工业制成品长期以来主导的局面,贸易结构不断调整趋于优化。然而,由于我生产、出口企业众多,秩序极其混乱,企业间的无序竞争不但导致企业无利可图,造成亏损,还招致国外大批企业对我国进行掠夺式的倾销。另外,我国的资本项目虽然迅速增长但还不稳定,为抵销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新增货币发行压力,我们要进一步促进了经济体系的"外向化"发展。本文便就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点,通过分析这一系列特点,从而了解出口贸易的变化趋势,进行一系列商品结构优化。 一.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点 1.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且远远高于初级产品 从图一种我们不难看出,改革开放的这二十年以来,我国出口的初级产品是逐年递减的,工业制成品确是一年高过一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从1980年的

53.4%跌到2010年的5.3%,其中2001年首次将至10%以下,达到9.9%。与此同时,工业制成品出口从1980年的46.6提高到94.8 ;85年以前,这俩种出口产品所占总出口产品比重相差无几,但从90年开始,工业制成品产量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初级产品,仅仅是从1985年到1990年这短短5年之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便从85年45.8%增长到74.3%,骤增了28.5个百分点,此后的几年里工业制成品多于初级产品的这种差距一直保持在8到9倍左右。 在中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和推行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下,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得到了长足发展,发展至今,工业制成品两位数的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的总体增长速度。 2.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从图二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总的来说成下降趋势,所占比重已从81年的17.3%下降至10年的13.1%,下降了4.2个百分点,而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带表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逐年增长,早在1996,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就首次超过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11.1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后增长势头更加突飞猛进,一直到2010已经高达9334.3美元。此外,我国从91年开始,开始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到了2010年,也以增长到4924.1亿美元的数额,所占比例更达到了31.2%,并且有继续大幅增长的势头。虽然,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不算很富足,但和中国这样一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劳动密集性产品为主导的国家自己比,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初期,依靠劳动力丰富又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进行出口,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相符合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积累,和国家侦测的调整,我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发展起来,反映在对外贸易上就是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特别是2003年加入WTO以后,客观上更加要求我郭不断提高本国经济实力,改善贸易结构,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中。作为一个国际上的大国,我过主观上也在力图改变仅仅作为一个劳动加工厂的局面,这些因素联系起来,才使得会不断加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 二.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 1.问题:(1)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这类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出口利润也较低。 (2)工业制成品科技含量不高且缺乏自主品牌: 我国工业制成品就出口总额而言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绝大部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 (3)加工贸易附加值低且贸易保护严重: 加工贸易劳动密集度仍然较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仍然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加工企业只是赚取很少的加工费,处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最末端。 (4)服务贸易比重有所增长但技术含量低: 服务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一直具有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少的优点,而服务贸易的发展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服务贸易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5)对外资依赖严重而抗风险能力不强: 为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设厂从事加工贸易,利用劳动力价值便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设计)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系别:外贸 学生姓名:李斯特 学号:08575216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2012级 完成日期:2014年5月6指导教师:李雨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摘要:截至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全面建设完成,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品出口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剖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的比较优势,挖掘二者贸易发展的空间,指出约束双方贸易的诸多现实因素,最后提出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一条以现有比较利益为基础、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拓展路径。 关键字:经济合作;比较优势;出口贸易;优势互补

目录 一、比较优势理论 (1) 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1) (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 (1) 1.概况 (1) 2.特点 (2) (二)东盟出口贸易概况。 (3) 1.概况 (3) 2.特点 (4) 三、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5) 四、加强中国和东盟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优势互补的对策及建议 (10) (一)实现资源性产品的优势互补 (10) (二)避免同质 (10) (三)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和合作 (10) (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以联合开发为突破口 (11) 参考文献: (12)

