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88.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针。江泽民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1)治国是党创新理论,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和治理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推进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治党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就是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治国必先治党,是由党在国家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和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既是人民民主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先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创新治国理论、优化治国方略、推进治国事业,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一个不注意自身建设的党,必然缺乏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不可能领导好国家政权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改革创新的时代、改革创新的事业,给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全国各个民族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而奋斗。要能够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经受新考验,开创新局面,完成新任务,就必须首先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3)治党务必从严,是由世界上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和中国共产党党情的

发展变化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这些事实告诉人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失去政权的党之所以丢掉执政地位,是与这些党不注重自身建设,不能从严治党直接相关的。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政权更不容易。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要求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积累了治国理政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但也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党已拥有7300多万党员,新党员数量大量增加,新老干部交替不断进行,这给党不断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使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执政成绩有目共睹,但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及能力方面,还存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相适应的问题;党的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此,必须从严治党,敢于动真格的。

(4)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从严治党必须全面贯彻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之中,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特别要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2019年依法治校工作总结4篇

2019年依法治校工作总结4篇 拓新求实依法治校与时俱进创写新篇 福建**一中系省重点高级中学,现有师生3000余人,多年来,学校认真遵循党中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依法治校、扎扎实实开展依法治校、拓新普法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被命名为××市“法制教育特色校”、福建拾法制教育先进试点校”和“普法与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全国“普法与依法治理试点单位”。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领导,发挥核心作用 学校在认真总结“二五”、“三五”普法工作和多年文明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校“四五”普法工作和依法治校领导核心的建设。学校组建了“四五”普法和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任组长,14名成员包括了综治副校长和学校党、政、工、团各部门负责人。学校党政领导率先参加普法学习,当好教师学法、守法的榜样,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各部门分工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运作机制。学校依照上级的普法工作和依法治理总体规划,认真制定学校各阶段的实施方案,精心构筑“共育”工程,做到了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使依法治校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 二、抓学习,树立法治观念 为确保依法治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学校从抓学习入手,着力提高广大教师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多年来领导干部坚持每周一

次、普通教工每月一次的学习制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带动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央有关依法治国的文件,学习邓小平法制建设理论和教育思想,学习******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师德规范,大力宣传依法治校、以法育人的重要性,通过编写教材、配发读本、辅导学习、开办讲座、观看影视、撰写心得、演讲比赛、考查测试、树立典型等多种形式,增强广大教师的法治意识,形成自觉守法和依法治教的优良风气。先后开办了教育法规学习讲座、师德规范讲座、《宪法》修订案学习讲座、《刑法》修正案学习讲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习辅导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习辅导班、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学习辅导班,邀请了县教育主管部门和政法部门理论骨干来校为全体教工上法制课、办辅导班,教师参训率、考试合格率连年达100%,煅造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把法制教育,列为师生必修课,溶入到教书育人各个环节里,落实在施教全进程中,通过依法施教,营造出一个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优良环境。长期以来学校没有出现教师违纪违法现象和殴打、体罚学生的侵权事件,建树了优良的师德形象。 三、抓宣传,增强防范意识 近年来,学校运用多种形式,寓法制宣传教育于教学之中,着力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一是开设法制课程。从1986年开始,学校就将法制课列入教学计划,依照不同年段对学生定课时传授法律常识,并举行法律常识考试。二是配发法律教材。依不同年段先后给学生配发了《法律常识》、《法律法规选编》和自编的《法规选编中学读本》、《中学生法纪手册》等。三是选聘法律教师。请县综治委、政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 作业 题目: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学号: 20121105635 姓名:胡玉霞 2014年 11 月 16 日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姓名:胡玉霞学号:20121105635 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一、摘要 孔子与老子在共同的时代和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反思“礼崩乐坏”和大道隐退之后的世道人心问题。总体而言,就不同之处来说,孔子强调礼治与德治,提倡仁礼并重,以维系社会,安定民生。孔子认为,在“礼崩乐坏”之后,需要人为地提倡、规定一定的道德规范。老子则认为应该遵循大道自然无为的原则,实行“无为而治”。而相同之处,为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生,他们都提出了优良的民本思想,譬如孔子的富民、平均主义思想,老子的均平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消极的地方,负面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最终都为后来极端专制的体制所利用,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克己复礼 不同点 (一)核心价值追求不同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是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他曾说:“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统治者自身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理上的支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并不否认刑政之于治理国家的有效性,但是,刑与政也只能使民众免于犯罪,并不能使社会大众的道德良善。所以他把道德的良善视为政治目的,而道德的良善主要是社会大众道德的善化。主张“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众趋于善良最有效的途径。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一种消极的政治态度。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理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颁布制定以后,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但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为,其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二)政治哲学基础不同 孔子的哲学基础是“仁”和“礼”,即借助伦理道德与政治道德的规范,抑制或缓和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阶层与阶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以求得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关于“仁”的概念,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爱,相互帮助。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二是“克己

