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叶天士《温热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虽寥寥十字却道出了湿温病的病变主要症结及要领,湿温病是指由湿热病邪引起的一种热病,湿热病邪有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易于困遏清阳、阻滞气机,病势缠绵传变较慢等致病特点,叶氏在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在他

自己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阳在利小便这一治则,这对后世及我

们现在,治疗湿温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湿温病的湿是有内外湿邪相合而成,外湿是从外界感受而生的,内湿多有脾胃失建自内而生,凡是嗜好饮酒的人,大多湿邪蕴藏于里,一旦再受外湿,则必内外结合成湿温病,为什么会

这么说,因为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湿土之气同类相照,故湿邪为病多以中焦脾胃

为重心,而温为热邪,湿属于阴,湿热互结,其性粘腻难解,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炙,造成阻遏清阳之势,若此时不开,则热不清,湿不化,如以温除湿,必助邪热,如以寒

凉清热,有助湿成浊,以至于越清邪越甚,故治疗湿热之症只有用河间的分消宣化之法,通

利小便,使弥漫于三焦的阴霾之湿热之邪气从膀胱而去,若阴霾重浊之邪即消,那阳气就通了,病就痊愈了,而阳气的通和不通,可以从小便的利和不利来判断,若小便利则阳气通,

邪有去路,病易愈,小便不利,阳气不通,那可以加重利小便的药物如可以选芳香利湿的药物,如厚朴,佩兰,香薷,白寇仁等,这样阳气通了,开降有序,气化有权,病就可以治愈了,例如:阿xx,男,32岁,病历号是010234,病程5天左右,于2011年7月20日由于天

气炎热,在天地干农活回家以后饮凉水500毫升左右,于第二日晨起出现头重如裹、身热不甚,T:38℃自认为是感冒了,口服感冒药物没有好转,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仍然

没有好转,于第5日转入我院治疗,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住我科,入院时主要是发热,T:39.5℃左右,身重肢卷,头晕如裹,恶心,舌苔白腻,脉濡滑,大便溏稀,小便混浊,T:39.5℃,P:85次∕分,R:21次∕分,BP:120∕70mmg,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查血常规:WB C:

4.8×109∕L,N E U T:70﹪,淋巴:30﹪,肥大氏反应:阴性,抗链“O”:阴性,血培养:未见致

病菌生长,中医辨证属于湿温病湿重于热,邪遏卫气之证,给予藿朴夏苓汤加减,口服药物

当晚体温在38.5℃左右,5付以后体温渐渐正常,10服药以后好转出院。本证卫气同病,故

给予藿朴夏苓汤宣化表里之湿,本方用淡豆豉,杏仁宣肺解表,肺气宣化,则阻已化,厚朴,佩兰,香薷,白寇仁芳香化湿,燥湿理气,使里湿除而气机得畅,猪苓,赤茯苓,泽泻淡渗

利湿,为湿邪寻求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路,这个方子有升上、畅中,渗下的作用,

渗下就是小便利,小便利则湿邪祛,湿祛则热孤,故本病就痊愈。

其次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中的通阳和温阳是不同的,通阳是指湿热之邪阻遏阳气,用利小

便之法,湿从小便而利,湿祛则热孤,阳气就自通了,而本身阳气是不虚的,仅仅是阳气被

湿邪遏阻,此时用芳香化湿的药物使气机宣通,小便通调阳气自透了,就上列来讲由于湿郁

卫表,则出现了头重如裹的表现,看似阳气不足头目失去濡养所出现的症状,但是实际上是

湿重阳气被遏的一种表现,而用了厚朴,佩兰,香薷,白寇仁芳香化湿,燥湿理气,使里湿

除而气机得畅,上述现象自然就愈了,而温阳是由于阳虚,本身的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及温

养机体而出现的一派寒像,列如,赵XX,男性,75岁,腰膝酸软,怕冷,腰部喜柔喜按,

穿厚衣不能缓解,小便清长,脉沉细。辨证属于肾阳虚,给予温阳补肾,方以金匮肾气丸口服,金匮肾气丸可补阴之虚,助阳之弱。方名肾气丸者,因气属阳,补肾中之阳气也。方中

有六味地黄丸(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以滋肾水,又含附子、桂枝

壮肾中之阳。中医所说之“肾”不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肾,中医是按照功能给肾下定义。中医

认为,一身阴阳皆根于肾;肾主骨生髓,与生殖发育密切相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下半