一、比较优势理论 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 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 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 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 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从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 1790)到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如果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 都占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都处于劣势,但是他们在不同的产品上的优劣程度是不一样的, 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按照李嘉图的观点来说,应该依据 “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后来产生的赫克歇尔-饿林定理: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 相对缺少的要素产品。在赫克歇尔-饿林模型基础之上,巴拉萨提出了阶段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 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会导致该国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进而使出口商品构成和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一国的要素禀赋在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 的要素会发生变化,资本积累在增加,技术在改进,在出口商品的构成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 品会增加,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本文就以上理论分析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 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 1.概况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阶段性,大致是这样分段的。建国后致1978年,是改 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国家垄断的 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对外贸易体制高度集中,以行政管理为主。国家管理主要通 过进出口许可制度、保护关税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货运监督与查禁走私制度和出口 商品检验制度等。进口受到很大的限制,出口由国家垄断和控制。不可否认这样的贸 易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不再适应 经济形势了。管的过死、缺乏利益激发机制、产销脱节,这样就使的对外贸易整体发 展缓慢。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额仅占世界出口额的0.75%,在世界贸易排名32 位。

中国出口商品变化结构及主要动因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及其动因分析 (2010级电子商务王辰霖学号1012124)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并以此研究变动的原因。并且会根据原因对未来的商品结构变动进行预测。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动因分析 一、我国从1978-2010年间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出口贸易与整个出口贸易额之比。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从出口方面来看,总额从初期的97.5亿美元发展到了2010年的12016.1亿美元,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下图为1978-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2000-2005年之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那么,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结构在这30年中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下图为1980-2010年间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社科院金融统计数据库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增加速度十分迅猛,尤其是2002之后,而初级产品的增加速度比较缓慢,基本可以忽略。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初级产品包括食品、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动植物油脂和蜡。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轻纺、橡胶、矿冶产品、机械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的商品。 具体说来,1980年时,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大半的比重。然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稳步上升。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料和润滑油的上升幅度最大,2009年为1980年的620多倍;动、植物油脂及蜡,非食用原料以及饮料及烟类上升幅度也很大,分别为30多倍、50多倍以及30多倍。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上升幅度最小,仅为5倍多。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下表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及比重(单位:亿美元)

最新浅谈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1论文

浅谈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1)论文 摘要:本文从观念转变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研究出发,分析了调整产业结构、树立竞争优势观念、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大幅增长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离将我国塑造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要求差距还很远,仍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如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出口商品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等。因此,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对于实现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再上新台阶至关重要。如何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谈谈对策: 一、转换出口观念,增强竞争优势意识传统贸易观念认为,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该在外贸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转变为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已趋饱和,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已向更高层次转换。此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出口效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其所得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有很多企业在为诺基亚、摩托罗拉、英特尔等跨国巨头贴牌加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片面追求“出口创汇”,使出口企业竞相杀价“肥水流入外人田”,造成我国出口利润率低下,给中央财政造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传统上,国际贸易的结构分析往往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产品的要 素密集度或技术密集度进行分析。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产品 占较大份额,而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产品占较小份额,则该经济体出口贸易的 技术结构比较低。产品的要素密集信息来自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而世界各 国(或地区)一般只是给出产业分类的二位数水平的投入产出表,研发支出数据 也一般只能在产业水平上得到,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在产业水平上实施,从而 只能粗略地测度一个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第二种方法是简单考察国际 贸易产品分类,例如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一位码下产品的出口份额。因为,SITC分类中的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和第8类杂项制品等大类产品往往被认为 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前四类例如第0类食品及活动物、第1类饮料香烟类、第2类非食用原料等被认为是仅仅具有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所以,经济体 第7类或第8类产品的出口份额高,而前四类产品出口份额低,就被认为该经 济体出口贸易具有较高的技术结构。这些传统的贸易结构分析方法,在产业水 平或粗略的产品分类水平上分析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主要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条件下是有效的,从而是迄今经 常被采用的方法(安德逊,2005;WTO,2005;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实践部门的 分析)。

