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系统操作流程规范

信息系统操作流程规范

信息系统操作流程规范
信息系统操作流程规范

信息系统操作流程规范

日常操作

1、每天早上10:00前打开系统。操作人员需离开收银台时点击其它功能或按F12进入操作界面后,点击锁机或按

F2,进行锁机。回到收银台后,输入密码及登陆店铺,点击确定,进行解锁。

2、上午班与下午班操作人员交班时,交班人员点击其它功能或按F12进入操作界面后,点击交班或按F3,进入交班

界面后,由接班人员核对收款明细里的数据,确认无误后点交班或按F3,完成交班,接班人员重新登陆系统。

3、营业结束时,操作人员点击其它功能或按F12进入操作界面后,点击日结或按F4,进入日结界面后,核对日结明

细里的数据,确认无误后点日结或按F4,关闭系统。

VIP卡开卡及查询

1、点击VIP卡查询或按F9,如果只有姓名,在查询条件框内输入姓名,点击下侧查询结果,然后点击确定;如果只

有卡号或手机号,在查询条件框内输入卡号或手机号,点击确定,如果系统已添加VIP卡信息,会在下侧VIP基本资料内显示。

2、顾客达到领取VIP卡条件时,点击VIP卡查询或按F9,进入VIP卡界面时,点击开卡或按F1,输入发放的VIP卡

号,点击确定,然后在右侧的VIP详细资料框里填写顾客的姓名、手机号、农历及公历生日,确认无误后,点击确认保存或按F6。

销售

1、顾客挑选好货品后,确认付款时,导购手持货品带领顾客至收银台。

2、店长/店助点击前台收银界面中的销售单或按F1,接过货品,询问顾客有无VIP卡,若有输入VIP卡号,点击确定

(如果遇到顾客提供的VIP卡号可以确认资料的真实性,系统内却没有添加信息的,可以通知信息部尽快添加VIP 卡信息或点击F6修改折扣,在小票上备注卡号并请顾客签名),然后点击导购员或按F2,输入导购员工编号或点击选择,点击确定。

3、在货品条码框内点击,持扫码枪扫描吊牌上面的条码(如果遇到无法扫描的条码或条码扫描出无反应的情况,请

手输货品编码,再选择色号以及尺码),出现货品信息,核对无误后,按回车。

4、询问顾客付款方式,现金或刷卡,收过款后输入相应的现金或刷卡金额,

如遇顾客使用现金券或团购卡,点击相应的付款选项(团购卡选择购物卡),现金券F4购物卡F9,在券号或卡号输入框内输入现金券号或团购卡号,按回车,然后点击确定或按回车,如遇使用多张现金券或团购卡,在券号或卡号输入框内直接输入下一张券号或卡号,按回车,直至所用现金券或团购卡输入完毕之后,点击确定或按回车,出现打印对话框,在打印份数处调整或手输为2,勾选逐份打印,点击确定,打印小票。货品交至导购送至技改处修改,将一份小票及取裤卡交给顾客并告知需等待时间,另一份小票保存。

查询库存

1、点击库存查询或按F8,在货品条码框内输入需查询的货品编码或用扫码枪扫描,例如需要查询博女休BOC3055的

数量,即输入WD3055。

2、输完后点击确定,出现仓库选择框,在仓库框内选择需查询的相应仓库,点击确定;如需查询各店及仓库的库存

数量,则直接点击跳过。

调拨出仓进仓

1、调拨出仓:接到需调货的通知,与转入方确认过需调拨的货品后,将货品拿至收银台,点击调拨出仓或按F6,进

入调拨界面后,点击转入仓库或按F1选择需转入的店名或总仓,点击确定;点击经手人或按F2,选择调拨人员,点击确定;在条码框内依次扫入货品条码形,确认无误后点击审核或按F11,然后出现打印询问框,点击是,将货品及调拨单一同交给调拨人员,完成。

2、调拨进仓:有货品调入时,接过调拨单核对货品是否相符,确定无误后,点击调拨进仓或按F5,选择相应的调拨

转仓单,再次核对信息,无误后点击经手人或按F2,选择收货人员,点击确定,点击审核,出现打印询问框,点击否,将货品交给导购,完成。

3、大批量地调货时,用盘点机扫描需调货品,确认数量无误后,连接电脑,导出数据,再在调拨出仓界面里点击导

入盘点单或按F4,在电脑里选择相应的文件,点击确定;收货方在验收货品时用盘点机扫描调入货品,确认数量无误后,连接电脑,导出数据,与调拨单核对无误后,再在调拨进仓界面里选择相应的转仓单,核对货品信息。打印日报单及调拨汇总

1、日报单:

1)日结操作成功之后,点击报表查询或按F11,选择301.dll号销售日报汇总表,双击打开,首次使用,应在打开报表之后进行字段选择,点击最上方工具选项,在下拉菜单中点击字段选择,然后在选择项内勾选以下字段:日期、销售单号、店铺名称、VIP卡号、货品编码、货品名称、颜色、尺码、数量、单价、金额、售货员1、现金金额、刷卡金额、折扣、备注(其中日期、店铺名称、备注为可选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勾选或取消)勾选完毕后在保存选择状态前方的小框内勾选,最后点击确定,此次操作将自动保存,以后如出现选择字段不对的情况,可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调整。