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皆属肾阳不足之表现。阴中求阳,少火生气,方中药物配伍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阴中求阳”;二是“少火生气”。中医认为,肾为水火之脏,含肾阴肾阳,阴阳

互根。所以,凡肾虚之症,必有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但其临床表现有偏阳虚或阴虚的不同。金匮肾气丸是为肾阴阳两虚、肾阳虚偏重者而设。肾阳虚者得之,可收“阴中求阳之效”,肾

阴阳两虚者得之,则有阴阳并补之功。肾气丸中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用附子、桂枝

壮肾中之阳,用阴中求阳之法,以达到温补肾阳之目的,给予此方口服一月以后上述显现渐

渐好转,此患者属于阳气虚,不能温养机体出现的上述现象,故给予温阳补肾为法即可。

温热论条文

《温热论条文》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

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 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7.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8.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9.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10.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既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

叶天士: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临床应用体会

叶天士: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临床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09-12-11T11:26:58.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5期供稿作者:王中文1 王亚琼1 黄嘉陵2 [导读] 近年来我们阅读过一些书籍和有关资料,通过反复学习,认真思考,再结合临床实践后有一点粗浅的体会。 王中文1 王亚琼1 黄嘉陵2 (1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新津 61143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15)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5-0100-01 【关键词】救阴津汗通阳利小便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先生在他的名著《温热论》中曾经这样说:“温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病不同也。”多少年来,我们对先生的这一教导总是很不了解,更不能很好地用于临床为患者服务而深感抱歉。近年来我们阅读过一些书籍和有关资料,通过反复学习,认真思考,再结合临床实践后有一点粗浅的体会。我们感觉到这是先生给全中国及世界上的中医同道们以明确的指示:治疗温热病与伤寒杂病是不相同的,要我们谨记住的这两句话:“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就是先生教诲我们的全面之语。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两句话的意思,那也就只有依照叶氏之前的那些医家一样,把温热病与伤寒杂病混为一治,把阴津与血液混为一谈。养阴就用熟地、当归、阿胶去补血;通阳则用桂枝、干姜、附子等温热药,以此治伤寒杂病固无不可,若以此医治温热病,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温热为阳邪,最易伤人阴液,所以治疗温热病自始至终都要注意救阴。温病学家有“留得一分津,保得一分生命”的铭言。然而救阴并不是补血,因为阴是阴津,血是血液,血属于阴血,不等于阴津,故曰:“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汗为阴液,多汗则伤津。所以治疗温热病,初在表即用辛凉轻剂“透风热于外”,风邪外透则热势孤立易除。如果不用辛凉而用辛温发汗,不但汗出阴伤,而且温药助长温邪,“两阳相劫”阴津受灼,清窍竭干,语言难出,故才见舌苔白薄而燥,即于辛凉轻剂中加入芦根、花粉、麦冬、养阴之品。温邪入于气分,烦渴饮水大汗出,则用新加白虎汤,辛寒清气止渴、止汗,以免胃阴被劫,燥屎结于大肠,热结胃肠腑气不通,则用增液承气汤润肠通便,泄热救阴。这些都是遵循叶氏的教导“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具体措施。至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是叶天士先生教导我们治疗湿温病不能与伤寒相同的一大法则。若治伤寒杂病,原有通阳利尿、温阳行水的方法:如五苓散、真武汤,以桂枝配茯苓、白术,附子配茯苓、白术,其病机主要是阳虚水湿内停,阳虚是原因,水湿内停是结果。而叶氏所指的湿重而热轻的证候,湿盛则阳微,湿盛是原因,阳微是结果;证是病之标,因是病之本。治病必须求本,故治伤寒杂病阳虚水蓄者,用桂枝附子辛温通心、肝、脾、肾、胃之阳气,阳气振复,水湿自能运化。治疗湿温病湿盛阳微者,则不可投温热药以助其热,只须通利小便,引湿邪从膀胱而出。叶氏教导说:“用芦根滑石之流,渗湿热于下,则热势必孤。”如吴鞠通之茯苓皮汤利其水湿,则热邪亦随小便而去。这是温病学家分解湿热的良法,“较之伤寒杂病不同也”。 我们现在的中医师,既要懂得伤寒杂病的治法,更要懂得温热病的治法,尤其应当掌握风温、湿温与伤寒杂病的不同治法,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治病,取得最佳的疗效。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温热论-叶天士