但是,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的条件下,传统的产业水平上结构分析法就不再有效了。产业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同一类产品上进行贸易,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在于花色品种等,而主要在于技术含量水平。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完全有可能集中在该产业中的低技术含量(或高技术含量)产品。这样,传统的产业水平上国际贸易分析方法,就可能严重高估(或低估)该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世界生产和贸易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垂直专业化分工,而世界贸易的高速增长就源于这种垂直化分工(Feenstra,1998;Yi,2003;Grossman and Helpman,2002,200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增长也来源于这种贸易方式。1981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总出口的比例为4.82%,1990年上升为40.94%,而2004年进一步上升到55.28%,而加工贸易正是一种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高度一致的具体贸易形式。中国的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已经高于韩国等OECD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Hummels and Yi,2001;张小蒂和孙景蔚,2006)。平新乔(2005)研究了中国出口中来自国内和国外生产的价值比重,结果表明1992—2003年间,中国出口贸易的“来料加工”的价值比率从14%上升到21.8%,即上升了一半多:这说明有效测度一个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必须考虑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深入到产品水平上,或至少在更加详细的产品分类水平上。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按国别、商品种类 日本对中国出口十大商品类别: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8701至8705所列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环烃,84章未列名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机器及机械器具,半导体器件等;已装配的压电晶体,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专用或主要用于8525至8528装置或设备的零件,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包括有线载波通信设备,医疗等设备, 主要载人的机动车辆,(8702的车辆除外),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及其制品;废油, 日本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有;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有机化学品,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电器,数码相机,电脑,汽车,化妆品等,汽车 手机计算机 照相机,塑料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钢铁制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照相及电影用品,针织物及钩编织物,浸、包或层压织物;工业用纺织制品,杂项化学产品,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纤维短纤,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铝及其制品,鞣料;着色料;涂料;油灰;墨水等,玻璃及其制品,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 日本从中国进口十大商品类别有哪些? 男西或便服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工装、马裤,衣箱、手提包及类似容器,绝缘电线、电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光缆,专用或主要用于8469至8472机器的零件、附件,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女西或便服套装,上衣,裙,裙裤,长短裤及马裤,游艺场所、桌上或室内游戏用品,针织或钩编的套头衫、开襟衫、外穿背心及类似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出口至日本最多的 可以说就是服装了还有就是他们那没有的蔬菜或海鲜之类的, 中国煤炭出口价涨21.53美元/吨 日本不接受,动力煤交易谈判于4月28日获实质性进展。中日双方敲定中国北方动力煤(不包括山东煤)2008年的出口FOBT价格为131.4美元/吨(5,800 Kcal/Kg N.ARB),比上一年度上涨93.52%,低于日澳动力煤125%的涨幅。 中国的石油不再向日本出口,因为发现我们自己的都不够用。 中国的煤炭却疯狂的向日本出口。我国仅有四家煤炭企业拥有煤炭出口权--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口公司,但参与中日煤炭长协谈判的只有中煤集团和神华集团两家,而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口公司会与日本进口煤企业单独谈判各自的年度合同以及现货合同,"但一般也会以上述基准价作为标准"。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有玉米、大豆、鸡肉、新鲜蔬菜、冷冻蔬菜、新鲜和干燥水果和酒精饮料等。 美国对中国出口十大商品类别有哪些?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与对策~剖析-共9页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有了突破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 一、出口商品结构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出口商品结构的含义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出口商品在整个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出口贸易与整个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或者比重来表示。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产业结构状况来决定的,因此,它可以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出口商品结构的分类 按照各种出口商品占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大致可分为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等。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工业制成品分为化工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其中,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可归为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其他产品则可归为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品。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其他产品则可归为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品。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呵呵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品。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出口比例的变化。 劳动密集型产品又称为劳动集约型产品。是指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产品,也就是说产品成本中劳动量消耗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在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我国出口商品的主导地位。 机电产品是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电子产品、电器产品和仪器仪表等及其零部件、元器件。机电产品的出口一直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占重要地位,既要看到机电产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机电产品中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高端机电产品的出口。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馆屋共建”与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馆屋共建”与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结合农家书屋文献资源建设与运行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馆屋共建”促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 展的几点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农家书屋;发展 “十一五”期间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基础设施已基本上实现了全民覆盖。然而,由于各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文 化底蕴、村干部认识重视程度不一,造成书屋建设良莠不齐。 一、农家书屋的现状和问题 (1)农民的书屋意识淡薄。在我们下乡分编图书的过程中,经过听到农民说:“送这些书来干嘛,没哪个看的!”且在最初下乡开展是否需要设立农家书屋的调研中,问如果村里有图书室你愿意去借书看书吗?有不少农民答:不去,没时间。说明农民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还没有基础的认识。 (2)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有80%以上是由退休村老年干部或干部亲属担任,由于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图书管理业务无法掌握,给培训、辅导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也为“通借通还”的资源共享的推行增加了障碍。部分管理员是由村妇女主任兼职,她们往往以工作忙为由,做不到位,书屋经常是“铁将军”站岗,只在应付上级或领导检查时才开门。管理人员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被动服务,不能主动与读者沟通等问题,导致读者不愿光顾, 影响了书屋的社会形象。