2)确认日期无误,在店铺选项中选择自己的店铺,然后点击上方操作框内√图标,报表将列出当天的销售明细,在货品名称表头处点击,会出现一个小三角,此时将按品牌自动进行排序,点击上方操作框内的最适合列宽图标,调整列宽。

3)然后点击打印预览图标,表格中间如出现一个“正在准备报表”小框,直接点击取消,进入预览页面后,点击设置,选择本店EPSON打印机,页边距中的右设置为3,打印方向设置为横向,点击字体设置,根据数据量设置表格字体的大小,点击字体设置,最小不低于五号字,普遍使用应为四号字——五号字,点击确定,将出现表格打印预览,最后点击上方操作框内的打印图标,打印出的三联日报单,前两页上交至财务部,最后一页店内留存。

2、调拨汇总:

1)点击报表查询或按F11,选择296.dll号货品转仓明细表,双击打开,首次使用,应在打开报表之后进行字段选择,点击最上方工具选项,在下拉菜单中点击字段选择,然后在选择项内勾选以下字段:转仓单号、转出仓库、转进仓库、货品编码、货品名称、颜色、转仓(转仓项目中除S—6XL及零售价、零售金额外均需勾选)勾选完毕后在保存选择状态前方的小框内勾选,最后点击确定,此次操作将自动保存,以后如果出现选择字段不对的情况,可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调整。

2)下一步确认日期无误,在转出仓库中选择自己的店铺,然后点击上方操作框内√图标,报表将列出当天的调出明细,在转进仓库表头处点击,会出现一个小三角,此时将按转进仓库自动进行排序,然后在货品名称表头处点击,同样会出现一个小三角,此时将按品牌进行排序,两上三角朝上朝下均可,但须保持一致。

3)在上方工具选项中再次点击选择字段,将转仓项目中S—6XL、零售价、零售金额及进仓项目、差异项目均取消选择,点击确定,此为调出汇总单,然后点击上方操作框内的打印预览图标,表格中间如出现一个“正在准备报表”小框,直接点击取消,进入预览页面后,点击设置,选择本店EPSON打印机,页边距中的右设置为3,打印方向设置为横向,点击字体设置,根据数据量设置表格字体的大小,点击字体设置,最小不低于五号字,普遍使用应为四号字——五号字,点击确定(除首次使用需如此设置,之后除需更改字体大小,其它不用再进行设置,但一定要点击设置图标,再点击确定完成打印机的更改)将出现表格打印预览,最后点击上方操作框内的打印图标,打印出的三联调拨汇总单按财务要求上交。

4)调进汇总单,在转进仓库中选择自己的店铺,后续操作步骤同上,注:点击表头时应改为转出仓库与货品名称。

信息系统操作违规处罚条例

1、销售、调拨时没有正常进行扫码录入,2元/次。

2、VIP卡资料登记错误、没有及时输入新VIP资料,2元/次。

3、在盘点时不按规定无全程使用盘点机,10元/次。

4、没有按规定正常进行锁机,5元/次,没有按规定正常进行交班、日结,2元/次。

5、销售单及调拨单出现漏输重输错输,2元/单。

6、前期手工输入盘点单,正确率在95%-90%之间,5元/次,在90%-85%之间,10元/次,低于85%,15元/次。

7、打印出的销售小票,没有按规定交给顾客及粘贴,调拨单没有随货送出,2元/次。

8、没有按规定在系统上进行库存查询,2元/次。

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知识讲解

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前言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及企业信息化理论作为两种先进的管理理论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人们在实施BPR时发现,企业在优化业务流程时,如果离开信息化手段实施BPR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很多企业在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后,却发现达不到预期目标,要么超过预定时间、要么超过预算,迹象表明众多企业在IT应用方面的投资,似乎遇到一个巨大的黑洞,使得企业的大量投入见不到回报。 1企业信息化的认知与探讨 1.1 企业信息化定义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逐步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科学化,决策智能化,从而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1.2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缩减或优化了企业业务流程。第一、省去了传统模式下的信息传递中间环节,信息传递根据业务需求设定。第二、省去了传统模式下大量存在的重复信息的录入。第三、省去了传统模式下大量存在的校对环节。第四、省去了传统模式下的大部分信息搜集、汇报与分析环节。 2、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使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企业决策权向下转移并逐步分散。经营信息可直接通过信息平台传递到决策层,决策层也可以通过网络,邮件,甚至短信对客户经理提出的价格,折扣进行审批。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决策者管理幅度加大,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3、基于网络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破除了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隔膜,提高了组织间信息沟通的效率,增强了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同时,企业能够更快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找到有用的信息,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 2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认知与探讨 2.1 业务流程再造定义 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学者对业务流程再造做了不同的定义。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_初稿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

一、概述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各部门对软件需求的激增、提高效率的工作要求,IT 部门承接的软件开发项目越来越多,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软件开发流程不明确,软件项目的随意性较大、可追溯性较差、可统计性模糊、可预测性不足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直接的问题。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IT 部软件开发项目特制订本流程。 二、流程 由上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一、需求部门: I、需求部门首先需要填写《软件需求申请表》,说明需要开发的软件具体用途径、目前工作模式、工作不方便之处、基本功能等信息; II、待 IT 部门评审通过后,通知需求部门,填写《软件开发申请表》,具体列明需要实现的功能、目前工作流程、使用系统后需