序 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有多种刊本。 叶天士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叶桂12岁开始从父学医,14岁时,他父亲死了,于是抱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再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老师,专学医术。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向他行弟子礼拜其为师,十年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并且他能融会贯通,因此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运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沈归愚文集·叶香岩传》)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学究天人,精细严谨,使医术与学术相得益

彰,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故虽享有盛名,但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嵇璜“序”曾说:“先生之名益高,从游者益众,先生固无日不读书也。”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他为医却不喜欢以医自名,临终前对他的儿了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其中《温热论治》是叶氏口传心授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贵的文献。全篇主要论述温病感受途径、传变规律、治疗大法和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诊治纲领以及舌、齿、斑疹等的辨析方法及其诊断意义,并论妇人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之际所患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据传是他的门人顾景文随叶氏舟游洞庭湖时,将其口授之说记录而成。《临证指南医案》则是无锡华岫云收集叶氏晚年医案,加以分类编辑而成。分疾病八十九门,每门由其门人撰附论治一篇,门后附徐灵胎评议。卷一至卷八记载内科之杂证、时证案;卷九为妇科;卷十为儿科;书末附所用方剂索引。《幼科心法》相传为叶桂手定后,章楠改题为《三时伏气外感篇》,主要论述儿科诸病的辨证论治,尤其阐发了春时、夏令伏气外感和秋燥之证治。《叶天士医案存真》是叶氏曾孙叶万青,取家藏方案编成,卷一以杂病为主;卷二以温热病案为多;卷三为运用仲景方验案。另有门人周仲开抄录而成的《未刻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我思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之我思 【摘要】清代医家叶香岩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的论点,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关键词】外感温热篇通阳利小便分消走泄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论述湿热病治疗原则时指出,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我认为准确理解其真正涵义, 对正确指导临床论治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通阳法是治疗湿热病之法则 通阳一法是叶氏针对外感湿热病, 湿遏气机, 清阳被郁, 三焦不畅而出现的临床见证所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湿热病是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湿热性疾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湿邪弥漫,阻滞气机,阳气不通为主要特点。湿热病, 湿热合邪是其主要外因,脾虚湿聚, 三焦功能失常为其内因。湿为阴邪, 其性重浊粘腻, 热为阳邪, 其性蒸腾升散。湿热相合, 其病机特点是热遏湿中, 湿处热外, 阴中挟阳, 粘腻浊滞, 如油入面, 难解难分, 所以造成病势缠绵, 胶着难解的临床特征。又因湿浊内停, 弥漫上下表里, 郁而不化, 阻滞气机, 遏伤阳气。湿热裹结, 合为一体, 湿易伤阳, 热易伤阴, 无形之热依附于有形之湿, 湿不祛则热不得除, 没有湿则热不能独存。故治湿热之证, 分离湿热是关键, 欲使湿热分消, 祛湿方是较好的方法。湿属阴性, 得阳则化, 气化则水行。正如前人谓:“治湿热两感之病, 先必通利气机, 稗气水两畅, 则湿从水化, 庶几湿热无所凝结。”由此可知, 通阳化气乃治湿热之根本。切忌湿未化而过早误投寒凉, 因寒则涩而不流, 湿因而凝涩, 甚则冰伏、气机闭塞不通, 故必温而消之。阳气不通, 气机不畅, 湿邪不祛, 湿不祛则热难清。简而言之, 论治湿热, 重在治湿, 治湿贵在通阳。祛湿是通阳的手段,通阳才是根本目的。 二、“通阳”与温阳有原则区别 叶氏通阳之法虽对后世治疗水湿之邪为患之证皆有启发, 但主要是针对

温病背诵条文

《温热论》1-10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病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症。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温热论

温热论 (清-叶桂、顾景文) 《序》 热论 三时伏气外感篇 叶天士《序》 《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有多种刊本。 热论 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

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苦泄开泄 适应症湿热或痰热阻于胸脘,气机郁滞,苔黄浊(湿已化热) 中焦湿阻气滞,苔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湿重于热) 作用 苦寒清化泄降(苦辛开降) 轻苦微辛,流气化湿 方剂 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三仁汤 药物 枳实、川连、全瓜蒌、半夏等(药性偏苦寒) 杏仁、蔻仁、橘皮、桔梗等(药性偏苦温) 虚象,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若未见此等舌,不

温热论1~10条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固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3、不而,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于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忧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忧不卧,肤冷汗出,便为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尤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可以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七六,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白,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有杂证,则有不同也。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热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在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 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 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 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 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 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 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 之宜猛;此多湿邪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 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9.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 像,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10.且吾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

