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一、中国部分

1.《周礼·考工记》的内容及其绘画思想对后世城市规划的影响

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规定士大夫贵族的宅第为“前寝后殿”

影响:《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最早、最完整的记载,确定了中国古都堂堂正正、方正规划、整齐划一、对称均衡、等级森严的风格特征,影响极其深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对城市主体规划结构的影响:“择中立宫”、几何中心、中轴线、以宫城为中心,宫城中轴线作为城市的中轴线,其它建筑对称环绕布置周围。

B.对城市规划秩序的影响:礼制的城市规划秩序,“礼”充满国家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国以“礼”制,在以后的建国中,都以“礼”为原则。

C.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经纬涂道路系统,追求正南正北、垂直相交的道路,棋盘式布局,以至影响到今天的城市。

D.对规划布局方法的影响:方格网的规划布局方法,把城市看作方格网布局,这个中国人“天圆地方”的观点相同。

E.“相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人的规划思想,对后来城市规划和建设影响深远。

2.《管子·乘马》中有关城市规划的内容及其表达的规划思想

《管子·乘马篇》:“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中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此外,在城市布局上提出按职业组织聚居,“凡仕者近公(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商近市”

意义:勇于打破“先王之制”中规中矩的礼制秩序,其设计思想顺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当时城市生活的客观需要,为小国古代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使得城市设计观念彻底改变,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城市设计实践的创新。

3.长安附近都城城址变迁图(P28)

4.西汉长安城的规划建设(P29)

(1)为了配合地形及现状,城市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但力求规整,符合《考工记》的做法。

(2)街道正十字相交,正东正北。贯通南北的安定门内大街长达5公里。

旁三门中轴对称经纬涂的道路系统

(3)城中主要的功能区是宫殿,主要分布在城南,而财货买卖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城北,前朝后市。(4)帝王园林:城南曲江池、终南山

(5)居民点分布在城内各宫殿之间,称为闾里,宫殿与居民点混居。

(6)陵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各地贵族富豪,在汉长安周围黄帝陵墓处设陵城,陵城的性质是消费型城市。

5.三国曹魏邺城规划的规划布局及意义(P37)

规划布局:1.功能分区严格,“前寝后殿”

2.改正了东汉洛阳分置南北二宫的不便

3.城市空间艺术上的轴线处理

意义:1.曹魏邺城打破了《周礼·考工记》的传统都市模式,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开创了中国城市的“秩序性”,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继承了汉代宫室与外城的区分,不同的是区分更明确,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和等级的森严,在古代成的规划中有重要影响。

2.整个城市的布局新颖、结构严谨,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种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此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重大影响。

3.宫城居城北中部,由大殿构成中轴线,为以后唐、宋、元、明、清都城的宫殿布局开创了先例。6.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

1.方正的城市轮廓,宏大的城市规模。

2.多重城墙,明显的功能分区。

3.宫城居中,对称布置,左祖右社——择中立宫,以左为尊。

4.棋盘式路网:城市道路都是土路,没有路面。

5.左右对称的集中市肆:九宫格布局,核心部分是管理机构,优点是集中管理,缺点是不便于百姓使用。

6.严整、对称封闭的坊里

7.隋唐洛阳城的规划布局

1.宫城皇城位于都城的西北隅

2.戒备坚固严密,远在大兴之上

3.缩小里坊面积,以强化对居民的控制

4.设三个市,更多考虑工商业的繁荣

8.宋代在城市发展上的新变化

(1).定期集市的出现,市镇的产生,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层次。

(2).街巷制产生,坊市制全面崩溃。

(3).构城技术的进步:加砌砖石城墙、瓮城、马面箭楼的修建。

(4).城市更加发展繁荣:人口规模、城市规模、经济发展。

(5).宗教建筑更加发达:佛教、伊斯兰教、喇嘛教。

(6).传统政治中心城市的衰落。

(7).城市空间布局多不规则:城市建设上规划建设与自发建设相结合,且后者影响不断扩大。

9.北宋开封的建设布局

1.城市平面不是十分方正规划,道路划分也有一定的自发倾向。

2.开封的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三套护城河

3.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

4.市分布全城且沿河、路分布,形成商业街;坊市制全面崩溃。

10.《平江图》的重要价值

《平江图》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其正确地放映了当时中国城市的面貌,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古代城市建

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

《平江图》的绘制方法,运用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地图画法,即在平面位置上,画出所表达对象的简洁形象,这样把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外形轮廓、规模、里面造型等都有了生动地描述,使我们能清晰地了解当时城市风貌及一些细部内容。

整个城市及图内标列的位置,也是按一定的比例绘制的,反映了当时具有很高的测绘水平。

11.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反映了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点,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其为政治服务的目的。

2.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园囿有机结合,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效果。

3.完善的上、下水道。既满足人民饮用水源,又使通航河道深入城内,便利商旅及城市供应,水面又与绿化相结合,丰富城市景色。排水系统完善,施工考究。

4.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从选点、地形勘测到先铺筑地下水道,再营建宫殿等,都有统一的领导与指挥,规划设计意图得到执行与贯彻。

12.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状况:

1.规模扩大,地域分布更广

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3.城市镇发展迅速

4.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增强

5.边陲地区城镇分布,地域有了较大的发展

6.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地方小港口城镇兴起与发展

13.明北京城的规划特点(图P138)

1.两重性:作为都城,上层建筑部分按照宗法礼之制思想进行布局,继承发扬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

成为我国城市传统规划建设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商业活动的繁荣,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却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2.明北京城的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

3.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

4.北京城内的街道:棋盘式路网,街区内部,以胡同作为内部联系的道路,基本是元大都的基础。

5.居住区在皇城四周:5城37坊

6.商业区南移,布局更为灵活

7.园林建设较元代有较大发展,大内西利用三海和琼华岛建设西苑,在中轴线上堆煤覆土成山设置景山公园。除此之外的园林基本以王公贵族的小型私家园林为主,园林多依水而建。

8.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一般居民饮用水多为掘井取水,下水道系统为明代整修的砖砌工程。14.清代北京城改建

1.清北京的城市范围,宫城及干道系统均未更动,惟居住地段有改变。

2.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政治生活转移至西城。

3.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不少地区性及行业性的会馆建筑。

4.除原有佛道教寺院建筑外,增建了一些喇嘛庙。

5.人口增加,超过了100万人。

15.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思想

1.有些规划思想与周代的一些关于城市建设制度的记录有关,如《周礼·考工记》

2.一些属于封建等级制度的规制,如建筑色彩,尺度,形制等

3.城市规划思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的哲学思想有关,如儒家提倡“居中不偏”,“不正不威”

4.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自然观在城市规划思想中也有影响

5.还有一些规划思想与久已形成的阴阳、风水八卦等观念有关

6.城市规划中有关数字的应用,也逐渐形成一种传统的观念

16.中国古代的防御设施(P240)

