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海洋与生命教案

最新海洋与生命教案

最新海洋与生命教案
最新海洋与生命教案

高二语文日日清(C)卷

《海洋与生命》2014-3-17日星期一出题者:赵艳茹许景华刘达

知识链接

一、作家及背景

童裳亮,山东海洋学院教授、科普作家。1936年生,浙江临安市人。本文是他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二、重点词语注音

瀚淀翱翔石莼浒苔茎

脂肪氯化钠棘皮动物硬壳曝嗮

三、文章的结构层次,请将空补充完整。

高二语文日日清(C)卷

《海洋与生命》2014-3-18日星期二

四、研读课文重点突破

(一)浩瀚的海洋

问题一:这部分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问题二:这部分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的“浩瀚”?

问题三:作者在这里突出海洋的“大”和“深”呢这和后面的内容有何关系?

(二)生命的摇篮

1、生命是怎样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1—3自然段)

2、原始生命在海洋里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4—9自然段)

3、陆地高级动植物是如何由海洋动植物进化而成的?(10—12自然段)

(三) 天然的牧场

昔日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那么今天的海洋与生命,特别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四)1、这篇说明文运用了一些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除了说明,还有一些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2、这篇文章中都运用了哪些说明顺序?

(五)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高二语文日日清(B)卷

《海洋与生命》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出题者:赵艳茹许景华刘达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

1)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80%以上,不会缺水之忧。()

2)水是良好的溶济,海水中含有许多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和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轻松从水中获取。()

3)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加之水体浩大,温变大,天然的“温床”。()

4)水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5)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有3.61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71%()

二、、说出下列各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深度是11034米。()

2、海水中含有许多种人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如氯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磷酸盐。()

3、辽阔的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澜,在金色的阳光下,像无数面银镜在闪闪发亮,海渐远,天渐低.海洋在远方和蓝天相接。()

4、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而世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840

海洋与生命(教案)

海洋与生命 童裳亮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密切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 2 、学习本文按事物质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以及综合运用多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 [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按事物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以及综合运用多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本文按事物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点将本文的知识点运用概念图方式进行条理化,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逻辑顺序。 [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知道是“类人猿——类猿人——猿”,如果再问,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能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了。如果再问,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从哪里来的呢,可能大部分同学都说不清了。今天我们学过这篇文章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现在就开始我们的生命之旅——《海洋与生命》( 投影:海洋与生命) 二、作家及背景: 童裳亮,山东海洋学院教授、科普作家。1936年生,浙江临安市人。本文是他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三、课文研析 (一)解题、学习说明文知识 大家从题目上可以看出这篇说明文讲了哪些内容? 课文讲了“海洋”、“生命”及“海洋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我们理解的重点应放在“与”字上,即海洋与生命的关系上。这种说明事物之间关

系的说明文,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大家通过阅读第五册知道,依据不同的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实物说明文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事理说明文。现在大家阅读有关事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见“单元训练目标”) 好,大家了解了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这篇文章。 (二)课文阅读 学生自读课文 (三)内容研析 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十分明晰的,一共有三个小标题,最后还有一段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问题一:作者为什么写这四部分内容?这四部分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 先来看这四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最后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 问题一:这部分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浩瀚) 问题二:这部分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的“浩瀚”?(“大”、“深”) 问题三:为了说明海洋的“大”和“深”,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列数字2、作比较,此外还进行了假设) 问题四:“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能使读者对事物获得具体而确切的印象。但是要注意数字的准确性、真实性,对于一些估计的数字要交代清楚,而且应力接近实际。(见第五册P18)作比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还有一点就是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 问题四:文章开头的两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 (描述。作用:非常生动,形象,描述了海洋的美丽景象,以人入胜) 总结:总之,这一部分概括说明了海洋的既大又深。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突出海洋的“大”和“深”呢?这和下面的内容有何关系呢?让我们先看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 问题一:这部分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摇篮”。什么是“摇篮”?语的解释是“可摇动的婴儿卧具。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发源地”。“生命的摇篮”也就是生命的“发源地”。这一部分是讲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那么,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呢?这一部分就回答了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利用提示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宽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续编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课文里有许多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词语,请一位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遍。 3.这些词语就在课文里,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圈出后请你轻轻地读读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二、利用对话中的提示语,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课件出示句子)找到了吗?圈出这些词语后,你发现了什么? 2. 这些词语表现了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那你能不能利用这几个词来学学陶罐和铁罐是怎么说话的?自己先试着来读读这几句吧,看谁读得像故事里的陶罐和铁罐! (1)精读前三句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学生甲读不好: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你们怎么知道的?那可以怎么读? 学生乙读得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你们还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你们听到了一只怎样的陶罐?两只罐子的表现真是截然不同!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轻蔑”是怎样的神气?谁能学着铁罐的样子轻蔑地来说说这句话。指名哪些地方让你听出轻蔑的感觉了?齐读:个个眼里都带着轻蔑的神气呢! 师生对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精读第四、五对话。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看来这几个表现人物说话时神态的词语在朗读中的作用挺大的。瞧,故事接着往下发展,这一次陶