要达到的状态,可节省的人力、物力,调高的效率等信息; III、软件开发测试完成之后,接受 IT 部门的软件使用培训,并填写《参与培训确认单》; IV、软件试用结束后,填写《软件验收表》,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 V、在开发测试过程中,遇到开发风险增加、需求变更等,都需要配合 IT 软件开发人员 填写相关的《项目风险管理表》和《项目 变更管理表》。二、IT 部门: I、积极对需求部门提出的《软件需求申请表》进行评审、审批,限 3 个工作日完成, 及时反馈结果给需求部门;

II、指导需求部门填写各类表格; III、积极评审需求部门填写的表格、积极沟通,有效获得相对准确的需求,并填写完善, 让需求部门签字确认; IV、进入开发流程后,积极填写《项目成员组成表》、《项目策划任务书》、《WBS 表》、 《项目进度计划表》等(具体见附件); V、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和软件试用工作,编写完善的《XXX 软件试用说明书》,并要求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并存档处理。 三、附件附件一、编码规范1、 命名空间 1. 公共类库(公司功能业务): (1)全局公共类库: 例:生成 dll 文件,添加至最小应用库可全程序引用 (2)局部公共类库(主要区分公司),命名方式为专有业务场景+专有业务名+具体类名:例:(总部)/In(国内市场)/Rb(生产)注:(公共类库)信息登记、评审、信息共享,命名空间最多三层2. 项目程序文件:项目文件名,以核心功能的英文名称为准,格式:ECO_英文名词首字母大写 2、命名规则 文件夹及相关文件命名规则 a) 文件夹:功能文件夹,采用驼峰形式,首字母大写全称 b) 窗体文件:采用驼峰形式,首字母大写全称

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办法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办法 1目的和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计算机软件需求单位和开发单位的职责、软件需求申请流程和软件开发流程,为保证广东长虹自主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正规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定义 软件需求单位:公司内提出软件需求的单位。 软件开发单位:行政人事部。 4管理职责 龙头单位:行政人事部 a)负责与软件需求单位就软件需求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软件需求。 b)负责软件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完成《软件开发项目设计方案报告》。 c)负责按《软件开发项目设计方案报告》要求进行代码的编写、测试、实施工作。 d)负责对软件的通用性进行分析。 e)负责收集软件需求单位在软件推广过程中提出的合理意见,以备对软件进行升级软件需求单位 a)负责对软件需求提出申请。 b)负责配合软件开发单位对软件进行调研。 c)按照验收标准出具软件验收报告。 d)负责配合软件开发单位对软件进行推广。 相关单位 a)负责配合软件开发单位对软件进行调研。 b)负责配合软件开发单位对软件进行通用性分析。 c)负责配合软件开发单位对软件进行推广。 行政人事部

a)负责项目奖励的执行 5管理内容 软件需求申请流程 图一:软件需求申请流程图 软件需求 由软件需求单位提出软件需求报告,软件需求报告应包括:需求软件的功能说明、报表格式、相关表 字段、进度要求等相关信息。 软件需求调研 软件开发单位在对软件需求进行调研时,应完成以下工作: a)对不明确或不合理的软件需求跟软件需求单位作进一步的沟通、协商,以确保软件需求明确、合理、可执行。 b)完成《软件开发项目设计方案报告》,该报告内容包括:方案设计、系统详细分析设计书、实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经典作品)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由库管员更新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如果不合格则由仓库主观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3.“进书”主要指新书的验收、分类编号、填写、审核、入库。主要过程:书商将采购单和

新书送采购员;采购员验收,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合格就送编目员;编目员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分类编号,填写包括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入库单;库管员验收入库单和新书,如果合格就入库,并更新入库台帐;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售书”的流程:顾客选定书籍后,收银员进行收费和开收费单,并更新销售台帐。顾客凭收费单可以将图书带离书店,书店保安审核合格后,放行,否则将让顾客到收银员处缴费。 画出“进书”和“售书”的数据流程图。 进书业务流程: 进书数据流程: F3.2不合格采购单 售书业务流程:

售书数据流程: 4.背景:若库房里的货品由于自然或其他原因而破损,且不可用的,需进行报损处理,即这些货品清除出库房。具体报损流程如下: 由库房相关人员定期按库存计划编制需要对货物进行报损处理的报损清单,交给主管确认、审核。主管审核后确定清单上的货品必须报损,则进行报损处理,并根据报损清单登记流水帐,同时修改库存台帐;若报损单上的货品不符合报损要求,则将报损单退回库房。 试根据上述背景提供的信息,绘制出“报损”的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报损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