浅析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淺析「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孟煒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這句葉天士名言,最早相識在《溫病學》的教科書中。以後通過學習,得知其出自葉香岩《外感溫熱篇》中。初學覺得新奇,難於理解,細細品味確有深深寓意,妙不可言,回味無窮……。 1 原文釋義 在這句名言的段落中,作者主要闡述的是濕熱類溫病的辯証要點,及濕熱致病的特殊性、地方性、病變機理和治療原則。文中耐人尋味之處有「熱病救陰尤易,通陽最難,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溫病據病因病機及體質的特點,往往決定其性易耗傷人體津液,因此治療中清熱保津是基本原則,應用滋陰之法施治於溫病乃屬正治。故熱去津存自然容易,通常即可思忖得到。所以葉氏感歎「熱病救陰尤易」。 然文中所論之通陽法,只適用於溫病中屬濕熱類性質或溫病挾濕的疾病。此類病邪性質乃屬濕熱留連,熱處濕中,如油入面,難解難分,故治療不易。對這類濕熱交織的溫病,治療中通陽尤須注意。若不通陽則濕阻氣機,郁熱內伏,熱不能達外;而要通陽言必與溫熱藥相關。然性溫之品能治濕亦能助熱,對熱邪乃起「抱薪救火」之弊端;倘若不用溫性藥改用寒性藥治療,又有礙濕邪宣洩;故此時用寒用熱皆棘手,同時不能過用苦燥化濕,否則傷陰耗液加重;因此臨床須據具體情況或宣陽、苦溫、甘淡適當配用,且不可求速,故葉氏云「通陽最難」。 不論滋陰與通陽的易與難,在具體運用中需要掌握的重點則是「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的意義乃在於一語點出了溫病救陰的目的,並不在滋補陰血,而關鍵在於生養津液,且要防止過汗的治療大法。其原因在於陰傷是由熱邪所致,而只有清熱才能存津,熱不除,津不保,陰也救不了。倘若用補血法救陰,不但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反會助長邪勢,使陰傷更重。汗乃津化,汗血同源。汗出過多必將進一步耗傷陰液,為此應注意防止汗泄過多。臨床可據汗之多少及有無來測津傷的程度,通過防汗更可保津。故葉氏云「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通常溫熱病中濕熱相混,熱為濕遏,致使氣機不暢。三焦氣機不暢,小便不利,故可化氣利濕通利小便,藉以宣暢氣機,令濕熱從小便而去。濕去則氣道通,有助於陽氣復,可達到即不傷陰助火,又可通陽祛濕,濕去熱清的目的。 然同內科雜証中因滋陰,而用養血法,寒濕之證,用溫藥以通達陽氣的方法顯然不同。故葉氏告誡云「然較之雜証則有不同也」。 2 通陽學說的意義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叶天士《温热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虽寥寥十字却道出了湿温病的病变主要症结及要领,湿温病是指由湿热病邪引起的一种热病,湿热病邪有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易于困遏清阳、阻滞气机,病势缠绵传变较慢等致病特点,叶氏在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在他 自己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阳在利小便这一治则,这对后世及我 们现在,治疗湿温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湿温病的湿是有内外湿邪相合而成,外湿是从外界感受而生的,内湿多有脾胃失建自内而生,凡是嗜好饮酒的人,大多湿邪蕴藏于里,一旦再受外湿,则必内外结合成湿温病,为什么会 这么说,因为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湿土之气同类相照,故湿邪为病多以中焦脾胃 为重心,而温为热邪,湿属于阴,湿热互结,其性粘腻难解,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炙,造成阻遏清阳之势,若此时不开,则热不清,湿不化,如以温除湿,必助邪热,如以寒 凉清热,有助湿成浊,以至于越清邪越甚,故治疗湿热之症只有用河间的分消宣化之法,通 利小便,使弥漫于三焦的阴霾之湿热之邪气从膀胱而去,若阴霾重浊之邪即消,那阳气就通了,病就痊愈了,而阳气的通和不通,可以从小便的利和不利来判断,若小便利则阳气通, 邪有去路,病易愈,小便不利,阳气不通,那可以加重利小便的药物如可以选芳香利湿的药物,如厚朴,佩兰,香薷,白寇仁等,这样阳气通了,开降有序,气化有权,病就可以治愈了,例如:阿xx,男,32岁,病历号是010234,病程5天左右,于2011年7月20日由于天 气炎热,在天地干农活回家以后饮凉水500毫升左右,于第二日晨起出现头重如裹、身热不甚,T:38℃自认为是感冒了,口服感冒药物没有好转,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仍然 没有好转,于第5日转入我院治疗,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住我科,入院时主要是发热,T:39.5℃左右,身重肢卷,头晕如裹,恶心,舌苔白腻,脉濡滑,大便溏稀,小便混浊,T:39.5℃,P:85次∕分,R:21次∕分,BP:120∕70mmg,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查血常规:WB C: 4.8×109∕L,N E U T:70﹪,淋巴:30﹪,肥大氏反应:阴性,抗链“O”:阴性,血培养:未见致 病菌生长,中医辨证属于湿温病湿重于热,邪遏卫气之证,给予藿朴夏苓汤加减,口服药物 当晚体温在38.5℃左右,5付以后体温渐渐正常,10服药以后好转出院。本证卫气同病,故 给予藿朴夏苓汤宣化表里之湿,本方用淡豆豉,杏仁宣肺解表,肺气宣化,则阻已化,厚朴,佩兰,香薷,白寇仁芳香化湿,燥湿理气,使里湿除而气机得畅,猪苓,赤茯苓,泽泻淡渗 利湿,为湿邪寻求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路,这个方子有升上、畅中,渗下的作用, 渗下就是小便利,小便利则湿邪祛,湿祛则热孤,故本病就痊愈。 其次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中的通阳和温阳是不同的,通阳是指湿热之邪阻遏阳气,用利小 便之法,湿从小便而利,湿祛则热孤,阳气就自通了,而本身阳气是不虚的,仅仅是阳气被 湿邪遏阻,此时用芳香化湿的药物使气机宣通,小便通调阳气自透了,就上列来讲由于湿郁 卫表,则出现了头重如裹的表现,看似阳气不足头目失去濡养所出现的症状,但是实际上是 湿重阳气被遏的一种表现,而用了厚朴,佩兰,香薷,白寇仁芳香化湿,燥湿理气,使里湿 除而气机得畅,上述现象自然就愈了,而温阳是由于阳虚,本身的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及温 养机体而出现的一派寒像,列如,赵XX,男性,75岁,腰膝酸软,怕冷,腰部喜柔喜按, 穿厚衣不能缓解,小便清长,脉沉细。