17.近代城市发展与变化的特点

1.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城市

2.近代工矿业及工商业的城市出现

3.铁路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

4.城市空间结构由过去的“开”而不“放”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民半封建城市

18.外国独占城市的特征分析

1.城市规划与建设体现了明确的意图

2.城市建设中的隔离和差异

3.引进外国的建筑形式:早期多古典或仿古形式,后期则现代主义色彩更为浓厚。

4.表现出资本主义城市的特征:商业区在城市平面图尚处于突出的地位

5.规划图的分析:多表现为西方古典的形式主义及早期资本主义规划特征,早期多为表现形式主义的构图,后期则多注意功能及交通问题。

19.旧城改造的含义

旧城是指城市建成区中某些经济衰退、房屋年旧残旧、市政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为了使其恢复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调整原有的结构模式,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达到振兴经济、改善环境与生活质量,一般称为旧城改造与更新。

20.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市。

1997年,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平遥、丽江作为完整的城市,首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外国部分

1.卡洪城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城墙围着,城市用厚厚的死墙划分成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城东为贵族区,城东有市集,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2.乌尔城

1.当地居民的天体崇拜与山体崇拜结合而成的宗教建筑物。

2.体现了纪念性建筑的集中式高耸构图的建筑处理手法;一般为7层,逐层缩小,有坡道或阶梯通达每层;最上面有神堂(庙宇)

3.与两河流域下游平原地区的广大背景相适应

4.古埃及的金字塔与其有渊源关系

5.对伊斯兰建筑有深远影响

3.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建设主要成就:

1.政治军事与宗教中心,位于高处的神圣之所,建筑不考虑环境关系,专政时期的产物,以防御为目的

2.希波战争后历经40年建造,叫“工城”

3.陡峭土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

4.雅典娜青铜像是纪念性雕像

4.希波丹姆规划形式:

1.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形式

2.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数字化比例和谐,有中央十字大街

3.研究功能分区,三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4.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普南城,影响深远

5.罗马营寨城

? 1、方正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向。

? 2、中间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

? 3、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6.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

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的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筑经验,在城市建设上,对城址选择、城市形态、城市布局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公元1世纪的论文集,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总结。

? 城市选址:必须占用高爽地段,不占沼泽地、病疫滋生地,必须有利避浓雾、强风和酷热,更有良好的水源供应,有丰富的农产资源以及有便捷的公路或河道通向城市。

? 建筑选址:探讨了建筑物的性质同城市的关系,地段四周的现状道路、地形、朝向、风向、阳光、水质等等。

? 街道布置:研究了街道与常风向的关系、与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

? 理想城市模式:平面形式八角;城墙塔楼间距不大于箭射距离;放射环形道路;市中心广场神庙居中;道路不直对城门,以避强风。

7.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类型

1.要塞型:以后发展成为社会的核心和适于居住的城镇

2.城堡型:城市是在封建主的城堡周围发展起来的

3.商业交通型: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

8.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征

1.中世纪西欧的早期城市是自发形成的,以环状和放射状为多,以后商业发展,也建造了一些方格网状的城市

2.中世纪欧洲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

3.中世纪城市划分为若干教区

4.中世纪城市有美好的城市环境景观,亲近近人

9.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最杰出的建筑群,号称“印度的珍珠”(P70)

10.古典主义的特点:

1.在建筑方面,古典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建筑潮流

2.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也是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在美学上的反应

3.体现了秩序的、有组织的、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

4.力求在一切文学艺术的样式中建立“高贵的体裁”所必需的规则,这些规则是理想的、超时间的、绝对的。他认为不依赖性经验是万能的

5.在艺术作品中追求抽象的对称和协调,寻求艺术作品的纯粹几何和数学关系,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

11.巴黎拿破仑第三和欧斯曼巴黎改造的背景,目标及主要内容

规划者:欧思曼

改造背景:当时法国国内及国际铁路网已形成,使巴黎成为欧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城市原有功能结构由于急剧变化而产生城市现状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目标:功能要求、改造市容、装点帝都的艺术要求、政治目的、宣传帝国、军事防御

规划内容:

? 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大十字感到把里沃利大街向东延长至圣安东区,使它与西

端的爱丽舍田园达到连成巴黎的东西主轴,并于一条与之垂直的南北干道形成一个大的十字交叉。这个大十字交叉,均穿通市中心,是椭圆形是取得长轴和短轴。

? 托宽大道,疏展城市交通,方便镇压起义者

? 大规模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改善了自来水供应,增加了水压

? 街道上增加了照明气灯

12.新协和村

居民人数300~2000人,耕地面积为每人0.4公顷或略多,新协和村中间设公共厨房,食堂,幼儿园,

小学会场,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工场与手工作坊,村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全村的产品集中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共有。

13.法郎吉

傅立叶主张以法郎吉为单位,由1500~2000人组成公社,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替代。通过组

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

14.田园城市

(一)霍华德

(二)“田园城市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垄断过渡。中小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社会矛盾加剧。

2.思想的起源

---深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

---社会改良而不是社会变革

---示范试验与实现社会公正

(三)“田园城市理论”的理论基础——城乡磁体理论

1.Town:

有利的因素:获得职业岗位和享用各种市政服务设施的机会,不利条件为自然环境的恶化。

2.Country

极好的自然环境,但乡村中没有城市的物质设施与就业机遇,生活单调。

3.Town-country magnet

具有高效能与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又可兼有环境清静、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

(四)霍华德田园城市方案

1.单个田园城市的结构

城市人口规模为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占地400公顷,外围2000公顷农业生产用地,作为永久性绿地,城市有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六条各36米宽的大道从圆心放射出去,把城市分为六个相等的部分,若城市平面为圆形,中心至周边的半径长度为1140米,城市用地的构成是以2.2公顷的花园为中心,围绕花园四周布置大型公共建筑如市政府、音乐厅、医院等,其外围环绕一周的是占地56公顷的公园,公园外侧是向公园开放的玻璃拱廊——水晶宫,作为商业、展览用房、居住区位于城市的中间地带,130米宽的环状大道从其间通过,其中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六块1.6公顷

的学校用地,其他作为儿童游戏和教堂用地,城市外环布置工厂、仓库、市场等工业用地,城市外围

为环绕城市的铁路线和2000公顷的永久农业用地——农田、菜园、牧场、森林等。

2.田园城市的群体组合

单个田园城市外围布置有环城铁路和永久绿地,严格控制城市规模,霍华德主张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后,应停止增长,其过量部分应由邻近的另一个城市来接纳,因而居民点呈现为多中心的复杂的城

镇集聚区,即若干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58000人)构成一个城市组群,用铁路和道路把城市群连接起来,这种多中心的组合成为“社会城市”

3.田园城市实现的关键

? 土地公有、自由结合、自然之爱、社会之爱

? 行政办法、过分集权、侵犯既得利益、妨碍自由

霍华德认为田园城市的实现是靠着旧城不断完善,政府贷款获得廉价土地、使用者缴纳“税租”,他认为田园城市是社会改革的万能钥匙(THE MASTER KEY)

