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花脸香蘑发酵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1)

花脸香蘑发酵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1)

花脸香蘑发酵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1)
花脸香蘑发酵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1)

花脸香蘑发酵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陈湘莲

1,2,3

,李泰辉2*,沈亚恒2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510650;2.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与

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目的]测定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 (Schumach.Fr.)Singer ]发酵产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不同溶剂对花

脸香蘑发酵次生代谢物质进行了分级分离提取,用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DPPH )法检测各级分离物的抗氧化活性;用噻唑兰(MTT )法检

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结果]固体发酵花脸香蘑乙酸乙酯相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发酵液乙酸乙酯相;花脸香蘑发酵液乙酸乙酯相抗肿瘤活性最高,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 的IC 50值为50μg /ml ;菌丝提取物也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花脸香蘑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花脸香蘑[

Lepista sordida (Schumach.:Fr.)Singer ];次生代谢物质;DPPH ;MTT ,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1)14-08276-03In Vitro Antioxidative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Fermentions of Lepista sordida (Schumach.:Fr.)Singer CHEN Xiang-lian et al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 vitro antioxidative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the fermentions from Lepista sordida (Schumach.:Fr.)Singer.[Method ]Extracted with different solvents ,the antioxidant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each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Lepista sordida (Schumach.:Fr.)Singer were determined by DPPH method and MTT method ,respectively.[Result ]The ethyl acetone (EA )extracts of the sol-id fermentations exhibited the highest activity in DPPH radical inhibition assays ,

followed by the ethyl acetone (EA )extracts of the liquid fermen-tations.The ethyl acetone (EA )extracts of the liquid fermentations showed the highest antitumor activity and the IC 50value was about 50μg /ml on the human cervix epitheloid carcinoma cell lines (Hela ).The extracts of the mycelia also showed stronger antioxidative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Conclusion ]The above -mentioned results provided new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and exploitation of Lepista sordida (Schumach.:Fr.)Singer.

Key words Lepista sordida (Schumach.:Fr.)Singer ;Secondary metabolites ;DPPH ;MTT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B3330200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E05202480)。

作者简介陈湘莲(1983-),女,湖南洪江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真

菌资源学。*通讯作者,

E-mail :mycolab@263.net 。收稿日期2011-01-31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 (Schumach.:Fr.)Singer ]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

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 )、香蘑属(Lepista ),又名紫晶香蘑、紫晶口蘑、丁香蘑、花脸蘑或紫花脸香蘑[1]

,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菌,具有很高的开发

价值。

花脸香蘑具有气味香浓、味道鲜美、色泽宜人、营养丰富等特点,

一直以来倍受食用菌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目前对花脸香蘑的人工驯化、菌丝体发酵培养、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的分析已有较多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20世纪90年代已有花脸香蘑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相关报道

[2]

,但至今该食用菌的栽培仍未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仍

被列为珍稀野生食药用菌种类[3]

;德国学者Mazur 等用花脸香

蘑菌株发酵分离出2种二萜骨架化合物lepistal 和lepistol [4]

并发现它们具有较强的促进白细胞分化为单核细胞的作用和抗菌活性。我国民间认为花脸香蘑具有养血、益神、补肝和补五脏之功效[5]

。然而,

目前对花脸香蘑的活性研究报道较少,其具体的药效机制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试验论证。

笔者通过固体和液体发酵培养花脸香蘑,利用不同溶剂对其发酵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级分离,对其各个粗提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检测,

以期寻找花脸香蘑中有开发价值的活性物质,为进一步确定花脸香蘑的药效机制,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珍稀资源提供试验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1.1.1

试验菌株及细胞株。花脸香蘑,采自广州白云山,标

本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所标本馆,标本号为GDGM21933。经组织分离、纯化得到的菌种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存中心,菌种编号为GIM5.315。人宫颈癌细胞Hela ,购自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贴壁细胞。1.1.2

主要试剂。葡萄糖,由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生产;小牛血清,由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青链合剂、DMEM 高糖培养基、噻唑蓝(MTT ),由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胰酶,由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KH 2PO 4、MgSO 4、二甲基亚砜(DMSO ),均由广州化学试剂二厂生产;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DPPH ),由Alfa Aesar 公司生产。1.1.3

主要仪器。摇床,由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

公司生产;CO 2培养箱,

由美国SHELL /JB TC2123;Elx800酶标仪,由美国宝特公司生产;旋转蒸发仪,由瑞士BüCHI 公司生产。1.2方法

1.2.1

菌株的培养。液体发酵:在500ml 三角瓶中加入

300.0ml 液体PDA 培养基(马铃薯200.0g ,葡萄糖20.0g ,KH 2PO 43.0g ,MgSO 41.5g ,水1L ,pH 6.5),接种由固体PDA 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好的花脸香蘑菌种,置于摇床上于25?,120r /min 下培养7d ,离心收集发酵液和菌丝体。

固体发酵:在200ml 三角瓶中装入30.0g 固体培养基(葡萄糖20.0g ,KH 2PO 43.0g ,MgSO 41.5g ,麦粒1kg ,pH 6.5),接种由固体PDA 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好的花脸香蘑菌种,于25?恒温培养箱无光照静置培养,每天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14d 后收集长满菌丝的麦粒。1.2.2

细胞株的培养。将细胞株培养于含10%灭活小牛血

清、

100U /ml 青霉素、100μg /ml 链霉素的DMEM 培养基中,37?下于5%CO 2培养箱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 3d 传

责任编辑刘群燕责任校对卢瑶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14):8276-8278

代1次。1.2.3

花脸香蘑发酵物各种粗提物的制备。①固体发酵

物。将收集的麦粒菌种用2倍体积的95%乙醇在室温下连续提取3次,每次24h ,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将浸膏加水悬浮后分别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真空浓缩得固体发酵石油醚相浸膏A Ⅰ、