实行依法治国关键要从严治党

实行依法治国关键要从严治党 发表时间:2016-09-16T14:17:37.180Z 来源:《教育学》2016年8月总第103期作者:王斯洋[导读]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必须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共安康市委党校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联系,用法治理念思维带动治国理政的进步,党的执政之基才能巩固夯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得以圆梦。 关键词: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党规党纪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始终追求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必须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在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初始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我们党领导人民重在牢固我们国家的新生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并恢复国民经济。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明确了要依靠法制来治理国家的原则。党的十五大以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目标。此后,随着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党进一步推进了依法治国的建设进程。党的十六大则将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作出全面部署。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新时期。直到2014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实现这个总目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人民主体地位的支持,离不开法律公平正义的保障,离不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辅助,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 二、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这一重大理论实践问题。鲜明地体现出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性,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党的领导也必须依靠依法治国的法治保障。党的领导是指明人民生活的奋斗目标向导,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一种服务,是要给人民看得见的力量,能够使人民切身感受到实际利益的增长。同时我们强调党的领导,早在1980年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随后又多次重申和阐述这一思想,他指出:“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了,对党的领导的坚持和改善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需要改善党的领导去维持;改善党的领导,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在正确理解了党的领导的问题之后,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必要性。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在立法过程中,通过党中央统筹协调并严肃讨论决定,能够确保重大的立法决策项目体现出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结合。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树立法治权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司法过程中,维护司法公正,使人民群众体会到公平正义的存在,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在守法过程中,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通过党的领导在社会中确立积极向上的法治信仰。 三、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是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保证 1.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这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在党的十六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问题进一步做了深刻充分的阐述,详细了对党的先锋队性质内容的表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锋队性质属于党的内在品质,是要经过内心的感悟认知来体现在实际行动当中,党规党纪不但是约束党员社会行为的原则条例,并且是一种严于律己的意识在党员心中扎根,通过行动去感染影响他人。 2.党规党纪对党员的要求要严于国家法律对普通公民的要求。从严治党的关键点在于,对于党员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对于管理干部要加强措施手段的严厉性。中国共产党如今的定位和身份已经是执政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遵守党规党纪的严格要求,领导干部则更要以身作则,成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标兵模范。因此,就必须提高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要求标准,突出教育的严肃性,严把监督管理关,端正党内作风,弘扬社会正气。 最后,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到了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仍然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建设内容,在制定颁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 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因此,加强党内法规建设的要点在于,要用法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去加强党的建设,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管党治党方面的作用。参考文献 [1]张荣臣《把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求知》,2015年,1月。 [2]张玉胜《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新华网》,2014年,10月,24日。

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早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法家学派自成一家,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可以看作是“法”的精神的一次宣扬。伴随着秦朝的统一,使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在这期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法”的精髓已经植入了中华民族的本身。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万物百废待兴,新中国各项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法制建设也开启了新的篇章。但是“十年文革动乱”摧毁了中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法制薄弱基础,虽然中共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的进行弥补,依旧没有改变公民淡薄的民主法律意识。为此,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即依法治国! 何为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从小的方面说就是完善、普及各行各业法律,使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要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体方面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1、实行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法律体系的完整与否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健全与否的前提。新中国初期的法律单一,立法不完善才使得在文革时期甚至出现了"要人治不要法治"的思想,领导人的权威大于法的权威,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法律不完善的原因,实行依法治国可以修补法律漏洞,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 2、实行依法治国,是民主建设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需要。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人民心中的“人治”大于“法治”!这样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无法实现公民自己的民主权利,又谈何让人民翻身做主人?因此,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国家权力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2、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相当发达的社会文化共存亡同兴衰的社会现象。真实意义与成熟形态的依法治国,即法治国家,是以市场经济的相当发展为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的相当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为思想文化基础的。故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3、实行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可以说是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能够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制文明属于制度文明的范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完备的社会。依法治国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依法治国可以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样就有利于改善党的领导能力。 5、实行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支撑,依法治国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保证。只有社会处处充满了和谐,国家才能够繁荣昌盛,才能够长治久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法制的建设,而中国法制的完善建设是从依法治国开始的!