辨证属于肾阳虚,给予温阳补肾,方以金匮肾气丸口服,金匮肾气丸可补阴之虚,助阳之弱。方名肾气丸者,因气属阳,补肾中之阳气也。方中 有六味地黄丸(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以滋肾水,又含附子、桂枝 壮肾中之阳。中医所说之“肾”不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肾,中医是按照功能给肾下定义。中医 认为,一身阴阳皆根于肾;肾主骨生髓,与生殖发育密切相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下半 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皆属肾阳不足之表现。阴中求阳,少火生气,方中药物配伍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阴中求阳”;二是“少火生气”。中医认为,肾为水火之脏,含肾阴肾阳,阴阳 互根。所以,凡肾虚之症,必有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但其临床表现有偏阳虚或阴虚的不同。金匮肾气丸是为肾阴阳两虚、肾阳虚偏重者而设。肾阳虚者得之,可收“阴中求阳之效”,肾 阴阳两虚者得之,则有阴阳并补之功。肾气丸中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用附子、桂枝 壮肾中之阳,用阴中求阳之法,以达到温补肾阳之目的,给予此方口服一月以后上述显现渐 渐好转,此患者属于阳气虚,不能温养机体出现的上述现象,故给予温阳补肾为法即可。

《温热论》温病大纲12条文

1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胃,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3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不尔,风夹温热而躁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和,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辨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邪从汗出。解后卫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大肠也。亦需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躁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9 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象,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玄明粉、生首乌等。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10 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之,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得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瞧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得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得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得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得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得治法,战汗得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与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得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与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温热论》-三焦之邪里结阳明得治法,及湿热病与伤寒下法得区别

温热论

温热论 (一)温病大纲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肺,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提要】温病政治纲要。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遍趋势、指出温病治法与伤寒有别。 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退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动血耗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提要】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其不同治法。 (二)邪在肺卫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则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提要】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其夹风夹湿的不同治法。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遇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提要】承上文进一步阐明温热夹风夹湿的症候特点,以及与伤寒的

鉴别要点。 (三)流连气分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胜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 【提要】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预后及与脱证的鉴别等。 (四)邪留三焦 6、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 【提要】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和转归。 (五)里结阳明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不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