乙酸乙酯相浸膏A Ⅱ和水相浸膏A Ⅲ。②液体发酵。将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减压浓缩,

得到发酵液乙酸乙酯相浸膏B Ⅰ和水相浸膏B Ⅱ;菌丝60?干燥后用95%乙醇在室温下连续提取3次,每次24h ,将提取液减压浓缩,

得到菌丝提取物浸膏C 。将各种浸膏用DMSO 溶解后(终浓度<0.50%),加无菌水稀释至浓度为10mg /ml ,0.22μm 滤膜过滤除菌。1.2.4

花脸香磨有机自由基DPPH 的清除试验。按照参考

文献[

6]的方法进行。在试管中依次加入2.5ml 6.5?10-5

mol /L DPPH 溶液、2.5ml 各浓度梯度的样品,总体积为5.0ml ,混匀,室温放置30min ,于1cm 比色皿中测定517nm 波长处的吸光度As 。以蒸馏水代替样品作为空白体系,测其吸光度A 0,以无水乙醇代替DPPH 作为对照体系,测其吸光度为A T 。

按下列公式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1-(As -A T )/A 0]?1001.2.5

花脸香蘑抗肿瘤活性测定。按照参考文献[7-8]的

方法进行。用0.25%胰蛋白酶(含0.02%EDTA )消化单层培养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 培养液配成单个细

胞悬液,以每孔1.0?104

个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

每孔体积190μl 。细胞稳定24h 且贴壁后,加入提取物至终浓度分别为4、

20、100、500μg /ml ,对照组加等体积的无菌水,

每组设5个复孔,并设空白孔调零,培养72h 。在结束培养前4h 每孔加入MTT 溶液(5mg /ml )20μl ,

37?继续培养,

然后小心吸弃孔内培养上清,在每孔加入150μl DMSO ,震荡10min ,放入酶标仪中,在490nm 波长处测定每孔吸光值。按下列公式计算花脸香蘑的肿瘤抑制率:

肿瘤抑制率(%)=(1-试验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1002结果与分析

2.1

花脸香蘑各相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图1可知,花脸香蘑各相提取物浓度为0.5 10.0mg /ml 时,其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起始浓度(0.5mg /ml )时,

发酵液乙酸乙酯相的清除率最高,为46.29%,当浓度大于4.0mg /ml 时,其清除率达到90.00%,之后不再增高;当提取物浓度为10.0mg /ml 时,花脸香蘑固体发酵乙酸乙酯相的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99.76%,其次是菌丝提取物,为96.94%,其他各相提取物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2.2

花脸香蘑各相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

固体发酵石油醚

提取相几乎没有抗肿瘤活性,其他各相提取物对肿瘤细胞Hela 的抑制作用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花脸香蘑各提取物在4、

20、100、500μg /ml 时,对Hela 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

发酵液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Hela 的抑制作用最强,在浓度为4 100μg /ml 范围时,其抑瘤率

随浓度增加呈线性增高,在抑制率为50.00%(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 50)时的样品浓度约为50μg /ml ,当浓度大于100μg /ml 后,其抑瘤率缓慢增高,在终浓度为500μg /ml 时其抑制率为62.67%;菌丝体提取物在500μg /ml 时其抑瘤率为40.91%

图1

花脸香蘑各提取物对DPPH 的清除作用

Fig.1

Scavenging rates of different portions extracted from Lep-ista sordida to DPPH free

radical

图2

花脸香蘑各相提取物对Hela 的抑制率

Fig.2

The inhibitory rates of different portions extracted from Lepista sordida to Hela

3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食用菌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

研究表明,传统食用菌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除了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肝功能外,还具有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功效

[9]

。花脸香蘑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但是人工栽培花脸香

蘑还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

野生量低且稀少,国内外市场有价无货,是当前最具开发前景的菌种之一

[10]

。该研究对花

脸香蘑进行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的初步探讨,为更好地研究、开发、推广这种名贵的食用菌提供了试验依据。

结果表明,花脸香蘑的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活性最强。乙酸乙酯能够提取出萜类、脂类和类固醇等多种小分子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这也是化学研究工作者最关注

7

72839卷14期陈湘莲等花脸香蘑发酵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的,期望从中发现新化合物、筛选新活性物质的组分。该研究没有对各相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纯化,不能确定抗氧化、抗肿瘤的活性物质的具体成分,需要今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真菌的发酵培养技术可以进行工业化连续生产,其规模大、产量高、发酵周期短,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该试验发现,花脸香蘑的菌丝体提取物亦显示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作用,胡先运等研究比较了花脸香蘑的发酵菌丝和人工栽培子实体的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发现其发酵菌丝体的各营养成分略高于子实体[11]。花脸香蘑人工栽培子实体产量较低,未能进行规模化生产,将花脸香蘑进行发酵培养,收集其菌丝体和有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是开发这一珍稀资源的最佳策略。

参考文献

[1]SINGER R.The agaricales in modern taxonomy[J].Lilloa,1951,22:193.[2]卢成英,李鹄鸣,钟以举.紫晶香蘑栽培生物学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4,13(4):37-41.

[3]谢福泉,胡七金.野生优良食药用菌花脸香蘑的研究进展[J].菌物研究,2005,3(4):52-56.

[4]MAZUR X,ACKER U,ANKE T,et al.Two new bioactive diterpenes from Lepista sordida[J].Phytochemistry,1999,43(2):405-407.

[5]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25.[6]金杰,李志西,张锋,等.桑椹醋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4(3):135-137.[7]孙勇,蒋继宏,陈玉芹,等.10种多孔类真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筛选[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112-115.

[8]章静波.细胞生物学实用方法与技术[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86.

[9]POUCHERET P,FONS F,RAPIOR S.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Higher Fungi:20-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J].Mycologie,2006,27(4):311-333.

[10]胡先运,李香莉,张勇民,等.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Fr.)Sing.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6,25(5):20-22.