海洋与生命导学案

第三层(第6段) 海洋与生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 主要内容。 2初步具有概括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 一、说明文相关知识链接: (1) 说明文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 性质、功能;或阐明 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 说明文分类: ① 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② 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3) 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弓I 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 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4)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二、作者简介: 童裳亮,1936年生,浙江临安市人,科普作家。长期从事仿生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的 教学和科学研究。 翱翔( )浩瀚( )蓝藻( )棘皮( )曝晒( ) 石莼( )氯化钠( )浒苔( )礁膜( )硅藻( ) 四、研读课文重点突破 (一) 浩瀚的海洋 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介绍海洋的概况,说明海洋的深广。这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3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第4-5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部分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2、这部分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的“浩瀚”? 3、作者在说明海洋的“大”和“深”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二)生命的摇篮 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说明海洋孕育、诞生了生命。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1-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4-9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10-12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原始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这部分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天然的牧场 第三部分(“天然的牧场”)说明海洋是“天然的牧场”,这一部分共七段,可分三层: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的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示弱;感悟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居于教材特点、编写意图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选择: 1.让语文教学更“简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简约,本堂课确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任务──情境对话。其次是教学环节的简约,本堂课围绕核心任务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熟悉角色、选择角色、进入角色(对话)。 2.让语文教学更“感性”。在这堂课里,我们不要求学生分析寓意,“讲”寓意,更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记”寓意。不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辩,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书声中,在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中自然实现人文教育目标。读和说,缓说破。 3.让语文教学更“整体”。文本是一个全息元,是一个整体,能整篇教学就整篇教学,不肢解,不选取。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突破习惯于一段一段地教,尝试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在“选择角色”这个环节,我提了一个“你为什么选择陶罐”这样一个涵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思考感悟。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整段整段诵读。 4.让语文教学更“语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角色朗读”、“对文章补白”、“想像对话”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在“对文章补白”的过程中,在“想像对话”的过程中,即在种种“听、说、读、写”等等言语实践活动中,领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海洋与生命答案

海洋与生命答案 【篇一:海洋与生命(教案)】 /p>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密切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 2 、学习本文按事物质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 说明层次以及综合运用多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 [ 教学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按事物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 明层次以及综合运用多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本文按事物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 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点将本文的知识点运用概念图方式进行条理化,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逻辑顺序。 [ 教学内容及步骤 ] 一、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知道 是“类人猿——类猿人——猿”,如果再问,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可能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了。如果再问,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从哪里 来的呢,可能大部分同学都说不清了。今天我们学过这篇文章就能 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现在就开始我们的生命之旅——《海洋与生命》 ( 投影:海洋与生 命 ) 二、作家及背景: 童裳亮,山东海洋学院教授、科普作家。1936年生,浙江临安市人。本文是他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三、课文研析 (一)解题、学习说明文知识 大家从题目上可以看出这篇说明文讲了哪些内容? 课文讲了“海洋” 、“生命” 及“海洋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我们理解的重点应放在“与”字上,即海洋与生命的关系上。这种说 明事物之间关