依法治国班会总结

篇一:法制宣传日主题班会总结 法制宣传日主题班会总结 12月4日为一年一度的全国法制宣传日,2011年的法制宣传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关于法制宣传的相关知识,在班主任的主持下我班开展了关于法制宣传日的主题班会。作为法律专业的一名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法律宣传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首先,通过这次班会让同学们了解到了法律宣传日的一些基本知识。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决议的要求,15年来,宪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比较广泛的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展开,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其次,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这次班会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现今我国的法律宣传现状不容乐观,通过社会上的很多热点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国人的法律意识还处于淡薄的状态,人们对自身权利的追求也并不热烈,现今的社会普法显得尤 为重要。所以法律知识的普及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也是我们学习法律的人义不容辞的事。 最后,这次班会的召开激发了同学们对学习法律的热情,让同学们更加努力的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学好法律知识是很重要的,社会需要更多优秀的法律人,也让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更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这次的主题班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都认识到了现今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虽然较前些年有所改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仍很淡化。开展普法教育,就是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把法律交给全体公民。这是我们学法之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篇二:09对外“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主题班会总结书 主题班会总结书 ——09对外 班会主题: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班会时间:2010年11月28日晚6:30 班会地点:俊秀文学院东楼204 班会成员:09级对外汉语全体成员 班会主持人:任航 班会策划人员:任航、庄爱玲、郑晨露

治国必治党,治党必须从严

治国必先治党,首先是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事关人民的福祉,事关中国的命运。 党章总纲关于党的建设的总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从严治党的方针。从严治党历来都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针,但是作为党的指导方针正式载入党章是从十四大开始的。 治党务必从严,其中从严治党的基本涵义是: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五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研究和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把励精图治、振兴中华的重任托付在我们党的肩上。我们党几十年治国理政的经验表明,没有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严肃的监督,就很难肩负起人民的重托。只有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牢固,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战斗能力、领导水平。 2001年1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指出: “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 2001年7月 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强调: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必须把握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必须全面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按照从严治党的五条要求去做,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起好带头作用。其次,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同时还要严格教育和管理广大党员。从严治党有诸多方面,但必须把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党要管党,首先要管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坚持从制度上确保从严治党方针的贯彻实施。 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

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学习心得体会

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事业发展,既要求管好党、治好党,又要求建设好党。我们党是一个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的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党规党纪是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要法宝,必须不断加以完善,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证。 拥有一整套党内规则,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是靠严明的党纪,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把“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渗透到了骨髓里。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党规党纪成为管党治党的重器。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们党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党内规则制度体系,包括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7种类型。党规党纪明确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目标、组织保障、行为规范、纪律约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 当前,党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理论研究人才匮乏,对党规党纪的历史渊源、地位作用、体例形式、产生程序等均需系统研究、予以确定;有的党规党纪过于原则,缺乏细节支撑,操作性不强;有的与国家法律交叉重复。比如,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中,就有许多与刑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普通公民都要做到的事,执政党还有必要在自己的纪律里重复规定吗?