[11]胡先运.花脸香蘑田间栽培、营养评价及液体发酵特性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7:1-81.

[12]LIU X,MA X C,HUANG H,et al.Analysis for the volatile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Mortierella alpine[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09,10(4):12-14,21.

[13]张敏,玉永雄,董国忠.豆科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28(1):32-33.

[14]LIN D,HE A M,WU L P,et al.Activity determination of8Chinese herbs against hepatoma cell SMMC-7721in vitro by MTT method[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09,10(6):111-113,118.

[15]张来,罗正伟,张显强,等.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特征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83-8185.

[16]郑琳,黄荫成,高清祥,等.白阿魏蘑粗提物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菌物学报,2005,24(1):13-15.

[17]张松焕,李明泽,张军,等.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克隆策略及鉴定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4911-4914.

(上接第8275页)

3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甲醇、乙醇等提取溶剂对3中成分提取的影响,发现用50%的甲醇对样品化学成分提取比较完全,重复性好,因此选择50%的甲醇为提取溶剂。同时还比较了浸泡时间对分析物提取的影响,发现浸泡2h以上时各成分提取比较完全。此外,还比较了50%甲醇超声和回流提取方法2种方法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发现两者提取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由于超声提取更为简单方便,该试验采用50%甲醇超声方法来提取样品。

对11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吴茱萸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共发现19个共有峰。相似度分析表明气候、地域差异、土壤成分等因素是影响吴茱萸药材化学成分分布的重要因素,且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区别不同来源的吴茱萸药材。

不同产地的11批吴茱萸样品绿原酸、金丝桃苷及吴茱萸碱含量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江西栽培的吴茱萸药材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吴茱萸碱含量要高于贵州、云南等地吴茱萸药材,但无论是野生还是栽培吴茱萸其生物碱含量均达到了药典规定的含量。这表明相似度高不一定表示有效成分含量接近,因此有必要结合含量测定进行吴茱萸中药材的进行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60.

[2]张敏,袁金斌,黄加龙,等.吴茱萸生物碱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09-111.

[3]甄攀,张万明,白雪梅.吴茱萸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6):411-414.

[4]洪玉梅,蔡嵩,高慧敏,等.中药吴茱萸RP.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2):895-898.

[5]罗习珍,王江梅,张敏,等.离子对色谱法同时测定吴茱萸中的辛弗林、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3):44-46.

[6]鲍天冬,董宇,杨庆,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吴茱萸及其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6):1-3.

[7]ZHAO Y,LI Z W,ZHOU X,et al.Quality evaluation of 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hotodi-ode-array detection[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8,48:1230-1236.

[8]潘浪胜,吕秀阳,许海丹,等.RP-HPLC法测定吴茱萸中金丝桃苷和异鼠李素-3-O-半乳糖苷的含量[J].中草药,2005,36(2):284-285.

[9]张万明,甄攀,白雪梅,等.RP-HPLC测定吴茱萸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成药,2006,28(1):130-132.

[10]HAO X L,ZHOU Y M,ZHANG XY.Construction of fingerprint of rape pollen by using HPLC[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0,11(3):107-109,138.

[11]张连义,赵景娣,刘红葵,等.指纹图谱技术在牧草种和品种鉴定上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28(1):41-43.

[12]XIE Y J,CHEN X P,LI Z R,et al.Extraction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shikimic acid in Pinus elliottii Engelm[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0,11(3):151-155.

[13]张军,郭亮,梁如意,等.仔猪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测定[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9):10-11.

[14]SONG X D,ZHANG Z X,WANG W W,et al.Determination of isoflavone from soybean lines cultivated in Jilin Province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isoflavone content and soybean quality[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0,11(1):48-50.

[15]吴剑平,商军.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复合有机酸化剂中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9):65-69.

[16]LI C H,WANG Y.Mineral elements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amellia sinensis[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09,10(1):105-107.[17]于海芹,张谊寒,焦芳婵,等.烤烟新品种PVH19生育特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特点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31-33.

[18]XIE Y X,GUO T C,ZHU Y J,et al.Effects of sulfu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methods on grain protein content during filling stage of winter wheat[J].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09,10(1):127-129.

8728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关于抗癌药物研究发展相关-论文

论文设计 题目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

摘要 Abstract 前 言 ?????????????????? 4 1、 概 述 ?????????????????? 5 2、 癌症的病因 3、抗癌药物按作用机制的分类,不良发应 ???? 6-8 3.1 、抗癌药物按作用机制的分类 ????????? 6-7 3.2 、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 ???????????? 8 4、抗癌药 ( Anticancer drugs ) ???????????? 8-9 5、其他抗癌药物 ???????????????? 9-10 6、 基因工程药物 ???????????????? 10 7、 纳米技术的应用 ??????????????? 11 8、 抗癌的辅助药物 ??????????????? 12 9、 结语 ???????????????????? 12 参考文献 ????????????????????? 12-14目录 5-6

摘要 癌症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死因之一。尽管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种化疗或辅助抗癌药物可以用于临床治疗,但大多数药物只能使病情缓解,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虽然一些儿童的癌症或成人皮肤肿瘤有治愈或长期缓解的可能,但大多数死亡率很高而又很常见的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肺癌等仍缺乏有效的抗癌药物。近年来,各国都在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所突破。本文的主要内容有抗癌中西药的研究对比,抗癌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发应,其他抗癌药物等,还有纳米技术的应用和抗癌的辅助药物。 关键词:抗癌药物;研究发展;中西药对比;其他抗癌药物;辅助用药