系的说明文,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大家通过阅读第五册知道,依据不同的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实物说明文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景 泰蓝的制作》,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事理说明文。现在大家阅读有 关事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见“单元训练目标”) 好,大家了解了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理论 来分析这篇文章。 (二)课文阅读 学生自读课文 (三)内容研析 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十分明晰的,一共有三个小标题,最后还有一段 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问题一:作者为什么写这四部分内容?这四部分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 先来看这四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最后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 问题一:这部分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浩瀚) 问题二:这部分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的“浩瀚”?(“大”、“深”) 问题三:为了说明海洋的“大”和“深”,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列数字 2、作比较,此外还进行了假设) 问题四:“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能使读者对事物获得具体而确切的印象。但是要注意数字 的准确性、真实性,对于一些估计的数字要交代清楚,而且应力接 近实际。(见第五册p18) 作比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更深刻地理解 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还有一点就是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问题四:文章开头的两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 (描述。作用:非常生动,形象,描述了海洋的美丽景象,以人入胜) 总结:总之,这一部分概括说明了海洋的既大又深。那么我们的问 题是: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突出海洋的“大”和“深”呢?这和下面的内 容有何关系呢?让我们先看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 问题一:这部分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最新)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 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教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傲慢无理,一个谦虚礼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查生字认读的情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非常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开始了。 三、品读课文 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诉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 生:不要骄傲,要学习陶罐一样谦虚…… 师:好了,同学们知道了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奚落这个词的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瞧不起,嘲笑…… 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铁罐那么骄傲…… 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那我们就来逐个解决以上的问题。 汇报: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陶罐对铁罐说了哪几句话?说这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的?谁来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3、铁罐奚落陶罐还有哪句呢?这时候又是什么态度呢?哪位同学带着轻蔑的样子来读读。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来给老师做旁白好吗?师范读 4、再找找看还有哪些是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铁罐从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谁再来读读铁罐恼怒的句子。 5、铁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经到了狂妄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写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谁来模仿狂妄自大的语气来读读。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说明

27 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罐的谦虚有礼而不软弱。 4.读懂课文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通过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2.能够通过本课学习,编写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罐和铁罐的图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导入 1.出示课件里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罐和铁罐的质地、特点。

罐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红、白、彩和黑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罐的表现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光洁美观。 铁罐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较坚固。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发生在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罐和铁罐,随机指导“罐”字的书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字词。(出示课件) (1)生字词: 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罐奚落轻蔑 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学生齐读、一生领读、同桌互查。)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

海洋与生命--童裳亮习题

海洋与生命 一、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擂( )台打擂( ) 芭蕾( )舞罹( )难管窥蠡( )测范蠡( )踉( )跄( ) 量( )体裁衣量( )力而行尥( )蹶( )子瞟( ) 望恶劣( ) 凛( )冽囹( )圄( ) 馏( )馒头镂( )骨铭心 露( )马脚露( )骨露( )天抛头露( )面俘虏( ) 杀戮( )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杀戳(戮)痉孪(挛)美仑(轮)美奂罗(啰)唆蛛丝蚂(马)迹 萎糜(靡)不振沉缅(湎)名(明)信片默(墨)守成规大姆(拇)指 沤(呕)心沥血凭(平)添出奇(其)不意修茸(葺)亲(青)睐二、填空题: 1.《海洋与生命》全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A时间顺序 B 逻辑顺序 C 程序顺序 D 空间顺序 2 .常用的说明顺序有。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宜 用;说明事物不同的部位的情况,宜用;说明物品的制作过程,宜 用;说明事物的内在的联系,宜用。 解答:顺序说明 顺序说明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或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或把二者结合起来,对说明的顺序做合理的安排。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收到有条有理说明事物的效果。 顺序说明大致可分三种: 第一种是按空间顺序说明。从被说明事物的各个组成的空间顺序中,寻到合理的顺序,依此顺序来说明事物。或由上到下、由前到后,或由左到右、由外到内,或由大到小、由主到次,或由局部到整体等。 第二种是按时间顺序说明。按照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以时间为线索,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就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还可说明事物发展的未来。在《海洋与生命》一文中,作者用“大约在32亿年以前”,“大约一亿年以后”,“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为顺序来说明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发展的情况的。 第三种是按逻辑顺序说明。即按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来说明,它反映了人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深刻认识,重在说明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海洋与生命》有段文字说明优越了海洋环境也限制了生物向高级的方向发展,高等动植物是在陆地上诞生的这一道理时,就是按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来说明的,按逻辑顺序说明,主要用来阐明事理。 三、阅读题: (一)正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样,优越的海洋环境也限制的生物向高级的方向发展。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是在陆地上诞生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是有原始的海洋鱼类移居陆地以后才漫漫进化起来的。而陆地植物则是由海洋藻类进化而来。这种移居陆地的过程,很可能是被迫的。由于地壳的变化和气候的变迁,一部分海洋变成了陆地。迫使一些水生的植物逐渐分化为根、茎、叶。根钻进土壤吸收养料和水份,叶在空中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茎起着连接和支持植物的作用。陆地动物逐渐进化出四肢,以适应在陆地上的奔跑。由于陆地气候干燥,气温变化较大,于是陆地动物又进化出致密的皮肤和保温的毛发。总之,陆地的艰苦环境锻炼了生物,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变得更加精细、更加复杂、更加完善。 1.联系上文,说说“优越的海洋环境”是指哪些: 2.“这种移居陆地的过程,很可能是被迫的”一句中“被迫”的原因可能是() A.海水由淡变咸。 B.海水中生命的弱肉强食。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的变迁,一部分海洋变成了陆地。 D.陆地的环境比海洋更优越。 3.本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陶罐和铁罐教案完整版