(五)田园城市的试验

(1)两座新城的试验:

---莱奇沃斯(Letchworth)(1903年)

---韦林(Welwyn)(1919年)

(2)从对理论的宣传到对实验的经营

(六)“田园城市理论”的意义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低估了一个以赚钱为主的经济社会中大都市市中心的强大吸引力和高租金、交通拥挤的价值,且人为地对城市发展速度进行组织和抑制已经不可能,因此当城市没有到达无法忍受的境地时,霍华德的伟大学说遭到社会拒绝也是必然的。

田园城市学说的光辉与伟大:

(1)以社会改革目标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对传统城市规划的挑战

城市的运行越来越复杂,旧有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只有动态的理想城市并以城市发展的一定社会目标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据,物质环境的建设才能有的放矢

(2)摆脱城乡对立的城市规划观念---“城乡磁铁”

建立一个既有城市繁荣、高效和方便的就业与生活条件,又有农村卫生和优美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他称之为“城乡磁体”。要建设这样新型城乡结合新城市,必须控制城市规模。

(3)发展极限的观念

发展极限概念的引入希望人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发展城市,注意城市的运行效果和环境质量

(4)有机平衡的原则

田园城市的创新之处在于它通过一个“组合群体”对城市错综复杂的情况进行合理处理,并建立起内在的平衡机制以协调城市的生长与发展

(5)动态管理的原则

城市建设的动态管理是一种对城市发展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城市把混乱消灭在萌芽状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霍华德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设想了一种带有先驱性的城市模式,具有一种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他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期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镇理论等有相当大的影响,

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某些规划方案的实践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思想。

15.勒.柯布西埃城市集中论——“明日的城市”

1.勒.柯布西埃

2.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思想

解决城市矛盾的两种思想方法:“城市分散主义”与“城市集中主义”

与霍华德避开大城市本身矛盾建设田园城市不同,他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实,并不反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力量,主张用全新的规划与建筑形式改造城市,认为大城市本身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对大城市矛盾,他提出可以依靠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城市原有空间。

----主要城市规划观点:

(1)传统城市中心功能的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聚集功能;

(2)摩天大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

(3)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4)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3、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

300万人口的明日的城市( The City of Tomorrow),在一个完全平坦的用地上,设计了一个严格对称的网

络状道路系统,两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形成城市纵横轴线,它们在城市几何中心地下相交,采用现代化的几何构图形式,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

规划布局中央为中心商业区,有40万居民居住在24幢60层的摩天大楼之中,高层的周围是大片的绿地,周围的环行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住宅之中,最外围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

4、柯布西埃的建筑观——新建筑五点

? 底层独立支柱:底层透空,有支柱把建筑体形举离地面

? 屋顶花园:平屋顶,布置屋顶花园,恢复被房屋占用的地面

? 自由平面:承重柱与分隔墙体分离,内部之间按使用要求自由分隔

? 横向长条窗: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离,开设水平连续长条窗。

? 自由立面: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离,外墙成为可供自由处理的薄墙。

5、明日的城市与田园城市

柯布西埃与霍华德一样,都是理想主义城市设计的倡导者,但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的

状况;与此相反,柯布西埃则指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这两种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即“城市分散主义”和“城市集中主义”。同时霍华德的规划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是直接从空间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的,因此其论述的过程更多体现人文主义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柯布西埃则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加关心,并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而来改造整个社会,它规划的城市是“在花园中的城市”而不是霍华德德“城市中的花园”式的田园城市。

6、柯布西埃“明日的城市”的意义

柯布西埃的“光辉城市”从未实现,但是它对战后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城市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柯布

西埃顺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潮流,看到了城市集中发展的巨大效益和广阔前景,不采取回避态度,而是寄希望于技术和管理,因而提出了许多大胆的而有启发的设想,对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产生深远

的影响,因此,柯布西埃所倡导的“现代建筑运动”成为20世纪的主流应该是必然的结构。

16.雅典宪章

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17. 阿伯克龙比大伦敦规划

1.规划面积6731平方公里,人口1250万人

2.规划思想:以城市周围的地域作为城市规划考虑范围的思想,体现盖迪斯组合城市的概念,且在制定规划过程中遵循该地思索扩的方法,调查——分析——规划方案。

3.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在距伦敦中心半径约为48km的范围内,由内向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

(1)内圈:

建筑与人口密集,其主要改造特征是改造旧街坊,控制工业类型、规模、人口密度、恢复中心区的形象,降低居住用地净密度,190-250人/公顷。

(2)近郊圈:

建设良好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地区,限制居住用地净密度,每公顷不超过125人,圈内空地尽量绿化,以弥补内圈绿地不足。

(3)绿带圈:

宽约8km的绿化地带,圈内设置森林地带,大型公园绿地以及各种游憩、运动场地,并就进供应新鲜蔬菜和副产品,绿带圈内严格控制建设,构成一个制止城市向外蔓延的屏障。

(4)外圈:主要用于疏散伦敦郡过剩的人口与工业

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由5条同心环路与10条放射路组成,其中B环路是主干路,位于伦敦郡中部。10条放射路由此向外延伸,使伦敦中心区与周围各码头、市场、货场、调车场与工业中心便捷地联系起来。D环路是快速干路,与10条放射路相交处都作立体交叉,使过境交通不穿过市区而从D环路绕通过。

伦敦郡规划绿地内每人8平方米增至28平方米,建成区内绿地成网,建成区外绿地以碶状插入市内,并重点绿化泰晤士河岸。

4.规划的时代意义:

大伦敦规划吸取了20世纪初期以来西方国家规划思想的精髓,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

上,提出了切合时宜的对策和方案。这一规划方案对当时控制伦敦市区的自发性蔓延,以及改善已很混乱的城市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四、五十年代各国的大城市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

5.存在的问题:

(1)中心区人口非但未减,反而有所增长,整个伦敦地区人口亦继续增长。

(2)对其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估计不足。

(3)新城建设投资较大,对疏散人口没能有效的改造,旧区矛盾依然严重。

(4)工业迁出后,没能有效的改造,旧区矛盾依然严重。

(5)距市中心3至10公里的环形地区内,环路和房舍路上的交通负荷不断增长;接近城市边缘而不进入伦敦中心区的车辆是不多的。

(6)地铁和快速交通延伸至郊区后,站线周围又自发地建起了大批成排房屋,使城市的无计划扩张无法制止。

18.昌迪加尔城规划

1.1951年进行规划并开始建设

2.近期规划15万人,远景规划50万人

3.以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的构思,构成了城市总图的特征

4.整个城市有明确的分区,反映了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

19. 英国三代新城建设

1.第一代新城:哈罗新城

? 第一代新城的建设特点:

1946-1950年间英国制定建设了第一批新城,共14个,其建设特点是:

规模比较小,密度比较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比较严格;居住区、工业区等区划分明;道路网为环路和放射路组成。这一代新城在功能和形式等方面大体相似,都强调独立和平衡,但对经济问题考虑较少。

中外建筑史心得体会

中 外 建 筑 史 心 得 体 会 11建装2班 黎姗姗 12号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只要的物质环境。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建筑上凝固着人的生活,她们的需要、感情、审美和追求。建筑把这些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人。渗透到她们的性格和理想中去。建筑成了人们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 我深刻的觉得中外建筑史是门非常有意义的课,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经过了解了这本书后,分别初步的了解了中国建筑史的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宋、辽、金、西夏建筑,元、明、清建筑,近、现代建筑。还有外国建筑史的古代建筑,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和近现代建筑。 早在奴隶制时代,人类的建筑活动已经有了很大规模的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成就比较高,建筑风格千姿百态,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埃及、西亚和波斯的建筑创痛流传甚少,唯独希腊、罗马的建筑在欧洲一直流传,得以发展,并统称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古典文化,把它们的建筑统称为古典建筑。古代建筑又分为了古埃及建筑,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和古美洲建筑。 这些是我在中外建筑史这本书里自己读到的能理解的东西,建筑伴随着人类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由于各国的物产、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多去分享一些中外建筑史,有机会更可以多去看看中国的古老建筑。以后

在生活中我们自己也可以多去关注一些各国建筑发展的历史和特点,特别要对我们中国的建筑进行全面的了解。总而言之,我爱中外建筑史,我要了解中外建筑史。

中外城市史与规划史复习提纲

《中外城市建设史与发展史》 西?部分 绪论 ?了解城市发展史与规划史的学习意义。 ?了解城市发展史与规划史的研究?法。 ?了解如何进?中西?城市的发展?较? ?、古代世界的城市?明(两河流域、古埃及、古爱琴海) ?了解古埃及城市布局与其宗教信仰的关系 ?了解卡洪城的主要特点 ?了解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古代西?国家的城市?明(古希腊+古罗马) ?了解古希腊的?化与历史发展 ?掌握雅典卫城的基本特征 ?掌握希波丹姆规划型式与?列都城的布局特征 ?掌握罗马营寨城的基本特征 ?掌握罗马共和时期古罗马城的特征 三、中世纪西?城市?明 ?了解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类型划分与构成要素 ?掌握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特征:城市形态、中?、路?、景观等。 ?了解典型中世纪城市的特征:城市性质、布局特征、城市中?、形态特征等。 四、?艺复兴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明 ?了解?艺复兴时期城市相?中世纪发?的主要变化 ?了解?艺复兴时期理想城市的主要特征 ?掌握绝对君权时期巴黎改建内容、?的与影响 ?了解“古典主义”及其艺术特征 ?了解绝对君权时期城市建设的基本特征 五、近代西??业化与城市发展 ?掌握近代城市的特点 ?掌握现代城市规划与古代城市规划的区别(关注点、规划内容与?法、城市发展管理等)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的现实需求、思想基础、技术基础、?法与实践基础。 ?掌握?园城市的主要内容与规划实践影响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带形城市、?业城市、城市形态研究的背景、规划内容、规划实践及其影响)

?了解格迪斯的规划思想特征 ?掌握城市集中主义、城市分散主义的规划思想 ?掌握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蕴含的规划思想及其影响 ?了解昌迪加尔、巴西利亚规划的规划内容、规划思想与后效评价 ?掌握赖特?亩城市理论、蕴含的规划思想及其影响 ?掌握沙?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及其影响 六、现代西?城市 ?了解20世纪西?城市发展的简要历程 ?掌握?伦敦规划的形成背景、规划内容、实施评价、规划思想与主要影响 ?掌握卫星城、新城的概念 ?掌握英国三代新城建设的特征与实施效果 ?掌握英国、法国新城建设特征上的差异 ?了解德国战后重建的类型与内容 ?了解瑞典三代新城建设的特征与实施效果 ?掌握哥本哈根规划的形成背景、规划内容、实施评价、规划思想与主要影响 ?掌握《雅典宪章》、《马丘?丘》宪章的内容区别及其反映出的西?现代城市规划的转型与变化特征 ?掌握?较现代城市规划与后现代城市规划 ?掌握全球化、全球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掌握西??都市区规划的基本特征 ?掌握兰斯塔德的空间特征与规划经验 七、美国城市发展过程 ?了解美国城市发展的简要历程 ?了解美国公园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与影响 ?掌握邻?单位、雷德朋的概念以及规划原则 ?了解美国郊区化的发展过程 ?掌握美国城市更新运动的简要过程与批判反思,及其与中国城市更新的对?。 ?掌握城市更新、城市复兴、?都市区、?城市带、巨型城市区的概念 ?掌握城市蔓延的特征、弊端以及规划应对 ?掌握郊区化、城市蔓延、增长管理、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新区域主义、TOD/ TND的概念 中国部分 1、掌握《周礼考?记》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掌握曹魏邺城的布局特征及其对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3、了解古代南京城市规划布局的特征、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与动?机制;

河南城建学院《中外城建史》试题B答案

平顶山工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外城建史》试题B答案 供城市规划专业0513041/2 班使用 一、填空题(25分) 1、商城 2、汉朝 3、瓦子 4、秦 5、里弄 6、帝国主义共占城市 7、新巴比伦王国 8、帝国时期9、要塞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10、田园城市、带形城市、广亩城市11、中心阁12、“功能城市”13、建筑十书14、盖迪斯 15、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 16、人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综合空间 17、适度的集中、均衡的分散 二、选择题(10分) CAACC AACBA 三、简答题(40分) 1、1)唐长安城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影响到城市布局。 长安城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原则,宫城、皇城居中在城市最北面,其它设施则按照封建礼制顺序布局。道路是规整的方格网状系统,有集中的市,市和坊都有封闭的坊墙。 2)宋东京城的布局主要立足点在促进商业的交易,所以城市总体的布局没有严格按照儒家思想的学说。除了皇城、宫城内部布局采取轴线布局,外城的布局比较自由,大街道一般都与商业结合,形成商业街,有集中的市,也有分散的商业街道,市和坊无坊墙。 2、答:城市的产生是在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后,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私有制,才出现了以交换产品的场所-市。所以早期的城市是从农业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与农业的关系很紧密,因此大部分城市都靠近河流。秦汉以后国内有统一的市场,商品流转数量大,商业的运输主要是靠自然水运条件,所以在通航河道的重要渡口或交汇处往往形成较大的商业都会,因此这个时期城市的建设靠近河流主要是方便商业的运输。 3、城市的布局体现了明确的侵略意图,有的偏重于军事,有的偏重于商业贸易,有的偏重于交通运输;城市的布局体现了民族矛盾,中国居住区和外国居住区在建筑质量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绿地标准,公用设施水平上有显著差别;城市的布局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密集的道路网,众多的临界街坊,反映了资本主义城市以营利为目的的特征。 4、雅典卫城建立在城内一个陡峭的山顶上,用乱石在四周砌成挡土墙形成的大平台,山势险要,只有西面有个上下的通道。卫市的主要建筑是供奉城邦保护神雅典娜的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的布局不是刻板简单的轴线关系,而是按照人们祭祀是行走的路线设计的,利用地形,把最好的角度展现给人们,使没段路程展现给人们面前的都是不同的建筑优美景象。 5、圣马可广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达到统一和谐的情调。大广场与靠海的小广场通过钟塔过渡,靠海的大广场和靠海的小广场用用台阶和一对狮子雕像进行过渡。同时广场四周建筑底层采用外廊式做法,使广场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有个过渡。在艺术处理方面,高耸的直塔作为竖直线条,与周围这些建筑物众多的水平线条形成对比。总之,圣马可广场运用了不同空间的互迭手法,视觉上采用相似、对比的手法,使得建筑群体的组合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高峰。 6、1)、进步性:提出了通过限制大城市规模来控制大城市恶性膨胀问题;通过在大城市中布置大面积的绿化带来改变城市环境质量;在城市中心设置公共活动场所,满足人们室外活动的需要;工业区,铁路干线放在城市边缘地带,避免干扰城市。 2)、霍华德没有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本质,资产阶级不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毫无利润可赚的绿化设施和公共活动场地,更不会对城市人口进行疏散