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甘萍 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有3种,包括肿瘤化疗、放疗、手术。其中肿瘤化疗在消灭微小肿瘤转移灶和手术切除后的残留肿瘤细胞治疗中有着手术与放疗无法达到的显著优势,但肿瘤化疗中仍有许多问题:①肿瘤病人个体间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大;②肿瘤对化疗药物有耐药性;③化疗药物对许多类型的肿瘤特别是实体瘤的有效率不高;④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毒性大,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给病人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对于上述出现各种问题在临床上经验的化疗用药是无法保证肿瘤患者的个体有效性,因此个体化化疗在临床肿瘤化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公认的较好的方法就是做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肿瘤药敏),该方法的特点是直接从患者体内获取新鲜的肿瘤组织进行首次培养,由于肿瘤细胞刚刚离体,生物学性状尚未发生大的变化,能较真实地反映整个肿瘤细胞群体的特性及不同供体的个体差异,能够比较确切地代表体内状态,为不同的病人准确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并确定其剂量,真正实现临床的个体化用药,以提高化疗的靶向性,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细胞耐药性,成为肿瘤治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预测肿瘤药敏的方法已发展为体内和体外两大系列20多种药敏试验,并不断地朝着简单、快速、敏感、筛选作用方式不同的药物与临床有良好的相关性的方向迈进。而本文针对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进行综述。 1 人体肿瘤细胞集落测定(HTCA) 它是利用肿瘤细胞悬液,置于双层琼脂中培养,通过选择性加入化疗药物培养后,计数细胞繁殖形成的集落数目,再评估肿瘤细胞对该药的敏感性。该法的优点:敏感、直接评价细胞增殖死亡。缺点: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率低、周期长、集落计数繁琐。 2 放射性标记代谢物前体掺入法(3H-Tdr assay) 该法利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和尿嘧啶作为核酸代谢物前体,测定一定时间内放射性标记的代谢物前体掺入的多少来判断药物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该法的优点: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临床相关性与集落形成法相近,可适用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缺点:存在放射性污染,只能用于标记指数>5%的样品,显然无法测出药物对G0期细胞的杀灭作用,而且胸腺嘧啶池的大小也可影响结果,故标记指数的变化不一定系抗癌药所致。此外,同位素的放射性也限制了它的应用。 3 快速荧光分析法(FMCA) 它是采用一些特殊的荧光染料(荧光素二乙酸酯)对细胞的特定成分进行染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_0

---------------------------------------------------------------最新资料推荐------------------------------------------------------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 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1 / 22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 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 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 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 1 EGFR-TK 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 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EGFR家族成员包括 EGFR、 ErbB2、 ErbB3、 ErbB4 等,其家 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 胞内区 3 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 2 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 有典型的 ATP 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 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个 EGFR-TK 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 期。 1. 1. 1 代表品种 1. 1. 1. 1 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 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实验方法及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实验方法及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 1. 抗肿瘤药物分类 (1) 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及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 (2)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3) 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 (4) 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 (5)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 (6)分化诱导剂(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agent); (7) 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 (8)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2.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需研究内容 2.1 包括体外抗肿瘤试验,体内抗肿瘤试验。 2.2 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内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2.3 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 1. 试验目的 1.1 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 1.2 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 1.3 为随后进行的体内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范围、肿瘤类别等。 2. 试验方法 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细胞系及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XTT 还原法、磺酰罗丹明B(SR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

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历程

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历程 抗癌药物在国内外古籍中虽早有记载,但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1],美国耶鲁大学发现氮芥能治疗恶性淋巴瘤,增强了用药物治疗肿瘤的信心,逐步展开了抗癌药的实验模型和筛选方法来寻找新药的研究。50年代从合成化合物及植物、动物、微生物产物等方面进行大量筛选,找到了有抗癌活性的物质达数十种,60年代已累集了丰富的资料,研发出20多种有效的抗癌药物,对7~8种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出现了癌细胞动力学、抗肿瘤药物药理学、肿瘤化学治疗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以后抗癌药物不断发展,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抗癌药物的研究历程尚未有系统的论述,笔者从自身经历及接触的一些研究工作进行简要回顾,不可能做到全面,只选择性地整理史料,供作参考。 1 我国抗癌药物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诞生以前,我国抗癌药物的研究处于空白。解放后百废待兴,科研人才奇缺,对防治疾病的药物研究主要侧重于传染病和流行病,抗癌药物无人问津。1955年全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抗癌药的问题也开始引起国内医药学界的注意。1955年底在我国举办的一次国际性抗生素学术会议上[2],有人建议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担抗癌抗生素类的药物研究任务,那时笔者刚从前苏联留学归国不久,在药物所接受了此任务。1956年全国制定12年科学研究远景规划,抗癌药物研究被正式纳入国家科研规划之中,许多医药院校及科研机构相继参加到此项工作之中。 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我国大跃进开始的年代,那时倡导解放思想,科学研究搞群众运动,抗癌药物的研究迅速升温。人们积极进行抗癌中草药的调查,广泛收集单方、验方、复方及传统的中草药,群众性的抗癌药物筛选活动蓬蓬勃勃,发现了不少苗子药。1966~1976年期间在全国逐渐掀起研究六类抗癌药物的热潮,即对喜树、斑蝥、三尖杉、农吉利、秋水仙及三棱莪术(亦称六匹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此时期的工作可算是我国抗癌药的早期研究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经验,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国际交往增加,不少人有机会到国外去访问考察,进行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到国际上的最新动向,学者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标准操作规程概述: 抗肿瘤药物是指能够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增殖的一类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干扰大分子物质代谢、干扰微管系统、抑制拓扑异构酶等。 本操作规程包括与抗肿瘤药物申请临床试验和申请上市有关的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内容,其中着力强调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一方面为抗肿瘤药物的非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要求引导科学有序的研发过程,使国内此类药物的研发更趋规范和合理。 本操作规程仅代表目前对抗肿瘤药物非临床研究的一般性认识。具体药物的非临床研究应在本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自身特点制订研究方案。 研究目的: 建立一套包括抗肿瘤药物体内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和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以 及抗肿瘤药物安全性和作用新机制的研究。 ①有效性研究 抗肿瘤药物有效性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受试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抗瘤谱等,为之后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试验中适应症、给药方案的选择提参考信息。 ②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1)估算 I 期临床试验的起始剂量;(2)预测药物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3)预测药物毒性的性质、程度和可逆性;(4)为临床试验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研究计划: (a)小鼠急性毒性测试