时代光华 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 标准答案

时代光华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答案

————————————————————————————————作者:————————————————————————————————日期: 2

学习课程: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 单选题 1.20世纪90年代的资料显示,信息技术的冲击依赖于组织结构、管理过程以及劳动力的技能和教育方面的互补性变革。这三方面都受到()的巨大影响回答:正确 1. A 企业战略 2. B 企业文化 3. C 企业资金来源 4. D 企业管理 2.在企业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中,企业的核心是机构、人员职责和()回答:正确 1. A 管理过程 2. B 战略 3. C 技术 4. D 资金 3. 信息官属于()回答:正确 1. A 管理部门 2. B 技术部门 3. C 咨询部门 4. D 公众 4. 在企业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中,企业的核心是()回答:正确 1. A 机构、战略和人力 2. B 机构、管理过程和人员职责 3. C 战略、人力和技术 4. D 战略、过程和人力 5.有三种关键的因素影响企业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因素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行业走向 2. B 技术环境 3. C 企业文化 4. D 资金来源 6.以下哪种不是未来企业的运作形式回答:正确 1. A 贯穿全企业的横向交流 2. B 企业间的纵向交流 3. C 虚拟公司或虚拟企业 4. D 小公司集团,通过各种同盟和协约间的相互协作 7.下面关于灵活组织的理解哪种说法是错误的回答:正确 1. A 新的灵活组织机构更依靠员工自身的行为 2. B 灵活组织机构依赖于贯穿全企业的横向交流 3. C 员工要负责从企业中不同的地方收集他们所需要的支持 4. D 新的灵活组织机构中更依靠的是管理层行为 8.信息技术的冲击依赖于哪三方面回答:正确 1. A 组织结构、管理过程和企业资金来源 2. B 企业资金来源、管理过程以及劳动力的技能和教育方面的互补性变革 3. C 组织结构、管理过程以及劳动力的技能和教育方面的互补性变革 4. D 组织结构、管理过程和企业战略 9.在业务流程再造最终确定的核心过程中都具备一个主要的支柱,称为回答:正确 1. A 信息技术 2. B 人力系统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本中心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规定,结合信息统计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目的: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化进行,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使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信息化建设。 第三条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中心管理效率低下。 (二)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三)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第四条职责: (一)信息统计中心负责中心信息化管理总体规划,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负责中心各科(所)信息化项目总体协调及中心办公自动化网络和系统软硬件的维护工作。 (二)各科(所)负责指定专人担任本专业信息化网络工作,并负责本科(所)日常信息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作要求: (一)各科(所)在开展涉及信息化建设及申报信息化建设项目之前,需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将业务需求、建设规划等报信息统计中心,信息统计中心应按照中心信息化建设规划及相关要求进行审核。 (二)经信息统计中心审核同意后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信息中心提出信息化技术要求及软硬件需求,同意规划整合后报市卫生局信息中心。 (三)各科(所)申报的信息化项目批准后,信息统计中心技术人员全程参与项目的招标、实施、验收。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开发 第六条信息统计中心根据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提出项目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经费保障和进度安排等相关内容,按照规定的流程报批通过后配合相关公司实施。 信息统计中心负责监督开发流程,明确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上线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 第七条信息统计中心需要深入了解各个业务科(所)的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处理规则、用户范围以及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等较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需求点。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当按照不同业务的控制要求,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权限管理功能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避免将不相容职责的处理权限授予同一用户。 应当针对不同数据的输入方式,考虑对进入系统数据的检查和校验功能。对于必需的后台操作,应当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流程制度,对操作情况进行监控或者审计。 应当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操作日志功能,确保操作的可审计性。对异常的或者违背内部控制要求的操作,应当设计系统自动报告并设置跟踪处理机制。 第八条信息统计中心需要组织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与各科(所)的日常沟通和协调,督促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按照建设方案、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编程工作。 第九条统计中心应根据配备的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相应的硬件厂家或软件开发商的技术人员入场安装调试。对于关键的软硬件设备,应安排专人负责跟踪、记录整个安装调试过程;在完成软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后,应注意做好有关文档的验收及归档保存工作。 第十条信息系统上线前,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等保定级,没有定级的信息系统不能正式上线。另外,信息统计中心都应当切实做好上线的各项准备工作,应查验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或开发人员提交的有关运行维护资料,包括技术手册、操作手册等,并负责监督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提供对相关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定科学的上线计划和新旧系统转换方案,考虑应急预案,确保新旧系统顺利切换和平稳衔接。系统上线涉及数据迁移的,还应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

办公系统管理办法

OA办公系统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有效利用OA办公系统,建立信息化平台,规范信息的使用和传递,促进业务流程与信息流程的统一,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OA办公系统(简称OA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报表系统和电子工作流程,其中,电子工作流程包括合同审批流程、公文审批流程、印章管理流程、文件处理单流程、费用报销流程等。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将对OA系统适用范围进行适时调整。 3 职责 系统的战略规划、重要信息系统政策等重大事项应当经由公司有权机构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OA系统使用部门应积极参与信息系统战略规划、重要信息系统政策等的制定工作。 委托专业服务机构从事OA系统的开发、运行与维护等工作。 程序管理:负责保障并监控应用程序正常运行。 数据库管理:对OA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管理,维护组织数据资源。 数据控制:确保原始数据经过正确授权,监控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协调输入和输出。 终端操作:终端用户负责记录交易内容,授权处理数据,并利用系统输出的结果。 4 程序