名校历年考研建筑史题

2005同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外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一选择(15分) 1.“殿堂”式建筑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A 穿斗 B 内柱升高 C 彻上露明 D 草栿 2.斗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作为用料度量单位取自斗拱的() A 斗高 B 斗宽C拱宽 D 拱高 6.《中国建筑的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 7.以下哪位学者较早以类型学的观点来推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原型?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D)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斗拱的作用: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用).③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④防雨,早期用夯土墙,怕雨水,但挑檐长度有限,只好再置一檩,以增其长.⑤抗震,纯靠榫卯结构,在外力不大时是刚性的,外力大时是可活动的,抵消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⑥装饰作用。⑦等级标志,明清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⑧模数作用。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大体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两类.从具体部位分为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 A 南怀仁 B W·钱伯斯 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据“大乘的建筑观”一文的观点,以下哪条不是建筑发展的未 来走向(C) A 商业化 B 艺术化 C 非艺术化 D 大众化 14.以下哪条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 C 有限保护 D 酌情保护 15.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 A 历史主义 B 民族形式C中国固有形式 D 民粹主义 二填空(30分) 1.中国古代现知最早的砖见于()遗址,主要用于(铺地)。 2.锢窑多见于()一带,()结构不用支模即可砌成。 3.《清式营造则例》是()(人名)根据《》编著的。 4.计成在《园冶》认为,第园筑之主,犹须什(),而用匠什()。 5.“择中”思想见于《》一书,其中的“国”指()。 6.《说园》的作者(),他还设计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 7.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年,创始人是()。 8.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举,檐步为()举。 9.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城市之间有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在 一定程度上由()方式决定的。 10.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 (数值)。 11.唐宋木构殿堂有()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 上属于()结构。 12.江南园林边界模糊的空间效果,主要是以()和()手法 取得的。 13.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观念不无关系,也是() 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14.上海大厦(百老汇)属于()风格,是()的端景。 15.历史上外来建筑文化移入中国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其英文表 达可用()一词,而当代建筑的一大倾向是“趋同”,英文表达 为()。 三作图(30分) 1. 绘出四铺作斗拱正、侧面图,并绘出华拱和令拱断面。 2. 绘出清式歇山顶纵剖面图,并注明主要构件名称。 3. 试以不少于3幅的系列简图概括出江南民居的主要特征。 外国建筑史 一选择(20分) 1. 西方古典建筑是指(D) A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B 学院派建筑 C 17世纪法国宫廷文化支配下的建筑 D 19世纪以前的古代建筑 2. 古希腊神庙多立克柱式中柱子的细高比一般为1:4~6 3.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式() A 罗马万神庙 B 巴黎恩瓦立德教堂 C 巴黎万神庙 D 卢浮宫东立面 4.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设计教堂的理想空间是() A 十字式 B 中心化 C 拉丁式 D 巴西利卡式 5. 欧洲启蒙运动后建筑思想的演变与各种风格的出现与()的 艺术史研究有关 A 洛吉尔神甫 B 欧文 C 温克尔曼 D 勒杜 6. 下列哪一座哥特教堂最早采用骨架券在圣坛部分开启了彩色 玻璃窗() A 巴黎圣母院 B 巴黎圣德尼教堂 C 韩期(兰斯)主教堂 D 夏特尔教堂 7. 威尼斯圣马可图书馆是由()设计的 8. Forum是指古罗马时期的会场 9. “插入式城市”“行走的城市”的城市设计概念是由(前者由库 克提出,后者由赫隆提出)提出的 10. 下列哪位建筑师被认为是从现代到后现代时期最有影响的 转折人物() A E·沙里宁 B 路易·康 C G·特拉尼 D L·巴拉干 11. 阿尔伯蒂所著的,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的建筑理论书之一 1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外全套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讲稿 第一篇最初的城市---奴隶制社会的城市 第二章古埃及的城市 第一节古埃及社会背景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分期 分为四个时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bc2400年)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bc158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bc1150年) 晚期(公元前1150—bc30年) 三宗教哲学 埃及的奴隶制直接从氏族贵族演化而来。国家机器特别横暴,形成厂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有很发达的宗教为这种政权服务,并实行政教合一,国王为“法老”。 认为人在现实世界是极为短暂的,而人死后,灵魂是永生的,要在千年之后复活,死后的世界是永存的。 四其他 发展几何学、测量学,创造了起重运输机械,并学会了组织几万人的劳动协作。天文学、历法、数学、医学、美术、文学等均达到教成的水平。这些成就对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古埃及城市概况 一孟菲斯古城 1孟菲斯 古王国第一王朝的首都 ●白色城墙 ●法老金字塔、神庙等建于城外远离城市的沙漠边缘 ●第三朝裘萨的墓地与城并驾,有建筑师的参入 ●死者之城比生者之城永恒 2伊套城 十二王朝的首都 ●城墙与城壕 二卡洪城 建设时间:12王朝,公元前2000多年 长方形,380x260米 城市职能:一是认为维修金字塔而建,一是认为通往绿洲的交通要道 城市功能分区:奴隶居住区、贵族区、商人及手工业者等中产阶级住区 城市防御设施:砖城墙,城内分区死墙 城市交通路网:棋盘式,奴隶居住区的主路8—9米宽 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有集市 阶级差异---占据城区的风向优劣区位,建筑密度大小 产生原因—建金字塔/开发绿洲 三第比斯城 生者与死者之城---古埃及中王国与新王国时期(BC1085--2040)(鲁克索与卡纳克神庙已经建在城中,死者之城与生者之城不再离的太远) 死者之城规模不亚于生者之城,重视,同时也促进生者之城的繁荣生存。与金字塔不同,出现山陵崖墓。