要实现党规党纪与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凡是法律已有明确规定的,党规党纪就应不再重复。党规党纪要体现自己的特点,着重规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证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坚守道德情操。制定党规党纪不能追求大而全,要找到最大公约数,兼顾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循序渐进,先从提出要求入手,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上升为制度。制度制定出来,就得让大家记得住、做得到,要义明确、简明易懂、便于执行。要抓紧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相关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要着眼于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借鉴各国有益经验,把实践中具体可行的政策和办法,转化为党规和法律。 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理论品质。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健全完善党规党纪,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认真总结我们党93年、无产阶级政党100多年、世界政党300多年制度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制度体系。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心得体会 依法治国学习体会 解读依法治国战略蓝图里的“四大关系”

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的意义?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保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预防和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序地进行;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如何才能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 (1)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制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法律体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青少年如何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青少年: 1. 要增强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参政议政意识,主人翁意识,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牢固树

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要勇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的言行作斗争,以实际行动捍卫法律的尊严;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依法行政的重要性?P77 1、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 2、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 3、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4、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为我国反腐倡廉提几点建议: 1.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惩治犯罪,加大反腐力度; 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 3.加强人民群众监督,健全监督机制; 4.公民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控告检举各种违法犯罪分子。 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依法治校的含义及方法

依法治校的含义及方法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教成为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方针,是将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轨道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等院校加强管理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校的含义 (一)、依法治校的主题定位 所谓的依法治校,因主题和客体的不同,对依法治校的理解也不同。 1、以学校为对象进行管理的角度而言主要指各级政府及教育部等,这些依法治校的责任主体,都应依法支持学校,依法行政,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相当于从外部依法管理和规范学校行为,管理和学校有关的事务,以保护学校的有关权益。 2、对校管理者而言是以学校的内部事务为对象,依法管理学校。 (二)、依法治校的本质及意义 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标志着我国进入依法治校的现代化发展时期。1982年修订的《宪法》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也为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确定了基本的法律规范和具体规则。后来又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我国的现代化教育发展,为我国高等院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则。教育部于2003年7月17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治校的概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了依法治校的主题和客体、权利和义务,亦阐明了政府及学校、教师、学生等法律之间的关系。 1、学校和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 根据教育法律、法规规定,政府对高校有领导、管理、监督、组织评估的权利。高校作为学校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所赋予的自主办学权,包括组织实施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机构设置权、招收学生权、聘任教师权、教师管理权、学生管理权、经费使用权等办学自主权。 2、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 根据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校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聘任教师、组织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对教师和职工有进行奖励和处分的权利。教师依法享有工作权和其它公民权,其中包括取得教师资格证权、教师职务应聘权、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权、民主管理学校权、继续教育权、工资报酬权、住房优惠券、人身健康权等依法治校的方法。

治国先治吏 治吏先正心

治国先治吏治吏先正心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根,坚信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在建党宗旨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执政的理念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根本的工作路线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次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端正思想,端正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党中央“治国先治吏”的决心。 在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专属于官吏,所谓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早在西周时期,古代典章文物俱掌于官府;礼、乐、射、舞器,都藏于宗庙。民间无书无器,学术专为官有,教育非官莫属,非官莫能。当时也是至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官学衰落,私学兴起,教育冲破了“以吏为师”的局限。至秦朝,为了统制舆论,钳制思想,又在全国确立了“以吏为师”的吏师制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由此确立,并绵延至近现代。 荀子对吏治清明的认识更为直观。在《荀子·强国篇》里,荀子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吏治景象:到了大小城镇的官府,那里的各种官吏都是严肃认真的样子,无不谦恭节俭、敦厚谨慎、忠诚守信而不粗疏