(3)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在管理制度上,有的图书登记账物不相符合,有的借阅手续不规范造成图书流失,更有甚者,担心图 书流失,索性关门了事,造成农家书屋有名无实。 (4)藏书渠道与品种单一。农家书屋的书由国家出资、地方政府配套一次性购买配送后,书源主要来自文化宣传部门、组织部门、帮乡帮村单位的赠送,村委会很少有资金、有意识自主选购。且每个村配置图书的种类基本相同,农家书屋之间互借互换的资源共享,流于形式。 二、“馆屋共建”是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共享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最有利的途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充分发挥区(县)图书馆对乡镇、村图书室的辐射作用,促进区(县)、乡图书文献共享。”所以,现阶段,最有利于农家书屋发展的模式应是实行以区(县)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构建以区级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图书馆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的二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区图书馆成立图书采编配送中心,统一管理文献购置经费,全面负责乡镇图书采编和数据处理,通过图书流动车定期配送、交换到分馆及流动图书馆服务网点.城乡文献信息资源统筹运作,业务上对农家书屋进行指导,在资源上互帮互享,读者通借通还,实现社会投入效 益的最大化。 三、“馆屋共建”服务网络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1)优秀的图书管理员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电子教案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 结构变化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体现为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服务贸易蒸蒸日上。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为优化出口结构,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工业制成品优先的出口产业政策,对工业制成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以及有利于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总体竞争力的产品给予出口优惠政策。为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继提出“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略,以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思路和要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保持了快速增长,中国正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外贸主打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转变为25.6%和74.4%,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08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4%和94.6%,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打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 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5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1亿美元,占17.9%。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连续保持我国第一

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

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 摘要 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又以第二产业最大。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和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一国的产业结构是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的基础,也决定了该国的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基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特殊国情,使得制造业产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构成,中国制造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承载模式,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我国单纯以中低端为主的制造业结构已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应该加快提升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结构。而从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结构分析来看,我国的产业发展,加强制造业的集约化、清洁化和精致化程度,并且形成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有效竞争、分工和合作的产业组织结构。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产业结构 Abstract Industrial structure dominated by tertiary industries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secondary maximum. Secondary industries of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are the main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China, a country's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basis for import/export product structure, determines the product of the country'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Based on special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making manufactured goods become the main produc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Chinese-made main bearing capacity model of the world economy, as the global economy slows, however, has simply dominated by low-end manufacturing structure in China do not have the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hould accelerate the upgrading and optimiz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the product structure analysi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trengthening the level of intensive, cleaner and refined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the formation of large, medium and smal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compete effectively, Division of labour and cooperation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Keywords:Import;export;Product structure;Trad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