中外建筑史概论感想

对中外建筑史的感想 ——品凝固的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筑物能够经得起岁月的风霜雨而屹立在那千年不动摇。在建筑上,凝结着那个时代的经济文化特征,凝结着设计者和建造者的才华。中外建筑史,就像是在品读一部壮阔的史诗,揭开人类文明进步的面纱。 中国与外国的建筑史,各有各的精彩绝伦。 外国的建筑,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神庙、古埃及的金字塔开始,这个辉煌的开端,建筑物体量巨大、设计精妙、工程浩大,充分体现了数千年前先行者们的智慧。古希腊的建筑堪称辉煌灿烂,从帕提农神庙为具最杰出代表,宏伟、端庄、优美、和谐,为世界建筑史添上了一首庄严华美的乐章。在古希腊中被称为“迷宫”的克诺索斯王宫,克诺索斯王宫不仅建筑技术精湛,而且内部装饰极为复杂,其壁画经久如初,整个迷宫的建筑设计严谨,玲珑多变,显示出克里特人超常的智慧与技术。迈锡尼城堡亦是一个里程碑,整个迈锡尼城堡的风格威严而粗犷,散发着一种古朴、凝重之感。古罗马建筑则以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著称。古罗马大角斗场与万神庙就是其典型代表,气势雄伟,让今人叹为观止。神庙、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广场等各式建筑,无一不显示了古罗马的强大与奢华,其程度令人难以想象。中世纪的建筑又显示了建筑史的另一种风姿。哥特式建筑,高大、坚挺,有一种直插云天的气势,不仅造成了天国飘渺、崇高的感觉,而且加深了教徒的信仰,在建筑史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拜占庭

教堂是拜占庭文化的形象体现。圣索菲亚大教堂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高峰,既有罗马建筑的特色,又有东方艺术的韵味,既有教堂的结构,又有伊斯兰教的风格,是两大宗教艺术完美和谐结合的艺术精品。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得于于建筑师们大胆创新。这股新的建筑潮流缔造了一批真正的建筑师。他们的作品追求鲜明的个性,成就了欧洲建筑史的新高峰,为以后的几个世纪的建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建筑风格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 外国的建筑异彩纷呈,中国的也不例外。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久,散布区域辽阔。古代的经典建筑主要有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住宅与聚落、园林等。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

首先,我今天跟汪哥交流了一下,他说,你们最好不要都抄这一份答案,最好自己改改,要不都一样的话,分数都不给你们很高,恩,大家好自为之吧。。。。还有这些资料基本上可以了,汪哥说,把这份资料背下来就可以了,觉得还不够详细的,你们自己去问汪哥要卷子吧。。。 一、名词解释4×5(分) 1、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内城、厥城。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 2、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3、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门巷修直,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 4、厢坊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而城市内部用地不足,于是沿城门外道路形成新的发展带,起初这些发展带并无城垣,随后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的管理,便修筑城垣加以包围。特点:自发性建设 5、雅典卫城:1.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2.希腊战争后历经40年建造叫“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平民公众活动地。3.祭奠守护神——雅典娜女神。4.陡峭山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5.体现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6、圣地建筑群:1.利用利用复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2.以神为构图中心。3.贵族寡头专政时期的产物。4.公众场所。 7、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建设时没有统一的规划,路网不规则。战后重建时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他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建设的主要的形式为: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8、罗马营寨城:

中外建筑史学习心得

中外建筑史学习心得 建筑就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主要的物质环境。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建筑上凝固着人的生活,她们的需要、感情、审美与追求。建筑把这些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人。渗透到她们的性格与理想中去。建筑成了人们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 我本身对中外建筑史比较感兴趣,所以本学期专业选修课选修了中外建筑史,特别的想去了解中国的建筑史与外国的建筑史。比起景观建筑,如果再给我一次重选的机会,我还仍就是会选择中外建筑史。选修了这门课,老师的课件丰富多彩,视频也很多样化,对我的教学非常的有帮助。老师精心的备课使我的收获非常之大。虽然有时候上课的态度不就是很端正,玩手机睡觉都有,但就是也不就是因为上课枯燥导致,而就是自身的原因。我深刻的觉得中外建筑史就是门非常有意义的课,对我学房地产的甚至整个学建筑有关专业的都很就是有必要去学习这门课,读建筑有关的专业连建筑史都不了解岂不就是让人笑话,还有这门课对我们以后学习或者工作都就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课后特意的认真地去瞧了中外建筑史这本书,分别初步的了解了中国建筑史的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宋、辽、金、西夏建筑,元、明、清建筑,近、现代建筑。还有外国建筑史的古代建筑,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其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对古代建筑与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进行了深层次的讲解,以便我阅读时更深的理解。 早在奴隶制时代,人类的建筑活动已经有了大规模的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埃及、西亚、波斯、希腊与罗马的建筑成就比较高,建筑风格千姿百态,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埃及、西亚与波斯得建筑传统流传甚少,唯独希腊、罗马的建筑在欧洲一直流传,得以发展,并统称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古典文化,把它们的建筑统称为古典建筑。古代建筑又分为了古埃及建筑,两河流域与波斯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与古美洲建筑。 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就是古代西亚文明的两大核心之一,也就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埃及土地肥沃,农耕发达,自然条件温与。埃及人拥有相对安定的今世生活,也积极乐观的期待来世。因此,投射到建筑上,就表现为埃及人用石材建筑起庞大的陵墓与神殿。埃及建筑没有受到外来的影响,相对稳定,其象征性独树一帜。 从艺术传播与文化史的角度来瞧,希腊时期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公元前11~前8世纪就是希腊神庙建筑的起始阶段。公元前7~前6世纪,希腊石造神庙开始形成,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一过程也就是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多立克柱式就是仿男体的,又被称为男性柱,爱奥尼柱式就是仿女体的。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也采用的就是多立克柱式。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就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更准确的说,它就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与风格的特点就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及柱子的严格与谐的比例与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罗马建筑擅长用券拱技术。摆脱承重墙,扩大内部空间就是当时罗马人在建筑结构上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摆脱承重墙与扩大内部空间就是采用十字拱。十字拱只需要四角的支柱来传递荷载,废弃了承重墙,而且十字拱便于开侧高窗,有利于大型建筑物的内部空间采光的要求。十字拱的实现也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受力

中外城建史2 (1)