草率;观察那里的士大夫,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走进公家的衙门,走出公家的衙门,就回到自己的家里,没有私下的事务,不互相勾结,不拉党结派,没有谁不明智通达而廉洁奉公;政府处理决定各种政事从无遗留,安闲得好像没有什么需要治理似的。所以秦国四代都有胜利的战果,并不是因为侥幸,而是有其必然性的。 毛泽东在建国伊始就提出了“治国就是治吏”的思想,在现在看来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他认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毛泽东常怀忧患,常思忧患,从干部的作风入手,对当时的领导干部管得好、用得好。官员依靠群众,群众信任官员,上下一心,方得抗美援朝、两弹一星、“一五”建设辉煌的节节胜利。 《礼记·大学》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再完美的制度也有漏洞。倘若官吏没有道德、官德的约束,钻政策的漏洞牟取私利不是什么难事。“治国先治吏”的前提是“治吏先正心”。毛泽东将这一“正心”的思想赋予了现代阐释: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随着社会多元变迁和发展,政府面临的公共事务越来越庞杂多样。公务人员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一举一动皆代表国家意志。面对纷繁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读史笔记之五 一般地说,《老子》开篇就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道”、“名”这二个哲学概念,和“无”、“有”这二个抽象思维的成果,全书反复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形象地阐述了对立与统一、世界本源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所以认为其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毫无疑问的。但就全书的最主要内容而言,该书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是为了来探究治国救民的方法,追索世界的本源是为了让统治者依据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统治国家。全书八十一章中,涉及治国治民的内容远比阐述哲学概念要多。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的书。 老子生活的年代,周王朝日渐衰弱,诸侯割剧纷争,社会动荡日益加剧,奴隶制社会行将崩溃。老子身为周王室的一位史官,从历代王朝兴衰中吸取了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面对残酷的现实,既为周王室前途唉叹,又为百姓生活担忧。《老子》这部书,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治国策略的总结与发展,实际就是他治国思想的宣言,也是他对统治者如何治国的劝诫。 老子在书中反复提到了圣人这个概念。在老子眼中,圣人以国为重,以民为本,是完全得道之人,所以国家才可以托负给他,人民才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在这一点上,这个圣人的概念与先人们对尧舜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老子》第二章就对圣人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仅要求圣人主宰一切而又不占有一切,成就一切而又不居功自傲,其实也鲜明地对夏以后的统治者把天下当作家天下,把百姓当作奴仆,随意渔肉百姓,暴虐天下的做法提出了强烈质凝。与这种统治方法相对应,在第三章中,老子就提出了圣人治国的思想,认为只有圣人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得国家大治。 老子认为,圣人是与百姓“二不相伤”的,通过圣人的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得“百姓皆注其耳目”,成为圣人的追随者,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之治的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即人们根本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民众自然地生存和自由地发展。当然,这样的圣人之治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老子对“其次,亲而誉之”也有较高评价。这种圣人之治的思想在历经夏桀和商纣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残暴得今人发指的统治后,在当时周王室气数将尽之时,无疑是有其积极进步意义的。更为伟大的是,老子这种圣人治国的思想,不仅被国人所接受,而且历经几千年的王朝变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份。从此以后,圣人之治就是国人衡量对照统治者的一把尺度。 然而,长期以来对圣人的“亲而誉之”,使得人们把国家治理完全寄托于圣人之上。历朝历代演绎多少圣人出则天下大治的悲欢离合,由此人们逐步习惯了对圣人的崇拜,习惯了对圣人的依赖,最后把一个国家的复兴,把一个民族的强盛之希望完全寄托在圣人身上。这就是圣人之治的另一面。 《老子》一书中,非常强调相对立的事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与圣人相对的,就是愚民。愚民政策既是与圣人之治相对而存在的,又是圣人治国之策的重要辅助手段和组成部分。“是以圣人之治也,。。。。。。恒使民无知无欲。”由是,历代统治者一方面不断压制不同言论,另一方面使教育贵族化,剥夺绝大部分平民的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变成没有思想,没有愿望的顺民,以利于统治者奴役驱使。 美国《独立宣言》作者托马斯﹒杰弗逊说:人人生而平等。其实老子也说过:“不尚贤”。圣人与平民本没有区别,但“圣人在天下”即圣人治理天下时,要做到圣人与普通百姓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百姓对圣人“皆注其耳目”,而圣人必能对百姓“皆孩之”。所以圣人之治一方面造就了中华民族不同朝代各有千秋的兴盛,同时也造就了统治者的高高在上和国人的人格依赖。小小七品县令徐九斤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方面说