按照急性毒性测试的常规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测定体外抗肿瘤活性突出的化合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参考给药小鼠体重变化情况,评价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给药剂量。 (b)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 根据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标准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肉瘤S180或肺癌H22瘤株,选择体外活性突出且急性毒性较低的化合物,设定合适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以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测定肿瘤生长抑制作为体内活性评价指标。 (c)专利保护范围内的化合物的继续合成 申请保护范围较大的专利,合成部分可能具有良好活性的新的化合物,拓展研究范围,发现活性更强的化合物,并申请新的发明专利。并可针对具体化合物申请从属专利,延长高活性化合物的保护期限。 (d)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广泛筛选 采用MTT法或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化合物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确定化合物在不同瘤株间抗肿瘤活性的选择性,为裸鼠模型实验提供依据。 (e)抗肿瘤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 根据抗肿瘤(f)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活性化合物作用机理特征,选用微管蛋白聚合等实验从分子水平确认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利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探讨化合物对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途经,从细胞水平上阐明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根据抗肿瘤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采用裸小鼠皮下接种模型和/或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相对肿瘤增值率和生存时间为指标,确定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g)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第29卷第4期 JOURNAL OF T HE GRADUATES VOL129№4 2008 S UN Y AT2SE N UN I V ERSI TY(NAT URAL SC I E NCES、M E D I C I N E) 200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3 郑晓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80) 摘 要:综述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 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化诱导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而位居第 二。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促增殖系统成分的过度表达与抑增殖系统成分的缺失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以一 ,发现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这一转变的本质根源在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由于主要作用于DNA、RNA和微管蛋白等与细胞生死攸关的共有组分,致使其选择性低、毒性大。相反,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分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及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的存在及阐明使高选择性、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面临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正是上述差异使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相互区别。靶向这些组分的抗肿瘤药物不但可望降低毒性,而且可实现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效益最大化。 3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郑晓克,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8级药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研究,电子邮箱ki2 ki118576@s ohu1com。

【药理模型】肿瘤体外 3D 模型的研究进展

【药理模型】肿瘤体外3D 模型的研究进展几十年来,大多数肿瘤研究依赖于2D( two dimension) 细胞培养模型。但是,它们对于有复杂3D( three dimension) 结构的活体组织的代表性很差。最近的肿瘤体外3D 模型,不管是支架还是半流体凝胶,都更接近于体内结构。体外3D模型中的细胞排列有利于细胞间进行更好的相互作用,易化细胞外基质分泌,同时影响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和细胞的行为。很多研究已报道了3D 和2D 模型在药物作用和关键细胞过程如细胞分化、形态、信号通路等上的不同点,表明了体外3D 模型对于肿瘤研究的重要性。 3D 肿瘤模型的优点 体外3D 肿瘤模型能在体外构建与体内相近的细胞生长系统,较好地模拟体内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和三维空间结构,肿瘤细胞的形态和表型也类似于体内肿瘤,能够动态观察肿瘤细胞变化,并且肿瘤细胞耐药性类似于体内模型,因此越来越受到以药物筛选为目的的亚临床研究的青睐,并且可用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方面的研究。 3D 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 1 铺板法 铺板法是构建三维肿瘤模型常用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 先将基质胶等液态生物材料铺于培养皿上进行包被,在37℃下聚合30min。再将平面培养的肿瘤细胞接种在包被后的培养皿上,包被材料可阻止细胞贴壁生长。37℃下静置1 ~2h 后,用第二层基质胶覆盖细胞,37℃下聚合。待肿瘤细胞相互聚集形成形态较规则的类圆形聚集体时,将其移至另一包被后的培养皿中,每隔一天更换一次培养基。

当达到实验所需大小时,去除形态不规则的聚集体,备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高通量的筛选抗肿瘤药物。 2 悬滴法 悬滴法构建的三维肿瘤模型常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被称为CD -DST( collagen gel droplet embedded culture drug sensitivity test) 。先将肿瘤细胞在2D 环境下培养,再滴于液态胶原溶液中进行悬浮。将肿瘤细胞和胶原混合液滴于培养皿,再将培养皿放于培养箱,胶滴凝固后添加培养基。按时更换培养基,待胶原凝胶内肿瘤细胞聚集生长形成肿瘤球后进行后续的药敏试验。 3组织工程学方法 3.1立体光刻技术 立体光刻技术是以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oly ( ethylene glycol) diacrylate ,PEGDA]等生物相容性材料为原料配成可光聚合的预聚物溶液,由紫外激光器发射激光,在溶液表面进行投影,使被投影区域的溶液薄层发生光聚合反应而固化,形成一个薄层,一层固化完毕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凝固层的厚度,在原先固化好的聚合物表面再敷上一层新的溶液,然后进行下一层的扫描加工,新固化的一层牢固地黏在前一层上,如此反复直到三维构建完成。这个有生理相关性的3D 肿瘤模型有可能成为未来抗转移的抗癌药物评估和癌转移机制研究的有力工具。 3.2 3D 喷墨打印法 根据彩色喷墨打印机具有不同颜色墨盒槽的原理改造打印机,将打印机的墨水盒内按需装入配比好的混入种子细胞的液态材料,组成“生物墨水”,实现按需的组织学装配。 3D 肿瘤模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复习进程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专科生毕业论文(设 计) 中文题目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何建梅专业药学 层次年级 1003高起专学号 201105982102 指导教师宋冬梅职称医师 学习中心山西公路系统奥鹏学习中心成绩 2013 年 3 月 9 日