《中外城建史》模拟1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古代的瓦最早出现在时期。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出自 3、我国最早的居住单位是 4、我国最早形成集中的市在朝代 5、宋代平江府有三套城,他们分别是:、 。 6我国最早的石刻城市平面图是 7、古埃及人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对死后的栖身之地都比较看重,所以大多数城市附近都有 座 8、古希腊大致经历四个时期,其中是古希腊文化和城市建设全盛时期。 9、古罗马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10、古代中国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古罗马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阿拉伯国家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11、罗马市政广场的作品。 12、在古代西亚和波斯城市中,由各种城市设施---商业、作坊、仓库、衙署、庙宇等共同 组成的城市中心我们称为 13、最早提出区域规划思想的是 14、中世纪西欧城市大致上有三种类型:、、 。 15、雅典宪章的主旨思想是 (本题2分)。 16、工业城”最独特的贡献在于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瓦子出现在中国的什么朝代( BBDBA DDBAB ) A西周B北宋C元朝D明朝 2、印度昌迪加尔城是()作品 A米开朗琪罗B柯布西埃C密斯凡德罗D翁温和帕 3、下列那些构筑物不属于中国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 A马面 B角楼 C翼城 D钟鼓楼 4、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在()时期改建的 A、文艺复兴运动 B、巴洛克时期 C、法国古典运动时期 5、我国唐代边远地区把马面用做仓库用途的城市是() A、统万城 B、高昌城 C、交河城 D、北庭城 6、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镇() A、汉口 B、佛山 C、朱仙 D、武昌 7、中国近代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集中的城市是() A、南通 B、济南 C、嘉庆 D无锡 8、最早使用砖作为建筑材料的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仑 D、古希腊 9、不属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建设的特征的是() A、市中心设置广场 B、密集的道路网 C、采用大量环状放射性道路 D、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厂

中外城建史复习要点

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城、厥城。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 城与市:城与市的概念不同,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而且,城市的经济性质不同于农村居民点,城市代表这种居民点产生的时代,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同时也指这时商业、手工业与农业分开,而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 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门巷修直,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 厢坊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而城市部用地不足,于是沿城门外道路形成新的发展带,起初这些发展带并无城垣,随后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的管理,便修筑城垣加以包围。特点:自发性建设 雅典卫城: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1.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2.希腊战争后历经40年建造叫“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平民公众活动地。 3.祭奠守护神——雅典娜女神。 4.陡峭山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 5.体现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圣地建筑群:1.利用复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2.以神为构图中心。3.贵族寡头专政时期的产物。4.公众场所。 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建设时没有统一的规划,路网不规则。战后重建时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他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建设的主要的形式为: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罗马营寨城: 公元前300年,罗马人几乎征服了全部地中海沿岸。在被征服的地方建造了大量的营地,把它作为城堡的模式,逐渐演变成了营寨城。它的形式主要为: 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 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大四建筑学毕业生实习日记

大四建筑学毕业生实习日记 7月10日晴 经过考虑我还是选择的这个工地实习,华宸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地点在××市××区××镇。前几天还在梦中幻想着接下来 几天在施工现场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状况。坐在出租车上看着 周围环境,慢慢的驶离了学校,我沉思着:今天终于带着大包小 包的行李踏上了征程,可以说这是第一次工作,也是进入社会的 第一步,这是我人生的另一个征程的起点,所以我要认真的对待 这次实习,认真的学习,踏实的工作。出租车上的司机师傅(他说他也曾经在建筑工地上工作过)告诉我们(我和冉旺盛):你在工地上可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人和遭遇一些挫折,凡是都要忍耐, 年轻人千万不可凭一时冲动作出一些傻事来,一定要坚持。终于 到达了施工现场,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这个技术员曾经是我的同学,他初中毕业后在工地上工作了6年,就成了技术员。我在想:在 这里工作完全不用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能力,有经验完全就可 以在这里独撑。由于没有红色的安全帽了,我们俩只有带着黄色 的帽子了。下午我们参观了施工现场,近距离的观看了东西,基 坑槽,桩,明渠排水,塔吊,脚手架,模板等……清楚了今后我 们在1号、2号、5号、6号、7号、12号、13号、14号楼工作于学习。 7月11日上午晴下午有雨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二天。今天是我正式工作的第一天,今天 的主要的内容是放线。每项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就是施工定位放线,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是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放 线白了就是把图纸上的形状按1:1的比例投放到地面上,放线人 员不仅要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而且得能识图,并且能快速地记 忆数值,要求精确的操作等等。首先学会经纬仪的操作,然后学 习识图,最好是能画图,接着熟悉图纸,从放大线开始,确定轴 线位置,最后放局部轴线,弹出墙体等。放线主要的工具有,卷尺,长钢尺,墨斗,油漆,小刷子等…。 7月12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地三天。今天的工作还是放线。在今天中午 下班的时候我和一个农民工一起回到生活区的,他是安徽的,一 问年龄才知道他都60了。等到下午上班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 下这里的工人,有钢筋工,木工,壮工,焊工等,其中有几个高 龄的,看到他们还那样为了生活还汗流浃背的辛苦的工作着,(其实自己何尝不是满头大汗)心里突然有了些默默的伤感。今天晚上八点的时候项目经理突然要开会,开会的时候经理说了许多的话,但是项目经理是江苏的,不通话说的不太好,没有听懂太多,但 主要是强调工作时要缩小误差。但是由于自己刚才开会出去时匆忙,把手机忘在宿舍了,可是回来后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了,找 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可能被别人偷了吧!突然对这里的人又 有些了气愤。

中外城市建设史1

一以下为古籍摘句,请用现代汉语解释其含义,并说出其出处 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为市场与居民区,市与朝各百步见方。 2、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九轨《周礼?考工记》王城内大道宽九轨,环城大道宽七轨,郊外大道宽五轨;诸侯城内大道宽度是王城环城大道的宽度;其他“都”邑城内大道宽度是王城郊外大道宽度。 3、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周礼?考工记》诸侯城内大道宽度是王城环城大道的宽度;其他“都”邑城内大道宽度是王城郊外大道宽度。 4、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度地篇》筑城向上不要靠近高地,就可以有充足的水源,向下不要靠近潮湿低洼的地方就可以省去排水的沟渠。 5、日中为市,召天下之民,聚会天下货物,各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中午的时候形成集市,让天下所有的人都来进行交易,这样能聚集天下的财物,交易后了就能离开,都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6、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吴越春秋》一般古代的城市有内城和外城,郭指外城,也就是说建造内城是用来保卫君王的,外城是用来守护老百姓的。 二、名词解释 1、关厢城:随着商业与经济的发展,城乡物资交流日趋密切,在宋代以后于出城干道的附近形成的关厢地区,由于是自发形成,通常较为凌乱,有的发展为商业中心,又加修关城,另开城门,称为城市的一体。 2、马面:加强城市防御能力的一种措施,中国古代外城墙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突出部分,便于组织防守侧射火力。 3、瓮城:中国古代为了加强防御,防止火药攻城,而于宋代前后设计出来的构筑物。在城门外又加一小套小城,前后城门均不对称,便于围歼入城的敌军。 4、蕃坊:官府集中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并设判官一职,蕃长专门负责外侨管理和接待工作,蕃坊无明显界限,无任何防御设施,期间也有中国人居住,皆受中国行政当局的管理。 5、《平江图》:宋代平江府(苏州)的城市平面图,是南绍定二年(1229年)刻成的石碑,是我国最早的、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这张宋代城市现状的实录,正确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的面貌,是研究古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 6、金墉城:汉魏洛阳城北三座小城,各有墙垣,边界为一整组建筑,城垣宽厚坚实,地势险要,起防御作用,是洛阳城的军事要塞。 7、瓦子:是一种娱乐场所及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位置一般多接近于闹市或城门处。 8、租界城市:所谓租界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在某些城市划出的供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中国政府不得干预。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9、月城:

中外城建史试卷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平顶山工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外城建史》试题(A ) 本套试卷共 3 页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 、 等。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出自 。 3、城市是伴随着 和 而产生的。 4、我国最早形成集中的市在 朝代。 5、宋代平江府有三套城,他们分别是: 、 。 6、北宋东京的改建诏书是由 发布实施的。 7、古埃及人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对死后的栖身之地都比较看重,所以大多数城市附近 都有座 。 8、古希腊大致经历四个时期,其中 是古希腊文化和城市建设全盛时期。 9、古罗马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 10、古代中国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古罗马城市中心主要设施 是 ;阿拉伯国家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 11、罗马市政广场 的作品。 12、在古代西亚和波斯城市中,由各种城市设施---商业、作坊、仓库、衙署、 庙宇等共同组成的城市中心我们称为 。 13、最早提出区域规划思想的是 。 14、中世纪西欧城市大致上有三种类型: 、 、 。 15、西汉都城长安城市建设最突出的特点是 。 16、“工业城市”最独特的贡献在于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重要贸易港口城市有( ) A 长安 B 武汉 C 明州 D 上海 2、印度昌迪加尔城是( )作品 A 米开朗琪罗 B 柯布西埃 C 密斯凡德罗 D 翁温和帕 3、下列那些构筑物不属于中国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 ) A 马面 B 角楼 C 翼城 D 钟鼓楼 4、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在( )时期改建的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巴洛克时期 C 、法国古典运动时期 5、中国近代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有( ) A 、武汉 B 、汉口 C 、无锡 D 、青岛 6、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天下四聚”( ) A 、汉口 B 、北京 C 、苏州 D 、武昌 7、中国近代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集中的城市是( ) A 、南通 B 、济南 C 、嘉庆 D 无锡 8、最早使用砖作为建筑材料的是( )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巴比仑 D 、古希腊 9、不属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建设的特征的是( ) A 、 市中心设置广场 B 、密集的道路网 C 、采用大量环状放射性道路 D 、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厂 10、、被拿破仑誉为 “欧洲最美丽的客厅”的广场是( ) A 、罗马市政广场 B 、圣马可广场 C 、波波罗广场 D 、巴黎 星形广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古代曹魏邺城的规划的特点 ☆ ☆ 密 封

江南民居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学院: 课程: 中外建筑史 班级: 学号: 姓名: 、 指导教师: 翁达来 实习时间2015年6月10号 实习地点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 2015年6月02日

图片是甘熙故居的总平面图,总体布局一目了然,个个房屋组合成小院子,类似于四合院房屋一样,相互连通。 二,建筑格局 江南民居的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 1

朝西方向的房间的居住感受就差强人意了。四合院形式的房屋院落创造了一种特有的院落 所有院落带屋顶的窄长走廊,称之为备弄。它串联若干个庭院。通过各关键处门的安设,夏天开启以通风纳凉,冬天关闭以保暖防寒。备弄还是消防通道,以备有情况发生的时候来及时脱险求生。由于封建社会有男尊女卑,主仆分明,主人贵宾走正厅,备弄就是专供 2

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槅扇、屏门等自由分隔。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 甘熙故居里面的木作的所有部位的油漆都只采用单一的颜色,大多都是栗色和棕色等颜色。几百年后的今天,经过长期的风吹露晒和雨淋,墙面上原有的白粉早已斑斑驳驳的脱落。从而出现了冷暖相交的复色。尽管没有了白色的明朗,单纯,却因此给人产生了一种 4

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 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方整的外形, 形如“一颗印”为徽州民居的独特风格。 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园,置石桌石 凳,掘水井鱼池,植果木花卉,甚至叠 山造泉,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大门上 几乎都建门罩或门楼,砖雕精致,成为 徽州民居的一个重要特征。五、江南民 居风格在现代装饰中的运用所谓江南民 居风格大概就是能给人“江南”印象的 设计吧,然而如何将“江南印象”反映5

中外城建史教学大纲ok

中外城建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文城建史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 二、学时和学分:32学时,2学分 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 四、适用专业:景观建筑学 五、使用教材: 1.沈玉麟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 2.董鉴泓编. 《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年9月第二版 3.《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讲义) 六、参考书目: 1.芒福特著(中译本).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10. 2.阮仪三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 3.W.奥斯特罗夫斯基,《现代城市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宁越敏等,《中国城市发展史》,安徽科技大学出版社。 七、开课单位: 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城市发展过程、比较城市变迁经历理解如何认知城市及其空间。了解和初步掌握基本的城市历史研究方法。学习不同城市理论与思想的特点及其变迁过程。了解中国城市建设史部分在城市选址、城市供排水、城市交通、防火、城市绿化和风景区、城市规划等方面已有的成就和经验;了解外国城市建设史相关部分。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外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历史,了解中外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认识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内在规律;通过追溯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源、发展和前沿,介绍自然和文化保护的一般理论、方法和程序,分析国内外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实例,为学生从事规划设计中有关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十、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外国城市建设史 (一)古代的城市 (二)中古的城市 (三)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 (四)现代城市 第二讲中国城市建设史 (一)古代部分 (二)近代部分 (三)现代部分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古代史篇(1—8章) 第一章 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P2) 2、中国城市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P7)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邑与都:邑并不仅是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名点,都市奴隶主的驻地。 邑与市: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与“井”:常常联系在一起,常称“市井”,因为市一定是在居名点中,即在邑中,而居名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国与城的意义相同,城市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kuo):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城外廓内。 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与市的概念不同。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而从一般的居名点(邑)中分化出来。(P14) 2、翻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筑城市。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宽度为车轨的9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王宫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3、周代建筑已广泛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P15) 第五章三国至唐朝时期的城市 1、曹魏邺城的规划 (1)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 P38 复原图特点: (2)总结:宫城有多个宫城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和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这都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运用。 2、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思想 P55 优点:(1)隋唐长安的规划,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有所发展。 (2)长安城平面方正,每面开三门,宫城居中,宫前左右有祖庙和社稷等,都是《周礼?考工记》上所列的王城制度。 缺点: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大得惊人,远超实际需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