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这次全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作出了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这次全会作出的《决定》是对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一步深化,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要深入理解这一战略部署,有必要回顾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总体上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孕育阶段(1978年到1997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如何执政?采用什么方略治理国家呢?在这个问题上,党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探索过程。1954年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文革”十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十年动乱之后,在总结“文革”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开始探索治国理政的新方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段谈话,把健全法制的基本要求准确而简洁地概括为16个字,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民主与法制思想的基本精神,为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理论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目标。全会公报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准确地描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内核,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为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同志还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进一步指明了实施依法治国的方向。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立法工作。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法等7部重要法律。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现行宪法。该宪法第5条第1款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在宪法中的最早表述,初步奠定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宪法基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人民而言,它是基本权利的宣言书;对我们党来说,它是执政兴国的法制保证。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司法机关恢复重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方针,立法机关开始推进立法进程,先后制定了民法通则等一系列重要的民事、经济法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力推动了法制建设稳步前进。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开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依法行政”,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丰富了依法治国的内涵。这一时期,国家赔偿、行政复议、公务员等法律制度相继建立,政府的行政行为逐步被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权益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与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治理相适应的司法体系。 在这一阶段,依法治国方略虽然尚未提出,但“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和宪法及一系列重要法律的修订出台,清晰阐释了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开始形成,这为依

《依规管党治党 推进依法治国》全文

《依规管党治党推进依法治国》全文依法治国、依规治党之一:依规管党治党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阐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特色、最本质特征就是党的领导。在我们国家,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政党,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解决13亿人民温饱问题和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50XX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决定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要有一个主轴,否则必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文明,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无可替代,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坚持党的领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是有机统一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赋予了党治国理政的责任和使命。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必须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保证着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只有把

党管好、治好、建设好,国家才能治理好。党治国理政能力强,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要求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层次清晰、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使管党治党建设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严格遵守的总规矩。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现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现在党内有些同志不深入学习党章,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只要求下级学,自己却不认真学;有些党校也没有正儿八经开设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的课程,真是最该学的不学。只有每一位党员无条件地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受到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每一个党组织切实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党才能带动全社会尊法、守法、用法,把党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维护党章,带头遵守党规党纪。各级纪检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

浅谈老子的军事思想

浅谈老子的军事思想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内涵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华民族以“道”为本的核心,战争的出现是私欲的产物,是中华民族背离“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沉淀,已形成了“天道不可违”的潜意识思维模式,老子的军事思想也正是这一思维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正值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急剧动荡时期。这种过渡,是通过无数兼并战争得以实现的。频繁爆发的战争荼毒生灵、危害惨烈,“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强烈刺激了具有和平主义倾向的老子,使之对战争深恶痛绝,也使《老子》一书打上了鲜明的反战印记。 在《道德经》中,老子的反战思想最集中突出地体现在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六十八章和第六十九章中。在老子看来,无论怎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总是巨大的灾祸与无比的苦难。“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是普遍的,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兵力投入战争之中,伤亡极其惨重,而在战争期间受危害最大的,则是普通老百姓。”置身于春秋末叶的老子不仅亲历了东周王朝的衰微,而且也深味了当时天下混战的残酷。从而,他高扬天道的自然无为的旗帜,以无比悲悯的情怀严正指出战争的罪恶。他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其大意说,武器是不吉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是不用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发现,战争不仅往往体现为“其事好还”,

即争战很会陷入循环复报之怪圈,而且更会造成“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的恶果。就是说,凡是军队开到的地方,必然会荆棘丛生;大战以后,灾祸苦难则随处可见。因此,老子强烈地呼吁:“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老子哲学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均有影响,但对兵家的影响尤大。在老子的主要著作《道德经》五千言中,谈兵的字眼就有268字。全书有一部分内容是直接谈兵的,还有一部分内容是以哲理来喻兵的,其他内容也贯穿着战略战术思想。《老子》的军事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兵者凶器”的战争观。老子认为,“兵”对于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但它应当是一个国家用来自卫而不是用来侵略的武装力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就是这个意思。国家要有精兵良将,但不用来威胁或侵略别国,这才是真正的保卫自已的实力,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唯一方法。早期道家通过对历史上兴亡更替的深刻考察,充分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进而在一般的意义上对战争持反对态度,这在《老子》一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老子》主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与其清静无为的政治立场是相一致的。 第二方面是守柔贵雌、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而在矛盾的统一体中,柔弱虚静的一方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刚强动躁的一方,因而主张贵柔守雌,以退为进。这一“柔弱胜刚强”的刚柔论思想体系客观上为弱小的新生的力量战强大而腐朽之敌提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