系统的开发、变更、运行与维护控制 系统的开发控制 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提出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当明确提出开发需求和关键控制点,采取多种方式与开发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为系统开发奠定良好基础。行政部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应当成立OA项目管理小组,负责信息系统的开发,对项目整个过程实施监控。 系统的变更控制 公司应当制定详细的信息系统上线计划。对涉及新旧系统切换的情形,OA系统用户部门应当积极参与数据迁移过程,对数据迁移结果进行测试。 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控制 “控制面板”,填写“个人信息”、“账号与安全”栏目。 “公告通知”的信息,经发文单位负责人审核、行政部经理审批后,方可进行信息发布。 a.公司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发生变动。 b.国家法律法规变化。 c.其他情况。 信息系统访问安全 硬件管理 应当根据公司制度,对系统设备的新增、报废、流转等情况建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当前,企业大都进行了自身的变革,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介绍了二者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一些现状,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随着IT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世界都在向新信息化的方向迈进,企业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强大竞争压力,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需要适时进行管理的创新和业务流程的变革。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业务流程的关系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即是企业通过IT技术的部署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运维效率,从而降低经营成本。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全面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建立企业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及资源的整合,进而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实现企业资源和人才的最优化利用,最终实企业的目标。 企业流程再造(Bus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RP)是由Michael Hammer等美国学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理念,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根本性和彻底性的业务流程变革,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获得显著性的改善[1]。企业流程再造主要集中在企业文化、企业人员、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方面,在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之后,将实现企业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让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经过近年来实践证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企业引进一门新的信息技术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通过信息技术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具有密切的关系。企业进行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使之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企业人、财、物资源统一有效的管理,最简便的方法便是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然涉及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也需要信息化的技术来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在促进企业优化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流程再造的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一经提出,便有很多的企业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践。需要进行BPR项目的企业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是积重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办法(暂行).doc

华鑫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办法(暂行) 一、目的和作用 本流程详细规定软件开发程的各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任务、要求、交付文件,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阶段清晰、要求明确、任务具体,实现软件开发过程的标准化。 二、适用范围 公司的信息系统开发产品均适用。 三、适用对象 开发管理人员,系统开发人员,系统维护人员 四、软件开发流程 4.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 4.1.1实施 a. 软件开发部分析人员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确认软件的市场需求 b.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报告 c. 评审和审批,决定项目取消或继续 d. 若项目可行,制订初步的软件开发计划,建立项目日志 e. 根据市场环境、公司软硬件情况预测十大风险因素 4.1.2 文档 a. 应交付的文档 1)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初步的软件开发计划 3)十大风险列表 4)软件项目日志

b. 提交步骤 1)适用于以后各阶段的文档提交。 2)项目相关文档用管理工具进行版本管理,相关书写人员可根据各文档模板形式撰写文档,正式提交的文档以存入软件管理服务器相关目录时间为准。以后每次修改都应注明修改内容。 4.2需求分析 4.2.1实施 a. 调查被开发软件的环境 b. 软件开发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功能定义 c. 做出简单的用户原型,与用户共同研究,直到用户满意 d. 对可利用的资源(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力等)进行估计,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可有相应的缓冲时间) e. 制定详细的软件开发计划 f. QA部门制订质量控制计划和测试计划 g. 编写初步的用户手册 h. 评审 4.2.2要求 a. 必须以运行环境为基础 b. 应有用户指定人员参加 c. 需求说明书必须明确,并经过用户确认 4.2.3交付文档 a. 软件需求说明书 b. 用户手册(概要) c. 更新后的软件开发计划 d. 项目进度计划 e. QA计划 f. 测试计划* g. 更新后的十大风险列表 h. 软件日志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1.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有偏差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评价侧重计算机硬件配置.而不是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深度.这种误读给国内外许多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带来惨重损失。 2.目标不明确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调研不够充分,分析不够清楚明了,就比如开发的工作人员中,对整个系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基本的,明确的、全面的的概念,就照着自己的想法做下去,进行设计和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设计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使得系统开发失败,重新开发设计,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 3.开发时忽视了高层领导者的态度 有时候开发人员本着自己的意愿设计并开发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尽管系统很好,但领导不满意属下擅自动手,不听指挥,从而浪费了时间,资源和心血,还加剧了与领导之间的隔阂。并且在没有领导的授权和支持下,能开发出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很是艰难。 4.开发时缺乏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并且人员之间的合作能力较差 “只要熟练掌握几门计算机语言,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或手段,编码只不过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多人群体性的任务,需要很好的合作与协调,没有这些很难开发出所需要的系统,并且会使系统开发周期变长,无针对性。 5.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落后 在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又脱离实践,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编程技巧能力培养,而忽视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团队合作能力差,系统开发本身还缺乏一套严格的理论基础以及缺少一套简单有力的开发工具。 6.开发后缺乏软件测试,并且安全性有待提高 软件测试是开发过程的必要过程,不进行的话,很难知道是否达到预先的要求,实现想要达到的目的,安全性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山寨,盗版比较猖獗,这增加了开发的成本并严重影响了更新的速度。