陶罐和铁罐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注:后面附我校信笺(也可打印),写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设想、教学反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①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②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③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 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 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有疑惑的地方,

并搜集相关资料。 2、形象导入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质地、特点。 陶罐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 800-900 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 陶和黑陶等。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 陶罐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 光洁美观。 铁罐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较坚固。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 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随机指导罐字的书写。 二、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指导组词。 3、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更正读音。 三、品读体验 1、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 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说明

《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铁五小学马燕娜 教材分析: 《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罐,常常奚落罐,谦虚的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目标: 1、识“、懦”等几个生字。会写“、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罐的谦虚有礼。 教学重点: 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

礼”和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知道孩子们喜欢交朋友,今天老师也请了两个朋友,你们瞧是谁呀?师板贴罐和铁罐的图片。(这是罐,这是铁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罐和铁罐 “”字很容易写错,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板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已试着把这篇课文读通读顺。开始吧!(生读) 师过渡: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的学习能力特别强,今天老师想见识见识,接下来谁来露一手,读读这些新词。 2.出示词语课件: 御厨傲慢奚落谦虚懦弱和睦相处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荒凉懦弱相提并论抽生读(若读得好:——你真像个小小播音员,读得可真准!……——请你当小老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团结小学李玉梅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和不软弱。 难点: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一、导入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铁罐,谁还记得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呢?指名说。(易碎,坚硬)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板题齐读)。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打开书107页,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关键词,理解课文。 1、师:同学们刚才提到一个词“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嘲笑,讽刺,挖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说出了直接的理解,还给“奚落”找了很多近义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理解词语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想学吗?我们就以“奚落”为例!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书上已经出现道道横线,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相关句子。 2,小声读一读2--9段。(1.)看看铁罐是怎样一次次奚落陶罐的陶罐是怎样应对的?。(2)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汇报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指名读第一句。 师:听了他读,你体会到什么?

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 ——童裳亮 我们之前学了《包身工》,那是一篇报告文学,属于记叙文,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海洋与生命》。 一、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引用说明、摹状貌、引资料等。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事例说明文。课文选自《科学实验》,作者是童裳亮。童裳亮教授是浙江临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1980-198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进修,1986-1987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研究。历任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主任、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海洋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等职。长期从事海洋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鱼类生理学》、《海洋生物技术》、《仿生技术》、《中老年健康自助》等。他也是一名科普作家。《海洋与生命》一文于1985年入编全国高中《语文》课本作为教材,他的科普图书《海洋生物趣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27.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认识“陶、懦、恼”等6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3.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设境导入 1.早上,林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张《失物招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丢 失了什么东西呢? 2.哦,原来是陶罐在寻找铁罐啊!那么铁罐到底去哪里了呢?今天我们就继续 走进27课——《陶罐和铁罐》。 二、研读铁罐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第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地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子? (2)反馈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它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指名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指名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 5.。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6. 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 7.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海洋与生命教案