摘要: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新进展。包括新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络铂类化合物、激素类药以及针对关键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 ,如肿瘤新生血管 (TA) 抑制剂、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以及最具研究热点的基因疗法,大量的临床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这一系列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成功,为人类最终战胜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标志着人类对肿瘤治疗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肿瘤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目录: 一细胞毒性药物 (3) 1 . 1 烷化剂 (3) 1 . 2 抗代谢药 (3) 1 . 3 有丝分裂抑制剂 (3) 1 . 4 抗肿瘤抗生素 (4) 二络铂类化合 物 (4) 三激素 类 (4) 四拓扑异构酶I 抑制剂 (5) 五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 (5) 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TA) 抑制剂 (5) 七抗癌中草药 (6) 八基因疗法 (6) 九小结 (7) 八参考文献 (8) 九致谢 (9)

引言:肿瘤仍是当今世界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现有肿瘤患者约7600 万,每年新增700 万,因癌症死亡的达600 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 % ; 在我国,肿瘤在前十名主要疾病排名中列第二位,死亡率为8 . 58/ 10 万,占死亡总人数的21 . 58 % 。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尤其是在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方面。但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尤其是在致命性最强的实体瘤方面。20 世纪初以来,随着人们利用动物模型实验开展对包括生物化学、免疫学、治疗学等领域在内的学科研究,以及对肿瘤基因水平的认识和在生物学领域与技术方面的新进展,药学家和肿瘤学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必须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入手,才能提高疗效,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将抗肿瘤药物目前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一细胞毒性药物 1 . 1 烷化剂 这类药有一个或多个活跃的烷化基,能与机体细胞的核酸结合而使癌细胞受到抑制破坏。临床目前常用的仍以传统的烷化剂为主, 如盐酸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噻替哌等。我国自行研制的烷化剂有N -甲酰溶肉瘤素、甲氧芬芥、抗瘤新芥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分别对睾丸精原细胞癌、卵巢无性细胞瘤、多发性骨瘤、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肝细胞癌、鼻咽癌等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分别达到41 %、52 %、48 %等。但这些传统烷化剂的缺点是:对实体瘤的疗效差,不良反应严重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目前正在开发更好的同系物,如开发直接用于缺氧细胞的选择性细胞杀伤剂、可生物降解的亚硝脲氮芥聚合物制剂。用于脑癌手术后在肿瘤附近滞留并持续发挥疗效的药物, 如: adozelesin和carze2lesin等。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标准操作规程 概述: 抗肿瘤药物是指能够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增殖的一类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抑 制肿瘤细胞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干扰大分子物质代谢、干扰微管系统、抑制拓扑异构酶等。 本操作规程包括与抗肿瘤药物申请临床试验和申请上市有关的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的内容,其中着力强调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 验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一方面为抗肿瘤药物的非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要求引导科学有序的研发过程,使国内此类药物的研发更趋规范和合理。 本操作规程仅代表目前对抗肿瘤药物非临床研究的一般性认识。具体药物的非临床研究 应在本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自身特点制订研究方案。 研究目的: 建立一套包括抗肿瘤药物体内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和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以 及抗肿瘤药物安全性和作用新机制的研究。 ①有效性研究 抗肿瘤药物有效性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受试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抗瘤谱等, 为之后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试验中适应症、给药方案的选择提参考信息。 ②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1)估算I期临床试验的起始剂量;(2)预测药物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3)预测药物毒性的性质、程度和可逆性;(4)为临床试验方案的 制订提供参考。 研究计划: (a)小鼠急性毒性测试 按照急性毒性测试的常规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测定体