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公司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结合公司内网络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信息网络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包括相关和配套设备)为终端设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进行公司内信息化管理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设备、技术、管理的组合。 第三条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含义是通过各种计算机及其他登陆终端、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在实现网络系统安全的基础上,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对于终端网络安全特指本机信息系统应用数据、操作系统、身份验证及操作代码的机密性及安全性。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计算机硬件及周边设备(如打印机、扫瞄仪、MO存储器,软磁碟,CD碟,数码相机、考勤机终端等)及所有网络设备。公司内所有操作计算机岗位和与之有工作的岗位均属此管理之内。 第二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第五条计算机系统账号与操作员代码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应用操作代码。代码的设臵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臵;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相应申请经相关系统管理人员授权取得;

三、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四、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主管负责人授权; 五、信息部门任何人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六、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七、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臵。 八、操作员不得使用或盗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九、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第六条密码与权限管理 一、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臵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 二、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在可能的情况下并相应记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及时上报公司信息中心备案。 三、服务器、路由器等公司重要信息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臵和管理,并由密码设臵人员将密码装入密码信封,在骑缝处加盖部门印章并签字标注封存日期后交由信息中 心存档并登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启用封存的密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由密码使用人员向密码管理人员索

管理方案信息系统开发流程大纲纲要大纲.doc

阶段目标成果备注 提出系统开发要求系统开发建议书 业务需求初步调研,调查分析用户的总主要业务需求说明 体需求,了解新系统应达到的总体目标书 需求分析方法: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报告 开座谈会、跟班业务需求详细调研,调查系统应达到的 作业、填写调查需求分析功能目标;调查新系统应用环境的现 表、查看业务票状:组织概况、组织环境、现行系统的业务需求规范说明 据和记录、个别状况,对新系统认识的基础、资源状况;书 交谈调查新系统用户的人员状况:管理人 员、技术人员、用户群数量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项目开发计划书 业务流程设计业务流程设计书(业务流程图) 系统功能设计 ,划分子系统和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设计书(系 系统设计设计详细功能统功能树形结构图) 数据库关系设计图, 主要技术手段系统数据结构设计,建立完整数据字典数据字典 ,数据流程 是 E-R 图 图 程序设计与编写系统 Demo 系统调试 ,据系统说明书和系统实施方 案,对程序设计的结果进行全面的检 新版本系统 查,找出并纠正其中的错误,把错误尽 系统开发量消灭在系统正式运行以前 编写系统使用说明书,包括系统运行环 境的介绍、应用系统的介绍、操作说明、 系统使用说明书 系统输出报表的相关说明、系统管理与 维护说明等 系统培训,对使用系统的员工进行操作员工具备系统基本 系统测试 培训操作能力试运行问题说明报告系统修改正式版本系统

系统运行系统正式运行 系统验收验收报告 系统正式运行 后,定期进行业 系统维护随着业务需求和流程的改变,对系统进新版本系统,业务变务需求分析,重行维护和修改更报告新设计系统便 于进行系统维 护和修改

信息系统开发的几个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的几个方法 【内容提要】 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纯粹的技术过程,没有正确认识到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性。实际上,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本文中对信息系统开发周期进行简单介绍,重点讨论了目前常用的三种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尤其是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系统原型法结构化法面向对象法 一、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系统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计算机技术,还涉及管理业务、组织和行为。一个好的信息系统能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用户、管理者、系统分析员、技术人员、程序员等参与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过程。 二、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过程,信息系统也一样有它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的维护、修改,直到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样的周期循环就被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其中后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项目开发周期,这个周期是在周而复始的进行着。一个系统开发完成后,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不断地积累新的问题,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重新进行系统分析,开始新的系统开发,必要时还要重新进行系统规划。 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对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研究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和主要结构,根据需要和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并对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设施计划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进行分析,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其中的分析包括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分析处理方式。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分析说明书中,它描述了所有管理层和用户的要求。用户通过系统分析说明书可以了解未来系统的功能,判断是不是其所要求的系统。系统分析说明书一旦讨论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这一阶段是系统开发的关键阶段。 3、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系统“怎么做”的问题。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确定的方案,按照系统的功能要求,结合实际条件,设计实现系统。这个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构造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系统硬件结构、系统配置方案等,详细设计包括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

最新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公司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 第N 版签发: 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为加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项目的管理,遵照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制度执行,严肃项目管理流程及明确职责分工,保证信息化项目建设可控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运营管控、战略管控类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财务管控类子公司可参照本办法制订相关管理文件。 2管理原则 2.1信息化项目由各单位提出,运营管理部审核,公司审批同意后,报公司批准。 2.2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分为规划、计划(含项目建议书)、立项、设计、实施、验收、后评估等阶段。 2.3信息应用系统的使用和改善按《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执行。 3定义 3.1信息化项目是指公司信息化建设或改造工程中的信息网络及其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系统和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 3.1.1信息网络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处理、