海洋与生命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早在2500 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就预言: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那么,海洋为什么对人类有着这么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揭开这个秘密。(板书: 海洋与生命) (二)作家及背景: 本文是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教授童裳亮同志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三)初步把握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处理字词。 淀di a翱翔a o xi a n浩瀚h an蓝藻z d棘皮j曝晒p U石莼ch UrM化钠l(浒苔 h 口礁膜ji ao 2 讲解:教师讲解科学名词,扫平阅读障碍。 (1)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2)石莼、浒苔、礁膜,都是绿藻。石莼,一作“石蓴”,亦称海白菜。浒苔,也叫“苔条”。礁膜,又叫石菜、绿紫菜。三种藻类植物,晒干以后都可以使用。 3 理清结构: 学生讨论结构提纲,教师归纳。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 介绍海洋的概况,说明海洋的深广。这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3 自然段)写海大。首先从直观感觉写起,描述海洋的辽阔,接着从地图上看,进一步显示海洋之大,最后用精确的数字说明海大。 第二层( 4 自然段)写海深。 第三层( 5 自然段)小结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 说明海洋孕育、诞生了生命。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 (6——8 自然段)介绍生命在海洋诞生发展的过程。 1 第二层(9——14 自然段)阐述原始生命诞生的原因。采用总——分总的写法,首先提出海洋孕育原始生命的原因是由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的。接着从四个方面阐述海水的重要作用。 第三层: (15自然段)分析海水过去的特性,进一步说明生命的诞生与海洋的关系。 第四层: (16——17 自然段)说明高等动植物的诞生与海洋的关系。 第三部分(天然的牧场): 说明海洋是天然牧场,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第一层: (18 自然段)承上启下,衔接两部分。 第二层: (19——20 自然段)说明丰富的海洋动物是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 第三层: (21——24 自然段)说明海洋植物是供养海洋动物的天然“牧草”。

海洋与生命课文练习及答案

海洋与生命课文练习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站在祖国的海浜,观赏一下海洋的景色吧。 B、陆地气候干燥。 C、生长在沿岸一带的大形海藻,在海洋植物界是微不足道的。 D、陆地的艰苦环境锻练了生物和。 2、下列词语解释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不完也用不完。竭,尽,用尽 B、新代:课文中,这个成语指生物体部以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 C、自食其力:自己靠某种力量而生存。 D、举足轻重:形容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影响全局。 3、请指出下列句子的所用的修辞手法 (1)海茫茫,水汪汪。 (2)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 (3)正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样,优越的海洋环境也限制了生物向高级的方向发展。 (4)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 4、下列6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约在32亿年以前,最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 ②这些原始生命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 动物、棘皮动物。 ③它们以海洋里自然形成的一些有机物为生,所以叫“异养生物”。 ④大约1亿年以后,才出现像蓝藻一样的原始生命,这是一批自食其力的“自养生物”。像鱼类这 样比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 ⑤后来,还出现了像鱼类这样比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 ⑥原始生命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又形成了许多海洋藻类。 A、①④③②⑥⑤ B、①③④⑤⑥② C、①⑤⑥②③④ D、①③④②⑤⑥ 5、仔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经验告诉我们,哪里森林成阴,哪里就百鸟齐鸣;哪里牧草丛生,哪里便牛羊成群。海洋的情形也不例外。这是因为植物能依靠太阳能来合成有机物,动物只能以植物生产的现成有机物作为燃料,来开动自己这部生命机器。尽管有些动物是吃肉的,但是这些动物所猎食的动物,到头来还要以植物为生。

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 童裳亮 [ 教学目标 ] 1 、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密切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2 、学习本文运用描写、比较和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懂得说明事物不但要说明它的特征,还要说明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道理。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 [ 教学重点、难点 ] 1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事理。 2 .教学难点: 说明事物不但要说明它的特征,还要说明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道理。也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早在 2500 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那么,海洋为什么对人类有着这么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揭开这个秘密。 ( 板书:海洋与生命 ) (二)作家及背景: 本文是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教授童裳亮同志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三)初步把握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处理字词。 瀚 h à n 淀 di à n 翱翔á oxi á ng 莼 ch ú n 浒 h ǔ 2 讲解:教师讲解科学名词,扫平阅读障碍。