外抗肿瘤活性突出的化合物的半数致死量(LD5o),参考给药小鼠体重变化情况,评价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给药剂量。 (b)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 根据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标准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肉瘤 S180或肺癌H22瘤株,选择体外活性突出且急性毒性较低的化合物,设定合适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以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测定肿瘤生长抑制作为体内活性评价指标。 (c)专利保护范围内的化合物的继续合成 申请保护范围较大的专利,合成部分可能具有良好活性的新的化合物,拓展研究范围, 发现活性更强的化合物,并申请新的发明专利。并可针对具体化合物申请从属专利,延长高活性化合物的保护期限。 采用MTT法或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化合物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确 定化合物在不同瘤株间抗肿瘤活性的选择性,为裸鼠模型实验提供依据。 (e)抗肿瘤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 根据抗肿瘤(f)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活性化合物作用机理特征,选用微管蛋白 聚合等实验从分子水平确认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利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探讨化合物对内 皮细胞骨架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途经,从细胞水平上阐明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根据抗肿瘤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采用裸小鼠皮下接种模型和/或原位移植瘤模型, 以相对肿瘤增值率和生存时间为指标,确定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g )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选择在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中活性良好的化合物,开展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性质。 (h)动物亚急性,长毒实验 根据抗肿瘤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测定动物亚急性、长毒性质,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 基本方法: ①小白鼠的灌胃法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华西药学杂志 W C J P S  2008,23(3):364~366 蒙、抗原疫苗等[8] 。中国在从事口服胰岛素方面的研究己有些成果。全球己核准临床使用的近一万多种药物中,生物大分子药物不到 120种。作者实验室提出的“ATTE MPTS ”生物大分子药物 传送系统己证实可以将溶血栓的t -P A 酶类药物的功能限制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不产生因药物而引起内出血的不良反应[9,10]。 212 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需克服的困难 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使用及高效化面临着数项困难。对作用物的靶向选择性低,导致严重的附带性不良反应;多种生物大分子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存在强免疫原性)可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大多数蛋白质或基因药物易被体内酶类所降解,需要频繁给药;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形态学复杂,具有多晶型、多构象和多尺度,且不同尺度的晶体准晶的不同型态结构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传送系统的实施有着极重要的影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多依靠次级键维系,稳定性低,且易形成超分子组装的聚合体,可增加净化、分离与复制的困难。因此,从事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研究,除了致力于传送系统的设计与建立外,还需考虑其在传送系统制备过程中维持药物最佳结晶形态、最高结构稳定性和活性,以及在组织和器官上的分配特性。 3 展望 中国在蛋白质药物、纳米载体药物传送系统、创新口服剂型及透皮释药、抗体研究、药物结晶学和形态学以及给药系统的药代和药动研究的技术平台等方面均具有深厚的基础。基于此,期盼国家能将发展前沿性、创新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尖端技术及传送系统的基础研究列入国家在药物方面的重点研究与突破的领域之一,使国内外专家对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研究方向达成 共识,成功地组织一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梯队,促进中国药剂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在国际药物市场的竞争力。参考文献: [1] 李婧.浅谈研究开发医药制剂的重要性[J ].中国药事, 2000,14(5):302-303. [2] 徐铮奎.畅销世界的十大医药制剂及今后几年新药开发动向 [J ].中国制药信息,2003,19(12):33-34. [3] L anger R ,Lund D ,Leong K,et a l .Controlled release ofm acromol 2 ecules :B i o l ogi cal studies[J ].J Cont r ol R eleas,1985,2:331-341. [4] 杜光,刘东.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 师,2007,10(6):547-649. [5] YR Duan ,WS Liu,ZR Zhang,et a l .A st udy on PELGE nanop arti 2 cl es as con tr o lleddrug deli very s yste m s for intravenous [J ].Key EngM at er,2005,288,163-166. [6] Xun Sun,You -Rong Duan,Zhi -R ong Zhang,et a l .PE L GE nanoparticles as ne w Carriers for the delivery of plas mid DNA [J ].Che m Phar m B ull,2005,53(6):599-603. [7] Hai -Tao SH I ,Tao GONG,Zhi -Rong Zhang,et al .A ds orp ti on and des orp ti on of insulin on Po r ous Hydroxya p atite M i cros p heres [J ].J Cera m ic Soci J apan,2005,1321(9):579-583. [8] Yang VC ,Park YJ ,S ong H ,et al .App licati on of t he ATTEMPTS for del i very of macr omolecular drugs [J ].J Con tr o ll R el eas e, 2004,101:35-45. [9] Yang VC,Park YJ,Nai k S,et a l .ATTEMPTS :A hepari n /p r o t a 2 m ine -bas ed triggered release syste m for the delivery of enzyme drugs without ass ociat ed side effects [J ].Adv Drug Delivery Rev,2003,55:251-265. [10] Yang VC ,Park YJ .B i oconjugates f o r effective d rug target i ng[J ]. Adv D rug Delivery Revi ews,2003,55:169-170. 收稿日期:2007-10 作者简介刘娱,女,从事医院临床工作。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刘 娱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西昌615000) 提要:综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关键词:肿瘤;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103(2008)03-0364-03 60年来,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价格适中。文献[1] 统计了国内五省市肿瘤专科医院的 抗肿瘤药物中,植物类药、免疫调节剂、抗代谢类药分别居第 一、二、三位。  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全球有组织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始于世纪5年代中 期。1955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L )成立了全国肿瘤化疗服务中心,负责协调全国抗肿瘤药的研究工作;随后欧共体联合组成了欧洲肿瘤治疗协作组织(E OR T C );日本的抗肿瘤药研发始于1973年;而中国抗肿瘤药的研究于1958年就已启动。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的研制是世纪5~6年代抗肿瘤药研制的第一个里程碑(表)。细胞毒性类、激素类 :120020001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组织培养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肿瘤细胞与体内正常细胞相比,不论在体内或在体外,在形态、生长增值、遗传性状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生长在体内的肿瘤细胞和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差异较小,但也并非完全相同。培养中的肿瘤细胞具以下突出特点: (-)形态和性状 培养中癌细胞无光学显微镜下特异形态,大多数肿瘤细胞镜下观察比二倍体细胞清晰,核膜、核仁轮廓明显,核糖体颗粒丰富。电镜观察癌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多而细密,微丝走行不如正常细胞规则,可能与肿瘤细胞具有不定向运动和锚着不依赖性有关。 (二)生长增殖 肿瘤细胞在体内具有不受控增殖性,在体外培养中仍如此。正常二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不加血清不能增殖,是因血清中含有很细胞增殖生长的因子,而癌细胞在低血清中(2%~5%)仍能生长。已证明肿瘤细胞有自泌或内泌性产生促增殖因子能力。正常细胞发生转化后,出现能在低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已成为检测细胞恶变的一个指标。癌细胞或培养中发生恶性转化后的单个细胞培养时,形成集落(克隆)的能力比正常细胞强。另外癌细胞增殖数量增多扩展时,接触抑制消除,细胞能相互重叠向三维空间发展,形成堆积物。 (三)永生性 永生性也称不死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细胞可无限传代而不凋亡(Apoptosis)。体外培养中的肿瘤细胞系或细胞株都表现有这种性状,体内肿瘤细胞是否如此尚无直接证明。因恶性肿瘤终将杀死宿主并同归于尽,从而难以证明这一性状的存在。体外肿癌细胞的永生性是否能反证它在体内时同样如此?也尚难肯定。从近年建立细胞系或株的过程说明,如果永生性是体内肿瘤细胞所固有的,肿瘤细胞应易于培养。事实上,多数肿瘤细胞初代培养时并不那么容易。生长增殖并不旺盛;经过纯化成单一化瘤细胞后,也大多增殖若干代后,便出现类似二倍体细胞培养中的停滞期。过此阶段后才获得永生性,顺利传代生长下去。从而说明体外肿瘤细胞的永生性有可能是体外培养后获得的。从一些具有永生性而无恶性性的细胞系,如NIH3T3、Rat-1、10T1/2等细胞证明,永生性和恶性(包括浸润性)是两种性状,受不同基因调控,但却有相关性。可能永生性是细胞恶变的阶段。至少在体外是如此。 (四)浸润性 浸润性是肿瘤细胞扩张性增殖行为,培养癌细胞仍持有这种性状。在与正常组织混合培养时,能浸润入其它组织细胞中,并有穿透人工隔膜生长的能力。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有3/5的人死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 性呼吸系统疾病这4大类疾病,而癌症则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2021年全球死于癌症的患者达760万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超过70%的癌症死亡案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预测至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110万人死于癌症。 而我国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癌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第二 大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2.32%,并成为我国城市的首位死因,占我国城市死亡人数的1/4。我国的癌症死亡率与美国、英国、法国接近,但高于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和泰 国等。从不同肿瘤死因来看,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农村较高。 目前,药物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受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居 高不下的影响,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额也逐年上升。 近50年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工作使肿瘤化疗取得相当的进步,特别是使血液系统 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 瘤的治疗尚未达到满意的疗效,仍有半数癌症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耐药而最终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发现并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仍然是药学家所必须面对的十分艰巨而长期的使命 与挑战。随着分子肿瘤学、分子药理学的飞速发展使肿瘤本质得以逐步阐明和揭示;大规 模快速筛选、组合化学、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药物开发的进程;抗肿 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当今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战略有以下特点: 以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为主攻对象;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成分; 针对肿瘤 发生发展的机制寻找新的分子作用靶点酶、受体、基因; 大规模快速筛选; 新技术的导入 和应用:组合化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工程、DNA芯片、药物基因组学等。抗肿瘤药物正从传统的非选择性单一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 型抗肿瘤药物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面对威胁人类生命 健康最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至今仍然缺乏高效、特异性强的药物,这一 方面反映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艰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还需要新理念、 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抗肿瘤药物的进展,迎合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要求,为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昭示 着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时代:分子靶向药物提高了部分化疗耐药肿瘤的疗效,在耐受性方 面亦有一定优势,与化疗、放疗的联合,以及靶向药物之间的联合,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这一研究理念已经渗入到全球的抗肿瘤药物开发的各个领域,为提供高选择性、高效、低 毒药物奠定了基础。同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既有助于抗肿瘤药物的治疗