传输、交换和分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3.1.2信息资源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的资源系统。 3.1.3信息应用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应用系统。 3.2信息化项目的归集按渠道分为技改和科研项目。 3.2.1技改类项目是指通过信息化项目而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 3.2.2科研类项目是指通过对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及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技术创新和软件开发而形成的项目。 4 职责分工 4.1运营管理部是信息化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 4.1.1制定和修改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制订和引用信息化相关标准,日常管理和协调信息化相关工作。 4.1.2编制信息化规划、年度计划和预算,并组织审核及申报。 4.1.3总部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和预算控制。包括总部信息化项目结题验收,项目竣工决算资料编制,项目审计所需的各项文件资料的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总部信息化项目实物管理。 4.1.4子公司信息化项目年度计划及计划外项目审核,项目预算核准及公司归集的预算平衡,项目的立项审核和后评估跟踪管理。 4.1.5信息化项目中知识产权的管理。 4.2经营财务部是公司信息化项目的财务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 4.2.1制定、修订信息化项目财务核算管理流程。 第2 页共35 页

信息系统获取、开发及维护程序

信息系统获取、开发与维护程序1.目的为确保安全成为所开发的信息系统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保证开发过程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信息系统的开发活动中,信息系统内在安全性的管 理。本程序作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规定的补充,而不是作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整体规范。 2.2开发过程中所形成的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软件代码、测试文档 等技术信息的管理应遵从信息资产密级管理的有关规定,本程序不在另行规定 3.术语及定义 无 4.引用文件 4.1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部门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 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4.2ISO/IEC 27001:200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4.3ISO/IEC 17799:200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4.4信息资产密级管理规定 5.职责和权限 开发部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保证开发过程安全。 6.工作程序 6.1控制措施-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性需求分析与相关规格说明 6.1.1目标:在描述新系统或改进原有系统的业务需求时,应收 集、分析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需求,并在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详细 描述。

6.1.2安全性需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系统本身的安全需求,如 系统具备数据通信加密、用户身份鉴别等功能,在确定安全要求 时,要考虑系统中的自动安全控制和支持人工安全控制的要求; 二是对系统设计开发过程本身也要进行控制,例如在不同的设计 开发阶段的评审与验证,确保对程序源代码的保护、对设计人员 的控制等。 6.1.3安全要求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6.1.4在使用新的应用程序或增强现有的应用程序时必须做安全性影响分 析, 由信息系统项目经理提交安全需求分析。内容可包括以下 项: 1)确认需要保护的资产。 2)评估这些资产需要采取什么安全控制措施。 3)考虑是否在系统中加入自动安全控制措施还是建立人工安全控 制措施。 4)在软硬件采购时,应尽量使用经过专业评估和认证的产品。6.2在应用中建立安全措施 6.2.1控制措施- 输入数据验证 6.2.1.1控制描述- 输入应用系统的数据应加以验证,以确保数据是 正确的。 6.2.1.2实施指南- 应该校验应用于业务交易、常备数据和参数表的 输入信息。需要考虑下列(但不仅限于)内容: 1)输入校验,诸如边界校验或者限制特定输入数据范围的域,以 检测下列错误: a)范围之外的值; b)数据字段中的无效字符; c)丢失或不完整的数据; d)超过数据的上下容量限制; e)未授权的或矛盾的控制数据; f)业务流程、系统安全运行、法规政策等方面所要求的数据 校验;

信息系统开发安全管控办法

编号:SM-ZD-56089 信息系统开发安全管控办 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信息系统开发安全管控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系统开发阶段、测试阶段、试运行阶段和上线阶段的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自主开发及委外开发信息系统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务院令(第339号)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1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Q/JYG/GL-SB -16-2013.a 《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信息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和网络硬件系统)、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网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包括由其处理、存储的信息)。 4 职责 4.1 XXXX部门 4.1.1 负责公司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文档的审批工作; 4.1.2 负责组织公司新开发信息系统的测试工作; 4.1.3 负责公司信息系统上线与终止的验收工作。 4.2 卷烟厂计算机中心 4.2.1 负责本厂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文档的审批工作; 4.2.2 负责组织本厂新开发信息系统的测试工作; 4.2.3 负责本厂信息系统上线与终止的验收工作。 4.3 各实施部门或单位 4.3.1 负责本单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需求提出、测试及验收等工作。

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图

实验三业务流程图[实验目的] 1.熟练绘制组织结构图 2.掌握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内容] 1.试根据下述业务过程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采购员从仓库收到缺货通知单以后,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填写订货单交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 2.某工厂成品库管理的业务过程如下:成品库保管员按车间送来的入库单登记库存台帐。发货时,发货员根据销售科送来的发货通知单将成品出库,并发货,同时填写三份出库单,其中一份交给成品库保管员,由他按此出库单登记库存台帐,出库单的另外两联分别送销售科和会计科。试按此业务过程画出业务流程图。 1图: :

图2. 实验三(二). [实验目的] 1.掌握业务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内容] 1.根据下述业务过程绘制业务流程图:采购部门准备采购单一式四份,第一张交给卖方;第二张交到收货部门,用来登记收货清单;第三张交给财会部门,登记应付账;第四张存档。到货时,收货部门按待收货清单校对货物是否齐全后填写收货单四张,其中第一张交财会部门,通知付款,第二张通知采购部门取货,第三张存档,第四张交给卖方。 2..绘制业务流程图。 销售科负责成品销售及成品库管理。该科计划员将合同登记入合同台账,并定期根据合同台账查询库存台账,决定是否可以发货。如果可以发货,则填写出库单交成品库保管员。保管员按出库单和由车间送来的入库单填写库存台账。出库单的另外两联分送计划员和财务科。计划员将合同执行情况登入合同台账。销售部门负责人定期进行销售统计并上报厂办。 2图: 1图:

数据流程图实验四 [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实验内容] 1.某仓库管理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信息处理 (1)保管员根据当日的出库单和入库单通过出入库处理去修改库存台帐;

信息系统上线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上线管理办法 信息化项目实施完成后,进入系统上线阶段。系统上线阶段分为上线评审和系统试运行两个步骤进行控制和管理。 一、上线评审 上线评审条件:系统实施单位提出申请信息系统上线评审;相关业务部门已提交系统上线运行管理办法;对于新老系统切换上线情况,还需提交新老系统详细迁移方案和系统应急预案。 上线评审重点:重点检查合同对照表,确保合同任务目标达到要求;对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文档检查、数据准备、数据备份、管理办法等进行评审,检查项目文档的完整性、系统测试结果的合理性和系统上线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备性。 上线评审流程:对于200万以下项目,由公司生产技术部会同各业务部门,成立系统评审组,并召开评审会议。评审组出具上线评审审查报告。对于200万以上的项目,由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批复。 二、系统试运行 系统通过上线评审后,必须进行系统试运行工作。 系统试运行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系统消缺、功能试用和 功能完善 试运行时间应按照合同执行,原则上应不少于三个月,并完成缺陷整改。试运行结束后,应形成用户 使用报告和系统消缺报告。 三、系统验收 系统试运行结束后,可申请进行项目验收。 验收条件:拟验收系统已经完成上线试运行,且系统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运行可靠、稳定,并 提交用户使用报告、系统消缺报告及项目建设文档。 验收重点:重点评审消缺情况,以及系统功能、性能、文档资料、培训及售后服务等内容是否全部满 足合同要求。 验收流程:对于200万以下项目,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各业务部门召开系统验收会,并出具验收评 审报告。评审合格,系统进入正式运行阶段;评审不 合格,要求实施单位限期整改后组织评审。对于200 万以上的项目,由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浅谈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化

浅谈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带来的信息革命进而引发的社会革命要求我们的企业建立起适应新的信息社会竞争需要的企业模式。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正是在信息革命的大潮下提出的。信息革命是BPR发展的源泉,信息技术更是BPR进行的动力和帮助实现企业改革的有力工具。我们在进行企业业务流程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驱动作用,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业务流程。同时,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BPR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各方面的变革,以一种求新、求变的态度来进行信息化应用。只有信息技术与BPR管理思想双向驱动,才能更好地达到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的相结合,创造出完美的企业运作模式。 一、企业流程再造的产生和内涵 (一)BPR的产生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都适应于特定的经营环境,适应于工业经济社会的时代背景,二战以后提出的众多管理理论主要基于“分工”的思想,如目标管理(MBO)、Z理论、全面质量管理(TQM)、适时制造(JIT)等,虽然这些管理理论都曾在特定时期作出过创新,但在全新的经营环境中,都有些不合时宜,无法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进步。企业自身的变革需要动力和压力的驱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推动企业变革的三种驱动力(3C):客户(Customen)、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本身(Change),这一切构成了影响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三股力量。工业经济时代的商业规则和“科层制”管理模式已不能使企业适应以3C为特征的外部环境,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的关键不在工作本身和工作的人,而是在整个流程的结构和企业发展的着眼点,业务流程重组势在必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另一产生背景在于当美国企业感受到来自其他国家企业严重挑战时,而不得不针对自身竞争能力的不断下降做出反思。在全球企业经营环境变化迅速的过程中,一些早先业绩颇佳的美国企业由于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没有及时采取快速变革的措施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从而丧失了在日趋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的优势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开始积极向日本同行学习,并简单地认为将日本的成功经验移植过来就可以取得成功,但实际情况表明,这种改良式的变革并没有给美国企业带来明显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者认识到,必须对现有的企业管理观念、组织原则和工作方法进行彻底的重组再造。BPR是1990年最先由美国前MIT教授h哈默提出;后来哈默与钱皮于1993年发表了《公司重组:企业革命的宣言》。此后,BPR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像一股风潮席卷了整个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并大有风靡世界之势。 (二)BPR的概念及其理论革新 根据哈默与钱皮的定义,“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地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地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地(Dramatic)改善”。可以说,企业再造理论的产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的一大创新,给企业管理改革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首先,BPR与原有管理思想最大的区别就是BPR强调按照“合工”的思想重新设计企业流程。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出现,一个明确的指向就是始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但是,分工理论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的持续发展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分工”将一个连贯的业务流程侵害成数个支离破碎的片段,必然增加了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难度以及随之产生的交易费用。而且,随着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分工理论、分工管理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愈加突出,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分工”管理思想对企业信息、数据的肢解。由于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独立单位各自拥有信息,企业的信息也都被分割成数据碎片,因此大大增加了同一业务流程中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传递难度。因此,哈默与钱皮创造性地提出了“合工”的思想,将原本属于一个业务流程的若干个独立操作重新整合起来,将被分割的支离破碎的企业流程按照全新的思路加以改造,从而获得适应新的经济时代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其次,BPR是以价值流为导向进行组织设计。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将企业的业务流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竞争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业务流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