( 1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 2 )石莼、浒苔、礁膜,都是绿藻。石莼,一作“石蓴”,亦称海白菜。浒苔,也叫“苔条”。礁膜,又叫石菜、绿紫菜。三种藻类植物,晒干以后都可以使用。 3 理清结构:学生讨论结构提纲,教师归纳。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 1 ―― 3 )自然段:用描述的方法,抒情的笔调,介绍海洋之大。 ( 1 )浩瀚的海洋第( 4 )自然段:用确凿事实说明海洋之深。 第( 5 )自然段:小结,海洋又大又深。 第( 6 ―― 8 )自然段:说明原始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 2 )生命的摇篮第( 9 ―― 15 )自然段:从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说明原 始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 第( 16 ―― 17 )自然段:从海洋的变迁来说明生命在海洋里的诞生,在陆地上进化。 第( 18 )自然段: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 3 )天然的牧场第( 19 ―― 20 )自然段:介绍了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说明它们是人类副食的重要来源。 第( 21 ―― 24 )自然段:介绍了丰富的海洋植物,说明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 4 )广阔的前景:第( 25 ―― 28 )自然段:说明我国开发海洋事业的优势及利用海洋资源的广阔前景。 (板书:浩瀚的海洋、生命的摇篮、天然的牧场、广阔的前景) (四)深入分析课文内容,落实重难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 .作者是怎样写海洋之大、海洋之深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者首先实地观赏“辽阔”,其次从地图上观看地球全貌“海茫茫,水汪汪”,最后把海洋与陆地作比较。用了两个对比:一个是陆地的平均高度和海洋的平均深度相比,一个是用世界最深的马利亚纳海沟与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相比,从而使人们具体了解海洋不仅大而

2016年5月对口高三《海洋与生命》答案

2016年5月对口高三《海洋与生命》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站在祖国的海浜,观赏一下海洋的景色吧。 B、陆地气候干燥。 C、生长在沿岸一带的大形海藻,在海洋植物界是微不足道的。 D、陆地的艰苦环境锻练了生物和。 2、下列词语解释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不完也用不完。竭,尽,用尽 B、新陈代谢:课文中,这个成语指生物体内部以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 C、自食其力:自己靠某种力量而生存。 D、举足轻重:形容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影响全局。 3、请指出下列句子的所用的修辞手法 (1)海茫茫,水汪汪。 (2)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 (3)正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样,优越的海洋环境也限制了生物向高级的方 向发展。 (4)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 4、下列6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约在32亿年以前,最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 ②这些原始生命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 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③它们以海洋里自然形成的一些有机物为生,所以叫“异养生物”。 ④大约1亿年以后,才出现像蓝藻一样的原始生命,这是一批自食其力的“自养生物”。 像鱼类这样比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 ⑤后来,还出现了像鱼类这样比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 ⑥原始生命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又形成了许多海洋藻类。 A、①④③②⑥⑤ B、①③④⑤⑥② C、①⑤⑥②③④ D、 ①③④②⑤⑥ 5、仔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经验告诉我们,哪里森林成阴,哪里就百鸟齐鸣;哪里牧草丛生,哪里便牛羊成群。海洋的情形也不例外。这是因为植物能依靠太阳能来合成有机物,动物只能以植物生产的现成有机物作为燃料,来开动自己这部生命机器。尽管有些动物是吃肉的,但是这些动物所猎食的动物,到头来还要以植物为生。 (1)这段文字中,使用了哪三种修辞手法? (2)这段文字中共包含哪三种复句类型? (3)课文里,作者把海洋说成是“天然的牧场”,从本段文字来揣摩,所谓“牧草”指什么?“牛 羊“又是指什么? 二、课文阅读 我们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一些海洋生物的含水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五。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没有它,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长时期内动物缺水要比缺少食物更加危险。水对今天的生命是如此重要,它对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举足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