阿糖胞苷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 随着近几年技术的发展,肿瘤化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肿瘤患者的寿命明显地延长了,尤其是那些患有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甚至有了很大的突破。本文从阿糖胞苷的来源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谈起,简单地介绍了阿糖胞苷的临床应用及其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动学特点,其次分析代谢为活性复合物-阿糖胞三磷酸核苷发挥作用,并分别针对细胞毒作用,大剂量给药-阿糖胞苷,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端粒酶作用等来阐述阿糖胞苷的抗肿瘤活性,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是全文的总结部分。 关键词肿瘤,药物,阿糖胞苷,研究

目录 摘要 (1) 引言 (3) 一、阿糖胞苷的简介 (3) (一)阿糖胞苷的来源 (3) (二)阿糖胞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3) (三)阿糖胞苷的临床应用及其出现的不良反应[1] (4) (四)阿糖胞苷的药动学特点 (4) 二、阿糖胞苷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4) (一)代谢为活性复合物-阿糖胞三磷酸核苷发挥作用 (5) 1、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 (5) 2、法尼基转移酶(FTase)抑制剂 (5) (二)细胞毒作用 (6) (三)大剂量给药-阿糖胞苷 (6) (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7) (五)端粒酶作用 (7) (六)其他 (8) 三、讨论 (8) 四、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随着近几年技术的发展,肿瘤化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肿瘤患者的寿命明显地延长了,尤其是那些患有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甚至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对于那些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的,占到恶性肿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研究却未能有明显的进展。不管是肿瘤学家,还是药学家都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如果要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首先得从肿瘤的发生机制着手,这样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几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连带着分子药理学和分子肿瘤学也发展,从而使得一些肿瘤的本质逐步地被阐明。快速筛选基因工程等一些先进技术的发明以及大规模的应用又加速了药物的开发过程,标志着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国内外近几年对于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来看,主要针对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主攻对象为占恶性肿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实体瘤;更多地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抗肿瘤的一些活性成分;多了解肿瘤在体内发生发展的一些机制,寻找新的药物分子作用靶点;大规模快速筛选基因等新技术的应用等。 抗肿瘤药物正在从传统的只针对细胞毒的作用向着针对抗肿瘤机制的多个环节作用的新型方面发展。从文献上来看,目前国内外关注的抗肿瘤作用的新靶点和相应的新型抗肿瘤剂以及主要采用手段有: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包括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细胞周期调控剂,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作为作用靶点;以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作为作用靶点;以抗转移药为作用靶点,减少癌细胞的粘附、脱落还有基底膜的降解;以端粒酶(端粒酶抑制剂)为作用靶点;以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为靶点设计耐药逆转剂;设计细胞分化诱导剂,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向成熟细胞的分化;抗体或者是毒素的导向治疗,来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细胞;设计生物反应调节剂,来提高或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癌基因或是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基因进行基因治疗—通过导入野生型抑癌基因、自杀基因、肿瘤基因工程瘤菌或者是一些抗耐药的基因和反义寡核苷酸片段等。 一、阿糖胞苷的简介 (一)阿糖胞苷的来源 阿糖胞苷属于嘧啶类抗代谢药,其化学名称为1-β-D-阿拉伯呋喃糖基-4-氨基-2(1H)-嘧啶酮。阿糖胞苷最早在1959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ichard Walwick、Walden Roberts和Charles Dekker合成。在1969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阿糖胞苷进入市场。阿糖胞苷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能溶于水等极性溶剂,也可以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熔点为212-213℃。 (二)阿糖胞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它主要作用于细胞的S增殖期,通过抑制细胞DNA的合成,最终干扰细胞的增殖。阿糖胞苷为细胞周期特异性的药物,对处于S期增殖期的细胞的作用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